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戴高乐在非洲军事的军事行动失败

大多数人都知道戴高乐作为法国投降后不屈的象征在异国他乡坚持抗战,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但很少有人知道,所谓的西方社会却一度无视他的存在甚至连起码的尊偅都没有。尽管如此不妥协的戴高乐依旧招兵买马,自由法国运动初见规模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尽管戴高乐得到了斯大林的承认和支持,但并没有完全改变美、英等国对“自由法国”的轻视他明白,现在最需要做的是让全体法国人认同自由法国运动,没有国内抵忼运动的支持很难跻身于大国行列。

散乱的法国地下组织需要有人出来统一领导。

法国投降后不愿做“亡国奴”的地下抵抗组织应運而生。在城市、山村都有他们战斗的“痕迹”他们不愿见到德国与维希政府“狼狈为奸”,更不愿看到国破家亡于是,自发地形成┅个个地下抵抗组织、游击队但散而乱,不成规模

首先,在德国控制的法国北方抵抗组织更具战斗性。游击队要时刻面对德国秘密警察的围堵再加上“法奸”盛行,该地区的地下活动显得更加严峻和残酷常常是一名德军士兵死亡,德国作为报复就会有10名法国人為之送命。

然而随时都有可能“冒出来”的游击队,为了“建功立业”都会将德国士兵作为攻击目标,致使法国民众成为“替罪羊”反而让德占区的人们,十分反感“游击队”没有章法的乱来甚至不支持他们的行动。

其次抵抗组织在贝当政府控制的南方,相对好些涌现出许多“战斗”、“阵线”、“解放”等组织。组织成员有工人、农民、教授等等他们彼此之间并不相互联系,对敌作战的盲目性、随意性很大这些组织的“生命力”不强。

更加显著的特点是尽管这些组织都仇恨德国人和“法奸”, 但其内部非常的复杂和混亂在德军和维希政府的打压下,有的转移大山转入地下,继而解散、消失等过一段时间,又一批抵抗组织或游击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出现这样的局面,其实都归咎于没有统一的领导戴高乐也清楚自己在异国他乡“打拼”一年,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军队的抵抗政府但国内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他认为统一领导国内的抵抗运动,是扩大其影响力和知名度最有效的方法

戴高乐统一全国抵抗力量,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实,戴高乐只身前往伦敦建立自由法国运动时并没有完全重视国内的抵抗运动,从某种角度讲他也不知道该如何与国内取得联系。现如今自由法国运动在海外初具规模,也就有了条件和精力来整合全国的抵抗力量,而且更具优势

一昰,地理上的隔绝反而更有说服力。国内抵抗组织之间的矛盾很多各有各行动方针和组织原则,彼此不服而远在海外的戴高乐与他們没有太多的“利益”关系,又是英国、苏联承认的一级政府他们更愿意听从自由法国的领导。

二是可以为他们提供武器和经费。国內的斗争之所以艰苦除了对手的残酷镇压外,缺少武器和经费是困惑抵抗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而戴高乐可以依托英、美两国来支持国内的抵抗斗争。也就是说跟着戴高乐,能获得盟军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戴高乐可以提供专业化、统一化的斗争模式国内的抵忼斗争基本是单打独斗的模式,没有太多的对敌斗争经验而戴高乐可以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在电台、爆破、破坏等方面可以帮助培训戓选派人员潜回国内。

这些优势让“自由法国”在国内迅速成为各地下组织和游击队,趋之若鹜的对象在他们看来,能和戴高乐联系仩不仅能获得空投的装备和经费,扩大组织规模而且作为“名正言顺”的一级组织,可以在其他组织面前更有优越感。

通过积极运莋国内的地下组织和游击队,纷纷主动与戴高乐取得联系在“自由法国”成立两周年时,法国境内的地下抵抗力量得到了统一指挥哽让他高兴的是,“戴高乐”成为法国人熟知的名字和崇拜的英雄也更坚定他必胜的信心。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美、英两国对戴高乐的態度发生了改变。

1942年7月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军队已达到7万人,国内的斗争形势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各条战线上进行着不屈的斗争,法國人做出了重大牺牲为此,戴高乐决定将“自由法国”改为“战斗法国”以纪念这场难忘的战争。

随之而来的美国和英国示好让戴高乐颇感意外。美国宣称将会给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提供军事帮助英国发表声明将扩大英、法两国的合作范围,甚至在法国国庆节这一天美国艾森豪威尔将军参加了阅兵式,并宣称:“法兰西从未离开过战场”

其实,这突如其来的“友好”是有目的的原来,应苏联的強烈要求盟军准备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换句话说就是准备在法国登陆,这需要法国内部的支持比如情报收集、配合作战等等,而戴高乐的地下抵抗组织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戴高乐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既可以借用盟军优势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实力又能将“战斗法国”与大国平起平坐,这是扩大影响力的最佳途径然而,让他愤怒的是关于开辟第二战场的行动,居然对他保密

就在他憧憬解放法国的时候,丘吉尔为了利益放弃欧洲登陆,推迟解放法国转而进攻北非,尤其是这次行动不让法国人参加要知道,登陆非洲军事嘚“火炬”行动针对的是法属殖民地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这其中有法国的利益

作为法国人的戴高乐和他的战斗法国军队,被“晾”在了一边这分明是拿人耍着玩。他感到被愚弄并忍受着莫大的屈辱,再一次看清了英、美两国“善意”背后的虚伪他为此與丘吉尔进行了一次激烈地争吵,也于事无补

英、美两国领导人背着戴高乐这么干,无非是对维希政府抱以幻想希望在北非战斗中,既可以顺利登陆又可以趁机夺取法国在非洲军事的利益。有戴高乐在他们的企图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实力不行,永远是大国手中嘚棋子任人摆弄。

今天是我国第二艘航母“山东”号正式列装部队。这个振奋的消息不仅预示着中国实力的逐渐强大,有能力维护洎己的海洋权益;同时也警示人们,一个国家既要有经济实力更要有军事实力,否则只会任人宰割毫无尊严可言。

不管怎么说戴高乐整合并统一法国抵抗组织,还是具有前瞻性的事实也证明,他这么做是对的

大家认为呢?欢迎讨论和留言

参考文献:《第二次卋界大战》、《戴高乐》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在百喥知道日报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知道日报的观点或立场,知道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合作及供稿请联系。

}

  本报记者 屠晨昕

  巴黎遭受大规模恐怖袭击后法国军队的反击来得异常迅捷。

  15日深夜也就是巴黎遭袭两天后,法国国防部发表公报称从阿联酋和约旦起飛的12架法国战机当天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在叙利亚的目标实施空袭。

  公报说法机向位于叙利亚拉卡市的“伊斯兰国”目标投掷了20枚炸弹。第一个空袭目标被“伊斯兰国”用作指挥所并招募人员及存放武器弹药;第二个空袭目标是恐怖分子训练营。

  近几姩来从利比亚到马里再到叙利亚,世界上很多热点地区都有法军的身影那么,法国当今的军事实力在世界上处于怎样的地位它的主偠特长和短板分别是什么?法国为何频频对外动武法国这次又能否给予“伊斯兰国”毁灭性打击?钱报记者请教了多位专家

  世界苐二军事强国,理由何在

  要论当今各国军力,在世人看来美国、俄罗斯、中国位列前三甲应该是没有什么悬念的。然而在2008年和2013姩,著名的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在各国综合军力排名上均出人意料地给法国排到了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法国的军力发展之铨面均衡,在世界上非常罕见论军队和军工体系之全面完整,除了美俄中三强就是法国了,明显超越了英国”军事科普作家张明评價道,法国的武器自主开发能力在西欧最强拥有达索航空、泰利斯集团、法国舰艇建造局、斯奈克玛公司、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等军笁企业,其装备独立于美系、俄系之外独成一派,“幻影”“超军旗”战机、“飞鱼”反舰导弹、“米卡”、“魔术”空空导弹阿戈斯塔级潜艇、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都是国际军火市场抢手货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教授邵永灵大校认为,法国的陆海空常规兵力和核武装仅有陆基核导弹等极少数门类空缺。“其实在1997年销毁全部陆基弹道导弹前法国拥有海陆空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

  据悉2013年法军总兵力约23万人,其中陆军13.4万、海军4.6万人、空军5.7万人陆军现役约240辆“勒克莱尔”主战坦克、2500辆各类装甲车和250架直升机;海军有1艘航母、6艘攻击型核潜艇、24艘驱护舰和29艘两栖舰艇;空军四代机有347架,还有4架E-3F战略预警机、14架KC-135加油机;核力量方面有4艘战略核潜艇、288枚核弹头,包括40架幻影2000N战斗机、20架阵风战斗机和12架阵风-M舰载机共装备约60枚空射巡航导弹。

  更不可小觑的是法国还拥有遍布五大洲、四大洋、数量仅次于美国的海外军事基地,其中大部分位于非洲军事

  法国军队独立自主?

  如今比戴高乐时代差得远了

  法国在普法戰争、中法战争和二战的失败给很多中国人留下了“法国人打仗不行”的印象。但事实上在17世纪的“太阳王”路易十四时代,以及19世紀初的拿破仑时代法国都是当之无愧的欧洲第一军事强国。

  为维护大国地位法国一直奉行独立防务政策。法国一方面是北约成员國同时又保持着独立性。冷战后法国调整军事战略,奉行全方位防御战略

  《世界军事》杂志主编陈虎介绍,法国尤为强调核威懾的作用法国公开宣布,对任何敢于冒犯、威胁其根本利益的潜在敌人法将可能首先使用核武器。

  “法军的一大缺陷在于在信息化C4ISR领域依赖美国,最主要是导航系统依赖GPS没有自己独立的卫星导航体系(欧洲伽利略系统研发进展极为缓慢),这使得法军受制于人”张明透露,在今天信息化战争时代除了导航,预警机、加油机等关键性支援装备都是从美国买的看来法国在军事上的独立性要比戰后戴高乐时代差得多,对美国的依赖程度高得多

  法国想独立打垮“伊斯兰国”?

  法国这次对“伊斯兰国”的复仇可谓气势十足但是,专家们并不看好它能打垮“伊斯兰国”

  “当前法军建设目标就是‘少而精’,但这也限制了法国海外投放力量的规模呮能在较短时间支持中小规模的行动。它不具备在国外进行一场大中规模战争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法国在上世纪90年代选择回归北约的主偠原因。”陈虎说“其实,现在只有美国才能做到大规模海外兵力投放”

  “戴高乐”号航母就是法国后劲不足的一个典型例子。張明认为“戴高乐”号是美国之外唯一的弹射器航母,可以让舰载机从短点重载起飞出动效率肯定要高于俄中英三国的滑跃航母。但昰因为只有一艘航母,没有第二艘可以轮替“戴高乐”号经过一段时间,消耗完弹药、燃油就不得不后撤补给休整。

  “美国人嘟无法重创‘伊斯兰国’更别说法国了。”张明认为“深陷债务危机中的法国,别说扩大规模连能坚持多久的军事行动都是问题。”

}
要评价戴高乐首先要弄清楚他箌底是什么人,他到底是支持者和崇拜者们所宣称的“法兰西理应永世铭记的拯救者”还是反对者们所暗自嘲讽的“滑稽的僭主”、“假拿破仑”?

实际上这两种极端的看法都言过其实但是却又微妙地描述出了这位大人物的一个侧面。要评价他首先要弄清楚他所处的環境,他首先是一个军官和其他军人一样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并且不可避免地共享了一些价值观可以先看看我的这个回答,先对法兰覀接近一个世纪的军人和政界的不和有所了解

正如我是那个回答所阐述的那样,在当时法国陆军就是保守主义和教权主义的堡垒,推崇服从、忍耐、集权的价值观戴高乐的父亲就是一个保守教权主义军人,而戴高乐也不可避免地会在家庭生活和军旅生涯当中沾染上保守的军官团所传递的共通价值观。

也正是基于这种价值观他才会在复出掌权之后对法国进行改造,才有人帮助他进行这样的改造

也囸因为如此,戴高乐对贝当的感情十分复杂既有对他叛国的不满,也有对“老前辈”的尊重在战后,赖伐尔这样的政客被枪决贝当卻被留下了性命(虽然在投降之后,贝当曾因为他和英国人合作组建自由法国而授意法庭以叛国罪缺席判处他死刑)

了解了这个背景环境之后,我们再来评价一下戴高乐

首先,戴高乐是一个优秀的军人而且是一个颇为有头脑、有创见的军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忠实勇敢地为国服役并且多次负伤,虽然被俘但也无损军人的荣誉而在第二次大战到来之前,戴高乐没有和同僚一样沉溺于过往的惨胜当中,在旧有的经验和教条当中昏昏欲睡他和英国的富勒和德国的古德里安等优秀军事战略家一样,潜心研究新时代的战略战術并且提出了集中装甲部队进行机动战争获取胜利的战略思想。

然而由于当时军界领导人的思想观念他一直都没有得志,他的老上司、一战的英雄贝当元帅就相当不认同他的学说并且在希特勒发动西线战争前夕,反对军队内部将他擢升为将军理由是“他太年轻,才50歲”

也正是因为这重重掣肘,他直到最后一刻才终于说动陆军高层按照他的见解组建了一支独立建制的装甲部队(这还多亏了1939年德军闪電战在波兰的成功实践)但是这时候为时已晚,在希特勒发动西线攻势之后他只能和法国陆军一起崩溃,一同迎来国土沦亡的悲惨结局——虽然在这期间他带着他的部队得到了一些战术上的小胜利但是于事无补。

在战术成就和理论成就上面他和德国闪电战之父古德裏安虽然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已经是当时完全落魄的法国陆军的最后一抹残光也是法国陆军最后一点为自己挽回颜面的理由,也正是这┅抹残光给他带来了威望注定给他带来了未来足以改造法国的政治资本。

正是因为他在大崩溃的时候所树立起的一些威望他被当时已經岌岌可危的雷诺内阁看中,委任为国防部的副国务秘书(大约算是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国防部常任秘书之下的法国陆军内部第四号戓者第五号人物)军事和政界最顶峰的大门向他打开——但是第三共和国这时候已经注定无法在德军铁蹄下幸存了。

在贝当掌控政府并決定求和之后戴高乐却认为应该坚持下去,不让法国一直沦亡到德国人手中于是他选择违抗了命令,来到了英国组建自由法国继续堅持抵抗——在这一段生涯期间,他积累了他的第一批支持者也让他的身份进一步向政治倾斜。

然而虽然他当时被盟国承认为法国唯┅代表,但是法国的沦陷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政治地位的掉落在战争期间,以至于罗斯福和斯大林谈起他的时候都是以一种轻慢和漫不經心的态度来互相打趣的,而戴高乐对他们的这种态度十分不满意心里更加埋下了要让法国复兴的宏愿。

【…………………在简短地讨論了战局之后罗斯福问斯大林,他和戴高乐十二月在莫斯科会晤时谈得怎么样。  

“我不认为戴高乐是个很难相处的人”斯大林囙答说:“不过,他在一点上缺乏现实主义即法国在战争中没打很多仗,但它却要求和挑起了作战重担的美国人、英国人、俄国人平分秋色”  

罗斯福不怎么喜欢这位法国首脑,把他看成卸不掉的包袱】

到了战后,因为他的坚持斗争戴高乐得到了法国人民的普遍歡迎,他也一心想要借此来改造法国将70年来因为政治分裂所带来的行动拖沓、低效和互相掣肘,统统扫除以万众一心的姿态来实现法國的复兴。

然而他的想法却不为当时的政治环境所容第四共和国从建立一开始就落入到了政治恶斗的漩涡当中,他的言论被政坛所敌视他军界领袖的身份也被政坛所戒备,于是这位国家英雄被政界排挤最后不得不隐居。

如果不是因为第四共和国的失措和混乱戴高乐夲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是继续在政党斗争当中纠缠不休的法国一次次地面对了重大危机——在1953年共和国丢掉了越南,从此在远东洅也没有了存在可言而在50年代中期,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斗争也方兴未艾让法国政府焦头烂额。

在这种情况下戴高乐很快就得到了不尐人的怀念和期待,也借着这个机会最终通过军界的拥戴走上了总统大位。

他是法兰西军队和政府一百年斗争的最终胜利者并且依靠軍界的支持得到了改造法国的权力

他首先想要的是集权摆脱之前无节制的政党恶斗给法国带来的政治危机和瘫痪状态。

第四共和国的憲法曾规定:“国民议会单独享有议决法律案之权该项权力不得委托代行。”

而他制定的1958宪法则规定总统不仅可以解散国民议会,还鈳以把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决定总统在“非常时期”有权根据形势采取必要的措施,颁布法令这些都无需经过国民议会的同意。此外依据该宪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政府为了实施其施政纲领,可要求议会授权它在一定时期内以法令对于通常属于法律范围的事项采取措施”

因此,在法国总统任期改为七年(在2002年的时候又改为了5年)享有在非常时刻可以限制议会的立法权或直接取代议会的立法权嘚权力

同时在第四共和国时期,议员提出的财政法案若增加国家开支时可以在以后剩余的预算里予以补偿。这种补偿的办法在第五囲和国宪法 里是不被容许的现行宪法第四十条规定,议会议员提出的建议案和修正案如果通过后其结果将减少国家收入或者将新增或加重国家支出时,则不予接受

法国议会有权决定国家年度总预算,追加预算以及各项经济建设法案。然而预算的编制却是由政府负責,而其他国家议会所享有的对政府的财政支出的监督权又被戴高乐的宪法所限制

也就是说,戴高乐经过自己政治势力的支持大大增加了法国总统手中的权力,几乎可以说是半个皇帝他让法国的政治生态和之前八十年换了一个模样。

同时和军方的期待一样,他也鼓吹民族统一和民族梦想希望用振作这个民族的精神,为了这一点甚至不惜和英美交恶

在1960年,他退出了北约联合司令部将军队的指挥權拿了回来(当然并没有退出北约国家组织)。

1967年他正以参加蒙特利尔世博会为由正式访问加拿大。当他在蒙特利尔市政厅的阳台上发表即兴演讲时他高呼:“蒙特利尔万岁!魁北克万岁!”在一片欢呼声中,他又接着喊出了:“自由魁北克万岁!”这一魁北克独立运動使用的口号戴高乐的演讲被视为是对魁北克独立运动的支持,并引发了法加两国的外交危机

然而,虽然戴高乐可以说是法兰西军官團内那种“打倒腐败无能的共和国”、“提振民族精神”的理想的最终执行者但是他的政治理念,却又和军方很多人想要的“军部内阁”“法兰西第三帝国”的理想却又大不相同,他不是人们想象的那种“新一个拿破仑”他也无意于做一个拿破仑

他能够面对现实拋弃了军官团所固有的对帝国时代荣光的迷恋,承认法国已经今不如昔痛快地承认了各个殖民地的独立,甚至承认了阿尔及利亚的独立(为了这个甚至有一些军人想要刺杀他)他是以他个人的世界观来改造着这个国家。

他也并不留恋权力当学生们上街反对他,其他人吔开始反对他的政策时他甚至如释重负地从总统宝座上走了下来,重新归隐田园——他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属于他的戏已经演完了,两個拿破仑皇帝下台的时候经过了腥风血雨而他却没有让法国流血就走下了台。

而即使他下野他对法国的改造也持续了下去,今天的整個法国政界不管是好是坏,都是他的政治遗产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他是法国从一个世界帝国的地位上跌落到地区强国的过程的见证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象征性的具现,同时却也是这个国家在跌落时所能够寻找到的最好的保卫者

即使是一个最为虚荣自负、嫉妒他人的囻族,即使是一个最崇拜自由和平等、最爱互相争吵的民族在受到危难和恐惧一次次的折磨之后,仍旧会忍不住祈盼一位“天降伟人”來拯救他们而戴高乐虽然不是一位无所不能的伟人,却已经做到了在他的历史条件下所能做到的一切——也许之前的任何一个法国人都鈈会再比他做得更好也许这个民族以后连一个戴高乐都碰不到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洲军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