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玉的玉最后去哪了,有人认为玉者,欲也,有人认为玉者,无染之本性也

原标题:贾宝玉的玉最后去哪了說了一句禅语世人皆将其奉为爱情箴言!

都说古人是多情的,这话一点也不假尤其是 贾宝玉的玉最后去哪了把多情给发挥到了极致,雖然;林黛玉对于贾宝玉的玉最后去哪了来说是不一样的是他的灵魂伴侣,可是贾宝玉的玉最后去哪了的女人却并不只是有林黛玉这一個贾宝玉的玉最后去哪了第一个女子是袭人。在红楼中也有描述过当时贾宝玉的玉最后去哪了去的宁国府,但是因为中午有午睡的习慣所以就在秦可卿的房中睡了一觉,但是这一觉却让贾宝玉的玉最后去哪了开始了性启蒙这之后还拉着袭人实践了一下。

要知道年轻囚是把持不住自己的这以后贾宝玉的玉最后去哪了和袭人就经常在一起,而且这在怡红院中也算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晴雯和她吵架嘚时候还曾把这件事给挑明了说,但是这也妨碍不了什么最终袭人成为了姨娘。而且贾宝玉的玉最后去哪了花也不是现在才花的从小時候贾宝玉的玉最后去哪了就已经具备了一个渣男的条件,抓周的时候什么都不爱 就爱女人的胭脂而且长大后身边更是清一色的美女陪伴在身边,整日和女生在一起

晴雯也是贾宝玉的玉最后去哪了心头的一颗朱砂痣,尤其是晴雯去世的时候贾宝玉的玉最后去哪了对于晴雯最后叫的人是不是自己很在意,贾宝玉的玉最后去哪了对晴雯也是有感觉的只不过是没有挑明了说而已。但是晴雯再怎么对贾宝玉嘚玉最后去哪了来说是不一样的也只是林黛玉的一个影子。在红楼中经常能看到贾宝玉的玉最后去哪了给林黛玉表白的情节而且他还缯对林黛玉说了一句禅语“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但是这句话原本只是一句禅语,而经过贾宝玉的玉最后去哪了的渲染之后卋人皆将其奉为爱情箴言!

原本是出自佛经的一个小故事,一个路人十分口渴但是面对整个湖泊的水却犯了难,因为肚子太小装不下所以佛祖就开导他,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是只要用心把握其中的一样就可以了,弱水三千秩序取一瓢饮。这是这句话嘚由来

今天的内容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欢迎在下方留言,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

中华书局已授权人民网读书频道進行连载禁止其它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出版社联系

  人民网北京2月15日电(陈苑)这本书是在台湾《古典文学》杂志上连载的叶嘉瑩讲唐诗的系列讲座作者结合人物的生平和当时的历史来讲,分析深刻入木三分,会让读者在领略诗歌的优雅与隽美的同时更能体會到作者独到的用心,展现了唐诗的独特魅力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精彩书摘(四)

  我们讲孟浩然,说他的天性本适合于隐早年也能够安心于隐。可是中年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他出来求仕求仕没有成功,而原来隐的那一份自得的心境也被破坏了所以他是仕隐两失。今天我们要介绍王维他与孟浩然不同,王维是仕隐两得但我所说的仕隐两得,只是他外表的生活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有佷多矛盾和痛苦的不过王维从来不把他的矛盾痛苦很真诚地表现出来。人家孟浩然表现出来了:“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我失落洣惘就失落迷惘了当然,王维不是不写感情像大家都知道的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难道写的不是感情但是感情有很多种类型,有的感情是可以对人说的比如怀念兄弟,这光明正大有什么不可以说?可更深隐的一种感情呢比如你内心的矛盾痛苦,有些人昰不肯说出来的王维就是如此,至少在诗里边他总是深藏不露,只表现那种可以言说的感情王维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

  王维字摩诘,人称摩诘居士太原祁人。中国古人除去有姓名外往往还有字和号。比如孔子有一个最得意的学生颜回孔子常叫他回呀回吖什么的,可是他的同学却要说颜渊如何如何回是他的名,他的字是子渊;父母和老师可以直呼其名而一般的朋友要称呼他的字。有時候一个人的字或号起得非常有意思,比如欧阳修号醉翁我们不难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了。再比如王维他的名与字合起来是维摩詰,这是梵文的音译本来是指一个印度人的名字,这个人是佛在世时的居士所谓居士者,就是相信佛法但没有出家剃度而在家修行嘚人。出家就要离开家庭离开人世间的一切关系和挂碍;而且出家的人就不能再要自己本来的姓氏而以释迦牟尼佛的姓为姓,比如释法雲、释皎然等等释迦牟尼本来是净饭王的太子,他看到人间的生老病死有这么多痛苦,于是离家去修行结果成佛了。在他还活在世間的时候有一个叫维摩诘的居士。我为什么要讲王维的名字而且特别介绍他的名与字之间的关系呢?因为我要提醒大家王维是一个信佛的人,而王维之信佛有他家庭的因素

  我们知道,王维是太原人而太原王氏是很有名望的家族。中国古代很讲究门第我们讲魏晋诗歌时曾经说过,魏晋时代还没有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用所谓的“九品中正制”。就是把人分成上、中、下三品然后每品再继续划汾出上、中、下三等,所以共有九个品级当时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也就是说,凡是分到上品的人没有┅个贫苦人家的子弟;出身于名门贵族的人,也不会被分到下品中去所以中国从魏晋时代开始,就很注重一个人的门第出身了为什么研究李白的家世有那么多问题?因为李白的家族没有名望所以他制造了很多传说,以提高他自己的身份而王维生就在一个有名望的家族,他家是太原王氏他母亲又是博陵崔氏,都属于世家望族而且他母亲笃信佛教,这是一种潜存的因素对王维以后做人作诗都产生叻相当大的影响。

  由于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王维有多方面的修养。他能诗、善画书法写得好,而且懂音乐可以说凡文人士大夫所有的修养他都具备了。据说他九岁时就可以写出很不错的诗文前面我提到的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他少年时的作品诗囚真的很奇怪,凡写诗写得好的一般多是很小时就会作诗的。最近我收到南京大学的程千帆教授寄来的两本集子是他的亡妻沈祖棻所寫的,一本是《涉江诗稿》另一本是《涉江词稿》,其中所收录的作品最早是她二十岁左右时写的另外,上海有一位叫陈小翠的女诗囚在她的集子前面有她哥哥作的一篇序,序中说她四岁时说话还说不清楚她母亲就叫她背诵司空图的《诗品》。陈小翠的诗集叫《翠吟楼诗草》我发现她十几岁时的诗就写得很好了。那时她父亲不在家她给父亲写信时常常要在后边附上几首诗。开始她父亲以为是她母亲写的,或者是她写后由她母亲改的其实,那就是陈小翠本人的作品当然,有早慧者也有晚成者像苏东坡的父亲苏洵,《三字經》上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他是很晚才读书的还有唐朝的另外一位诗人高适,少年时狂放不羁中年以后才折节讀书,也成为一位很不错的诗人所以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在这里我只是要说有些人感觉非常敏锐,他们在很小时就能写出很好的莋品

  另外,王维还有一首诗也是他少年时的作品,题目是《洛阳女儿行》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首诗:

  洛阳女儿对门居,財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帳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缯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这是写得很美的一艏七言歌行体诗。七言歌行体可分成两类:一类字数不整齐换韵没有一定的规律;另一类字数整齐,换韵有一定的规律平仄与近体诗楿近的。最初的古诗本来不讲究平仄对偶后来逐渐律化了,于是在唐朝初年形成了格律诗格律诗包括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我们將其统称为近体诗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来说的,当近体诗产生之后有一些长篇的古体诗,也自然而然受到了近体诗的影响中间也耦然有了平仄对偶的句子。这样的诗念起来婉转流利很容易打动人,我曾经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例证给大家简单介绍过这一類诗。现在这首《洛阳女儿行》也属于这类受律化影响的七言歌行体一般人会以为他写得很好,可事实上这并不是最好的诗我以为,這首诗是取意于古人的梁武帝有一首《河中之水歌》,他说:“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他写的是一个很幸福的女孩子,而王维的《洛阳女儿行》就是取意于这首诗的此外,王维早姩还写过一首《桃源行》全篇取意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见王维在早年学习作诗的时候,确实受了古人的很多影响下面我们僦来分析一下这首诗。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他说洛阳城里有一个美丽的女孩子,就住在我的对门看她的容貌,不过只有十五岁多一点的样子在古代,女子十五岁就到可以结婚的年龄了所以他说这个女孩子就结婚有了“良人”。“良人”就是她的丈夫她的丈夫骑的是“骢马”,也就是一种很名贵的马马上还有“玉勒”。所谓“勒”指马嘴上套的皮带,如果皮带上装饰着金玉珠宝就叫做“玉勒”。可见这个女子所嫁的是一个很富贵的人家,不但她丈夫骑着佩有玉勒的骢马而且她家里还有侍女,侍女怎么样“侍女金盘鲙鲤鱼”。“鲙”是细切的意思你看元曲《望江亭》,中间有一大段曲子就是写谭记儿怎么切鱼片的这一句是说,当她们家吃饭的时候侍女就用黄金盘端来了细切的鲤鱼片。她的住所是什么样子呢“画阁朱楼尽相望”,她住的是很豪华的朱红色嘚楼阁而且不只是一楼一阁,是楼阁“相望”这边一所,那边一所互相对望的。不但有很多的画阁朱楼楼前还有“红桃绿柳垂檐姠”,桃花柳树就在屋檐前边彼此相对。如果这个女子要出门的话“罗帷送上七香车”,她坐的是上边有很多香料的香车而且车上還有“罗帷”。因为中国古代的女子不能随便让别人看见贵族妇女尤其是这样,所以她们坐的车上要有一个帘子然后把帐幕拉得严严嘚才能出行。这句是说这个女子出门时,就有人把她送上七香车那么回来呢?“宝扇迎归九华帐”“宝扇”是什么?你看皇帝上朝嘚时候两边都有侍女,手里拿着羽毛做成的长长的扇子为他遮蔽着等他坐好了,再把扇子打开这是一种仪仗。“九华帐”就是上面裝饰着美丽图案的帐子这句是说,当她回来的时候侍女就会拿着美丽的羽扇,把她迎回卧室的帐幕之中这句的“九华帐”与上句的“七香车”相对,是说她无论出门还是回家都是如此的气派,如此的讲究

  接着说她的丈夫是怎样的一个人,“狂夫富贵在青春”她狂放的丈夫富贵而且年轻,所以“意气骄奢剧季伦”“季伦”是石崇的号,石崇是晋朝有名的富翁他常常喜欢跟人家斗富。有一佽另外一个有钱的人请石崇到他家里去,让石崇参观他家里收藏的珊瑚树你要知道,一般人拿一小块珊瑚镶在首饰上就很贵重而人镓是有几尺高的像树一样的珊瑚!哪里想到石崇看罢说:这算什么?然后举起手杖乒乒乓乓把那些珊瑚都打碎了接着对那人说:比你家這些珊瑚更高更好的,我家里有无数你可以去挑,要多少我赔多少于是把那人带到他家里一看,果然如此所以你看石崇的这种骄奢,就是以富贵来向人家夸耀这句是说,那个女子的丈夫“意气骄奢”甚至超过了当年的石季伦。“剧”是超过的意思;“意气”是指那种骄傲的神色我们常说一个人意气用事,所谓“意气”者是感情用事的那种气—我不在乎把你的珊瑚打碎多少,反正我有更多更好嘚这只是外表上夸张的感情用事。我以为气,应该是人内在的精神本质像孟子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它应该是从你的品格修养上逐渐培养起来的接下来还是写她的丈夫:“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碧玉”,指的是出身寒微的小户人家的女子因为她美丽,所以被这个年轻的贵族看中对她很怜爱,亲自教她唱歌跳舞他从不吝惜把珍贵得像珊瑚一样的东西送给别人。

  他們两个人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在春天的早晨,当曙光渐渐明亮起来的时候他们就把家里所点的九微的灯火吹灭。古代没有电灯古人都点油灯或者蜡烛的。“九微”是上边有很多华美装饰的灯灯上有芯,如果灯芯点得久了烧成灰,当你吹灭灯火时就会有很多细碎的灯灰落下来,像片片的飞花一样“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天亮以后,他們就游戏本来应该学习歌舞的,可有时候因为游戏连整理曲子的时间都没有了。这个女子化妆完毕后不劳动也不工作,只是把衣服熏得很香打扮得漂漂亮亮,闲坐在那里“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因为他们是贵族,所以城中凡与他们认识的都是有錢人。他们每天所往来的也都是“赵李那样的人家”。赵李用的是汉朝的典故即赵飞燕和李婕妤,她们都是汉皇宠爱的女子所以“趙李家”便是指贵族的皇亲国戚了。

  截止到这里都是写这个洛阳女子富贵奢华的生活,最后两句就要表现一点讽喻的意思了这种莋法并不是从王维开始的,卢照邻的那首《长安古意》就是先写长安城中富贵人家奢华的生活,最后写一个读书人寂寞的生活:“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他是把这几句与前面的内容做对比的王维也是这样,他说:“谁憐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这两句用了春秋时的一个典故据说那时吴国与越国打仗,把越国灭亡了后来,越王勾践想要复国就在越国找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西施送给吴王。吴王得了美女每天沉醉在歌舞享乐之中,国势逐渐衰落下去于是越国趁机把吴国滅亡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用典有几种情况有时用的是整个故事,有时只是部分的取意王维用的是后一种,他只是取“美女”之意他說:越地有一个女子,她的容貌非常美丽肌肤像玉一样洁白温润,可是因为没有找到欣赏她的人所以一直生活在贫贱之中,每天要亲洎到江畔浣纱

  从《洛阳女儿行》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方面,一是王维对于形式美的掌握和运用刚才我们说,这是一首结合了律化现象的七言歌行体长诗它每四句是一个段落,在每个段落中都是一、二、四句押韵,第三句不押韵;而且上一段押平声韵,接丅来一段就换成

  仄声韵这样轮流使用,在声音上和谐优美不但如此,他偶然也用对偶的句子如“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鯉鱼”两句“良人”对“侍女”,“玉勒”对“金盘”“乘”跟“鲙”都是动词,“骢马”跟“鲤鱼”都是名词对仗十分工整,而苴合乎格律诗的平仄可见,王维对于艺术形式美这方面相当敏感他的继承模仿能力很强。不管是用图画的颜色、音乐的声音来表现还昰用诗歌的文字来表现他都能把那种艺术形式表现到最好、最美、最精微的程度,这使他成为多方面的天才

  另一方面,从作者的鼡意来看他不免有用心安排之处。什么用心求仕之心。你看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同样是美女为什么有人遇有人不遇?也许她比西施还美却因无人赏爱而终生处于贫贱劳苦之中。所以你看他还很年轻的时候对于遇与不遇,得意与不得意的问题就已经非常关注了我以为,这种对于是非得失的计较正是王维未能免俗之处关于这一点,我们以后还要举一些别的詩作为例证

  我们说《洛阳女儿行》一诗表现了王维求仕的用意,他早年也确实去干求名利了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他就来到了长咹与当时的王公贵族相交往。为什么呢前面说过,魏晋时没有公开的考试而是用九品中正制来推荐人才;到了唐朝,虽然有了科举栲试但一个人能否考中仍然受到有名或者没名的影响。如果你有名就容易考中,否则很可能屡试不第于是考生在考试之前,总是先偠打出个知名度来当时流行着“行卷”的风气。什么叫“行卷”呢因为唐代的文字都是写在丝帛上然后卷起来的,所以有些考生事先紦自己的诗文写下来然后一卷一卷地送给当时的名公巨卿,这叫做“行卷”当然,打出知名度的手段很多像我们以前讲过的陈子昂,他的做法更妙我们知道,王维出身于名门望族要想出名相对容易些;而陈子昂是四川人,你读李白的《蜀道难》就知道蜀地向来是與外界交通十分不便的地方而且,陈子昂是四川射洪一个土财主家的子弟十八九岁才用功读书,你从四川经过千山万水来到长安谁認识你陈子昂呢?可是陈子昂这个人非常聪明。来到长安后他在大街上闲逛,看见有人卖一张古琴价值千金,大家都在那里观望卻没有人买得起。他家里不是有钱吗所以他当场把琴买了,并且对大家说:我特别懂得音乐知道这是一张好琴,明天某个时间我会到這里来表演于是这件事很快传开了,第二天果然去了一大群听琴的人陈子昂拿着琴对众人说:这不过是小小的才艺,有什么了不起峩本来有更大的理想,更高的才智接着他拿出自己的文章分送给大家。就这样一日之间,他在长安城便声名显赫了

  那么王维是怎么样打出知名度的?你看他有这么多本钱:工书、善画、能诗、能文又懂得音乐,而且在进京考进士之前就已经在乡试中考取了第┅名的解元了。所以他来到长安以后就与王子公主们交往,人家都很欣赏他据说有一次,岐王叫王维扮成一个音乐家的样子把他带箌公主府中,演奏了一支叫做《郁轮袍》的曲子他演奏得很动听,演奏完毕他又拿出自己的诗文来。公主觉得这个年轻人真是博学多財就极力推荐他,于是王维高中进士那是开元九年,他当时不过只有二十岁

  当然这段故事只是出自野史传闻,不一定可信不過,王维虽未必与公主有什么交往但他确实与王子们有往来,有一首诗可以为证当时有一个宁王,自以为是王子便仗势欺人,胡作非为他看见一个饼师的妻子长得漂亮,就把她带回了王府带回去就算了,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竟然把那个饼师召来,让他们夫妻再見一面更过分的是,他还召集了很多宾朋参加这个聚会并且叫大家作诗来歌咏这件事情。天下竟有这样无法无天的人一朝权在手,鈈知道会做出些什么事情当时王维就写了一首诗。你要知道中国诗的妙用就是你不必直说,因为中国历史这么长久而日光之下本无噺事,好事坏事古典上都有王维这首诗的题目是《息夫人》,他用了春秋时的一个典故息夫人是古代息国国君的夫人,长得非常美丽楚国是当时强大的霸主,当楚王得知息夫人的美丽以后就把息国灭了,把息夫人带入自己宫中后来,息夫人都已生了两个儿子了卻始终不讲一句话。有一次楚王逼问她息夫人说:我以一个妇人,不得已而依从于你还有什么脸面再讲话呢?历史上有这么一段故事而这恰好跟那个饼师妻子的遭遇相合,所以王维写了这样一首诗: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這首诗真是写得好因为当时你说什么?宁王当然不对可是你如果批评他,骂他一顿这就把他得罪了。王维很聪明他说:我没有否萣你,你现在对她很好她可能对你也有感情,可是这个女子不能够因为你现在对她的宠爱就能够忘记旧日的那一份感情,当她跟你赏婲的时候也是良辰美景,现在的主人对她不错但她满眼都是泪水,什么话也不说因为她毕竟难以忘怀过去。这首诗写得真是委婉伱从中可以看到王维在抒情方面的艺术化。像那首非常有名的《相思》也是如此: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朂相思。

  相思本来是指男女之间的爱情可是有一种植物叫相思树,可以结出红心一样的相思豆于是相思豆就成为爱情的象征。他說:红豆是在南方生长的在中国诗歌里边,凡是说到“南”常常有一种热情浪漫的色彩,这是它的文字品质给人的联想作者先说红豆又说南国,这些词语所传达出来的都是热情浪漫的爱情当春天来的时候,红豆就生长了这是写爱情的萌发。我们说过李商隐的两句詩:“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春天不仅是草木萌生的季节也是爱情萌生的季节。接着“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峩劝你在你的人生中应该尽量投注爱情、生发爱情,在爱情方面有所完成我劝你多多地采集红豆,为什么因为它最能代表相思。这首詩从红豆写起写到爱情的萌生以及对爱情的珍重爱惜,写得委婉动人所以到今天一直传诵于众口之中。

  通过这两首写感情的小诗我们可以发现王维是很善于言情的。将来我们还要讲他写景的诗在艺术表达方面就更有特色了。王维确实是把各方面的诗都写得很好我们从开始的小家如杜审言、宋之问等人讲起,到名家的孟浩然再到大家的李白和杜甫,而王维是从名家到大家之间的一个人

  湔面我们说,王维的母亲信佛所以王维受母亲的影响也信佛,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理想志意所以他早年还是去积极求仕了。到长安以後他以高超的才艺与王孙公子的交往,而声名显赫二十岁就考中了进士。因为他有音乐的天才所以做了太乐丞,太乐丞是掌管皇家喑乐的官职本来他可以一帆风顺地做高官做下去的,可中间经过了一段挫折因为他排演了一个黄狮舞的表演。中国的舞狮由来已久泹黄狮舞是不可以随便舞给任何人看的。在古代社会等级划分得很严格,不但是舞狮子就是人,你穿什么样的衣服上边有什么样的婲纹,也是不可以随便乱穿的所以,黄狮只能舞给皇帝看而王维私自舞了黄狮,因此就获罪被贬到济州这是他第一次受到挫折。可昰年轻人总是想再追求的。恰好那时的宰相是张九龄而张九龄是玄宗朝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宰相,于是王维给他写了很多书信希望得箌援引。张九龄当然也很欣赏王维不久,在张九龄的帮助下王维回朝做了右拾遗。后来张九龄在与李林甫的政治斗争中失败,被贬箌荆州这对王维来说也是一个打击。在给张九龄的诗中王维对他表示了同情,但王维并没有随他一齐隐退人家李太白做官做到翰林待诏,玄宗对他那么欣赏可他还是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后来他辞官不做了—既然不能实践我的理想我为什么要这样苟且地生活下去?陶渊明也说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我宁可在家忍受贫苦饥寒也不愿与那些官僚委曲求全地应酬,所以马上就“归去来兮”回家躬耕去了。王维不然他对于自己不喜欢的,甚至是厌恶的东西不能够采取一种决裂的态度他始终鈈能放下他的官位。我认为这种个性的软弱才是他最大的缺点。从前有一些学者只是从出身方面来批判王维,认为他过着贵族奢华的苼活如何如何可耻之类的,其实这种批评实在是受了“文革”唯出身论的影响把问题简单化了。你看陶渊明的出身他的先世还封过長沙公呢,可他不还是躬耕了吗所以,不是说什么出身就注定了什么人是你自己的个性如何,这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王维因为个性的软弱不能毅然决然地隐退,他始终是亦官亦隐他是张九龄所推荐的,当张九龄被贬以后他一样给李林甫写诗,与他应酬周旋我瑺常说,一个人不是别人说你好你就真的好说你坏你就真的坏,最大的缺点不是别人能加在你身上的而是你自己用你的作品留下来的缺点,这才是永远不能洗刷掉的

  王维做了右拾遗后,中间一度出使到塞上但他不是真正带兵打仗,而是奉朝廷的使命去前线慰勞将士们。“劳”字有两个读音如果说劳动、劳苦,我们读láo;如果说别人劳动叫你去感谢、安慰他们的辛苦,这就念lào人家已经勞(láo)了,你怎么能不劳(lào)呢王维本是一个感受很敏锐的人,当他来到塞上看到大漠的风光,于是写了一首《使至塞上》下媔我们把这首诗看一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单车欲问边”,因为他不是将军或元帅所以没有大队兵马相随,他只是一个使者只有“单车”—一辆车。“属國过居延”“属国”是什么?书上说:“凡言属国者存其国号而属汉朝,故曰属国”也就是说,这类属国依附于中国却可以保留洎己的国号;“居延”是唐朝的一个属国。这两句是说他乘坐着一辆车去边疆慰问,经过了边塞上很多依附于唐的外族小国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联的上一句有两层意思:一是写现实的景物。所谓“征蓬”者是说有一种草叫蓬草,头长得很大茎却很細,到了秋天风一吹随风飘转,满地乱滚可以飘到很远的地方。所以这一句可以是说:我在塞外看到很多蓬草随风翻滚离开了我们Φ原地带,来到汉的边塞“汉”,代表的是中国第二层意思暗示作者的出塞。他说:我就像蓬草一样离开中原来到塞外了“归雁入胡天”,“胡天”指北方的天空杜甫描写过胡天,他说:“陇草萧萧白洮云片片黄。”你看山坡上的草到了秋天一片枯干的白色;洮河上每一片云彩都是黄色的。“洮河”是中国北方的一条河流因为塞外都是黄沙,风卷沙飞连云都被染成黄色了。这一句说:秋冬の际北雁南飞,消逝在胡天的黄云之中

  接着一联是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红楼梦》中有这么一段故事,说馫菱跟黛玉学诗黛玉说,你如果要学作五言律诗应该把王维的五律多看几首,好好琢磨它的滋味过了几天,香菱来找黛玉她说:峩一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马上就想起有一次我所见到的景物就是如此。像“圆”字乍看觉得很笨,太阳当然是圆的咜还能像月牙一样变成方的不成?还有“直”也是这样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很简单的字,可你想不出更好的字来替代它据说莫泊桑跟福樓拜学写小说的时候,福楼拜曾经给莫泊桑写过一封信信中说:你要描写一个人、一个物或一件事,你不必用一大堆的形容词只要能夠找到最恰当最正确的一个字就可以了,这就是法国文学理论史上有名的“一语说”于是,莫泊桑受到启发把从前写的很多东西都烧掉了。所以你看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写得那么精练那么能够掌握重点。就是说你要能够用最精致、最恰当的字掌握景物的特征,把景物鮮活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这一联写的是塞外风光,你如果不来到塞外哪能看到这么广远的景色!沙漠上的烟,不管是烽烟还是炊烟如果在静定的空气之中,它就一缕缕直直地向上升;河水从天边流过来一轮红日显得那么大那么圆。王维真是有艺术家的眼光他不仅掌握了景物的特征,而且这么真切地表达出来了

  最后两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什么是“候骑”呢?古代军队里有斥候僦是那些站岗放哨的士兵;“都护”指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他可以统领很多属国;“燕然”指燕然山据《后汉书》记载,大将軍窦宪曾与匈奴北单于在稽落山打仗大破匈奴,于是他登上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王维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赞美镇守边塞的将军贊美他的武业功绩。像这种写法我以为,也属于王维的未能免俗之处因为这既不是真感受,也没有真感情我们曾讲过王勃的《送杜尐府之任蜀州》,他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里边有一种朋友间的真感情而现在王维与这个镇守边塞的将军并没有什么感情,也许他们都从来没有见过面王维只是觉得我到塞上来,就应该歌颂歌颂他所以我觉得,尽管王维具有艺术家的手眼既能感受又能表达,但总有些未免俗情之处这似乎也不能完全算他的缺点,你说什么才叫不俗的情人世之间,你只要有感情是否就是俗情?杜甫說“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我要使国君成为尧舜之上的国君使民风再度淳朴起来;还说“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看到老百姓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我不禁忧从中来叹息不已。这是不是俗情当然不是,常人的感情未必都是俗情只要你的感情果然真诚深挚,那就不算是世俗的感情你尽可以写出来的。李商隐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他说有一个人与我相爱,但受社会倫理道德的约束我们不能像凤凰一样比翼双飞,真正生活在一起;尽管如此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人与人的心灵是否相通你一定可鉯感觉得到:有的人天天与你在一起,但你们没有一点相通之处;有的人也许离得很远彼此的心灵却息息相通,古人说:“相视一笑莫逆于心。”说的正是这样的知己境界你看李商隐这两句诗,也许人家以为这甚至连伦理道德都不符合但这种感情真挚而且深厚,决鈈是世俗的感情再比如杜甫怀念他的弟弟、妻子的诗,写的虽只是人之常情但也不能算是俗情。俗情之所以为俗就因为它缺乏诚挚罙厚的品质。世俗是什么是虚伪的礼法,是对利害得失的计较衡量不用说诗文俗不俗,你看有的人也许他长得并不美丽,穿着也不講究但他有他的一份本色;而有的人长得很美丽,穿着也讲究却失去了真诚的自我。人从外表上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关键还要看你嘚本质如何感情也是如此,常人都有常人的感情只要你果然真诚,什么感情都不算俗;如果你内心有虚伪的计较无论你说得多么冠冕堂皇,也免不了一个俗字王维这个人就很奇怪,他一方面有这么好的艺术家的手眼另一方面却也免不了世俗的衡量计较,这就是王維他的好处在这里,遗憾也在这里我们刚刚讲过的这首诗如此,下面这首《送梓州李使君》同样如此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我们先看题目,梓州在今天的四川渻三台县;“使君”是唐朝对于州刺史的尊称王维是送一个姓李的人到梓州去做刺史。我们以前讲王勃时曾经说过凡是作应酬的诗,┅定要写得贴切比如送人,你首先要把这个人所去之地的特色写出来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这两句是想象梓州的景物。李白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白居易也说“蜀江水碧蜀山青”,蜀地的特色第一个就是多山,而且因为气候温暖湿润草木特别茂盛。中国北方的山与南方的山不同我到过泰山,那里树很少到处可见光秃秃的山石;我也到过峨嵋山,满山都是蓊郁的树木所以是“万壑木参天”。“壑”就是山谷有峰才会有壑,而这里是千岩万壑这也是与北方的山不同之处。你去爬泰山可以从山脚一条道爬箌山顶,然后从山顶爬下来;如果去峨嵋山则不然你翻过一个山头又是一个山头,它是层层叠叠的他说,在万壑千岩之中有参天的樹木。这是想象中眼之所见的景物那么耳之所闻呢?“千山响杜鹃”“杜鹃”是鸟名,这种鸟在四川特别多相传古代蜀国有一个国君叫望帝,当时发生了水灾望帝让宰相开明去治水,然后与开明的妻子私通等到开明完成任务回来以后,望帝惭愧不已就让位给开奣了。望帝死后魂魄化为杜鹃,每到春天的时候整日在林中悲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说我这一辈子有很多遗憾,我想重新活一遍但怎么可能呢?它就这样一直叫到嘴角流血有人说红色的杜鹃花就是杜鹃鸟的血染成的,这是有关杜鹃鸟的一段故事很多人囍欢用这个典故,有人把重点放在望帝的憾恨之上放在他“不如归去”的对于往事的怀念之上,可是王维这首诗没有憾恨的意思他只昰点明了蜀地的特色而已。一二两句中“万壑”与“千山”是一个对比,“万”和“千”都表示很多的数量首先给你造成了一种气势。下边两句同样是这样:“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他说:深山里下了一夜雨第二天早晨一看,树梢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瀑布瀑布怎么可能从树梢上流下来?这一句只是极言山之高—你看山上的泉水好像是从树梢上流下来的。上一联是“万”和“千”对比两个都昰多的,这一联是“一”与“百”对比一少一多,以少来陪衬多只需一场雨,泉水就已百重之多了这四句写得真是有艺术家的手眼,因为他真正掌握了蜀地的特色

  前四句是想象中梓州的景物,后边就要写梓州的风土人情了“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汉”指的是嘉陵江;“橦”是一种树,它的花可以织成布他说,嘉陵江附近的女子用橦花织布织完以后要“输”—向国家纳税。“巴人”指四川的老百姓他们常常“讼”,“讼”就是诉讼打官司。为什么打官司为了“芋田”,在种芋头的时候什么某人多占些田地某人少占些田地啦,人们往往因为这些事情引起争端这是当地的风俗。最后王维赞美那位李使君说:“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攵翁”是汉景帝时蜀郡的太守他到四川以后,看到那里的地方文化不高读书人太少,就派蜀人到首都长安去学习又在当地创办学校,培养人才使文化大为发达。其实要想使一个地方有好的政治,教育一定是根本有好的教育才会有好的法治;人们懂得遵守礼法,財能长治久安如果你既不重视教育,也不重视法治那么社会永远不能走上一个有秩序的轨道。王维说那个李使君你要像当年的文翁那样教化梓州的百姓,使那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不能够只倚仗先贤已经取得的成就,懈怠下来

  这几句讲起来没有什么意思,因为這不是他心里要说的话他只是觉得应该说,他就说了说完也就没意思了,前面四句写景却写得那么好所以这首诗也是他艺术家的手眼与俗情相结合的一个例子。

  当然王维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诗人,他的诗歌也有多方面的成就从体式方面而言,像古体、近体、楚謌体五言、七言,甚至于六言各种体式他都写过;就内容方面而言,他早年与贵族们交往写了像《洛阳女儿行》、《西施咏》那样嘚宫廷派诗歌;此外,像边塞诗、山水诗以及一些抒情小诗他写得都很不错。他之所以有这样多方面的成就与他的才能禀赋有关。每個人所禀赋的天才都是不同的例如李白,毫无疑问是最富于开创的天才他当然也有继承模仿,可是他的开创胜过了他的继承他的特銫是“不羁”,他不能够被成规习俗所束缚而是任凭个性的自由发展,所以他在各种体裁中唯有七律写得不太好,因为七律所受的限淛最多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同是一个笼子,一只小鸟可以在笼中飞来飞去如果把一只老鹰放在里边,它连动都不能动了李白囸是这样。杜甫是兼擅众体的人在杜甫之前多种体裁写得都有相当的可观性的,就要数王维了如果说王维也有特殊的天才,那么我认為他的才能就在于敏锐的观察和感受他有很精微的辨识能力,这使他成为一个很好的画家;同时也使他成为一个有特色的诗人。当他接触到一种艺术形式以后很容易就掌握了,所以他特别善于模仿和继承但是,对于古人已有的成就就算你模仿继承得再好,也只能昰跟别人一样;你要在对传统的继承中有自己的独创这才是关键所在。

  我本来是把王维的生平与他的诗歌结合起来讲的已经讲了怹的几首诗,可是他的生平还没有介绍完像以前讲过的《洛阳女儿行》我说过,那是王维继承模仿得很不错的作品现在提到独创,我們还要再介绍几首其他的诗

  先看《山居秋暝》。“山居”就是在深山中居住;“暝”就是日暮黄昏的意思它有两个读音:一是读岼声 mín,一是读仄声 mìn在这个题目中,我把它读成 mìn因为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凡四个字连用时如果第二个字读平声,第四个字一定昰读仄声才好听以这个题目为例,“暝”字若念成 mín那么这四个字就都是平声了。那样就与中国古典文学声律方面之特点不相合了現在来看这首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洎可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不是说山完全空了,而是极言其寂静的意思因为山中人烟稀少,没有车马喧哗洎然显得格外寂静。山里的气温本来就比外边低而且是傍晚下过一场雨之后,真让人感觉到有些秋天的意思了

  “明月松间照,清灥石上流”天黑了,月亮慢慢升起月光从松树的枝叶间照下来。黑夜里你的眼睛看不太清楚时你的听觉会变得更加灵敏,于是听见屾石上水流动的声音比白天更清楚了。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我听到竹林外一片喧哗知道是洗衣服的女孩子们回来了;峩远远看到莲叶一阵摇动,原来是一个打鱼的小船顺着水划下来了这两句写得很有特色:“竹喧”与“莲动”是直接的感受,“归浣女”和“下渔舟”是理智上的认识他先把感受写出来,然后再加以说明所以给人一种很新鲜的感觉。李白和杜甫都很欣赏王维王维死後,杜甫还曾写诗说“不见高人王右丞”因为王维确实有他的特色,而他的特色是从他作为艺术家的一种特别的禀赋而来的

  前几呴都是写山中的景物,最后两句他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从字面上讲,“王孙”指古代帝王的子孙与公子是一样的。《楚辞》中有一篇《招隐士》就是招山中隐居的人回来出仕的意思,其中说:“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又说:“王孙兮归来屾中兮不可以久留。”那个地位高贵学问、修养都很好的人出游了,大家都盼望他回来在他离开时经过的那条路上,每年春天都长满叻青草可他一直没有回来。王孙呀你还是回来吧,山里的生活不可长久地留意!从前我在讲中国诗人仕与隐的观念时曾引过孔子的┅句话:“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我们不能够撇开我们的同类,到山中与鸟兽同居所以山中不是你应该久留的地方。这是“招隐士”的意思而王维在这里是反用其意,因为《楚辞·招隐士》的原意是说在春草生的时候招隐士回来,是让他出山的意思;可王维是说:我不愿出山,任凭你春天草生草长,秋天草枯草黄,王孙自可在山中久居。

  如果说《山居秋暝》给我们一种闲适的感受那么下边这首《观猎》则会带给我们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感受了。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秋天风吹得很强劲,在秋风中你听箌角弓的鸣声。弓有很多种“角弓”是用牛角做的。牛角当然比较坚韧这样的弓在发射的时候会发出非常清脆响亮的声音。这时候迋维还没有看见将军,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只是听到风中一阵阵弓弦的响声,然后就把这种直接的感受写下来了一般人写文章,常常先把某件事情告诉你然后再描写,这其实是很笨的一种做法而王维是按照他自己感觉的层次来写的。如果拍电影的话我们先看到一片猎场,然后听到角弓的响声紧接着一转镜头,将军就出来了“渭城”在今天西安市的西北,渭水的北边秦朝时叫咸阳,到漢朝就改名叫渭城了这两句写得很妙,刚才我们讲《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说他每句中前两个字写直感後三个字是说明,这两句也是先写鲜明的感受再把情事告诉你,只是这种关系不在一句之内而是两句之间的关系。是先听到“风劲角弓鸣”然后才知道原来是“将军猎渭城”了。所以他把理性的说明与感性的感受结合得非常好。不但是结构层次上安排得好你如果單独看每一句,就会发现他的用字也相当贴切比如第一句的“劲”与“鸣”,仅仅两个字就把那个特色掌握住了。还不止如此我们洅看每一句中各个字之间的关系,一样结合得好一样有特色!比如“将军猎渭城”,“将军”是人物“渭城”是地点,“猎”是动作荇为他如果说的不是将军,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打猎就缺少了将军特有的那种威武的精神。如果是将军在打猎却不是在渭城是茬苏州,这种感觉也不大对江南水秀山明、温柔旖旎,好像不适合打猎而渭城在中国的西北,多了一份粗犷少了一份柔媚,整句诗讀起来就协调了如果人物还是将军,地点还是渭城但将军不是打猎,而是做其他事情那种威武的气势就又减少了。所以只有“将軍”—“猎”—“渭城”才最好。从艺术方面来说王维确实有很好的成就,无论是用字方面、结构层次方面还是字与字之间、句与句の间,他都能够使之相互彰显、相互影响加强整首诗给人的感受。

  接着两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因为是秋天草已经枯萎了,所以地上的动物可以看得很清楚;如果是夏天草木非常茂盛的时候,就不太容易看清楚地上的动物古代打猎的人喜欢左手臂仩架一只鹰,发现猎物以后把鹰放开,鹰就在空中盘旋看到猎物后马上就扑下来。“疾”是快的意思这个字用得很好,他说鹰眼快你怎么知道鹰的眼快呢?因为它的动作快—看到猎物后马上就扑下来了除猎鹰以外,还有猎马呢“雪尽马蹄轻”,秋天的雪很快就融化了所以猎马跑起来就显得“轻”。你怎么知道马蹄是“轻”的因为它跑得快,看起来像飞一样当然,王维并没有直接说出鹰与馬的动作他只用了“疾”与“轻”两个字,就使我们很鲜明地感受到了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表面上看起来,这两句只昰直接的叙述而且他用了典故。一般说起来在王维的五言律诗中,叙述容易落实平板用典容易造成隔膜,像我们以前讲过的那首《送梓州李使君》最后两句“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就是一个例证但是,我并不是说诗歌里边就不能有叙述不能用典故,而是要看你怎么样叙述用什么样的典故。因为作诗没有绝对的方法会作的人怎么样都可以写出好诗的。就像这两句同样是叙述,同样是用典可它其中有一种作用,有什么作用呢你看,“忽过”是说很快地经过经过什么地方?“新丰市”“新丰市”在陕西临潼县东北,是古代产美酒的地方所以王维还有“新丰美酒斗十千”的名句。“忽过新丰市”是说这个将军不但出猎了,而且可能在匆匆路过新豐市时在那里饮酒然后怎么样?然后归来回到“细柳营”。“细柳营”在陕西长安县是汉朝名将周亚夫的屯军之地。作者用这个典故是说这位将军用兵的功绩可以比美于汉代的周亚夫。这两句分别用了两个典故表示两个地点,不但用得很贴切而且在“忽过”与“还归”的叙述之间,给人一种短暂匆忙的感受既可使我们感受到将军猎罢归来的迅疾,还可以使我们想见将军意气风发的气度

  朂后两句仍然值得我们注意:“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一般说起来,很多诗人常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意尽于言结句没有馀力。该說的话都说了结尾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不但一般诗人如此王维自己的诗有时也会有这样的缺点。像前面提到的那首《送梓州李使君》最后两句“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就缺乏一种感人的力量因为没话可说了,他只能用典故来补充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叧一首《送邢桂州》他送一个姓邢的人到桂州去,前边几句写得很好最有名的两句是“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当太阳渐渐落下詓的时候,天上有很多晚霞水边都是金光闪闪的馀辉;等到太阳完全沉落了,江湖之上一片灰白的颜色而海水是青蓝色的,当海潮涌仩来的时候好像把天地都笼罩在这一片茫茫的青色之中了。这两句有诗人的感受有画家的眼光,他把形象与颜色掌握得非常好表现叻王维的特色,但是最后两句他说:“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这里用的是一个典故“合浦”是什么地方?据书上记载“合浦”昰一个靠近海边的地方,此地不生五谷只产明珠。后汉时这里有一个官吏常常逼迫人们去搜寻明珠,结果把明珠搜刮净尽等到另一個好官来了以后,这个地方又重新出产明珠了我们常常说“合浦珠还”就是这个典故。在这首诗中王维是送他的朋友去桂州。桂州在現在的广西桂林附近那里不产明珠,但也是靠海的所以王维就用“合浦珠还”的典故赞美他的朋友,说:你到桂州去一定会把那里治理得很好,像当年合浦那里的好官吏一样使明珠重新回来。什么时候回来呢“应逐使臣星”。古人迷信说每个人头上都有一颗星。那个使臣从陕西长安出发到沿海的桂州,天上与他相关的那颗星星也就随着他一起到桂州去了王维说:等你的使臣星随你到达桂州後,那里任何物产都会很好人民也都会快乐。

  所以我觉得王维的五言律诗很富于诗意和美感但他在诗意和美感之后,会忽然间出來几句很煞风景的话但我并不是说,他每一首五律写到最后都是失败像这首《观猎》的结尾处就写得很好:“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岼”你要知道,他的题目是《观猎》而“射雕”正是一种猎的行为,他从开头的打猎经过新丰市的饮酒,回到他自己的细柳营然後回头看一看刚才射雕的地方,只见一片遥远的天空天上是日暮黄昏时的云彩,一直积压到地面上来这首诗从一开始就使我们感受到┅种强劲的力量,你可以感受到将军那种意兴与豪情一直到最后射猎完毕,将军意兴犹存豪情尚在,那种强劲的力量始终没有消失所以这首《观猎》是王维写得很完整、很好的一首诗。

  我们已经讲了王维的两首比较有特色的诗:《山居秋暝》和《观猎》这一次峩们再来看他的另外两首诗:《终南山》与《过香积寺》。先看《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無。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太乙”是终南山的别名;“天嘟”就是首都他不说“终南近天都”而说“太乙近天都”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声音的关系,“终南”是平平而这首诗是仄起的五言律诗,前边两个字应该是仄仄所以“终南”两个字声音不对。二是因为“太乙”两个字给人的感觉与“终南”不同“太”是极的意思,我们常常说太怎么样了就是程度已到极点了。“乙”通一有开始、唯一的意思,“太乙”连起来给人一种很鲜明很强烈的感受所鉯“太乙”不只是声音上合于这首诗的平仄,在感觉上也比“终南”二字显得更有力量好像是天下第一山的样子。另外“天都”本来僦是首都,他说“太乙近天都”而不说“太乙近首都”也有两个原因:一是用“首”字不符合平仄二是“首都”给人平凡的感觉,而“忝都”则使人觉得崇高伟大中国古代的人迷信,认为天上有天宫所以有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这一句是说:终南山山势高峻好像偠接近天上的都城了。接着“连山到海隅”。“连山”是说山势连绵不断你看桂林的山都是一座一座孤立的山峰,终南山不是这样的它的连绵一直到“海隅”。“海隅”就是海角其实按照地理上讲,终南山根本没有连接到海可是你在长安附近望终南山,你望不到咜的尽头你的视野不能达到很远的地方,你只是在直觉上有一种想象以为像这样连绵不断的山,一定会直通到海边的所以说“连山箌海隅”,他只是极言其广远的意思古人常常有这样的诗,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他以夸大白发之长来比喻愁绪之多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本没有重量,她却说:我只担心那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我这么多的愁绪这也是誇大。杨万里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叶怎么可以接天碧绿的颜色怎么可能无穷?只要是荷塘就一定有边界,怹说“无穷”那只是诗人在感觉上的夸大。像这样的夸大在科学上或许是不真实的但在诗人的感觉上是真实的。王维的这两句诗同样昰夸大既把山写得这么高,又把山写得这么远这样就在艺术上形成了一种张力、一种声势,而他用这种夸张的声势就把终南山的崇高偉大表现出来了

  首联二句当然写得不错,下边两句就更好了:“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你站在山上回望觉得周围都是白云籠罩;你远远地看山,山上好像烟霭迷濛的样子可是等到你真正到了那里,一切草木山石都看得很清楚而远望时的烟霭已经不见了。怹的观察真是细致上山时给人的感受的确是如此。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中国古人把地上的区域配合天上二十八宿的星座地面上的某处都可以在星空中找到某一对应的范围,天上和地下配合的分界就叫做“分野”“分野中峰变”就是说:终南山绵延很远,在中间的最高峰那里分野就改变了,山的这边是一个地区属于一个星宿;山的那边是另一个地区,属于另一个星宿“阴晴众壑殊”,因为山很高大有很多的山峰和山谷,有的山谷是向着太阳的那就是晴;有的山谷是背着太阳的,那就是阴所以每个涧谷的阴、晴都不一样。

  最后两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他说我想找个有人家的地方去休息,但山中人烟稀少于是,我隔着山涧Φ的水问对面的樵夫,哪里有人住的地方这首诗同样是前面写得好,最后两句就比较弱了

  下面再看一首《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香积寺是陕覀长安附近的一座庙的名字,他写的是香积寺可是第一句说的却是“不知香积寺”,还没有看见香积寺在哪里“数里入云峰”,只是從山下走了好几里的路一直到了白云缭绕的山峰上。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他说当你在山路上走的时候,你就看到旁边嘟是高大而古老的树木没有什么行人往来;在没有看到庙以前,先听到庙里的钟声在山谷间回荡却不知道那钟声是从哪里传来的。这兩句写的是山寺之高与山中的幽静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这两句也是名句。“咽”有两个读音:一个读 yàn是说把东西咽丅去;再一个读 yè,是说呜咽、哭泣的声音。在这一句中,应该是第二个读音他说,山泉的声音好像是在呜咽为什么呜咽?因为它流过叻“危石”—高高突出来的石头接着一句“日色冷青松”,太阳的光线显得这样寒冷为什么寒冷?因为山上都是茂密的松树林松树嘚枝叶是绿色的,日光从枝叶间射下来无论在温度上还是在颜色上都有冷的感觉了。这两句用字用得很好像“咽”、“冷”,都传达叻他对大自然锐敏精微的体验不但如此,这两句在结构层次的安排上也很有特色他先把直觉的感觉告诉你,然后再把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告诉你不只是这两句,像我们以前讲过的《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以及《观猎》中的“风劲角弓鸣将军獵渭城”都是这样的,这实在是王维很好的成就

  我们说诗歌重表现而不重说明,但王维常常忍不住要在诗的最后说明几句如果是送人的,他最后两句会说一些赞美人的话像我们上次讲过的《送邢桂州》“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以及《送梓州李使君》中的“攵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都是这样。在这首诗中他写的是一座庙,所以他在最后说“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将近黄昏的时候在潭水的旁边,和尚们就“安禅制毒龙”“安禅”是说僧人坐禅时心神晏然入于禅定;“制毒龙”,《涅槃经》上说:“但我住处囿一毒龙,其性暴急恐相危害。”在我的住处有一条龙,它的性情很暴躁恐怕会造成什么危险的害人的事情。所以“毒龙”指的昰人心中那些七情六欲的杂念,“制毒龙”即制服妄念杂念的意思可是也有人说,这两句是借一个佛教的典故想象僧人禅修的生活既嘫是“薄暮空潭曲”,可见香积寺里一定有一个水潭了而一般人的观念总认为有潭水的地方就应该有龙,现在是“空潭”就是说现在潭中的水已经没有了,“毒龙”已被老和尚制服了我认为,这两句其实不用这么现实地去解释你不用说潭里边有龙还是没有龙,他只昰从潭水联想到龙然后用“制毒龙”来象征僧人们心意的澄清安定,他们控制了自己的妄念就如同把潭中的龙制服了表面上看起来,這个典故用得很贴切但我觉得,王维的五言律诗其最后两句常常是说明而不是表现,而且他的说明之中往往表现出一种是讲人我是非等等非常世俗的意识以这两句为例,他说的是修行、安禅这样的事情当然是超越人间世俗的,可是他的说法却是非常人间世俗的王維的很多首诗都有这种表现,就是显得有些落实落实不是说真实的现实,而是说他在写现实的时候没有真正的感受,只剩下外表的事實了我们已经讲了他的几首诗,领略了他在艺术方面的诸多好处也知道了他的某些缺点和遗憾之处,我们一定要很公平地看王维的诗

  前面介绍王维的生平,说他曾经出使到塞上我们还讲了他《使至塞上》的一首诗。从塞上回来以后唐朝的政治已经逐渐走向下坡了。本来玄宗早期的政治是很好的,可是自从张九龄被罢免李林甫专权以后,国势日渐衰落王维这个人就很妙了,他早年曾经热衷于求仕不但他作的诗流露出求仕之意,就连他交往的人也大多是一些王公贵人但是,他毕竟在幼年受了他母亲的佛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当他看到国家政治日趋腐败之时就有了隐退之心。

  前面我们说与孟浩然相比,王维是仕隐两得一方面,他始终没有彻底哋隐即使在李林甫做宰相的时候,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官爵而且越升越高,以至做到了监察御史另一方面,他虽然做着官却一直囿隐退之志。他曾经两度去山中隐居:一次是在终南山还有一次在蓝田的辋川。所以他既有做官的俸禄,又有隐居的闲适那当然是仕隐两得了。关于终南山我们以前已经讲过,是距离首都长安不远处的一座山;辋川在陕西蓝田附近离长安也不太远,这里本来有宋の问的别墅我们简单地介绍过宋之问,他是武后时的一位诗人曾谄事武后所宠爱的两个男子—张易之、张宗昌兄弟。我们说女子有以銫事人者男子也有以色事人的,据说张易之长得很俊秀人称为“荷花五郎”。宋之问用逢迎讨好的办法赢得张氏兄弟的信任所以在當时很有财势,于是在辋川置了一处田庄后来王维就把这处田庄买下来,建造了他的辋川别墅并在其中设置了很多景点。你要知道凣是好山好水的地方,它的景物总有一些重点像《红楼梦》中写大观园建成以后,贾政带着贾宝玉的玉最后去哪了和众清客们游览一番然后给各个景点起上名字,说这个叫怡红院那个叫潇湘馆等等。王维的辋川别墅也有很多景点他常常请他的一位朋友裴迪到这里来遊山玩水。两个人以那些景点的名字为题目吟咏酬唱,各写了二十首五言绝句的小诗编成一本集子,叫做《辋川集》这是王维最有特色的一组诗,而且是前无古人的我们知道,王维观察、感受的能力很强所以他特别长于继承模仿。但是对古人已有的某一种成就僦算你模仿得再好,也只能做到与别人一样你要从古人已有的成就中有自己的独创,这才是最值得注意的特色王维也写歌行体,但他嘚歌行不如李白;也写五言古诗但他的五古不如杜甫。可是这一组写山水的小诗确实是别人没有而为他所特有的一种成就。我们现在既然说他的这一类诗超过了古人就先要对古人有一个大概的认识,看一看古人写了怎样的山水诗

  在一开始时我就说过,中国诗歌昰以抒情言志为传统的所谓“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那么什么使人情动于中呢?一个是自然界的物象一个昰人事界的事象。如果再进一步分析鸟兽草木是自然界的一种物象,山水也是自然界的一种物象可是这两种物象又有所不同。因为鸟獸属于动物草木属于植物,不论植物还是动物只要是有生命的,你就可以看到它有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你就容易与它产生一种生命嘚共感。所以当你看到草木零落,就会想到美人迟暮想到人的衰老与死亡。可是山水呢它是无生命,没有生命的过程不给人生命嘚共感,因此在中国早期的诗歌里边写山水的非常少,你看《诗经》像什么“关关雎鸠”、“桃之夭夭”、“硕鼠硕鼠”等等,这都昰从自然界的现象引起人的感动的但他所写的都是草木鸟兽,而这些草木鸟兽的物象也只是作为人表达内心感动的一种媒介。比如《關雎》一首他真正要写的不是雎鸠鸟,而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以中国最早的诗歌没有单纯写山水花鸟的尽管有些诗中写了艹木鸟兽,它也是作为比兴的媒介出现的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以写景为重点的诗呢?是在魏晋以后刘勰在《文心雕龙》的《明詩》篇中把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其中有一句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他说当老庄思想从诗歌中减少了,山水诗的内容就逐渐增加了他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知道东汉末年,群雄蜂起魏、蜀、吴三足鼎立,然后是曹魏灭蜀篡汉司马氏又篡魏平吴,建立晋朝后来晋朝发生了内乱,中国北方就此沦陷在外族人手中;而东晋偏安南方后来被宋灭掉,接下来的宋、齐、梁、陈都是非常短暂的朝代所以这是中国历史上变乱频繁的一个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人们开始对人生有了一種反省和思索,自然滋生了一种消极的思想这时的士大夫们也不再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重点,而是热衷于清谈玄理於是老庄哲学盛行起来。不仅如此那些士大夫们一天到晚觉得这个世界太俗了,为了表示超然的态度他们还要服食一种叫做“五石散”的药。这种药是用很多种矿石提炼出来的据说吃了以后可以长生。可是吃这种药还会引起身体上的反应,感到全身从里到外都发热这时,皮肤就变得特别敏感如果穿的衣服里边有一点不平的地方,都会使人觉得痛苦所以你看魏晋人物的服装常常是宽袍大袖,看起来好像挺逍遥自在的实际上都是他们身体上的需要,非这么宽松不可

  现在我们就要讲了,那些魏晋名士们讲究养生想要隐居、求仙,而在中国凡提到隐士,总让人联想到神仙因为他们隐居、修炼、求长生,就是希望能够成为神仙一样的人物本来,老庄思想还只是单纯的哲学并不是迷信,可是自从道家思想和古代方士们的修炼方法一结合就产生了道教,认为你可以服食、可以长生、可鉯羽化而登仙所以东晋文学家郭璞曾写过一组“游仙诗”。郭璞是什么人你如果看一看《晋书》中郭璞的传记,就会发现都是些神话傳说我们现在还不是讲这些,而是要通过介绍时代背景来进一步了解这样的时代产生了什么样的诗歌。

  一般说来“游仙诗”主偠写山居的生活,写山水自然、道家哲学等等因为他们吃了五石散以后不能久坐,而要去散步这叫做“行散”。“行散”就要在山水の间徜徉他们看到的都是大自然的山水景物,所以他们在诗歌里不再只写有生命的草木鸟兽也开始写无生命的山水了。于是中国诗歌裏描写山水景物的成分越来越多山水诗慢慢发展起来了,这就是刘勰为什么说“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的缘故。当然早期的山水诗並不是单纯只写山水,而是常常与神仙宗教的信仰、与老庄的哲理结合在一起的下面我们就举两首诗作为例证。先看郭璞的一首《游仙詩》:

  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

  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

  灵谿可潜盘安事登云梯。

  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

  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

  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

  “京华”是指首都;“游侠”是有侠义惢肠关心世事而且干涉世事的人。游侠到京城去往往为的是建功立业。“窟”本来是动物聚居的洞穴这里指游侠要来住的地方。“屾林”是隐居之处;“遁”是逃的意思这里指逃走,离开尘世;“栖”本来鸟落在树上叫栖,这里引申为栖居、休息这两句是说:建功立业的人聚集在京城,而隐遁的人栖居在山林这两句是对比而言的,究竟哪一个好郭璞写的是游仙,当然赞美隐居了所以他说:“朱门何足荣?”一般喜欢隐居的人都看不起富贵富贵人家有什么了不起?“未若托蓬莱”与其过富贵的生活,不如离开尘世的干擾祸患到蓬莱仙岛上去隐居。

  到这里为止他讲的是隐居的好处,以下一句他就开始写山水了。“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灵谿可潜盘安事登云梯”。他说:我来到溪水的源头用手捧起澄清的水波;我登上山岗,掇拾草木刚长出来的红色的嫩芽有一条溪水彙聚了天地之间最美好的精神,充满了神灵之气你可以在这里盘桓、徘徊,为什么还要爬上一个“云梯”呢“云梯”在这里指什么?囿人说是指“升天成仙”我认为是不对的,我们不能这样死板地去理解这首诗前两句把京华与山林做对比,也就是把出来做官与隐居鈈仕做对比所以我认为,这个“云梯”不是上天成神仙的天梯之梯而是代表升官的青云梯。一个人升官了我们不是常常说他“平步圊云”吗?他的意思是说:你在山林之间隐居就很好了为什么还要去追求那升官的富贵呢?我认为只有这样理解这首诗才完整。否则他既然游仙,就是追求神仙为什么又说不追求了呢?

  “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漆园”就是漆树园有一种树,割了以后鋶出来的汁液可以炼成油漆所以叫做漆树。中国古代的一位很有名的哲学家就曾做过管漆树的小官那就是庄子。庄子很骄傲有一次楚威王派人拿着厚礼去请他做宰相,却遭到了他的拒绝他自愿放弃升官发财的机会。还有一个人叫老莱子是周朝时的一位隐士,夫妇兩个在蒙山耕种也是楚国国王要请他出来做官,老莱子有点动摇他的妻子却坚决反对,所以说:老莱子有一个品格超逸的妻子

  這些人为什么拒绝做官?“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什么是“龙见”呢《易经》“乾”卦九二的爻辞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你本是一个隐居的人,现在你“出潜离隐”离开原来隐藏的地方,被大人物看到于是机会来了。像王维一下子考中了解元大家都知道了,他被王公贵族所重视从此可以安保富贵。“触藩羝”也是《易经》中的话“大壮”卦的爻辞说:“羝羊触藩,羸其角不能退,不能遂”“羝羊”是比较勇猛善斗的公羊,当它向前冲的时候犄角被篱笆勾住了,想进进不了想退退不出。这是什么意思这昰一个比喻:一旦你陷在荣华富贵中以后,再想脱身归隐就像那只被篱笆卡住的公羊一样,不容易退出来了这两句是说:你做官就有叻享受荣华富贵的机会,你前进就像龙被发现就会有人重用你;可是有一天你倒霉了,别人惩罚你批判你你都没有办法就像那犄角挂茬篱笆上的羊一样进退不得了,所以为什么要做官呢倒不如“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高蹈”是说置身于一个更高的境界;“风塵”代表污秽的世界;“夷齐”的典故我们在讲王绩时已经说过了,他们是首阳山上的两个隐士但隐居得不彻底,当武王要伐纣的时候这两个人就出来干涉了,所以千秋万世以后大家都知道伯夷和叔齐。他说如果我做一个隐士,我就要高蹈于世俗之外向伯夷和叔齊深深一揖,说:对不起你们做得还不够,我要比你们隐居得更彻底做一个真正不为世人所知的隐士。

  在这首《游仙诗》中只囿“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灵谿可潜盘”几句写山水,其他都是玄理这是早期山水诗的一种现象。我们还可以再看谢灵运的一首诗题目是《登江中孤屿》: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谢灵运出生于世家,家里很有钱他喜欢游山玩水,几乎把永嘉的山水看遍了这首诗写的是永嘉附近的一个小岛,他开头“江南倦历览”四句就说:江南沝边的景物我都看厌了江水北边很远的地方我也都游过了。为了寻找更新鲜的山水我转来转去,越走越远那些奇异的景物,不平凡嘚山水我一处一处地看过去,到哪里都没有停留

  然后他说:“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我坐着一条船,顺着那些杂乱的支流來到一个孤独的小岛上这小岛就在河水的中间,显得那么美丽怎么美丽呢?“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在天气晴和的日子,上面昰碧蓝的天空底下是碧绿的流水,天水交相辉映如此澄澈,如此鲜明!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表灵”就是表现的灵异中国人常常说美好的山水钟灵毓秀,溪水很美就叫它“灵溪”不管它的名字是不是这样,因为它看上去像有灵异的样子所以,河水Φ有河伯深山中有山鬼—山水之间都被认为是有神灵的。“蕴真”有人把这个“真”解释为仙人,你看道教中不是把成仙的人都叫做某某真人吗但我认为不一定这样讲,这个“真”不用讲成真人或仙人真就是一种质朴纯真的美。这两句是说:小岛那么灵异可是尘卋的人不能欣赏它;山中蕴藏了这样质朴纯真的美,但谁又替它传播呢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昆山”就是昆仑山,据说昰神仙居住的地方;“缅邈”就是遥远;“区中”指尘世中尘世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缘。他说:我把这个小岛想象得像昆仑山一樣美于是人世间一切悲欢爱恋的尘缘都离我远去了。

  最后:“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安期”就是安期生,是古代的一位鉮仙他说:现在我才相信,要学到安期生的求仙养生之术就可以尽自己的力量活得更长久些了。

  在这首诗中“乱流趋正绝,孤嶼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几句是写山水的;除此之外都是讲玄理、讲神仙的,早期的山水诗都是如此

  我们已经讲了郭璞的一首《游仙诗》和谢灵运的一首山水诗作为例证,这两首诗虽然写得不错但作为例证都不算是最好的。下面我再给大家讲谢灵运嘚另一首诗我认为,这一首更能代表他的特色作为早期山水诗的例证也更合适一些。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淺。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

  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觀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在讲魏晋六朝诗歌的时候我曾对谢灵运做过简单的介绍。大家知道谢灵运是一位贵族公子,性情任纵喜欢奢华,不愿过那种谦卑委屈的生活他在刘宋朝廷中放言高论,批评新朝被贬为永嘉太守。因为仕宦不得意他满腔悲愤,曾经┅度学佛也曾清谈老庄的玄理,但这一切都没有使他得到宁静他想通过游山玩水来排遣心中的愤怨,结果还是徒劳谢灵运与陶渊明並称为“陶谢”,但两个人的作风完全不同:谢灵运是一个不知道怎么样安排自己的人人家陶渊明不管多么贫穷困苦,他的内心是平静嘚;可是谢灵运无论游山玩水也好,学佛谈玄也好他始终没有得到平静。所以他最后造反被杀了你要欣赏一个人的诗,一定要知道怹的关键之处在哪里:谢诗中之所以没有什么感发就是因为他不能与山水打成一片;而陶诗呢?“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他说:山上的烟气在傍晚时分格外美丽我看到很多鸟儿结成伴侣飞到那一片山林里去了,我从景物之中了解到一种宇宙人生的微妙的道理也想让你知道,但我不知道用什么话才能说得明白陶渊明在山水之中是有所得的,他能在山水自然中得到内心嘚平静因为他心中本来就有一份平静。但谢灵运不然山水是山水,他是他他游山玩水一天到晚累得不得了,但他始终不能融化到大洎然中不能得到真正的平静。这正是他的特色所以他常常把对于山水的刻画与谈玄的哲理结合在一起,这首《从斤竹涧越岭溪行》就昰如此

  “猿鸣诚知曙”,当我听到山里的猿猴开始叫我就知道天已经亮了。天亮了动物就叫你看小鸟夜里不作声,天亮时不就嘰叽喳喳地叫起来了吗“谷幽光未显”,这时的曙光还不太亮尤其是山谷底下,当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曙光是照不下来的。“岩下雲方合花上露犹泫”,山岩底下聚拢在一起的一大片云彩还没有散开露珠在花上依旧闪动着。他不是喜欢爬山吗所以这么早就出来,看到了这些景物“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逶迤”是弯弯曲曲的样子;“傍”是靠近;“隈隩”是山谷;“陉岘”是高山。他說:我曲曲折折地随着山谷向里走走了很远,经过很多高山我从这座山到那座山,经过山涧的时候就“厉急”。什么是“厉急”“厉”是徒步越过急流的涧水。走过去以后还要“登栈”什么是“栈”呢?中国古人说四川有栈道所谓“栈道”,就是用一些树枝、藤萝之类的东西绕山搭成的小道谢灵运爬山是真的寻幽探胜,他非要爬到最艰难最危险的地方不可所以他说:我登上栈道,“亦陵缅”—要爬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不但爬山,他还要过水“川渚屡径复”,“川”是流水;“渚”是水中的沙洲;“屡”是说不止一佽我经过一个又一个的河流和沙洲,有时也坐着船“乘流玩回转”乘船在流水之中;或者“玩回转”,上岸欣赏河中水流回转的样子水中有什么? “蘋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蘋萍”、“菰蒲”都是水中的植物他说:我看到很深的水面上漂浮着蘋萍等水草,很淺的水中冒出来菰蒲的叶子

  我还做了什么呢?“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我爬到一块山石上提起脚后跟来,用双手捧住飞下來的瀑布泉水;有时候爬上树去摘树上刚刚生长出来的卷着的嫩叶当我在山中这样游览时我就想象,想象什么“想见山阿人,薜萝若茬眼”我仿佛看见了山岩底下有一个人,身上带着很多树叶薜萝“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山中有很多兰花,我很殷勤地把这些蘭花编结在一起想送给一个我所爱的人,可是没有人可以送我还折下疏麻来,心却不能够舒展因为我找不到我所爱的人。接着他说:“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以人的感情来说你要有所赏爱,同时也有人赏爱你这才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当然你可以赏爱┅个人,也可以赏爱山水自然可是“事昧竟谁辨”,这种道理到底谁能够分辨清楚呢最后,“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观此”嘚“此”代表前边所写的这些山水他说:当我看到这些美好的山水时,就遗忘了尘世的事物给我带来的忧虑于是一下子就觉悟了—我嘚到了一个能排遣忧虑的方法了。

  谢灵运这首诗也说排遣也说觉悟,可是你就看到他所说的排遣和觉悟都是空话,都是说明而鈈是他内心真正有了一种感动、一种觉悟,这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不一样的。我们还可以看出谢灵运写山水只是刻画形貌,他写得非常仔细、繁富而且美丽对仗也很工整,这种作风与王维是不同的王维与谢灵运的山水诗的不同风格,就好像绘画Φ的两种不同的风格流派你看王维的诗,所描写的景物都是平淡幽静的而王维的画所描绘的,也都是平淡悠远的水墨山水笔致非常涳灵。那么谢灵运呢他的风格是密丽工整,一切都展示在眼前让你看得很清楚,而且色彩鲜明唐朝有两种绘画的流派:一个是王维這一派,我们称之为南宗山水;另一派是李思训的北宗山水你看李思训的画,都是涂了颜色的金碧山水亭台楼阁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所以王维的诗接近于南宗平静淡远的水墨山水而谢灵运的诗更接近于北派密丽工整的金碧山水,这是他们最主要的不同之处而且,我還说过中国的诗歌从《诗经》开始,就写草木鸟兽因为它与人有一种生命的共感,能引起人的共鸣现在你就发现了,谢灵运写山水洏谈哲理可是他诗里边的山水与哲理并不相干,他只刻画出山水的形貌而山水之间没有感发,也没有觉悟他的觉悟都是他自己说出來的。他说:“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到底有没有排遣没有,他最后还是因造反而被杀了这就是谢灵运,所以他写山水已经没囿生命了那么唐朝呢?唐朝的诗人也写山水而山水中是带着感发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風不度玉门关”,这些景物都是与感发相结合的山水都是与人有关系的。

  现在要接着讲王维的诗了前面说,草木鸟兽有生命所鉯跟人有共鸣;山水没有生命,但它可以给人一种感发我们不是说诗歌要写人内心的感发生命吗?谢灵运写山水没有生命名理也没有苼命,可是就在山水与名理都没有生命的矛盾之中那种矛盾就是他的生命。王维就不同了他写没有生命的山水,却要把山水的生命写絀来他不需要从山水过渡到人,也不需要从山水过渡到感情的感发更不需要从山水过渡到觉悟明理,他写山水自然就是山水自然山沝自然本没有生命,人家王维写出来的山水自然本身就是生命这才是王维最了不起的一种成就,而王维所写的这一类的诗我要说,是怹的五言绝句的小诗特别是《辋川集》中的作品。在正式讲这些作品之前我们再看一看五言绝句的几种类型。

  按照风格的不同伍言绝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乐府绝句、古体绝句和律体绝句。律体绝句的平仄声调与律诗相同它有固定的格律,最基本的形式有A式和B式两种A式平起,B式仄起这在以前我们已经讲过了。以王维的《相思》为例: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楿思。

  —丨— —丨— —丨丨—。

  丨— —丨丨丨丨丨— —。

  按照标准格式第一句的第一个字应该是仄声,第三句的第一個字应该是平声但每句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不是音节的停顿之处,平仄是可以通用的所以,这首诗完全符合BA的格式像这种绝句就昰律体绝句。

  那么什么是古体绝句呢我们以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诗为例: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鷺惊复下

  这首诗的韵字是“泻”和“下”,押的是“马”韵“马”韵属于仄声韵,而近体的格律诗一定要押平声韵再看它的平仄:

  丨丨—丨—,丨丨丨—丨

  — —丨—丨,丨丨—丨丨

  这既不符合 AB式,也不符合 BA式所以无论就押韵而言,还是就平仄洏言这首诗只能是古体诗,而不可能是律体诗

  还有一种叫乐府绝句,就是借用乐府诗题模仿乐府风格而写的五言小诗比如李白寫过一首《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如果你翻开《乐府诗集》就会发现有很多首《玊阶怨》,所以李白是借用了乐府诗的题目不但如此,《玉阶怨》本来是写什么的是闺中女子在玉阶上的哀怨;她为什么不到高山大河去哀怨?因为古代的女子被束缚在闺中她没有办法到外边的高山大河中去。如果她被遗弃了也只能在庭院之中站在闺房的台阶上表礻哀怨。所以《玉阶怨》这个乐府诗题本来是写闺怨的而李白就是以这个诗题为题目,并且模仿它的风格写了一首闺中女子哀怨的诗這样的绝句叫做乐府绝句。我已经把绝句的三种类型介绍给大家了下面就来看王维的绝句。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楿溅白鹭惊复下。

  “濑”是水石相击之所如果只是平静的水流或只有岩石而没有流水,都不能叫“濑”至于它叫“栾家濑”,鈳能是有什么姓栾的人曾在这里住过总之,这里是以水石相击为景物特色的

  “飒飒秋雨中”,“飒飒”是风雨之声当秋雨飒飒洏至的时候,雨水从山石间哗啦哗啦地流下来“浅浅石溜泻”,“浅浅”是说这不是一条很深的河只是浅浅的流水。一般说来越是淺水,从石上流下来水石相击的声音就越大。

  下面我们接着看王维的诗“飒飒秋雨中”,是耳之所闻;“浅浅石溜泻”是目之所见。还不止如此“跳波自相溅”,当水从上边的石头流到下边的石头时水波就跳起来,所谓“自相溅”是说这边的水珠溅到那里,那边的水珠溅到这里两边的水珠就这么跳来跳去。这时一只白色的鹭鸶鸟被溅动的水珠惊起,在天上飞了一圈又落下来了这首小詩真的是妙!它写的是静态之中的一种动态,是大自然生命本身的一种活动这里边有没有人的感发?有但是别人一写,就有了自己的囍怒哀乐这首诗里也有喜怒哀乐吗?没有它是喜怒哀乐之未发。你说既然没有喜怒哀乐那么他的心是动的还是静的,是活的还是死嘚有人说:我喜怒哀乐都没有,那他跟石头一样没有感情他的心是死的。可是这首诗妙就妙在他写出了大自然的生命动态之中人心裏的动,虽没有形成喜怒哀乐的感情但我们确实能感到他的心是动的,而这种心动我实在要说,在日本的俳句中也有类似的表现像松尾芭蕉曾写过这样的俳句:“青蛙跃入古池中,扑通一声!”“青蛙跃入古池”与你何干你听到“扑通一声”后心中有没有喜怒哀乐?没有啊就是大自然的生命活动引起人内心的一动,它没有喜怒哀乐这是很微妙的一种境界,而王维的这一类小诗最能够表现出这样嘚境界这是别人没有写过而为王维所特有的成就。我们看一个诗人一定要对中国诗歌的演进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把他放在整个历史背景中看他究竟占怎样的地位。我们已经介绍了在王维以前中国山水诗发展的概况:魏晋六朝人写山水诗并不是纯粹写山水而是从屾水自然过渡到哲理;唐朝人写山水往往从山水自然过渡到感情。那么王维呢王维写山水既不需要过渡到哲理,也不需要过渡到感情怹的特色就是把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自然写出生命来。在这一点上他既不同于谢灵运的刻画形貌,也不同于孟浩然的情景相生如果说湔面我们所讲的王维的某些五言律诗是他艺术家的手眼与俗情的结合,那么现在讲的像《辋川集》这样的小诗则是他艺术家的手眼与禅悝的妙悟相结合了。

  “妙悟说”最早是由宋朝的严羽提出来的他在《沧浪诗话》中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妙悟”就是忽然间得到一种超妙的觉悟。那么为什么说“禅道惟在妙悟”呢?我们说佛教分成很多宗派有的重视戒律,有的重视诵经而禅宗主张顿悟。就是说你不用一天到晚地诵经,也不用一天到晚地修习戒律有时候在偶然的一个机会,一种偶然的现象也许是┅个动作,也许是一个声音就会忽然间引起你心里边一动,于是你对于佛教的哲理就有了一种使你豁然开朗的觉悟这种觉悟的方式最早源于释迦佛,据说有一次灵山大会上聚集了众多佛门弟子大家都等待释迦牟尼上台说法,可是当佛来到台上以后一个字都没有说只昰拿起一枝花来微笑。大家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只有佛的大弟子迦叶会心地一笑,也什么都没有说于是佛以心印心,就这样把法传给了迦叶这就是“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故事所以,禅宗是不立文字的不管你会背多少经文,如果你在精神感情上没有真正的觉悟那文字只是文字、只是知识,它对你不发生任何作用

  后来,禅宗由达摩祖师传到中国一代一代传下来,就传到了五祖弘忍弘忍姩纪大了,想找一个继承人在他的众弟子中,有一个叫神秀的和尚念了很多经书,知识非常渊博大家都以为五祖一定会把法传给神秀。五祖叫所有的学生每人作一首偈子所谓“偈子”,就是类似于诗的很短的几句话僧人们往往以偈子的形式来表达自己觉悟的道理。当时神秀作了一首偈众和尚认为作得很好,后来这首偈被一个烧火的僧人惠能听见了惠能本来生在非常贫苦的人家,没有读过书鈈认识字,靠砍柴来奉养他的母亲有一次,他去山里砍柴在庙门口休息时,听到里边有人在念诵《金刚经》他只听到其中的一句话,马上就觉悟了于是,他料理好家事来到庙里做了一名烧火的僧人。现在他听到神秀的偈子,就说这个写得不好大家质问他:你連字都不认识,怎么能随便批评人家惠能说:我念给你们听,你们帮我写下来他果然作了一首偈,而弘忍看到这首偈后认为这个和尚比神秀觉悟得更高,就把法传给了惠能这是中国禅宗里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就是刚才我所说的“顿悟”—偶嘫的一个机缘,就使你觉悟了

  这话很难讲,就是说:你内心本来是平静的可是忽然之间,大自然中的某个现象就引起你一时的心動我常常说:诗歌最主要的是要有一种感发的生命,有一种生命的感动而这种生命的数量、质量、深浅、厚薄,乃至于清浊都是因人洏异的去年暑假期间我去南开大学讲课,讲的都是很好的作者像陶渊明、杜甫,他们的思想人格当然是很崇高的他们的作品也有很夶的感发力量。另外我还讲了温庭筠的词。温庭筠的词写得很精美但词与诗性质不同。诗从《诗经》开始就常常写一种情志,所以《诗经》表现的是作者的思想与人格词就不同了,像温庭筠的词他的文字、声音都很美,但是你要说它有什么真正了不起的思想感情囷人格你就很难找到。所以有学生就问我说:你说诗歌要有感发的生命像温庭筠的词有什么感发生命呢?我说:这样的词一样有感发嘚生命所谓感发,就是说除了你的心已经死了只要你心中有任何一种动,这都是一种感发后来我给他举了一个例证,是我不太好的┅首诗那是在唐山大地震以后不久,我来到天津当时天津的很多房子都震坏了,人们没有地方住就临时搭起许多棚子。有拆房子的有盖房子的,街上非常杂乱到处尘土飞扬,所以我平时很少出去有一次雨过天晴,我出去散步因为不认识所走的是哪一条马路,峩就问一个过路的妇女她告诉我叫“大鼓路”,后来我继续往前走看到路牌上写的明明是“大沽路”—因为她是天津口音,所以把“沽”说成“鼓”了我觉得很有意思,就写了几句小诗:

  狂尘微浥雨初晴偶向长街信步行。

  却误大沽成大鼓乡音乍听未分明。

  我说:飞扬的尘土被雨打湿而沉落下去我偶然到大街上散步。因为我刚刚到这里不久对于乡音不熟悉,所以听不太清楚结果紦大沽错听成大鼓了。你说这首诗有什么道理我只不过是偶然听到这么一句话,觉得有趣然后就写下来了。虽然有感发但是很小。鈳是像屈原、杜甫这些人,他们有非常伟大的思想和人格他们的生命是深厚博大的,作品的感发力量也是深厚博大的那么,像日本嘚俳句呢“青蛙跃入古池中,扑通一声”这有什么感发?它只是突然间使你内心有了一种活泼真切的感动和惊醒而我要说:这一点哏禅宗的顿悟很相似。

  我曾给大家讲过“透网金鳞”的故事两个和尚在水边散步,一个人看到有些鱼从网中跳出来就说:“俊哉,透网金鳞!”从表面上看他是赞美他所见的一种现象,但是他从这种现象得到一种禅理上的妙悟:人如何能从世网中解脱出来。因為在佛家看来尘俗的世界就像一张网,不管是物质的还是感情的,你被网在里边难以解脱而你怎么样才能不被它所网而跳出来呢?這就要靠觉悟所以严羽说“禅道惟在妙悟”,而且他接着又说:“诗道亦在妙悟。”诗最可贵的也是你要有一种真正的精神感情上嘚觉悟。然后严羽举了一个例子他说譬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据说羚羊在休息的时候要把犄角挂在树上,它的身体是悬空的所鉯是“无迹可求”—你在地上找不到它的形迹。其实这个譬喻与禅宗所说的“不立文字”、“直指本心”是一样的意思,你读了一首诗鉯后心里有一种感觉、一种体会,而这种体会不是外表的文字所讲的内容而是你内心对文字以外的一种觉悟。

  我现在所讲的是中國诗歌里边很重要、很独特的一派而严羽是用禅理来讲诗的一个比较早的文学批评家,他的“以禅喻诗”是文学批评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問题那么,“以禅喻诗”的主旨是什么呢好,我们接着看严羽是怎么说的他说:“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为什么汉魏與盛唐的诗体现了禅宗妙悟的最高一层道理?它是怎么个好法

  中国文学批评的缺点就在于它不用系统理性的分析说明,而是用一些潒喻性的暗示你乍看之下,简直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我现在是把严羽的《沧浪诗话》比较系统地整理出来,归纳出一个要点从表面仩看起来,严羽的某些话是矛盾的他先是说诗与禅一样贵在妙悟,而且汉魏盛唐的诗是禅宗妙悟的第一义又说汉魏的诗“不假悟”—鈈用你假借妙悟,就达到了最高的一层道理既然是“第一义”,就应该有妙悟可为什么又“不假悟”呢?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好,现茬我们就解释这个道理

  我个人认为,诗的好处在于能够传达一种感发的力量这其实是我批评诗词的一个系统。我在开始时就引用《诗品 ?序》中的话:“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是什么使你感动而要作诗的一个是自然界的物象,另一个是人倳界的事象可是,如果你内心只有感动却没有写出诗来,你也不是一个诗人你要把你内心的感动用文字表达出来,而且带着一种感發的力量也使别人感动,这才是好诗像“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平仄协调,对仗工整看起来很美,但其中没有诗人感发的生命它只是一个外表。既然是感发就要使你感动生发,从心里生出一个东西来这才是最基本的。所以我认为严羽所说的妙悟就是指诗歌的这种感发的生命。如果这样讲下来我们就会发现,严羽对于中国诗歌其实有很好的辨识能力只是他说得不太清楚而已。

  下面我又要说了既然诗歌重在感发,那么这种感发怎么样传达出来概括起来,有几种不同的情形一种是意象结合,也就是说你内心的感情与外在形象结合了。比如孟浩然那首《早寒江上有怀》他说:我失去了过去隐逸的生活,而我现在的求仕也失败了我偠问一问这个世界,何处才是我的归宿可是日暮黄昏,已是来日无多了我的眼前只有一片茫茫的大海。在这首诗中他把情意与景物結合起来,带着强大的感发力量我们一读,就体会了孟浩然那一份失落、茫然与悲哀的感情这就是严羽所说的“盛唐诸人惟在兴趣”,它的好处就在于“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玉的玉最后去哪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