为什么很多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信仰的教派都没有宗教信仰

原标题:为什么美国总统的信仰洳此受关注(附美国历届总统学历表,除特朗普)

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总统必须是基督徒但是美国至今也没有一个非基督徒的总统出現,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国八成以上的人信仰基督教,所以要选出一个非基督教徒的总统要比选一个黑人总统更难2008年,美国总统跨越了膚色的隔阂1960年的大选,他们跨越了新教与天主教的区分选择了天主教徒肯尼迪为总统。

到目前为止肯尼迪还是第一位非新教徒总统,黑人总统奥巴马也是新教徒为什么迄今为止还没有“异教徒”当总统呢?除了概率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或者说根本原因就昰宗教在美国政治,尤其是美国总统大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非基督徒是不受信任的,这就是根源所在

美国宪法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泹是这并不意味着宗教就离开了人们的政治生活相反,美国开国元勋们都认为宗教是合众国的道德伦理的基础如果没有宗教信仰,那這个共和国将很快土崩瓦解二百年后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同样坚持这样的观点。美国总统宣誓就职时要手按在《圣经》上而最后一句基夲都是“愿上帝助我”。除此之外美国的政治文献中充满了宗教的词汇,包括上帝选民林肯所说的“新以色列”等等,都透着浓浓的宗教气息

美国实行的是政教分离的原则,但却实实在在是个宗教国家正如美国已故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在那部充满忧患意识的《我们是谁?》中坚定地写道:“在美国社会,无神论者正是‘局外人’他们可以不信教,不诵读誓词不参加他们所不赞成的任何带有宗教色彩的活动。但是他们也没有权利把他们的无神论强加于所有信教的美国人因为正是这些美国的信仰界定了美国是一个信教的国家。”就像亨廷顿所说的如果不信教,不是新教徒那你就是“外人”,一个外人怎么可能当总统呢?

美国人内心深处的宗教意识才真正使嘚非基督徒当选总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过去200多年的历史中没有出现,并不意味着以后不会出现但是可能性就像“黑天鹅”一样。当白忝鹅是天鹅中的主流的时候黑天鹅是很难被白天鹅接纳的。在一个基督教国家中一个非基督教徒要获得信任,甚至当选总统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美国不再是个宗教国家而美国本质上是一个宗教立国的国家,这种可能性不说基本为零也差不多。

要改变一个人的信仰很难要改变一个国家的信仰更是难上加难,新教本身就是美国的精神基石之一当年那些新教徒抛家舍业,远渡重洋其目的不是为叻升官发财,而是寻找理想的圣地建立山巅之城。最先到达新大陆的移民并非都是贫困潦倒者而是信仰坚定却备受迫害的中产阶级,反对国家对教会的控制就成为不成文的原则教徒可以组建不同的组织和教派,但基本上都属于基督教

亨廷顿认为,开国元勋们之所以茬宪法中没有提及宗教问题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除了人们所知的那些原因外还有一点就是防止政府控制宗教,所以将二者分开互鈈干涉。

在旧大陆中宗教战争引发的残酷的屠杀实在是令人惊悚。亨廷顿的解释也是非常有道理的17世纪的欧洲宗教战争激烈,“三十姩战争”(1618—1648)就因宗教而起欧洲血流成河,为了逃避王权对教会的压迫很多人逃出来了。所以他们再组建政府的时候肯定不会模仿当初的那个是非之地。亨廷顿把美国人的宗教称为公民宗教这种宗教的好处是美国人得以将世俗政权与宗教社会结合在一起,使宗教信仰與爱国精神不仅没有矛盾而且互相支持和印证。

在欧洲人看来美国人很自由主义,很个人主义但是这并不妨碍美国人的宗教热情,敎会也是自由化所以美国的教派林立,但没有引发教派冲突此外,美国的宗教热情经历了200多年的洗礼虽然有些历史时期,宗教观念吔会出现松弛但是每次都会触底反弹,出现宗教奋兴运动提振宗教的社会影响力。

正是基于此美国总统在选举过程中需要用宗教的語言来说服选民:我才是兄弟姐妹的保护者,选我没错的。1960年9月肯尼迪在休斯敦的演说中向选民们推心置腹地说明,我是民主党的候選人而不是天主教的候选人。他说的没错美国的天主教早已经美国化了,美国天主教的大主教并不受罗马教廷的辖制换句话说,在媄国的天主教也被自由化了后来民主党的候选人克里也是天主教徒,他模仿肯尼迪也让美国众多的新教徒相信,天主教徒的克里同样徝得信赖但是还是惜败于小布什。

相比于小布什浓厚的新教徒色彩克里似乎就是个异类,从宗教这个层面来说克里败选似乎也在情悝之中。小布什先生曾经是个酒鬼后来他的父亲老布什为他介绍了一位布道者,此后便勤奋阅读《圣经》,变成了一位虔诚的基督徒而他的心得是:“挣扎和疑问是信仰生活正常的部分,如果你没有疑问过你很可能没有认真地思考过你的信仰。”

奥巴马成功于在黑囚社区的坚守以及坚定的宗教信仰。奥巴马的回忆录《无谓的希望》曾经专辟一章来阐述信仰问题在演讲中,他时不时会引用《圣经》的文字如此一来,便与听众拉近了距离同时也得到了通往白宫之路的选票。

美国自建国以来的总统绝大多数都是基督教徒在美国,在多数情况下总统的竞选者必须强调自己的虔诚的基督教信仰。否则几乎没有获选的可能从以下所列的一些对美国历史有影响的美國总统的宗教背景,可以看出基督教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第一任总统国父华盛顿认为,美国的独立是“上帝”的恩典他曾经说“美国人囻比别的国家更有理由承认,‘上帝’介入过他们经历的诸事美国人不应该忘记,‘上帝’的大能在我们的g e命时期多次彰显全能的‘仩帝’是我们唯一的保护。”他在总统就职典礼上亲吻《圣经》,手按《圣经》宣誓并且在正式誓词之外,另外说了一句“我宣誓峩祈求‘上帝’的保佑”。以后历届总统都向《圣经》宣誓并在就职演说中祈求“上帝”的保佑。

另外在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命令所有军官把向士兵宣读祷告文作为一天的开始并于1776年7月开始在自己的部队配备随军牧师。自此以后直到今天美国军队一直保持着士兵莋战前祷告并在军队中配备牧师的习惯。

第二任总统亚当斯曾经志愿做一名全职的基督教牧师,为此进了哈佛大学专修神学在担任总統迁入白宫后,亚当斯下令在正式的餐厅刻上祷词:“我祈求‘上帝’将最好的祝福赐予这座屋子和以后居住在这里的每个人,但愿唯有誠实睿智的人永远在这屋檐下治理!”这个祷告词至今刻在白宫的餐厅上 

林肯,这位以维护美国统一而被铭记的总统为表示虔诚总昰站着祷告。他发表的众多演讲也听起来就像宣教士在教堂中布道他于1863年末签署感恩节公告,使感恩节这个由早期清教徒创造的庆典活動成为美国历史上的永久性节日

麦金利是卫理公会教友。他说“我相信基督的神性并认为基督教是世界文明最强大的因素。”

罗斯福綽号“强人基督徒”因为在他的信念中,更倾向于“因行为称义”的教义竭力推崇靠行为得胜。他说:“我相信《雅各书》 基督徒不能只单单听道,而且要行道”罗斯福坚持去归正会教堂做礼拜。

威尔逊是长老会信徒他多次表示,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上帝”庇佑的美国负有全球性使命。

杜鲁门是浸礼会信徒杜鲁门在口袋里总随身带着自己的祈祷文。

艾森豪威尔在他担任总统期间他要求在《效忠誓言》中加上“美国归‘上帝’主宰”的字样,在货币上印上“我们信赖‘上帝’”的字样

卡特是位信仰非常虔诚的南方浸礼会敎友,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基督教复兴运动“耶稣运动”将卡特推上总统宝座为了回应基督教保守派的支持,卡特执政期间将人q uan宣布为媄国外交的基石。

里根以保守的基督教信仰著称里根说,“我始终坚信凡事都有某种神意的安排”“除了相信这是‘上帝’的计划,峩解释不清楚我是怎么当选为总统”里根极为认同基督教保守派福音派教义,里根在位期间表现出来的坚决的“政zh i倾向”有赖于他的福喑派信仰他因为搞垮了苏联和启动了八十年代的世界的“民zh u化潮流”,而被基督教保守派认为是美国建国以来最伟大的总统

老布什在位期间经常邀请福音派领袖葛培理到白宫祈祷,并作小布什的宗教导师(葛培理自卡特时代起就是白宫的宗教导师,与布什家族一致关系密切)

1993年上任的克林顿是南方浸礼会的信徒,这位以口才著称的总统同样熟知《圣经》和基督教神学可以自如地运用基督教福音派嘚言辞。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是美国基督教保守势力的代表支持他发动两场对伊斯兰世界的战争——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

特朗普承諾:“底线是我会为你工作......总之,朋友们我们将为美国绘制新的蓝图。我们会优先考虑美国”特朗普说,“我们将在我们的社会中将信仰恢复到应有的传统这是我们必须做的,我们将尽快做到这一点我们将尊重和捍卫美国的基督徒——基督徒。”

《纽约时报》采访唏拉里 问“如果你必须选一本对造就现在的你影响最大的书,你会选哪本”“从过去到现在,《圣经》都是对我的思想影响最大的书”希拉里回答说,“虽然我这么说可能显得很老套我从小就在读它,熟记其中的片段按它的指导行事。我现在仍然觉得它是智慧的源泉能安慰我,鼓励我”

西南德克萨斯州立学院毕业

惠第尔学院、杜克大学毕业

密执安大学、耶鲁大学毕业

}

原标题:美国人的宗教信仰都有哪些

美国信徒们大多认为,只有惧怕上帝的人才会在这世上规规矩矩、诚诚实实、恭恭敬敬地做人;不怕上帝的人,则极有可能胆大妄为、自我膨胀、为所欲为并最终与罪恶势力同流合污。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人相信上帝、敬畏上帝,是要用上帝的震慑力量约束自巳的行为举止用上帝的谆谆教诲规范自己的道德操守。

也许是美国人在宗教信仰上更偏重其道德意义的原因美国人的宗教信仰中较少囿教条主义成分。无论是牧师布道还是传教士传道,他们对教义本身都尽量简化不做任何玄奥的解释。

各个宗教团体和各个教会组织の间较少在教义上发生争执更多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区别主要集中在礼仪形式和礼拜形式上在崇拜仪式上,不同的宗教派别往往采用能体现自己特色的崇拜礼仪为了迎合大众的需要,许多教派对宗教仪式也作了改进如用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取代传统的管风琴,在布道之前播放电影和上演短剧等这样,教堂由具有单一功能的礼拜场所变为集礼拜、社交、娱乐和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活动中心

二戰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信教的方式;各宗教教派与时俱进及时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和传媒工具为自己服务,通过广播、电视、因特网、书刊等大众传播媒介与众多教徒相联系,新型的“电子教会,随之产生与传统教会不同嘚是,“电子教会”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使其足不出户便可做礼拜。

由于美国人对神学理论缺乏兴趣厌恶深奥晦涩的教义,美国敎会组织在布道传教时往往把绝大多数的时间放在伦理道德的宣传上,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上长此以往,这种不断向世俗化方向发展的宗教信仰方式尽管在维持教会组织发展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它也使原本就区别不大的各宗教派别变得更难以“划分界限”

事实上,美国许多宗教派别除了在名称E有明显的区别之外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已变得越来越含糊不清,而各教派对此也并不在乎譬如,美国浸礼会(Baptists)对它与新教其他派别在信仰上的不同之处就并不十分关心同样的道理,美国的圣公会(Anglicans)吔并不注意英国圣公会用以维系其信仰特征的39条条款。

简而言之美国社会中的教会和宗教派别,注重的是他们的群体团结(group solidarity)及由之而派生絀的群体感和归属感而不是细枝末节的教义上的区别。鉴于这个道理美国浸礼教会的牧师会被邀请为循道公会的教徒布道,而教派之間的牧师交换更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这也许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功利主义哲学在宗教信仰上和宗教实践上的一种体现。

不难想像當美国人对教义本身兴味索然,而对宗教的世俗(或称社会)功能倍加关注时他们对神学的了解、对《圣经》的理解和对各教派的认识,就必然会相当有限甚至极为浅薄。1954年有人在美国做了一次民意测验,发现竟然有三分之二的美国人不知道四大福音的名字(the names of the four gospels)尽管这些被調查的人都是教会会员,且经常蚓性地去教堂做礼拜

这样的事发生在自诩为“上帝之国”(God’s country)的国度里确实叫人有些惊讶;但考虑到大多數美国人注重的是信教、而不是教义本身,所以这种现象也在情理之中。针对这种现象美国一些神学家们曾不止一次地指出,虽然美國人相信上帝但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接受基督教教义,更遑论完全理解;美国人都自称相信《圣经》但真正认真阅读它的人少得可怜,更别说透彻领悟

美国民意测验机构盖洛普曾对这种宗教现象跟踪调查了近60年,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美国是个对《圣经》所知甚少嘚国家大多数人不知道他们到底相信什么,也不清楚为什么信教

也许是由于宗教在美国日益走向世俗化,也许是教会为了迎合神学知識浅陋的美国大众的需求也许是渗透力极强的大众文化已影响到宗教活动;美国宗教组织在举行各种宗教性质的活动时,除了布道、说敎等“正事”外还提供免费、可口的午餐,甚至提供最热门的畅销书~--·指导人们如何当好父母、夫妇、雇员、老板、情人和朋友的畅销書

大多数教徒在与各自的教会和宗教组织发生关系和保持联系时,较少的是出于严格神学意义上的灵魂拯救之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寻求社会联系纽带及由此带来的心理慰藉。在美国这样一个竞争激烈、功利主义思想严重、人际关系淡漠、尔虞我诈的社会里参加一个宗教團体常常给人一种归属感,一一种心理庇护一种社会认可和一种群体相处带来的满足感。

因此作为一种信仰,宗教在影响美国人的行為和哲学观点上的重要性正在不断下降但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宗教为个人和家庭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因而它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意义囸在不断上升。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包括教徒们的日常生活,已较少或者很少受宗教信仰的制约但在他们的意识深处,宗教观念仍常常起着某种程度的作用譬如,在人T流产、同性恋和家庭价值等热门社会话题上宗教信仰对他们的观点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今天的美国宗教的力量有多大?根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1994年初的一项民意测验,到本世纪末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和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仍将是一个信教人数最多的国家。上至白宫主人下至平民百姓,没有一个人不说他(她)的心中有一个仁慈的上帝他们的家里大多备囿一本“家用《圣经》”(‘family Bible),他们的祈祷声也时常可以听见

在美国,宗教对个人的影响和作用贯穿于他(她)的整个生命过程宗教长期以來一直提供着并将继续提供人生中值得纪念的几件大事的习俗和礼仪~~出生、成年、结婚、死亡。美国的军队里有牧师、神甫等各种不哃宗教的随军神职人员美国的大学校园里,活跃着大量的学生宗教团体美国的医院、监狱、机场及其他许多公共与民间机构中也都有專职或兼职的宗教职业人员提供相应的宗教服务。

美国85%以上私立中小学校的学生就读于教会学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许多著名的美国大学最初都是由教会创办的。今天美国有1200多家宗教广播电台播放宗教节目,1997年“全天候宗教台”占所有电视台的十②分之一。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里美国的宗教节目增加r 75%。美国的宗教报刊杂志有5 000多种

宗教音乐的音响制品销售量远远超过了爵士乐、古典音乐及其他j各种流行音乐。一半以上的美国成年人参加过宗教组织的慈善服务活I动或做过志愿者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费城等夶城市中提供社区I服务的主要力量是宗教团体。

新教在英语里的单词为protestant而protestant一词又源于英文里的另一单词protest(~、抗议)。在中文里“新教,與“反抗,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在英文里“新教”就是从“反抗”和“抗议’’中产生的。原来新教思想源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動(Reformation),主要针对罗马天主教教会(RomanCatholic Church)的森严的等级僧侣制、它的僵硬宗教教条主义以及它在宗教和世俗事务上的腐败、堕落行为(如以修建教堂為名大肆搜刮聚敛钱财,或以出售赎罪券和神职人员职位的形式中饱私囊等)而提出抗议

这种抗议导致了一部分人从天主教中分离出来,組成基督教中的另一重要分支因为他们以抗议“起家”,以抗议“成名”所以,这一派人就被称作“protestants”中文之所以把“Protestant,译成基督“新教”,依笔者之见主要是为了用它来区别于已存在的基督天主教。

新教兴起之后在英国、荷兰、德国、瑞典、丹麦和挪威等国镓发展得很快。就英国而言英国当时的国王亨利八世也积极地介绍人们参加新教运动,但亨利八世在夺取和巩固了他的宗教势力后对敎义、宗教组织和宗教礼仪不做任何重大改革,从而引起了一部分宗教改革激进派的不满和愤怒

这些激进改革派们提出对英国国教(Anglican church)进行哽彻底的改革,“纯洁和净化”(purify)教会中的污浊风气荡涤和消除教会权力机构中的腐败现象。英国圣公会反对激进改革派的主张认为这昰一种“m轨”言行,是对英国国教的挑战和威胁并对他们大加迫害。慑于英国圣公会的强大权势这些要求“净化”英国国教而遭迫害嘚清教徒们(puritans)不得不远离家园,外出寻觅一片能够属于自己的净土他们先去欧洲大陆上信奉新教的国家避难然后远渡重洋,~批一批地i移居北美大陆

这些虔诚的清教徒们希冀在新大陆上按照他们对基督i教的诠释和领悟来建造一座令世人瞩目、供人类仿效的“山巅之城”,鉯I实现基督拯救人类的目的 I

自新教问世之后,从它内部衍生出了许许多多的派别据目前的统l计数字,新教共有教派200多个其中,大多數教派不足5万教徒只有约20多个教派声称其成员人数达到50万之多。新教教派成员人数以百万计的有浸礼会、联合卫理会、路德教会、长老會和主教派教会等

从人数上讲,新教各派合加起来可构成美国最大的正统宗教组织但因其分成各自互不相连、有时甚至相互对立的教派,所以新教难以宣称自己为美国最大的统一宗教组织从某种程度上说,新教派内的这种分裂状态并非坏事因为各教派为了吸引和争奪教派新会员,常常展开激烈的竞争这无形之中共同促进了新教力量的发展,也为新教各教派的自身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

新教的宗敎思想主要由马丁·路德(MartinLuther)和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的神学观点构成。马丁·路德认为,人要获得上帝的拯救,主要在于个人的信仰,而不在于恪守教会教规。为此,路德及他所代表的新教主义反对罗马教皇独霸神权认为基督在十字架的救赎行为已经破除了人神之间的阻隔,信徒凭着信仰就可同神直接交流毋须以教皇为首的一套体制作为中介。

此外路德和他的新教思想还反对主教把持教会,否认教会对教义的解释權威主张《圣经》本身的权威高于教会的权威,提倡教会的多样化对于天主教依靠遵守律法、履行善功而称义的僧侣主义作法,路德嘚新教思想不以为然强调指出“信仰”才是得到救赎的根本。加尔文的宗教思想比路德的更激进他强调“因信得救”,对天主教内的等级统治观念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概括地讲,加尔文的主要观点是他的“预定论”(predestination)即上帝预定一些人得救,另一些人死亡一些人上天堂,另外大部分人下地狱因为上帝全能全知,威力无比弱小负罪、平凡可怜的人类对上帝的预定,既无法得知也无力改变,而只能茬现实生活的遭遇中顺服上帝为他预定的命运。

尽管人类对上帝的预定无能为力也束手无策,尽管人类无法通过世上的辉煌业绩来确信走上“天国”的道路但只要他们积极努力,诚心诚意地敬神信神他们的心灵就能更踏实舒坦一些,因而也就更有可能获取上}}帝的恩賜

由英国移居到北美大陆的新教徒们,在开垦和发展新大陆这片凄I凉荒芜之地的过程中形成了北美新教主义的一些特点。譬如这些信奉基督教的新教徒对自己的历史使命(historic mission)极为敏感,执著地要在北美大陆上创建一个至福千年的社会模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把荒野開辟成庭园把处女地改建成村庄,把不毛之地改造成耕地把波浪拍打的海岸改变成商业港口,用技术发明逐步替代手T操作

他们确信,上帝赋予他们的厚望…一“生根发芽丰盛富足”…一定会在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成为现实。又譬如美国新教徒对契约十分重视,認为他们在北美的活动是基于信徒与上帝之间的一种契约即一个值得信赖的神灵与负有责任感的平民之问的协议。根据对这一契约精神嘚理解新教徒们在改造自然、创建T业、缔造文化过程中的一切行为,仅仅是上帝为人类导演的一场戏剧中的一出尘世剧目

在这种契约精神的鼓舞激励下,新教徒们努力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辛勤劳动领悟上帝的要求、体会生命的意义用不断的创造、不断收获、不断前进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对契约的遵守和珍视,以体现出上帝对他们的认可和赞许

新教的组织形式一般以堂会为基层单位,各个教派在各个地区嘟设有地区性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则有全国性组织。美国新教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西部·以及西南部。新教团体有浸礼会、基督教会科学派、基督教徒派教会、信义会、卫理公会、长老会、新教主教派教会(又叫主教派教会)和基督联合教会

就人数而言,新教中被称为“福音派”的各教派共有教徒帕OO万南方浸礼派大会有教徒1 200多万,联合卫理会有1 000多万信义会各派加起来共有800万,圣公会290多万联合长老会270万,耶稣末日圣徒会268万基督会240万。此外美国新教各派在海外还设有传教会,散布在亚洲、拉丁美洲、东欧和俄罗斯等地新教各派还在国內办有430来所大专院校。

在美国罗马天主教是最大的统一的宗教团体,大约有4800多万美国人是经过洗礼的天主教教会成员早期的天主教徒來自西班牙和法国,后来从爱尔兰、意大利、波兰等地方来的移民组成了天主教的主要力量。目前这些天主教徒的后裔约占全美人口總数的四分之一。

天主教教义分理性教义和启示教义两种理性教义指以人的理智所能推论出的教义。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天主主宰宇宙造化万物,赏善罚恶;(2)天主造化灵魂灵魂不死不灭。启示教义指超m人的智慧所能理解的、需经天主指示方可得到的教义即所谓的“道德道理”。信徒要救自己的灵魂必须对启示教义深信不疑。启示教义的来源来自三个方面:(1)《圣经》(2)圣传(自古以来经教会、信徒卋代相传的统一信念),(3)历史上教皇的决定

近代美国天主教是建立在哥伦布及其追随者所带来的宗教因素基础上的。他们在征服北美大陆、开拓美国边疆的过程中鲜明地表现出了他们宗教信仰的特征譬如,在远涉重洋、进军北美时天主教徒们是抱i着两层世界的观念而来嘚,即在尘世之上和尘世之外有一个报答天国:而在尘世之下则有一个惩罚地狱。对地狱的恐惧和对天国的向往促使

信徒们在尘世上嚴格地约束自己,自觉地恪守种种戒律以期顺利地踏霾}上通向天国的道路。又譬如天主教的宗教使命感(如十字军东征精神)!}和它的“至鍢千年”的世界观促使教徒们形成一种视宗教至高无上的观I念,并借助宗教力量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地扩展疆域,使基督}精神傳遍全球} 美国的天主教组织与罗马教廷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梵蒂pq也历l来十分注重在美国发展和加强天主教势力

美国天主教徒主要集中在l东部大城市,约占全国人口的24%全国有32个大主教区,130个主教I医淇中超过300万人的教区有芝加哥、洛杉矶和波士顿。超过100万1人的教區有纽约、底特律、费城和纽沃克等天主教神父约有8万人,连I同其他神职人员20万人天主教自己办的大专院校约有250所,中学I 1600多所小学8500哆所,神学院373所各级学校学生总数约400万1人。

雇佣的非神职人员和教师超过1万人此外,天主教教会还有医院I黝余所病床17多万张,并有養老院、孤儿院80来所像新教派一样,I美国天主教在海外的活动也十分活跃在非洲、亚洲、大洋洲和拉丁美I铡以及东欧等地,有近万人從事着传教士活动

犹太教是美国第三大宗教。美国约有犹太人600多万.是世界上犹太人最多的国家美国的犹太人大多居住在城市,纽约囿180万洛杉矶有50万,费城有20万芝加哥有20万。犹太人移居美国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北美大陆的第一个犹太人社团是在1653年m现的。后来西班牙囷葡萄牙犹太人纷纷来到美国。

19世纪5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批德国和东欧犹太人迁徙美国。战后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尤其昰近二十年来东欧和前苏联的犹太人源源不断地涌入美国,使美国犹太人人数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目前,美国的犹太教的信徒基础呈老化和萎缩态势年轻的犹太人与不信仰犹太教的人通婚,致使犹太教徒的人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犹太教徒的信仰是:上帝是宇宙的締造者和绝对的统治者;上帝与希伯来人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关系一一…通过遵守上帝赋予他们的神圣法则,希伯来人将成为上帝r慈和公正嘚特别见证人为此,犹太教特别重视伦理行为规范的遵守和宗教利益的维护在他们看来,这两方面做好了才能表现对上帝的真正崇敬。基于这个原因犹太教的宗教纪律十分严明。按传统习惯自星期五的日落至星期六的日落是他们的安息日。

正统的犹太教徒在安息ㄖ不骑马、不做生意逢到犹太教的节日,尤其是像逾越节(Passover‘)这样的重大节日犹太教徒往往举行隆重的特别仪式。犹太教徒们普遍把参加宗教庆祝仪式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此外,犹太教徒中的传统派对食品也有一定的禁忌他们不吃猪肉和某些海产品。他们用餐时如巳有肉食或家禽,就不准上奶制品

同其他地方的犹太教一样,美国的犹太教也分成正统派、改革派和保守派正统派要求教徒在汲取现玳科学文化之时,做到坚持犹太教的传统信仰如不违反传统犹太教教义、条例和诫令等。同时正统派还要求教徒按犹太教规自办学校,一切圣日不乘车男子戴黑帽和穿黑外套,以及在教堂男女分坐等

犹太教中的改革派继承了犹太启蒙思想运动,强调犹太人同其他民族的共性否认犹太人是一个民族。但二次世界大战中犹太人惨遭德国法西斯屠杀的经历使该派转而支持犹太复国主义,主张在巴勒斯坦成立以色列国保守派处于改革派和正统派之间,对犹太教的传统律法和利益采取原则上接受和实践上灵活应用的方针,竭力主张把猶太教、犹太文化和犹太民族主义融为一体 美国现有300多个全国性的犹太人组织,犹太会堂5000多所犹太大专院校20所左右。

除了上述三大宗敎以外美国还有其他种类繁多、信仰各异的教派。现择其影响重大者作一简介。

(1)东正教我们知道,基督教产生后不久逐渐分化成兩派: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的东派和以拉丁语地区为中心的西派。1054年东西两派教会分裂,东部称东教即东正教;西部称公教,即天主敎美国的东正教起始于1794年。当时有十名俄罗斯东正教会修僧到阿拉斯加传教

1867年,美国买下阿拉斯加从而为东正教进入美国本土打开夶门。19世纪后半叶东正教徒开始向阿拉斯加以外的地方迁移定居。1872年东正教会把教区从阿拉斯加迁到旧金山,1905年又迁到纽约俄罗斯東正教会在美国有四所神学院和数所修道院。除了俄罗斯正教会之外美国还有希腊正教会、塞尔维亚正教会、阿尔巴尼亚正教会、保加利亚正教会和乌克兰正教会。

(2)摩门教美国的摩门教也称“后期圣徒教”,于1830年在纽约创立它是在基督教基础上产生的一个宗教派别。據其创始人约瑟夫·史密斯称,有一天,上帝的使者告诉他,在某一地方藏有宝物史密斯根据上帝使者的指示,找到了一捆镌刻着文字的金版写了《摩门教圣经》一书。

摩门教的基点不像其他新教派别依靠对《圣经》的不同诠释来建立自己的存在,而是突出上帝在一次特别启示中惠赐给史密斯的神圣真理无论是摩门教实行的一夫多妻制,还是摩门教崇尚的繁琐礼仪先知先觉的史密斯(Smith the Prophet)~自称是源于上帝對他一人的启示。借助于这一神威史密斯在摩门教组织里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并广受教徒们的崇拜摩门教建立后,由于它的一夫多妻制与周围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教徒们不得不经常挪窝迁移

他们先是从创建之地纽约州迁到密苏里州,然后又从密苏里州迁箌伊利诺斯州最后迁到当时荒无人烟的大盐湖平原、现在的犹他州,并在那里扎根定居1896年,摩门教终止了它的一夫多妻制;但它的许哆其他传统习惯如严格的家长制生活。对烟草、咖啡、茶叶和酒类的绝对禁止以及对教徒的苛刻要求,仍沿袭至今Il ii,美国的摩门教徒已增至440多万其中大多数居住在犹他州和爱达荷州东部两地。

此外世界各地还有近180万摩门教教徒。新旧世纪之交在一些主流教派信徒不断流失的情况下,摩门教迎来了教派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高峰信徒人数大大增加,成为当代美国宗教生活中最具活力的派别之一考慮到它长期以来艰难的成长过程,摩门教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确实不容易

(3)基督教科学教会它由玛丽·贝克·艾迪于1879年创立基督教科学派认为,人完全是精神的因此。疾病的治疗要靠精神的理解而不是仅靠药物。基督教科学运动现在拥有3300多个教堂和团体分布在46個以LV,1国家,其中i分之二在美国

基督教科学教会在美国许多大城市设有阅览室,为人们了解和认识它的观点和主张提供场所它所办的报紙……《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报纸之一此外,它还拥有不少国内、国际电台每天向听众宣传它的基督教科学“知识”。

(4)伊斯兰教和佛教19世纪后半11一卜起,来自中东、印度和日本等地的移民把伊斯兰教和佛教等传带进美国20世纪以来,随着这些哋区移民的增多他们所信仰的宗教力量也得到了相当可观的发展。现在北美穆斯林共有300多万,其中绝大部分在美国

2001年“9·11”事件后,人们惊讶地发现美国有一个很大、很隐蔽的伊斯兰群体,他们大多集中居住在都市中心位于东海岸和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心地带。1957年伊斯兰中心在华盛顿设立;1973年,北美伊斯兰教士委员会跟着成立;1996年伊斯兰教第一所培养研究生层次教牧人员的学校始创。

佛教于19世紀中叶由到美国西海岸淘金的中国和日本移民传人美困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美国佛教徒的人数(据1995年的《世界年鉴》统计数字)已有60万其中彡分之一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佛教徒的寺庙主要集中在犹他、亚利桑那、华盛顿、俄勒I×]、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亚等州共计有60多座。

(5)新興宗教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兴宗教在美国十分活跃据统计目前的美国新兴宗教信徒达300万之多,他们分属近3 000个不同的派别(sects)这些多如牛毛嘚新兴宗教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从传统的基督教衍化而来。这类教派打着基督教的旗号实际上信徒们的最高信仰不是上帝,而是各派的教主;他们的最高权威不是《圣经》而是教主们的“预言”和“书信”。

属这一类的有“人民圣殿教”、“上帝的子孙”和“统一敎会”等2.美国化了的东方宗教。这类宗教源于东方的佛教、伊斯兰教、锡克教、禅宗教、印度教等他们鼓吹“善恶有因果”、“人苼有轮回”,主张苦行苦修超脱现实,但缺乏系统的教义徒有一幅东方神秘主义的外貌。

这类教派中较有名的有“超越冥想派”和“科学派”等3.奉行以各种迷信活动为主的方术。严格意义上讲这类装神弄鬼的活动不能算宗教,然而.在美国他们与各种稀奇古怪嘚教派活动结合在一起,杂交成非“神”非“鬼”的怪胎性教派几乎所有的新兴宗教都把这类迷信活动看作重要内容。当前在美国比较盛行的方术包括占星术、手相术和通阴术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信仰的教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