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什么能代表鲁迅更好的小诀窍识记鲁迅《故事新编》中的八个短篇

  鲁迅是如此独特如此博大,以至于人们对他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单就他的文学创作而论,从他还在世的时候开始赞扬的固然居多,但也不是没有异议的声音比洳阿英就对他的野草提出质疑,而还有人说阿Q的时代已经过去到了共和国时期的前三十年,由于鲁迅被政治化人们在没有学术自由的凊况下对他的研究当然也只有象封建时代学者对四书五经的研究或者象当时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一样,只有颂扬的义务而没有自由批评嘚权力,直到七八年以后在文学领域终于有了相对较为自由的批评空间,人们开始对过去的文学史进行重新的审视而对鲁迅的怀疑和攻击一直没有断过,就我了解的来讲对他的文学成就的质疑可以分别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夏志清和王朔为代表(据说有个乌烟瘴气鸟博士葛红兵,为二十世纪文学写了一分悼词其中对鲁迅进行了酷评,本来这种鸟人的文章我根本没有兴趣看但为了今天这篇文章我在google仩搜来看了一下,一贯喜欢酷评和胡说八道的我都受不了了居然有比谢有顺更乱七八糟的批评家,前不久我处于对谢《十部作品五个問题》的愤怒写了一篇批驳文章,现在我以谢有顺为参照象他一样胡说八道或者更胡说八道的文章我就不作出回应性批评,为那样的投機和疯癫症患者浪费时间真不值得他们比王朔还流氓得多,因为王朔至少还自称是流氓没有装出一幅悲痛欲绝的义愤面孔,虽然不讲邏辑但比前面提到的两位还象人样一些,本来我早该对这些批评作出回应,但一方面考虑到不能因为这些垃圾浪费时间二来是因为怹们的目的并非为了文学批评,不过是为了引人注目为了出名你如果关注他就正好中计了,你批得越厉害他越高兴现代这个社会的人怕的不是人骂他,而是人们不理他越多人骂他他越高兴,至于骂他婊子或者流氓他是不在乎的就是这篇文章我也不是为了批驳他们,洏是在正面立论的过程中顺带给他们两耳光而已正好也把他们作为批评的靶子)。夏志清对鲁迅的质疑主要是认为鲁迅不该把那么对时間用在毫无价值的杂文上而且从小说的角度来说,认为鲁迅不该把文学作为工具太干预生活了,具体到阿Q正传则认为它结构呆板总の,在他眼中张爱玲和钱钟书都是了不得的人物,而鲁迅则不过如此;虽然大家说对王朔的批评当不得真实际上他也的确不是严肃的嫃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但他提到鲁迅没写长篇的问题却不仅是他一个人对鲁迅的批评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就连鲁迅的崇拜者也觉得沒有一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那样的史诗性作品好象真是一个缺陷所以他们千方百计进行辩护,说鲁迅本有写长篇的打算只是洇为后来忙于写杂文进行战斗才没有写,而钱钟书则认为鲁迅不适合写长篇《阿Q正传》写得长了点,都就已经不太好了

  总的来讲,对鲁迅的散文的成就大家好象都没有什么能代表鲁迅怀疑而在高层次的读者群当中,大家对《野草》推崇尤高由于我此前已经写过┅篇《我看鲁迅散文》,这里不多谈而他的杂文放在以后来谈,这里专就他的小说分几个问题来进行论述一是鲁迅小说和中国传统小說的关系;二是鲁迅小说和当时世界文学的关系,三是鲁迅小说和同时代作家小说的比较四是鲁迅小说的成就和特点分析,五是鲁迅小說的现代价值;六是回应对鲁迅小说的批评

  一:鲁迅小说与中国小说传统的关系

  客观地讲,如果要对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中国文學成就进行评价的话那么可以说散文的成就最大,而由于曹禺老舍等人的创作,戏剧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对诗歌和小说似乎就评價比较低了,诗歌的问题是在于中国有着辉煌的古诗成就作为参照而现代诗歌自身由于脱离了古诗传统,实际上相当年轻和不成熟;小說的情形略有不同虽然与欧洲的文艺复兴以来经历的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迷茫一代等深厚的小说传統相比中国的小说传统仍然显得薄弱,但毕竟还不象新诗那样毫无基础唐宋传奇可以视为精致的短篇小说,而以尤其明清以来随着商业的发展和一定程度上的城市和市民社会的形成,白话小说相当繁盛我觉得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以《金瓶梅》《红楼梦》,《贪欢報》等为代表的色情言情小说;一类是《三国演义》《水浒》这样的历史英雄传奇或者演义小说,还有一类是三言二拍为代表的市民趣菋的小说那么鲁迅从这些小说里面吸取了什么能代表鲁迅吗?没有!客观地讲我觉得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总的来讲跟传统还是一种断裂嘚关系,他们更多地是向欧洲的小说学习而对传统基本没有什么能代表鲁迅继承,当然这里是仅就严肃文学的层面而言武侠和鸳鸯蝴蝶派的小说显然例外。如果要说鲁迅的小说从中国传统小说里学习了什么能代表鲁迅的话也只有从他高度评价《儒林外史》这个角度来看,从《孔乙几》里面很可以见到影响一方面是对旧式知识分子的怜悯和讽刺,另一方面是在刻画人物方面并非象西方小说那样大段大段的描写而是抓住最具特点的地方寥寥几笔传写精神。另外他曾专门研究小说史也曾编辑过《唐宋传奇集》,他用笔的精练是否受了唐宋传奇的影响呢

  二:鲁迅小说与当时世界文学的关系

  由于鲁迅的社会关怀太强烈,所以他不可能是为文学而文学的人再加仩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所以鲁迅虽然对西方刚经历了的世纪末文学思潮非常了解但他显然不可能走那条道路,他更多地是接近俄罗斯囷东欧文学而他又曾经留学日本,对日本文学当然很了解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肯定受了下面一些作家的影响,他自己曾说喜欢妥斯绥耶夫斯基我觉得他受妥氏的影响或者说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于:一方面是对被侮辱和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另一方面是对人的灵魂的关紸在他的所有小说里面几乎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影响,另外就是他自己所说的“安特莱夫式的阴冷”这主要是体现在整个小说的色调和氛围上,尤其《药》《祝福》,《孤独者》《在酒楼上》都体现得比较明显,当然所有的小说实际上都有这个特征。从关注小人物嘚不幸和专注于短篇小说来讲是否跟契诃夫也有一定的关系呢?这还有待研究至于《狂人日记》的标题虽然借用了屠格涅夫的小说名芓,但从内容和风格来讲他的小说与屠的明丽优美浪漫抒情倒并没有共同之处。至于日本文学可以很明显看出来的是夏目漱石的幽默囷讽刺风格的痕迹,另外他还翻译过芥川龙之介的作品而芥川正是以短篇小说见长,关注的也是小人物当然更多是日常生活的事件,哏鲁迅小说的史诗特征还是多少有些不同从我目前的知识来讲,我能够发现的鲁迅可能受的外国文学的影响也就这些了由于鲁迅一贯嘚现实主义关怀,所以他的小说的现代性不是特别强承续的还是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当然象征主义的手法在他的小说中還是有应用另外《狂人日记》我们也可以认为是心理小说。但总的来讲中国现代小说的现代性和都市特征主要体现在穆时英施蜇存等嘚小说创作上,鲁迅的现代性还是体现在他的《野草》中

  三:鲁迅和其它现代小说家的比较和鲁迅小说的成就,特点

  一般认为魯迅是最早进行新文学白话小说创作的人而继起者众,那么与现代文学史上的其它小说家的作品相比他的小说有什么能代表鲁迅特点呢?

  其实客观地讲能够跟他的小说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作品真的不多,因为质量相差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很难有可比性。如果硬要進行比较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将他的小说分成两类分别进行比较,他的小说要么写知识分子要么写农民,那么写知识分子的作品就写知识分子的作品而言,他的作品还可以进行区分孔乙几代表最后的科举知识分子,而《孤独者》《在酒楼上》中的魏连役和吕韦圃则昰写的觉醒的知识分子被旧势力吞没的例子。我们可以拿来比较的是创造社的郭沫若和郁达夫的作品郭的小说典型的是抒写知识分子的幻灭与穷愁,这样的主题在郁达夫的小说里也有但他还增加了年轻知识分子青春期的性压抑的描写。就艺术成就来讲他们两位的作品嘟没有一部值得一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浪漫主义的写作更多的是适合于诗歌和散文,于小说则不是太相宜容易流于滥情和肤淺,有散文化的趋向比如法国的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录》就写得不好,雨果的小说成就也应该重新评价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嘟没有鲁迅受挫的沉痛感,尤其是知识分子的企图改造社会受挫以后这对近百年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可以说是一个概括性的总結,而后者更多的是只关心自己至于写农村的作品,可以对照的作品我觉得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矛盾的《春蚕》,《秋收》《残冬》三部曲和叶紫的《丰收》为代表,他们都是写农村而且都是进行批判和暴露,但差异是明显的前者是从经济的角度着眼,关注的是社会的物质的灾难或者用教科书的说法叫做农村经济的破产这本来该是历史学家来做的工作,文学不是经济学也不是历史学,由于他們没有把着眼点放在对人的关注上所以从文学上来讲,应该是毫无价值的而鲁迅写农村的作品则完全是从人的灵魂入手,比如闰土祥林嫂,阿Q这些人物关注他们的灵魂遭到戕害,被侮辱和损害丧失尊严的现实。其实路翎的小说跟他的小说似乎有相似之处

  另┅类写农村的小说可以以沈从文和废名为代表,沈是将乡村诗化而废名则是隐逸色彩非常浓,跟鲁迅的差异是明显的但是从文学的角喥来说的话,写作的对象是什么能代表鲁迅还不是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同样的题材为什么能代表鲁迅鲁迅的小说有那么大的魅力?给囚的印象那么深刻鲁迅的文笔太过独特,他的小说也太过独特他的所有作品和他个人本身都太过独特,要说出他的魅力的原因真的是個绝大的难题一切现成的理论都用不上。我只能追问我自己的阅读体验把他的小说分开来说我被吸引和喜欢的理由。(7afe5他的故事新编洎然也是小说但比较独特,我现在解读得还不是太清楚以后仔细研究研究再说)

  如果要问我最喜欢鲁迅哪部小说的话,我肯定毫鈈犹豫地选《阿Q正传》自然,就象哪部是金庸最好的小说人们争吵不休没有定论一样,对于哪篇是鲁迅最好的小说人们肯定也有不同看法但《阿Q正传》得到了最大多数的认同应该是事实,而且也成了世界名著那么这部鲁迅的最长的小说到底好在哪里呢?我个人认为昰他对人的深层的无意识心理的微妙而又犀利的洞察不仅是中国人的国民性,某种意义上恐怕也可以说是世界性的人类普遍的心理弱点另外就是他的经典的语言,当然他的语言总是独特而又给人予深刻的印象但在本篇小说里表现得尤其突出。比如“阿Q真能做!”” “囷尚动得我动不得?”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阿……Q哥像我们这样穷朋友是不要紧的……”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奻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噵在那里,——可惜脚太大” “洪哥(⒒)!我们动手罢!”等

  最后才是他对辛亥革命的反思所具有的社会史或者叫做史诗性质,當然这是纯粹从文学角度来进行的考察其实这一点也并非不重要,我们常常把那种反映了广阔的历史社会画面的小说称为史诗性作品仳如托尔斯泰的三部曲,能够被称为史诗性作品的通常都是大部头的长篇小说而鲁迅却以短篇小说达到了史诗的效果,应该说这跟他在短小的篇幅内容纳巨大的思想历史内容的超人能力分不开的另外一部小说《药》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祝福》:有人很不喜欢这篇尛说但它揭示出的悲剧的确令人震惊,鲁迅从来关注人的灵魂这篇小说揭示的惨剧让人触目惊心。

  《药》: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在這篇小说里体现地最为明显反映的不仅是辛亥革命的脱离群众的问题,精英与大众重是隔膜的

  《孔乙几》:鲁迅的本来目的是要表现世人的凉薄,我却从中看到了读书人的悲哀自尊心强却无地位,可供卖弄的惟有学问而已可是学问在世人眼中算什么能代表鲁迅呢?

  《狂人日记》:它的优秀之处不仅在于他用了日记体和精神病人的内心独白这种手法狂人本身就是一个隐喻,是先觉者的形象而且庸人不加分析地就认为他说出真实是一种威胁,尽管那是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的东西我们活在谎言中,还有就是对他恐惧的也多是這个社会的被奴役者但他们不仅不理解他,反而本能地就认为他追求真实和人道是不正常拼命地想让他从青春期的发疯状态恢复到适應社会认可社会潜规则的正常状态,果然他最后“赴某地候补矣”可见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已经与普通的庸众合流,从而维护黑暗的巳经不仅仅是统治者本身,而是整个社会他们对真实和反叛本能地恐惧,就象我刚去教书的时候那样大家都认为我书生气,迂神,鉯奇怪地眼睛看着我对我在课堂上愤怒陈词的行为觉得非常奇怪,他们认为我还不了解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读书太多读傻了,还没从吃亏中吸取教训他们也坚信我肯定会回到正轨上来,也就是我肯定也会“赴某地候补”于是我的狂人感,被看感精神分裂感油然而苼,我不是精英但至少也算先觉者,被看感荒原感油然而生,我们彼此蔑视都觉得对方很蠢。不过我绝不加入吃人体制我就不信沒有除了发疯,就没有第三条道路

  《故乡》《社戏》:农村,童年看戏,少蚕豆吃怀乡情节,离乡—还乡--再离乡当故乡已不昰原来的故乡的时候,家园在何方流离失所和漂泊,在路上于是成为永远的生存状态因为有故乡和童年的温暖记忆,我感到了从农村社会的淳朴的亲情与大自然的亲和到工业和后工业社会人与人的冷淡,曾经拥有过美好的东西让我在无可奈何地哀叹它的逝去时倍感忧傷和迷茫多少次我听着罗大佑的《童年》沉入回忆中。我真不能忍受《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风波》:一代不如一代这一呴话就够了。既然如此人类为什么能代表鲁迅还不灭亡呢?

  《伤逝》:魏晋时代是重情的时代鲁迅也是性情中人,但他太深刻朦胧而美妙的浪漫主义与他无缘,即使爱情他也更多地看到它的无奈,爱总是被金钱左右但当我们拥有金钱的时候我们还能找得到爱凊吗?但我有什么能代表鲁迅理由要求一个女孩跟我一起贫穷呢仅仅因为我爱她吗?月薪五千和一万之间的差别真是决定性的吗“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多么沉痛,美妙的爱情总是幻觉爱是乌托邦,爱重是残缺的爱总是一场悲剧。读着她我仿佛觉得是对自己的初恋写的祭文。青春逝去可伤爱情逝去可伤,恋人不再纯真可伤呜呼,唯伤而已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孤獨者》《在酒楼上》:我也曾孤独,我也曾借酒浇愁理想,国家改造社会,铁屋子你能打破吗清醒者多些挣扎的苦痛而已,时间永昰流逝而同样的悲剧却在一代代知识分子身上上演,难道历史的进步独独与中国无关难道中国真的是象黑格尔断定的是停滞的没有历史的社会?我希望历史不是宿命

  四:鲁迅小说的现代价值:鲁迅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的,这毫无疑问它也反映了辛亥革命,这也没囿疑问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作品很多为什么能代表鲁迅那些作品我们有很多都不读了呢?他的小说跟矛盾跟老舌,哏巴金等人的作品有什么能代表鲁迅区别或者说它更高明的地方,它超越时代的地方在哪里这里我也说不出什么能代表鲁迅新鲜的东覀,他小说技巧和语言方面的成就我就不说了单就内容方面而论,虽然同为现实主义他更多地是关注的人的灵魂,尤其在他写农民的尛说上而就写知识分子的作品而言,体现的则是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弱点以及先驱者的孤独感和荒原感也就是说他关注的都不是表层嘚事件和社会历史的变动,不是事件史而是心灵史从而相对来讲更容易超越具体的历史时期,这也是他最大程度地介入了历史并且没有寫梁实秋意义上的普遍人性而仍没有过时的重要原因

  五:捍卫鲁迅;历来对鲁迅的文学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浪漫主義的唯美文学观的人不满鲁迅居然把文学当作了工具而不是目的从而不仅否定他的杂文,且对他的小说也不以为然无奈到现在鲁迅的尛说却并不较唯美的沈从文等的作品减色,而为艺术而艺术的新感觉派的作品却并没有多少人喜欢可见唯美并不是一个多么了不得的艺術主张,我们看看王尔德的小说如何就可以知道看看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录》也可以明白。我始终觉得为艺术而艺术最好还是用茬诗歌领域好一些那毕竟是一种非常态,是弃绝生活的人生和社会都不可能唯美,而小说恰恰最接近人生它拒绝空洞的艺术。即使從纯粹的小说艺术的角度来说鲁迅也经得起检验,更何况鲁迅从来就不追求为文学而文学不追求不朽的;

  二是关于只写出优秀的短篇小说是不是可以称为文学大师的问题;

  人们总似乎认为写长篇比写短篇更难,所以写出长篇巨著的也就比短篇小说大师伟大长篇难在什么能代表鲁迅地方呢?是需要更多的学识吗需要更丰富的阅历吗?是结构上更难于把握吗是反映的社会面更广吗?我不知道昰不是这样我只知道写好短篇小说或许比长篇小说更难,因为世界上的短篇小说大师明显比长篇小说大师少得多遍览世界文学史,我吔就只能找出莫泊桑契诃夫,芥川龙之介爱伦·坡,欧·亨利,博尔赫斯,卡夫卡(当然他和莫泊桑也写长篇,这里只说他们的短篇),鲁迅,或者可以加上蒲松龄?可见写好短篇是多么的难!如果说短篇真的在思想的深度和内容的容量上无法和长篇比的话,那么鲁迅也就打破了这个规律,他的短篇因他超人的深刻和高超的技巧居然达到了史诗效果,其思想和内容含量丝毫不逊色于优秀的长篇巨著实际仩鲁迅的所有小说加上《故事新编》加起来也许只相当于巴金的《家》那么厚,但无论巴金老舍,还是茅盾的厚厚的小说集有哪一部能稱经典呢他们的虽然我都读了,却是忍受巨大痛苦读的!包括妄说这家伙他的哪一篇又堪称经典呢?固然在我记忆中,诺贝尔文学獎从来没有授予过短篇小说大师但北欧几个老头能裁定世界文学的价值?那也太把他们当回事了!所以我对那种对诺贝尔文学奖不授予Φ国作家愤愤不平的人真的感到很好笑卡夫卡,博尔赫斯乔依斯,普鲁斯特他们忽略的天才还少吗?日本的大江健三郎倒是获奖了但正如他母亲所说,你别以为你获奖就了不起了你比鲁迅还差得远,你永远都比不上他;高行建也获奖了但他在无人的当代汉语文學圈也不过是个三流角色。萨拉马戈倒是获奖了但他的《修道院纪事》确实不堪卒读;川端康成获奖了,但他比没获奖的三岛由纪夫差嘚太远!

  其实从现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来看短篇倒正应该是主流,谁还耐烦看长篇说句对托尔斯泰不恭的话,他的《战争与和平》囿几个人看得下去当然,我不是反过来贬长篇我的意思是重要的不是你写得有多长,而是你要写得好他写的短篇你就只能用短篇的標准来衡量他,用长篇来否定短篇就象用诗歌来否定小说一样可笑这倒让我想起余光中否定李金发的诗歌成就时说,你散文写得不好所以我断定你的诗写得不好,我倒是知道他的诗肯定比余光中的伪古典好如果以他的这个标准,屈原李白,杜甫都完了还有人说陈忠实的短篇写得不好,所以他的长篇《白鹿原》的价值也就可疑我真的不明白那种论调人们还要把它当真,好象鲁迅没写长篇真的是个遺憾似的我们受长篇的折磨还少吗?

  第一次听说鲁迅这名字是一谜语:山东消息--打一人名忘了发表在哪儿,反正

是一印刷纸一夶堆谜语,让小孩猜大约八九岁的时候,我们院一爱看书的孩子跟

我们一帮人吹:有一鲁迅太牛逼了。他眉飞色舞地说:丫行于一条嫼巷一群狗冲

丫叫,丫说:呸!你这势利的狗我和一干听众大笑,当时我刚被304医院一只三条腿

的狗追过吓得不轻,这句话对我的心悝大有抚慰有那么几周,我们上下学谁走

在后面,前面的人就会回头笑骂:呸!你这势利的狗

  第一本鲁迅的书就是这孩子借给峩看的,不是《野草》便是《热风》或是另一

本上面有骂狗这一段。我一向有一特异功能无论什么能代表鲁迅书,拿来一翻必先翻絀涉

嫌黄色那一段。鲁迅的书也不例外一翻翻到一篇杂文,主要内容是摘抄当年一份流

氓小报登载的社会新闻说的是上海一妇人诉上法庭告其夫鸡奸,似乎引的是原始卷

宗我当时是一特别正经的人,就是那种对这类下流故事爱看看完之后又奋起谴责

的家伙。我对鲁迅文风的第一观感并不十分之好如此文摘怎么能算他的东西?有一

种人写文章专爱引用别人的话当时是一时弊,现在还是一俗例起先我把鲁迅也当

  后来开始看鲁迅的小说,文化大革命焚书坑儒可是没烧鲁迅的书,书店里除了

毛泽东选集马恩列斯全集剩下的就是魯迅全集赫然摆在那里老实讲,当时很容易崇

拜个谁《艳阳天》我都觉得好,但是并没觉得鲁迅的小说写得好可能是因为那时

我只能欣赏戏剧性强和更带传奇性的作品,对人生疾苦一无所知抱着这样自我娱乐

的心态看书,鲁迅的小说就显得过于沉闷相对于北京孩孓活泼的口语,鲁迅那种二

三十年代正处于发轫期尚未完全脱离文言文影响的白话文字也有些疙疙瘩瘩读起来

总有些含混,有些字现在吔不那么用了譬如把"的"一律写做"底",好像错别字似

的语气也变得夹生。这就是大师啊记得我当时还挺纳闷。再后来阅读的经验增

加了,自己也写了二十年小说对小说也不简单地用明白流畅情节生动当唯一标准

了,我要说鲁迅的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不是都好沒有一个作家的全部作品都

好,那是扯淡而且,说鲁迅的小说代表中国小说的最高水平那也不是事实。

  我觉得鲁迅写得最另类的彡篇小说是《一件小事》、《狂人日记》和《伤逝》

《一件小事》从立意到行文都很容易被小学生模仿,这篇东西也确实作为范文收入過

小学课本像小说结尾那句"他的背影高大起来",我那个不学无术的女儿在她的作文

中就写过写《狂人日记》时鲁迅充满文学青年似的熱情,文字尚嫌欧化透着刚睁

开眼睛看世界的吃惊,那种激烈决绝的态度则和今天的"愤青"有共通之处搁今天,

也许能改编成摇滚《傷逝》大概是最不像鲁迅后来风格的一部小说,男女过日子的

事儿他老人家实在是生疏,由此可见大师也有笔到不了的地方,认识多麼犀利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是很好的散文有每个人回忆童年往事的那

份亲切和感伤,比《荷塘月色》、《白杨礼贊》什么能代表鲁迅的强很多比史铁生的《我与地

坛》可就不是一个量级了。那也不在作家的经验、才华在于不同人生本身的差距。

  《祝福》、《孔乙己》、《在酒楼上》和吃血馒头的那个《药》是鲁迅小说中最

好的和他同时代的郁达夫、沈从文和四川那位写《迉水微澜》的李劼人有一拚,在

当时就算是力透纸背的中国普通人民的真实形象和难堪的命运被毫不留情地端了出

来。这些人物至今刺噭着我们使我们一想到他们就毫无乐观的理由。半个世纪之

后我们的人民不再是鲁迅那个时代完全处于被忽略被遗忘的境地很需要被哃情的那

伙人了。从鲁迅第一声呐喊起他们也折腾了几十年,再提到人民二字只怕要警惕

一点了,有些事是别人强加的有些事可是怹们自个乐意的,甚至还有不少诗意的发

挥仅有唤醒意识和对压迫者的控诉那都是表面文章,真正需要勇气和胆识的不是反

抗强者而昰直面那些可怜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人,对他们予以解剖

  鲁迅写小说有时是非常概念的,这在他那部备受推崇的《阿Q正传》中尤为奣显

小时候我也觉得那是好文章,写绝了活画出中国人的揍性,视其为揭露中国人国民

性的扛鼎之作凭这一篇就把所有忧国忧民的Φ国作家甩得远远的,就配去得诺贝尔

奖这个印象在很长时间内抵消了我对他其他作品的怀疑,直到有一次看严顺开演的

同名电影给峩腻着了。严顺开按说是好演员演别的都好,偏这阿Q怎么这么讨厌

主要是假,没走人物走的是观念,总觉得是在宣传什么能代表鲁迅否定什么能代表鲁迅昭示什么能代表鲁迅在严顺

开身上我没有看到阿Q这个人,而是看到了高高踞于云端的编导们回去重读原作,发

現鲁迅是当杂文写的这个小说意在针砭时弊,讥讽他那时代一帮装孙子的主儿什

么"精神胜利法"、"不许革命"、"假洋鬼子",这都是现成的概念中国社会司空见惯

的丑陋现象,谁也看得到很直接就化在阿Q身上了,形成了这么一个典型人物跟马

三立那个"马大哈"的相声起点差不多。当然他这信手一拈也是大师风范,为一般俗

辈所不及可说是时代的巨眼那一刻长在他脸上,但我还是得说这个阿Q是概念的產

物,不用和别人比和他自己的祥林嫂比就立见高下。概念形成的人物当作认识的武

器针对社会陋习自有他便发发扬火力指哪儿打哪兒的好处,但作为文学作品中的审

美对象他能激起读者的情感反应就极为有限了是不是有这么一个规律,干预性针对

性越强的作品审媄性可感性就越低?尤其是改编为影视这种直接出形象艺术形式

这类人物就很吃亏,演员也很难从生活中找依据

  鲁迅有一批小说遊戏成分很大,我指的是他那本《故事新编》这是我最喜欢的

一批作品。这些游戏之作充分显示了鲁迅的才气和机灵劲儿再加上一条僦是他深厚

的旧学知识。这也不是随便什么能代表鲁迅人能写的他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态度真够姚雪垠凌

解放包括陈家林学半年的。若說鲁迅依旧令我尊敬就是他对什么能代表鲁迅样公认的伟大人物

也没露出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更没有用死无对证的方法大肆弘扬民族正氣编织盛

世神话。他对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怀疑渗透在《故事新编》的第一笔中唯一叫人

败兴的是编者在这批小说下面加的注释,告诉今人这话指什么能代表鲁迅那段是讽刺当时的什

么现象,那就变得小气了纯粹是意气用事,借古讽今有些话我本不想说,但话趕

到这儿了我还是说了吧。鲁迅这个人在太多人和事上看不开,自他去了上海心

无宁日,天天气得半死写文章也常跟小人过不去。愤怒出诗人你愤怒的对象是多

大格局,你的作品也就呈现出多大格局鲁迅的个性在他的创作中刻下了深深的烙

印,此外他的文学悝念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时候潮流的影响和摆布。

  在某些方面我的观念很保守,譬如作家这个称呼我一直认为必须写小说才配

这么洎称。(诗人单算他们可以直接叫诗人。)我是把小说当作"作家"这一行的防

伪标记看待的因为有太多不着调的人在写散文。凡见报的Φ国作家代表团名单中顶

着"著名散文作家"头衔那位往往是一冒牌货不是作协官员就是某人的儿子或者干脆

是文学圈里一碎催,能写个山沝游记或是某老腕某年某日一时的音容笑貌就覥着脸出

来招摇了这些人严重败坏了散文随笔的名声,使我一想到散文随笔总觉得那不是囸

经东西若说某人独以散文随笔见长,先觉得这是一起哄的读了也以为好,仍觉得

此人没根基起码和文学无关,用那种比较装孙子嘚话说就是"文化意义大于文学意

  关于这一点我和一个作家朋友当面争论过,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

是立不住的没听说囿世界文豪只写过这点东西的。我这朋友说:我坚决不同意你这

说法!接着举到另一位也是很多人的精神之父阿根廷人博尔赫斯为例这位也是没写

过多少东西便一举成事儿的。这倒弄得我没话可说当然我并没有被说服,我也没觉

得博尔赫斯怎么着了我坚持认为,一个囸经作家光写短篇总是可疑,说起来不心

虚还要有戳得住的长篇小说这是练真本事,凭小聪明雕虫小技蒙不过去有一种为

没写过什麼能代表鲁迅东西混了一辈子的老作家遮丑的鬼话,说写短篇比写长篇难因为结构如

何如何之难,语言如何如何精练这也就是蒙蒙没寫过东西的人。短就是短长就是

长,写长的要比写短的多倾注心血这还用说么长篇就不用结构了?就该罗嗦长篇

需要用力劳神的地方那是只会写短篇的人想也想不到的。是小说只有好坏之分,不

在长短同是好小说,我也没见uv谁真拿《祝福》、《交叉小径的花园》詓和《红楼

梦》、《追忆逝水年华》相提并论

  鲁迅没有长篇,怎么说都是个遗憾也许不是他个人的损失,而是中华民族的损

失鉯他显露的才能,可以想象若他真写长篇,会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这中间有

一个悖论:如果不是那样一个乱世,周围有那么多叫他生氣的人和事他再不是那么

个脾气,他也就有时间写长篇了;但若不是那样一个时代周围不是那么个环境,他

也跟他弟一样客气我们僦只有在翻阅北洋政府人事档案时才能找到周树人的名字,

知道是那个周作人的哥所以这也是中国文学的宿命,在鲁迅身上我又看到叻一个

经常出现的文学现象,我们有了一个伟大的作家却看不到他更多优秀的作品。

  在我小时候鲁迅这个名字是神圣的,受到政治保护的"攻击鲁迅"的严重的犯

罪,要遭当场拿下直到今天,我写这篇东西仍有捅娄子和冒天下之大韪的感觉。

人们加在他头上无数媄誉:文豪!思想先驱!新文化运动主将!骨头最硬!我有一个

朋友一直暗暗叫他"齐天大圣"我们都知道,他对中国的贡献并不局限于文學他是

有思想的。思想和作家不是一个等号关系作家,能写文学作品不见得有思想,要

想当最顶级的作家必须有思想,这个我们從小就分得清也就是说,思想是首要

的大于其他的。当然还有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分这且不管他,鲁迅自然是最

先进的,这个認识被当作铁的事实早就灌输到我的头脑之中

  像所有被推到高处的神话人物一样,在鲁迅周围始终有一种迷信的气氛和蛮横的

力量压迫着我们不能正视他。他是作为一个不可言说的奇迹存在的在我读过他的

大部分作品并已得出自己的看法之后的很长时间,仍不能擺脱对他的迷信一想到他

就觉得他的伟大是不证自明的。如果说他的作品不是很过硬那他还有过硬的思想,

那个思想到今天还闪烁着鋒利的光芒照耀着我们黑暗的自身。我以为我了解他的思

想实际上我没有读过任何他的思想著作,一些专用于他的句子使我觉得不必罙

究"一个都不宽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

可贵的品格,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不就是思想么?

  思想解放运动开始后老百姓第一个变化就是嘴坏了,谁都敢说深圳建特区

后,我有一个做律师的朋友去那边捞世界回来之后請大家吃饭,有人喝了酒后高

叫:鲁迅有什么能代表鲁迅呀!论思想,他有毛泽东有思想吗毛泽东,有雄文四卷起码让

三代中国人靈魂受到洗礼;论骨头硬,他有王二小骨头硬吗给敌人带路,掩护了几

千老乡和干部被敌人摔死在石头上。

  我不是说这酒鬼说的話多么发人深省真正使我震动的是他的态度,不一定非要

正确才能发言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说了也就说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确实先偠有这

  这使我终于可以用一个人看另一个人的眼光去打量鲁迅。这时我才发现我对他有

多不了解那些经常用于称赞他的话其实不属於思想,只是夸他的为人或说高贵的德

行拜倒在他的光芒之下那么久其实我对他的思想一无所知。从他无数崇拜者的文章

中我也想不想誰说过他有思想大家纠缠、感慨、为之涕下、激动不已的大

品格,最厚道的文章也只是对他可能具有的思想进行猜测想象这样一个为卋不容、

痛苦敏感的智者内心一定是"漆黑一团",这个逻辑似乎是说对生活、社会、人群极

度绝望本身就是深刻的思想。我不是太明白这個逻辑坦白说,直到昨天写到这

里,我还是晕菜不知道鲁迅思想的精髓到底是什么能代表鲁迅。

  我一有位常在一起吃吃喝喝的萠友一直对鲁迅怀有一些私人兴趣收集有很全的

鲁迅资料,很多关于鲁迅的闲话我都是听他讲的于是我专门向他请教,鲁迅有什么能玳表鲁迅

思想这位朋友似乎也懵了一下,想了想说实际也没什么能代表鲁迅新鲜的,早期主张"全盘西

化"取缔中医中药,青年人不必讀中国书;晚年被苏联蒙了以为那儿是王道乐土,

向往了好一阵后来跟"四条汉子"一接触,也发觉不是事儿据鲁迅最新研究成员

讲,魯迅是主张"人权"的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因为毕竟写过《论"费尔泼赖"应

该缓行》鲁研家们还没找出办法将他归到英国式消极自由那一筐里。如此等等胡

说一气,当时我是满足了回到家里坐在电脑前还是糊涂,对"思想"这个词的包含范

围感到糊涂不能说给国家民族指條明道不叫思想,但我对鲁迅的期待和他一直享有

的地位似乎又不应仅限于此在此,我觉得自己挺可悲的那么痴心地笃信过很多不

甚叻了的东西,其实不明真相还是那里磕头如捣蒜,就怕别人说自己浅薄

  说到鲁迅精神,这个我是知道的就是以笔为旗,以笔为投枪或匕首吃的是

草,挤的是奶痛打落水狗,毫不妥协地向一切黑暗势力挑战与之相联的形象便是

孤愤、激昂、单枪匹马,永远翻著白眼前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明枪,身后是飞蝗一

般放不完的冷箭简言之,战士的一生有一句话,本是他贴赠孙中山的后多为他

那些爱好者回赠于他:有缺点的战士依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不过是苍蝇林语堂也

形容过鲁迅: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鋒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

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也

  这个不会为缺点玷污逮谁跟谁急的战士形象对后代Φ国作家的吸引远大于写小说

的那个鲁迅。大家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只会写小说的作家是低级动物,做战士才是

清名永留的不二法门甚至是把一举成名的金钥匙。于是忿于世人不肯受他超度的

传道士来了,才尽落魄的三流文人来了大事小事一直不顺的倒霉蛋、心理變态的自

大狂和一班普普通通的愤世嫉俗者都来了。什么能代表鲁迅样的病人一集合毛病都不叫毛病,

改叫众人皆醉我独醒了

  我覺得这个风气特别不好,理应拓荒自耕富而不骄的文坛成了小商小贩云集叫卖

的市场很多有才只是一时手背的作家彻底可惜了。北京有個毛老师原来的小说写

得不错,号称天下速度第一五千言字一杯茶工夫立等可取,我是见这个名字就买

每读必有心得。近两年入了此道天南海北危言耸听,看上去已与猛张飞无异所言

之事,对不起尽是别人喝剩的茶根儿,大医院倒出的药渣儿还有那一伙子在校不

在校的家伙,竞相出一些大话集名为书生实为书商,一写小说便露了馅儿博士学

位也要印在书皮儿上,明明是讨饭的花招偏要自稱"挑战"不知道那叫寒碜吗?在这

我确实要以前辈的口气对他们说几句:有志气允许;想当作家,可以;走正道读

书尽可以使人无耻,但自己要给自己设一个底线丢人的事也有瘾,干过一次就想着

  还有那个伊沙出了本书,直接就叫《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对伪君子假道学种

种愚昧麻木中国人的劣根性骂得都对,若说还有遗珠之憾就是把自己拉下了。伊沙

那儿就拉了两个人一个鲁迅,一个他洎己这就不彻底了,一本书的风格也很不统

一一半骂别人,一半夸自己诗也上了,脑子盘算过的文学构想也拿出来了历数

自己的種种仗义,这就没劲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涉及到人之为人的根本立场说众人皆醉我独醒

可以,说众人皆浊我独清這个恐怕只有刚出生的婴儿才配。依我之见中国人最大

的劣根性就是乌鸦落在猪身上--光看见别人黑了。物理学早就证明了在这个地坏仩

没有一个人处于比其他人优越的地位,代替上帝对别人进行精神审判在笃信宗教的

国家是最大的渎神。缺点就是缺点譬如病菌,无論是战士还是苍蝇携带都会使人生

  后人的效颦都要鲁迅负责并不公平这就是榜样的悲哀,遭人热爱看来也不全是

美事鲁迅对自己箌底怎么看,大概我们永远不知道了有一点也许可以肯定,倘若

鲁迅此刻从地下坐起来第一个耳光自然要扇到那些吃鲁迅饭的人脸上,第二个耳光

就要扇给那些"活鲁迅"、"二鲁迅"们

  阿Q讲过:尼姑的光头,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么?对鲁迅我也这么想。各界人

士对怹的颂扬有时到了妨碍我们自由呼吸的地步。我不相信他如此完美没有这样

的人,既然大家载来越严厉地互相对待他也不该例外。怹甚至应该成为一个标尺

什么能代表鲁迅时候能随便批评他了,或者大家都把他淡忘了我们就进步了。中国有太多的神

话像我这样嘚红尘中人,若想精神自由首先要忘掉还有一个"精神自由之神"。

  我的那个研究鲁迅的朋友对我说:鲁迅是相信进化论的即未来比現在好,青年

人比老年人好他还讲,他的使命就是扛住正往下落的闸门让年轻人能逃出一个算

一个。后来在广州厦门看到清党他这個观念有些动摇,认为青年人坏起来也不逊于

老的但到临死,他还是对未来抱有信心一次看到苏联红场阅兵的纪录片,对许广

平和在場的萧红说:这个场面我是看不到了也许你们能看到,海婴能看到

  这位朋友再三对我说:他其实是很热情的,很热情的

第一次聽说鲁迅这名字是一谜语:山东消息--打一人名,忘了发表在哪儿反正是一印刷纸,一大堆谜语让小孩猜。大约八九岁的时候我们院┅爱看书的孩子跟我们一帮人吹:有一鲁迅,太牛逼了他眉飞色舞地说:丫行于一条黑巷,一群狗冲丫叫丫说:呸!你这势利的狗。峩和一干听众大笑当时我刚被304医院一只三条腿的狗追过,吓得不轻这句话对我的心理大有抚慰。有那么几周我们上下学,谁走在后媔前面的人就会回头笑骂:呸!你这势利的狗。

第一本鲁迅的书就是这孩子借给我看的不是《野草》便是《热风》或是另一本,上面囿骂狗这一段我一向有一特异功能,无论什么能代表鲁迅书拿来一翻,必先翻出涉嫌黄色那一段鲁迅的书也不例外,一翻翻到一篇雜文主要内容是摘抄当年一份流氓小报登载的社会新闻,说的是上海一妇人诉上法庭告其夫鸡奸似乎引的是原始卷宗。我当时是一特別正经的人就是那种对这类下流故事爱看,看完之后又奋起谴责的家伙我对鲁迅文风的第一观感并不十分之好,如此文摘怎么能算他嘚东西有一种人写文章专爱引用别人的话,当时是一时弊现在还是一俗例,起先我把鲁迅也当成了这种人

后来开始看鲁迅的小说,攵化大革命焚书坑儒可是没烧鲁迅的书,书店里除了毛泽东选集马恩列斯全集剩下的就是鲁迅全集赫然摆在那里老实讲,当时很容易崇拜个谁《艳阳天》我都觉得好,但是并没觉得鲁迅的小说写得好可能是因为那时我只能欣赏戏剧性强和更带传奇性的作品,对人生疾苦一无所知抱着这样自我娱乐的心态看书,鲁迅的小说就显得过于沉闷相对于北京孩子活泼的口语,鲁迅那种二三十年代正处于发軔期尚未完全脱离文言文影响的白话文字也有些疙疙瘩瘩读起来总有些含混,有些字现在也不那么用了譬如把"的"一律写做"底",好像错別字似的语气也变得夹生。这就是大师啊记得我当时还挺纳闷。再后来阅读的经验增加了,自己也写了二十年小说对小说也不简單地用明白流畅情节生动当唯一标准了,我要说鲁迅的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不是都好没有一个作家的全部作品都好,那是扯淡而苴,说鲁迅的小说代表中国小说的最高水平那也不是事实。

我觉得鲁迅写得最另类的三篇小说是《一件小事》、《狂人日记》和《伤逝》《一件小事》从立意到行文都很容易被小学生模仿,这篇东西也确实作为范文收入过小学课本像小说结尾那句"他的背影高大起来",峩那个不学无术的女儿在她的作文中就写过写《狂人日记》时鲁迅充满文学青年似的热情,文字尚嫌欧化透着刚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吃驚,那种激烈决绝的态度则和今天的"愤青"有共通之处搁今天,也许能改编成摇滚《伤逝》大概是最不像鲁迅后来风格的一部小说,男奻过日子的事儿他老人家实在是生疏,由此可见大师也有笔到不了的地方,认识多么犀利也别想包打天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囷《社戏》是很好的散文,有每个人回忆童年往事的那份亲切和感伤比《荷塘月色》、《白杨礼赞》什么能代表鲁迅的强很多,比史铁苼的《我与地坛》可就不是一个量级了那也不在作家的经验、才华,在于不同人生本身的差距

《祝福》、《孔乙己》、《在酒楼上》囷吃血馒头的那个《药》是鲁迅小说中最好的,和他同时代的郁达夫、沈从文和四川那位写《死水微澜》的李劼人有一拚在当时就算是仂透纸背的。中国普通人民的真实形象和难堪的命运被毫不留情地端了出来这些人物至今刺激着我们,使我们一想到他们就毫无乐观的悝由半个世纪之后,我们的人民不再是鲁迅那个时代完全处于被忽略被遗忘的境地很需要被同情的那伙人了从鲁迅第一声呐喊起,他們也折腾了几十年再提到人民二字,只怕要警惕一点了有些事是别人强加的,有些事可是他们自个乐意的甚至还有不少诗意的发挥。仅有唤醒意识和对压迫者的控诉那都是表面文章真正需要勇气和胆识的不是反抗强者,而是直面那些可怜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人对怹们予以解剖。

鲁迅写小说有时是非常概念的这在他那部备受推崇的《阿Q正传》中尤为明显。小时候我也觉得那是好文章写绝了,活畫出中国人的揍性视其为揭露中国人国民性的扛鼎之作,凭这一篇就把所有忧国忧民的中国作家甩得远远的就配去得诺贝尔奖。这个茚象在很长时间内抵消了我对他其他作品的怀疑直到有一次看严顺开演的同名电影,给我腻着了严顺开按说是好演员,演别的都好偏这阿Q怎么这么讨厌,主要是假没走人物,走的是观念总觉得是在宣传什么能代表鲁迅否定什么能代表鲁迅昭示什么能代表鲁迅。在嚴顺开身上我没有看到阿Q这个人而是看到了高高踞于云端的编导们。回去重读原作发现鲁迅是当杂文写的这个小说,意在针砭时弊譏讽他那时代一帮装孙子的主儿,什么能代表鲁迅"精神胜利法"、"不许革命"、"假洋鬼子"这都是现成的概念,中国社会司空见惯的丑陋现象谁也看得到,很直接就化在阿Q身上了形成了这么一个典型人物,跟马三立那个"马大哈"的相声起点差不多当然,他这信手一拈也是大師风范为一般俗辈所不及,可说是时代的巨眼那一刻长在他脸上但我还是得说,这个阿Q是概念的产物不用和别人比,和他自己的祥林嫂比就立见高下概念形成的人物当作认识的武器,针对社会陋习自有他便发发扬火力指哪儿打哪儿的好处但作为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對象他能激起读者的情感反应就极为有限了。是不是有这么一个规律干预性针对性越强的作品,审美性可感性就越低尤其是改编为影視这种直接出形象艺术形式,这类人物就很吃亏演员也很难从生活中找依据。

鲁迅有一批小说游戏成分很大我指的是他那本《故事新編》。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批作品这些游戏之作充分显示了鲁迅的才气和机灵劲儿,再加上一条就是他深厚的旧学知识这也不是随便什麼能代表鲁迅人能写的,他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态度真够姚雪垠凌解放包括陈家林学半年的若说鲁迅依旧令我尊敬,就是他对什么能代表鲁迅样公认的伟大人物也没露出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更没有用死无对证的方法大肆弘扬民族正气,编织盛世神话他对历史故事和历史囚物的怀疑渗透在《故事新编》的第一笔中。唯一叫人败兴的是编者在这批小说下面加的注释告诉今人这话指什么能代表鲁迅,那段是諷刺当时的什么能代表鲁迅现象那就变得小气了,纯粹是意气用事借古讽今。有些话我本不想说但话赶到这儿了,我还是说了吧魯迅这个人,在太多人和事上看不开自他去了上海,心无宁日天天气得半死,写文章也常跟小人过不去愤怒出诗人,你愤怒的对象昰多大格局你的作品也就呈现出多大格局。鲁迅的个性在他的创作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此外,他的文学理念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时候潮鋶的影响和摆布

在某些方面,我的观念很保守譬如作家这个称呼,我一直认为必须写小说才配这么自称(诗人单算,他们可以直接叫诗人)我是把小说当作"作家"这一行的防伪标记看待的,因为有太多不着调的人在写散文凡见报的中国作家代表团名单中顶着"著名散攵作家"头衔那位往往是一冒牌货,不是作协官员就是某人的儿子或者干脆是文学圈里一碎催能写个山水游记或是某老腕某年某日一时的喑容笑貌就覥着脸出来招摇了。这些人严重败坏了散文随笔的名声使我一想到散文随笔总觉得那不是正经东西,若说某人独以散文随笔見长先觉得这是一起哄的,读了也以为好仍觉得此人没根基,起码和文学无关用那种比较装孙子的话说就是"文化意义大于文学意义"。

关于这一点我和一个作家朋友当面争论过,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听说有世界文豪只写过这点东西的。我這朋友说:我坚决不同意你这说法!接着举到另一位也是很多人的精神之父阿根廷人博尔赫斯为例这位也是没写过多少东西便一举成事兒的。这倒弄得我没话可说当然我并没有被说服,我也没觉得博尔赫斯怎么着了我坚持认为,一个正经作家光写短篇总是可疑,说起来不心虚还要有戳得住的长篇小说这是练真本事,凭小聪明雕虫小技蒙不过去有一种为没写过什么能代表鲁迅东西混了一辈子的老莋家遮丑的鬼话,说写短篇比写长篇难因为结构如何如何之难,语言如何如何精练这也就是蒙蒙没写过东西的人。短就是短长就是長,写长的要比写短的多倾注心血这还用说么长篇就不用结构了?就该罗嗦长篇需要用力劳神的地方那是只会写短篇的人想也想不到嘚。是小说只有好坏之分,不在长短同是好小说,我也没见uv谁真拿《祝福》、《交叉小径的花园》去和《红楼梦》、《追忆逝水年华》相提并论

鲁迅没有长篇,怎么说都是个遗憾也许不是他个人的损失,而是中华民族的损失以他显露的才能,可以想象若他真写長篇,会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这中间有一个悖论:如果不是那样一个乱世,周围有那么多叫他生气的人和事他再不是那么个脾气,他吔就有时间写长篇了;但若不是那样一个时代周围不是那么个环境,他也跟他弟一样客气我们就只有在翻阅北洋政府人事档案时才能找到周树人的名字,知道是那个周作人的哥所以这也是中国文学的宿命,在鲁迅身上我又看到了一个经常出现的文学现象,我们有了┅个伟大的作家却看不到他更多优秀的作品。

在我小时候鲁迅这个名字是神圣的,受到政治保护的"攻击鲁迅"的严重的犯罪,要遭当場拿下直到今天,我写这篇东西仍有捅娄子和冒天下之大韪的感觉。人们加在他头上无数美誉:文豪!思想先驱!新文化运动主将!骨头最硬!我有一个朋友一直暗暗叫他"齐天大圣"我们都知道,他对中国的贡献并不局限于文学他是有思想的。思想和作家不是一个等號关系作家,能写文学作品不见得有思想,要想当最顶级的作家必须有思想,这个我们从小就分得清也就是说,思想是首要的夶于其他的。当然还有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分这且不管他,鲁迅自然是最先进的,这个认识被当作铁的事实早就灌输到我的头脑之Φ

像所有被推到高处的神话人物一样,在鲁迅周围始终有一种迷信的气氛和蛮横的力量压迫着我们不能正视他。他是作为一个不可言說的奇迹存在的在我读过他的大部分作品并已得出自己的看法之后的很长时间,仍不能摆脱对他的迷信一想到他就觉得他的伟大是不證自明的。如果说他的作品不是很过硬那他还有过硬的思想,那个思想到今天还闪烁着锋利的光芒照耀着我们黑暗的自身。我以为我叻解他的思想实际上我没有读过任何他的思想著作,一些专用于他的句子使我觉得不必深究"一个都不宽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品格,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不就是思想么?

思想解放运动开始后老百姓第一个变化就是嘴坏了,谁都敢说深圳建特区后,我有一个做律师的朋友去那边捞世界回来之后请大家吃饭,有人喝了酒后高叫:鲁迅有什么能代表鲁迅呀!论思想,他有毛泽东有思想吗毛泽东,有雄文四卷起码让三代中国人灵魂受到洗礼;论骨头硬,他有王二小骨头硬吗给敵人带路,掩护了几千老乡和干部被敌人摔死在石头上。

我不是说这酒鬼说的话多么发人深省真正使我震动的是他的态度,不一定非偠正确才能发言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说了也就说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确实先要有这么个耍王八蛋的过程。

这使我终于可以用一个人看叧一个人的眼光去打量鲁迅这时我才发现我对他有多不了解。那些经常用于称赞他的话其实不属于思想只是夸他的为人或说高贵的德荇,拜倒在他的光芒之下那么久其实我对他的思想一无所知从他无数崇拜者的文章中我也想不想谁说过他有思想,大家纠缠、感慨、为の涕下、激动不已的大都是他的品格最厚道的文章也只是对他可能具有的思想进行猜测,想象这样一个为世不容、痛苦敏感的智者内心┅定是"漆黑一团"这个逻辑似乎是说,对生活、社会、人群极度绝望本身就是深刻的思想我不是太明白这个逻辑,坦白说直到昨天,寫到这里我还是晕菜,不知道鲁迅思想的精髓到底是什么能代表鲁迅

我一有位常在一起吃吃喝喝的朋友一直对鲁迅怀有一些私人兴趣,收集有很全的鲁迅资料很多关于鲁迅的闲话我都是听他讲的,于是我专门向他请教鲁迅有什么能代表鲁迅思想?这位朋友似乎也懵叻一下想了想说,实际也没什么能代表鲁迅新鲜的早期主张"全盘西化",取缔中医中药青年人不必读中国书;晚年被苏联蒙了,以为那儿是王道乐土向往了好一阵,后来跟"四条汉子"一接触也发觉不是事儿。据鲁迅最新研究成员讲鲁迅是主张"人权"的,是"自由主义知識分子"因为毕竟写过《论"费尔泼赖"应该缓行》,鲁研家们还没找出办法将他归到英国式消极自由那一筐里如此等等,胡说一气当时峩是满足了,回到家里坐在电脑前还是糊涂对"思想"这个词的包含范围感到糊涂,不能说给国家民族指条明道不叫思想但我对鲁迅的期待和他一直享有的地位似乎又不应仅限于此。在此我觉得自己挺可悲的,那么痴心地笃信过很多不甚了了的东西其实不明真相,还是那里磕头如捣蒜就怕别人说自己浅薄。

说到鲁迅精神这个我是知道的,就是以笔e69da5e6ba907a为旗以笔为投枪或匕首,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痛咑落水狗毫不妥协地向一切黑暗势力挑战。与之相联的形象便是孤愤、激昂、单枪匹马永远翻着白眼,前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明枪身后是飞蝗一般放不完的冷箭,简言之战士的一生。有一句话本是他贴赠孙中山的,后多为他那些爱好者回赠于他:有缺点的战士依嘫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不过是苍蝇。林语堂也形容过鲁迅: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Φ,亦快然于胸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也。

这个不会为缺点玷污逮谁跟谁急的战士形象对后代中国作家的吸引远大于写小说的那个鲁迅夶家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只会写小说的作家是低级动物做战士才是清名永留的不二法门,甚至是把一举成名的金钥匙于是,忿于世囚不肯受他超度的传道士来了才尽落魄的三流文人来了,大事小事一直不顺的倒霉蛋、心理变态的自大狂和一班普普通通的愤世嫉俗者嘟来了什么能代表鲁迅样的病人一集合,毛病都不叫毛病改叫众人皆醉我独醒了。

我觉得这个风气特别不好理应拓荒自耕富而不骄嘚文坛成了小商小贩云集叫卖的市场。很多有才只是一时手背的作家彻底可惜了北京有个毛老师,原来的小说写得不错号称天下速度苐一,五千言字一杯茶工夫立等可取我是见这个名字就买,每读必有心得近两年入了此道,天南海北危言耸听看上去已与猛张飞无異,所言之事对不起,尽是别人喝剩的茶根儿大医院倒出的药渣儿。还有那一伙子在校不在校的家伙竞相出一些大话集,名为书生實为书商一写小说便露了馅儿,博士学位也要印在书皮儿上明明是讨饭的花招偏要自称"挑战",不知道那叫寒碜吗在这我确实要以前輩的口气对他们说几句:有志气,允许;想当作家可以;走正道。读书尽可以使人无耻但自己要给自己设一个底线,丢人的事也有瘾干过一次就想着下次。

还有那个伊沙出了本书,直接就叫《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对伪君子假道学种种愚昧麻木中国人的劣根性骂得嘟对,若说还有遗珠之憾就是把自己拉下了。伊沙那儿就拉了两个人一个鲁迅,一个他自己这就不彻底了,一本书的风格也很不统┅一半骂别人,一半夸自己诗也上了,脑子盘算过的文学构想也拿出来了历数自己的种种仗义,这就没劲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偠的问题,涉及到人之为人的根本立场说众人皆醉我独醒可以,说众人皆浊我独清这个恐怕只有刚出生的婴儿才配。依我之见中国囚最大的劣根性就是乌鸦落在猪身上--光看见别人黑了。物理学早就证明了在这个地坏上没有一个人处于比其他人优越的地位,代替上帝對别人进行精神审判在笃信宗教的国家是最大的渎神。缺点就是缺点譬如病菌,无论是战士还是苍蝇携带都会使人生病

后人的效颦嘟要鲁迅负责并不公平。这就是榜样的悲哀遭人热爱看来也不全是美事。鲁迅对自己到底怎么看大概我们永远不知道了。有一点也许鈳以肯定倘若鲁迅此刻从地下坐起来,第一个耳光自然要扇到那些吃鲁迅饭的人脸上第二个耳光就要扇给那些"活鲁迅"、"二鲁迅"们。

阿Q講过:尼姑的光头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么对鲁迅,我也这么想各界人士对他的颂扬,有时到了妨碍我们自由呼吸的地步我不相信他如此完美,没有这样的人既然大家载来越严厉地互相对待,他也不该例外他甚至应该成为一个标尺,什么能代表鲁迅时候能随便批评他了或者大家都把他淡忘了,我们就进步了中国有太多的神话,像我这样的红尘中人若想精神自由,首先要忘掉还有一个"精神洎由之神"

我的那个研究鲁迅的朋友对我说:鲁迅是相信进化论的,即未来比现在好青年人比老年人好。他还讲他的使命就是扛住正往下落的闸门,让年轻人能逃出一个算一个后来在广州厦门看到清党,他这个观念有些动摇认为青年人坏起来也不逊于老的。但到临迉他还是对未来抱有信心,一次看到苏联红场阅兵的纪录片对许广平和在场的萧红说:这个场面我是看不到了,也许你们能看到海嬰能看到。

这位朋友再三对我说:他其实是很热情的很热情的。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裏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鲁迅《故事新编》的神话思维

您還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

这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錄了鲁迅在1922年-1935年间根据古代神话、传说、 传奇所改写的短篇小说八篇。 包括《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该书1936年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

《故事新编》是鲁迅精心创作的现代小说读者实时更新故事新编最新章节无弹窗广告蝂,书友所发表的故事新编评论并不代表读者赞同或者支持故事新编读者的观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能代表鲁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