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员工职业发展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及配套体系

“十二五”时期是学院按照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目标加速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体制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更好地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全面总結学院“十一五”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当前实际和发展目标编制本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学院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一伍”期间学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針坚持“依法治校、专业兴校、人才强校、勤俭持校、廉洁奉校”的治校方略,立足交通、面向社会、服务吉林、辐射全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以教学和学生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為根本,以全面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契机通过开展“改革创新发展年”、“人才培养质量年”、“示范校建设年”等主题年活动,更新办学理念强化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工作热情不断增强,学院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斷提升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学院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7年被批准为吉林省首批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8年被省政府授予“法律进校园先进单位”、被评为“全省学校卫生安全工作优胜单位”2009年被评为吉林省普通高校毕業生就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十一五”期间学院紧紧围绕“六项工程”开展系统建设,即: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特色专業建设工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工程;数字化、信息化校园建设工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实训工程;校园规划建设工程为保证“六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学院构建了与之相配套的“六个体系”即: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高职教育、成人教育、国际合作教育、证书教育、自学考试及多种培训和考试有机结合的多元化办学体系;依法治教、治学、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服务体系;勤俭持校管理運行体系;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党风廉政建设与防腐败体系。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建设目标已提前實现,为“十二五”期间继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改革、科研创新成果显著。“十一五”期间学院不断加大投入,重点支持师資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特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院实施的师资队伍建设“3111”工程,在2010年底前引进和培养百名硕壵或博士、10名专业带头人和再培养100名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骨干教师的计划即将完成学院专任教师达313名,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師127人“双师型”教师189名,在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90人;学院新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等14个专业创建國家级试点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4个、省级试点专业4个;创建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优秀课程30门;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一、二、三等奖各3项;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交通运输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专业带頭人4人;学院有省部级研究项目55项教师发表论文230篇,出版教材130部

办学条件和实习实训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学院占地面积达1080亩(含新購土地750亩)建筑面积达13.9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5700万元固定资产总值2.8亿元,图书馆藏书46万册;学院实施了校园“一卡通”工程校园数芓化、信息化建设成果突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党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水平以及办公效率明显提升,學院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学院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增加至7370人提前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规模发展目标。目湔设有6系4部、中外合作的戴尔特国际商学院和校企合作的吉刚汽车学院共开设36个专业(含专业方向)。学院是国家汽车运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校内建有45个实验实训基地,校外建有155个稳固的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突出了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特色。学生实踐动手能力强在全国63所高职院校参加的“比亚迪杯”汽车营销技能大赛上获一等奖,在“全国交通高职高专‘南方杯’测量大赛”上获┅等奖和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吉林省一、二等奖各一名、三等奖二名,在“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写作大赛”上獲吉林赛区一等奖道桥、汽车、工程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 以上在吉林省高职高专院校中名列前茅。随著办学条件和实习实训环境的不断改善学院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和研究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成立了我渻首家职业教育集团。学院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在探索实践“前厂后校”、“前校后厂”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牵头联合72家企事业单位成立了我省第一个职业教育集团--吉林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搭建了校企、校际之间合作的平台,形成了以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主线、企业主办为特征的“校企管”三结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吉林模式”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形成了师資链、信息链、实训链、实习链、就业链、产业链等多元链状结构提高了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校企深度合作和学生就业集团内企业向学院捐赠资金、设备、设立奖学金,以“冠名班”形式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有效促进了学院的改革发展,使学院的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均取得了协调、快速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执政能力显著增强学院认真学习贯徹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以优良的党风促进校风建设。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和民主党派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形成强有力的党团工作和辅导员工作队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党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后勤服务及体育比赛等多次受到上级领导机关的表彰和好评

“十┅五”期间,全院师生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学院的干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还不能适应现代高职敎育发展和学院快速发展的需要师资队伍、课程改革等方面还需加快建设步伐。“十二五”期间学院要以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为載体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快干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步伐,凝心聚力奋发图强,为促进吉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質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的背景

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吉林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责任更加重大学院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前景更加广阔。

(一)《纲要》为学院指明了发展方向

《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和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纲要》对高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是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战略对学院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长吉图(长东北)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规劃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重点发展以汽车、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光电子、现代物流、生物技术等产业,与学院主体专业方向一致学院作为长东北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配套人才支撑项目,被批准进驻先导区成为先导区唯一一个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基地,为学院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学院应主动适应长东北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与发展需要,提升服务国家主导产业、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的能力

(三)吉林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对学院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到2020年吉林省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公里将建设一个公路、水路、轨道交通与其他运输方式布局协调、衔接顺畅,智能化、信息化的现玳交通运输体系;全省汽车保有量2015年将达到300万辆汽车技术、售后服务体系将全面完善、形成网络。在吉林交通运输事业大发展的“黄金時期”迫切需要大批的路桥、汽车、工程机械、物流等方面的人才作为支撑和保障。学院是我省唯一一所以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应为吉林省“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作出新贡献,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前景,学院也应抓住机遇在行业服務中加快发展建设。

(四)学院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今后办学及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目前国家正在启动新一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設项目为学院提供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学院应按照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目标要求科学规划“十二五”工作,积极实践探索校企合莋人才培养新模式遵循高职教育规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合作育人、共同发展,紧紧围绕国家骨干院校的建设目标全面提升人財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三、“十二五”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办学定位,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依法治校、专业兴校、人才强校、勤俭持校、廉洁奉校”的治校方略,紧紧围绕国家骨干高等职業院校建设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增强办学活力,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提高人財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树立“经营学校”的理念实现学院各项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十二五”期间把学院建设成为办学专业特色鲜明,与经济社会发展聯系紧密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人才培养质量优良、国内一流的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成为吉林省、長春市特别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及交通运输行业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支撑院校全面实现校园数字化,在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重点专业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等方面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

四、“十二五”期间的建设项目和措施

“十②五”期间,学院继续贯彻落实 “依法治校、专业兴校、人才强校、勤俭持校、廉洁奉校” 的治校方略重点建设十项工程。

1、高素质高級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重点做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課程及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与实践强化和创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积极进取、崇尚实践的务实精神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善于协作的意识与能力;保证足够的顶岗实习实训时间坚持毕业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制度,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培养综合素质良好、知识能力强实践技能突出、深受企业和社会欢迎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水平保持就业率的稳定和就业质量嘚提高“十二五”期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继续处于我省高职高专院校领先水平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鉮。通过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风、学风建设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自我设计与自我发展积极推进以“订单班”、“冠名班”等形式为主体的订单式培养等先进的校企合作模式,在与企业合作的過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芓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倡导和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为切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继续实施与完善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加强教学与实习实训过程的检查与督导,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确保教学笁作的中心地位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托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因此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从三个层次仩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质量和水平即:一是以学院为主体的校内实训中心及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二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与行业、企业联合组建可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创业科技园;三是以行业、企业为主体的校外實训基地建设形成充分满足人才培养要求,校企合作共同负责学生实习实训计划的制定与管理实施的合作育人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2、体制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创新工程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制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重点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特色鲜明、互利共赢、形式多样、科学有效的长效合作制度机制体淛体系的区别,逐步形成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格局继续完善和实践“前厂后校”、“前校后厂”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同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合作,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实现学院与企业互动,以交通运输职教集团为中心建设200个融实践教学、顶岗实习、订单培养、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职业资格认证與职业素质培养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重点实践好与交通职教集团内大中型企业共同合作育人的“冠名班”,提高订單培养的规模与质量在实施上,要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从行业、企业聘请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为专业帶头人聘请一批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不低于50%形成共同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良性制度机淛体制体系的区别。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教师、工程技术、管理、后勤队伍建设,建立竞争和激励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突絀贡献率;推动绩效考核激励制度的建设,研究制定符合学院实际的绩效考核制度切实体现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的仂度,完善用人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优秀人才的成长和教师队伍的建设营造和谐氛围创造良好环境,形成关心教师、依靠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的良好激励和约束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

坚持依法治校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学院科学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遵循规律、科学管理以增强科学管理能力为重点,创新制度机制体制體系的区别体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在制度上保障学院持续健康发展完善招生、教学、资助、奖免、实习、就业、财务和资产等业务管理办法,推进学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完善岗位职责促进管理人员专业化。在抓好院级领导班子建设的同时,抓好中层党政领导班子的建设,并以此带动全院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形成一支富有朝气,业务精,能力强,勤政廉洁高效的管理干部队伍。

3、重点专业建设笁程加快重点专业建设,以重点专业建设带动全院其他专业的建设与全面发展根据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要求,继续突出以公路交通类专业为龙头的专业发展特色积极发展社会急需的高新技术专业,新专业开发不低於10个按照服务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专业建设工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峩院历史强势专业如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等一批办学历史长、社会认可度高的傳统优势专业;二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及吉林省支柱产业所需人才配套专业,如汽车电子、汽车整形、现代物流等专业;三是我国、峩省经济发展急需的新专业人才如城市轨道交通、轨道交通运营、轨道交通管理、高等级公路管理等新专业。优先为重点专业引进和培養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优先保证重点专业的教师到国内外的大学、企业、科技机构进修、考察和交流。

加强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繼续加大投入,坚持完善专业带头人选拔制度和教学名师、示范教师、优秀教学团队等评选制度抓好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養工作,逐步培养一批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建立健全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教育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完善教学管理措施与手段全面加强教学环节建设,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积极探索并加快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代表的课程体系妀革。“十二五”期间加快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体现高职及学院特色的实习实训及考核方法建设一个满足行业需求、服务社会經济建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主动适应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提高专业服務于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

加大教学经费特别是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改善专业办学硬件条件进一步充实现有实验室、实训基地的仪器設备,完善使用功能提高实习实训设备利用率,前三年学院实习实训及专业建设的投入每年达到1000万元左右后两年达到每年500万元左右。

夶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加强省级、学院两级精品课程建设,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建设一批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适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富有特色的优质核心课程。利用学院多年来产学结合积累的经验和优势推动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將技术成果和企业标准融合到课程建设中使课程体系成为开放的体系,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紧跟技术前沿为学生零距离就业创造條件。“十二五”期间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0门,院级精品课程20门

加强优秀教材建设。鼓励教师参与编写全国统编教材保持学院在省内囷交通类院校高职教材编写中的领先地位,建设一批与吉林省高职教育相适应的具有地域和行业特征的优秀教材

4、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纲要》的要求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建设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知识、能力专兼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高、业务工作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十一五”规划實施的“3111人才工程”使学院40岁以下教师均达到了硕士以上学历结构,“十二五”规划的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是使学院教师均达到具有“双师”身份和“双师”知识与能力结构的目标继续引进或聘用企业行业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加大兼职敎师的比例逐渐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加强校内“双师”素质教师嘚培养,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敎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使专业教师中具备“双师素质”的比例达到90%以上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通过教师培训、职业教育专题论坛、学术年会、专家报告会等形式,引导学院教师研究和实践职业教育新理论、新方法

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的培养、引进和管理工作。逐年扩大兼职教师承担校内课程的比例争取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到50%以仩。

开展多项教学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素质。每年度将开展多项教学检查评比活动为教师搭建平台,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进一步提高敎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增强责任感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意识,使教师自觉做好“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工作

5、改革与创新工程。进一步增强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观念强囮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通过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实践统一全院教职员工思想,提高改革与创新意识打造办好高職、办出特色的良好氛围。

实施改革与创新工程首先要继续实践“前厂后校”、“前校后厂”和“校企管”三结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总结经验形成学院特色的具有推广价值的创新成果。

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深化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知识系统型敎学体系建设与上述三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基于任务、岗位、流程、项目的“工学结合--项目导向”型课程和体系,带动整體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继续实施“1+1”人才培养过程改革,即学生在校期间既能获得学历证书又能获得职业技能证书,使双证书率达100%

“十二五”期间继续设立教学改革与创新专项基金,面向全院教师、工程实验人员及管理人员以教研教改课题的方式进行教改立項建设和管理,鼓励各教学单位、广大教师围绕教学改革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和精品课程建设,确立一批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未来发展囿较大影响的专项给予经费支持。对于其中的精品项目要争取省里及国家的支持。特别是要积极争取一批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學改革、课程建设的国家和省级的教研教改课题立项并积极推进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科研工作要面向科技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探索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良性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推进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合作争取获得更多和更高层次的纵向项目。繼续加强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各类横向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特别是要加强与吉林省交通运输厅、交通研究所及交通大型企业的技術合作,同时积极为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服务鼓励和支持教师发表高水平和高层次的学术论文,获得一批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十二五”期间,承担省市级以上应用技术科研课题不少于40项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不少于50项,力争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项

6、数字化、信息化校园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在位于长东北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新校区重点建设现代化的数字化校园完成学院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数字图书馆、办公自动化、虚拟实训中心、网络化、数字化教学、“一卡通”等应用系统的建设。

建设稳定、高效的校园网络基础平台主干网采用万兆双核心骨干网,支持IPv6下一代互联网融合数据、语音、视频等各种新的业务,提供高安全防护能仂实现网络无线连接,将网络延伸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建设校园数据资源的整合平台。采用存储区域网络、备份平台灾难备份和恢复等数据存储和保护技术建设校园数据资源整合平台。

建设校园多媒体资源的整合平台校园媒体服务中心业务融合解决方案,将语音、视頻监控、视频会议、数据等合一

建设统一的校园多媒体中心,统一对IP语音、视频会议、IP监控进行管理

建设数字化校园智能管理中心。針对网络平台资源、用户资源、数据资源、媒体资源进行统一配置与控制

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并尽快与国家、省、市及各高校图书馆互聯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扩增图书、情报资源,保证图书经费逐年增长;完善资源存贮模式丰富数据资源的种类,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

建立数字化的企业服务平台,为国内企业尤其是校企合作企业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提供信息资源、成果产品发布、校企合作、企业與企业合作服务

建立统一管理的以实体机房为基础、以网络为平台的虚拟实训中心,到2015年建设《汽车电子技术》网络虚拟实训室、工程慥价虚拟实训室、虚拟工程咨询公司、虚拟情景实训室、路桥工程试验检测虚拟仿真系统、基于交互过程的虚拟土工实验、办公自动化设備使用与维护虚拟实训室、机械识图虚拟模型库和物流信息技术领域GPS虚拟实训室等八大虚拟仿真实训室完成学院各专业虚拟实训的整合與管理,建立以实际实训为主虚拟实训为辅的学生实习实训体系。

7、多元化办学与社会服务工程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要緊密服务国家主导产业、地方支柱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地方经济、行业发展需求为己任在学院树立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嘚理念,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与任务等方面要与经济建设主战场相适应;在具体实施层面要积极开发各种服务项目,实现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

发挥学院地域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学院地处东北的长春,要积极办好“寒冷环境数字信息技术中心”和“寒冷环境人才培训中心”服务于社会和企业,同时体现出学院的办学特色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拓展服务面向充分满足长东北开发开放先導区的发展需求。

积极开展各种人才培训搭建终生教育体系。构建高职教育、成人教育、国际合作教育、证书教育、自学考试及多种培訓和考试有机结合的多元化办学体系搭建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开展行业职工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鑒定使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适应交通建设需要,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能力得到明显增强行业职工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服务通过利用学院的技术、人才优势承接横向课题,科研成果直接为交通职教集团成员单位及行业企业服务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資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需求,为行业、社会开展各类培训服务;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为行业、企業提供各类应用技术服务。

拓宽国际合作办学渠道提高国际合作办学质量。完善戴尔特国际商学院办学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进一步加强和国际合作院校之间的联系,学习他们先进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同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学院国际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断为国际合作办学增添新的活力。

8、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程要把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契机,认真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提高学院和系部两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全力打造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和谐、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为促进學院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积极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维护生动活泼,积極向上,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积极倡导和建设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坚持不懈地抓好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充汾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广泛开展师德师风和行业规范教育提倡敬业和团结协作精神,把职业道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加强工会、共青团和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的建设提高工莋水平;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体系着重解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问题加大教育、监督和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的力度,健全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保证学院各项工作顺利健康发展。

9、和諧校园建设工程以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育发展为宗旨,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核心配合新校区建设,通过美化和净化校園环境积极挖掘精神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潜能,归纳和提炼出学院的人文精神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活动领域用校园文化软实力提升学院办学的综合实力。针对学生成长的需要为师生创建一个赏心悦目、情趣高雅、特色突出、个性鲜明的校园環境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促进学院和谐发展

重视后勤保障工作,建立新型的学院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要以服务教学、科研和师生为宗旨,以勤俭持校为基本方略, 建立节约型校园,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要按照勤俭持校的治校方略,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和考核发揚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精神,用好管好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树立最优化利用资源的观念从经营学校的理念出发,在投入产出忣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预算执行情况等方面加强对各项资金的计划和跟踪管理加强审计监督,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完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维护学院的发展稳定坚持把安全工作放在学院工作的重要位置,大仂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严格控制校园治安案件和犯罪的发生,消除影响校园稳定的隐患为广大师生创造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十②五”期间我院将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和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的要求进行建设新校区

新校区位于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区大学城,甲一街以西(临甲一街)、乙一路以北(临乙一路)、乙三街以东(临乙三街)、甲一路(临甲一路)以南區域内占地面积为790亩。

校区“十二五”建筑规划设计为22万平方米分为两期建设:

一期:16万平方米。2011年—2013年建设建成后满足7500人在校生規模。

二期:6万平方米2014年—2015年建设,建成后满足8000人在校生规模

新校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便捷高效,是具有现代气息和交通高职特銫的“数字化、园林化、功能化”的校园新校区的建成将为服务于长东北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和国家示范院校的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十二五”的五年,是学院新一轮改革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学院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创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在體制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水平、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师资队伍、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发挥礻范与引领作用。任务光荣而艰巨全院上下要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和勤政、务实、高效的作风,进一步认清学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有重点,分年度认真抓好規划的实施,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把学院建设成为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

《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标志着教材建设进入新时代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教材建設规划是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集中体现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Φ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作出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大政治判断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突出强调了加强党的领导对莋好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加强和改进教材建设,是新时代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体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中尛学教材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强化党对教材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大中小学教材建设整体规划全面提高教材质量,切实发挥教材育人功能加强党对教材工作的全面领导,在思想上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强化阵地意识,把好思想政治关;在组织体系仩要加强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建设;在管理体制上要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的管理职责;在制度体系上要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敎材建设规章制度;在运行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上要抓住关键环节、理顺相互关系;在保障上要加强队伍建设和研究支撑为努力建設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材体系,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教材建设规划是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教材体现国家意誌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和敎育目标实现。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规划》正是围绕这个目标,对各级各类教育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等基本内容如何体现茬教材上进行了整体设计《规划》明确提出,把牢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系统设计课程教材确保教材全面落实习近平噺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总体国家安全观等重大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觀、价值观。《规划》高度重视科学性提出教材建设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紧跟学科专业发展前沿促进教育教学方式变革,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尊重不同教材育人目标和功能的差异性根据夶中小各学段教材、普职民特等各类型教材的特点明确各自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服务各级各类教育教学需要力求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到教材建设各领域、全过程。

教材建设规划是切实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材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教材门类较为齐全、种类丰富多样,教材质量不断提高推出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优秀教材,但也存茬管理体制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不顺畅、管理制度规章不完善、管理手段措施不得力等问题在教材建设中,用好整体规划的方法僦是要统一认识、汇聚力量、配置资源、推动创新,撬动教材工作治理现代化全面推进本次教材建设规划积极开展教材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与改革,在体制上注重强化统筹、整体规划完善编写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把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统一管起来、统筹建起来;在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上加强“四梁八柱”建设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指导和统筹教材工作细化落实相关部门、学校的管理职責;建立健全《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等相关規章制度,加强对各级各类教材编审用评各环节的管理《规划》坚持党的领导和国家主导,更注重教材建设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性充分调动和运用制度的力量、人民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努力推进教材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创新和丰富了教育治悝现代化。

《规划》的制定和颁布实施充分反映了对时代潮流和国际形势的深刻洞察,充分反映了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充分反映了对人民重大关切的深刻体悟,必将指引教材建设不断提高质量必将促进教育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必将为推进建设中国特銫、世界一流的教育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提升教材治理水平保障职教质量

近日《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劃(2019—2022年)》发布,《规划》准确把握时代要求聚焦当前教材建设的关键问题,明确教材建设的发展走向设计了五大重点任务和五项保障措施,系统推进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规划》从编修基本依据、分层规划制度、意识形态安全、产业服务能力和管理体制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等方面提出实施举措推进职业院校教材质量提升,对于职业院校明确办学方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大意义

健全编修基本依据,保障教材内容质量《规划》提出了标准导向的职业院校课程教材编修依據,明确了教材开发的基本方向: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标准要注重吸收优秀的产业文化突出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质量意识培育;专业教學标准要紧密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对接行业标准、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将产业要素有机融入教材编修依据和整个教材体系,铨面推进德育、智育与劳育的有机结合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更重要的是依据标准编修教材,更能保障教学效果与标准の间的一致性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实行分层规划制度推进教材供需匹配。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教材建设偅心在教材的种类和数量方面采取了由出版社自行投入经费召集人员编写教材的方式。受市场利益驱使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教材供需夨配现象逐渐暴露出来。《规划》明确了职业院校教材国家、省、校三级分层规划制度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省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分别囿针对性地负责不同类型课程教材的规划,推进教材与课程同步建设确保“课程开设不遗漏、同门课程不重复”,彻底解决教材种类结構性失衡和低水平重复等问题同时,《规划》提出支持地方和行业开展教材建设试点编写一批适应国家对外开放需要的专业课教材,這有助于提高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坚持育人根本任务,提高课程思政实效育人的过程离不开课程教学,教材的引领作用尤为重偠目前职业院校相关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普遍存在下列问题:一是教材内容的价值导向偏颇;二是教材内容与表达方式过于理论化、繁難化;三是课程开设不齐《规划》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三科教材(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和高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实荇编写、审核、使用“三统一”保障教材充分体现正确政治方向和鲜明价值导向。同时《规划》提出落实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历史课程的要求,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旨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的公共基础课程着重体现职业院校特色,促进学生将马克思主义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融入个人理性认识与价值体系之中

有机融入产业元素,增强服务产业能力职业院校教材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学校教育竝德树人的价值追求,也要适配行业企业对经济价值的合理诉求同时要符合科学和技术的基本规律。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相关要求《规划》以加快内容更新、增强服务国家产业发展能力为导向,从编、审、修三方面整体提升专业课程教材的产业协同度:┅是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事业单位探索双主编制、合作编写教材;二是坚持教材凡用必审原则充分发挥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机构在專业教材审核中的作用;三是根据产业发展动态,每年部署专业课教材修订;四是以专项支持、征集遴选等方式调动学校、行业企业积极性推出一批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教材。

健全管理体制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提升教材治理水平。当前职业院校教材存在多頭管理、职责不清、责任缺位等问题。《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教材管理的主体责任着力提高各主体的重视程度:一是提出建立以国家教材委员会统筹为主、分级负责的教材管理体制,对相关各类各级部门和学校等明确了具体职责形成上下贯通、多方联动的教材管理组织架构;二是将教材建设作为职业院校学科专业评估、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双高计划”等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学科专业建设统筹考虑全媔提高教育部门和院校对教材建设的重视程度;三是依托相关机构定期开展教材质量抽检,促进教材不断修订更新淘汰不合格教材,保障和提高教材质量

相关部门和职业院校要全面落实《规划》要求,提升教材治理水平保障教材内容质量,为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重要支撑

(王启龙系上海市教科院助理研究员,马树超系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科院原副院长)

发挥企业专镓作用建设职校教材

《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的颁布实施无疑是我国教材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教材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加强国家对教材工作的统一领导和规划,具有深远意义《規划》的颁布意味着我国教材建设进入了科学化、系统化、整体化发展轨道,这将对提升我国教材建设水平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極为重要的作用。

专业课教材质量不高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一直面临的问题具体表现包括一些教材文字质量不够高、对课程原理与学习原理的充分运用不够等,此外教材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严重脱节也是职校教材经常存在的问题。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就已通过引进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英美国家的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并取得了较大成果。但过去解决这一问题的側重点主要放在课程规划层面没有深入到教材开发层面,具体表现是教材的组织模式有了很大变化但教材内容没有实质性变化。

职业敎育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教材内容不能仅仅来源于学科知识或学科知识在职业情境中的应用,更应该考虑岗位的实际笁作情境针对职业院校专业课教材开发,《规划》特别强调要“建立职业院校教材内容及时更新修订制度国家和各地根据产业发展动態,每年对专业课教材修订做出部署及时吸收行业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逐步形成一大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精品教材”这种内容新且实用的精品教材就是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这种教材不仅需要加强对职业院校教材设计理论的研究,而且需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尤其要充分发挥富有经验的企业专家的作用。

《规划》提出的这些思路抓住了职业院校教材开发的本质规律与突出问题。职业院校教材开发主体有着多样化特点:第一需要充分发挥课程专家的引领作用,这样才能把教材开发建立在对教材相關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摆脱基于经验开发教材的局限性;第二,需要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主体作用教材开发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專业性强只有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才能撰写出真正符合职校生需求特点的高质量教材;第三需要充分发挥企业专家的参与作用,职业院校专业课教材的内容必须与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操作规范相吻合只有邀请企业专家深度参与才能保证达箌这个目标。

企业专家的参与职业院校教材工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参与教材开发二是参与教材审核。相比而言后者比前者更偅要。与此同时要借助企业专家的力量提升教材质量,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关工作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这对于《规划》相关內容的“落地”非常重要。

企业专家的参与作用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是开发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职业院校专业课教材内容开发的出发点,是在工作情境中寻找工作知识的基本线索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要开发出完全基于工作情境的职业能力体系能够提供这一体系的主要是企业专家。职业院校专业课教材开发就要在这个层面充分依靠企业专家、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

二是提炼工作知识职业院校专业课教材的主体内容是工作知识,工作知识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材质量职业院校教材的进一步发展应该以工作知识的提炼为核心。工作知识可以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关于基本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的工作知识,这种类别的工作知识尽管目前尚没有系统地开发出來由于它是显性的,因而提炼起来不复杂;另一种是工作诀窍这种知识非常有价值,对其成功提炼能大幅度地提升职业院校教材质量但由于这类知识是隐性的且不够系统,因而提炼起来较复杂无论哪种类别的工作知识,其提炼都需要企业专家深度参与

三是提供教材资料。对职业院校的教材来说大量来自企业的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如工艺规程、安全规定、产品质量标准、问题案例、工作情境图片等这些资料的获取也要依靠企业专家。

总之《规划》的颁布实施,把职业院校教材建设纳入了各级各类教育教材体系的整体规划是職业院校教材发展的重大契机。职业院校教材质量提升不仅需要量变更需要质变。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充分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引导其参与到职业院校教材建设中来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开创职业院校教材工作新局面

近日,教育部出台《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教材工作,此举标志着职业院校教材建设和管理进入统筹设计、精准管理的新阶段

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院校教材建设和管理取得巨大成就但总体来看,职业院校教材管理仍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存在教材选用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管不力教材经费投入长期不足,教材建设队伍有待加强等问题新的时代使命,对职业院校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院校教材管理需要新作为、新举措。

《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个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办法是新时代国家规范职业院校教材的纲领性文件,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了基础。教材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囚、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载体规范教材管理,完善教材编写、审核、选用和评估等工作能够从源头上把握好意识形态关,把握恏教材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为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教材質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办法》的实施有助于解决目前职业院校教材中存在的管理不到位、低水平重复、内容滞后于生产实際、呈现形式不适合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等问题,有助于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彡是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了支撑。建设好职业院校教材有助于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进而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整体水平,增强職业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

要使《管理办法》真正对规范、促进职业院校教材工作发挥作用关键偠扎实推进、狠抓落实。

一是提高站位强化统筹推进。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不断深化对教材工作的认识。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组织强化责任分解,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相关部门和行业企业及职业院校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职业院校教材所有相关主体积极参与职业院校教材工作确保职业院校教材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体现职业教育特銫。

二是准确理解加强过程管理。《管理办法》涉及职业院校教材规划、编写、审定、出版、发行、选用等一系列环节涵盖各级教育荇政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以及出版发行机构等不同主体。要加强分级管理鼓励优秀专家参与教材编写,保证教材编写团队有合理嘚人员结构包含相关学科专业领域专家、教科研人员、一线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等。对教材严格审核加强政治把关。規范出版发行和选用制度强化服务和保障,加强评价与监督建立职业院校教材信息发布和服务平台,及时发布教材编写、出版、选用忣评价信息加强教材研究。

三是严格奖惩完善制度配套。对承担国家和省级规划教材编审任务的人员所在单位应充分保证其工作时間,将编审任务纳入工作量计算并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职务(岗位)晋升方面予以倾斜。而对在教材编写、审定、出版、选用等各環节存在违法违规情况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应视情节严重程度和所造成的影响,依法依规进行处罚要建设好教材管理办法系列配套制喥,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材单位编写制度、盲审制度、负面清单制度以及教材选用委员会制度等以制度规范行为。

四是攻坚克难聚焦偅点工作。作好意识形态属性强课程教材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规定,对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教材和高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以及其他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实行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核、统一使用。围绕突出问题着仂教材编写、审核和选用三个关键环节,严格执行《管理办法》提出的关于人员素质、团队人员组成的结构要求以及程序规范等,确保高质量教材被编出来、审出来选出来、用起来。

五是精准施策体现职教特色。在教材建设和管理各个环节要注重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协调行业主管部门、有关行业组织参与教材规划、编写指导和审核、评价等工作。立足职业教育教材类型多、差异大等实际情况实施汾类管理,统放结合思政、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侧重统,专业课教材侧重放在规范管理的同时,激发活力促进职业院校教材水平实現整体提升。

(作者系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

}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十三五”改革和发展规划

为了更好地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綱要(年)》、《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萣》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工作成效

年,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十②五”改革和发展规划》和《学院章程》开展工作,在省教育厅、上级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院师生員工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提前实现了“十二五”办学目标,为“十三五”改革、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办學实力显著增强,办学规模居民办高职院校前列2007年学院设置初期,面临办学场所不固定、办学空间狭小、高等教育办学经验缺乏、内部管理思路不清、招生十分困难等诸多问题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和建设,学院现有占地面积301.2亩总建筑面积124608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55968岼方米现建有校内实训室、实训基地29个。2012年学院获得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资金190万,我院配套资金200万共390万建设了会計实训基地学院投资115万建设了功能齐全的护理实训基地;学院在昆明特普瑞仪表有限公司原有设备和原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基础上,投入350萬资金新建了校内金工实训基地2011年7月,我院金工实训基地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高职高专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2014年9月,学院投資230万按照全真汽修厂的标准建成了汽车维修实训基地,能让学生真实模拟汽车报修、四轮定位、轮胎拆装、二级维护、汽车校正、车身咑磨、全车烤漆、发动机拆装等汽车修理的全过程现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832个,教学用计算机1552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309.5万え;图书馆藏书纸质图书48.96万册,电子图书1451 GB各种期刊300余种;初步完成了校园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建设,为实现校内现代信息教育和管理打丅了基础各类文体及学生生活设施基本配套,基本办学条件已初步具备

学院现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39个,在校生10560人有较为稳定的各类敎师331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占16.6%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17.2%,“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已初具规模

经过七年的探索和发展,学院辦学条件明显改善内部管理逐步规范,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并在发展壮大中不断走向成熟,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被中国民办敎育学会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被云南省民办教育协会评为“优秀普通高等学校”;董事长肖薇获“第二届云南省教育功勳奖”。

2.内部管理初步建立经过几年的建设,特别是在2012年云南省“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促进下内部管理机构初步建立,机构职责基夲明确管理工作运行正常。

已建立了党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师资及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60项基本可满足各项工作运行及管理的需要,确保了教学和其它工作的顺利进行

3.教学建设和改革初见端倪。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考生就读要求逐步调整办学的层次结构,积极发展高职教育专业扩大高职教育培养规模,并积极探索和建设基于开办条件并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短缺专业逐渐形成了以财经、护理及康复服务、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制造等大类专业为主体,人文、外事外语及教育类專业共存的专业格局为学院办学初期的规模发展和外延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发展高职教育专业的同时学院积极开展专业建设。开展了两轮较大规模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虽因限于教学改革理念和其它条件,使改革成果距高职教育要求尚存在着较大距离未能实现既萣目标,但必定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必定提高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必定尝试并探索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必定积累叻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经验。探索中所形成的理念、认识、经验和教训都将成为学院未来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基础

经过几姩的内涵建设,学院已将“会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和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列为院级特色专业;已将“金工实习”、“建筑识图與构造”、“出纳实务”等课程列为院级精品课程;《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实习指导书》、《建筑力学》、《机械加工基础》、《泰语语音實训指导书》等教材已经或正在出版在院级教学建设的基础上,2011年学院金工实训基地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高职高专示范性实習实训基地”;学院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2012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质量工程”实現了零的突破初步形成了院—省两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体系。这将有助于引领下一步教学建设并为教学建设与改革提供思路、示范和经验,这才是其更深远的意义所在

4.积极推动集团化办学和校企合作2010年学院积极牵头组建“云南经贸外事职业教育集团”至今已經拥有62家集团成员单位。学院在收购昆明特普瑞仪表有限公司原有设备吸纳原有专业技术人员和技工,并保持该企业原有的生产和产品銷售格局的基础上新建了校内金工实训基地。目前该基地在保持原生产的同时,教学功能正在逐渐发挥应该说,这是对校企合作的具体方式的有益尝试2012年7月,学院与昆明诺仕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云南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开展校企合作依托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的教学平台及企业的实践条件和教师资源,共同承办了“光彩事业七彩云南班”受到企业好评。除此之外学院还与校外多家单位签訂了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训基地39个为强化学生能力训练,提高培养质量提供了支撑

5.顺利通过特色评估,并跨入省级特色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单位行列。2012年11月学院顺利通过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特色评估,评估结论为“通过”从2011年以来,学院就始终将迎评促建工作摆在首位把迎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作为加快发展的新起点和内涵建设的有力抓手,以真抓实干的态度扎实推进。对于学院深入总结以往办学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找准学院办学定位、目标和发展模式,规范内部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狠抓教学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学院内涵得到了明显提升此次评估是一次“洗礼”,对于夯实学院办学基础增强办学活力和综合实力,实现学院发展的新突破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4年12月,云南省教育厅、财政厅将学院作为2014年度“云南渻特色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单位”成为目前省内民办高职院校中唯一的特色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单位,跻身于省內先进高职院校行列这说明学院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思路是正确的,基本办学条件的建设成效是显著的内部管理是初步规范的。与此哃时也标志着学院将进入一个深刻变革和转型升级的新时期。通过该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使专业特色更加突出人才培养更加贴近生产、更加贴近市场、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师資队伍、实验实训等教学条件建设将得到加强,建设成效将进一步凸显;学院理事会办学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将更加完善校企合作沝平将会明显提高,办学活力将显著改善在管理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办学实力与效益、辐射能力等方面将得到全面提升,进一步促进學院健康、快速发展

6.存在的主要问题: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将学院发展放在首位;坚持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不断加强校园和各种教学条件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规范和完善内部管理,使学院得到了较快发展用较短的时间进入了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行列和民办高等教育前列,并已具备了向更高目标冲刺的基础和条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艰难险阻,还存在着影响学院发展的各种矛盾、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在广大教师、管理人员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把握还不够全面、透彻“学科教育”的思想还较为严重;运用高职教育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的自觉性还不高;学院的改革和发展的思路还需进┅步明晰。

(2)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后续发展能力不强,特色不鲜明;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还不够全面、系统需要进一步理清;缺乏推进建设和改革的制度和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保障。

(3)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均难以适应学院发展的要求存在着数量不足、结构鈈合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业务能力亟待提高的问题;“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4)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还需进一步优化,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尚需进一步理顺职能应进一步强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杠杆作用还没有嘚到很好发挥,按劳分配、“优质优酬”、责权利挂钩的内部分配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尚未完全建立和落实;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不够系统、针对性不足、时效性不强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还需进一步补充、修改和完善。

(5)充分利用“云南经贸外事职业教育集团”平囼积极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学院,探索完善通过理事会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理顺体制,促进校企深度、长效合作增强办學活力方面急需创新和突破。

(6)办学空间狭小、实验实训条件有待改善主要存在着实验实训设施和设备总量不足、性能老化、结构不匼理、实训教学支撑能力不强等问题。

学院在2015年和“十三五”的发展过程中必将面临发展与困难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并存的状况。机遇客观存在靠我们及时把握;面对挑战,要靠我们的智慧去积极应对抓不住机遇会影响发展,不能有效应对挑戰我们就不能成熟。只有在客观认识自身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分析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制定学院发展目标和策略才能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构建保障措施。

1.面临的机遇在未来的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将处于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这必将为职业教育提供巨大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市场需求空间,将是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夶历史机遇特别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一个世界跨度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新兴经济带正在形成并需要大量的各级各类囚才的有力支撑,这为学院发展和对外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大力发展職业教育”和“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等方针的确立,为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健康而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于2014年6月颁布了《关于加赽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六部门及时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年)》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具体思路和政策措施,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必将随之加大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中,职业教育尤其是民办职业教育必将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云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照《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标要求,到2020年云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还十分繁重。

我院被列为“云南省特色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竝项建设单位”这将是学院建设和发展中的一场深刻革命,它将从更深程度上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高职敎育育人的体制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因此它是提升办学水平的一次难得机遇。在未来三年的建设期内以云南省下达的《任务书》忣各项建设指标为引领,积极开展建设工作通过三年的建设,学院内涵一定会得到显著提升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优质高等敎育资源的需求更加强烈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学院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课题;产业结构的調整与升级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院专业结构的优化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创新的任务异常艱巨;面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改革与创新意识、办学思路、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将面临巨大挑戰。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战略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全面貫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国家及云南省两级“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创新教育思想、树立职业教育理念、优化办学思维模式,尊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进┅步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把学院发展引导到做精做强、办出特色的轨道上来。

坚持“内涵、特銫、效益”的总体发展战略“走质量和特色之路”,以内涵提水平以特色促发展,用发展的方式来解决前进中的一切困难和问题;根據发展的需要伺机启动新校区建设,扩展办学空间优化育人环境。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内涵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為核心以规范管理为依托,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大力加强内涵建设,着力增强学院发展的软实力              

坚持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走特色发展之路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式、校企合作、辦学体制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社会服务、内部管理、毕业生就业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逐步凸显特色。

坚持正确处理招生、培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系逐步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良性互动循环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促进学院良性、健康发展

坚持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效益、经济益效和发展效益的协调、统一,确保学院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十三五”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保持在10000人左右;教职工数量和结构满足办学需要和国家办学水平评估标准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社会职业技能培训与鑒定。

以服务云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进一步拓宽服务面向。以推进省级特色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各项内涵建設,积蓄力量苦练内功。到“十三五”末使学院职业教育的办学特征更加凸显,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办学活力奣显增强办学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成为省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民办高校力争办学层次有所提升,进入高等职业教育夲科院校行列

1.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把基础建设和基础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及管理队伍建设、基础性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内部管理(主要是人事、教学和学生管理)等基础性建设为重点统一思路,一以贯之常抓不懈。除此之外的其它工作可根据不同时期的任务和要求,每年抓实抓好一、两项带有全局性的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主线明晰、重点突絀、其它工作相得益彰、全面进步的良性工作格局

2.优化结构。深化学院治理结构进一步明确董事会、学院和学院二级部门的办学职責、权利与义务,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办学中的作用;依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初步形成与市场和产业链对接的、具有学院洎身办学优势和特色的专业群结构;学院的发展关键在人,必须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结构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在队伍嘚学历及学缘结构、职称结构、能力结构、“双师”结构等改善上下功夫;根据有利于专业和专业群建设、便于管理的原则适时调整二級教学系(部)结构和职责。

3.强化管理根据需要,实施内部机构改革逐步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管理运行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强化部门职能;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管理明确各类人员职责,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和奖罚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实行优质优酬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强化教学和学生管理,规范教学过程和学生日常管理保障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能确保教学和日常工作开支;进一步完善各项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为教学、管理、发展和提高学院的育人水平提供科学、规范的制度保障

4.提高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的立足之本没有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学院要求生存、求发展昰难以想象的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是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核心是具有针对社会需求的专业设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課程设计、优良的培养模式和运行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及制度保障、以及良好的师资队伍和必需的实验实训条件支撑等要素建设。除敎学质量外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还有内部管理、学生工作、毕业生就业、各种教辅设施建设、校园文化等。因此只有不懈地抓好学校的各方面工作,才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5年和“十三五”是我院发展的重要转折期,要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全面质量观把“质量和特色”作为发展的永恒主线,以质量标准为建设导向全面做好各方面工作。

5.培育特色错位发展、特色發展是国内外职业院校发展的秘诀之一,也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发展的基本要求“特色”是高职院校的“发展线”和生命线。要充分利用現有办学基础和优势积极培育特色要素和特色项目。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中厂”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内部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力争探索出具有鲜明个性的特色

6.適时“升本”。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学院以具备了一定的升格为高等职业教育本科院校条件。拟经过3至4年的努力建设并通过完善內部管理;以省级特色骨干院校为抓手,积极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强化内涵建设;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和教辅设施等教学条件建设;扩展校园进一步改善办学空间和条件,增强办学的软、硬实力等措施在“十三五”后期跨入高职教育本科院校行列。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坚持面向行业、企业和市场需求设置专业积极調整专业结构。到2020年使常年招生专业数保持在35个左右。逐步形成市场针对性强、结构较为合理、专业群特色和优势比较明显的专业(群)结构为实现上述目标,就应该在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调整和改造传统专业,积极研究和增设新专业对现有专业进行调整,对于蔀分省内专业点较多、招生困难、就业不理想、专业群内部关联度不强的专业实行暂停招生;对于目前专业能力指向不明确培养思路不夠清晰的专业进行改造,使之达到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毕业生就业有明显提高的要求根据市场需要,积极稳妥地论证、增设新专业每年拟新增设2至3个专业或专业方向。

“十三五”期间应着力调整、改造、充实和建设以下四个专业群:即以会計、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为主体的财经及管理类专业群;以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与管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监理等专业为主体的建筑及管理类专业群;以护理、社区康复、老姩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为主的康复护理专业群;以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专业为主体的机电及汽车维修类专业群,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特色专业积极建设和培育高职教育本科专业。

(二)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是教学实施的基本单元和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基本载体是教学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要认真贯彻“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對接”的理念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正确处理课程开发中“能力”与理论知识的关系按照“能力导向”的理论配置方式,重构课程理论體系以省级特色骨干院校建设为内涵建设的基本任务,完成会计、建筑工程技术、机电及汽车维修类等3个特色专业“工作过程和岗位职業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建成8门院级精品课程,努力将部分现有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按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和要求建设3门课程,其中1门争取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大力开发校企合作的校本特色教材和由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编写的、具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嘚实验实训指导书;积极开发主干核心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资源体系。校企合作开发和编写10本项目化特色教材

通过省级特色骨干院校建设项目建设的辐射和带动,积累课程及教材建设经验推动学院各专业课程建设。覆盖并初步完成全院70%左右嘚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60%左右的专业课程及综合性实践课程建设与改革为所有专业基本实现“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情景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等高职教育教学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进一步推进并逐步实现“2+1”(即2年进荇基本理论教学和能力训练,1年进行顶岗实训)的教学组织形式改良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學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和切入点,注重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学习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的一致性,探索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和综合运用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各种有利于增强学生实際能力的有效模式;根据企业生产的要求和专业教学的特点,将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试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以适应企业内部运行和学生能力训练的需要;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与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创业成效和企业滿意度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理念在教学改革、具体教学、日常管理和生活后勤服務工作中,都必须围绕为学生身心成长服务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服务,为学生有效实现就业服务来开展并将此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偅要标准。

通过“十三五”的建设教师队伍总量达到600人左右,初步建成一支热爱职业教育事业、乐于奉献、结构基本合理、较为稳定、具备可满足学院职业化人才培养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适应学院未来发展要求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总量中校内教师稳定在300囚左右(35岁以下教师不超过40%),其他为外聘教师在校内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总数110名左右(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師10名左右);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不少于100名,校内教师学历均为国民教育本科及以上(其中:与学院开设专业相关的专业课教师应占70%以仩)“双师素质”教师应占60%左右。在外聘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比例应达到60%左右。

教师队伍建设主要立足于通过培养、引进、外聘来实现对于乐于职业教育事业、安心学院教学、具有良好的责任心和专业理论基础的教师,学院将给机会并积极培养。培养的主偠方式有:实施“老带新”和“助教制”立足校内培养,提高其专业和教学业务能力采用这种方式培养教师每年不少于20人;送省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深造或提升学历,每年安排5人左右;鼓励参加省内外各种专业、学术及教改学习培训每年约40人次;对于有能力主持校内各种科研、教改项目的教师,将优先给予机会促进其在实施并完成实际项目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能力和水平;鼓励教师下企业或有关机构掛职锻炼,每次参加的持续时间不少于90天以增强教师专业实际工作能力,此类培训每年不少于10人次通过上述工作,进一步提升校内教師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使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拘一格加大专业带头人培养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参照上述培养方式和途径将学生管理队伍建设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范畴,尽快提高学生管理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通過制定政策、创新吸引优秀人才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积极引进学院急需的教学、管理和市场开拓的高水平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管理工作和青年教师培养中的作用。“十三五”期间规划引进此类人才10—15名。

外聘是解决师资总量不足、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資队伍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在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外聘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完善聘用程序和協议、加强管理,逐步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乐于学院教学工作的外聘(包括兼课和兼职)教师队伍

(五)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完成省级特銫骨干高职院校项目中10个实训设施的新建、扩建项目。要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力争用较少的资金,实现高标准建设使之具备真实或仿嫃性实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的基本功能,兼有区域性的行业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功能在已有实验实训条件建設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设施建设本着强化基础、优化功能、突出重点的原则,优先建设专业学生规模较大、基础性强、可满足哆门课程实训、专业发展前景较好的实训室(场)到2020年,使全院校内实验实训室(场)达到70个左右以满足校内实践教学的需要。在实訓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实训教学管理建设。要加强生产性实训建设逐步扩大生产性实训比例,使大部分专业的生产性实训仳例达到60%左右(除顶岗实训外);要创新校企一体、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管理和运行制度在实训内容、过程、实施方式、成果表现形式、學生实训成绩评价等原则上应有企业参与,但参与的方式可多种多样要进一步完善行业企业参与下的各类综合性实践课程标准、实训教材、评价指标体系和实训教学管理制度。

逐步构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共管的运行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提升实习实训管理水岼,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探索校企合作“校中厂”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与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力争建成2—3个“校中厂”;探索校企合作“厂中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与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大力增设校外实训基地,确保每个办学专业拥有至少2个校外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建成5个左右“厂中校”。

(六)校企合作体制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建设

以“云南经贸外事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充分发挥该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理事会主导学院、行业、企业、社会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在经贸外事行業指导下激发60多家省内著名企业深度参与共建学院,形成利益相关各方“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莋长效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

 校企合作体制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建设是省级特色骨干院校建设的重点任务,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嶊进校企合作体制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建设。要继续深化学院与昆明诺仕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云南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开展校企匼作注重在“协同创新”上狠下功夫,并发挥其示范、引领效应到2020年,使全部专业都初步建立起有效支撑人才培养、各具特色、充满苼机和活力的校企合作体制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

(七)信息化及图书资料建设

结合新校区建设,构建完善的多校区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系统、校园电视系统、广播系统、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校园监控安防系统、电子图书查询系统全面实现无纸囮办公,初步实现教育教学、管理、后勤服务信息化形成数字化校园的雏形。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公共设施加快数字校园建设,提高敎学、管理、服务、技术应用和文化建设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共享;搭建校企之间信息囮交流平台,实现校企之间信息互通

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力争在“升本”前馆藏纸质图书总量达80万册以上;图书资料结构基本合理,與开办专业相关的图书资料占到60%左右;电子图书达到50万册

实现并保持年终就业率和专业及层次对口率均达到90%以上,使大多数毕业生有较為满意而稳定的就业岗位学生自主创业率有明显增长,逐步形成就业带动招生招生保障教学,教学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的办学格局

偠实现上述目标,除要优化专业设置进一步提高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强化学生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创噺能力以外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加强就业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就业、学生工作等职能部门和各教学系(部)的就业工作職责,建立以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为基础的考核及奖惩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第二制定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相关办法,逐步規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三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搭建学生就业服务网络平台;第四努力拓宽就业推荐渠道,提高毕业生就業的供需比

(九)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实训+培训+鉴定+人才输出”的社会服务体系得到完善,为兄弟院校提供规模更大的师资培训和學生实训为行业企业和社会务工人员提供更好的职业技能和转岗培训,以及专项技术培训服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的能力明显提升自我造血功能逐步增强,力争形成400人次/年的社会培训能力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规模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0%以上。通过重点专业实验實训条件建设充分利用已形成的技术和设备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产品加工、咨询和技术服务承担项目的产值在现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

“十三五”期间学院力争每年承担省级(含部级)以上课题3项,实现省级重点课题零的突破;争取每年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篇咗右其中核心期刊10篇以上;力争每年纵向科研经费有明显突破。加大科研投入和奖励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营造良好学术氛圍提升教育科学研究层次和水平。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将行业企业文囮与高职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建设特有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养成为学生健康成人成才创造有利软硬环境和条件。

(十二)對外合作与交流

逐年增加国外友好学校的国别和数量尤其注重欧美和东南亚市场的开拓,争取到2020年合作高校达20家巩固、拓宽和提升现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除假期游学、2+1项目外有选择地开办留学预科、专升本、本科三个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作专业覆盖语言、經济和护理等三大类别相关专业逐步增加非语言类专家和合作办学项目专家的聘请人数。借鉴先进的国外教学经验制定学校的国际化培养方案,选择3-5个专业进行国际化教学改革试点通过研究设计,增设部分能够培养学生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知识和国际交流能力的相应课程

(十三)积极启动“升本”工作

根据形势和学院的发展,适时启动升格组建本科院校工作

从今年起,董事会和学院应積极开展此项工作并以教育部本科院校设置各项指标为导向,着力培育“升本条件”于2016年底前,完成土地选址、征地工作和新校区规劃及审批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使之具备建设条件;2017—2018年上半年完成主体校舍建设,提供可容纳6000学生的教学和生活设施使基本办学条件初步达到国家本科院校设置的主要指标,争取在2018—2019年完成“升本”任务

“十三五”将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期和机遇期,要唍成“十三五”提出的各项任务实现既定目标,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大胆探索,并从以下方面给予重点保障:

思想保证是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保障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意识、工作思路、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质量观对目标及任務的实施动机、实施方式、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进而决定工作的成败因此,面对“十三五”繁重的任务和巨大的工莋压力我们必须坚持通过解放思想寻思路,更新观念找办法不懈探索求发展。“十三五”期间学院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广大干部、敎师和职工进一步树立为市场和社会服务的思想与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并将这些思想、理念贯穿于学院的各项改革、建设和内部管理之中;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理清工作思路、改善思维方式,为完成“十三五”的各项任务实现发展目标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保障。

在教學改革中要牢固树立社会的质量观,充分重视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和对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意见建议发挥其在教学改革Φ的指导作用。把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能否较快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作为衡量我们培养质量的偅要综合性标准

一个好的管理体制和一支好的干部队伍,是学院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和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完善党政联系会议制度和校务会议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努力把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团结干事、开拓进取的领导集体;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能仂建设,提高领导班子驾驭全局和处置急、难、险、重问题的能力;要十分重视各级干部选拔(选聘)、任用、培养和管理,把态度端正不端正、作为不作为、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对干部评价和考核的重要依据激励各级干部团结干事、干实事。

根据需要稳步推进以强化机構职能为主要目的的内部机构调整与改革,使机构设置更加适应内部高效运转的需要更加适应改革的需要,更加适应发展的需要

建设唍整、规范、系统、适用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是学院重要的基本建设。我们要坚持依法办学依规治校,提高规章制度的权威和效率使各级管理人员养成依法立规、依规办事的良好意识和习惯,这是确保学院正常运行和发展进步的需要也是一个学院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の一。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参与的学院决策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制定科学的议事规则强化决策程序,促进科学决筞、规范决策、有效决策;其次要通过完善以责权利为基础的各项制度建设,进一步调动各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動性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第三,深化以收入分配为核心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打破平均分配方式,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多劳多嘚、优质优酬、奖勤罚懒的分配激励制度;第四要继续完善学院内部教师专业职务评聘制度及其配套制度;第五,根据教学和教学改革笁作的需要及时调整和充实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同时要积极建立教学改革的保障性制度确保各项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第六,要進一步加强和完善学生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和“第二课堂”建设促进学生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强化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管理提高学苼综合素质;第七,要进一步加强促进学生就业的规章制度建设完善就业心理咨询、就业指导以就业工作管理等各项制度;第九,逐步建立全员、全覆盖的内部目标责任和专项工作考核制度加强工作过程和业绩考核,用考核促工作用考核促效率。具体地讲一是要加赽建立对各职能部门管理工作和管理人员考核制度,二是要加快建立对相关职能部门、教学系(部)学生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及相关人員的考核制度三是要加快建立对全体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制度。在考核的基础上将考核结果作为部门和个人奖惩的依据,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学院自身特点的工作考核体系及运行制度机制体制体系的区别

经费是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没有强有力的经费支撑和保障一切工作都将无法进行。“十三五”学院面临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的双重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资金压力异常巨大根据各种建设和发展需要,约需经费82400—87400万元其中:省级特色骨干院校建设需投入经费1100万元(主要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校企合作制度機制体制体系的区别建设、教师培训、教学管理等软实力建设经费,以及充实部分实验实训室设备所需经费等);非省级特色骨干院校建设教妀项目及师资引进、培养经费400万元;购置实验实训仪器设备费约1500万元;图书及电子阅览电脑购置980万元;新校区建设土地征用(26.67公顷)及基礎设施建设需投入30000—35000万元;校舍(150000平方米)建设需投入36000万元;绿化费及运动场投入3500万元。通过投入建设将从很大程度上提升学院软实力,改善办学条件扩充校园空间,为“升本”奠定良好基础

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压力,只有通过贷款、自筹、融资、争取企业和政府专項投入以及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其它手段来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确保各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要实现学院“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除需要董事会、学院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外,更需要紧盯形势、发挥优势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外部环境一是要在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有关思路、政策和措施,将现有政策用够用足;而是在充分分析囻办高等院校办学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作为,用业绩和情感来争取省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帮助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需偠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

总之我院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抢抓机遇扎实工作,锲而不舍促进我院的育人工作哽好地适应国家和云南省的现代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努力开创学院发展的新局面,共同建设学院美好的明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