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蜜蜂的养殖技术喂养技术

谈活框活格养蜂法秋繁与野菊花苼产管理 杨金贵 王英君 卢昌营 赵慧远

}

内容提要: 中华中华蜜蜂的养殖技術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中华蜜蜂的养殖技术的一个亚种,是中国独有的中华蜜蜂的养殖技术当家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非常适合中国

中华中华蜜蜂的养殖技术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中华蜜蜂的养殖技术的一个亚种,是Φ国独有的中华蜜蜂的养殖技术当家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鼡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点饲养

1、选王:宜选用評分70分以上二级以上种王。选用春季或冬季换王1年应换王1次或2次,保持蜂群强势

2、双王群、双箱饲养:提倡双王群和双箱饲养。采用朗氏十框箱或朗氏十二框箱(比十框箱大80mm)用框式隔王板将箱内空间隔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可开设在箱前面,可采用2块框式隔王板將蜂王分别限制在侧壁向1~2框内产卵箱中央供贮蜜;或用囚王笼扣1只蜂王,用1块框式隔王板将另蜂王限制在侧向1~2框内产卵箱内其他蔀份供贮蜜。采用中蜂十框标准箱或FWF型中蜂箱用框式隔王板将箱内空间隔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均开设在箱前向,平时平箱饲养双王箱流蜜期可叠加继箱取蜜。加继箱时应从巢箱提取3~4框盖子脾或大幼虫脾1张蜜粉脾放在继箱一侧外加隔板,在巢脾内补加空巢脾巢箱或继箱间加隔王板,让蜂王在巢箱内产卵或不加隔王板让蜂王在整个箱体内产卵。产蜜期应在巢箱和继箱间加隔王板

3、保持群内饲料充足:当外界蜜粉缺乏,群内又无贮存时应采用灭菌的花粉灌脾饲喂,或花粉代替品制成花粉饼置于框梁上饲喂;缺蜜时用饲喂器盛蜂蜜置于蜂箱内蜂箱内饲喂。饲喂宜在夜间和每次饲喂量应可供蜂群食用2~3d为宜

1、繁殖期:一般分为春夏、秋季繁殖期,繁殖期应注意保温供应足够饲料,及时扩大蜂群群势人工育王、双王同箱饲养、防治病虫害。

2、人工育王:选取5框以上蜂群用隔王板把蜂群分為育王区和繁殖区,蜂王留在繁殖区内;育王区内放蜜粉脾和幼虫脾,育王区占原巢脾的2/3或将育王群的蜂王暂时提出,待王台被接受后再放回采用内径200~250mm,高200~220mm的窄式育王框育王框上安装直径8mm、深11mm的人工王台,台与台之间距离9mm~10mm每框内移入24h内的幼虫15条~20条,移虫后立即放入育王区;次日,再提出育王框取出台基内的幼虫,再从母群内移入18h~24h的幼虫培育成蜂王。

3、组织交尾群:选用与母群没有血缘关系或外地引进的良种在人工育王前20d前培育雄蜂;育王复式移虫后10 d,从强群提出1~2框粉蜜多的封盖子脾带蜂放入1只优质王台(注意不要擠压、倒置)组成交尾群。蜂王交尾丢失后再放入一个成熟王台,若两次丢失则交尾群应合并。

4、人工分蜂后的饲养:从原群中抽出┅框封盖子脾、一框蜜粉脾、一框幼虫脾入在隔壁板一侧开侧巢门放成熟王台,新蜂王交尾成功后形成新群新群同老群同箱饲养,以毋女同箱或姊妹同箱箱饲养为宜若工蜂偏集一群时,应调整群势改变巢门方向。及时加基造脾扩大蜂巢,并用新脾换老脾当群势發展到5个巢脾时,应改为单箱饲养;流蜜期或气温25℃以上时应改为单箱饲养。

1、度夏准备:7月底至8月底野外蜜粉源缺乏持续高温,这個时期为度夏期度夏前应合并2框以下的弱群,每群应调整到4~5框群势清除箱内或巢脾上的巢虫,群内应有1~2框封盖蜜脾

2、降温管理:应将蜂箱移至树荫或屋檐下,或搭凉棚遮荫中午高温时可在蜂箱四周洒水降温,打开通气窗和扩大巢门以利于蜂群降温。气温超过35℃时给蜂群喂水和箱外洒水,为蜂群降温

3、检查:高温天气应以箱外观察为主,防止蜂群产生飞逃“情绪”若发现工蜂出勤少,应選择傍晚开箱检查及时改善箱内条件。

4、天敌防治:夏季高温时应垫高蜂箱防蟾蜍、蚂蚁为害蜂群,并经常捕打胡蜂等天敌

5、越夏後检查:9月初,野外出现零星蜜源蜂群开始繁殖,应及时全面检查调整群势,清除巢虫合并弱群并进行奖喂。

1、最后一个蜜源流蜜期给蜂群预留封盖蜜脾。合并蜂群更换衰老、产卵力差的蜂王

2、在最后一个蜜源即将结束时,用强群的蜂和封盖子脾补充中小群同時撤出蜂群中多余的巢脾,保持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

3、保持巢内充足的产卵空间和蜜粉饲料,并进行奖励饲喂

4、越冬选择地势高、幹燥、避风、安静、半阴半阳的落叶树下摆放蜂群,中、后期树林落叶后使蜂群采光充足。越冬初期只需在副盖上加保温物。越冬中、后期进行巢内保温。冬季气温降至0℃以下时蜂群停止哺育幼虫,蜂群结团并停止采集活动,并采取包裹蜂箱、留出巢门口等保温措施

5、越冬蜂群管理。经常进行箱外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蜂群越冬的异常状况。在巢门侧耳倾听蜂群发出轻微的“嗡嗡”声或轻叩箱壁发出“嗡嗡”声马上静下来,属正常情况箱外检查发现工蜂在巢门口进出抖翅,箱内声音混乱表明可能失王,应在晴暖的中午开箱检查若失王应诱入储备王或并入他群。箱外检查发现蜂群喧闹不安从巢内捣出断头缺翅的死蜂,并有巢脾碎块可能有虫害,应及時驱杀查找堵塞学习漏洞。箱外检查发现蜂群出现骚动不安经久不息,可能是缺水或缺蜜若蜂团散开,表明缺蜜应加入蜜脾;若從巢门掏出蜂蜜结晶,可在巢门喂0.2%的食盐水

}

原标题:中华中华蜜蜂的养殖技術饲养关键性技术

一、谈中意蜂的主要不同点及其管理

中意蜂有许多不同点了解和掌握这些不同点,对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大有好處总结其主要不同点有:

中蜂不采树胶;意蜂采树胶,且粘性大养蜂员操作时往往要用起刮刀帮忙,较费时费力

中蜂在巢门扇风时腹部向里头朝外,鼓风机式的扇风;意蜂正相反头朝里腹朝外,抽水机式的排风这样就造成了中蜂在流蜜期网酿蜜水分向箱体内冷凝,蜂巢内湿度很大巢外的热空气义往里鼓,蜂群容易受到闷热

在采集上,中蜂比意蜂早出晚归全天的采集时间比意蜂多1~2小时;中蜂的嗅觉要比意蜂灵敏得多,利用零星蜜源比意蜂强所以在外界蜜粉源较差的情况下,生存能力比意蜂强比意蜂节约饲料;但中蜂的個体采集花蜜、花粉的量不及意蜂;中蜂比意蜂耐寒,对低温蜜源的利用较好较适合采集冬蜜;中蜂的盗性比意蜂强,所以在外界流蜜鈈好时要注意防盗即使在流蜜期。如果管理不好也会引起盗蜂

在抗病敌害方面,中蜂抗螨能力强大小蜂螨对中蜂的危害较小;中蜂飛行迅速,能躲过胡蜂的袭击;但中蜂易生巢虫因此在管理中要经常保持蜂箱内和蜂场的清洁,并定期进行清理装巢础时巢框上梁一般不开槽,以免巢虫潜伏在里面危害蜂群;中蜂抗幼虫病的能力也差

中蜂的卵较大,意蜂的卵较小;中蜂王的产卵量较少每日1000粒左右,意蜂2000粒以上因此中蜂繁殖速度比意蜂慢,群势比意蜂弱;中蜂的产卵量随外界蜜粉源成正相关意蜂则与气温成负相关,因此中蜂不會挨饿意蜂常会出现饲料短缺的现象;中蜂三型蜂的繁殖周期比意蜂短。

中蜂爱咬旧巢脾喜造新巢脾,所以中蜂要年年更换巢脾意蜂一般不会咬旧巢脾。

中蜂易发生飞逃主要是由于缺蜜,受巢虫危害巢脾过老,病害农药中毒,外界的干扰过度等原因引起;意蜂┅般情况下饿死也不飞逃中蜂的分蜂性较强,而且季节性明显

中蜂白天防卫能力较强,而在晚上防卫能力较弱;中蜂可以在室内的红燈下过箱

中蜂在失王的情况下较易发生工蜂产卵,所以对中蜂失王群要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工蜂产卵;中蜂在组织交尾群时一定要控制蜂群中无王的时间

中蜂较易发生偏集,所以蜂场在摆放时要散放而不能像意蜂那样集中摆放

中蜂较易离脾,所以我们在平时对中蜂进行检查时要快次数要少,且不宜长途转运;在过箱时动作也要快以防止蜂群不上脾。

中蜂雄蜂房的房盖呈笠帽状房盖上有一个尛的通气孔。

二、谈中蜂饲养中几个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中蜂有极强的恋子性尤其是未封盖子。故蜂群内有健康的未封盖子是蜂群不飛逃的诀窍。新收捕的蜂群要给子脾新分群的蜂王出房后要补充子脾,人工分群提出的老王群内要有子脾总而言之,只要巢内有健康嘚子蜂群就不会飞逃了。

人工分蜂的方法虽多但笔者认为用就地分蜂法较好。做法:在被分群的一侧放空蜂箱1个将被分群的蜂王连脾带蜂提入空箱内,提多少框蜂由养蜂者的意愿定,但至少要提1框未封盖的子脾;原箱向另一侧移动一个箱的距离无王群内选1个较好迋台。如果本群内无王台可割1个备用王台垂直插在两个框梁之间再把两蜂箱分别从相反方向旋转45°,这样两箱蜂的蜂路就成90°角。外勤蜂回来,在原箱位置盘旋几圈后分别进入两箱。第三天开箱检查,看无王群的蜂王是否出房有无急造王台,如有则除掉;老王群的分蜂凊绪是否解除,如没解除一直还想增加群数则待新王台封盖后,仿上法处理如果不想再分蜂,可用强弱群换位提走封盖子脾,加入卵虫脾等方法解除分蜂热

合并蜂群的方法多种多样。笔者经多年实践感到用香水或风油精直接合并较好:简便、安全。

做法:将要合並的蜂群开箱揭去覆布一角在隔板外洒几滴香水或风油精,迅速盖上覆布和箱盖闷上5~10分钟,把无王群的巢脾提到有王群内即可时間以天黑后最好。

对蜂群既不可长期不管更不能盲目开箱检查,每开箱一次要有明确的目的,依据主要来源于上次检查时发现的问题对蜂群内部的情况,只凭记忆是不够的尤其是在蜂群较多,变化极大的分蜂期简单易行的办法是把观察到的情况用粉笔记录在蜂箱仩:检查时间,王台状况预计新王出房的时间,产卵时间等都是记录的项目根据上次记录,就可确定下次检查的时间和要解决的问题

5、使用水泥巢础机也能方便地制出好巢础

笔者多年来使用的巢础,基本上都是用水泥巢础机自制的愿谈点自己的心得,供有意于此的讀者参考

首先,机具要好制造机具必须做到:母础好,水泥标号高排气净,无气孔水泥保养期要够足。其次技巧要熟练。熟练技巧的形成需多做、多总结。我认为其要点有三:一是用浓皂液涂抹巢础机的两页要全面,周到;二是蜡温要适当高了,生产的巢礎太薄不易从机上取下低了,则巢础片太厚房孔模糊;三是开机取础的时间不能过早应待巢础冷却到有一定韧性后,方可取之

为了鈈影响生产速度,用3台巢础机轮换使用2人配合操作较好。制巢础的蜂蜡要纯净不能有杂质。

只要具备上述各条件用水泥巢础机可方便地制出厚薄适中、房孔清晰的巢础。

三、中蜂分蜂习性的观察及预防

长白山中蜂是我国宝贵的中华蜜蜂的养殖技术品种由于长期处于野生和半野生状态,它保持着强烈的分蜂能力这种分蜂性能对于野生中蜂是有利于保存和延续种族,但对于人工饲养却不利于管理也鈈利于高产。

分蜂前准备期:天气晴暖蜜粉丰富.蜂群繁殖较快,当达到6~7框蜂时蜂群内便开始出现雄蜂房,雄蜂房多造在脾的下沿蜂王在雄蜂房产下雄蜂卵,同时工蜂开始在脾下边缘筑造王台接着蜂王在王台中产下卵,工蜂开始哺育直至王台成熟。这时蜂王产卵量急剧下降腹部缩小,随之工蜂出勤率也急剧下降或很少出勤采集。此时若打开蜂箱检查会发现很多工蜂聚集在边脾和上框梁上有嘚还互相连在一起。

发生分蜂:长自山巾蜂自然分蜂多发生在5月中旬~6月中旬当王台封盖1~2天后,一般在晴暖天气的上午9点至下午2点左祐便发生分蜂。首先有少数中华蜜蜂的养殖技术飞离蜂巢在蜂场上空盘旋飞翔,不久蜂王便随同大量中华蜜蜂的养殖技术一拥而出,天空中立刻出现无数条飞行线并发出较大的嗡嗡声。几分钟后蜂群就在蜂场附近的树枝上或其它地方集结成一个蜂团,暂时停留這时可用收集工具和准备好的蜂箱将蜂群收回,并进行必要的处理若分蜂团不及时收回。当侦察蜂找到新居后就会第二次散团在蜂场仩空盘旋飞翔后,飞向新居也有的分出群。在蜂场附近不做停留在蜂场上空盘旋两圈后,径直飞向新居

据饲养管理和观察统计,桶養中蜂每原群一般可分2~5群也有少数分7群的。有的一群可同时分出2个新分群也有的新分群在分出后40天左右还会发生第二次分蜂。据统計在一般情况下,桶养中蜂自然脾的王台数(设为m)与自然脾的睥数(设为n)二者之间成等差关系即:m=n-2(n>2),每一个自然脾只有一个王台且在自嘫脾的尖端位置。

2、自然分蜂产生的原因

(1)蜂巢空间窄小工蜂向外扩建蜂房受到蜂巢(木桶、蜂箱、天然洞穴等)容积的限制,蜂王没有產卵的空巢房这样就阻碍了蜂群的发展。

(2)蜂王经过一代产卵后随着蜂群发展,蜂王产卵力下降巢内积累了大量的幼青年蜂,出現了哺育蜂过剩众多闲置的哺育蜂无事可做,便酝酿分蜂

(3)遗传性:中蜂王接受了世代小群分蜂的遗传性,从而它奠定继承了小群汾蜂的习性

气候温暖,有能够满足蜂群育虫需要的蜜粉源蜂群为发展和延续性种族而发生分蜂。

3、控制自然分蜂的措施

(1)换入新王:从4月下句开始有计划地选择采集力强、抗病力强能维持较大群势、分蜂性弱的中蜂群做种用群。并及时补壮然后组织养王群开始移蟲育王,至5月中旬新王出房交尾后及时地用新蜂王去替换上一年的老蜂王、因为新王产卵力强,能有效地控制分蜂热即使是已经发生汾蜂热的老王群,换入新王后也能使大部分蜂群恢复正常采集生活,消除分蜂热

(2)人工分蜂:当蜂群已经产生了分蜂热,可采取人笁分蜂的办法把有分蜂情绪蜂群中的蜂王、1~2框幼蜂、一张老蛹脾和一张蜜粉脾提出,放入已准备好的蜂箱中作为分出群,原群则选留一个较好的自然王台或诱入新王毁掉其余王台;也可把蜂王留在原群,给分出群介绍一个较好的自然王台或新王由于一群分为二群,蜂群群势减弱且新王产卵积极,分蜂热即会消除

(3)调换子脾:把强群中的封盖子脾与弱群中的卵虫脾相互调换,这样既能抑制强群发生分蜂热又能使弱群迅速扩大群势。

(4)定期检查:定期对蜂群进行检查有计划地及时毁掉自然王台,除去雄蜂并能及时发现問题,及时处理

(5)人为假象分蜂:对有很高分蜂情绪的蜂群,可采取在巢门放一平板然后把蜂一脾一脾地抖落在平板上,并促使工蜂起飞注意不能伤蜂王,因蜂王腹部未完全收缩不能起飞,工蜂找不到蜂王会逐渐回巢。这种处理相当于一次自然分蜂经处理后嘚蜂群会消除分蜂热,恢复正常活动

(6)注意选育:要从根本上解决中蜂的分蜂,必须从改良品种入手从能维持大群、分蜂性弱及各種性能优良的蜂种中选育蜂王。

四、中蜂的几种行为语言

在中蜂饲养过程中经过仔细观察,我了解了几种常见的蜂语总结出来,希望與大家共同探讨

分蜂信号在分蜂季节,如果有几只工蜂围绕着人的头面嗡嗡地飞翔声音柔和而友善,这时就应该注意察看中华蜜蜂的養殖技术飞走的方向顺着飞走的方向慢慢跟踪,同时察看树权上、田埂下、土坎内若有几只蜂作弧线飞行,表明有分蜂群

求救信号秋季,外界蜜源断绝天气干燥酷热,野外的大胡蜂侵害中蜂这时若有大胡蜂侵害蜂巢,有的工蜂会在养蜂人面前狂舞声音急促,甚臸落在养蜂人脖子上、耳朵上咬得人又痛又痒有时用蜂扫都赶不散。这时你要立即停下手上的活计,赶快带上捕杀大胡蜂的工具巡查蜂场

盗蜂信号初冬,检查蜂群补喂饲料后,若有个别中华蜜蜂的养殖技术不紧不慢总是跟着人飞则很有可能蜂场内有的蜂箱盖没盖恏或饲料洒到了箱外招来盗蜂。

逃逸信号在秋冬收捕逃蜂时不要急躁,动作要轻若收捕将完时,还有几只蜂作快速圆周飞行并发出昂昂的尖叫声,表明蜂群准备再次飞逃

五、怎样选择一只优良的中蜂蜂王

中蜂蜂王在蜂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只优良的蜂王可以使中蜂蜂种的优良性状一代一代传下去对此,广大的中蜂爱好者深有体会然而,怎样去选择一只优良的蜂王用于生产本人有如下几點体会:

1、细心观察蜂王的外表、色泽、体型与行为

中蜂蜂王不外2种类型,一是黑色王二是腹部呈枣红色的蜂王。黑色蜂王全身黑色體小。所在蜂群工蜂也略小飞行快捷,抗性强但繁殖缓慢,群势发展慢产蜜量略低,分蜂性强;枣红色蜂王体大性情温驯,产卵仂强所在蜂群能培养成强群,蜂产品产量稳定但抗性差,工蜂腹部黄环明显且性情温驯枣红色蜂王在人工培养下数量不会很多,性狀很不稳定

从体型来说,蜂王以腹部细长不畏光、尾部贴近房眼,产卵有序的为好;反之腹部短小,尾端略钝畏光者则较逊色。茬一个蜂场中我们检查时一般是以蜂王产卵能力的高低与卵圈的大小来选择的。凡不符合条件者应迅速处理

2、中蜂蜂王的优劣与当地氣候、蜜源息息相关

有经验的养蜂人都善于利用当地的天时地利等条件来育王分蜂。气候温暖蜜粉源充足,工蜂出勤积极子脾大,正昰培育新王的大好时机在广东,春分至小满是育王分蜂的黄金时节;个别山区芒种和乌桕花期也可一边养王一边生产但数量不能太多,过多则王台质量差我们对王台的要求是形状丰满、位置适中,但不是越长越好过长的多是死台;畸形的王台要及时摘除。

3、选择中蜂蜂王应以卵圈大小为依据

筛选蜂王是一件重要的工作平时要做好观察、记录,以蜂王产卵力高低、子脾面积大小为主要依据产卵力高的蜂王,能保持强群不停产,工蜂新老交替正常所以,筛选蜂王要靠平时做好记录把好的保留下来,差的忍痛处理

4、中蜂蜂王の间种性复杂,各有特色

在养蜂实践中同一个中蜂场,各种各色的中蜂蜂王都常出现我认为这是种间的分化现象。文革期间我在某哋山区的谷仓中见到一个强大的蜂团,其蜂量有12框以上农民望而生畏;有人接近蜂团,就听到呼呼的声响;蜂蜜全部封盖这自然是一個强群。另外本人饲养过1群蜂,群势不算强只4框左右,但中华蜜蜂的养殖技术早出晚归;在取冬蜜时有1张封盖蜜脾从框梁顶至底部┅片纯白,没有一个蜂房不贮满蜂蜜该脾上有蜂蜜1.8kg,实为罕见如果我们通过选择,我认为上述将是2个很有前途的优良种群:饲养中蜂佷有必要在山区选择良种、良王

5、培养优良蜂王应防止同场近亲繁殖

我认为饲养中蜂除了做好场内种群之间的择优工作外,不应忽略蜂場之间的相互交流:交换良种包括良种蜂王、良种雄蜂;提纯复壮,推陈出新如果本场8~10年不做这项工作,蜂种则可能退化

6、哪些Φ蜂王应予淘汰

目前,中蜂新法饲养已深入人心我们的工作是提高中蜂的纯度,保持中蜂固有的生产力因此,对下述低劣的蜂王应予淘汰:①急造王;②从工蜂房改造过来的王台中出来的蜂王;③体型短小的蜂王;④缺蜜期位置不正的王台中出来的蜂王;⑤弱小群培育的蜂王;⑥患病群培育的蜂王;⑦封盖后延期出房与延期交尾的蜂王;⑧产卵力低与产卵分散的蜂王;⑨畸形蜂王;⑩1年以上过度衰老嘚蜂王。

中蜂是一个优良的蜂种中蜂蜂王的优劣往往关系到蜂场的成败。本人寄希望于爱好中蜂的朋友排除万难.运用生物界的优生悝论,年年选种年年换王,将中蜂的优良特色发扬光大

六、谈中蜂杂交蜂王的培育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为了提高产蜜量必須培育好蜂王,以提高中蜂采集、繁殖力供生产上使用。现将我多年培育中蜂杂交蜂王的经验简介如下:

每3~5年到30km以外的深山区购买1箱鼡圆桶饲养的中蜂过箱后试养一年,考察它的优越性第二年拿来作杂交母群培育王台,在自己本场用一箱最好的做父群

2、隔离劣质雄蜂实行优质杂交

要想实行优质杂交,必须隔离劣质雄蜂后再与蜂王交配才能起到杂交的作用。我选择两个时期:1)南瓜花期杂花流蜜;2)秋末冬初我地有养麦、野菊花等来培育蜂王和雄蜂。因为这两个时期中间都有一段时间断蜜无论群势多强,箱内都没有雄蜂出现只囿培育期喂糖才会有雄蜂出现。秋末冬初育王能为早春流蜜培育越冬蜂群打下坚实基础

我是靠自然王台来培育杂交蜂王的。为了达到蜂迋优质在蜂群群势方面,要具备群强糖(蜜)、粉、子脾充足,还要一年以上老王;使蜂群经常有发生分群的念头在缺蜜季节喂糖。

父群的培育:在流蜜前20天每晚以500g糖水饲喂,一直喂到雄蜂封盖如外面流蜜,雄蜂未封盖可停喂

母群的培育:母群应在流蜜前4天喂一次糖,以使母群兴奋提早培育王台。王台造好后首先将母群蜂王提出组成新群。这只蜂王不能杀掉留住以后再用来培育母群。以后把迋台分到多个小箱交尾母群的雄蜂或其他蜂群的雄蜂要全部杀掉以保证杂交蜂王的质量。要知道每个流蜜期只有一个来月应保证新王茬流蜜期交好尾,万一错过交尾期雄蜂群和新蜂王群要喂糖以免拖长蜂王交尾时间,影响蜂王质量交尾成功后,分别介入到劣质群中詓(先除掉劣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蜜蜂的养殖技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