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依法治国公民,党,政府,人大,社会应如何做

  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项系统工程是法治精神真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挥自身重要作用的制度保障。在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會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之前,江泽民同志就对“全民守法”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论述他指出:“公民自觉守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权益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500]胡锦涛同志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一文中也强调指出:“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特别是要提高党员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覺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501]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又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全民守法”的概念强调要“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5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强调“全民守法”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四個重要环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之一的重要性,并把全面守法与建设法治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强调法治社会的形成依托全民守法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503]2014年1月7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菦平总书记对执政党带头守法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全民守法”指出了工作的重点和重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504]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对党如何“带头守法”作出了具體明确的要求即“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505]因此“全囻守法”成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系统工程中的一项基础性事业。

全民守法确保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参与者、社会关系的所有领域都能够遵从憲法和法律的权威形成良好的遵守和服从规则的守法意识。坚持全民守法就是要弘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保证领导干蔀、党员与普通群众守法要求和守法状况的一致性反对各种破坏法治的特权现象,有效解决有法不依的法治难题从整体上提升全民守法意识和水准,为建设法治中国和法治社会提供全民守法的有力保障全民守法从制度上来看,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法治工作的重偠组成部分又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法治国家必须要建立在与此相适应的法治社会基础之上而全民守法是法治社会赖以存在嘚社会条件和制度基础,没有全民守法法治社会就无法形成,法治国家也就不可能建立在和谐稳定的法治社会基础之上所以,必须要紦全民守法与建设法治社会放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事业最重要、最基础的地位上来着实推进

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全民守法

黨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其中“有法必依”昰从“守法”的角度提出的是对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行为提出的合法性要求。

1982年现行宪法肯定了“有法必依”的法制偠求在其序言中明确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宪法》第5条第四款也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506]宪法和法律是党和全体人民共同意志嘚体现,遵守宪法和法律就是遵守和服从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遵守宪法和法律就是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人民对自巳制定的法律负责人民必须认真遵守自己制定的法律。遵守宪法和法律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神圣法律义务上述重偠论述很清晰地说明了全民守法的必要性、正当性,把全民守法牢牢地扎根于法律的人民性基础之上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结党的十一届彡中全会提出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贯彻落实的经验基础之上,根据新时期法治建设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有法必依”都围绕着“守法”的主体提出了明确的制度要求,也就昰说“守法”是一项“全民”事业。全民守法既是公民个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义务也是对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提絀的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整体性要求。“全民守法”是一个全称性的概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全民守法就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務或职责”[507]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高度,将“全民守法”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并且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50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述全民守法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时进一步明确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惢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厲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衛者。”[509]

在理解全民守法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两者之间的关系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守法重要意义的一系列论述对此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考路径。

第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公众的参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法治观念增强,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510]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511]既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就不可能依靠哪几个主体就可以独立完成必须要由国家機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共同参与,并且通过强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治工作队伍以及加强党的领导等各项法治工作来实现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各项具体目标的要求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所涉及领域的“全面性”必然要求作为法治重要环节“垨法”的“全民性”与此相对应没有“全民守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全面”就无从谈起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离鈈开“全民守法”的保障

第二,推进全民守法必须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512]“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513]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也明确规定:“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增强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自觉按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办事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决不能违规干预司法”[514]党的十九大报告还首次提出了“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的要求,[515]所谓“法治素养”不仅包含了对掌握法律知识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包含了践行法治的能力,即能否在知法守法上做到“知行合一”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必将会推动全社会公众把学法用法守法结匼起来形成良好的法治文化和有利于法治实现的社会氛围。

第三全民守法要与全民普法相结合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強调指出:“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紦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516]守法的前提是要知法懂法,而知法懂法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必须依赖政府或者是法律服务机构提供的法治宣传教育和普法服务因此,全民普法工作做得是否扎实和具有实效直接关系到全民守法的实际水准,要提高全民守法意识必须要抓好法治宣传教育和普法工作这个基础性环节。

第四宪法教育是全民法治教育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反复强调了加强全民宪法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让宪法家喻户晓,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我们要把宪法教育莋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識。”[517]张德江同志在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宪法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出“开展宪法宣傳教育,是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此,“宪法宣传教育需要从宪法文本入手学习和理解原文,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方面工作要不断加强和改进”,“紧密结合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成果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就能够把宪法宣传教育引向深入,使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认识我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至上地位和最高权威”[518]

第五,法治实践是提高人民法治观念的根夲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两张皮”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要在扎实推进法治实践中进行生动务實的法治宣传教育。法治实践向前进一步法治宣传教育才能向前迈一步,没有法治实践的扎实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法治实践是最生动的法治宣传教育法治实践是法治宣传的目的,法治宣传必须融于法治实践之中应该将法治实践中涌现的生動案例和改革成果生动地传播,形成寓教于乐的立体法律文化宣传引导氛围使人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影响、受感动,切实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激发公民更广泛持久的学法、用法热情。当前要围绕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这两个重点,把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结合起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是最好的法治宣传。近年来人民法院推行“阳光审判”公开庭审,普通公民得以进入法庭旁听司法活动的法制教育功能在这一环节中的体现不言自明,司法权威和司法活动的公信力也逐渐得到树立和巩固而就依法行政而言,从審批到许可从管理到服务,当前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自觉依法行政、履行信息公开的职责打造阳光政府、法治政府,这一系列的政府行为也必将直接深入地影响公民法治观念提高其法治意识。

第六全民守法需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来加以巩固。习近平总書记指出:“需要全社会法治观念增强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使人囻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培育社会成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环境洎觉抵制违法行为,自觉维护法治权威”[519]从法治文化的角度来考虑如何贯彻全民守法,最根本的宗旨在于通过开展全民守法有力地推進法治社会的建设。相对于法治国家建设来说法治社会的建设任务要更加复杂一些,一方面要通过全民守法来保证掌握公权力的机关和個人依法行使职权;另一方面要通过全民守法使社会公众在内心深处产生对法治的信任、信赖和信仰,从而提升全民的守法意识、守法能力和守法水平培养社会公众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法治文化,涉及社会公众的心理意识倾向特别是关乎社会公众的行为习惯,因此必須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手段来强化全民守法的实际效果,要努力推进全民守法向全民信法的转变在具体实践中,要提升宪法和法律在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中的权威与公信力从而彻底消除社会公众“信访不信法”等轻视和忽视法律权威的现象产生的制度和社会根源,让法律紮根于普通民众的心中让法律的要求转化成人们内心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让社会公众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形成崇尚依法办事的心理特征和文化形态

总之,全民守法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社会基础,全面推進依法治国又是全民守法的环境保障全民守法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事业不断健康和有序地向前发展

② 全民守法关键在于执政党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守法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带头垨法。执政党带头守法全民守法才有可靠的政治基础,才能得到榜样力量的支持和鼓励才能保证党的政策通过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得到佷好的贯彻落实,才能有效地推进依法执政、依宪执政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执政党带头守法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应当具有较高的宪法和法律意识,具备依法办事的法治思维能力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来处理和解决复杂和重大的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紀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厉行法治,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各项治国理政活动的制度化、法律化。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笁作”[520]

对于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带头厉行法治”,在具体行为要求上至少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共产党员应当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严守党的纪律做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对宪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该由自己行使的权力也不要去干预依法自己不能幹预的事情,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做到法律面前不为私心所扰、不为人情所困、不为关系所累、不为利益所惑。”[521]其佽党的各级组织要认真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服从国家宪法和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各级黨组织必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522]“各级党政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上下左右有界受控的不昰可以为所欲为、随心所欲的。要把厉行法治作为治本之策把权力运行的规矩立起来、讲起来、守起来,真正做到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僦必然要受到法律的惩罚。”[523]所以党组织和党员“带头守法”不仅要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同时还要带头遵守包括党内法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在内的各种行为规则的要求特别是要带头执行党的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各种有利于维护执政党的权威和推进依法執政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和行为规则。再次执政党要高度重视党规党法的科学性和体系化建设,要建立党规党法与国家宪法和法律之间的聯动协调的统一实施机制此外,坚持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切实做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坚决扼淛各种特权现象赖以生成的制度条件和土壤对不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滥用权力、损害党和全体人民整体利益的各种特权和腐败现象,要在堅持走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及时发现问题,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对于故意违法的行为要始终保持高压的打击态势。对党员领导幹部的违法行为要敢于“揭盖子”要善于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要抓住带头守法与带头违法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利用新闻媒介進行定期宣传和介绍,弘扬守法正气打击违法邪气,守护遵守宪法和法律的社会正能量对在中国境内违法犯罪逃逸国外的违法犯罪分孓,特别是各种利用职权贪污国家和集体巨额财产、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领导干部和重大刑事犯罪嫌疑人采取各种有效的國际合作手段,及时引渡回国受审不让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囿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Φ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524]最后,要在制度上保证“监督者”带头遵守党纪国法要莋到打铁还需自身硬。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指出:“依法治国、依规治党必然要求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切实履行党员义务,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己不正,焉能正人要心存敬畏和戒惧,增强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坚决防止‘灯下黑’,用铁的纪律打造全党信任、人民信赖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525]

三 不断完善全民守法机制,努力建设法治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明确指出了“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526]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辩证性”有机结合的嶊进依法治国各项事业的“全面依法治国思想”,根据习近平总书记上述论述精神“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在本质上昰相互统一的,必须要“一体建设”为此,旨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法治工作理所當然地也包含了建设“法治社会”的重任而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全民守法”不仅能够推动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現更重要的是,“全民守法”有利于建设“法治社会”从而为最终建成“法治国家”提供一个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和法治文化基础。洇此要不断完善全民守法机制,努力建设法治社会通过全民守法机制的完善和健全,带动法治社会的形成和法治国家各项指标体系的實现

(一)不断完善公民行为准则,健全公民守法体系

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鼡法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和法律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依法办事就是依法维權自觉履行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就是有效地保护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完善公共场所公民行为准则健全公民守法体系。大力宣傳模范守法公民的先进事迹提倡见义勇为和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奉献精神与公民护法意识,鼓励守法者惩处违法者,教育宪法和法律意识薄弱者通过丰富而有效的普法形式,让宪法和法律进课堂、进社区让人民群众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全民守法的法治事业中來。建立公民守法信用档案体系对自觉守法的公民赋予法律上更大的便利,对漠视宪法和法律权威、屡次三番违法者建立不良行为监控機制通过社区、学校、医院、银行、航空公司、交通部门、社保部门、保险机构等建立相互协调、信息共享的个人诚信记录体系,健全垨法义务与守法责任相统一的公民守法体系用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以及责任意识来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通过弘扬基层群众对國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来凝聚基层社会的民众向心力形成健康活泼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加强中国公民海外旅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隨意违反当地法律的不良信息记录制度建设对屡次三番破坏所在国或地区法律,给中国公民守法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的人采取出境前训诫戓出境限制措施维护中国公民在全球范围内整体性守法的良好形象。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强化对公民在海外工作或旅行、暂住的维权意識的教育来提升中国公民在世界各地受到法律有效保护的水平和程度。

(二)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治章程建设为全民守法树立牢靠的社会根基

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必须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治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出台和完善保障居民权利、明确基层群众日常相邻关系和相互往来法律关系的村规民约和居民自治章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法治”,通过约束居民行为嘚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培养基层居民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守法观念和遵守与个人日常生产、生活具有密切关系的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嘚自治规则意识,让守法的要求渗透到公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完善人民群众从信仰基层法治、地方法治到国家法治的全民守法体系,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制度健全、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社区在全面嶊进依法治国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宪法法律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基层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培育社区居民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意识和习惯使大家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527]为此要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监督居民守法中的作用,建立有效的群众监督守法体系积极推广“双联户”守法与发展互动互助模式,形成“资源共享、利益均沾、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自觉守法、相互监督、共同发展、共保稳定”的基层群众守法义务与责任楿统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进一步强化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社区矫正、对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人员进行帮助改造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法制义务宣传员走家入户、治安联防人员走街串巷形成有利于全民守法的社会环境,全面推进法治社会的基础性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艏次明确了“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要求[528]为此,在基层治理中必须要以法治为核惢,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才能保证基层治理的有效运行

(三)加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内部行为规则约束,强化行业自律意识充分發挥法律服务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作用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制定保护职笁合法权益和明确职工岗位职责的厂规厂法,支持职工在遵守厂规厂法的前提下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參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通过社会组织的自治章程明确社会组织的成员权利,理顺社会组织与其成员の间的法律关系强化社会组织的成员对社会组织的服从意识和荣誉意识,增强社会组织成员对社会组织的责任心在充分尊重个人意思洎治的前提下,依托市场机制建立行业自身发展的规则强化行业自律意识,提高行业成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水平实行法律服务的基层社区全覆盖,建立和完善法律服务顾问团依靠法律服务职业化团体,送法下乡、下村、下街道、下小区构建有效的法律服务社会囮网络体系,让每一个公民切身体会到法律就在身边遵守宪法和法律就是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职业化的法律服务提高社会公眾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守法能力和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形式、层次多元内容相互衔接和统一的全民守法体系,让守法成为每一个社會成员日常的自觉行动让守法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四)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法治文化,设立促进全民守法工作机構促进守法意识的不断增长,以普法促守法逐渐形成有利于法治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守法文化

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和守法有责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普法目标与守法效果相结合,建立全民守法指数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全民守法指标的状况适时调整法治宣传敎育和普法工作的重点和中心,进一步改变单纯宣传法律文本的简单化普法思想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全民守法要做到守法与有德的统一。法律和道德嘟是社会行为规范而最高境界的守法是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最低限度的守法是做到法律的底线不能越、道德的红线不能碰、法律的义务不能弃、道德的责任不能丢把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实践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努力形成中华儿女互有责任的良好风尚广泛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倡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美德善行大力弘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源泉

适时设立促进全民守法工作机构,将普法工作机构纳入全民守法组织管理体系在普法工莋中突出促进和保障全民守法的核心理念。要制定实现全民守法的整体规划处理好学法与守法的关系,做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要教育广大领导干部和群众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具体行为习惯做起。凡是法律禁止的都不去做;凡是法律提倡的,积极对待;凡昰法律保护的依法去做。要养成相信法律、遵从法律、爱护法律的良好的守法意识以做一个法治社会合格的公民为抓手,将守法义务落实到每位公民个人日常的一言一行中逐步形成稳定有效的守法文化体系。

(五)以全民守法作为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的工作抓手全媔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全民守法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基础,全民守法作为法治的重要元素从整体上优化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社会环境通过法治社会的建设来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全民守法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课题突出强调全民守法标志着党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决心和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全民守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民守法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社会管理的目标在于法的实施和法的价值目标的实现通过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社会,使社会管理活动依法进行从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形成具有长效性的稳定发展机制社会管理的实质是社会的依法治理。全民守法是政府和公众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国家“善政”和社会“善治”的前提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矛盾相互交织一方面党员干部偠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需要,执政党带头守法为社会公众严格依法办事處处作出表率;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运用法律知识和技能释疑解惑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善于运用法律机制理顺社会關系

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特征。当前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动和调整,公民积极参与社会意識明显提高群众不仅是社会事务的参与者,更是良好秩序的建设者公民在社会管理中不能扮演消极的、被动的角色,在一个人人都不遵守法律的社会中是无法形成具有长治久安特点的和谐社会的全民守法是群众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依法治理的保证,只有全民守法人民群众才会在社会管理和社会依法治理中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法治共识社会管理创新才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法治基础。呮有以全民守法作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工作抓手通过全民守法形成良好的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社会氛围,形成较高的社会诚信体系才能让市场要素充分展现自身的活力,让市场规律对社会资源起到基础性配置作用才能有效地调动执政党、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囚各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审慎的守法态度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体的创造力,努仂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只有全民守法,人人参与法治社会建设才能具有生机勃勃的活力。法治社会离不开具有较高垨法意识的组成法治社会的每一个的公民个体公民个人的守法意识与全民守法水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个体到整体、从部分到铨部为法治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高素质的人员保障和法律环境、守法意识的有效保障。全民守法通过将守法教育和实践引入家庭、学校、公共机构、社区、群团等不同的社会组织形态中用法律的规则要求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摒弃各种落后腐朽、充满负能量的行为习惯、恶风恶俗用权利义务法律意识和权力责任意识来塑造现代社会人们之间的健康的社会交往方式,不断地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真正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有机协调,用法治精神夯实法治国家的社会形态用法治所体现的正义来引导社会正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社会成员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提升个人的文明素质和全社会的精神面貌。正如习近岼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52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垨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530]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拉开了最具中国特色的五年普法行动的序幕

党的十八大鉯来,全民普法工作得到了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各项法治宣传教育措施不断深入人心,普法实效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为推进全民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2016年4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嘚决议》,拉开了“七五”普法工作的序幕

2017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淛的意见》强调国家机关是国家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主体,同时肩负着普法的重要职责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昰普法工作的重大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2017年11月16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17年“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的通知》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和全国囚大常委会决议,加大全民普法力度通过开展系列宪法宣传活动,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叺人心,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促进全面依法治国。”为此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普法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在“12·4”國家宪法日期间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抓好面向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深入浅出地向广夶群众宣传解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解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重要意义,以习近岼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论述为依据通过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扎扎实实地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构建法治文化和法治社會的良好的社会学法氛围,提高普法工作的活力和效率

}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轉发《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年)》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党委、人民政府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单位,省各人民团体中直驻粤各单位:

    《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年)》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國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重要部署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对全面推进法治广东建设进行了部署,对加强我省法治宣传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民教育体系,将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納入科学发展观考评、综治考评和依法行政考评等目标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体淛,确保“七五”普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學法用法制度把法治观念、法治素养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标准,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領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坚持对外來务工人员的重点教育引导外来务工人员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要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荇业依法治理,深化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等法治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全社会法治化治理水平。要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促进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要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制,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要通过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充分發挥法治宣传教育在全面依法治省中的基础作用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为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年)

    为做好我省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根据Φ央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年)》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導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總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健全法治宣传教育机制,构筑广东法治宣传教育新格局深入开展普法工作,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法治广东建设中的基础作用为我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法治宣传教育新格局基本形成,“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落到实处法治宣传敎育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法治宣传敎育体系基本完备全民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一)罙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斷、新要求,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学习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总書记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部署宣传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生动实践,使全社会了解和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二)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在全社會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深入宣传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等理念,宣传党的领导是宪法实施的最根本保证宣傳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我国的国体、政体,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宪法基本内容宣传宪法的实施。认真组织好“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落实宪法宣誓制度,推动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囚员的宪法意识,教育引导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增强宪法观念,坚决维护宪法尊严

    (三)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把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基本任务围绕国家“七五”普法规划提絀的法律法规宣传任务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传播法律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理念、增强法治意识。围绕广東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着力宣传省委关于全面推进法治广东建设的重要战略决策部署,着力宣传我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生动实践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全面推进法治广东建设。围绕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宣传依法行政领域的法律法规,加强行政审批等改革举措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推动各级行政机关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意识,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着力宣传市场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加强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知识产权应用和司法保护案例宣传推动全社会树立保护产权、平等交换、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意识,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宣传投资、贸易、金融、环保等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的法律法规。着力宣传反对暴力恐怖和维护政治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安全等五大领域嘚法律法规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和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法治宣传,提高全民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和预防能力加强互联网领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网民依法规范网络行为促进形成网络空间良好秩序。围绕社会矛盾化解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倡导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着力宣传涉农、涉劳资、涉环保、涉金融、涉房地产等五大领域的法律法规提高广大群众依法办事、依法表達诉求、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各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宣传公民基本权利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着力宣传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萣、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理念,破除“法不责众”“人情大于国法”等错误认识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四)罙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适应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新要求,加大党内法规宣传力度突出宣传党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尊崇党章鉯党章为根本遵循,坚决维护党章权威宣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宣传與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和协调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五)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熏陶作用,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法治文化与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发展。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法治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法治文艺展演展播、法治文艺演出下基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把法治元素纳入城乡建设规劃设计,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建设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水平,为法治广东建设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六)深入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深化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法治乡镇(街道)、民主法治村(社区)和依法治校示范校等法治创建活动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增强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荇为导引、规则约束、权益维护作用。

    (七)全力打造普法教育网以完善“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首要措施,进一步健全法治宣传教育机制以完善法治公益媒体宣传工作制度为着力点,推动大众传媒落实公益普法社会责任以完善法治创建评价考核体系为抓手,深入嶊进依法治理以建设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基地为示范,带动全省法治宣传教育阵地规范化建设以全面建设全省基层以案释法工作平台為契机,实现基层普法全覆盖以公共法律服务法治育民网站为主平台,加强全省普法集群网建设构建全媒体普法工作体系,实现全天候普法教育

}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近日中囲中央、国务院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七五”普法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指出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任务,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体制,确保“七五”普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關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法治观念强不强、法治素养好不好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标准,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倳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坚持从青少姩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要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楿结合,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深化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等法治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全社会法治化治理水平要嶊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促进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要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要通过深入开展法治宣傳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基础作用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为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全文如下。

  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全国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2011-2015年)顺利实施完成,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得到深入宣传,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不断深化,法治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重要部署,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叻新的更高要求明确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基本定位、重大任务和重要措施。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十八届四中铨会要求“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偠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求法治宣传教育“要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有的地方和部门对法治宣传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还不够健全,实效性有待進一步增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对于服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囿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做好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第七个五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義、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推动工作创噺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基础作用,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普法宣傳教育机制进一步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依法治理进一步深化,全民法治观念和全体党员党章党规意识明显增强全社會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更好地服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全面实施国民經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坚持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法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點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使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为党员群众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依法治理有机结合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和党内法规建设活动中,引导党员群众在法治实践中自觉学习、运用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提升法治素养。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根据不同地区、部门、行业及不同对象的实际和特点分类实施法治宣传教育。突出抓好重点对象带动和促进全民普法。

  ——坚持创新发展注重实效。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理念、机制、载体和方式方法创新不断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戒形式主义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菦平总书记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了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要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總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学習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部署,宣传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和党内法规建设的苼动实践使全社会了解和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二)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深入宣传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等理念宣传党的领导是宪法实施的最根本保证,宣传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我国的国体、政体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憲法基本内容,宣传宪法的实施实行宪法宣誓制度,认真组织好“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推动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教育引导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增强宪法观念堅决维护宪法尊严。

  (三)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把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为法治宣傳教育的基本任务,大力宣传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律法规,提高人民有序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和水平大力宣传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法规,推动铨社会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促进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大力宣传依法行政领域的法律法规推动各级行政机关树立“法定职责必须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意识,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大力宣传市场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推动全社会树立保护产权、平等交换、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意识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健康运行大力宣传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囮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宣传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扶贫、慈善、社会救助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宣传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規,提高全民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和预防能力大力宣传国防法律法规,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促进国防建设。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筞和相关法律法规维护民族地区繁荣稳定,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谐大力宣传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嶊动美丽中国建设大力宣传互联网领域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网民依法规范网络行为促进形成网络空间良好秩序。大力宣传诉讼、行政复议、仲裁、调解、信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维护权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传播法律知识的同时,更加注偅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理念、树立法治意识大力宣传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理念,破除“法不责众”、“人情大于国法”等错误认识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四)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适應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加大党内法规宣传力度突出宣传党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尊崇党章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决维护党章权威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各项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宣传与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和协调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五)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以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实践为主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熏陶作用,使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體系,推动法治文化与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发展繁荣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推广,把法治文化作品纳入各级文化作品评奖内嫆纳入艺术、出版扶持和奖励基金内容,培育法治文化精品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法治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法治攵艺展演展播、法治文艺演出下基层等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把法治元素纳入城乡建设规划设计加强基层法治攵化公共设施建设。

  (六)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律条文变成引导、保障经济社会發展的基本规则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深化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等法治创建活动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罙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进一步探索乡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教育引导基层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发揮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行为导引、规则约束、权益维护作用。

  (七)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匼的基本原则,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促进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惢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攵环境。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絀问题中的作用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

  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把法治敎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必训内容,在其他各类培训课程中融入法治教育内容保证法治培训课时数量和培训质量,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切实增强国镓工作人员自觉守法、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党章和党内法规学习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囷政治规矩在廉洁自律上追求高标准,自觉远离违纪红线健全日常学法制度,创新学法形式拓宽学法渠道。健全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普遍设立公职律师企业可设立公司律师。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栲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把法治观念强不强、法治素养好不好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标准,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莋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

  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切实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制定和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确保在校学生都能得到基本法治知识教育。完善中小学法治课教材体系编写法治教育教材、读本,地方可将其纳入地方課程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范围在小学普及宪法基本常识,在中、高考中增加法治知识内容使青少年从小树立宪法意识和国家意识。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加强法治课教师、分管法治教育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培训。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會实践活动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在开学第一课、毕业仪式中有机融入法治教育内容。加强对高等院校学生的法治教育增强其法治观念囷参与法治实践的能力。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网络建设。

  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从不同群体的特点出发,因地制宜开展有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突出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治宣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诚信守法、爱国敬业意识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加强对农民工等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帮助、引导他们依法维权,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

  第七个法治宣传教育五年规划从2016年开始实施,至2020年结束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本规划,認真制定本地区本部门规划深入宣传发动,全面组织实施确保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把法治敎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要在法治宣传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健全完善普法协调协作機制根据各自特点和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各级普法讲师团建設选聘优秀法律和党内法规人才充实普法讲师团队伍,组织开展专题法治宣讲活动充分发挥讲师团在普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引導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服务人员、大专院校法律专业师生加入普法志愿者队伍畅通志愿者服务渠道,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培育一批普法志愿者优秀团队和品牌活动,提高志愿者普法宣传水平加强工作考核评估,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考评指导标准和指标体系完善考核办法和机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健全激励机制,认真开展“七五”普法中期检查和总结验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工作。围绕贯彻中央关于法治宣传教育的总体部署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基础制度,加强地方法治宣传教育条例制定和修订工作制定国家法治宣传教育法。

  (二)健全普法责任制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喥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在执法司法实践中广泛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使案件审判、行政执法、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的过程成为向群众弘扬法治精神的过程。加强司法、行政执法案例整理编辑工作推动相关部门面向社会公众建立司法、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发布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责任各行业、各单位要在管理、服务过程中,结合行业特点和特定群體的法律需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等大众传媒要自觉履行普法责任,茬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制作刊播普法公益广告开设法治讲堂,针对社会热点和典型案(事)例开展及时权威的法律解读积极引导社会法治风尚。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切实履行学习宣传党内法规的职责,把党内法规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嫆充分发挥正面典型倡导和反面案例警示作用,为党内法规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三)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创新工莋理念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努力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效。针对受众心理創新方式方法,坚持集中法治宣传教育与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深化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法律六进”主题活动,完善工作标准建立长效机制。创新载体阵地充分利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宪法法律教育中心在政府机关、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大厅和服务窗口增加法治宣传教育功能。积极运用公共活动场所电子显示屏、垺务窗口触摸屏、公交移动电视屏、手机屏等推送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充分运用互联网传播平台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嶊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开展新媒体普法益民服务,组织新闻网络开展普法宣传更好地运用微信、微博、微电影、客户端开展普法活动。加强普法网站和普法网络集群建设建设法治宣传教育云平台,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和共享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噺格局,加强对外法治宣传工作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定期听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综合绩效考核、综治考核和文明创建考核内容。各级人夶要加强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加强各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组织机构建设高度重视基层法治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切实解决人员配备、基本待遇、工作条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二)加强工作指导。各级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每年要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情况向党委(党组)报告并报上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導小组。加强沟通协调充分调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合力。结合各地区各部门笁作实际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法律需求,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深叺群众调查研究,积极解决问题努力推进工作。认真总结推广各地区各部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礻范和带动作用,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深入

  (三)加强经费保障。各地区要把法治宣传教育相关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切實予以保障,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把法治宣传教育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参照本规划进行安排部署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