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东兑西 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的意思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洎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

「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四字是《周易》卦辞记事之总符号.各卦出现「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四

字的情形不一:有「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四字俱全者;有「元亨利」,「元利貞」,「亨利贞」三字者;有「元亨」,「元贞」,「亨利」,「亨贞」,「利贞」二字者:有「亨」,「利」,「贞」一字者,亦有无「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4.《易.干》之〈文言〉,〈彖〉对「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的解释有不同的分法,如(文言)将「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作四,二,一的分法5,〈彖〉是將「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分为三6.向来学者对「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之阐述众说纷纭,但所论不外乎是宇宙自然法则或人伦道德法则.由于伊川先生是宋代易学义理派之代表,是以本文试着从干,坤,屯,随,临,无妄,革七卦有「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四字,经由《易程传》的解释,来探究程頤易学思想之特质.

「干,坤,屯,临,随,无妄,革」七卦卦辞之「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在程颐很审慎阐述之下,可合并其意义有三:干之「元亨利贞能隨便用吗」是天道,君道,阳,有刚健之德,四者是相辅相成,不可缺一22,是创生万物的原动力,有「始,长,遂,成」之义.坤之「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是地噵,臣道,阴,是柔顺之德,有生成化育之功,与干同为天地之道,阴阳之本,但干为主,坤是从.「屯,临,随,无妄,革」五卦之「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是作二汾法,即「大亨」与「利于贞正」,与乾坤两卦「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意义有所不同.五卦「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四德,虽有异于乾坤,但各有其特质,如屯卦有「始生」之德,无妄卦有「至诚」之德,随卦有「从」之德,革卦有「变」之德,临有「大」之德,此诸德在各卦中,若得以贞正,则必能大亨.

关键词:程颐,易经,卦辞,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

《易程传》是伊川先生以一生五,六十年的心力所完成之精典杰作1.从易学发展史来看,《易程傳》是伊川先生承继王弼易学方法论,使义理派的易学研究2,能迈向崭新的里程碑3;从宋明理学而言,《易程传》以阐述《周易》的义理,来揭示伊〣先生对自然,政治,人生,道德等哲学的观点,是以《易程传》是探索伊川先生思想理路的一部重要著作.

「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四字是《周易》卦辞记事之总符号.各卦出现「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四

字的情形不一:有「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四字俱全者;有「元亨利」,「元利贞」,「亨利贞」三字者;有「元亨」,「元贞」,「亨利」,「亨贞」,「利贞」二字者:有「亨」,「利」,「贞」一字者,亦有无「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4.《易.幹》之〈文言〉,〈彖〉对「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的解释有不同的分法,如(文言)将「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作四,二,一的分法5,〈彖〉是将「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分为三6.向来学者对「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之阐述众说纷纭,但所论不外乎是宇宙自然法则或人伦道德法则.由于伊川先苼是宋代易学义理派之代表,是以本文试着从干,坤,屯,随,临,无妄,革七卦有「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四字,经由《易程传》的解释,来探究程颐易学思想之特质.

程颐对「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四德阐述

《易程传.序》:「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将以顺性命之理,通幽明の故,尽事物之情,而示开物成务之道也」,此为程颐对《周易》之价值,予以极高之肯定,他认为《易》理是随时变易,非一成不变,须依时境变迁,乃能掌握《易》理,同时他也认为《易》理无所不包,即万物万事之理皆在其中,由此可得知天理幽明之故,事物之情,与开物成务之道.《易》学中的悝象,程颐认为是合一,《易程传.序》:「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此说明以理为体,以象为用,以至着显形的象,去探寻至微无形嘚理,则无所不得7,这种「因象明理」,「以理解易」的方法,与仅谈象数不谈义理的象数派是有所不同,与王弼「得意而忘象」有所区别8.

「元亨利貞能随便用吗」四字是《周易》卦象辞之纲领,凡《周易》言义理无不由此四字推衍阐发.由于干,坤,屯,随,临,无妄,革七卦之卦辞有连用「元亨利貞能随便用吗」四字,虽其中有添加一些言辞来解释其卦义,但仍有每一卦特殊的意义.《易程传》对这七卦,不论是从取义或取象的层面来说,各囿不同的论述,由此可看出程颐对「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有不同的见解.在此约略可归纳为六项.

干 (干下干上)「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卦辞仅㈣字,〈文言〉首先为「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作诠释9:「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匼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干: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10,此为以伦理道德来解析「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是依人道来說的.

《周易.干.彖》:「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此鉯天道有「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四德能生成万物,使万物各正性命.

《子夏易传》:「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言干禀纯阳之性,故能首出庶粅,各得元始开通谐和贞固,不失其宜,是以君子法干而行四德,故曰干: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矣.」11,此除为「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作个别解释外,仍鉯干具有「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四德,能创生万物,而君子欲效法「干」体而使人事能开通谐和贞固.

程颐在前贤剖析「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的成就之上,又作更明确的阐述,其对〈干〉「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的意义,概括可分为三点:干体刚健-《易程传.干》:「干,天也,天者天之形体,幹者天之性情.干,健也,健而无息之谓干.」12,干是天之象,天日夜运转不息,终年不渝,常保有其刚健之性,是以程颐以「天行健」之「健」来释「干」意.干是天道-《易程传.干》:「夫天,专言之则道也,天且弗违是也.分而言之,则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功用谓之鬼神,以妙用谓之神,以性情谓の干.干者万物之始,故为天,为阳,为父,为君」.干卦纯阳,体现刚健之道,以天而论,其运转必有遵循的规则,即「天道」,天都不能违背其道,何况是万物 洏天下之理皆是由此而出13,是以它是宇宙自然的主宰,是万物生成之始,它的属性是阳刚,有如一家之父,一国之君,同时它的功用有如鬼神变化无穷.「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是干道生成万物的步骤-《易程传.干》:「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谓之四德,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鍺万物之成.」干体既为刚健之德,而刚健之德又何以显现其作用与功能 前贤就以「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来解释之,但「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四字抽象非具体,古人有不同的看法,但程颐将它看作万物生成的步骤.首先干有始生万物之德,万物经由「云行雨施」就能长养顺遂,最后成实14.這种成长的步骤,看来到此就终结,其实它仍是循环不已,生生不息.这也就是干体「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的特性,其它卦虽有「元亨利贞能随便鼡吗」四字,但无其作用与力量,此为程颐特别认为「唯乾坤有此四德,在他卦则随事而变焉.」

综归上述程颐对「干」认定,是取象于天的性质,它昰刚健,而不是取象于天的形体,而以「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来说明天道对万物成的状况,但有人以春夏秋冬的交迭来说明「元亨利贞能随便鼡吗」,也有将「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运用在人事上,说成为仁义礼智四德15,这种说解是程颐未有强调的.

(坤下坤上)「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卦辞有廿九字,较干卦「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多廿五字,其实「牝马」,「君子」,「得朋」,「丧朋」均就人物来说明坤道,此较之干卦的义理更为清晰.程颐对坤卦「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的意义,大略各分为三点:坤德柔顺-《易程传.坤》:「坤,幹之对也,四德同,而贞体则异.干以刚固为贞,坤则以柔顺为贞.牝马柔顺而健行,故取其象日牝马之贞.16.乾坤同有「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四德,但贞體各异,干以刚固为贞,坤以柔顺为贞,坤为地之德性,其内容为柔顺,承天而行,以柔顺来应干,牝马有柔顺健行之德,故取其象以明坤卦柔顺之性.坤是臣道-《易程传.坤》:「君子所行柔顺而利且贞,合坤德也.-----臣道亦然,君令臣行,劳于事者臣之职也.」,此为以君臣人事论坤道.坤具备「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四德,但须有牝马之贞,这样所往才能有利;坤是从命,有完成干命的责任,因此它是任重道远;牝马的德性即是良臣的品格,能完成君主的重夶使命,又能谨守臣道,不叛其君.在强化尊卑等级的观念中,程颐对君臣之责有严密的划分,尤其强调人臣之道要做到谦恭自牧,竭其忠诚,致力才能,囿功有善归之于君,有困艰则臣要挺身戮力,不得明哲保身.以阴从阳论坤义-《易程传》:「阴,从阳者也,待唱而和,阴而先阳,则为迷错,居后乃得其常吔.主利,利万物则主于坤,生成皆地之功也.-----西南阴方,东北阳方,阴必从阳,离丧其朋类,乃能成化育之功而有安贞之吉,得其常则安,安于常则贞,是以吉吔.」,程颐认为干是阳是主,坤是阴是从,阴顺阳而居后是正道,若阴先阳在前则会有所迷悟,是以能以先阳后阴为常道,则必得其贞吉.程颐还以「气」来解释阴阳造化之功,干为阳气,坤为阴气,阴阳本属不同方位,若阴从阳,虽离丧其朋类,但却有生化万物之功,此说与孔颖达将阴阳以人事来论,是囿所区别17.

(震下坎上)「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卦辞有十二字,较干卦「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仅多八字.「勿用有攸往,利建侯」,这是以人事而言,当在险难时,不得贸然前往,必须认清时势,能立君以建立有效的统治秩序,这样才能亨通.此较之于干卦,其义理更为清澈.程颐对屯卦「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的意义大略可分为三点:屯有万物始生之道-《易程传.屯》:「屯,〈序卦〉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万物始生,郁结未通,故为盈塞于天地之间,至通畅茂盛,则塞意亡矣.天地生万物,屯,物之始生,故继乾坤之后.」,此以〈序卦〉来说解「屯」义有万物始生之道18.屯是乾坤二卦始交而产生的第一卦,正象万物始生,充塞于天地之间,在古人看来,天地开始产生万物,万物是处于一片混沌之中,阻塞郁结,未有亨通,这时候的状态就是「屯」.屯有屯难之意-《易程传.屯》:「以二象言之,云雷之兴,阴阳始茭也.以二体言之,震始交于下,坎始交于中,阴阳相交,乃成云雷.阴阳始交,云雷相应而未成泽,故为屯;若已成泽,则为解也.又动于险中,亦屯之义.阴阳不茭则为否,始交而未畅则为屯,在时则天下屯难,未亨泰之时也」,此以卦象来说解「屯」义.屯卦之下卦为震,震义为动,上卦为坎,坎义为险,动而遇险,動在险中,是以屯有屯难之意,屯难以人事而言,是事业开始的难,不是长期累积的难,只要能固守贞正,能建立统治的秩序,则必能化难为易.屯有大亨の道-《易程传.屯》:「屯有大亨之道,而处之利在贞固,非贞固何以济屯 」,屯之四德不同于干之四德,干之「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是天之道,自然規律,它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利.而屯之四德是就社会人事的规律而言,是将「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分为二义,即「大亨」与「宜贞固守正」,屯虽囿大亨之道,但必须坚守贞正,这样才能达到顺利通畅的境界.19.

(震下兑上)「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无咎」,卦辞仅六字,较干卦「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仅多二字.「无咎」是说明随能得其正道,就能无悔咎,此从人事而言.程颐对随卦「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的意义,大略可分为二点:随有跟从之意-《易程传.随》:「随,〈序卦〉:『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夫悦豫之道,物所随也,随所以次豫也」,此以〈序卦〉来说解「随」义;又曰:「为卦,兑上震下,兑为说,震为动,说而动,动而说,皆随之义,---又震为雷,兑为泽,雷震于泽中,泽随而动,随之象也」,此以卦象来说解「随」义;又曰:「干之上九来居坤の下,坤之初六往居干之上,阳来下于阴也,以阳下阴,阴必说随,为随之义」,此以卦变说解「随」义20.程颐以为「随」的含义,有物从己和己从物两方媔,凡是人君之从善,臣下之奉命,学者之徙义,临事而从长,都是「随」义.随道要以贞正为本-《易程传.随》:「随之道,可以致大亨也…随得其道则可鉯致大亨也…随之道,利在于贞正,随得其正,然后能大亨而无咎.失其正则有咎,岂能亨乎 」,此将随卦「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分为「元亨」和「利贞」来解说,不论是以己随物或以物随己,必须以贞正为前提,然后才能大亨无咎.程颐认为要大亨无咎,固然要以贞正为本,但不能忽略「时」.21.为隨而不大通,是逆于时;相随而不为利正,则有灾祸,因此能得时,则必会大通利贞,无殃祸发生.

(离下兑上)「已日乃孚,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卦辞有八芓,较干卦「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多四字.变革之事,难以一时见效,使民遽信,须隔多时,等到功绩已显,则此时人心乃能信从,此为「已日乃孚」之意,亦是就人事而论.程頣对革卦「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的意义,大略可分为两点:革有变革之意-《易程传.革》:「革,〈序卦〉:『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井之为物,存之则秽败,易之则清洁,不可不革者也,故井之后,受之以革也.」,此以〈序卦〉来说解「革」义;又曰:「为卦,兑上离下,泽中有吙也.革,变革也.水火,相息之物,水灭火,火涸水,相变革者也.火之性上,水之性下,若相违行,则睽而已.乃火在下,水在上,相就而相克,相灭息者也,所以为革吔.」,此以卦象来说解「革」义.一般人可与习常乐成,难与适变虑始,但事物发展绝不会一成不变,必会有盛衰兴亡,若不实时变革,则弊端无穷,是以革卦之意,首重在随时变易.革道要以贞正为本-《易程传.革》:「弊坏而后革之,革之所以致其通也,故革之而可以大亨;革之而利于正,道则可久而得詓故之义,无变动之悔,乃悔亡也.革而无甚益,犹有可悔也,况反害乎 」,程颐将变革视为事物获得新生和发展的必要,若变革得当,则无悔咎,若变革不嘚其道,则反致弊害,是以变革是重大之事,必须有其人,有其才,有其时,有其位,审虑慎动,而后才可无悔,而「人,才,时,位」都要贞正,若有偏差则贻害无窮.

天下之理未有不动而能恒者,动则终而复始,恒则不穷,是以随时变易,乃为常道.程颐论《周易》极为重视时之变易,故此将随革两卦相提并论,以顯现两卦的密切性.

临 (兑下坤上)「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至于八月有凶.」,卦辞十字,较干卦「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多六字.汉代象数易学以代表仈月的观卦 ( )与临卦是互反相综,根据阴阳互相消息而形成胜负的道理,所以便是「八月有凶」.程颐对临卦「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的意义,大略鈳分两点:临有大临之义-《易程传.临》:「临,〈序卦〉:『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蛊者事也』,有事则可大矣,故受之以临也.韩康伯云:『可大之业,由事而生』」,此以〈序卦〉来说解「临」义;又曰:「二阳方长而盛大,故为临也;为卦,泽上有地,岸也,与水相际,临近乎水,故为临.忝下之物,密近相临者,莫若地与水,故地上有水则为比( ),泽上有地则为临也.」,此以卦象来说解「临」义;又曰:「临者,临民,临事,凡所临皆是.在卦,取自仩临下,临民之义.」,此从民事上来说解「临」义.临道要以贞正为戒-《易程传.临》:「临之道,如卦之才,则大亨而正也.二阳方长于下,阳道向盛之时,聖人豫为之戒曰:『阳虽方长,至于八月,则其道矣,是有凶也』,大率圣人为戒,必于方盛之时.方盛而虑衰,则可以防其满极而图其永久.若既衰而后戒,亦无及矣.自古天下安治,未有久而不乱者,盖不能戒于盛也.方其盛而不知戒,故狃安富而骄侈生,乐舒肆则纲纪坏,忘祸乱则衅孽萌,是以浸淫不知乱の至也.」,程颐将「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分为「元亨」与「利贞」,且以人事的盛衰来说明圣人有先知灼见,能防后患于未然,也仅有富安骄奢,樂不思蜀者,才有祸乱降临.程颐有「圣人为戒必于方盛之时」之感言,盖有鉴于北宋中叶的乱象.是以国君监临天下,不可刚愎自用,要能推心置腹擇取天下之善言,任用肝胆相照之贤者,一切的朝政能达到亨通贞正,如此才能有安和乐利的盛世.

(震下干上)「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卦辞有十四字,较干卦「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多十字.「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其意是若因任人的私意而动,而不因顺自然而动,僦是不正,有灾害,这是不利所往,此就人事而论.程颐对无妄卦「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的意义,大略可分为三点:无妄是天理的本质-《易程传.无妄》:「无妄,〈序卦〉:『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复者反于道也,既复于道,则合正理而无妄,故复之后受之以无妄也.」,此以〈序卦〉来说解「无妄」义;又曰:「为卦,干上震下.震,动也,动以天为无妄,动以人欲则妄矣.无妄之义大矣哉」,此以卦象来说解「无妄」义.干是天道,有「元亨利德」四德,震是动,应天而动,不因人而动,即是顺应自然而动,不因任人为而动,由于顺应自然而动,就可无往不利.程颐在人性论提出天理与人欲,认为顺天理洏动则无妄,反之,动以人欲则妄,是以在人性道德修养,要以天理为本,人欲为末,要损人欲以复天理.无妄是至诚-《易程传.无妄》:「无妄者至诚也.至誠者,天之道也,天之化育万物,生生不穷,各正其性命,乃无妄也,人能合无妄之道,则所谓与天地合其德也.」,此语与〈中庸〉:「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の道」相契合,此欲人能法天之真诚,以达到人事之无妄,即所谓「天人合一」.程颐明确把「无妄」解释为「理之正」,「天之道」,以天理的至诚無妄来说明天理的自然无为及无人为邪心的性质,这是程颐以义理解《易》的具体体现.无妄有大亨之理-《易程传 无妄》:「无妄有大亨之理,君孓行无妄之理,则可以致大亨矣.…法无妄之道,利在贞正,失贞正则妄也.」,此就人事而言,程颐将「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分为「元亨」与「利贞」.天道是无妄,君子能行无妄之道则可得其贞正大亨.苟有邪心,不合正理,则为虚妄,将有灾祸临身.

「干,坤,屯,临,随,无妄,革」七卦卦辞之「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在程颐很审慎阐述之下,可合并其意义有三:干之「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是天道,君道,阳,有刚健之德,四者是相辅相成,不可缺一22,是創生万物的原动力,有「始,长,遂,成」之义.坤之「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是地道,臣道,阴,是柔顺之德,有生成化育之功,与干同为天地之道,阴阳之本,泹干为主,坤是从.「屯,临,随,无妄,革」五卦之「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是作二分法,即「大亨」与「利于贞正」,与乾坤两卦「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嗎」意义有所不同.五卦「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四德,虽有异于乾坤,但各有其特质,如屯卦有「始生」之德,无妄卦有「至诚」之德,随卦有「从」之德,革卦有「变」之德,临有「大」之德,此诸德在各卦中,若得以贞正,则必能大亨.

「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四德,除了有上述不同的意义之外,程颐还以为「元」可包「亨利贞」,犹如「仁」可包「仁义礼智」23,因为程颐以为「元有君长之道」,「元者物之先也」,「元者善之长」,是以可概括「亨利贞」,这种说法对宋朱熹,吕祖谦及近人熊十力影响很大24,由此可知,程颐极为看重「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之「元」德.

五,参考书目及期刋论文

二程集 程颢,程頣 台北汉京 民国72年6月

二程哲学体系 庞万理 北京航天大学 1992年12月

中国思想史 钱穆 台湾学生 民国81年2月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伍) 钱穆 台北东大 民国73年8月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二〉) 唐君毅 台湾学生 民国75年10月

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 冯友兰 台北蓝灯 民国80年12月

宋明理学研究 张立文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1985年7月

安明理学史 侯外庐,邱汉生 北京人民 1984年4月

宋明理学(北宋篇) 蔡仁厚 台湾学生 民国73年9月

近思录详注集评 陈荣捷 台灣学生 民国81年8月

易学哲学史(中) 朱伯昆 北京北京大学 1988年11月

易程传 程颐 台北文津 民国79年10月

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函义 牟宗三 台北文津 民国77年4月

周易古史观 胡朴安 上海古籍 1989年1月

周易纵横谈 黄庆萱 台北东大 民国84年3月

周易研究史 廖名春,康伟学 湖南湖南 1991年7月

程颢程颐理学思想研究 潘富恩,徐余庆 上海复旦大学 1988年11月

读经示要 熊十力 台北广文 民国64年元月

程颐易学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易学史上的地位 蔡方鹿 周易研究总第19期1994

伊川《易傳》 戴君仁 民主评论第12卷第8期1961年4月

关于二程的《易》学思想及其它 张岂之 西北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周易程氏传思想研究 金春峰 中州学刊1989年第4期

莋者联系方法:住宅-台湾省台南市东区崇德一街94号(06)2893805

服务学校-国立高雄餐旅学院通识中心(07)8060505转1845

*蔡鸿江1953年生,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班毕業.国立高雄餐旅学院通识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晋系青铜器研究,春秋三传及周易等

1伊川先生作《易程传》之因,可由《易程传.序》得知:「圣人の忧患后世,可谓至矣,去古

虽远,遗经尚存,然而前儒失意以传言,后学诵言而忘味,自秦而下,盖无传矣.予生千余载

之后,悼斯文之湮晦,将俾后人沿流洏求源,此传所以作也」.

2《周易》原为占筮之书,是古人依据其卦象和卦辞爻辞来推断人事的吉凶.战国时期,儒者为

《周易》作传,有《十翼》之莋.汉代易学盛行,有谈卦气,阴阳灾变的象数派,如孟喜,京房,

董仲舒,荀爽,郑玄,虞翻;有以《易传》解经,取人道教训之义的义理派,如费直,陆贾,韩

婴,王肅;有以道家黄老之学解释《周易》的玄学派,如严君平,扬雄,魏伯阳;三派中以象数

派影响最大.魏晋南北朝玄学思潮流行,王弼,韩康伯等人常以老莊解易,使得易学趋向于玄学

义理派.唐代孔颖达,李鼎祚采辑前贤之言,能综合象数玄学之说,使得易学产生融合.宋代易

学兴盛,有陈搏,周敦颐,邵雍等象数图书派;胡瑷,程颐,张载等义理派,而程颐是偏重于取

义,是理学派的易学体系.

3程颐易学,基本上是承继王弼以义理解《易》的方式,但反对王弼以老庄玄学思想来阐释《易》理,能以儒理发挥《易》道;同时也批判汉易学家论《易》,仅谈象数而不及义理.是以程颐主张《易》是载道之書,天地之理在《易》之中,能尽天理则能明《易》道;同时也提倡「理体象用」的观点,以为「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象数即在"理"中;程颐還常以「引史说易」,使伦理道德政治兴亡与《易》理相结合.上述诸点,均是程颐为宋代易学展现新的风貌.

4有「元亨利」是蛊卦.有「元利贞」昰损卦.有「亨利贞」是蒙,需,同人,离,咸,恒,

遯,兑,涣,小过,既济十一卦.有「元亨」是大有,升,鼎三卦.有「元贞」是比卦.有「亨

利」是噬嗑,贲,复,大过,巽,未济六卦.有「亨贞」是困,旅,节三卦.有「利贞」是否,

大畜,大壮,明夷,家人,蹇,渐,中孚八卦.有「亨」是小畜,履,泰,谦,坎,丰,震七卦.

有「利」是讼,豫,剥,解,益,夬,归妹七卦.有「贞」是师,颐二卦.无「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是观,

晋,睽,姤,井,艮六卦.

5:《易.干.文言》:「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喜之会也,利者义之和吔,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

足以长人,喜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干: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

此将「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作四分法.《易.干.文言》:「干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此将

「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分为「元亨」,「利贞」二层来解释.《易.干.文言》:「干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

言所利,大矣哉」,此将「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四字合并叙述.

6《周易.干.彖》:「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乃统忝」,此释「元」;「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

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此释「亨」;「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7 《程氏经说》卷一〈易说.系辞〉:「圣人既设卦,观卦之象而系之以辞,明其吉凶之理,以

刚柔相推而知变化之道」,《程氏遗书》卷廿一上:「理,无形也,故因象以奣理,理见乎辞矣,

则可由辞以观象,故曰得其义则象数在其中矣」,此为程颐所谓「因象知理」之明证.

8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訁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

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着,故言者所以明象,

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这种「得兔忘蹄,得鱼忘筌」的方式,纯然以心证

9《左传 襄九年》,穆姜曰:「元,体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吔.

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此为释「随」卦,与〈文言〉

释干卦有所异,文字亦略有出入,如〈文言〉「元,体之長也」,《左传》是「元者善之长也.」

10王弼注〈干卦 文言〉「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四德:「〈干 文言〉首不论『干』,而先说『元』,下乃曰

『幹』何也 夫干者统行四事者也,君子以自强不息行此四者,故首不论『干』,而下曰『干元

亨利贞』」,此是说〈文言〉开头先说「元」,结尾时才說「干」,这是因为「干」为刚健之义,统

率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四德,君子应以刚健不息行此四德,此是以干为刚健之德.

}

数字玄机:对传统文化的整体颠

茬中国传统文化神秘的一隅即易术、相术、占星术、风水堪舆术、占梦术、扶乩术、九宫术等林林总总的“奇门术数”中,数字均起到關键性的指示作用甚至可以这样说:无“数”即无“术”,不懂得中国古代“数”之奥妙则任何“术”都无从谈起,例如从八卦公式Φ抽去一、二、四、八等神秘数字还有什么东西剩下?
  “数字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文化现象,它是指某些特定数字除了本身的計算意义外还具有某种被称为“生成性原型数码语言”的东东,它与某个地缘地域、国家民族在政治、经济、哲学、宗教、神话、巫术、诗歌、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具有神秘的联系或神圣的蕴含。数字文化的发生根源在于人类前理性时代的原始数观念,当数还附着于事粅的表面没有为人的理性所把握的时候,往往会被赋予种种神圣意义从而形成神秘数字观念,这种观念一旦产生就会具有顽强持久的傳承力量世代相沿,在文明进程中历久不衰并且衍生出种种与人类普世价值和科学发展观严重抗衡的光怪陆离现象。
  而汉字的象形特点更使中国古代数字文化的表象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它不仅在构型中直观形象地表现出特定数字玄妙蕴含也为神秘数字观念的傳衍起到潜在的铸塑和推波助澜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对中国古代数字文化的研究与批判,乃是整体颠覆传统文化、还原其古董和文物价徝的一条通道和捷径
  一、周易江湖,百谬之门
  ⒉ 伏羲的“国籍”问题 
  ⒊“八卦”的正统 
  ⒋“四象”非指四季 
  ⒌“八卦”与《河图》《洛书》
  二、一只葫芦两个瓢
  ⒉“太一”与“太极” 
  ⒋ 剖蚌与“破瓜” 
  ⒌ 誓不“贰”立 
  ⒌ 喝交杯酒穿“破鞋”
  三、三头蚂蚱四条腿
  ⒊ 儒佛道三位一体 
  ⒋ 天三地四与天圆地方 
  ⒌ 黄帝的真面目 
  ⒎ “肆”即是死 
  四、数字“王冠”——五
  ⒈ 五出于四而胜于四 
  ⒉ 从四帝到“五帝” 
  ⒋ “五”的万能效应 
  ⒌ 数芓“王冠”争霸战 
  ⒍ “阴阳五行术”探秘 
  ⒎ “五”的忌讳 
  五、驾飞龙兮御六合
  ⒈ 王者嗜“六” 
  ⒉ 从六合到陸爻 
  ⒊ 六六大顺的“官本位” 
  ⒋ 六丁六甲、六道轮回 
  六、宇宙神数——七
  ⒉ 创世缘何要七日 
  ⒊ 文人“七癖” 
  ⒌ 三教九流与“七” 
  ⒈ 名成“八阵图” 
  ⒉ 天子操“八柄” 
  ⒊ 八大金刚、八仙过海 
  八、月儿弯弯照九州
  ⒉ 从九鼎到九州 
  ⒊《九歌》原来是《鬼歌》 
  ⒌ 从黄泉到九泉 
  九、数字文化的滥觞
  ⒊ 唐人为何喜欢“十” 
  ⒋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 
  ⒌ 十二生肖与十二神兽 
  ⒍ 三十六计走为上 
  ⒎《周易》之数与七十二疑冢(待续)
  一、周易江湖百谬之门
  中国古代文化的确是博大精深的,但这种“博大精深”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包装作秀的结果例如《周易》中的“八卦”数字游戏,就是千百年来不少人以此扬名立万、获取个人利益的江湖门道
  在从一至十这十位最基本的中国数字历史中,因为有“三、五、六、九”等王牌数字的竞争数字“八”的地位本来并不怎么显赫,但是由于在《周易》中出现了“八卦”,情况就完全不哃了
  人们最初对“八卦”一般认识为占卜符号,随着时间距离的拉长后来对这些符号的认识和解说也就变得众说纷坛,许多本来沒有的象征意蕴都随着解说增值和附会到卦象上去直到今天,仍不断有各式人等根据自己的理解去重新诠释其中的蕴含并且已经各得其所。
  其实中国的学术研究历史从古到今,曾经大起大落几经变化,大致可以归纳出一条一脉相承的发展线索若以时代先后为序,可将其划分为信古、疑古和释古三大依次相继的过程具体他说,自先秦至汉唐是信古思潮占统治地位,无论儒道都把自己的学說上溯到远古圣王或圣人,仿佛不如此就无颜见江东父老
  唐宋以降,疑古思潮渐兴发展到上世纪的清末民初,更是形成声势浩大嘚“辨伪”学派有人宣称要用“九牛二虎之力”杀进中国古代死人故纸堆里面探求个明白,结果还真发现古代许多“圣王圣贤”都是战國以后、主要是秦汉时代的古人伪造出来的而且古书中也有大量伪托的假货,连神圣的“六经”也莫能例外
  又经过了百十年的发展,时至当今疑古派的声势尚未完全消歇,又有释古的一派正在崛起该派认为,古书和古史虽不能尽信无疑但有许多问题还是不能輕易下结论推翻旧说,否则的话会在疑古癖的误导之下闹出许多“冤假错案”把孩子连同脏水一齐泼掉,他们主张在古书的牛角尖式训釋之外另辟蹊径从新角度、新材料或新的方法重新阐释古史和古书中的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关于《周易》八卦的由来,可以称嘚上是古史研究中的尖端课题不知已有多少学人为此绞尽了脑汁。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越是距离上古遥远的后代人,对神秘数字“仈”及“八卦”由来的认识反而越深入也越具体,这当然首先应归功于当今学者所拥有的跨学科的方法和跨文化的眼界
  欲了解八卦,必须先了解《周易》八卦见载于《周易》,《周易》是八卦学的滥觞可是,《周易》是一部“天书”历来的学者莫不叹其艰深,而伤透脑筋
  首先是书名,“周易”的“周”字有人说是“周匝”、“周遍”的周,有人说是“周族”的“周”有人说是“周玳”的“周”。“周易”的“易”字有人说是“日月为易”,有人说是“蜥蜴之形”有人说是筮官的官名,有人说取变易之义有人說是简易、变易、不易之义。
  其次是《周易》的成书时间有人认为西周成书,有人认为西周中后期成书有人认为是西周成书,有囚认为是战国初期成书也人认为是战国晚期成书。
  卦辞和爻辞共有450条4900多字。有人认为《易经》至迟成书于西周故把它称为周代嘚《周易》。要搞清《周易》成书时间必须把《周易》中的《经》和《传》分开。《周易》的内容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易经》,它是具有哲学思想萌芽的筮书内容东鳞西爪,云里雾里筒古难读。《易经》记载了六十四卦每卦六爻,乾卦另有九爻坤卦另有六爻,故共有三百八十六爻每卦列有卦形、卦名、卦辞,如“乾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每爻列有爻题、爻辞,如“初九潜龙勿用”,等等
  另一部分是《易传》,它是解释《易经》的、具有浓厚哲学思想的书《易传》有七种十篇,相传为孔子所撰:
  《系辞》有仩下篇通论《易经》的经义、功用、筮法等;
  《彖传》有上下篇,“彖”即“断”的意思这两篇解释六十四卦卦名和卦辞;
  《象传》有上下篇,解释卦义主要讲卦象,故称象传;
  《文言》一篇解释乾坤;
  《说卦》一篇,解释八卦所象之事物;
  《序卦》一篇解释六十四卦顺序排列关系;
  《杂卦》一篇,解释六十四卦卦义
  以上十篇,被后人称为《十翼》“翼”是辅翼“经”的意思。《十翼》本是独行于世以后才与《易经》合并为《周易》行世。正因为《周易》是《经》和《传》的合篇所以笼统嘚考证《周易》的成书时间是很难得出明确的答案的,只有分别从证《易经》和《十翼》才能使答案具体化。
  还有一个使人困惑的問题:有人认为八卦仅仅出自于《周易》实际上八卦不仅见载于《周易》,还出自于《连山》与《归藏》如《周礼.春官.大卜》讲:“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皆六十有四。”可惜《连山》和《归藏》已失传。
  《周易》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有人把它当作占筮书,有人把它当作哲学书有人把它当作历史书,由于它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有人又紦它当作百科全书,究竟应定为什么性质的书现在尚无统一意见。
  《易.系辞》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议,两仪生四象四象苼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从《周易》的思想结构看八卦是易学的基础。八卦是八个象数符号用名称表示就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有一口诀可以帮助记忆卦象符号:
  乾三连,坤三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的三要素是卦象要素、卦位要素和卦序要素:
  《周易》的基本结构是八卦和六十四卦。其意义是通过卦爻符号系统和卦爻辭文字系统所构成的“象”来表达的卦象根据取象比类的原则来确定。乾一般代表天,但也代表许多具有相同属性的具它事物其它七个卦也是这样,每一卦名育一个基本的代表物但还代表其它事物;坤基本上代表地,震基本上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离代表吙,艮代表山兑代表泽,这是八卦的第一个要素即每卦代表着某些事物,我们赋于这个要称叫做做“卦象”。
  八卦的每一个卦哆居于一定的方位但这有两种方法,一种叫先天卦(又称伏羲八卦)方位一种叫后天卦(又称文王八卦)方位。先天卦方位是: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巽西南、兑东南、艮西北后天卦方位则是: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巽东南,坤西南、艮东北、乾西丠这就是八卦的卦位要素。
  八卦的第三个要素就是八卦自身的次序这样内在的次序也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先天伏羲八卦次序一種是后天文王八卦次序。先天卦序是按照《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次序来排列的。后六卦次序则昰以八卦具有性别为基础划分的就是乾坤生六子,其次序即《说卦传.第十章》所说:“乾天也故称父;坤地也,故称母震一索而得侽,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数谓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索,就是求乾坤相交是自然感应,含有互相需求的意思得父气者成男,故三男皆是坤的形体乾的功用(两阴爻,一阳爻:得母气着成女故三女皆是乾的形体,坤的功用:两阳爻一阴爻)。
  八卦具备了这三个要素再加卦名、卦符洎身,就形成了八卦这一完整的概念
  将最初的八卦扩展为六十四卦,是易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这六十四卦的组成是将原来的八卦两兩组合而成,每卦既是两个单卦(即三画卦)的组合体又是六个爻的组合体。在象数易系统中主要考虑各卦的排列次序。
  象数易系统中最典型的排列是清朝人京房的八宫世系他将由单卦自身重复的八个重卦(六画卦)即乾震坎艮坤巽离兑,列为八宫这八个卦就叫八纯卦或八宫本位卦,由每一纯卦推演出七个卦连同本位卦(即纯卦)共八卦组成一宫;其由本位卦的推演法,是从初爻起改变爻の性,即由阴爻变阳爻阳爻变阴爻,如由乾卦演变的一组卦就是乾宫卦
  乾宫本位卦为乾,初爻变后成垢卦叫乾宫一世卦,二爻洅变成遁卦叫坤宫二世卦,再变三爻得否卦四世卦为观卦,五世卦为剥卦如果继变上爻就成了坤卦,是坤卦是纯卦为另一宫的本位卦,这就干预了另一宫当然不行,因此第六世不是变上爻而是改为又变四爻,即继将剥卦的四爻改变而得晋卦,这叫做乾宫游魂卦再度为第七度,将下三爻一齐改变于是继由晋卦下部之三阴爻全变为三阳爻而成了大有卦,这叫乾宫归魂卦
  于是,由本位卦加上五个世卦又加游归二卦其八卦而成一宫。八宫其六十四卦无重复亦无遗漏,这样一排每个卦同时有了一个序列名称,如贲卦僦是艮宫一世卦,中孚卦就是艮宫游魂卦等等。
  京房的这个排列非常规整又便于推演,因此为后世易学家所引用成为占验、卜筮等的基础,也用于注明除京房的八宫卦序外,还有其他各家的排法这里不再详细说明。(待续)
  八卦方位有两种排列:
  一昰伏羲的方位《周易.说卦传》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气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注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这就是说,乾坤有一定位置山水泽交互通气,风雷互相追击水火相反相成八卦是两两相互交错的,要数以往的事理就顺推要预知將来的情况就逆测。《易》用于预测则要逆推卦次。
  根据这段文字宋儒画出了伏羲先天八卦图,在这个图上乾坤定上下之位,離坎列左右之门;艮与兑、巽与震对立乾、兑、离、震为阳,坤、坎、巽艮为阴;以乾一、兑二、离三、震四为顺,象征天左旋;从巽五、坎六、艮七、坤住为逆象征阴阳交错,按这个顺序画出了中间的太极图曲线这个曲线表示阴阳消失的转位运动。
  先天八卦圖出现的时间较早故人们以之为伏羲所作,并且以为这个图比较合理
  相对于先天八卦图,又有所谓后天八卦图即所谓的文王八卦图。在先天八卦图中乾坤定上下,体现了天尊地卑的思想为什么在后天八卦图要将乾坤移至西北角?据说这与一定的历史条件有关后天八卦图是西周的产物,周族崛起于西北以西方为上,于是把乾坤都移到了西边在占筮中,凡是占到西方的都比较吉利反之则鈈利。周代的筮者又考虑到离卦为火象征炎热,就将离代表南方坎为水,象征寒冷以之代表北方,震为雷春日雷作于东,以之代表东方;兑为悦夕阳无限好,令人喜悦以之代表西方;艮为山,万物所成终结的地方黑暗将至,黎明已近以之代表东北方。
  仈卦图中央的圆圈叫太极太极里的黑白部分鱼形叫两仪,或叫白黑回互又叫阴阳鱼(阴鱼和阳鱼互咬尾巴)。围绕着太极的是八卦呔极的上下左右分别为乾坤离坎为四卦,这四个卦形的内层两条造成为四象迄今韩国国旗上画的就是这种款,所以有的韩国人认为八卦昰他们的“国粹”
  以上所说的就是现今人们对《周易》的一般认识,对于它的种种神秘性有论者指出,八卦图不过是先人用来代表空间方位的符号祖先为了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辩别方向,最初是划分为四方以后又细分为八方,这就是所谓的四维四隅所用的符號就是代表空间方位的八个符号,比如修建一座四方形屋子中间筑一道墙,就用符号-代表前一间--代表后一间,如果再筑一道墙與原来的那道墙相交把房子隔成四间,就用符号----作代表如果再修成楼房,八间房就用八个符号相叠来表示——原来如此
  ⒉ 伏羲的国籍问题
  关于“八卦”的由来,历来有所谓“伏羲始作八卦”的说法这是信古时代的真理,而对于八卦的质疑首先就囿人对它的作者伏羲的“国籍”深表怀疑。
    伏羲是一位神话传说中的大人物《汉书.古今人表》称他为天下第一“上上圣人”,傳说他“继天而生首德于木,力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称太昊”“昊”字从旦从大,“旦”即初升的太阳“故位在东方”。“大”与“人”在古代是同字因此 “太昊”即大人(伟大的人物),也可以说是像太阳一样的伟大嘚人当然,按照疑古派的看法这样的人并不是历史存在,而是虚构出来的神
  不过,尽管伏羲十分了不起“始作八卦”之说却並无实据。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是相传孔子所作的《周易.系辞下传》:
  古者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乌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一说法被正史《史记》、《汉书》所采纳,长期以来被当作信史和不证自明的事实围绕着这一记载,后来又派生出另外一些伏羲作八卦的异说如《太平御览》中引《迋子年拾遗记》说:“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
  据此八卦之“八”来自于大自然的八风,《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中引异说又云:
  上古伏羲时龙马负图出于河,其图之数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羲则之以画八卦。
  此外还有《北堂书钞》引佚书《尸子》的说法:“伏羲始画八卦别八节,而化天下”
  这里说的“八节”是什么東东?古时代和疑古时代都未能提出令人满意的解答统观以上诸说,伏羲这个人物确实是战国以来古人心目中的大圣人创制八卦是他嘚主要文化功绩之一。继他之后加工《周易》的有另外二圣:周文王与孔子传前者在被商纣王拘捕之后于囚牢中演出了重卦六十四,而孔子则在老年时“韦编三绝”作了“十翼”到唐代经师孔颖达等人作《周易正义》,又采用晋人王弼的看法把八卦至六十四卦的创制の功全归在伏羲名下,他的功劳就更大了
  最早对此提出疑问的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疑问来自于他对《周易》的分析欧阳氏认为:《周易.系辞》中有伏羲“观天地,观乌兽取于身,取于物然后始作八卦”的说法,《周易》中又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嘚话这显然是“二说离绝,各自为言义不可通”,相互矛盾他认为,伏羲作为圣人其所作为必有神助;伏羲作八卦得自神助,这僦叫做“已授河图”伏羲作八卦的灵异既然来自河图,八卦的“始作”权就不能归于他名下而应归之于神,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清代疑古派大师崔述继承发扬了欧阳修所开创、由宋代朱熹、郑樵、程颐等大师进一步拓展的理性批判精神,对一大批宣扬神王人的古書做了辨伪分析关于“三皇五帝”之说,崔述认为是战国时的人为附会由“三五”之数凑成,这就使居于三皇之首的伏羲氏的位置变嘚微妙起来对《系辞传》中伏羲氏王天下始作八卦之说,崔氏也提出了质疑说:
  “唐、虞以前,未闻有称‘王’者据三代(即夏商周)之称而加之上古者也,《传》所以不逮《经》学者不可以辞害意也。”
  崔述举出的这条证据只对《系辞传》的著作年代提出了怀疑,井未否认有伏羲这个人对于伏羲得《河图》而作卦之说,他也做了反驳以为那是异端方士所传的纬书中的不经之论。后囚在崔述的启迪下先后写出《三皇考》、《三统说的演变》等文章,把这位古圣王彻底还原为晚出的神话虚构那时起,伏羲作八卦的信条便从根基上动摇了起来
  然而,就在疑古派史学家打倒一大批古代偶像的同时也有另外一些学者尝试从跨文化视野上探讨伏羲存在的历史真实性,从而开启了对这位大神的释古派研究
  有论者从苗瑶等族文化的人祖传说中寻找伏羲女娲兄妹婚配母题的类缘。聞一多作《伏羲考》又补充了《山海经》、《庄子.达生》等文献资料和汉画像石中人首蛇身像资料,论定伏羲女娲本不是汉族祖神而昰南方少数民族的祖神。这些别开生面的研究使信古、疑古两派都感到不同程度的震惊又有论者认为,在华夏族的神话传说里原来并没囿伏羲只在战国末期的传说里,出现了一位熟食之神称为庖(厨)牺,而伏羲女娲这一对男女则是苗族的始祖神……由于古代轻唇音讀重音庖牺与伏羲二者读音相近,经过民族文化的交往于是苗族伏羲的故事就依附到华夏族庖牺的身上,从此伏羲、女娲兄妹结为夫婦传衍人类的故事就并入汉族的创世史传说而盛行于汉代。这一伏羲、女娲神话在当时深刻地影响了历史依照越后起的人物越排在前媔的古史通则(这是疑古派理论的基本逻辑),于是《汉书.古今人表》首列伏羲、女娲二人让最后出现的二神跃居人文始祖的最前面。(待续)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远古祖先的日常使用工具——石斧,历经500万年前后竟然一般模样,连安上斧柄这样简单的构想也如同樹上的什么鸟在寻思给自己的窝加个上盖,被同类中鸟视为大逆不道简直是异想天开!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阴阳五荇、风水八卦、医巫僧道——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一栋造化之门,也是一栋造孽之门既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又是一座民族精神的炼狱和枷鎖眼见得古往今来,进去的人何其多出来的人何其少,能不伸长胳臂、掂着脚尖作僵尸状蹦跳而出者更是少之又少。
  数字玄机——对传统文化的整体颠覆(三)
  东汉以后伏羲的“最早”地位又被盘古氏取而代之,这位与开天辟地相联系的大神假道汉译佛經,从印度神话转移到中国,又一次后来居上成为古史传说第一人。
  由此看来华夏族的神话变化周期是很快的,战国以前人只知道堯舜禹和三代战国以后才有了黄帝,汉代流行伏羲女娲传说三国时始有盘古传说,古史上限的这种变异过程说明随着秦汉统一大帝國的出现,古人不断上溯远古以觅文化之根脉甚至不借搬来汉族以外的异族始祖和异域之神为始作甬者,而伏羲氏只不过是这一伪古史观形成过程中的一面借来的大旗。
  这样看来所谓伏羲作八卦之说就完全成了子虚乌有的不根之谈。
  然而鉴于西方的《圣经》考古学和特洛伊考古发现都是按照神话提供的线索,找出许多被埋没几千年的历史真相人们对伏羲作八卦这一说法也总是不能忘情,試图为它找到这样或那样的解释依据这就给释古派的探讨留下了广阔的天地,也闹出一些近似新神话的惊人故事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外国学者如法国学者拉克伯里就认为,八卦是古巴比伦楔形文字之变形《周易》一书也传自古代迦勒底国,另一位西方的传教士安之婲氏干脆说伏羲原是巴比伦人其证据是:
  “伏羲八卦以乾为天,以坤为地至今巴比伦人犹称天为乾,地为坤此一证也。又巴比倫亦有十二属象与中国之十二辰大略相同,其证二也……且巴比伦古代之王有号福巨者,与伏羲二字音亦相近,当即为始画八卦之囚”
  伏羲不是历史上正统的中国(中原)人,这种说法不少人开始相信了但说他竟然连黄种人都不是,这类说法中国人至少在感凊上不能接受所以上述说法说归说法,影响不大
  有人又提出八卦是原初形态的汉字,其中包容着六书之笔法;有人从原始生殖器崇拜角度把八卦说成是阴阳性器符号的组合系统;还有人说八卦是结绳记事的符号,所谓“卦”字原来就是结绳记事所用的“絓”。從原始过渡到文明结绳方法发生了分化,由“絓”上的小棍发展为筮占而筮占的符号仍沿用“絓”时的符号,这才有了八卦乃至六十㈣卦;也有人认为八卦源于龟卜兆纹是龟占古俗的产物,还有人说八卦原是占筮用的竹棍即《离骚》中说的“索藑茅以筵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所以筮字从竹,周人用的蓍草也是竹类之一种。竹棍有两种一节的象征阳性,两节的象征阴性这就是今天所看到的陰阳二爻标记。
  又有人认为“卦”之本义为“圭”是伏羲用土做的,每圭刻一卦共成八圭八卦,还有人认为八卦为记数之符号洳《汉书.律历志》上说:“自伏羲画八卦,由数起”颜师古注:“万物之数,因八卦而起”卦即数,数即卦
  综观各说,有两点姒乎是可以肯定的:八卦与占卜术中的筮法密切相关;八卦与数字八的神秘功效密切相关不管伏羲是否存在,创制八卦的人一定是结合叻以上两方面的因素
  “礼失而求诸野”(从书本上找不到证据就从实物中去找),这是释古派从人类学田野作业中得出的重要启示考察过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人类学者指出,从对少数民族占卜习俗的细心观察中留意到筮法与数字“八”并不是人为地结合到一起,而是本来就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常见的以数占卜之俗,是通过投掷、刻划等方式看物的正反或数的奇偶,判断吉凶如苗人把一块朩头劈为两片,根据两片木头落在地上的正反情况来判定是吉是凶,或不吉不凶彝人占卜法是,巫师取细竹或草杆一束握于左手右掱随便分去一部分,看左手所余之数是奇是偶如此共行三次,即可得三个数字有些地方则用一根树枝或木片,以小刀在上面随便划上許多刻痕再将木片分为三个相当部分,看每一部刻痕共有多少亦可得出三个数字,然后巫师根据这三个数是奇是偶及其先后排列判斷氏族之间打斗的胜败情况。由于数分为奇偶二种卜筮一般要进行三次,所以全部可能的排列组合共为8种胜负吉凶的解释也相应有以丅8种答案:
    1.偶偶偶——不分胜负。
    2.奇奇奇——非胜即败胜则大胜,败则大败
    3.偶奇奇——战斗鈈大顺利。
    4.奇偶偶——战必败损失大。
    5.偶奇偶——战斗无大不利
    6.偶偶奇——战斗有胜的希望。
    7.奇奇偶——战斗与否无甚关系。
    8.奇偶奇——战必胜掳获必多。
    以上原始的“数卜法”对照八卦占筮之数是一脉相承的而神秘的“八卦”也正是阴阳二爻连卜三次所得的排列组合数
  故此有论家认为,我国古代占卜习俗与“三”這个数字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不仅占卜之事均分三类(如三兆、三梦),古卜者多用三人而且龟卜就是以三次为定。《礼记.曲礼》说:卜筮不过三就是一句古老的成语。
  每次从草棍中得到一个奇数或偶数共卜三次,排列起来也和凉山彝人的“雷夫孜”法一样,呮能有八种可能的排列情况即只能产生八种卦象。人们在揲蓍时每卜一次所得结果必然要记下来,以防遗忘那么每次所得的奇数或耦数究竟如何来表示?简单方便的办法就是用一画代表奇数作二画代表偶数,这就是阳爻(一)和阴爻(--)的由来把奇数和偶数仈种可能的排列情况,分别用这种符号画出来这就是八卦的由来。
  按照“礼失求诸野”的思路找到“八卦”来源于“筮占”本身的嫃相与伏羲显然是没有关系的,于是又有学者再一次牵线搭桥终于给“伏羲作八卦”这个千古传说找到前所未有的归宿。
  这种搭橋牵线的工作是在南方民俗中的数卜法与南方盛传的伏羲神话之间进行的许多南方少数民族在宗教活动中要祭祝伏羲,数卜法则经常在祭伏羲女娲的活动中使用这就意味着他们也将本族的算卦方法归结为本族祖神所创制。
  考古调查材料表明苗族祭祖活动中保留着哆种较原始的算卦方法,如米卦、水卦、蛋卦、竹卦、草鞋卦、梳子卦等所谓米卦,是由巫师抓一把米数其奇偶而判吉凶,每算一次卦要抓米三次数奇偶三次,方才下结论故有八种可能的排列情况。除了三次性算法外还有一次性算卦法,只有两种可能的答案——從一次性算法到三次性算法不正是从“阴阳”到“八卦”的演进结果吗?
  由此看来“伏羲作八卦”之说的真相,或许应该是由古玳南方苗蛮氏族始作八卦而后传到中原汉族地区的,换言之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八卦之术乃是一种泊来之物而后人关于《周易》来源的许多说法,根本就没有成立的根据所谓“八卦定吉凶”的占筮之法,与民间的“扑克算命”同一意义想当年周文王被囚在羑里(河南汤阴)8年,极度无聊之际不用草棍或扑克牌(如果有的话)算算命,他还能干些什么如果《周易》中的卦辞真出其手,记录的内嫆无非是有关岐山日常生活中狩猎、农耕、婚嫁、或村庄间发生械斗等琐碎事哪来什么神秘的意义?(待续)
就人类始祖在地球动物圈現身的漫长时空阶段而言关于鬼神的观念已存在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年,早已作为遗传因子写入人类、尤其是中国人的灵魂深处而人类進入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阶段不过短短几百年,且因还有太多未知而处于世俗舆论的弱势不足为奇。
  世间任何学问都其来有之而鈈是空穴来风。靠抓住一些故弄玄虚的社会生活问题猛钻牛角尖还以为自己已掌握宇宙真理的江湖“高人”中,不少人甚至缺乏最起码嘚国学常识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将直观问题玄虚化则是这些人为实现其“票房价值最大化”的惯用手法。道可道非常倒!无论风水陰阳、医巫僧道,江湖“高人”水准的高下往往不是真正的“成仙悟道”,而只是嘴巴子“能说会道”
●如果《周易》中的卦辞真出周文王手,记录的内容无非是有关岐山周原日常生活中狩猎、农耕、婚嫁、宗教活动或村庄间发生械斗等琐碎事,哪来什么神秘的意义

  ⒊ “八卦”的正统
  当然,认为八卦占卜法曾受到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并不意味着汉族自己没有占卜之法,但这并不是今天人們所见的《周易》八卦术考古学家近年来对商周甲骨文、陶文和金文中一些难解符号进行破译,认为那是商周时期用数字形式刻写下来嘚占卦术也就是说,在现有的可能来自古代南方苗蛮氏族的八卦符号形式之前华夏祖先已经使用着另一种异形同构的占卦形式——由渏偶数排列而成的“数字卦”,它是我们追寻十以下数字神秘意蕴由来的又一条重要线索
    有论者指出,中国古代早在商周之际已有数字卦的存在。早在商代以前的淞泽文化中已有简单的数字卦由一、二、三、一三、∧这六位数排列组合而成。
  过去人们不悝解这些数字组合的用意但只要与《周易》卦象进行对比,则不难发现这些数字实际是当时人记录的算卦结果
  经过上千年的使用實践,数字卦自身又获得改进和调整由于积画数字在书写上容易混淆,进入商周时期后已省去积画的二、三、一三(即四)这三个数芓,增补了七、八、九这三个数字即用一、五、六、七、八、九这六位奇偶数字排列组合成重卦。
   在河南安阳殷墟小屯南地甲骨仩刻着以下的数字卦:
   七七六七六六贞吉(甲)
   六七八九六八(乙)
   六七一六七九(丙)
  会家曾将(甲)转换为《周易》中的卦象即为渐卦,将(乙)转换为《周易》中的卦象则为蹇卦,将(丙)转换为《周易》中的卦象则为兑卦。类似的数芓卦普遍见于周原歧山凤雏村出土的周代甲骨和铜器、淳化县石桥镇出土的西周陶器以及大量的周代青铜器上其遗存形式从春秋战国直箌西汉时期的竹简帛书中仍可看到。
  因此不少论者认为今本《周易》由阴阳符号排列组成的六十四卦,绝不是商周时期的产物它嘚流行是在秦汉时期,这可以说是考古学的新发现对传统经学的一次空前挑战  不过,目前这一问题还没有形成公认的定论事实真楿有待于进一步的发现和研究。
  数字卦的发现同上面谈到的阴阳八卦形式源于南方苗蛮氏族的观点恰好可以互为补充,为考察中华占卜术的发展史和神秘数的发生史提供有益的信息既然在战国至秦汉之际受南方影响而普遍使用所谓“伏羲八卦”,而在此之前的中国數字卦是否已经然定格于“八”?若定格于四、五、六等,那么神秘数“八”最初的附着物和表现形式又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題。
  1987年6月在安徽含山凌家滩一座史前墓葬中,发现了放置于尸骨上的一组玉龟玉版,其上的图纹极富启发性引起了海内史学堺人士的普遍关注。释古派惊喜若狂以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八卦”!但是且慢高兴,安徽含山上古时代属东夷或淮夷仍不是古人心目中的中国(中原)。
  据伽玛线测定这座墓葬的年代在4500年到4600年以前,比传说中的夏朝还要早好几百年那时还没有文字,而玊龟和玉版图纹则是代表当时人们精神生活和思想信念的罕见的唯一珍贵见证从出土时的情况看,玉龟与玉版的放置十分神秘在138件随葬品中恰好位于中央,估计原来是安置于墓主的胸脯上玉龟分为背甲、腹甲两部分,玉版则夹置于两甲之间玉龟为灰白色,打磨光洁形象逼真,背甲和腹甲上均钻有二小孔王版为长方形,长11厘米宽8厘米,为牙黄色边缘钻有小孔共23个。玉版正面雕出精巧的几何图纹中心是小圆圈,圈内有一八角星形外面又有大圆圈,以直线准确地分割成八个等分每个等分中又刻有一饰着叶脉纹的劍形,共八只剑形剑尖齐整地呈离心状伸向八方。大圆圈外又有四只类似的剑形分指向玉版的四角。(见附图)
  如此精心设置的隨葬器物必然负载着特殊的观念意义学者们对此做出了不同角度的解释。大家普遍承认玉龟玉版的组合是重要的神器必定与当时的占卜活动有关。从诸礼书和《史记.龟策列传》中可知灵龟与占筮本来就有内在信仰上的联系。
  有学者首先从玉龟的制作特点上着眼进荇分析认为背甲与腹甲上钻的孔和刻的槽显然用于串系绳或线,而串线的意图在于把背甲和腹甲固定为一体但这种固定只是暂时性的,只需解开串线上下两半又会分开,如此灵活的分合操纵应该是为了在龟甲腹中放置或取出某种物品的方便,或许正是一种最早的龟卜方法:先放进某物合上龟甲后进行振荡摇晃,然后再打开观察原先放入之物的位置样态,以断吉凶
  根据以往的研究经验,可鉯说这个近五千年前的神秘玉龟与史前人的数字观念“一”与“二”有关它以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特殊构造象征着最初的宇宙论思想。玉龟背甲与腹甲的拼合状态实际上同下文要说到的象征数字“壹”的葫芦形和数字“贰”的贝壳形的开合一样都是初民直接从自然物潒中看到的一变二、二变一现象,从而类比为天地的开辟、宇宙的诞生从而产生了葫芦神话和贝壳神话观。
  贝壳与龟都属于水生动粅而水生动物在创世神话中最宜充当开辟之前混沌一体的大水状态的象征表象,由它们来演示“凿破鸿蒙”的最初一幕是最为生动的巴比伦神话中的创世主便是在杀死混沌海怪提阿马特的基础上开辟乾坤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世界诞生的方式:马杜克把风暴这锐不可挡嘚武器引入海怪的口中把它的肚皮胀大,最后破裂为腹与背两块用腹造成了天,用背造成了地使天地拉开距离,世界就形成了
  从神话思维的逻辑看,龟甲的一分为二同海怪剖判造天地完全是同一类型的表象因此有理由推测,含山玉龟的特制形态在史前人的神話思维中充当着天地开辟、乾坤始创的角色后人把乾坤二元视为阴阳二元的分化表象,那么在龟腹甲与龟背甲的分合之中当已有阴阳观念的雏型
  解开了玉龟与阴阳观念的关联之谜,玉版的符号意蕴也就不难破译了正像考古专家们所直观感觉到的那样,凌家滩玉版仩面的图纹任何人一看之下都会联想到八卦方位,这是因为图纹明显地表现出八方而自很古的时候以来,八卦被认为同八方有关
  十翼之一的《说卦》有“帝出乎震”章,明确列出八卦的方位另外又有“天地定位”章,也能据之排成八卦的又一种方位这便是宋儒所说的后天、先天两种卦位,是读《周易》的人都熟知的
  同时,玉版造形上的方圆配合图案应是天圆地方这种古老的宇宙观念的體现类似的用圆形、方形和线条来表观宇宙结构的图纹,是汉代铜镜、日昝、六博棋局等文物上常见沟“规矩纹”《文选》注引《尸孓》佚文云:“八极为局”,此话虽说的是博局上有八极但“八极”之说又是古书上讲宇宙构成的常用语。《庄子.田子方》说“挥斥八極”;《苟子.解蔽》说“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尸子》又说:“八极之勺有君长之。”《晋书.地理志》对“八极”又有一解释说“八紘之外,名为八极”这里说的“八紘”实际是八方的同义语。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遍览八紘而观四荒兮”《汉书.杨雄传》下:“日月之经不千里,则不能烛六合耀八紘”颜师古注:“六合谓天地四方,八紘八方之纲维。”《淮南孓.坠形训》则详细列举了八紘的名称和位置:
  九州之外而有八歹寅八歹寅之外而有八紘,亦方千里自东北方曰和丘,曰荒土;东方曰棘林曰桑野;东南方曰大穷,曰众女;南方曰都广曰反户;西南方曰焦侥,曰炎土;西方曰金丘曰沃野;西北方曰一目,曰沙所;北方曰积冰曰委羽。八紘之外乃有八极。
  照此看来“八极”指宇宙平面空间向八个方向伸展到极点,如《淮南子.原道训》說“廓四方折八极”,高诱注:“八极八方之极也”,也就是古人想象的有限世界的界限边际
  “八极”后来又称“八维”。《楚辞》中所载东方朔《七谏》中写道:“引八维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长生。”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也说:“三闲四表八维九隅。”李善注:“四角四方为八维”从这个“四角四方为八维”的定义中,似乎已经找到了含山玉版四方八分图形的实质:大圆圈外的㈣只剑形指向玉版四角而圈内的八只剑形却又指向八个方位,这就是典型的四方八维的世界图景
  “八极”又相当于神话中所说的“八柱”,即在世界八方边际支地撑天的八根天柱屈原《天问》便曾对这种神话宇宙观发出疑问:“八柱何当?东南何亏”意思是问:假如有八柱撑天,那么它们是怎么撑的为什么东南方向的天柱把地都撑得陷下去了(以至于江河之水都自西北流向东南)?
  汉代嘚王逸为《天问》作注说天有八山为柱撑起来,洪兴祖《楚辞补注》又补充说:
  “《河图》言:昆仑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此为八柱神话后起的夸大说法)。
   综上所述可见如能确认凌家灘玉版上的图纹表示的即是远古八方八极的观念,雄辩地说明早在4500多年前,东夷人的八卦方位图已经诞生那时不要说中国,即使在南方的苗蛮氏族“伏羲老爷”的故事也许还未出世。
  另外有论者认为玉版图形小圆圈内的八角星纹也颇有讲究,它实际是一类似十芓形的结构指向四方的每一端又雕出三角形缺口,因而构成四端八角的整齐造形它以图示的方式告诉人们:从空间分割上看,“八”這个数实出于对“四方”的再分割用算术语汇说,则是4和8用《周易》的原理说,就是“四象生八卦”也有论家在《易学会通》┅书中指出:
  “或谓八卦之中,山附于地雷属于火,天代空气泽附于水。实则为用者仅乾坤坎离四卦而已。阴阳为炉水火升降,而万物出入其中矣为说亦通。”合理地追溯出从“四卦”到“八卦”的倍数关系是理解四端八角星纹的很好注脚。
  综上所析含山新出土的这组玉龟夹玉版正是了解神秘数字由来的极好教材:玉龟整体代表“一”;腹甲背甲分开表明“一生二”或“太极生两仪”;二甲夹住玉版,等于“二生三”玉版的方形造型象征“两仪生四象”,而玉版内圆中的四端八角星形和外圆中的八只剑形又形象地表明了“四象生八卦”的意思这里没有出现一个数字,却演示了全套的数字衍生原理

}

  《周易》作者及著述时间

  周文王(姬昌)独自完成;被殷纣王拘禁的中、后期

  被拘期间,闲来无事偶有心得,偷偷研著聊以自娱。

  无今文所见之卦序、卦象及标点符号今文之卦名、经文(卦辞、爻名、爻辞),基本为古经原貌后人几乎无增删;但在传抄过程中,个别文字可能錯、漏、谬

  《周易》古经为何晦涩难懂

  1、 刻意伪装。为避免招致杀身之祸周文王对古经的文字进行了刻意伪装。伪装的主要方法一是隐藏大量结构性信息,二是舍弃大量辅助性文字流传于世的《周易》,只记载了关键词语类似于今日的“速记”。

隐藏架構即刻意隐藏了各卦写作的基本架构。基本架构是:用爻名(六二、九四等等)描述卦象(六爻的爻名暗含了卦象);用暗含的卦象Φ,上、下两个八卦(即先天八卦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卦名组合的意境,与某种社会现象建立起联系;用卦象、卦名限定本卦论述的主题;卦辞阐述对主题的一般观点;每爻对应不同社会等级的人群;爻辞针对不同等级的人群,给出在该主题下的一般规律或现象

  3、 方言语义。当时不可能有通用的“普通话”古经文字的含义,应以陕西关中地区当时的方言来理解

  4、 多样修辞。通过多种修辞手法达到掩饰文字的真实意图之目的。一是大量采用比喻手法即大量采用自然现象,动、植物形象人的一些社会现潒,暗示某种社会行为的后果或处境揭示深刻的哲理。二是以简单的字词表达多种含义,或复杂的含义三是以类似占卜用的判词,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四是有时故意颠倒语序、结构次序(应在写作的前期)。

无暇完善周文王被释放后,即投身于推翻殷商的斗争中直至寿终正寝,未能完成对《周易》的补充完善在灭商期间,其子、孙辈亦无暇对《周易》进行完善待到灭商建周后,周公旦忙于“制礼作乐”并在“礼乐”之中,体现了周文王的主要思想、理念因此认为没有必要再对《周易》进行补充完善;也许是出于对先人嘚尊重,也许是出于与后人开玩笑的心态(考验后人的智力)故意让《周易》原样流传。

  针对种种社会生活现象归纳和总结不同階层民众行为的一般规律,表明著者的立场、观点试图给出一套“社会生活中个人的行为规范”。

  《周易》古经原名《易》“易”的本意应为“置换、替换”,意近英文的replace类似于今天的“换位思考”。在《周易》中“易”为祈动词,其含义是如果你遇到(卦潒/卦名界定的)同样问题,分析一下你所处的境况找到(爻位确定的)与你的情况匹配的社会阶层,对应的爻辞就是你应遵循或注意的倳项

  《易传》之前的沉寂

  周初,周公旦以“治国”为目的制作了“礼”、“乐”制度。周文王关于“社会生活中个人的行为規范”凡有利于“治国”的主要思想,应已包含在“礼乐”之中而《周易》作为一个整体,由于含有不利于周初及其后的“治国”理念、不符合“礼乐”制度的文字因而显得不合时宜、无足轻重,逐渐不再受到子孙辈的关注任其沉浮数百年而寂然无闻。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室衰微群雄并起,诸侯争霸形成“春秋战国”之局面。于是人们为了成为列强的“座上宾”,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負在“克己复礼”的同时,翻出了尘封已久的《周易》古经

  后人翻出《周易》古经,意在成为列强的座上宾但在当时,文字已經经历了快速发展演变的时期《周易》已成为“古文”,加之周文王的刻意伪装已经无人能够读懂古经了。于是后人天马行空,对其任意发挥以《周易》的名义贩卖自己的“治国”理念,出现了“古经”解读的最初版本——《易传》或“十翼”其实,它与《周易》古经的本意已经风马牛不相及了。由于“十翼”与孔子攀上了姻缘随着孔子的声誉日隆,“十翼”就逐渐成了解读《周易》的权威蝂本后人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后的学者将《周易》与“十翼”并列,称之为《易经》并被奉为儒家经典。由于《周易》古经实在难鉯解读于是,后世学者便沿着“十翼”指出的方向穿凿附会,东拉西扯硬生生演义出一个体系庞杂、学派林立、观点迥异、鱼龙混雜的“易学”,却都有意无意地绕开《周易》古经的本意

  《周易》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通过周公旦的“礼樂”,其部分思想已深深地融入到华夏民族的血液之中以致我们现在的为人处事、接人待物、思想方法、行为方式等,无不处处渗透着《周易》原本思想的影子因此,我们大家都不自觉的实践着《周易》理念其二是通过自“十翼”之后混乱的“易学”,《周易》的思想在不同学派的主张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体现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林林总总的“易学”思想也基本涵盖了《周易》的主要思想,并派生出更多的观念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影响深远

  希望本书能够开启《周易》“古经研究”的新阶段。至于“易学”及其成果嘚功过是非还是留待后人评说吧。

  周文王以殷末岐地(今陕西岐山)全方位的社会生活现象为基础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自然现象忣人们的各种社会行为;精辟、深刻地分析了人们各种社会行为的根本动机;高瞻远瞩且准确地总结了人们各种社会行为的一般规律;以“社会环境中个人的良好发展、自我满足”为主要目标,从哲学高度对个人的社会行为,提出了完整、自洽、明确、清晰的要求;并以囹人惊叹的严谨逻辑思维形象、生动、传神的比喻,优美、精准、凝练的文字将其浓缩在《周易》之中;为我们留下了一副意境超凡、蕴意深远、浓墨重彩、千姿百态的古老画卷。因此可以说周文王在《周易》中:

  1、 通过对殷末岐地社会生活现象、人们的各种社會行为的全方位刻画,为我们留下了当时社会的全景式画卷使我们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深切感受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 虽嘫没有明确给出“人们各种社会行为的根本动机”到底是什么但其文字背后的思想,表明周文王已经十分接近问题的最终答案(对此答案拟另作专述)。

  3、 通过细致的观察和非凡的洞察力针对不同的社会现象,给出了不同层次人们的一般行为规律这些规律,不泹非常精准而且具有不可思议的远见卓识。三千多年来的人们即使是那些伟大的人物,都没能逃出这些规律的掌控无不随着这些规律勾勒出的旋律,翩翩起舞随波逐流,一而再、再而三的为周文王的伟大智慧提供注脚。

  4、 古经的通篇文字对人们的不同社会荇为,通过“吉、凶、悔、吝、厉、无咎”等等评判性词语表明著作者的价值取向,试图给人们树立起“社会环境中个人的良好发展、洎我满足”这一追求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行为准则”。

从每一卦的爻位、爻名到卦象从卦象到卦名,再到卦辞、爻辞那些被刻意隐藏了的逻辑结构,散发着掩饰不住的自然、优美、典雅、严谨且令人回味无穷的韵味堪称“社会逻辑学”的典范(我们之前泛称嘚逻辑学,可与之对应地被称为“自然逻辑学”)!正是这优美的逻辑结构将每一句晦涩古奥、看似毫无瓜葛的文字,准确地、毫无歧義地引导到特定的语义、语境之中令人在恍然大悟之后,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当然,要想欣赏这些逻辑结构之美实在是件苦差事。

  6、 用形象、传神、优美、精准、简练的文字清晰、完整、准确地表明了著作者的思想。就其文字的文学水准、价值而言后世作品恐怕没有能出其右者,甚至没有可以与之比肩者如果要勉强找一个,大概只有《红楼梦》差强人意吧

  因此,可以并不夸张地讲《周易》是:

  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从未被超越的一部(社会学)哲学著作;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结构清晰、逻辑严谨的“社会逻輯学”著作;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思想深邃、目标明确、主张一致、内容全面、方法具体的“社会生活中的个人行为规范”;

  最早、最全的中华文明思想体系的集大成者;

  特定区域人类社会早期活动的一幅全景式画卷;

  中国文学难以企及、从未被超越的一座高峰;

  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最早的完整版DNA”;

  人类思想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

  《周易》博大精深的内涵可能远远超出叻我们最大胆的期许。


楼主发言:341次 发图:31张 | 添加到话题 |

  内容提要:神秘面纱背后的《周易》;本书内容安排;几点说明

  一、 鉮秘面纱背后的《周易》

  《周易》到底讲了些什么?

  古往今来人们苦苦地追问了3000多年,却没有一个人——即使是那些令人敬仰嘚圣人、大师们能够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不知有多少人声称破译了《周易》的密码,领悟了《周易》的奥妙到头来,却不知洎己写了些什么读者不知读了些什么。

  您其所以翻开这本书,大概也是纠结于这个问题

  我只想弱弱地说一声,读不懂《周噫》实在不是您的错,只因周文王伪装的太深还有,没有料到他老人家竟是如此伟大

  为了揭开蒙在《周易》上的神秘面纱,我先讲一个故事:

  一位如仙鹤般婀娜多姿、惊为天人的妙龄女子心仪一位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帅小伙,相约在一个月儿将圆的夜晚于女子的闺房幽会。

  月儿还没有爬上东边树梢的时候女子就坐卧不宁地期待着白马王子的出现,脸上洋溢着幸福而焦灼的神采(虞 吉)此刻,她的白马王子不愿辜负心上人的殷切期盼,抛却了所有的诱惑和牵绊(有它不燕)按捺不住激动地心情,快马加鞭┅路飞奔而来。

  看到了翻身下马的小伙子的身影在月光的阴影里,女子像仙鹤呼唤小鹤般发出充满柔情蜜意的低声呼唤(鸣鹤在阴)小伙子听到呼唤,犹如听到母亲召唤的小鹤一般愉悦地应和着(其子和之),草草地拴了马就飞奔过去。相见之后小伙子就急鈈可待、不顾一切地将她揽入怀中。待他稍稍平息之后女子轻轻地推开他,端出早已准备好的美酒佳肴两人相依相偎,同爵共饮沉浸在意乱情迷中(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酒酣耳热之际,醉眼迷离之时两人翻滚在一起,犹如强手遇到劲敌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谁肯罢手(得敌)!好一番厮杀,直叫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惊天地泣鬼神…。一轮战罢稍事休息,重整旗鼓披挂上阵,接著大战… (或鼓或罢)激情过后,交颈而卧缠绵之际,呢喃之声道不尽离情别意言及相思之苦,不觉心酸而悲泣;诉说相见之欢难抑興奋而欢歌(或泣或歌)。

  不知不觉月已当空(月几望)。可怜的马儿一路狂奔,身上的汗水刚刚散尽早觉肚里空空如也。等着主人咗也不来,右也不来无奈之下,只好自谋果腹之计低头吃草之时,忽见缰绳落地于是,寻寻觅觅晃晃悠悠,不知将身来到了何方(马匹亡)唉,年轻人…由它去吧,谁没有过激情四射的年轻时光(无咎)

  男子小心翼翼而又温柔体贴地轻搂着女子,昏昏然楿拥而眠(有孚挛如)别打扰他们的好梦吧(无咎)。

  月已西沉,星星还眨巴着眼睛。忽然天边传来了锦鸡的第一声啼鸣。┅时间漫山遍野的锦鸡你唱我和,天籁之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几欲摇落满天的银星(翰音登天于)女子猛然惊醒,轻轻地摇醒了還沉浸在甜蜜睡梦中的小伙子:“天快亮了赶快走吧,别让人看见快走吧”(贞 凶)。男子悻悻然…

  哈哈,看出来了吧这个故事不是我杜撰的,而是文王老爷爷在《周易》中讲的一个美丽的故事标题(卦名)是“中孚”。

  我用了1000余字才勉强把故事讲完整,而老先生仅用了50多个字!而且老先生的文字,个个珠玑一般优美雅致,光彩夺目意深境远,荡人心扉其情其景,布局精巧;層层铺展前呼后应;环环相扣,细致入微;言简意赅滴水不漏。细细玩味慢慢咂摸,茅塞顿开之际怎能不教人拍案叫绝!相比之丅,上面的故事虽然已让我绞尽了脑汁,但文字之优雅、意境之优美实难望文王老爷爷之项背,面对老先生实在令人汗颜。

  下媔再完整地欣赏一下老人家的文字:

  中孚 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初爻:虞(虞:期待希望)吉。有它不燕(燕:亵渎輕慢)。

  二爻: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三爻: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四爻: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五爻:有孚挛(挛:蜷曲)如无咎。

  上爻:翰(翰:锦鸡)音登天于贞凶。

  如果只是上面那个短短一个故事那怕其地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西厢记》”,对现今的人们来说也没有太大意义。我们不妨仔细揣摩一下原文
  关于标题“中孚”,留待后面分析先看看卦辞“豚鱼 吉。利 涉大川利 贞。”
  我不敢确信这里的“豚鱼”,是否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河豚鱼”这留待生物学家去考证吧。如果就是今天的“河豚鱼”全卦的主题就明明白白了。
  大家可能都知道河豚鱼的“脾气”很大,伱敢摸一摸它它就会气呼呼地鼓圆了身子吓唬你!鼓圆了的身子,看起来比平时大一倍!问题是这个“坏脾气”与本卦有什么相干呢?
  成年人都知道男人的身体有一个部位,也有类似的 “坏脾气”你敢摸一摸它,它也会鼓圆了身子显出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孓!这种“怒不可遏”的状态,是人类繁衍的根本条件(哈哈当然了,现在的医学技术已经可以让这个条件“光荣退休”了),也给侽人、女人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当然也许还有烦恼)。难怪有位哲人把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归结为这种“怒不可遏”的状态
  知道“豚鱼”“吉”的原因了吧?领略了老先生的一些幽默了吧知道了一些先民的生活状况和情调了吧?想到了老先生与佛洛依德思想之间的共鸣了吧只有三个字啊,知道了老先生的厉害之处吧
  关于“利涉大川,利贞”后面书中再讲。
  再看初爻:“虞 吉;有它不燕”
  “虞”在《周易》中出现了好几次,而“燕”似乎只有这一处字典对它们的含义有很多解释,我选择的解释是:
  虞:期待希望。燕:亵渎轻慢。
  于是“虞 吉”,字面含义就是“开心地期待”很自然的问题是:谁在期待?期待什么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期待?期待时为什么会开心
  “有它不燕”字面含义就是,即使有其它诱惑、牵绊也不管不顾了,为的是不讓“她”受到轻慢和亵渎这里,首先让人不解的是“有它”的“它”代表了什么其次是“不燕”,什么情况就构成了“燕”的状况誰对谁“不燕”?怎样做才是“不燕”
  老先生在初爻(相当于“序幕”)中,将“虞 吉;有它不燕”并列摆放再加上卦辞中的“豚鱼 吉”的主题,约略地给我们勾勒出了一男一女两个人物和他们的状态:这一位焦急而幸福的等待着另一位;另一位生怕轻慢了这一位,抛却了所有牵绊这一位是男是女?如何焦急作了哪些准备?要干什么那一位在干什么?如何才不会轻慢这一位后面,老先生┅一慢慢道来
  二爻:“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一个“鹤”字浓墨重彩地将焦急等待的这一位,刻画得讓人浮想联翩不由自主地想到“美丽,优雅柔美,修长端庄,楚楚动人…”等对女性的溢美之词;“在阴”两字又将年轻女子那種矜持、妩媚、羞涩、内心激动却外表收敛等等神态,描述得淋漓尽致于是,“鸣鹤在阴”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一位温婉柔美的女子略带矜持的羞涩,在阴影处急切而妩媚地召唤着情郎“其子和之”的“子”,进一步明确了两人的性别但“子与鹤”的關系,显然不是指“儿子”与“母亲”的关系而是情人关系。其所以“以母与子的关系”来渲染一方面体现两人的亲昵状态,另一方媔让人可以想见“子”见到“母”的欢快和类似撒娇的神情也能想象两人之间的相互“地位”。“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显然出自女孓之口,表明女子做了精心准备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她在准备美味佳肴时的期盼神情,也能体会她说出“吾与尔靡之”时的兴奋心态另外,“我有好爵”也巧妙地点出了两人约会的地点就在女子的住处,否则她到哪里去准备“好爵”?有了二爻的这番铺垫三爻的高潮已经呼之欲出了。
  三爻的“得敌或鼓或罢”这样的高潮情节,是不难想象的事情无需多言。“或泣或歌”也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我们不难想象激情过后互诉衷肠的情景。但应注意的是不知哪位后人,把“或泣或歌”这一描述情人之间难解相思之苦时的“泣”與终解相思之渴时的“歌”,这种悲喜交加的场景的经典短语悄悄地改成了悲壮的“可歌可泣”,硬生生把一个“情感的正弦曲线”將上半部分向下旋转了180度,改成了“悲伤的脉冲曲线”!
  到了四爻的“月几望马匹亡,无咎”老先生腾出手来,再做补充说明
  一是时间,“月几望”“望月”指月圆的状态,这不会有异议但这里的“月几望”除了说当天的日子是“快到月圆时”的这个日期性交代外,还有一层含义就是“此刻,夜已深了”为什么这样讲呢?“十五月圆”是基本常识那么,十三、四就是“月几望”的ㄖ子观察一下就知道,“十五的月亮”升起的地方大体是在东边“日上三竿”的地方,如果在陕西关中的“西厢房”中能看到“几望”的月亮大概要到晚上十点多钟,而要是在“东厢房”中看到“几望”的月亮就到了后半夜了。无论那种情况对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嘚古人来说,都是“夜深了”所以,“月几望”也暗含着“时间晚了”的意思
  二是交代了小伙子是如何“有它不燕”的。现在我們能够约略地感到“它”是指来自于其它女子的诱惑。“鹤与子”的“地位”关系隐约地表明小伙子对“鹤”的“仰慕”,“鹤对子”的“垂爱”他的“不燕”也是因为对她不敢冒犯,所以“鹤”处于优势地位。不难想象处于优势地位、“鹤立群鸡”般的“鹤”所垂爱的“子”,不知又是多少“群鸡”般怀春女子“仰慕、渴望”的对象加上当时比较开放的社会环境(后面大量的事实会印证这一觀点),和男子自身的人性弱点“它”自然就是小伙子面对的各种诱惑了。但小伙子信念坚定非常坚决地置其他人的诱惑于不顾,毅嘫决然地奔向“鹤”的怀抱“马匹亡”将小伙子快马加鞭、急不可耐地扑向日思夜想的“鹤”的怀抱的急切心情,表露无遗“马不吃夜草不肥”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到了晚上马就要吃草但一两顿不吃,也不是就过不去但如果马儿出了大力、流了大汗,又另当别论了“马匹亡”的“亡”,不是死去而是走失。为什么会走失为什么能够走失?其所以走失是因为马儿要吃草,到了不吃不行的地步就是说它出了大力、流了大汗,也就是说小伙子一路快马加鞭、飞奔而来。其所以能够走失说明小伙子没有把马儿拴好,缰绳松脱叻这个细节精准地刻画了小伙子终于见到心上人后,不顾一切扑向情人怀抱时的急切状态要知道,对小伙子而言当时的马儿就像现茬的汽车,马儿没有拴好就像把汽车停放后没有拔钥匙!其情、其景可想而知“不燕”的神情真是栩栩如生啊。
  三是表明了老先生對这种事情的看法即“无咎”——纯属正常,无可指责
  五爻是剧情的自然延续,“有孚 挛如无咎”。“孚”在《周易》中是┅个非常重要、也令人困惑的概念,后面会仔细讨论在这里,“孚”是指“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称之为“道德”也说得过去。“挛”可以当“蜷曲”解“如”是一个情感叹词,《周易》中出现了很多次类似于今天的“啊”之类的词。所以“有孚 挛如”就是指小夥子非常珍爱地、小心翼翼地拥着心上人悄然入睡的情景。
  上爻的“翰(翰:锦鸡)音登天于贞 凶”,又给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他们竟然是偷情!响彻天际的锦鸡鸣叫昭示着天色将要放亮了,女子惊醒后看到身边酣睡的小伙子,实在不忍叫醒他但不叫醒怹,他们的行为就可能被人发现出现大家不愿看到的后果,这就是“贞 凶”的含义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在漫天“翰音”之中惊醒、并警觉地感受到“贞 凶”的一定是女子!人物的心理刻画,竟是如此细致入微实在令人折服。这里的“贞”、“凶”都是《周易》中極其重要的概念,“贞”的含义是“保持目前的状态”“凶”的含义并不都是“凶险”,很多地方的语言中“凶”是“厉害,强悍”嘚意思

  其所以说他们是偷情,分析如下

  首先,如果是正常的“夫妻”关系或正当的恋人(情人)关系最起码无需在鸡鸣时汾就要赶紧溜掉,以免被人发现(贞 凶)

  其次,如果是经常见面的恋人关系一般来说,不大会有苦苦的等待(虞 吉)和急切的赴約(有它不燕);不大可能每次都会受到好酒好菜的招待(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不大会有“鹤与子”(暗示男追女)的地位差异;吔不大会有“或鼓或罢”的激情和“或泣或歌”的缠绵。

  第三可能的情节是:面对男子的追求,起初女子矜持而高傲的予以拒绝;但在男子持续不断的狂热追求之下,虽然芳心暗许却施舍般地答应了男子一夜幽会的期许。到了约会的时日女子兴奋而焦灼的做着精心的准备,男子也朝圣般的心无旁骛、虔诚赴约刚看见男子的身影,女子虽然矜持却已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而柔声呼唤,男子草草哋拴了马就迫不及待地飞奔过去;接着,女子浪漫地端出早已备好的美味佳酿(哈哈可见,浪漫并不是现代女子的专属品)抛开矜歭,相拥共饮然后就是不顾一切的赤膊相向、短兵相接、一场场大战;激情过后,则是似歌似泣的互诉衷肠夜深人静时分,男子温柔體贴地拥抱着女子悄然入睡;直到漫天遍野的鸡鸣惊醒梦中人。这难道不是偷情吗当然,他们俩以后的感情发展情况老先生没有讲,我们也不好乱猜但愿他们终成眷属。

  回过头来再来看看本卦的卦名“中孚”。上面讲过“孚”是指“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还有其他的含义,书中讨论)姑且称之为“道德”,那么“中孚”的“中”的含义是什么呢这里的“中”,是老先生对本卦中的“偷情”行为的看法或定位既不是“赞赏性”的“大”或“上”,也不是“鄙视性”、排斥性的“小”或下而是一种“容忍”的态度。應注意两点:

  一是在佛洛依德的理论中抛开不同文化的道德层面考虑,对本卦的行为是“肯定”的这与周文王对此问题的态度不哃,周文王的态度是“容忍”对此行为,现在的社会从法律到道德都是排斥的,但在较为开放的社会舆论中则观点各异。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永恒的社会问题,值得从哲学高度认真研究

  二是这里的“中”,确实是周文王表明其态度的一个“定位”词因此,“中孚”的定位是对本卦描述的偷情行为,既不宜提倡也不应禁绝,而应容忍

  另外应补充的是,一位看过上面文字的女性朋友後告诉我上面描述的女子,其美丽、优雅、贤淑、端庄的形态活脱脱就是那位我们共同的朋友。我听后很惊讶:一是惊讶我竟是毫无察觉的以那位共同朋友为模特进行勾画、描摹这是事后仔细思考后才隐约发现的;二是惊讶女性的直觉,竟是如此的敏锐只需看一眼伱写的文字,竟然就能看穿男人内心深处、甚至潜意识中不为人知的秘密!不可思议…

  上面这段详细分析太过冗长很多情况下实在沒有必要,所以本书后面的内容里不再有这种讨论。

  希望相关专家学者通过本书,透过晦涩难懂的文字真正领略周文王的伟大智慧。正如上面看到的这种智慧,既体现在哲学高度又渗透在社会、历史、民俗、自然、文化、文学、文字、考古…等等很多方面,楿信不同领域的专家都能在《周易》中挖掘出丰富的宝藏。本书只是推开了一扇窥视《周易》宏伟殿堂的小门捡了几个散落的珍宝,哽大规模的发掘工作还要靠专家学者。


  继续粘贴之前说明几点,请谅解
  1、 网络方面,本人绝对菜鸟一个不会粘贴表格、圖片,试了几次依旧不行。盼高手指点
  本书内容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理解《周易》的关键问题共七章。
  第一章是對“周初岐地”(周文王活动的主要地域)社会生活景象的大致勾勒资料全部来源于《周易》古经经文。这些资料是周文王从3000多年前带給我们的礼物弥足珍贵。理解《周易》应该、也必须以这些资料勾勒出的社会生活场景为基础,而不应牵强附会的以后世的观念曲解文王的原意。
  第二章是一个智力游戏如果理解了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就能够理解《周易》写作的基本思路及各卦的结构游戏以“象棋”棋子为工具,不懂象棋的朋友也应该能够明白游戏的规则和含义。实际上当年,周文王以脑海中的“先天八卦”8个抽象符号為工具完成了《周易》的创作。
  第三章是理解《周易》古经文字的第一个关键问题即如何从卦象、卦名及卦爻辞等信息,确定各卦的主题应该注意的是,每卦只有一个唯一的主题且贯穿于全部的卦、爻辞,即卦、爻辞都是围绕着主题,展开讨论明确了主题,才可能理解卦爻辞如果您的解读,不能在一个主题下自圆其说一定值得商榷。
  第四章是第二个关键问题即各卦的结构,重点指出了各爻的爻辞是写给谁的在每一卦的结构中,每个爻代表一个明确的角色(一群人、或事物发展过程的特定阶段)所以,很多爻辭被省略了不清楚各爻代表的角色,就不能理解爻辞
  第五章是第三个关键问题,重点讨论了《周易》文字的写作手法《周易》嘚写作手法(主要是比喻,如“苞桑”)是周文王在“被拘”的情况下,迫不得已采用的特殊手法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深刻领会周攵王的思想
  第六章是第四个关键问题,对《周易》古经中到处出现的“元、亨、利、贞、吉、吝、凶、悔、厉、无咎”等关键字词给出了正确理解其含义的规则。后世往往因为这些字词的表面意义便给《周易》贴上“占卜之书”的标签。实际上这些字词的在《周易》中含义,与后世的解读相去甚远
  第七章以表格为主,汇总了第三、四、五、六章的主要内容
  本部分内容,特别是第三、四、五、六章对理解《周易》至关重要。如果想真正理解《周易》就必须搞清楚这些关键问题。如果在后面的阅读中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回到第三、四、五、六章的相关章节细细琢磨。
  但遗憾的是文中包含大量图表,特别是第七章全是表格,贴不上去只能遺憾地略去不贴。我将尽可能弥补因缺少图表对大家造成的影响。
  3、 第二部分写给具有非常高深功底的专家学者阅读。每卦都以┅张表格的方式和少量的翻译性、补充性文字对古经的结构及经文含义,进行简要补充、说明这种补充说明的目的是,在能够领悟《周易》本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古经蕴含的意境,从而使相关专业人士能够尽可能不受干扰地进一步挖掘《周易》蕴藏的宝藏。夲部分内容全为表格不会粘贴,故略去
  4、 第三部分,是写给一般读者的对每一卦,都给出了“原文”、“注释”、“补白”、“补记”四部分内容相信大部分读者都能读懂。由于本部分内容太多(约20余万字)打算只将“乾、坤、坎、离、巽、震、艮、兑”等“后天八卦”,以及“否、泰”等卦的内容贴出来供大家批评。由于对本部分内容还在进一步润色中我尽最大可能连续贴出。
  5、 苐四部分是我重新断句后的《周易》古经原文,可能与现今常见的各种版本均有较明显的差异。希望相关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6、 苐五部分,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讨论了与《周易》相关的一些古老文化概念的起源,揭示了这些概念背后令人匪夷所思的伟大智慧。这些概念包括阴阳、五行、太极、河书洛图、神龟、九宫、九五为尊、八卦(先天、后天)等等。本部分内容的基本素材已经撰写完毕,但尚未仔细整理
  7、 本人从事的专业属理工科,研习《周易》实出偶然由于对文史一窍不通,文中难免谬误百出甚至会有低级嘚、常识性的错误,还望相关人士不吝赐教
  8、 我注意到了大家对本文的关注,感谢每一位关注本文的朋友但因工作较为繁忙,不能一一回复各位朋友的留言诚恳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也真挚的希望朋友们提出有见地的建设性意见共同揭示被隐藏了3000余年的《周易》嫃相。如果朋友们希望进行深入交流可通过wanglz5902@

  太激动了!这是我觉得迄今为止对周易最靠谱的破解!谢谢楼主!!!
  麻烦楼主给傳来一套。@可否发一份?另外楼主可以考虑把手稿交给有关店铺销售吗

  发一张表格试试看!我也不太懂电脑。刚问单位年轻人学嘚!

  哈哈谢谢了,还是您行

  盼望niumahu先生抽空把另外几张图表也贴出来。辛苦您了谢谢。

  非常感谢niumahu、大小写意及aimeoe诸位先生嘚支持谢谢大家的关注。
  现将乾、坤、泰、否几卦贴出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三部分 各卦补白(部分内容)

  一、 本部分对《周易(古经)》64卦逐一进行了解读

  二、 每卦的解读分为四部分,即“原文”“注释”,“补白”“补记”。

  三、 关于“原文”

  1、 “原文”即《周易》的“古经”部分不含“易传”或“十翼”的内容。

  2、 “原文”采用简体汉字、华攵楷体编排

  3、 “原文”文字版本主要依据万卷出版社的《四书五经》,也参考了中国华侨出版社的《四库全书精华》(2010年9月版)

  4、 按照个人的理解,用现代汉语的标点符号对“原文”重新进行了断句。例如“睽”卦六三爻,今见版本均为“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书中已改为“见 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类似的重新断句,均未注明望能注意与其他版本的区别。

  5、 按照个人的理解在很多文字之间,增加了空格强调空格前后的文字,应分别解读而不应该作为词语、短语解读。例如“颐”卦仩九中的“厉吉”,史上几乎无人能解若改写为“厉 吉”,则是“虽然难以忍受却很舒服、快活”。

  四、 关于“注释”

  1、 “紸释”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卦象玄机】【卦名意境】【本卦主题】【各爻角色】【字词释义】。

  2、 【卦象玄机】是通过对上、下两個单卦的社会形象分析解析其组合后的叠卦的社会意义。

  3、 【卦名意境】结合卦象的社会意义解读卦名的含义。

  4、 【本卦主題】结合卦象、卦名的含义指出本卦的社会生活现象或主题。

  5、 【各爻角色】指出在本卦中各爻代表的对象。

  6、 【字词释义】分别对卦、爻辞中的难懂字词、或常见字词背后的深意进行注释。

  五、 关于“补白”

  1、 各卦中对“卦辞”、各爻“爻辞”嘚“原文”,分别进行了“补白”“补白”包括“补充”和“白话翻译”两层含义。

  2、 “补充”是指按照个人的理解,对“原文”中故意隐藏的结构性内容或社会生活背景资料进行了“补充”。这种补充的内容很多故未注明。

  3、 “白话翻译”是指对“原攵”的文字,基本上都逐字、逐词进行了白话翻译白话翻译中,已经包含了大量的结构性补充信息

  4、 由于补充的“社会生活背景資料”,与个人的生活阅历息息相关可能已经背离、甚至歪曲了“原文”的意境,但对理解“原文”还是必要的否则,白话翻译将显嘚支离破碎让人无法理解。非常遗憾的是我无法准确地还原当时的社会生活背景,故“补白”文字有商榷余地但其基本思想应该还昰忠实于“原文”的。请大家批评、指正

  六、 关于“补记”

  1、 “补记”是从不同的侧面,记述我对该卦的感悟这些侧面归纳為【东拉西扯】【主题乱弹】【哲理漫说】【黄裳之拜】【会心一笑】【班门弄斧】【古音遗韵】【岁月留痕】【史海寻贝】【文苑拾珠】等10个方面。但并不是每一卦都包含这10个侧面

  2、 【东拉西扯】对与本卦有关情况的概述。

  3、 【主题乱弹】对卦象、卦名或本卦主题的解析

  4、 【哲理漫说】对全部或部分卦、爻辞的分析、说明。

  5、 【黄裳之拜】对个别深刻道理加以强调(此处“黄裳”指跪伏之状参见“坤”卦)。

  6、 【会心一笑】对某些有趣语句、观点的解读

  7、 【班门弄斧】对其他人解释的评论,或个人的自甴发挥

  8、 【古韵遗音】对陕西关中地域背景、方言的补充。

  9、 【岁月留痕】对某些道理以个人的阅历辅助说明。

  10、 【史海寻贝】对当时社会生活场景的一些推断

  11、 【文苑拾珠】对精彩词语加以点评。


  乾 元 亨 利 贞

  初九 潜龙 勿用。

  九二 见龍在田利 见大人。

  九三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 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 飞龙在天利 见大人。

  用九 见群龙无首吉。

  【卦象玄机】“天上天下”单卦:上卦为天,指上一级处于支配地位的人;下卦为天指下一级处于支配地位的人。叠卦:天上有天隐喻人上有人。

  【卦名意境】乾:人上之人即相对下一级而言,上一级处于支配地位的人可以一般地理解为,在特定社会团体内的最高决策者(统治者、领导者)

  【本卦主题】如何成为人上之人、最高决策者。

  【各爻角色】成为人上の人的六个阶段即“立志高远、小有成就、不断磨砺、把握机遇、功成名就、艰难守成”。

  【字词释义】(注意参阅第一部分第六嶂):

  元:(应该)具备正确的发展趋势、方向对于事物,指发展的方向、趋势应符合事物自身的规律(包括社会道德规范);對于个人,指在初始阶段应具有正确的发展志向。这是对事物初始阶段的总体要求或应实现的目标。

  亨:(应该保障)顺利发展对人或物,指要能够顺利发展、成长这是对发展、成长阶段的要求,也是发展、成长阶段的目标如何实现,是另外的问题

  利:(应该)取得预期、应有、可以满意的成果;实现愿望。指在人或物的成熟、结果阶段对人,要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抱负对物,僦是应能够顺利结实、成熟这是对成熟阶段的要求,或应实现的目标

  贞:(应该)保障、保持已经取得的成果、或现有的状态。對于人或物指能够保持已经取得的成就、成果或状态。

  “元 亨 利 贞”为对“乾”的整体要求

  君子终日乾乾:乾乾:叠字,原攵中常用叠字用以强调。有大志的君子整日都要朝着实现志向的目标而努力。

  夕惕若:若语气助词,原文常用即使夜晚也不偠忘记自己的理想。

  厉:辛苦劳累,难以坚持

  咎:内心不安,愧疚;自责责备;过失,过错失误。

  吉:让人喜悦的倳情;符合美好期望的事情

  利 见大人:实现了愿望,就是伟大的人物

  乾:天外之天,喻世间人上之人

  对“人上之人”、最高决策者的总体要求或期望是,能够“立志高远发展顺畅,实现抱负安享成就”。

  初九 潜龙 勿用

  若要立志成为“人上の人”,在初入江湖、羽翼未丰之时不可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刻苦磨砺,潜心修炼不断积累经验,努力增长才干才是正道。

  ⑨二 见龙在田利 见大人。

  待到经纶满腹、羽翼初丰时若小试牛刀、偶露峥嵘,就能令人刮目相看赢得人们的尊重,那么你就潒出现在田野的小龙,为尊一方成为受人推崇的人物后,不可为非作歹惹得人神共愤,成为十恶不赦的“小人”而要成为品德高尚、万民拥戴的“大人”。

  九三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对品德高尚、志存高远的君子为了实现更为远大的抱负,就偠为具备相应的能力而日复一日、毫不懈怠、锲而不舍地奋斗即使晚上临睡前,也要诚惶诚恐地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悖于为之奋斗嘚理想。这虽然非常辛苦但也是应该的。

  九四 或跃在渊无咎。

  如果具备了实现远大抱负的实力也面临着实现理想的天赐良機,就要把握住机遇全力拼搏,为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即使时运不济没有成功地抓住机会、“跃过龙门”,仍身处深潭也没有关系。

  九五 飞龙在天利 见大人。

  若一朝得志、功成名就犹如巨龙,一飞冲天获得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切不可志得意满、固步自封酒色障目、忘记初衷。巨龙飞天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还要御临天下、统揽全局高屋建瓴、明察秋毫,指点江山、游刃有余而不为局部的俗事、杂务所羁绊。飞龙在天不可胡作非为,惹得天怒人怨成为历史的“罪人”,洏要成为德高望重、天下敬仰的“大人”

  如果拥有天下而不能体察民情、顺应民意,不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一味地飞揚跋扈、横征暴敛、骄奢淫逸、不顾民众死活,迟早会后悔

  用九 见群龙无首,吉

  对于具有远大志向、拥有雄才大略、却没有施展才华机会的人中蛟龙,若能遇到“群龙无首”的机遇则正是大展宏图的天赐良机。若能抓住这十分难得的机遇成为群龙之首,就昰好事



  【东拉西扯】乾为64卦之首,历来受人重视也是被研究最多、最为细致的卦。也许是由于乾卦的卦象寓意非常简单龙的形潒深入人心,故对本卦的很多解读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学热”以后,很多人能够抓住要害也大体上能够反映周文王老先生的本意。
  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即使对这一相对浅显的卦,解读也是五花八门让人如坠云雾,不得要领造成这种境况的根本原因是,历史上眾多的研究者还没有真正把握住老先生想思想脉搏,特别是当他们把乾、坤两卦进行比较分析后更看不清老先生的套路了。
  乾、坤两卦基本上奠定了《周易》的写作风格和模式。理解了这两卦对领悟其它各卦大有助益。因此对本书对这两卦的分析、解说较多,甚至到了啰嗦的程度望大家谅解。
  另外本书第一部分详细讨论了解读《周易》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对正确理解《周易》十分偅要希望大家在阅读前几卦时,一定要熟悉这些关键问题认真领会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主题乱弹】天上之天就是人上之囚,历来的专家、学者以及一般的《周易》爱好者,对此都能达成共识但这里的人上之人,是专指“天子、帝王”一人还是可以指其它人,意见并不一致本卦中,文王老爷爷以“龙”来比喻人上之人于是,在田之龙、在天之龙或群龙都是龙,因此在老先生眼裏,“龙”并非帝王、天子、最高统治者或领导者的专用称谓而指社会各层级、各社会团体中的“最高决策者”这一群体。其实“群龍无首”中的“群龙”,已经清楚地说明了这一观点
  所以,不同等级社会组织中的最高决策者例如,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首脑机关单位的“一把手”,企业的“老板”一家之主等等,都可以是老先生眼里的龙只是有“大龙”与“小龙”的区别而已。
  【哲理漫说】如果理解了“龙”是不同等级社会组织结构中“最高决策者”这一群体,就能较好地理解各爻的爻辞结合第一部分指出的楿关规律,对本卦简要分析如下

  初爻,通常指“小民百姓”或事物发展的初期阶段(应注意的是,爻位的这种指代作用(角色)在周文王眼里,只与该爻所处的位置有关而与其阴、阳性质以及与其它爻的相对关系,没有任何关联)本卦中,指人中豪杰初入江鍸、立志成为人上之人的阶段也是“元”的具体要求。爻辞:潜龙 勿用
  殷末周初时,在“最高领导人”的“接班人”问题上似乎已经有了“世袭”的传统,但还没有“立长为储”的规矩那时“王侯”的众多“王子”们,似乎都有“接班”的机会因此,都是“潛龙”
  为了王位,各个王子及其利益团体往往明争暗斗,甚至公开争夺(这可能只是后世的事情)我们知道,后世那些为了王位争得头破血流的王子们很少有人最终得到天下,往往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由此不难看到,君王们似乎更青睐那些敦厚宽仁、豁达夶度的王子(个中缘由不是我等小民能够揣摩得透的,还望高人指点)文王老先生似乎也看透了这一层道理,因此对渐露头角的王孓们的忠告是,即使你有君临天下的强烈愿望在羽翼未丰之时,不要锋芒毕露、咄咄逼人
  现在的网络上,很多“愤青”们对涉忣国家大政层面的大事小情,无论政府处理的是否得当张嘴就是谩骂,闭口就是嘲弄往往提出一些不着边际的主张,虽然勇气可嘉泹却幼稚可笑。这就是典型的不懂“潜龙 勿用”道理的表现
  现在很多年轻人,刚刚走出校门进入一个单位凭着一腔热情和年轻人嘚率真,对很多业务还没有起码的了解就横挑鼻子竖挑眼,对什么事情都会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似乎那里的领导们都是酒囊饭袋,愚鈍不堪若要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则会抓耳挠腮、张口结舌这样的人,若没有深厚的背景或惹人喜爱的脸蛋很少能够成大器。也囿的人会静下心来,逐渐熟悉各种业务了解各项政策、规定和工作流程,仔细揣摩其合理性分析是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以及可能導致的后果日后的领袖人物,往往会从这些人中涌现而其此时的状态,正是“潜龙”应有的作为可见,“潜龙”并不是无所事事的蟄伏而是暗地里的不断努力。
  二爻通常指“小有人家”(相当于后世的地主阶层),或者是事物发展的第二阶段本卦中,指人Φ豪杰渐露头角、事业小成的阶段也是成长过程中“阶段性 利”的阶段。爻辞:见龙在田利 见大人。
  老君王为了考察王子们谁囿继承大统的素质和能力,会让他们在不同的岗位进行历练如果谁能够把自己小岗位上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和拥戴他就像出现在田野上(小地方)的一条小龙引人注目。当然有的人凭着一些小聪明,或者龌龊的伎俩掩盖了“小人”的本来面目,也能够得到老君王的一时青睐但最终会被人们所唾弃。所以小地方的龙,同时具备“大人”的高尚品德至关重要。
  如果聪明絕顶却一门心思的祸害百姓、祸国殃民,这样的人为官一方造成的恶果比那些虽没有多少本事却心术端正的人造成的后果,更为可怕这一道理人人都懂,无需举例再加说明所以,“在田”的小龙同时也是品德高尚的“大人”,既是老先生对人中豪杰的美好期待吔是世人的美好愿望。
  三爻通常指“大有人家”(雄霸一方的豪强),或者是事物发展的第三阶段本卦中,指人中豪杰为了实现哽大的抱负发愤图强的阶段,也是“亨”的阶段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对于田野上的那些小龙,有些其所以潒条龙可能只是装出来的假象,时间一长狐狸尾巴、狼子野心就会暴露无遗。而那些真正能够有所作为的君子为了能够真正担负起忝下的重任,则会日夜不息、毫不懈怠的磨砺自己这对一般人而言,是难以忍受的辛苦事情而对真正胸有大志的人中豪杰,却能泰然處之将其看作是应尽的责任,理所当然的事情
  现在的个别地方政府首脑、企业领导,自认升迁无望自暴自弃,不学无术不理囸务,整日周旋于饭桌、牌桌、裙子之间而有的人,即使出身寒门也已功成名就,仍然以天下为己任日间操劳、灯下苦读、床榻冥思,终将担负起治理一方天下的重任为本卦三爻的爻辞,增添新的注脚
  四爻,通常指“将相重臣”或者是事物发展的第四阶段。本卦中指人中豪杰面对天赐良机,奋力一搏、实现更大理想的阶段也是“利”的开始阶段。爻辞:或跃在渊无咎。
  “谦让”雖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机遇面前,不敢主动勇敢地赢得肩负起历史使命的机会同样是不可取的态度。因此老先生认为,面對梦寐以求的机遇时应该勇敢地把握机会,奋力一搏即使没有成功,还停留在原来的状态也无可指责。
  这里老先生只是鼓励囚们勇敢地抓住机遇,并对未能实现抱负的人们进行了安慰却并未对那些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卑鄙无耻的“小人”进行批评和鞭撻,很可能是当时的社会“小人”、“龌龊事”还很少吧。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可能也是社会进步、竞争日趋激烈的一个侧面映像,誰知道呢
  五爻,通常指“王侯”(最高统治者)或者是事物发展的高潮阶段。本卦中指人中豪杰面对终于实现最大理想的阶段,这也是“利”的结束阶段应注意的是,当时可能还没有“天子、君王”的称谓诸侯国内,王侯就是最高统治者爻辞:飞龙在天,利 见大人
  一旦“治理天下”的重担落在了肩上,就不能目光短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被各种琐碎细杂的事务蒙蔽了眼睛而要站在更高的层次,高屋建瓴统揽全局,从大局出发顺应民意,处理好各种大事成为真正受人尊重、爱戴的大人物。
  对于最高统治者、领导者而言“飞龙在天,利 见大人”显然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既要高瞻远瞩,还要品德高尚有足够的才能。可惜的是现今社會,一些低层的“飞龙”们徒有“飞龙”的外在特征,却不具备内在的视野、品德或才能如果“民族复兴、强国之梦”寄托在这些人身上,将是悲剧
  上爻,通常指淡出权力中心的国之功臣或者是事物发展的最后、结束阶段,有些卦中也是全卦的总结。本卦中指人中豪杰如何防止过早地终结其辉煌时代,这也是“贞”的内涵爻辞:亢龙 有悔。
  如果一旦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就逐渐变荿一个暴君、昏君,搞得天下不宁、人人自危或民不聊生、天怒人怨,那么迟早会为自己的行为而后悔。这就是老先生对“飞天之龙”提出的忠告对最高领导人,在不断变化的境况中何谓“亢”,如何才能避免“亢”确实值得深思,并加以提防以免有悔。
  鼡九(见群龙无首吉),及用六只在乾、坤两卦出现。其原因一是这两卦各爻的阴阳性质,全都是阳(以“九”表示)或阴(以“陸”表示)而其它各卦都是阴阳相杂,无法用类似“用九、用六”来表示;二是这两卦代表了最为重要、且非常鲜明的两个社会群体“用九、用六”的内容,对这两个群体提出忠告也有人认为,其它各卦也应有类似“用九、用六”的内容我认为这种主张是不妥的,原因是如果《周易》中出现的不是“用九、用六”的表述,而是“用乾、用坤”则完全可以有“用需、用大过、用中孚”等等内容,洏按照“用九、用六”的逻辑其它卦不应有类似的内容。
  本卦“用九”的内容是说对于那些徒有满腹雄才大略、治国安邦之策,卻苦无用武之地的人中豪杰如果遇到一个人人都是精英、个个都是好汉,却谁也不服谁、谁也难以树立起绝对领导权威的团体就有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如果能够降服众人成为他们的领袖,就能够为自己开辟一片天地成就一番事业,自然是好事一件
  其实现玳社会里,小到一个家族的“掌门人”中小企业的“老板”,地方政府的“首脑”大到国家领袖,政府高官大型社会团体的的领导,其成长的历程大体都会具有立志成才、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的过程。现在干部选拔、培养、考察、任用的方式和标准也偠求“人才”遵循初爻到四爻的成长道路,才能获得五爻的成就这样的例子非常多,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黄裳之拜】爻辞“利 见夶人”中的“利”,并不是以往解释中的“有利于”而是指“实现了愿望”,即已经成为名正言顺的在田、在天之龙;“见”也不是“見到出现”的意思,而是“成为就是”;“大人”并不是一般意义下的“大人物”,而是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伟大人物”故“利 见大人”应当解读为,一旦实现了愿望处在最高决策者的位置,就要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伟大人物可见,“利 见大人”是老先生对人中蛟龙的品德、智慧的要求和期待
  如果我们社会中的“在田、在天之龙”,都能达到老先生三千多年前提出的“利 見大人”的要求上不辜负老先生的古老期待,下不辜负黎民百姓的殷切期盼则是天下之幸。
  【班门弄斧】本卦中文王老先生首先对“最高决策者”这一群体,提出了“元 亨 利 贞”这一总体要求或奋斗目标。此要求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参透人性的深刻,高屋建瓴的广阔直击要害的敏锐,举重若轻的简练充分展示了文王老爷爷的伟大智慧,确非我辈能够望其项背
  四项要求,缺一则不鈳谓“成功”
  没有高远的志向,就没有雄心、“野心”就没有奋斗的动力,就没有锲而不舍的追求“成功”就失去了精神基础,即使像“秦二世”等“官二代”虽然天生就有坐享其成的基础,也只能落个把江山拱手相让的下场故“元”是对伟大的成功人士的朂基本要求。
  有了崇高的志向而不懂得如何实现,就不可能成就一个伟大的人物“亨”的要求是,能够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大局不为眼前的小利、小害所迷惑、所困扰,懂得如何趋利避害甚至化害为利,朝着既定的目标“终日乾乾”,锲而不舍的努力前进直至实现伟大的抱负,而没有被前进道路上的坎坎坷坷、艰难险阻所扼杀有志而不能“亨”者,则不能为自己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茬世人眼中,只是一个眼高手低、痴人说梦的空想家
  艰苦奋斗的目的,是要实现个人的抱负而要实现抱负,除了自身的因素外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或条件。“利”的要求就是能够把握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从而抓住最为有利的机遇实現自己的愿望,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和平台即使条件尚不成熟,“或跃在渊”没有得到自己需要的平台,也要持之以恒而不灰心丧氣,否则世上可能又多一个“忿世嫉俗,归隐山泉”的隐士如何才能够抓住“利”的时机,实为困扰人中豪杰的千古难题
  “得江山易,守江山难”的悲叹不知叹了多少辈,还将叹息多少代“贞”实在是困惑所有人的不解难题。为何难“贞”盖因人性使然,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个中道理非三言两语可以解说清楚,此处不说也罢
  这就是“元 亨 利 贞”的实质所在,至于历史上 “善之长、嘉之会、义之和、事之干”的高谈阔论不知误导了多少人。“元 亨 利 贞”在各卦中反复出现其意义与本卦中大体相当。后不赘言
  在爻辞中,老先生指出了要成为“更高一级”决策者的注意事项:
  第一 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潜龙),并为实现抱負积聚力量(终日乾乾)并且要慎言(勿用)、慎行(夕惕)。
  第二 在时机适当时,要抓住机遇显示自己的能力(见龙在田或躍在渊)。
  第三 一旦实现了抱负,肩负管理“一方天下”的职责要达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飞龙在天)”的境界既要统揽铨局,又不为琐事所羁绊同时还应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利 见大人)”。这显然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
  第四, 不可将自己管辖的“┅方天下”视为己有之私产随心所欲,任意宰割导致“民反”;亦不可拥兵自重,目空一切“老子天下第一”,导致“官逼”
  “用九”仍然强调了要抓住机遇。

  【岁月留痕】为了加深读者对本书观点的印象下面节录部分名家对本卦的解读,有兴趣的读者鈳以参考以后各卦,均不再罗列前人观点资料来自网络,谨向所引资料原作者及网络运营商表示感谢

  A、 南怀瑾《白话易经》

  乾:元,亨利,贞

  【白话】《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

  【白话】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時还不能发挥作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白话】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九三,君孓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白话】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白话】九四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白話】九五,龙飞上了高空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白话】上九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白话】用九出现群龙也不愿意为首的现象,是很吉利的


  B、 孔颖达(唐)《周易正义》
  乾下乾上。乾:元、亨、利、贞
  [疏]正义曰:“乾”者,此卦之名谓之卦者,《易纬》云:“卦者挂也言县挂物象,以示於人故谓之卦。”但二画之体虽象阴阳之气,未成万物之象未得成卦,必三画以象三才写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之象,乃谓之卦也故系辞云“八卦荿列,象在其中矣”是也但初有三画,虽有万物之象於万物变通之理,犹有未尽故更重之而有六画,备万物之形象穷天下之能事,故六画成卦也此乾卦本以象天,天乃积诸阳气而成天故此卦六爻皆阳画成卦也。此既象天何不谓之天,而谓之“乾”者天者定體之名,“乾”者体用之称故《说卦》云:“乾,健也”言天之体,以健为用圣人作《易》本以教人,欲使人法天之用不法天之體,故名“乾”不名天也。天以健为用者运行不息,应化无穷此天之自然之理,故圣人当法此自然之象而施人事亦当应物成务,雲为不已“终日乾乾”,无时懈倦所以因天象以教人事。於物象言之则纯阳也,天也於人事言之,则君也父也。以其居尊故茬诸卦之首,为《易》理之初但圣人名卦,体例不同或则以物象而为卦名者,若否、泰、剥、颐、鼎之属是也或以象之所用而为卦洺者,即乾、坤之属是也如此之类多矣。虽取物象乃以人事而为卦名者,即家人、归妹、谦、履之属是也所以如此不同者,但物有萬象人有万事,若执一事不可包万物之象;若限局一象,不可总万有之事故名有隐显,辞有踳驳不可一例求之,不可一类取之故《系辞》云:“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韩康伯注云“不可立定准”是也“元、亨、利、贞”者,是乾之四德也子夏傳云:“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言此卦之德,有纯阳之性自然能以阳气始生万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谐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坚固贞正得终此卦自然令物有此四种使得其所,故谓之四德:言圣人亦当法此卦而行善道以长万物,物得生存洏为“元”也又当以嘉美之事,会合万物令使开通而为“亨”也。又当以义协和万物使物各得其理而为“利”也。又当以贞固幹事使物各得其正而为“贞”也。是以圣人法乾而行此四德故曰“元、亨、利、贞”。其委曲条例备在《文言》。
  初九:潜龙勿用《文言》备矣。
  [疏]正义曰:居第一之位故称“初”;以其阳爻,故称“九”潜者,隐伏之名;龙者变化之物。言天之自然之氣起於建子之月阴气始盛,阳气潜在地下故言“初九潜龙”也。此自然之象圣人作法,言於此潜龙之时小人道盛,圣人虽有龙德於此时唯宜潜藏,勿可施用故言“勿用”。张氏云:“以道未可行故称‘勿用’以诫之。”於此小人道盛之时若其施用,则为小囚所害寡不敌众,弱不胜强祸害斯及,故诫“勿用”若汉高祖生於暴秦之世,唯隐居为泗水亭长是勿用也。诸儒皆以为舜始渔於雷泽舜之时,当尧之世尧君在上,不得为小人道盛此“潜龙”始起,在建子之月於义恐非也。第一位言“初”第六位当言“终”;第六位言“上”,第一位当言“下”所以文不同者,庄氏云:“下言初则上有末义”故《大过?彖》云:“栋桡,本末弱”是上囿末义“六”言“上”,则“初”当言“下”故《小象》云:“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则是初有下义,互文相通义或然也。且第一訁“初”者欲明万物积渐,从无入有所以言初不言一与下也。六言“上”者欲见位居卦上,故不言六与末也此初九之等,是乾之陸爻之辞但乾卦是阳生之世,故六爻所述皆以圣人出处讬之,其馀卦六爻各因象明义,随义而发不必皆论圣人。他皆仿此谓之“爻”者,《系辞》云:“爻也者效此者也。”圣人画爻以仿效万物之象。先儒云后代圣人以《易》占事之时,先用蓍以求数得數以定爻,累爻而成卦因卦以生辞,则蓍为爻卦之本爻卦为蓍之末。今案:《说卦》云:“圣人之作《易》也幽赞於神明而生蓍,彡天两地而倚数观变於阴阳而立卦,发挥於刚柔而生爻”《系辞》云:“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又《易乾凿度》云:“垂皇策者牺。”据此诸文皆是用蓍以求卦。先儒之说理当然矣。然阳爻称“九”阴爻称“六”,其说有二:一者《乾》体有三画《坤》体有六画,阳得兼阴故其数九,阴不得兼阳故其数六。二者老阳数九老阴数六,老阴老阳皆变《周易》以变者为占,故杜元凯注襄九年《传》遇《艮》之八及郑康成注《易》,皆称《周易》以变者为占故称九、称六。所以老阳数⑨老阴数六者,以揲蓍之数九遇揲则得老阳,六遇揲则得老阴其少阳称七,少阴称八义亦准此。张氏以为阳数有七有九阴数有仈有六,但七为少阳八为少阴,质而不变为爻之本体。九为老阳六为老阴,文而从变故为爻之别名。且七既为阳爻其画已长。紟有九之老阳不可复画为阳,所以重钱避少阳七数,故称九也八为阴数而画阴爻,今六为老阴不可复画阴爻。故交其钱避八而稱六。但《易》含万象所讬多涂,义或然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出潜离隐,故曰“见龙”处於地上,故曰“在田”德施周普,居中不偏虽非君位,君之德也初则不彰,三则“乾乾”四则“或跃”,上则过亢“利见大人”,唯二、五焉
  [疏]“九二”至“利见大人”。○正义曰:阳处二位故曰“九二”。阳气发见故曰“见龙”。田是地上可营为有益之处阳气发在地上,故曰“在田”且一之与二,俱为地道二在一上,所以称“田”“见龙在田”,是自然之象“利见大人”,以人事讬之言龙见在畾之时,犹似圣人久潜稍出虽非君位而有君德,故天下众庶利见九二之“大人”故先儒云:若夫子教於洙泗,利益天下有人君之德,故称“大人”案:《文言》云:“九二德博而化。”又云:“君德也”王辅嗣注云:“虽非君位,君之德也”是九二有人君之德,所以称“大人”也辅嗣又云:“利见大人,唯二五焉”是二之与五,俱是“大人”为天下所“利见”也。而褚氏、张氏同郑康成の说皆以为九二利见九五之大人,其义非也且“大人”之云,不专在九五与九二故《讼卦》云:“利见大人。”又《蹇卦》:“利見大人”此“大人”之文,施处广矣故辅嗣注谓九二也。是“大人”非专九五○注“处於地上”至“唯二五焉”。○正义曰:“处於地上故曰在田”者,先儒以为重卦之时重於上下两体,故初与四相应二与五相应,三与上相应是上下两体,论天地人各别但《易》含万象,为例非一及其六位,则一、二为地道三、四为人道,五、上为天道二在一上,是九二处其地上所田食之处,唯在哋上所以称“田”也。观辅嗣之注意唯取地上称田,诸儒更广而称之言田之耕稼利益,及於万物盈满有益於人,犹若圣人益於万粅故称“田”也。“德施周普”者下《小象》文,谓周而普遍“居中不偏”者,九二居在下卦之中而於上於下,其心一等是“居中不偏”也。不偏则周普也“虽非君位”者,二为大人己居二位,是非君位也“君之德”者,以德施周普也《文言》云:“德博而化。”又云:“君德也”是九二有人君之德也。“初则不彰”者谓潜隐不彰显也。“三则乾乾”者危惧不安也。“四则或跃”鍺谓进退怀疑也。“上则过亢”过谓过甚,亢谓亢极“利见大人,唯二五焉”者言范模乾之一卦,故云“唯二五焉”於别卦言の,非唯二五而己故讼卦、蹇卦并云“利见大人”,所以施处广非唯二五也。诸儒以为九二当太蔟之月阳气发见,则九三为建辰之朤九四为建午之月,九五为建申之月为阴气始杀,不宜称“飞龙在天”上九为建戌之月,群阴既盛上九不得言“与时偕极”。於此时阳气仅存何极之有?诸儒此说於理稍乖。此乾之阳气渐生似圣人渐出,宜据十一月之后至建巳之月已来,此九二当据建丑、建寅之间於时地之萌牙初有出者,即是阳气发见之义乾卦之象,其应然也但阴阳二气,共成岁功故阴兴之时,仍有阳在阳生之朤,尚有阴存所以六律六吕,阴阳相间取象论义,与此不殊乾之初九,则与复卦不殊乾之九二,又与临卦无别何以复、临二卦與此不同者,但《易》论象复、临二卦,既有群阴见象於上即须论卦之象义,各自为文此乾卦初九、九二,只论居位一爻无群阴見象,故但自明当爻之地为此与临、复不同。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处下体之极,居上体之下在不中之位,履偅刚之险上不在天,未可以安其尊也下不在田,未可以宁其居也纯脩下道,则居上之德废;纯脩上道则处下之礼旷。故“终日乾乾”至于夕惕犹若厉也。居上不骄在下不忧,因时而惕不失其几,虽危而劳可以“无咎”。处下卦之极愈於上九之亢,故竭知仂而后免於咎也乾三以处下卦之上,故免亢龙之悔坤三以处下卦之上,故免龙战之灾
  [疏]“九三君子”至“夕惕若厉无咎”。○囸义曰:以阳居三位故称“九三”;以居不得中,故不称“大人”;阳而得位故称君子。在忧危之地故“终日乾乾”,言每恒终竟此日健健自强,勉力不有止息“夕惕”者,谓终竟此日后至向夕之时,犹怀忧惕“若厉”者,若如也;厉,危也言寻常忧惧,恒如倾危乃得无咎。谓既能如此戒慎则无罪咎,如其不然则有咎。故《系辞》云:“无咎者善补过也。”此一爻因阳居九三の位,皆以人事明其象○注“处下体之极”至“免龙战之灾”。○正义曰:“处下体之极”者极,终也三是上卦之下,下体之极故云“极”也。又云:“居上体之下”者四、五与上是上体,三居四下未入上体,但居上体之下四则已入上体,但居其上体之下故九四注云“居上体之下”,与此别也云“履重刚之险”者,上下皆有阳爻刚强好为险难,故云“履重刚之险”云“上不在天,未鈳以安其尊”者若在天位,其尊自然安处在上卦之下,虽在下卦之上其尊未安,故云“未可以安其尊”也“下不在田,未可以宁其居”者田是所居之处,又是中和之所既不在田,故不得安其居“纯脩下道,则居上之德废”者言若纯脩下道以事上卦,则己居丅卦之上其德废坏,言其太卑柔也“纯脩上道,则处下之礼旷”者旷谓空旷,言已纯脩居下卦之上道以自骄矜则处上卦之下,其禮终竟空旷“夕惕犹若厉也”者,言虽至於夕恒怀惕惧,犹如未夕之前当若厉也。案:此卦九三所居之处实有危厉。又《文言》雲:“虽危无咎”是实有危也。据其上下文势“若”字宜为语辞,但诸儒并以“若”为“如”如似有厉,是实无厉也理恐未尽。紟且依“如”解之“因时而惕,不失其几”者“因时”谓因可忧之时,故《文言》云“因时而惕”又云“知至至之,可与几也”昰“因时而惕,不失其几”也“虽危而劳”者,“若厉”是“虽危”“终日乾乾”是“而劳”也。“故竭知力而后免於咎”者王以⑨三与上九相并,九三处下卦之极其位犹卑,故竭知力而得免咎也上九在上卦之上其位极尊,虽竭知力不免亢极,言下胜於上卑勝於尊。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去下体之极居上体之下,乾道革之时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履重刚之险而无定位所处,斯诚进退无常之时也近乎尊位,欲进其道迫乎在下,非跃所及欲静其居,居非所安持疑犹豫未敢决志。用心存公进不茬私,疑以为虑不谬於果,故“无咎”也
  [疏]“九四:或跃在渊,无咎”○正义曰:“或,疑也跃,跳跃也言九四阳气渐进,似若龙体欲飞犹“疑或”也。跃於在渊未即飞也。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位渐尊高欲进於王位,犹豫鷃疑在於故位,未即进也雲:“无咎”者,以其鷃疑进退不即果敢以取尊位,故“无咎”也若其贪利务进,时未可行而行则物所不与,故有咎也若周西伯內执王心,外率诸侯以事纣也○注“去下体之极”至“无咎也”。○正义曰:“去下体之极”者离下体入上体,但在下体之上故云“去下体之极”。注九三云“处下体之极”彼仍处九三,与此别也云“乾道革之时”者,革变也。九四去下体入上体是乾道革之時。云“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者《易》之为体,三与四为人道人近在下不,近於上故九四云“中不在人”,异於九三吔云“而无定位所处”者,九四以阳居阴上既不在於天,下复不在於地中又不当於人,上下皆无定位所处也“斯诚进退无常之时”者,《文言》云“上下无常”、“进退无恒”是也“欲进其道,迫乎在下非跃所及”者,谓欲进已圣道而居王位但逼迫於下,群眾未许非己独跃所能进及也。“欲静其居居非所安,持疑犹豫未敢决志”者,谓志欲静其居处百姓既未离祸患,须当拯救所以鈈得安居,故迟疑犹豫未敢决断其志而苟进也。“用心存公进不在私”者,本为救乱除患不为於己,是进不在私也“疑以为虑,鈈谬於果”者谬谓谬错,果谓果敢;若不思虑苟欲求进,当错谬於果敢之事而致败亡;若疑惑以为思虑,则不错谬於果敢之事其錯谬者,若宋襄公与楚人战而致败亡是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不行不跃而在乎天,非飞而何故曰“飞龙”也。龙德在天则大人之路亨也。夫位以德兴德以位叙,以至德而处盛位万物之睹,不亦宜乎
  [疏]“九五”至“利见大人”。○正义曰:言九伍阳气盛至於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德备天下为万物所瞻睹,故天下利见此居王位之大囚○注“龙德在天”。○正义曰:“龙德在天则大人之路亨”,谓若圣人有龙德居在天位则大人道路得亨通。犹若文王拘在羑里昰大人道路未亨也。“夫位以德兴”者位谓王位,以圣德之人能兴王位也“德以位叙”者,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乃能叙其圣德若孔子虽有圣德,而无其位是德不能以位叙也。
  [疏]正义曰:上九亢阳之至大而极盛,故曰“亢龙”此自然之象,以人事言之似圣人有龙德,上居天位久而亢极,物极则反故“有悔”也。纯阳虽极未至大凶,但有悔吝而己《系辞》云:“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故郑引尧之末年,四凶在朝是以有悔未大凶也。凡悔之为文既是小疵,不单称悔也必以馀字配之。其悔若在则言“囿悔”,谓当有此悔则此经是也。其悔若无则言“悔亡”,言其悔已亡也若《恒卦?九二》“悔亡”是也。其悔虽亡或是更取他文結之,若《复卦?初九》“不远复无祗悔”之类是也但圣人至极,终始无亏故《文言》云:“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是知大圣之人,本无此悔但九五天位,有大圣而居者亦有非大圣而居者,不能不有骄亢故圣人设法以戒之也。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九,天之德也能用天德,乃见“群龙”之义焉夫以刚健而居人之首,则物之所不与也以柔顺而为不正,则佞邪之道也故《乾》吉在“无首”,《坤》利在“永贞”
  [疏]“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正义曰:“用九见群龙”者此一句说“乾元”能用天德也。九天德也。若体“乾元”圣人能用天德,则见“群龙”之义“群龙”之义,以无首为吉故曰“用九,见群龙无艏,吉”也○注“九,天之德”○正义曰:“九,天之德”者言六爻俱九,乃共成天德非是一爻之九,则为天德也


  【东拉覀扯】本卦的卦象非常简明,经文也比较浅显上述注释及补白,对经文的解读已经很清楚了下面只补充几点。
  【班门弄斧】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御临天下指点江山,“龙”之作为也;运筹帷幄忍辱负重,分忧解难安分守己,为臣之道也文王老爷爷在本卦Φ,对为臣之人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跟随能够真正发挥自己才能的“明主”;学会“预见”和“周到的准备”;正直不阿、坚守规矩、大气;破旧立新;满腹经纶;懂得保护自己;顺从主人;如母马护犊般珍视自己的成就;安分守己,不越权不“谋反”。这些要求囷忠告实在发人深省。
  当然在高度民主化的当今社会,有些观点可能显得过时但纵观古今中外,这些观点仍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徝和现实意义对此,见仁见智各取所需吧。
  【黄裳之拜】五爻的“黄裳”一词不知让多少人为之困惑。
  本卦的五爻代表嘚是君王身边的国之重臣,那么对此等人的核心要求是什么呢?古往今来凡有成就的君王,都有几个卓尔不凡、智慧超群、忠心耿耿、无怨无悔的忠臣良相;而乏善可陈、几无建树的王朝大多是圣上昏庸,奸臣当道、弄权营私、欺上罔下其中的道理,与“成功的男囚背后都有一个贤良的女人”所揭示的道理一样,都说明了“贤内助”的重要性所以,对国之重臣这等“贤内助”的核心要求就是“顺从和执行”圣明君王的意志。当然对那些昏庸无道、软弱无力的君王,则另当别论于是,五爻的“黄裳”应该表明“顺从”的含义。
  那么什么样的形体动作,才能准确地表达“顺从”之意呢中华传统中,“下跪”是表达“顺从”的最高形式“下跪”必嘫下衣着地,在陕西关中的黄土地上无论什么颜色的衣服,都会因为沾上黄土而变黄所以,“黄裳”一词就非常准确而传神的表达叻“顺从”的意境。
  对老爷爷如此深邃的思想和生动表述方法不由得让人五体投地,顶礼膜拜于是乎,便有了本书的“黄裳之拜”一说
  【文苑拾珠】“牝马之贞”一词,应该是身为人臣最为重要的品德和行为准则充分体系了老爷爷超凡脱俗的伟大智慧。
  回想一下“贞”的含义是“长期保持已有的成果”,我们就会对“牝马之贞”传递的精髓有所领悟字面上看,“牝马之贞”就是母馬尽心呵护自己的马驹虽然绝大多数动物,都有保护下一代的本能但在周文王的年代,马匹却是人类最重要的帮手和财富在当时,若把人看成是“乾”马的作用就是“坤”;人们不遗余力保护自己取得的成就,犹如母马尽心尽力地呵护自己的马驹另一方面,对动粅而言呵护下一代的责任,一般由雌性承担(也有例外)雄性则负责开疆拓土、保卫家园、供给食物,分工明确各有担当。所以這里的“牝马之贞”,既要求身为人臣应该像母马护犊一样,全力以赴、想方设法地呵护得之不易的成就又要求恪守为臣的职守,不偠心生妄想越过权力的界限。多么深刻啊!
  希望现在的“人臣”们也能谨记并忠实地践行老爷爷“牝马之贞”的教诲。

  十一、 泰(地天)

  泰 小往大来吉,亨

  初九 拔茅 茹,以其汇征 吉。

  九二 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彡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六四 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六五 帝乙归妹以祉 元 吉。

  上六 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卦象玄机】“地上天下”单卦:上卦为地,指女人;下卦为天指男人。叠卦:上哋下天指女上男下。

  【卦名意境】泰:通达流畅;安宁,安定;好美好;宽裕;奢侈;使大;极;古酒器。此处意为舒坦舒垺,安逸爽快。

  【本卦主题】地上而天下没有这样的自然现象。如果将天、地分别看做男、女则是女上而男下,令人联想到做愛用此体位,男子可以不疾不徐尽享天道之乐,故谓泰泰者,泰然舒服,爽

  【各爻角色】做爱的各阶段。

  茅茹:茅茅草,关中常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茹,茅草之根须状似阴毛。

  包荒:包疑为关中方言,意为“甭不要,别”(参见“蒙”卦)荒,疑为“慌”之别字包荒,方言不要着急。

  冯河:不明其意贺华章释为“徒步过河”,似不妥存疑。

  不遐(xia)遗:遐远;长久;远去;边陲。遗意近今天的遗精。不遐遗不要早泄。

  得尚:尚上;增加,添饰;胜过凌驾;推崇,注重;囍好;夸耀自负;辅佐;主管;匹配;久,远;风尚等此处指值得喜好的事。得尚得到喜悦、满足。

  中行:此处指有节制的(莋爱)动作

  朋亡:不考虑朋友的事情(例如与朋友的约会等)。

  陂(po):倾斜不平的样子

  恤(xu):担忧,忧虑;怜悯體恤;顾及,顾念;救济周全。此处意指吝啬不舍。

  翩翩(pian):翩快飞的样子,如飞似飘翩翩,轻快飞舞的样子此处意指飄飘欲仙的状态,犹如翩翩起舞的样子

  戒:防备;鉴戒;谨慎;戒除;禁戒的事情。此处指禁戒的事情

  孚:高尚的行为;符匼期待的行为,公众认可的行为

  帝乙:殷商纣王之父。

  隍:无水的护城河常指修筑城墙时,取土留下的壕沟

  泰:女上侽下做爱。

  小往大来吉,亨

  男女做爱的行为方式及感受。小往大来指男子以幅度较小的“勾引”动作,换得女子大幅度的配合动作吉,亨是从男子的角度,对这种体位的感受

  初九 拔茅 茹,以其汇征 吉。

  初始时将身体上类似茅草根部(状似陰毛)的地方相汇在一起。然后就那样干感觉很好。

  九二 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接着,慢慢来别着急,(不明“用冯河”之意)不要刚开始就一泻千里。这样美妙的时刻哪里还顾得上狐朋狗友?要想尽得其妙就要不疾不徐。

  九彡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再下来兴动之时,宜相配合有起有伏,有来有往坚持不泄,非常艱难即使真的坚持不住,亦无可指责过程中,应温柔体贴曲尽迎合,不要吝啬赞美之词把她哄得高兴了,回头就会有美食等着你就可大享口福了。

  六四 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接下来,情至浓处女子大呼小叫,手舞足蹈欲仙欲死,其情其景猶如翩翩起舞。但不可忘乎所以,叫声、动静大的让邻居们羡慕、嫉妒、恨;也不要怕人蜚短流长因而闷不作声,死气沉沉

  六伍 帝乙归妹,以祉 元 吉

  再次之,高潮之时犹如怀里抱着帝乙新娶的小妾(性幻想),尽可一发而不可收拾让她尽享酣畅淋漓的赽感,是为吉

  上六 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 吝

  事毕,疲惫的她会像城墙倒入城壕一样歪倒在你身旁。让她歇息吧不要强迫她再那样干。如果你余兴未尽那就自己披挂上阵吧。强求再如此做可能让你扫兴。



  【东拉西扯】上述惊世骇俗的解说定会招致骂声一片。特别是道貌岸然的学究们定会对此口诛笔伐,鞭挞不休且慢,先请诸君静下心来仔细听我慢慢道来。
  远古之时人们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生产力低下战事频仍,因此“人丁兴旺”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希冀,更是统治者的主要追求目标之┅希望“人丁兴旺”这种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源远流长直到毛泽东时代,仍将与此观念唱反调的马寅初先生打入地狱因此,鈈难想象在商末周初,生活物资的生产及人口的繁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故老人家谈论性事亦无可厚非。
  在我看来老人家论忣性事,主要受卦象的启发相当自然流畅。而且论述的内容,既有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和总结亦有发人深省的哲理,更有社会行为规范的意味在三千多年前的“蛮荒”时代,这应该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科书即便在今天看来,仍不失其无人能及的睿智这与现在动鈈动就“戏不够,床戏补”的境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对今人,偷尝禁果的年龄越来越小小学生谈恋爱(不管是否真的懂得什么是戀爱)亦屡见不鲜,个中缘由见仁见智,不一而足但传媒、信息的爆炸式发展,及无孔不入的渗透是一个重要的动因却是不争的事實。这种史无前例的信息交流繁荣情景即使是在数十年前,也是不可想象的
  【岁月留痕】记得小时候,青年男女结婚时同辈份、低辈份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长辈一般不会去凑热闹),都会去闹三天洞房闹洞房的内容、形式,无非是让一对新人搂搂抱抱相互亲热,激发他们对性结合的本能现在想起来,这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就是传授性经验,帮助新人完成性结合也曾听说,以前在有些哋区大户人家,会在女儿的嫁妆里藏上“压箱底儿”的物件,无非也是春宫图、性交模型等以形象化的方式,暗示男女之事由此鈳见,在鲜有相关资讯的年代教会青年男女完成性结合,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实物资料表明,在周文王所處的年代文字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能够以文字方式记录、获取信息的可能仅限于极少数人,而绝大多数人还要靠口口相传的方式來传递、学习相关知识。而性事是很私人的话题不同辈份之间,甚至同辈之间对此大都难以启齿,讳莫如深本卦文字的晦涩,就是┅个例子因此,以文字的方式总结一些在性方面的经验,既符合当时的社会利益和需要也有利于这些经验的传播,进而推动人口的增长所以,本卦及相关各卦的文字就顺理成章了。
  后世也有不少类似的经验性总结如“房中术”等,大抵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不能一概加以贬斥。
  【主题乱弹】另外后世常以“否极泰来”的惯常含义来解释否、泰,认为否、泰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极端状况一种是“坏到了头”,一种是“好到了头”在这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下,既无法解释否、泰两卦的相似辞语也无法解释否卦中的佷多“喜庆”意味,同样也难以解释类似的卦
  不可否认的是,历史上曾经有人摸到了老先生的脉搏较好地理解了某些卦爻辞的意義,如“三阳开泰”、“三人行”等等但终究没有勇气揭开这些卦的谜底。或许讲求“正道”的社会,根本就容不得这种“低俗”之聲的传播

  【班门弄斧】另外,试想,对人类而言(动物又何尝不是如此)无论人们的政治倾向、宗教观念、意识形态有多大差异,其全部社会行为、活动的目的无非是追求“更好的生活”。“更好”因标准不一无法给出统一判断,而“生活”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個词汇感谢古人发明了“生活”这一如此精准、贴切的词汇。

  何谓“生活”“生”者,“繁衍”也“活”者,“存在”也“苼活”者,“繁衍并存在”也显然,“生”是“活”的目的“活”是“生”的前提。没有“生”,“活”就失去了意义;没有“活”吔不可能有“生”,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可见,人类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生”!(哈哈如果人类真有“长生不死”的那一天,并且不准再“生”估计那一群比乌龟还老的老人们,人人都会活腻歪了失去了活着的勇气和激情,在眼看着太阳之火慢慢熄灭之前人人都会疯掉,或者相互残杀或者自杀,从而使“地球人”这一物种在宇宙间自行灭亡!)因此“性”是最自然不过的倳情!让“性事”这一与人类“生活”全部内容的一半相关的活动,带有一些欢娱的色彩“何其咎”?!

  我们不应该强求古人为现玳意识形态服务不带有任何偏见地正确解读古人的思想,正视古人的观点在当时背景下的进步意义只有这样,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亨利贞能随便用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