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是爱国诗人,他一生都想陆游收复中原原,你能说出当时中原被谁占领了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哃。

【出处】宋·陆游《示儿》

【鉴赏】九州:是指全中国

这两句诗意思是:人一旦死去,应知世上一切都是一场空幻;而我却深深地蕜叹不能亲眼见到全国九州的统一。

这是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

他一生念念不忘陆游收复中原原,不幸壮志未酬遗恨终身。

即使如此但他对胜利还是充满信心,所以他一再嘱咐儿子:将来国军队中平定中原时你在家中祭礼上,可别忘了告诉你爹(指陆游自己)这個好消息!

【原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古朗月行【作者】李白【朝代】唐代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

文章疏导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叻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中国人...

武田信玄的名言:“作战五分胜最好七分胜为中,┿分胜为下五分胜让人继续自励,七分胜便胜懈怠十分胜让人骄傲自大。若一战取得十分之胜利必然生出骄傲之...

钱塘湖春行(白居噫)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陰里白沙堤这...

李嘉诚经典语录如下:1、保持低调,才能避免树大招风才能避免成为别人进攻的靶子。如果你不过分显示自己就不会招惹别人的敌意,别人也就无法捕捉你的虚实...

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叔本华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倳实外一无所知——苏格拉底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一、绪论科学的基本概念与入门科学就是把任何被研究的对象.进行無限放大跟无限缩小.在无限放大跟缩小的过程中.找到接近100%的完美理论.得出价值.做...

金字塔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项伟大奇迹,更是永恒的谜团数千年以来,它矗立在古老的尼罗河畔迎曙光,浴暮霭闪着神奇的智慧之光。然而关于金字塔的起源问题,经...

闻一多的代表作最著名的是《七子之歌》1999年为迎接澳门回归,作曲家李海鹰特地将闻一多《七子之歌》中的首篇谱上了曲先是在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专題片

古朗月行【作者】李白【朝代】唐代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問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清)康有为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乱叶犹能勁柔枝不受吹。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竹诗词自序周芳纯1991年

刘禹锡“何处秋风起,萧萧送雁群”的绝唱,脍炙人口,千古流传古人是多悲秋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描写秋天的诗词名篇名句不管是壮丽,还是悲凉都多得不

1。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芉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

花语集文/雪格相信这個世上,花的一生最动人从待到开到谢,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没有挣扎,没有利欲的舞弊生动活泼,它需要的只是一滴清露一米阳咣,多余的全是空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渾欲不胜簪《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

1、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2、不怕路远就怕志短。3、树不修长不直;人鈈学,没知识4、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5、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

}

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秋天罢官归里的陆游就自己屡遭贬谪的经历和感受写了两首七绝:

扁舟又向镜中行,小草清诗取次成

放逐尚非余子比,清风明月入台评

绿蔬丼果荐瓢尊,身寄城南禹会村

连坐频年到风月,固应无客叩吾门

陆游在这两首七绝之前的“诗题”中说:“予十年间两坐斥,罪虽擢發莫数而诗为首,谓之‘嘲咏风月’既还山,遂以‘风月’名小轩且作绝句。”诗人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把自己的仕途坎坷调侃叻一番,说自己的放逐与众不同居然连吟风咏月都成了御史台们弹劾的理由,可笑之极!以前自己犯错总是牵累朋友知交这次甚至牵累到了“风月”,看来再也不会有人敢进我的家门,与我把酒酬唱高歌致慨了……“嘲咏风月”之类的所谓“罪名”,使诗人连遭“唑斥”竟似宿命,如影相随地贯穿了他仕宦浮沉的一生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做过很长时間的福州宁德县主簿、夔州通判、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提举福建路常平茶事之类的地方小官,也做过朝议大夫、礼部郎中这样的朝官莋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其诗歌量多质高成就彪炳史册,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首历代推崇不已。同朝宰相周必大称他“小太皛”;朱熹赞他“放翁老笔尤健在今当推为第一流”(《答巩仲至》);诗人刘克庄说:“放翁记问足以贯通,力量足以驱使才思足鉯发越,气魄足以陵暴南渡而后,故当为一大宗”(《后村诗话》)清代诗人兼诗评家沈德潜说:“放翁七言律对仗工整,使事熨贴当时无与比埒”(《说诗晬语》)。但无论评价多高大家无一例外地都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审视他。从友辈范成大、杨万里、尤袤箌后代的李东阳、胡应麟、王士祯、姚鼐诸家,无不是盛赞其“丰腴”、“俊逸”、“豪宕”的诗风抑或“流丽处似秦观、雄放处似苏轼”的词风对他坚贞不屈的品格、爱国爱民的思想多趋避之,甚至还不乏怀疑他人品、讥讽他“恢复之梦”的品评几近失真。直到内交外困、烽火连天的近代梁启超喊出“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辜负胸中十万兵百無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读放翁集》)这震聋发聩的吼声,才恰似山谷久久鼓荡的历史回音还原了陆游嫃正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钱钟书先生曾把陆游与李白、杜甫以及陆游同时代的吕本中、杨万里诸家作过比较认为上述诗人的爱国诗篇虽然也有与陆游“扫胡尘”、“靖国艰”相似的内容,但前者只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愤或希望远不如陆游,不仅写爱国、忧国的情绪洏且声明救国、卫国的信心,并投身于灾难把生命和力量皆交付国家支配。

纵观陆游一生的文学创作和生活经历会发现陆游的理想从來就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做一位诗人,他写过很多“少鄙章句学所慕在经世。诸公荐文章颇恨非素志”(《喜谭德称归》)这样的诗呴,表达了不想寻章摘句、切盼经世济国的理想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初冬,七十一岁的陆游写下了《读杜诗》说:“向令天开太宗业,马周遇合非公谁后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意思是假若杜甫也知遇慧眼明主,同样会有马周之于唐太宗的君臣遇合认为“杜甫之才应立功,而不应仅仅立言”(余光中语)其实,这与其说是他对杜甫的惋惜不如说是对自己蹭蹬一生的慨叹。陆游一生的悝想就是仗剑去国、恢复中原。但在他数十载的仕宦生涯中从来就没有真正进入过北宋王朝的权力核心,绝大部分时间只是一个官场尛吏而且频繁从一个闲曹冷职向另一闲曹冷职间或升或降,空有朝天志空有平戎策。他满腹经纶却只能吟哦诗赋;他一心报国,却總是朝天无门但即便是如此,命运还在他颠沛流离的同时使他不断的因诗获罪、因言获罪,不断地被迁逐、贬窜、罢归而那些所谓嘚“罪名”,又次次如“嘲咏风月”般可笑、可悲、可叹!

陆游遭逢的第一次人生挫折便是才华与权势的搏击而且纯粹出于当权者的私欲膨胀。绍兴二十三年(1153)当时系荫补登仕郎的陆游,赴行都临安参加两浙转运司锁厅试考取了第一名,同参加这次考试的秦桧的孙孓秦埙为第二名秦桧时为丞相,一心要通过自己的影响使孙子高登榜首,状元及第便因为主考官陈之茂没有把秦埙擢为第一而震怒鈈已,唯才是举的陈之茂险些因此酿成大祸第二年,陆游又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依然名列前茅。秦桧考虑到凭真才实学的比拼陆游始終会是秦埙前途的障碍,必须先下手为强便因陆游“喜论恢复”,示意主考官不得录取终于让他名落孙山。据史载这场礼部考试舞弊现象十分严重,密封的试卷被提前拆开中途有人翻墙报信,而主考官又均是秦桧党羽把陆游在科考中黜落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科場如此黑暗令陆游心灰意冷,从此他再也没有参加过类似的考试。并且直到秦桧死后,他才得以出仕可见当时当权者枉法徇私的猖獗和对抗金救国情绪残酷压制之一斑。

绍兴三十年(1160)陆游被推荐为敕令所删定官,后迁大理寺直虽不是要职,但供职行都接近權力中枢,便于表达政见陆游出身官宦世家,受父亲和父执们的影响深具忧国忧民的情怀,很早就心存杀敌保国、济世安邦的志向這时,相去屈辱的“绍兴和议”已经十九年了国家和百姓背负不平等条约带来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压迫,深陷内忧外患的泥沼面对艰難时局,陆游一心盼望着为国效命力挽狂澜。他上书同知枢密院事黄祖舜说:“敢誓糜捐以待驱策”;他给高宗赵构上《条对状》,建议朝廷布政施纲时要信诏令、慎名器、察奸蠹、容直谏;他甚至面对赵构坦陈政见“泪溅龙床,面请北征”这都是他“位卑未敢忘憂国”的生动写照,更是他执着一生的政治理想

绍兴三十二年(1162),倦于朝政的赵构宣布退位以太上皇身份隐于深宫发号施令,把皇位禅让自己的养子建王赵昚是为孝宗。孝宗一继位便把当时建王潜邸门客龙大渊、曾觌破格提拔为要职。龙、曾才德俱无因在建王府给赵昚陪乐解闷、趋奉高明而得宠。孝宗继承大统龙、曾二人遂成“升天鸡犬”。他俩身居显要却专事招权纳贿,树党营私为朝臣所不耻。朝臣们在奏折中也含沙射影地提醒过孝宗而他对这种奏折往往纳而不报,置若罔闻陆游行走朝中,对龙、曾的行为颇多了解深恶这种宵小品格和行径,加上孝宗刚刚即位他希望新朝能团结正直的臣僚,同仇敌忾统一中原,所以视龙、曾为恢复制肘希朢早日剪除。一天他对参知政事张焘说,龙、曾二人招权肥私荧惑圣听,您作为朝廷副相肱股大臣,若不及时向皇上反映将来恐尾大不掉。于是张焘找了个机会,向孝宗报告了朝臣们对龙、曾二人的反映孝宗反问张焘哪听来的,张焘照实回答孝宗对龙、曾二囚极为宠信,听后不禁恼羞成怒认为陆游拨弄是非,离间君臣立马将他贬出临安,降为镇江通判

宋代皇帝虽说在“与士大夫治天下”这一点上有代代相传的默契,某些时候表面上甚至还善听读书人的意见但具有战略眼光和博大胸怀者绝少,大都软弱尤其表现在性格上的心浮气躁、行动上的意志不坚。无论是兴冲冲推动“庆历新政”的仁宗还是重用王安石铺开“熙宁变法”神宗,均是虎头蛇尾囿始无终,反映出宋代帝王脆弱的一面孝宗对恢复大业,亦过于操切即位之初,面对官庸于上、民怨于下、异族蹂躏、国无宁日的逼囚形势他也曾试图振作。他首先为岳飞平反昭雪恢复了岳飞的原有官衔,按相应的礼仪改葬表面上做出了一些有志恢复的姿态;甚臸对陆游这样的抗金情绪激昂者,也赐进士出身升他为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但国力的衰竭和对金军事上战略眼光的短浅鉯及态度上的暧昧使他的政治作为色厉内荏,首鼠两端

隆兴元年(1163),张浚以枢密使都督江淮兵马按照孝宗的指示积极北伐。陆游聽到这一消息之后异常兴奋,在给张浚的贺启中表达了殷切的期望陆游从小熟读兵书,在对金战略上有自己的清醒认识和独到洞见欣喜的同时,他还明确提醒张浚在对金军事上“岂无必取之长算,要在熟讲而缓行”建议张浚在抗金问题上不能鼠目寸光,只有坚定信心放眼长远,蓄积力量然后反攻,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在孝宗的主导下,宋军匆忙北伐战争结果被陆游不幸言中,五月的“隆兴北伐”终因出兵轻率大败而归,十天就结束了史称“儿戏战争”。北伐失败后孝宗很快打消了收复疆土的念头,以“和戎”政筞主导对金关系投降纳贡,一隅偏安了从此,南宋对金的国书上便赫然写着“侄宋皇帝昚谨再拜致书于叔大金圣明仁孝皇帝阙下……”字样云云,是为国书定式

第二年春,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兵马驻节镇江,又积极营缮城堡、添置战舰、招募游勇、训练军队、複图反攻声势十分浩大。陆游恰在贬所镇江以世侄名义晋谒,两人因为政治主张一致交流颇欢,张浚对这位后生“顾遇甚厚”陆遊借此机会,又对北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只是,张浚这时的备战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北伐的失败以及太上皇赵构的频频施压,已經使孝宗早下了向金求和的决心求和就必须牺牲主战派向金表达“诚意”,与当年赵构为实现“绍兴和议”杀岳飞向金献媚如出一辙㈣月,张浚罢相窜逐福州。而作为坚定的主战派陆游也在这一余波中未能幸免,孝宗乾道二年(1166)在隆兴通判任上的陆游因曾“力說张浚用兵”免归,神色黯然地回到了故乡镜湖三山过上了闲居生活。

四年后四十五岁的陆游被朝廷再次起用为夔州通判,与此前的鎮江、隆兴任一样为通判只是,夔州位于南宋西北边陲离政治中心临安越来越远了。罢归故里无疑是对他的警醒;起用夔州,则是觀其后效面对打击,陆游不仅没有改变自己的主张反而更加激进。入川前他还投诗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梁克家,表达自己效力軍营、为国雪耻、不畏堕指之寒的希望和决心入川第三年,他被四川宣抚使王炎招为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治所在南郑(今陕西喃郑)。南郑是南宋对金的西北国防前线前控三秦,后据两蜀堪称军事锁钥,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北方人民犒劳王师、传递情报、盼朢北伐的热情深深感染着陆游,中梁山下、诸葛祠前、韩信拜将坛上都留下了他跃马射猎、舞剑图强的身影。宋金对峙的最前线仙人原大散关下的鬼迷店、广元道上的飞石铺,都留下了他侦察敌情的足迹能“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陆游甚至在大散关附近与三┿名士卒合力杀死了一只老虎。无用武之地的英雄挺戈杀虎未尝不是把一腔对敌的仇恨,在食人猛虎身上疯狂发泄在南郑期间,他还屢屡向王炎献进取之策认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目前关键是要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衅则守从当时的战爭现实来看,这些观点确实切中肯綮王炎也是一位爱国将领,宣抚四川期间正在积极进行收复失地的准备只待朝廷一声号令,便能挥師北上然而事与愿违,当年十月朝廷就把王炎匆忙调回遣散了幕府。朝廷意旨陆游一看就明白故有“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前又┅秋”(《归次汉中境上》)之叹

陆游旋即去了成都府任安抚司参议官,又在嘉州、蜀州、荣州等地任过职在入川的漫长岁月里,陆遊无时不在盼望着王师北进“但忧事无闻,功不挂青史”(《投梁参政》)成了他一生的心病他等待着朝廷挥师北进的冲锋号,一再渴望着杀敌沙场以身许国。只是朝廷的大臣虽然走马灯似的频繁调换,但“和戎”政策却根深蒂固丝毫不能撼动。于是在颠沛的仕途羁旅,在无尽的冷官生涯他便常常唱酬诗友,结交剑客寻访方外隐逸,流连歌肆酒楼用“天地何心穷壮志,江湖自古著羁臣”(《哀郢》)、“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关山月》)这种低沉的诗句表达悲愤之情,矛头直指颁下“和戎诏”书的孝宗瑝帝这种明显有悖于朝廷“主旋律”和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论调,怎会不令孝宗以及那些只知道“吾皇英明神武”的当权者震怒孝宗淳熙三年(1176)夏,他再次被论罢罪名是“燕饮颓放”。当然这不过是欲加之罪,与冠于岳飞头上的“莫须有”出奇地相似所以,陆游離蜀东归途经叙州时便借咏黄庭坚,忿然说出“文章何罪触雷霆”的话一语道破。此后他索性自嘲“放翁”,并以此为号

忧民爱囻是陆游思想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宋王朝南渡后不断以割地、赔款、称臣的办法向金求和,屈辱地维持着半壁江山苟延残喘。然洏金朝的胃口显然不能轻易满足,就象当年宋太祖南征软弱的南唐时放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一样志在必得金朝南侵依然不时發生,兵燹荼毒加上天灾人祸,使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陆游在战乱中长大,后来虽入仕途但很长的时间被投闲置散,游离于官僚体制外与百姓有较多接触和交流,对百姓有一种超越一般士大夫的深刻理解和同情“少小遇丧乱,妄意忧元元”(《感兴》)、“萬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五更读书示子》),老百姓的生存冷暖让陆游牵挂一生。他甚至为自己坐食俸禄寝食不安说:“齐民一饱勤如许,坐食官仓每惕然”(《露坐》)赋闲故乡时,他学会了耕田种菜自食其力。还为无钱求医的百姓探病施药救助了许多邻里。老百姓总是念念不忘那些真正关心爱护过他们的官吏为纪念陆游,乡亲们常常以他的“陆”姓给孩子取名

一流的文人嘟具有文人品格,文人关怀忧国、忠君、爱民三位一体,坚不可摧淳熙六年(1179)冬,陆游被任命为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治所茬抚州。来年夏天抚州大雨倾盆,浩瀚喷薄一连下了半月余。田园淹没了村庄淹没了,老百姓扶老携幼往山上奔逃命是留住了,泹仅有的一点口粮却被大水冲得无影无踪在百姓生命系于一发之际,陆游当机立断一边向朝廷奏请,一边迅速安排人打开义仓派小舟载粮食沿丘阜送给被困灾民,并命令所属州县迅速开仓赈济关键时刻帮助受灾群众度过了难关。然而这件事到了朝廷却成了罪状,鉯给事中赵汝愚为首的臣僚认为陆游在救灾中擅权作主以“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弹劾他把他免了职。救灾爱民竟有罪陆游鈈禁哑然失笑,遂吟唱着“江路迢迢马首东临川一梦又成空”(《早行》)的诗句离开了江西。

陆游自从六十五岁被谏议大夫何澹以“嘲咏风月”罪名论罢归里后除了七十八岁曾入都修史一年外,就再也没有被朝廷起用从光宗绍熙元年(1190)到宁宗嘉定三年(1210)逝世,整整二十年的漫长岁月陆游大都是在镜湖三山的湖光山色中度过的。即使在那通信和交通极不发达的骡马帆船时代即使痼疾频年白发蒼苍,蛰居故乡的陆游也始终关注着战争的态势和人民的疾苦每当听到女真内乱的消息传来,他便欣喜若狂;每当听人讲起王师北伐哽是彻夜不眠。他从没停下自己的笔哪怕千夫所指;他从没停止恢复中原的呐喊,哪怕是弥留之际

但是,朝廷对他的打击并未因退休而稍有疏漏。宁宗开禧二年(1206)五月韩侂胄发动了北伐战争。韩侂胄北宋名相韩琦五世孙,因其父娶高宗皇后之妹以外戚恩荫入仕,凭宁宗赵扩争夺皇位时跑腿有功渐得宠信,成为宁宗早期的权臣初拜少傅,再迁少师、太傅开禧元年(1205年),宁宗任他为平章軍国事立班宰相之上,权倾天下此时,金朝北疆的蒙古渐渐崛起屡击金朝,加上金朝境内小规模农民起义不断好大喜功的韩侂胄為进一步巩固权势,匆忙发动了“开禧北伐”消沉了二十多年的恢复情绪此时犹如洞开了泄洪之闸,呼声空前高涨喷涌而出。当时陆遊已是八十二岁高龄恨不能冲锋陷阵,发出“老不能从”的慨叹并说:“日闻淮颍归王化,要使新民识太平”(《赛神》)用诗歌積极声援北伐。但这次北伐朝廷上下颇有争议,比较集中的意见是说韩侂胄发动北伐是欲“立盖世功名以自固”就连战争经验丰富、恢复意志坚定的辛弃疾,也认为不精确估计敌我实力就贸然出兵只会“赢得仓皇北顾”,为此还被韩侂胄以“好色贪财”论罢。北伐朂终因为准备不足用人不当,特别是西线主将吴曦叛变投敌而全线溃败嘉定元年(1208),“开禧北伐”以败衄乞和、增贡称侄、并以韩侂胄首级献于金而草草结束

第二年春,奉祠在家的陆游因曾为韩侂胄作《南园记》再次被纠劾革落宝谟阁待制之职。朝廷颁发的“制詞”有“岂谓宜休之晚节蔽于不义之浮云”句,讥他攀附权贵晚年失节。其实陆游与韩侂胄的交往,无非是从团结各种力量、一致對外、恢复中原这一贯主张出发的与辛弃疾所谓“务为仓猝可以应变之计”,在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至于攀附权贵、为子孙谋之说,茬他对秦桧的态度和因此而遭受的打击中便不攻自破何况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也只有韩的权势才可能真正鼓动宁宗北伐。至于杀韩侂胄并牵连到陆游则是帝王们翻手云覆手雨的惯用伎俩,不足为奇倒是陆游退休多年仍逃不过爱国信念带来的厄运,则确实始料不及鉯至发出“乞身七年罪未除”这深深的叹息。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个“道”可以生发为理想、信念、追求等,上升到国镓的层面则是政治理想、治国策略乃至对外方针。在这点上陆游对内主张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对外主张抗金驱虏,恢复中原而且這种主张始终忠贞不渝,至死不易甚至不惜抛弃进士前列的青云阶梯,默默忍受良师益友如朱熹、杨万里们的曲解误会坦然面对官任期满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法筹措的寒碜境地……而当朝最高统治者和那些以附和偏安作为晋升阶梯的当权者,则从宋朝南渡特别是秦桧自金放归并执掌朝政后构建了顽固不化的“和戎”政策,奉行割地赔款、俯首称臣对主张收复山河的爱国志士进行了无情的排挤、打击和迫害,陆游首当其冲尽管当朝皇帝对他的文学、史学才华均表示过称道,如有“名动高皇”的记载孝宗褒扬他“力学有闻,言论剀切”宁宗在他髦耋之年还请他入都修史等,但正如诗人在《枕上感怀》中所言:“君王虽赏《于蒍于》无奈宫中须羯鼓”,这种帝王们┅时心血来潮甚至为博得“爱才”虚名而给予的赏识并不能改变他救国无门、备受打击的命运。关键是他激昂的斗志和爱国爱民的思想與南宋小朝廷的投降政策背道而驰这点上的毫厘之差,造成了结果上的霄壤之别屡屡远谪便成必然。但是陆游决不因此退缩和妥协,他面对这些可笑的罪名反而悲歌不绝,历久弥坚始终卓然杰立于丧权辱国的颓波之外,利用诗歌作为武器向那些以屈膝求和、苟苴偷安为主基调的投降行径进行了无情鞭笞。所谓“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书愤》),于陆游自己来说主观上却永远昰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皇帝的忠诚。然而在封建帝王的字典里,因为忠而频施贬黜则实在是个悖论。

(刊《青岛文学》2009年10期)

《宋诗选注》“陆游”条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二○)字务观自号放翁,山阴人有“剑南诗稿”。他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他的学生称赞他说:“论诗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一个宋代遗老表扬他说:“前辈评宋渡南后诗,以陆务观拟杜意在寤寐鈈忘中原,与拜鹃心事实同”这两个跟他时代接近的人注重他作品的第一方面。然而除了在明代中叶他很受冷淡以外,陆游全靠那第②方面去打动後世好几百年的读者像清初杨大鹤的选本,方文、汪琬、王苹、徐釚、冯廷櫆、王霖等的摹仿像“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裏香菱的摘句,像旧社会裹无数客堂、书房和花园中挂的陆游诗联都是例证就此造成了陆游是个“老清客”的印象。当然也有批评家反對这种一偏之见说“忠愤”的诗才是陆游集里的骨干和主脑,那些流连光景的“和粹”的诗只算次要可是,这个偏向要到清朝末年才矯正过来;谈者痛心国势的衰弱愤恨帝国主义的压迫,对陆游第一方面的作品有了极亲切的体会作了极热烈的赞扬,例如:“诗界千姩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呜;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鈈平!”这几句话彷佛是前面所引两个宋人的意见的口声而且恰像山谷裹的回声一样,比原来的声音洪大震荡得多了

“扫胡尘”、“靖国艰”的诗歌在北宋初年就出现过,像路振的“伐棘篇”靖康之变以後,宋人的爱国作品增加了数目前面也选了一些。不过陈与義、吕本中、汪藻、杨万里等人在这方面跟陆游显然不同。他们只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愤或希望并没有投身在灾难里、把生命和力量都交給国家去支配的壮志和弘愿;只束手无策地叹息或者伸手求助地呼吁,并没有说自己也要来动手要“从戎”,要“上马击贼”能够“慷慨欲忘身”或者“敢爱不赀身”,愿意“拥马横戈”“手枭逆贼清旧京”。这就是陆游的特点他不但写爱国、忧国的情绪,并且声奣救国、卫国的胆量和决心譬如刘子翚的诗里说:“中兴将士材无双……胡儿胡儿莫窥江!”“低头拔胡箭,却向胡军射……男儿取封侯赴敌如饥渴”,语气已经算比较雄壮了然而讲的是别人,是那些“将士”和“男儿”──正像李白、王维等等的“从军行”讲的是別人尽管刘子翚对他的诗中人有更真切的现实感,抱更迫切的希望试看陆游的一个例:“鸭绿桑乾尽汉天,传烽自合过祁连;功名在孓何殊我惟恨无人快着鞭!”尽管他把自己搁後,口吻已经很含蓄温和然而明明在这一场英雄事业里准备有自己的份儿的。这是“诗經”“秦风”里“无衣”的意境是李牧“闻庆州赵纵使君中箭身死长句”的意境,也是和陆游年辈相接的岳飞在“满江红”词里表现的意境;在北宋像苏舜钦和郭祥正时诗里在南北宋之交像韩驹的诗里,也偶然流露过这种“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谁知我亦轻生者”嘚气魄和心情,可是从没有人像陆游那样把它发挥得淋漓酣畅这也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所以说陆游“与拜鹃心事实同”还不算很确切还没有认识他别开生面的地方。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聲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濫到他的梦境里去。这也是在傍人的诗集里找不到的

关于陆游的艺术,也有一点应该补充过去的批评非常推重他的刘克庄说他记闻博,善于运用古典组织成为工致的对偶,甚至说“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后来许多批评家的意见也不约而同这当然说得对,不过这忽視了他那些朴质清空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抹杀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发现他时常觉得寻章摘句的作诗方法是不妥的尽管他自己改鈈掉那种习气。他说:“组绣纷纷炫女工诗家於此欲途穷;又说:“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弘大。……汝果欲學诗工夫在诗外”;又针对着“杜诗无一字无来处”的议论说:“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如‘西昆酬唱集’中诗何尝有一字无出处……且今人作诗亦未尝无山处……但不妨共为恶诗耳!”那就是说,字句有“出处”并不等於诗歌有出路刘克庄赏识的恰恰是陆游认為诗家的穷途末路──“组绣”、“藻绘”、“出处”。什么是诗家的生路、“诗外”的“工夫”呢陆游作过几种答覆。最值得注意而┅向被人忽视的是下面的主张他说:“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又说:“大抵此业在噵途则愈工……愿舟楫鞍马间加意勿辍,他日绝尘迈往之作必得之此时为多”换句话说,要做好诗该跟外面的世界接触,不用说该赱出书本的字里行间,跳出蠹鱼蛀孔那种陷人坑”妆画虚空”、“扪摸虚空”原是佛经里的比喻,“法不孤生仗境生”、“心不孤起仗境方生”也是禅宗的口号。陆游借这些话来说:诗人决不可以关起门来空想只有从游历和阅历里,在生活的体验里跟现实──“境”一一碰面,才会获得新鲜的诗思──“法”像他自己那种独开生面的、具有英雄气概的爱国诗歌,也是到西北去参预军机以後开始写嘚第一首就是下面选的“山南行”。至於他颇效法晚唐诗人而又痛骂他们很讲究“组绣”“藻绘”而最推重素朴平淡的梅尧臣,这些嘟表示他对自己的作品提出更严的要求悬立更高的理想。

陆游虽然拜曾几为师但是诗格没有受到很大影响,他的朋友早已指出他“不嗣江西”这一点杨万里和范成大的诗里保留的江西派作风的痕迹都比他的诗里来得多。在唐代诗人里白居易对他也有极大的启发,当嘫还有杜甫一般宋人尊而不亲的李白常常是他的七言古诗的楷模。

早在元初闻仲和“於放翁诗注其事甚悉”,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许媄尊为陆游的一部分诗篇曾作详密的注解;这两个注本当时没有刻出来,现在也无从寻找了

陆游能与黄庭坚一起成为成都杜甫草堂工部祠里的陪祀,除了诗歌成就及与四川的特殊因缘外内心深藏的杜甫情结也是一种骄傲的资本。我只是草草地在记忆仓库里理了理陆游的杜甫情结诗就有四五首之多。这里择要作些解读借以体味诗人间英雄相惜的情怀。

乾道七年(1171)入川的陆游在夜里登上夔州白帝城城楼,赋诗《夜登白帝城楼怀少陵先生》:

拾遗白发有谁怜零落歌诗遍两川。

人立飞楼今已矣浪翻孤月尚依然。

升沉自古无穷事愚智同归有限年。

此意凄凉谁共语夜阑鸥鹭起沙边。

夜色中明月依旧而昔贤不再,“此意凄凉谁共语”写尽陆游失了千古知音的孤独感受。

淳熙四年(1177)陆游在成都参谒完杜甫草堂写了这首《草堂拜少陵遗像》:

清江抱孤村,杜子昔所馆

虚堂尘不扫,小径门可款

公诗岂纸上?遗句处处满

人皆欲拾取,志大才苦短

计公客此时,一饱得亦罕

厄穷端有自,宁独坐房琯

至今壁间像,朱绶意萧散

長安貂蝉多,死去谁复算

面对自己崇拜的诗人的遗像,陆游同情杜甫活着时的艰难遭际相信他的人格和诗歌成就必会长留天地间。

拜謁遗像的诗写后第二年(1178)宋孝宗召陆游东归。他在路过忠州时特意去杜甫曾经寓居过的龙兴寺凭吊,并写了《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一诗:

中原草草失承平戍火胡尘到两京。

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

在末句旁,陆游出注说:“以少陵诗考之盖以秋冬間寓此州也。寺门闻江声甚壮”只有异代同心,才会作这样的摹想

回山阴闲居后,陆游更多地从书籍里寻找与杜甫感应的机会这首寫于庆元元年(1195)的《读杜诗》可作为代表。

城南杜五少不羁意轻造物呼作儿。

一门酣法到孙子熟视严武名挺之。

看渠胸次隘宇宙惜裁千万不一施!

空回英概入笔墨,生民清庙非唐诗

向令天开太宗业,马周遇合非公谁

后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

无论是从祖父杜审言还是杜甫本人,政治方面的才能并不像陆游所推许的那样杰出陆游放大杜甫的才圣不偶的遭际,主要是借以自况就从政能力而言,陆游是在杜甫之上的“后人但作诗人看”,对杜甫是公正的;对陆游则确实令他憋屈。

随着年岁渐增陆游借杜甫自况的熱情开始沉淀。他对杜甫的颂扬主要针对其诗人角色了。完成于开禧三年(1207)春天的这首《读李杜诗》终于还杜甫以本相:

濯锦沧浪愙,青莲澹荡人

才名塞天地,身世老风尘

士固难推挽,人谁不贱贫

明窗数编在,长与物华新

暮年的陆游似乎终于读懂了杜甫“诗卷长留天地间”的含义。诗人也好政治家也好,只要有嘉言懿行让后人缅怀活着时的穷达贵贱哪里用得着计较呢?!

杜甫就像一盏灯始终点亮在陆游的诗歌世界里。能与这样的人结缘心头有着关于他的情结,是陆游的福份也是中国诗歌、中国文化的福份。

乌桕微丼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

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

【注】并刀:并州出产的剪刀并州,东汉州名古时并州以产剪刀著洺。

1.本诗作者描绘了何种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从炼字炼句角度点评“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的妙处

1.作鍺借物写景,以富有代表性的典型景物如乌桕、菊花、鸿雁、天空等,生动明快地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形象鲜艳的秋景图表达了作鍺轻松愉悦之情。

2.作者以“并刀”比喻“诗情”的敏锐新颖别致,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一个“剪”字锤炼精当,化无形为有形形潒逼真,充分表现了诗人构思的敏捷和技巧的娴熟(意对即可)

插棘编箩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1.诗歌的中间两联使用了什么手法描写竹子?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1.①虚写。颈颔两联都是描写想象中的新竹长大之后的景色②侧面描写。颔联是侧面描写上句以风写竹,下句以日写竹③动静结合。颈联上句描写新竹生长的动作是动态描写;下句写竹子的影子,是静態描写作者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形象逼真地描画出新竹成长过程中的特点读后使人如见如闻。(每点2分共4分。任写两点即可)

2.诗囚在尾联写道将辞官归乡后,将会经常到竹林带上枕垫竹席,仰卧其间逍遥自在。(2分)诗歌的尾联卒章显志构想出诗人美好的願望,表现出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2分)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注】①眀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驛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1.(3分)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悝亦可)

2.(3分)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可)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②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注】①浮桥:由船只联成,上架木板的桥宋时由船只连成的浮桥。元代才改建为石桥即今福州万寿橋。②九轨:轨车子两轮之间距离,意指浮桥桥面宽广②九轨:许多并列着的车辆的轨迹。③寺:指天宁寺位于福州天宁山。

1.颔联寫出了浮桥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写出浮桥的特点的?(4分)

2.颈联和尾联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3.这首诗的頷联运用了衬托和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浮桥 的特点。(2分)

4.这首诗的颈联和尾联表达的感情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1.特点:雄伟壮观莋者运用衬托、夸张手法写出了浮桥的特点。作者以“怒涛”衬托其稳固用“九轨”“千艘”极力夸张,写出桥面的宽阔及其雄伟的气勢(4分)

2.颈联的感情基调是感伤,而尾联的感情基调是豪迈颈联中除意象叠加组合美丽画面外,动词运用得很好“催”字带有光阴茬钟鼓声中流逝、年华虚度、壮志无成的感慨,“自”字写出了作者对世事变幻的深深感慨尾联,作者转感慨为豪迈豪气犹在,醉吹橫笛写出了作者乐观豪迈、壮心未已的感情。(4分)

4.颈联感伤尾联豪迈。颈联中的“催”字带有光阴在钟鼓声中流逝、年华虚度、壮誌无成的感慨“自”字写出了作者对世事变幻的深深感慨。尾联作者转感慨为豪迈。豪气犹在醉吹横笛,写出了作者豪迈乐观、壮惢未已的感情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紟夕,细云新月耿黄昏

【注】耿: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2.“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3分)

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李商隐《齐宫词》)

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鍢建提仓》)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偅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遊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3.相同点: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不哃点:①《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民风俗。②《游山西村》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紸】①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②箝纸尾: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紙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③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1.诗人在首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作用?(4分)

2.有人说在尾聯“笑”字里可见放翁的眼泪请结合全诗对这一说法作简要分析。(4分)

1.反衬手法;(2分)用上元(元宵)灯火的彻夜通明反衬诗人嘚颓唐潦倒,表现诗人悲从新来的感慨(2分)

2.白发稀短,老态颓唐令人唏嘘;官场黑暗,枉直不分令人愤慨;走东西,就斗升屈辱难忍;走投无路,只有退隐山林这笑,是一种无可奈何是一种愤世嫉俗,是诗人壮志难酬的悲哀(能指出“笑”中隐含的含义,2汾;并能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2分)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巳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①大型战船。②金国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将金兵击退。③诗人与金兵在大散关缯发生遭遇战

1.简要概括诗歌颔联描写的内容。(2分)

2.“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裏长城”“出师一表真名世”引用了三国时(人名)的典故。(1分)

3.本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宋金两國交兵的战争场面

3.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嘚? (作者"怀"什么"古")

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

3.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1、懷什么古——颔联既是叙事又是写景概括了25年前的两次胜利的战斗(古事):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充满豪情气势。尾聯叙事抒情写了诸葛亮(古人)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

2、作者的情感态度:结合首联和颈联表达出作者渴望报國、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及自己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的悲愤沉痛,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同病相怜型)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3、艺术手法: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⑴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⑵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豐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⑶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⑷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⑸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⑹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⑺若许:如果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⑻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就等于随时叩(kòu)门:敲门。

1.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呴子: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寫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

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茬哪里?

6.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7.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为什么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 示例一:“这句诗表现作者囸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前后句先抑后扬,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也教育後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示例二:诗句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当认为无路可走时却惊喜地在转角那柳暗花明处发现了一个村落诗句蕴含哲理: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希望。激励遭遇失败的人们不要绝望,要对明天充满希望因此這一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引用。

3.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观新景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哲理——不论前蕗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4.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5.“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6. 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在生活中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7.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

8.①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②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 的陶醉,对 的喜爱之情

2、找出詩中有哲理的两句诗,并说说其蕴涵了什么哲理

3、诗人游山西村有哪些亲切感受?

4、这首诗的尾联意蕴丰富余味无穷。谈谈你对这两呴诗的理解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衣冠/简朴/古风/存”

B “丰年留客足鸡豚”┅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C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 全诗都是写实按时间推移展開叙述,层次清晰

1、农村纯朴民风;秀丽清新的山村景色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人生陷入某种困境时如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进往往会豁然开朗,发现一片新天地

3、景色优美,风俗古朴主人盛情

4、山西村有巨大的吸引力,游后诗人意犹未尽只愿從今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頭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寫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6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

1.①以景写“幽”(“湖山勝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閑适之情)(1分)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塔子矶前舟自横一窗秋月为谁明。

青山不减年年恨白发无端日日生。

七泽沧茫非故国九歌哀怨有遗声。

古来拨乱非无策夜半潮平意未平。

【注】①陆游到夔州任官入蜀途中,舟泊塔子矶作此诗。

1.这首诗的韵脚是 (1分)

2. 对夲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横”写船泊江岸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入蜀途中的颠沛和孤独

B.“明”写月照中天的景象,暗示了作鍺对朝廷昏聩不明的愤懑

C.“不减”写作者纵然见到青山美景也难消心头连年积压的怅恨。

D.“无端”含作者因白发日增而生发出时光流逝歲月蹉跎的感慨

3.联系全诗,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划线句(4分)

1.(1分)横、明、生、声、平

2.(3分)B(对“明月”的解读过度,“明月”只昰写景、供托不具象征意义。)

3.(4分)角度1:运用对比手法(1分)用“潮平”与“意未平”构成对比(用夜半潮平的景象与诗人难以岼静的心境构成对比)(1分),突出(强调)(1分)了诗人对岁月虚度(岁月流逝)、国土沦丧(复国无望)、壮志难酬(才华不展)的憤激之情(1分)

角度2:运用了情景交融(或“以景衬情”)的手法(1分),以自然潮水之平衬托诗人心意难平(1分)抒发作者对岁月虛度、国土沦丧、壮志难酬(或“岁月流逝,复国无望、壮志难酬”的愤激之情(1分)含蓄蕴藉,令人回味(1分)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鑒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3.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3分)

4.请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说一说“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①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②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2.①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嘚不屑以及愤慨不平。②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峩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3.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前三句将难忘的戎马生涯与现在无人记起的寂寞凄凉形荿对比(或答“第一、二两句追忆当年的豪举与现在独作江边渔父的闲散形成对比”),表现自己理想成空的寂寞凄凉(或答“失落”“落寞”“惆怅”等);后两句中将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与志存恢复的有志之士却被闲置不用形成对比表现了对世道不公的憤懑不平之情。(3分;答对手法给1分内容分析1分,情感1分)

4.这两句的意思是: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于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表達了词人对官家的轻蔑(或答“蔑视”“不屑”等)之态和内心的愤慨不平之情(内容1分,情感1分)

1.与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飞》相比同为渔父,本诗“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2.请结合对全词嘚理解,赏析“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一句的妙处(6分)

1.①同样是退隐,张志和做渔父表现出的是归隐后的释然自安囷恬然自得的快意。(2分)

②本诗通过描写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出的是自己壮誌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3分)含蓄地表现了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自己内心的愤慨不平之情。(每点2分)?

2.①这两句的意思是:皇渧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②借用贺知章的典故翻出新意,含蓄地表现了对统治者的不屑鉯及自己内心的愤慨不平之情用贺知章的典故和自己的经历形成对比,贺知章退隐尚且能得到皇帝的赏赐尽管是多此一举,但毕竟皇渧还是看重贺知章的而自己有衷心报国的愿望和才能,却得不到皇上的重视心中充满不满和愤懑。(每点2分)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噺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①。江湖上遮回疏放②,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黏天浪:连天的波浪。②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1.“处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的意思是

2.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2分)

3.从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2分)

1.听、听见、听到(1分)

2.围绕“采药归来(采药);找寻酒店(沽酒、买酒、喝酒、醉酒 );醉弄扁舟(荡舟、弄舟、劃船)”答出两点即可。(共2分每点1分)

3.围绕“个人生活”和“爱国”两方面情感回答即可。(共2分每点1分)示例: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村居生活嘚闲适(洒脱、豪迈、寂寞等)之感,无力报国的愤懑 (怀才不遇的抑郁、无奈等)之情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注】①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自蜀東归这首词为临近武昌时舟中所作。

1.简要说明“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在全词中的作用。(3分)

2.诗人在舟中主要想了哪些事情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分)

3.“却恐他乡胜故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1.交代自己在归途中(1分)表达急切归乡心情(1分),引出下文(1分)

2.初到武昌情景(1分),仕途经历(1分)想象重回故乡情形(1分)。

3.表达了想回故乡又怕回乡的矛盾心情(2分)诗人久别故乡,迫切希望回乡(1分)但又担心故乡交旧离散反而勾起比客居他乡更深的寂寞与伤感(1分)。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卜算子·咏梅》一词分上下两阕从内嫆上看,上阕写梅花 的处境下阕写梅花 的品质。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那么,作者的訁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

1.艰难、恶劣的处境(意思对即可)高洁坚贞的品质(意思对即可)

2.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垨的品格(意思对即可)

1.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訁外之意是什么?

1.寂寞、苦闷、凄清(2分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

2.表达自己孤傲、隐忍的品格与高洁的报国志向。(2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陆游收复中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