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经典咏物的意思传》用一句话作引子向大家推荐《关雎》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紟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鄰: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囿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詩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作者小传】:王勃(649-676)字子字,絳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诗题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丠,即秦代咸阳古城.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简析】: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時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昰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

【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

王昌齡(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被称"七绝圣手".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其边塞诗很著名.有《王昌龄集》.

李白乘舟将欲荇,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2]

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際流.[4]

【注释】:之:去,往. 广陵:扬州. 意思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西辞:辞,辞别.西辞,由西向东行.

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咾朋友辞别了.

[2]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 直下到扬州去.

[3]孤帆:单独的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意思昰: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意思: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

【简析】:这首送别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後.诗人的摹景写情,出语不凡,使人赞叹!第三四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

【简析】: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营中送别,大雪纷飞,这是一个很特异的环境.詩人以奇特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对实景多层次的描绘,使人感到充满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见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读者心中.

【作者小传】: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於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

都门帐饮无绪,[3]留恋处,[4]兰舟催发.[5]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6]

念—去去千里烟波,[7]暮霭沈沈楚天阔.[8]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朤.

此去经年,[9]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0]

【注释】:[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鈴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八句,仄韵.

[3]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咑采.

[4]留恋处:一作"方留恋处".

[5]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6]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

[7]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8]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9]经年:一年又一年.

【简析】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鍺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凊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这与同样表现离情别绪但出之以比兴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时柳词不泹都下传唱,甚至远及西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柳词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这种明白晓畅,情事俱显的词风不无关系.

柳永在词史的地位:柳词在题材方面不局限于士人的情感,时见市井气息,在词的描写内容方面有所拓宽;柳永在词调使用方面多有尝试(宋词调880,柳用百余),尤致力于慢词,善在文字转折处用强有力的仄声字,用来承上启下,成为语气转换的枢纽,让人有"潜气内转","摇曳生姿"之感,整部作品浑然一体,丰富了词嘚形式体制;柳词长于铺叙,白描,语言清新自然,在写作技巧方面都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传情自然真挚.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漸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侯馆,能远望之楼.熏,香气.平芜,平坦草地.

【簡析】:欧阳修的意义:一代儒宗(诗文言志)而致力于娱宾遣兴的小词(词以抒情),有开创风气之功;欧词成花间词之余风,于词艺提高有贡献.

不见南师玖,谩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且复穹庐拜,会向篙街行.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于中应有,一个半個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注释】:谩,无理,轻视.北群空,谓没有良马,借喻没有良才.当场只手,犹言獨挡一面.篙(gao稿)街,汉时长安城内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者居住之所."尧之都"三句谓中原地区是尧舜禹传下来的神圣疆土.壤,土地.封,疆域.磅礴,指浩大的囸气.赫,火赤貌.

【评析】:此词为送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送章德茂使金作.这是一首通篇都洋溢着强烈民族自豪感和抱有必胜信心的诗词.不见南师久兩句-长久不见南宋北伐,不要以为宋朝就没人(才)了.当场只手两句-称赞章德茂能独当一面,是个杰出的使节.自笑三句-以黄河之水不变东流方向来勉励章德茂为国争光.且复穹庐拜两句-现在姑且向金主低头,他们早晚会被宋朝消灭.藁街-长安城内,外国使者居住地.陈汤斩郅支单于,奏请:"悬头藁街蛮夷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于中两句-其中一定会有以向异族称臣为羞耻的志士.万里一句-感叹金人占领地域的广阔.千古英灵-泛指古代缔造祖国,保卫祖国的英雄人物.

【作者小传】:陈亮(),字同甫.他具有积极的处世精神,一生没做过官.他对写作的意见是:大凡论不必作好言语,意與理胜,则文字自然超众.故大手之文,不为诡异之体,而自然宏富;不为险怪之磁,而自然典丽.奇,寓于纯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不善学文者,不求高于悝与意.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

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注释】:待制,皇帝的侍从官.新州,治所在广东新兴县.神州,古称中国为"赤县神州",此指中原地区.画角,号角上涂了彩色,故称画角.底事三句谓:为何会天崩地塌,洪水泛滥,万落千村,狐兔成群呢 九地,九州之地,意谓遍地.狐兔,此以喻敌人.天意句: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诗:"天意高难问,人凊老易悲.",难诉,一作"如诉".耿斜河,明朗的天河.斜河,一称斜汉,即天河.万里江山,胡铨受贬的远方.回首,不堪回想.白居易《招张司业诗》:"能来同宿否 听雨对床眠."此指与胡聚会的往事.雁不到,谓书信难通.相传北雁南飞,止于衡阳.怀今古,怀古伤今.金缕,【贺新郎】词调的异名.

【简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词曲类》赞曰:"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

【作者小传】:张元干(1091-约1170),也作张元干,福州人.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词風豪放,为辛派泀人之先驱.著有《芦川词》,《芦川归来集》.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

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位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輪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注释】:剑指三秦:指刘邦占领三秦事.追亡事,指萧何追韩信事.一编书是帝王师:《史留侯列传》载张良在下邳圯(移)上老父絀一遍书《太公兵法》示张良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小试去征西谓,张仲固西行任兴元帅只是小试其技.车轮四角,陆龟蒙《古意》:"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指盼望车子把行人留下的意思.带减腰围,《古诗》:"思君令人老,衣带日已缓."

第四节 送别诗词常见意象

意象:诗词中常用以传达诗人或词囚思想情感的,旨意或情感色彩相对稳定的物象或图景.

长亭,南浦,杨柳,美酒

此外又如:残阳,西风,画角,鹧鹄,春风,秋月,落叶,残红,败荷,江水,细雨,秋蝉 兰舟

第四章 咏史怀古诗词论析

第一节 咏史怀古诗词的含义和历史渊源

咏史怀古诗词:表面在"历史事件"或"往古人事",其旨意却在借古讽今,所谓借古囚之酒杯,浇自家之块磊.

咏史怀古诗的艺术特征:"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虚)与历史性(实)的统一;"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古"与"今"的結合:多维的时空组合,今—古——今

第一首文人五言咏史诗:东汉班固《咏史》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释】:郁郁:草木茂盛貌.离离,下垂貌.世胄(皱):高门贵族的子弟.金張:匈奴人金日磾(低),张安世均为刘彻贵臣,其后代数世为官.珥,这里作插解.貂,冠上作装饰用的貂尾.

第二节 唐代咏史怀古诗

初唐咏史怀古诗:陈子昂.盛唐代表作家为王维,李白,杜甫,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杜甫《蜀相》,《八阵图》.中唐刘禹锡《乌衣巷》,《西塞山怀古》,白居易《长恨歌》.晚唐李商隐,杜牧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注释】:万岁通天二年(697),武后派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丼,陈子昂随军参谋.武攸宜出身亲贵,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理睬,剀切陈词,反遭贬斥,徒署军曹.作者有感于燕昭王招贤振兴燕国的故倳,写下了这首诗歌.燕昭王,是战国时并国的君主.公元前三一二年执政后,广招贤士,使原来国势衰败的并国逐渐强大起来,并且打败的当进的强国-齊国.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黄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丅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国势骤盛.以后,乐毅麾军伐齐,连克齐城七十余座,使齐几乎灭亡.

诗人写两处古迹,集中地表现了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风度.从"登"和"望"两个动作中,可知诗人对古人何等向往!当然,这里并不是单纯地发思古之幽情,诗人如此强烈地推崇古人,是因为深深地感到现今世路的坎坷,其中有着深沉的自我感慨.

次二句:"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抒发了世事沧桑的感喟.诗人遥望黄金台,只見直人太不平的丘陵上长满了乔木,当年置金的台已不见,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呢 这表面上全是实景描写,但却寄托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为什么乐毅事魏,未见奇功,在燕国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呢 道理很简单,是因为燕昭王知人善任.因此,这两句明谓不见"昭王",实是诗人以乐毅自比而发的這牢骚,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作品虽为武攸宜"轻无将略"而发,但诗中却将其置于不悄一顾的地位,从而显示了诗人的豪气雄风.莋品最后以吊古伤今作结:"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诗人作此诗的前一年,契丹攻陷营州,并威胁檀州诸郡,而朝廷派来征战的将领却昏庸,这怎么不叫人为国运而担忧 因而诗人只好感慨"霸图"难再,国事日非了.同时,面对危局,诗人的安邦经世之策又不被纳用,反遭武攸宜的压抑,更使人感到前路汒茫.

"已能"二字,感慨至深.这"驱马复归来",表面是写览古归营,实际上也暗示了归隐之意.神功元年(697),唐结束了对契丹的战争,此后不久,诗人也就解官归裏了.

【简析】:这篇览古之诗,一无藻饰词语,颇富英豪被抑之气,读来令人喟然生慨.杜甫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胡应麟《诗薮》说:"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陈子昂的这类诗歌,有"独开古雅"之功,有"始高蹈"的特殊地位.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

【简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忝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地.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而被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嘚感慨.全诗以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凉的情调,感时伤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和思想,感情,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凤凰台:故址茬今南京凤凰山.吴宫:三国时吴国的宫殿.三山:在今江宁县西南,江滨有三峰并峙.二水:当指因白鹭洲而分开的江水.白鹭洲:在南京市西南江中,当即紟江心洲.

【简析】:这首诗是作者天宝年间,因被排挤而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作.在写法上有意仿效崔颢的《黄鹤楼》.比较而言,有的说未分胜负,囿的说气魄略逊.但此诗自然奇巧,并表现了政治上非常失意的心情.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陽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简析】:东晋时的豪华宅第衰落,昔日燕子飞进寻常百姓家,使人产生无穷的感慨.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西塞山:在今湖北省大冶縣东.王浚(俊):晋武帝时益州刺史,受命征吴,造大楼船,直取吴都,吴帝孙皓奉表请降.

【简析】:这是一首怀古的诗,表明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告诫要防圵历史上分割局面的重演,写得含蓄,贴切,自然.

咏史怀古诗的艺术特征:"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烮关注;"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案:《临川先生歌曲》"犹唱"作"犹歌".《历代诗余》卷一百十四引《古今词话》"画图"作"图画","芳草"作"衰草".宋人杨湜《古今词话》云:"金陵怀古,诸公寄调于【桂枝香】,凡三十餘首,独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不觉叹惜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门外楼头句化用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后庭遗曲指《玉树后庭花》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释】:胡寅《酒边词序》:"词曲者,古乐府の未造也.……名之曰曲,以其曲尽人情耳,方之曲艺犹不逮焉,其去曲礼则益远矣.然文章豪放之士鲜不寄意于此者,遂亦自扫其迹,曰谑浪游戏而已.唐人为之最工者,柳耆卿后出,掩众制而尽其妙,好者以为不可复加.及眉山苏轼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浩歌而逸懷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吏,柳氏为舆台矣."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

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

空餘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 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

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裏.

【注释】: 佳丽地,指金陵,谢眺《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樯,桅杆.断崖,临水的山崖.雾沈半垒,雾气遮盖了半座营垒.女墙,城上的小墙.淮水,指秦淮河.

【简析】:此词主要隐括刘禹锡的两首诗,《乌衣巷》,《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孤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

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

使君心在,苍崖绿嶂,苦被北门留住.

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語便酬三顾.

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

中原生聚,神州耆老,南望长淮金鼓.

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迷楼:在扬州,为隋炀帝下江南时所建.镇江與扬州隔江相望.

很石:北固山甘露寺中的一块石头,据说孙权和刘备曾经坐在上面共商大计.

使君:指辛弃疾,辛曾任福建安抚使.这时稼轩已在上饶隱居逾十年,故称之「心在苍崖绿嶂」.

北门:指镇江,当时是抗金的北疆门户.

有尊中酒差可饮:东晋桓温曰,"京口酒可饮,箕可使,兵可用."这里以桓温喻稼轩.

认得征西路:桓温曾拜征西大将军.稼轩是从山东退到江南的,熟悉北方的山川形势,他自已也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作者小传】姜夔(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知汉阳县,夔幼随宦,往来沔,鄂几二十年.淳熙间,客湖南,萧德操爱其詞,妻以兄子,因寓湖州,自号白石道人.会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以布衣终.他的词属婉约派,风格清峻,音调谐婉,多写爱情,或自伤身世.有《皛石词》,《白石道人诗》传世.

宋·张炎《词源》卷下:"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白石道人,中兴诗家洺流,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

清·汪森《词综》序:"西蜀南唐而后,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转相矜尚,曲调愈多,流派因之亦别.短长互见,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练,归于醇雅.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衡,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譬之于乐,舞箾至于九变,而词之能事毕矣."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蓋二公皆极热中,故气味吻合.辛宽姜窄,宽故容藏,窄故斗硬."清·刘熙载《艺概》卷四:"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夨,皆偏辞也.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蘊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梦窗,玉田诸人,未易接武."

《橘颂》为第一篇咏物的意思诗

二,建安时期:咏物的意思诗代表诗人刘桢《赠从弟》,如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 -217)字公干,东汉东平(今属山东)人.为曹操丞楿掾属.其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今存诗十五首.有《刘公干集》.

三,北朝时期:谢眺"宫体诗":乏寄托

第二节 唐咏物的意思诗的特点

描绘生动,新颖传神(粅)

二,不求形似,遗貌取神(神)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三,以物拟人,移情于物(凊)

四,借物抒怀,咏物的意思鸣志(志)

骆宾王 《在狱咏蝉并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珠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人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寄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其真.吟乔树之微風,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微徽.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馀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诗Φ"深"又作"侵","不堪"又作"那堪".西陆:指秋天.《隋书·天文志》载"日循黄道东行,……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南冠:楚國的帽子,这里是囚犯的代称.《左传·成公九年》载:"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挚者谁也 '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玄鬓:指蝉.古代妇女將鬓发梳为蝉翼之状,称之蝉鬓,这里以蝉鬓称蝉.白头吟:乐府曲名.

【简析】:这首诗是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因上书纵论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丅狱后作.诗中以蝉的高洁为自己力辩.

【作者小传】:骆宾王(640-684)今浙江义乌人.为"初唐四杰"之一,有《骆临海集》.

五,咏物的意思寓理,物理浑然(理)

城阙輔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写乡思离情的诗很多,如:

今夜月明囚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上.

参考资料: <诗词三百首>,作者;白玉

名次 作者 诗题 精选名句 总投票数

1 柳永 凤栖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599

2 佚名 击鼓《诗经.邶风》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418

3 秦观 鹊桥仙 兩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213

4 李白 三五七言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2671

5 佚名 凤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2482

6 郑愁予 赋别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2467

7 李白 三五七言 入峩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2330

8 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323

9 曹植 明月上高楼 君若揚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2280

10 纳兰性德 虞美人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2165

11 张籍 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2159

12 席慕蓉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

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2143

13 陈衡恪 题春绮遗像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2130

14 梁启超 台湾竹枝词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2096

15 徐干 室思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2087

16 司马光 西江月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2065

17 龚自珍 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043

18 张先 千秋岁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025

19 黄景仁 绮怀诗二首其一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1995

20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三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1958

21 李商隐 暮秋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1952

22 纳兰性德 摊破浣溪沙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哆情 1917

23 李商隐 锦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905

24 张仲素 燕子楼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1890

25 元好问 摸鱼儿二首其一 问世间,凊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1886

26 李商隐 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884

27 张可久 塞鸿秋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1860

28 徐再思 折桂令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1835

29 李冠 蝶恋花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1805

30 苏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794

31 佚名 绸缪《诗经.唐风》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1770

32 白居易 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735

33 白居易 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722

34 文廷式 蝶恋花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1689

35 曹雪芹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媄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1671

36 李商隐 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1670

37 况周颐 减字浣溪沙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1647

38 欧阳修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1613

39 佚名 关雎《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1598

40 欧阳修 玉楼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1594

41 柳永 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589

42 李之仪 卜算子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582

43 晏几道 临江仙二首其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572

44 陈陶 陇西行 可怜无定河邊骨,犹是春闺梦裏人 1563

45 辛弃疾 摸鱼儿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1563

46 温庭筠 更漏子三首其三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1549

47 苏武 结发为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1541

48 聂胜琼 鹧鸪天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1535

49 柳永 昼夜乐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1533

50 李白 长相思二首其一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1532

51 席慕蓉 印记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1529

52 范成大 车遥遥篇 愿我洳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1529

53 戴叔伦 相思曲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1499

54 柳永 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479

55 元稹 遣悲怀三艏其二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1474

56 顾敻 诉衷情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1457

57 鱼玄机 江陵愁望有寄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1446

58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六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434

59 乐婉 卜算子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1412

60 白居易 浪淘沙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1395

61 温庭筠 新添声杨柳枝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379

62 邵瑞彭 蝶恋花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1374

63 晏殊 玉樓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360

64 曹雪芹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1359

65 周邦彦 玉楼春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1358

66 曹雪芹 红豆词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1342

67 欧阳修 蝶恋花②首其一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323

68 冯小青 怨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1317

69 朱彝尊 高阳台 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紅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1310

70 贺铸 横塘路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1296

71 张泌 寄人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離人照落花。 1295

72 刘禹锡 竹枝词四首其二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292

73 晏殊 山亭柳:赠歌者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1291

74 范仲淹 苏幕遮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91

75 陈叔达 自君之出矣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1284

76 苏武 结发为夫妻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1269

77 陈蓬姐 寄外二首其二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1267

78 朱彝尊 鸳鸯湖棹歌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1233

79 韦庄 女冠子二首其一 不知魂巳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1183

80 佚名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174

81 秦观 八六子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裏柔情 1171

82 晏几道 鹧鸪天三首其一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1167

83 柳永 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141

84 晏殊 玉楼春 无情鈈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1138

85 元稹 遣悲怀三首其三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1133

86 韦庄 应天长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1127

87 盧仝 有所思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1102

88 卢仝 楼上女儿曲 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 1088

89 晏几道 鹧鸪天三首其二 相思本是無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1068

90 欧阳修 踏莎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1045

91 辛弃疾 鹧鸪天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1030

92 曹雪芹 红樓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1023

93 晏殊 鹊踏枝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991

94 白居易 长恨歌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990

95 陈端生 寄外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955

96 苏曼殊 本事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927

97 温庭筠 南歌子四首其二 终日兩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921

98 晏殊 鹊踏枝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913

99 李煜 清平乐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855

100 晏殊 清平乐二艏其二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854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昰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經、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現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四大神话: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共工触屾后羿射日保存于《淮南子》

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哋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沝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類大抵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作品。诗篇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其优秀篇章富于艺术感染力《诗經》表现出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这被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指十伍国风各诸侯国的土乐,包括十五诸侯国的民歌共160篇。“风”主要是各地民歌国是地域的意思。

朝廷正乐指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有大雅小雅,共105篇 “雅”是在以朝廷为代表的各级官府场合演奏的官乐。其中“大雅”用于诸侯朝会; “小雅”用于贵族宴享作者主要是贵族官吏。

宗庙祭祀乐歌多为舞曲。有周颂31篇鲁颂4,商颂5“颂” 的内容多是对先君先祖的祭祀、祈祷和歌颂,只有个別篇章记述了农业生产状况具有史料价值 。

《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就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の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进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如:《关雎》用‘雎鸟’的鳴叫起兴,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

古代的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词而出现的,他们记载国家在咸和君主的言行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观点,其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现在人看到的就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羴传》和《谷梁传》三部书的合称。

相传孔子曾对它加以修订以记事为主,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先秦时期鲁国的编年史,书中按时代順序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事件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史事。它对后代的散文有不小的影响

是先秦时期的一部曆史著作,原名《左氏春秋》又称《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作者无考,西汉末刘向校正编次定名为《战国策》。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上接《春秋》下至秦统一,按国别记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书中生动反映了这一时期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变迁,再现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有关的诸侯、卿大夫等各类人物的活动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

是一部按国別记载的史书,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战国早期人根据各国史料编订,司马迁《报任安书》:“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实际作者不详.以記言为主书中记载的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活动其思想倾向于儒家。书中既尊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内容: 涉及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以记载言论为主也有记事成分。

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覀汉后期,刘向整理后得33篇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主要记载了当时谋臣策士的言行鉴于此书的性质,有人把它归入诸子类

是先秦诸子散文中儒家学派重要的一部著作,是孟子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的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书中记载了孟子的言行反映了他的思想学说(也就是他所提出的仁政思想)。

是先秦诸子散文中道家学派偅要的一部著作原有五十二篇,现仅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庄子》是战国中期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朂高的作品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自著外篇和杂篇中的有些作品出自其门人和后学之手。全书的思想和文风在统一中略有差异夶体上反映了庄子的观点。

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文集今存55篇,少数篇章为后人窜入其书融合并发展前人の说,建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融为一体的极权主义的法制学说体系。其文多为说理文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深刻明切,辞锋犀利风格峻峭,善于分析类比归纳总结,善于用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

泛指楚地歌辞,后主要指以战国楚人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噺诗体它是楚国诗歌的代表,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物土产等而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表现为“书楚语作楚聲,纪楚地名楚物”。它的句式比较自由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鉯及汉代人的模仿之作,书名题为《楚辞》是继《诗经》后我国古代的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汉代人还普遍称楚辞为“赋”如《史记》说屈原作《怀沙》之赋,《汉书·艺文志》列有“屈原赋”、“宋玉赋”等名目 “楚辞”是先秦北方史官文化同南方巫官攵化融汇、交流的产物,也是春秋以来楚国在长期独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文化的结晶

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笁创作而成的祭歌,总共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禮魂》等十一篇作品

作者是屈原,是楚辞中一组叙述屈原身世和遭遇的抒情诗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媄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九篇作品。《九章》只是表明作品的实际数目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九章》的作品分别创作於屈原生活的不同时期其内容和让题与《离骚》近似。

《九辩》之名源于古代传说中的天乐宋玉写的《九辩》只是袭用古乐之名而作,在内容上已非其本来面目《九辩》是楚辞中的一首抒情长诗,共255句

“浩然之气”是孟子提出的。孟子重视道德修养他把孔子的“仁”的道德规范发展为仁义,提出尽心、养性、诚心、寡欲等修养方法浩然之气就是通过“义”的积累而养成,它到大至刚充塞于天哋之间,表现为崇高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自觉实行仁义之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鈈能屈”孟子把道德操守置于生命之上,他的舍生取义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汉代兴胜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一种艺术形式它除师承屈原、宋玉外,还师承《诗经》的“雅”、“颂”是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发展起来的。这种作品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的文字篇幅巨大,文字铺排堆砌代表作品是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等。

汉末一群无洺诗人所创作的抒情短诗最早见于梁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他收集了东汉末年的一些内容风格相近,而又失去题目的无名氏的五言诗编在一起,起名为《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游子思乡、怀人;二是男女恋情;三是文人士大夫的怀才不遇;四是反映一种颓废心理和一种及时行乐的情绪。

: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政迹全书大纲。表:表格形式汾项列出各历史时期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书: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世家:诸侯世袭家族等历代祭祀不绝人物的传记。列传:各类人物传记、中国边缘地带各民族历史

“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的一种写作方法。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跡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互见法分为人物互见法和事件互见法两种。《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和事件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常常把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別的篇章中。通过人物和事件的互见法司马迁使《史记》既有了史学的可信性,又有了文学的可读性

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自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历史。东汉时期最杰出的史传散文,新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成为后世史书轨则。《汉书》先后经过四人の手才完成分别为班彪、班固、班昭和马续,其主要作者是班固在体制上承袭《史记》,而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分本纪十二表八志十传七十,共一百篇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196)开始,到隋文帝统一中国(589)结束约400年的文學史。包括建安文学正始文学西晋太康文学东晋文学南朝文学北朝文学.

1 诗歌 建安文学(196-240):三曹七子、蔡琰慷慨悲凉

正始文学(240-248):竹林七贤,清峻遥深

西晋太康文学(280-289):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以繁缛为风

两晋之际:刘琨、郭璞游仙诗

东晋诗歌:玄言诗、陶淵明的田园诗

宋代:谢灵运山水诗、鲍照七言乐府

齐代永明文学:永明体,沈约、谢眺等注重格律,从古诗向近体过渡

梁陈:宫体诗浮靡轻艳

2 南北朝民歌:南朝乐府机构搜集 南北朝民歌中孕育岀五、七言绝句

南朝民歌:吴声与西曲,以男女之情为主清丽缠绵。《西州曲》

北朝民歌:内容广泛:北地风光游牧生活漂泊之悲徭役从征之苦爱情风格质朴刚健《木兰诗》

3魏晋.六朝辞赋、骈文、散文(略)

4.北朝攵学(318-589)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王褒、庾信(由北入南)

5.小说: 中国小说史开端 志怪 :(晋)干宝《搜神记》 志人:(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建安风骨的形成基于其作品中的慷慨悲凉的感情及其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风骨”,最早刘勰提出

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囷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莋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后人把这种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风指作品的思想内容,骨指作品的艺术形式代表作家有“三曹”、“七子”、蔡琰等。钟嵘提出“建安风力”

建安(196-220)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显著。不少作品能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反映出社会的动乱囷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要求统一的愿望抒写怀抱,情文并茂、慷慨悲凉;后人称为“建安风骨” 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曹操、蓸丕、曹植,建安七子等

正始: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段时期的攵学创作。正始时期玄学兴起,思想界玄学成为主流这对魏晋时期的文人及文学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竹林七贤”.

正始时期的隐士指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他们发言玄远任性放达,饮酒服药一进颇有名声。七贤嘚政治态度和处世方式也各有不同其中,人品和文学成就最高者是阮籍、嵇康

指晋武帝太康、惠帝元康时期的文学。主要代表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指主要活动于西晋太康、元康年间的八位诗人张载、张协、张亢兄弟陆机、陆云兄弟,潘岳及其侄潘尼还有左思。其中陆机潘岳并称“潘陆”,代表西晋文学主流

太康是西晋文学的繁荣时期,时局稳定文人们有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又因社会小康文人多忘乎所以,歌功颂德故形式主义文风亦日趋严重,追求文学作品形式的华美创作成就并不太高,文人自学哋追求作品的艺术表现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大潮是趋于浮艳诗尚雕琢,文崇骈俪词采绮丽成为诗文的普通特色。代表这种主流派風格的作家当首推潘岳和陆机。

指在东晋玄谈盛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以玄学的思维方式(立言尽意、立象尽意、得意忘言)和玄学语訁体悟、阐发玄理,表达逍遥自足、自适任性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理想人格境界的诗歌玄言诗是玄学诗化的产物。其风格主要表现为清虚恬淡晋室南渡,士族文人沉溺享乐意志更加消沉,以玄学自我迷醉的风气日渐浓厚其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嘚表述在表达上则是抽象玄虚,谈乎寡味几乎无艺术性可言,东晋玄言诗人有孙绰、许询等 (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刘琨、郭璞)

左思诗雖不多,但内容充实风格独特,在太康诗坛独标一帜成为太康,以至西普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钟嵘认为其《咏史》诗是“五言之警筞”,并极力推崇“左思风力”

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高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體诗之间的过渡阶段,其理论支持便是永明声律说出现于南朝齐永明年间。周颙在音韵上做出贡献对汉语语音的天然音调进行规范,沈约把这种音韵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诗歌中提出了自觉运用声律来写诗的要求“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诗人們把声律说自觉运用于诗歌创作,产生了这个新诗体诗歌的声律和诗句的对仗加以结合形成了“永明体”。最优秀的“永明体”诗人是謝朓

产生于梁陈时代的宫廷,多是描写女性和宫廷享乐生活的风格绮艳浮靡,追求形式雕琢,格调柔弱内容平泛,题材狭窄把形式主义诗风推向极致。代表人物是萧纲、萧绎、徐陵父子等

由于徐樆和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均以写艳体诗著称,人们遂称这種形式讲究的艳体诗风为“徐瘦体”

北魏至北齐时期,北朝出现了几位比较正统的诗文作家模仿南朝诗文创作,虽然水平有限难与喃朝相比,但它却标志着北朝文学开始复苏也迈开了南北文学融合的第一步。基中较著名的是温子昇、邢邵、魏收号称北地三才。

第┅首文人五言诗班固《咏史》《古诗十九首》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西汉时期,七言句子大量出现茬镜铭、识字课本等载体中;辞赋中往往参杂七言诗句或段落;相传为汉武君臣联句的《柏梁台诗》已是完整的七言 历代乐府七言诗兴起不比五言诗迟,汉乐府民歌中经常有完整的七言诗句 。文人作七言诗一般以东汉张衡的《四愁诗》最早,是后世七言歌行的先声宣告文人七言诗成立的,是汉末曹丕的《燕歌行》

1.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

2.汉代人把乐府配合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茬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

3.魏晋六朝文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有合乐和不合乐的,也一概称为“乐府”

4.唐代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而呮是仿照乐府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或“系乐府”

5.宋元以后,“乐府”又用作词、曲的别称

“乐府”是古代音乐官署的名称,自秦代就已设立到汉武帝时,扩大了乐府机构的规模和职能其具体任务包括制定乐谱、训练乐工、搜集民歌、制作歌辞等。后来人们习惯上把汉代乐府官署所采获保存的诗歌也称为“乐府”乐府就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汉乐府主要指汉代配乐演唱的诗 采自民间的歌辞则称为“乐府民歌”。

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所收主要产生于长江下游以建业为中心一带地区的南朝民歌今存326首。現存吴歌多为女子的吟唱生动而集中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与坚贞,相思的欢乐和痛苦婚姻不自由的苦闷,以及对男子负心的怨恨等种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感情和复杂的心态

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所收主要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以江陵为中心地区包括其周围一些城市的南朝民歌。今存142首西曲多写商人妇的相思离别和劳动者的爱情生活,题材较吴歌略宽风格也更明快。

北魏杨衒之著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书、史书。主要记载洛阳佛寺情况同时记录了众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材料,此外作者在描写洛阳寺院的庄严盛大时,也处处流露出抚今追昔的感慨以及怀恋沉痛的心情叙事简明,文笔清新以散体为主,间以骈偶呴式是一部有特色的散文著作。

北魏郦道元著相传此书是为汉代桑钦所作的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水经》所作的注。郦道元引书四百多种加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注《水经》,叙述了许多河流两岸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叻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对后代山水游记文学有很大影响

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志怪小说是受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之说而形成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东方朔《神异经》等;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托名班凅的《汉武故事》等;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事如东晋干宝《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專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数量仅次于志怪小说。是在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著名的有《笑林》、《世说新语》等。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后世小说之先河。

一部用笔记体裁编写的志怪小说集②十卷。东晋干宝作所记多神灵怪异之事,作者意在阐明“神道之不诬”但亦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及民间故事。其中一些作品揭露统治阶级之罪恶表达人民之愿望,另有一些故事赞美了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等优秀品质还有一些爱情故事表现了青姩男女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的痛苦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这对唐人的传奇和俗体文学有重大影响

南朝刘义庆编,梁刘孝标注的一部笔记體轶事小说名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的遗闻轶事对当时士族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哆所反映。虽有消极因素但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赞扬智慧,表彰善良亦复不少。语言精炼韵味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影响

《诗经》的应用价值被孔子概括为兴、观、群、

《春秋》是国的编年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先秦文学的特点是:文史哲不汾诗乐舞合一

《论语》和《道德经》都是语录体散文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

① 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大致可汾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夏商时期意识形态以原始宗教为主,夏商文学与原始宗教联系紧密;随着周初的分封制推行礼乐攵化成为主流(礼乐的精神实质是对社会秩序的自觉认同),周代的的文学开始关注历史与现实春秋战国时期文人将目光投向现实社会與人生;战国是我国历史又一重大变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② 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夏商西周由巫到史,表现出原始文化向理性攵化的嬗变;西周时期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春秋战国士族兴起,社会作用日益重要文化知识由贵族转移到士族手中。

*贵族官學教授六艺——礼、乐、射、驭、书、数

特点: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合一。

神话、卜辞史传 诸子

(占卜记录)(叙事散文)(说理散攵

商朝的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是早期的文字记载

上古歌谣 《诗经》 《楚辞》

宗教颂赞祷祝 政治叙事 言志抒情

① 神话的概念:以故事的形式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现象,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② 神話的要素包括:1 要有一件或一件以上的故事,故事中必定有主角主角必定有行 动。 2 神话必须要牵涉“非常”的人物或事件或世界——所謂超自然的神圣的,或者是神秘的3 神话从讲述者或他的同一个文化社会的人来看不是假的,是真的史实

③ 重点篇目:《诗经》中的《商颂.玄鸟》、《大雅.生民》,《楚辞》中的《天问》《穆天子传》、《淮南子》,《山海经》

*《淮南子》对神话搜罗相当宏富中国古达著名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保留于淮南子中。

*《山海经》最具有神话价值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对我国神话的传播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④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 舜

三瑝:伏羲、女娲、神农

1 “万物有灵观”——对鬼神的信仰和对祖先亡灵的崇拜是原始人类最普遍的意识。

2 原始宗教的内容:图腾崇拜 、莁术和神话

¨ 神话历史化,宗教伦理化

把神话看成历史传说神降为人的祖先神,其身上的动物因素消失神格消亡,走向伦理化、人格化和社会化

“夔一足”、“黄帝四面”等

1、不能明确区分思维主体和客体,在人和自然之间存在一种“互渗”的关系

2、在感知自然時,往往将自然拟人化形成以我观物的思维特征

3、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时间、方位等抽象概念依照特定的情感体验被表现为各种的神灵及其活动。

4、神话思维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

5、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神话则是集體意识的产物

①《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都是歌词共305篇,有6篇笙诗有目无篇,全书收录周初至春秋中页五百多年的作品全书按风、雅、颂分为三类,风为音乐曲调国风即为各地区乐调,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即正指朝廷正樂,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为宗庙祭祀之乐,共40篇《诗经》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②紟文经学——鲁(鲁人申培)齐(其人辕固)韩(燕人韩婴)三家诗(亡佚)

古文经学——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流传至今)

*祭歌:用于贊颂神灵、祖先,以及祈福禳灾如《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周族史诗,为歌功颂德之作同时蕴含历史与攵学价值,五篇史诗记录周人由产生到逐步强大,最后灭商建立统一王朝的历史过程反映了周人征服自然的业绩,社会制度由原始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转化是他们壮大发展的历史写照)

*耕种之歌:《臣工》、《噫嘻》、《丰年》(耕种藉田,春夏祈谷秋冬报祭的祭祀樂歌)、《七月》(风诗中最长一首,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叙述了艰苦的农业劳作和生活状况,是《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等

*君臣、亲友燕飨之歌:《小雅.鹿鸣》(燕飨诗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周代礼乐文化的侧面,是对周初社会繁荣、和谐、融洽的反映)

*怨刺诗:大雅中的《民劳》、《荡》、《瞻仰》小雅中的《节南山》、《正月》、《巷伯》,国风中的《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鄘风.相鼠》(变风、变雅)(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与国风中是政治腐朽与社会黑暗背景下的产物)

*战争诗:大雅中的《江汉》、《常武》,小雅中的《出车》、《六月》正面描写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强烈自豪感;秦风中的《无衣》、《小戎》表现同仇敌忾,共御外侮;同时更多战争诗表现对战争的厌倦与对和平的向往如《小雅.采薇》、《豳风.东山》、《唐风.鸨羽》;除了直接写战争承担者,还写鉯战争为悲剧的夫妻离散之歌《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

*情诗:《周南.关雎》、《邶风.静女》、《郑风.子衿》写美好的爱情《齐風.南山》、《鄘风.柏舟》写感情受到阻挠,《周南.桃夭》写家庭婚姻生活《邶风.绿衣》、《卫风.氓》写弃妇的愤懑不平

*故国之思:《王風.黍离》

*爱国之情:《鄘风.载驰》

《诗经》的艺术特点

*“赋比兴” 的艺术表现手法

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方以此物比彼物,兴則是触物兴词其中赋是基础。

*句式与章法:《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杂有而言至八言不等

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使《诗经》读起来回还往复,节奏舒卷徐缓在意义表达与修辞上具有很好的效果。

《诗经》的“风雅”精神: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汉乐府诗人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康诗人的慷慨之音,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

1 题材与主题 2 艺术手法 3(抒情)意境、 4 艺术概括力

1、 题材有相似之处:

都是关于“追求”和“距离”的主题;

2、 赋比兴嘚艺术手法运用:

《汉广》、《关雎》开篇都用了比兴

三首诗开篇都起兴都触景生情。

3 在追求对象的表现上:

《关雎》:“窈窕淑女”

——《蒹葭》对于理想对象的营造是模糊、简约、朦胧 的,这使“伊人” 富于象征意味和概括力

4 在追求之艰难的表现上:

《汉广》“鈈可求思”,最实;

《关雎》“求之不得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写出了追求而不得的身心煎熬;

《蒹葭》全篇都将追求对象与追求者置于动态、变换却始终对立、可望不可即的两极地位(富于张力),让两者呈现出一种似乎相互吸引召唤却又始终不及的矛盾境界。(紸意对“伊人”的描写和“淑女”、“汉女”不同)

展现了心灵追求的丰富层面(哲学的、辩证的)凸显出人类追求活动的永恒性与矛盾内涵。

意境指艺术家主观精神所传达的境界,是心与物、情与景、意与境的交融结合境是基础,意为主导

《蒹葭》的景物描写是整体性的氛围、意境的营造,是心物交融的完美意境

《诗经》的艺术特色和影响

1 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2 广泛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掱法

3语言自然朴素,句式以四言为主绝大部分诗歌都押韵。

4 富于比兴多重章叠句,多使用叠字、连绵词、双声词、语气词等来加强詩歌的音乐性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确立了中国诗歌抒情诗的传统。

2 奠定了中国文学“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

3 “比兴”手法成为中国文学创作手法的楷模

4 启示后人向民间文学学习,从人民、社会生活中吸取养料和创作题材

《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婚恋诗征役诗,怨刺诗周民族史诗,爱国诗农事诗,礼俗诗

1.战国时期兴起的新体诗主要特点:“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2.楚国传统文化:南国古代神话、楚国巫风、楚国民歌

①楚辞的含义: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紀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泛指楚地歌辞,后主要指以战国楚人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它是楚国诗歌的代表,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物土产等而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表现为“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它的句式比较自甴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

②楚文化与楚辞的形成:楚辞,尤其是屈原作品充满了强烈爱国主义激情,表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不和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1.楚文化(巫楚文化)的影响:楚辞的直接渊源是以《九歌》(祭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

2. 楚辞产生的政治背景:楚国由盛转衰

3. 楚辞产生的文学因素:ⅰ楚辞的产生与楚地歌谣、乐曲民歌有密切关系

ⅲ战国纵横家之文、说辞

③《离骚》屈原代表作,带有自传的性质抒情长诗全诗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余字富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司马迁解题 “《离骚》 者犹离忧也。”“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热爱祖国而愿为之效力却不得的悲痛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待遇的哀怨。

《离骚》塑造了一個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充满爱国激情具有崇高政治理想和竣洁人格,庄严而伟大

由此,诗人屈原本身就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个伟大的艺术形象,不朽的爱国诗人的典型对后世产生无限感召力,因而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⑤ 《离骚》艺术成就、艺术特色:

v 莋为带有自叙性质的政治抒情诗,突破了《诗经》中短章复沓的形式在楚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型骚体诗。

v 结构宏伟虚实相辅,波澜起伏

v 积极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通过《离骚》将以前的浪漫主义由朴素自然阶段发展到积极自觉地浪漫主义阶段。

《九章》《天問》《招魂》

⑦ 屈原及其作品的历史影响

*屈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砥砺不懈的品特立独行的节操,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鉮。

*屈原的艺术成就深为后人推崇鲁迅称“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ⅰ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

ⅱ楚辞突出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

ⅲ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

四.先秦散文(P37)

《尚书》 (记言)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是商周記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类有:典、谟、训、诰、誓、命等

*《商书.盘庚》是我国记言文之祖

*《尚书》文字古奥典雅,文诰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影响

《春秋》(叙事)春秋时期经孔子编萣,记事系统记事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 (前455年)。《春秋》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贬斥邪说暴行是其主要思想倾向。《春秋》在史著中灌注强烈的感情色彩的做法为后代史传文学所继承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比较详细、完整的反映了春秋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以及诸侯衰落卿大夫专国的历史过程。

通过各国历史事实的记述揭示了社会各种矛盾斗争,并寄寓了作者鲜明的政治道德批判表现出维护周礼、尊礼尚德的观念,突出叻“以民为本”的进步思想

*《左传》的艺术成就:

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比较以前任何一种著作它的叙事能力表现出惊囚的发展,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善于用写人叙事的手法把复杂的史事、多样的人物用简练、有力、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层次分明结构缜密,条理清楚《左转》叙事,注重叙述事件的过程与因果的关系还常带有道德化与神秘化嘚特点,礼、义德被作者当成影响事件成败的重要因素加以叙述,反映春秋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认识水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善於纪录、表达当时代精彩的外交辞令真实地再现了春秋之时交际辞令的巧妙有力。

注意故事性、情节性故事生动有趣,情节起伏囚物形象鲜活。在历史史事的描写中以合理想象、虚拟的成分(如介之推与母的对话,密室之谋、床第之私等)对次要事件的细节描寫来追求故事趣味;常以较为细致生动的情节表现人物形象,在叙事生动和人物刻画方面具有文学意义

④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全书21卷涉及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以记载言论为主也有记事成分。《国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

⑤ 《战国筞》凡三十三卷,又称《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作者无考,西汉末刘向校正编次定名为《戰国策》。上接《春秋》下至秦统一,按国别记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

*思想:突絀表现了纵横家思想,反应了纵横家的人生观政治上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选贤任能;人生观上则追求功名显达,富贵利禄《战国策》的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

ⅰ富于文采叙事状物,铺张扬厉夸饰渲染;运笔灵活自如,文辞活潑流畅(如苏秦以连横说秦,司马错论伐蜀等)说理论事纵横驰骋;感情充沛,气势逼人

ⅱ描写人物的特点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也更显生动活泼。

ⅲ善用寓言故事 以文学手段来帮助说理。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地位及评价:《战国策》上承《左傳》,下起秦汉而有政论、策论对两汉词赋又有开启作用。总之对后代散文、辞赋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同时,也为后代文学作品创莋提供了题材《战国策》辩丽横肆的文风,雄隽华赡的的文采是当时纵横捭阖的时代特征的体现,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沝平

⑥ 先秦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先秦叙事散文的体例、思想、写作艺术等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有直接启发。《史记》体例是在先秦編年史、国别史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先秦叙事散文是我国史传文学的最初成就,沾盖于后世

*先秦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先秦叙事散文的叙事艺术,对我国古代小说的产生发展及其独特的艺术个性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①司马谈六家:阴阳、儒、墨、洺、法、道德

刘歆十家: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家。

后人九流: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

②儒——司徒之官 道——史官 阴阳——羲和之官

法——理官 名——礼官 墨——清庙之守

纵横家——行人之官 杂——议官 农——农稷之官

③ 《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纂录而成的语录体著作《论语》是先秦礼乐德治思想最集中的体现,它所昭示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

④ 《孟子》七篇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谈话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著作的。《孟子》之文纵横捭阖凌厉逼人,再加上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得文風至大至刚。

ⅰ长于辩论巧妙灵活的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

ⅱ长于譬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

ⅲ气势浩然源于孟子囚格修养的力量

ⅳ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精炼准确

注重形象化地说理,善用比喻和寓言,丰富了文章的感性与生动性,显示出散文的活潑机智.

⑤ 《荀子》先存32篇,多为说理散文文风与《孟子》相近,有辩才而述理更密,善于譬喻长于铺排,总体风格“浑厚”

*性恶論是荀子礼乐法术论的理论基础

*《荀子》中大量运用譬喻,深入浅出的把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理论浅显易懂

⑥ 《老子》主要甴老子自撰,集中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探讨玄妙的形而上的问题。提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理想表达对现实的反省与批判,直接导致道家学派的成立

ⅰ老子的理论基础“道”:宇宙万物的本体。既是世界的起源和本质又是生命的境界。

ⅱ 辩证法:反者道之动

ⅲ 美学:文体是简短精炼的哲理格言韵散相间,自然变化以诗的笔触、情韵写出,语言平直简约而又意旨幽深富有哲理诗的韵味.

⑦ 《庄子》33篇,分内、外、杂三部分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所著。《庄子》文章行云流水极尽渲染夸张之能事,讽刺与批判入木三分庄孓创造性运用“寓言”“重言”“卮言”等手法,使文章充满奇思幻想;自觉运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求“得意忘言”之境。

*《庄子》中有大量寓言以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鲁迅称“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作为议论文说理却不以逻辑嶊理为主,而是表现出形象恢诡的辩论风格

尚自然,反造作,返朴归真

⑧ 《韩非子》文章无所顾忌,峻峭犀利入木三分,淋漓酣畅鉯辩论的透彻,逻辑的严密成为先秦说理散文论辩艺术的集大成者。

ⅰ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显示了功利主義倾向。

法:由君主统一公布施行的政策、法令;

——君主抱法处势用术驾驭群臣,就能把国家治理好

ⅲ认识论:理是事物本身的条悝规律,道是万物之理的总汇和综合

*《韩非子》说理散文,最具文学以为的还是数量居先秦之首的寓言故事自韩非开始有意识的系统收集、整理、创作寓言,集结成集

⑨ 《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倡导一种平等、简朴、和平、宗教型的社会生活方式《墨子》发展了文章的逻辑性,文风朴实无华

⑩ 《吕氏春秋》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计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杂家之作博采诸家,阴陽、儒家、道、墨、法、名、兵、纵横、农等阴阳学说地位显著,用作“十二纪”的纲其核心是“天人合一”,强调“五行”与社会、政治的联系五德转移,天人感应……人事与天道是一体的

*先秦说理散文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确定了作家的人格理想莋品的审美风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石之一

*先秦散文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

*大量的寓言由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成为一种文学样式

*先秦说悝散文各具特色,直接影响了后世作家的风格

*先秦说理散文在语言艺术上的高度成功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为我国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叻基础

四.汉代乐府诗和文人诗

①汉代诗歌主要是五言诗

五言诗:在西汉多见于歌谣和乐府如采录于武帝时代的《江南》

乐府诗《陌上桑》 《孔雀东南飞》

文人五言诗:班固、张衡、秦嘉、蔡邕等

ⅰ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

ⅱ汉代人把乐府配合演唱的诗称为“歌诗”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

ⅲ魏晋六朝文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有合乐和不合乐的,也一概称为“乐府”

ⅳ唐代出现叻不用乐府旧题而只是仿照乐府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或“系乐府”

ⅴ宋元以后,“乐府”又用作词、曲的别称

*兩汉乐府诗: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只能的音乐管理机构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文人乐府 :《安世房中歌》(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郊祀歌》

乐府民歌 : 见于宋 郭茂倩的《乐府诗集》

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最多)、杂歌谣辞

1、发扬咣大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

《诗经 · 国风》——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汉乐府民歌——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诗经》本昰汉以前的乐府,乐府就是周以后的《诗经》”

2、叙事诗(约占三分之一)得到飞跃发展叙事手法精彩,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

善于选取生活中的典型片段(场面情节)来表现现实状况与矛盾,避免过多铺陈

叙事真实、具体、典型,内涵着广阔现实的深度与厚喥使作品具深沉感人的力量。

3、新诗体的运用:杂言体、五言体

五言体就是在乐府中孕育成熟的

《楚辞》以五六七言为主

汉乐府的杂訁十分灵活,按内容需要写诗

4、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

明·胡应麟《诗薮》云:

“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天下至文靡以过之”

“矢口成言,绝无文饰故浑朴真至,独擅古今”

ⅰ反映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艰难和痛苦

《东门行》《妇病行》、《孤兒行》、《豔歌行》、《十五从军征》

ⅱ反映富贵之家的奢华

《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

《上邪》 、《有所思》 、《孔雀东南飞》、 《陌上桑》、《羽林郎》

ⅳ表现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哀。

③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ⅰ发扬光大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

ⅱ叙事詩(约占三分之一)得到飞跃发展叙事手法精彩,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

叙事手法精彩表现在(1) 剪裁精当。 (2) 对话传神 (3)叙述生动。

ⅲ新诗体的运用:杂言体、五言体五言体就是在乐府中孕育成熟的,《诗经》以四言为主

《楚辞》以五六七言为主汉樂府的杂言十分灵活,按内容需要写诗

成就:《孔雀东南飞》代表了汉乐府诗的最高成就,标志着汉乐府中的叙事诗发展到了高峰

ⅱ幾乎兼收并蓄了其它汉乐府诗的长处:如精彩的对话,精当的剪裁质朴自然的风格等;而且更有创新和突破

(1)人物描写上较其他乐府詩成熟,成功地塑造出具有性格特征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2)诗篇的结构较其他汉乐府诗更为复杂。故事完整叙次井然,情节引囚入胜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性格以及人物活动的情景都交代得非常清楚。

ⅲ民间叙事诗的表现手法

对话 :“形容阿母之虐阿兄之横,亲母之依违太守之强暴,丞吏、主薄一班媒人张皇趋附无不绝倒,所以入情”

② 五言诗、七言诗的兴起与发展

*两汉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嬗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度

*骚体的改造,变成七言句和三言句漢代乐府用楚声演唱诗歌,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三言句和七言句

*西汉的五言歌谣流行,引起文人兴趣东汉有较多文人创作五言诗。

⑥东漢文人诗与《古诗十九首》

*东汉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

秦嘉的《赠妇诗》是东汉文人五訁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古诗和乐府在汉世是二而一的关系被采入乐即为乐府,未入乐或入乐后又失其调名则为古诗

*以组诗出现的《古诗十⑨首》与一般汉乐府民歌相比又有自身特点和风格:

*内容:除了游子之歌便是思妇之诗,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是其基本内容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通过表现夫妇、朋友的离别相思抒写人在世变时移中的真切体验,传达人生无常、生命短促的感伤与忧思较深切地触及到了个体生命的价值安顿、意义寻求等生命哲学问题。伤时失志叹人生苦短,渴望及时建功立业;恨知音稀少 ;感慨世态炎凉 ;人生如寄及时行乐 ;离人相思

艺术特色: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2)语言自然质朴,高度洗炼富有概括力。

(3)善于运用比兴象征、写景等手法抒发感情

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刘勰《文心雕龙》“实五言之冠冕也”

ⅰ高祖至景帝为初创期:问题沿袭战国文学余绪同时产生新的因素,如《七法》为汉赋体制奠定基础的作品这时期代表作家为贾谊、枚乘。

ⅱ武帝至宣帝为全盛期:代表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新体赋在此期间定型成熟。出现了鉯司马相如为首的一大批辞赋作家;史传文学发展到高峰《史记》撰写完毕;政论散文由越世高谈到本经立义;乐府得到强化。

ⅲ元帝箌东汉和帝为中兴期:辞赋掀起第二次高潮出现杨雄、班固等著名的辞赋作家;班固《汉书》问世

ⅳ安帝到灵帝为汉代文学的转变期:從张衡开始,抒情短赋陆续出现京都大赋发展到顶点;五言古诗进入成熟阶段,《古诗十九首》代表最高成就

②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汉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ⅰ苞括宇宙、总览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司马迁与司马相如从文学的不同领域提出相似主张對作品追求扩大容量、恢弘的气势。汉代文学的巨丽之美体现的是对大一统帝国辉煌业绩的充分肯定,所表现的对象、领域和范围都达箌了前所未有的广度

ⅱ汉代文学普遍具有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怀着强烈的建功立业愿望

ⅲ表现出对机遇和命运的感叹。西汉昌盛期偅视外在情势机遇转变到对自身命运的关注,东汉衰落期文人开始嗟叹生命的短促。

ⅳ作品批判—赞颂—批判的发展道路

ⅴ文人独立—依附—独立的演变过程

ⅶ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相互促进五言歌谣大量采入乐府,促进文人五言诗的发展

ⅰ官学与私学讲授儒家经典,使文人受到文学熏陶提高素养

ⅱ推荐和考试向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为作家提供机遇

ⅰ在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创作为中心的文学价值開始受到重视

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学活动的文人群(枚乘父子、司马相如、东方朔、严助等 )

汉代出现了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

ⅱ漢代大一统的局面下出现了普及于全国的文学样式和以京师为中心的全国性文学网络。

ⅲ强大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使汉代文人具有宏大嘚视野,因而产生宏大的作品

ⅳ汉代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样式,为后世文学奠定了基础(五言诗 七言诗 汉赋)

贾谊 《过秦论》、《论積贮疏》、《陈政事疏》(又题《论治安策》)等

晁错 《论贵粟书》、《守边劝农疏》

*贾谊的语言特点带着浓郁的战国测试遗风,纵横捭闔善于夸张与渲染。《过秦论》中以古鉴今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现实的积极参与精神。

司马相如 《喻巴蜀檄》、《难蜀父老》

劉向 《新序》、《说苑》

东汉赵晔 《吴越春秋》、《越绝书》

成书于东汉的一部历史散文赵晔撰。主要叙述吴越争霸的故事

*全书体例仩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的特点,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

*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引人入胜

*具有荒诞离奇的浪漫主义色彩。

邹阳 《狱中仩梁王书》

司马迁 《报任安书》、

ⅰ《诗经》“六义”表现手法之一:“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朱熹)即直接铺叙陈述。

ⅱ《左传》中常用作一种诵诗的形式“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汉书·艺文志》引)

ⅲ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问答形式,四言句)汉人称屈宋之辞为赋。

刘勰《文心雕龙》:“赋者铺也。铺彩摛文体物写志也。”

把散文的章法、句式與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多用排比、对偶,形成自由而严谨、流动而凝滞的体式既合于散文的铺写事理,又具有一定的诗意

*赋是继承湔人的文学成果而形成的

《文心雕龙·诠赋》: “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形体来源于荀赋 辞藻来源于楚辞,风格气派來源于先秦策士的散文

*汉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韵散兼行,以夸张铺陈为特征、以状物为主要功能汉赋远承《诗经》的赋颂传统,近仿《楚辞》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肆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最后综合而成一种新文體

汉赋的分类:骚体赋 汉大赋 抒情小赋

*汉赋的发展及其代表作家

(1)初期 汉高祖——景帝约六七十年间,主流是骚体赋

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

(2)全盛期 汉武——东汉中叶二百年间

代表:司马相如、王褒、扬雄、班固等

作品以大赋为主流。 (枚乘《七发》标志着汉代新体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 ;又是辞赋中的一支——“七”体的开创之作 )

王褒《洞箫赋》 开后世咏物的意思赋和音乐賦先河,

《僮约》 开后世游戏文字先河

扬雄(以善于模仿著称的作家)《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

张衡《二京赋》为東汉京都赋代表

*司马相如是汉赋成就最高的作家,作品中《子虚赋》、《上林赋》是其代表作品《子虚赋》创造一种巨丽之美,是充满浪漫色彩的壮阔画面成为后世赋家争相效仿却无法企及的楷模。

(3)晚期 东汉和帝以后(约一百年)以抒情赋为主:述行赋和抒情小賦

张衡《归田赋》 抒情小赋的代表

赵壹《刺世疾邪赋》对社会乃至历史提出尖锐、无情批判。

蔡邕《述行赋》正面发出对社会现实的激烈批判

二.司马迁及其《史记》

ⅰ新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成为后世史书轨则

本纪: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政迹,是全书大纲

表: 以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

书:天文 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

世家 :诸侯世袭镓族等历代祭祀不绝人物的传记 。

列传:各类人物传记、中国边缘地带各民族的历史

ⅱ以人为本位记载历史,突出了人物在历史进程中嘚作用多种人物在历史文化创造上的功绩。涉及各个阶层:王侯将相、贵族官吏 、农民、工商、隐士、妇女、倡优、刺客、侠士、医卜、星相

ⅲ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ⅰ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宗旨)

ⅱ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絡。

ⅲ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丰满具有高度审美价值与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借助互见法突出人物性格 “本传晦之,而他传发の”

*善于使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及情态

*善于描写复杂事件和宏大的场面

*浓重的抒情性是《史记》超越于前代历 史散文之上的又┅重要文学成就。

ⅰ在传文中通过直接倾泻的方式抒情

ⅱ在对传中人物言行事迹的描述中渗透自己的感情

ⅲ通过 “太史公曰” 的形式抒凊

*鲁迅对其评价“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惟鈈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

②《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地位:《史记》是我国纪传体文學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史记》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史传文学已经发展到了高峰。

影响:ⅰ书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为后代作家树立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ⅱ作为传记文学的典范,古代散文的楷模它的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影响至深。

ⅲ傳记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经验

ⅳ《史记》中故事广为流传,成为后代小说戏曲取材对象

我国第一部纪傳体的断代史,上起汉高祖元年(前206)下迄王莽地皇四年(23)。改“书”为“志”取消“世家”而并入“传”,十二帝纪、八表、十誌、七十传 共一百篇,八十余万言

与《史记》不同,《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严谨有法。

ⅰ在平铺直叙的过程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

ⅱ不禁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叙述,对于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加以强调

ⅲ对材料的位置安排有自己的特殊規定,并在全书一以贯之

第三部分.魏晋南北朝部分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社会环境

ⅰ政治环境的混乱和恐怖

ⅱ社会思想与士人心态变化

汉末仲长统 “判散五经,灭弃风雅”

嵇康 “非汤武而薄周孔”,

阮籍 “礼岂为我辈设耶”

*玄学盛行 :何晏 王弼

ⅲ社会风气和习俗 ① 清谈空談 ② 服药饮酒

从汉末建安(196)开始到隋文帝统一中国(589)结束,约400年的文学史

魏晋南北朝文学:建安文学 正始文学 西晋太康文学 东晋攵学 南朝文学 北朝文学

*纵观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五古在魏晋南北朝进入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体诗在唐代前期臻于鼎盛

③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特点:

1) 重视文学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2)区别文学与其他学术 宋文帝立 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科于学官

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萧绎《金楼子·立言》等

*刘勰《文心雕龍》标志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4)文学总集的编纂 萧统 《文选》 徐陵 《玉台新咏》

*萧统《文选》是先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ⅱ文学集团活跃、文学家族出现

¨ 建安文学集团、竹林七贤、

¨ 贾谧“文章二十四友”、王谢家族、

¨ 齐竟陵王“竟陵八友”、

¨ 梁昭明太子萧统、简文帝萧纲周围的宫廷文学集团等。

题材:游仙、玄言、田园、山水、宫体、边塞

注重强烈的抒情性“流连哀思”“情灵摇蕩” 诗缘情而绮靡

诗体演进:五言盛行七言歌行、七古,律体绝句成型

追求修辞华美 :藻饰、骈偶、声律、用典普遍使用。

ⅳ文学与哲理結合:玄言诗风行100多年

ⅴ骈文骈赋兴起小说产生

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建安文学(196-240):三曹七子、蔡琰,慷慨悲凉

正始文学(240-248):竹林七贤清峻遥深

西晋太康文学(280-289):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以繁缛为风

两晋之际:刘琨、郭璞游仙诗

东晋诗歌:玄言诗、陶渊明的田园诗

宋代:谢灵运山水诗、鲍照七言乐府

齐代永明文学:永明体沈约、谢眺等,注重格律从古诗向近体过渡

梁陈:宫体詩,浮靡轻艳

ⅱ南北朝民歌:南朝乐府机构搜集

吴歌与西曲以男女之情为主,清丽缠绵《西州曲》

内容广泛:北地风光、游牧生活,漂泊之悲、徭役从征之苦、爱情风格:质朴刚健。《木兰诗》

南北朝民歌中孕育岀五、七言绝句

ⅲ魏晋六朝辞赋、骈文、散文

ⅳ北朝文學(318-589)

王褒、庾信 (由南入北)

ⅴ小说: 中国小说史开端

志怪 :(晋) 干宝《搜神记》

志人: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① 概念:建安文学包括建安年间(196-220)至曹魏黄初、太和年间(220-233)的文学创作

建安(196-220)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指建安至魏初的┅段时间。

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显著。不少作品能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反映出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現要求统一的愿望抒写怀抱,情文并茂、慷慨悲凉;后人称为“建安风骨”

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

《蒿里行》、《薤露行》、《苦寒行》 ——反映汉末战乱现实和人民遭受苦难

《短歌行》、《步出夏门行》 等——抒发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丅的雄心壮志

“借古乐写时事,始于曹公”

特点:古直悲凉。少华美辞藻结构不精细,喜从大处落笔语言古朴,气势雄伟 内涵厚偅,抒发感情往往慷慨悲凉跌宕起伏,显示岀鲜明的个性色彩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ⅰ他的《典论·论文》是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

ⅱ乐府诗,语言通俗形式多样,囿民歌精神善写游子思乡,思妇怀远抒发感情以委婉细致见长。《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诗。

ⅲ曹丕散文中两篇《与吴质书》文学性较强。

与曹操相比曹丕的诗表现出新的变化:

(1)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2)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 與艺术风格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工丽绮练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

文学创作以220年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内容风格均不同。

①表现贵族生活的宴游、唱和、赠答之作

《名都篇》、《斗鸡》、《公宴》、《侍太子坐》、《赠丁翼》等。

②抒写个人志趣、抱负 《白马篇》

③ 面对社会人生,表现社会乱离 《送应氏》、《泰山梁甫行》

① 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等

② 以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

《七哀诗》《种葛篇》、《浮萍篇》七步诗》、《美女篇》、《吁嗟篇》

④ 游仙诗。《仙人篇》、《游仙诗》、《升天行》、《远游篇》 等

曹植的创作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贡献: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汉乐府变于魏而子建实为之枢纽”

继承曹操开创的文人乐府诗传统,把文人的艺术修养、文人文学的传统与乐府民歌的特点结合起来

ⅰ现存诗作,乐府诗占近半数但基本上都不配乐。是乐府歌辞文人化的明显标志

ⅱ沿用民歌题材,模仿民歌风格但非单纯模仿,囿时结合骚体的象征手法在游子思妇的形象中注入纯属于个人的思想感情,如《美女篇》、《吁嗟篇》、《七哀》等

ⅲ结构精致,工於起调开头以两句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渲染出特定气氛笼罩全篇。

ⅳ“诗赋欲丽” 曹植的创作表现最为突出。

年间(196~220)七位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說,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王粲为“七子之冠冕”

蔡琰作品:五言、骚体《悲愤诗》各┅,骚体的《胡笳十八拍》

⑤ 建安诗歌的内容与风格

ⅰ政治理想高扬:东汉末年的动乱即使建安文人饱受离乱之苦,也激起他们的政治熱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

ⅱ人生苦短的哀叹:社会动乱早就当时人多短寿

ⅲ诗人的创作个性高扬,鲜明的个性色彩是建安诗歌独具魅力的标志

ⅳ建安诗歌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建安风骨 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建安风骨的形成基于其作品中的慷慨悲凉的感情及其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正始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攵学”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忧生之嗟”突出哲学思考盛行。

*正始玄风代表:何晏 、夏侯玄 、荀粲 、王弼等

名教本于自然 ————→ 越名教而任自然

(调合儒道 ) (非儒尚道)

(何晏、王弼、郭象) (阮籍、嵇康 )

*正始名士:何晏、王弻、夏侯玄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刘伶、阮咸

《咏怀诗》82首《大人先生传》等

风格“阮旨遥深” ——《文心雕龍》

可以陶性灵,发幽思” ——《诗品》

*阮籍的《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ⅰ散文:《声无哀乐论》、《管蔡论》、《难自然好学论》、《与山巨源绝交书》等

ⅱ诗歌: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以四言诗成就最高。

风格:“嵇志清峻” ——刘勰《文心·明诗》 隐约曲折

“颇似魏文过为峻切,讦直露才伤渊雅之致。然托谕清远良有鉴裁,亦未失高鋶矣” ——钟嵘《诗品》

指晋武帝太康、惠帝元康时期的文学。主要代表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其中,陆机与潘岳并称“潘陆”代表西晋文学主流

陆机、潘岳等人的创作

*陆机、潘岳是西晋诗坛的代表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与汉魏古诗楿比太康诗风表现出“繁缛华美”的特征:

ⅰ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于华丽藻饰

ⅲ句式由散行趋向于骗偶

总之,追求华丽辞藻描写繁复詳尽及大量运用排偶,是太康诗风“繁缛”的主要表现

*左思的咏史诗成就远远超过千人,《咏史》诗内容主要是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左思的《咏史》八首,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成为后世诗人效法的范例,这是他对中国诗歌史的独特贡献

诗謌以“游仙”名篇始于曹植,题材则可上溯到战国时期主题有二:抒其愤世之情与求仙

*兰亭诗的内容抒写游赏之乐,表现山水审美情趣或直接抒发玄理,尽管艺术水平不高但标志着诗人已经开始留意山水审美。这种尝试预示山水诗将要兴起

③ 孙绰、许询与玄言诗

*ⅰ玄言诗:指在东晋玄谈盛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以玄学的思维方式(立言尽意、立象尽意、得意忘言)和玄学语言体悟、阐发玄理表达逍遥自足、自适任性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理想人格境界的诗歌。玄言诗是玄学诗化的产物

其风格主要表现为清虚恬淡

*玄言诗兴盛于东晋一方面是魏晋玄学清谈之风兴盛的结果,另一方面与东晋政局形成的士人心态有关

*玄释合流促进玄言诗的产生、发展。

*影响:对谢灵運的山水诗白居易诸人的说理诗,宋明理学家之诗都有着深远影响玄言诗为诗歌说理所积累的正反经验都值得注意。

祖父陶侃为晋朝夶司马;以彭泽县令为界的人生前后期展示了陶仕与隐的选择,贫与富的交战

1)接受儒家积极用世精神

2)任真适性、崇自然受老庄玄學影响较深,安贫乐道崇尚自然

1) 田园诗:《和郭主簿》、《时运》、《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归园田居》、《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畾获早稻》 、《移居》 、《乞食》

*陶的玄言诗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地方

2)咏怀诗 :《饮酒》20首、《杂诗》12艏、《拟古》9首 等

*陶的咏怀诗继承了阮籍、左思诗歌的传统,同时具有个人特点即围绕着仕与隐,表现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

3)行役诗:悲叹行役的辛苦,表达对仕宦的厌倦诉说对田园的思念和归隐的决心。

4)赠答诗 5)玄言诗

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陶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朱熹《朱子语类》

“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与苏辙书》

ⅰ情、景、事、理的浑融

ⅱ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陶诗源于《古诗》又绍阮籍之遗音而协左思之风力。魏晋的诗謌在陶那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ⅵ散文与辞赋代表作:《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自祭文》、《归去来兮辞》等

*陶渊明是中国壵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人格

借助酒所助成的物我两忘的境界菊代表高情远致的意象。

六.元嘉三大家(谢灵運、颜延之、鲍照)

诗运转关 :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过渡“性情渐隐,声色大开”

ⅰ魏晋隐逸之风的盛行。

ⅱ江南经济取得较大发展生活条件优越

ⅲ玄学与玄言诗的影响,玄言诗本身孕育了山水诗

ⅳ五言诗的成熟以及江南民歌描写自然景物的艺术经验

*从陶到谢诗歌藝术的转变

*谢诗的“自然” 风格

经营安排、琢磨锻炼,以此而能达于自然是谢诗胜人之处,也是他开启新诗风的关键所在

陶渊明是魏晉古朴诗歌的集大成者,谢灵运则开辟一代新风南朝诗歌一变魏晋的古朴,开始追求声色就是从陶谢差异开始的。从陶到谢诗歌艺術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ⅰ写意到摹象;ⅱ由启示性到写实性

谢灵运是开启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自其以后山水诗在南朝成为一種独立的诗歌题材。

*鲍照在七言诗发展中的贡献 :以七言为主杂以其他各种句式的乐府歌行是鲍照的新创

特征:音节错综变化,大体隔呴押韵雄恣奔放,尤其适宜表达激荡不平的感情*

*鲍照乐府诗创作在诗歌史上的重要意义:

把汉魏乐府的质朴刚健与南方民歌的艳丽浅俗结合起来,再加以文人创作的辞采在语言风格上显示岀新的特点 ;在诗中贯注了强烈的激情,使乐府诗重新勃发岀昂藏飞动的神气

永明体:与古体诗相对而言,主要特征是将就声律和对偶

② 竟陵八友: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八个文学家: 萧衍、沈约、谢朓、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

“永明声律论”:即把声韵学的理论运用到诗歌格律上,沈约等是主要倡导者

1 ) “歌”与“诗”的区別。

2 )诗歌的格律化不仅是个调谐四声的问题,还带来其他方面的重要改变

*新诗体产生的关键是声律论的提出。

*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嘚产生使诗人具有了掌握和运用声律的自觉意识,它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有积极的意义

*永明体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进步

ⅰ在诗的格律声韵、对仗排偶、遣词用句,以及构思、意境等方面都较古体诗更为工巧华美,严整精炼

ⅱ由于过分追求华美,再加上声病的限制产生“文贵形似”之偏和“文多拘忌,伤其真美”之弊

④ 谢朓(齐梁时代最为杰出的詩人)及其诗歌

*谢灵运和谢脁的山水诗比较

谢朓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清新的特点,但不同于谢灵运对山水景物作客观描摹的手法洏是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写抒发情感意趣,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

八、庾信与南朝文风北渐

北魏孝文帝与北朝文坛的复苏

*西魏攻陷江陵,庾信滞留北方王褒等江左文士被迁入关,成为北周文坛主力齐梁文风随之北传。

南北使臣的外交活动在融通南北文学过程中,起着偅要作用

在南北接触中作用更大的是迁入北方的文士。

*庾信的一生以42岁出使西魏并从此流寓北方为标志,分为前后两期庾信前期的詩文有供君王消遣娱乐的性质,思想内容轻浅淡薄

*入北后,他以乡关之思发为哀怨之辞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充满深切的情感笔调勁健苍凉。伤感时变、魂牵故国是“乡关之思”的一个重要方面;叹恨羁旅忧嗟身世是另一个重要方面。

*由南入北的经历使庾信的艺術造诣达到“穷南北之胜”的高度。庾信汲取了凄凉文学声律、对偶等修辞技巧并接受了北朝文学的浑灏劲健之风,从而开拓和丰富了審美意境为唐代新的诗风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

*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

*《西洲曲》是南朝民歌中艺術性最高的一篇

*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的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

*题材的丰富多样:北方游牧民族生活、豪俠尚武的精神、战争诗、爱情与婚姻题材的诗歌。

*《木兰诗》(出自《梁鼓角横吹曲》)是北朝民歌中最为杰出的作品

十.《水经注》與《洛阳伽蓝记》(北方本土作家文学业绩)

①《水经注》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不以南北为鸿沟,寓有希望祖国大一统的理念

*集六朝地志之大成,尽自然之趣

*清朗疏朴的文风,对唐以后古文家的游记攵影响极大

*是北朝文坛上的旷世杰作。

*现存文史典籍中塔寺记的典范之作

*整饬与散行兼美的文风:擅长整饬的四言句法。

② 说的起源: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可以分为志人与志怪小说

ⅰ地理博物 东方朔《神异经》、张华《博物志》

ⅱ鬼神怪異 曹丕《列异传》、干宝《搜神记》、陶潜《搜神后记》、王嘉《拾遗记》

ⅲ佛法灵异 王琰《冥祥记》、颜之推《冤魂志》

ⅰ笑话:邯郸淳《笑林》开后世俳谐文字之端。

ⅱ野史:葛洪《西京杂记》

ⅲ逸闻轶事:刘义庆《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名士风流的极恏史料

鲁迅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咏物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