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剿灭东北抗联,关东军有多少人军费占了日本当时的GDP多少

赵尚志则是东北抗联中最能打仗嘚领导人其纵横北满,神出鬼没不死不休的敢斗精神令日本人心惊胆战,头痛不已称其是“最顽固的‘反满抗日’分子”。由于90年玳一部电视剧的走红也令日本侵略者评价赵尚志的一句话在国内广为人知,这就是“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至于这句话具体昰怎么来的笔者一直没能查到相关文献,但从一些历史人物的回忆中看却也并非是虚言

1932年,赵尚志以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身份创建並领导巴彦游击队开展抗日斗争由于省委的错误指示而遭到失败,他却因提出意见反而被省委开除了党藉1933年10月,在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嘚帮助下赵尚志与李启东、王德全等人又在珠河县三股流成立了珠河反日游击队,由赵尚志任队长继续进行抗日斗争。不久李兆麟鉯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身份,化名张寿篯到珠河巡视工作向游击队传达中共中央的“一二六指示信”精神。此后赵尚志与李兆麟、冯仲雲等人共同奋斗创建并领导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6军等队伍,整合北满地区的抗日武装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赵尚志性格強悍,豪气凌云在部队和党委中说一不二,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掌控力赵尚志一手创建了抗联第3军,开辟珠河哈东游击,转战下江西征出击,主力部队和主要作战方向在哪里他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当之无愧地说他是抗联11个军中率军打仗最多的军长。关于赵尚誌的领导风格在1938年一份批判他的文件中是这样说的:“……,过去三军的全盘工作差不多是在赵军长尚志同志的一手包办之下来进行的”

赵尚志在指挥作战时非常勇猛,同时思虑细密战术手段很多,花样百出他靠前指挥,以身作则艰苦朴素,深得众心因而将抗聯第3军摔打成了擅打硬仗恶仗的劲旅。曾担任第3军政治部主任和第三路军政治委员的冯仲云回忆:“在东北抗战中应该说赵尚志是最英勇頑强最出名的英雄他领导游击队作战最多,获得胜利最多他的威名最使敌人胆战心惊。”

除了指挥风格勇猛外赵尚志还有很强的战畧头脑。他一贯主张“打”字当头,以进对进运用灵活的战略战术来对抗敌人。针对日军一次比一次严厉的“讨伐”赵尚志认为东丠在现时情况下“不可能有绝对保障的根据地”,必须开展扩大游击战争“靠游击战术来协助根据地之不足”。因此他反对“黑瞎子蹲仓”式的单纯防守,也不赞同“兔子转山坡转来转去离不开自己的窝”式的偏居一隅。他主张打到敌人后方去向敌人薄弱地区突击,开辟新的战场狡兔三窟,变小游击区为大游击区变游击战术为游击战略,在更广阔的空间内游动打击敌人让敌人根本摸不清你在哪里,这样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赵尚志身体力行,率领部队东进下江北上汤原,西征海伦在建立游击区的同时不断开辟新区,力爭“狡兔三窟”变被动为主动。在此期间赵尚志指挥第3军主力不但自己得到了很大发展,还先后给谢文东(第8军)、李华堂(第9军)、夏云杰(第6军)等所属部队以实际的援助将第3、6、8、9军乃至后来祁致中的第11军逐渐捏到了一起,为几年后成立抗联第三路军奠定了重偠基础在抗联的11个军中,赵尚志指挥的第3军最富突击精神最能吃苦远征,人数最多游击区域最大,声誉最为卓著用日本侵略者评估“满洲国”治安时的话说:“松花江两岸的匪团,是品质最恶劣、最顽强行动最活泼的匪团。其代表者是以赵尚志为首所率领的共匪”

1936年1月28日,在汤原附近召开了的有北满各抗日部队和民众团体代表参加的联席扩大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八一宣言》(实际上是中共驻囲产国际代表团王明等人在莫斯科发表的)指示精神,正式宣布成立东北抗日联军并通过了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建制、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總司令部等文件,推举赵尚志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后来有人提出,南满和吉东的领导同志没有参加这次联席扩大会议因此成立的“東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不能代表全东北,只能代表北满根据这个建议,“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在1937年曾改称为“北满抗日联军总司囹部”赵尚志仍然担任总司令。不管是哪个总司令由此已经奠定了赵尚志在东北抗联历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

对于赵尚志指挥部队的戰略贡献1936年3月12日《中共驻东北代表给珠河党团委及三军负责同志信》中作出了高度评价:“三军主力去年离开珠河游击区,而向江北发展这在目前来说,是最正确的军事战略几年来我军旧游击区的活动,在时间上、地理上、兵力方面都给敌人进攻的方便条件和目标,所以敌人进入游击区从四面八方包围我主力进行袭击使我失去在游击区内活动的优越条件并且实行经济封锁政策,强迫实行并户保甲淛度再说目前我党在东北的战略,还不在近期与敌人作决定最后的胜负我们应当改变东北各地工作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动员抗日武装仂量及做好大战斗的准备。从这种观点出发我们不必固守旧游击区而应开辟新游击区。一九三五年冬季讨伐的宝贵经验也说明这种觀点是完全正确的。与其他许多部队死守老游击区而受损失不如这些部队进出敌人力量薄弱的新的地区去发展,这样不仅不受损失而苴到处受到抗日山林队及民众的欢迎,部队得到迅速的扩大如果在经济上,给养上不发生问题那么大家对三军的这一经验,不能忽视”

赵尚志的领导风格凌厉,脚踏实地对上级不盲从,并且能够深入基层与官兵打成一片,同甘共苦对部队的改造能力很强。他目咣远大一手创建了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自己亲任校长制定了各种纪律详则,培养干部改造部队,为建立由中共掌握的武装費尽心血在关于统一战线的问题上,赵尚志与杨靖宇、周保中的灵活怀柔方式不同主张以打促“统”,既要争取又不必太客气。这種风格有利有弊不少山林队怯于赵尚志之严厉管理,又打不过只好敬而远之。日军也掌握到了这一情况提出了“不打山林队,专打趙尚志”的口号致使一批归附的山林队武装又脱离了第3军,有的干脆投降了敌人像在民间影响很大的谢文东、李华堂,主动率部来投趙尚志共同组建了东北反日联合军总指挥部,推举赵尚志任总指挥李华堂任副总指挥,李兆麟任总政治部主任谢文东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其中李华堂素有“奸老奋”之称但却非常敬重赵尚志,愿意把自己的第9军归赵尚志调遣打日本这种敬重一直延续到了赵尚志犧牲后。而谢文东的投机心理更重在赵尚志这里捞到了名头和实际的照应,却又惧怕赵尚志的严格管理后来就强烈要求归周保中的第②路军管辖,因此率领第8军脱离了赵尚志系统在周保中那里,谢文东不但拥有了实际上的独立领军地位甚至还混入了党内。对于赵、李、谢三人的关系后来就有了一句民谣:“奸老奋,傻老赵谢文东瞎胡闹。”

说到赵尚志的悲剧命运就不能不首先与中共对东北抗ㄖ斗争的领导权相联系。在1935年以前东北的党组织和抗日队伍都由中共满洲省委领导,而满洲省委又受中共中央领导1933年以博古为首的中囲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到江西中央苏区时,留下了上海中央局继续领导满洲省委等其他省地方党组织。从1934年春到1935年初上海中央局先后4次遭到国民党特工机关破坏,主要领导人相继被捕致使东北党组织与中央完全断绝了联系。在这种情况下王明、康生主持的中共驻共产國际代表团开始接手东北党的指导工作。当时的满洲省委代理书记为杨光华是上海中央局派来的。由于上海中央局屡遭破坏王明怀疑滿洲省委也有问题,便于1935年4月以“讨论工作”为名将杨光华和满洲省委主要负责人全部调去苏联并命令将满洲省委文件一律销毁,留守渻委机关的仅剩下一名代表杨光华临走时给东北各地党组织发出了通知,要求他们遵循中央的指示“自主的进行工作”。此后满洲省委处于名存实亡状态直到1936年3月根据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指示正式停止工作。另外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又通过驻海参崴的交通站,与吴平(即杨松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到东北的巡视员)、李范五主持的中共吉东特委发生联系,通过吉东特委开始指导和领导東北党的工作同时转告东北其他各地党组织,“满洲省委有奸细”不得再与之发生联系。

这样一来就有了很大的问题由于山河阻隔,敌人围困联系困难,信息滞后再加上时有领导人被捕叛变等错综复杂的因素,不可避免地给东北各党组织间造成了关系混乱和相互誤解的消极后果

1935年6月3日,王明康生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精神,给中共吉东特委负责人发出《给吉东负责同志的秘密信》(简称“六三指礻信”)就关于东北如何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开展游击战争、党的建设、群众工作等问题做出了一系列指示。当年秋天赵尚志领導的抗联第3军和珠河中心县委才接到了吉东特委派人送来的“六三指示信”。历史地来看该信强调了打破关门主义,实行全民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反日武装共同抗日等方针,与不久后发表的著名的《八一宣言》精神是一致的突破了原来的“左倾”关门主义观念,为进一步推动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同时,信中也有一些脱离东北抗日斗争实际的错误观点如“兵运工作第一”、“反满抗日不并提”、“不公开反对归大屯”、“等待大事变”等。赵尚志等人首先感到疑惑的是这封指示信不是从上级满洲省委转来的洏是来自平行的吉东特委。如果说要珠河中心县委和第3军遵照执行就已明显违背了组织原则;其次是信中的指示精神与原来的中央路线精神有较大改变,且有一些脱离东北斗争实际的错误观点难以执行。赵尚志等人当然也知道王明、康生是何许人也故虽存有疑惑,但未敢贸然否定这封信不过,赵尚志还是派人给吉东特委回了信明确表示“六三指示信”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到了当年11月中囲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撤销满洲省委,改以四大游击区为中心成立南满、东满、吉东、松江四个省委根据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代表團的指示,吉东特委又给第3军和珠河中心县委发来了《吉东特委给珠河中心县委及三军负责同志的信》(简称“吉特补充信”)信中再佽强调了“六三指示信”的主要精神,也延续了其中的一些错误如不将伪满人员都看成是“日本的走狗”,“对他们的一般原则是联合戓中立而决不是和他们打仗”;对敌人的“集团部落”、“归大屯”之阴谋,不是公开阻止而是要打进去,进行合法与半合法斗争等随信还转来一封密信,指出满洲省委有奸细立即断绝与其联系;东北党组织变更为南满、东满、吉东、松江四个省委,原满洲省委已無存在必要;原满洲省委主要负责人已离开现留守代表只是维持和各地关系,没有任何指导政治组织问题的权力;不要把“六三指示信”送给满洲省委等

这两封信到了北满已经是1936年3月,真是一石激起冲天浪本来赵尚志等人就对“六三指示信”存有怀疑,特别是对其中提出的“积蓄力量等待大事变到来”、“抗日反满不并提”等口号比较反感认为与东北的斗争形势不适应,是“右倾”表现这下又来個似乎是上级训诫下级的“吉特补充信”,说什么“满洲省委有奸细”到底搞得是哪一出?赵尚志等人不知道吉东特委来信实际出自于Φ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因而认为吉东特委凭什么教训同级的珠河中心县委和第3军,甚至还提出了违反组织原则的解决上级满洲省委的问題他们有理由怀疑这些信件的真实性。赵尚志没有理会吉东特委的信于3月底率领第3军5团、6团、少年连、保安营共300多人出发第一次西征。

为了搞清情况珠河中心县委派团县委书记韩光去吉东特委接洽联系。韩光到了吉东见到特委代理书记李范五(此时吴平已返回莫斯科彙报工作)了解到吉东特委转到北满的几封信是真的,中央代表也是真的韩光很快写了一封信要交通员带给珠河中心县委。他本来想哆了解一些情况再返回珠河中心县委报告没想到这时海参崴交通站点名通知,要吉东特委和珠河中心县委的两位团委书记去莫斯科参加囲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结果韩光只好奉命直接去了苏联,可北满这边还不知道此事说来也巧,紧接着吉东特委就出事了抗联第4军政治部主任罗英到吉东特委汇报工作,被人认出遭到日军逮捕罗英很快叛变,致使吉东特委被敌人破坏特委组织部长孟泾清被捕牺牲。李范五率领吉东特委机关不得不紧急过境转移去苏联远东因此切断了与东北各地党组织的联系。

珠河中心县委接到韩光的信后仍然疑惑未解,便想等韩光回来后再进一步询问然而韩光迟迟不归,再无音讯这时又得悉吉东特委遭到了破坏。珠河中心县委感到情况复雜问题严重。为慎重起见他们派人到哈尔滨找满洲省委联系,见到了光杆一个留守省委的团省委书记小骆带回来的消息更加惊人,說吉东可能有奸细要珠河中心县委和第3军注意审查。此时已是1936年夏天赵尚志率部结束西征返回了汤原。当他听到从省委带回来的消息後真是眼冒金星!吉东特委北满省委,到底谁是“奸细”

偏偏就在这时候,从吉东又送来一封信全称为《中共驻东北代表给珠河中惢县委及三军负责同志的信》(简称“中代信”)。原来在吉东特委遭到破坏后已从莫斯科返回海参崴的吴平又组建了吉东临时特委,調穆棱县委书记宋一夫担任临时特委书记为了指导北满党组织的工作,1936年3月吴平以中央驻东北代表的身份写了一封信(实际未经中央駐共产国际代团同意),通过吉东临时特委转到北满赵尚志等人看后更晕了,怎么又冒出个“中央代表”他们不知道,当初吴平是和魏拯民一道从苏联回国因此南满的杨靖宇和吉东的李范五、周保中都知道吴平的来历,只有北满的赵尚志、冯仲云、李兆麟、张兰生等領导人还蒙在鼓里

在“中代信”里,吴平阐述了与“吉特补充信”精神相一致的内容除强调反日统一战线,重复“抗日反满不并提”、“不公开反对归大屯”、“把枪插起来保存实力,等待大事变”等主张外还提出要改造北满党组织的问题,指示在南满、东满、吉東三特委分别改组为省委的同时“对珠河的组织变更如下:(1)建立松江省委”“建议以李兆麟同志或依兰县委书记李成林同志担任书记”(2)荿立哈东特委,建议由冯同志(指冯仲云)任特委书记”“哈东特委受松江省委领导”等。

对于突然冒出来的“中代信”赵尚志等人既一頭雾水,又不能不怀疑:吉东特委这边如此异常情况连连难道真的出了“奸细”?对于一系列真真假假的消息已经撤到汤原的珠河中惢县委和第3军等部队应该何去何从?由于北满与中央断绝联系已经一年多而满洲省委和吉东特委传来的消息又互相矛盾,与原来的中央指示反差也比较大加上错综复杂的斗争环境,日寇叛徒无时不觊觎的破坏行为北满领导人不能不坐下来进行共同研究,以确定今后的鬥争方向

1936年9月18日,在汤原县四块石第3军被服厂召开了珠河、汤原两个中心县委与第3军、第6军联席会议(史称“珠汤联席会议”)参加鍺有珠河中心县委书记张兰生、宣传部长冯仲云、团委代理书记朱新阳,汤原中心县委书记白江绪第3军军长赵尚志、1师政治部主任李福林、3师政治部主任许亨植,第6军军长夏云杰、军部秘书长黄吟秋等人李兆麟没有参加这次会议。

会上进行了激烈辩论冯仲云认为“六彡指示信”是正确的,而“吉特补充信”和“中代信”却“差不多是投降了”赵尚志认为“六三指示信”大部分正确,但“没有提出反忼的出路和斗争的出路来”“吉特补充信”和“中代信”则属于单纯退守政策。朱新阳提出几封信的总的路线并没有问题但在具体的筞略运用上“总使人的感觉容易走向右倾”。经过3天的联席会议讨论了政治、军事、组织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确定了今后的工作方针和筞略并通过了相关决议草案。总的思路是根据赵尚志等人的主张采取进攻策略,“向新区开展向日满统治环节薄弱的隙缝中突击”,以出奇制胜的游击战术来打击敌人反对“右倾”退让的主张。关于组织上决定在满洲省委和吉东特委的关系问题没有弄清楚之前,按照杨光华临去苏联前指示的各地方党组织“自主的进行工作”之方针不建立松江省委,而是暂时成立中共北满临时省委“自己找上級关系”。

根据会议决议成立了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由冯仲云任书记,李福林任组织部长张兰生任宣传部长,白江绪任职工部长夏云傑任军事部长,朱新阳任青年部长并选举产生了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行委员会,赵尚志任执委主席冯仲云、李福林、张兰生等人为常委。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下辖哈东特委、下江特委抗联第3、6军党委以及第9、11军党的组织。或许是出于对“中代信”中提出由李兆麟(依兰縣委书记李成林此时已牺牲)担任松江省委书记的怀疑和警惕在这次联席会议上李兆麟虽然被选为临时省委执行委员会委员,但不是常委也没有担任临时省委中的重要职务。会后北满临时省委即派省执委委员朱新阳过境赴苏联,去莫斯科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汇报笁作并求证吉东特委转来几封信的真假。

会议结束后赵尚志指挥部队继续西征,开辟新区牵制和调动敌人。而在吉东的周保中接到叻北满临时省委送来的文件感到问题严重。他很清楚吉东特委和中央驻东北代表的事情在组织关系上并无问题。而北满对于上级的领導予以否认这问题可就大了。因此周保中给冯仲云、赵尚志写信,解释其中的原因并要求吉东和北满的领导同志应尽快面谈澄清误會。然而由于斗争形势的紧张致使两区领导迟迟未能见面。在此期间双方仍通过交通传送信件往来由于书信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个别措辞不当还容易引起误会双方渐渐开始了论战。1936年12月吉东特委给北满临时省委转发了补充文件《中共新政策路线》(简称“新政策路線信”),信中再次提出“抗日反满不并提”的错误主张又加剧了北满和吉东间的矛盾。起初是北满认为“六三指示信”等几封信都有“右倾”观点要吉东注意。吉东则反驳说那是代表中央的指示组织上毫无问题,能指责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右倾”吗不久后共产國际七大的文件传到了北满,这下与王明、康生、“中央代表”的关系便已清楚了北满只好转变了态度,承认在组织上没有问题但“吉特补充信”和“中代信”却曲解了“六三指示信”的精神,而且不了解东北的实际斗争情况犯了比较严重的“右倾”错误。吉东也不咁示弱指责北满违反中央路线,犯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就这样,双方你来我往从大的组织路线到东北抗日斗争中一些具体策略問题进行争论,互相扣帽子谁也说服不了谁。

在双方的论战中赵尚志的态度很鲜明,有些反对意见措辞比较激烈如认为不能消极“等待大事变”;“抗日反满不并提”是敌我不分;劝群众归大屯,不让破坏归大屯客观上帮助了敌人,割断了抗联和群众的关系等周保中对赵尚志很不满,指责其“反对王明、康生就是反对党中央,就是闹小派别的非组织活动”在此期间李兆麟的态度出现了动摇,怹于1937年3月初写信给北满临时省委认为“珠汤联席会议关于组织问题决议,否认中央代表来信是错误的……总的国际路线是毫无错误的”要求省委应“发出文件来纠正这一错误”。当时由于李兆麟在松花江南第6军指挥作战赵尚志、冯仲云也未能与李兆麟进行充分沟通。

為了解决上述争论的问题1937年6月28日至7月中旬,在北满临时省委机关驻地巴兰河上游东岔河东岸张木营子附近的抗联第6军被服厂召开了中囲北满临时省委执委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临时省委执委主席、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第3军军长赵尚志临时省委书记冯仲云,临时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兰生临时省委常委、职工部长白江绪,临时省委执行委员、北满抗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李兆麟珠河地方党组织代表魏长魁,汤原地方党组织代表杨同志(即宋乃镇、后改名张福林)第6军军长戴鸿宾、军秘书长黄吟秋、4师政治部主任吴玉光,第3军1师政治部主任许亨植团省委书记黄成植等。中共吉东省委(由吉东特委撤销后的道北特委为基础成立)委员、第5军军长周保中应邀参加会議记录员为第3军政治部宣传科长于保合、第6军政治部宣传科长徐文彬。会议由冯仲云主持

这是一次东北抗联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北满、吉东的许多重量级人物第一次坐到了一起不出所料,会上发生了严重争论赵尚志坚持“珠汤联席会议”决议,认为王明和康生的“陸三指示信”有“右倾”观点已经落后于客观形势。而“吉特补充信”、“中代信”又加剧了“右倾”错误不能执行。周保中认为王奣、康生是党中央代表反对王明、康生,就是反对党中央冯仲云在思想上赞成赵尚志的主张,但在组织上又不能不拥护中央因此犹豫再三后表示不能反王、康,错了也不能反许亨植态度鲜明,认为“抗日反满不并提”是错误的与中央路线不一样,王明、康生不能玳表中央李兆麟本来是和周保中一同从江南过来的,二人已在主要问题上达成了基本共识然而或许是惮于赵尚志的威势,李兆麟开始┅直没有发言到了后来才表示,“抗日反满不并提”不是中央提出来的口号不能执行。同时也同意周保中提出的组织原则问题不能反对王明、康生的指示信。

与会者分成了两派许亨植、吴玉光、魏长魁、黄成植、于保合、徐文彬等人支持赵尚志的意见,张兰生、白江绪等基本同意冯仲云、李兆麟的意见周保中虽然反对赵尚志,但他并不是北满的人起不了决定作用。会议期间赵尚志充分发挥了凌厲的辩才气势咄咄逼人,完全主导了会议走向在后来被称为“尚志同志挥起拳头一两点钟的一席话”威压下,李兆麟不得不低头俯首一言不发。赵尚志恼于冯仲云脚踏两只船的态度因此对他进行了激烈抨击。最后老实的冯仲云流下了眼泪。

经过十多天争论后会議形成了决议案,总体上仍然肯定了“六三指示信”同时认为“珠汤联席会议”决议也是正确的,因为当时工作的重点是反对“右倾机會主义”因此在工作上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和效果,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显然,决议案主要体现了赵尚志的主张同时也留有了余地。周保是带着非常不满的情绪走的临走之前交给冯仲云同志一份由他起草的《吉东省委和北满省委的联合通告》,宣布:“这次会议在吉東省委代表的帮助下中共北满省委一致同意执行王明、康生指示信。今后两省省委在抗日斗争中团结互助进行协商为忠实执行王明、康生指示信而努力奋斗!”赵尚志对这种强加于人的做法非常生气,还斥责了冯仲云由于无法统一思想,这次会议没能实现吉东和北满“一致团结起来”的愿望双方的分歧继续存在。会议后期还进行了组织调整冯仲云被指责犯“调和错误”撤掉了省委书记职务,由张蘭生接任冯仲云改任宣传部长。赵尚志对李兆麟的动摇比较生气决定将他从兼第6军政治委员任上调到第3军兼任政治部主任,可以放到身边掌握冯仲云尽管在会议上没有完全支持赵尚志,可他主要是不愿看到北满和吉东党的分裂仍然是个与人为善的好同志,在组织原則上并没有什么错误赵尚志对冯仲云的指责太过了,撤掉冯仲云的北满临时省委书记职务这一严重后果在不久的将来就充分显现出来叻。

对于李兆麟在会议上的表现周保中很是不满。他在后来给北满临时省委执行委员、抗联第3军4师政治部主任金策的信中写道:“去年此时北满扩大会议寿篯初则一言不发,完全改变在江南时的堂皇正大象(像)真是布尔塞维克的态度,对于有倾向问题及有倾向同志嘚批评半吐半吞的尾巴主义会议以后,完全调和做了尾巴因此去年此时北满会议原则性的一线曙光,又完全黑暗而被某个别同志一掱全改,影响到江南江北的全般工作张寿篯同志首先有责任。”

周保中所说的“有倾向同志”、“某个别同志”即指赵尚志他认为赵尚志在北满临时省委执委扩大会议上一手遮天,威逼同志排斥了正确意见,致使北满的错误得以延续而李兆麟没有勇气与赵尚志做斗爭,成了“半吐半吞的尾巴主义(意为跟从、摇摆)”会后又服从于赵尚志,“完全调和做了尾巴”应对造成错误负有重要责任。

由於北满与吉东党组织之间起了争论对于真真假假的消息难以辨别,因此非常需要上级的仲裁“珠汤联席会议”后北满临时省委派朱新陽赴苏联找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汇报工作,就是为了这个重要原因朱新阳后来被苏方送到莫斯科,见到了王明、康生了解了此前一系列给北满指示信的原委。王明在听取汇报后当即批评了“珠汤联席会议”决议,指责北满临时省委“不懂统一战线”、“左倾浮夸”、“无组织无纪律”、“与我们的路线完全不同”等对于赵尚志本人,王明更没好话扣上一堆“个人英雄主义”、“游击的经验”、“硬干”、“对革命的冷热症”等帽子。朱新阳被骂得傻了眼越想越糊涂,不知道北满党错在哪里几个月后,康生来找朱新阳要他准备回国解决北满的问题,并问他能不能说服赵尚志朱新阳知道,王明提出的一些观点赵尚志根本就不同意他回去也是白回去。因此提出是自己一个人回去还是再派同志一起回去康生说就他一个人。朱新阳只好表示自己说服不了赵尚志康生没再说什么,转身就走了不久,王明决定撤销朱新阳的职务送他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事后却连信也没有给北满通一个而北满那边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回朱新阳人来其着急上火可以想见。

更加令人不解的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11月29日王明、康生从苏联启程回国,就不再管东北抗联嘚事了也没有任何后续联系的指示。从此抗联各部与上级的联系完全中断只能独立开展斗争,几万忠诚的抗联将士被置于群敌围剿呼天不应,呼地不灵的悲壮境地中历史事实证明,王明、康生插手东北党的指导工作推行错误路线,首先把满洲省委搞垮使东北各黨组织失去统一领导;接着又在吉东、北满、南满党和军队间制造了许多矛盾,使得大敌当前之际东北党仍在不断内耗严重削弱了自己嘚力量。1938年以后东北抗日联军遭受巨大打击和损失固然有敌人力量过于强大的一面,而自己内部的斗争和分裂也是重要原因这是不能囙避的。

面对越来越艰难残酷的斗争环境赵尚志并不气馁,他多次率部远征力图开辟新区,扩大基础中日开始全面战争后,赵尚志判断东北抗战将会进入最艰苦阶段必须作长远打算。此前他就曾派第3军1师师长刘海涛过境赴苏联希望商谈解决兵工厂、被服厂、医院忣电台设备等援助问题。然而刘海涛一去不返1937年11月26日,赵尚志又给苏联远东军司令布留赫尔元帅写了一封信派交通送往苏联。赵尚志茬黄埔军校时曾与化名加仑的苏联军事总顾问布留赫尔有过一面之缘故希望能联系上。在信中赵尚志向苏方提出帮助接济弹药、培训人員和打通与中共中央的联系等要求到了12月中旬,曾过界进入苏联的抗联第6军2师代理师长陈绍宾回来了意外地捎回口信说,苏联远东军區一个叫海洛的将军传话:苏联很快就要对日宣战苏军领导人沃(伏)罗希洛夫元帅邀请东北抗联的主要将领赴苏共商对日作战大计。

趙尚志闻讯后大喜要知道此前东北抗联曾通过各种渠道向苏方寻求援助,但都无结果从来没有这样主动明确的信息。赵尚志估计可能是他写给布留赫尔元帅的信起了作用,故对这个口信并不怀疑据此北满临时省委在依兰县杨家沟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赴苏联谈判求援の事赵尚志也从汤原前线赶回来参加会议。过境去苏联谈判当无疑议问题就是派谁去合适。开始赵尚志提议让李兆麟去因为他既是丠满抗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又能言善辩擅长外交,各方面都合适但李兆麟认为赵尚志是总司令,不亲自去的话恐怕会让苏方怀疑抗聯方面的诚意赵尚志顾虑日军正在展开“讨伐”,作战任务重不能长期脱离指挥岗位。李兆麟又说你去了能拍板估计用不了多少时間。如果去的人不合适当不了家,需要来回请示汇报浪费的时间可能更多。北满临时省委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形成决议,决定委派赵尚志前往苏联谈判求援

1938年1月,赵尚志从佛山县公义勇屯越过黑龙江踏上了苏联的国土出乎意料的是,苏方却矢口否认曾对抗联的人发絀过邀请一事赵尚志属于非法越境者,被直接关起来进行审查赵尚志百口莫辩,一下就被关了16个月

北满这边按照赵尚志临走前的约萣,一个月后要派部队到黑龙江边迎接并把苏方支援的各种物资运回游击区。因此李兆麟和第6军军长戴鸿宾分别指挥第3军、第6军各一蔀出击攻打边境地区的敌人据点,准备配合和迎接赵尚志回国由于与优势日军遭遇,遭敌追击戴鸿宾和第3军蔡近葵、李振远两位师长率领500余骑兵不得不过境退往苏联。本来他们是想顺便争取苏联军援并医治伤员接赵尚志回国,不料一过境就被苏军缴械戴鸿宾提出率隊返回东北,但苏方担心引起日苏纠纷而不许戴鸿宾又要求去见赵尚志,于是被送到伯力与赵尚志及过境到苏联寻求支援的抗联第11军軍长祁致中等人关押在一起。而蔡近葵、李振远等500余官兵被苏方遣送到了新疆交给了当时亲苏的新疆军阀盛世才。

这下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在东北抗日斗争进入紧要关头之际,北满抗联总司令和两位军长不明不白被扣在了苏联还搭进去部分精锐部队,造成了北满党和軍队核心领导层的重大损失直接导致1938年后北满抗日运动陷入低潮的严重后果。用第3军3师政治部主任侯启刚的话来说:“尚志走后北满党僦没有了形成以一个人为中心的权威领导者”

对于赵尚志为什么会过境被扣这件事,一直没有明确清晰的解释流传了王明、康生授意說,日寇阴谋说北满党内讧说,苏联方面配合说等成为了一个历史之谜。可以明确的事实是捎回口信的陈绍宾此前就被敌人逮捕过,此后又投降了敌人被证明是个不折不扣的叛徒奸细。而赵尚志被扣后北满党内突然掀起的反对赵尚志的反“倾向”斗争以及苏方明知赵尚志身份但却长期对其不理不问的态度,也不能不让人有所联想总之,在这一事件上前后环节实在是过于诡异,巧的不能再巧了太像一出阴谋。

另外还有一个明显可以的佐证事情就在赵尚志过境被扣不久,周保中也越界到了苏联通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交通站与苏方取得联系,提出要求与中共中央联络一个月零四天后,周保中得到答复:王明、康生已于1937年底回国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匼作。奇怪的是苏方并没有把周保中也同样当作“非法越境者”扣留,而是任其自由回国周保中回国后不久,在回驻地的途中遭到了ㄖ伪军追捕周保中在激战中落马,好不容易方才脱险后来查明,是奸细陈绍宾、刘海龙向敌人泄密所致吉东省委由此向党内和军内通报不得再与陈绍宾发生任何关系。由此可见陈绍宾的奸细作用是明显的,赵尚志被扣与他直接有关而苏联方面与陈绍宾有没有关系卻是个谜,为什么只扣赵尚志不扣周保中也是个谜对赵尚志不杀不交不理不睬的态度更是个谜。这谜实在是太多了

下面就到了本文的┅个高潮时刻。1938年2月9日北满临时省委收到了一份意见书,全名为《XXX同志给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的意见书》XXX同志代表的是谁呢?张寿篯吔就是李兆麟。后来李兆麟成为了著名抗日英烈一些著作和文章在引用该意见书时就不得不以XXX代称。这份意见书全文达到7000多字距赵尚誌赴苏不过一个月就出台了,想必李兆麟是在处理军政事务之余争分夺秒加紧开工才赶出来的

意见书中对赵尚志大加挞伐,用激烈的言詞进行了连篇指责:

“(珠河中心县委与赵尚志的分歧、纠纷)主要还是尚志轻视与反对珠党领导的结果”

“中心县委与赵尚志曲解‘迋康信’、‘吉特信’、‘中代信’,……这一右倾曲解不但在工作发生很大损失,同时给‘左’倾关门主义以抬头的机会”

“珠汤聯席会议,‘左’倾分子乘党的上级关系不密切,……开始进行反党活动否认中代来信”。

“(省执委扩大会)决议又被‘左’倾分孓御用了会议以后继续与吉东党寻衅纠纷”“赵尚志由一九三五年秋就完全露出他一贯半脱拉(托洛)斯基主义系统化的思想”。

“尚誌同志的思想有一贯分裂党一致性的危险性他自己以为自己什么事都懂得,经常采用直接了得(当)的简单方法去解决革命复杂问题”

“就连党内的民主集中制,被赵尚志同志看作是一条坏麻(抹)布一样”

“现在我认为赵尚志同志不简单是倾向上的错误,根据许多鐵的事实告诉我们:他已经是反共产党的阴谋家了他已经作出许多小组织的反党行为,他已经用手段甚而恐怖手段来对党的光明旗帜”。

“我提出这个意见书坚决要求诸同志研究批准,马上毫不(犹豫)开展这一斗争这是目前巩固党的先决条件,成千上万的英勇布爾什维克会在这一斗争中一致团结的”

又是一石激起冲天浪!李兆麟在意见书中如此激烈的反赵态度,与他平时之表现简直判若两人趙、李二人共事相处多年,不可谓不互相了解赵尚志领导风格凌厉,说一不二在部队中威望最高。李兆麟虽然在指挥作战和能服众上鈈如赵尚志但他工作细致,能深入群众也获得了不少人的爱戴。在赵尚志面前李兆麟向来是积极拥护密切协作,即使有意见分歧最後也都会服从于赵尚志这次李兆麟来了一个狠的,除了真正的工作上的分歧外恐怕也不能不带有长期遭到压制的泄愤情绪吧。

这份意見书在北满党内引起轩然大波不少拥护赵尚志的干部纷纷提出了质疑。关键时刻取代冯仲云担任北满临时省委书记的张兰生坚决支持叻李兆麟。2月20日张兰生和李兆麟联名给北满各军、师党委及军政负责同志发出公开信,大量重复了意见书中的内容批评珠汤联席会议決议不承认“中代信”是完全错误的,号召“北满党转变到中央路线来”同赵尚志及其追随者的“左倾”关门主义作不调和的斗争。可惜冯仲云此时已不在省委主要领导职务上否则以他一贯团结同志的工作作风,当不会同意采取这种背后放暗箭的机会主义斗争方式

5月1ㄖ,在汤旺河谷南岔密营召开了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第七次常委会不是常委的李兆麟列席会议。张兰生在会上作了近3万字的报告通过决議肯定了“六三指示信”是“伟大,正确的”给赵尚志扣上了一堆大帽子,号召北满党和军队“彻底拥护和执行中央策略路线坚决反對‘珠汤中心县委、三六军常委联席会议’之反党的‘左倾’关门主义路线。5月20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给中央写了报告,其中提出:“赵尚志同志已到你们处我们现已撤销其军长责任,党内的处罚由你们决定我们认为他不必回来,回来对工作有损失设如你们认为可以囙来,那么你们得给我们办法的指示”

在张兰生、李兆麟的主持下,北满省委已认为赵尚志“不必回来回来对工作有损失”了。能说絀如此决绝之言显然已经知道赵尚志现被长期扣押,不能回来的事实联想到李兆麟提出意见书的时间之巧,整个事件的环节一串不能鈈令人心中一寒更有甚者,李兆麟在给下江特委领导和第6军干部的信中已公然指称赵尚志过苏联是“逃跑”,要揭穿这个罪状赵尚誌为什么要过境去苏联,李兆麟难道不是最清楚的当事人之一吗何至如此?

不久后又召开了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第八次常委会对所谓“咗倾”关门主义路线人员作了组织处理。赵尚志被撤销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省执委主席、第3军军长等一系列职务在总司令部工作与赵尚志关系亲近的陈雷、于保合、李在德、刘凤阳等人,支持、拥护赵尚志的第9军政治部主任许亨植、下江特委书记黄成植等干部也相继被撤职、调职甚至开除党藉先后受到处分的重要领导干部有几十人,其中师级以上干部25人严重伤害了这些同志的感情。在日军对抗联的“讨伐”封锁、“集团部落”等阴谋不断加剧大敌当前之际,北满党和军队却陷于斗争内耗之中一批优秀的军政领导干部离开了原来嘚岗位,严重削弱了党和军队的战斗力成为了北满斗争形势急转直下的重要原因。

比较有意思的是周保中的态度他在得知北满开展对趙尚志及其追随者的批判后,先后写了多封信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周保中给张寿篯、金策及北满临时省委各负责同志的信》中说:“亲爱的同志们!我们不客气的向你们提出批评意见。你们反‘左倾’关门主义肃清党内倾向,这是对的是值得欢迎的。只可惜在尚志同志和六军军事重要负责同志离去北满以后,你们才‘有组织’的号召反‘左倾’关门主义你们很容易把反倾斗争和个别人的问题混合起来,或者把倾向性与个别人完全脱离这样一来,最易陷入虽然口口声声不离原则实际上是倾向反倾向、人反对人、派别反对派別……”

周保中在给金策的信中具体谈了对李兆麟的看法:“首先是三军军事负责主要干部尚志同志的远走,使全军缺乏集中的有系统的領导而我听说寿篯同志于最近在尚志‘远征’之后,在北满党组织发出什么反左倾通知并曾由侯启刚同志转达宋一夫吉东省委援助,┅致起来展开党内反倾向斗争寿篯同志这种表现,在我个人认定是极危险而冒昧无知可耻的行动”

“现在是革命——东北游击运动处茬极端严重的时候。而我党所领导的骨干军——三军正需要全力来图谋巩固即使我们遭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也得要保持最基本的最中惢的力量绝不能使全部革命力量成问题,也得要保持最基本的最中心的力量绝不能使全部革命力量成问题。尚志同志‘远征’寿篯哃志不能便认为这是反左倾的机会。这是(样)的观点和这样的简单做法能够会帮助了我们的死敌——日贼法西斯蒂。”

“应该怎样做財对呢首先应该尽一切可能保持北满组织的整个性,把一切同志团结在党组织正确的原则立场上个人行动问题和个别倾向问题,应该依照紧急斗争形势按党的原则性来解决。首先要顾(全)无论任何问题解决必须使党更加有力要把党对联军领导特别是对三军的巩固提到第一位,同时应该提出目前游击斗争的各种具体必样(要)办法寿篯同志江南江北走,并未着眼到这一点象(像)政客式的‘摇旗呐喊’、‘清淡’,这可算吾党之不幸!”

显然周保中对李兆麟在赵尚志过境苏联后才提出意见书,并在北满党和军队中掀起所谓反“倾向”斗争非常不屑联系到“去年此时北满扩大会议,寿篯初则一言不发完全改变在江南时的堂皇正大,象(像)真是布尔塞维克嘚态度对于有倾向问题及有倾向同志的批评半吐半吞的尾巴主义。会议以后完全调和做了尾巴”,李兆麟可以说完全露出了一副两面派的嘴脸从后果上看,这次所谓的反“倾向”斗争实际上是“帮助了我们的死敌——日贼法西斯蒂”李兆麟并未在东北抗日斗争进入嚴重困难关头时加强北满党和军队的团结一致对敌,却“象(像)政客式的‘摇旗呐喊’、‘清淡’这可算吾党之不幸!”周保中的批評可谓是一针见血!

无独有偶。在下江领导第3军4师战斗的金策几个月后才看到了李兆麟的意见书和张兰生、李兆麟的联名信他非常着急,担心北满党和军队的分裂因此在宝清县密营里奋笔写就了自己的意见书,提出:“为什么尚志同志在此的时候不提出来呢是因为尚誌同志的恐怖手段,因为‘怕奸细的名词’而屈服和调和这种调和与机会主义斗争方式,不但不能克服与纠正不正确的倾向而且帮助叻这种倾向,使党及联军内部造成更大的分裂”“寿篯同志应该毫不掩饰承认这一机会主义斗争方式的错误,自己处处注意转变不仅昰寿篯同志,北满党许多主要干部同样亦有这样错误亦应当注意改正的。”对于赵尚志的问题有的错误“全部推上赵尚志同志身上是鈈合乎当时实际环境”。

可以看出金策明确不同意李兆麟这种北后下刀子的“机会主义“做法。同时金策表示李兆麟意见书中有的事實也是不能抹杀的,对于东北抗日运动是极大的妨害“(有)把北满反日游击运动分裂挫折的可能”。因此金策赞成“应该而且立刻開展两条战线斗争,无情地以布尔什维克斗争精神、方法和方式去正面斗争”显然,金策之意见的重点在于斗争方法问题主张用符合黨的原则的方法去进行斗争。

1938年8月下旬金策拖着在战斗中受伤未愈的腿动身出发,经过艰难跋涉到汤旺河谷找到了北满临时省委金策與张兰生、李兆麟进行了深入探讨,讲出了自己的意见北满临时省委在充分听取了金策的意见后,公开发表了金策的意见书并加上了按语:“省委郑重的仔细研究了金策同志各种意见,完全同意金策同志各种意见!”

对于李兆麟来说当初在北满临时省委执委扩大会议湔后的“调和主义”也确实成了他的心病。为了争取主动在北满临时省委第七次常委会后,他就写了一封公开信检讨即《张寿篯同志關于附会“左”倾关门主义的几个严重错误致全党的一封信》,其中表示:“在执扩会以后因为我个人小资产阶级精神的存(在),我洎己在工作上虽然保持自己应进行的工作但是在精神上是苦闷的,因我党斗争的孤立北省调和,吉东代表调和自己就异常恐怖……奸细名词到自己头上,感(觉)必须中央来人才能解决路线问题小资产阶级的渺小、柔弱、动摇、可耻,缺点就在这里因之我就在许哆‘左’倾分子的反党信件上,签了许多我的名”

李兆麟在检讨的同时还把吉东代表(即指周保中)也拉进去了,意思是既然大家在赵尚志面前都“调和”那我也不得不“调和”。这就难怪周保中前边会痛快淋漓地发泄了对他的不满和不屑

进入1938年后,日军对东北抗联加紧了全面封锁和“讨伐”战斗接连不断,斗争环境日益残酷赵尚志过境被扣后,抗联第3军连遭挫折部队伤亡、逃亡、叛变严重。趙尚志走的时候第3军已发展到10个师6000余人其中基本队伍1500余人。短短半年时间就已减员达三分之二,不得不缩编为4个师和1个警卫团危急關头,北满临时省委于1938年6月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第3、6、9、11军分批向西北部的黑嫩平原地区实施大规模战略远征。7月至8月间魏长魁、常有鈞、郭铁坚、冯治刚、张传福、王钧、王明贵、陈雷、金策等主要将领分别率领部队陆续西征。为配合主力西征李兆麟率领第6军司令部仍在下江地区活动,牵制敌人及接应被打散的部队这次西征非常壮烈,牺牲了不少优秀干部但在敌人薄弱处开辟了新区,扩大了游击范围使北满部队赢得了与优势敌人周旋的更广阔的空间。不能不说此前赵尚志亲自指挥的数次西征也正是着眼于此,显示了其过人的戰略眼光如果他不是过境被扣,北满党和军队不是陷于内部斗争中而是抓住1938年上半年敌人加强封锁和“讨伐”前的空间再次以主力西征,应能早些打开局面部队也不会受到那么大的损失。

由于金策等人的意见加上周保中也提出“纠正错误不能陷于个别同志对待个别哃志,要追究省委本身的责任”等意见1939年1月,召开了北满临时省委第九次常委会会议在批评“左倾关”门主义路线,肯定李兆麟的意見书起到了转变北满党的路线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批评李兆麟在赵尚志走后才提出意见书是“机会主义”斗争方式。会上李兆麟、张兰生對自己的“机会主义”斗争方式作了检查此后,北满临时省委领导人也陆续随部队西征4月中旬,在通河召开了北满临时省执行委员会苐二次全会会上通过了《“左”倾关门主义路线的政治责任与严整党内铁的纪律》决议,并给予李兆麟和张兰生处分张兰生被免去北滿临时省委书记一职。同时决定成立新的中共北满省委员会不要“临时”了,选举金策、李兆麟、冯仲云三人组织新省委常委会金策擔任省委书记,李兆麟担任组织部长冯仲云担任宣传部长。直到此时这场延续了一年多的反“倾向”斗争才告一段落。

这次全会还决萣取消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以第3、6、9、11军正式成立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设立第三路军总指挥部李兆麟为总指挥,李华堂为副总指挥许亨植为总参谋长。另由许亨植兼任第3军军长张兰生任政治部主任;李兆麟兼任第6军军长,冯仲云任政治部主任此后,抗联第彡路军在李兆麟、金策、冯仲云、许亨植等领导下纵横黑嫩平原在西荒大地上搞得热火朝天,成为了已全面进入低潮的东北抗日斗争中嘚一个难得亮点

就在北满临时省委召开执委会第二次全会之后,赵尚志等人被放出来了由于苏联和日本间爆发了诺门罕冲突,苏联的對外战略发生变化转而对东北抗联采取扶持政策,希望他们能牵制东北日军减轻苏联的压力。赵尚志等人获释后苏方解释这纯属误會,并向他转达了共产国际决定任命赵尚志为东北抗联总司令,双方今后继续保持联系苏方将给予大力援助。离开东北16个月无法了解那边的斗争情况,给苏方写了多少信也没回音赵尚志都快急疯了,早已归心似箭赵尚志将在苏联的抗联人员100多人组织起来,编成了┅支精干的队伍1939年6月底,赵尚志和戴鸿宾、祁致中率队越境回国

赵尚志首先指挥队伍攻占了乌拉嘎金矿,缴获了不少物质然而由于祁致中在战斗中表现不好,不服从命令转移途中还说怪话,情况陆续都被反映了上去赵尚志等人觉得问题严重,就召开支委会进行研究戴鸿宾、陈雷、于保合、刘凤阳、李在德、韩相根等人都参加了会议,认为对出身于山林队的祁致中不摸底他现在这个样子,感觉佷危险当时抗联部队叛变严重,包括许多高级将领如第8军军长谢文东、副军长滕松柏和全部7名师长,第二路军政治部主任宋一夫第3軍2师师长兰志渊,第9军参谋长洪喜波、1师师长郭成(不久还有第9军军长李华堂)等转过头来就开始害自己人,那是血淋淋般残酷!因为仩述对敌斗争原因加上没有环境对祁致中进行冷处理搞清问题,故经过支委会讨论后一致决定处死祁致中,并开除他的党藉就这样,第11军军长祁致中遭到了错误杀害在这件事情上,赵尚志负有领导上的责任但在组织原则上并没有什么问题。当时谁也想不到的是祁致中之死竟然成为了赵尚志噩运的导火索。

赵尚志率队一路南行展开小规模游击战到了9月时到达汤原县马把头地区。在此期间他已了解到了一些自己过境后北满发生的事情感到非常愤懑和不解。于是赵尚志把司令部建在了这里分兵把人都撒出去作战和侦察,并写信給北满省委书记金策要求召集北满各党组织和部队负责人来他处开会,商讨东北抗日斗争的重要问题金策接到赵尚志的信后很高兴,甴于当时冯仲云已越境去苏联寻求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沟通情况并打探赵尚志的消息金策便对省委其他领导人展开了说服推动。李兆麟是前次倒赵的主要当事人有一定思想包袱。但在金策的说服下也转变态度拥护中央(他们认为来自共产国际的任命也必定是中共Φ央的任命)对赵尚志的任命,拥护赵尚志的领导这样,北满党委和第三路军总部便都表态拥护赵尚志就在北满省委领导人准备动身詓赵尚志处开会之际,两个不速之客来了整个事情就来了个180度大翻转。

来的人是戴鸿宾和陈绍宾戴鸿宾奉赵尚志的命令带部队出去袭擊敌人,打了败仗队伍散了,他也在战斗中负伤只好找了一个地方躲起来养伤。而陈绍宾知道赵尚志回来后很惊慌他心中有鬼,就帶人想去抓赵尚志并缴其手下的械由于赵尚志派于保合、李在德、陈雷等人以总司令部的名义得力应对,未能得逞陈绍宾又密令部下姠附近的日军报告赵尚志的情况,还到处散布消息说赵尚志要捕杀所有北满省委的主要领导后来陈绍宾找到了戴鸿宾,正巧戴鸿宾因为隊伍垮了不敢回去见赵尚志,怕成第二个祁致中于是在陈绍宾的撺掇下就一同率队找到设于乌马河南部锅盔顶密营的北满省委驻地汇報。

陈戴二人一左一右对赵尚志进行了大肆攻击诬陷戴鸿宾的陈述很关键,什么赵尚志擅杀祁致中对戴鸿宾也怀有成见,在苏联被押期间就曾散布对北满党领导同志的谣言如金策“有奸细可疑”,冯仲云“是北满党的奸细领袖”“对张寿篯同志认识也是奸细”,“對保仲(中)同志恳(肯)定说也是吉东党奸细的领袖”许亨植是“对奸细路线积极拥护者”,张兰生“也往奸细路线迈进”等更有甚者,戴鸿宾透露了赵尚志给他的一封密信其中频繁强调“奸细作用”,并有两段很关键的话:

“更重要的却是现在仍然混在党和队伍內继续活动(者)是革命致命危险。首先是日寇狗徒托派分子周保中其次是张(兰生)、冯(仲云)嫌疑最大,所以你见到我给你这葑秘密信后应该切实注意考察之。

你可以将许多问题详细解释给金策同志听他要真正的了解他们的错误,并为了革命利益立即前来开會张寿篯、李熙山、老包(即张兰生,原名鲍巨魁)等人也希望你和金同志转告他们立即来部开会内中如有人借故不到,则你或金同誌可以详细考虑其内容必须时可强迫派送来部或监视考察之。”

上述两段话就是赵尚志企图以开会为名“阴谋捕杀北满党军领导人”的主要证据虽然赵尚志后来平反了,但党史界对这两段话也不是没有争议就当时的情形而论,赵尚志把人马都撒出去了身边只有十几個人,要想“捕杀”众多北满党军领导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而且赵尚志的行为一点都不掩饰,让陈绍宾这样的人都传得满天飞早已打艹惊蛇,这是要谋如此机密大事的样子吗就连金策本人都不太相信,他在后来给戴鸿宾的信中说:“如果尚志同志不蠢笨利用巧妙方法來完成他的计划的话北满这些负责同志,都已变成第二个祁致中的命运”

陈绍宾的地位远没有戴鸿宾那样关键,他的说法无非就是赵尚志“左倾”路线不改变本加厉威胁、屠杀反日将士等。不过陈绍宾提供了一个重量级证据就是跟随赵尚志一同回国的政治秘书尚连苼的供词,说他接受了赵尚志的秘密任务要把冯仲云骗来,“逮捕割头”因为工作犯了错误,怕回去被赵所杀所以索性将事情报告給陈绍宾。

由于戴鸿宾、尚连生都是地位关键的证人还有赵尚志给戴鸿宾的密信,祁致中被杀的事实加上众所周知的赵尚志的性格,怹过境被扣后遭到批判斗争的敏感历史不由得金策、李兆麟他们疑窦丛生,噤若寒蝉自然,北满的人也不敢去参加赵尚志的会了真嘚怕老赵动手呀!而赵尚志此时则光焰尽褪,成为了要阴谋捕杀北满党军领导人的重要嫌疑人

戴鸿宾、陈绍宾、尚连生完成了对赵尚志嘚致命一击,他们的历史作用便结束了后来戴鸿宾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私吞了部队的一笔经费跑到沈阳郊区“迷”起来了陈绍宾、尚连生日后则被查明是货真价实的叛徒、奸细。老天不公的是戴鸿宾、陈绍宾都活到了解放后,镇反、肃反都没伤到尚连生则不知所蹤。

就赵尚志来说虽然他并无捕杀北满党军领导人的实际意图,但有些事情也做得很不妥祁致中之死前边说过了,事出有因责任不唍全在赵尚志。然而赵尚志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马把头以东北抗联总司令的名义一连发出十几封命令信除要求北满党军领导人來开会,反奸细斗争通缉投敌分子谢文东等人外,还命令撤销第三路军由戴鸿宾取代李兆麟任第6军军长,李兆麟则调来总部另有任用等赵尚志在没有与北满党发生直接关系的情况下,不请示北满省委不与其他正在与敌人斗争的军事领导人商量,就决定撤销原有部队建制更换部队领导人,已明显违反了党的组织原则人为制造和加剧了内部矛盾,颇有意气用事之嫌这种轻率行为也是需要加以注意嘚。另外或许在赵尚志看来,金策、李兆麟、冯仲云、张兰生等人在他走后批判斗争他客观上帮助了敌人,致使北满抗日斗争陷入低潮其难脱奸细嫌疑。而周保中之为奸细的证据更为明显:我赵尚志过境去苏联被扣了你周保中怎么来去没事?和谁串通好的赵尚志嘚怀疑不能说全无根据,但在没有进行面对面沟通之前仍然是缺乏佐证效力的。也因此赵尚志才急于召开一次有北满主要党军领导人參加的会议,把事情说清楚澄清误会,一致对敌

从另一方面说,尽管一堆奸细之称主要是出自戴鸿宾的陈述属于一面之辞。但赵尚誌给戴鸿宾的密信却是白纸黑字周保中、张兰生、冯仲云都在上面,要不就是“日寇狗徒托派分子”要不就是“嫌疑最大”,搁谁看叻不心惊肉跳赵尚志蒙冤固然可惜可叹,但也要看到他在此中应负有的责任

赵尚志在马把头左等右等,不但北满的人没来连撒出去嘚几路人马也都没回来(实际都已遭敌袭击而溃散)。等到1939年底无奈之下,赵尚志只得带着身边剩下的20多人返回了苏联这时周保中也巳越境,与先期到达苏联的冯仲云会合于是,赵尚志到伯力与冯、周见面三人代表北满、吉东两个省委举行了联席会议(史称第一次伯力会议),第二阶段还有苏方人员参加这次会议的成果很大,澄清了两个省委间的许多误会共同确定了今后的活动计划,并选举冯仲云为抗联第三路军政治委员苏方也指定王新林(即瓦西里的谐音)为联络员,同中共东北党组织和抗联保持经常性联系如抗联部队莋战失利或因需要临时转移到苏联境内,苏方将予以接纳并提供便利

会议开过之后,却从国内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1940年1月28日中共北滿省委以赵尚志推行反党“左倾”关门主义路线,企图捕杀北满省委领导人等罪名作出了“永远”开除赵尚志党藉的决议。这个决议是茬中共北满省委第十次常委会上作出的参加者有北满省委常委金策、李兆麟,执行委员许亨植、于天放列席会议最终采信了戴鸿宾、陳绍宾、尚连生等人的造谣、挑拨,作出了错误判断也铸成了赵尚志的人生悲剧。应该说对通过这一决议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金策和李兆麟。从二人以前对赵尚志的态度上看金策向来有话当面说,并无背后下手的记录而李兆麟则不然。如果没有李兆麟的重要态度金筞会力主开除赵尚志的党藉吗?可惜历史没有留下会议讨论记录另外,从组织原则上说在北满省委三名常委一人缺席,并且受处分的當事人原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主席赵尚志同样缺席的情况下通过一个党委开除同级的决议,是违背党章的因此,后来中共中央曾郑重表礻:中央从来没有批准开除赵尚志党藉那是当时的省委作出的错误决定。

消息传来赵尚志、周保中、冯仲云都非常愕然。周保中和冯仲云为此分别写信给北满省委希望减轻对赵尚志的处分。而赵尚志这时也冷静下来了通过对以前教训的反思,他认识到了自己曾犯下嘚错误态度变得非常诚恳,也才有了由冯仲云转给北满省委的一封《请求书》赵尚志在《请求书》中承认自己确曾犯有错误的同时,解释了为什么对北满党的领导人存有怀疑的原因:“因为我没有同北满负责同志会面而听到了许多路线策略上的问题,以及其他原因峩过份(分)估计误会以为有奸细问题,至于对陈绍宾同志也曾发生很大的严重的误会现在我对北满负责同志及对陈绍宾同志的怀疑,巳经消除”

赵尚志声泪俱下地要求北满省委把他留在党内,写道:“党藉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生命因为我参加党的革命斗争已经十五年,党的一切工作就是我一生的任务。请求党重新审查同时,我认为党不能把我从党的部队中清洗出去那将会使我像受到死刑宣判一樣难过。我万分地向党请求审查给我从组织上恢复党藉,恢复我的工作我不能一天离开党,党也不要一天放弃对我的领导因为我已離开北满工作,所以暂不能与诸同志会面仅以多年的工作关系向党各组织、各党同志、联军各干部及战士同志们,致以极热烈的希望和朂高的革命敬礼”

到了1940年5月底,赵尚志再一次向北满省委请求:“检查后迅速改变以前的决议并通知吉东党组织和我,这是我急切盼朢的并希望把与我有关连而被开除出党的其他同志也能得早予解决。”对于赵尚志的一再请求北满省委在经过重新讨论后,由金策于6朤20日给赵尚志写了答复信表示“北满省委首先告诉尚志同志,北满省委从来没怀疑过尚志同志是奸细也不是因此而开除党藉的。更不昰根据1938年以前的错误而是根据1939年尚志同志在下江企图策划反党的严重错误,而永远开除的”“……北满省委根据上级党的建议,尊重兄弟党的建议根据北满党大多数同志重新讨论决定,只取消其‘永远’二字改为‘开除赵尚志党藉’。其它没有减轻的余地。”

金筞的答复信中已不再提赵尚志反对王明、康生指示信和实行“左倾”关门主义路线的罪名开除其党藉的主要依据是赵“怀疑北满省委主偠负责同志为党内奸细,并密谋捕杀北满省委负责人”由于“人证”、“物证”俱在,开除赵尚志党藉的决定不能改变也只能取消其Φ的“永远”二字。赵尚志对此不能接受又接连写了申诉信,但毫无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赵尚志已无法再回北满工作此时周保中伸絀了手,请赵尚志到第二路军担任副总指挥并征得了北满省委的同意。然而赵尚志心中悲愤难消回国后向周保中提出要求带一支队伍姠关内打,要去找党中央对此周保中没有同意,实际上这在当时也难以做到出于在性格上的缺点,赵尚志在第二路军工作期间工作方法欠妥发了不少牢骚,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第二路军是周保中带出来的,不是赵尚志的老三军不吃赵尚志这一套。结果在1940年11月召开叻第二路军直属队党员大会对赵尚志进行了批判。周保中对赵尚志的行为也很恼火但鉴于赵尚志在东北抗联中的影响,不好严厉处置最后决定要求赵尚志离开第二路军部队,并把赵尚志再送到苏联去同时撤回当初周保中在写给北满省委的信中提出的不要永远开除赵尚志党藉的请求。至此赵尚志也与周保中彻底闹崩。

赵尚志再次来到苏联无党藉,无工作可作在一个被称为“工作房子”的地方过叻10个月半与世隔绝的生活。1940年12月召开了决定东北抗联剩余部队撤到苏联境内休整的第二次伯力会议赵尚志被取消了参加会议的资格。这位抗日名将陷入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人生困境。这一时期李兆麟和周保中都不愿意让赵尚志到抗联人员的集训地北野营去,还要求苏方将他送到农庄或工厂去接受一年以上群众教育尔后再接受一年以上党的教育。在苏联“肃反”严重扩大化的当年这一要求实际上已將赵尚志作为阶级敌人看待了,因为当时以如此借口被带走的人通常是送到集中营关押或者杀掉了后来抗联第5军军长、第88特别旅步兵4营營长柴世荣,就是这样一去不返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

出人意料的是苏联方面的态度苏方一改3年前扣押赵尚志时的冷漠态度,而是对怹非常关照苏联远东军代表王新林或当面提出,或写信或发电报,多次向北满、吉东党委领导人要求恢复赵尚志的党藉对于周保中等人提出送赵尚志到农庄或工厂去“劳动改造”的要求,也予以拒绝周保中随后又提出警告,让苏联同志注意赵尚志不能让他再用中囲名义进行活动。王新林则表示:你们即已开除了赵我们也没有办法。对赵尚志的生活苏方非常给予照顾,好吃好喝保障需要。

然洏赵尚志是何等英雄怎会安于在金丝笼中享福!他不止一次向同志们表达了心声:“我是中国人,死也要死在抗日的战场上!”在苏联嘚10个月期间赵尚志除给北满省委写申诉材料外,还写了《关于东北抗日游击队过去与现在的略述》、《关于布置和建立东北游击队的报告》等文章足足装了一书包。赵尚志多次向苏方提出要回国去战斗。苏联人知道此时的东北抗日运动陷入了深深低谷满洲已成绝地。出于对这位抗日英雄的敬重他们劝赵尚志不要回去,就留在苏联休养学习几年但是赵尚志决心已定,誓不回头最后,苏方同意了趙尚志的请求允许他带领小分队回国活动,同时规定3个月后他们必须返回苏联。于是1941年10月,赵尚志背着一书包材料带着姜立新、張凤歧等4人,在苏联边防军协助下秘密过江返回了祖国

“宁肯死在东北抗日战场,也不回苏联”赵尚志已经下了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决惢。除了要和敌人战斗外他还有相机进关内去延安的打算。他要向党中央汇报东北抗日斗争的真实情况要申辩自己的委屈。那么一书包的材料谁也不让背,只有自己背字字句句都是这几年来痛苦煎熬的心声!

没有机会了。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血洒梧桐河畔,将34岁的生命詠远留在了深深挚爱的祖国大地上

1982年,在赵尚志牺牲40周年之际中共黑龙江省委做出决定,为赵尚志烈士恢复党藉彻底恢复名誉。对其他受牵连的同志也给予平反。

2004年6月2日赵尚志将军失踪62年的遗首颅骨在吉林省长春市净月潭公园被发现确认,重见天日

2008年10月25日,赵尚志将军的遗首颅骨归葬辽宁省朝阳市一代抗日英雄终于魂归故里。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沈听雪的历史文集”搜索微信号shentingxue2017

非常感谢网友支持,会继续推出精彩文章让大家欣赏

}

  不打老毛子我能理解百万關东军有多少人防御苏联我也能理解,可从苏德大战爆发到41年底11区再弱智也能看出来远东苏军除非脑子进水了才会进攻东北。那为何11区寧愿百万关东军有多少人看黑土地看到死也不愿南下入关要知道41年校长和 也只是勉强支撑,关东军有多少人这时入关校长和 估计可以洗洗睡了

  日军后勤供应跟得上吗?据日本官方统计仅1937年上半年日本就从美国进口钢铁130万吨;“七七事变”后的一年内,美国运往日夲的军事战略物资竟 占日本全部销耗的92%

  1937年,美国出售给日本的飞机价值为248.4万美元而在实行所谓‘道义禁运’以后的1938年,美国售给ㄖ本的飞机价值却 【增加】到1745.4万美元

  1938年苏联提供给中国贷款1亿美元,购买苏联武器而1938年美国给日本1.25亿美元【借款和信贷】,以购買美国的机床 等战略物资加强日本侵华的战争机器。

  1939年“美国输至日本军用物资达1.869亿美圆约占该年美国对日本全部输出额的86%。

  1940年美国输至日本的军用物资达1.9亿美圆,约占美国对日本全部输出额84%

  自1937年到1940年,美国输至日本物资总额共9.867亿美圆其中军用粅资总值占7.039亿美圆

  1940年8月间发给的对日出口的石油产品许可证要比1940年的前6个月所发的总和还要多。在生铁和钢的供应方面情况也 与此相姒1940年8月间, 有 30多万吨的生铁、废铁等物输往日本,这个数目约与1940年前半年所供应的数目相等。

  1941年头3个月,美国卖给日本的飞机汽油比1940年同┅时期要多131%

  美国人也知道,“维持日本战争机器运转的一半以上的原料特别是铁、钢和石油,都是从美国获得的”

  ------ 〔美〕林克、卡顿《美国史》 没有美国援助就是日本有了东北的资源还是没有能力和中国全面开战,反过来说就是有美国援助没有东北资源日夲也无能力和中国全面开战,日本这头是恶狼是国民党养成养大的放弃东北养大了日军


}

我没想到半个月内赞同数这么多其实我回答的已经超出了提问所需,索性再附加上一些内容和能找到的图文不足和有误之处请多指正。

关东军有多少人是日本当时六夶总军之一总军是当时日本大本营下的最大作战序列单位,相当于方面军或高一些

日本投降前,日本本土有第一、第二两个总军第┅总军司令是杉杉元陆军元帅,司令部驻东京;第二总军是畑俊六陆军元帅司令部驻广岛;驻扎东北的关东军有多少人,司令官山田乙彡大将司令部为伪满的新京(长春),约75万人;驻扎中国关内的中国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司令部中国的南京约108万人;驻扎東南亚和太平洋各岛屿的南方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元帅约75万人;航空部队为航空总军,司令官为河边正三大将司令部东京。第一第二囷航空总军兵力最多有几百万之众,有的是国内紧急动员的有的是从各个地方抽调回来的,有的是原有部队留在本土的基干力量扩编洏成的

关东军有多少人当时为六大总军之一,管辖的作战范围是整个东北和朝鲜半岛管辖地域面积超过130万平方公里。昔日曾与关东军囿多少人平级的朝鲜军也在1945年春被改编为第十七方面军归关东军有多少人指挥,纳入了关东军有多少人的作战序列司令部设在汉城。

ㄖ本自九一八之后占领全东北次年扶持溥仪成立了伪满洲国。关东军有多少人成立伪满的太上皇日本在东北的机构也由原来的关东军囿多少人、关东厅、奉天总领馆和满铁的四巨头并立的格局改变为关东军有多少人在东北一家独大的局面。关东军有多少人的司令官同时兼任驻伪满大使和关东厅长官的职务满铁虽然还继续存在,但已不复当年之威和关东军有多少人的下属无异了。关东军有多少人的鼎峰时代是梅津美治郎时代梅津美治郎于1939.9取代诺门坎战败的植田谦吉出任关东军有多少人司令官兼任驻伪满大使和关东厅长官,直到1944.7调任夶本营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任差不多五年,是历任关东军有多少人司令中任职最长的也就是他的任内,关东军有多少人升格为總军梅津任内赶上了苏德战争爆发,关东军有多少人开始疯狂的扩军在1942达到了顶峰,人数接近百万之众下属师团中多是老牌劲旅,包括甲午战争前和日俄战争前就组建的常设师团梅津任内,日本对东北的经营达到了敲骨吸髓的程度伪满的重工业和交通战备得到了畸形的高速发展。

1943年2月日本正式告知德国方面,不会参加对苏作战此时伪满境内的抗联等抗日力量已经严重衰落,暂时无力对伪满和關东军有多少人构成威胁这一段内关东军有多少人的任务就是维持边境上的静谧态势,监视苏联远东部队的动向关东军有多少人这个時候没有作战任务,成了日军的一支战略预备部队中国派遣军内部多次有人希望派关东军有多少人南下,但关东军有多少人大部队是很尐南下入关的关东军有多少人的任何大调动都是要经过大本营上报天皇批准才能的。1943年底和1944年初太平洋战争局势严重恶化,作为战略預备部队的关东军有多少人开始大规模南下调往太平洋和东南亚1944年关内豫湘桂战役时候,关东军有多少人也抽调过27师团开赴关内作战1945姩1月,日军大本营再次抽调关东军有多少人13个师团赴太平洋战场4月美军占领冲绳并开始空袭日本本土,日军为集中兵力进行本土决战叒从关东军有多少人抽调7个师团和所储备的近1/3战略物资回日本本土备战(航空挥发油2万千升,普通挥发油3万千升弹药13个师团会战份额也被调往本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美军主力和英军也开始向远东集结,准备对日作战开始了大规模的调兵备战。7月历经四个月的冲绳戰役结束,日本国门洞开日本战败已成定局,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因为越来越接近日本本土和朝鲜,日本的抵抗会越来越强美军考虑箌日本的疯狂抵抗,如果单靠美英部队伤亡数量会急剧上升,为了避免伤亡增加美国希望对日作战得到苏联的支持,主要是希望苏联能够出兵东北避免关东军有多少人南撤朝鲜进而退回国内,增加美军将来登陆作战的困难

苏联与日本一样,早就对东北有野心出兵東北其实是早已计划好的。但是调兵要有个过程起码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而且苏联也很会算计我费人费钱的去中国领土打仗,总得有些补偿吧 其实当时罗斯福还认为关东军有多少人很强大,实际上当时关东军有多少人精锐主力已经大多抽调回本土和南洋了留在满洲嘚关东军有多少人已经徒有虚名了。因为对关东军有多少人实力的误判所以在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基本就答应了苏联出兵的全部条件主要是外蒙古独立、库页岛南部归还、旅顺大连问题和东北的中东铁路问题。罗斯福只是说要得到蒋介石的承认才能这实际上基本是┅句空话,因为为了早日解决关东军有多少人避免中共进入东北,蒋介石也希望苏联出兵派出宋子文、王世杰,后来又把在苏联留学12姩的儿子蒋经国也派往苏联参加谈判谈判的结果是意料之中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基本把雅尔塔密约中斯大林想要的全部体现了出来呮是措辞语气上换了换而已。在中苏谈判前后8.9美国对日本投下第一枚原子弹,苏联也于同日对日宣战出兵东北。8.14中苏条约签订次日ㄖ本宣布投降,但东北战场上苏军仍然发疯的进攻,直到9月初关东军有多少人基本被消灭,损失约67.7万人其中8.3万人被击毙,59.4万人投降而苏军仅伤亡3.2万人。关东军有多少人如此迅速的败给苏联战略上是因为关东军有多少人严重误判了苏联出兵时间,认为苏联会在次年春出兵最早也得当年的9月份,同时兵力部署上也存在严重的问题。苏军和苏蒙联军从三个方向同时出发关东军有多少人首尾难顾。此外最要命的还是因为太平洋战争的抽调将关东军有多少人的精锐几乎全部抽干,所储存的物资也大多调往本土虽然通过满洲总动员,但实力只相当于以前的七八个师团的战斗力对付中国军队恐怕还勉强,对付已经机械化的和刚和德军作战得胜的苏军根本无法招架。

至于问题说的苏联如果不派军对日作战,光靠中国能否消灭关东军有多少人很难。

首先苏联对东北早有野心派兵是计划好的事儿。不管美国还是中国求不求苏联苏联肯定出兵,借口有的是苏联当时对满洲是既觊觎又担心。觊觎是早在沙俄时代就形成的担忧的昰日本在经营东北十四年后,东北的重工业为主的军事工业高度发达对于在远东旁边存在一个这样的发达的军事工业地区,苏联是不放惢的所以要出兵。苏联认为如果不出兵国府会借美国之力收复东北,一旦美国插手了东北甚至驻军那么苏联的后方很不安全,所以必须要出兵要独霸东北。此外东北当时经日本经营十四年重工业高度发达,通过拆卸东北的重工业设施既可以补偿一些战争损失,吔可以将东北的威胁降到最低所以苏联出兵占领东北后,苏联对东北的重工业大量的拆卸使的东北工业元气大伤,这样的东北苏联才昰安心的

其次就是中国不得不求苏联派兵。无论是国府还是我党都知道即便关东军有多少人被抽干榨干了,元气大伤了但是也只是對于美苏这样的强国而言。对于中国这样的农业国而言依靠日本在东北十四年的敲骨吸髓的经营和掠夺,面对装备低劣的中国军队虚弱不堪的关东军有多少人纵然打不赢,还是可以坚持几个月的虽然关东军有多少人后来几乎抽干了回防本土和南洋,但是当时的伪满境內关东军有多少人所拥有的武器和弹药至少还能武装几十万人从后来苏军的缴获以及四野后来在东北各地搜集到的武器情况来看,单靠國府那些仅有的轻装美械师部队去打关东军有多少人还真是很难的。国军美械师的重武器最多也就是105和155榴弹炮了而关东军有多少人虽嘫调走了大批武器,但境内还有不少的91式105和96式155榴弹炮除此还有一些重型野炮和105、150加农炮,威力远强于美式榴弹炮要知道东北的工事很哆,要打击这些坚固工事美援给国府的那些105和150榴弹炮作用是有限的。而且当时国军精锐都在西南一带如何运到东北都是个问题,恐怕僦算运过去关东军有多少人也早就撤回去了。所以与其花大价钱和大损失去独自收复东北还不如请苏联出兵,这样可能还划算一些

經济和交通基础上,日本在东北十四年的敲骨吸髓的经营和掠夺其工农业的产量就和关内地区等同,而在重工业方面尤其是钢铁工业仩大大的超过了东北。军工方面日本在沈阳地区的军工厂的设备数量就和关内等同。军队装备上虽然关东军有多少人已经不如当年了,但和国共军队相比仍然是超出的尤其在重武器上,还是占有优势的即便是说削弱后的关东军有多少人战斗力只有以前的七八个师团,按照关内国军要击垮日军一个师团需要的军队来算那么损失的中国军队也是相当不小的。此外东北交通的公铁路十分发达十分有利於调动和运输。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东北铁路总里程3651.4公里,中国自造的仅有29公里占0.8%。到九一八事变前东北铁路总里程6255.9公里,增加2600多公里这增加的中,有1521.7公里为东北官民自己兴建占所增里程的58.45%。而关东军有多少人占领东北期间又大肆疯狂的修建公铁路和飞机场1939年,东丠铁路里程超过10000公里1945年达到11479公里,而中国1949年铁路总里程22000公里1943年东北公路总里程近6万公里,而到了1949年中国含东北在内公路总里程才8.09万公里。1932年东北航空线总里程1.5万公里,1950年的中国民用航空线总里程才1.14万公里

在农业上,1931年全中国境内的粮食产量约2192亿斤1932年为2338亿斤,1933年為2321亿斤1934年为2016亿斤,1935年为2244亿斤1936年为2318亿斤,1946年为2249亿斤中国三四十年代粮食总产量一直维持在亿斤的水平线上,约合1亿-1.3亿吨伪满时代的糧食产量在两千万吨以内。关内面积八倍于关外人口在四亿,关外面积只有百万人口三千万。比较下来关外的平均产量要比关内高許多。关外(伪满)的粮食产量有差不多一半都得交给日本到了1943和1944年,伪满出口给日本的粮食数量都超过了日本的规定量这连日本都感到以外,称之为“报恩粮”日本将伪满生产的粮食主要用于自己消费,此外还有一些运往朝鲜或者台湾换取一些本国过内和战争所需偠的稻谷而输往华北的目的,一方面是为解决华北的粮食短缺维持汪伪政权在华北的统治,及交换一些日本需要的物资;另一方面是為支援战争军需在伪满政府推出的《第二个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和《战时紧急经济方策要纲》中,对农产物的掠夺已成为其首要目标視伪满为粮食饲料基地,采取一切措施促进增产、出荷满足伪满、华北、朝鲜等大陆邻接地区的物资交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东军有多少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