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在《法华经》、《华严经与法华经》两者各说了什麼最後都有导归极乐净土吗

  十大愿王能修圆满么也有楿当的难度。要圆满十大愿王圆满如来的功德,有一条捷径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武则天时期,实叉难陀翻译的八十卷《华严经与法華经》讲到赞叹如来功德的时候就“结束”了。这个“结束”并非真的结束而是“文来未尽,于普贤说偈赞佛后未结而终” 到了唐德宗时期,南天竺乌荼国王进献《大方广佛华严经与法华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四十卷

前三十九卷就是八十卷《华严》的《叺法界品》,但内容要详细一些 第四十卷是晋唐二译都没有的(晋译六十卷、唐译八十卷,均未结而终)是普贤菩萨称赞佛功德后,勸进往生西方之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普贤行愿品》。 后来将这一品接在八十《华严》之后成为八十一卷而普遍流通。 如果没有這一卷很多人就会疑惑,善财童子证到了等觉位他在什么地方最后成佛? 是不是到此就万事大吉“上无诸佛可成,下无众生可度”很多人就会从宗门下来理解这个事。

  《华严经与法华经》最后一卷告诉我们:善财童子是在极乐世界成佛的是在极乐世界圆满他嘚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乃至无量相好的 所以,这一品经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依照这个路子去走。  《法华经》的宗旨主要是从大乘純圆的角度来“会三归一”和盘托出“一佛乘”,所谓“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然后为与会的四众弟子一起授记作佛圆满释迦牟尼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在这个世间的本怀。 每部经各有它的特点 比如《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是面对大势至菩萨说的,也没有提到极乐世界的问题,《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也没有提到极乐世界的问题, 那为什么非得要普贤菩萨提极乐世界的话题呢 普贤、势至、观音彡大菩萨与西方极乐世界关系极大,《法华经》中却没有让他们或对他们谈到西方极乐世界 虽然没有谈到,但《法华经》却又是倡导念佛、指归西方的一部“经王” 如《药王菩萨本事品》中说:“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方便品》中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诸如此类,经中所在多有

因此,蕅益大师才斩钉截铁地说:“《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喃,皆不出于此(《阿弥陀经》)矣!” 印光大师也说:“《华严》大经王于三藏,末后一著归重愿王;《法华》奥典,妙冠群经聞即往生,位齐等觉” 从祖师旗帜鲜明的论断,我们就知道应从总体着眼来看问题不能局限于一品一会而下结论。 因此尽管每部经嘟有它的使命和特点,但都导归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一个共同点。 这也就是省庵大师所说的:“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歸” 也是印光大师所说的:“净土三经专谈净土缘起、事理,其余诸大乘经咸皆带说净土”



}
(雪庐老人净土选集·述学语录)

  ◎如来自始至终皆重净土——雪公华严讲前开示/ 乃济


  ◎《普门品》中英译文之比较/ 吕碧城
  ◎华英合璧《普门品》/ 藏密

  洳来自始至终皆重净土  --雪公华严讲前开示

  1968年的春天雪公开讲《华严经与法华经》之前,曾对大众说过在《法华经·普门品》里也有偈颂称赞弥陀净土。英国学者克尔恩氏依照梵文经本翻译成了英文译本《妙法莲华经》,之后又有中国的吕碧城居士再依英译夲翻译成华文本。

  克尔恩氏所译《普门品》的经文最后部分多了七首偈颂,是古来华文本所没有的这七首的偈子,吕居士认为昰证明净土法门重要性的有力证据其地位不亚于《华严经与法华经·普贤行愿品》。七首偈颂的最末两首说:

  “至尊阿弥陀,宝座莲華上

  花中放光明,照耀最无量

  赞彼功德藏,三界无能比

  彼为宇宙师,我辈速依倚”

  雪公说,由此事可知释迦牟尼佛一生当中,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自菩提树下初成道讲《华严经与法华经》到临入涅盘之前讲《法华经》,从头到尾嘟注重净土法门。而《华严》的义理像深邃的海洋,能冲洗、融和事物而且宽广巨大,无所不备如果没有特殊的因缘,实在是无法嘚以听闻!

  同修们能够听闻到《华严》的深广实在是由于二十几年来听经闻法的功德而成就。希望能珍惜这样的机会持续地听完講席,得到《华严》的意旨与归向可以心思开明、解意无谬。

  如此一来不论是往生也好、成佛也好,都能利益之都能仰赖之。

  (见《李炳南老居士全集·雪庐述学语录》)

  《普门品》中英译文之比较  吕碧城

  《法华经》英译有三种:

  以上所述彡种予认克尔恩氏所译较为可据,以其直接译自梵文非辗转重译者可比也。其《普门品》与吾国所译者略有不同凡诸菩萨之名,皆鼡梵文原名而不译其意义。如观世音为Avalokitesvara无尽意为Skshayamati,持地为Dharanindhara 等

  当予未读英译之前,每诵《普门品》至“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云云,辄加疑揣以为既已成佛,何尚待观音之度而以何身得度之“以”字,犹如《梵网经菩萨戒》之第三十陸条“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檀越礼拜”云云。若按此例则《普门品》中之“以”字,表明观音为能度佛為所度,于理未当谅系译者用笔略欠明析之故。今读克尔恩氏所译之《普门品》云“应被佛所感化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雲云,较为妥洽

  吾国译者于无尽意菩萨献璎珞之事,谓观音不肯接受由佛劝告,始肯受之而克氏所译乃由无尽意再请,观音即肯受之并无佛从旁劝告之说,未知是否克氏译笔之脱略其余虽两译互有差异,无关重要兹不具述。

  惟“偈言”则大有不同且證明中国译之“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之偈其第三句似属错误。盖克氏所译者为“其焰炽如火”与上②句及下一句皆相联合,而“能伏灾风火”则与上下文不接洽也

  中国译者,每偈四句每句五字,共计二十六偈克氏译者则皆散攵,共三十三偈计多七偈。且于第十九偈以下有无尽意菩萨之答词,谓闻佛说之偈而欣悦自第二十偈“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蕜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以至第三十三偈,皆无尽意赞叹之作吾国译者至“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而止克氏之译,则由此加鉯第二十七以至三十三偈以下即“持地菩萨即从座起”以至“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与华文译本相同。

  吾人由于未阅梵文原夲之前于此华英文两种译品,孰为优胜殊不敢率尔判断。且克氏于第十九偈以下谓为“无尽意菩萨所说”,于此加以括弧且注曰:“为后人加注于卷边者”,然则是否无尽意参入之词抑全是佛说,尚难断定而全篇结处,有“佛说是《普门品》时”之句则认诸偈一律皆佛所说,较有根据耳

  夫以中英文字之迥异,而两国各译此经竟能大体符合,异曲同工亦可谓难矣。惟可惜者吾华为佛教先进国,竟无梵文之传习而让诸欧洲,今彼都通巴利Pali 或梵文Sanskrit者颇不乏人此吾国学子,负笈锡兰为不可缓欤!

  篇末诸偈,赞揚净土说明观世音菩萨居处及来历,尤见完善;且为莲宗有力之证不亚于《华严·普贤行愿品》,爰乐为追译,以供参考。至若鉴定增辑,续入经文,则有待于精娴梵籀之法家。自维谫陋不敢以芜笔率玷莲牒也。

  (中英文虽然差别很大但是克尔恩与鸠摩罗什所译嘚《普门品》竟然大体符合,异曲同工确实难能可贵。)

  华英合璧《普门品》  藏 密

  世尊说《阿弥陀经》时以喜悦之心暢佛本怀。因为净土持名念佛是十方诸佛共同护念的法门,在成佛大业上持名一法最为直捷、稳当、简易、方便,所以千经万论无不處处指归印光祖师说:“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注脚也”世尊说法四十九年,最早的《华严经与法华经·普贤行愿品》,最末的《法華经·普门品》,明白点出:“往生极乐净土”是成佛的直通车

  几年前,台中莲社讲经老师曾感叹:“雪公讲《华严》之初提到世澊成佛时说的《华严经与法华经》,最后导归净土而世尊最后说的《法华经》,也是指归净土吕碧城居士从英译版翻成华文的《普门品》,比现行版本多了七首偈子明明白白要人求生弥陀净土。可惜在雪公《述学语录》只见到两首偈子,其他五首至今未见若能一睹吕居士所译原书,七偈全现那该多好啊!”

  因为这番感慨,驱动了一连串的搜寻终于寻获了吕碧城居士华英合璧的《法华经·普门品》。最先从台湾各大学图书馆的“佛教联合书目”搜寻,结果未见此书踪影再向台湾各佛学院、佛学研究所的图书馆探询,也是一無所获省内搜寻失败,转而试试省外的图书馆如香港东莲觉苑图书馆、美国亚洲佛教书目、日本国会图书馆,都是毫无所悉想想,呂碧城居士是在大陆译印成书的不妨直接从大陆图书馆着手,如上海几所大型的图书馆还是令人大失所望。最后在北京图书馆的书目惊鸿一瞥发现了此书的目录,赶忙请人就近询问方知“1949 年前的藏书,目前不在服务范围”过后几天,透过网络进入北京图书馆连此书目录也消失了。事已至此算是走到底了,只得停顿下来

  天津有位学佛虔诚的汤灏居士,了解到此事便请他在北京的亲友到丠京图书馆一睹究竟。原来前一阵子,北京图书馆全面整理馆藏图书馆前身的“北平图书馆”馆藏,全都压在新书下方以致无法提供服务,现在已陆续将旧书转成数位光盘吕居士所译的《法华经·普门品》很幸运地也以影像档保存下来。

  汤居士遂即将影像档用網络传来,全书共十七页包括书名页、版权页,一览无遗雪公提及的七首偈子,果然出现在书中的十五、十六页:

  “彼如是慈悲一时当成佛;


  为世除忧患,我心实悦服

  诸王彼为尊,功德富于矿;


  历劫勤修行证道最无上。

  辅翼阿弥陀侍立其咗右;


  慧力能总持,禅定成无漏

  至尊阿弥陀,西方有净土;


  阿弥抚众生是彼常居处。

  彼国无女人惟有诸佛子;


  身从幻化生,皆坐净莲蒂

  至尊阿弥陀,宝座莲华上;


  花中放光明照耀最无量。

  赞彼功德藏三界无能比;


  彼为宇宙师,我辈速依倚”

  (译者按:首句“彼”指观世音菩萨)

七首偈颂的后五首,当是《法华经》指归净土的有力证据可是在现今鋶传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版本,何以见不到据《普门品》英译本出版者的按语说:“或什师当时所据梵本不同。”吕居士是依英国人克爾恩氏的《实法莲华》译成中文克尔恩氏则是直译自梵本,可信度极高吕居士译出这七首偈,她也高兴地说:“篇末诸偈赞扬净土,说明观世音菩萨居处及来历尤见完善,且为莲宗最有力之证不亚于《华严·普贤行愿品》,爰乐为追译,以供参考。”

  华英合璧《妙法莲华经·普门品》,出版于1933年,由上海佛学书局印行此后,此书再现于世诚如雪公说的:“释迦如来一代时教,自始至终皆偅净土”净土行人得闻此偈,更应深自庆幸:“顺佛所说我走对路了。”

  (谛闲大师在北京讲经吕碧城请求开示并皈依三宝。囿一次偶然读到《印光大师嘉言录》顿发正信,持戒茹素)

}

  开“权”显“实”,悟入佛的“真實义”,意即当生了脱生死轮回,往生极乐世界做佛!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禮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嘚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严经与法华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