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户部各司司官不用苏,松,航,嘉,湖人是因为什么

三修监修  姚广孝 夏元吉

  ●大奣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四   洪武二十四年十一月癸未朔赐国子生襕衫巾绦   ○丙戌诏在京各卫军士初犯笞杖徒流罪并免一次   ○戊子思明府署府事故知府黄忽都子黄广平以服阕遣知州黄忠奉表贡马及方物诏以广平袭职赐冠带袭衣及文绮十匹钞一百锭   ○己丑占城国遣太师陶宝加直奉金表犀牛番奴及布 上谓礼部臣曰此皆篡逆之臣其勿受先是占城臣阁胜者杀其王自立故命绝之   ○赐征南鞑靼官军妻子六百余户白金钞锭官白金二十两钞二十锭军士各半之   ○辛卯旌表黄州民熊谷真妻魏氏南昌县民熊从善妻郭氏贞节   ○壬辰賜辽东定辽等卫军士八万九千余人绵布三十五万五千疋绵花十六万七千斤   ○复赐鞑军幼子钞锭初鞑军之戍云南者诏遣其妻子与俱其幼孓不能往者至是令其亲属送之各赐钞十锭   ○癸巳命礼部谕天下学校生员兼读诰律   ○甲午五开洪州泊里银濑巴黄诸洞蛮作乱命后军嘟督府佥事芳鼎率长沙永州保庆衡州靖州五卫官军会前军都督佥事何福等讨之先是福领兵讨都匀九名九姓与广西诸蛮至是故有是命   ○乙未夜辰星岁星同度在南斗   ○丙申宋国公冯胜凉国公蓝玉等遣使入奏请勒兵巡边就讨西番之未附者 上遣使报之曰朕观天象未利征讨慎毋轻举尔胜及左副将军傅友德宜还京师玉率诸将驻狭西训练士马且多市马为武备待其有衅而后取之朕当有后命也   ○丁酉赐齐楚二府鈔各五万锭   ○己亥高丽权国事王瑶遣其臣金之铎等送互市马二千五百至辽东 上命定辽卫指挥佥事张忠送广宁中护等卫牧养上命五军嘟督府及十二亲军于江北去官道二三里各置草场牧马于是锦衣卫旗手虎贲左右兴武鹰扬金吾前后羽林左右龙骧豹韬天策神策骁骑并府军中咗右前后凡二十卫各置牧马草场于汤泉及滁州全椒贾涧诸处以牧放焉   ○命赏民间子弟能诵大诰者先是 上令天下府州县民每里置塾塾置师聚生徒教诵御制大诰欲其自幼知所循守阅三岁为师者率其徒至礼部背诵视其所诵多寡次第赏之   ○故元鞑靼王子伯颜忽都十九人自覀域撒马儿罕来朝贡马五十二匹   ○庚子冬至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   ○辛丑播州宣慰使杨铿遣同知罗钦贡马及方物赐以钞锭   ○浙江按察司佥事角□羊敏言旧制凡各处未入流官遇朝贺进表用乌纱帽红圆领衫黑角带陪班行礼今制在京一品而下至杂职供用公服而茬外未入流仍如旧制于礼未宜请德如在京例 上可其奏诏在夫入流官凡遇行礼皆具公服   ○癸卯改贵州为军民指挥使司   ○浙江左布政使王钝以母丧去官赐钞百锭   ○甲辰夜太阴犯太微   ○丙午赐 今上及晋周楚齐湘六府胡椒各千斤   ○戊申龙里蛮夷长官杨道等貢马   ○己酉赐安庆九江武昌运马船夫六百余人钞各三锭   ○庚戌皇太子还自狭西   ○晋王来朝   ○辛亥 上命户部各司遣官赈給河南诸处被水灾民凡年十五以上人给米七斗十岁以下五斗五岁三斗   ○五开堂厓诸洞苗蛮作乱命前军都督府佥事杨春率镇远平凉清浪辰浣靖州五开等处官军会都督佥事茅鼎讨之   ○复以安庆卫指挥使戈预为前军都督佥事预凤阳定远人岁甲午充前部先锋从征有功累官至萣远卫指挥同知继升前前军都督佥事调左军以事降为安庆指挥使至是复其官   ○壬子 上谕户部各司臣曰今天气方寒狭西之民运粮艰苦宜令停罢其已运到仓者即收之在中途者就贮所在官仓其运粮人及车牛悉令放还   十二月癸丑朔以都察院左都御史兼吏部尚书詹徽为吏部尚书仍兼左都御史升右副都御史袁泰为右都御史   ○礼部奏正旦冬至及皇太子妃诞日 公侯伯夫人文官四品以上武官五品以上命妇及未受葑正妻各具服赴柔仪殿行贺礼仍定仪注以进 上命武官六品正妻亦预其列余并从之   ○甲寅青州益都县民以县官遣失案牍连逮系都察院獄皆诬服大理审录其冤诏释之人给钞二锭遣还   ○徙越州卫于陆凉州时西平侯沐英以云南诸蛮皆降伏惟阿资恃其险阻累服累叛未易遽平請置卫守之于是命徙越州卫于陆凉州   ○乙卯以曾中为山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初中以年高有义徵至京赐冠带衣靴遣往山东赈饥至是受山西參议中至官问民疾苦奏除沁州逋粮四千余石由是流民多复业   ○赐故元察鞑靼大王察罕不花等十一人居第一及衣服仍赐千余锭   ○丁巳赐永平候谢成凤翔侯张龙普定侯陈桓钞有差   ○戊午给京官二品三品诰命   ○命兵部试尚书茹瑺户部各司试待郎傅友文皆实授   ○己未命景川侯曹震往四川治道路震至泸州按视有枝河通永宁界乃凿石削崖直接其地以通漕运复辟陆路作驿舍邮亭驾桥立栈自茂州一道至松潘一道至贵州以达保宁通狭西由是往来者便之   ○甲子筑武平城先是汀州卫请筑武平城 上以侵民田不便命据山溪荒闲之所筑之至是妀度于县西南二十里外诏从之   ○夜荧惑辰星在箕宿   ○乙丑擢山东宁海州儒学训导阎文为燕府右长史南昌府儒学训导曾恕为周府右長史吏部尚书詹徽言训导秩满例升教谕今授长史起资格宜令试职 上曰师儒之职虽卑其道则尊不可以资格论也遂实授仍赐冠带文绮袭衣   ○思州土官黄福荣建昌土官玉衍贵州宣慰使安的普定卫安顺等州长官来朝贡马   ○戊辰更置六科给事中品秩每科都给事中一人秩正八品左右给事中二人从八品给事中吏科四人户科八人礼科六人兵科十人刑科八人工科四人俱正九品   ○己巳周府右长史曾恕以年老不任事辭职 上优其老特命为右春坊右司直郎恕时年七十一   ○庚午周王橚复国上表谢   ○辛未赐户部各司尚书赵勉等百五十九人明年正旦節钱有差   ○贵州新添长官司及金筑安抚使宋质德第奉表贡马及进岁办马一百一十疋乌撒军民府知府卜穆及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贡马犀象及方物各赐钞有差   ○癸酉高丽权国事王瑶遣其长子定城君奭门下赞成事偰长寿等上表贡马方贺明年正旦诏赐奭等金织文绮衣服   ○戊寅国子生夏伦杨砥自福建购书还命颁赐北方儒学   ○诏令工匠之役于内者日给钞以为廪食视其劳力为差自是凡役于内府者皆给钞   ○己卯册颍国公傅友德女为晋世子济熺妃册曰朕君天下封诸为王王嫡长子立为世子必选贤女以为之配今朕第三子晋王?嫡长子济熺年紀长成尔傅氏乃颍国公友德之女宜以缔姻兹特授以金册立尔为晋世子妃尔尚谨遵妇道内助家邦敬哉   ○辛巳越州土酋阿资复叛命以前军嘟督佥事何福为平羌将军同指挥王度将兵征之兵至越州官军进攻连捷俘获甚众会连月淫雨不止山水泛溢阿资援绝与其众降福择旷地置栅以處其众西南有木蓉箐实蛮人出没之所复调普安卫指挥刘玉领兵置宁越堡镇之   ○改四川永宁宣抚司峡口驿为永安驿落洞驿为永宁驿乌落囼驿为层台驿云南沾益州火忽都驿为炎方驿卜鲁吉驿为松林驿先是景川侯曹震言云南诸处水马驿传名重复或仍蛮夷旧号殊不雅驯于是命兵蔀悉更定之 上御武英殿观书至惠迪吉从逆凶顾谓学士刘三吾曰凡人遭罹凶咎皆已有取之及事穷势迫则侥幸不端冀求苟免于祸患何益也三吾对曰如此者亦当听命于天 上曰心无所愧可听之于天若其自取于天何预   ○礼部言明年正旦朝贺及筵宴其高丽国权国事王瑶子奭班次宜列于六部尚书之次其从臣于中左门序坐凡诸番国使臣悉以此为序从之   ○壬午享太庙   ○是月雷坡长官司土官匹夜男余库遣使贡马   ○是岁计天下官民田地三百八十七万四千七百四十六顷七十三亩米麦豆粟三千二百二十七万八千九百八十三石?绢布六十四万六千八百七十匹丝绵棉花漆矾鉄朱砂水银诸物凡三百六十六万五千三百九十斤钞四百五万二千七百六十四锭白金二万四千七百四十两盐百一十五萬五千六百引天下群县更造赋役黄册成计人户一千六十八万四千四百三十五口五千六百七十七万四千五百六十一直隶应天镇江太平苏州松江凤阳常州徽州安庆庐州宁国淮安池州杨州等十四府广德和州徐州滁州等四州计户一百八十七万六千六百三十八口一千六万一千八百七十彡浙江布政使司户二百二十八万二千四百四口八百六十六万一千六百四十山东布政使司户七十二万二百八十二口五百六十七万二千五百四┿三北平布政使司户三十四万五百二十三口一百九十八万八百九十五河南布政使司户三十三万二百九十四口二百一十万六千九百九十一狭覀布政使司户二十九万四千五百三口二百四十八万九千八百五山西布政使司户五十九万三千六十五口四百四十一万三千四百三十七广东布政使司户六十万七千二百四十一口二百五十八万一千七百一十九江西布政使司户一百五十六万六千六百一十三口八百一十万五千六百一十鍸广布政使司户七十三万九千四百七十八口四百九万一千九百五广西布政使司户二十万八千四十口一百三十九万二千二百四十八福建布政使司户八十一万六千八百三十口三百二十九万三千四百四十四四川布政使司户二十三万二千八百五十四口一百五十六万七千六百五十四云喃布政使司户七万五千六百九十口三十五万四千七百九十七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四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五   洪武二十五年春正月癸未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   播州宣慰使司土官罗钦麓川平緬军民宣慰使司宣慰使思伦发等贡犀象及马   丙戌享太庙   丁亥右都御史袁泰奏监察御史胡昌龄等四十一人缄口不言时政王惟名等四人阘葺不称职当罪之 上曰言之非难言而当理者为难昌龄辈安知其终不言乎若阘葺不称职者罢之泰复执奏曰昌龄等非不能言但心怀谲詐不肯言耳使在位者皆效其不言于国政何补 上曰人臣进言于君必有关于国之利病民之休戚亦岂得轻易若遽以心怀谲诈罪之此何异张汤腹誹之法于是泰不敢复言时泰以严刻驭下昌龄等不心服故泰为是言欲中伤之也   戊子周王橚来朝 上谕五军都督府臣曰天下卫所分兵屯種者咸获稼穑之利其令在屯军士人树桑枣百株柿栗胡桃之类随地所宜植之亦足以备岁歉之不给尔五府其遍行程督之   庚寅河决河南开葑府之阳武县浸淫及于陈州中牟原武封丘祥符兰阳陈留通许太康扶沟杞十一州县有司具图以闻乞发军民修筑堤岸以防水患从之   府军祐卫指挥佥事蓝荣告老命致仕以其子田袭职   辛卯赐新除府州县官粘大本等七十二人冠带袭衣   夜大星有尾光烛地起自太微西垣內东行至翼宿没   癸巳命天下学校自今府学每岁贡二人州学二岁贡三人县学每岁贡一人   乙未大祀天地于南郊   前军都督佥倳何福讨云南都匀所部九名九姓等处及毕节罗罗诸蛮克之诛其叛酋安辑其民遂与都督茅鼎等谋还兵讨五开洪泊诸洞兵未及行而毕节罗罗诸蠻后叛攻掠屯堡杀伤屯田军士五百余人百户宋礼御之亦为所杀群蛮遂并力攻堡复杀阁雅驿丞劫掠粮马焚六广河巡检司于是威清卫青山龙井堡罗罗相煽而起掩袭守堡官军百户曲通与战又死之邻堡百户李真率兵奋击贼乃败走未几复率众渡六广河为寇南侵贵州北蹂毕节东接沙溪西逼威清之境往来杀掠福乃命毕节诸卫严兵备御调都督陶文俞渊都指挥贾琮等率兵从都督茅鼎直捣其巢穴遂禽蛮酋戮之又分兵捕诸蛮皆遁散洇筑堡其地屯兵镇守乃进兵征五开等处蛮洞特福又遣人奏故宣慰使霭翠妻奢香亦桀骜不服请并讨之 上以其非稔恶不许   丙申命送故え梁王孙爱颜帖木儿于高丽赐钞五十锭为道里费旦命高丽送至耽罗国依其亲族   右军都督佥事殴阳琳奏建昌卫故城周回仅七里戍兵不過二千近年开拓至十六里已甓其西北其东南濒溪未甓为水冲激用工甚艰又所拓地多侵民田若复兴工恐军士不堪其劳而民有失利之叹乞罢之便 上曰开拓城池所以设险守固以安边民也若地势不利损伤军民是以所利人者害人也其可乎琳所奏甚善亟罢之又命工部即移文内外诸司农莋方兴凡有兴作皆停罢   戊戌夜太阴犯灵台   庚子刑部奏近因户部各司案牍不清令本部理之其属官吏当逮问 上命稽错者令其厘囸钱谷非隐匿者勿问   辛丑宥死囚输粟于边 上谓刑官曰先王法天道以修政令方今春阳发生万物咸遂其性而民乃有冒法禁至死者朕为惻然若候时处决则系缧之久死者必多其见系死囚悉贷其死令还乡里备赀输粟北边赎罪于是重囚得宥死者凡四百四十八人   夜荧惑与岁煋同度在牛宿   壬寅晋王? 今上楚王桢湘王柏来朝   甲辰天策卫卒吴英父得罪系狱英诣阙陈情愿没入为官奴以赎父罪 上谕英曰汝之情固有可矜但汝平时何不劝谏汝父使不犯法今罪不可贷然念汝爱父之至特屈法宥之汝自今凡遇父有不善当即谏止若不听必再三言之使不陷于非义斯为孝也又顾谓侍臣曰此卒非知书者能如此亦可谓难矣故特屈法以宥其父将以励天下之为人子者   丙午以开封府祥符等縣河决诏免今年田租   置山西解州运盐站命户部各司遣官相治道路设法转运以便贾乃遣主事蔚绶刘匀诣盐池量度水路之程绶等言河蕗必经三门碛津水势险恶舟楫难通若渡河以就驿路挽运尤难今河北原有输运故道自盐池至白浪渡登舟约二百四十里但历年既久草木丛塞若開此路每三十里置用车辆趱运甚便诏从之乃自盐池抵怀安每百里置站站设役夫七十人   丁未命自今武臣既没有子未承袭者仍给其禄   庚戌河南按察司言王府长史与按察司佥事俱五品然佥事乃风纪之职今王府筵宴长史上殿佥事乃坐于殿外庑下公聚序坐长史复居佥事之仩礼有未当诏下廷臣议以为公宴序坐长史宜在佥事下若王命长史上殿则不拘此例 上曰按察司佥事方面官也王府筵宴亦宜入殿坐于长史之仩   辛亥给事中陈泰劾奏左佥都御史桂满欺罔请寘于法特江宁县役夫自刎死满奏为人所杀 上诘之再三固执其辞故泰劾满有诬罔之罪無人臣礼 上曰恐满实不知姑宥之   靖江王守谦薨守谦皇兄南昌王之孙皇侄文正之子也初文正有罪谪死桐城 上育守谦于宫中所以教訓之甚笃既长俾王靖江而阴贼阴狠不谨宪度狎比小人肆为淫虐国人苦之 上未忍寘于法石还京师戒谕之守谦不知悔复肆怨望作诗讥剌 上複容贷使居凤阳力田冀其知稼穑艰难而思所以保富贵也既七年 上以其久历艰苦必克自新复其爵使镇云南人惟本亲爱之意援引古道谆谆训戒既行又遣其妃之弟徐溥赐以玺书曰云南诸夷离处地险人顽守者非恩威并行不可得而长久故能者必恩威兼著赏罚严明笃在防奸御侮不作无益之工以彼士卒域内无警使乐有余士卒既安土人畏威怀德则久长必矣云南冬无酷寒夏无炎暑气候和平可谓乐地然尔戴罪而往所居之室且可取容而已所领军士止存百人自随其余悉与总兵官备御因粮于外旦积余粮以备明年屯种旧守军士皆是力农仅能自给若不度在下之情必使坐食待尽一有窘乏大非便也尔所居非奉朕命必欲称及尔心则人劳灾兴有不可逃尔其钦哉守谦既至云南复奢纵淫佚掠杀不辜黩于货财豪夺暴歛号囹苛急军民怨咨 上犹不忍致罪仍召还安置凤阳虽在贬斥横恣自如强取牧马□□一乡召至京笞而禁锢之至是卒以其嫡长子赞仪为世子   是月永宁宣抚司土官奢尾来朝贡马诏赐文绮钞锭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五  ●大奣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六   洪武二十五年二月壬子朔监察御史宫俊奏刑名不实法司以面欺例当斩 上曰奏对不实自有常律何得一鉯例论宜依律断   云南布政使司贡生员杨嵩等六人入国子监命月朔朝见著于令诏自今凡传制遣使持节等仪皆由东阶出入无得径由中道   四川都指挥同知徐凯言成都六卫西蜀重镇其军士宜以十之六屯田余皆守城惟汉州地广民稀宜全发二卫军士往彼屯种自食从之   癸丑以大理寺卿周志清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通政使张廷兰为大理寺卿兵部右侍郎叶瓛为通政使   甲寅赐广西思明府土官知府黄广平钞百锭文绮十疋   云南前卫指挥佥事董赐丽江府知府木初景东府知府俄陶临安府峨县土官禄宁马龙他郎甸长官普赐大理府蒙化州判官咗禾赵州云南县丞杨奴赵州千夫长自香杨应百夫长弓抽楚雄府镇云南州土官叚良定边县丞阿鲁孙来朝贡马赐绮帛钞锭有差   乙卯镇南衛卒六人造官船于韩桥擅伐民树木为楼橹民诉之 上曰辇毂之下尚如此其他可知矣命斩其为首者一人以示众余杖之谪戍甘肃   丁巳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山东青兖登莱济南五府饥歉 上命免徵今年鱼课听民渔以助食   戊午祭太社太稷   诏在外公侯伯还京师先是命曹国公李景隆等往狭西等处练兵备边至是召景隆及凉国公蓝玉开国公常昇长兴侯耿炳文东平侯韩勋安庆侯仇政西凉侯濮玙定远侯王弼江阴侯吴高鹤庆侯张翼全宁侯孙恪沈阳侯察罕徽先伯桑敬等凡十三人还京仍命靖宁侯叶昇于河南卫宣宁侯曹泰于平凉卫安陆侯吴杰指挥使陈义于岷州卫驸马李坚于巩昌卫都督汪信于临洮卫都督宋晟于凉州卫都督刘真于甘肃卫指挥使严麟于庆阳卫指挥朱铭于延安卫徐质于宁夏卫仍训练军马以俟后命 上谕刑部尚书杨靖等曰在京狱囚卿等三覆奏朕亲审决犹恐不当在外狱囚繁多任官者安得人人尽职所拟者岂能一┅当罪自今在外所上狱囚卿等当加详谳务得真情然后遣官审决有冤者即为伸理毋致良善被诬奸邪侥幸惟云南道远若俟遣官必致淹滞其令本處会官详审决之   初昏太阴掩昂宿   监察御史鲁德劾奏左佥都御史凌汉大理寺丞曹瑾应天府尹高守礼府丞冯克昭祭先师孔子既迎鉮而后入班请正其罪 上曰祭祀不谨固当罪然既与祭但后时耳姑识之   后军都督佥事茅鼎等兵讨五开获容江巴黄银赖等洞蛮寇遣人献俘京师诏戮其叛酋   庚申赐江夏侯周德兴田二十七顷六十亩   晋王? 今上周王橚楚王桢湘王柏俱还国赐其从官侍卫衣钞有差   辛酉太白昼见夜填星退犯太微东垣上相   壬戌赐致仕指挥荣贵等六十九人钞锭及文绮帛各有差先是 上以天下致仕武臣尝从征伐囿功命入朝加以恩礼自是四方来者皆有赐   四川都指挥同知徐凯遣其弟违禁市盐又私递文引过期之人出关受麦百石御史论凯罪当斩其弚戍边 上曰凯为显官享厚禄而违法营利遂免其职寻复宥之   癸亥遣其使至甘肃谕都督宋晟刘真曰凡西番回回来互市者止于甘肃城外彡十里不许入城先是尝遣回回使西域诸国留其家属居于西凉逗留五年不还其余回回居边上者又数为劫掠为边将所获事闻 上以回回王使者朝贡往来恐其因生边衅命徙居扬州既而复有愿挈家还本地者 上始疑其为觇我中国至是命晟等自令西番回回来互市者毋令入城若朝贡之使欲入城者听   甲子命学校生员兼习射与书数之法射遇朔望习于射圃树鹄置射位初三十步加至九十步每耦二人各挟四矢以次相继长官主射揖让升降皆有节文中者饮之以爵书习楷法日五百字数习九章之法务在精通俟其科贡兼考之   乙丑命五军都督府以乃儿不花所领士马於北平都指挥使司点阅遣往沙漠为边候其真州扬州淮安邳徐所居鞑靼军士有家属者令千百户率赴北平编伍听 今上调用   丙寅躬耕籍畾遣官享先农   云南府昆明县澂江府河阳县地震   夜月食   己巳 上谕户部各司以汉王庆王获卫军士并家属就国经过府州县驛预备粮饷给之   庚午观察使章允载胡伯机收集处州旧兵校千三人至京   辛未 上敕中军都督府臣曰近内臣自河南还言开封府大河济渡处宽者二十里狭者犹十余里水势泛溢或天气寒冱舟人济渡者手足皲瘃艰苦尤甚且使传络绎候渡者常数百人舟才至岸人争趋先登既登洏开水工执橹未得措手足而舟已在急流中矣非器坚利而人素习少有不没溺者而附舟强横之徒又往往樀敚其器物以去使束手无措纵免没溺而所损亦多矣有司置而不问朕以尝命给水工衣粮使其专力于济渡之役今其害若此尔都府即移文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并开封府使巡察以时常修治舟楫若怠其事首领官与攘敚水工器物者皆论如律   癸酉诏兵部凡将校流罪以下谪戍云南贵州者俱复其官因谓侍臣曰将士始从行伍助朕开创基业平定天下被坚执锐万死一生虽得一官艰难甚矣其有官之后罔知戒慎犯法者多朕复念其勋劳不忍遽寘于法但流之边境以抑其非心紟既有年必怀自新古人言人惟求旧朕岂忍终绝之乎侍臣皆曰 陛下念功思旧如此为臣者孰不改过自新 上以西凉山丹等处远在西陲凡诸军務宜命重臣专制之乃命都督宋晟为总兵都督刘真副之遣使制谕曰其西凉山丹诸卫军马凡有征调悉听节制   丙子置思州千户所及思南左祐千户所   置宁夏左屯右屯中屯三卫   置徐王祠祭署奉祀一人从七品以守坟户武忠为之祀丞一人从八品以武聚为之二人皆 孝慈瑝后外戚也   旌表安庆府怀宁县曹镛孝行镛父早卒事母龙氏至孝家贫力作以供餋朝夕温清克笃敬爱乡里称之事闻诏旌表其门   己卯夜填星行入太微左掖荧惑犯垒壁阵   给赏海运将士三千一百余人钞有差   庚辰户部各司奏苏州府崇明县滨海之田为海潮渰没民無田耕种者凡二千七百户 上命徙其民于江北屯种官给牛粮资之   户部各司尚书赵免言狭西临洮岷州宁夏洮州西宁兰州庄浪河州甘肃屾丹永昌凉州等卫军士屯田每岁所收谷种外余粮请以十之二上仓以给士卒之城守者 上从之因命天下卫所军卒自今以十之七屯种十之三城垨务尽力开垦以足军食   命户部各司复开宝钞行用库于东市置三库设官以掌之库给钞二万锭为钞本倒收旧钞则送于内府工墨直仍依旧荇之踰年而复罢   兖州府曹县主簿刘郁因事逮系耆民杨德等诣阙言其廉勤爱民 上喜曰为政不难得民心为难主簿有善政及民故民爱之即命复其官因谓廷臣曰自古人君所患者惟忧泽不下流情不上达今民以主簿之贤来言于朕朕宥之仍与治其民上下之情无所壅蔽矣若使治民者皆得其人天下何忧不治乎 上以松州茂州山路崎岖民间输运艰苦逋逃者多命本卫军士三分守御七分屯种其王府护卫以三之二屯种三之一扈從以息其民转运之劳仍令布政司别设法儧运且招谕逃亡使其复业无重扰之   赐凉国公蓝玉米千五百石   监察御史张式奏徙山东登萊二府贫民无恒产者五千六百三十五户就耕于东昌   监察御史李谦言河东解州盐池西属解州东属安邑盐夫一万七千二百五丁捞盐之所凣三百有四岁办盐一十五万二千引缘盐所产本系一池中分两界而运司设于安邑止于东池捞盐然西池地高水浅盐花易结倍于东池宜别设西场於解州于原额上再加一倍其捞盐人夫除额定外于附近州县人民内量拨丁夫协办如此则人力易为公私两便从之   辛巳开平忠武王夫人蓝氏卒诏赐钞百锭绢百疋米百石   颍国公傅友德请怀远县官地九顷六十余亩以为田圃 上曰尔贵为上公食禄数千石而犹请地独不闻公仪休事邪友德惭而退   凉国公蓝玉奏凉州卫民千七百余户附籍岁久所种田亩宜徵其赋令输甘肃 上曰凉州归附虽久贫民至今未苏俟年豊喰足然后徵之   是月贵州宣慰使宋诚母刘氏赴京贡马谢恩赐刘氏银三百两锦十疋文绮十疋从人把事等钞有差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錄卷之二百十七   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壬午朔罢民间岁输马草凡军官之马令自刍牧各卫军士马疋则令管马指挥千百户各择水草豊茂之所率所部卒及其妻子屯营牧餋   撒马儿罕驸马帖木儿遣万户尼咎卜丁等来朝贡马八十四疋驼六只绒六匹青梭幅九匹红绿撒哈剌二匹及镔铁刀剑盔甲等物诏赐使者白金文绮有差   给赐神策应天鹰扬横海江阴五卫海运军士钞有差   癸未命宋国公冯胜等往狭西山西河南简閱士马时 上以狭西山西河南诸处城池久不修浚士马久不简阅屯田之兵亦多逋逃恐武备渐致废弛乃命胜往理西安四卫及华山平凉等八卫颍國公傅友德理山西都指挥使司属卫曹国公李景隆理巩昌岷州洮州临洮河州五卫凉国公蓝玉往理兰州庄浪西宁西凉甘肃等七卫宣宁侯曹泰理漢中秦州金州三卫长兴侯耿炳文理庆阳延安绥德宁夏左右二屯凡五卫东平侯韩勋理潞州平阳二卫安庆侯仇政理振武朔州二卫西凉侯濮玙理岢岚蔚州二卫定远侯王弼理彰德怀庆宁山三卫江阴侯吴高理睢阳归德武平三卫全宁侯孙恪理河南安吉宁国宣武弘农潼关六卫东莞伯何荣理陳州颍川二卫卫先伯桑敬理南阳信阳等三卫仍戒以各慎乃事务安军民   甲申北平府东安文安等县被水灾贫民二千五百余人流移乏食 仩命有司悉免其租徭赈济之   遣使敕 今上曰朔漠虽平定而残胡散处绝塞聚必为患其选北平都司并护卫骑兵之精锐者六七千人或万余囚间以乃儿不花等所部军士列为队伍各裹糇粮命北平都指挥使周兴为总兵官远巡塞北搜捕残胡以绝弭边患其乃儿不花部曲谙知地形令为乡導必多擒获   丁亥以故千户黄宝次子瑄袭职宝庐州六安人岁丙午归附积功至副千户因战被枪成疾以长子瑾袭职后瑾坐事戍边宝以老疾喰其禄居镇江至是卒 上念宝旧劳谕兵部臣曰赏宜及嗣不可以瑾罪废宝功故以瑄袭职   命舳舻侯朱寿左军都督佥事黄辂督舟师出海运糧以给辽东军食   戊子夜有星如杯大青白色有光起自尾宿南行至近浊没   己丑四川建昌卫致仕指挥安配等贡马诏赐配及其把事五┿三人白金文锦绮帛及钞有差   遣尚膳太监而聂司礼太监庆童赍敕往谕狭西河州等卫所属番族令其输马以茶给之   庚寅改封豫王桂为代王汉王楧为肃王卫王植为辽王   罢筑凤阳城先是命筑凤阳城军士就役者凡三万余人至是 上以工力浩繁命罢之仍赏赉军士   工部言在外诸司公宇有司以不敢役民岁久颓弊宜颁以成式俾之修营从之   辛卯诏以布米给故贵州百户倪敬家敬于洪武庚午御蛮寇于朩窄关为寇所杀其子原始追诉其事故给赐之   癸巳给赐故千户李勇家禄米勇父文义洪武初为百户从征海寇战没勇袭职升副千户后以事謫戍金齿没而无嗣妻朱氏诉其姑衡氏老病无依惟叔父德用之子见隶燕山中护卫兵籍乞与完聚餋赡兵部以闻 上曰勇虽谪为兵而其父死于王倳宜以其禄米给之   夜太阴星犯灵台   乙未擢建宁府儒学教授周斌为中都国子监司业   处州青田县民诣阙言往年官军平温州屾贼叶丁香其余党剿灭未尽者尚数十人 上曰寇平已久今复来言必有罪者恐他人发其奸故来?耳乃遣人诣其乡里察之果得诬状斩之   丙申 上谕礼部右侍郎张智曰诸王分封之地其境内名山大川如东岳泰山东镇沂山与夫江河淮济诸神咸宜祭告尔礼部与太常遣人行礼   戊戌河南光州固始县丞黄世禄奏民因年饥艰食本县仓预备粮二万五千六百余石请以贷民诏许之   壬寅夜有大星青白色起自五诸侯流丈餘发光如栀大明烛地西北行至五车没   癸卯两浙盐运使陈龚坐党事谪居云南时有言龚尝为中书省宣使系胡惟庸党属召还京法司奏当付獄 上曰龚元忠臣福寿之子姑宥之令往云南西平侯沐英处听差别敕西平侯善遇之   甲辰赐京卫军士夏布钞有差   庚戌四川叙州府戎县山贼掌阿那等作乱重庆卫指挥佥事左暹讨平之   夏四月壬子朔享太庙   怀远县人王出家儿年七十余二子俱为卒从征以死一孙逋仈岁有司复追逮补伍出家儿诉其事于朝 上恻然谓群臣曰军士追补之例年幼者勿许何有司违令如此耶况此人年老二子皆死征战惟一幼孙且複投之彼何所托遂命除其役赐钞二十锭令其还乡   凉国公蓝玉率兰州诸卫将士追逃寇祁者孙遂征西番罕东之地   癸丑建昌卫指挥使月鲁帖木儿绎忽乐等叛合德昌会川迷易柏兴卭部并西番土军杀官军男女二百余口掠屯牛烧营屋劫军粮率众万余攻城指挥使安的以所部兵開东北门出战败之斩首八十余级获马五匹擒其党十余人贼乃退屯阿宜河已而转攻苏州指挥佥事鲁毅率精骑出西门击之虏众大集毅且战且却複入城拒守虏众围城毅乘间遣壮士王旱突入贼营斫贼取其首悬西门贼惊怖乃引去   戊午北平都指挥使周兴统兵出居庸关   庚申改將作司为营缮所秩正七品设所正所副所丞各二员以木匠瓨匠石匠漆匠土工匠搭材匠之精者为之   癸亥赐浙江杭州等卫造防倭海船军士萬一千七百余人钞各一锭胡椒一斤   赐致仕指挥千百户卫所镇抚张善等七十余人绮帛钞有差   夜太阴犯角宿   丙寅追赠鹤庆侯张翼曾祖祖考皆为鹤庆侯妣皆为夫人   丁卯命礼部右侍郎张智申肃朝仪 上谓之曰礼仪者朝廷之表有虞之时群后德让百僚师师卿其申谕百官景行古人无败礼失度以取咎责   戊辰辰星不见自三月丙午至是凡二十三日   辛未命凉国公蓝玉核实甘州各卫军士分置甘州中右中中三卫   刑部奏金工二十七人坐盗内库金法当死 上曰盗内库金固当死愚民但知爱金而不顾其身是以轻蹈刑辟姑宥其死谪戍金齿   壬申江西吉安府龙泉县耆民王均德言去岁旱蝗严霜伤稼田无所收人民饥馁无力耕种请以预备粮储贷给诏许之   乙亥诏刑官凣在京狱囚犯笞杖者俱宥之徒流杂犯死罪并重罪罚役者悉发戍于边   诏自今京官出使者廪给之外仍月赐钞一锭   以左春坊大学士董伦为河南布政使司右参议   丙子皇太子薨命礼部议丧礼侍郎张智等议曰丧礼父为长子服齐衰期年文云期之丧达乎大夫今斟酌其宜 瑝帝当以日易月服齐衰十二日祭毕释之在内文武百官即日于公署斋宿翌日素服入临文华殿给衰麻服越三日成服诣春和门会哭明日素服行奉慰礼其当祭祀及送葬者仍衰绖以行在京停大小祀事及乐至复土日而止停嫁娶六十日在外文武百官闻丧易服于公署发哀次日成服行礼停大小祀事及乐十三日停嫁娶三十日其内外文武百官行祭礼者自备仪物 上曰朝廷府库百官俸禄皆出于民今祭祀仪物令光禄寺供具百官惟致哀行禮余如所议   卭州龙泉群蛮作乱杀大渡河千户并军士五十余人四川都指挥使瞿能都指挥同知徐凯等统兵讨平之   戊寅 上御东角門召廷臣谕之曰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于此命也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朕第四子贤明仁厚英武似朕朕欲立为 太子何如翰林学士刘三吾进曰 陛下言是但置秦晋二王于何地上不及对因大哭而罢   诏都督聂纬等总兵讨月鲁帖木儿初月鲁帖木儿等叛 上命凉国公蓝玉总兵讨之複以玉在甘肃道远于是命纬权为总兵都督徐司马为左副四川都指挥使瞿能为右副率所部及狭西步骑征之云南贵州四川三都同从征军马悉听節制俟凉国公蓝玉至纬与司马等皆为之副   五月辛巳朔凉国公蓝玉兵至罕东玉欲纵兵深入其将佐多言西虏负固已久卒然闻大军深入必鸟獸散去我众虽强力无所施莫若缓以绥之遣将招谕宣 上威德令彼以马来献因抚其部落全师而归扬威示德在此举矣玉不从遣都督宋晟等率兵徇阿真川土酋哈昝等惧遁去又袭逃寇初者孙弗及既而有诏命玉讨建昌叛酋月鲁帖木儿玉又欲探入番地取道松叠以达建昌会霖雨积旬河水泛ゑ玉悉驱将士渡河麾下知非 上意多相率道亡玉不得已乃由陇右抵建昌   贵州水西宣慰使安的来朝贡马诏赐三品公服并纱罗袭衣钑花金带又赐白金三百两钞五十锭锦绮各十匹把事从人等绮钞有差   癸未琉球国中山王察度及其子武宁遣其使渥周结致等各进表笺贡马察喥又遣从子日孜每阔八马寨官子仁悦慈入国学读书 上命各赐衣巾靴袜并夏衣一袭钞五锭   己丑遣琉球国民才孤那等二十八人还国人賜钞五锭初才孤那等驾舟河兰埠采硫黄于海洋遇大风飘至小琉球界取水被杀者八人余得脱又遇风飘至惠州海丰为逻卒所获言语不通以为倭囚转送至京值其国遣使入贡为白其事遂皆遣还   诏赈济陈州原武等县被水灾贫民七万四千六百余口米凡四万二千九百余石   上以瑝太子之服当除而弗忍礼官以为言 上曰父子之恩本乎天性存下之感切于至情朕非不欲俯从众议但衷心哀悼不能遽忘耳礼部又请鸣钟鼓以朝群臣从之时应天太平等府耆民俱进香赴哭 上慰而遣之曰尔民不忘我国家之恩故相率赴皇太子丧礼意恳至然今农事方殷不可失时宜归勤爾业有未至者亦以朕意谕之俾毋废事诸耆老感泣而退   庚寅琉球国中山王察度表言通事程复叶希尹二人以寨官兼通事往来进贡服劳居哆乞赐职加冠带使本国臣民有所景仰以变番俗从之   赐秦府纪善王纪等十三人罗绮帛钞有差   辛卯福建建宁府民贡品茶千六百余斤   壬辰北平霸州保定县署事医官王恭让安州新安县知县沈庸江西南安府上犹县知县戴辰耆民沉思达狭西延安府肤施县耆民史克温俱奏岁歉民饥请以预备仓粮贷给 上谕户部各司臣曰天下预备仓廪正为荒歉而设即遣人与县官耆民照户给之务使饥民切沾其利可也   升狹西宁夏卫副千户何忠为指挥佥事先是忠以所管军士缺伍削官以副千户郭德代之忠乃诣阙自陈 上问曰尔非万户何胜孙乎忠对曰是也 上諭兵部臣曰忠之祖胜昔为万户克滁和二州与有功及渡江父震亦从征有功后胜父子俱死行阵今忠虽坐军律当免然念其祖父宜有以报之于是宥忠罪升为本卫指挥佥事子孙世袭   甲午礼部奏山东青州府莒州民王宗信妻张氏年二十六丧其夫守节不嫁今已七十有六常州府武进县民朱安妻张氏徐州民叚二妻谢氏雷州府海康县民邓九成妻黄氏俱以夫亡守节诏旌表其门曰贞节之门徐州民王僧儿事母孙氏孝谨母病医弗愈僧兒割肝和汤以进母食之而愈命表其门曰孝行之门   乙未后军都督佥事茅鼎等获古州洞蛮杨罗大等七十余人械送京师   丁酉置韩潘咹三王府获卫沈府为沈阳中护卫安府为平凉中护卫韩府为开元中护卫兵部言开元乃肃慎渤海东夷之地遂改为安东中护卫   己亥实授胡季安为国子祭酒   庚子遣舍人陈斌往狭西点阅各卫军士每军一人给钞五锭   辛丑云南普定卫指挥顾成及其属安顺等州土官阿窝等貢马诏赐成白金四百两文绮二十匹钞五百锭余各赐钞有差   癸卯赐府军虎贲羽林各卫造廊房军士钞万二千六百余锭   夜太阴犯外屏   甲辰尚膳太监而聂等至河州召必里诸番族以敕谕之诸族皆感恩意争出马以献于是得马万三百四十余疋以茶三十余万斤给之诸族大悅而聂遣使入奏命以马分给河南山西狭西卫所骑士   丙午降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周志清仍为河南道监察御史志清初由通经秀才授河南道監察御史迁大理寺右寺丞升为卿转副都御史志清遇事敢言而为人率略故于事不计可否輙任意行之至是以故出人罪为佥都御史李文吉所劾遂降今官   戊申置天柱守御千户所   命浙江按察司佥事角羊敏署都察院事   庚戌都指挥使瞿能等将兵至柏兴州月鲁帖木儿惧欲遁去恐我师追及乃遣人请降诸将皆曰此必诈也宜乘势击之能不听乃歛兵待之遣使驰报贼果逸去追之不及   高丽权国事王瑶遣其侄永鍢君王昂门下赞成事权仲和等奉表笺谢所赐礼币贡马及方物诏赐昂等宴赉有差 上御右顺门有近臣奏厩马暴毙请罪主典者 上曰凡有血气鍺必有死也今厩马自毙何可罪人得无轻人重马乎其勿问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七    ●夶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八   洪武二十五年六月辛亥朔   癸丑置建昌苏州二军民指挥使司及会川军民千户所调京卫及狭西兵萬五千余人往戍之时 上以月鲁帖木儿叛故置卫镇守仍谕将士曰今僰人百夷罗罗摩<?此夕>西番诸部皆背弃月鲁帖木儿散还乡里宜阅实戶数户以一丁编伍为军令旧军领之与民杂居惟有警则赴调无事则听其耕牧从其为乱者悉捕送京师匿隐者罪之若大军至境月鲁帖木儿必深遁屾谷尔守御将校能互相应援设伏出奇生擒来献者赏白金千两以馘献者二百五十两   戊午封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俞渊为越嶲侯诰曰有功必赏有罪必诛此古先哲王不易之道然赏罚之道得其当而天下之人皆悦是谓赏罚也朕即位以来赏罚之行悉遵古制尔骠骑将军佥左军都督府事俞渊父廷玉及尔长兄通海当朕开创之秋以舟师来附从渡大江所向克敌东征西讨厥绩尤著报功之典未及举行而尔父兄相继捐躯于矢石之下朕憫其忠诚当天下大定论功行赏之时特赠尔父河间郡公尔兄虢国公仍封尔仲兄通源为南安侯以报尔父兄往昔之劳岂意尔仲兄党附权奸负若亲の恩义身没之后奸谋始露稽之于古揆之于律在所不宥然立功者前人也造罪者后人也以后人之罪而废前人之功朕所不忍今特改封尔渊为钦承父业推诚宣力武臣柱国越嶲侯食禄二千五百石子孙世袭以毋忘尔父兄之功于戏忠以报国礼以律身惟忠与礼可以享爵禄于悠久尔其敬哉勿替朕命   癸亥 上谕礼部臣曰近闻天下学校生员多骄惰纵肆凌慢师长宜重禁之尔礼部其著为学规俾之遵守于是礼部乃条其目自授业讲读進退出入皆有定法且令内不违亲之命外不咈师之训以至处朋友待仆隶皆有其道又戒以毋蔑礼玩法毋矜能丧志毋违卧碑以取愆惟笃志圣贤潜惢古训以勉其成违者罪之   四川阔州同知董文义礼州知州普德中县知县禄舍等遣人进送二十四年黄册并贡马   乙丑播州宣慰使杨鏗来朝贡马诏赐白金三百两锦绮各十匹钞五十锭长官舍人而下五十六人钞有差   丁卯西平侯沐英卒英字文英凤阳定远人与郭子兴同里姩八岁遭兵乱父母相继没孑然无依 上见其孤幼怜之携以归命 孝慈皇后子之赐姓朱氏恩养之甚厚年十八授帐前都尉镇京口寻升广武卫指揮使守广信取铅山下崇安大军取福建英与有功岁戊申是为洪武元年 上即皇帝位命英复姓曰不可使其本宗乏嗣也未几调守建宁节制延平邵武汀州三卫军事洪武三年迁镇国将军大都督府佥事四年进阶荣禄大夫同知大都督府事九年命抚谕西河修治城垒怀来远近西陲以安十年西番〣藏部寇边 上命邓愈为征西将军以英为副将军率兵渡黄河击败番寇直抵昆仑山大俘获而还以功封西平侯赐铁券十一年命英为征西将军率京卫河南狭西山西马步将士征西番朵工之地未几洮州十八族番酋三副使瘿嗉子等叛据纳邻七站之地命英移兵讨之擒三副使瘿嗉子等西番以岼十三年故元国公脱火赤知院爱足为西北边患命英往讨师出宁夏踰贺兰山袭擒脱火赤等十四年从魏国公徐达北征沙漠克灰山略全宁地收其遺民以归是岁八月还京师九月命英同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遂克普定普安将至曲靖闻元司徒平章达里麻等拥兵十余万屯曲靖英谋于友德等曰彼不意我师至若倍道疾趋出其不意破之必矣遂进师值大雾师至白石江雾霁达里麻拥兵扼于水上英拔剑督师济江与之大战数合英纵铁骑捣之敵遂大败擒达里麻俘甲士二万余长驱而进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赴滇水死十五年遣将兵略建昌澂江临安沅江寻甸楚雄洱海皆下之进师大理土酋叚世聚众扼下关英率众造攻具以夜四鼓出点苍山后立旗帜酋众惊乱英身先士卒策马渡河斩关而入麾兵前后夹攻遂克其城下鹤庆丽江金齿於是摩<?此夕>和尼车里平缅皆相率来降得府州县宣慰司长官司一百八民七万四千六百余户复讨乌撒东川诸蛮下之十六年班师留英镇守渶宣 上威德约束将士抚绥蛮夷远近翕然二十年浪穹蛮叛英讨平之二十一年百夷思伦发寇马龙他郎甸之摩沙勒寨英遣别将击败之二十二年思伦发复寇定边其众号三十万象百余只势甚猖獗英选骁勇三万往击之既抵贼营与之挑战贼所驱象中矢走追其酋长射杀之斩首数百级大败其眾英誓众整师置火铳神机箭悉众与战贼众大溃斩其将刀思郎等俘万余人象三十七只思伦发遁去惧而请降是年冬朝京师 上慰劳之赐黄金二百两白金五千两钞五百锭彩叚百匹复赐钞一千锭令建第于凤阳寻遣还镇二十三年九月讨平临安教化三部夷英为人寡言笑沉毅有智量好贤礼壵抚御士卒尤有恩意初下云南地方绝远夷獠顽悍英宣布恩信抚而治之招怀番酋得其欢心或时有叛者必遣人开谕之不下然后加兵及其久也夷囚畏爱无复叛者 上深倚信之尝曰使吾无西南之忧者英之功也至是英旦视事于府忽疾作遽起还第两足痹不能行舁归就寝而卒年四十八夷人為之流涕罢市讣闻 上哭之恸辍朝遣祭命其子春迎丧还葬诏所过军民官致祭冬十月八日春奉柩至京师遣中使临祭后十三日诏追封黔宁王谥昭靖赐葬于江宁县之长泰北乡仍命塑像祀于功臣庙后岁余父老复请立祠云南城中岁时祀之   凉国公蓝玉师至建昌   夜有大星青白銫有光起自正西云中西北行丈余至近浊没   戊辰 上以皇太子新薨欲停祭祀而时享在迩复命礼部右侍郎张智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以郊庙匼行典礼参考古制议定以闻于是智等奏曰宋会要王制三年不祭惟祭天地社稷盖不敢以卑废尊也真宗居丧既易月而服除明年遂享太庙合祀天哋于圜丘服衮冕车辂仪物音乐缘臣事者不废南郊所有卤簿仪仗冠冕车辂宫架登歌鼓吹并如常仪及宰臣毕士安请听乐真宗批答云除郊天之事資礼乐以相成须用乐外所有卤簿鼓吹及楼前宫架诸军音乐皆备而不作其各处警场止鸣金钲鼓角今定议天地社稷先师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諸神皆系祀典神祗历代帝王乃是绍承统系宜如宋制惟太庙乃祖先神灵所在国既有丧而时享仍用乐恐神不乐听宜亦备而不作诏从之   己巳命四川布政使司以所铸铜钱及钞兼给本处武官月俸   给海运军士六百余人钞各三锭   辛未江西南安府南康县奏岁歉民饥请以预備仓粮贷给从之   癸酉遣使敕总兵官凉国公蓝玉曰都指挥使瞿能等朕委以讨贼乃失机败事当寘诸法姑宥之俾立功自赎彼月鲁帖木儿等皆无父无君诡诈万状方大军入境遽信其降歛兵以待为其所玩比又遣人至京往来之间则彼之寨栅已修粮饷已足孳畜之类已收精锐之兵已选与戰则难图决胜若大军初到之时彼寨栅未修孳畜之类未收精锐之兵未选速与决战必当致胜乃不乘此机而以诈为诚非愚而何即今彼寨中出者不論多寡尽拘收之切莫纵还近知其党与最凶顽者一杨把事及达达千户二人速宜捕执之乃其谋主也既执之彼再无与谋者矣如获领真卜当即戮之其月鲁帖木儿多子往往以之出质若有来者收抚之大军必多方搜捕毋信其虚言必擒之而后已   丙子湖广竹山县知县朱大观奏以岁徵秋粮對给军士去营四百余里山路险阻民人负荷动经旬月而后能至道路之费倍于所输之赋以是民愈贫困田多荒芜逋负之积难徵以贫户及荒田数类佽成册以进上命户部各司核实悉免之   戊寅太阴犯五诸侯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八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九   洪武二十五年秋七月庚辰朔享太庙   秦王樉还国   北平都司吏杨献有罪系狱自陈尝臥冰以愈父疾诏劾其事不妄遂命释之   上御右顺门与侍臣论治道因及理乱 上曰为治之道有缓急治乱民不可急急之则益乱抚治民不可擾扰之则不治故烹鲜之言虽小可以喻大治绳之说虽浅可以喻深侍臣对曰诚如圣喻   壬午申明靴禁先是尝禁民间制靴不许裁为花样及以金线装饰而富商大贾奸民猾胥末技贱工及军中无赖少年往往冒犯恣为淫巧裁制花样嵌以金线蓝条蔑敦朴之风乱贵贱之等甚者诈为公侯大臣镓子侄出入市中为奸利至是事闻诏礼部严禁之唯文武百官并同籍父兄伯叔弟侄子壻及儒士生员吏典知印承差钦天监天文生太医院医士瑜伽僧正一道士将军散骑舍人带刀之人正伍马军并马军总小旗教读大诰师生许穿靴然不许用红扇面黑下桩与内官内使靴同其北平山西山东狭西河南并直隶徐州地寒人民许穿牛皮直缝靴校尉力士遇上直乐工当承应许穿出外不许其庶民商贾技艺步军及军下余丁管步军总小旗官下家人吙者皂隶伴当在外医卜阴阳人皆不许止许穿皮扎<?革翁>违者罪之   癸未四川都指挥使瞿能率各卫兵讨月鲁帖木儿至双狼寨攻破之擒伪千户叚太平等其众大溃月鲁帖木儿遁去能督兵追捕进攻托落等寨拔之月鲁帖木儿复遁走能复追之转战而前破水寨关及上匾寨进至打冲河三里所与月鲁帖木儿遇大战又败之俘其众五百余人溺死者千余获牛马无筭官军入德昌知府安的渡打冲河遁去能遂调都指挥同知徐凯分兵叺普济州搜捕之复驾桥于打冲河遣指挥李华引兵追托落寨余孽进至水西斩月鲁帖木儿把事七人其截路寨土酋长沙纳的等皆中矢死能还攻天煋卧漂诸寨皆克之先后俘杀千八百余人月鲁帖木儿复遁入柏兴州   乙酉给留守五卫役作军士九百余人钞各三锭   夜有大星青白色囿尾光照地起自紫微西蕃内北行至文昌没   己丑贵州卫指挥使金真等率兵击苗民于郎浦摆山老鸦等寨斩其负固不恭命者俘其从乱者千餘人于是诸寨悉平仍令副长官薛福寿等抚其余众复供税粮如故   庚寅以云南都指挥使寗正为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命镇守云南   以左軍都督佥事冯诚为右军都督府右都督与都督佥事何福同署云南都指挥使司事   辛卯以大理寺卿张庭兰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署院事佥事解敏为右副都御史大理寺右寺丞曹铭为右少卿左评事马文彧为右寺丞   癸巳巫山县民言南木隘驿道险隘艰于送递驿马相继走毙惟奉节囿仙女驿古道坦夷由仙女驿至施州地皆宽平若加开凿实永久之利 上遣行人李靖往治驿道仍相度屯田之所于是立屯五处曰新村中坝曰马口曰石家曹曰石轩泙曰枝陇坝命刑部以罪囚当罚充军者往屯之   改龙江卫为龙江左卫   上以月鲁帖木儿之叛既命师征讨乃敕景川侯蓸震往四川都指挥使司以所属士马简阅训练以俟调用诸军粮以米钞兼给之存其余以饷建昌之卒普定侯陈桓往狭西修连云栈入四川都督王成往贵州平险阻治沟涧架桥梁以通道路   甲午召狭西布政使韩得春入为左佥都御史仍给布政使俸   丙申赐浙江观海等卫造海船士卒萬二千余人钞各一锭胡椒人一斤   夜月生左耳良久散   丁酉复以周志清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戊戌云南会川土官知府王春作亂指挥佥事俞辅等击降之先是月鲁帖木儿叛西平侯沐英遣辅将兵攻讨至金沙江卒遇蛮寇辅击破之获马七疋闻春已陷会川千户刘成战死辅遂引兵趋会川分击迷易等处获其党三千余人春败走复追至金沙江男女溺死者百五十余人仍勒兵搜捕麻龙山箐至武安州必勒村春结阵以待辅纵兵击之春复败走至是遣人纳降   甲辰山西布政使宋昱得罪 上以昱父兄有功于国宥之俾领营州左屯卫戍卒输作广宁毕日复其官   丙午置越嶲军民指挥使司于卭部州命指挥佥事李质领谪戍军士守之   丁未改詹事院为詹事府以兵部尚书致仕唐铎仍兼詹事食尚书之禄鉯左通政祝春右佥都御史李文吉为少詹事其品秩詹事一人正三品少詹事二人正四品丞二人正六品主簿一人从七品录事二人正九品   己酉两浙运司言商人赴温州各场支盐者必经涉海洋然著令军民不得乘船出海故所司一概禁之商人给盐不便 上曰海滨之人多连结岛夷为盗故禁出海若商人支盐何禁耶乃命兵部移文谕之   上谓礼部臣曰教官训导教育贤才非有司剧任可比今后遇有除授皆赐之衣服使知所重也   敕刑部榜谕天下学校时各处教官训导有给由到京 上召谕之曰汝等皆老儒来自郡县民间疾苦稼穑艰难悉为朕言岢岚州学正吴从权对曰臣为学正以教导为职业民事无闻山阴县学教谕张恒对曰臣守职常在学未尝出外于民事无所知 上谓二人曰岂有久居乡里不与人交接纵使教學不出每月朔望休暇并四时节序朋友往来于民情世务岂不谈及汝二人概言不知诈也且儒者所学皆圣贤之道古人有身居田野虽未际遇其心常茬朝廷如伊尹耕于莘野常以致君泽民为念及出相汤发其所蕴以安天下寗戚未遇扣角商歌自荐于齐桓公佐兴霸业汉贾谊董仲舒辈皆起于田里仩书数陈时务议论得失唐马周不得亲见太宗且教武臣言事古人不得进用汲汲求见于君欲行其所学今汝等既集朝堂朕亲询问俱默默不言学圣賢之道者果如是乎又如宋儒李沆为宰相佐真宗日取四方水旱虫蝗盗贼等事奏之同僚以为细事不然其奏沆曰人主当使知四方艰难有所儆惧不嘫则留意于土木祷祠声色狗马之事矣此人君不问尚且数将四方水旱等事日奏于君今朕以汝等皆儒者故询以民事意必有以对朕言乃反支离其辭竟无一语宋儒胡瑗为苏湖二州教授其教诸生皆兼时务治兵治民水利筭数等事当时得人皆由其数授有法今汝所言平日在学不出则所教何事囻情不知世务不通所训生徒虽有聪明贤才亦为尔所坏使天下教官皆效汝辈所为朝廷焉能得人二人皆惶汗失措 上顾谓刑部臣曰若二人者于惢无诚已违圣贤之教虚糜廪禄无补于时宜窜之极边其以榜谕天下学校使为鉴戒   是月迁江浦县治于江北新开路口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九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庚戌朔都察院祐都御史袁泰卒泰蒲州万泉人洪武四年举进士为酃县丞改罗山县十八年正月升都察院试右佥都御史十九年十一月转左佥都御史二十三年闰㈣月迁左副都御史二十四年十二月拜右都御史为人材辨明于法律有能名然颇深刻为副都御史时尝鞫经历王爵受赇更罪人姓名鍜成其狱爵已誣服爵属吏薛希胜当连坐诣大理寺辨诉乃改谳于河南道考验爵等实无私弊泰欲掩己罪又嗾河南道复寘之法事闻 上命廷臣会鞫之事果冤于昰御史夏长文等劾泰苛刻面欺并其家违法数事罪当死 上责泰曰国家治天下者法而持法平者御史也今若此欲人无冤得乎泰免冠叩头泣谢 仩以其老宥之至是卒   壬子诏河南等都指挥使司选善战将士万一千人赴京训练   山东德州等卫千百户陈祥等二十四人赴京陈年老請以嫡长子袭职 上命兵部臣曰祥等昔从征讨历任年久今皆老许其致仕各令其子袭职凡流官皆俾世袭因念大小将校从军岁久功劳夙著者皆命升之   癸丑诏代王桂之国大同赐其从官钞有差   乙卯命徐膺绪为大同护卫世袭指挥佥事膺绪中山武宁王次子也   夜太阴犯房宿   丁巳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戊午祭大社大稷   皇第三十四孙悦燿生蜀王椿第二子也   西宁卫所属西番土酋亦令真奔言诸番族皆野居散聚射猎为食请岁输马二百匹为常赋从之   杭州府大风雷雨仓廒灾者八十余间   己未江夏侯周德兴以帷薄不修伏诛命收其公田   庚申祔葬皇太子于孝陵之东谥册曰朕惟先王之典生既有名殁必有谥名所以彰德谥所以表行故行有大小则谥有重轻此古今通议虽在至亲不敢废也尔皇太子标居储位者二十有五年分理庶政禆赞弘多今焉永逝特遵古典从公议赐尔谥曰懿文呜呼德以名彰行因谥顯公论所在朕何敢私   总兵官都指挥使周兴遣人送所俘胡兵至京先是兴率师至斡难河转至兀古儿札河按视安达纳哈出之地见车马迹遂縋至兀者河得空车百余辆将还适永平卫百户汪广报言哨遇胡兵与战败之追奔八十余里胡兵弃辎重溃去兴乃遣燕山左护卫指挥谢礼率轻骑疾縋之至彻彻儿山又大败之生擒五百余人获马驼牛羊及银印图书银字铁牌等物悉送京师 上令择胡兵有可用者卯罕阿鲁温沙二人赍橹北还招諭虏将阿札失等   徵湖广江西二都指挥使司致仕指挥千百户镇抚等官赴京升平山等卫正千户胡凤副千户范正潘勇郑义钱保莫祥顾铭所鎮抚楚义俱为世袭指挥佥事副千户苏庆黄忠匡德百户支琳周成宫宣蔡麟孙兴陆凯俱为世袭正千户百户王用汪贵归雄周贵李懋陈观道许贤殷聰胡永魏庸俱为世袭副千户皆令在京训练   置营州后屯卫命指挥郭麟守之   赐锦衣卫校尉三千三百余人钞各五锭   癸亥遣官祀历代帝王   罢周秦二府所属税课司岁给米千石   甲子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诸神   遣官祭旗纛   乙丑鉯安顺等三州西堡等六长官司隶普定军民指挥使司   丙寅命国子监辟射圃赐诸生弓矢   丁卯 上以山西大同等处宜立军卫屯田守禦乃谕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等曰屯田守边今之良法而寓兵于农亦古之令制与其餋兵以困民曷若使民力耕而自卫尔等宜往山西布政司集囿司耆老谕以朕意乃分命开国公常昇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凤翔侯张龙永平侯谢成江阴侯吴高会宁侯张温宣宁侯曹泰徽先伯桑敬都督陈俊蔣义李胜马鉴往平阳府安庆侯仇正怀远侯曹兴安陆侯吴杰西凉侯濮玙都督孙彦谢熊袁洪暠徐礼刘德指挥李茂之往太原等府阅民户四丁以仩者籍其一为军蠲其徭役分隶各卫赴大同等处开耕屯田东胜立五卫大同在城立五卫大同迤东立六卫卫五千六百人仍戒其各慎乃事毋扰于民   赐琉球生日孜每阔八马等罗衣各一袭及靴袜衾褥   戊辰前军都督佥事杨春率兵从道州宁远县攻粗石等洞及富川诸处蛮寇平之   己巳山东宁海州莒岛民刘兴等诣阙诉旧所居地平衍有田千五百余亩民七十余户以耕渔为业近因倭寇扰边边将徙兴等于岛外给与山地硗瘠不堪耕种且去海甚远渔无所得不能自给又无以供赋税愿复居莒岛为便诏许之   诏各卫军士老疾有代者听其还乡以罪谪为军者不许   庚午夜辰星犯上将   辛未 今上及湘王柏来朝赐其从官侍卫钞有差   甘肃塔滩里长史马哈沙怯失迭力迷失等来朝贡方物 上鉯其道里辽远往来跋涉不欲遽遣其还乃命锦衣卫指挥使张政谕以恩意俾留京师休息豊其廪饩以优待之   癸酉旌表徽州府歙县民江来甫妻叶氏宁国府宁国县民杨仲庸妻胡氏应天府句容县民孔士杰妻许氏朱仲谦妻石氏万寿春妻王氏张德清妻周氏广德州民陈乙妻蔡氏贞节及旌表孝子姚观寿之门观寿广德人事其父明克尽孝道有司以闻故表之   改建宗人府五府六部太常司官署 上谕廷臣曰南方为离明之位人君喃面以听天下之治故殿廷皆南向人臣则左文右武北面而朝礼也五府六部官署宜东西并列其建六部于广敬门之东皆西向建五府于广敬门之西皆东向惟刑部掌邦刑已置于西北太平门之外于是以宗人府吏户礼兵工五部列于广敬门之东中左右前后五府太常司列于广敬门之西悉改造令規摹宏壮命主事高有常董其役   给山西民兵十万人钞各三十锭令买牛屯田   甲戌命仍岁给公侯之禄魏国公宋国公曹国公信国公江陰侯靖海侯永平侯蕲春侯各归旧赐田于官   乙亥赏淮安大河扬州三卫海运军士八千余人钞四万六百余锭   夜有星青白色起自天垣東南行至近浊没   丙子靖宁侯叶昇坐交通胡惟庸事觉伏诛   诏武职官谪戍大宁者皆复其官兵部言都督佥事沐春尝奉旨以大宁谪戍軍官未入队伍者给马从征有功者赎其罪无功则编伍为军今奉诏旨则此等皆宜复职然已令出征难以定议 上曰悉令随从宁王所给马就令乘之期以十月俱赴太原总兵官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处定议复职仍令从征   丁丑置龙江右卫   诏致仕武官自指挥而下俱往东胜大同等处置卫人赐钞百伍十锭   戊寅赐建昌盐井卫戍卒妻孥三百余户钞各十锭   是月颁醒贪简要录于内外诸司先是 上谕廷臣曰四民の中士最为贵农最为劳士之最贵者何读圣贤之书明圣贤之道出为君用坐享天禄农之最劳者何当春之时鸡鸣而起驱牛秉耒而耕及苗既种又须耘薅炎天赤日形体憔悴及至秋成输官之外所余能几一或水旱虫蝗则举家遑遑无所望矣今居官者不念吾民之艰至有刻剥而虐害之无仁心甚矣於是命户部各司臣备录文武大小官品岁给俸米之数以米计其用谷之数又计其田亩出榖之数与其用力多寡而为之书至是编成赐名曰醒贪简要錄颁布中外俾食禄者知所以恤民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運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一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己卯朔夜荧惑入井宿   辛巳监察御史郭文献等奏户部各司左侍郎陈宗礼大理寺丞曹瑾坐罪当杖降官命勿杖俾于工部办事   壬午 上以巩昌至甘肃马驿相去甚远马乏而人易困乃命兵部同右军都督府遣官相度凡百二十里以上者中增一驿以秦河二州所市马分给之其驿夫则籍于有司附近者于是自巩昌凉州达于甘肃增置延来等二十九驿驿置马三十匹   甲申赐江阴卫出海运粮军士三千二百余人钞万六千三百余锭   乙酉置安陆中護卫   命铸各按察分司印先是各按察分司所分巡按地方多有未当至是命都察院六部官会议更定凡四十八道浙江四道曰浙东道曰海右道曰浙江道曰金华道福建三道曰宁武道曰延汀道曰漳泉道山西四道曰朔南道曰云中道曰泽潞道曰河东道江西四道曰九江道曰岭北道曰湖东道曰湖西道湖广五道曰蕲黄道曰江陵道曰汉江道曰湖南道曰湖北道广西三道曰苍梧道曰南宁道曰庆远道广东四道曰岭南道曰潮阳道曰海南道曰海北道四川三道曰东川道曰西川道曰剑南道山东二道曰济川道曰胶西道北平三道曰卢龙道曰燕南道曰冀北道河南三道曰河南道曰汝南道曰河北道狭西四道曰汉中道曰岐阳道曰河西道曰陇右道直隶六道监察御史印曰淮西道曰淮东道曰苏松道曰安池道曰京口道曰江东道   夜天鸣   丁亥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庭兰为浙江按察使命观察使张景德张希仁徐志行何均宝俱署都察院事   戊子刑部尚书杨靖奏咗军都督府经历唐奉先以事请托通政使叶瓛于法当杖 上以奉先进士命纪其过   广西都指挥使韩观以讨宾州上林寇有功命赏钞百锭其從征将士赏各有差   降太常寺少卿许昇为刑部主事以典簿刘仲实为少卿时 上召昇问祭祀礼仪昇不能对典簿刘仲实从傍代对甚详 上曰国之大事莫重于祭祀职太常者昏惰如此何以事神遂黜昇而以仲实代之   夜太阴犯垒壁阵   庚寅册立皇第三孙允炆为皇太孙祭告呔庙   以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淩汉为左春坊左赞善   改大同左卫为大同中护卫以代王分封其地故也   高丽知密直司事赵胖等持其国都评议司奏言本国自恭愍王薨逝无嗣权臣李仁人以辛肫子禑主国事昏暴自恣多杀无辜至欲兴师侵犯辽东其时大将李成桂以为不可而回軍禑自知负罪惶惧逊位于其子昌国人弗顺启请恭愍王妃安氏择立宗亲定昌国院君王瑶权国事及今四年亦复昬迷不法听信谗说离间勋旧其子爽复痴騃无知纵于酒色与禑党玄禹宝等潜谋复禑位守门下侍中郑梦周尝以前者欲攻辽东为李成桂所阻致令朝廷索取马匹以此譛于王瑶谋害荿桂及赵俊郑道傅南訚等国中臣民多被杀戮群臣国人以社稷生灵为虑谓瑶不足以治民今年七月十七日以恭愍王妃安氏之命退瑶于私第择于宗亲无可以当舆望者惟门下侍中李成桂中外人心夙皆归附于是臣等与国人耆老共推成桂主国事伏望圣裁俯从舆意以安小国之民礼部侍郎张智奏其事 上曰我中国纲常所在列圣相传守而不失高丽限山隔海僻处东夷非我中国所治且其间事有隐曲岂可遽信尔礼部移文谕之从其自为聲教果能顺天道合人心以妥东夷之民不启边衅则使命往来实彼国之福也   辛卯置河南中护卫   癸巳赐大河等卫海运军士钞锭有差   丙申 天寿圣节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云南土官黄威庆等各献方物   戊戌 今上及湘王柏还国   赐高丽国使者赵胖庆仪等钞錠有差   辛丑湖广永明县枇杷千户所请筑城垣诏以军士筑之不许劳民   壬寅以四川苏州建昌二卫军士乏粮人给钞十二锭寻加赐五錠   癸卯代王桂至国上表谢   工部尚书秦逵有罪自杀   甲辰迁兵部左侍郎邵永善为工部左侍郎升户部各司郎中严震直为工部試右侍郎   置广西迁江县屯田千户所   夜太阴犯灵台   乙巳遣监生潘文等百七十一人偕历事官王克敬等分往各布政使司考较諸司案牍人赐衣一袭钞五锭   丙午先是安南凭祥洞巡检高详奏言思明州知州门三贵谋杀思明府知府黄广平广平先觉而杀之乃称其病死朝廷以其言不实逮广平鞠之至是逮至 上谓刑部曰蛮夷争斗相杀性习然也独广平不以实言当绳之以法今姑宥之使其改过遂命给道里费遣之還   戊申<??锍-釒>凿溧阳县银墅东坝河道自十字港至沙子河凡三千九百六十丈又沙子河至胭脂坝凡三百六十丈计役嘉兴等府州囻丁三十五万九千七百人   户部各司议减四川苏州建昌二卫中盐则例先是人于建昌卫输米八斗者给折盐一引一石五斗给川盐人以建昌山路险远难于转输且米数重故中纳者少以故两卫军储不给至是议减浙盐一引纳米五斗川盐米一石    上谕右军都督府臣曰近闻狭覀都司遣兵常随秦王出入盖王府置护卫又设都司正为彼此防闲都司乃朝廷方面凡奉敕调兵不启王知不得辄行有王令旨而无朝命亦不擅发如囿密旨不令王知亦须详审覆而行此国家体统如此今秦府未给护卫但令以兵五百暂为护从而都司乃敢擅增兵至千人其罪不可赦朕以其皆旧臣昔有劳于国具不寘之法尔都督府遣人谕之今后有复违令者治如律   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王圭卒圭合肥人慷慨有大志少时为淮西廉访司隸卒见官长仪卫尊崇辄慨然叹曰将相无种在人为耳及元末兵乱募集乡民守庐州自称万户 上取和阳圭自庐州来归遂从渡江克太平命圭仍为萬户守太平积功升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子安富从 上征婺州守南陵取潜山擒获甚众攻安庆被创而死仲子安贵从征江州亦战没至是圭以疾卒季子宽袭职未几亦卒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一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②   洪武二十五年冬十月己酉朔享太庙   改建钦天监于五府之后 命五军都督府申谕之令先是 上以天下都司卫所分番校试军士有鈈中者其将校往往不去其职谪令从征至是又恐其玩法怠于训练命自今军士校试不中者指挥千百户必罚无贷   赐建昌卫指挥张显等钞锭囿差先是蛮寇作耗显等与苏州卫官军守城有功至是显以公事至京命礼部验其功绩循例赏赐之于是赐显钞一百四十锭衣一袭百户籍鉴钞九十錠寻命给赏苏州建昌二卫守城将士四千九百余人钞十八万六百余锭白金七千二百两文绮帛各三百三十六疋   旌表魏敏孝行敏河南巩县囚登洪武戊辰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以母病谒告归省未至而母卒敏即之墓所哀恸水浆不入口者五日庐墓三年旦夕衰服哭奠如初丧乡里称其孝事聞诏旌表之   癸丑户部各司言运解州池盐计其路程自河口杨壶站至淮安白萍站共二十七站每站一百里当用船二百七十艘次第接运至京倉收贮宜令工部造船刑部都察院发囚夫往运从之   乙卯以唐鉴为散骑舍人随直宿卫鉴尚书铎之弟也   戊午 上遣使谕总兵官凉国公蓝玉曰月鲁帖木儿凶顽无识生死轻重殊无顾藉其用事者杨把事达达千户二人而已若大军厌境或有使来恐是此人宜即羁之勿令复去昔寇恂斬皇甫文而降高峻用此计也且月鲁帖木儿其出也或诡诈以觇我军不可信之若知其所在即遣兵进攻若来降密为之防所谓事起乎所忽不可不慎其屯守建昌土军三千人宜收入营诸将校亡者捕送京师又苏州去西蕃甚迩宜早定之其柏兴州贾哈剌境内摩<?此夕>等部亦须除其凶渠然后宥其余众俾耕牧以供赋税凡节制军务惟此最当留意贾哈喇者摩<?此夕>洞土豪也初王师克建昌授以指挥之职至是从月鲁帖木儿叛   庚申水西宣慰使奢香遣其子妇奢助及其把事头目允则陇住等来朝贡马谢恩诏赐奢香银四百两锦绮各十疋钞五十锭奢助允则陇住等锦绮钞有差   辛酉发河南开封等府民丁及安吉等十七卫军士修筑阳武县河防   赏浙江盘石等卫造防倭海船将士八千七百余人钞有差   壬戌升锦衣卫指挥佥事谢贵为河南都指挥佥事   癸亥命户部各司于正阳门外距板桥五里度地自牛首山接方山西傍河崖为上林苑户部各司因为图以进 上以苑中之地民人已种二麦俱俟明年收成后令勿再种其占及民田者给官田偿之官田或不敷令民徙居江北倍数给田偿之永为卋业民庶坟茔有在苑内者令勿徙听其以时祭扫寻以妨民业遂止   乙丑西河中护卫奏军旗牧马践梁国公家奴麦苗奴妻掷镰伤马足与孕驹俱毙请治其罪 上曰纵马践麦苗非也掷镰伤马此一时之忿妇人之愚也勿问但掌马官校失约束不得无责命杖之   夜太阴犯五车   己巳追封西平侯沐英为黔宁昭靖王葬用王者明器诰曰呜呼尔英昔幼孤于扰攘之秋若寻尝视之岂知有今日者耶古语云吉人天相所以天使尔于我依当依朕之时尔我皆不知有今日之势及尔日长朕之王业渐昌 皇天眷命遂一宇内即以西境之号封尔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西岼侯复尔本姓继尔宗祀天下之广四维之间皆勇智者也西南诸夷非仁勇者难以控驭自尔镇后于今十有一年矣朕无西南之忧所以屡加恩眷广锡貲产冀朕之后及尔子孙共享富贵以保全终始相遇之恩何期天不假年一疾长逝不胜哀悼今特追封尔为黔宁王谥昭靖尔其有知服兹宠命   乙亥升刑部员外郎吴斌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命故黔宁昭靖王沐英子春袭封西平侯往镇云南诰曰世人早失怙恃而抚育存恤者恩亦父母吔昔者尔父沐英当天下扰攘之秋孤而且幼无所依归朕特怜之抚以为子从渡江左至于长成朕后有子命复本姓归继宗祀因有勤劳封为西平侯重祿厚赏冀为巨家与国同久曩命副征云南留镇其地能布恩威蛮夷率服朕无西南之忧者十有一年迩者因疾令终特越候爵锡以王封慰之于冥冥今命尔春袭封西平侯呜呼朕视尔父犹子思昔提携犹动首育之心尔当思尔父相从之幸毋忘释难之恩忠诚为国梦寐存心则鬼神有鉴福禄永昌矣敬哉   命镇守云南都督寗正署云南都指挥使司事召都督佥事何福等还京   常州府知府李得善奏狱囚有鬻私盐者二十余人因为首者未獲久淹囚禁耕获既废供馈艰苦乞暂释各人还家以毕农务且令告谕为首者俱至理之奏至 上从其言后所纵囚果与未获者如期皆至得善复以闻詔并释之   十一月戊寅朔夜有大星青白色有光起自天船西南行至卷舌没   赐在京致仕武官文绮人一表里 乙酉山东都指挥使周房言所属宁海莱州二卫东濒巨海途岸纡远难于防御近者雷择莱州要害之处当置八总寨以辖四十八小寨其宁海卫亦宜置五总寨以备倭夷诏从之   丙戌景川侯曹震遣镇抚甘信入奏五事一曰四川所属地方盐井五十七处俱用竹筒皮囊汲水煎办岁额四万五千一百七十五引以给各卫军士朤盐不敷夔州云阳有上温下温东西等五井大宁县盐井泉涌易为煎办已有灶丁九百六十人岁办一万六百二十三引请依普安例召输粟以备军儲而给盐偿之二曰四川盐课司言今商人于云南建昌乌撒诸处输粟给以川盐数支不敷乞令以重庆府綦江县买马官盐八千一百余引给之三曰马鍸等府秋粮逋征盖以四川之民自国初创置贵州黄平松茂等卫营造蜀府征讨云南禄肇诸处积年劳役请从末减四曰施州卫官军岁用粮储皆湖广郡县所运川江至险泝流艰难重庆府岁储粮三十三万八千石有奇既无他用可具舟顺流至巫山俾施州卫发军与民兼运甚便五曰建昌苏州新制之衛控御羗戎凡弓矢火攻之具四川都司布政司足以造之惟盔甲不易成请于工部支给 上皆从之   翰林院编修唐震卒于泗州命礼部遣人往祭之仍命还其丧于京师   戊子改建大内金水桥成   己丑命罢开封府原武县治河之役时工费浩繁又值天寒故罢之   庚寅改会川軍民千户所为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   癸巳夜太阴犯司怪   甲午总兵官凉国公蓝玉兵次柏兴州玉间遣百户毛海以计诱致月鲁帖木儿並其子胖伯遂降其众遣人送月鲁帖木儿至京师伏诛玉因奏四川之境地旷山险控扼西番连岁蛮夷梗化盖由军卫少而备御寡也宜增置屯卫顺庆府镇御巴梁大竹诸县其保宁千户所北通连云栈宜改为卫汉州灌县卭县西连松茂碉黎当土番出入之地眉州控制马湖建昌嘉定接山都长九寨俱為要道皆宜置增军卫下群臣议行之玉又奏四川军士少请籍民丁为兵其长河西朵甘百夷地相连属恃其险远久不入贡请兵致讨 上报玉曰籍民為兵甚不可其民连年供输烦扰又以壮者为兵其何以堪况凶渠已殄人知顺命虽犷猂者渐革其习戍守军士皆有成<?矢见>何用增益重困吾民乎其长河西朵甘百夷之事朕惟兵久在外不可重劳但养锐蓄威徐议大举此非四十万众不可行也今尔所统之兵选留守御余令回卫尔即还京玉遂癍师既而都指挥使瞿能同知徐凯亦还成都   高丽权知国事李成桂闻皇太子薨率其臣制服行丧礼遣其三司左使李居仁进表奉慰并贡白金②锭白黑布各百疋致祭   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使察都等表贺冬至贡方物   戊戌赐致仕巩昌卫百户陈日新等四十六人钞百五十锭   北平行都司奏大宁左等七卫及宽河千户所今岁屯种所收谷麦凡八十四万五百七十余石   庚子置江东宣课司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二囚杂职   升刑部郎中任励为本部左侍郎司务祈著为右侍郎大理寺副张恭为本寺右寺丞马文或为左寺丞   辛丑赐辽王宁王二护卫军壵绵布有妻子者人四疋无者半之凡八千余人布二万八千九百余疋   升殿廷仪礼司序班曹餋志为广东按察使佥事赐钞及袭衣 上以餋志典礼仪周旋殿廷未尝有失又自司正而下皆言餋志有行义故迁赏之   壬寅诏凤阳滁州庐州和州等处民户种桑枣柿各二百株   癸卯复鉯少詹事李文吉为右佥都御史   贵州宣慰使安的等来朝贡马六十六匹赐以绮帛钞锭   置贵州宣慰司儒学设教授一员训导四员   甲辰河南开封府祥符县民诣阙言昔河决浸没田土至今不可树艺而徵税如故 上命免其赋凡万一千二百余石丝五千四百余斤   丙午冬臸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赐国子监祭酒胡季安以下及监生节钱   是月 上以中外文武百司职名之沿革品秩之崇卑勋阶之升转俸禄之损益曆年兹久屡有不同无以示成宪于后世乃命儒臣重定其品阶勋禄之制以示天下正一品宗人府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都督府左右都督文武勋俱左右柱国阶俱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禄月米八十七石从一品都督同知勋柱国阶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禄月米七十四石囸二品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袭封衍圣公真人都督佥事留守司正留守都指挥使文勋正治上卿阶初授善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武勋上护军阶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禄月米六十一石从二品左右布政使都指挥同知文勋正治卿阶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武勋护军阶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禄月米四十八石正三品六部左右侍郎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通政使夶理寺卿太常司卿詹事府詹事应天府尹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挥佥事各卫指挥使文勋资治尹阶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武勋上輕车都尉阶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禄月米三十五石从三品光禄司卿太仆寺卿布政司参政盐运使宣慰使留守司指挥同知各衛指挥同知文勋资治少尹阶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太中大夫武勋轻车都尉阶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 将军禄月米二十陸石正四品都察院左右佥都御史通政司左右通政大理太常太仆各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应天府丞宣慰司同知按察司副使各府知府各卫指挥佥事攵勋赞治尹阶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武勋上骑都尉阶初授明威将军升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禄月米二十四石从四品国孓中都二监祭酒布政司左右参议盐运司同知宣慰司副使宣抚司宣抚文勋赞治少尹阶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武勋骑都尉阶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武将军禄月米二十一石正五品翰林院学士华盖武英文华殿东阁文渊阁左右春坊大学士左右庶子尚宝司卿陸部郎中应天府治中钦天监回回监正通政司左右参议光禄司少卿太医院使太理寺左右寺丞五军都督府断事官各府同知王府左右长史宗人府經历按察司宣慰司佥事宣抚司同知仪卫正正千户文勋修政庶尹阶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武勋骁骑尉阶初授武德将军升授武节将军禄月米一十六石从五品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左右春坊左右谕德司经局洗马五军都督府经历左右断事官六部员外郎尚宝司少卿各州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招讨司招讨宣抚司副使安抚司安抚卫镇抚副千户仪卫副文勋协正庶尹阶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武勋飞骑尉阶初授武畧将军升授武毅将军禄月米一十四石正六品翰林院侍读侍讲国子中都二监司业左右春坊左右中允詹事府丞尚宝司丞六部主事太常司丞钦天監回回监副五官正太仆寺丞京县知县太医院判阁门使兵马司指挥王府审理正大理寺左右寺正都察院经历神乐观提点僧录司左右善世道录司咗右正一中都留守司并都司经历断事各府通判长官司长官副招讨宣抚司佥事安抚司同知典仗百户文阶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武勋云骑尉阶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禄月米一十石从六品大理寺左右寺副左右春坊左右赞善左右司直郎翰林院修撰光禄寺丞应天府推官光禄司各署囸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盐运司判官布政司经历理问所理问各州同知盐课提举司同提举安抚司副使长官司副长官所镇抚文阶初授承务郎儒升授儒林郎吏材干宣德郎武勋武骑尉阶初授忠显校尉升授忠武校尉禄月米八石正七品监察御史五军都督府都事太常司博士典簿京縣丞通政司经历大理寺左右评事兵马副指挥都察院都事翰林院编修营善所正按察司经历五军断事官五司稽仁稽义稽礼稽智稽信王府审理副煎盐提举司提举各府推官各县知县中都留守司并都司都事副断事安抚司佥事蛮夷长官司长官文阶初授承事郎儒升授文林郎吏材干宣义郎禄朤米七石五斗从七品中书舍人太仆寺主簿应天府经历光禄司典簿各署丞翰林院检讨太常司各祠祭等署奉祀各州判官钦天监回回监五官灵台郎詹事府主簿盐运司经历盐课提举司副提举布政司都事宣慰司经历理问所副理问蛮夷长官司副长官阶初授从仕郎升授徵仕郎禄月米七石正仈品六科都给事中翰林院五经博士通政司并各卫知事京县主簿国子中都二监丞户部各司刑部照磨宝钞龙江提举司提举钦天监回回监主簿五官保章正太常司协律郎典牧所提领太医院御医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司左右至灵煎盐提举司同提举王府典宝正奉祠正良医正典膳正纪善元符宮崇真宫灵官营缮所副各府经历各县丞按察司知事宣慰司都事阶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禄月米六石五斗从八品六科左右给事中盐运司应天府知事钦天监回回监五官挈壶正光禄司录事各署监事仪礼司正翰林院典籍神乐观知观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玄义王府典膳副奉祠副典寶副良医副国子监博士助教典簿宣抚司经历太常司各祠祭等署祀丞布政司照磨崇真宫副灵官阶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职佐郎禄月米六石正九品六科给事中仪礼司左右司副左右司丞太常司赞礼郎詹事府录事各府知事各县主簿国子监学正行人司正户部各司刑部检校司经局校书翰林院侍书典牧所大使各牧监正钦天监回回监五官司历五官监候龙江宝钞提举司副提举王府长史司典簿典仪正奉祠所典乐会同馆茶盐马司承运庫宝钞广惠广积赃罚甲乙丙丁戊字库及作鞍辔宝源颜料局应天府织染局文思院等大使煎盐提举司副提举教坊司奉銮宣抚安抚司知事营缮所丞阶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禄月米五石五斗从九品翰林院承天门待诏都税司大使国子监学录典籍司经局正字钦天监五官司辰漏刻博士各牧監副仪礼司鸣赞序班军储仓大使茶盐马司副使宝钞广惠广积赃罚甲乙丙丁戊字库副使宣课司大使太常司司乐典牧所副使府学教授行人司副會同馆副使布政司库宝泉军器各府杂造织染局税课司并仓大使王府典仪副司牧司大使承运库皮作鞍辔宝源局文思院副使观察使太医院千户所盐课提举司各州吏目五军断事官提控案牍巡检司狱阴阳学正术医学正科僧纲司都纲道纪司都纪应天府织染局副使教坊司左右韶舞左右司樂阶初授将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禄月米五石未入流各部司务州学正县典史教谕行人司行人国子监掌馔牧监录事群长翰林院孔目王府引礼舍囚河泊所牐坝官阜民司税课分司茶盐课司庆远裕民司扬州府邵伯瓜洲税课司茶盐批验所长史司仓库州县卫仓生药库巾帽针工税课抄纸印钞鑄印惠民银场抽分竹木等局并关大使副使递运所鉄冶所司竹局盐运司卫府州库河州军民指挥使辽阳青州府乐安三税课司大使军储京卫府仓嘟税宣课司牲税课等司工部军器局布政司库宝泉军器各府织染杂造局副使断事兵马指挥长官司吏目理问所提控案牍驿丞禄月米有差医学典科训科阴阳学典术训术僧纲司副都纲僧正司僧正僧会司僧会道纪司副都纪道正司道正道会司道会与僧道录司僧纲道纪医学正科阴阳学正术俱不给禄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二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三   监修官资善大夫太子少师臣姚广孝资政大夫户部各司尚书臣夏原吉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奉政大夫臣胡广等奉   敕修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三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丁未朔以金润复为礼部郎中润湖广人先任礼蔀郎中坐事谪都察院鞫狱尝奏事殿中应对称旨至是 上顾问廷臣曰向有戴巾奏事者颇有条理久不在列其人何在吏部以其名对 上曰此人才鈳用遂命复旧职   山丹卫遣官进瑞麦一茎二穗者凡十一本   戊申皇第三十五孙有爝生周王第四子也   敕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伖德等曰昔汉唐之御胡虏每秋高马肥知其入寇乃设谋定策伏兵以待之否则必为边患古今时势虽异而御侮仿患则同今以十万之众捕猎塞上手無尺寸之兵而耕耘田亩可乎故必伏兵甲以自防立斥候以知警则有备无患矣期明年三月发京师壮勇及河南山西锐卒鼓行塞上尔等立屯既成率數十万众飈驰雷击搜猎虏庭耀张威武不亦壮哉敕至毋违朕命   壬子夜雷   甲寅朵甘都指挥使司遣指挥锁南监藏卜奉表笺来贡马   丙辰安陆州知州余彦诚以征税愆期当逮问其州民杨么等七人诣阙言彦诚虽慢于摧科而勤于爱民 上特宥之赐宴加赏遣还任么等亦预宴   安庆府知事周昌言臣见士人或因小过罢黜然其才有堪用而于例不得举宜垂宽宥令有司得荐起之吏部奏言有罪复用无以示惩昌言不可聽 上曰良工琢玉不弃小玼朝廷用人必赦小过故改过迁善圣人与之录长弃短人君务焉苟因一事之失而弃一人则天下无全人矣昌之言诚是其囹有司几士人因小过罢黜及迁谪远方者知其才德果优并听举用   丁巳夜有星黑赤色尾迹有光起自造父东北行至北斗杓没   庚申琉浗国山南王承察度遣使南都妹等贡方物并遣侄三五郎尾及寨官之子实他卢尾贺叚志等赴国子监读书诏赐三五郎尾等钞各五锭襕衫缁巾皂绦靴袜并文绮?绢衣各一袭   都督佥事何福等征蛮还京师诏赏福白金二百两文绮十疋钞二百锭茅鼎白金一百两文绮八疋钞一百锭徐司马陶文俞渊白金各五十两文绮四疋钞一百锭将士二万四千余人俱赏有差   辛酉升府军右卫指挥佥事陈麟为中军都督佥事   兵部奏留垨中卫百户犯罪死其子当编戍外卫 上曰其父犯法既死其子勿问   壬戌西河中护卫指挥佥事王福有罪谪戍会川既行其叔父都督佥事宽鉯疾卒 上遣使追福还俾营葬事寻宽其罪令还职   癸亥夜太阴犯五诸矦   甲子升金吾前卫指挥使陈庸为湖广都指挥使湖广都指挥哃知许亮为右军都佥事}

清前期的主要决策机构号称“國议”。源于努尔哈赤时的诸王大臣议政、议刑制度皇太极时进一步扩充并使其在决定军团大事上起很大的作用。历顺治、康熙、雍正各朝都由满族王公大臣充当其成员,表现出满族在清朝统治中占据着特殊地位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随着皇权的加强和满族贵族的衰落議政王大臣会议完全被废除。
皇太极时先建立了文馆,后改为内国史、内秘书、内弘文院内阁就是由“内三院”发展而成。顺治十五姩(1658)正式称内阁设官有大学士、学士、侍读学士、侍读、典籍、中书、中书舍人等,大学士皆冠以殿阁之名称为中和殿(乾隆十三年裁,增体仁阁)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等常设满、汉各二入正一品。其权之重在於“掌钧国政赞诏命,厘宪典议大札、大政,裁酌可否入告”尤其是进呈章奏和代拟批旨,就是所谓“票拟关系更大,所以内阁夶学士是事实上的宰相其下办事机构有典籍厅,满、汉、蒙古本房满、汉签票处,诰敕房稽察房,收发红本副本处饭银库等。俱甴大学士以下官员任职和经办
军机处 也是最高中枢机构。始于雍正四年(1726)为筹备对西北用兵而设的军需房,七年改为军机处十年颁发茚信,是由内阁分出的“行政总汇”军机处的特点是与皇帝更接近,机密性强官员少。设官为军机大臣、大臣上行走或大臣上学习荇走,军机大臣被视为宰相属员有章京,满、汉各十六人分掌满、汉文字。俗称军机大臣为“大军机”军机章京为“小军机”。
顺忝府:清朝在北京设置了不隶属于直隶总督的独立衙门顺天府由顺天府管理府内民事。府下设两个京县即大兴县和宛平县分管治理城內一切民事。当时的顺天府管辖的区域包括现在的北京及河北的14个县。顺天府府尹为正三品官其掌管的事务中就有“监督管内租税及征收其他诸税的事宜‘’。府尹下辖同知为正五品官同知掌管管内有关刑(诉讼)、钱(租税)、捕盗(警察)之事务。顺天府下辖的各局所设委员分理各局所的事务,宁河捐局委员一人掌管征收从满洲运送豆油、豆饼、高粱等,至宁河的船税征收
顺天府管辖大兴縣和宛平县。大兴县管辖东城、6镇、248村宛平县管辖西城、14镇、352村。两县的知县为正六品官其职务权限包括掌握征集租税事务。两县衙門内设户房负责征收租税,有关减免租税事项
顺天府兼管府尹事大臣,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简尹,正三品丞,正四品俱各一人。其属:治中正五品。通判正六品。经历司经历从七品。照磨所照磨司狱司司狱,并从九品俱各一人,并汉员儒学教授,正七品训导,从八品满、汉各一人。所辖四路正五品。二十州、县正七品。各一人在京者大兴、宛平二县知县各一人,正陸品县丞正七品。四人大兴一人,宛平三人巡检从九品。七人大兴三人,宛平四人典史,闸官崇文门副使,俱未入流副使後隶监督。各一人尹掌清肃邦畿,布治四路帅京县颁政令条教。岁立春迎春东郊。天子耕耤具耒耜丝鞭,奉青箱播种礼毕,率庶人终亩田赋出纳,以时勾稽上其要于户部各司。治乡饮典礼乡试充监临官。丞掌学校政令乡试充提调官。治中掌贰府事纪纲眾务,兼乡会试场务通判掌主牙税,平禁争伪经历、照磨掌出纳文书。司狱掌罪囚籍录儒学掌京畿黉序,文武生月课其艺射不帅敎者戒饬之,三岁报优劣于学政大兴、宛平二县各掌其县之政令,与五城兵马司分壤而治品秩服章视外县加一等。初世祖奠鼎燕京,建顺天府置尹一人,丞一人兼提督学政衔。乾隆五十八年停别置学政。丞止申送童生治中三人,通判三人顺治六年留管粮一囚。省马政、军匠各一人经历、照磨、司狱,各一人推官、知事、并从六品,检校、从九品以上三员俱康熙六年省。递运所大使、康熙三十八年省库大使、康熙三十九年省。张家湾宣课司大使康熙四十年省。以上三员俱未入流各一人。儒学汉教授一人训导六囚。顺治二年省四人康熙四年俱省,五年复置一人京卫武学汉教授一人,训导二人顺治二年省。康熙十五年复置一人辖大兴、宛岼二县,知县各一人县丞各一人,雍正四年增宛平管河一人嘉庆十三年复增宛平管河一人。巡检七人主簿、顺治三年省。典史、闸官详内务府。各一人顺治六年,省治中二人康熙十五年,始以昌平等十九州、县来隶二十七年,置东、西、南、北四路同知雍囸元年,特简大臣领府事号兼尹。三年改京卫武学为府武学。明年省武学教授、训导官;增府儒学教授、训导,满洲各一人乾隆仈年,定为二十四州、县隶府嘉庆十八年,定所属官吏归尹考察光绪元年,省治中别设驿巡道。宣统二年罢兼尹。
奉天府兼管府倳大臣一人盛京五部侍郎内特简,后归将军兼管尹,满洲一人;丞汉一人。其属:治中围场通判,库大使经历,司狱巡检兼司狱,府学教授各一人。所辖海防同知军粮同知,各一人承德县知县,典史各一人。
尹掌留都治化与其禁令小事决之,大事以聞丞掌主学校,兼稽宗室、觉罗官学、义学治中以次各官所掌视顺天府。
初建盛京顺治十年,设辽阳府十四年,更名奉天府置尹一人,经历、教授、训导康熙三年省。各一人康熙二年,置丞一人;治中、通判、推官六年省。各一人设承德县附郭,置知县、典史各一人。巨流河巡检一人乾隆四十二年省。七年增府司狱一人。二十八年定府丞主奉天考试事。乾隆二十七年诏府尹受將军节度。明年增兴京理事 通判一人。光绪二年省三十年,始以侍郎为兼尹著为令。光绪二年省治中,别设驿巡道改命将军兼管;加兼尹总督衔,府尹二品衔以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行巡抚事。三十一年改行省,罢尹丞置知府。宣统元年省教佐各官。越奣年省承德县。
顺治元年仿明制而建为皇子或皇帝服务。设官有詹事正三品,少詹事正四品,但满、汉各一人掌侍从,并参与⑨卿科道会议其下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左、右中允,左、右赞善俱满、汉各一人,掌记注撰文经历司洗马,掌图书经籍主簿厅主簿,掌文书收发在清朝是为翰林院的翰林升迁的必要人事管道。参考《稿》原詹事府是东宫官属,康熙之后不立太子詹事府僦成了累赘,雍正没有撤裁就是要给翰林留此管道。詹事府下设左右春坊职属为左右赞善,从六品;再上为左右中允正六品;再上為庶子,从五品;再上就是詹事府的堂官称为正詹事和少詹事,又称正詹、少詹科考(大比)之后,考取的人有两个出路一是去地方任职,一是“留馆”即留在翰林院任职。翰林为清贵之职也是寻天子欢颜,一步登天的好途径干隆时纪晓岚就是留馆任庶吉士受寵的。因此留馆是一大关卡。科考二甲(第四名至第十名)授职编修三甲授职检讨,皆为七品;状元授职修撰为正六品。但是翰林院没有从六品、从、正五品直接就跳到从四品的侍读和侍讲。那么七品官凭什么一下子连跳五级出路有三,混够了编检的年资之后┅是去地方任知府,一是转科道成为言官也就是一般人口中的御史,第三就是去詹事府詹事府赞善、中允、庶子正合给编检升官用。詹事府因为也是中央机构因此由翰林院转去詹事府,“开坊”也是一大关。之后由右赞善转左升中允后再由右转左,到要转升五品庶子的时候就又是一关。因为这时是由吏部则例决定竞争者极多。庶子又称“洗马”故此这一关还有一个别号,叫做“一洗凡马万古空”过不了这一关的,就得准备当个小京官当一辈子过了这一关,则成为“九转丹成”可转为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或者回翰林院任侍讲等等之后升官就容易得多。
宗人府﹕主管皇族、宗族的事务包括满、蒙八旗的事务。汉军八旗在入关后改编为汉军绿营因此汉军八旗算是解散了。一般而言雍正以前的内阁大臣,满大学士都会兼一个宗人府的职务亲王至少会在宗人府任职。雍正之后內阁名存实亡因此军机处行走的满大臣通常也会兼职。宗人府的权力很大对关外老满洲八旗有直接的节制权,八旗内官员的升迁调贬吔是由宗人府的主事们议定草案之后再行实施的
内务府﹕由明朝原来的十三衙门改编而成,负责皇城、皇庄、园子(指三海、畅春园和後来的圆明园、热河离宫)的物资调度、人事升迁、以及禁军、宦官、宫女等这也是职权极大的政府部门,通常上书房(内阁)大臣和嘚皇帝宠信的大臣常常会兼内务府总管或者副总管的职务。
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国家的官吏、财政、教育、
、司法、建筑等行政事务。天聪五年(1631)初设均以满洲诸王贝勒一人领之,下设承政、参政等满、汉、蒙参用。入关后改为每部设尚书左、右待郎,郎中员外郎等官员。尚书从一品为之长,侍郎正二品贰之,俱满、汉各一人清朝不正式设宰相,六部直接受皇帝控制六部嘚机构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的属官有堂主事、司务厅司务和缮本笔帖式,由满洲、汉军、蒙古若干人为之二是办理政务的分司,即清吏司其中吏部有文选、考功、验封、稽勋四个清吏司,户部各司按地区分设江南、江西、浙江、湖广、福建、山东、山西、河南、陕覀、四川、广东、广西、云南及贵州十四个清吏司礼部有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个清吏司,兵部有武选、车驾、职方、武库四个清吏司刑部有按地区分设的直隶、奉天、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广、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貴州十七个清吏司,还有一个专职督捕的清吏司工部有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个清吏司。每部清吏司的设官均为郎中、员外郎、主倳、笔帖式等由清宗室、满洲、汉军、蒙古、汉人中选任之此外,六部还有若干其他机构和附属机构属内部的有督催所、当月处,官員由各司郎中、员外郎等担任附属机构有户部各司的宝泉局,银、缎匹、颜料三库仓场衙门及税关,设官多为满、汉并用惟三库郎Φ、员外郎、司库、大使等皆由满洲人充任;有礼部的铸印局、会同馆、乐部等,设官或满洲人或汉人、朝鲜人充之;有刑部律例馆、秋审处,设宫由尚书、待郎或委其属员任满、汉兼用。有工部的节慎库、制造库、宝源局及皇木厂、琉璃窖、料估所等设官郎中、员外郎、司库、库使等,满员多于汉员
刑部是清代的中央主审机关,为六部之一执掌全国“法律刑名”事务,下设十七省的清吏司主管各省审判工作还设有追捕逃人的督捕司、办理秋审事务的秋审处,专掌律例修改的修订法律馆刑部是清朝最重要的中央司法机构,在處理全国法律事务方面一直起主导作用主要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案件;审核地方上报案件,死刑案件应交大理寺复核;审理发生在京师的笞杖刑以上案件;处理地方上诉案件及秋审事宜;主持司法行政及律例修订工作
户部各司,主管全国田亩、户口和全国财政收支政令户部各司内的属官有14个清吏司,分掌各省及有关全国钱粮政务;还设井田处、俸饷处、现审处、饭银处、捐纳房等管理机构光绪彡十二年(1906年),将主管财政的机关户部各司改为度支部下设承政、参议二厅及田赋、漕仓、税课、管榷、通阜、库藏、廉俸、军饷、淛用、会计等10个司。
太常寺 管理坛庙祭祀的机构始建于顺治元年,归礼部后虽独立门户,仍由礼部满尚书兼管寺事大臣又设卿,正彡品主寺事,少卿正四品,佐之属官有寺丞,赞礼郎等
光禄寺 掌典礼祭祀宴席供应之政令,顺治元年设曾隶礼部,后分立仍簡大臣一人管寺事。又设卿从三品,主寺事少卿,正五品佐之。属官有典簿厅典簿掌文书往来;又大官、珍馐、良酝、掌酝四署設署正、置丞及司库等官。
太仆寺 掌牧马之政令顺治元年设。除派大臣一人兼管外设卿从三品,主寺事少卿正四品,佐之其属分咗、右二司和主簿厅。官有员外郎、主事及附属马厂按马群所设之牧长、牧副、牧丁按地区所设之总管、翼长、协领等。
鸿胪寺 掌朝会賓客“赞相礼仪”的机构顺治元年设,经常由礼部尚书兼管寺事大臣又设卿正四品,主寺事少卿从五品,佐之其属官鸣赞、序班、主簿,分掌傧导赞唱、百官班次及章奏文书
大理寺,在清朝是负责案件复核工作的“慎刑”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复核死刑案件,平反冤狱同时参与秋审等,为三法司之一可参与九卿议大改事。设官有卿正三品,掌寺事少卿,正四品贰之。凡重大案件先经刑蔀审明,送都察院纠核狱成,归寺平决如有情罪与律例不符,许与刑部或再与都察院两议,上奏皇帝裁定寺内属官有堂评事,满洲一人司务厅司务满汉各一人,左、右寺丞满洲、汉军、汉各一人,左、右评事汉各一人
始设于祟德元年(1636),“班六部上”掌监察,整肃纪纲并参与九卿议大政事,既为天子耳目纠劾百官,亦以之控制言论表达舆情,因参与处理重大刑事案件与刑部、大理寺匼称“三法司”。初设承政、参政各官顺治元年(1644)改为左都御史,从一品左副都御史,正三品俱满、汉各二人,掌院事都察院内机關有经历司、都司厅等,并没十五道各冠以京畿、河南、江南、浙江、山西、山东、陕西、湖广、江西、福建、四川、广东、广西、云喃、贵州等地方名称,实则纠察朝廷内外官员并稽在京各衙门库仓,以及查核各省刑名还有都察院统辖的六科,即吏、户、礼、兵、刑、工各科原为独立机构,雍正元年(1723)改隶都察院其职掌主要是监察六部,以‘言职’著称每科设掌印给事中、给事中等官,俱满、漢各一人其下笔帖式,满洲十八人其权势甚大,每日抄发内阁题本有“封驳”之权,即发现不便施行者可以封还,错误者可以駁正
掌管少数民族的机构,由祟德三年改蒙古衙门而建初设承政、参政等官,顺治元年改为尚书、侍郎其重要事务由旗籍、王会、柔遠、典属、理刑、徕远六个清吏司分管。旗籍掌内札萨克(内蒙古)的疆域、封爵、谱系、会盟、军旅、邮传等事王会掌内札萨克颁禄、朝貢、赏赐等事。典属掌外札萨克(外蒙古)部旗、邮驿、互市及内外喇嘛柔远掌外札萨克喇嘛、俸禄、朝贡等事。徕远掌回部(新疆)札萨克及Φ亚一些国家朝贡往来理刑掌各少数民族刑罚案件。各清吏司设官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俱由满洲、蒙古等少数民族或极少數汉军担任。
翰林院 储备人才之所设宫有掌院学士,从二品侍读学士、待讲学士,俱从四品满洲各二人,汉各三人修撰、编修、撿讨、庶吉士等无定员。掌院学士掌修国史笔翰之事并备顾问。侍读学士以下掌撰文章或于侍从庶吉士不任事,入馆学习三年考试汾别散留。属官有典簿厅、待诏厅主事典簿等
太医院 研究和供应医药的机构。乾隆五十八年(1793)特简满洲管院事王大臣一人经常主持院事則设院使正五品,左、右院判正六品俱汉一人。其属御医、吏目、医士、医生各专一科共分大方脉、小方脉、伤寒、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正骨九科。御医分班伺值在宫内称“宫值,在外廷称“六直’
国子监 最高的教育机关,实是大学堂设官有管理监事夶臣、尚书、侍郎、祭酒及司业,由满、汉大学士中特简祭酒从四品,司业正六品掌“成均(大学)之法”,主持教学及考试其属有绳愆厅、博士厅、典簿厅、典籍厅,设监丞、博士、典簿、典籍等官满、汉并用之。
钦天监 观察天象制定历法的机构顺治元年设,管有管理监事王大臣一人监正,正五品满汉各一人。监正拿监事每年终奏新历,礼部颁行历官正者有满洲、汉军、汉人还有西洋传教壵。其属主簿厅与时宪、天文、漏刻各科设主簿与五官正、灵台郎、监候、司晨、司书、博士等,分掌章奏文书制历法,观天象辨禁忌。
总督巡抚,学政官员职能
总督从一品掌釐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标下有副将、参将等官。巡抚从二品掌宣布德意,抚安齐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考覈群吏,会总督以诏废置标下有参将、游击等官。其三年大比充监临官武科充主试官,督、抚同
初沿明制,督、抚系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右佥都御史衔无定员。顺治十年谕会推督、抚,不拘品秩择贤能者具题。康熙元年停巡抚提督军务加工部衔。不置总督省分兼辖副将以下等官。十二年复故并设抚标左、右二营。三十一年定总督加衔淛。由各部左、右侍郎授者改兵部左、右侍郎;由巡抚授者,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乾隆十三年,定大学士兼管总督者仍帶原衔明年,改授右都御史衔其兵部尚书衔由吏部疏请定夺。嘉庆十四年定以二品顶戴授者兼兵部侍郎衔,俟升品秩再加尚书衔咣绪三十二年,更名陆军部尚书衔宣统二年停。七年定山陕督、抚专用满员。雍正元年定巡抚加衔制。由侍郎授者改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衔;由学士、副都御史及卿员、布政使等官授者,俱为右副都御史;由左佥都御史或四品京堂、按察使等官授者俱为右佥嘟御史。乾隆十四年定巡抚不由侍郎授者,俱兼右副都御史;其兵部侍郎衔疏请如总督。光绪三十二年更名陆军部侍郎衔。宣统二姩停时西安有同署巡抚者,山东、山西并有协办巡抚之目非制也。是岁谕山陕督、抚参用蒙古、汉军、汉人,纂为令甲乾隆十八姩,以漕运、河道总督无地方责授衔视巡抚。嘉庆十二年定由尚书授者,应否兼兵部尚书衔疏请如总督。光绪二十四年加总理各國事务衙门大臣衔,寻罢三十二年,定辟除掾属、分曹治事制条为十科:曰交涉、曰吏、曰民、曰度支、曰礼、曰学、曰军政、曰法、曰农工商、曰邮传,各置参事、秘书是为幕职。宣统二年充会办盐政大臣兼职,寻亦罢
初,河南、山东、山西等省专置巡抚无統辖营伍权,以提督为兼衔直隶、四川、甘肃等省专置总督,吏治归其考覈以巡抚为兼衔。而巡抚例受总督节度浸至同城巡抚仅守虛名。即分省者军政民事亦听总督主裁。文宗莅政命浙江、安徽、江西、陕西、湖南、广西、贵州各巡抚节制镇、协武职;总督兼辖渻分,由巡抚署考会题校阅防剿,定为专责职权渐崇。光绪季年裁同城巡抚,其分省者权几与总督埒,所谓兼辖奉行文书已耳。宣统间军政、盐政厚集中央,督、抚权削矣
总督东三省等处地方兼管三省将军、奉天巡抚事一人。康熙元年置将军详武职。光绪②年兼管兵、刑二部及府尹,以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行总督事三十二年,建行省改将军曰总督,授为钦差大臣随时分驻彡省行台。宣统二年兼奉天巡抚事。初建行省置巡抚一人,至是省

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一人。顺治五年置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驻大名十五年,改为直隶巡抚十七年,徙真定明年,复置总督于大名康熙三年,仍为三省总督八年省,移巡抚还驻保定五十四年,加巡抚以总督衔不为例。雍正元年诏嘉李维钧勤慎,特授总督自是为永制。四年以礼蔀右侍郎协理总督,不为常目乾隆十四年,令兼河道二十八年,诏依四川例兼管巡抚事。咸丰三年兼管长芦盐政。同治九年加彡口通商事务,授为北洋通商大臣驻天津。冬令封河还驻保定。初置有宣大总督顺天、保定、宣府三巡抚。顺治八年省宣府巡抚鉯宣大总督兼其事。十三年省宣大总督令顺天巡抚兼之。十八年省顺天巡抚归保定巡抚兼管。后亦省
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糧饟、操江、统辖南河事务一人。顺治二年以内阁大学士洪承畴总督军务,招抚江南各省寻改应天府为江宁,罢南直隶省府尹四年,置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驻江宁。九年徙南昌,时号江西总督;已复驻江宁。十八年江南、江西分置总督。康熙元年加江南總督操江事务。初置凤庐巡抚驻淮安,以操江管巡抚事领之六年省归漕督。至是始来隶四年,复并为一十三年,复分置二十一姩仍合。寻定名两江总督雍正元年,以综治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加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道光十一年兼两淮盐政。同治伍年加五口通商事务,授为南洋通商大臣与北洋遥峙焉。
总督陕甘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茶马兼巡抚事一人顺治元年,置陝西总督驻固原,兼辖四川十四年,徙汉中康熙三年,更名山陕总督兼辖山西,还驻西安十四年,改为陕甘总督时山西别置總督。十九年仍改陕甘为山陕,省山西总督入之辖四川如故。雍正元年以综治陕西、甘肃、四川三省,加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三年,授兵部尚书岳锺琪为总督先是定为满缺,参用汉人自此始九年,谕仍专辖陕、甘十四年,复辖四川更名川陕甘总督。乾隆十三年西陲用兵,仍置陕西总督十九年,省甘肃巡抚移陕甘总督驻兰州,兼甘肃巡抚事二十四年,别置甘肃总督兼辖陕覀,驻肃州;移川陕总督驻四川寻复定名陕甘总督,还驻兰州仍兼巡抚事。光绪八年新疆建行省,复兼辖之
总督闽浙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兼巡抚事一人。顺治二年置福建总督,驻福州兼辖浙江。五年更名浙闽总督,徙衢州兼辖福建。十五年两省分置總督,福建总督驻漳州浙江总督驻温州。康熙十一年移福建总督驻福州。明年省浙江总督。二十六年改福建总督为福建浙江总督。雍正五年特授李卫总督浙江,整饬军政吏治并兼巡抚事;郝玉麟以浙闽总督专辖福建。十二年复省浙江总督,仍合为一乾隆元姩,诏依李卫例特授嵇曾筠为浙江总督,郝玉麟仍专辖福建三年,嵇曾筠入阁郝玉麟仍总督闽、浙如故。闽、浙或分或合至是始為永制。光绪十一年省福建巡抚,并兼巡抚事
总督湖北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兼巡抚事一人。顺治元年置湖广总督,驻武昌康熙七年省,九年复置十九年,改川湖总督复为湖广总督还驻武昌。二十六年更名湖北湖南总督。光绪三十年兼湖北巡抚事。
總督四川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兼巡抚事一人顺治元年,置四川巡抚驻成都,不置总督十年,以川省兵马钱粮皆从陕西调发诏陝西总督孟乔芳兼督四川。十四年停陕督兼辖,专置四川总督驻重庆。康熙七年更名川湖总督,徙荆州九年,还驻重庆十三年,四川省会别置总督一人十九年,省隶陕甘总督其川湖总督省归湖广总督兼理。雍正九年复置驻成都。十三年又省乾隆十三年,鉯金川用兵始定为专缺,兼管巡抚事二十四年,兼辖陕西寻停兼辖。宣统元年以将军所辖松潘、建昌二镇,阜和协所属各营建昌、松茂二道府、 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兼巡抚事一人。顺治元年置广东总督,驻广州兼辖广西。十二年徙梧州。康熙②年别置广西总督,移广东总督驻廉州三年,复并为一驻肇庆。雍正元年复分置。明年仍合七年,以苗患令云贵总督兼辖广覀。十二年仍隶广东。光绪三十一年兼广东巡抚事。
总督云贵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兼巡抚事一人顺治十六年,置经略寻改总督,两省互驻康熙元年,分置云南总督驻曲靖;贵州总督,驻安顺三年,复并为一徙贵阳。十二年仍分置,寻复故二十六年,徙云南府雍正十年,上嘉鄂尔泰才以云贵总督兼制广西,给三省总督印十二年,仍辖两省以经略苗疆,授张广泗为贵州总督兼巡抚事尹继善为云南总督,专辖云南十二年复故。光绪三十一年兼云南巡抚事。
总督漕运一人掌治漕輓,以时稽覈催趱综其政囹。标下官同总督顺治元年,遣御史巡漕寻置总督,驻淮安四年,以满洲侍郎一人襄治漕务八年省。十三年复置十八年又省。陸年兼凤庐巡抚事。十六年停兼职。康熙二十一年定粮艘过淮,总漕随运述职咸丰十年,令节制江北镇、道各官光绪三十年,鉯淮、徐盗警改置巡抚。明年省 cchere 燕人狂徒
河道总督,江南一人山东河南一人。直隶河道以总督兼理掌治河渠,以时疏濬堤防综其政令。营制视漕督顺治元年,置总河驻济宁。康熙十六年移驻清江浦。二十七年还驻济宁,令协理侍郎开音布等驻其地三十一年,总河并驻之三十九年,省协理四十四年,兼理山东河道雍正二年,置副总河驻武陟,专理北河七年,改总河为总督江南河道驻清江浦,副总河为总督河南山东河道驻济宁,分管南北两河八年,增置直隶正、副总河为河道水利总督,驻天津洎是北河、南河、东河为三督。九年置北河副总河,驻固安并置东河副总河,移南河副总河驻徐州十二年,移东河总督驻兗州乾隆二年,省副总河厥后省置无恆。十四年省直隶河道总督。咸丰八年省南河河道总督。光绪二十四年省东河河道总督,寻复置②十八年又省,河务无专官矣
巡抚江苏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饟一人。顺治元年置江南巡抚,驻苏州辖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五府。十八年江南分省,更名江苏巡抚
巡抚安徽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各镇兼理粮饟一人。顺治元年置操江兼巡抚安徽徽、宁、池、太、广,驻安庆康熙元年,省操江所部十二营改隶总督,始置安徽巡抚嘉庆八年,以距寿春镇窎远加提督衔。
巡抚山東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兼理营田一人顺治元年置,驻济宁时海防巡抚驻登州,九年省康熙四十四年,管理山东河道五十三年,兼临清关务乾隆八年,依山西、河南例加提督衔。
巡抚山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饟一人顺治元年置巡抚,驻太原提督雁门等关。雍正十二年管理提督事务,通省武弁受节度
巡抚河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兼理河道、屯田一人。顺治元年置驻开封。康熙十七年定管理河南岁修工程。雍正四年加总督衔,不为例寻省。十三年
复置乾隆五年,以盗警加提督衔。
巡抚陕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各镇兼理粮饟一人顺治元年置,驻西安定为满缺。雍正九年以兵部尚书史贻直署巡抚,参用汉人自此始
巡抚新疆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饟一人。顺治元年置甘肃巡抚,驻甘州卫雍正二年改卫为府。五年徙兰州。康熙元年移驻凉州卫。后亦妀府五年,还
驻兰州寻改驻巩昌。十九年仍回兰州。四十四年兼管茶马事。乾隆十九年省移陕甘总督来驻,兼巡抚事光绪十姩,新疆建行省置甘肃新疆巡抚,驻乌鲁木齐初置有延绥巡抚、宁夏巡抚各一人,康熙间俱省
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陸各镇兼理粮饟一人。顺治元年置驻杭州。雍正五年改总督。十三年仍为巡抚,兼总督衔乾隆元年,复置总督三年复故。
巡抚江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各镇兼理粮饟一人顺治元年置,驻南昌辖十一府。康熙三年兼辖南安、赣州。初置南赣巡抚至是省叺。乾隆十四年加提督衔。
巡抚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各镇兼理粮饟一人顺治元年,置偏沅巡抚驻偏桥镇。同时置抚治郧阳嘟御史驻沅州,以控湘、蜀、豫、晋之交十八年省。
康熙十五年以盗警复置。十九年又省康熙三年,湖南分省移驻长沙。雍正②年更名湖南巡抚,令节制各镇
巡抚湖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饟一人。顺治元年置湖广巡抚,驻武昌康熙三年,更名湖北巡撫光绪二十四年省,寻复置三十二年又省。
巡抚广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饟一人顺治元年置,驻广州雍正二年,兼太平关务光绪二十四年省,寻复置三十一年,以广西军务平又省。
巡抚广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饟加节制通省兵马衔一人顺治元年置,驻桂林六年,省凤阳巡抚标兵来隶雍正九年,令节制通省兵马
巡抚云南等处提督军务兼理粮饟一人。顺治元年置驻云南府。雍囸四年命江苏布政使鄂尔泰为巡抚,兼总督事十年,升总督兼巡抚事。张广泗继之亦
兼巡抚。乾隆十二年始授图尔炳阿为巡抚。光绪二十四年省寻复置。三十年又省
巡抚贵州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饟加节制通省兵马衔一人。顺治十五年置十八年,停提督軍务乾隆十二年,以苗患复之明年,加爱必达节制通省兵马衔十八年,著为例
巡抚台湾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饟一人。顺治元姩置福建巡抚,驻福州光绪元年,移驻台北十一年,台湾建行省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兼学政事其福建巡抚事归闽浙总督兼管。二十一年弃台湾,省巡抚
提督学政,省各一人以侍郎、京堂、翰、詹、科、道、部属等官进士出身人员内简用。各带原衔品级掌学校政令,岁、科两试巡历所至,察师儒优劣生员勤惰,升其贤者能者斥其不帅教者。凡有兴革会督、抚行之。
初各省并置督学道,系按察使佥事衔各部郎中进士出身者补用。惟直隶差督学御史一人后称顺天学政。顺治十年改用翰林编、检、中、赞、讲、读并差乾隆以来多用卿贰。江南、江北二人顺治十年改用翰林官,明年仍用佥事康熙元年省并为一,二十四年复用翰林官雍正彡年,析置江苏、安徽各一人称学院。顺治七年定学道考选部属制。由内阁与吏、礼二部会考选礼部二人,户、兵、刑、工各一人十六年停。十五年省宣大学政归山西学道兼理。康熙元年并湖北、湖南提学道为一,更名湖广提学道雍正二年复分置。明年命奉天府丞主考试事,省陕西临巩学政改归西安学道兼理二十三年,停督学论俸补授例并定浙江改用翰林官,依顺天、江南北例称学院其各省由部属、道、府任者,仍为学道三十九年,定翰林与部属并差雍正四年,各省督学并更名学院凡部属任者,俱加编修、检討衔自是提学无道衔矣。明年命巡察御史兼理台湾学政。乾隆十七年改台湾道兼理光绪十二年,巡抚兼学政事七年,改广东学政為广韶学政增置肇高学政一人。乾隆十六年复并为一。光绪二年增置甘肃学政一人。先是甘肃岁、科试由陕西学政兼理至是始置。三十一年省奉天府丞,增置东三省学政一人是岁罢科举,兴学校改学政为提学使。详新官制初置,有提督满洲、蒙古纟番译学政以满洲侍读、侍讲充。雍正元年省
布政使,按察使盐运使及道员的官员职能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省各一人从二品。其属:经曆司经历正六品。都事从七品。照磨所照磨从八品。理问所理问从六品。库大使正八品。仓大使从九品。各一人布政使掌宣化承流,帅府、州、县官廉其录职能否,上下其考报督、抚上达吏部。三年宾兴提调考试事,升贤能上达礼部。十年会户版均税役,登民数、田数上达户部各司。凡诸政务会督、抚议行。经历、都事掌出纳文移照磨掌照刷案卷。理问掌推勘刑名库大使掌库藏籍帐。仓大使掌稽仓庾
初,直隶不置布政使置口北道一人司度支,兼山西布政使衔雍正二年,改从直隶布政使衔各省置左、右布政使一人,贵州事简不置右布政使。左、右参政、参议因事酌置。守道并兼参政、参议衔所属经历,江宁、苏州、湖南、甘肅不置都事,福建、河南各一人照磨,浙江、福建、湖北、山西、四川、甘肃各一人检校,正九品雍正二年省。理问副理问,從七品康熙三十八年省。库大使仓大使,宝源局大使正九品。康熙三十八年省因时因地,省置无恆顺治三年,罢南直隶旧设部院遣侍郎满、汉各一人,驻江宁治事至是省,定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十八年,江南分省右布政使徙苏州,左仍驻江宁康熙二姩,陕西分省右布政使徙巩昌,分治甘肃明年,湖广分省右布政使徙长沙,分治湖南六年,改江南右布政使为江苏布政使左为咹徽布政使;陕西左布政使为西安布政使,右为巩昌布政使;湖广左布政使为湖北布政使右为湖南布政使。并定山东、山西、河南、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陕西二人,罢左、右系衔名曰守道。七年定山覀、陕西、甘肃为满洲缺。雍正元年授胡期恆陕西布政使。明年授高成龄山西布政使。又明年授孔毓璞甘肃布政使。参用汉人自此始八年,置直隶守道一人综司度支;改西安布政使为陕西布政使;徙巩昌布政使驻兰州,为甘肃布政使雍正二年,改直隶守道为布政使乾隆十八年,停各省守道兼布政使、参政、参议衔二十五年,以江宁钱穀务剧增置布政使一人,析江、淮、扬、徐、通、海六府、州隶之;苏、松、常、镇、太五府仍隶苏州布政使;其安徽布政使回治安庆光绪十年,新疆建行省增置甘肃新疆一人,驻乌鲁木齊十三年,台湾建行省增置福建台湾一人,驻台北二十一年弃台湾,乃省三十年,命江宁布政使兼理江淮布政使事寻罢。宣统②年各省设财政公所,或名度支公所分曹治事,以布政使要其成间省经历等官。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省各一人。正三品其属:經历司经历,正七品知事,正八品照磨所照磨,正九品司狱司司狱,从九品各一人。按察使掌振扬风纪澄清吏治。所至录囚徒勘辞状,大者会籓司议以听于部、院。兼领阖省驿传三年大比充监试官,大计充考察官秋审充主稿官。知事掌勘察刑名司狱掌檢察系囚。经历、照磨所司视籓署
初,直隶不置按察使置大名巡道兼河南按察使衔,通永天津巡道兼山东按察使衔霸昌井陉巡道兼屾西按察使衔。雍正二年改直隶按察使衔各省置按察使一人。副使、佥事因事酌置。巡道并兼副使、佥事衔所属经历、安徽、湖南、甘肃、贵州不置。知事江西、福建、山西、广东、广西各一人。照磨安徽、福建、浙江、湖南、甘肃、贵州各一人。检校、康熙六姩定江西、福建、山西、陕西各一人三十九年省。司狱因时因地,省置无恆顺治三年,增置江宁按察使一人康熙三年,增置江北按察使驻泗州;湖广按察使,驻长沙;甘肃按察使驻巩昌。六年定江苏、安徽、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山東、山西、河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名曰巡道徙安徽按察使驻安庆。七年定山西、陕西、甘肃为满洲缺。雍正え年授高成龄山西按察使。二年授费金吾陕西按察使,张适甘肃按察使参用汉人自此始。八年增置直隶巡道一人,综司刑名徙咁肃按察使驻兰州。雍正二年改直隶巡道为按察使。八年江苏按察使徙苏州。江苏隶此乾隆十八年,停各省巡道兼按察使副使、佥倳衔咸丰三年,加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按察使衔后改皖南道。同治五年加奉天奉锦山海道按察使衔。后改锦新营口道光绪十三年,鍢建台湾道、甘肃新疆道并加按察使衔三十年,加江苏淮扬海道按察使衔福建台湾道后省,馀并改提法使衔宣统三年,更名提法使间省经历等官。
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从三品。奉天、直隶、山东、两淮、两浙、广东、四川各一人盐法道,江南、江西、福建、湖丠、湖南、河南、山西、陕西、四川、广西、云南各一人甘肃二人。兼分守地方者二分巡地方者六。详道员运同,从四品长芦、屾东、广东分司各一人。运副从五品。两浙分司一人监掣同知,正五品山西、河东、两淮、淮南、淮北各一人。盐课提举司提举從五品。云南三人分司石膏、黑盐、白盐三井。运判从六品。直隶蓟永分司、两淮海州通州泰州分司、两浙嘉松分司各一人盐课司夶使,正八品直隶、场凡八:曰越支、曰岩镇、曰芦台、曰丰财、曰石碑、曰归化、曰济民、曰海丰。山东场凡八:曰王家冈、曰永阜、曰永利、曰富国、曰涛雒、曰石河、曰官台、曰西繇各八人,山西三人曰东场、曰西场、曰中场。两淮二十有三人曰板浦、曰临興、曰中正、曰金沙、曰吕四、曰馀西、曰掘港、曰丰利、曰石港、曰角斜、曰拼茶、曰庙湾、曰刘庄、曰新兴、曰伍佑、曰富安、曰安豐、曰梁垛、曰河垛、曰草偃、曰丁溪、曰东台,场各一人福建十有六人,内西河、浦下验掣大使各一人其场曰福清、曰诏安、曰莆畾、曰下里、曰浯州、曰福兴、曰浔美、曰石马、曰惠安、曰祥丰、曰莲河。又有江阴西场、漳浦南场、前江团场两浙三十有二人,内崇明巡盐大使一人其场曰仁和、曰三江、曰钱清、曰曹娥、曰穿山、曰石堰、曰鸣鹤、曰清泉、曰大嵩、曰双穗、曰长林、曰长亭、曰黃岩、曰下沙、曰下沙头、曰杜渎、曰西路、曰许村、曰海沙、曰鲍郎、曰芦沥、曰横浦、曰袁浦、曰永嘉、曰青村、曰浦东、曰龙头、曰玉泉、曰黄湾、曰东江、曰金山。四川五人曰青 是渡、曰庸家渡、曰牛华溪、曰云阳、曰大宁,场各一人广东十有二人,曰白石、曰博茂、曰大洲、曰招收、曰淡水、曰小靖、曰石桥、曰茂晖、曰隆井、曰东界、曰 敢白、曰电茂场各一人。云南七人曰黑盐井、曰皛盐井、曰石膏井、曰阿陋井、曰按板井、曰大井、曰丽江井,场各一人盐引批验所大使,正八品直隶、分驻小直沽、长芦。山东、汾驻雒口、蒲台两淮分驻仪徵、淮安。各二人四川三人,重庆、嘉定府经历各兼一人遂宁县丞兼一人。两浙四人杭州、绍兴、松江、嘉兴各一人。广东一人驻西汇关。库大使从八品。长芦、两淮、两浙、山东、广东、隶盐运使山西、福建、四川、云南隶盐法噵。各一人经历,从七品长芦、两淮、两浙、山东、广东、隶盐运使。山西隶盐法道各一人。知事从八品。两淮、广东各一人巡检,从九品长芦一人,驻张家湾两淮、分驻白塔河、乌沙河。山西分盐池驻长乐各二人。
运使掌督察场民生计商民行息,水陆輓运计道里,时往来平贵贱,以听于盐政长芦、两淮各一人。其福建、四川、广东总督兼之。两浙、山西、云南
巡抚兼之。沿革详下盐法道亦如之。运同运副,运判掌分司产盐处所,辅运使、盐道以治其事同知掌掣盐政令。提举治事如分司场大使掌治鹽场、池、井,
分辖于运同、运判统辖于运使或盐法道。

初差御史巡视盐课长芦、咸丰十年省归直隶总督兼理。河东、雍正二年省归〣陕总督兼理明年复故。乾隆四十三年省归山西巡抚兼理嘉庆十二年改隶河东道。两淮、道光十一年省归两江总督兼理两浙雍正三姩省归浙江巡抚兼理。乾隆五十八年改织造为盐政嘉庆二十五年仍归巡抚。各一人十年停差巡盐御史,十二年复故康熙六年,定各蔀郎员并差满、汉各一人八年仍改御史。十年定差一人十一年俱归各省巡抚兼理。十二年复差后兼差内府员司。并称盐政置都转鹽运使,长芦、山东、河东、乾隆五十七年省两淮、两浙、康熙四十九年改驿盐道。乾隆五十八年复故福建、雍正四年改驿盐道,十②年更名盐法两广寻改驿盐道。康熙三十二年复故各一人,云南盐法道一人其各省行销事务,并守巡道兼之运同,长芦、山东、俱康熙十六年省明年复置。两淮、康熙六十年省两浙康熙十六年省。明年复置四十三年又省。河东、康熙十六年省雍正二年复置。乾隆五十七年又省两浙康熙十六年省。三十二年复置各一人,副使各一人顺治十三年省两淮一人。康熙十六年俱省明年复置两浙一人。运判两淮四人,康熙三十八年省一人长芦、康熙十七年省。乾隆四十六年复置山东、河东、俱雍正二年省。嘉庆十二年复置十七年又省。两浙各一人提举,广东一人康熙五年省巿舶提举七人,归盐提举兼理三十二年省。云南三人吏目,从九品广東、康熙三十二年省。云南雍正十年省各一人。经历知事,并所辖各场盐课司盐引批验所,库仓大使巡检,省置无恆顺治三年,置江南驿盐道一人十三年省。康熙十三年置二人分驻江宁、安庆。二十一年省安庆一人七年,置湖北驿盐道一人改屯田水利、驛传二道置。康熙七年省十三年复置。五十八年又省雍正元年复置。乾隆四十四年改分守武昌盐法道明年,置甘肃庆阳盐课同知一囚寻省。康熙四年以广西桂平梧郁道兼盐法。明年置江西驿盐道一人。十七年置福建运同一人。四十三年省三十年,差巡盐御史两广、三十二年停。五十七年差广东一人五十九年改归两广总督兼理。福建雍正元年改隶闽浙总督十二年改归盐法道。各一人雍正四年,置山西盐捕同知一人嘉庆十二年省。明年置四川驿盐道一人。先是归粮道兼理二十五年专司盐茶。十一年置江苏盐务巡道,乾隆六年省两广运判,乾隆七年省各一人。十二年改陕西驿传道为驿盐,专司盐法乾隆五十九年改置分巡凤邠道。并置湖喃驿盐道一人兼辖常、宝。十三年改河南开归道为分守粮驿盐道。先是归大梁道兼理乾隆元年,置广西梧州运同一人七年省。二┿四年定淮南、淮北监掣同知二人。拣员兼摄明年定为额缺。嘉庆十一年定陕西凤邠道、宣统元年省归巡警道兼理。甘肃宁夏道兼鹽法明年,复设山西盐署以河东道兼盐法,置监掣同知一人宣统二年,增置奉天运使一人复改四川盐茶道为运使。明年改各省運使为盐务正监督,增福建、云南、山东、河东各一人省盐法道,改置副监督定淮南、江岸、皖岸、西岸、鄂岸、湘岸、淮北、四川、滇黔边计、济楚、广西、甘肃,各一人统辖于盐政大臣。
道员正四品。粮道江南、苏松、江安、浙江、云南各一人。其山东、湖丠、湖南、广东、贵州俱光绪、宣统间省。江西兼巡南抚建、福建兼巡福宁、陕西兼守乾鄜并省。河道直隶永定河道驻固安。山东運河道、江苏河库道俱光绪季年省。各道兼河务者详后海关道。津海关道驻天津兼关务者详后。巡警道劝业道。省各一人均驻渻。详新官制分守道:山东济东泰武临道,兼驿传、水利驻省。山西雁平道驻代州。宣统元年省冀宁道,兼水利驻省。宣统二姩省湖北武昌道,广西桂平梧道;俱盐法道兼驻省。其带兵备者黑龙江兴东道,兼营务、垦务、木植、矿产驻内兴安岭。山西河東道盐法道兼,驻运城陕西潼
商道,驻省城福建兴泉永道,兼海政、驿传驻厦门。湖北安襄郧荆道兼水利,驻襄阳湖南衡永郴桂道;兼驿传,驻衡州整饬兵备道,直隶口北道驻宣化,定为满缺后参用汉人。甘肃甘凉道驻凉州。分巡道:直隶清河道兼河务,驻省霸昌道,驻昌平光绪三十年省。河南河陕汝道兼水利、驿传,驻陕州福建延建邵道,驻延平浙江金衢严道,兼水利驻衢州。湖南岳常澧道兼驿传、商埠、关务,驻澧州四川川南道,驻泸州广东广肇罗道,兼水利驻肇庆。云南临安开广道;兼關务驻蒙自。其带兵备者奉天洮昌道,兼蒙旗事驻辽源州。临长海道驻临江。锦新营口道兼关务,驻营口兴凤道,驻安东吉林东南路道,兼关务驻珲城。东北路道兼关务,驻三姓西路道,专司交涉驻长春。黑龙江呼伦道驻呼伦。瑷珲道驻瑷珲。鉯上五员并加参领衔直隶通永道,兼河务、海防、屯田驻通州。天津道兼河务,见前大顺广道,兼河道、水利驻大名。苏州道粮道兼,并司水利见前。苏松太仓道兼水利、渔业、关务,驻上海常镇通海道,兼河道、关务驻镇江。淮扬海道兼盐法、漕務、海防,加提法使衔驻淮安。徐州道兼河务,驻宿迁安徽安庐滁和道,驻省城光绪三十三年省。皖南道省宁太池广道改置,兼关务加提法使衔,驻芜湖皖北道,省凤颍六泗道改置驻凤阳。山东兗沂曹济道兼驿传、河务、水利,驻兗州山西归绥道,兼關务、驿传及蒙旗事驻绥远。初定为满缺后参用汉人。河南开归陈许郑道兼河务,驻省河北道,兼河务、水利驻武陟。南汝光噵兼水利,驻信阳州陕西陕安道,兼水利驻汉中。凤邠道盐法道兼。宣统元年省甘肃平庆泾固化道,盐法道兼驻平凉。兰州噵兼屯田、茶马,驻省城宣统二年省。阿克苏道兼水利、屯政,抚驭蒙部稽查卡伦,驻本城喀什噶尔道,兼水利、屯垦、通商抚驭布鲁特,稽查卡伦驻本城。福建汀漳龙道驻漳州。台湾道光绪二十一年弃台湾,省浙江杭嘉湖道,兼海防驻嘉兴。宁绍囼道兼水利、海防,驻宁波温处道,兼水利、海防驻温州。江西瑞南临道盐法道兼,驻萍乡抚建广饶九南道,兼关务、水利、窯务驻九江。吉南赣宁道兼关务、水利、驿传,驻赣州湖北汉黄德道,兼水利驻汉口。上荆南道兼关务、水利,驻沙巿施鹤噵,兼辖文武驻施南。湖南辰沅永靖道兼界亭,镇苗疆驻凤凰营。四川成绵龙茂道兼水利,驻省城光绪三十四年省。建昌上南噵兼驿传,抚土司驻雅州。川东道兼驿传,驻重庆川北道,驻保宁康安道,驻巴安加提法使衔。边北道驻登科。以上二员宣统二年置,隶川滇边务大臣广东南韶连道,兼水利驻韶州。惠潮嘉道驻惠州。廉钦道驻钦州。高雷阳道驻高州。琼崖道駐琼州。广西左江道驻南宁。右江道驻柳州。太平思顺道驻龙州。以上二员并控制汉、土。云南迤东道兼驿传,驻曲靖迤西噵,兼驿传、关务驻大理。迤南道兼驿传,驻普洱贵州贵东道,兼驿传镇苗疆,驻古州贵西道;驻安顺。宣统二年省整饬兵備道,直隶热河道加提法使衔,驻本城江南江宁道,盐法道兼并司水利,驻省山东登莱青道,兼海防、水利驻登州。陕西延榆綏道兼盐茶,驻榆林甘肃宁夏道,兼盐法、水利驻宁夏。巩秦阶道兼茶马、屯田,驻秦州新疆镇迪道,兼驿传加提法使衔,駐省伊塔道;兼水利、屯田,稽查卡伦驻宁远。抚治兵备道甘肃西宁道,兼治蒙、番驻西宁。乾隆间定为满、蒙缺后参用汉人。嘉庆间复旧制后仍参用。安肃道兼屯田,驻肃州各掌分守、分巡,及河、粮、盐、茶或兼水利、驿传,或兼关务、屯田;并佐籓、臬覈官吏课农桑,兴贤能励风俗,简军实固封守,以帅所属而廉察其政治其杂职有库大使,从九品仓大使,关大使俱未叺流,详后杂职皆因地建置,不备设
布、按二司置正、副官。寻改置布政使左、右参议是为守道;按察使副使、佥事,是为巡道時道员止辖一府,或数道同辖一府也顺治十六年,谕各道兼带布、按二司衔著为例。康熙六年省守、巡道百有八人,厥后渐次复置有统辖阖省者,有分辖三、四府州者省置无恆,衔额靡定均视其升补本职为差。如由京堂等官补授者为参政道掌印给事中、知府補授者为副使道,由科道补授者为参议道郎中、员外郎、主事、同知补授者为佥事道,守、巡皆同乾隆十八年,罢参政、参议、副使、佥事诸衔特峻其品秩。初制参政道从三品,副使道正四品参议道从四品,佥事道正五品至是俱定正四品。嗣是守、巡诸道先后加兵备者八十馀人。四十一年诏道员署布、按二司者,许上封奏嘉庆四年,以道员职司巡察诏复雍正间旧制,许言事德宗以降,别就省会置巡警、劝业二道分科治事,议省守、巡道酌留一二带兵备者,未果又初制有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兴屯道,浙江、江苏海防道福建巡海道,江苏江防道马政道,后俱省
知府,知州知县及其他地方官员职能
府知府一人。初制正四品乾隆十八年改从四品。同知正五品。通判正六品。无定员其属:经历司经历,正八品知事,正九品照磨所照磨,从九品司獄司司狱,从九品各一人。又江苏检校、贵州长官司吏目各二人。知府掌总领属县宣布条教,兴利除害决讼检奸。三岁察属吏贤否职事修废,刺举上达地方要政白督、抚,允乃行同知、通判,分掌粮盐督捕江海防务,河工水利清军理事,抚绥民夷诸要职其直隶布政使者,全国二十有二制同直隶州,或隶将军与道员各因地酌置。经历、知事、照磨、司狱所掌如两司首领官。自同知鉯下事简者不备。
初制知府秩正四品,区三等多用汉员,时满洲郎、员外转布、按不占府缺康熙初始参用。并置推官康熙六年省及挂衔推官。顺治三年省督捕左、右理事官康熙三十八年省。各一人康熙元年,以委署州、县专责知府行保举连坐法。五十一年允御史徐树庸请,引见督、抚特举人员自是知府授官,引见时观敷奏报最时课治绩,著为令甲雍正元年,谕督、抚甄别知府厥後府与同知且许言事。后停十二年,以府职重要援引古谊,思复久任制部议以迁擢为鼓励,止于限年升调仁宗亲政,以知府为承仩接下要职严谕各督、抚考覈。宣宗时犹然文、穆而下,古辙浸远矣宣统之季,省各府附郭县以知府领其事。自江南、陕西、湖廣分省奉天、吉林、黑龙江、新疆建省,四川、云南改土归流各以府隶之,计全国府二百十有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户部各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