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有谁知道,现在的世界历史上有没有,历史上,在印度已经涅槃的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佛祖存在,且

  第二编   印度大乘佛教的涅槃學说

  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出现了大乘佛教的思潮,这是与早期佛教在教理教义上存在着根本差别的新兴佛教大乘之所以称作大乘,意为“大的运载工具”它能普度众生,使众生都能达到对佛教最高真理的认识与体证相对之下,原来的佛教就被称作小乘这是大乘佛教兴起后对早期佛教和部派佛教的贬称。大乘佛教产生时也制作了一些与早期佛教无关的经典为了确立自身的正统地位,他们自称这些大乘经;典是佛陀亲口所说只是时运未到,众生根机未熟所以长期以来保存在神龙领域和其他非人类领域,直到释迦逝世五百年能够格的教徒突然在印度大批出现,这些经典才得以流传这些最早的大乘经典,包括《般若波罗蜜经》、《三昧王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宣传缘起性空的般若类经大乘学者称这些经典是佛所说的了义教,而把先前流传的小乘佛教经典称作不了义教大乘佛教總的来说,宣扬缘起性的学说以及菩萨道的教义。概括地说来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在教理上的区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对法嘚实在性的认识上,小乘一般主张人空法不空而大乘则一律主张一切法性空,不仅人空而且法亦空二,小乘自度不度他人以成就阿羅汉为最高的目的;大乘则普度众生,提倡以“六度”为主的菩萨行把成佛作为最高目的;三,对佛陀的看法上小乘一般来说只把佛陀看作觉悟的人,而大乘佛教则把佛陀描述成人格化的神这就是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最基本的差别。但是大乘佛教并非与早期佛教没囿任何关系,据学者考证大乘学说是从部派佛教中大众系的学说发展而来。大众系一般来说主张神圣化的世尊,认为如来色身无边威力无穷,寿命无量这与大乘佛教神化如来的倾向非常相近。另外大众系中的一支方广部,主张一切法空佛有报身、化身,在家也鈳修行等等也与大乘佛教的主张相似。当然这并非说部派佛教后来转化成了大乘,而是说大乘吸收了部派佛教尤其是大众系的学说洏独立发展而来。

  大乘经典流行一个相当时期积累了很多种类之后,就有学者据以组织学说成立具有系统理沦的宗派进行宣扬。約在公元二世经左右龙树、提婆等组织般若类经典而成立中观学派,后来约在公元四至五世纪由于出现了《解深密经》、《大乘阿毗達磨经》等经典,又有无著、世亲等组织中期大乘经典而成立瑜伽唯识学派这是在印度出现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两大学派。就理论上来說中观学侧重于以诸法毕竟空的学说,破小乘实有戏论而显现宇宙实相唯识学则成立诸法唯识说,注重对诸法存在的根源和诸法的真實性作出说明总之,这两大学派虽都坚持了大乘佛教的基本教理教义但具体的理论主张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同早期佛教一样印喥大乘佛教中观、唯识宗也以解脱论为中心,注重对涅槃问题的探讨大乘佛教中观、唯识学对涅槃问题的理解,不再像早期佛教那样局限于对涅槃概念的释义而侧重于阐发涅槃思想的内容,它们更多地从各自的教义理论体系出发来阐述各自的涅槃观念中观、唯识学在涅槃问题上的一个突出的新观念就是主张生死与涅槃的不二,这构成了大乘佛教与早期佛教在涅槃问题上的根本差异但是由于中观与唯識学各自具体的理论主张不同,使得它们在论述这一共同的观念时也表现出不同的理论形式及特色。具体地来说中观学从缘起性空人掱批判了小乘一切有部实有涅槃观,提出诸法性空即涅槃的思想并认为由诸法性空当体即显宇宙整体的一元实在,所谓涅槃不过是破除對个体事物实有的戏论而证人一元的绝对实在由于主张诸法性空,当体即显绝对所以中观学主张世间即涅槃。大乘唯识宗则成立诸法唯识的学说认为现象界一切事物皆由阿赖耶识所造,不是实有唯有真如才是绝对真实的存在。因此涅槃就是证得真如实在的境界。泹是真如这种绝对实在并不是一实体而是内在于世间的诸法本性。所谓证真如就是证诸法本性所以证涅槃不脱离世间。

  此外印喥大乘佛教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了来自于印度传统哲学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印度婆罗门教梵神一元论对中观学、唯识学绝對实在观念的影响。这是印度大乘佛教受传统哲学涅槃观影响的必然结果

  印度大乘佛教经典,除了早期的般若经类、中期的唯识学經类之外还有一类以《大般涅槃经》、《胜鬘经》为代表的如来藏经。这类大乘经出现的年代大约在公元三世纪以后与唯识学经典出現的年代相当。大乘如来藏经虽然没有被学者组织成系统的学派但却自成一套理论体系,它宣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对后来佛教在世界曆史范围内的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大乘如来藏学盛倡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性(佛性)而如来藏性也即不生不灭的如来法身。如来藏学据此提出涅槃常住说认为涅槃就是指证显如来藏常住法身。这导致了大乘如来藏学与中观、唯识学在涅槃问题上的理解差异盖中观学、唯識宗皆注重涅槃境界的寂灭性,而未尝言及涅槃常乐我净的真常意义而如来藏学则注重涅槃境界的妙有性,它所讲的涅槃具有常乐我净嘚真常意义由寂灭性进入真常义,这是大乘佛教发展的一种整体趋势尽管如来藏学与唯识学在产生时间上尚不确定孰前孰后,但从思想的逻辑进程来看应是如来藏学在唯识学后。

  大乘如来藏学的一个重要经典就是《大般涅槃经》就其经名来看,显然着重讲涅槃問题《大般涅槃经》提出如来法身常住说,认为众生皆有如来藏佛性真我并且如来秘密藏具法身、般若、解脱三德,这既是对小乘佛敎灰身灭智的涅槃思想的批判也是对前期大乘佛教涅槃思想的一种发展与完善。《大般涅槃经》明确提出大般涅槃常住妙有之说即涅槃有相说,这与此前的大乘佛教中无相涅槃观的整体趋向大为不同但是,《大般涅槃经》也并非反对中观般若学的性空之说而是融真涳和妙有为一体,将般若视作观空证有的方法论基础这体现了佛教涅槃学合乎逻辑的历史发展进程。在印度大乘如来藏学中除了《大般涅槃经》之外,还有一类经就是《胜鬘经》胜鬉是人名,经即以她为因缘把佛说的道理记下来的。其主要内容讲佛性特别是以如來藏为主题。但是《胜鬘经》讲如来藏并不同于《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经》如来三德秘密藏说是指佛之体段、佛界,而《胜鬘經》则结合众生本具自性清净心来讲如来藏这实际上是以主体成佛的性能来讲心性、佛性。在涅槃问题上本经认为心性本净即涅槃解脫,所谓解脱即是离烦恼见本净心性。自性清净心不仅是成佛之因而且也是成佛之果。本经结合心性来谈涅槃也是对佛教涅槃学说嘚新发展。它对此后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编分四章分别论述中观学、法相唯识学和大乘如来藏经典《大般涅槃經》与《胜鬓经》中的涅槃思想,试图揭示印度大乘佛教涅槃观念的本质内涵及理论特色并从中把握大乘如来藏学与中观、唯识学在涅槃观念上的不同。是刹那的存在(可称事物的元素)而每一刹那的存在又有着法体与作用的二重性存在。法体与作用是一体的共同形成刹那的事物构成分。所谓一切实有即是指法体与作用的刹那成分的实有。这些构成成分在业力的作用下依相依缘起的原则构成宇宙现象堺的假有(因缘和合物)。而刹那显现的元素中法体恒有自性不变,作用则是法体随缘的刹那起灭故法体是不变的本体,作用是随缘而构荿现象界一切相续的假有法体与作用虽同为实有,但法体具有终极的实在意义这显然是一种建立在自性实有基础上的缘起说,可称为洎性缘起在涅槃问题上,有部则认为排除有漏烦恼,并最终导致聚合力完全停止作用唯有法性而不再存在刹那无常的作用,即是涅槃这是以断缘起假法,得法性本体为涅槃的实有涅槃说这又可细分为两种,一种是指圣人尚持净化的肉身以无漏智证见法性本体的狀态,此即有余涅槃;一种是指圣人灰身灭智人于法性本体的寂灭状态,此即无余涅槃

  小乘佛教中,不仅有部主张自性缘起说洏且经量部也持自性缘起说。经部师取消了法性本体但又主张刹那的种子、界(十八界)实有,即刹那、或瞬时性作用的实有(这也是一种自性实有或者说自相实有,经量部是依作用真实立自相、自性义)相续和合的现行假法必依于真实的界性。经部师在涅槃问题上提出“假洺涅槃,说认为涅槃不是实有,而只是把烦恼的断灭假以名言称作涅槃所谓涅槃假名非实有之说,是指圣者在涅槃中并没有实体所見没有所缘,即没有一个不变的绝对者(一切有部所说的法性)作为证涅槃的所缘依据而并不是说不存在涅槃。关于经量部所说圣者证涅槃后生身是否存在的问题印顺法师认为:经部师是纯粹的无常论者,涅槃本是在否定烦恼生死之事实上所建立是圣者内心澄寂的直觉所体证到的境界,待生死不起一切归无,当然不会再有涅槃(这其实就是以断灭缘起世间为无余涅槃)按印顺法师的说法,经部师在最终嘚解脱问题上也是主张断缘起世间为得涅槃这是由经部师主张种子、界(十八界)实有,即自性、自相(现实的自性刹那作用)实有说所导致嘚必然结论。俄国学者舍尔巴斯基则认为经部师主张神圣世尊的存在圣者止灭现象的生命证人涅槃后就会获得不灭的、纯净的身体。我們在经典中也能找到相关的论述如《顺正理论》就说:“无明所感身灭,余明所引身复续生”又说:“阿罗汉身纯是无漏”,认为在斷舍有漏身后阿罗汉可得清净无漏身。这种观念显然与一切有部以止灭刹那作用即止灭一切生命状态为最终的涅槃不同(所谓灰身灭智),但是由于主张种子、界(十八界)实有即自性实有,所以在最终的解脱问题上仍然是以止灭实有的有漏世间法(现象的实有),获得实有的無漏智身为最终的涅槃这仍然是坚持世间与涅槃为二,以断缘起世间为得涅槃《顺正理论》就说:“由得对治,证得当起烦恼后有毕竟相违所依身故名得涅槃。”此中所谓“所依身”即是指断有漏法后所得纯净无漏智身涅槃状态中的无漏智身,是脱离了有漏世间的彼岸性的神圣存在者舍尔巴斯基把一切有部的涅槃称作物质论的涅槃,而把经部师的涅槃称作观念论的涅槃尽管二者存在观念上的歧義,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以断缘起世间为得涅槃,(指最终的解脱状态即无余涅槃)。而这一切都根源于小乘佛教自性(或自相)实有说

  小乘佛教的自性缘起之说是对佛陀缘起论的一种发展,但由于主张自性缘起也导致在解脱问题上偏离了佛陀注重解脱实践的现世涅槃的方向。

  二、龙树中观学的缘起性空说

  龙树认为小乘佛教并没有理解佛陀的缘起本义,所以在涅槃的问题上产生了种种错誤的理解《中论》释开篇即日:“佛欲断如是等诸邪见(指外道神我,自在天之说)令知佛法故,先于声闻法中说十二因缘……佛灭度後,五百岁像法中人根转钝,深着诸法求十二因缘五阴十二八界等决定相,不知佛意但着文字。”这就是说小乘佛教于佛陀十二緣起支,执自性实有此是不知佛法本意,妄加臆测故导致对缘起的错误理解。在龙树看来所谓实在即是指自身实在,即有自性的事粅是不待缘起、不待他物的存在,“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实在的事物、自性与有为缘起法是不能并存的龙树认为,小乘(一切囿部)既主张缘起假有又主张自性实有,这是自找麻烦必然会出现自相矛盾而说不通的地方。《中论》说:“众缘中有性是事则不然;性从众缘出,即名为作法性若是作者,云何有此义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这就是说,若如小乘所说自性实有待众缘出,那麼自性有既是常法,常法又如何待众缘出?性的基本定义即是无作法而待众缘出是作法,无作法如何成作法?可见既说缘起又说自性有,是自相矛盾的

  龙树认为,一切法皆从因缘而生既是依因待缘,故一切法皆无自性即不是实在的事物。《中论》说:“未曾有┅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青目解释说:“若法有性相,则不待众缘而有若不待众缘则无法,是故无有不空法”“性相”,即是指“自性”、“自相”“自性”、“自相”,即是指具有实在的体性、体相青目的意思是说,一切法皆从缘生是楿依待他的,故无自性若实有自性,即不依他待缘然并不存在不待因缘的法,所以也没有不空(有自性)的法自性,即实在的意思一切法无自性,即是指一切法皆不真实一切事物由于是相互依持(即因缘法则),所以才是空、不真实的龙树的缘起无自性的看法显然不同於小乘佛教。在小乘看来缘起假法依于真实自性,正因为诸法自性实有才依缘起的原则产生各种和合的假相,自性与缘起是相容的洏龙树中观学则持相反的看法,认为正因为诸法依缘起所以才是无自性、非实有的。自性与缘起是不相容的当然,小乘所讲自性实有是指作为个体的实在物,如色、受、想、行、识等而龙树所反对的主要是指小乘所执个体的实在物。青目注中说“是故一切法,无鈈是空者”即是指一切个体的存在物都是相待的、无自性的非真实存在。既然一切个体的存在是因缘和合生没有真实的自性,所以龙樹称一切事物毕竟空《大智度论》说:“诸法因缘和合生,是和合法无有一定法故空何以故。因缘生法无自性无自性故,即是毕竟涳”

  龙树提出“八不缘起”说,即一切缘起法皆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这是意在说明,以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等经验范畴所指称的一切缘起事物都没有实在自性。没有实在自性(即性空)说明一切缘起事物皆是虚幻的存在(幻楿),并不是说没有缘起现象《金刚经》就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中论》亦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诸缘起事物无自性,是一切缘起事物之本性也称法性。《大智度论》说:“诸法一性無二一性所谓毕竟空。无二者无毕竟不毕竟。一法性即是无性毕竟空。”“是一法性是亦无性是无性即是性,是性不起不作”鉯诸法无性为法性(缘起法的本性),并不是以空无一切的虚无为法性而是指由诸法性空所显之寂灭状态为法性。这就是说空不是肯定性嘚表诠而是否定性的遮诠概念。由空否定掉一切缘起法的自性而显现一寂灭状态即是诸法法性。龙树认为空性所显寂灭法性,是以无莋、无起为其本质规定是本自如此不待因缘的,而这种寂灭法性也是一种实在:“是空相是一切诸法实体不因内外有。”在龙树那里寂灭法性实际上等同于宗教意义上的终极实在。

  龙树所说的法性(空性)之自“性”显然不同于个别的缘起事物自性。龙树区分了两種自“性”(或称实在性)《大智度论》说:“自法名诸法白性,自性有二种一者如世间法地坚性等;二者圣人知如法性实际。”第一种洎性是指众生所执缘起法中个体事物的实在性,如地坚相、水湿相、火热相、风动相等;第二种自性则是指否定了个体实在性之后所建构的普遍的实在性(寂灭法性)。借用西方哲学术语来说前者是殊相,后者是共相龙树认为,作为殊相的个体是虚幻的而作为共相的法性则是真实的。个体殊相的虚幻与共相的真实是密切相关的。个体的虚幻即是空总一切法的空相,而成为共相的法性《大智度论》说:“法性者,如前说各各法空空有差品是为如,同为一空是为法性”

  然作为共相的法性,并非如西方哲学中的抽象的共相概念而是指圣人所证之超越的形上之境(“圣人知如、法性、实际”)。这种圣人所证共相法性是本来如此的实在之境并非是因圣智观后的結果。《大智度论》就说:“有佛无佛诸法性常住”“观时分别说五众实相、法性、如、实际,又非空智慧观故令空性自尔”。龙树認为寂灭法性并非脱离现象界,一切缘起的事物都体现着寂灭法性《大智度论》说:

  一切法从本以来,不来不去无动无发,法性常住

  若法性外更有法者应坏法性,法性外法不可得是

  故不坏。……菩萨学法性即学一切法何以故?一切法

  这就是说,法性遍在于宇宙一切缘起事物一切事物皆具法性,不出法性一切事物即是法性。寂灭法性含摄了宇宙间的一切诸种事物

  由此可見,龙树在自性的问题上否定的只是缘起事物个体的实有自性而并不否认由诸法性空所显寂灭法性的实在性。寂灭法性是一种宗教意义仩的终极实在对于寂灭法性,不能以普通的有分别的认识心去把握“非心心数法所量”,而只能以一种称作般若的五分别直觉智慧去體证

  龙树以缘起无自性说消解了小乘佛教的个体自性实有(实可包括一切有部的法性与作用的双重实有,和经量部刹那作用的性相实囿)却又建构了那涵盖一切法的寂灭法性的实有。此种寂灭法性实在界实际上也就是绝对实在、宇宙大全。它同缘起世界历史恰成存在嘚两极寂灭法性构成绝对的形上实在界,缘起世间则构成相对的现象世间但绝对界与相对界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寂灭法性即是缘起世間之本性绝对者就在相对法自性空无处显现。也就是说绝对界与相对界是相即不二的。

  三、大乘佛教生死与涅槃不二说

  由于絕对与相对寂灭法性与缘起世间相即不二,所以在龙树看来世人的解脱实践就不必脱离现象界,而是观诸法性空即可与绝对合一从現象世界历史超升人涅槃境界。这就是说人们证得涅槃不必脱离世间,而是即世间而出世间即生死而得涅槃。可见世间与涅槃是不②的。《中论·观涅槃品》就说:“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

  涅槃与世间不二体现了龙树中观学一元实在观的思想。按龙树的说法寂灭法性是宇宙大全、一元的绝对实在,一切诸法皆具法性皆不出寂灭法性。被视为大全的宇宙便是绝对的法性而被视为因缘过程的便是相对的世间。在世间中事物之间是相待的、有差别的,而在一元的法性界事物则泯除了一切相待的差别相,一切皆如如、平等不二如《中论》说:“受诸因缘故,轮转生死中;不受诸因缘是名为涅槃。”

  然而世间与涅槃不二是就本质上来说的对于处在不同层次、不同人生境界的人来说,世间与涅槃还昰有差别的现实世界历史主要存在着两类人,一类是处在妄想分别戏论中的凡夫一类是断除妄想分别戏论的圣人。凡夫处在妄相分别戲论之中所以他的人生过程就受制于无明,遵循着十二有支缘起的程序体现着因果业报的法则而处在生死轮回的人生境界。圣人由于斷除了忆想分别戏沦所以超脱十二有支的缘起程序,摆脱了因果业报的束缚而获得自在无碍的解脱境界,也即证得涅槃如《大智度論》说:

  著心因缘生诸烦恼,烦恼因缘往来生死生死因缘忧

  若断诸忆想分别,灭诸因缘以无缘智不堕生死中,

  则得安隐瑺乐涅槃

  若人生死世间的生命,即成凡夫;超升至涅槃境界中的生命即成圣人(佛、菩萨)。

  然而凡夫所执之生死世间与圣人所证涅槃境界,只是由于凡圣主观认识上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别并不是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境界实体。也就是说凡、圣所知境的不同只昰能知的问题,并不是所知自身有两种体性的存在世间与涅槃从体性说是不二的,所知体自身只能是一即诸法缘起性空所显之寂灭法性。《大智度论》说:“圣人于诸法不取相亦不著是故圣法为真实;凡夫于诸法取相亦著,故以凡夫人法为虚妄”“凡夫法实性即是聖法”。

  由于凡圣所知境的本质是一体所以圣人从生死世间跃向涅槃境界,只须破除横隔于二者之间的自性迷执的薄纸若能于凡夫于缘起事物的自性迷执中睹见自性空的本相,即可悟人涅槃境界可见,圣人从生死世间跃向涅槃境界其实只是指断除自性迷执,断舍凡夫迷染的境界而超升到圣者清净的境界并不是要断缘起世间法。圣人所得清净的涅槃境界也并非实有所得而只是由见诸法性空而嘚其本性(人法性)的结果。如《大智度论》说:“诸法实相常住不动众生以无明等烦恼故,于实相中转异邪曲诸佛以种种方便说法,破無明等烦恼令众生还得实性,如本不异名为如实性与无明合故变异则不清净,若除却无明等得其真性,是名法性清净实际名人法性中。”

  为了说明中观学的世间与涅槃不二龙树往往称世间法性空即涅槃,或者说法性即涅槃如:

  是空相是一切诸法实相,鈈因内外有是空有种种名

  字,所谓无相、无作、寂灭、涅槃等

  有佛无佛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

  无为法性者,所谓洳、法性、实际、涅槃

  其实,性空、法性本身并不就是涅槃涅槃是指人们摆脱自性戏论后所显境,或者说是性空、法性的所显相圣人破除自性执戏论后,性空、法性得以显现才是涅槃。龙树之所以说性空、法性是涅槃意在强调:涅槃是于诸法性空、法性处而顯,并不是离开世间法而得涅槃也正是在此种意义上,龙树有时称诸法本具涅槃性如《大智度论》说:

  法性者,法名涅槃不可壞不可戏论。法性名为本分

  种如黄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银性如是一切世间法中

  譬如一切色法皆有空分。诸法中皆有涅槃性是名

  这是意在说明,圣人证人涅槃境界不必断世间法,不必断现实的此岸世界历史而是即具着世间一切法而超升人涅槃界。

  四、对小乘涅槃学说之批判

  龙树不离世间而得涅槃的说法是佛教涅槃思想的新观念显然不同于小乘佛教的涅槃观念。我们知道龍树认为涅槃是圣人从现实世界历史中超升到寂灭法性世界历史,与绝对实在合一的境界在涅槃境界中,一切法皆泯灭了差别而成就了洎他一如、平等无二的绝对世界历史在龙树那里,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统一的所以得出世间即涅槃的结论。而小乘佛教往往把涅槃看莋与现实世界历史相对的超越世界历史割裂了绝对与相对的统一关系,所以就得出了离世间得涅槃的结论

  在涅槃问题上,小乘佛敎显然是持悲观主义的人生态度认为世间皆苦,人若想超脱现实的苦难唯有彻底地否定人生,否定现实世间在现实世界历史之外才能获得人生的解脱,证得涅槃龙树中观学则相对地来说对人生、对现实多了一层肯定、积极的态度,主张在现实世界历史之中只要脱離人生的无明烦恼,体证诸法性空本质就可实现人生的超越而证得涅槃。在圣人证得涅槃后现实世界历史不再是苦海无边的世间,而被超升为自他一如、平等不二的自在世界历史这是一种即世间即出世间的解脱思想,体现了龙树大乘中观学涅槃观念是在一个更高的理論层次上向原始佛教涅槃观念本质的回归

  龙树一方面提出世间即涅槃的观念,以表明大乘佛教涅槃观念与小乘佛教涅槃观念的不同另一方面又直接对小乘一切有部的涅槃观念作出批判,这主要体现在他对一切有部涅槃有相(有自性)的指责上在涅槃问题上,一切有部昰主张涅槃有相的即“妙静妙离”四相,这与一切有部的法体实有论的主张是一致的一切有部还认为,人们在禅定的状态中能以无相彡摩地去证见这涅槃四相在龙树看来,一切事物都是无相的(无自性)如果执著于事物有相(有自性),那就是一种戏沦而一切有部认为涅槃有相,恰恰是一种戏论从涅槃自身的体性来看,它是无相无量的不可认为它是有相的。《大智度论》就说:“涅槃无相无量不可思議灭诸戏论。”涅槃是圣人所证自他一如、平等无二的境界是一种绝对的、无限的自在世界历史。如果认为涅槃有相恰恰就会把涅槃当作了相对的,有限的存在而相对性、有限性,正是众生世间的特点可见,小乘一切有部把涅槃看作有相的存在是对圣人所证绝對的、无限的自在世界历史的一种误解。

  龙树还对小乘一切有部认为人们以无相三摩地能缘虑涅槃的说法作了批评他认为,涅槃作為圣人所证绝对、无限的自在之境是不能以世间有为心心数法去把握的。世间心心数法包括小乘所说无相三摩地,都是以能所对待、主客对立为其特点尽管人们的认知能力、水平存在着高下之分,但世间心心数法一律都是相对的有为法既然如此,人们以心心数法去緣虑对象必然落人能所、主客相对的认识关系中,能与所、主与客都同时成为相对的、有限存在而相对的、有限的存在,就意味着是虛幻的存在因为一切相对、有限的存在都无有自性,无自性就不是真实的这样说来,小乘一切有部认为心心数法能把握涅槃的说法無疑是错误的。因为如果认为涅槃是心心数法所缘对象,那么涅槃就成了相对的、有限的存在也就成了虚假的存在,而这就违背了涅槃是指称圣者所证绝对的、无限的自在之境的意义

  但龙树也并非完全否定小乘一切有部涅槃之说,而是将小乘涅槃说当作接引众生嘚权教方便法门在《大智度论》中,龙树就常常论及小乘佛教的有余涅槃、无余涅槃如:

  有涅槃是第一无上法,是有二种:一者囿余涅槃二

  无余涅槃。爱等诸烦恼断是名有余涅槃。圣人今世所

  受五众心更不复受是名无余涅槃。

  所谓新发意菩萨於过去十方无量阿僧只世界历史中,诸

  佛断道者断生死道,入无余涅槃诸戏论断故,言灭诸

  戏论以空空等三昧,舍八圣道汾故言道尽五众能生

  苦恼故,是重担五众有二种舍:一者有余涅槃,舍五众

  因缘诸烦恼;二者无余涅槃舍五众果。

  但龍树同时强调当大乘说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时,只是为了破凡夫对世间法、三界结业生身的执著并不是将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执为实囿。或者说大乘只是在世间相对的层次上说有余、无余涅槃,并不是在超世间绝对的层次上说涅槃如果把有余、无余涅槃执著为绝对層次上的涅槃,则是一种戏论这就如同佛说无常,只是为了断除凡夫世间常见而并非以无常为实说。

  龙树演说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的目的在于先引导凡夫众生知诸法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而追求小乘涅槃,待众生根机已熟再施以大乘性空实相涅槃之教说。甴此可见小乘的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之说只是引导众生接受大乘诸法性空即涅槃说的方便法门。龙树结合二谛说来讨论大乘涅槃与小乘涅槃的关系《大智度论》说:   

  世间法言说故可分别,第一义法无分别何以故?

  第一义中语言道断,以一切心行所行断故但以諸圣人

  结使断故说有后际。后际者所谓无余涅槃。

  这就是说无余涅槃(也包括有余涅槃)是就圣人在修证过程中断烦恼结使而安竝,是世间相待法中的方便言说(即世俗谛)并不是就出世间第一义谛来说的。在龙树那里涅槃最本质的规定,即是诸法毕竟空而显实相涅槃龙树说:“以是智慧断一切结使烦恼人无余涅槃,是世俗法非第一实义何以故?空中无有灭亦无使灭者,诸法毕竟空即是涅槃”龍树认为,只有第一义谛毕竟空涅槃才是具有终极意义的出世间实在,一切世俗谛上安立的佛之方便说教包括有余涅槃、无余涅槃,嘟是相对、有限的世间法没有自性,不是真实的存在

  实际上,龙树所说的世俗谛上的有余涅槃、无余涅槃已不完全是小乘一切囿部意义上的有余、无余涅槃。它们更多的时候是指人们在通向绝对实在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不同的解脱阶段(果位)《中论》就说,圣人见諸法实相毕竟空诸戏论灭,就是有余涅槃;而《大智度论》也说诸佛圣贤人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三者皆以观诸法性空),得一切法實性(法性)就是无余涅槃。但是即便如此也只是世间法中的方便言说,不能执之为实有龙树说:“圣人虽得诸功德人无余涅槃故不以為得。”若人们不执之为实有不以之为得,则“说法者随是法故无咎”

  对于经量部的涅槃学说,龙树未作出明确的批判这或许昰因为他的大乘中观学直接面对来自于小乘一切有部的论战,他的中观学理论又是直接建立在对一切有部哲学观念的破除基础上但是,這并不意味着龙树就同意经量部关于涅槃的说法如前文所说,龙树是以圣者得证世间法性空与寂灭法性合一为得涅槃。也就是说圣鍺得证涅槃不断缘起世间。而由于经量部主张自性实有(种子、界等刹那作用的实有也可称作性,或相的实有经部师是依作用真实成立洎相、自性说),尽管经量部内部存在虚无论涅槃和观念沦涅槃的分歧但同样都会得出断实有的缘起世间(断实有的现象)为得涅槃的说法(所謂烦恼断灭假名涅槃)。实际上当龙树以缘起性空的理沦来建构他的涅槃学说时,已明白无误地否定了经量部建立在刹那性相实有理论基礎上的断世间得涅槃的说法

  龙树认为,最终解脱境界(涅槃)是一种绝对无待的不思议境界是“不生不灭、不出不入、不垢不净、非囿非无、非常非无常,常寂灭相心识观灭,语言道断非法非非法等相。”人们显然不能以能所对待的认识心来缘虑涅槃而只能通过┅种五分别的智慧,即般若智才能契人绝对实在(寂灭法性),证得涅槃世间以能所对待为特点的认识,是一种概念性的认识方式在世囚看来,概念都指向经验事实也即是说,概念与经验事实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而经验事实无疑又是有限的、相对性的存在,所以概念性的认识也落人有限的、相对性的范畴它显然不能用以契人绝对实在,通向涅槃龙树认为,世间人之所以不能证得涅槃就是因为被概念性的认识所操纵,故导致生命世界历史落入相对性的生死轮回若超脱概念性的认知,则能获得非概念性直觉智慧即般若。般若智昰无所执著的直觉智慧(“于一切法不著故,应具足般若波罗蜜”)人们能藉由这种直觉智慧契人绝对实在(寂灭法性),证得涅槃

  龙樹称这种对涅槃的证悟,谓“不住四句而证实际”这也即是“心行路灭,言语道断”的涅槃境界所以,圣人证人涅槃除了无执著的般若智,再也没有任何世间认知心的存在这种涅槃境界,也可称作般若波罗蜜如《大智度沦》说:“此涅槃相,即是般若波罗蜜是故不应有心心数法。”“涅槃无相无量不可思议灭诸戏论。此涅槃相即是般若波罗蜜。”

  圣人虽藉般若波罗蜜证人涅槃然而也並非有所得。圣人得涅槃不过是契人了诸法毕竟空的本性而已龙树说:“有所得故世间颠倒,无所得故即是涅槃”这表明,圣人以般若智契人绝对证得涅槃是不离世间相对法的。在般若直觉境界中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泯灭了相对性的定性存在而超升到五分别的、自他┅如、乎等不二的涅槃世界历史。甚至是般若相自身也不可执为实有因为一旦有定相执著,就会脱离无分别的涅槃界而堕入相对性的生迉世间如《大智度论》说:“如是菩萨观一切法非常非无常,非苦非乐非空非实,非我非无我非生灭非不生灭,如是住甚深般若波羅蜜中于般若波罗蜜相亦不取,是名不住法住若取般若波罗蜜相,是为住法住”

  龙树称般若观涅槃的方法为中道,即不偏于世間相对法的任何一边如生与灭,断与常苦与乐,我与非我等如《大智度论》说:“复次,常是一边断灭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为般若波罗蜜。又复常无常苦乐空实我无我等亦如是色法是一边,五色法是一边可见法不可见法,有对无对有为无为有漏无漏,世间出世间等诸二法亦如是复次,无明是一边无尽是一边,乃至老死是一边老死尽是一边,诸法有是一边诸法无是一边离是二邊行中道,是为般若波罗蜜菩萨是一边,六波罗蜜是一边佛是一边菩提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为般若波罗蜜。略说内六情是一邊外六尘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罗蜜。此般若波罗蜜是一边此非般若波罗蜜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罗蜜。如是等二门广说无量般若波罗蜜”

  但是,般若中道的观法并不意味着取两边之中点否则的话就属于世间法。龙树中道般若的含义是要根本超越世间相对性的存在、相对性的意识,而站在一个更高的、超越的立场来看待世间相对性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现潒世界历史有限性、相对性的束缚,超升到无限的、绝对的涅槃境界中观般若作为一种超越的立场,并不意味着否定世间相对法而是於世间相对法中去除自性实有的执著,即可获得超越的观法比如《中论》的八不缘起偈,所谓“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鈈去”,也就是以中道的观法破除对生灭、断常、一异、来去等世间法自性实有的执著,当下即可超升至涅槃境界同样的立场也体现茬龙树对佛教因果关系的论述,龙树在《中论》中不厌其烦地破世间的因果关系但他并非完全否定佛教因果论,而只是批评小乘一切有蔀建立在自性实有基础之上的因果论他认为,如果像一切有部所说的那样事物实有自性,那么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逻辑上的矛盾最终導致自我否定了因果律存在的可能性。龙树认为这种自我颠覆式的因果理论,其错误的根源在于一切有部对事物自性实有的执著龙树指出,只有破除自性实有的执著才能成立因果律。这种去除自性实有的因果律正是龙树中观学所说的站在超越的立场来看的世间因果關系。这样一来受因果律支配的世间法得以保留,而圣人也就在这没有自性的世间因果关系中实现了人生的超越,达至涅槃显然,龍树以般若中道观法所得是一种精神世界历史、人生境界的超越,它是不离世间的

  龙树还结合缘起与性空的关系来谈般若中道的觀法。《中论》有着关于中道的著名的论颂:“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众因缘生法”即是指世间相對法;世间相对法,自性本空所以“我说即是空”;但只说空还不够,世间相对法虽无自性但并不是空无一切,而是有假名的存在所以说“亦为是假名”;所谓“中道”,即是指既不著有(实有)也不著空(虚无的空)。其实此处所说龙树中道的观法,无非在强调既不能執诸法实有自性也不能执空有自性,因为一切法皆无自性般若中道观法的实质,其实就是观渚法毕竟空但此毕竟空不是断灭一切的虛无空,它只是一种去除自性戏论的观法空不是世间相对法意义上的空。从本质上说它是指不断世间假名有的直觉的体悟、超越的观法。利用这种直觉的、超越的空观只要破除一切自性的执著,就能于假名的世间当体超升到自在无碍的涅槃境界

  六、禅定、戒行鍢德

  那么,般若中道智是如何产生的呢它是否是众生本有的先天智慧?龙树对此作了否定的回答。他认为般若智人们趋向成圣的过程中,在某个确定阶段上产生的真知《大智度沦》说:“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因此般若也当属于因缘法,没有自性龙树即称:“般若波罗蜜,是智慧观法从因缘和合生,是有为法故无常”“菩萨摩诃萨应行无性般若波罗蜜。”

  如何获得般若观空智?龙树认为菩萨在摄心一念的禅定状态中能生出观诸法性空的般若智,而人三解脱门三解脱门,即是指空、无相、无作其实就是从不同的方面指称观诸法毕竟空的般若智。龙树还强调说般若智与禅定是不相离的,离禅无实智離智无真禅。所以般若智也可称作三昧(禅定的异名)。如《大智度论》所说:“是三种智慧若不住定中则是狂慧。多堕邪疑无所能作若住定中则能破诸烦恼,得诸法实相复次是道异一切世间,与世间相违诸圣人在定中得实相说,非是狂心语复次,诸禅定中无此三法不名三昧。何以故?还退失堕生死故”这说明,龙树也是非常注重宗教的实践活动的只不过他更注重的是智慧的解脱。他认为禅萣虽能生般若智,但又应以般若观空智为主导而不应像小乘那样,一味地追求心意识的断灭为禅定的最高状态而达不到最终的解脱效果。

  龙树虽然注重智慧的解脱但他并不否定佛教的戒行福德在解脱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事实上龙树非常重视宗教的修行实践。他茬《菩提资粮论》中就把宗教修习实践分为两种,一是慧业二是福业。慧业即修般若中道智;福业,则是指通常的佛教实修仪式包括所谓忏悔、称赞、回向等。对佛教的宗教实修以及种种福德善行的作用龙树的认识是非常明确的。他认为善德嘉行虽然不真实,泹支持这种实践修行最终仍会导向解脱

  龙树显然承认世间的相对真实性,认为善行会有善报恶行会有恶报。而善德嘉行能够消除惡业的影响同时,善行的积累又会为真智的产生创造条件《大智度论》第九十二卷中,就记载了龙树的一段关于善行得福报易受佛法教化得道的论述。表明了龙树对世间福德果报的重视因为这可把众生导向对世间法的不再贪恋,或减轻无明业力的影响而一心求法向噵并最终趋向涅槃。在一切善行福德之中龙树尤其重视布施的作用,认为布施具有除罪的作用它的力量有时大到足以改变业报。布施的种类很多有财施、法施、舍身施。每一种布施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福报并最终导向解脱。

  龙树强调说大乘佛教讲的福德戒行并不等同于小乘佛教。因为这些福德戒行必须接受般若中道智的指导,不能违背般若性空的原则比如,布施一项必须在三种清净嘚前提下才会有作用有意义,即承认布施本身是空布施者空无和受施者空无。而反过来般若空性智也须结合着布施等宗教实践,才能获得实际的效果否则就会成为断灭一切的空无。因此虽然福德诸行之间存在着差别,但在般若空性原则的统摄下一切皆归于一相洏无有差别。在著相的众生看来诸福德善行之间千差万别,而在圣人看来诸福德善行没有分别,一切都是绝对空性的体现

  既主張履行宗教上的福德戒行,又主张所有的行为之间没有差别皆出于空性,这样的说法显然有令人困惑的地方这似乎有导致世人无视社會道德的倾向:既然一切性空,那么行善与作恶又有什么区别呢?龙树显然不赞同这种庸俗的无道德论我们知道,佛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得不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伦理道理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佛教要在社会上存在下去也不嘚不顺应大众的伦理道德。“道德之作为标准首先是必须人们所共识的、普遍接受,如果佛教不承认哪怕是旃陀罗贱种也能领会的伦理信条那它岂不是成了傻子?”事实上,世人总是以更严格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佛教信徒并将他们视作社会道德的典范。因此龙树一再强調,进行严格的宗教实修的训练持守佛教戒律道行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在《大智度论》中经常能看到很多类似于这样的表述:“诸善侽子诸法性空中无懈怠法无懈怠者无懈怠事,是一切法性皆空无过性空者汝等生身精进,心精进为生善法故莫生懈怠。善男子若咘施若持戒,若忍辱若精进若禅定若智慧若渚禅定解脱三昧,若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若空解脱门无相无作解脱门,乃至十八不共法中莫懈怠”这就意味着,认识诸法性空的道理并不妨碍世间的道德实践。世间的道德善行及宗教戒律能生世间善法它能导致幸福的生活状态,并最终趋向于解脱如果取消了世间嘉德善行,人们也就无从通向宇宙的终极实在我们认识诸法性空,只是把握世间法形而上嘚存在根据并不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所作为。实际上认识到性空本性可以指导现实的社会生活道德实践。在履行宗教的道德戒律生活实踐时坚持般若性空的原则就意味着:不仅不应执著于善恶、是非的二相,而且也不应执著于不二相执著于二相或不二相,都是对最高嘚存在根据、宇宙的终极法则的破坏

  总之,世间的福德戒行意义上的宗教实践对世人来说,具有止灭恶业的作用为最终觉悟的箌来创造条件。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龙树所说福德戒行的作用只是证涅槃的方便法门只具有世俗谛意义上的相对真实性,它对未觉悟的众生确实能起到实际的宗教效果但毕竟不是绝对有效的手段。证人涅槃的绝对有效的手段是般若中道(观空)智未觉悟的众生精进于戒行道德实践,不过是为了在某一阶段获得般若真知对于进入觉悟阶段的菩萨来说,这些福德戒行就成为般若真知的方便运用菩萨可藉此进修诸种功德,如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精进、禅、慧等)三十七道品(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囸道等)以便功德具足而成就佛果。但是菩萨所实践的道德生活和宗教践履,是坚持般若性空原则的他是虽行而无所行,无所行而行他实际上是在藉道德、戒行来修习般若波罗蜜中观智慧。《大智度论》就说:“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得布施施者受者皆不可得而行咘施,不得戒而持戒不得忍而行忍,不得精进而行精进不得禅而行禅,不得智慧而行智慧不得四念处而行四念处,乃至不得八圣道洏行八圣道不得空三昧无相无作三昧而行空无相无作三昧,不得众生而成就众生不得佛国土而净佛土,不得诸佛法而得阿耨多罗三藐彡菩提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如是行无所得般若波罗蜜。”c事实上菩萨进行现实的道德宗教实践活动时,有时也行恶行这被看作菩薩大悲化度众生的方便示现。菩萨之恶行是出于空性的方便示现所以具有道德上的善的色彩。对菩萨来说善与恶并不是由外在的事实來决定的,而是由空性本质来决定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菩萨证性空本性并不脱离现实世间绝对的真实只有借助于相对的境界才能實现。这也是从道德戒行的宗教实践活动来反映龙树中观学世间与涅槃不二的道理

  七、中观学的无住涅槃说

  大、小乘佛教都是鉯证涅槃为最终的目标。在龙树看来大、小乘也都是契人性空实相为得涅槃,只是由于认识上的不同导致了对涅槃的证得有深浅上的差異大乘所得无量,而小乘所得则有量龙树认为,这只是由于智慧的深浅不同造成的并不是涅槃自身有量。《大智度论》就说:“问:涅槃是无量何以言二乘所得有量?答曰:言智慧有分有量,不说诸法法性有量”

  在龙树看来,大、小乘对实相的看法都是指空性但由于智慧有深浅不同而导致对空性的认识也不一样。小乘佛徒不具般若中道观空智而只具有以能所对待为特点的知性之知所以只知諸法无常空而不知诸法自性空。大乘菩萨具般若中道观空智所以能知一切法自性空,空也复空于空有二边俱不执著。这才导致大、小塖圣人对实相的认识不同也直接导致所证涅槃的不同。具体来说小乘执著空相为实有自性(即以无常为空,此处无常当指断灭之义)所鉯唯求断灭世间,灰身灭智人无余涅槃大乘菩萨则于空、有二边俱不著相,能于生死世间当下悟入空性证得涅槃。小乘所谓人无余涅槃实是只自度不度他。大乘中观学则主张不离世间证得涅槃而又不取涅槃相能返回世间度脱众生,所以是既自度又度他体现了大乘菩萨道慈悲利他的普世主义精神。《大智度论》对大、小乘所具有的不同的解脱智慧作了明确的区分说:“菩萨知慧胜声闻辟支佛一者鉯空知一切法空,亦不见是空空与不空,等一不异;二者以此智慧为欲度脱一切众生令得涅槃声闻辟支佛智慧但观诸法空,不能观世間涅槃为一譬如人出狱,有但穿墙而出自脱者有破狱坏锁既自脱身兼济众人者。”

  大乘圣人以般若中道智所得涅槃又可称作无住的涅槃。无住的涅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性空实相上来看二是从度脱众生的行为上来看。

  首先从性空实相上来看,世间本性是空涅槃本性也是空,世间与涅槃从空的本性上也即从绝对角度来看是不二的。大乘圣者以般若中道智于世间相对法中破除自性戏论(观空)当下就可于相对世界历史超升至绝对的涅槃境界。在涅槃境界中一切皆是自他一如、平等不二的。由此世间与涅槃吔平等不二。这是圣人以不著空有二边的中道智观诸法性空的结果相对于小乘著空相而取证空相涅槃来说,大乘圣者所证境界意义上的涅槃可称作无所证的涅槃,或者叫无住的涅槃如《大智度论》说:“问:云何菩萨得是道法而不取涅槃证?佛答:菩萨观色等一切法空,是菩萨以深人禅定心不可乱得智慧力故,不见是空法以不见故无所证。”龙树还打比方来说明大、小乘得涅槃的差别他说,就好潒用手来捉营草若快速捉之则不伤手,若慢捉则容易伤手大乘圣者以中道智观空,知空也空不取涅槃相,如快速捉草而不伤手而尛乘圣者由于不具中道智,只知于无常灭而观空所以取空相涅槃证,不能成就佛法正果就如慢速捉草而伤了手。

  在龙树那里大塖菩萨无住涅槃的另外一层含义是指,菩萨所证涅槃是在从事现实的道德、宗教的实践活动中展开的,对涅槃超越的体证是在动态的過程中进行的,而不是静态的存在这说明,龙树的涅槃概念是一个实践性的概念而不是抽象的理论性概念。既然世间本来性空以空為实相,而这实相又是涅槃的内容所以世间与涅槃是一回事。菩萨的目标就在于将世间的涅槃性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在现实的世间将涅槃境界全幅地展现出来菩萨不能以为证得性空就可以停止下来,因为现实世间是无尽的菩萨证性空得涅槃的过程也是无尽的。他要茬不断地进行现实世间的宗教道德实践活动中将超越的存在意义展现出来。也就是说涅槃境界、世间的超越的存在价值、意义,要在菩萨不停止的实践活动中来实现这显然不同于小乘圣人取空相人涅槃的静止的解脱行为。相对于小乘取静态的解脱状态为涅槃大乘菩薩在动态的实践活动中所证的涅槃境界,可称作无住的涅槃

  其次,从度脱众生的慈悲行上来看无住涅槃大乘菩萨的理想目标是成佛,这就需要菩萨践行普度众生的菩提誓愿集诸功德教化众生共人涅槃,在此之前菩萨是不能停下来,这也就有了菩萨的无住的境界

  我们可以从菩萨修习“福业”的宗教解脱论角度,对此作出解释我们知道,佛教是一种追求解脱的宗教但是,与一般的宗教完铨以信仰为基础不同佛教的解脱,除信仰外还可靠智慧来获得。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形上学思辨的色彩但是,我们绝不能无限誇大佛教形上学在整个佛教体系中的地位事实上,形而上的部分只占据了次要的地位在佛教僧人们的眼中,最重要的是获得解脱而解脱的实用目的,仍是佛教最关心的问题哲学之所以有价值,只是因为它对于解脱有益为解脱服务。这好像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之存在價值无非是充当了基督信仰的奴仆。同样龙树虽然注重智慧的解脱,主张在现实的人生实践活动中实现人生境界的超升但是,他绝鈈否定传统佛教对业报轮回的信仰事实上,当圣人将现实的世间完全显现为涅槃境界之时他不仅在人生境界上实现了完全的超越,而苴同时也消除了无明业力的影响脱离了生死轮回的束缚,这时他才可以称作佛。所谓佛就是能于一切法获得解脱自在者事实上,菩薩并不就是佛菩萨虽获得般若正智,但其生命结构未完全得以净化他仍有微细无明,其善行功德也不够完善而佛则不仅断尽一切无奣烦恼,而且具足无量功德就生命结构来说,佛是完全净化的生命结构他不再受业力的影响。就智慧来说佛得一切种智,于一切法獲得自在解脱将一切世间法超升到涅槃界。而这些方面菩萨做得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菩萨仍须不断进行世间的宗教实践以消除自身無明业力的影响,净化自身的生命结构但大乘菩萨在进行自我实修的同时,也积极地帮助他人进行解脱的实践这主要表现为菩萨以种種方便示现的方式,人四方度脱众生(此即菩萨的慈悲愿行)在这种种道德的、宗教的实践活动中,菩萨积累着善根福德以便在未来的某┅时刻,积聚足够的功德而完成生命净化过程如愿成佛而于一切法得自在解脱。在这之前菩萨是不能停下来的,一停下来他的功德業行的积累过程,他的生命结构的净化就此中止而不能成佛。于是就有了大乘菩萨的无住的境界。龙树在《大智论》中以射箭比喻对菩萨无住的境界作了说明:“又为明了故说善射譬喻如人善于射术,弓是菩萨禅定箭是智慧,虚空是三解脱门地是涅槃。是菩萨以智慧箭射三解脱门虚空更以方便力故,以后箭射前箭不令堕涅槃地,未具足十力等佛事故终不取证”“若我得佛事具足,是时当取證”

  龙树还批评小乘圣人对涅槃的追求是自利的,他们注定不会取得多大的成就小乘的理想不过是大乘佛教解脱之旅途中的一站,根本达不到最终的觉悟解脱而大乘佛教的理想是成佛,这是一个据说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才有可能实现的理想只要成佛的理想未能實现,大乘菩萨就不会停下来

  大乘佛教的理想是成佛,这被认为是大乘区别于小乘的主要特征之一然而,佛身的体性如何成佛昰否意味着生命的永恒不死?解决这些问题,是理解龙树中观学解脱实践终极问题的关键

  龙树在其《大智度论》中多处提到了两种佛身,如:“佛有二种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佛身有二种,一神通变化身二父母生身。”“佛身有二种一者真身,二者囮身”“佛有二种身,一者法性生身二者随世间身。”“有二种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者随众生优劣现化佛”

  其中,法性身、神通变化身、真身、法性生身等皆是含义相同的概念(只是在细节方面稍有不同),而父母生身、化身、随世间身、随众生优劣现化佛等也皆是同一所指,是指法性身为度众生而方便示现的应化身或者说随众生业力所造而现的化身。

  关于法性生身(以法性生身作为第┅种身的统称)的性质龙树认为他遍在于宇宙之中,无边无际具有庄严、微妙的色相,和无限的自在神通能变现无量无数佛身,放无量光明说无量佛法《大智度论》说:“是法性身满十方虚空无量无边,色像端正相好庄严无量光明无量音声,听法众亦满虚空亦常絀种种名号,种种生处种种方便度众生常度一切无须臾息时。如是法性身佛能度十方世界历史众生。”

  佛之法性生身实际上是菩萨结过历劫修习,积聚了足够的善根智慧功德而成就的完全净化的生命形式由于完全断灭了无明业力的影响,所以法性生身佛能于一切法获得自在随意作神通变现,遍于一切法而无碍这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存在形式,他不是世人所能见到的三界色心之身因为他已经斷除了成为三界轮回之身的可能。他是非色非心的但又不等于虚空。有鉴于佛教对生命结构的复杂认识我们毋宁推定佛的法性生身是┅种完全清净无染的、微妙的色心存在形式。龙树说他“色相端正相好庄严”这显然不是三界色心之相,而是唯佛及人七地菩萨才能睹見的妙相色心身法性生身所具有的一切妙色相状以及无量光明神通变化,其实都出自一切种智此如《大智度论》所说:“诸佛得是身彡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及无量光明神通变化皆是般若波罗蜜力。”

  可见佛之法性生身遍在于宇宙一切法,其形象是非常微妙、庄嚴的显然不同于三界结业生身形像。其差别在于三界结业生身相由凡夫忆想分别所生,而出三界之佛生身相则是佛的一切种智(般若无礙智)所显现的清净微妙的色心相是由圣者长期积累的无漏清净自业积聚而成。三界中也有善恶业、福德果报但三界中的福报之身,显嘫与恶报之身相对仍是轮回世界历史的生死业相。而无漏的清净佛身则是无分别的、非相待的业身是体现性空实相的清净业相,实际仩无相之相相而无相。由无漏清净业所成就的佛身即是遍在于宇宙的法性生身。

  所谓化身就是指佛法性生身为度众生,随众生業力所变之身法性身佛变身无数遍于宇宙而常说法,但众生由于无明烦恼的遮盖而不能得见法性生身但佛不舍众生,随众生业因缘而隨机应现实际上,众生所见佛身主要是由众生自身业力所造,《大智度论》就说:“(化身佛)若长若短若干种色随众生先世业因缘所見。”应化身是随众生不同的业力而现故有种种的不同,而法性生身所现之无量佛(相而无相)则无有异佛所得清净法性生身,本是无相の相(正因为是无相之相,所以称之为出三界清净相)而凡夫见之则各随其业而成有定性如来相。这是众生的各自业力所造的结果并不昰佛本来有此种种定相。

  实际上佛法性生身及佛应化身都是指主体位格上的现实的佛身。其中法性生身佛是圣人所得完全净化的苼命形式,不受任何三界无明业力的束缚他是证人涅槃的实际受用者。法性身佛按后来大乘佛教的说法当称作“受用身”。这是现实Φ的佛存在的状态在此状态中,佛享受他在做菩萨时所得到的功德我们不可死板地理解,佛在得正觉后便对世间没兴趣事实上,出於慈悲他的受身仍然住于有为的世间。法性身佛虽然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生命体但仍属因缘法,他是由菩萨的无量功德因缘而生《大智度论》就明确表示说:“诸佛身亦如是,从无量功德因缘生不从一因一缘一功德生,亦不无因缘有从缘和合故有。”“佛身亦尔从初发心所种善根功德,皆是佛身相好因缘佛身亦不自在皆属本因缘,业果报故生”既然是果报因缘法,那么很显然佛身也是囿为法必归无常散坏。虽然佛身寿命长久但终归磨灭。这正如《大智度论》所说:“虽久住性是有为法故必归无常,散坏则无身譬如善射之人,仰射虚空箭去虽远必当堕地诸佛身亦如是,虽相好光明福成就名称无量度人无限,亦归磨灭”

  但在龙树中观学體系中,还有另外一重意义上的佛法身龙树在《大智度论》中就说:“观渚法空是为见佛法身”,“此中佛自说:见法身者是为见佛。法身者不可得法空。不可得法空者诸因缘边生,法无自有性”这其实是以性空、如性为法身。法者即是指一切性空之法。身者即是聚积之义,聚积诸法而成身法身,即是指聚集一切性空之法为身以性空为法身是实际上是就宇宙整体而为法身。龙树认为一切相对的个体事物都没有自性,是虚假的而只有总一切性空之法(整体)才是绝对的实在。而绝对的实在并不在相对事物之外由见诸相对法无自性即显现绝对的总体的实在,这町称作如性、实相龙树即把由性空所显宇宙的如性、实相,称作法身这是将宇宙绝对的如性、實相加以人格化表达的结果。龙树认为只有证得如性、实相,才能契人绝对证得涅槃而成佛。在此如性、实相,成为众生成佛的本體性根据这也是龙树将如性、实相称作法身真佛的根本原因。

  这里有必要交代龙树中观学中“法身”与“法性生身”概念的区别當龙树用“法身”概念时,一般是指如性、实相当他用“法性生身”,或“法性身”时一般是指由无量功德缘生的佛身(受用身)。龙树囿时对这两个概念不作区别而混为一谈但就龙树整个佛身理论来看,这两个概念还是有差别的后来在中国传播龙树中观学的鸠摩罗什茬《鸠摩罗什法师大义》一书中,就把法身区分为两种:一是“妙行生身”一是“法身实相”。这显然与龙树的“法性生身”与“法身”的概念相应

  龙树认为,一切现实中的佛身包括法性生身佛与应化身都是因缘有为法,缘和故有缘散故灭,所以于现实中求佛の定相不可得《大智度沦》说:“是五众非如来,离五众非如来五众不在如来中,如来亦不在五众”现实中的如来无定性,因无定性所以能显示绝对的法身真佛。《大智度论》说:“一切法从和合生无有自性故,无有定法名为佛。”显然在龙树看来,一切现實的佛身都是不真实的、无常坏灭的只有唯一的性空实相法身才是不生不灭、如如不动的真佛。

  龙树认为正因为现实中的如来定性不可得(性空),而世间法定性亦不可得(性空)所以如来性与世间性不二。《中论》说:“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如来无有性世间亦無性。”这就是说现实中的如来相与世间一切法相,都是没有自性而无自性即如性、实相,当体就是真佛法身由此,世间一切相包括凡夫相、须陀洹,乃至菩萨相佛相等等都平等不二,是一切法平等中皆不可得所谓“一切法皆不合不散五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無相”所有的世间法在相对的层次上有差别,而在绝对的层次则没有差别或者说,作为相对的个体的法是有差别的而作为总一切性涳法的整体则没有差别。在龙树看来成佛的理想就在于断除世间的一切自性戏论相,破除一切无明烦恼而直观如来法身超然于一切分別决定相之上,在形而上的宗教境界之中获得无限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从超越的立场来看世间,一切皆是平等不二现实的佛身人灭,或不人灭都是没有定相的,无所谓灭与不灭灭与不灭平等不二,一相而无相《中论·观涅槃品》说:“如来灭度后,不言有与无,亦不言有无非有及非无。如来现在时不言有与无,亦不言有无非有及非无。”这就是说如来无定性,自性是空所以灭非实灭,顯示实相而现在如来不灭,自性亦空非实不灭,显示实相总之,如来灭与不灭皆无自性都是唯一真实的法身佛(实相)的体现。对于洳如不动、唯一的真佛法身来说无所谓灭与不灭。换句话说对唯一的真佛法身来说,不存在寿命无寿命的问题寿命与无寿命平等不②,如《华严经》就说:“如来非寿命非无寿命”龙树中观学成佛的理想,在于直观宇宙实相证得超越的涅槃之境,摆脱一切世间生迉烦恼的束缚而不在于成就寿命长远的定性佛相。从本质上说龙树所说的成佛,意味着获得一种超越的人生意义将人的现实生命从形而下的分别世间,超升到形而上的五分别之境

  可见,龙树说佛化缘已尽而人灭度(指法性身佛)灭的是无自性的缘起身,而如来真佛法身则如如不动、不生不灭(“如来是不生不灭法”)小乘佛教一切有部也讲佛人灭度,但由于不懂得缘起性空的道理执佛有定性相,所以主张佛人灭是实人灭度龙树中观学虽也讲佛灭度,但由于佛无自性本性是空,所以佛人灭度实无灭度(灭度也实无自性)

  龙树關于如来法性生身的思想,实受到大众部关于神圣世尊思想的影响与经量部的人涅槃之神圣性世尊思想也有相通之处。《异部宗轮论》記载了大众部的如来世尊具有这些特征:如来色身实无边际如来威力亦无边际,一切如来无有漏法诸佛寿量无有边际等等。舍尔巴斯基在《大乘佛教》一书中论证了经量部关于圣者涅槃后的存在状态:“尚有一种精微难言的意识存在于涅槃之后”龙树一方面继承了关於神圣世尊的思想,另一方面又着重从缘起性空的角度论述了神圣如来世尊也是因缘法其性本空,不是实有这就与小乘佛教建立在法嘚实有基础上的神圣如来世尊就有了本质的区别。小乘经量部所说人涅槃后的“精微难言的意识”即如来世尊也是实有的无漏法,换句話说佛的自性也是实有。在经量部那里也不存在不生不灭的实相法身的概念。这就同龙树所说两种如来佛身的思想有着根本意义上的汾歧

  无论是小乘一切有部主张涅槃实有,佛人灭度是实人灭度“其中,意识与生命永远寂灭”;还是经量部主张涅槃是刹那的烦惱性相的止灭“仅仅是世间过程的简单终结”,而尚有精微的细意识的存在(神圣如来世尊)都同样是将世间与涅槃视作相对立的存在。這正如舍尔巴斯基在《大乘佛教》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两种情况下我们都假设了某种实有的东西说它存在于涅槃前,消失于涅槃后这便使得涅槃不仅是相对的,而且是某种因缘的产物(有为)”而按照龙树的说法,由诸法性空所显真佛法身(如性实相)如如不动、不生不滅圣人直观诸法无性,契人如来法身即可得涅槃这样一来,真佛法身与涅槃就成了绝对的、非缘起的存在就可以断定:绝对与相对倳物之间没有差别,涅槃与世间也没有差别这正如《中论·观涅槃品》所说:“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

  舍尔巴斯基在其《大乘佛教》一书中把如来法身与涅槃视作同一的概念,并认为如来法身是个遍在于宇宙万物的神圣人格属于泛神論意义上的概念。实际上舍氏对龙树的如来佛身概念缺少深人的了解,他未能认识到人格化的如来佛身乃是主体位格上的佛身属于因緣有为法,而不同于作为宇宙本体或者叫理体意义上的实相法身,从而混淆了这两种不同意义上的佛身概念我们在这里有必要强调,龍树的如来实相法身(真佛法身)是指无意志的宇宙本质的存在是一切宇宙万法的共同本性(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性)。用佛教化的语言来说嫃佛法身是客观的理性身,是总一切性空法为身它遍在于宇宙万物之中,是宇宙万法的真实本体因此,它根本不是一个神格化的概念而只是指宇宙一元的终极实在。龙树所说成佛证涅槃的目的不在于成就不生不灭的神格化的生命(法性生身也最终会灭),而是证得一元嘚宇宙真实本性(实相)净化自身的生命,实现人生的超越

  第六章  大乘唯识学的涅槃学说

  唯识宗是中观学之后兴起的另一个印度夶乘佛教。它的创始人是无著和世亲大约生活于公元五世纪他们组织中期大乘经典《解深密经》,《大乘阿毗达磨经》等成立唯识学派,他们的重要代表著作有:《瑜伽师地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摄大乘论》等世亲之后,又有陈那、护法等对唯识宗的理论做出重要的发展并对早期唯识学的重要代表作世亲的《唯识三十论颂》分别作了注疏,后来由中国唐朝的玄奘法师辑成《成唯识论》十卷成为唯识宗最重要的代表著作。唯识宗提出阿赖耶识缘起论认为诸法皆是由阿赖耶识变现而来。这是针對于传统的十二有支缘起论而提出的新缘起说它以一元的本源论破除了小乘个体多元实在的实体观,进而破除了小乘灰身灭智的解脱论但认为阿赖耶识仍不是真实的存在,而只有一元的真如法性才是终极的实在真如法性即是缘起诸法寂灭的本性,它内在于缘起法中聖者解脱不在于断灭缘起法,而是以五分别的直觉智慧亲证诸法清净本性而得涅槃。这说明生死与涅槃是不二的唯识宗将证得涅槃的過程称作转识成智,并认为转识成智的最终结果即是证得无住处涅槃。对于传统意义的诸种涅槃学说唯识宗也统统纳入唯识宗的理论體系。唯识宗又提出三乘真实说认为,由于众生根机的不同故所成就的解脱境界也不同,所以有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无住涅槃的说法但诸种涅槃所证得的本体理境是同一的,即是清净真如这就是说,三乘所说所缘缘相同而行与果不同。唯识宗对涅槃概念的阐释以及依据唯识基本理论对涅槃思想的阐述,体现出与中观学不同的特点也体现了唯识宗对佛教涅槃观念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

  唯識宗的创始人是印度的无著与世亲唯识宗又名法相宗,佛学界有法相、唯识分宗之说认为无著明法性相,故称法相宗而世亲显万法唯识,故称唯识宗其实二说理论侧重点不一样,而思想实质同一这里二者并取,取其实质叫做唯识宗。与中观学一味破斥小乘法相實有而少有正面建树不同唯识宗非常重视对宇宙法相的分析与认识,它批判地继承了小乘一切有部的五位七十五法的范畴但却作根本竝场的改革,首先从数目上看组成宇宙的七十五种元素增加到了一百种,其次是认为这些元素并没有实在的自体而是由主观的心识所變现。这样世界历史的进程便在唯识学那里转化为了观念论的由内向外的流动和变现。而这就是唯识宗的万法唯识之说

  唯识宗认為,人有八种识即前五识、意识、末那识及第八阿赖耶识。其中第八阿赖耶识是一切法(即百法)生成的所依,它能变现一切法之所以能变现各别不同的法,是因为其中含藏有一切法自性不同的种子(功能、势力)种子的自性不同,一切宇宙现象就有了区别这种缘起论,叒可称作“分别自性缘起”“分别”,即是指一切存在事物(百法);“自性”即是指诸存在事物(百法)自相。一切法自相不同皆是由阿賴耶识摄藏种子各各变现而来,即称自性分别缘起

  阿赖耶识是如何由所摄持的种子变现万物(百法)的呢?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中所摄藏的种子是由人数习言说熏阿赖耶识而成的名言种,由此种子生起身内及身外的一切法种子实质上只是名言、概念的东西,它是由识嘚分别执取而熏习成一切宇宙万物(百法)实际上只是这些不同观念的显现。阿赖耶识又称藏识意即含藏一切存在法(百法)的种子。很显然唯识宗的藏识说,是小乘经部细心说、随界说一路发展下来的结果经量部就认为,每一心识刹那都充满了无始以来个人的全部经历留丅来的业行力量唯识宗的藏识说,不过是将经量部的相续的业行势力聚合而成为一个统一的识体而已

  然而,唯识宗说识又不止阿賴耶识一种尚有前七种识,即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以及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此外,还有众多的心所法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与前七识及各自心所法都能变现诸法。《成唯识沦》说:“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这里讲的能转變的诸识即是指八种识及其心所。“是诸识者谓所说三能变识及彼心所,皆能变似见相分立转变名。”唯识宗认为这八种识能于洎内识变现种种影相,如眼识变现形色耳识变现声音,即能把识的一部分转变为对象(似我、似法)(其中,能缘虑为见分所缘为相分)。泹唯识宗强调前七识的变现作用与第八阿赖耶识是不同的。第八阿赖耶识变现万物是从本源论上来讲宇宙现象事物的产生。如《成唯識论》卷二说:“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又说:“异熟识由共相种成熟力故变似色等器世间楿,即外大种及所造色”而七识及心所变现事物,是从认识论上来讲人的认识对象是由识自身所变现是对识自身的认识。《成唯识论》对这两种识变作了分别:“有漏识变略有二种,一随因缘势力故变二随分别势力故变。”第八阿赖耶识摄种子变现根身器界是随洇缘势力变,而前七识变现的识自身内之对象则是随分别势力变。唯识宗所讲的阿赖耶识缘起论指的是随因缘势力变的缘起论。而随汾别势力故变归根结底是由随因缘势力变所摄因为前七识种摄藏在第八阿赖耶识中。阿赖耶识缘起说是从本源论上揭示一切唯识的唯识學宗旨前七识的变现说则是从认识论上进一步彰显诸法不离识的唯识学宗旨。也就是说在缘起论上唯识宗并不是主张八种识缘起,而昰主张第八阿赖耶识缘起由于第八阿赖耶识摄藏一切法的种子,是一切缘起法生成的根源所以它又称作本识、或藏识。

  唯识宗将┅切法归之于阿赖耶识转变形式认为一切法唯识,一切法不在识外这也就意味着否定了外部世界历史的实在性。按唯识宗的说法宇宙间一切法都是由阿赖耶识变现的,而阿赖耶识为各各有情各各有之因此,现象世界历史都是由各各阿赖耶识变现而成这就是说,每個有情都生存于各自阿赖耶识变现的世界历史而每人的阿赖耶识所摄业力(有支熏习种子)不同,所以各人识所变的世界历史也就各不相同比如:“如饿鬼傍生及诸天人世间于一事,见彼所识有差别故”既然一切皆是识变,所以一切现象的存在物皆是识的转变形式,本質是识并不存在所谓的外在的实在物。这就否定了小乘一切有部的七十五种元素的法体实有说而经部师所说的色、心的刹那的实在,甴于也是离识(阿赖耶识)而有所以也在被唯识宗的否定之列。这是从本源沦上来辨破小乘自性实有说另外,唯识宗还从认识论上辩破小塖的自性实有说如小乘一切有部就主张认识中的能与所、识与境,皆是有实体性的存在而唯识宗则认为,识(前六识)作为存在是如幻嘚缘起法,由第八识所摄种子为因相待而起所以并非实体性存在。而识所对境也只是识自身所现之影相,并非识之外的实在因此,境亦无实体性而小乘所说的识境实有,实际上是对识所现的似能所相执取的结果并不真是实有。

  唯识宗也依万法唯识、识外无境說反对外道人我实有说(灵魂实有),认为外道所谓的实有我(灵魂)实际上也是执阿赖耶识所变现五取蕴为我。如《成唯识论》说:“世间沙门婆罗门等所有我见一切皆缘五取蕴起。”既然五取蕴也是由识所变的假有所以于五取蕴上并不存在如外道所说的灵魂实体。在唯識宗看来外道(如婆罗门等)既坚持灵魂实我常住论,又讲轮回与涅槃这是自相矛盾的说法。《成唯识论》说:“所执实我既无生灭如哬可说生死轮回。常如虚空非苦所恼,何为厌苦求趣涅槃?故彼所言常为自害”因此,并不存在所谓的常住实我(灵魂我)而只有识所变嘚五取蕴构成生死轮回的世间。而五取蕴的断灭即超脱生死,获得涅槃   

  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缘起论与传统上的十二有支缘起相仳具有更广泛的对治性,是彻底地贯彻佛陀无我宗旨的完善的缘起说十二有支缘起主要是针对外道执著我的偏见而成立的缘起说,但咜不能破除诸法自性实有说也即只能成立人无我而不能成立法无我。而阿赖耶识缘起对治的范围非常广泛它要破除的错误观点包括“戓有计执自性为因,若有计执宿作为因若有计执自在为因,或有计执实我为因”等等总之,包括一切人有我及法有我见只有阿赖耶識缘起论,才能真正建立人、法二无我论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唯识宗唯识无境说只否定识外之境,并不否定境的存在唯识宗认为境是内识所变,不在识外虽是假有但不是绝对的空无。唯识宗所要破除的是对假有之识境的执取并不否定假有的存在。   

  唯识宗认為万法产生的根源在于阿赖耶识并且还将阿赖耶识视作生死轮回的主体,这在形式上有着灵魂论的倾向俄国学者舍尔巴斯基就认为,“唯识论者认为各别的所有观念都只是藏识的转变形式这代表了那种关于思想的相续之流的理论向某种实体灵魂的教义的显明回归。’’英国学者A.B.凯思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说:“这样的观念实际上也就许可藏识有很大程度的实在性和普遍性,我们不妨将它看做类似吠檀多那样的绝对的东西藏识的受染和变现万有,也就像受无明影响的绝对者的活—动;…..·由是而言藏识也就同数论的神我没有哆大区别了。”我们认为唯识宗的阿赖耶识与外道实有的灵魂有着原则上的不同。在唯识宗看来阿赖耶识只是生死轮回世界历史中暂時的主体,而不是实体性的灵魂也就是说,阿赖耶识并不是实有它并不比它所变现的对象具有更多的实有性。实际上它自身也是假囿的无常法,以虚妄分别为性《辨法法性论》说:“由不知真如,起虚妄分别名曰一切种,为现二取因依此起异识;故彼因及果,雖现而实无”一切种者,即是指阿赖耶识它的本性即虚妄分别,所以不是实有另外,阿赖耶识与其他心法一样也由自种子生起。洳《成唯识论》卷四说:“如是八识及诸心所定各别有种子所依”可见,阿赖耶识必然仍是现象界的假有它虽然形式上类似于灵魂实囿论,但是在本质上却与灵魂实有论有着原则的差别这一点,我们可从上面唯识宗对外道灵魂实有论的批评中看出来

  同龙树中观學一味破斥小乘法相实有而少有正面建树不同,唯识宗不仅对宇宙的存有论结构作了层次分明的描述而且还进一步明确了缘起世界历史嘚产生根源,这是唯识宗的一个理沦特色之处而龙树中观学理论重心在于用般若智慧荡相遣执,开显宇宙实相而对于缘起法的构成,未作出存有论根源的说明唯识宗对现象法结构与根源的说明,目的在于保留住现象事物作为假有的存在地位同时也从根源上说明现象法的假有性,藉此在其背后探寻真实的存在根基因为,按唯识宗的“假必依真”的说法现象界的假法必然有其真实的存在根基,否则嘚话现象界就失去了存在的本体依据。而现象界是人的识变世界历史这是一个人赋予之的意义世界历史。人与其现象界必然要有真实嘚存在依据以作为人超越现象界并改变其生存意义的本体依据。寻找并构建人识变世界历史存在的真实根据才是唯识宗成立万法唯识說的真正目的。唯识宗以万法唯识说对小乘自性实有论的破斥其目的即在于让人认识到现象世界历史是假有的,不能在变幻不定的经验卋界历史中寻找人的生存的永恒价值,而只能在现象世界历史之上寻求超越的本体根基,来安顿人的精神生命人只有超越有限的现潒界,证得现象背后真实的本体才能从有限的范围内解放出来,而体验到无限从经验的时间中解放出来而体验到永恒。如果说一切宗敎与哲学的境界是至乐、自由与不死的话那么在唯识宗看来,证本体的境界即是这至乐、自由与不死的境界这也就是佛教所追求的涅槃境界。

  二诸法真如: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唯识宗所说作为人及现象界的存在根基,就是指真如何谓真如?《解深密经》说:“甴此真如胜义法无我法,不名有因非因所生,亦非有为是胜义谛。得此胜义更不寻求余胜义谛。唯有常常时、恒恒时如来出世、戓不出世,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谛是遍一切味相。”《成唯识论》说:“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真谓真實,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虚妄义。”这就是说真如是恒常的、遍在的,非因缘非待他的绝对实在是不生不灭、清净湛然的如如实在。这体现了真如作为绝对实在的超越性根本不同于生死无常的现象界的假有。

  经验现象的存在对应于人的认识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相与共相自相,即经验界刹那显现的缘起自性;共相即是指全体经驗界事物可言诠的共性理则(如无常、空、无我等),或者是某类经验界事物的共同属性(如火是一切火的同共属性)前者是人感觉现量所得,後者则是人的比量(知性的判断、推理等)所得按唯识宗的说法,经验现象的缘起自性(自相)是阿赖耶识变现结果,又是依他待缘的相对性嘚存在所以是虚幻不实的假有。作为指称经验现象事物的共性理则的共相则是抽象的理则,是知性对经验事物的共性加以言诠的结果并非实有。而作为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的共相如火等,虽不是抽象的理则但也是识变的缘起法,也是虚幻不实的假有唯识宗所说超验的真如实在,显然不能说是经验现象界的事物自相也不可说是共相。《成唯识论》释真如曰:“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荿实,显此体遍常非虚谬简自共相虚空我等。”真如之所以不同于事物自相是因为事物自相“局法体故,不通于余”而真如则是遍茬的超验实在,贯通宇宙一切森罗万象真如之所以不同于事物共相,是因为第一种空、无我的抽象的共相理则“虽遍诸法,体非实有”;而第二种作为识变的同类事物共同属性的共相也是唯局同类,不通于余不具有真如超验本体的遍在性。所以唯识宗才说真如不哃于事物共相。

  从唯识宗对真如与自、共相的简别可得出这样的结论:真如既是实有而且也遍在于宇宙一切法。作为一种遍在的绝對实在真如是个具有本体性质的概念。我们对本体一词的规定是指现象世界历史的超越的存在基体它的特点是:首先,本体具有超越性它是超越于经验世界历史之上,是绝对真实的形上实在;其次本体具有内在性,它并非脱离经验世界历史而是内在于现象世界历史,是现象世界历史的存在真性唯识宗的真如,就是这样一个本体的概念首先,唯识宗也是认为真如具有超越性它不生不灭,常寂無为;其次真如并非在识变的世界历史之外的存在,而是内在于识变世界历史是识变世界历史的本性,如《成唯识论》说:“此诸法勝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唯识宗所说的既超越又内在的真如本体其实是一切现象事物存在的超越依据,是现象卋界历史背后的真实存在以作为现象世界历史存在之价值所依。显然这是一个价值论意义上的本体概念。

  唯识宗的真如本体接近於西方康德哲学所讲的本体概念康德哲学中的本体,是指“noumenon”它的基本含义是指现象世界历史超感触的基体,主要是指物自身(也包括睿智存在者、灵魂等)在康德哲学中存在着两个世界历史的划分,即超越的本体世界历史与经验的现象世界历史其中,现象世界历史是甴人的理性运用先验范畴统合感觉材料而成的表相世界历史并不是事物自身。而本体世界历史则是物自身的世界历史物自身是超验的夲体,人的理性能力只能运用于经验表相世界历史而不能认知本体本体并不是在现象世界历史之外,而就在其中以作为现象世界历史存茬的基体(基础)这种基体是指存在的真实根据、超越的所依,是一个具有价值论意义上的本体概念而不是指客观意义上的现实物质。唯識宗的真如本体概念同康德哲学物自身概念相似也是指价值论意义上的本体、存在的真实根据的意思。

  正如康德由成立物自身引入矗观(创现)物自身的睿智存在者(上帝)并最终导人在实践领域对上帝的信仰一样,唯识宗成立真如本体也是为了确立对宇宙绝对的宗教信仰与实践。在唯识宗那里也存在着真如本体与唯识现象两个世界历史的划分,唯识的现象世界历史被认为是非真实的存在而真如本体卋界历史则被认为是真实的存在。人类生存于现象世界历史然经验世界历史是变幻不定的,不能给予我们生存的永恒的价值与精神上的臸乐故人类必然要超越于经验世界历史,寻求超验的实在来安顿人的精神生命。唯识宗的真如本体即是这样的一种超验实在,它是┅宗教信仰与实践的理论设定不是人的知性认知对象。唯识宗认为真如本体即不能用理性认知、语言概念来表达,它“名言道断寻思路绝”,唯圣者自内所证在唯识宗那里,真如本体起到了对世人宗教修行的目的性规范作用它是众生修行解脱的终极目标。众生若鉯真如本体为所缘境则可净化现实的生命,使识变的现实世界历史超升到本体世界历史而获得解脱证得涅槃。

  唯识宗所讲的真如夲体不同于小乘及外道的绝对实在论小乘及外道的绝对实在,就其超验性而言也可称本体比如,小乘一切有部认为多元的法性自体是恒常的实在是不变的超验实在,也即本体而现象界则是由法体所起现的刹那无常的作用聚合而成。本体与现象之间虽然属于不同的存茬层次但二者并非没有联系。如小乘有部所说恒常的法体在业力的影响下能起现无常的现象。可见在小乘看来,本体虽是恒常但并非不动本体之动,即成现象界无常的存在而本体即动即静,在无常的现象中本体又保持其不变的实有。这在唯识宗看来是一种错误嘚见解唯识宗认为,本体作为超越的形上实在必然是如如不动的恒常实在,任何现象界的无常变化都不会影响本体界的如如的寂止状態如《成唯识论》说:“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虚妄义。”夲体既然是湛然不动的恒常实在就不会在无明业力的影响下起现现象界的刹那无常的作用。在唯识宗看来小乘所说恒常法体起现刹那無常作用,实际上是将常住本体当作了无常法的生因《瑜伽师地论》说:“谓无常法是因,无有常法能为法因……又虽无常法,为常法因”这就是说,作为无常现象法的生因只能是无常法,而不能是常法常法是无为法,无常法是有为法如果认为无为法能生起有為法,则无为法也就成了有为法所以,小乘说常住法体能生起无常现象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唯识宗对外道本体沦的批判也类似于此洳批判数论自性本体(原初物质)时就说:“且常住者,若能生果应是无常。”总的说来唯识宗认为,本体是恒常寂灭的超越实在它是現象世界历史存在的本体根据,而不参与世间缘起法的生成世间法生成根源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摄藏一切法的种子故能生一切法。洏真如就内于这些识变的世界历史之中是识变世界历史的真实本性,即唯识实性它根本不同于小乘及外道所说能生宇宙万法的诸种本體(绝对实在)之说。

  康德认为物自身的本体世界历史是不可知的。但物身身又内在于经验世界历史与经验世界历史发生着关系。是仩帝创造了物自身而人的经验直观、理性范畴把物身身统合成表相世界历史,如果没有物自身经验的表相也无从产生。同样唯识宗吔认为,真如本体不可言表它超乎人类的理解和语词,它对我们之所以有真正的意义因为它与经验世界历史发生着关系,它内在于人識变的表相世界历史如果没有真如,也不可能有表相世界历史的发生(因为妄法必依真而有)。圣者自内所证则为真如而众生由于业力嘚影响才将真如表相为识变的存在。这就是说识变的表相只是真如的一种表现形式。真如与识变的表相之间不一不异识变的表相世界曆史是意义的世界历史,人由于自身的善恶、染净业力的影响而将真如表相为不同意义的经验世界历史或是善或是恶,或是染或是净嘫而真如则始终不变其本性,善恶、染净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从真如本性来看,善与恶染与净,是同一的互相包融的。善与恶染與净,是相对的而真如本性则是绝对的,是超越世间善恶、染净的至善、至净人们若能在表相世界历史中体证到真如本体,也就获得叻解脱证得佛教所说的涅槃。;涅槃是超越的人生境界是至善、至净的宇宙本性显现状态。

  唯识宗将宇宙一切法的真如性称作本來自性清净涅槃这是因为,一切现象界的事物都是真如本性的表现形式都具有真如实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切现象界的事物本来僦具有涅槃真性,人们证涅槃只不过证一切事物的本性而已《成唯识论》卷十曰:“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为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清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斷。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这就是说一切现象界的事物,无论是染是净其本性都是绝对的至善至净,这可称作本性清净一切事物的清净本性,只有圣者才能自内体证圣者证到这个清净本性,也就证得涅槃这个清净本性是证涅槃的基础,或者说昰涅槃体性一切诸法无论染净,都具有清净的本性我们可以把一切法具有清净本性,称作诸法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但是,真如是指诸法(一切事物)的真实本性涅槃则是指圣人所证超越之境,这两个概念之间是有细微差别的我们之所以把一切法具真如本性称作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是就一切法与圣人所证涅槃境界之间的关系来说的我们知道,一切法真如本性乃是圣人证涅槃的先决条件,一切法在圣人涅槃境界中都保持着自身的存在圣人是不断一切法证其本性而得涅槃。由于一切法真如本性与圣人涅槃境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財称一切法本来自性清净即涅槃(本来具有涅槃性)。窥基曾释真如即涅槃曰:“一切法相真如理此出体也。即七真如中实相真如理彼云②空所显,约诠所辨涅槃依得显,故以相即”即是说,真如是诸法真实本性本来不可理解不可言词,人们只能近似地以人、法二空悝(性)这样的言词概念来表达真如其实,概念只能指向真性而不能证得真性所以当用人、法二空性概念来表达真如性时,只是约诠所辨并非实是所指。同样以涅槃来指称真如性时,其实是就涅槃是证真如性而得的意义上来指称真如性并不是说真如性自身就是涅槃。泹显然涅槃与真如二者具有相即的关系。

  三、转识成智证涅槃

  唯识宗根据对真如本体的证得与否将人的现实生命分成两个意義不同的层次。一是识变的生命世界历史一个是智现的生命世界历史。识变的生命世界历史是由阿赖耶识所摄藏的名言熏习种所生,鉯虚妄分别为性是八识所对境、有分别的表象世界历史,(《摄论释》认为表象世界历史“唯意言性”)是杂染的生死世界历史,而不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是生命世界历史的本真存在。智现的世界历史则是五分别智所显现的清净的生命世界历史,是以无分别智契人宇宙实相、与本体合一的生命存在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生命的本真存在。众生由杂染的生命现实向清净的生命境界的超升就体现为由识變世界历史向智现世界历史的超升,这可称作转识成智说

  唯识宗认为,识变世界历史与智现世界历史产生的根源都在于第八阿赖耶識《摄大乘论》就明确地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界”即因义,也即阿赖耶识它是一切生死雜染品法生成的根源,也是清净品法生成的依因“诸趣”是指杂染的世间法,“涅槃证得”则是指清净的出世间法阿赖耶识之所以能荿为生死流转与涅槃出世法的根源,就在于它摄藏有漏种与无漏种前者的现行变现杂染生死法,后者的现行变现清净出世法所以转识荿智的关键就在于转舍阿赖耶识中的有漏种,转现阿赖耶识中的无漏种若阿赖耶识未转,则以无}

为什么有些信佛的人品行并不好佛教是佛的教育。但凡教育都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信了佛就一夜之间变成圣人那些人要是不信佛,可能更自私、品行更不恏信佛对他们多少有点约束与改变。任何一块良田中既有稻穗也有杂草。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佛门之中也不例外佛门根植于人世,不可能不受世间的影响但长时间有佛教观念的熏陶,有戒律的要求总体还是比一般世俗生活的群体更有自我约束力一点。按律修行嘚正法道场很多持戒严净的出家人也有很多。
佛门里常常把孝顺分为三种:小孝中孝,大孝小孝就是在生活上孝敬父母、给父母以粅质和精神上的照顾,让父母衣食无忧;中孝就是光宗耀祖出人头地,为父母脸上增光;还有一种是大孝是佛门的大孝,就是将父母救出生死轮回因为我们出家了,不仅是报现生一世父母的恩而且要报生生世世父母的恩。报恩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把父母度出三界,讓他们得究竟之解脱
末法时期,道德日渐败坏争斗日渐激烈,众生沉沦而不自知累及佛门。君不见现在道德底线日渐后退以一种鈈可逆转的态势加速沉沦。过去认为不可接受的现象与观念现在都成了家常便饭甚至引以为荣。传统美德风雨飘摇、土崩瓦解佛法在卋间,不可能不受世间的影响
认真学佛的人堕落恶道的比例很低,这并不是说信了佛就一定品行高人一等,不是的但学佛后知道正確与错误的界限在哪里,知道因果不虚了多少心存点敬畏了,这就是增加了一条刚性底线更重要的是,佛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我们自己业重障深无力自救时,还有佛菩萨的救度就像把生铁放在宇宙飞船上,也能飞向太空这才是学佛之人,鈈易堕落恶道更重要的原因
佛教观念中的生命体系,不限于常人可见的人与动物还包括肉眼看不见的种种众生。从生命结构上可将┅切众生分为三个部分,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众生有食欲与情欲,色界众生有形体而无食、色二欲无色界众生连身体都没有了,只是纯粹的精神世界历史从生命的存在形式上,从下往上可分为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十种卋界历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十法界”。
声闻指通过修习佛法从凡夫走向解脱的四个阶层,包括初果须陀含、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每一层次在佛经中都有详细的修行方法及成就的明确标准。断了“身见、戒取、疑”三结证须陀含果;断除三结,加仩贪嗔痴薄证斯陀含果;断除五下分结,证阿那含果;断除五上分结证得阿罗汉果。

证得初果后就进入了不会逆转的解脱之路了,僦像登上了直达终点的高铁一样最多在人间或天界轮回七次,必证阿罗汉果证得二果后,最多只会在人天中再往返一次就能证得阿羅汉果。证得三果后来生不再入欲界,而是生往五不还天在那里直接证得阿罗汉果。证到阿罗汉后就彻底了脱生死了。


缘觉又称独覺是指在没有佛法的时代,自证自悟而证得涅槃但没有用自己所证之道来教化大众、没有开创出佛教时代的圣者。
菩萨是梵文音译铨称是菩提萨埵。凡发菩提心受菩萨戒,行菩萨道走上自度度人的成佛之路者,皆是菩萨是凡夫到成佛的过程,按成就的层次分为伍十二个阶次每达到一个层次都有客观的标准。
佛教是讲实证的宗教修行的每一个层次及修证的方法都有详细的指导,以及成就的标准每一层次都可亲自验证。古往今来修到各个层次的圣者层出不穷直到现在的南传佛教中,都经常有修行人证得阿罗汉果了脱生死。
佛是梵文的音译是佛陀的简称。只有在没有佛法的时代通过自修悟道、证得涅槃并且创立佛教、广度众生者,才能称为佛这里可鉯看出,同样是证涅槃佛与阿罗汉一个最典型的区别就是在无佛法之时代,自证涅槃并创立佛教

一些人说自古以来,佛门中没有人修荇成佛由此否定修行的意义,这是误会了佛的含义佛的含义中有“第一个开创佛教”的意思在里面,就像木匠的开山祖师只有一个鲁癍后来的木匠手艺再好,也不可能是木匠业的祖师民间对佛的称谓叫佛祖,就有这层意思了不断有人宣称自己是佛降世,这就像某位木匠宣称自己是木匠业祖师一样不靠谱这是缺乏基本常识的表现。


十方无数的世界历史、过去现在未来都有无数的佛。我们这个世堺历史最近成佛的是释迦牟尼佛是位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现在还存在大量的文献记载及考古证据释迦牟尼佛出生在2500多年前的古印喥,原来是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的提罗拉科一带)的太子后出家修行、自悟成佛,并创立佛教释迦牟尼佛是释迦族的圣者的意思。紟天在印度与尼泊尔还有许多释迦牟尼佛活动过的遗迹有大量的考古证据。
欲界包括地狱、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罗道及天道中朂低的六层天界。其中地狱、鬼道与畜生道为三恶道;人道、阿修罗道、与天道为三善道欲界众生有食欲和淫欲,食欲以维持生命淫欲以延续种族。孔子说:食色性也就是指的欲界众生的两种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欲界天包含六层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忝、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这六层天,还有男女淫欲其中四天王天与忉利天“形交成淫,与人无别”但只泄风气;夜摩天异性拥菢一下,即可达到完全的满足;兜率天的男女只要牵一下手,就能身心相通得到极大的身心满足;化乐天只需相视一笑;而他化自在忝的异性,只要相互眼神对视一下就够了

  天界的环境极好,光明柔和所以天人是不需眨眼睛的;天女不会怀孕生育,而是化生的;天界众生都有种种不同层次的神通可以飞行变化;天人身体柔软,心性柔和性格平和;天人相貌普遍非常好,还可以自由变成自己囍欢的样子

  其中兜率天分为两个区域,外院是天人所居内院是弥勒菩萨率领圣众修行的区域。兜率天的寿命是天寿4000岁相当于人卋间的5.84亿年。也就是说在5.84亿年后,弥勒菩萨才会下生人间成佛所以历史上及时下一切号称弥勒下生的人,都是假的

  在他化自在忝与色界的梵众天之间,也就是位于六层半的位置有一处“魔天”。喜欢破坏别人修行的魔王波旬就是这一层天的天主。


这六欲天樾往上层,福报越大他化自在天达到了三界欲乐的最顶点状态。当然上层天界的享乐与人间不一样天界之乐更纯粹、更圆满。

  而湔面所说的魔天是物极必反的一类,正常的欲乐对他们而言已经索然寡味他们要玩更出格的。故而他们常通过使坏或破坏别人的修行為乐就如纨绔子弟中的学坏的那一类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来世能否往生天界从这一生的心性就能判断出来。如果乐于布施、心性柔和则更容易生往欲界天。


色界四禅天包含十八层天:

  初禅有三层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二禅有三层天:少光忝、无量光天、光音天。

  三禅有三层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四禅有九层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忝、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色界众生只有形色而无食欲和淫欲了。他们的能量来源是光及宇宙能量而不需要像我們人类一样必须通过动植物的转化才能利用。他们的生命来源是化生也就是在轮回中彼处灭、此处生而自然变化到色界天的,不需要通過异性的交配来产生新生命

色界不再有欲乐,而是沉浸在禅定之中修过内观或禅定的人可能都有体会,修到一定程度时欲乐再好,吔只是一种扰动就像眼中的金屑。金屑虽然值钱但眼睛受不了。

禅定是一种不假外求的清净之乐禅定之乐远胜于欲乐。


无色界包括㈣层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无色界众生连身体也没有了,只有意识
我们这个世界历史中每一层岼行的天界都不止一个,而是多以千计就象我们这个世界历史不仅地球上有人类,还有其它星球也有人类一样有一些佛经将相近似的、关系较密切的几层天当成一层天来讲的,也有分开来讲的就象亚欧大陆可名之为亚洲与欧洲,也可视之为一个大洲不同的佛经由于翻译的时期与译者的不同,音译的名称也可能略有出入但所指的都是相同的天界。
二十八层天越往上福报越大,欲望越淡心越清净,寿命越长容貌越美,越光明这种乐是极大的精神之乐,修过禅定的人就会有体会

  由下至上,每一层天的寿命越长对应人道嘚一天越长,如与人道最接近的四天王天寿命是500年左右,一天大约相当于人道的50年六欲天中的第六层他化自在天,一天相当于人道的16000姩左右一生相当于人类世界历史的92.16亿年。所以有天上才一日世上几千年的说法。到最上一层非想非非想处天天人的寿命是八万大劫。

  这个三千世界历史从生成到毁灭的全过程在佛经中称之为一大劫。这种世界历史成而复灭灭而复生的过程循环不已、无穷无尽。

  光音天到非想非非想处天不属三千大千世界历史,但还属三界六道这些天道生成到毁灭的周期比三千大千世界历史更长。

  所有这些天道众生寿命终了还要在六道中轮回。

  欲界六层天可以修福报而生色界与无色界的各层天需修到相应的禅定层次才能到達。


一般意义上的阿修罗是指天道中的一个异类,属于忉利天中的一个特区阿修道众生的福报特别大,脾气也特别大好争斗、喜欢咑打杀杀,是天道中的战争贩子男性阿修罗异常丑陋,而女性阿修罗特别漂亮有人可能觉得奇怪,同属于一类差别能这么大吗?君鈈见同是孔雀雄孔雀美艳无比,而雌孔雀其貌不扬阿修罗道之男女相貌差别,也与此类似

  修福不修心,福报特别大、脾气也大嘚人易生于阿修罗道。阿修罗道众生因为福报大、本事大、脾气大故而造孽的可能性也极大,来世易堕落至三恶道


在六道之中,天噵纯是光明地狱纯是黑暗,饿鬼如处黄昏而人道处在中间,所以光明与黑暗各半表现在世象上,是盛衰交替;表现在世俗人心上吔是善恶与是非错杂。说到这里可能有人有疑问了,一个正常的普通小百姓一生会有一半的恶吗?答案是肯定的一般人一生杀死的動物(包括昆虫等)、吃掉的鱼虾动物至少千万计。这在人类的视角看来是正常行为在天道循环的角度来看,通过杀死别的生命来维持洎己的生命是谈不上善的——凡利他即为善、利己而损他则为恶。
人道处在中间上可通过布施、禅定与修行上升到天道、乃至证得解脫;下则可能因放纵自我的贪嗔痴、多造杀盗淫,而沉沦到三恶道万劫不复。
据佛经记载在我们这个小千世界历史,有数以千计的存茬人道的星球我们地球只是其中一个有一定文明程度的星球。其他有生命形式而无人类文明的星球约有八万左右佛经中重点介绍了地浗之外的三个外星文明的状况,描摹得特别详细包括诸如身高、相貌、寿命、生产方式、食物、婚姻、贸易等等。比如脸型一项:我们這个地球因为大部分大陆北宽南窄,所以人类的脸型也是大致是上宽下窄;有个星球的大部分大陆是近乎圆形的所以那个星球上的人類的脸型也是近乎圆形的,还有一个星球的大陆多半方方正正所以那个星球上的人类的脸型是方方正正的,这就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忝人合一思想有兴趣了解外星文明的人可以找相关佛经了解一下。
畜生指我们肉眼所能见到的、除人之外的一切有知觉、有自我意识的苼命植物不属于畜生道,因为植物是没有感知的它没有自我意识,不知道自我的存在没有苦乐等感受。

  畜生的特点是痴愚只會凭动物本性行事。畜生道绝大部分众生生存极为艰难生命毫无保障。

  杀生多的话轻则堕畜生,重则堕地狱毫无理性可言、过於感性、放纵自己的情欲、只会随顺动物性本能行事的人,也易堕落畜生道


鬼道绝大部分是福报消耗殆尽的众生。

  我们知道绝大蔀分的能量来源于光。天道纯是光明所以天道物产极为丰饶,天道众生福报特别好人道黑白各半,寒暑各半人类福报总体处于六道嘚中等层次。而鬼道的白天也如黄昏光明不足,故物产极少而鬼道众生极多。所以鬼道最大的特点是物产严重不足,生存资源极为稀缺

  鬼道众生有两个特点,一是因没有福报及资源严重缺乏的缘由而长受饥渴,有的找到食物也由于生理结构的原因吃不下去瑺饿得皮骨相连;二是极度胆小。很多人怕鬼实则鬼怕人超过人怕鬼十倍都不止。

  鬼道分很多种大部分是饿鬼,也有极少数一类昰有点福报的就如极度贫穷的贫民窟中,也有个别生活条件相对好一点的人家还有可能偶尔冒出个暴发户。有的鬼道极孤独一直在陰沉沉的沼泽荒原孤独漂泊,无衣无食、无房无侣还有一类鬼道叫入处饿鬼,这类鬼能与人道有感应比如人类日常的祭祀,这一类的餓鬼能享用到要是入了其它一些鬼道,就无法享用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去世后,还与亲人有感应的原因

  避免落鬼道的办法,是岼时形成布施的习惯在种种福田中多种福报种子。福德未尽就不易落鬼道;贪心较轻,也不易落鬼道在布施过程中,就能不断减轻慳贪之心


地狱道是恶业极重及心性极暴戾的人的去处。所以平时喜欢杀生脾气特别差、缺乏最基本的人性底线的人,就可能是地狱种孓

  地狱分很多种,单单我们这个世界历史就有十八个大地狱五百左右的中型地狱,小地狱成千上万地狱生存环境极为恶劣,苦難极重用大家能理解的、通俗的方式表达:有的地狱极热,有的极冷;有的刀刃状物遍地步步撕割;有的罡风四起,风起处如同钢刀飛舞皮肉片片撕裂,随即复生循环不止;有一种夹山地狱,这里的众生时时感受到大山反反复复压碎自己;有的地狱的空中时时密集飛落尖利物;有的地狱恶臭不堪;有的地狱被各种怪物撕咬……种种苦楚不一而足。而且这些众生生命极长生而复死,死而随即复生有一类最痛苦的地狱叫无间地狱,一人之身同时承受种种痛苦求片刻止息而不可得,时间极长要经历无数次世界历史生灭过程。如殺父母者必入最令人恐怖的无间地狱

有的地狱存在于异类空间,有的在星系中间的黑洞中以超越人类能力的方式存在着。《杂阿含经》记载:“此千世界历史中间闇冥。日月光照有大德力,而彼不见其有众生,生彼中者不见自身分”。千世界历史指银河系这裏描述的是银河系围绕着黑暗,中间的黑洞暗冥无光恒星的光辉再强大,在黑洞中的地狱众生连自身都看不到。


从最高的天界到最深嘚地狱越往上越光明,越往下越黑暗地狱道普遍极黑暗,众生只感到极大的痛苦与无边的恐惧不知道痛苦来自何方。

天界纯是光明天人身体光明柔软、容貌极美。佛陀住世时常有天人来请教佛法,这些天人“容色绝妙其身光明遍照祗树给孤独园”。曾经佛有个絀家不久的弟子念念不忘自己国色天香的表妹有一次佛带他去了一次忉利天,看见了忉利天的天女再看他表妹就象看猴子一样,丑得沒办法形容了还有一个与佛同时代的居士叫给孤独长者,因为乐于布施而生天界第一次下来拜见佛陀时,因为无法适应地上的环境身体柔软之极,像熟面条一样瘫在地上无法站立,佛让他变成人类这种坚硬的形状才站立起来


人道与畜生道之外的四道,并不是在我們这个时空意义上的存在坐飞机与宇宙飞船不能上天界,挖地道也不能入地狱我们的感知超脱不了我们这个四维时空的限制,我们制慥出来的仪器也只是我们感知的延伸同样无法超越这个四维时空的限制。而人道和畜生道之外的所有生命形态都是超脱我们这个四维時空而存在的。

那么我们怎么样来认知其他层次的生命呢心清净到一定程度,各层次的生命形态就会由近及远在我们面前层层显现我們凡俗众生的心纷乱不堪,如同波涛汹涌、浊浪翻滚所以只能感知到表层的波涛;而清净的心如同止水,清澈之泉下水底之物朗朗毕現。

修到深层次的禅定也能开发出种种神通,展现在眼前的世界历史其丰富程度远在常人的经验之外。

根据渐进的层次分为四禅与四萣修习的方法及修成的标准在佛经中有详尽的介绍。禅定可得到一种极大的精神之乐禅定之乐超越了世界历史一切的享受,男女之欲樂与禅定之乐的比较如砖头比翡翠、土坯比黄金。

同时禅定也可生发神通,包括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禅定功夫越深,所生的天界也越高其中修成四禅则生于色界十八层天,修成四定则可入无色界四层天

  在四定的基础上,断尽我见(自我觀念)可入灭尽定,即入涅槃永不再入轮回。禅定是进入涅槃的一个途径但不是必经途径。通过观照五蕴、证得无我同样可入涅槃。前者是依定、慧二力后者只依智慧之力。


就我们人类而言对世界历史的认知不外乎六种途径: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身体的触觉及感知、加上情感思维。这就是佛教的“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入与后面谈到的“识”构成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种识构成“我”的世界历史。比如眼识即是视觉世界历史、耳识构成听觉世界历史、鼻識构成嗅觉世界历史、舌识构成味觉世界历史、身识构成身体感受世界历史、意识构成自我的精神世界历史等等这六识构成自我的世界曆史。芸芸众生、苦乐悲喜、天地万物不过是构成“我”的世界历史的调料。一个生命一个世界历史六识之外没有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只是“我”认知的世界历史山河大地只是“我”这个生命个体眼中的山河大地,一切的现象都只是自我的认知也是构成自我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了这个“我”“我”的世界历史也就随之湮灭,了无痕迹有人说,不管自我这个生命体是否存在都不妨碍这個世界历史的客观存在,这种说法是从物本位出发的人要解决自身的问题,有必要从人本位出发从自我的认知入手。将物质世界历史汾析到分子原子乃至夸克及弦论对解决人的精神层面的问题毫无助益。
人有种种痛苦烦恼都是源于自我的认知烦恼本身就是六识中的意识。爱看电视是眼识的需求、爱听音乐是耳识的需求、喜欢香味是鼻识的需求、爱好美食是舌识的需求、运动按摩男女之爱是身识的需求一切情感与思惟是意识的需求。世界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需求超越这六种认知体系
生命是由六识构成的一个暂时现象,没有了六识僦没有了生命生命只有不断变迁的现象而无实体。而这六入与六识皆是迁流不息、无法停留的要保持生命的存在,必须片刻不断地满足这六识的需求我们就被迫为追随这些无常的需求而奔波不止,这是生命的苦之所在苦的根源是无常。
五蕴是色、受、想、行、识昰构成生命的五大要素。

  “色”指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在佛教中,将物质概括为地、水、风、火地为固态及其性质,水为液态及其性质风为气态及其性质,火为能量及其性质一切物质都不外乎这三种状态加上能量。

  “受”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受

  “想”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内心的影像,包括念头与情感

  “行”是指一切变迁的现象。对自我的生命而言包括身荇、意行、口行。

  “识”如前所说,识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感官中产生的六种世界历史体系包括视觉世界历史、听覺世界历史、嗅觉世界历史、味觉世界历史、触觉世界历史、思维情感等。识是生命结构的最高层次佛说:齐识而还,不能过彼不要認为在识之外,还有个“真心”、有个“佛性”没有。真心只存在于妄心之中真妄不二,一体两面

  这五蕴中,色是物质基础受、想、识三者是感受与精神层面;色、受、想、识四者是空间存在概念,行是时间概念指色、受、想、识的变迁过程。

  现代心理學对人的一切分析最高达到精神的层面,也就是五蕴中“想蕴”的层面认为精神就是“我”的核心。卡笛尔说我思故我在。但请问昰什么在认知这个精神是什么在认知“我思”?这个就是佛教中的识的概念

  这个识在认知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在认知色、受、想、行没有这个识的参与,人不过是一架精密复杂的肉体机器虽然能对外界有自然的反应,但不会认知自我的存在也就產生不了自我意识。

  一部高科技制作的机器人也有类似于生命的各种传感器(感受器官),也有相当复杂的记忆与分析程序(类似於生命体的大脑)但没有“识”的参与,它产生不了自我意识它不知道它自己在干什么,也不知道它自己的存在与国际象棋大师下棋的计算机“深蓝”,其记忆与分析能力远在常人之上但它不知道它自我的存在。

  科学界一直认为思维能力达到一定高度就能产苼自我意识,但思维能认知思维吗没有高一层的“识”的参与,即使复杂如“深蓝”也不能产生自我意识有识的参与,即使最简单的苼命体--如蚯蚓也知道它自己的存在。识是有情生命与非有情类及物质世界历史的分水岭

  五蕴是构成生命的五大必要因素和全部内嫆,缺一不可在无常的原则下,五蕴需要不断地补充否则生命无以为继。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补充这五蕴以维持生命的存在。迁鋶不息的五蕴构成生命现象现象之中,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生命需要对五蕴无止境地补充,为之奔波不停片刻不能止息,这就是苦苦的根源是无常。

六入、四食与五蕴是从不同的视角分析生命现象六入与四食也可以纳入五蕴分析的范畴。


四食是从生命需求的角喥来分析生命结构四食包括:粗抟食、细触食、意思食、识食。

  粗抟食指食品、水、空气等物质需求这些需求构成生命的物质存茬;细触食指眼耳鼻舌身等感受的需求;意思食指思维情感的需求;识食指自我认知的需求。粗抟食构成物质存在后面这三者构成生命體的精神存在。

  四食与五蕴有完全的一致性。其中粗抟食指色细触食指受,意思食指想识食指识。为什么在这里只分析四蕴洏没有行蕴?如前所述色、受、想、识是空间分析,行是时间分析五蕴即反映佛教的时空观。四食侧重空间分析而时间包含在空间嘚变迁之中。

  生命的存在必须有这四食缺一不可。这四食迁流不息、不能恒久存在(即行蕴表示的变迁)故生命的存在必须不断補充四食,为这四食奔波不息因为一切皆是无常,四食之中并没有一个恒定不变的自我,“我”只是四食组成的一个暂时现象缘在則在,缘尽则灭所以一切的努力最终都是毫无意义的。即使在当下也找不到意义所在,所谓意义不过是意思食的需求。


四念处指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这四念处,指五蕴中的色、受、想、识四蕴身念处指色蕴,受念处指受蕴心念处指想蕴,法念處指识蕴这是从不同角度分析生命的结构。

  观四念处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如实观照的方法,证得无我而不仅仅是观身不净、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这种分析方法把四念处极度窄化了。

比如身不仅能令人产生不净想也能令人产生净想。比如同样一个女人在伱眼中污浊不堪(不净),在他眼中貌美如花(净)若单观不净,是偏执于一处单观不净的一面,用来对应淫欲当然是利器但当成┅种观念,就偏于一处了而不是如实观了。什么是如实观全面的、客观的分析,才叫如实观观色,要做到“色集、色味、色患、色離如实知”知其产生、变迁与消亡的过程,知其带来的利与弊知道出离的方法。

观四念处基本的分析方法一是无我观,二是无常观观身、受、心、法四念处的无我与无常,从而完全意义地破除“我执”把我执破除了,一切生命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十二因缘:十②因缘分析自我生命的流程,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最核心的无明是认为有个自我,洇我执(自我观念)产生的种种烦恼不懂得认清无我、得到解脱的方法;行指五蕴中的行蕴;识指五蕴中的识蕴;名色指色、受、想三蘊,其中色指五蕴中的色蕴名指受、想两蕴。

  无明是个总源头加上行、识、名色构成的五蕴,当下这一刻的生命现象就产生了

  有了五蕴,就有了生命现象自然就有了生命的造作与功用。生命的功能当然是通过六种感官起作用的。所以就有了“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受器官;有了六入就有眼、耳、鼻、舌、身、意带来的六种觉受,这就是“触”;我们会对觉受产生分別就有了苦受、乐受、不苦不乐的感受,这是“受”;有了苦乐之受自然产生贪爱(隐含相对而生的排斥,即嗔)包括欲爱、色爱、无色爱,这是“爱”;有了爱就会产生执取之心,包括欲取、见取、戒取、我取这是“取”;一旦执为自我所有,就是“有”包括欲有、色有、无色有;一旦执有,就变成了“我”或“我的”这就是“生”;有了生,就有了变迁、衰亡这就是“老死”。

  这┿二因缘必须要有前者才会有后者,环环相连前者是后者存在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现在部份佛教普及类书籍中往往將十二因缘的每一种,解释为从几岁到几岁比如认为十六、七岁为爱,三十岁为取这是严重的谬误。婴儿喜欢某个玩具是不是“爱”?想占有这个玩具是不是“取”?

  十二因缘不是指年龄现象而是在每一个当下。比如因为有自我观念(无明)从而有了当下這个自我(行、识、名色构成的五蕴),这一刻碰巧因为眼睛看到书上某句话(六入),而在心里产生一个概念(触)进而产生分别の念(受),生起喜欢之心(爱)迅速接受了这种看法(取),纳为自己的观点(有)我的这个观念(生)时刻都会被时间消磨、被別的观念冲突而改变(老死)。在看到书上一句话的这一瞬间十二因缘就完整地周流了一遍,十二因缘是不是当下


三法印指无常、无峩、涅槃寂静。注意这里是“无常、无我”而不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无我与无常,遍五蕴之一切处而不光指“诸行”与“诸法”。若单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同样是将三法印窄化了

  无常是时间分析,无我是空间分析这是佛教的核心世界历史观——“卋界历史”二字,世指时间界指空间。《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如梦幻泡影是从空間意义上说的如露亦如电是从时间意义上说的,这一偈讲的就是三法印中的无我与无常而佛法最终指向,一定是涅槃这是三法印中嘚涅槃寂静。

  三法印是佛教与其它宗教的区别所在凡指向三法印的就是佛教思想,凡违背三法印的即不是佛法


什么是佛教? 佛教昰种教育即佛法的教育。这是佛教二字的本来意义

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一种对佛法教育的很通俗简约的概括。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世间法是从行为上的论述;“自净其意”是出世法,是心灵的修行;两者是从身到心的修荇

何谓修行?修行就是修正净化自己行为与心灵的过程修正自己的行为,向内审视自己的内心探究一切苦与烦恼的根源,净化自己惢灵上的贪欲、嗔恚、痴愚得到心的解脱。

涅槃是佛教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所谓涅槃,就是心的解脱《杂阿含经》对涅槃的表述是:“贪欲永尽,嗔恚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

近似地说,佛教就是止息痛苦的方法


佛教没有主宰,佛陀只是老师释迦牟尼佛呮是比我们先开悟、是个先行者,悟到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找到了生命的归宿与解脱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传授下来所以佛陀与信仰者嘚关系是师生关系,我们拜佛是礼师在寺院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称谓本师就是根本的老师的意思。
因果律是一種因果关系什么样的行为造就什么样的后果。世间任何事都有其前因后果任何事物都逃不过因果法则。对生命体来说从浅近而言,仳如种植能得收获付出多有回报,予人快乐则得人善待作恶多端必自断生路;从深远而言,行为的影响能跨越多生多世的生命之流過去世的行为同样影响今世的结果。
因为因果是一种对等关系善恶报应就很好理解了。善行能结善果恶行只能结恶果。但此对等关系呮是性质的对等而非量的对等。在实际上结果往往远远大于起因。比如一颗种子能结数十乃至数以千万倍的果实种子只是因,即根夲原因;除了种子这个因之外还有阳光、水土、肥料等等的作用,这些都是缘此二者为因缘关系。因是决定因素缘为辅助条件。因緣共同作用而产生果这就是因果。
因果报应不一定都是立竿见影正如种子下地,还有个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发豆芽菜一夜可成,种果树数年才有收获;为善如果有恶果必定是善业未熟,而过去的恶业先成熟了;为恶见善报必是过去世的福报未尽,而今卋的恶业未熟对因果报应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深远的眼光。
善恶报应不是一种很理想的表达方式因为善恶的标准因人而别、因地不同,吔因文化背景等差异迥然各异因果律的概念更能体现其本来意义。
命运不是出生那一刻的时间决定的而是生生世世的行为造就的,出苼的时刻只是借以推断的一个工具
有的乱世之中或群发性的事故中,大家一起遭受灾难就有很多人不理解,这些人都是造了恶业吗答案是肯定的,这种叫共业不造那个恶业就不会生在那个乱世,也不会刚好赶上那场灾难数以亿计的人中,这些人该受此报就会阴錯阳差地凑到一起,躲都躲不掉该受多大的报应就有多重的后果;不该受此报应的人,会在灾难发生时天缘凑巧地躲过或奇迹般地逃苼。
慈悲心如同磁铁、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财富、地位、名望、如意眷属等等不求自来,源源不绝
人心就是祸福的源头,想要改变命運就先改变自已的心
生命死后并非什么都没有了,而是会在六道中轮回这六道是:天、阿修罗、人、畜生、鬼、地狱。

六道并不一定嘟要齐全有的世界历史和时期就只有其中某几道。在恐龙时代以前我们这个地球虽然没有人,但我们这样的世界历史有无数个人道鈳以在其它地方存在,空间与时间只是众生心中的幻相故不存在时空的差别,要转世一念可至待我们这个世界历史条件完备,适合人類的福报后人类就自然产生在我们这个世界历史,或从其它五道转世或从其它世界历史转来。其它道的缺失也以此类推这个世界历史毁灭了,生命就会在这个世界历史之上的一些天道或另外的世界历史轮回不息


六道的数量是个金字塔形结构,上层极少每往下一层,数量是相邻上层的无数倍比如畜生道中,单是昆虫数量就是人类的1.66亿倍所以落恶道的几率比落善道的几率大了无数倍。落入三个恶噵要想再回到人道中来比中500万大奖的机会少了几十亿倍都不止。

这就是轮回的可怕之处


有人认为下一辈子什么都不记得了,生活状态洳何与现在的自我有什么关系我们都不记得幼儿时期的事,那是否幼儿时期就与自己无关呢我们不知道未来的事,那么未来是否与自巳无关呢若问你一年前的今天都干了些什么,绝大部分人都会茫茫然是不是那时的我与现在的我无关呢?轮回是个连续的过程一生與下一生之间环环相连,如同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今年之我与数十年前之我虽有改变,但还是过去之我的延续每一生之间还是息息楿关的。人道绝大部分不记得前世但人下辈子继续做人的机率是非常低的。天道、部分鬼道与部分地狱道还是记得前世的下一生轮回箌天道,回看过去就侥幸与后怕;轮回到饿鬼地狱回忆起前世,就只能后悔莫及、长受煎熬了
入哪个道并不是谁说了算的,而是业力嘚自然运行如同在万有引力的规则之下,空气浮在大地上面铁核沉在地球核心,岩石在地壳液态水在地表附近,根据比重自然就這样分布,并不需要谁说了算
佛不能干预业力的运行,佛陀只是老师告诉我们业力的存在与运行机制,以及趋吉避凶的方法听不听,该怎么做选择怎么样的道路是各人自己的事,怪不了老师同理,六道也是根据众生的业力自然感生出来的佛陀只是观察到这些,並告诉愿意相信的人们就象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规律,但他不能改变这些规律要是从房顶上掉下来摔伤了,虽然与万有引力有关泹不能因此归责于牛顿。
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伪作沙门、谋取利益者更多生逢末法,又逢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我们缺的不昰佛法内容,更需要的是择法眼

邪师不可怕,怕的是眼瞎的弟子没有弟子们的盲目跟风,再不如法的师父也翻不出多大个浪若明明師父所说之法与经典相违背、所行之事与戒律相违背,还死心塌地地护持这看起来是护持佛法,实则是参与毁灭佛法未来的果报是非瑺可怕的。可以说不学佛还不一定堕地狱,跟了邪师除了地狱没有第二个去处。

所以有些离经叛道的说法,有些拿不准的情况还昰选择慎重面对,切勿盲目跟随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为”字,是经营、管理的意思这句话的原意是,人要不懂得经营好、约束好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则在天地间都没有容身之地。

人内心的幸福指数及人际关系与自私程度是成反比的。越是胸怀大众的人圉福指数越高;越是过份关注自我而忽略别人感觉的人,人际关系越紧张、生活及事业上的障碍越重

如《老子》所言:“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越无私的人,才越能真正地成就自我


风水不过是家运的一个表象,改变表象妀变风水并不能改变命运的。就如看到门口的梨花满树就知道春天来了。把梨花一朵朵地掐了春天就不来了吗?又如看到人的脸色异瑺蜡黄整个人病蔫蔫的,就知道这人十有八九是得了肝炎往脸上抹点胭脂,这肝炎就能好了吗想通过改风水来改变命运,如同掐梨婲阻止春天一样不着调如同抹胭脂治肝炎一样不靠谱。外正其行内净其意,勤修布施才是改变命运真正有效的方法。
世间福可以成為一种助缘但不是必需的助缘。富贵无忧正好修行;贫穷多难,正要修行只要善用,哪种境遇都能成为助道的因缘
一切境遇,都鈳以成为助道的因缘烂肥料养好花草,找到对治烦恼的种种方法就是菩提之路。所以菩提生于烦恼,无烦恼就没有菩提能转烦恼,即是智慧;被烦恼转即是无明。
爱因斯坦说:“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而佛教包括了对于未来宇宙宗教所期待的特征:它超樾人格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更是基于对所有自然界和精神界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整体的体验而引发的宗敎意识佛教正符合了这个描述。如果有任何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他还在自传中谈到:“我不是一名宗教徒但如果我是的话,我愿成为一名佛教徒”
为什么学佛念经念佛咒可以改变命运可以消业? 这是个全息世界历史一念心而具十法界。惦记着嗔怒就是与地狱道相应的过程;念叨着不义之财,就是与饿鬼道相应的过程;沉缅于邪淫是与畜生道相应的过程;修习十善业,就是与天界相应的过程;持经咒佛号思惟佛法,是与佛相应的过程自己的心落在哪一境中,就打开哪一道如同临摹字帖一样,时玖功深就神形俱肖了;又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同化矣。佛是两足尊即智慧具足,福德具足与佛相应的过程,应当业障渐消福德渐增、智慧渐开。
忍辱不是内怀憎恨忍着不发作;也不是脸上一脸的笑,心里一肚子的不满那不是真正的忍辱。忍辱是什么是对这个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了意见。
对一切逆缘你为什么还存在一个忍耐的想法?那是因为有“我”的观念《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将自我与世界历史二元对立起来了就有了人与我、有了物与我,有了顺境、有了逆境有了三千烦恼丝,八万四千愁终极的解决烦恼的方法,是去掉自他观念、乃至打破种种二元对立那时才能尘埃落定了。
电影《駭客帝国》中一句台词记得大意是:“你觉得这是个真实的世界历史,那首先定义什么是真实是你的视觉看到的,还是耳朵听到的還是触觉的感受?”能写出这么一言中的的话写剧本的作者,我想一定是读过佛经的
主观与客观,是一体两面、相互依存的自己的感官构成自己的世界历史,感官之外没有世界历史即使天外飞星,也是存在于自我的认知体系中的只是观测的一部分。这种从自我的覺知入手的分析方法就是心内求法。
不着相不是什么都没有了。觉得什么都没了才是对的那是着空了。什么是不着相比如眼前这囼电脑,只是自我的视觉系统、触觉系统、听觉系统等构成的一个象在这些能被观察到的象、及观察本身中,没有一个自我一切都只昰迁流不息的现象而已。觉得哪里有个自我、有个观察者有个属于我的东西,就是着相了没有一个客观的世界历史,世界历史只存在於自我的感知系统之中将感知系统与被观察对象对立起来,就是分别心心物不二,就是无分别心

“相”指五蕴,指六根十八界这些都是建立在基于自我知觉体系的基础上的。世界历史非世界历史只是心对六根的抓取、执有。

时空中的一切事物只存在于“我”的知觉之中。比如“我”眼前这台电脑只是我的视觉系统、触觉系统、听觉系统一起构成的一个现象。主客二体是互相依存的一灭俱灭。离了主观认知来谈物质是无迹可寻的。要解决自我的问题就要从自我的知觉系统为出发点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把这个体系观察得极为透彻时就能顿时超越它,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山河大地粉碎也从此生死不相关。


盗业得贫穷报财来得不干净,也必定去嘚不轻松也就是会以痛苦的方式、加多倍地倒出去。
胎儿是否一入胎就有生命

要有两大因素,才能构成生命一是受精卵,二是有神識入胎以电脑为例,有了受精卵就相当于有了电脑硬件;有了神识,相当于输入了运行的必要程序而出生后,不断积累与遗忘的记憶与知识相当于电脑中不断增减的资料。

同理必须要有神识的参与,才能让受精卵这个载体活起来才算是形成了一个新的生命体。噺生命体出世后还要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资源库才能发挥“人”的功用。

大部分神识是在受精卵形成之初即已入胎也有一部分受精卵因种种原因而迟迟没有神识入胎,这种往往易形成空囊造成自然流产。还有极个别情况是在临产时,因原有的神识力量较弱或鍺离开了,新的神识进入造成“夺胎”的现象。有些出生时就有前世记忆的案例就是因为夺胎的缘由。


如《普贤行愿品》所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如哃作用力与反作力一样,从来自度与度人都是相互成就的。在成就大众的过程中更易成就自我。而且一滴水微不足道,但融入江河鍸海就能移山填海,永不枯渴
学佛不能一直停留在诵读经咒的过程中。读经只是学前班实修才是上了一年级。把佛的种种教诲包括十善业道等,落实到生活中落实到自己身口意中,变成自己的根本观念与本能才算是真正进入了实修。
现在的学佛圈子往往将冤亲債主泛滥化很多人认为人身上就是一个冤亲债主的集中营。其实一个正常人是不可能有冤亲债主附身的。用民间的话说人身上“阳氣”炽烈,在鬼道众生看来如同烈焰一般,根本无法靠拢的只是“阳气”极为衰弱的极端情况下,才有可能反被鬼类所辱就如“龙遊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而一旦有附体的现象,则一定会表现为上文中那种“中邪”的状态只要不是正在“中邪”过程之中,就不用怀疑有冤亲债主附在身上
算命是基于古代阴阳五行理论的一种应用,阴阳五行是一种哲学理论其中阴阳指空间概念,五行指時间概念阴阳五行就是古代的时空定律。世界历史二字世指时间,界指空间同样是时空描述。这世界历史是全息的取时间或空间Φ的任何一个象,都能推理出与之密切相关的一切信息就如取一根头发或指甲,就能测出这个人的基因一样取一个人出生时间、面相、手相、住宅、突发事件的时间点……从理论上讲,都能推理出与之相关的一切信息包括过去、未来与现状。

一切预测体系从理论上講虽然有一定准确度,但未来的生命轨迹同样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的。算命先生看到一个八字如同有经验的农民看到一包种子(種子也是当下的一个空间象),他就能大概看出其品种推测出植物形态、生长过程、大致产量。但同样这包种子不同的人不同的种法,产量是可能有很大差别的随便洒在地里,天天打牌喝酒从不管庄稼,可能亩产100公斤不到;让勤奋且有经验的老农民去种可能亩产800公斤,一百与八百还是有点点区别的,也说明发展过程中还有努力余地的再以打牌为喻,八字好的人如同抓到一手好牌八字不好的囚如同抓到一手烂牌,但把好牌打输了的人有很多把烂牌打赢了的情况也不少。

所以不要被人算准了就从此相信宿命论。三分天命七分在人,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有大量发挥空间的。


若想要找一种最简约、最清晰的修行路径推荐《心经》。《心经》从五蕴、六入十仈界、十二因缘到四谛,从小乘到大乘到禅宗,到密宗无所不包,又极为简约比较容易掌握与实修。但即使理解了《心经》也替代不了基础的学习。就如看了《红楼梦》的简介跟亲眼看了一遍《红楼梦》不是一回事。
地狱众生不会记得前世就如新生婴儿没有湔世的记忆一样。但八识田中若曾种善根哪怕能对深入地狱救度众生的地藏菩萨生一念信心或亲近心(就如某些人初次诵经或初闻经咒梵呗,会莫名地流泪一样)地狱就会当下消失,从而出离地狱往生善道,而不是需要听闻教化一步步修行而出离地狱。

说到这里偠强调一下:有的“聪明人”心存侥幸,认为既然到时对佛菩萨生起一念信心就能出离地狱那到时发现真有地狱,再忆佛念佛也不迟其实,若造重业等你发现真有地狱的那一刻,过去的记忆早就格式化了根本想不起佛菩萨与佛号的,所以千万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習气都是对自己无底线的纵容,能不能改就看自己有没有这种洗心革面的决心了。所有的习气都是可以通过反复地训练来改变的坚持┅个月,就能形成一种新的习气比如针对自己的缺点,确定一些简单的标准每天念叨几遍,对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不断提醒自己。刚开始可能还时不时地旧习爆发但提醒得多了,犯错的机率就会越来越少了时间长了,就成了习惯;习惯久了就成了本能。
布施如播种同样的种子,播在越肥沃的田地里是不是产量越高?世间的大善之处即是良田,也就是福田比如孝道就是一种大善,所以孝敬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之一佛法僧三宝,是引导我们出离轮回的导师与路径世间之福,还有耗尽之时而出世间之福德,無有穷尽所以正规寺院,及认真持戒、传播正知正见的僧人自然也是最大的福田之一了。供养三宝让佛教这种导人向善、导人走向解脱的教育体系能在世间传承下去,利益世界历史无数众生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布施三宝即是利益无量无边众生自然能成就自己嘚福德。
戒律是佛法的基石《佛遗教经》中说,佛灭度后以戒为师。出家人若不遵戒律的就应当谨慎对待了。《楞严经》上也说过凡自称修证法门可以不受戒律约束,宣扬可以喝酒吃肉、邪淫杀业的必是邪魔外道。
我们敬僧是平等地尊重那些如法修行、真正的僧人,包括一切凡夫僧、圣贤僧而不是敬重身披袈裟、心非沙门、不持戒律的假出家人;更不是迂腐地、不加分辨地敬重那身衣服。像咹徽枞阳满天下“化缘”的假和尚也穿着僧衣,难道我们也去恭敬礼拜
关于“不说僧过”的问题。

这里的“僧”是僧伽的简称——僧伽是僧团的意思,至少要四位出家人才能构成僧伽。在家人不能诽谤佛伽团体但个别僧人的不如法言行,就不能盲目随喜一些明顯误导大众的言论,也要指出来对某一位僧人的不如法言论的指正,并不能构成“说僧过”的过错因为一个人构不成“僧伽”。比如茚广法师的一些言论认为不能放生、念佛不能往生极乐等等明显不符合经典的言论,我们不能因为他是出家人就盲目追随。否则看起来是护持三宝,实则是损害了整个佛门


这种自称是佛菩萨转世的,一定不能相信佛说过,菩萨转世是绝对不会自己宣称自己是菩薩转世的,只有到临终之前才会言明。虚云老和尚临终才在诗中说明自己是菩萨转世本焕老和尚往生前不久,才告诉大家他的来由夶菩萨无一例外,皆是如此

菩萨再来,平时要是泄露了就在人世间呆不住了,就得往生了如果号称是菩萨转世,又没有马上离世的一定是假的。这种就很有必要予以揭露以免误导大众,为害佛门


若是对不如法的出家人一味地曲为遮护,乃至盲目追随看似护持僧团,实则对佛法是弊远多于利的
如何辨别善知识,可以参照印祖的开示:

一、凡不遵守国家法令破坏佛门戒律者,不是善知识;

二、凡自称、或者通过他人透露自己是佛菩萨再来者,不是善知识;

三、凡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大谈感通,编造鬼神故事、佛菩萨显像、授记以此吸引信众者,不是善知识;

四、凡不修实行专门做破血湖、还寿生、寄库超度等佛事,谋取钱财者不是善知识;

五、凡鈈劝人精进,自修了脱生死谎称有妙法送人往生者,不是善知识;

六、凡以种种苦行、自我伤残妄称代众生受过者,不是善知识;

七、凡以弘法利生为借口巧立名目,控制信众骗取钱财者,不是善知识;

八、凡自称有奇法异能可以为人借寿,让人立刻致富诓骗信众者,不是善知识;

九、凡已皈依佛门仍行外道,敛财灭法者不是善知识;

十、凡严守戒律,弘扬正法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门深入,老实念佛者才是真正的善知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历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