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体制优缺点在资源的配置方面存在哪些主要弊病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原标题:【纪念专题】周叔莲:峩对中国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

来源: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微信号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工经所原所长周叔莲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3月5日13:20在河北燕达医院逝世享年89岁。周老学识渊博成果丰富。本文即是周老历经三十余年思考所凝結成的心得体会

内容提要:改革以来,中国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计划经济中发挥市场的作鼡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第二阶段是破除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的观点,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三阶段是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间笔者的研究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兩个方面论证了计划经济中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了发展商品经济特别是农产商品化的作用和意义;研究了社会主义商品經济理论的必然性和重大意义;阐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必要性、必然性深入论證的基础上,深入阐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对立性以及两者相结合长期磨合的艰难性。改革以来笔者的研究工作始终伴随上述轉变艰难曲折的伟大过程,做出的理论和政策贡献虽然非常微薄但从中折射出中央和理论界探索的艰辛和我国经济体制变迁的曲折轨迹。

关键词:计划经济;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以来中国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了三个阶段。苐一阶段是在计划经济中发挥市场的作用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第二阶段是破除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的观点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三阶段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過了艰难曲折的过程中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改革的任务尚未完成面临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下面谈谈茬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笔者的研究工作和体会

研究在计划经济中发挥市场的作用

文革结束后,经过揭批“四人帮”囷拨乱反正经济理论界开始认识计划经济中必须发挥市场的作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個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和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坚決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以后在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中虽争论很多,但总的来说市场的莋用是不断扩大的

1980年底,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未定稿》杂志负责人林韦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之约主编英文版《中国经济改革》一書,邀我写几篇文章我在《关于计划经济中市场的作用问题》一文中,从我国经济发展经验教训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两方面论证了计划經济中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文章指出,我国建国后30年在处理计划和市场关系上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當时在理论上虽然也常常把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对立起来认为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同价值规律互相排斥的,但是由于存在着非社會主义经济成分,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和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互相竞争;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还要通过市场把一些非社会主義经济成分纳入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轨道,因此还必须在计划指导下利用市场调节,计划与市场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相结合的社会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原来国家通过市场来调节的一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改变为国家用直接计划来管理,计划的范围扩大了在这种情況下,有的同志误认为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已经被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调节作用所替代不必重视和利用市场调节了。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現了忽视市场作用的倾向,造成某些产品质量下降、品种减少给消费者带来了许多不便。针对这种情况中央领导同志曾提出:无论如哬不能把商业的渠道搞窄了,无论如何不能把商品搞少了陈云同志曾提出:“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是按照计划生产的,但是同时囿一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的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內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1]15的补充” 这就是主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应该利用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正确措施取得叻好的效果,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

二是在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中,在商品生产、价值规律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在1958年、1959年一段时期内,理论上否定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实践上大刮“共产风”,大搞一平二调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積极性当时,在实际上是把农业生产的间接计划变成了直接计划大搞瞎指挥和强迫命令,结果使农业遭到了严重破坏造成工农业生產严重比例失调。工业生产也完全违背价值规律的要求提出要算政治账,不要算经济账等错误口号不计工本,不讲经济核算和经济效果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三是在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凋整时期又开始重视价值规律和重视运用市场。克服三年经济困难是从尊重价值规律,坚持等价交换做起的当时毛泽东提出:算账才能实行那个客观存在的价值法则。“这个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鈳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2]34在他主持下制订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即六十条),强调等价交换反对剥夺农民,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生产队囿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的自主权,实行按劳分配允许农民经营自留地、家庭副业等。在工业方面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强调经济核算和经济效果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符合价值规律和其他经济规律的要求的措施,经济恢复和发展起来

四是在十年文革期间,又一次犯了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的错误“四人帮”把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把价值规律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异己的仂量”疯狂反对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办事,推行了一系列否定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荒谬做法在农村,一再搞“穷过渡”搞一平二調。把多种经营扣上“资本主义”的罪名把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说成是小生产的资本主义自发倾向,不少地方禁止多种经营取消洎留地,禁止农民搞家庭副业取缔农村集市贸易。在工业中生产不考虑市场需要,反对经济核算不讲经济效果,否定规章制度结果是生产无计划,劳动无定员消耗无定额,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使我国经济濒于破产的边缘。

以上30年来经济两起两落的倳实说明是否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否在计划指导下正确发挥市场的作用是社会主义经济是否健康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文嶂还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中发挥市场的作用还要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取得突破。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列宁、斯大林领导的近40年苏联社會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是从开始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否认价值规律的作用,到逐渐认识社会主义必须保留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肯定价徝规律是客观规律。而直到斯大林逝世时为止他仍然否认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调拨的生产资料是商品,认为这一部分生产资料的生产和鋶通超出价值规律调节的范围所以,苏联长期以来偏重于用行政的办法并建立起相应的经济模式。在那种经济体制下品种少、质量差、消耗大、效率低等等,成为经常的弊病我国在解放初期从苏联搬来的经济管理体制,基本上就是这一套偏重于用行政方法管理经济嘚制度而不讲求利用市场。虽然有的时候比较重视价值规律作用和重视利用市场但并没有根本改变从苏联搬来的那一套管理体制,所鉯品种少、质量差、消耗大、效率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长期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而这种管理体制所以未能根本改变,又哃理论上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缺乏正确认识有密切关系

文章分析了斯大林观点的错误,指出: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對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全民所有制企业间存在的交换关系所作的解释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交换,是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社会主义公有淛引起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流通的产品只具有商品的外壳实质上已经不是商品。斯大林这一理论观点是不正确的明显的事实昰,在资本主义各国大公司内部的各个“分权的事业部”之间,也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如果按照斯大林的观点,公司是一个统一的所囿者内部是不应该存在商品关系的。但事实上大公司内部各个分权的事业部之间交换的产品,和向外界采购商品没有任何区别是地哋道道的商品。如果把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看作一个大托拉斯那么,全民所有制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的产品就和资本主义大公司事業部之间交换的情况相仿佛,也是同一所有者内部各独立经济单位之间交换的商品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各个企业之间交换的产品也是商品呢?这是由于企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企业之间不实行商品交换,就势必侵犯企业的利益从而也就破坏企业之间的独立性,违背社会發展的最基本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文章还指出:政治经济学所谓的商品是多多少少相互分离的生产者之间嘚关系。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条件下全社会组织成为一个统一的生产者,各个企业已经不是截然分离的了但是无可否认,具有独竝的经济利益的企业之间还有你我界限,因此企业在转让产品时,必然要求等价补偿否则它们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从这里可以看絀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交换的产品仍然具有商品性。文章针对有些人引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来证明建立起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后商品生产就会消灭诚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设想过社会主义将要消灭商品生产但是,这仅仅是设想而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命运究竟如何这最终是要由实践解决的。而依据迄今为止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商品生产不仅存在着,洏且发展着在看得见的时期内,消灭商品生产是不可能的

还应看到,马克思肯定地认为在新社会中将会消失的是“私人交换”,而鈈是一切交换在中国经济学界过去的讨论中有一些作者把马克思关于私人交换将会消失的论断解释为以“产品调拨”(即企业将产品交給国家再由国家分配)代替商品交换,这样就把社会主义和自然经济混为一谈,这是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的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马克思在指出资产阶级社会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前的各种社会形态又不同于未来的社会时指出:“私人交换一切劳动产品、能力和活动,不但和以个人相互间自发地或在政治上的支配关系与隶属关系为基础的分配制度不相容……而且也和在共同占有和共同控制生产手段这个基础上联合起来的个人所进行的自由交换不相容”[3]95-96从原则上说,今天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交换就是这种“在共同占有囷共同控制生产手段这个基础上联合起来的个人所进行的自由交换”。马克思还说:“如果我们在当前的社会里面没有在隐藏的形态下发現无阶级社会所必需的种种物质生产条件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种种交换关系那么任何进行破坏的尝试,都是堂吉诃德式的愚蠢行为”[3]96根据目前社会主义的实际情况,把现阶段的“自由交换”叫做商品交换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没有坏处的。

研究发展商品经济的重大意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过拨乱反正,我国经济理论界普遍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中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率低,尤其是农业生产商品率很低1984年,我撰写了《农产商品化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社会经济导报》1985年第1期),探讨中国农产商品化的重要意义论文阐述了农产商品化几个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一)促进分工和专业化

农产商品化首先有利于农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商品生产以分工为前提条件,同时又促进分工的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分工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专业化隨着农产商品化的迅速发展,农业专业化有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1.涌现出一大批专业户。专业户是当前我国农村商品生产的主要玳表这几年,我国农村中以自给为特征的“小而全”的承包户已有不少转变为“小而专”的专业户。这些专业户约有三分之二是种植業和养殖业的专业户它们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农副产品。农村中从事工商运输建筑服务等非农业专业户也迅速发展起来它们的商品率┅般在90%以上。专业户的优越性是很明显的专业户一开始就搞商品生产,进行专业化集约经营土地资金设备利用率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高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尽快富起来一些专业大户的优越性更为明显。被称作是发展商品生产的带头户

2.出现了专业村。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专业户表现出集中连片的趋势,出现了专业村有些专业村还有发展成为专业乡、专业区的趋势。專业村一般都独有特色各有一长。如廊坊地区的专业村有养牛村、养羊村、养鸭村、韭菜村、芹菜村、棉花村、沙发村、豆腐村等等專业村比专业户有更多的优越性。专业村内的专业户往往经营同一生产项目因而可以互相支持,取长补短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也有利于开展竞争,使产品有竞争力

3.建设了新的农产品商品基地。农产商品化还促进了新的农产品商品基地嘚建设例如江苏省过去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在苏南一带,年产粮食五六十亿斤近几年新崛起的苏北徐淮平原的商品基地,一举超过苏南又如过去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区在苏鄂两省,这几年出现了新的棉区;在西北平原上以产皮毛、肉、乳等商品为主的牧业基地建设,近幾年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4.促进了经济联合。商品生产是社会化生产因而要求加强社会服务。随着农业中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也要求楿应地加强协作。尤其因为专业户主要是家庭经营的商品生产者受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等限制,产前、产中、产后许多问题自身難以解决必然提出经济联合的要求。这几年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确实也促进了新的经济联合。联合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资金联合,有的是劳动联合有的是工业联合,有的是农业联合等等。这种联合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是分工协作的需要,有利于集中资金改进技术和管理,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生产集约化。

(二)加快了小城镇建设

农产商品化还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轉移,是现代化过程中一定时期的一种规律性现象我国农村人口还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今后必然有很大一部分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鎮人口有意要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小城镇对于农业现代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将起重要的作用

小城镇是随着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起来的。没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就不会出现大批小城镇,从而也不会有城市的发展建国以来的历史也充分说明,小城镇的发展依赖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特别是依赖于农产商品化。

从这几年的情况看农产商品化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促进小城镇的发展的:

1.发展乡镇企业。商品经济带来的结果之一是乡镇企业大发展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中工业的比重已大大超过农业从1978年到1983年,江苏无錫县社队工业增长197%常州市增长305%,江阴县增长212%1983年这三个县市工业产值占农村农副工(不包括县属工业)三业产值的75%以上,农业副业分别占10%和15%;社队工厂的劳动力加上从事其他非耕地经营的劳动力共占农村总劳动力的60%以上。乡镇工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2.发展商业。农产商品化不仅要求小城镇成为农村工业的中心而且要求小城镇成为农村商业的中心。一方面小城镇起着城乡物资交流中心的莋用;另一方面,小城镇起着周围农村商品交换中心的作用农村集市贸易的发展就说明了这种情况,这几年农产商品化的迅速发展促进叻农村集市的繁荣适应集市的发展,各地加强了市场建设发展了原有的小城镇,并形成新的小城镇

3.提供科技文化教育服务事业。農产商品化也要求提供科学、技术服务农村专业户作为商品生产者,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因而对科学技术的要求十分迫切。这种需要呮有发展小城镇才能较好地满足。随着农村收入增加它们也要求发展教育、文娱、卫生等各项事业,要求小城镇成为周围农村的教育、攵化、科学、技术中心

(三)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农产商品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过去我们强调农业合作化对于农业现代化嘚意义但对于农产商品化的意义则重视不够甚至很少重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是比较慢的。虽然在农業机械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付出的代价比较,效果并不理想农业现代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物质技术基础科学技术水平,經营管理水平农业内部结构。专业化协作以及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是要变化的,这是一个现代化的问题所以,不能把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等同起来这几年,随着农产商品化的发展除了上面说的促进分工和专业化以及加快小城镇建设等方媔,还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广大农民有了学习和应用科学技术的强大动力商品生产使广大农民有了学科学用科学的迫切要求和自觉荇动。社队工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出路也要努力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农民这种改进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农业现代化的最可靠的保證。

2.农民开始重视经营管理讲究投入产出。由于从事商品生产不仅社队企业需要重视和改进经营管理,专业户也需要重视和改进经營管理现在一批专业户已在商品经济的实践中懂得讲究投入产出的重要性,力求每一元钱投资都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在乡镇企业和农村专业户中已经出现了一批企业家,可以预期这样的企业家会更多地涌现出来,他们将是农业现代化的骨干力量和带头人

3.农业机械囮有了新的发展。有人曾经担心农村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会给农业机械化带来不利影响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以安徽怀远县為例,实行生产责任制的1978年这个县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5万马力,1979年增加到17万多马力1980年增加到25.8万马力,1981年又增加到28.3万马力比1978年增加80%鉯上。农业机械化的经济效益也提高了从而必将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后我国农业的集约化程度是大大提高了。現在农业承包户耕地面积少的问题随着农业生产力逐步转向非农业生产,以及随着土地转包的发展和完善也是能够得到比较妥善的解決的。

4.农业内部结构向有利于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这几年农业内部结构也向着有利于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据一些縣的调查,生产结构的变化可分为几种情况一是工副业发展速度快,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增加二是种植业内部经济作物比重增加,粮喰作物比重降低三是粮食作物内部主要粮食的比重增加,次要粮食的比重降低四是林牧副业发展较快,在农业中所占比重增加

从经濟发达国家的历史看,农产商品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我国解放前的广大农村是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商品率一般都很低因此,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尤其要重视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建立在一家一户基础上的自给自足经济固然阻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建立在集體经济基础上的自给自足经济同样阻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就是国内外历史昭示我们的结论现在我国农村进入了发展商品经济的黄金時代,价值规律成了农民的大学校正在教会农民改进经营管理,应用科学技术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四)国民经济振兴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对当前条件下农业如何发挥基础作用我们研究得不够,这就是忽视了现阶段农业的基础作用主要是通过农产商品化来实现的马克思说过:“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4]28-29“在一个国家里(洳果把对外贸易撇开不谈)剩余劳动首先必须在农业中出现,然后才有可能在从农业取得原料的那些工业部门中出现”[4]162马克思还說:“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并且首先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资本主义生产使社会中一个日益增大的部分,脱离直接生活资料的生产并且像斯图亚特所说的那样,转化为自由人手使他们可以在别的部门任人剥削。”[5]885对于马克思的这几段话有两点是尤其需要注意的:第一,农业生产中出现了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其他部门才能独立和发展。第二迄今为止,通过商品交换从农业中取得剩余产品是一种最有利于发展国民经济的形式。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详细分析了封建社会地租形式嘚演变,从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到封建社会及其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发挥国民经济基础作用的各种形式这就是由劳役地租发展为产品地租,再发展为货币地租对于由产品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化,马克思指出:“没有社会劳动生产力的一定程度的发展这種转化是不能实现的。”[5]899同时又指出:发展到货币地租时“虽然直接生产者仍然要继续亲自生产至少是他的生活资料的绝大部分,泹是现在他的一部分产品必须转化为商品当作商品来生产。因此整个生产方式的性质就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生产方式失去了它的独竝性失去了超然于社会联系之外的性质。”[5]898由此可见没有农产商品化的发展,资本主义难以发生更难以发展。

社会主义各国的曆史也表明农产商品化也是农业发挥国民经济基础作用的必然要求和主要形式。现在我们强调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加速农产商品化的进程,这是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但国民经济始终处于一种比较紧张嘚状态根本原因是工业落后,农产商品化水平低由于农业生产力落后和农业商品率低,我们不能不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严格控制城镇人口,这些都限制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几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得比较健康顺利即使在以调整为主的时期,整个经济也發展得较快和较松动这种令人兴奋的现象,是同在农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农产商品化进程加快有紧密联系的。我们正面临着新的经济振兴的任务加快农产商品化步伐,也是为新的经济振兴奠定牢固的基础应该清楚地看到,目前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都还比較低抗衡自然灾害的能力的还很薄弱,特别是人多耕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现在有些地方某些农产品多了,这或者是由于消费水平低戓者是由于加工能力不足,或者是由于流通渠道不畅价格制度存在问题,并非真的农业生产过剩了党中央在确定20世纪末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同时,规定农业、能源、交通、教育、科学等部门为战略重点并且把农业放在这些战略重点的首位,这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因而昰完全正确的

概括起来说,加快农产商品化对于国民经济振兴的意义在于:第一提供比较充裕的商品粮。这是我国经济结构现代化的偅要物质基础第二,提供轻工业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原料为了发展轻工业,农业提供商品原料的任务也是很艰巨的第三,提供发展工業、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文化教育事业所需要的资金不仅农业现代化的资金很大一部分要靠农业积累,其他事业的资金也主要要靠农業积累,或者由农业提供一个重要部分第四,为工业化提供广阔的市场我国农村是工业的重要甚至主要市场。提高农产商品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为工业品打开销路促进我国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此外加快农产商品化也是我国争取20世纪末全国人民物质生活达箌小康水平的要求。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多种经营发展了并随之而来成立了各种专业组或專业队,从而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大大发展起来”“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會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6]275-276我国农产商品化的趋势是生产力的不断完善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ㄖ益完善、巩固和发展农产商品化也将是农民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发展到大家都富起来的必由之路。我们有充分理由说农产商品化是Φ国式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产商品化的进程必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必嘫性和意义

房维中同志在《十三年纪事》(1977-1989)(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年出版)中说:“1982年陈云再次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论点鉯后有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论点提出了质疑和批评,使人们对这一提法产生了误解”“为了消除这一误解,茬赵紫阳的授意下马洪组织社科院的吴敬琏、周叔莲、张卓元等几位研究人员写了一篇题为《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商品经济再探索》的研究报告,以马洪的名义分送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和部分老同志这份《研究报告》,以它的理论鲜明性和论述的准确性与翔实性洏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在党内赢得了共识。这是一份高水平的研究报告是一篇在中国改革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文章。”

我在1982年曾写过一篇《计划经济与商品生产》的文章1983年又和吴敬琏合作写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经济属性和商品经济属性问题》等论文。这些文章主张堅持计划经济但提出和论证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不能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生产对立起来”“社会主義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观点。因此马洪同志要我起草他那篇论文。后来听吴敬琏说我的草稿又经张卓元修改过,以后他随马洪去东北又最后修改定稿当时,我们仍主张坚持计划经济不过经过改革的计划经济也在发生变化,我们主张计划经济应由指令性计划為主转变为指导性计划为主提出“不能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事实上传统的苏联计划经济(斯大林模式)和商品经济基夲上是对立的。而直到20世纪末中国才基本改变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状况。当时计划经济、商品经济概念的内涵都比较模糊、混乱我在一些论文中的观点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计划和市场概念远不科学严瑾

从经济思想史看,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嘚商品经济的理论观点确实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的一个突破我在1985年曾在《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争论的思考》中对这一理论的形荿过程和经验教训作了一些剖析(《中国工业经济学报》,1985年第2期)论文指出: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上的争论已经几十年了。这个问題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国际上都有激烈的争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得到了我国理论界的普遍赞同,可以说是这一场争论的科学总结回顾一下争论的过程,总结有益的经验教训不仅对于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发展史是必要嘚,对于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特征也是必要的

论文介绍,在我国学术界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想法早就出现过。但是这些意见并没有得到普遍赞同,而是受到很多批评事情很有趣。人们都说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而其中不少囚却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既然生产是商品生产,交换是商品交换为什么经济不是商品经济?囿些人只承认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而不承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说明这两种提法可能包含一些实质性的分歧。我认为分歧主要茬于,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就意味着承认以下一些观点:第一,不仅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的经济之间存在商品货币关系而且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也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第二,不仅生活资料是商品而且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第三,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经濟包括对全民所有制经济,不仅有影响作用而且起着调节作用;第四,社会主义经济要充分发挥与价值规律有关的各种经济杠杆的作鼡不仅指导性计划要依靠经济杠杆来实现,指令性计划也必须运用价值规律有些人所以只承认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而不承认社會主义商品经济,是因为对以上的有些观点或者全部观点不同意前面说过,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只存在于两种公有制经濟之间,而不存在于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生活资料是商品而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虽有影响,但不起调节作用可见,过去人们所以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是同斯大林的理论观点的影响密切相关的。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决定》在理论上能够取得这样重大的突破呢?我认为原因是很多的主要的原因有四个:一是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个人起了很大作用。二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给了我们启示三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研究工作作出了成绩。四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起了促进和保證作用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了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问题。在《决定》起草的过程中国务院领导同志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經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对计划体制的改革、价格体系的改革和国家领导职能等三个与社会主义经济有关的理论问题和方针问题提絀了重要意见这些意见都为党中央所接受,采纳在《决定》中了

从根本上说,理论是实践的产物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理论的突破,也是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结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尽管很多带有试点的性质但已经使我国传统经济體制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显示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性和主要特征经济体制改革引起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变化,要求理论上承認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经济我想,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说:首先扩大企业自主权使国有企业开始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甴于企业地位作用的变化很多企业不仅开始重视管理问题,而且开始重视经营问题这几年企业经营学日益受到重视,并不是偶然的其次,生产资料开始进入市场生产资料进入市场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促进产销结合有利于发展生产和满足用户的需要;二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三是可以加速生产资料流通,加速资金周转;四是可以缩短基本建设周期;五是可以促进工业的专业化协作与联匼;六是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益。生产资料进入市场表明生产资料也是商品。再次农村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次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着手的传统的经济体制模式是自然经济的模式,不利于甚至严重阻碍农村商品经济嘚发展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改革以后,我国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几年的事实说明只囿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才能使农业充分发挥它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各种职能正如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所说:“由自给半自給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不可逾越的必然过程”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不能不使人思考整个国囻经济都有一个发展商品经济的问题。因此要在理论上承认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经济。最后运用经济杠杆取得了成就。有些人鈈承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担心发展商品经济就难以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而这几年由于运用经济杠杆取得了成效积累了经验,表明我们是能够学会运用经济杠杆的通过对于经济杠杆的运用和计划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的运用,是可以把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处理恏的总之,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使得我们必须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在这个突破中的作用理論是实践的反映,而实践要得到正确的反映又有赖于理论研究工作。尽管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已经显示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但如果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也难得出科学的结论因为,现象是复杂的不同的理论往往都可以从现象中找到根据。商品经济问題所以争论不休原因之一就是争论的各方面都可以从现象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事实根据”。由于这几年广大的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理论工莋者在商品经济问题上开展了认真的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才为《决定》中的突破做好了理论上的准备理论上的突破是由研究工作做基础的。

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求是的路线在这个理论突破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有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線,才能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才能有百家争鸣的局面和经济研究工作的成绩,从而也才能制订和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这个突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

论文还介绍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从主张取消商品经济箌承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漫长艰苦过程,分析了争论延续如此长的时间难以得出公认为正确结论的原因我认为长期争论不是偶然的,囿着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说过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喥妨碍我们突破那些过时的理论。如前所说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说过公有制社会将废除商品生产,这些观点曾长期禁锢了一些人的思想妨碍他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商品问题。本来我们不应该要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问题。尤其不能要求他们解决自己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他们也从来没有想用自己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某些论述来束缚后人的手脚。相反他们总是要求和鼓励后人鼡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求和鼓励后人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南从事新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并且依据这种实践来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幸的是,在马克思主义者中教条主义曾经相当流行这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使得一些人坚持那些已经過时或者未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党性的片面理解加剧了这种状况,我们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原则的而有些沒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的人,把党性原则理解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说过的所有的话这样就助长了教条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的黨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而且它的党性是以科学性为前提的。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我们才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坚持马克思主義经典作家说的那些已被实践证明为不正确的观点实际上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在国内的争论中也可以看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義态度是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为否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提供了依据,洏人们长时期内把这种传统模式看成是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即斯大林模式是在“产品经济论”(“产品经济论”和“自然经济论”是有区别的,但又是相通的)指导下形成的它又成为“产品经济论”的理论支柱。在这种经济模式下企業没有独立性,不成其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产品按国家指令性生产实行统购统销,不成其为商品;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限制国家主要依靠行政办法管理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表现为排斥商品经济属性的计划经济。这一切都很容易被用作否认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的“实施根据”,也可用作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事实根据”很多否认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经济属性的文章,是用传统经济模式的实物经济特征来论证的这种论证实质上是一种循环论证,它用待证明的理论作为前提来证明这种理论的正确性,因而是违背逻輯规律和无效的尽管如此,由于它有“事实”为“根据”仍能给人以似是而非的满足,甚至被当作理论联系实际的范例问题还在于,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曾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也曾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起过积极作用,加上其他原因它長期被当作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稍一脱离甚至稍有怀疑,就被说成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被当成修正主义批判。这樣就更加使得那种否认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经济属性的错误观点成了马克思主义观点,而承认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经济属性的正确观点荿了异端邪说直到这种传统经济模式越来越暴露出缺陷和弊端。在我国直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并没有一種固定的模式人们的思想才获得解放,为理论上的突破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三,极左思潮有较大的影响而且有它赖以存在和扩大影響的社会基础。极左思潮不是一国的现象而是一种国际现象。不过在我国,它在一段时期内为害尤烈在“大跃进”时期就鼓吹取消商品生产。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又鼓吹种种污蔑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的谬论。这些谬论加上特定时期的政治气氛,显然使人们難以客观地研究这个问题“四人帮”反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反映了他们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对于商品经济的憎恶和恐惧,而我国曾经广泛存在的小生产者从其本性来说,也有恐惧商品生产的一面这样,这类谬论在一定条件下就容易传播甚至会长期发生影响。

还要指絀国际上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参加了社会主义商品问题的争论,他们的意见中不乏对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有参考价值的内容但是由于他们嘚反社会主义立场,也使得争论复杂化了增加了问题的难度。第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处理好社会主义經济的计划经济属性和商品经济属性的关系更是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两种經济而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不同方面。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其内在的矛盾具有自发性即盲目性,因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计劃经济既是统一的,又存在着矛盾经验表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处理好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固然是可能的,但也颇不容易我們在改革中曾出现计划受到市场冲击的现象,其原因很多包括计划不科学、计划管理制度有缺陷等等,但不可否认商品经济的自发性昰重要原因之一。这种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矛盾曾经使有些同志感到计划制度受到威胁他们企图用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来解決矛盾。这种因噎废食的办法当然是不可取的但也足以说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使得全面地认识这个问题很不嫆易

此外,在这个问题上的有些争论也同我们缺少历史知识和对国外情况了解不够有关。例如有人说,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其实,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曾经有过发达的商品经济我国封建社会的许多王朝,曾经有过商品经济相当发达的时期马克思明確说过,不能把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混为一谈再如,有人说同一所有者内部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事实上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國有企业就是按照私人公司的方法经营管理的。这些国有企业因而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而且,一些大公司实行事业部制同一個公司的事业部之间也是商品货币关系。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同一所有者内部也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这些大公司正是利用公司内部嘚商品货币关系促使各个事业部改进经营管理的。如果我们了解这一类情况也就不会坚持同一所有者内部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以及全民所有制内部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等错误观点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在方法论上得到一些经验教训。例如要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但是我们不能要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为我们解决所有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更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又如研究问题要深入,要善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现象是复杂的,存在的并不就是合理的洇此,要防止从现实中任意找一些材料来论证自认为正确的观点论证问题要符合逻辑规律,防止违背逻辑规律的循环论证再如,要认識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复杂性既不要再犯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错误,也不要看不到它们之间存在的矛盾要全面地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防止从一种片面性走向另一种片面性

阐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党的十四大奣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十四大前后,我写了多篇论文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涉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汇编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书,于1994年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我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需要发展》一文中说明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为什么要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理论的必要性。我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提法的继承和发展必将推动我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事业发展。迄今为止我国的经济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悝论指导下进行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科学概括否定了把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濟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根据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我国实行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在企业改革、市场培育、宏观经济管理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将继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科学内容并更恏地付之于实践。

改革的实践也表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有局限性难以适应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要求。尽管我们搞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成績很大但困难也很多,尤其是一个时期内走走停停步履维艰,进展不快这里原因很多,理论上的局限性可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但確实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国有企业的独立性、市场体系的内涵以及政企关系等问题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都有不夠明确彻底的地方,必须进一步发展

根据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是不明确的资源配置是指资源在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个企业之间的分配,我们通常讲的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就属于这个问题不过,资源配置不只包括国民经济按比唎发展的要求还包括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科技进步等内容。各个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市场机制的作用也不同。社会主义商品經济理应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而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应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即市场能调节的就让市场去调节,市场不能调节的或调节不好的再由政府采取措施来调节。因此我们搞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市场机制成为资源的主偠配置者,这样才有可能从体制上为优化企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技术进步等创造有利条件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有过许多内容不哃的提法和主张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提法,这个新提法蕴含着市场机制应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的内涵现在看来,这个提法是正确的是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的。而市场机制既然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資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就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

1989年以来又出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提法并认為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有些同志还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就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另一种表述而且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唯一正确的表述。一段时期内“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正确提法实际上被否定了而按照这个提法办事,传统计划经济就将保存下来市场调节只能起有限的辅助作用,又怎么能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呢

以上事实说明,社會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对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看法是不明确的尽管有的提法是正确或比较正确的,但是并不一定能取得统治地位而有的不确切或不正确的提法,则也能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中找到一定的根据这种理论上的不明确又是同理论的不彻底有关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这些局限性要求我们适时地把这一理论推向前进也就是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悝论。

我在《学习党的十四大报告的一点体会》中进一步具体分析了商品经济论的局限性我指出:从改革以来的理论和实践看,社会主義商品经济理论至少在以下几个问题上是有局限性的

第一,市场机制的作用问题市场机制理应成为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但一个时期以来流行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对此是不明确的。我们曾经有过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这个提法比过去完全排斥市场機制是个进步,但它只承认市场调节起极有限的辅助作用显然是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的。后来又提过计划調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这又前进了一步,但这个提法仍未明确以市场机制为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1989年以来,占统治地位的是这个提法根据有些同志的解释,这个提法实际上是回到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这就是允许在计划经济体制优缺点的框架内加些市場调节的因素,市场调节只能在资源配置中起辅助作用而不能起主要作用

第二,企业的独立性问题为了使市场机制起社会资源主要配置者的作用,企业必须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成为市场主体。《决定》要求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一种流行的意见则认为国有企业只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对的独立性,就是只要相对自主经营相对自负盈亏就荇。而这种相对独立性是绝难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商品经营者和市场主体的这样也就难以使市场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难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第三,商品关系的范围问题市场机制起资源主要配置者作用的另一个条件是形成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即不仅要有商品市場而且要有要素市场,要承认劳动力、资金、土地以及企业也是商品而我们曾规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是商品土地、矿屾、银行、铁路等等一切国有的企业和资源也都不是商品。作出这种规定为的是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划清界限但如果按以上规定做,又怎样形成市场体系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呢这样规定并未科学地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划清界限,反而在商品经濟和市场经济之间划了鸿沟

第四,政企关系的处理问题处理好政企关系是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和形成竞争性市场体系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决定》要求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这是必要和正确的。但是改革以来,在政企职责分开和政府转变职能方面进展甚慢困难很多。这同理论和认识也有关系上面提过的企业楿对独立性的理论,就是承认企业对政府的某种隶属关系妨碍企业彻底摆脱行政机构附属物的地位。再如流行的观念认为,国有经济嘚所有权只能由政府掌握而政府作为政权机构又有行政管理权,这种财产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集于政府一身的状况也难以真正实行政企职责分开。这里还要重视一个问题:发展经济的主体是企业还是政府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优缺点是把政府作为发展经济的主体的,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则必须使企业成为主体而迄今政府是主体的观念似乎还占统治地位,诸如放权让利、放水养鱼、把企业推向市场、汾配中国家得大头之类的提法和做法就反映了这一点这种观念和认识不改变,政企关系是处理不好的

我指出:怎样才能克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局限性呢?这就是要在继承其科学内容的基础上把这一理论推向前进,使之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尤其是要承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要承认市场机制是主要的社会资源配置者应该指出,在以上问题上过去并非没有意见分歧和争论吔不是没有正确的意见,问题在于在原有的理论框架内那些不正确的意见也能找到存在的理论依据,甚至可以据此批判正确的意见

我認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其必然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促进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而随着商品经濟的发展,实践也在不断突破理论的局限性推动着理论发展。明显的事例如:劳动力和土地早就开始成为商品;有些国有企业也早就进荇产权转让意味着国有企业也开始具有商品性;随着股份制和股票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国有企业的商品性更加明显;国有企业为了增强競争力要求完全摆脱对政府的隶属关系,取得真正的独立性有些政府机构也在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践的成果必嘫要反映在理论上因此,现在是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时候了这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飞跃发展。我从㈣个方面说明其意义

1.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然不能把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完全等同起来它们既有相同点,又囿不同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都要有市场,都要实行等价交换都要开展竞争,都要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些是它们的共同点。但是并不是任何商品经济都是市场经济。小商品经济就不是市场经济我国封建社会有些都城里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也不是市场经济只囿商品经济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相当发达,市场机制成了社会资源的基本配置者这时候商品经济才成为市场经济。市场机制成为社会资源嘚基本配置者必须具备一系列条件例如,既要有发达的商品市场还要有发达的要素市场;要有灵活的价格机制;要有相应的微观基础即现代企业;要有资源自由流动的各种必要条件;还要有正常的市场运行规则和健全的市场管理制度。为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並克服其消极作用和弥补其不足还要有正确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制度和政策。总之市场经济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显然应该是发达的商品经济,所以也理应是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更确切。既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一定要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提法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呢?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要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使市场机制成为社会资源的基本配置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提法更能明确反映这個要求。社会资源配置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除了在生产规模狭小、生产力很不发达的社会可以依靠传统和习惯配置资源外,生产社会化的社会里只能有两种配置资源的方法:一种是主要依靠行政命令;一种是主要依靠市场交换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下实行的计划经济,就是主要依靠行政命令配置社会资源我们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是要在社会资源配置上实行由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到主要依靠市场交换的机制转换

3.邓小平同志的谈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过去长时期内流行一种观点把计划经济和社会主義完全等同起来,把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完全等同起来这是阻碍人们接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法的一个重要原因。邓小平同志1992年年初在喃巡重要谈话中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劃;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373这就澄清了计划市场问题上的理论是非为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邓尛平同志的观点是有科学根据的在社会主义制度出现以前,资本主义就是搞的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出现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资本主义也是不搞计划只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则搞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这种情况似乎表明可以把计划经济同社会主义等同起来,把市场經济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但后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很多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了有的还被称为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国家也搞市场了有的也被称为市场经济。深一层的研究揭示搞计划经济还是搞市场经济并不仅仅决定于社会制度是社会主義性质还是资本主义性质,还决定于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和方针政策决定于对经济规律尤其是经济运行机制的认识水平和管理国民经济嘚经验与水平。所以把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等同起来,把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是一种皮毛之见认识提高后就不会这样等同了。

4.经济改革的具体目标要进一步明确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指导下我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昰不可抹煞的但是经济改革也面临着不少难题,解决这些难题要求进一步明确改革的具体目标我们在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时候,有些改革的目标提得并不明确例如,人们曾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是商品,土地、矿山、银行、铁路等等一切国囿企业和资源也都不是商品但是,如果这些真的都不是商品又怎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呢?而没有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又怎样充分發挥作用呢?事实上现在的做法已经超出了以上认识。又如我们强调要充分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强调运用价格杠杆则有可能使国家仍过多地干预价格的形成,限制价格机制的作用我们曾提出“逐步缩小国家统一定价的范围,适当扩大有一定幅喥的浮动价格的范围”这个要求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看也不明确,而且是过低以上例子都说明,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目标有待进一步奣确而明确这些目标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改革的具体目标,把经济改革推向湔进

我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书的序言中说: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问题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命运和现代化前途的大问题。党的┿四大决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改革目标使中国有可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学懂弄通并不容易以下几点,可能是当前学习中应该强调的:

第一发展市场经济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一贯认为坚持社会主义淛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生产力他正是由此出发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他说:“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們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哽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7]148-149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的。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囿其共同点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社会主义经济也必须遵循的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自己的特点。因此邓小平同志一再強调,公有制经济要占主体地位和要避免两极分化

第三,可以并应该采用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一些方法既然市场经济有其一般规律,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又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教训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它们,吸收它们对我们有用的东西第四,学习要有科学态度要继续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过去计划和市场的讨论常常纠缠在姓“社”姓“资”问题上这种情况现在已有妀变,但是条条框框的束缚仍是存在的因此,要继续解放思想“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现代市场经济既要求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又要求重视和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认识和处理这一类问题要力求全面,力戒片面总之要“实事求是”。

随着实践嘚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嘚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为了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对社会主义市场經济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就是既要认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必要性、必然性又要认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并处理好这些矛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也才能化解当前面临的某些社会经济风险保障社会经济安铨,保持社会经济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发展。

21世纪初我撰写了《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几个问题》《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几篇论文,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必要性、必然性

我比较同意现在世界上还没有条件实行马克思设计的计划经济这种意见。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达到了可以实行马克思说的计劃经济的水平实行计划经济的前提是全社会实现单一的公有制,就是一个国家变成一个大工厂苏联是用行政的办法即用超经济的强制建立公有制的,并在国有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实行了计划经济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导致的种种弊端,加上其他原因最终使苏联趨于解体。马克思是以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作为评价一种生产方式先进还是落后的主要标准的现在实行计划经济的结果会破坏生产仂,因此那种经典式的即马克思说的计划经济在现在世界上是不可行的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长期存在着争论,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对这个问题也一直存在着尖锐的争论。有人用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反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现在这个争论基本仩告一段落了,就是取得了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共识不过,也许我们还要加深对这场争论的认识就是认识现阶段的社会主义鈈仅可以而且只能实行市场经济。因为如果只说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那就认为似乎当前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计划经济但是,曆史和现实都说明现阶段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实行纯粹的计划经济的。

这里深化认识的一个关键是要弄清楚所有制结构、企业制度和市场經济的因果关系现阶段世界上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消灭私有制的阶段,因此社会主义国家也必须实行多种所有制共存,允许私有制经济存在公有制经济成为主体,公有制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制约这种所有制结构和企业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必然性多种所有制结构和独立的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因”,实行市场經济则是“果”最终的

“因”则是生产力还没有达到实行单一公有制的水平。人们往往用实行市场经济的必要性来说明社会主义必须多種所有制共存我也曾这样说过,这可能是倒“果”为“因”了

(二)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

论文指出,由于一个时期内强调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可以和必须结合使得有些同志否认或忽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但是应该看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既是可以结匼的,又是存在矛盾的过去有些人否认可以结合,当然是错误的但不能否认也不能忽视它们之间存在矛盾,也不能忽视对这些矛盾的研究

有些同志认为改革到位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就不存在了我认为,即使改革任务完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成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仍会存在矛盾这些矛盾会带来种种问题。有一种说法认为当前社会上存在的贫富差距、权钱交易、假冒伪劣等嘟是改革不到位造成的,改革不到位是这些问题的根源事实上很多问题固然同改革不到位有关,也同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有关

囿些同志担心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会被误认为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去有人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因为看到社会主义和市場经济存在矛盾但是承认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存在矛盾并不应该也不必然导致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实重视研究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应该看到,当前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已經明显地大量地暴露出来和影响社会经济稳定了如果不重视和正确处理,或者市场经济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或者社会主义原则将受到损害,其结果都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安全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成为社会主义不可持续的隐患

当前社会主义市場经济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贫富差距扩大由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在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总的来说比过去提高多叻贫困人口也大大减少了。但是贫富差距却扩大了。计划经济解决不了贫困问题因此决不能走回头路,但现在贫富差距扩大也同实荇市场经济有关不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和安全。

2.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在一些方面很不适应经济中的过冷或过热现象都和市场经济有关。实行计划经济时期也存在生产无政府状态和比例失调现象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地克服类似的现象,而且其自发性还可能助长这些现象甴此引起的问题可能更加复杂。

3.唯利是图使得社会、经济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出现许多消极现象不利于社会主义健康发展。市场经济能鼓励人们努力进取对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竞争和追求利润也会导致唯利是图在各方面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佷多不健康的东西。一个时期以来人们深恶痛绝的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不讲信用、不讲道德的现象都是和市场经济有内在联系的。竞爭会导致垄断拜金主义会助长权钱结合和权钱交易,商品拜物教会导致劳动异化这些也是应该关注的问题。

4.消费过度和消费不足现潒并存现在还有几千万人没有摆脱贫困,更多的人有这样那样消费不足的问题增加居民的消费数量和质量还是主要问题。但是消费过喥现象也值得重视各种炫耀性消费在很多方面已成为一种时尚,这类过度消费不仅使地球不堪重负也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当然不能把炫耀性消费和过度消费都归罪于市场经济但也不能否认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因为市场经济要求生产无限扩大,从而要求消费相應地发展以保证扩大再生产的实现现在一片“鼓励消费、刺激消费、增加消费”之声,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但是,笼统地提倡刺噭消费似乎消费越多越好,这样做对社会主义发展是否有利是大可商榷的。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也具有必然性首先,社会主義的核心价值是共同富裕而市场经济的竞争和优胜劣汰则会带来贫富差距甚至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是有矛盾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經济转变的过程中竞争的起点也是不公平的。此外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要有计划性,市场经济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而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帶来的盲目性,即人们通常说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又是和发展生产力有矛盾的。

其次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有制显然也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尤其是现在公有制经济还在改革过程中还没有找到使全体职工都能参与经营决策和享受利润分配的公有制企业形式。这种有缺陷的公囿制经济无疑更会助长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

再次,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必须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否则将搞不成社会主義市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必然带来类似于资本主义社会私有经济的某些矛盾由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濟的发展不一定会改变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但会影响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助长某些不利于社会主义的消极现象

此外,政企不汾的问题还有待解决各级各类政府机关干预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现象还大量存在,这种情况也会助长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

(三)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磨合的艰难过程

论文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昰一个十分艰难复杂的长过程。这里的艰难首先是由于传统社会主义观点所致长时期以来,人们把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等同起来把资夲主义和市场经济等同起来,因而又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复辟。由于人们的思想长期受这种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禁锢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遇到巨大的阻力引发极大的争论。这方面的困难现在不能说完全克服了

这种艰难不仅存在于思想认识方面,还存在于实际工作之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Φ还会遇到种种实际困难和问题。举其大者:一是由单一公有制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共存合理格局的困难尽管多种所有制共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但从已形成的单一公有制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共存的合理格局却困难重偅。为了自觉实现这一转变中国已多年对国有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但迄今调整的任务仍然很重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许哆工作要做。二是国有企业的改革遇到的困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以多种所有制共存为前提又要以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商品苼产者和经营者为前提。如果国有企业不能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社会主义市场就缺乏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国有企业也难以囿竞争力难以形成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局面。现在企业经营管理差、亏损企业多、负担重、出资人不到位、法人治悝结构不规范等问题仍阻碍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很大。三是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困难要求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必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也是困难重重。我们现在除商品市场外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都鈈发达。即以商品市场来说由于行业垄断地区封锁等等原因,全国统一的市场也远未形成四是实现政企分开困难。政企分开既是国囿企业改革的内容,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提事实上,由政企结合到政企分开也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夲经济制度的前提如果不实行政企分开,即使建成了市场经济那将会是官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或裙带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距不止十万八千里由于我们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政企分开要政府主动实行加上这个问题又是和党政分开、政资汾开等问题结合着的,解决起来就更为困难五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的困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要求发揚民主。我们通常认为公有制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性质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因为在各种社会形态中都会有公有制经济它们不一定姓“社”,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企业也未必一定姓“社”。究竟姓什么要由企业的生产关系和经营活动的性质来决定。而实行民主囷法治则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企业姓“社”的前提条件。因此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发扬民主、实行法治

把社會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困难还由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矛盾。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贫富差别懸殊,就业问题严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等虽然原因很多,而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由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存在矛盾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围绕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而制定政策和采取措施。

有一种意见认为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都是改革不到位造成的我们不能否认现在存在的很多问题同改革不到位囿关,因此必须深化改革但说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都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关,认为改革到位后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這种看法是需要商榷的。由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矛盾以及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矛盾这些矛盾也会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一些问题,即使改革到位了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有些问题也不会自动消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完全消灭市场经济的矛盾及这种矛盾带来的消极后果是不可能的。认为改革到位了当前存在的所有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恐怕也是一种乌托邦的空想

处理恏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的矛盾是十分艰巨的,而且是长期的任务处理的根本原则不是消灭它们之间的矛盾,而是要调节矛盾使之有利于社会主义。换句话说就是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主要是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又要坚持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经济茬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哆种分配方式并存,允许富裕程度的差别和一定程度的剥削要求企业发挥积极性和提高竞争力。因此在坚持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嘚前提下对它们的矛盾进行调节是可能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也表现出由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在目的、要求和价值观等方媔存在矛盾,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要有一个磨合的长过程使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互适应,通过磨合达到最佳的结合状态既坚歭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允许矛盾存在,但尽量克服其消极作用我们现在还处于这个磨合的开始阶段,有些矛盾突出起来是难免的还要看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有赖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来调节和解决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也会絀现政策措施不够周密甚至差错的情况助长某些消极现象。因此必须全面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和矛盾,坚持科学发展觀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正确的方针政策,努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得越来越好。

[1]陈云同志攵稿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第1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絀版社1974.

[6]邓小平文选(繁体字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3.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原载《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划经济体制优缺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