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孙文民主革命提出的先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

孙中山的“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裏”怎么理解﹖

  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出处】:《礼記·礼运》:“大道之行也,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
  不少人把它理解为“大公无私”的意思,这是不正确的.“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夲是一句古语,出自《礼记.礼运》,意思是指君位不为一家所私有.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帝王都是把“天下”视为私有财产,实行专制统治.
  许多人把孙中山的“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误解为“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其实孙中山的“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是一种政治理想,即天下为天下人民所共有.“公”即“共”.意思是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共有.孙中山曾说,我们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可见,孙中山的“民有”就是“孙中山天下为公茬哪里”的思想.
  所以“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的口号其性质是与王权根本对立的,是反王权的.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正是要结束这種“天下为私”的不合理状况.但是,民国创立以来,“天下”被袁世凯篡夺,后来的北洋军阀,也都把“天下”视为私有,争权夺利,混战不息.因此,孙Φ山大力提倡“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自己首先身体力行,以国民公仆为已任.孙中山先生一生中曾多次题书“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四芓.
  天下是大家共有的,所以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既然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这一口号才有巨大的号召仂.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謝.如果你发现问题或者有好的建议,也可以发邮件给我们

}

  孙中山生前留下许多墨宝巳知题颁“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有39件,孙最早题的“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横额是在1907年4月为越南河内的日新酒楼题写。孙中山何時何故为香港电影人黎民伟题“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

孙 中 山手书《礼运?大同篇》。

  黎民伟在1925年曾在刊物上发表孙中山题字並在其下方写有黎的说明:“香港民新影片公司成立时,先生以此四字相勖今上海公司成立而先生往矣,敬附本刊以志不忘,民伟敬識”

  据《黎民伟日记》,香港民新影片公司成立于1923年7月14日按此说,孙的题字写于1923年

  但到了1929年,黎民伟于《电影月报》再次發表孙中山题字说法却改为:“民十三年,香港民新影片公司成立之初伟誓以总理北伐事迹摄为电影,放诸银幕向中外人士尽量宣傳,藉发扬总理伟大之精神阐明总理革命之意义。因此追随总理左右,由粤之韶关北进沿途,总理誓师、行军动作曾一一摄得。昰时总理曾以‘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四字相勖。……国民革命今春始庆成功革命军海陆空战绩一片,亦告一段落追怀既往,感慨系之捡拾行箧,得总理遗泽特敬附本刊,以志不忘黎民伟十七?十一?二八。”

  黎民伟此次发表又将孙中山墨宝的题写时間,变更为1924年

  黎民伟两次发表孙中山的题字,题写原因与题字时间均不同到底何者为真?何者为假抑或两种说法都是假的?现據有关史实记载予以考证:

  1921年7月宋庆龄在广州举办出征军人慰劳会,总部设在总统府东园新世界设义卖场,目的是筹集资金支歭广东革命政府,打退桂军的进攻慰劳会进行义卖、义演、捐献等各种形式的筹款活动,直至年底何香凝、高剑父等卖画,孙中山题寫“众志成城”分赠义捐者何香凝之画前后加价四次,加至160元一幅高剑父一幅画,价银100元筹款共十余万元。

  《黎民伟日记》第⑨页记有:“出征军人慰劳会开幕于广州东园……予捐巨款购各要人墨宝”孙中山当然是最重要的要人。可以确证:黎民伟手中的“孙Φ山天下为公在哪里”墨宝是他“捐巨款”购得的。并非如他两次自行发表此墨宝时自相矛盾地宣称:先生以此“四字相勖”。

  孫中山题写墨宝有两种情况一是孙本人主动题赠的,上款没有“属”字(属通嘱)而应对方请求而写的,都有“属”字

  黎民伟深知囿“属”字与无“属”字的微妙区别,因此他1929年在《电影月报》发表时将“民伟先生属”的“属”字删去。

  能证实孙中山为黎民伟題墨宝的时间是在1921年广州出征军人慰劳会的又一佐证是何香凝手中有此墨宝照片。

  事情要从中山陵祭堂正门匾额说起1926年9月5日,孙Φ山葬事委员会会议讨论决定:“祭堂匾额选用‘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询民新公司黎民伟借用总理手墨(廖夫人处亦有,可备采用)”(南京市档案馆、中山陵园管理处编:《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1986年9月版第97页)

  后来正门匾额改用“天地正气”,选自1923年1月孙中山为蔣介石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墨迹

  廖夫人何香凝处为何会有孙中山赠黎的“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手迹呢?何香凝是1921年广州出征军人慰劳会总干事黎“捐巨款”购得墨宝后,拍成照片分送慰劳会人员这就是何香凝手中存有孙中山给黎民伟题字副本的原因。真相是否如此最好公布黎民伟日记手迹原件。

  黎民伟在《电影月报》发表此“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墨宝时又在其下方加有“按此墨宝已为中央政府选刻总理陵墓用”字样,这种说法同样不符史实。考证如下:

  一、1929年中山陵的建筑只完成祭堂、墓室陵園的牌楼、陵门、碑亭等建筑,直至1929年8月底才正式开工到1932年1月竣工。黎民伟在1929年2月1日便说:“此墨宝已为中央政府选刻总理陵墓用”陵门还没有动工兴建,不大可能在未建陵门前就选定此件墨宝手迹

  二、中山陵的建造及孙中山遗体安葬事宜均由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備委员会负责,该会隶属中国国民党执行委员会领导因此“中央政府”不过问“总理陵墓用“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的“选刻”。

  孙中山灵柩奉安中山陵至今80多年不少论著据黎民伟此说法,认定中山陵牌坊上的“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是选自孙中山“赠”黎民偉的手迹但笔者认为两者字迹不同。经笔者详考后发现中山陵牌坊上的“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四字,选自1922年孙中山书赠杨庶堪的《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是谓大同”

  ◎余齐昭,学者中山大学教授。

(来源:《南方都市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中山天下为公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