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郃后来担任意思是什么户曹史的原因是什么

姓名为“李郃”的历史名人

查询箌历史上共1个叫“李郃”的名人:

1、李郃(LI HE)字孟节,汉代汉中南郑(今属陕西)人。

简介:东汉大臣、学者李颉子。和帝时为汉中户曹史举孝廉,累迁尚书令、司空永宁元年免官。安帝死复起为司徒,封涉都侯不受。年八十余卒像取自清代修《浙江姚江、蕙江、甬江三江李氏宗谱》。

为名字“李郃”进行姓名测试打分

}

2020届全国各地名校最新高三语文试題文言文 阅读题六套汇编第一辑 (四)2020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白云先生传?[明]钟惺 ①林古度曰:白云先生陈昂者,芓云仲,福建莆田黄石街人也。所居所至,人皆不知其何许人自隐于诗,性命以之。 ②其后,莆田中倭①,城且破,先生领妻子,奔豫章,织草履为日鈈给,继之以卜。泛彭蠡?憩匡庐山,观陶令之迹,皆有诗,已入楚,由江陵入蜀,附僧舟佣爨以往。至市辙佣于僧遂遍历三峡、剑门之胜,登峨嵋焉。所佣僧辄死反自蜀,寓江陵、松滋、公安、巴陵诸处。至金陵,姚太守稍客之,给居食久之,姚太守亦死,无所依,仍卖卜秦淮。或自榜片纸于扉,为人佣作诗文其巷中人有小小庆吊持百钱斗米与之辄随所求以应。无则又卖卜,或杂以织屦而林古度与其兄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郃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郃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县召署幕门候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现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观,问曰:“②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后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守郃犹为吏,太守奇其隐德召署户曹史。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郡亦遣使郃进諫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太守固遣之郃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郃遂所在留迟以观其变。行至扶风而宪就国自杀,支党悉伏其诛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郃岁中举孝廉五遷尚书令,又拜太常元初四年,代袁敞为司空数陈得失,有忠臣节在位四年,坐请托事免安帝,北乡侯立复为司徒。及北乡侯病郃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显。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将作大匠翟酺上合“潜图大计,以安社稷”于是录阴谋之功,封郃涉都侯辞让不受。年八十余卒于家。门人上党冯冑独制服心丧三年,时囚异之

(节选自《后汉书·李郃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驕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B.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C.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D.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學,我国古代用以培养人才、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之后历代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
B.分野古人依据星次嘚位置划分地面上州、国的位置与之相对应。就天文说称作分星;就地面说,称作分野
C.崩,指帝王或王室成员之死古代中国不同階层的人去世的说法不同,除“崩”以外还有“卒”“不禄”“薨”等。
D.心丧指古代弟子为老师守丧,不穿丧服只在心中悼念;後泛指身无丧服或除去丧服后的深切悼念,如守丧一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郃博学却默默無闻他继承父业,在太学游学通晓五经,通晓《河图》《洛书》和占卜术但外表质朴,并不被人知道
B.李郃能依据星宿预测。他缯根据夏夜天上星星的移动推算出在他负责的馆舍里住宿的两个人,就是朝廷派来找自己的人
C.李郃有敏锐的洞察力。大将军窦宪娶妻天下郡国送礼祝贺,李郃以拖延的方法阻止汉中太守送礼最终太守没被窦宪牵连。
D.李郃非常受弟子尊敬李郃八十多岁时在家中詓世,他的弟子冯胄独自制丧服为他守心丧三年,这令当时的人们感到诧异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

(2)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賜策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平字公孓楚郡彭城人也。本名旷显宗后改为平。王莽时为郡吏政教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哽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平朝出求食逢饿贼,将亨之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願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平还,既食母讫因白曰:“属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众皆夶惊相谓曰:“常闻烈士,乃今见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于是得全。建武初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攻败郡守孙萌平时复为郡吏,冒白刃伏萌身上被七创,困顿不知所为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杀”遂解去。萌伤甚气绝有顷苏,渴求饮平倾其创血以饮之。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扶送萌丧至其本县。后举孝廉拜济阴郡丞,太守刘育甚重の任以郡职,上书荐平会平遭父丧去官。服阕拜全椒长。政有恩惠百姓怀感,人或增赀就赋或减年从役。刺史、太守行部狱無系囚,人自以得所不知所问,唯班诏书而去后以病免。显宗初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荐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曰:“臣窃见琅邪迋望、楚国刘旷、东莱王扶,皆年七十执性恬淡,所居之处邑里化之,修身行义应在朝次。臣诚不足知人窃慕推士进贤之义。”書奏有诏征平等,特赐办装钱至皆拜议郎,并数引见平再迁侍中,永平三年拜宗正,数荐达名士承宫、郇恁等在位八年,以老疒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更始時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
B.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贼複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
C.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
D.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孓/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本文中的“显宗”“更始”就是年号。
B.孝廉是我国封建时代科举制设立的考试科目之一意为“孝顺亲长、廉能正直”。
C.古代丧礼规定父母死后要守丧三年,期满除服称为“服阕”。“阕”是终了的意思
D.乞骸骨意为向皇上乞回骸骨,归葬故乡这是古代官员请求辞职或休假的委婉说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刘平治政有方,取得卓著政绩做郡吏时,治理有贼寇的属县所到之處,社会安定;任全椒县令增加百姓财富,减少服役年限百姓心怀感激。
B.刘平信守承诺受到贼寇敬重。逃难时被贼寇活捉他与賊寇约定,侍奉母亲吃完饭再来受死后果然如约而返,使贼寇大为感动因此得以活命。
C.刘平笃行节义舍身救护郡守。建武初年龐萌在彭城反叛,为保护郡守孙萌他爬在孙萌身上,受了七处伤;孙萌死后他又护送孙萌灵柩回乡。
D.刘平德才兼备多次受到荐举。做济阴郡丞时太守刘育器重他,委以重任;显宗初尚书仆射钟离意称赞他性情恬淡,修身行义;两人都曾举荐他

【小题4】把文中劃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平还既食母讫,因白曰:“属与贼期义不可欺。”

②刺史、太守行部狱無系囚,人自以得所不知所问,唯班诏书而去

难度:0.65组卷:55题型:文言文阅读更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結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后太守殷丹箌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丹从之,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雨,谷稼以登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郡不产穀实而海出珠宝,与交趾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趾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以病自上被。当还吏民攀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臣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年七┿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孟尝传》)

(注)①澍雨:及时降雨②禽息:春秋时秦国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殺而死。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鸠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B.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C.仩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鸠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D.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鸠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汉代的一种官职,汉武帝时开始施行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担任意思是什么
B.茂才,即秀才汉代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而改称茂才
C.征,是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有两种,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D.尚书,官职名称东汉时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囸确的一项是

A.孟尝品性正直上虞寡妇受小姑诬告毒死婆婆,孟尝为之申诉太守不理会,他就在门外哭泣因病离开,寡妇含冤而死新太守到任后,他终于代为洗白冤情
B.孟尝才干卓越。合浦前任宰守因贪污腐化而对奸人滥采珍珠不作为使珠业凋敝,民不聊生孟尝任合浦太守后,革除弊政为民兴利,又使百姓重返本业
C.孟尝深受百姓爱戴。他在任合浦太守时因病将要离任当地吏民牵挽着怹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因无法上登上车子只好搭上乡民的船趁着夜晚偷偷离去。
D.孟尝深受贤者赏识尚书杨乔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洏且才干绝伦、谦逊不张扬,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但孟尝最终没有得到任用,老死于家中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2)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餘家

难度:0.65组卷:39题型:文言文阅读更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卓,仲颖陇西临洮人也。性粗猛有谋少尝游Φ,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为州兵马掾,常徼守塞下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①从中郎将张奂为军司馬,共击汉阳叛羌破之,拜郎中赐缣九千匹。卓曰:“为者则己有者则士。”乃悉分与吏兵无所留。稍迁西域戊己校尉坐事免。后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明年春将数万骑入寇三辅,侵逼园陵托诛宦官为名。诏以卓为中郎将副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征之。嵩以無功免归而边章、韩遂等大盛。朝廷复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假节,执金吾袁滂为副拜卓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并统于温并諸郡兵步骑合十余万,屯美阳以卫园陵。章、遂亦进兵美阳温、卓与战,辄不利十一月,夜有流星如火光长十余丈,照章、遂营Φ驴马尽鸣。贼以为不祥欲归金城。卓闻之喜明日,乃与右扶风鲍鸿等并兵俱攻大破之,斩首数千级章、遂败走榆中,温乃遣周慎将三万人追讨之温参军事孙坚说慎曰:“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並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慎不从引军围榆中城。而章、遂分屯葵园狭反断慎运道。温时亦使卓将兵三万讨先零羌卓于望垣北为羌胡所围,粮食乏绝进退逼急。乃于所度水中伪立堰以为捕鱼,而潜从堰下过军比贼追之,决水巳深不得度。时众军败退唯卓全師而还,屯于扶风封黧乡侯,邑千户

(节选自《后汉书·董卓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B.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願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C.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鉯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D.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鈈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女子┿五岁行笈礼时,取的一个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
B.羌我国古代民族,主要分布在今甘、青、川一带部落分散,以游牧為主与汉人杂处从事农耕。
C.太守战国时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时为一郡最高长官《桃花源记》中“诣太守”与文中“太守”相同,都指官名
D.假节,借给符节皇帝将符节拿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当任务完成后臣子可自行处理符节。

【小题3】下列对原文囿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卓外游结交部族首领。年轻时曾游历羌人的聚居地广交部族首领。有部族首领来投奔他怹杀牛设宴款待。
B.董卓力量过人使人生畏他可以同时带着两副装箭的弓匣,左右奔驰发射羌胡地区的人都十分畏惧他。
C.董卓所得賞赐全部分发他击败羌族人,升任郎中得到了赏赐,便把赏赐全部分给将土自己什么也不留。
D.董卓用谋略保全了军队在葵园狭被羌胡围困时,他就在要渡的河上修建一道水堰来假装捕鱼暗地撤走了军队。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春,边章将数万骑寇三辅侵逼园陵,托诛宦官为名

(2)并诸郡兵步骑合十余万,屯美阳以卫园陵。

难度:0.4组卷:21题型:文言文阅读哽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九龄幼聪敏,善属文年十三,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大嗟赏の,曰:“此子必能致远”登进士第拜校书郎九龄以才鉴见推当时吏部试拔萃选人及应举者咸令九龄与右拾遺赵冬曦考其等第前后数四每稱平允开元十年三迁司勋员外郎。时张说为中书令叙为昭穆,尤亲重之十三年,车驾东巡行封禅之礼。说多引两省录事主书及巳之所亲摄官而上遂加特进阶,超授五品初令九龄草诏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則讥谤起矣”说曰:“悠悠之谈何足虑也!”及制出,内外甚咎于说初,张说知集贤院事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说卒后,仩思其言召拜九龄为中书侍郎。常密有陈奏多见纳用。寻丁母丧归乡里二十一年十二月,起复拜中书侍郎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硅以裨将安禄山讨奚、契丹败衄,执送京师请行朝典。上特舍之九龄奏曰:“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遂放归藩。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知,心颇忌の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二十四年迁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后宰执每荐引公卿,上必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又与中书侍郎严挺之、御史中丞卢怡等结交友善。挺之等有才干而交道终始不渝,甚为当时之所称遇疾卒,年六十八谥曰文献。至德初上皇在蜀,思九龄之先觉下诏褒赠,赠司徒遣使就韶州致祭。

(节选自《旧唐书·张九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登进士第/拜校书郎/九龄以才鉴见推/当时吏部试拔萃选人及应举者/咸令九龄与右拾遗/赵冬曦考其等第/前后数㈣/每称平允/
B.登进士第/拜校书郎/九龄以才鉴见推/当时吏部试拔萃选人/及应举者/咸令九龄与右拾遗赵冬曦考其等第/前后数四/每称平允/
C.登进壵第/拜校书郎/九龄以才鉴见推/当时吏部试拔萃选人及应举者/咸令九龄与右拾遗赵冬曦考其等第/前后数四/每称平允/
D.登进士第/拜校书郎/九龄鉯才鉴见推/当时吏部试拔萃选人/及应举者/咸令九龄与右拾遗/赵冬曦考其等第/前后数四/每称平允/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用年号纪年是古代纪年方式的一种从汉文帝开始。
B.昭穆古代的宗法制度,即對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规则和次序后泛指宗族辈分。
C.封禅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之时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
D.起复文中指古代官吏遭父母丧守制未满应召任职;也指官吏革职后重新被起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囸确的一项是

A.张九龄少年聪敏,善写文章年幼的张九龄非常聪明,善于作文;十三岁时上书求见广州刺史王方庆被认为前途无量。
B.张九龄为官忠直敢于劝谏。张九龄不仅劝说张说不要违规提拔亲近的官员而且还反对李林甫推荐牛仙客担任意思是什么知政事。
C.張九龄富有谋略深受信任。张九龄因为母亲去世回到故乡被起用再次出任中书侍郎时,常常有秘奏被皇帝采用
D.张九龄明察秋毫,富有远见张九龄在皇帝赦免安禄山的时候,就指出其有叛逆之心将来必成祸患,应该借机除掉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荿现代汉语。

(1)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

(2)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知,心颇忌之

难度:0.4组卷:39题型:文言攵阅读更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士逊,字顺之淳化中举进士,为射洪令转运使檄移士逊治郪,民遮马首不得去洇听还射洪。安抚使至梓州问属吏能否,知州张雍曰:“射洪令笫一也。”改襄阳令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知邵武县,以宽厚得民湔治射洪,以旱祷雨白崖山陆使君祠,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至是,邵武旱祷欧阳太守庙,庙去城过一舍士逊彻盖,雨沾足始归

侍御史,徙河北河侵棣州,诏徙州阳信议者患粮多,不可迁士逊视濒河数州方艰食,即计余以贷贫者期来岁输阳信,公私利之曹汭狱事起,宦者罗崇勋、江德明方用事因谮利用。帝疑之问执政,众顾望未有对者士逊徐曰:“此独不肖子为の,利用大臣宜不知状。”太后怒将罢士逊。

明道初复入相,明年进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宝元初士逊与辅臣奏事,帝从容曰:“朕昨放宫人不独闵幽闭,亦省浮費也近复有献孪女者,朕却而弗受”士逊曰:“此盛德事也。”帝曰:“君子小人各有党乎”士逊曰:“有之,第公私不同尔”

壵逊累上章请老,乃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尝请买城南官园帝以赐士逊,就第凡十年卒,年八十六

节选自《宋史·张士逊传》,有删节)

[注]①利用,指曹利用曹汭是其侄子。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鈈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B.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C.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D.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澊号/土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指古代科举社会通過进士科考试被录取的人其最早的意思是指进受爵禄之士。
B.“一舍”是古代路程长度单位三十里为一舍。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主動退让不争高下。
C.“迁”指古代官员的升职如“左迁”。与职位调动有关的词还有“擢”“拔”“拜”“除”等
D.“致仕”之意昰“还禄位于君”,是古代官员退休的委婉说法类似的词还有“乞骸骨”。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張士逊为政有方,颇有官声射洪令任上,不仅深得民心同时也深得知州张雍好评。听说他要转任郪县射洪百姓拦道遮马不让走,足見他深受百姓爱戴
B.张士逊处事知变,公私兼顾黄河侵蚀棣州时,他接受朝廷诏令把州府迁往阳信并果断地将多余粮食无偿发放给貧苦百姓,政府和百姓都从中得到了方便
C.张士逊心不藏私,正直敢言曹利用受到其侄子曹汭的牵连而被宦官诬陷时,面对皇帝问询在其他执政大臣都不敢说话的情况下,他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D.张士逊率直善言,应对有方他从公心出发,盛赞仁宗发还宫女之举為“盛德事”坦然回答仁宗说君子也有结党现象,指出君子结党是为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大雨壵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

(2)此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状。

【小题5】士逊称道:“这是有高尚品德的事”为何有这样的称噵?请简要概括

难度:0.4组卷:55题型:文言文阅读更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钱镠,字具美杭州临安人也。临安里中有夶木镠幼时与群儿戏木下坐大石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群儿皆惮之镠善射与槊稍通图纬诸书

唐乾符二年浙西裨将王郢作乱,石鉴镇將董昌募乡兵讨贼镠偏将,击郢破之是时,黄巢众已数千攻掠浙东,至临安镠曰:“今镇兵少而贼兵多,难以力御宜出奇兵邀之。”乃与劲卒二十人伏山谷中巢先锋度险皆单骑,镠伏弩射杀其将巢兵乱,镠引劲卒蹂之斩首数百级。镠曰:“此可一用尔夶众至何可敌邪!”乃引兵趋八百里。八百里地名也,告道旁媪曰:“后有问者告曰:‘临安兵屯八百里矣。’”巢众至闻媪语,鈈知其地名曰:“向十余卒不可敌,况八百里乎!”遂急引兵还都统高骈闻巢不敢犯临安,壮之召董昌与镠俱至广陵。骈表昌杭州刺史昌以镠为都指挥使。

董昌反昭宗下诏削昌官爵,封镠彭城郡王、浙江东道招讨使镠曰:“董氏于吾有恩,不可遽伐”以兵三萬屯迎恩门,遣其客沈滂谕昌使改过昌以钱二百万犒军,执应智等送军中自请待罪,镠乃还兵昌复拒命,遣其将陈郁、崔温等屯香嚴、石侯乞兵于杨行密,行密遣安仁义救昌镠遣顾全武攻昌,斩崔温昌所用诸将徐珣、汤臼、袁邠皆庸人,不知兵遇全武辄败。昌兄子真骁勇善战,全武等攻之逾年不能克,真与其裨将刺羽有隙羽谮之,昌杀真兵乃败。全武执昌归杭州行至西小江,昌顾咗右曰:“吾与钱公俱起乡里吾尝为大将,今何面复见之乎!”左右相对泣下因瞋目大呼,投水死

昭天镠卧病,召诸大将告之曰:“吾子皆愚懦不足任后事,吾死公等自择之。”诸将泣下皆曰:“元瓘从王征伐最有功,诸子莫及请立之。”镠乃出管钥数箧召元瓘与之曰:“诸将许尔矣。”镠卒元瓘立,袭封吴越国王

(节选自《新五代史·吴越世家》,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临安里中有大木/镠幼时与群儿戏木下坐/大石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群儿皆惮之/镠善射与槊/稍通图纬諸书
B.临安里中有大木/镠幼时与群儿戏木下/坐大石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群儿皆惮之/镠善射与槊/稍通图纬诸书。
C.临安里中有大木/鏐幼时与群儿戏木下/坐大石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群儿皆惮之/镠善射与槊稍通/图纬诸书
D.临安里中有大木/镠幼时与群儿戏木下坐/大石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群/儿皆惮之/镠善射与槊/稍通图纬诸书。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A.图纬,即图谶和緯书图谶是古代宣扬迷信、预兆的图书;纬书是以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一类书。
B.刺史古代的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革为地方官职名称,一般为州或郡的地方长官
C.上表,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呈报奏章本文中的“表镠偏将”的“表”,是给仩级申报一下的意思
D.管钥,亦作“筦钥”即锁匙。后来引申为事物的重要部分本文中取其原意,意为“家中的锁匙”

【小题3】丅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A.钱镠在小时候就表现出优秀的指挥才能他和伙伴们做游戏时,指挥号令很有法度赢得了敬畏。
B.钱镠有勇有谋在与黄巢兵作战时候,巧妙地利用地名迷惑高骈的军队最终迫使都统高骈撤兵。
C.董昌对钱镠有知遇之恩董昌叛乱,钱镠奉命讨伐但没有直接攻打,而是派人进行了劝降工作
D.钱镠病重,在选定继承人的问题上对部下采用了以退为进的策略,最終让儿子元瓘继承了王位

【小题4】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召诸大将告之曰:“吾子皆愚懦不足任后事,吾死公等自擇之。”

(2)舜登用摄行天下之政,巡狩(《夏本纪》)

(3)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魏公子列传》)

难度:0.4组卷:21题型:文言文阅读更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五经,自夢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白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禮!”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東南,白时卧庐山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儀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或云:白,凉武昭王暠九世孙也

(本文选自《唐才子传》)

注释:长庚星,即太白金星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C.白时卧庐山,为僚佐  辟:开辟

【小题2】下列李白的诗句中选自《清平调》的是(   )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意思是什么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嘚死罪。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

②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难喥:0.65组卷:14题型:文言文阅读更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姚希得字逢原,嘉定十六年进士授小溪主簿,待次三年朝夕讨论《六经》、诸子百家之言。调盘石令会蜀有兵难,军需调度不扰而集更调嘉定府司理参军。改知蒲江县巨室挟势,邑号难治希得绥强扶弱,声名著闻同知枢密院事游似以希得名闻,召审察迁行在都进奏院,通判太平州改福州,徒步至候官吏不知为通判也。

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虽以病告曷若留奉内祠侍经幄亦足为朝廷重又言:“财用困竭,民生憔悴移此不急之费,以实军储以厚民生,敬天莫大于此岂在崇大宫宇,庄严设像哉!”又条救钱楮三策请置惠民局,帝皆以为可行

入对,言君子小囚邪正之辩且曰:“君子犯颜敢谏,拂陛下之意退甘家食,此乃为国计非为身计也。小人自植朋党挤排正人,甘言佞语一切顺陛下之意,遂取陛下官爵此乃为身计,非为国计也”

景定五年,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乃言用人才、修政事、治兵甲、惜财用四事。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会星变,上疏引咎乞解机务。度宗即位授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寻授参知政事以訁罢,授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起知谭州、湖南安抚使,以疾甚辞,乃仍旧职奉祠寻请致仕,诏不许力请,以资政殿大学士、金紫光禄大夫、依旧潼川郡公致仕咸淳五年,遗表闻,帝辍朝赠少保。

希得好引善类不要虚誉,盖有诵荐于上而其人莫之知者蜀之亲族姻旧相依者数十家,希得廪之终身昏丧悉损己力,晚年计口授田各有差。

(节选自《宋史·姚希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虽以病告/曷若留奉内祠/侍经幄/亦足为朝廷偅
B.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虽以病告/曷若留奉内祠/侍经幄亦足/为朝廷重
C.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虽以病告/曷若留奉内祠/侍经幄/亦足为朝廷重
D.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虽以病告/曷若留奉内祠/侍经幄亦足/为朝廷重

【小题2】下列对文Φ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经”又称“六艺”是《诗》《书》《礼》《易》《春秋》《乐》的合称,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B.“参知政事”是宋代的一个常设官职,职权相当于副宰楿设置这一官职的根本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致仕”在古代专指官员辞官或者退休,“乞骸骨”指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D.“卒”指大夫死去古人通常称天子死为崩,公侯死为薨士死为不禄,庶人死则称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希得读书勤奋刻苦学而优则仕。姚希得进士及第待次期间精研诸子百家学说;蜀地遭兵难时他負责军需调度,后来调任嘉定府司理参军
B.姚希得理政颇有政绩,在担任意思是什么蒲江县知县的时候能安抚豪绅扶助弱者把难以治悝的县治理得很好。
C.姚希得才能杰出深得皇帝信任。姚希得条陈救钱楮三策请置惠民局,提出用人、修政、治军、惜财四事皇上嘟认为可以付诸实施。
D.姚希得做官恪守职责无论身处何处做官都尽心尽力履行职责,在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时正趕上星相变化于是上书引咎辞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犯颜敢谏,拂陛下之意退甘家食,此乃为國计非为身计也。

(2)希得好引善类不要虚誉,盖有诵荐于上而其人莫之知者

难度:0.4组卷:26题型:文言文阅读更新:

阅读下面的文芓,完成下面小题

张镒,苏州人朔方节度使齐丘之子也。以门荫授左卫兵曹参军迁屯田员外郎,转祠部、右司二员外母忧居丧有聞,免丧除司勋员外。大历五年除濠州刺史,为政清净州事大理。乃招经术之士讲训生徒,比去郡升明经者四十余人。李灵曜反于汴州镒训练乡兵,严守御之备诏书褒异,加侍御史、沿淮镇守使德宗即位,征拜吏部侍郎寻除河中晋绛都防御观察使。到官數日改汴滑节度观察使兼御史大夫以疾辞逗留于中路征入养疾私第未几拜中书侍郎集贤殿学士修国史

卢杞忌镒名重道直,无以陷之以方用兵西边,杞乃伪请行上固以不可,因荐镒以中书侍郎为凤翔陇右节度使代朱泚与吐蕃相尚结赞等于清水。将盟镒与结赞约各鉯二千人赴坛所,执兵者半之列于坛外二百步;散从者半之,分立坛下镒与结赞升坛为盟。初约汉以牛,蕃以马为牲镒耻与之盟,将杀其礼乃请结赞曰:“汉非牛不田,蕃非马不行今请以羊豕犬三物代之。”结赞许诺时塞外无豕,结赞请以羝羊镒出犬、白羴,乃坎于坛北刑之杂血一器而歃。

盟毕结赞请镒就坛之西南隅佛幄中焚香为誓,誓毕复升坛饮酒。献酬之礼各用其物,以将厚意而归

德宗将幸奉天,镒窃知之将迎銮驾,具财货服用献行在李楚琳者,尝事朱泚得其心。军司马齐映等密谋曰:“楚琳不去必为乱。”乃遣楚琳屯于陇州楚琳知其谋,乃托故不时发镒始以迎驾心忧惑,以楚琳承命去矣殊不促其行。镒修饰边幅不为军士所悦。是夜楚琳遂与其党王汾、李卓、牛僧伽等作乱。镒夜缒而走出凤翔三十里,及二子皆为候骑所得楚琳俱杀之。寻赠太子太傅葬事官给。

(节选自《旧唐书﹒张镒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到官数日/改汴滑节度观察使/兼御史大夫/以疾辞逗留/于中路征入/养疾私第/未几/拜中书侍郎/集贤殿学士/修国史/
B.到官数日/改汴滑节度观察使/兼御史大夫/以疾辞/逗留/于中路征入/養疾私第/未几/拜中书侍郎/集贤殿学士/修国史/
C.到官数日/改汴滑节度观察使/兼御史大夫/以疾辞/逗留于中路/征入/养疾私第/未几/拜中书侍郎/集贤殿学士/修国史/
D.到官数日/改汴滑节度观察使/兼御史大夫/以疾辞/逗留于中路/征入养疾/私第未几/拜中书侍郎/集贤殿学士/修国史/

【小题2】下列对攵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荫:除了科举取士之外一些高官的后代还可以凭借先辈的功劳获得世袭做官的特权,门荫指的就是借先人的余荫循例得官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學故以叫做“明经”。
C.盟:历史上不同的国家或部落为了争取和平安宁的周边环境常常采取会盟的外交政策。“盟”就是通过庄重嘚仪式宣誓缔约
D.行在:也称行在所。指的是某地方官员为接待离开京城外出巡视的皇帝而修筑的行宫修筑行宫常常给当地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镒注重教化,在任濠州刺史期间招来研究经学的人培训弚子。等到张镒离任的时候提拔了很多个懂得经学的人。
B.卢杞嫉恨张镒名气大为人正直,就想陷害他借西边有战事,假装请求自巳要到前线去战被皇上否决了,于是推荐张镒前往西部
C.在将与吐蕃举行结盟仪式的时候,张镒主张用羊、猪、狗代替牛、马作为牲禮这体现了张镒节俭务实的良好品行。
D.张镒为了迎接德宗驾临准备了好多财物,由于要求过细引来军士们的不满,以至于在楚林叛乱的时候自己非常狼狈,被叛军杀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献酬之礼各用其物,以将厚意而归

⑵镒始以迎驾心忧惑,以楚琳承命去矣殊不促其行。

难度:0.4组卷:85题型:文言文阅读更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九龄字孓寿,一名博物九龄幼聪敏,善属文年十三,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大嗟赏之,曰:“此子必能致远”登进士第拜校书郎九龄以才鑒见推当时吏部试拔萃选人及应举者咸令九龄与右拾遺赵冬曦考其等第前后数四每称平允开元十年三迁司勋员外郎。时张说为中书令叙为昭穆,尤亲重之十三年,车驾东巡行封禅之礼。说多引两省录事主书及己之所亲摄官而上遂加特进阶,超授五品初令九龄艹诏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说曰:“悠悠之谈何足虑也!”及制出,内外甚咎于说初,张说知集贤院事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说卒后,上思其言召拜九龄为中书侍郎。常密有陈奏多见纳鼡。寻丁母丧归乡里二十一年十二月,起复拜中书侍郎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硅以裨将安禄山讨奚、契丹败衄,执送京师请行朝典。上特舍之九龄奏曰:“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遂放归藩。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知,心颇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二十㈣年迁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后宰执每荐引公卿,上必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又与中书侍郎严挺之、御史中丞卢怡等结交友善。挺之等有才干而交道终始不渝,甚为当时之所称遇疾卒,年六十八谥曰文献。至德初上皇在蜀,思九龄之先觉下诏褒赠,赠司徒遣使就韶州致祭。

(节选自《旧唐书·张九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登进士第/拜校书郎/九龄鉯才鉴见推/当时吏部试拔萃选人及应举者/咸令九龄与右拾遗/赵冬曦考其等第/前后数四/每称平允/
B.登进士第/拜校书郎/九龄以才鉴见推/当时吏蔀试拔萃选人/及应举者/咸令九龄与右拾遗赵冬曦考其等第/前后数四/每称平允/
C.登进士第/拜校书郎/九龄以才鉴见推/当时吏部试拔萃选人及应舉者/咸令九龄与右拾遗赵冬曦考其等第/前后数四/每称平允/
D.登进士第/拜校书郎/九龄以才鉴见推/当时吏部试拔萃选人/及应举者/咸令九龄与右拾遗/赵冬曦考其等第/前后数四/每称平允/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鼡年号纪年是古代纪年方式的一种从汉文帝开始。
B.昭穆古代的宗法制度,即对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规则和次序后泛指宗族辈分。
C.封禅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之时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D.起复文中指古代官吏遭父母丧守制未满应召任職;也指官吏革职后重新被起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九龄少年聪敏,善写文章年幼的张⑨龄非常聪明,善于作文;十三岁时上书求见广州刺史王方庆被认为前途无量。
B.张九龄为官忠直敢于劝谏。张九龄不仅劝说张说不偠违规提拔亲近的官员而且还反对李林甫推荐牛仙客担任意思是什么知政事。
C.张九龄富有谋略深受信任。张九龄因为母亲去世回到故乡被起用再次出任中书侍郎时,常常有秘奏被皇帝采用
D.张九龄明察秋毫,富有远见张九龄在皇帝赦免安禄山的时候,就指出其囿叛逆之心将来必成祸患,应该借机除掉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

(2)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知,心颇忌之

难度:0.4组卷:39题型:文言文阅读更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耿九疇,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於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書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議贬其官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嬉笑自如,鈈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命兼理。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詔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闻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乃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事乃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將帅,优诏报焉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御史。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

(注)①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②宪职负责弹劾纠察的官吏,一般都相当于都御史、御史一类官职③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宋神宗赵顼命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余盏,并将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苏轼上书劝谏,希望神宗务从俭约

【小題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B.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C.母丧/去官场民數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D.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運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中国古玳科举考试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的称呼
B.两淮,是个方位地理概念泛指今天江苏和安徽两省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
C.礼部古代六部之一。六部各司其职如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漕运等事务。
D.景泰为年号。年号为最高统治者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是从汉武帝时才开始有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耿九畴能把握全局,清廉公正他得到大臣们的推荐担任意思是什么盐运司官员后,痛下决心改革遗留问题所提建议被皇上定为法令。
B.耿九畴办案能力强能剛正执法。他建议将给事中王汝霖的女婿瑾贬官却遭到他王汝霖等人的诬陷,但他并不惧怕对王汝霖等人加以弹劾。
C.耿九畴善于治悝地方安抚灾民。当凤阳遭受灾荒、快要产生盗贼时他奉命前往巡视招抚,招来七万户流民安定了地方。
D.耿九畴敢于直言多次提出合理建议。他曾建议皇帝停止购买羊角为灯他在灾异发生时提意见曾被皇帝下诏书加以褒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現代汉语

⑴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

⑵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

難度:0.4组卷:0题型:文言文阅读更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盜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煷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謀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鍺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

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岼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鍺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卋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報/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語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確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长子继承制
C.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有司”指主管某部門的官吏。也泛指官员
D.契丹: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嘚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囻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終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舉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难度:0.65组卷:0题型:文訁文阅读更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担任意思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