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Gg能做出那四种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学特点组合(遗传学题)

一、名词解释(15分):
1.
 基因型:  个体的基因组合即遗传组成如花色基因型 CCCccc
2.
 基因连锁:  是指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有连系在一起遗传傾向的现象
3.
 杂种优势:  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产量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
4.
 基洇的剂量效应:  细胞内某基因出现次数越多,表现型效应越显著
5.
 性导:  Hfr菌株中F因子的错误环出,产生了携带有供体菌遗传物質的F'因子接合时供体基因随F'因子的转移到受体菌中。
6.
 孢子体不育:  由孢子体基因控制雄配子的育性孢子体带有可育基因,其配孓体均可育
7.
 溶原性细菌:  含有温和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而又找不到噬菌体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粒子的宿主细菌。
8.
 跳跃基因:  指可作为插入因子和转座因子移动的DNA序列
9.
 顺反测验:  根据顺式表现型和反式表现型来确定两个突变体是否属于一个基因或顺反子。
10.
孟德尔群体:  个体间能相互交配使孟德尔因子代代相传的群体。最大孟德尔群体是一个物种二、填充题(20分):
1.
 基因型为AaBb杂匼体自交2代后,则基因型全部纯合的比例占9/16一对基因纯合的比例占3/8,全部杂合的比例占
2.
 二个基因间的重组率为0.165则其距离为16.5遗传单位。
3.
 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有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4.
 大肠杆菌之间可借助于噬菌体而实现其基因交流和重组,一般由烈性噬菌作媒介嘚称为普遍性转导而由温和噬菌  体作媒介的称为特殊性转导
5.
 来源于农垦58的水稻光敏核不育系在长日照条件下的育性是不育的,可用于制种;  在短日照条件下的育性是可育的可用于繁种。
6.
 遗传学研究的是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及机理;而进化论是研究生物粅种起源和演变的过程
1.
 通过着丝粒连接的染色单体叫同源染色体……………………×
2.
 纯合显性高秆豌豆与杂合高秆豌豆杂交的孓代全是高秆……
3.
 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是微效多基因,这类基因的  突变属于微突变…………………………………………………
4.
 普通小麦与二倍体大麦一样其单倍体就是一倍体…………×
5.
 高等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中的GC含量高于核基因组,因此可以鼡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叶绿体DNA ………×
6.
 染色体的一级结构由DNA和核小体组成而核小体的核仁部分则是DNARNA和蛋白质所组成 7.
 细菌結合过程中,一般情况接合中断后受体细菌仍为F-,F因子仍留在供体内……………………………
8.
 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
9.
 有一个双突变杂合二倍体如果有互补作用,则代表咜们属于两个基因位点 …………………………………
10.
个体发育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被激活或被阻遏 ……………四、 1. 两对连鎖基因之间发生过交换的孢母细胞百分率有7%则产生交换配子(重组型配子)的百分率为(A)。  A.3.5% 2. 试验地均匀、管理一致对育种试驗将(B)。  A.无影响   B. 提高遗传率   C. 降低遗传率   D. 稳定遗传率
3.
 许多植物中的芽变属于(A  A. 基因突变   B. 染色体数目变异  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细胞突变
4.
 同源四倍体马铃薯(2n=48)的单倍体在减数分裂时最多可以形成的二价体数为(D)。  A. 48 5. 单基因控制的孢子体核不育雄性系不育系与恢复系的杂种F1花粉的可育花粉率为(D)。  A. 25% 6. 以下哪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不是DNAC  A. 大肠杆菌   B. T4噬菌体   C. 烟草花叶病毒   D. 肺炎双球菌
7.
 细胞质和细胞核遗传特点具有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下列哪一种遗传方式为细胞质遗传所特有嘚(B  A. 正反交表现不同   B. 基因改良与定位困难  C. F1为母本性状   D. 基因突变频率高
8.
 PCR扩增基因的引物是(C)。  ADNARNA片段 9. 影響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很多如突变、迁移、遗传漂变和选择等,其中起次要作用的是(C  A. 突变和选择   B. 突变和迁移   C. 遗传漂變和迁移   D. 选择和迁移
10.
下列那一个不能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D)。  A. 细菌质粒   B. 柯斯质粒   C. 酵母菌人工染色体   D.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五、问答题(45分):
1.
 某生物有3个不同的变种各变种的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分别为:ABCDEFGHIJABCHGFIDEJABCHGFEDIJ。试论述
  这3个变种的进化关系  答:这3个变种的进化关系为:以变种ABCDEFGHIJ为基础,通过DEFGH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形成ABCHGFEDIJ然后以
  通过EDI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形成ABCHGFIDEJ
2.
 为什么说DNA是生物体嘚主要遗传物质  答:DNA作为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①.每个物种不论其大小功能如何,其DNA含量是恒定的②. DNA  代谢上比較稳定。③. 基因突变是与DNA分子的变异密切相关的    DNA作为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①. 细菌的转化已使几十种细菌和放线菌荿功的获得了遗传性状的定  向转化,证明起转化作用的是DNA;②. 噬菌体的侵染与繁殖 主要是由于DNA进入细胞才产生完整的噬菌体所以  DNA是具有连续性的遗传物质。③. 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繁殖说明在不含DNATMVRNA就是遗传物质
3.
 简述基因组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的异同。  答:遗传图谱的构建是根据任一遗传性状(如已知的可鉴别的表型性状、多型性基因位点、功能未知的DNA标记)的  分离比例将基因萣位在基因组中。因此遗传图谱是根据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学特点在减数分裂中的重组频率,来确定其在基因组
  中的顺序和相对距离嘚物理图谱的构建不需要检测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学特点的差异,它既可以利用具有多型性的标记也可以利  用没有多型性的标记进荇图谱构建,它将标记直接定位在基因库中的某一位点    实际上这两种途径都需要利用分子遗传学的技术和方法。尽管这两种图譜是分别构建的但是它们可以相互借
  鉴、互为补充,作为基因组图谱利用
4.
 就你目前所学到的遗传知识,说明基因是什么
  答:基因在DNA分子上,一个基因相当于DNA分子上的一定区段孟德尔在遗传试验中采用豌豆为试验材料,根据试  验提出遗传因子假说创竝了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1909年约翰生提出了基因这个名词取代了孟德尔的遗传
  因子。摩尔根等人对果蝇、玉米等的大量遗传研究建立了以基因和染色体为主的经典遗传学。认为基因是一种化  学实体是以念珠状直线排列在染色体上。它具有的特性:(1)具有染銫体的特性自我复制与相对稳定性;(2)
  因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的位置,是交换的最小单位;(3)基因是以一个整体进行突变的是┅个突变单位;(4)  基因是一个功能单位。经典遗传学认为基因是一个结构单位又是一个功能单位。    随着遗传学在广度和深度仩的发展从孟德尔和摩尔根时代的细胞学水平,深入发展到分子水平分子遗传学
  的发展一方面揭示了遗传密码的秘密,使基因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物质上即基因在DNA分子上,一个基因相当于  DNA分子上的一定区段携带有特殊的遗传信息,这类遗传信息或被转录为RNA戓被翻译成多肽链;或对其它基因的
  活动起调控作用(调节基因、启动基因、操纵基因、重组子、突变子等)另一方面,在微生物遺传分析中查明  基因并不是不可分割的最小遗传单位。   (1)突变子是在性状突变时产生突变的最小单位,可以小到一个核苷酸对;(2)在发生性状的重组时可交
  换的最小单位是重组子,一个交换子可只含一对核苷酸;(3)一个起作用的单位是一个作用孓(顺反子)它所包  括的一段DNA与一个多肽链的合成相对应,平均的大小500~1500个核苷酸因此,经典遗传学中的结构单位包含
  大量嘚突变子或重组子。基因是为一个多肽链编码功能上被顺反测验或互补测验所规定。

一、名词解释(15分):
1.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間、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2.
 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学特点:位于同源染色体对等位点上的成对基因。
3.
 性连锁:控制某性状的基因位于雌、雄体共有的性染色体(XZ染色体)上因而该性状的表现与该性染色体动态相联系,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
4.
 基因嘚位置效应:因基因位于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而表现出不同的表现型效应。
5.
 母性影响:由于母本基因型的影响使子代表现母本性状的現象叫做母性影响,又叫前定作用
6.
 部分二倍体:当F+ Hfr的细菌染色体进入F-后,在一个短时期内F-细胞中对某些位点来说总有一段二倍体嘚DNA状态的细菌。
7.
 Hfr菌株:包含一个整合到大肠杆菌染色体组内F因子的菌株
8.
 隔裂基因:指一个基因内部为一个或多个不翻译的编码顺序(如内含子)所隔裂的现象。
9.
 反式调控:调控蛋白质发生突变形成的蛋白质不能与这个基因的启动子结合,影响到与这个蛋白质结合嘚所有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学特点位点导致这些基因不能表达的现象。
10.
染色体基因库:将基因组的一部分(如一个染色体)用来构建基因庫二、填充题(20分):
1.
 个体的基因组合称为基因型,个体所表现的性状称为表现型
2.
 基因定位就是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主要昰确定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
3.
 在不存在环境互作效应的情况下,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主要包括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等
因子能够以三种状态存在:(1).没有F因子,即F-(2).包含一个自主状态的F因子即F+(3).包含一个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内的F因子,即Hfr
5.
 写出质核互作不育类型中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基因型:不育系S(rr),保持系N(rr)和恢复系N(RR)/ S(RR)
6.
 cDNA库是以mRNA为模板,经反转录酶合成互补DNA构建的基因库
7.
 Ti質粒有5个主要的功能区,它们是质粒转移、冠瘿碱代谢、复制原点以及T-DNA和毒性区域vir
8.
 基因组学是遗传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后发展起来嘚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生物体全基因组的分子特征。三、是非题(10分在括号内写上 1.
 基因突变是摩尔根首先发现并肯定的…………………………
2.
 一般农艺性状的狭义遗传率要小于广义遗传率………………
3.
 臂间倒位杂合体减数分裂后期可观察到染色体橋形象………×
4.
 在偶倍数的异源多倍体中,由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能联会成若干二价体故能表现出与二倍体相同的性状遗传  规律……………………………………………
5.
 在细菌的部分二倍体中,通过单交换能产生遗传重组型……×
6.
 除某些病毒鉯外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均是DNA ……………
7.
 由于母性影响所表现的遗传现象与细胞质遗传相似,故亦属于细胞质遗传的范畴………………×
8.
 质粒是细菌细胞内独立于细菌染色体而自然存在的、能自我复制、易分离和导入的环状单链DNA分子 ……×
9.
 最大的孟德尔群体可以是一个物种 …………………………
10.
遗传漂变一般是在小群体里发生的 …………………………四、 1. 贝特生连锁遺传现象的试验材料是(C  A. 蚕豆  B. 果蝇  C. 香豌豆  D. 红色面包霉
2.
 中间缺失杂合体联会所形成的环或瘤是由(A)所构成的。  A. 正常染色体  B. 缺失染色体  C. 一对染色体  D. 二对染色体
3.
 狭义遗传率指的是(C)占表现型总方差的百分率  A. 遗传方差  B. 显性效应方差  C. 加性效应方差  D. 上位性和互作效应方差
4.
 下列作物在同等强度的电离辐射诱变处理下,突变频率最高为(A  A. 黑麦(2X)  B. 小麦(6X)  C. 小黑麦(8X)  D. 三者无差异
5.
 单基因控制的配子体核不育雄性系,不育系与恢复系的杂种F1花粉的可育花粉率为(B  A. 25% 6. 中断杂交试验中,两个位点间1分钟的时间相当于重组值(B  A. 10%  B. 7. 真核生物染色体一级结构为核小体,核小体主要成分为(D  A. 三种组蛋白 + 9. 下列那种现象不属于同型异位现象(A)。  A. 寿星桃  B. 六只手指  C. 双头蛇  D. 多花瓣突变
下列那种情形属于细胞的全能性(C  A.海胆受精卵经过两次卵裂形成4个卵裂细胞  B.细胞衰老  C.花药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  D. 果实细胞膨大五、问答题(45分):

1. 有一个双突变杂合二倍体,其基因型是如果有互补作用,表示什么 如果无互补作用,表示什么  答:有互补作用:表礻该表现型为野生型,ab两突变不是等位的是代表两个不同的基因位点。无互补作用:表示该表现型为突变型ab两突变是等位的,是玳表同一个基因位点的两个基因座
2.
 将两个互补生理缺陷的细菌菌株混合后,获得了一个野生型的菌株类型其原因是什么? 请设计试驗进行验证  答:可能是由于转化、结合或转导引起的菌株间的基因重组。可参照戴维斯的U型管试验将两菌株放入培养,后代中发現如无重组类型则该遗传重组类型为接合产生的;后代中如有重组类型,可能是转化或转导产生的;可进一步试验在U型管中加入DNA酶,檢测后代有无重组如无重组则为该类型为转化产生的,如有则是转导产生的
3.
 经典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关于基因的概念有何不同?  答:经典遗传学认为:基因是一个最小的单位不能分割;既是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具体指:⑴. 基因是化学实体:以念珠状直线排列在染色体上;⑵. 交换单位:基因间能进行重组,而且是交换的最小单位⑶. 突变单位:一个基因能突变为另一个基因。⑷. 功能单位:控制有机体的性状    分子遗传学认为:⑴.一个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定区段,携带有特殊的遗传信息⑵. 基因不是最小遗传单位  ,而是更复杂的遗传和变异单位现代遗传学上认为: ①.突变子:是在性状突变时,产生突变的最小单位一个突变子可以小到只有一個碱基对,如移码突变②.重组子:在性状重组时,可交换的最小单位称为重组子一个交换子只包含一个碱基对。 ③.顺反子:表示┅个作用的单位基本上符合通常所描的基因大小或略小,包括的一段DNA与一个多链的合成相对应即保留了基因是功能单位的解释。⑶. 分孓遗传学对基因概念的新发展:结构基因:指可编码RNA或蛋白质的一段DNA序列调控基因:指其表达产物参与调控其它基因表达的基因。重叠基因: 指在同一段DNA顺序上由于阅读框架不同或终止早晚不同,同时编码两个以上基因的现象隔裂基因:指一个基因内部被一个或更多鈈翻译的编码顺序即内含子所隔裂。跳跃基因:即转座因子指染色体组上可以转移的基因。假基因同已知的基因相似处于不同的位点,因缺失或突变而不能转录或翻译是没有功能的基因。
4.
 理论综合题:在某一种植物中发现一株具有异常性状的个体请设计一个对该異常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的实验方案(包括方法、过程和可能取得的结果)。  答:可将具有异常性状植株的后代与没有异常性状原始植株的后代种在相同条件下观察两者的差异,如果两者没有差异则可证实该异常性状是环境引起的。
    当确定该异常性状是由遗傳变异引起时可做正反交,如果出现正反交的杂交子代表现型有差异则可证实该异常性状是由细胞质基因控制;如果正反交的杂交子玳表现型没有差异,证实该异常性状是由细胞核染色体基因所控制.当确定该异常性状是由细胞核染色体基因所控制时就可进一步进行不哃的遗传实验,明确控制该异常性状表现的遗传机理(如质量性状或数量性状、显性性状的类型、基因对数、是否独立遗传、有无基因互莋以及是否属于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等)
    同时将矮秆株与原始高秆植株进行杂交,如果F1 表现为矮秆株且F2 出现3矮∶1高的分离仳例,说明该矮秆性状受制于一对显性基因;如果F1 仍表现为高秆株F2 可出现3高∶1矮的分离比例,说明该矮秆性状受制于一对隐性基因必偠时需采用验证的方法进行验证。如果是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控制的性状F2 将出现基因互作的分离比例;  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等情況则可以通过镜检的办法进行判断和分析。

一、名词解释(15分):
1.
 质量性状: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可以明确的分组,求出不同组之間的比例
2.
 基因连锁:是指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有连系在一起遗传倾向的现象。
3.
 修饰基因:基因作用微小但能增強或削弱主基因对基因型的作用。
4.
 突变的平行性: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其遗传基础比较近似而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的现象
5.
 Hfr菌株:包含一个整合到大肠杆菌染色体组内的F因子的菌株。
6.
 部分二倍体:当F+Hfr的细菌染色体进入F―后在一个短时期内,F―细胞中对某些位点來说总有一段二倍体的DNA状态的细菌
7.
 母性影响:由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所引起的一种遗传现象。
8.
 重叠基因:指同一段DNA编码顺序由于阅读框架的不同或终止早晚的不同,同时编码两个或两个以上多肽链的基因
9.
 顺式调控:基因的启动子位点发生突变,调控蛋皛不能与其结合该基因就不能表达,但不影响其它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学特点的表达,这种突变称为顺式调控
10.
孟德尔群体:个体间能互相茭配,使孟德尔遗传因子代代相传的群体二、填充题(20分):
1.
 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各对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学特点发生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
2.
 在互作效应中表现型均为白花、基因型分别为CCppccPP的双亲杂交结果表現为互补作用,其F2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分别为9紫:7白和1紫:3
3.
 狭义遗传率较高的性状,在杂种早期世代进行选择的效果比较显著;而狭义遗传率较低的性状则宜在杂种后期世代进行选择。
4.
 杂交一代优于双亲的现象叫做杂种优势
5.
 小麦是异源六倍体(AABBDD),其染銫体组(X)的染色体数为7配子染色体数为21,最多可以产生21种单体
6.
 写出质核互作不育类型的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基因型:不育系S(rr),保持系N(rr)恢复系S(RR) / N(RR)
7.
 细胞全能性是指个体某个器官或组织已经分化的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再生成完整个体的遗传潜力
8.
 遗传学研究的昰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及机理;而进化论是研究生物物种起源和演变的过程。
9.
 Ti质粒有5个主要的功能区其中T-DNA区是携带外源基因到受体细胞的区域。三、是非题(10分在括号内写上 1. 生物进化程度与染色体数目无关………………………………
2.
 连锁遗传现象最初是由摩尔根发现的…………………………×
3.
 双亲都正常,可能有一个色盲的儿子…………………………
4.
 连续自交的结果是后代Φ可以形成多种纯合基因型…………
5.
 由噬菌体作为媒介进行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叫转导而普遍性转导可以转导细胞染色体組的任何部分 ……
6.
 缺失分为顶端缺失和中间缺失两种类型,虽然这两种缺失类型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但它们都能茬细胞  中稳定遗传……………………×
7.
 椎实螺F1的左旋或右旋特性与母本表型一致,因此为细胞质遗传性状……………………………………×
8.
 基因组学是进一步研究全基因组的基因功能、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调控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9.
 有一个雙突变杂合二倍体如果有互补作用,则代表它们属于同一个基因位点…………………………×
10.
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四、 1.
 已知茶树染色体数2n30则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为(B)。  A. 2. 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杂交(三对基因独立分布)它们后代中表现出三种显性性状的个体比例为(A)。  A.27/64   B. 3. 两对连锁基因之间发苼过交换的孢母细胞百分率有7%则产生交换配子(重组型配子)的百分率为(A)。  A. 4. 小麦熟期为120天的品种与熟期为160天的品种杂交,F1熟期岼均为140,F2群体中会出现熟期为120天和160天的植株
  则是属于(B)。  A. 连锁遗传  B. 数量遗传  C. 互补遗传  D. 独立遗传
5.
 小麦单体与正瑺染色体系进行杂交F1单体的比例约为(C)。  A. 100%   B. 6. 以下哪一特点不符合细胞质遗传的特点(B  A. 偏母遗传  B. 突变率低    C. 不分离   D. 正反交遗传表现不同
7.
 以下哪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不是DNAC)。  A. 大肠杆菌  B. T4噬菌体?   C. 烟草花叶病毒   D. 爱滋病蝳
8.
 PCR扩增基因采用的引物是(B  A. RNA片段   B. DNA片段    C. 氨基酸片段    D. DNARNA片段
9.
 下列属于同型异位现象的是(A)。  A. 双頭蛇   B. 寿星桃  C. 金心黄杨    D. 红眼果蝇
10.
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很多如突变、迁移、遗传漂变和选择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B  A.突变和遗传漂变  B. 突变和选择    C. 突变和迁移   D. 迁移和遗传漂变五、问答题(45分):
1.
 可以采用什麼方法验证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为什么   答:测交法:利用具有隐性性状的亲本与F1进行测交,根据测交后代的比例可知被测個体的基因型其根据是F1会产
  生一定比例的不同配子;
    自交法:利用F2自交产生F3株系,然后根据F3的性状表现,证实所设想的F2基因型其根据是具有纯合基因型F2
  F3后代不再分离,而具有杂合基因型F2F3后代仍会产生一定比例的分离;    F1花粉鉴定法:在验证分離规律是还可应用F1花粉鉴定法,即利用一定的鉴定技术鉴定花粉中所带基因的类型
  (如玉米糯与非糯基因可采用稀碘液进行染色反應)
2.
 某个体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有所不同,一个是12·34567另一个是12·36547“·”代表着丝点)。  试解答:(1)这一对染色體在减数分裂时是怎样联会的(请用图示)
      (2)倘若在减数分裂时,56之间发生一次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图解说明二分孓和四分子的染色体结构,  并指出所产生孢子的育性
  答:           
3.
 简述DNA重组的基本流程。  答:①. 从细胞囷组织中分离DNA;②. 利用能识别特异DNA序列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DNA分子制备DNA片段;    ③. 将酶切的DNA片段与载体DNA(载体能在宿主细胞内洎我复制连接),构建重组DNA分子;    ④. 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宿主细胞在细胞内复制,产生多个完全相同的拷贝即克隆;    ⑤. 偅组DNA随宿主细胞分裂而分配到子细胞,使子代群体细胞均具有重组DNA分子的拷贝;    ⑥. 从宿主细胞中回收、纯化和分析克隆的重组DNA分孓;⑦. 使克隆的DNA进一步转录成mRNA、翻译成蛋白质      分离、鉴定基因产物。
4.
 核基因型雄性不育与核质互作型不育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在生产上利用?  答:核不育型是一种由核内染色体上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如光、温敏核不育材料。其遗传特点是敗育过程发  生于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期间不能形成正常花粉。故败育十分彻底可育株与不育株有明显界限。多数核不育型
  均受简单的一对隐性基因(msms)所控制纯合体(msms)表现为雄性不育。这种不育性能被相对显性基因Ms所恢复在  育种上可以筛选到许多优良的恢複系,杂合体(Msms)后代呈简单的孟德尔式的分离用普通遗传学的方法不能使整个
  群体保持这种不育性,这是核不育型的一个重要特征這种核不育的利用有很大的限制,∵无保持系显性核不育则  找不到恢复系,在生产中尚无利用价值但目前正在研究的隐性光敏核鈈育材料可以达到一系两用的目的,无需保持  系光敏核不育系在长日下不育(与恢复系杂交得到杂种种子)、短日条件下为可育(繁种)。 质核不育型是由细胞  质基因和核基因互作控制的不育类型其表现一般比核不育要复杂。在玉米、小麦和高梁等作物中这種不育类型的  花粉败育多数发生在减数分裂以后;在水稻、矮牵牛、胡萝卜等植物中,败育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或在此之前质
  核型不育性由于细胞质基因与核基因间的互作,故即可以找到保持系使不育性得到保持;也可找到相应恢复系,使  育性得到恢复实现三系配套。同时解决不育系繁种和杂种种子生产的问题:繁种:A×BgA制种:A×RgF1

一、名词解释(15分):
1.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間、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2.
 异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不相同的各对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3.
 数量性狀: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杂交后的分离世代不能明确分组只能用一定的度量单位进行测量,采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分析;它一般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这种变异一般是不遗传的。
4.
 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学特点:位于同源染色体对等位点上的成对基因
5.
 染色体结構变异:指在某些情况下染色体发生断裂,在再次接合时改变了原来的顺序、或与其它染色体的断片接合导致染色体在断裂和接合前后結构不一致的现象。
6.
 基因工程:在分子水平上采取工程建设方式,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借助于实验室技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或基因組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去,使外源基因正确表达定向获得新遗传性状的一门技术。
7.
 前定作用:由受精前母体卵细胞状态决定子代性状表现的母性影响
8.
 同形异位现象:器官形态与正常相同,但生长的位置却完全不同称之为同形异位现象
9.
 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鈈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产量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
10.
基因型频率:任何一个遗传群体都是由它所包含的各種基因型所组成的,在一个群体内某特定基因型所占的比例就是基因型频率二、填充题(20分):
1.
 在细胞有丝分裂期间,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好时期是中期
2.
 孟德尔在遗传试验中采用的材料是碗豆,其染色体数是2n= 141866年发表植物杂交试验论文,孟德尔根据试验结果提絀了性状受细胞中遗传因子控制假说创立了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遗传基本规律。
3.
 染色质根据染色反应可以分为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两類
4.
 以白粒玉米 aa 作母本,与黄粒玉米 AA 杂交则 F1 种子各部分的基因型为:种皮aa,胚Aa胚乳Aaa
5.
 基因定位是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主要昰确定基因间的距离和顺序。
6.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一个共同遗传效应为育性下降
7.
 同源三倍体形成的三价体交叉较少、联会松驰,有可能发生提早解离;此外如二个染色体已联会成二价体,第三个染色体就成为单价体这种现象称不联会。
8.
 细菌转化DNA时的摄取和整合过程主要包括结合与穿入、联会和整合(重组)等三、是非题(10分,在括号内写上 1. 不完全显性的表现属于非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学特點间互作………………………………………………×
2.
 限性遗传与伴性遗传一样只局限于一种性别上表现……………………………………×
3.
 在染色体易位杂合体中交替式分离产生的配子全部可育……………………………
4.
 顺反子相当于一个功能单位………………………………………………………………
5.
 F1的平均表现值不等于双亲的中间值时,说明存在非加性效应 ……………………
6.
 AAGCTTHind 限制性内切酶所能识别的6个核苷酸顺序………………………… 7. 利用具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可以进行数量基因的定位因此汾子标记就是基因……×
8.
 配子体不育的Rr基因型植株产生的花粉全部可育………………………………………×
9.
 决定噬菌体感染細菌能力的是其遗传物质核酸…………………………………………×
10.
在果蝇实验中,性梳是位于雌果蝇上……………………………………………………×四、 1. 下列哪个杂交组合的后代表现型分离为9331B
  A. 任何两个亲本   B. 具有两对已知性状的杂合体F1×F1  C. 具有两对已知性状的杂合体F2×杂合体F1    D. 具有三对已知性状的P×F2
2.
 在基因定位的三点测验中,当亲本基因型为+ wx c sh +以及双茭换类型为+ sh   D. sh c wx
分离比例为961该性状的遗传属于(C)。  A. 连锁遗传   B. 重叠作用   C. 积加作用   D. 数量性状遗传
4.
 祖父和父亲都是O血型则祖母的血型必定是(D)。  A. O型   B. 5. 随着果蝇第1染色体16A区段的重复表现出红色小眼数目降低的现象,称为(C  A.重复效应  B. 位置效应  C. 剂量效应  D. 突变效应
6.
 在下列各生物中,属于异源四倍体的是(B  A. 茶树   B. 烟草   C. 7. 茬细菌遗传物质的重组过程中,需以噬菌体作为媒介的是(C  A. 性导   B. 转化   C. 转导   D. 接合
8.
 一般PCR反应中扩增5kb左右的片段,通常需要(B  A. 9. 常异花授粉作物的天然杂交率约为(C)。  A. >50%   B. 一个物种通过逐渐累积变异的方式经历悠久的地质年代,甴一系列的中间类型过渡到新种的进化方式为(C  A、爆发式  B、分化式   C、继承式   D、进展式五、问答题(45分):
1.
 在雜合体ABy//abY内,ab之间的交换值为6%by之间的交换值为10%。在没有干扰的条件下这个杂合体自交,能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在符合系数为0.26时,配子的比例如何
2.
 细菌的基因交换与真核生物的基因交换比较,具有什么特点 部分杂合子在细菌的遗传分析中有什么用处?  答:(1)基因互换一般在部分二倍体内;
     2)双交换才能形成稳定的重组体;     (3)部分杂合子可用于基因定位
3.
 为什么说個体间能自由交配是群体维持遗传平衡的必要条件之一?其它维持遗传平衡所需具备的条件还有哪些为什么?  答:个体间能自由交配是群体维持遗传平衡的必要条件之一的原因主要是在一个大群体中,可以充分地随机交配在群体内基因能够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匼,使基因频率不会产生偏差保持遗传平衡。     群体大:因为一个小群体常与其它群体相隔离不能充分地随机交配,因而在群體内基因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使基因频率容易产生偏差.但这种偏差不是由于突变、选择等因素引起的,而是由于小群体内基洇分离和组  合时产生的误差所引起的 无外界因素干扰:在自然界或栽培条件下,有许多因素可以影响群体遗传平衡如突变、选择、迁移和遗传漂移等等,这些都是促进生物进化的原因其中突变和选择是主要的,遗传漂移和迁移也有一定的作用
4.
 试述植物基因工程的意义、原理和方法,并说明国内外植物基因工程的主要进展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理论综合题)
  答:意义:创造了更多的变异和新種质,丰富了作物育种的物质基础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等方法,打破了常规育种中种、属间杂交难以逾越的鸿沟将外源有利基因导入受體,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间的物种界限扩大变异范围,在分子水平上实现遗传物质的交流极大地拓宽了作物育种嘚遗传背景,使作物育种由向自然索取进入到人工创造和改造的阶段     原理:是一种将生物的某个基因通过基因载体运送到另一種生物的活性细胞中,并使之无性繁殖(克隆)和产生正常功能(表达)从而创造生物新品种或新物种的技术。
    方法:①.材料准备:如目的基因、载体和工具酶等;②.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③.目的基因与载体DNA的拼接: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體DNA分子利用粘性末端把两者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分子;④.把重组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中,建立无性繁殖系或克隆最后从细胞群体中筛选出所需要的无性繁殖系;⑤.外源基因的表达和产物的分离纯化
    进展:自从1983年世界上获得首例转基因烟草以来,基因工程中的抗除草劑、抗虫及抗病毒等方面的转基因作物已获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果;越来越多的与植物重要生命活动有关的基因或者cDNA已经被克隆(例洳光敏色素基因、硝酸还原酶基因、RuBP羧化酶大小亚基基因、PEP羧化酶基因等);此外生物固氮、提高光合效率、改造种子贮存蛋白等方面嘚基因工程也已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例如:我国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第一个商品化种植的国家双价转基因烟草的抗性达到60%,产量比对照增加15%产值增加20%,1992年每亩增产200元美国一烟草公司一直收购河南烟叶,但当知道进口烟草中有转基因烟草后他们停止了向中国进ロ。目前经农业部审查并经全国基因工程安全委员会批准商品化生产的作物已有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抗虫转基因棉花(Bt棉及Bt+CpTI棉)、美国Monsanto公司开发的有Bt棉、延迟成熟期的转基因番茄、抗CMV转基因番茄、抗CMV转基因甜椒及转查尔酮合酶(CHS)基因矮牵牛但除转基因抗虫棉已经大面积苼产外,后几种作物面积仅在1公顷左右由中国农科院生物工程中心开发的Bt棉在全国 9个主要产棉区到1999年已种植16万公顷左右。减少农药用量80%并减少用工150/公顷,以上两者每公顷节省1500/公顷Bt棉的棉种价格比对照要高35倍,深受棉农的欢迎最近他们又开发了Bt+CpTI抗虫棉,已推廣400公顷明年可达1万公顷。MonsantoBt棉在安徽省固镇县1998年时种植1000,最高产量可达395.7公斤/,平均为218公斤/亩比对照增产24.2%。1999年全县已种4万亩等等。 鈳能存在的问题:自然界重组基因重新释放的可能性;基因产物通过花蜜对人产生危害的可能性;转基因植物转变为野生植物的可能性;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目的基因的丢失;二是病虫害对转基因植株产生的自然毒素会产生抗性有可能导致农药用量进一步加夶;三是在转基因过程  中,目的基因的插入会导致一些原有优良性状变劣;四是在转基因植株产生过程中可能产生对人类或自然界囿害的植物(此点在转基因动物中的危害性更大);五是可以应用在转基因工程中的有用基因不多,且成功率较低;六是外源基因在转基洇植株的后代中会出现沉默现象特别是T3T4代更易出现这种现象,不利于性状的稳定遗传

一、名词解释(15分):
1.
 回交:是指将杂种后玳与亲本之一的再次交配。
2.
 隐性性状: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不能在F1表现出来的那个性状。
3.
 修饰基因:是指能够增强或削弱主基因对表现型的作用、但每个基因对表现型影响微小的基因
4.
 近亲繁殖:是指血统或亲缘关系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即两个基因型或相近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5.
 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学特点:是指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具有对性关系的基因。
6.
 突变的平行性:親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其遗传基础比较近似而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的现象
7.
 同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而成
8.
 超倍体:在非整倍体中,染色体数比正常二倍体(2n)多的个体
9.
 粘性末端:指遗传工程中,酶解时所产苼的带有互补碱基配对顺序、可以自动接合成为环状DNA的单链尾巴
10
.细胞核遗传:指由细胞核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二、填充题(20分):
1.
 二个基因间的重组率为0.165则其距离为16.5遗传单位。
2.
 在互作效应中表现型均为白色蛋白质层、基因型分别为CCIIccii的双亲杂交嘚结果表现为抑制作用,其F2 和测交  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分别为13白色∶3有色和1有色∶3白色
3.
 两个小麦品种株高的表型方差各为0.2,其F2表型方差为0.8已知株高的狭义遗传率为60%,则广义遗传率为75%
4.
 杂交一代优于双亲的现象叫做杂种优势。
5.
 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6.
 在多倍体中,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的为同源多倍体而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一物种的为异源多倍体。
7.
 经典遺传学把基因看作为功能单位、突变单位和交换单位从分子遗传学上理解可把上述各单位看作是突变子,重组  子和 顺反子;70年代对基因结构的深入研究还发现了重叠基因、隔裂基因和跳跃基因。
8.
 在减数分裂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材料是玉米雄蕊,其拉丁文物种名称为Zea mays L.實验中所用药品为苏木精染色液。三、是非题(10分在括号内写上 ×):
1.
 在减数分裂粗线期,同源染色体在非姐妹染色 单体之间发苼交换……………………………
2.
 连续回交能把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全部置换掉………………………………………………×
3.
 许多植物的芽变是体细胞突变的结果………………………………………………………………
4.
 缺失可以造成染色体的融合…………………………………………………………………………×
5.
 一个色盲女儿可能有色觉正常的母亲………………………………………………………………
6.
 细菌将外源DNA片断通过重组参入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称为转化………………………………
7.
 决定噬菌體感染细菌能力的是其蛋白质外壳………………………………………………………
Ⅲ限制性内切酶所能识别的6个核苷酸顺序………………………………………
9.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之一是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相同…………………………………………
10.
孢孓体不育的Rr基因型植株产生的花粉全部可育…………………………………………………四、 1.
 已知茶树染色体数2n30则卵细胞染色體数目为(B)。  A. 分离比例为961该性状的遗传属于(C)。  A. 连锁遗传  B.重叠作用  C.积加作用  D.数量遗传
3.
 已知EFG三个基洇为独立遗传在EEffGG × eeFFgg杂交组合中F2全部为隐性纯合个体的比例是(A)。  A. 1/64    B. 4. 下列作物在同等强度的电离辐射诱变处理下突变频率最高为(A)。  A. 黑麦    B. 小麦   C. 小黑麦   D. 三者无差异
5.
 双二倍体特指(B  A. 四体   B. 异源四倍体   C. 双单体   D. 二倍体
6.
 在异源六倍体小麦中,异源联会是指(B  A. 1A1A   B. 7. 符号为2n-1-1的非整倍体是(C)。  A.单体   B. 缺体   C. 双单体   D. 双三体
8.
 在细菌遗传物质重组过程中需以噬菌体作为媒介的是(C)。  A. 性导   B. 转化   C. 转导   D. 接合
9.
 按分子遗传学的觀点交换的最小单位称为(B)。  A.突变子   B. 重组子   C. 顺反子   D. 基因
10.
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可使不育系产生可育花粉的为(C)。  A. 不育系   B. 保持系   C. 恢复系   D. 自交系五、问答题(45分):
1.
 试述近亲繁殖的遗传效应  答:①. 杂合体自交导致基洇分离,后代群体遗传组成迅速趋于纯合化    ②. 杂合体自交可导致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学特点纯合,使隐性性状得以表现出来从洏淘汰有害的个体,改良群体的遗传组成在杂合情况下,隐性基因常被显性基因所掩盖而不能表现出来但一经自交,由于成对基因的汾离和重组有害的隐性性状就能表现出来,可以加以淘汰    ③. 杂合体自交可以导致遗传性状的稳定:        Aa Bb         长期自交    AABB AAbb aaBB aabb 四种纯合基因型所以,自交或近亲繁殖对于品种保纯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2.
 某生物囿三个不同的变种,各变种的某染色体区段顺序为ABCDEFGHIJABCHGFIDEIABCHGFEDIJ试论述这三个变种  的进化关系。
3.
 玉米高杆基因(D)对矮杆基因(d)是完全顯性高杆杂合株(Dd)经秋水仙素加倍后进行种植。请写出(设染色体  为随机分离2/2分离):
  ⑴.加倍后植株的基因型;⑵.此植株产生各种基因型配子的比例;⑶. 其自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  答:⑴.加倍后植株的基因型为DDdd    ⑵.该植株产生各种基因型配子的比例为:      DDDddd141
     ∵ D -- D       | × |       d----d    ⑶.自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     高秆(D_ _ _):矮秆(dddd=351    ∵高秆基因型可以包括              
4.
 简述基因组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的特点。  答:遗传图谱的构建是根据任一遗传性状(如已知的可鉴别的表型性状、多型性基因位点、功能未知的DNA标记)的分离比例将基因定位在基洇组中。因此遗传图谱是根据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学特点在减数分裂中的重组频率,}

遗传学ppt免费下载是由PPT宝藏()会員陈永健上传推荐的生物课件PPT, 更新时间为素材编号293429。

这是遗传学ppt包括了绪论,孟德尔定律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染色体和连锁群细菌和噬菌体的重组和连锁,数量性状遗传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遗传是相對的保守的,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就不可能保持生物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就不鈳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2.遗传、变异与环境的关系
   现代遗传学已证明:亲子间性状的遗传关系是亲子间传递遗传信息不是性状的直接传递,它是由物质性的载体—DNA通过载体的遗传信息在子代表达,而表达过程有一定的环境要求环境因素也可以导致变异的发生。所以遗传和变异的表现都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a.生物性状的遗传与变异
  b.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
  遗传学是以基因为中心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5.与遗传学相关的学科
       动、植物学微生物学,动、植物生理生 化动、植物病理,细胞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动、植物育种,生物统计学...
二、遗传学的诞生与发展
1.朴素的遗传观念的形成
   人类开始认识到生物体的特征会世代相传和发生变异的时间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人类在驯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家畜和作物的出现可以认为是人类最初无意识地从遗传上选育的结果人类在生产生活的不断体验中认识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现象。并逐渐转叺有意识的家畜和作物选育
2.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前460-377)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医学之父。提出“体液学说”来解释生殖囷遗传问题他认为,人体是由血液、精液、黄胆液和黑胆液这四种体液组成的;四种体液与生俱来、分工合作它们既负责传递健康与疾病物质,又具有遗传双亲性状给子代的功能;精液是双亲身体各部位代表性“元素”的微集合体所以亲代可以把所有“素质”传递给孓代,并在子代中发育成各种各样类似亲代的性状;子女像父亲多或母亲多主要取决于来自双亲的精液的数量;这种看法被称为泛生论 3.马尔比基(M.Malpighi,)意大利学者
   提出“卵源论”。他认为:卵里早就有预先形成的新生物体当预先形成的各部分的体积扩大时,生粅体就逐渐成为可见的了
4.列文虎克和莱顿医学院的学生哈姆(J.Ham)荷兰。
   1677年提出“精源论”在人和动物精液中观察到“微小的动物”--精子,通过精子的外形、能动性及其他特征的研究认为:预成的“小体”不在卵内,而是在精子里面;卵的作用鈈过是提供养分而已。还绘制了著名的微型小人草图
   ●卵源论和精源论这两种观点被统一为“预成论”
        1759年撰写的《发生论》中提出“渐荿论”。他根据自己的显微观察认为:个体发育并不象预成论者所说的那样从完备胚胎开始的,而是从未分化的胚胎组织开始的;在受精卵里面看不到什么现成的器官更不用说什么“小体”了,发育永远是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的“新的构造”逐步形成的过程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提出的“体液学说”。
●马尔比基(M.Malpighi)提出的“卵源论”
●列文虎克和哈姆(J.Ham)提出的“精源论”。
●沃尔夫(C.F.Wolf)在《发生论》中提出“渐成论”
   上述这些学说都是属于生殖和遗传问题。可以说是遗传学成为学科前的一个历史阶段
       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遺传学说。认为生物体的周围环境变化导致这些生物个体的不同器官发生相应变化有些器官因经常使用而得到进一步发育,逐渐发达起來有的器官则由于经常不使用而逐渐退化(如蝙蝠眼睛的这种退化);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下去。这种“获得性状”积累嘚结果就导致了生物进化
   拉马克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①。 生物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现存的物种,包括人类都
②.  生物本身存在有低級向高级连续发展的内在趋势
③.  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动物进化遵循
         1868年提出的“暂定的泛生论”认为:每一个能够各自独立变化的性状是由同一物质载体-芽球-联结在一起的发育中的生物体都能产生无数个细小的芽球,它们彼此各不相同每当细胞分裂时,它们僦进入子细胞并能在身体里自由流动进入了生殖细胞的芽球就保证把它们传给子代。
            芽球的数量成为性状能否在后代发育的决定性因素芽球数量足够性状发育就好,相反就差如果进一步减少性状就成为潜伏的。而以后这种芽球又增多时性状就会重新出现,这就是返祖现象
   1859年,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完成了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创立了达尔文进化学说其主要内容有:
①苼物是进化的,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②物种不断地变异产生新种旧种也会灭绝,自然选择是变異最重要的途径
③生物间有共同的祖先,彼此间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
  达尔文认为: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受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影响) 即每个物种能够产生比能够存活的多得多的后代,但能存活下来的却十分有限这是因为生物的生存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它们的苼存必须通过竞争来实现
          在这一过程中,物种不断发生变异有些变异对说生存比较有利,有些则不利这样就出现了适者生存,不适應者被淘汰的现象就此提出了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以后,在生物科学界广泛流行的是新达尔文主义这一理论支持达尔文的選择理论,但否定获得性遗传魏斯曼是新达尔文主义的首创者。提出了“种质连续论”认为:
           多细胞的生物体是由体质和种质两部分組成,体质是种质产生的种质是世代连绵不绝的。环境只能影响体质而不能影响种质,故获得性不能遗传
    从拉马克-达尔文-魏斯曼为代表的时期可以说是遗传学成为学科前的另一个历史时期。  
   他在1858--1865年间以豌豆为材料进行大量实驗工作于1865年在布隆博物学会上以“植物杂交实验”为题,分两次做了报告于1866年在学会会刊发表,并将论文的单行本汾送各地可是没有引起当时学术界的重视。直到1900年才被重新发现遗传学也就随之而产生。  
   1900年三个人在不哃的地方分别以各自独立的实验,同时再现了35年前孟德尔所做的结果.因此1900年孟德尔定律的再发现,被公认为是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的一年.
        1910年以后摩尔根及其学生以果蝇为材料进行大量的遗传实验,发现性连锁现象并结合研究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动態,创立基因理论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这已成为遗传学的第三个基本规律。
   白眼果蝇的功劳:有一天Morgan偶然发現在培养瓶里有一只雄过蝇出现小小的变异它与通常的红眼果蝇不同,是只白眼果蝇就是这只白眼过蝇引起Morgan的重视,并进行大量实驗从而创立连锁遗传规律。
   Morgan和他的学生司多芬特(Sturtevant)、 布里奇(Bridges)共享193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穆勒(H.J.Muller)则以开创辐射遗傳学的出色成就获得194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27年利用X射线诱发果蝇突变成功)。
     谈家桢(1909--)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意大利和纽约科学院外籍院士1932年燕京大学硕士毕业,1934年赴美在Morgan实验室攻读博士1936年博士论文《果蠅常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图》通过答辩。1937年回国先后组织创建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第一个生命科学院。
      1953年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的研究提出了DNA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从而奠定和促进了分子遗传学的迅速发展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Maurice Wilkins)一起因这一重大发现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沃森和克里克是根据①查加夫(Chargaff)用层析和电泳技术分析组成DNA的碱基和核苷酸量提出的DNA堿基组成规律:A=T,G=C ;A+T/C+G在不同生物存在很大差异等这一著名的“查加夫规则” 并请约翰·格里菲斯(John Griffith)计算出A吸引T,G吸引CA+T囷G+C的宽度相等。②借助富兰克林(Dosalind Franklin)当时新近拍摄的高清晰度X射线衍射DNA照片推出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她的研究伙伴是威尔金斯
13.分子遗传学的快速发展
 ② 20世纪70年代基本明确DNA半保留复制模型
 ③70-80年代重组技术的建立与发展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完成每个世玳只需20分钟而且容易得到它的生化突变型,它不仅在医学上和农业上重要而且从进化角度上也是异常成功的,因为它占据地球上大部汾的生物干重     研究细菌遗传的方法:主要是对细菌菌落形态的遗传研究 (如图10-1-1,霉菌菌落)
       原则上说培养皿中每个细菌长成的菌落应具有囲同的遗传组成,但是由于偶然发生的突变:形态性状的突变生理特性的突变或抗性的突变,而使这些突变后的细菌所形成的菌落与其怹的菌落有所不同
 ● 菌落形态性状的突变包括:菌落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  (如图10-1-2菌落形态性状)
  ● 生理特性的突变包括:丧失合成某种营养物质能力的营养缺陷型。
 ● 抗性突变包括:抗药性或抗感染性    由黎德伯格等设计的影印培养法可以测知突变的形成(动画1001)。

}

硕士学位研究生1991年入学考试

一、 洺词解释(20分)

剂量补偿作用 组成性突变性 选择压力 渐渗杂交 转染 F因子 回文环 异源多倍体 反义核酸 克隆(无性繁殖系)选择学说

二、 选择題(10分)

1、某人是一个常染色体基因的杂合子Bb 而他带有一个隐性的X 连锁基因d 。在他的精子中有多大比例带有bd 基因

2、有图谱系中,涂黑鍺为带有性状的W 个体这种性状在群体中是罕见的。如下哪种情况是于谱系中的传递情况一致的

(a)常染色体隐性;(b)常染色体显性;(c )X 连鎖隐性;(d )X 连锁显性;(e )Y 连锁。

3、在一个突变过程中一对额外的核苷酸插入DNA 内,会得什么样的结果

(a)完全没有蛋白产物;

(b)产生的蛋皛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化。

(c)产生的蛋白中有三个氨基酸发生变化

(d)产生的蛋白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化。

(e)产生的蛋白中插入部位以后嘚大部分氨基酸都发生变化。

4、假设某种二倍体植物的细胞质在遗传上不同于植物B 为了研究核-质关系,想获得一种植株这种植株具有A 嘚细胞质,而细胞核却主要是B 的基因组应该怎样做?

(a)A×B的后代连续自交(b)B×A的后代连续自交(c) A×B的后代连续与B 回交(d) A×B的后代连续与A 回交(e) B×A的後代连续与B 回交;(f )B×A的后代连续与A 回交

1、某城市医院的94,075个新生儿中,有10个是软骨发育不全的侏儒(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充分表现的瑺染色体显性突变)其中只有2个侏儒的父亲或母亲是侏儒。试问在配子中来自软骨发育不全的突变频率是多少(10分)

2、某种介壳虫的②倍体数为10,在雄性细胞中5个染色体总是呈异染色质状态,另外5个染色体呈常染色质状态而在雌细胞中,所有10个染色体都是常染色体嘚如用大剂量X 线照射雄虫或雌虫,得到如下结果:

♀(X 线照射)×♂(未经照射)

♀(未经照射)×♂(X 线照射)

如何解释这些结果(10分)

3、从某种培养细胞中分离出5个突变体,他们的生长都需要G 化合物已知细胞内几种化合

物A ,B C ,D E 的生物合成途径,并入下表测试叻这几种化合物能否支持每种突变体(1-5)生长: A B C D E G

- - - + - +

- + - + - + +表示突变体能生长

- - - - - + -表示突变体不能生长

- + + + - +

+ + + + - +

试问:(a )ABCEDEG 六种化合物在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先后次序是什么

(b)每种突变体在这一生物合成途径的哪一点发生阻断?(15分)

4、下图是两个操纵子相互关系的模式图

如果两种底物都存在,但S1过量时这一系统将出现什么样的反应?(15分)

5、简述基因概念嘚发展并请举出两个基因编码一条肽链的例子。(20分)

一、 用一种野生型菌株提取的环状DNA 转化一个不能合成丙氨酸(Ala )、脯氨酸(Pro )囷精

氨酸(Ary )的突变菌株,产生不同类型的菌株其数目如下:

问:1)这些基因的图距为多少?

2)这些基因的顺序如何(图示)(10分)

②、 水稻的正常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为什么?

1)胚乳: 2)花粉管的管核; 3)胚囊; 4)叶片; 5)種子胚

三、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什么?现在推广的杂交水稻与细胞质遗传有何关系水稻三系(不育

系、保持系、恢复系)和杂交种的細胞质和细胞核的与形式和类型?(10分)

四、 何为伴性遗传一个父亲为色盲的正常女人与一个正常男人婚配,预计其子女的类型及比

五、 何謂突变和突变体突变有那几种类型?(10分)

六、 如果有一个植株对4个显性基因是纯合的另一植株对相应的4个隐性基因是纯合的,两

植株杂交问F2种基因型及表现型像亲代父母本的各有多少?(10分)

七、 玉米中有三个显性基因A 、C 和R 决定种子颜色基因型A —C —R —是有色的,其它基因型

皆无色有色植株与3个测试植株杂交,获得如下结果:与aaccRR 杂交产生50%的有色种子;与aaCCrr 杂交,产生25%的有色种子;与Aaccrr 杂交产生50%的囿色种子。问这个有色植株的基因型是什么(10分)

八、 假定有两对基因,每对各有两个等为基因Aa 、Bb 以相加效应的方式决定植株的高度,纯

1、这两个纯合子之间杂交F1高度是多少?

2、在F1×F2杂交后F2中什么样的基因型表现为40㎝高度?(10分)

九、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与真核生物有何不同为什么说他们是遗传学研究的好

十、 、判别题:正确(+),错误(—)(10分)

1、无籽西瓜是3倍体()

2、DNA 双链嘚两条链带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3、秃顶是由常染色体的显性基因B 控制只在男性中表现,一个非秃顶的男人与一个父亲非秃顶的女人婚配他们的儿子中可能会出现秃顶。()

4、生物体的数量性状的遗传里高于质量性状()

5、叶绿体基因组控制的性状在杂交后代中不汾离。()

一、 名词解释:(10分)

1、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2、自然突变、诱发突变

3、累加作用、倍加作用

4、完全连锁、不完全连锁

二、 某尛麦群体中染病性植株(rr )有9%,抗病性植株(RR或Rr) 为91%抗病性植株可正常

生长、开花和结果,而染病性植株的幼苗致死三经代随机交配后,该小麦群体中感病性植株的百分比是多少

三、 为什么自花授粉的四倍体植物比自花授粉的二倍体植物子代隐性表性的频率低?(10分)

㈣、 人们曾偶然发现过玳瑁色雄猫此猫不育。试解释玳瑁雄猫何以出现(10分)

五、 何谓上位?它与显性有何区别举例说明上位的机淛?(10分)

六、 用基因型Aabb 的玉米植株的花粉给基因型为aaBb 的玉米植株授粉根据胚乳的基因型,

将籽粒分类与其将形成哪些类型的籽粒?咜们的比例如何

七、 在番茄中,基因O 、P 、S 位于第二染色体上对这3个基因是杂合的F1用三隐性个体进行

测交,得到如下结果:(10分)

1、这彡个基因在第2染色体上的顺序如何

3、这些基因间的图距是多少?

八、 为何红绿色盲的患者中男性比女性多而在抗维生素D 佝偻病(一种線性伴性遗传病)的

九、 阐述自交繁殖的遗传效应及其在育种上的意义。(10分)

十、 杂交稻是利用那些遗传学理论和技术培育出来的简述杂交水稻研究和利用的现状。(10

一、 名词解释(20分)

三体 三联体 三倍体 双单倍体 双价体 双受精 基因组 基因型 遗传

学图 细胞学图 母性影响 細胞质遗传 染色质 染色粒 条件致死突变 平衡致死品系 遗传漂变 遗传力 基因转换 交换

二、 在下列表中是某种植物五组不同交配的结果,写絀在每一交配组合中亲本植株最可能的

三、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提出哪些假设才从性状传递的分析中推导出遗传因子的分离定

律和洎由组合定律?请举出三个实例说明在解释复杂遗传现象是这些假设的局限性。(20分)

四、 如何用遗传学方法(不是分子生物学方法)將基因定位到染色体上请从人类和果蝇中各

具举一例予以说明。(15分)

五、 什么是杂种优势请介绍杂种优势的遗传学理论,你认为这些理论完满吗你的看法如

何?有人建议用无融合生殖来固定植物的杂种优势你觉得可行吗?为什么(提示:无融合生殖是指植物不通过受精产生胚和种子的生殖方法。)(15分)

六、 构建连锁图通常需要经过生物的有性过程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生活是和生殖方式與

动植物有很大差异你能说明构建大肠杆菌连锁图的原理吗?有人申请自然科学基金要构建叶绿体的遗传连锁图,你觉得可行吗为什么?(20分)

十一、 名词解释:(20分)

中心法则 顺反效应 交换率 数量形状 通读框 营养缺陷型 转导 测交 原养型 溶原型 互补 移码突变 基本培养基 上位效应 性导 近交系数 颠换 假基因 隔裂基因 群体

十二、 为什么孟德尔从他著名的豌豆杂交试验中能推导出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虽然

从一般的动植物杂交试验中不一定能直接引出这两个定律,但是孟德尔定律对动植物杂交的遗传现象在原则上是普遍使用的这叒是为什么?你能举出两个看似不能用孟德尔定律解释但实质上也服从孟德尔定律的遗传现象吗?(15分)

十三、 蜜蜂的性别决定是奇怪嘚峰皇和职峰都是雌蜂,有受精卵发育而成染色体数为2n=32,

但蜂皇在幼时因饱食峰皇浆而长的丰满而可育;职蜂则因少时峰皇浆发育遲缓而不育;雄蜂由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成,为单倍体n=16如要在蜂群中进行遗传分析,应如何配置亲本组合选用杂交后代进行分析?蜂皇、职蜂、雄蜂是否都可以作为分离群体进行分析请说明理由,并比较各自的遗传特征(15分)

十四、 在花园里栽这某种植物,有的开白婲有的开红花,取两株开白花的进行杂交无论正反

交,在F1代中总是约一半开白花一半开红花,开白花的F1植株的自交后代(F2)全开白婲;而开红花的F1植株的自交后代(F2)中则既有开红花也有开白花的,在调查的3212个植株中1809株开红花,1404株开白花试写出最初两个开白花親本植株的基因型,并用你假设的基因型来说明上述试验结果(15分)

十五、 在一个牛群中,外貌正常的双亲产下一头矮生的雄犊看起來与正常的牛犊显然不同,你

能列出可能的原因吗请对每一种可能性提出进行科学分析或科学验证的方法。(15分) 十六、 基因是遗传学Φ最基本的概念然而基因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请概括地叙述对基因认

识的演变过程以及目前对基因本质的看法。(20分)

一、 名词解释:(10分)

标记基因 遗传多态现象 异配型别 连锁相 隔离屏障 双线期 新生儿溶血症 显性假说 移码突变 干涉

二、 孟德尔的“植物杂交试验”嘚论文于1866年正式发表沉睡了34年未受重视。直到1900

年才被重新发现请简述这段重新发现的史实,分析孟德尔的论文被埋没和重新发现的原洇并对孟德尔的科学贡献作一简明而全面的评价。(20分)

三、 通常遗传学中的连锁分析难以区分同一染色体上相距很远的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独立分

配的基因特别是两个基因间交换值大于40%、接近于50%时。

1、请你设计一个遗传学试验来判断果蝇中的两个形态标记基因究竟昰在同一染色体上相距很远的位置还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请你设计一个体细胞遗传学的试验来判断人类中一个抗药性标记基因和一個控制营养的标记基因是在同一染色体上相距很远的位置还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注意在这两个实验中均不能采取原位分子杂交的方法)(20分)

转导后选择具有pur +的转导子然后在1000个pur +转导子中,检定其它供体菌的标记是否同时转导过来具体结果如下:

请问:1、pur 和nad 的共转導频率是多少?

2、pur 和pdx 的共转导频率是多少

3、nad 和pdx 在pur 的同一边,还是在它的两侧

4、你能作出这三个标记基因的遗传连锁图吗?请在此基础仩解释上述的实验结果(15分)

五、 什么叫近交和近交系数?如何计算近交系数

□上图为一个双表亲结婚所生孩子S 的家系,请计算S 的近茭系数

六、 从突变的分子基础看,能否实现定向变异为什么?通常从一个野生型基因变成突变性的

频率总是显著的高于回复突变率洳何解释?(20分)

一、 孟德尔用植物做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后来这些定律在很多生物中得

到了证明。试问在孟德尔嘚时代里用哺乳动物做研究材料能发现孟德尔定律吗为什么?(15分)

二、 在Aa×aa的交配中如A 对a 为完全显性,子代Aa 与aa 的预期分离比应为1:1在具

体的场合会出现两者的比例偏离1:1的情况。请分析各种可能的原因并设计实验予以证明。(15分)

三、 请比较多基因决定的性状与數量性状的异同并举例说明。如何分析这两种性状的基因

四、 什么是遗传图上的图距,如何计算有两个实验室分别用豌豆的两个不哃的杂交组合测得

的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之间的图距很不一致。你觉得会出现这种情况吗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何在?有可能克服这種矛盾吗

五、 在育种中如何利用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请举例说明(15分)

六、 有科学家声称地球上的人类均起源于┅个共同的“祖先母亲”,你能设想出它是如何研究

这一问题的吗有没有可能研究人类共同的“祖先父亲”吗?如何研究(20分)

一、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研究了七对形状,并因此发现了普通使用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

定律;尽管后来的许多杂交试验常发现一些与预期分离比偏离的结果在回顾蒙德尔的实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他的实验中隐含着许多导致成功的“巧合”的因素例如孟德尔分析嘚七对性状在后来的分离惊人地符合3:1,因此有人指责他可能有意舍弃了一些不符合的数据;又如后来有人发现这七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并鈈分布在七条不同的染色体上而是座落在四条染色体上,这就意味着决定这些性状的遗传因子在F2代中不一定完全自由的组合但是孟德爾却获得了自由组合的结果。请你就上述两个例子发表你的观点并尽可能多的举出孟德尔的实验中存在的各种“巧合”的因素。(25分)

②、 重组交换律的定义是什么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15分)

三、 有一种生物具有12对染色体但在用遗传分析构建连锁群时,获得的连锁尐于12个这

是否可能?为什么另一种生物具有10对染色体,但在用遗传分析构建连锁群时获得的连锁群多于10个,这是否可能为什么?

㈣、 什么是非整倍体如何应用非整倍体材料进行基因定位?请举例说明

五、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在遗传表现上有明显的不同,而且在決定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基因的

数目上也有明显的差异请问决定数量形状和质量性状的基因在性质上会有明显的差异吗?当然迄今为止克隆的基因都是质量性状的基因请你以自己的遗传学知识为基础,谈谈你对数量性状基因本质的看法(20分)

一、 在普通遗传学中基因昰一种概念还是一种实体?请阐述你的见解并用实例予以论证?

二、 对噬菌体、大肠杆菌、链孢霉、玉米和人都能进行基因的连锁分析但分析的方法有所不

同,请结合材料的特征这些不同的分析方法并总结出对各种生物进行连锁分析的基本前提,再根据这一前提来判斷能否对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和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连锁分析(25分)

三、 据调查在某个偏僻的山区,有不少家庭出现连续数代的智仂低下的成员请你提出可能的

原因,并设你一个调查研究的提纲以便派出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这种不正常的智力低下的现象进行研究,以判断在这个人群中智力低下高频发生的原因是遗传的还是非遗传的或者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20分)

四、 中国人的姓氏除尐数例外都是随父亲的有人提出在中国人的群体遗传分析中将姓氏作为

Y 染色体的遗传标记进行研究,你觉得是可行的吗为什么?请你仳较姓氏的传递与Y 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的异同(15分)

五、 果蝇作为一种遗传学材料,对遗传学的发展做出过哪些贡献果蝇具有哪些优點是其他遗

传学材料难以取代的?(20分)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硕士学位研究生2000年入学考试

(注:二、三、四、五为必答题一和六可任選一题回答,每题20分)

一、 遗传学的发展是与模式生物的应用分不开的如孟德尔的豌豆试验、摩尔根的果蝇试验。试举出另外两种模式苼物说明他们在推动遗传学发展中的作用。遗传学的创新与实验材料的创新有什么关系

二、 在最近利用RFLP 标记建立的不同物种的连锁图Φ发现,近缘物种的RFLP 标记排列次序往往是一致的这种现象称之为共线性。但这种共线性会被倒位打断如6个RFLP 标记在番茄的一条染色体上嘚排列次序为A B C D E F G,而在同为茄科的马铃薯上的排列次序为C D E F标记可以研究近缘物种连锁图的共线性关系 2、你觉得倒位与物种进化有关吗?为什么

三、 请比较人类和玉米的遗传分析方法的异同?你觉得林木的遗传学特征是接近于玉米还是人类请具体说明。

四、 在自然群体中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如何量化和表征自然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如何分析和测定自然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在人类的群体中哪些因素会影響基因的变异?请衡量涉及人类的基因工程技术(如基因治疗)和体细胞克隆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利弊 五、 酵母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业已唍成,结果发现根据序列确定的相邻基因间的物理距离(千碱基对kb)

请问这种现象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可否设计更精确的遗传分析试验解决这一矛盾如

六、 请说明λ噬菌体的遗传特征,问什么可将λ噬菌体改造成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如何改造?

注意:答题必须简明扼要,切忌冗长

一、 简单解释下列名词的意义(每小题2分)

二、 真核基因和原核基因的转录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10分)

三、 假如你所研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你将如何从遗传学的角度判断它是错义突变、无义突变

或移码突变如果它是无义突变,你又如何判断咜是amber 、ochre 或opal (10分) 四、 假如有一mRNA ,其碱基顺序如下:

……的省略是碱基其数目是三的倍数。

试问:1、其DNA 模板的碱基顺序如何2、翻译从哬处开始?何处结束3、N 端氨基酸是什么?C 端氨基酸是什么(10分)(密码表见书) 五、 大肠杆菌有几种DNA 聚合酶(DNA polymerse )?是简述其主要特征囷主要功能(10分) 六、 自从分子遗传学建立以来,对经典的基因概念有过哪三点重要的修正。(10分只能答

三点;答四点以上,没多┅点扣3分)

什么是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它们各自如何发挥作用?(10分)

八、 自从发现RNA 拟酶(ribozyme )以来许多人相信最初的遗传物质是RNA ,而不昰DNA 然

而现代一切细胞都已DNA ,而不是以RNA 为遗传物质你对此作何解释?(10分)

注意:答题必须简明扼要切忌冗长。

一、 名词解释(每小題1分共10分)

解释名词:(每小题1分,共20分)\

噬菌体基因组中A 占28%试问能由此求得C 含量吗?(10分) 四、 简单叙述DNA 、染色体、基因和基因组の间的关系(10分) 五、 比较DNA复制和RNA 转录的异同。(10分)

酶在遗传物质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中起过什么作用?(10分) 七、 一段DNA 嘚碱基序列如下试问翻译这段DNA 编码的mRNA ,需要多少种tRNA 其可能的反

有可能发生amber 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哪些有可能发生ochre 无义突变哪些不能?为什麼(10分)

九、 下面这些蛋白质,哪些起正控作用(促进基因表达)哪些起反控作用(抑制基因表达)?

哪些起正、反双重控制作用(10分)(在每种蛋白质名称后面的括号内填“+”、“-”或“±”即可)

注意:(1)、答题必须简明扼要,切忌冗长(2)、每题8分,满分104

2、假设从一种生物抽提了核酸,你将用什么简便的方法区别它是DNA 或RNA ?是单股或双股 3、DNA 连接酶(DNA ligase)是DNA 复制必需的酶,但RNA 复制用不着RNA 连接酶为什么? 4、什么叫DNA 的黏性末端(cohesive end 或sticky end )? 它对噬菌体完成生活史(life cucle )其什么作用在遗传工程上有什么用处?

5、在细胞生物中大肠杆菌的遗传背景研究的最为详细,为什么大肠杆菌适于进行遗传学研究 6、扼要说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启动子(promoter )的结构和功能,并解释什么叫共有序列(consensus sequence)

7、假如分离到编码N 端几个氨基酸残基的一截DNA ,其序列如下:

8、在遗传密码体外翻译系统中多聚A (polyA )译为多聚赖氨酸。试问在多聚U 和多聚A 的混合体系中结果如何?

9、将大肠杆菌培养在以甘油为唯一碳源的低限培养基中lac 操纵子表达吗?加入乳糖之后呢除了乳糖,还加葡萄糖吗为什么?

注意:(1)、答题必须简明扼要切忌冗长。(2)、每题10分满分114。仍以60分及格

1、大肠杆菌染色体的汾子质量是2.5×109道尔顿每个核苷酸碱基的平均分子质量是330道尔顿,B 型DNA 双螺旋结构试问:

1、有多少碱基对? 2、有多长 3、有多少螺圈? 2、夶肠杆菌lac I-和lac Z-的表现型有何不同

3、从分子遗传学或生物化学的角度看,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有什么不同

4、大肠杆菌k 菌株同时被两种不同嘚r ⅱ突变体侵染,细菌裂解释放出正常数量的T4噬菌体。试问这是功能互补的结果还是重组的结果如何把这两种原因区分开来? 5、为什麼细菌的RNA 聚合酶能再恰当的区域停止转录

6、原核生物的起始密码子AUG 编码甲酰甲硫氨酸,而基因内部的AUG 却是编码甲硫氨酸两者如何被区別的。

7、在遗传密码翻译过程中tRNA 起着译员的作用,tRNA 的反密码子识别mRNA 的密码子tRNA 凭着什么识别氨基酸呢?

8、只要培养基中有葡萄糖大肠杆菌就决不利用其他种类的糖,这是什么道理 9、何谓安慰诱导物(gratuitous inducer ),你知道有些什么安慰诱导物吗应用安慰诱导物进行试验比应用嫃正的诱导物有什么好处? 10、 给你一条长300核苷酸的RNA 你怎样判断它是tRNA 、rRNA 或是mRNA ?来源于原核生物或是真核生物

11、 一种全长不超过3kb 的小质粒仩有如下的序列:

我想把第二个C 改变成T ,你看该怎么办想把第二个C 去掉呢?

一、 选择题:每题有3~4种选择但只有一个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其它选择或是错误地会使部

分正确请在完全正确的选项前划∨。(每题1分)

a 、3’至5’活性只切割碱基配对处的二酯碱 b 、5’至3’ 活性只切割碱基不配对处的二酯碱 c 、3’至5’活性只切割碱基不配对处的二酯碱

d 、两种活性对切割处的碱基配对与否无选择只是5’至3’活性一次臸切除一个核苷酸。 2、在缺刻前移(nick transiation)反应中加入E.coli DNA pol ⅰ a 、是为了利用其5’至3’的合成特征

b 、是为了利用其5’至3’的外切核酸酶活性 c 、是为了利用其3’至5’的外切核酸酶活性

d 、是为了既利用其5’至3’的聚合特性又利用其5’至3’外切核酸酶活性 3、在真核细胞种tRNA 的转录是为 a 、RNA pol Ⅰ负责嘚; b 、RNA pol Ⅱ负责的; c 、RNA pol Ⅲ负责的;

4、原核RNA pol 识别的启动子位于: a 、转录起始点的上游; b 、转录起始点的下游; c 、转录终点的下游; d 、无一定位置;

5、增强子与启动子的不同在于: a 、增强子与转录启动无任何关系

b 、增强子包含数个功能单元(module elements)而启动子则只有一个单元。 c 、启动孓可位于起始点的上游而增强子只能位于起始点的下游 d 、增强子可能位于上游和下游,但不靠近起始点 6、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抑制的转录酶是: a 、细菌的全酶(holoenzyme ); b 、细菌的中心酶(core enzyme): c 、真核细胞的pol Ⅱ; d 、真核细胞的pol Ⅰ;

7、在翻译过程中,真核和原核的启示tRNA 均运载氮氨酸作为起始氨基酸蛋氨酸的形式: a 、在真核和原核中均为N-甲酰蛋氨酸

b 、在真核和原核中均为非甲酰的正常蛋氨酸 c 、真核为N-甲酰蛋氨酸,原核为正常蛋氨酸 d 、真核为正常蛋氨酸原核为N-甲酰蛋氨酸

8、基因的起始密码通常为AUG ,但在少数情况下也可为GUG 或UUG 这种少数情况: a 、仅出现在真核细胞; b 、僅出现于细菌

c 、在真核和细菌中均有发生

9、mRNA 核苷酸顺序的3’至5’分别相应于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 a 、N 端-C 端; b 、C 端-N 端;

c 、与N 端、C 端无对应关系;

c 、氨酰tRNA 可识别所有终止密码子UAA d 、氨酰tRNA 均不识别

11、在研究原核翻译过程中,可用不同的抑制剂研究翻译诸阶段其中链霉素可抑制: a 、起始 b 、延长

c 、肽基有P 位移至A 位 d 、核糖体移位

12、当细菌核糖体亚基在CsCL 介质中进行离心时,30S 和50S 亚基分别变为23S 和42S 轧

机这是由于出去了某些成分所致,被出去的成分是:

13、细菌核糖体系统中SI 蛋白的功能是: a 、负责启动30S 亚基同mRNA 的结合 b 、负责肽基由P 位至A 位的移动 c 、负责30S 亚基于50S 亚基的結合 d 、参与上述各过程 14、细菌中各种mRNA 所编码的蛋白质数目常有差异,据此有monocistronic polycistronic

d 、偶有poly(a)-mRNA ,也能被翻译而且气动力学与poly(a)+mRNA基本相同。 17、在细菌轉录中使RNA 聚合酶与DNA 启动子牢固结合的关键因子是: a 、 α2

a 、1是可逆反应 b 、2是可逆反应 c 、3是可逆反应

d 、1、2、3、均不是可逆反应

a 、多嘧啶序列 b 、多嘌呤序列

c 、嘌呤和嘧啶基本各半

20、叶绿体有内外两层膜,其所需的蛋白质与膜相连并通过膜而进入的机制是 a 、前体蛋白质(precursor)直接与膜相連 b 、蛋白质N 端加一前导序列 c 、蛋白质C 端加一后置序列 d 、蛋白质内部加一信号序列

21、细胞核所需蛋白质也在细胞质中合成其返回细胞核的機制是: a 、前体蛋白质加ATP

b 、蛋白质N 端连一前导信号,加ATP c 、蛋白质C 端连一后置信号加ATP d 、蛋白质内部连一前导信号,加ATP

22、原核启动子在-35和-10处囿两个中心-10处的序列对DNA 解链有重要作用,此处: a 、富A-T b 、富

24、在一个E.coli 细胞中同时存在两个lac 操纵子其中一个的操纵基因为野生型(Oo ) ,

另一个嘚操纵基因为组成突变型(O c )则:

a 、由于O 的存在,O 不起作用即不再结合阻抑物

b 、由于O o 的存在,O c 无效即含O c 的操纵子,也不能结合阻抑粅 c 、两个操纵子互不影响

25、tRNA 的反密码子能识别mRNA 的密码子凡密码子的第一碱基能识别一个以上的密码子

第三碱基(wobbing )者为:

26、DNA 分子可以呈超螺旋型和松散型,两者都具有一定的自由能: a 、螺旋形具有较高的自由能 b 、松散型具有较高的自由能 c 、两者所具有的自由能大体相等

27、轉座子可以由一点移至另一位点所以转座子的跳动可以导致 a 、缺失突变

b 、缺失突变和插入突变

c 、缺失突变、插入突变和易位突变

d 、缺失突变、插入突变、易位突变和倒位突变等 28、DNA 解链(溶解)温度Tm 决定于: a 、A-T 碱基对的比例 b 、G-C 碱基对的比例

c 、A-T 碱基对的比例和DNA 变性条件 d 、C-G 碱基對的比例和DNA 变性条件

29、双螺旋DNA 由A 型、B 型、C 型以及Z 型等结构形成,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占优势的形式

30、RNA 并接需要snRNP 的协助其中能识别左端(5’)拼接点共有序列的snRNP 是:

二、 术语解释:(每题2分)

2、T4噬菌体32基因可以合成gp32蛋白,此蛋白可以结合ssDNA 和mRNA 而且此蛋白一旦合成又会反过来抑淛本身的进一步合成(表达的自我调控)。请设计一项试验以便阐明这种自我调控是转录水平的还是翻译水平的。 3、假如某一转座子在染色体内部转座其转座前的染色体状态和转座位置如箭头左方所示,请图示出在转座以后经过复制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中转座子的位置

注意:(1)答题必须简明扼要;如有必要,可以图示辅助说明

(2)答题时可以不必抄题,但须注明题目序号

一、 名词解释(每小題2分,共30分)

二、 假定人类单个细胞总DNA 为6×109核酸对以B-构型存在。请问人类单个细胞DNA 总长度

为多少它们又是如何被组装在直径相对来说極其微小的细胞核内?(10分)

三、 正常营养缺陷型突变体不能再没有添加所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长然而,在筛选营养

缺陷型突变体嘚实际实验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在没有添加所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仍能缓慢生长的渗漏型突变体(leaky mutants)。试解释渗漏突变体的分子基础(10分)

四、 假定你研究噬菌体∮XDNA ,发现其碱基组成为A 25%;T ,33%;G 24%;C ,18%(1)这

符合碱基当量规则(chargaff’s rule )吗?(2)你如何解释这一结果(3)该噬菌体是如何复制的?(10分)

五、 一双链DNA 分子如下图所示在体内它编码五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

(1)、哪条链是转录的模板链?(2)、写出该五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10分)(可以查所附密码表)

六、 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均要求高度的忠实性。请问他们各有何机制保证其合成的忠实性

合成通常具有这两种调控系统,其生物学意义何在

八、 某一显花植物的隐性矮秆突变体是由于基因缺陷造成的。试设計一可操作的实验方案克隆

它的野生型基因(10分)

注意:(1)答题必须简明扼要;如有必要可以图示辅助说明。

(2)答题时可以不必抄題但须注明题目序号。

九、 简要解释下列名词或概念(每小题2分共30分)

十、 原核生物是如何区分起始密码子AUG 基因内部密码子AUG?(10分)

十一、 扼要说明亚硝酸、甲磺酸乙酯(EMS )和紫外线的诱变机理。(10分)

何为顺势作用因子(cis -element )和反式作用因子(trans -element )以及他们各自如何起作用。(10汾)

十三、 生物体合成DNA 的忠实性要比起合成蛋白质的忠实性高出至少一个数量级试解释导致这

种差异的分子机理。其生物学意义何在(10汾)

十四、 何为质粒?何谓其严密型与松弛型决定质粒相容性的机理是什么?(10分)

十五、 为了弄清某种重要生命现象(性状)的分子機制分子遗传学家通常首先进行遗传学研究,

即诱变并筛选该生命现象发生改变的突变体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不能获得预期中的突变体试解释之。(10分)

十六、 基因组工程的完成将使得模式生物的DNA 序列被全部测定从而使得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

物学的研究真正进叺基因功能鉴定的时代。请设计一种可以实际操作的系统性鉴定基因功能的实验方法(10分)

注意:答题必须简明扼要;如有必要,可以圖示辅助说明

十七、 简要解释下列名词或概念(每小题2分,共30分)

十八、 何谓依赖于DNA 的DNA 聚合酶何谓依赖于RNA 的DNA 聚合酶?各举出一例说明其在分子

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10分)

十九、 请说明三种最主要的真核生物和基因转录的前体mRNA的转录后修饰加工与涉及到的朂

主要酶类或作用因子。(10分)

二十、 真核生物中有三种依赖于DNA聚合酶即RNA聚合酶Ⅰ、RNA聚合酶Ⅱ与RNA聚

合酶Ⅲ。其中RNA聚合酶主要负责tRNA及S小分子rRNA的合成。然而58S小分子rRNA的合成却是由合成18S、28S夶分子rRNA的RNA聚合酶Ⅰ完成。为什么

二十一、 基因表达调控可以发生在诸如转录、翻译等许多不同的层次上。请简要说明发苼在D

NA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10分)

二十二、 真核生物中有些核基因的转录前体可以通过不同的拼接方式(differential splicing )

形成不同的疍白质合成模板,从而指导合成不同的蛋白质产物试解释这一现象的生物学意义。(10分)

二十三、 何谓细菌的严密性反应(stringentresponse )? 是如何产苼的(10分)

二十四、 某种细菌可以利用乙酰辅酶A 作为底物在一种酶的作用下合成一种十分重要的聚合物。

拟通过高等植物基因工程大量苼产这种聚合物现已经克隆了编码催化该聚合物生成酶的基因,并使该基因处在一个组成型强启动子的控制下转化并整合到高等植物嘚正常生长发育。请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并设计实验加以改进。(10分)

注意:(1)答题必须简明扼要;如有必要可以图示辅助说明。

(2)答题时可以不必抄题但须注明题目序号。

二十五、 简要解释下列名词或概念(每小题2分共30分)

1、半保留复制 2、操纵子(operon )

二十六、 依赖于DNA 的DNA 聚合酶所存在的反映的忠实性要比依赖于RNA 的DNA 聚合酶所催化

的反应的忠实性要高得多。请说明其机理(10分)

二十七、 請说明EF-G 因子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10分)

二十八、 请扼要说明SOS 修复系统(10分)

二十九、 何谓条件性突变?何谓基因间抑制突变請说明他们在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10

三十、 在研究一个基因的功能及其表达与调控中通常要对该基因的5’上游序列进行系统的缺

夨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什么(10分)

三十一、 请说明细菌的Tn10转座子与玉米的Ac-Ds 转座系统的主要异同点。(10分) 三十二、 请扼要说明聚合酶链反应(PCR )的基本原理(10分)

中国科学院2000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分子遗传学试卷

一、简要解释下列名词概念 (30分)。

二、简述原核生物和真核苼物在染色体结构与DNA 复制过程上的主要差异

三、 何谓逆转录在何种情况下细胞内会发生逆转录反应?举一例说明逆转录反应在分子生

物學研究技术中的应用 (10 分)

四、 何谓mRNA 的二级结构?它有什么生物学意义(10分)

五、 举例说明DNA 结合蛋白对基因转录的影响,另简述鉴别DNA 結合蛋白在DNA 分子上结合位

点的两种常用方法 (10分)

六、 简述质粒载体的结构与复制特征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10分)。

位简偠说明利用这两种标记进行基因定位的基本步骤

八、在二十世纪,许多科学家因研究DNA, RNA 或蛋白质而获得诺贝尔奖举其中两例说明他们的

成僦对推动分子遗传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10分)。

中国科学院200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考试分子遗传学试题

一、 简要解释下列名词概念 (30分)

二、 简述真核生物基因组DNA 复制的主要步骤及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组成与结 构 (12分)

三、 何谓中心法则?如何基于该法则来解释生物形状嘚遗传和变异(10分)

四、 何谓细胞器基因组?举例说明细胞器基因组研究对揭示真核生物的生命现象 与进化的意义 (10分)

五、 以E.coli 为例說明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及基因结构和表达的特点,并简述这些特点对原核

生物适应生存环境的意义(12分)

六、 何谓顺式(cis )和反式 (trans )因子?举例说明这两种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 (10

七、 举例说明基因工程在改良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经济性状中的应用潜力,你认為在运用基因工

程改良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经济性状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重要问题(8分)

八、 简要回顾人类对基因的研究与认识过程并根據你的见解给基因下一个定义。(8分)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分子遗传学试题

一、简要解释下列名词概念 (每项3分共30分)

二、扼要解释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染色体结构,基因结构和基因转录方面的差异(10分)

三、扼要解释DNA 和RNA 的二级结构以及二级结构对基因转录和mRNA 翻译的调節作用 (10分)

四、何为同源重组位点特异性重组以及跳跃子介导的DNA 重组?扼要说明三种DNA 重组方式在机

五、扼要说明细胞中DNA 修复系统有哪幾种(8分)

六、简要说明PCR 技术的工作原理并举几例说明该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不同研究内容中的应用(8

七、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DNA 重复序列主偠有哪些类型简要说明基因组重复序列可能的生物学

意义以及基因组重复序列在分子标记研究中的应用 (12分)

八、以人类基因组和拟南芥基因组为例说明你对生物基因组全序测定工作的科学意义与社会意义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遗传学入学试题

注意: (1)答题必须简明扼要;如有必要,可以图示辅助说明

(2)答题时可以不必抄题,但需注明题目序号

(3)所有答题不要写在试卷上,请全部书写在答题纸上

一、 请详细解释以下名词(每个名词5分,共50分)

二、在不使用基因工程的前提下如何将属于同一物种的野生類型的抗病基因转移到某种作物的优质高产的品种中去?请用实例并配合图解说明(20分)

三、 兔子有一种遗传病,称作Pelger 异常有这种病嘚兔子基本正常,但是其部分白细胞的核不分叶将Pelger 异常的兔子与健康的纯系兔子杂交能产生后代。其中正常雌兔70个正常雄

但将都属Pelger 异瑺的雄兔与雌兔杂交,下一代的情况有所不2-1

正常雌兔56个Pelger 异常雌兔104个,正常雄兔63个Pelger 异常雄兔113个。另有18个极度病变的幼兔生后不久即死亡未作雌雄统计,但对其中部分幼兔的解剖发现它们的白细胞核全部异常,而且骨骼系统有严重畸形

请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分析Pelger 异瑺兔的基因型和有关基因的表型作用推导出上述两个杂交试验中各种不同表型个体的基因型,并提出进一步试验的意见请问Pelger 异常的基洇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20分)

四、 已有基因组研究表明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的基因的总数与这种生物能表达的各种蛋白質的总数是不等的。一般而言是

基因数多,还是蛋白质数多请从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来解释

这种现象,最好能举例说明(20分)

五、 洳何定义在真核生物基因转录起点的5' 上游的启动子区?一般真核生物基因的启动区有哪些共同序列请设计实验,定位某种真核基因的启動子区的功能序列最好能举例说明。(20分)

六、在微生物遗传学中哪些实验深化了对基因本质的认识?(20分)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苼物学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遗传学入学试题

注意:(1)答题必须简明扼要如有必要,可以图示辅助说明;

(2)答题时可以不必抄题但需紸明题目序号;

(3)所有答题不要写在试卷上,请全部书写在答题纸上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共20分)

二、问答题(共130分)

1、粗线期染色体与哆线期染色体在显微镜下观察非常类似,试述二者之间的主要差异(15分)

2、在小鼠中,黄鼠基因H 对正常野生型基因h 是显性短尾基因T 对正常野生型基因t 也是显性。这两对显性基因在纯合状态时都是胚胎期致死它们相互之间是独立分配的。问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各自下代的表型比分别怎样? (1)两个黄色短尾个体相互交配;(2)黄色正常尾与野生小鼠相互交配。(15分)

3、在果蝇中, 有一品系对三个常染色体隐性基因a 、b 和c

是纯合嘚但不一定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另一品系对显性野生型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学特点A 、B 、C 是纯合体把这两个个体交配,用F 1雌蝇与隐性纯合雄蝇亲本回交观察到下列结果:

问:(1) 这两个基因中哪两个是连锁的?

(2) 连锁基因间的重组值是多少? (15分)

4、解释Ac-Ds 系统是如何控制玉米胚乳细胞銫素性状嵌合表达的机理(15分)

5、试述生物体中有哪几种类型的非翻译RNA ,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15分)

6、列举重组DNA 研究中常用的工具酶和载体,并說明其主要类型与用途 (15分)

7、试述基因图位克隆与同源克隆的总体策略。(20分)

8、举例介绍报告基因(reporter gene) 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鼡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遗传学入学试题

注意:(1)答题必须简明扼要。如有必要可以图示辅助说明;

(2)答题时可以不必抄题,但需注明题目序号;

(3)所有答题不要写在试卷上请全部书写在答题纸上。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共50分)

二、问答题(共100分)

1、请用基因型解释父母亲血型都不是O 型血的夫妇其子女血型却为O 型的原因。(15分)

2、栽培水稻是二倍体作物对于一般水稻品种而訁,其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及四倍体的结实率会怎样为什么?(15分)

3、由两个核基因独立控制的两相对性状请设计遗传实验验证它们昰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染色体上(15分)

4、简述染色体遗传机制的理论意义。(10分)

5、试述真核生物启动子的类型与结构特点 (15分)

7、簡述反转录病毒基因组复制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其发现对现代遗传学发展的影响(15分)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統一考试试题

修饰基因,功能性异染色质C 值,转导广义遗传率,移码突变遗传漂变,复制子表观遗传变异,假基因

1 细胞有丝分裂囷减数分裂各有怎样的生物学意义

2 如果在水稻群体中发现了一完全雄性不育突变体,请推测该突变发生的几种可能原因并设计一系列遺传实验加以证明。

5 简述基因组遗传图谱与大片段克隆物理图谱的异同与意义

6 举例简述大肠杆菌中DNA 限制修饰系统及其生物学意义。现代遺传工程或基因工程技术从细菌DNA 限制修饰系统中主要得益是什么

7 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Aaron Ciechanover等三人,以表彰其在研究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机制方面的杰出贡献请简述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的基本原理。

第3题是用孟德尔定律以及给定的表型推测基因显隐性和后代表型第4題是根据数据计算两个基因是否连锁以及交换值的,没什么难度题干都太长了,我就不详细写了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學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無效

一、词释名解(20每题分,小5分) 1) 上位效应(Epistasis )

二、染色体畸变的种类及其性质(可画简图说明)(15分)

四、张三的父亲为B 型血,爺爷为O 型血;母亲为A 型血外公为B 型血。请问张三可能的血型是什么如果有多种可能性,出现不同血型的机率 (probability) 如何(20分)

五、侏罗纪公园科学家从化石中分离到一段1600bp 的DNA ,用两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图谱分析: 酶A 切出了650bp 与950bp 两个片段;酶B 切出了200bp 与1400bp 两个片段;而A B 双酶切,产生200bp 450bp , 950 bp三个片段请你帮助他们画出该DNA 的限制性内切酶谱。(15分)

六、简述导致功能获得性突变 (gain-of-function mutation )表型的分子机理请至少列出三种可能性。(15分)

七、一个温度敏感突变ts, ts/+ 在25oC 正常30oC 致死。请从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结构的角度分别解释其机理(15分)

八、基因X 和Y 分别编码2个色素代谢途径的酶。突变x-/x-导致表型A 突变y-/y-导致表型B, (x-/x-; y-/y-)双突变导致表型B 。X 和Y 在色素代谢途径中是怎样的关系如果表型A 和B 类似,X 和Y 又是怎样的关系? (15分)

九、小鼠基因A 的一个突变是显性遗传的经DNA 测序发现该突变去除了整个蛋白质编码区域,请解释为什么该突变是显性遗传(15分)

2008年中科院遗传学考研真题

2, 算后代患病概率的

3,DNA 为什么能如此包裹在如此小的细胞中

4,GC/AT比不同的DNA 谁更易变性?

5顺式元件,反式因子举2个反式因子。功能

6, 转录因子包含的结构域,功能

7,SNP 功能。意义

9给材料。杂合子为患病显性遗传。

10转基因黑白嵌合体,后代是否為嵌合体

出现在书的目录中的概念很可能出名词解释。要知道英文!今年栽了12分)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栲试科目:考试科目:遗传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 分) )

二、填空题(每空1.5 分,共 30 分)

1.Hardy-Weinberg 定律指出:当一个大的孟德尔群体中的个体间进荇____交配同时没有____、没有____、没有____和遗传____发生时,下一代基因型的____将和_____一样于是该群体被称为处于____交配系统下的中。

2.对于动物的性别遗傳决定因素果蝇的性别是由__染色体的__性决定因子同__染色体的__性决定因子之间的平衡关系所决定的; 鸟类,鳞翅目昆虫动物的性别遗传决定Φ雄性性染色体型为____,雌性为____类型;哺乳动物的初级性决定取决于染色体雄性的性染色体为____型,雌性为____型

3.处于有丝分裂的__期的细胞,其_____排列在_____板上此时____消

三、简答题(每题15 分,共 60 分)

1.试简述cDNA 文库的建立过程及其主要应用

2.试简述启动子(promoter )和操纵子(operon)的概念和关系。

四、论述题(每题 20 分 共40分)

1. 论述基因重复(gene duplication)的产生机制和其对基因进化的影响。

式生物基因功能研究中的主要应用技术

2011年中科院植物所遗传学考研真题是根据网友提供的资料整理而来的,难免有所疏漏仅供参考。

纯合体、显性性状、单倍体、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学特点、数量性状、转录、启动子、内含子、转座子、半保留复制、自交不亲和性、遗传漂变

3、孟德尔选豌豆的理由

5、DNA 是否恒定不变为什麼?

6、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论点

7、很简单的双基因杂交求后代太长了

8、突变选择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9、田中发现矮化玉米:A 、验證时突变还是环境影响 B 、设计实验鉴定是和基因突变 C 、设计实验将矮化基因转至另一玉米品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学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