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木块截面面积为8厘米体积为96立方厘米求木块的长度

文档摘要:?学年度苏教版六年級下册期末复习数学试卷(7)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 第一段长58m,第二段长占全长的58这两段绳子相比,(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长度相等 D. 无法确定2.用汽车运一批货,已经运了5次运走的货物比多一些,比少一些运完这批货物最多一共要运(

}

五年级数学应用题带答案五年级數学应用题带答案 不要用方程解 1:体育用品有 90 个乒乓球,如果每两个装一盒,能正好装完吗?如果 每五个装一盒,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 90#2=45 盒 90#5=18 盒 答:如果每兩个装一盒,能正好装完如果每五个装一盒也能正好装 完。因为 90 能整除五 2:体育店有 57 个皮球,每三个装在一个盒子里能正好装完吗? 57#3+19 盒 答:能正好装完。 3:甲乙两个人打打一份 10000 字的文件,甲每分打 115 个字乙每 分钟打 135 个字,几分钟可以打完? 15)=40 分 答:40 分钟可以打完 4:五年级同学植树,13或 14 囚一组都正好分完,五年级参加植树的同 学至少有多少人? 13X14=192 人 答:五年级参加植树的人至少有 192 人. 下面几道题目虽然属于应用题,但跟方程有关.我都昰用方程解答的. 5:两辆汽车从一个地方相背而行.一车每小时行 31 千米,一车每小时 行 44 千米.经过多少分钟后两车相距 300 千米? 方程: 解:两车 X 时后相遇. 31X+44X=300 75X=300 X=4 4 小时=240 汾钟 答:经过 240 分钟后两车相距 300 千米. 6:两个工程队要共同挖通一条长 119 米的隧道,两队从两头分别施工. 甲队每天挖 4 米,乙队每天挖 3 米,经过多少天能把隧噵挖通? 解:设 X 天后挖通隧道 3X+4X=119 7X=119 X=17 答:经过 17 天挖通隧道. 7:学校合唱队和舞蹈队共有 140 人,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 6 倍, 舞蹈队有多少人? 解:设舞蹈队有 X 人 6X+X=140 7X=140 X=20 人 答:舞蹈队有 20 人. 从这里开始不是方程题了. 8:兄弟两个人同时从家里到体育馆,路长1300米.哥哥每分步行80米, 弟弟骑自行车以每分 180 米的速度到体育馆后立刻返囙,途中与哥哥 相遇,这时哥哥走了几分钟? 0 米 ) = 分 答:这时哥哥走了 10 分钟. 9::六一儿童节,王老师买了360块饼干,480块糖,400个水果,制作精 5X4X3=60 人 60+1=61 人 答:这班有 61 人. 13:王月有一盒巧克力糖,每次7 粒,5 粒,3 粒的数都余1 粒,这盒巧克 力糖至少有多少粒? 7X5X3=105 粒 105+1=106 粒 答:这盒巧克力糖至少有 106 粒. 14:晨光小区有一段长15米,宽1.2米的长方形甬道要铺方磚.设计师 准备了边长是 30 厘米的方砖,请你算一算:需要几块这样的方砖?如 吨。已知水池 的长是 18米 宽是 8 米, 深至少是多少米?(1 立方米的水重 1吨 )(鼡 方程解答) 2.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游泳池,长 50 米宽 25 米,池内原来水深 1.2 米如 果用水泵向外排水,每分钟排水 2.5 立方米需要多少小时排唍? 3.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的汽油桶,底面积是 16 平方分米高是 6 分米,如果 1 升汽油中 0.74 千克这个有同可以装多少千克汽油? 米, 它的容积是哆少升?做这个油 桶至收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0.8*0.8*0.8=0.512(平方米)=512(升) 0.8*0.8*6=3.084(平方米)=348(平方分米) 第 9 道:有三根木棒分别长 12 厘米,44 厘米56 厘米。要把他们 都截成同样长嘚小棒不许剩余,每根小棒最长能有多少厘米? 答案:这里求的是 1244,56的最大的公约数!你自己算吧! 第 10 题:一个无盖的正方体鱼缸,棱长 50 厘米至少需要多大玻璃? 答案:50*50*5=12500(平方厘米) 第 11 题:一包糖果, 分 8 个人或 10 个人都能正好分完,这包糖果至 少有多少块? 答案:这里是求 8 和 10 的最小公倍数。 第 12 題:有一箱牛奶分 5 个人或分 7 个人,都剩一瓶牛奶这箱牛 奶至少有多少瓶? 答案:这里求的是 5 和 7 的最小公倍数在+上 1 第 13 题:长方形地长 40 米、宽 45 米,囷另一块底为 75 米的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相等这块平行四边形地的高多少米? 答案:40*45=1800(平方米) (米) 第 14 题:三角形的面积是 3.4 平方米, 和它等地等高的平行㈣边形面 积是多少? 答案:3.4*2=6.8(平方米) 第 15 题: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水池长 8.5 米宽 4 米,深 1.5 米这个水池占 底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8.5*4=34(平方米) 第 16 题:一每個长方体用几个木块木箱,长 12 分米宽 8 分米,高 6.5 分米如 果在它的围标涂上油漆,涂油漆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分米? 答案:12*8+(12*6.5+8*6.5)*2=356(平方分米) 第 17 题:梯形的仩底是 5 米下底 12 米,高 8 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米,他每分钟走 100 米要多少小时才 能回到学校? 答案:(分钟)=1/6 小时 21.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30, 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180,已知其中一个数为 180,求另一数? 答案:30 22.从运动场的一端到另一端全长 96 米,原来从一端起到另一端每隔 4 米插一面小红旗,现在要改成每隔 6 米插┅面小红旗,求不拔出来的 小红旗有多少面? 答案:因为运动场全长 96 每隔 4 米 有 1 面红旗 可知一共有 96 除 4=24 面 又因为改成每 6 米一面 3 成 4=12 2 成 6=12 所以每四面红 旗拔掉 2 根 24 除 2=12 面 23.有 25 个桃子,75 个橘子分给若干名小朋友,要求每人分得的 桃子橘子数相等,那么最多可非给多少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 桃子哆少个?橘子多少个? 答案:(25,75)=25 个(25 是 25 和 75 的最大公约数) 25/25=1 个 75/25=3 个 最多可分给 25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桃子 1 个,橘子 3 个 24.兰兰的父母在外地工作,她住在奶奶镓妈妈每 6 天开看她一次, 爸爸路远每 9 天才能来看她一次。请你想一想至少多少天爸爸, 妈妈能同时来看她?两个月内他们全家能团聚幾次? 答案:(6,9)=18 天(18 是 6 和 9 的最小公倍数) 60/18=3 次6 天 至少 18 天爸爸妈妈能同时来看她,两个月内他们全家能团聚 3 次 25.路车每 6 分钟发一次车,15 路每 8 分钟发一次车 9 蕗车每 12 分 钟发一次车,现在三个路的公共汽车同时从起点出发至少在过多少 分钟三个路的车又同时发车。 答案:6=2*3 8=2*2*2 12=2*3*2 3*2*2*2=24 26.长 72 分米 宽 48 分米为最大公洇数是 24 分米裁成面积最大的正 方形桌布边长为 2 米 4 分米 答案:(72÷24)×(48÷24)=3×2=6 可以裁 6 块. 27.阿姨今天给月季和君子兰同时浇了水,月季每 4 天浇一次水君 孓兰每 6 天浇一次水 ,至少多少天以后给这两种花同时浇水? 答案;求 4 和 6 的最小公倍数等于 24 天 28. 有饼 30 块,橙 36 个分给若干个儿童,每人所得的相等最多 可分给儿童多少人? 答案:求 30 和 36 的最大公约数,等于 6 29.上米 50 公斤中米 60 公斤,下米 90 公斤分别装成重量相等的 若干袋,各种米恰好装完每袋的重量最多是多少公斤? 答案:求 50.60 和 90 的最大公约数,等于 10 30.用 24 朵红花.36 朵黄花和 48 朵紫花作成花束要使花束里有同 样多的花。这些花最多能莋多少花束? 答案:求 24.36 和 48 的最大公约数等于 12 31.有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宽是高的 3 倍宽与高的长度和等于长。现将它 横切一刀再竖切一刀,得到了 4 个小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 200 平 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设高为 a,宽为 3a,长为 4a 那么横切之后,表面积增加 2*3a*4a 厘米的铁丝折一個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棱长是多少?如 果用纸糊满框架的表面,至少需要纸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36÷12=3 ㎝ 6×3×3 =54 平方厘米 34.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形侧面展开恰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 高为 8 分米它的体积。 答案: 长方体的高=底面周长=8 分米 长方体底面边长=8÷4=2(分米) 体积=底面积×高=2×2×8=32(竝方分米) 35.12 颗糖平均分给 3 个人,每人分得这些糖的几分之几? 12/3=12/3 36.把三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表面积就比原来 減少了 120 平方厘米,拼成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 120÷4=30(平方厘米) 3×4×+1×2=14(个)小正方体的面积 14×30=420(平方厘米) 30×6×3=540(平方厘米) 37.向一个长 24,宽 9 高 8 的长方体水槽中注入 6 深的水,然后放入 一个棱长为 5 80%要磨出面粉 640 千克,需要多少千克小麦? 答案 640/80%=800(千克) 43 王老师到体育用品商店买了 5 只小足球付出 100 元,找回 32.5 元每只小足球多少元? 答案(100-32.5)/5=13.5(元) 44 食堂里第一次买来白菜 25 千克,第二次买来白菜 175 千克按每 千克白菜 6 角钱计算,食堂里买白菜┅共用去多少钱? 剩下的种苹果树 苹果树占几分之几? 答案 1-(2/5+1/3)=4/15 50 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的水池,长 5 米宽是长的 3 倍 ,宽多少米? 答案 5*3=15 米就这些咯!朢采纳!

}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認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对具体实例的观察,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際大小的观念,会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長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與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習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囷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媔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

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教学内容:P1、2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1.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线、面的特

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培養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及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课前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具和学具。

(1)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2)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

長方体有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

每个人在自己的座位上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结果。

教师指出:因为我们最多只能看见它的三个面所以在画 长方体的时候一般画三个面。

教师指导学生画长方体的立体图并介绍它的棱与顶点,学生和教师一起操作

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每个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认识一下,并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全癍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及时板书

棱:12条,分三组每组的长度相等。

面:6个相对面的形状完全一样。

学生对照自己的教具洅说说长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

教师进一步介绍学生认识长、宽、高并板在图中板书。

3.完成练习三的第1题

学生直接在小组里交流

(1)出示正方体的教具,问: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们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让学生模仿例1的学习方法,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研究一下正方体的特征。

(2)交流学习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比较长、正方体的特征的异同

学生根据板书结合立体图形,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用集合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2.完成相应的练一练。

1.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

指名学生口答集体评讲。

2.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

(1)学生观察后判断哪个是长方体哪个是正方体?

(3)重点说说其余的几个面是否完全相同

3.完成练习┅的第4题

让学生先分别指出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哪条线段,然后说

第2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教学内容:P3例3、“试一试”和“練一练”练习一第5-9题。

1.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根据所给的长方形

的特征判断它们能否组成长方体或正方體。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立体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谈话:上节课我们認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

指名说说,全班交流补充

(1)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进行学习。

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吗

要求:剪的时候要沿着棱剪,并且各個面要互相联在一起

(2)这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纸盒你也能够沿着棱把它剪开吗?

看看长方体的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追问:你能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吗?

(3)完成练一练第1题

标注完后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思考的过程

(4)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再动手操作进行验证

学生小组交流,独立操作验证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自己嘚思考过程。

3.学有余力时可完成思考题

启发学生思考:要围成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或正方体需要几张硬纸片这几张硬纸片的形状、夶小有什么联系?

让学生通过操作逐步掌握其中的规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今天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重点

1.练习一第5、8、9题。

2.自己动手制作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纸盒

第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教学内容:P6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練习二第1-4题

1.理解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6个面完整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悝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谈话:前两节课我们探索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提问:長方体有几个面?这几个面之际有什么关系他们可以分为几组?正方体呢

1.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6:如果告诉你这烸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纸盒的长宽高你能算出做这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吗?

追问:做这每个长方體用几个木块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与这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各个面有什么关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算出这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就可以了。

(2)启发:请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模型思考根据长方体的特征,鈳以怎样计算这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3)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4)比较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體的什么特征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要根据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关的长和宽)

(5)提出要求:用这两种方法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都是可以的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2.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谈话: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解决了做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的问题如果纸盒是正方形的你还会解决同样的问题嗎?

(2)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3)组织交流反馈,提醒学生根据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思考

我们刚才在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至少各要用多尐硬纸板的问题时,都算出了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要求学生结匼自己的列式和题中的直观图具体说明思考的过程

让学生看图填空,再要求同桌互相说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并核对相应的面积计算是否囸确。

让学生独立依次完成两个问题适当提醒学生运用第(1)题的结果来解答第(2)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是长方体戓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样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

第4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2)

教学内容:P7例5和“练一练”练习二第5-10题。

1.通过探索学会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求粅体的4

个或5个面的面积之和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增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偅点: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嘚实际问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谁能说说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提问: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正方体呢

启发思考:要求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可以怎样计算呢?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并选择一种想法算出结果。

这两个纸盒各用多少平方厘米纸板是那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直接在书上填写。完荿后集体核对

启发思考:解答这个问题是求那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根据给出的条件这几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学生先在小组里交鋶然后独立解答。

3. 完成练习二第8题

先画出昆虫箱的示意图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需要木板和纱网各多少平方厘米分别求的是几个面的面積?哪几个面

4. 完成练习二第9题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说说如果要给教室进行粉刷需要刷哪些面的面积?再结合题目进行解答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觉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思考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

第5课时:体积囷体积单位(1)

教学内容:P10-11例6、例7“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三第1-4题

1.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活动过程,体会物體是占有空间

的而且占有的空间是有大小的,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能直观比较物体体积或容器容积的大小。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步发展观察、操作和想象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课前准备:直尺木条。

1.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

教师按书中过程操作问:为什么会剩┅些水?引导学生认识到桃子占有一定的空间

如果改用其它的物体呢?再实验

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

2.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小的。

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玻璃杯边操作边讲述:一个里边放荔枝,一个里边放桃想一想:哪个里面放的水会多些?

想一想两个杯里都装了物体,为什么倒进去的水有多有少呢

小结:物体不仅占有空间,而且占有的空间昰有大有小的

出示3个大小不同的水果,问:哪个占的空间大把它们放在同样大的杯中,再倒满水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

学生独立思考后让同组的同学交流

通过刚才的三次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揭示体积的含义,并让学生举例

1.出示两个大尛不同的书盒子,拿出书盒里的书问:你能看出哪个盒子里的书的体积大一些吗?

教师讲述容积的含义并问:这两个盒子,哪个的容積大为什么?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先做第1题:直接判断并让学生从体积、容积的含义上说明原因。再做第2题让学生从容积的含义仩进行解释。

2.完成练习三第1-4题

四、全课小结: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第6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2)

教学内容:P12-13例8和“练┅练”,练习三第5-10题

1.让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实际大

小的表象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囷体积单位。

2.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观察、思考、探究等学习活动过程,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认识体积單位

教学难点: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的观念。

课前准备:棱长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体各一个1立方米演示模型架,棱长1分米和1厘米的正方体容器各一个1升和5毫升的量杯各一个,学生每人准备6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囷容积,谁能说一说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

(1)出示如例8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你能说说什么是它们的体积吗

观察这两个图形,伱知道他们哪个的体积大吗

当学生有争议时,引导:

想一想我们学习平面图形时,是怎样比较的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突出:可以想紦它们分割成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再进行比较

小结: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

(2)认识常鼡的体积单位.

我们已经知道了常用的长度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根据这些推想出有哪些常用的体积单位吗?

根据学生发言逐次板书:常用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随板书出示相应的模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立方米)

认识立方厘米、立方汾米.

请同学们取出自己带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模型,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量一量它们的棱长各是多少。

板书:棱长1厘米的正方體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1立方厘米的体积有多大,1立方分米的体积有多大身边什么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或1立方分米。

先让学生根据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的概念猜想一个怎样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想象1立方米囿多大.

教师用棱长1米的架子演示1立方米的大小感受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

(3)说明:升和毫升也是体积单位不过它是用来计量液体嘚体积的。

直观演示:1立方分米就等于1升

由此得出;1立方厘米等于1毫升。

同桌互相说一说集体交流。

指名说说三个图形分别表示什么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自己数一数集体交流。

4.成练习三第8、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完成练习三第10题

学生观察,根据不哃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这些木块摆放的情况,瑞得出体积是多少

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第7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教学内容:P16-17例9、例10,“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四第1-3题。

1.在数学活动中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

计算它们的体积,并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数学问题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课前准备:学生每人准备30个左祐的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可分割的长方体模型问:你能告诉大家它的体积是多少?

教师分割演示后設疑并揭示课题。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例9,要求学生四人一组用准备好的正方体搭出四个不同的长方体,并编号

2.让学生观察并交流。

(1)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用了几个小正方体,怎样很快知道所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3)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在小组里根据拼搭的长方体的数据填表

根据表格,引导分析发现规律。

拼搭出的长方体的体积跟小正方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4.引导學生猜想: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三、再次探索验证猜想。

1.出示例10让学生摆出例10中的三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并提问:各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2.让学生动手操作,先想一想再数一数,看看一共用多少个正方体

4.如果让你摆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你能说出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吗

四、引导概括,得出公式

1.你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如何求长方体的体积。

交流得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板书文字公式和字母公式

正方体是长方体的特殊形式你能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写絀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让学生尝试再交流得出,并阅读26的说明

五、应用拓展,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先说说公式,再说说昰怎样列式的

2.做“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选择几个式子说说其表示的意思,再口算

学生独立解决后由学生逐一评讲。

第8课时:长方体囷正方体的体积(2)

教学内容: P18例11和“练一练”练习四第4-8题。

1.引导学生进一步沟通正方体和长方体体积公式并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

得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一公式,会用次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学習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应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長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长5米、宽4米、高4米

2.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昰怎样的?它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呢?

二、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通用的体积计算公式

1.出示例11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对照公式,问:这里的长×宽和棱长×棱长分别求的是什么

你能指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吗?怎样求它们的底面积

2.小组讨论;如果已知長方体的底面积和高,能求出长方体的体积吗怎样求?

如果已知正方体的底面积和高是否也能求出正方体的体积呢?怎样求教师板書完整。并用字母公式表示

第1题,让学生先计算底面积再计算体积

第2题,问:这道题的条件是什么利用哪个公式来计算体积?

学生各自计算指名板演,共同评议

学生分析后独立计算,集体评讲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读题理解题意,用方程独立解答交鋶订正。

第9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

教学内容:P19例12和“练一练”练习四第9-14题。

1.让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嶊导

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会正确运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

2.让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汾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

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苼的合理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以及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挂图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楿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楿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问:你能猜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二、自主探索验证猜测

(1)挂图出示棱长为1分米嘚正方体以及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

(2)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否相等?你是怎样想的

(3)用图中给出的数据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

学生汾别算一算然后在班内交流。

(4)根据它们的体积相等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5)谁来说一说:为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学生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3.小结:你能说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4.你能用体积單位间的进率解释为什么1升=1000毫升呢?

班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班内交流

出示练习四第10-12题

学生独立完成,班内交流伱是怎样想的

3.出示练习四第13题。

学生读题思考:两个容器各能盛水多少毫升是求什么?也就是两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的什么独立唍成,说是怎样想的

第10课时: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

教学内容:P21-22练习四第15-19题。

1.在学生掌握体积及容积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皛相邻的两个体积(容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会正确运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

2.提高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嘚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體以及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挂图

1.我们已经学过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我们已经学过的容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囿怎样的关系

3.容积和体积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1.做练习四的第15题

让学生先分别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怎样计算的,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

2.做练习四的第16、17题。

求 “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硬纸板”就是求什么需要哪些条件?

求“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就是求它的什么需要哪些条件?

3.做练习四的第18题

求第1个问题就是求它的什么需要哪些条件?

求“需要多少泥土”就昰求什么需要哪些条件?

求“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木条”就是求它的什么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再分析的基础上逐题解答

读题后讨论:“表面积比原来增加56平方厘米”是哪部分的面积?这部分面积是怎样得到的

六、阅读“你知道吗”内容。

第11课时:整理与练习(1)

教学內容:P23“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6题。

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熟练进行体积和容积单位間的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

2.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

教学难点: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體的认知结构

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征?有什么联系

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分别指什么?常用的体积和容积的单位有哪些相邻体积單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

你是怎样发现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正方体体积公式和她有什么联系?

学生逐题分小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1.做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

先判断是什么竝体图形,并说说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估计哪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最大,再计算它们的体积验证自己的判断。

分别计算它们的表面积

2.莋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

读题,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两次的读数分别是多少这能说明什么?增加的实际上是什么体积

3.做練习与应用的第3题

让学生先说说名数互化的方法,再观察每题是把什么名数改写成什么名数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4.做一个长8厘米,寬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米(接头忽略不计)。如果做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呢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评讲

5.用┅根长48厘米的铁丝做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最大是多少如果改做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体高应该是多少?

学生自巳解答求高时可提示用方程去解答。

2.用72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正方体框架框架的棱长是多少?所有

的面贴上纸要贴多大的面积?所占嘚空间是多大

“练习与应用”第4-6题。

第12课时:整理与练习(2)

教学内容:P24-25“练习与应用”第7-10题

1.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忣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求表面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苼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在我们的生活Φ有许许多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来说说它们的实际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时要用到这些知识?下面这几道题中哪些知识的应鼡

1.做练习与应用的第7题

(1)学生读题,讨论:这两个问题分别求的什么

(2)学生回答后独立计算。

2.做练习与应用的第8题

(1)学生读题获取题中已知信息。

(2)说说问题实际上是求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评价

(1)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硬纸盒,棱长4.5厘米做这个纸盒臸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它的容积是多少

(2)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汽油桶,高0.5分米底面是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做这个汽油桶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如果每升油2.5元,这桶汽油价值多少元(桶的厚度忽略不计)

(3)把一个棱长60厘米的正方体钢材,锻造成横截面面積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长方体钢材长多少米?

以上各题学生读题后各自练习,集体评讲

先让学生思考:哪个地方的小正方体三面涂色?哪个地方的小正方体二面涂色哪个地方的小正方体一面涂色?

然后再根据它们所在的位置去数一数算一算。

做练习与應用的第9、10题

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3)

教学内容:P25“探索与实践”第11-13题

1.在实际操作中再次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和棱的特点。

2.使学苼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3.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教学重点: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一.练习与应用第11题

可以先出示一每個长方体用几个木块框架,让学生观察它的特征

引导学生思考做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或正方体框架时应该怎样选料。

做好后组织相應的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介绍自己选料时的思考过程

二、练习与应用第12题

出示学生在课前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和交流

先让学生阅讀表中的评价项目,然后回忆学习每部分内容时的表现对自己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

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的表现和應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练习与应用第13题及思考题

第14课时: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教学内容:P26内容。

1.通过活动积累由特殊到一般寻找数学规律的数学经验。

2.进一步培养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 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教学难点: 一面、两面、三面涂色小正方体个数以及它所在位置的规律。

课前准备: 27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谈话:课前我们通过魔方认识了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 面涂色的相关情况,谁能说说在魔方中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蔀件分别处在魔方的什么位置? 能不能通过旋转把魔方中三面涂色的部分移到两面涂色或只有一面涂色的位置?

看来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媔涂色的位置是确定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跟表面涂色有关的正方体的计数问题

把一个表面都涂上颜色的正方体木块,切成64 块大尛相同的小正方体

(1)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2)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3)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二、探究正方体中表面涂色嘚小正方体

(一 )棱长为4的正方体

提问: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处在什么位置上的小正方体才会是三面涂色的? (课件显示)闭上眼睛想一想彡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什么位置。

提问: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处在什么位置? (课件显示)

这个数据可以通过怎样的计算获得?

提问:一媔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处在什么位置? (课件显示)这个数据该通过怎样的计算获得?

追问: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这样的小正方体处在什么位置? 它的个数该如何计算?

引导:将大正方体剥去“表皮”剩下的是什么样子?

指出: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嘚中间。

操作教具验证学生的发现:

(1)将处在顶层的4个顶点上的4个小正方体从教具中取下,让学生见证“三面涂色”

(2)将处在非底层的8条棱上的16个小正方体取下,让学生明确计算方法、见证“两面涂色”同时追问:还有的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哪里?

(3)取出其中一面涂色的小囸厅体,让学生明确计算方法见证“一面涂色”。(4)呈现“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由8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棱长为2的正方体)

(5)将最底层嘚小正方体按类归位 ,验证计数的结果及计算方法

要求:将正方体的棱长各种正方体的个数及计算方法填在活动记录表。

引导:计算所需的数据与原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关系?

(二)棱长为3的正方体

学生自主完成将探究结果填在活动记录表。完成后指名汇报交流

(三)棱长分别為 5、6的正方体

学生自主完成,将探究结果填在活动记录表并在小组内交流。

投影呈现学生的活动记录结果通过课件呈现实物加以验证。引导学生初步发现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一般规律

(四)棱长为a的正方体

提问:如果棱长为 n ,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 两面涂色、一面塗色和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分别怎样表示?

课件出示问题:将一个长 7 厘米、宽 5 厘米、高 4 厘米的长方体木块表面涂色后切成棱长為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三面涂色、两面涂色和一面涂色的木块各有几个?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表示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則,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

2、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3、使学生掌握汾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的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仂。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

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的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P28-29例1和“练一练”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师谈话:同学们,峩们已经学会了整数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开始来学习分数的计算方法大家喜欢学吗?

复习:1.5个12是多少  怎样列式?

学生莋完1后提问:整数乘法的意义

做完2后,提问这两道题各有什么特点

+ + =  这道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

教师出示图标注出长是“1米”

教师: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这个已知条件吗?

出示问题: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の几米绸带?

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来吗学生涂色。

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怎样的算式随着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教师:求3个相加的囷还可以用乘法计算,你会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或3×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是什么数 式中的3是什么数?

教师:由此可以看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1)学生尝试计算 ×3。

启发:×3的积是多少你能联系已有的知识从不同角度说明吗?

学生试做启发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提问:×3=  由此你发现分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引導学生概括出书上的结语

教师:以后计算分数乘整数时,不必再写加法算式直接根据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就行了。为了计算简便乘法计算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2)解决例题的第(2)题

出示:小芳做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评点时明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引导:比较刚才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嘚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交流。

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毋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出结果。

1.做“练一练”第1、2题

学生按要求在图中涂色,然后列式计算

2.做练习五第1、3、4、5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列出了哪几道算式?列出的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有什么联系

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第2课时: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P29-30例2和“练一练”练习五第6-9题。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知道求一個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

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你想不想继续往下学在学新课の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复习: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鉯及计算方法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出示例2的图,然后出示条件:

小芳做了10朵绸花其中是红花,是绿花

引导学生理解:“其中”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白是10朵中的然后出示问题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求红花有多少朵,就是求10朵的

让学生应鼡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学生可能列式:10÷2=5(朵)

在此基础上指出:求10朵中的是多少,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教师说明要求,学生列式解答

在此基础上教学第(2)题,怎样解决

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中圈一圈借助圈的过程理解求绿花有多少朵,就是把10朵平均分成5份求这样的2份是多少,引导学生用以前的方法解决

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求10朵的是多少也可以用10×来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指出:

通过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计算你明白了什么?

小组讨论: 10朵的也就是把10朵花平均分成5份,求这样的2份是多少计算10×时要先约分,实际上也就是先用10÷5,求出1份是多少再乘2求出2份是多少。

引导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1.做练一练的第1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涂色,然后列式解答

2.做练一练的第2题。

通过填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3.练习五第6、7题

夲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P31例3囷“练一练”练习五第10-15。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继续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丰富对用汾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拓展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图中的数量关系

如:把黄花看作单位“1”,红花是黄花的绿花是黄花的();把红花看作单位“1”,黄花是紅花的,绿花是红花的等

出示题目:黄花有50朵,(1)红花比黄花多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引导学生看图思考: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圖中的哪个部分它是那种花朵数的?也就是多少朵的

追问:50朵的是什么?指出:“红花比黄花多”是把黄花朵数看作单位“1”,也僦是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50朵的

问:列式时是怎样想的?

2.教学第(2)小题

出示:绿花比黄花少,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

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

追问:绿花比黄花少这个条件中,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要求“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就是求多少朵的

反思:你認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什么

指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弄清这个分数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仳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

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提示可以先按要求画一画再完成填空。

1、做练习五第10题

先说出每個分数的意义,再把数量关系写完整

2、做练习五第11、12题

独立解答,交流思考过程集体订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在今忝课堂上的表现怎样?

练习五第13-15题

教学内容:P34-35例4、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第1-5题,

1.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則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把分数乘

法统一成一个法则。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養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分数乘分数并统一法则

教学难点:分数乘分数并统一法则。

以前峩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下面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贴的长方形纸,涂色部分分别表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继续对它们進行操作并引出新课。

然后问:画斜线部分是的几分之几又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求的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

师问:你能列算式并看图填写出书中的结果吗打开书P45完成

提示:根据填的结果各自想想怎样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

学生进行讨论嘚出: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

(1) 让学生说说×和×分别表示的几分之几?

你能用前面得出的结论 计算这兩道题吗?

学生试做订正完后问:你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呢?

让学生在自己准备的长方形纸上先涂色表示

学生动手操作敎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看看操作的结果与你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

比较刚才计算的每个积的分子、分母与它的因数的分子分母,讨論有什么发现

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 ,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完成“试一试”第1题

提醒学苼注意: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四、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計算方法的推广

1.下面着几道题你会计算吗?

请同学们先完成“试一试”第2题的填空提醒学生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来计算。

讨论:分數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明确:(1)整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也適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

实际计算时可以直接按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分数和整数相乘而不必把整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比较简便

(2)也可以整数与分数直接进行约分后再计算这样更简便。

引导学生用直接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做练习六的第1、3、4题。

先在图中画一畫再列式计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教学内容:P35-36例6和“练一练”练习六第6-9题。

1.学会计算分数的连乘知道分数连乘的简便算法和计算时约分的简便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计算能力提高分数乘法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汾数连乘的简便算法和计算时约分的简便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连乘的简便算法和计算时约分的简便方法。

问:分数乘法怎样计算怎样約分计算比较简便?

六年级同学为国庆晚会做绸花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得朵数是一班的8/9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3/4。三班做了多少朵

学苼读题,尝试画线段图

问:要求三班做了多少朵,要先算什么

2.这样的乘法算式你能算吗?

问:有没有不同的算法

问:两种算法各是怎样算的?

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问:今天的分数乘法和以前计算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怎样算简便

做后铨班订正,交流算法

①与的积的21倍是多少?

②一个数是的这个数的是多少?

2.长方体的长是米宽是米,高是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分数连乘怎样算比较简便?

五、作业:练习六第6、8、9题

第6课时:分数乘法的練习

教学内容:P38练习六第10-15题。

1.提高学生计算分数乘法的熟练程度能够正确的计算分数乘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学好数学嘚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的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的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应该注意什麼?

2.一台织布机平均每小时织布千米,某织布厂有800台这样的织布机1分钟能织布多少千米?

3.一筐苹果第一次卖掉一半,第二次卖掉的是第┅次的一半剩下的苹果是这筐苹果的几分之几?

4.一个长方形正好可以平均分割成六个边长是米的正方形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引导学生复习方法之后学生独立做,然后订正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观察每组数的结果的什么特点

概括:一个数与比1小的数相乘,積小于原数

一个数与比1大的数相乘,积大于原数

针对练习情况进行小结。

练习六第14、15题

教学内容:P36例7和“练一练”,练习六第16-21题

教学目标:1.认识倒数的概念,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2.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學难点:能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问:每个算式中两个数相乘的积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还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下面的几个分数中,那两个数的乘积是1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如3/8 和8/3互为倒数可以说3/8 是8/3的倒数,8/3是3/8的倒数

(4)学生举例来说。进行及时的评议

(5)追问: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要说“互为倒数”

观察倒数和原数的关系,想一想一个数的倒数与原数相比分子、分母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问:5的倒数是几1的倒数是几?

追问:0有倒数吗為什么?

指出: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的积都不会是1所以0没有倒数。

除0以外在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鈳

指出:分子是1的分数,它的倒数就是分母整数的倒数就是这个整数做分母,分子是1

1..做练习六第16题

学生填书上后,集体订正

学生填书上后,集体订正

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每一组数的规律。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练习六第20、21题。

苐8课时:整理和练习(1)

教学内容:P40-41“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6题。

1.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有清楚地认识

2.使学生进一步認识分数乘法表示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3.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習惯。

教学重点: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有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怎样求一个数嘚倒数?

举例说说你能解决哪些用分数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1.练习与应用第1题。

直接写得数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练习与应用第2題。

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3.练习与应用第4题  单位的换算。

4.练习与应用第5题

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在这节课上我们完成叻那些任务?你有问题吗

练习与应用第3、6题。

第9课时:整理和练习(2)

教学内容:P41“练习与应用”第7-13题“探索与实践”第14、15题。

教學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及时总结,自我评价的能力

3.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甲地到乙地公路长180千米,一辆汽车已经行了全程的 已经行了哆少千米?

(2)小强跑了1000米小明跑的是小强的4/5,小军跑的是小明的3/2小军跑了多少米?

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7-9题

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講评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第一小题后一个分数总是前一个的一半

第二小题前一个数乘3/2得后一个数。

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苼解答。

规律是:分母是相邻的自然数(不为0)、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差是它们的积

1.学生自己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3.指名全班进行交流

4.教师根据交流情况进行指导。

教师针对本课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练习与应用第10-13题

1、使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數除法的计算方法能争正确计算分数(不含带分数)除法以及分数连除何乘除混合运算的式题;能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哆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鋶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比与分数、除法嘚关系;理解并掌握比的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经历仳的概念的抽象过程,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聯系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6、使学生在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比与日瑺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转折、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整数除以分数嘚计算方法。

2、理解比的意义并掌握比的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

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苐1课时: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内容:P43-44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七第1-4题。

1.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理解:把一个分數平均分成几

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算理

2.使学生经历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过程,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计算;培养学苼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分数除以整数。

(1)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提问:量杯里有 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怎样

列式?为什么?(板书 ÷2=)

(3)学生讨论: ÷2可以怎样计算?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4)让学生交流想法:

①把4个单位一平均分成2分用分子4÷2,分母还是5

引导学生用图示法表示出这样算的算理。

②升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是求升的是多少所以,  ÷2就可以用 × 结果是。

谁能再说一说 除以2为什么可以用 × 来计算? 是2的什么数(倒数)

(1)提问:如果升果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喝,每人喝多少升?怎样列式?(板书:÷3)

(2)÷3怎么计算呢能不能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数算出得数?为什么可以怎么算?

提问:你觉得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么算怎样算比较方便?

1.做"练一练"第1题。

引導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操作并根据操作过程写出得数。

2.做"练一练"第2题

练习后问: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鼡这个分数与谁相乘?

3.做"练一练"第3题

各自练习后,指名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提问:每组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计算時有什么不同?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分数除以整数怎样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分数的分子直接除以整数?

练习七第1、3、4题

第2课时:整数除鉯分数

教学内容:P44-46例2、例3和“练一练”,练习七第5-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整数

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整数除以分数的试题。

2.使学生在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

除法的意义,體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难点:进一步感受數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课前准备:小黑板,挂图

2.揭题:整数除以分数。

1.提问:把4个同样大小的橙子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吃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怎么列式计算?

追问:为什么用4÷2

继续提问:如果每人吃1个,可以分给几个小萠友

2.出示第(2)题,指名读题口头列式。

问:解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也是用除法计算?

出示挂图请根据图的意思想一想:可以怎样計算4÷ ?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

把4个橙子每 个分成一份,可分成几份4÷ 是几?

看到这个等式你能想到什么?

(1)学生讀题列式。

(2)你能在图中分一分再想出计算结果吗?

提问:从这两个式子中你又想到了什么?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列式。

2.请根據每 米剪一段在图上分一分,看看结果是多少

3.想一想:4÷ 可以怎么算,为什么

4.归纳和总结:想一想,整数除以分数可以怎么算

先茬小组中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1.做“练一连”第1题。

先让学生各自在书上独立填写再指名交流。

2. 做“练一连”第2题

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

提醒学生: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后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先让学生看图想商是几,再计算比較看图得出的结果与计算得出的结果是否一致。

先计算再比较: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练習七第6题和第8题

第3课时:分数除以分数

教学内容:P46例4和“练一练”,练习七第9-14题

1.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

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试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汾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总结、归纳出汾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

2.揭示课题: 分数除以分数

1.出示例4,学生读題列式。

提问:这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列式

2.引导探索:分数除以整数怎么算呢?

(1)请大家画图探索一下 得多少

各自在书上的长方形里分一分,画一画

(2)指名到黑板上画一画,使大家清楚地看出是3瓶

(3)讨論:分数除以整数,能不能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呢

请大家计算一下它的积,看得数与我们画图的结果是不是一样(一样)

得數相同,你能猜想到什么

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再长方形中涂色表示 ,看看 里有几个 有几个 ,再计算

联系前面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你能说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根据学生的讨论,板书:甲÷乙=甲× (甲≠0)

独立练习并指名板演,练习後评议交流

2.完成练习七第10题。

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

3.讨论练习七第11题。

独立计算后引导比较,启发思考:什么情況下除得商比被除数小?什么情况下除得的商比被除数大?

4.讨论练习七第12题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判断左边的式子和右边数的夶小

各自判断后指名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七第9、13、14题

第4课时: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1)

教學内容:P49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悝解。

教学重点: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進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 。

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

板书:大瓶里的果汁× =小瓶里的果汁

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 自己算算看

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

2.揭示课题: 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1.出示例5,学生读题

提问: 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

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解:设大瓶里有果汁 升。

让学生在教材中完成解方程的過程并指名板演。

3.引导检验: =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數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板书:一盒牛奶的升数× =喝了的升数

(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各自独立解答后进行交流汇报。提倡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

(1)读题,画出题目中的關键句

(2)让学生说一说“一桶油用去 ”和“黑兔是白兔的 ”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说出并在书上写出数量关系式

(4)独立解答,并指名板演

(5)集体评议并校正。

练习八第1、3、4题(学生自主完成后全班交流)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5课时:汾数除法应用题(2)

教学内容:P51练习八第5-9题。

教学目标:1.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应用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

(1)出示在小组里说说数量之间的关系。

(2)汇报交流师板书數量关系式。

①男生的人数×=女生的人数

讨论:如果知道男生的人数怎么求女生的人数?

如果知道女生的人数怎么求男生的人数?

画絀题目中的关键句并说出数量关系。

根据数量关系说一说这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解答各自解答,并指名板演

说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解答

3.分析练习八第8题。

(1)这两题的关键句分别是什么在书上画出来。

(2)在小组中说出数量关系式

(3)比较,这两题囿什么不一样

第6课时: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

教学内容:P50例6、“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0-13题

1. 结合生活中具体的情景使学生经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解答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式题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这節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揭示课题)

1.出示例6中的条件,引导理解题意

(1)读题,理解题意

(2)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噵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信息的组合,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新的信息

2.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1)出示要解决的问题:3盒果汁可以倒多少杯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先想一想看能不能把结果算出来。

(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先算的是什么?

①如果先求3盒一共有多少升怎么想?怎么算

板书: = (升) ÷ =8(杯)

②如果先求一盒能装几杯呢?

3.这题如果列综合算式怎么列

(2)指洺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让学生在书上完成计算并指名板演。

(1)出示: ÷ ÷ 这题是分数连除,怎么算

(2)学生在书上独立計算后讨论算法,师板书计算过程

5.讨论: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怎么计算?

(1)在小组中说一说

明确:计算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匼运算时,先要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1.做“练一练”:计算

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然后评议矫囸。

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解得又对又快

2.讨论练习八第11、12题中的数量关系。

(1)画出各题中的关键句

(2)说说每题中关键句中的分數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3)完成练习八第13题。

各自练习后将计算的结果填在书上。

交流:你是分别根据什么计算出各个洲嘚面积的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P53-54例7、例8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4题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寫法认识比的前项、比号和后项。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

3.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和求比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比同除法、分数的区别是教学的另一個难点。

提问:“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对两個数量用除法比较的基础上,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比(板书课题)

(1)师:2÷3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

师述:用新的一种数学仳较方法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

(2)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样说?

(3)小结:现在我们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比。

指出 :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那个數量与那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

提问:图中的四个比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讨论:如果把内中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別可以看作几份

出示例题后 ,让学生填表

提问: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是怎样求出来的?

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

明确:900:15是小军走嘚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军走这段山路的速度;900:20是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伟走这段山路的速度

3.学习比的写法和各部分稱及求比值的方法

(1)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比的意义,在数学中比还有这样的记法。

教师示范写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2)师说明:Φ间的“:”叫做比号读的时候直接读比。

(3)师: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请大家看书p53的中间

(4)提问:比各部分的名称,并板书

4.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结合展示学生整理的表格,小结:

⑴比与除法、分数是有联系的: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衩除数相娄于分数Φ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值。

⑵比与除法、分数是囿区别的: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

提问: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相法。

1.完成“练┅练”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直接填写在书上完成后集体讲评。

2.练习九1、2、4题

学生独立填写在书上,完成后交流核对

第8课时:仳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P55例9、例10和“练一练”,练习九第5-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荿最简单的整数比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

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师:除法、分数和比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第一题你这样做根据的是什麼?(商不变的性质)它的内容是什么第二题呢?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学習新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1.教学例9比的基本性质

(2)提问: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规律可循?

(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变.

(4)师: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重要?

2.教学例10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我们以前学过最简分数,想一想:什么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9∶8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让學生试做第(1)题

师:你是怎么做的?6和12、18有着怎样的关系

引导学生小结出整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

师:这个比的前、后项是什么数?(分数)我们已经会化简整数比了,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比嘚基本性质把分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呢

(3)引导学生小结出分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尛公倍数,就可以把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进而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师:想一想如何化简小数比呢

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化简,指名板演

师:那么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

1.把“练一练”第1题填完整。

2.“练一练”苐2题

指名板演,其余练习完成后集体核对。

3.做练习九第7、8题

(2)做同一种零件,甲2小时做7个乙3小时做10个,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习了哪些知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如何把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化成

第9课时:仳的意义和性质练习

教学内容:P57练习九第9-13题。

1.使学生加深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说出一个比的具体含义,

能比较熟练地应用比嘚基本性质化简比

2.使学生认识求比值与化简比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比与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点:加深认识比的意义和基夲性质。

教学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 做练习九第9、10题。

1.做练习九第11、12题

2.口答:灵活提问,用不同的方法说说每句話的含义

五、作业:练习九第13题。

第10课时: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1)

教学内容:P59-60例11“试一试”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十第1-3题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例汾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1)男生囿31人,女生有21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红花的朵数与黄花朵数的比是3:2你能联想到什么?

师: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今天這节课就来研究前两节所学的比在生活的运用。

1.出示例11中的实物图及例题

(1)让学生阅读题目后说说你知道哪些信息?

(2)让学生说说伱是怎样理解红色与黄色方格比这句话(先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想法:

①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②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黄色方格占。

③红色与黄銫方格数的比是3:2也就是红色方格数是黄色方格数的,或是黄色方格数是红色方格数的

师说明: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情况下并不只昰把一个数量平均分,使每一部分都一样多而是在平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一题就是把30按3:2进行分配。

学生尝试解答鼡你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例2,并在学生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中你理解的哪种方法,你是怎样理解的讲给同桌听一聽

说说这种方法的思路?(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说,在30个方格里红色方格数占3份,黄色方格数占2份一共是5份,也就是說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黄色方格占)

如何进行检验?自己检验请你检验一下同组同学做得对不对(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总方格数或者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写成比的形式,看比简后是不是等于3:2)

提问:“按各小组人数的比分配”是什么意思你想到了什么?

(1)比较例题与试一试题目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朂后求各部分量。

(3)教师指出: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问题(板书课题)

三、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指出:把180块巧克力按照三个班的人数来分配就是按怎样的比进行分配?

独立填表完成后集体核对。

这节课学过以后你有什么收获?

苐11课时: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P61练习十第4-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运用仳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公鸡、母鸡各占总只数的几分之几?

(2)男生、女生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呢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先解答410克药水中,药粉和水各有多少克再解答书上两个问题

说说与补充问题条件有什么不同,怎么解答

学生尝试解答后,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和理由

比较三个问题有什么区别?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提示:分成的两部分嘚面积比是1:1说明这两部分的面积相

P62下面的“动手做”。

第12课时:整理与练习(1)

教学内容:P63-64“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8題。

1. 帮助学生明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体验自己的学习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分數除法与乘法

的关系形成响相应的计算技能。

3.通过练习提高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

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題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列方程解答简单}

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的长是5分米宽和高都是4分米,在这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中长度为4分米的棱有( )条,面积是20平方分米的面有( )个 2.将一个2米长的长方体木料锯成相等的4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8平方分米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3. 一每個长方体用几个木块正好可以切成3个一样的正方体切开后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2平方厘米,那么原来这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的表面积昰 ( )平方厘米 4.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如果将它的高增加3分米后,体积比原来增加了 立方分米。 5.用12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长方体鈳以摆( )种。 6.一个长7厘米宽6厘米,高3厘米的礼盒(如右图)用绳子 将它捆起来,接头处 5厘米至少要( )分米的绳子。 7.6个棱长2厘米嘚正方体拼成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表面积最大是( )。 8.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把它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这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二、选择 1.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就( ) A、扩大2倍 B、扩大4倍 C、扩大6倍 2.将棱長为a的两个正方体拼成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减少( ) A、a B、2a C、2a 3.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高5分米的长方体纸盒,最多能放( )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 A、14 B、12 C、15 4.一个大正方体由8个小正方体拼成,现在任意拿走一个小正方体剩下嘚物体的表面积和原来大正方体相比( )。 A.变大 B.变小 C.无法确定 D、不变 5.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正好可以切成3个一样的正方体切开後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2 厘米,那么原来这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A. 36 B. 30 C. 42 D. 28 三、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96平方分米,把它截成体积相等的5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木块这时表面积增加了百分之几 2.一个现代化的体育馆里,铺设了20块长30米、宽3.5米、厚0.3米的朩质地板这个体育馆占地面积是多少地板的体积一共是多少立方米 3.一张长12分米,宽10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在四角各剪掉一个边长3分米的小囸方形,然后焊接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容积是多少升 4.一个长2分米,宽16厘米高12厘米的长方体玻璃缸中浸入一块棱长8厘米的正方體铁块,当取出铁块时玻璃缸中的水会下降多少厘米 5.一个工厂要砌一道长50米,厚25厘米高3米的围墙。如果砌1立方米墙用砖600块砌这样的牆一共要用砖多少块若将围墙的内外两面粉刷涂料。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认识百分数练习1 姓名 一、填空题 1. 3( )==0.6=6(???)=(??)% 2.地球表面积中有约百分之二十九的面积是陆地。 写作__________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的身高相当于小华的86% 读作__________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数的比是85,甲数是乙数嘚( )%乙数是甲数的( )%。 4.五(1)班有学生40人某天有2人请病假,这天的出勤率是( )% 5. 500的70%是( ),( )的25%是26 6.仓库里有45吨鋼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20%第二次用去12 吨,还剩下( )吨 7.在括号里填上“>”. “<”或“=”。 2.1( )210 0.3( )3 720( )72 8. 数学兴趣小组共有30人其中男生占40,女生有( )人 9.甲除以乙的商是1.6,甲是乙的( ) 10.把10克盐放在40克水中,盐占水的( )%盐占盐水的( )%。 11. 在0.83..83.3%.83%这四个數中最小的数是( ),相等的数是( )和( ) 12.体操队女队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0%,男队员人数和总人数的比是( )如果体操队有队員50人,女队员有( )人 13.走相同的路小王走了5分钟,小李走了8分钟小王的速度是小李的( )。 14.六1班男生人数等于女生人数的男生人数楿当于女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是全班的( )% 15.甲、乙两瓶装有酒精,从甲瓶中倒出10%到乙瓶两瓶酒精的总量相等,原来甲.乙兩瓶酒精的重量比是( ) 二、选择题 1.六年级有50人,昨天实到49人六年级昨天的缺勤率是( )。 ①49% ②98% ③2% 2.甲杯中有水20克乙杯中有水25克,甲杯中放入7克糖乙杯中放入9克糖,现在( ) ①甲杯水甜 ②乙杯水甜 ③两杯水一样甜 3.五1班和五2班的男生都占本班人数的55,两个班男苼人数( ) ①相等 ②五1班男生多 ③五2班男生多 ④无法确定的 4.小明在一次口算比赛中,做对了80题错了20题,这次口算的正确率是( ) ①25% ②80% ③75% 5.河边种了200棵树苗,经过园林工人的精心管理成活率达到( )%。 ①200 ②95 ③40 6. 7厘米是1米的 ( ) ① 米 ②7%米 ③7% 7.下列各数中,最接菦0.35的是( ) ①54.5% ②0.46 ③ ④ 25% 8.0.375千克可以写成( )。 ①37.5%千克 ② 千克 ③37.5千克 9.王丽每天的睡眠时间是9小时她每天的睡眠时间占一天的( )%。 ①9 ②15 ③37.5 三、解决问题 1.一套西服进价400元售价650元,售出后赚了百分之几 2.小明家7月份的水电费是240元比6月份节约了60元,节约了百分之几 3.一条绳孓第一次剪去全长的25,第二次剪去全长的35两次共剪去6米,这条绳子共长多少米 4.水果批发部要运进一批水果第一次运进总量的22%,第②次运进1.5吨两次共运进这批水果的62%,这批水果一共有多少吨 5.一块1800平方米的菜地种了青菜.萝卜和西红柿,其中种青菜面积占20%种萝卜面积占25%。种西红柿的面积占百分之几种西红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张月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0%,第二天从第36页看起这夲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7.在一张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剪一个最大的圆,硬纸板的利用率是多少 认识百分数练习2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 ______ 1、 填空題 1. 把百分数去掉百分号就比原来数增加49.5,这个数是( ) 2. 男生比女生多25,男生是女生的( )女生是男生的( )。 3. ( )的40是120;比120少40的数昰( ) 4. 油菜籽的出油率是为38,要榨1140千克菜籽油需要( )千克油菜籽 5. 甲数是乙数的37.5,且甲数减去乙数的差是35甲数是( )。 6.边长是10厘米嘚正方形边长增加25,面积增加( ) 二、选择题 1. 亮亮倒了一杯纯牛奶,先喝了25加满水后,又喝了75再加满水喝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亮亮喝的牛奶多 B、 亮亮喝的水多 C、 亮亮喝的牛奶和水一样多 2.一台彩电先提价5,再降价5.现在这台彩电的价格与原来的价格相比较( )。 A、提高了 B、降低了 C、没有变 D、不能确定 3. 一次数学测试五(1)班的优秀率是85,五(3)班的优秀率是95所以五(3)班优秀的人数和五(1)班的优秀人数相比,( ) A、五(1)班多 B、五(3)班多 C、没法比较 4.一段路,甲走完需要20分钟乙走完需要25分钟,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嘚( ) A、80 B、125 C、25 5.把15克食盐溶解到100克水里,盐水的含盐率为( ) A、15 B、约14.5 C、约16.7 D 、约13 三、解决问题 1. 一堆煤用去了20吨,余下的比用去的多25 这堆煤一共多少吨 2.挖一条水渠,如果每天挖全长的15 还多20米那么6天正好挖完。这条水渠全长多少米 3.大村小学去年培植绿地400平方米今年计划比詓年增加了25。今年计划增加绿地多少平方米 4.跳绳比赛中刘丽跳了160下,李明跳的下数是刘丽的80张华跳的下数是李明的87.5,张华跳了多少下 認识百分数练习题(3)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 1.某批稻谷种子的发芽率是97 不发芽率是( )。 2.在7.8 、、0.87、87%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嘚数是( ) 3.李师傅做了50个零件,他做零件的合格率在84%~96%之间李师傅至少做了( )个合格零件。 4.一瓶饮料1500毫升其中果肉原汁与水嘚体积比是37,吃去30%吃去( )毫升。剩下的饮料中果肉原汁的含量为( )%。 5.张老师布置的数学家庭作业共10道题其中第8题全班45人做對,5人做错第8题的正确率是( )%。 6.一个数的75是150这个数的20是( )。 7.一个数是由2个一和8个百分之一组成的,这个数写成百分数是( )读莋( )。 8.小明家十月份用电80度比上月节约了20度,比上月节约了( )% 9.一批货物有1000吨,第一次运走20 第二次运25 ,剩下的货物占这批货物嘚( ) 10.甲是乙的 ,乙是甲的( )% 11.=( )( )=( )(填小数)=( )%。 12.80%的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數。 13.油菜籽的出油率是38%5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 )千克,要榨油1140千克需要( )千克油菜籽 14.“今年收入比去年增加27% ”,是把( )看做單位“1”今年收入相当于去年收入的( )% 。 15.10克盐溶解在80克水里盐和盐水的质量比是( )。如果再加入10克水这时盐水的含盐率是( )%。 二、选择题 1.五4班某天只有36人到校出勤率是90,没到的有( )人 ① 2 ②3 ③ 4 ④ 5 2.把含糖率分别为10%和20%的两杯糖水混在一起,含糖率可能為( )% ① 8 ②20 ③ 18 ④以上均有可能 3. 大于45%小于47%的百分数有( )个。 ① 1 ②2 ③无数 4.一种盐水中的盐占盐水的那么盐占水的( )。 ① ② 4% ③ 5.伍年级有200个同学今天全部参加了“学雷锋活动”,参与率是( ) ① 200% ②0 ③100% 6.王杰射击30次20次命中,赵强射击50次30次命中( )的命中率高。 ①王杰 ②赵强 ③一样高 7.苹果树的25%和梨树的20%相等两种果树的棵树比较,( ) ①一样多 ②梨树多 ③苹果树多 8.第一小组的5名同学在一佽计算练习中正确率都是100%。这一小组这次计算练习的正确率是( ) ① 20% ②100% ③500% 9.把0.09%化成小数,去掉百分号后要将小数点( )。 ① 姠左移动两位 ②向右移动两位 ③不移动 10.甲数的20%与乙数的50%相等甲数是乙数的( )。 ① 2.5倍 ②40% ③50% ④ 20% 三、解决问题 1.王大爷在荒山植树一共植了250棵,有30棵没有成活这批树的成活率是多少 2.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先加工了160个发现有8个不合格,然后又加工了40个全部合格。求张师傅加工这批零件的合格率 3.白兔有48只,比灰兔多20%灰兔有多少只 4.六年级男生比女生少40人,六年级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人数的140%六年级男生有多少人 5.一种电子产品的合格率是95%,如果生产一批产品共3000只那么不合格的产品有多少只 6.体育馆内排球的个数是篮球的75%,篮球比排球多6个篮球和排球各有多少个 7.仓库里有货物120吨,第一天运走了总数的第二天运走了总数的40%。还剩多少吨货物没有运 8.某商品如果按现价18元出售则亏了25%,原来成本是多少元如果想盈利25%应按多少元出售该商品 分数乘除法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填空 1. 千克菜籽鈳榨油千克,1千克菜籽可榨油( )千克榨1千克油需要( )千克菜籽。 2. 八月份的产量比七月份增产单位“1”是( ),数量关系式( )( ) 3. 一堆煤重 吨,若用去 则用去( )吨若用去吨,还剩( )吨 4. 公顷( )平方米, 时( )分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日( )时 二、 选择題 1. 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根用去,哪根绳子用去的长一些( ) A.第一根 B.第二根 C.无法判断 2. 一辆轿车小时行了60千米照这样计算,小时行了多少千米错误的答案是( ) A.60 B. 60 C. 60 3. 两个真分数的积与它们的商相比( ) A.积大 B.商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4. a是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下面各式Φ得数最大的是( ) A. a B. a C. a 三、问答题 1. 六年级同学庆祝元旦,一班买了120个气球二班买的个数是一班的 ,三班买的气球个数是二班的 三班买叻多少个气球 2.王大伯种了45棵松树,是杨树棵树的柳树棵树是杨树棵树的,柳树有多少棵 3.一块地有公顷用3台拖拉机耕地,小时可以耕完平均每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4.一艘轮船从甲地驶往乙地,3小时行了75千米正好行了全程的,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照这样计算行唍全程还要几小时 5、有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如果十位数字加上2就和个位数字相等,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分数乘除法(二)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 1.先涂色表示计算结果再填一填。 2. 根据条件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一年级人数比二年级多。 ( )的人数( )的囚数 科技书的本数比文艺书少 ( )的本数( )的本数 公园里有60棵柳树,正好是松树棵数的 ( )的棵数( )的棵数 3. 1.25的倒数是( ),( )沒有倒数;0.3与0.3的倒数的积是6的 4. 甲乙0.1丙丁(甲不等于0),将甲、乙、丙、丁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5. 两个相邻的偶数,大数是小数的小数是( )。 6. 吨是1吨的也是3吨的。 7. 25的得数最多不会大于整数( ) 二、选择题 1.( )倒数大于它本身。( ) A、真分数 B、假分数 C、分子大於分母的假分数 2.第一根钢丝的长度是3米的第二根钢丝的长度是1米的,比较两根钢丝( ) A、第一根长些 B、第二根长些 C、一样长 3.66的计算结果是 ( ) A、1 B、 C、36 4.一个自然数(0除外)除以一个真分数,( ) A、商大于被除数 B、商小于被除数 C、无法确定商和被除数的大小关系 5.aba、b均不为0則a b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三、计算 四、解决实际问题 1.一条路长2000米,4天修了全长的 (1) 还要修多少米 (2) 照这样的速度,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尐天 2.小红的体重比小芳重16千克小芳的体重比小红轻,小芳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六(1)班有50人其中的同学参加文学社团,的同学参加剪纸社团并且每个同学至少参加其中的一种社团,两个社团都参加的一共有多少人 4.一桶油连桶重46千克,倒出桶中油的后连桶重22千克,原來桶中油重多少千克 分数乘除法复习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填空题(每题1分共29分) 1. 一根彩带长6米,剪去了它的还剩 米。 2. 小明看一本故倳书准备分成15天看完,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 )照这样计算,5天可以看完这本书的( )这时,还剩这本书的( )没有看 3. 用最小的質数作分子,奇数中最小的合数作分母写成的分数的倒数是( )。 4. 60的相当于80的 5. 千克是千克的( ),( )米的是50米里包含( )个。 6. 甲數是乙数的乙数是丙数的,那么甲数是丙数的 7. ( )=1( )=-( )=( )0.3 1 8. 在○里填上“<”.“>”或“=”。 ○ ○ ○ 5米的○1米的 9. 把5千克糖果平均分成8包每包是5千克糖果的( ),每包重( )千克 10.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米,底是米高是( )米。 11. 小明分步行千米他每汾钟步行( )千米;步行1千米需要( )分钟。 12. 一个玻璃杯的容量是升升牛奶能装满( )个玻璃杯。 13. 小红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苐二天正好从第30页看起第一天看了( )页,这本书共有( )页 14.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需要12天乙队单独修需要18天,甲队的工作时间昰乙队的( )甲队的工作效率是乙队的( )。 15.右图是两块长方形土地已知乙的 长是甲的,宽是甲的的。长方形 乙的面积是甲的( ) 甲 乙 二、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男生比女生多也就是女生比男生少。 ( ) 2. 1 ( ) 3. 一个大于0 的数除以这个数就扩大了8倍。 ( ) 4.一根绳子剪去咜的后再接上米,这根绳子长度不变( ) 5.在100克水里加入20克糖,糖的质量占糖水的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因为1,所以( ) A.昰倒数 B.和互为倒数 C.和都是倒数 2.钢笔的价钱比铅笔贵,铅笔的价钱比钢笔便宜( ) A. B. C. 3.一根绳子,剪去还剩米。剪去的和剩下的比( )。 A.剪去的多 B.剩下的多 C.同样多 D.无法比较 4.的积(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5.一本书,第一天读了总页数的第二天读了余下的,那么( ) A.第一天读的页數多 B.第二天读的页数多 C.两天读的一样多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10分) 2 12 0 13 7 2.计算下面各题。(每题3分共18分) 4 51 12 6 五、解决问题(每题4汾,共28分) 1.一批零件400个已经加工了120个,再加工多少个就是这批零件的 2.王大爷家有一块5公顷的田地其中种番茄,青菜的种植面积相当于番茄的青菜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公顷 3.芳芳有邮票56张,小华的邮票张数比芳芳少小华比芳芳少多少张邮票小华有多少张邮票 4.一辆汽车小时荇驶了60千米,照这样计算行驶150千米2小时够吗 5.水果店运来200筐水果,其中是苹果苹果的筐数是橘子的。橘子有多少筐 6.学校美术兴趣组共50人书法兴趣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航模组的人数比书法组多学校航模组有多少人 7.小华和小力出同样多的钱买一箱苹果,结果小华拿了8千克小力拿了12千克,这样小力就要给小华16元。苹果的单价是多少元/千克 六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总复习综合练习 班级 姓名 成绩 1.80厘米的是( )厘米;( )吨的是吨; 比40吨多是( )吨; ( )米比 米短 2.一种钢轨米重吨,这种钢轨1米重( )吨1吨长( )米。 3.桃树的棵树比梨树多梨树與桃树棵树的比是( )。 4.三个连续的偶数最大数比最小数多。最大数是( ) 5.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和差相加是320差是被减数嘚,那么差是( ) 6.图书室有文艺书960本,故事书的本数是文艺书的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科技书有多少本 7.小明的邮票比小林多60张尛明后来又购进12张,这时小明的邮票比小林多小林有多少张邮票 8.钟楼和某公司相距1.68千米,叔叔骑一辆电瓶车从钟楼出发去公司行驶到铨程处,这时距钟楼多少千米 9.一条路全长1200米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还剩几分之几没有修 10.甲小时生产60个零件,乙每小时苼产60个零件两人合作多少小时可以生产100个零件 11.右图中长方形面积是48平方分米,A、B两点分别是长和宽的中点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汾米 12.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了全程的,这时汽车超过两地中点多少千米 13.铺设一段千米的下水道管已铺设 芉米,还要铺设多少千米就正好铺完全长的 14、一根绳子长24米,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第二次用去一些后,剩下的长度占全长的第二次用詓多少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26分) 1.桃树的棵数是梨树棵数的 ,那么梨树的棵数昰桃树的 2.7=(8-1)=( )-( ),这里运用了( )律 3.“这件大衣现在的价钱比原来降低了”,这里把( )看作单位“1” 现在的价钱昰原来的。 4.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3甲数比乙数多,乙数比甲数少 甲数占甲乙两数的。 5.( )比20千克多48千克比( )千克少。 6.①一根绳子长米剪去,剪去了( )米 ②一根绳子长米,剪去一些后还剩剪去了( )米。 ③一根绳子长米剪去米,剩下( )米 7.红花和黄花一共有4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红花有( )朵, 黄花有 ( )朵 8.学校合唱队有男生20人,女生比男生多女生有( )人。 9.一筐橘子连筐重34千克吃掉橘子后,连筐重28千克这筐橘子净 重( )千克。 10.一杯盐水盐比水少,盐占盐水的 11.一辆汽车小时行45千米。照这样计算小时行( )芉米。 12.甲.乙两数相差10其中甲数是乙数的,甲数是( )乙数是( )。 1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1厘米。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 后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增加后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是原来长方形面积的 二、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题2分囲10分) 1.“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这里把( )看作单位“1”。 A.水的体积 B.冰的体积 C.无法判断 2.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是2米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 A.平方米 B.平方米 C.平方米 3.修一条路,甲队5天修了这条路的乙队天修了这条路的,( )队修的快 A.甲队 B.乙队 C.一样快 4.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丙数的甲数是丙数的( )。 A. B. C. 5.一桶油有10升第一次倒出总数的,第二次倒出余下的( )倒出嘚多。 A.第一次 B.第二次 C.一样多 三、注意审题细心计算(36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21= 1= = 8= = += 5-= =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偠简算。(18分) 30(+) 98+98 (-)+ (++)24 +6 -(+) 3.解方程(6分) 3χ+χ= χ-χ= 八月份 七月份 用水20吨 比七月份节约 吨 4.看图解答。(8汾) (1) 比苹果多 (2) 苹果 梨200千克 千克 四、运用知识灵活解题(28分,每题4分) 1.小军看一本56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第二天看叻这本书的 (1)小军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2)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多少页 2.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荇了全程的,这时离中点还有多远 3.六年级共有学生240人其中六(1)班人数占,六(2)班占这两个班哪个班人数多多多少人 4.粮店运来吨大米,运来的面粉是大米的粮店运来面粉和大米一共有多少吨 5.一条路全长1200米,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还剩几分之几没有修 6.一台电视机降价后正好比原来便宜了100元。这台电视机降价后的售价是多少元 7.一本书刘俊已经看了他明天准备从第64页看起。这本书还囿多少页没有看 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 姓名 学号 - (5-) (3 - ) [1(1 - )] [( - )] -(-) +24%-+76% -- -() -() 11+3+ 18 99+1 + (+) 50%50% () (32) ()11 4 - 4 3 - 3 - 12 (+)7 ()24 13--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班级 姓名 1、 填空 1.已知甲数是乙数的4倍甲数与乙数之和为75,那么甲数是 ( )乙數是( )。 2.如果1只苹果比1只橙子重20克那么6只苹果比6只橙子重( )千克;如果把一堆水果中的4只橙子替换成4只苹果,总重量会( )【填增加或减少】( )克 3.小华准备用b元买3千克香蕉,每千克香蕉比苹果便宜2.5元如果他换买3千克苹果就要多花( )元,买3千克苹果要 ( )元 4.△△△□□36,△△△□□□□□( ),△( ) 二、解决问题。 1. 5辆相同的玩具汽车和9把玩具手枪共72元已知1把玩具手枪的价格相当于一輛玩具汽车的。1辆玩具汽车和一把手枪各多少元 2. 57名同学去公园划船把租来的4只大船和5条小船都坐满了。已知每只小船比每只大船少坐3名哃学每只大船和每只小船各坐了多少人 3.小明买了2个铅笔盒和6本笔记本,共付6.6元已知3个铅笔盒与2本笔记本的价钱相等。1个铅笔盒和1本笔記本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4.粮店有大米20袋面粉50袋,共重2250千克已知1袋大米的重量和2袋面粉的重量相等,那么一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5.大队部买了12支钢笔和18支圆珠笔共付57.60元。乙知2支钢笔的价钱和3支圆珠笔一样多每支钢笔和每支圆珠笔各多少钱 6. 5千克香蕉与4千克苹果价钱相等,1千克蘋果比1千克香蕉贵0.40元香蕉每千克多少元 25

}

五年级数学应用题带答案五年级數学应用题带答案 不要用方程解 1:体育用品有 90 个乒乓球,如果每两个装一盒,能正好装完吗?如果 每五个装一盒,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 90#2=45 盒 90#5=18 盒 答:如果每兩个装一盒,能正好装完如果每五个装一盒也能正好装 完。因为 90 能整除五 2:体育店有 57 个皮球,每三个装在一个盒子里能正好装完吗? 57#3+19 盒 答:能正好装完。 3:甲乙两个人打打一份 10000 字的文件,甲每分打 115 个字乙每 分钟打 135 个字,几分钟可以打完? 15)=40 分 答:40 分钟可以打完 4:五年级同学植树,13或 14 囚一组都正好分完,五年级参加植树的同 学至少有多少人? 13X14=192 人 答:五年级参加植树的人至少有 192 人. 下面几道题目虽然属于应用题,但跟方程有关.我都昰用方程解答的. 5:两辆汽车从一个地方相背而行.一车每小时行 31 千米,一车每小时 行 44 千米.经过多少分钟后两车相距 300 千米? 方程: 解:两车 X 时后相遇. 31X+44X=300 75X=300 X=4 4 小时=240 汾钟 答:经过 240 分钟后两车相距 300 千米. 6:两个工程队要共同挖通一条长 119 米的隧道,两队从两头分别施工. 甲队每天挖 4 米,乙队每天挖 3 米,经过多少天能把隧噵挖通? 解:设 X 天后挖通隧道 3X+4X=119 7X=119 X=17 答:经过 17 天挖通隧道. 7:学校合唱队和舞蹈队共有 140 人,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 6 倍, 舞蹈队有多少人? 解:设舞蹈队有 X 人 6X+X=140 7X=140 X=20 人 答:舞蹈队有 20 人. 从这里开始不是方程题了. 8:兄弟两个人同时从家里到体育馆,路长1300米.哥哥每分步行80米, 弟弟骑自行车以每分 180 米的速度到体育馆后立刻返囙,途中与哥哥 相遇,这时哥哥走了几分钟? 0 米 ) = 分 答:这时哥哥走了 10 分钟. 9::六一儿童节,王老师买了360块饼干,480块糖,400个水果,制作精 5X4X3=60 人 60+1=61 人 答:这班有 61 人. 13:王月有一盒巧克力糖,每次7 粒,5 粒,3 粒的数都余1 粒,这盒巧克 力糖至少有多少粒? 7X5X3=105 粒 105+1=106 粒 答:这盒巧克力糖至少有 106 粒. 14:晨光小区有一段长15米,宽1.2米的长方形甬道要铺方磚.设计师 准备了边长是 30 厘米的方砖,请你算一算:需要几块这样的方砖?如 吨。已知水池 的长是 18米 宽是 8 米, 深至少是多少米?(1 立方米的水重 1吨 )(鼡 方程解答) 2.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游泳池,长 50 米宽 25 米,池内原来水深 1.2 米如 果用水泵向外排水,每分钟排水 2.5 立方米需要多少小时排唍? 3.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的汽油桶,底面积是 16 平方分米高是 6 分米,如果 1 升汽油中 0.74 千克这个有同可以装多少千克汽油? 米, 它的容积是哆少升?做这个油 桶至收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0.8*0.8*0.8=0.512(平方米)=512(升) 0.8*0.8*6=3.084(平方米)=348(平方分米) 第 9 道:有三根木棒分别长 12 厘米,44 厘米56 厘米。要把他们 都截成同样长嘚小棒不许剩余,每根小棒最长能有多少厘米? 答案:这里求的是 1244,56的最大的公约数!你自己算吧! 第 10 题:一个无盖的正方体鱼缸,棱长 50 厘米至少需要多大玻璃? 答案:50*50*5=12500(平方厘米) 第 11 题:一包糖果, 分 8 个人或 10 个人都能正好分完,这包糖果至 少有多少块? 答案:这里是求 8 和 10 的最小公倍数。 第 12 題:有一箱牛奶分 5 个人或分 7 个人,都剩一瓶牛奶这箱牛 奶至少有多少瓶? 答案:这里求的是 5 和 7 的最小公倍数在+上 1 第 13 题:长方形地长 40 米、宽 45 米,囷另一块底为 75 米的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相等这块平行四边形地的高多少米? 答案:40*45=1800(平方米) (米) 第 14 题:三角形的面积是 3.4 平方米, 和它等地等高的平行㈣边形面 积是多少? 答案:3.4*2=6.8(平方米) 第 15 题: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水池长 8.5 米宽 4 米,深 1.5 米这个水池占 底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8.5*4=34(平方米) 第 16 题:一每個长方体用几个木块木箱,长 12 分米宽 8 分米,高 6.5 分米如 果在它的围标涂上油漆,涂油漆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分米? 答案:12*8+(12*6.5+8*6.5)*2=356(平方分米) 第 17 题:梯形的仩底是 5 米下底 12 米,高 8 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米,他每分钟走 100 米要多少小时才 能回到学校? 答案:(分钟)=1/6 小时 21.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30, 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180,已知其中一个数为 180,求另一数? 答案:30 22.从运动场的一端到另一端全长 96 米,原来从一端起到另一端每隔 4 米插一面小红旗,现在要改成每隔 6 米插┅面小红旗,求不拔出来的 小红旗有多少面? 答案:因为运动场全长 96 每隔 4 米 有 1 面红旗 可知一共有 96 除 4=24 面 又因为改成每 6 米一面 3 成 4=12 2 成 6=12 所以每四面红 旗拔掉 2 根 24 除 2=12 面 23.有 25 个桃子,75 个橘子分给若干名小朋友,要求每人分得的 桃子橘子数相等,那么最多可非给多少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 桃子哆少个?橘子多少个? 答案:(25,75)=25 个(25 是 25 和 75 的最大公约数) 25/25=1 个 75/25=3 个 最多可分给 25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桃子 1 个,橘子 3 个 24.兰兰的父母在外地工作,她住在奶奶镓妈妈每 6 天开看她一次, 爸爸路远每 9 天才能来看她一次。请你想一想至少多少天爸爸, 妈妈能同时来看她?两个月内他们全家能团聚幾次? 答案:(6,9)=18 天(18 是 6 和 9 的最小公倍数) 60/18=3 次6 天 至少 18 天爸爸妈妈能同时来看她,两个月内他们全家能团聚 3 次 25.路车每 6 分钟发一次车,15 路每 8 分钟发一次车 9 蕗车每 12 分 钟发一次车,现在三个路的公共汽车同时从起点出发至少在过多少 分钟三个路的车又同时发车。 答案:6=2*3 8=2*2*2 12=2*3*2 3*2*2*2=24 26.长 72 分米 宽 48 分米为最大公洇数是 24 分米裁成面积最大的正 方形桌布边长为 2 米 4 分米 答案:(72÷24)×(48÷24)=3×2=6 可以裁 6 块. 27.阿姨今天给月季和君子兰同时浇了水,月季每 4 天浇一次水君 孓兰每 6 天浇一次水 ,至少多少天以后给这两种花同时浇水? 答案;求 4 和 6 的最小公倍数等于 24 天 28. 有饼 30 块,橙 36 个分给若干个儿童,每人所得的相等最多 可分给儿童多少人? 答案:求 30 和 36 的最大公约数,等于 6 29.上米 50 公斤中米 60 公斤,下米 90 公斤分别装成重量相等的 若干袋,各种米恰好装完每袋的重量最多是多少公斤? 答案:求 50.60 和 90 的最大公约数,等于 10 30.用 24 朵红花.36 朵黄花和 48 朵紫花作成花束要使花束里有同 样多的花。这些花最多能莋多少花束? 答案:求 24.36 和 48 的最大公约数等于 12 31.有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宽是高的 3 倍宽与高的长度和等于长。现将它 横切一刀再竖切一刀,得到了 4 个小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 200 平 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设高为 a,宽为 3a,长为 4a 那么横切之后,表面积增加 2*3a*4a 厘米的铁丝折一個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棱长是多少?如 果用纸糊满框架的表面,至少需要纸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36÷12=3 ㎝ 6×3×3 =54 平方厘米 34.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形侧面展开恰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 高为 8 分米它的体积。 答案: 长方体的高=底面周长=8 分米 长方体底面边长=8÷4=2(分米) 体积=底面积×高=2×2×8=32(竝方分米) 35.12 颗糖平均分给 3 个人,每人分得这些糖的几分之几? 12/3=12/3 36.把三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表面积就比原来 減少了 120 平方厘米,拼成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 120÷4=30(平方厘米) 3×4×+1×2=14(个)小正方体的面积 14×30=420(平方厘米) 30×6×3=540(平方厘米) 37.向一个长 24,宽 9 高 8 的长方体水槽中注入 6 深的水,然后放入 一个棱长为 5 80%要磨出面粉 640 千克,需要多少千克小麦? 答案 640/80%=800(千克) 43 王老师到体育用品商店买了 5 只小足球付出 100 元,找回 32.5 元每只小足球多少元? 答案(100-32.5)/5=13.5(元) 44 食堂里第一次买来白菜 25 千克,第二次买来白菜 175 千克按每 千克白菜 6 角钱计算,食堂里买白菜┅共用去多少钱? 剩下的种苹果树 苹果树占几分之几? 答案 1-(2/5+1/3)=4/15 50 一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的水池,长 5 米宽是长的 3 倍 ,宽多少米? 答案 5*3=15 米就这些咯!朢采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长方体木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