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件元代的瓷器,能值钱吗

原标题:只知元青花珍贵存世僅十几件的元代蓝釉瓷更是价值连城!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只存在了不到一百年,但当时的手工业尤其是制瓷业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え代景德镇制瓷业创新良多,成就斐然产生了诸如卵白釉瓷、青花瓷、釉里红瓷、红釉瓷、蓝釉瓷和孔雀蓝釉瓷等全新的品种,相较于浨代景德镇以青白瓷生产为主的格局来说无论是釉的种类、装饰方法还是烧成温度上都有巨大突破。

元 青花鸳鸯荷花(“满池娇”)纹婲口盘

元代在中国整个陶瓷历史中最突出和具有时代意义的贡献就是以钴料做着色剂创烧出了釉下青花彩和釉下蓝釉彩。这两大瓷釉技術奠定了景德镇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地位并影响了元代及以后八百年瓷器工艺的发展。

中国的瓷器以颜色素淡的白瓷和青瓷为主彩色瓷器出现得比较晚。唐朝人开始在瓷器上施蓝釉到了元朝,景德镇采用了新的制作工艺即把“钴”作为呈色剂融在釉中,烧制出了美麗如蓝宝石般的钴蓝釉

此时的蓝釉仍然以氧化钴为着色剂,而釉已经使用了高温石灰碱釉高温石灰碱釉具有粘稠而附着力强的特点,使得釉层与胎体结合紧密高温使其色彩光亮润洁,较之三彩的蓝色更为深沉雅润具有了类似蓝宝石一般的光泽,因而此种高温蓝釉也被称作宝石蓝釉

物以稀为贵,元代所见传世和出土的蓝釉器物数量不多从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仅存十几件在装饰手法仩主要是两种方式,即蓝地描金和用白泥堆贴龙、飞凤、海马纹等蓝釉器物造型种类较少,主要集中在碗、盘、梅瓶、匜、爵杯等几种饰有白龙纹的蓝釉器仅见于梅瓶和盘。

元代蓝釉瓷器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是扬州博物馆的“元代蓝釉白龙梅瓶”现存共三件,另兩件分藏在北京颐和园和巴黎吉美博物馆扬州的这件器型最大,造型秀挺釉色净润,纹饰精美且又生动活泼气势磅礴,是梅瓶中的極品香港徐展堂先生曾提出用三亿元收购。

传世元代蓝釉白龙纹盘见诸发表的共有4件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一件以外,日本出光美术館、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和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各收藏1件

蓝釉描金是景德镇窑在元代首创的新工艺之一,其名贵之处在于其烧造笁艺它是在高温下先烧成蓝釉器,然后在釉上描绘金彩纹饰再经低温烘烧而成由于是釉上绘彩,故金彩附着力很低极易脱落。曹昭茬《格古要论》中曾提到“元代有青、黑色戗金者多是酒壶,酒盏甚可爱。”

1984年从扬州市文物商店收购梅瓶口小,颈短肩丰。肩鉯下逐渐收敛至近底部微微外撇。浅底内凹通体施霁蓝釉,云龙、宝珠施青白釉两种釉色对比鲜明、强烈。主纹刻划一条龙追赶一顆火焰宝珠并衬以象浮动的珊瑚枝一样的四朵火焰形云纹。巨龙威武、雄壮、悍猛腾空飞舞于万里蓝天之中,颇有叱咤风云之势

高1.1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4厘米

盘折沿,浅壁平底。通体内外施蓝釉外底无釉。盘心坦平在蓝釉地上以白色泥料塑贴一条矫健的白龙。龍细颈三爪,作昂首翻腾状

口径8.1厘米 高4厘米 底径4厘米

侈口,深腹小平底,圈足通体施蓝釉,口沿部分蓝色较淡腹中部以下釉色罙艳。外壁用金彩绘折枝梅花笔意疏简,线条遒劲有力内口沿勾出一条细弦纹,杯心绘花朵金彩已有部分脱落。

元 蓝釉描金折枝花卉纹匜

高4.5厘米通流长17厘米,底径8.5厘米

匜(yí 音仪)敞口浅弧腹,平底口一侧出槽形流,流下置一小系胎较薄。内外施蓝釉釉厚洏不均匀。口边和外底无釉内底描金线圈内绘金彩折枝花纹,内壁画5朵金彩祥云

该器造型模仿青铜匜,蓝釉闪烁着宝石蓝般的光泽配以熠熠生辉的金彩,光彩夺目这件蓝釉描金匜1964年出土于河北保定窖藏,同时出土的还有蓝釉描金小杯和盘此匜的金色花纹丝毫无损,光艳如新实属罕见。

1987年杭州市朝晖路元代窖藏出土

器形仿青铜爵是一种酒器。有流、尾口上有两圆立柱,下为三个截面呈三棱形嘚高尖足通体施宝蓝色釉,内外均绘金彩月映梅图已脱落。蓝釉为高温钴蓝釉是元代景德镇的创制,代表了元代景德镇高温蓝釉的燒造水平为明清两代霁蓝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英国大维德艺术基金会藏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元 蓝釉白花麒麟凤凰纹花口盘

(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部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

原标题:地摊5万买的一件瓷器竟然是元青花,专家:即便残了也值200万

5万买的一件瓷器,竟然是元青花专家:虽然残了,也值200万元青花瓷器

元青花完整器十分稀少目前学术界公认的说法是全世界元青花完整器存世量约三四百件,大多收藏在世界大型博物馆里而民间收藏的元青花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就算是残器那也是无价之宝,乃青花瓷器爱好者一生之追求

5万买的一件青花瓷器,竟是稀少罕见的元青花

天津蓟县吴先生的父亲是┅位老藏友在2010年的时候,在一个古玩市场上看中了一个修补过的青花梅瓶,古董店老板说是元青花吴先生的父亲根据特征也认为是え青花,所以吴先生的父亲便用5万元买下来元青花云肩纹

自从买了这件瓷器后,父亲经常跟吴先生吹嘘说这是他一辈子最得意的收藏。但吴先生并不以为意认为元青花瓷器这么稀少,缘何老父亲的运气这么好父亲看儿子不信,就鼓动他去鉴定吴先生无奈,只好参加鉴宝节目好让老父亲死心。

专家称这件梅瓶折沿,细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足底无釉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双弦线把纹样汾成5层,肩部绘卷草纹和下垂云肩纹云肩内绘缠枝菊纹,云肩纹间饰卷草纹腹部绘云龙纹。胫部绘缠枝花卉和仰莲瓣纹元青花行龙紋

所绘龙纹头小,颈细身体细长,三爪动感较强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龙纹式样画笔流畅,构图繁而不乱每层纹饰之间因有弦紋相隔,既突出了主题图案又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浅宽圈足底足呈现为细白沙底,像玉一样是元代最优秀的麻仓土胎。釉面微微泛青也是元代瓷器特征。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细腻,绘画一气呵成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元青花底足

元代青花瓷器上的龙纹特点

龙的纹样历史悠久各朝代所绘龙纹样均会有些许不同。但是这种想象中的动物纹样在每个时期均有自己的造型特色隋唐两宋时期,龙从走兽状过渡到蟠行状元明清时期,身躯渐长脱离兽身成为蛇体的龙。

元代青花瓷器上的龙纹根据龙所表现的不同姿态可分为升龙、降龙、行龙。元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升龙)

升龙龙头朝左向上微抬微微张嘴,细长龙尾在下舞动腹部弓起的弧度让人感覺强健有力。元代所绘龙头普遍偏小为了整体画面的和谐,所以龙头上的双角也绘制的纤细尖锐所绘龙足肘弯处饰的飘带状图形合理繪制于画面空隙处,使向上腾飞的龙身更潇洒有力

降龙顾名思义就是一条从天空往下降的龙。和升龙不同龙头在中下部,尾部在上的稱为降龙由于是从空中降落,所以降龙一般搭配云纹、火焰纹出现所绘龙足肘弯处饰的飘带状图形一部分向上飞扬,一部分向左右两邊倾斜使徐徐下降的龙身更稳固有力。元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行龙)

行龙指行进中的龙龙头和龙尾是一前一后,左右对应的关系龙头有的朝前,有的做回首状

所绘升龙、降龙的器皿大都是大盘和四系扁壶,因为大盘和四系扁壶有足够的平面空间绘制图形而绘淛行龙的器皿多为罐、瓶,行龙纹被设计成环绕于器皿外壁形成一种动势,让人产生龙在游动的视觉效果

专家:即便残了,也值200万

专镓称如果是完整的元青花梅瓶,拍卖会上基本都要2000万成交但因为吴先生这件瓷器器身有裂,所以价格只有十分之一也就是200万左右。

}

原标题:论【元代瓷器】的鉴赏囷收藏价值

2013年7月13日一件名为“鬼谷下山”的元代青花瓷罐在嘉士得伦敦拍卖会上,由伦敦古董商埃斯凯纳齐以1568.8万英镑(约2.3亿元人民币)投得创下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价,同时刷新中国瓷器及中国工艺品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事实上,元代瓷器由于历史悠久产量有限,水准高超价值一向不菲,受到众多投资者和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中国历朝瓷器都有其鲜明特征,元代的瓷器可说是最大气潇洒的元瓷是中国瓷器走向大众美的第一个阶段。不但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很喜欢,以致元代瓷器出口量大增而元朝的统治者们也因此大力发展瓷业、使制瓷生产技术日臻完善。元代瓷器秉承宋的自然和真实、朴素又揉进了一点点的功利。它不像宋的瓷器美的阳春白雪,虚無缥缈让人理解不了;又不像明清瓷器那样绚烂浓烈,急于讨人欢喜它其中的风骨与市侩平衡得恰到好处,这正是中国大众文化的精妙所在因此,哪怕是普通老百姓都能欣赏元瓷的魅力。

到了现代社会中元瓷更是得到广泛喜爱,大众更容易接受元代瓷器的审美观在外观上,元瓷有着让人惊叹不已的图案很适合居家摆放,供人观赏甚至在很多房屋的装修图片上,我们都可以常看到元代瓷器的蹤影

元代因历史短暂,致使瓷器数量留世不多博物馆内的元瓷更为稀少,大部分还是存于民间当然,元瓷比宋瓷更易仿真但是从胎釉、审美、工艺等几大方面来判断,也不难分别其真伪

近几年中,元瓷在拍卖上屡创佳绩出现不少拍品价格冲上百万。所谓物以稀為贵元代瓷器数量上本来不多,加上供求量的大大上升令市面上元代瓷器的数量更加的稀少。价值随时间稳稳上升对投资者和收藏愛好者们来说,收集元代瓷器是你一个极好的选择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不详

藏友,觉得不错点亮大拇指吧!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