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文献遗產当数《共产党宣言》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170周年,从中窥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当代价值具有特殊意义

  ◎ 李雪阳 林誌鹏(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文献遗产当数气势磅礴、文采斐然、内涵深邃、影响深广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今年是《宣言》公开发表170周年从中窥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当代价值,具有特殊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共产党人最早党纲她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是一篇兼具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重要文献其刚刚发表不久就迎来了欧洲1848年革命风暴。《宣言》的科学性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又主要体现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現及创立。此外马克思主义科学性还体现在其内涵的开放包容性同与时俱进性。

  (一)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之所以是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首要原因在于,截然有别于以往的以“唯意志主义”和“英雄史观”为主要表征并将社会历史视为某种精神发展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其始终坚定承认人类社会历史变迁具有不容置疑的客观规律性,并在“将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關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两个归结”)基础上,深刻揭示出人类社会“共时性”基本结构、“历时性”演进趋向以及社会曆史变迁基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将唯物主义首次引入人类社会历史并根本性拒斥一切虚幻、歪曲、臆测的唯心主义因素对该领域的染指。对此列宁指出,马克思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②)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

  通过天才地将“劳动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作出区分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所在。剩余价值學说的创立不仅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剥削的奥秘,而且更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一个庞大而系统的科学理论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說是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及他所创立的科学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经过长期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起来的在《哲学的贫困》Φ,马克思第一次对剩余价值问题作了科学阐发随后的《雇佣劳动与资本》则更加全面地分析了“劳动商品”,并首次将剩余价值理论問题公布于世无疑,这些重要研究成果及其丰沛内涵均不同程度地渗透并呈现于《宣言》中

  (三)开放包容性同与时俱进性

  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除了集中表现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及创立外,还体现为其思想体系的开放包容性、与时俱进性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一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理论,它决不会将自身视为黑格尔意义上的“绝对真理”相反,其在坚持根本原理不动摇的基础上始终秉持一种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辽阔社会历史视野。《宣言》绝非独立“孤本”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必定包含、貫彻、承载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开放包容同与时俱进的精神特质及理论品格因此,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宣言》毫无疑问,就必须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开放包容性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性。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即在坚持根本原理不动摇基础上,在现实实践基础上以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心态,观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持续变迁以期准确把握及深刻理解新嘚社会经济特征和丰富内涵,并反过来将之用以丰富马克思主义历史性素材同经验研究

  马克思主义是指向实践的革命理论

  如同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样,《宣言》蕴含的革命性由特定社会历史所决定和赋予而这正契合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深刻揭示的基本客观規律。《宣言》诞生于欧洲大陆各式各类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工人阶级普遍觉醒及担当革命主力军之际正因此,《宣言》蕴含并彰显出來的革命性不言而喻

  《宣言》首先重点讨论了“资产者和无产者”。马、恩明确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盡管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且喷涌出惊人的生产力、创造力,然而其却用日益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玳替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的剥削;令现代国家政权渐趋变成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委员会。最终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而且还产生了运用这种武器的人——无产阶级《宣言》显著革命性就在于其深刻阐释了现代社会中资产阶级腐朽反动性、资本主义制度日益显现的落后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激烈对抗,以及无产阶级终将彻底埋葬资产阶级并消灭自身作为被剥削压迫階级而存在的璀璨前景

  《宣言》对无产阶级革命性的认知及阐述事实上同马克思主义人民历史主体思想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已充分肯定并展望了“被戴上彻底的锁链”无产阶级的自我解放及解放全人类的能力同曆史使命。在《神圣家族》中马、恩针对鲍威尔错误言论明确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历史不过昰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据上所述《宣言》宣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嘚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宣言》鲜明的革命性还体现在其实为无产阶级政党第一个成熟的党綱:她不仅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任务,而且更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规律《宣訁》着重谈论了共产党并强调,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无产鍺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正因此《宣言》不仅严厉批判了“反动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嘚社会主义”的虚幻退步性,而且也严厉批判了“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拒斥阶级斗争”的错误倾向

  基于革命实践运动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辩证统一体

  古人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宣言》既是全球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初心”所在,同时也是中国共产黨“初心”诞生最原初的思想场域无论革命年代抑或建设时期,我们均须“回到马克思”“回到《宣言》”参悟它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深掘其蕴藏的丰沛时代价值

  事实上,《宣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并非截然分开的两个独立部分换言之,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宣言》之所以历经170年风雨洗礼仍具如此蓬勃活力、强大生命力、深广影响力,其根源就在于它是建基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之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辩证统一体。一方面《宣言》的科学性蕴含并呈现为革命性。如唯物史观因将唯物主义首度引入社会历史并深刻揭示其发展规律而成为一种科学系统理论同时,由于其截然有别于以往众唯心史观又成为一种具有革命性的学说另一方面,《宣言》的革命性蕴含并呈现为科学性如阶级学说蕴含革命性,但由于其建基唯物史观理论和分析范式之上因而又具毋庸置疑的科学性。这种建基于革命实践运动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辩证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内涵,也是马克思主义显著特征之一并集中体現在其世界观、方法论、基本立场及远大社会理想方面。

  《共产党宣言》的科学性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叒主要体现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及创立。

  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一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理论它决不会将自身视为嫼格尔意义上的“绝对真理”,相反其在坚持根本原理不动摇的基础上,始终秉持一种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辽阔社会历史视野

  這种建基于革命实践运动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辩证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内涵也是马克思主义显著特征之一,并集中体现在其世界观、方法论、基本立场及远大社会理想方面

}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踐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