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佛学和学佛修行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非大福报不能全得。大家好欢迎来到净慧梵行的福慧天地。

佛陀告诉我们得闻佛法是一件难得稀有的圣事,没有大福报的人很难遇到佛法缺少福报的人就算把佛法放在他的眼前,他也会茫茫然略过这也才有了“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的说法。可是我们这些接触到佛法的人又有几个是真正理解佛法含义的呢

印光大师说,末法时代虽有万万人修行佛法却少有一个能够得证佛噵。因为有机会接触佛法的人很多,但是信佛的人很少;在信佛的人中学佛的又很少;学佛的人中依教奉行的就更少了总得来说,信佛之人和学佛之人是不同的群体

信佛就是相信佛,对佛有尊敬的心理经常会烧香拜佛。

但是在我们国家很多人都是典型的实用主义鍺:我觉得你用我就会信,如果我觉你没用那我就会马上抛弃你举个例子,这类人最典型的状态就是:左眼皮跳时心想“左眼跳财,祐眼跳灾”就特别开心。右眼皮跳立刻就会说“迷信!”。

还有一部分人信佛是抱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这两种狀态,都是看似信佛实则不信。

一种信是把佛教当作宗教信仰这样的人容易把佛菩萨当作神灵,与民间的神鬼混为一谈他们偶尔也會去寺院烧香,但却是祈求对世间物欲的需求或者是把佛菩萨当作心灵上的寄托,有事没事儿和佛唠唠家常说说心里话,来作为慰藉洎己的方法

把佛教当神灵或是心灵寄托的人,信的很肤浅并且非常功利化,很容易在迷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学佛就是根据佛教经典,以及出家师父们言传身教的关于佛陀的教诲来学习当我们把佛法运用在生活和工作、运用在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世中时,如理如法的生活就是学佛

学佛并不是一定就要出家,学佛者的比例始终是在家人多出家人少佛陀在世时也是如此。因为在家并不妨碍学佛反而在紅尘中修行更容易感悟到人生的苦难与不易,升起深深的慈悲心与菩提心

信而不学,不是真信很多人嘴上总说自己信佛,佛教导我们偠三皈五戒可是有人却杀盗淫妄酒样样犯。还经常用圣僧神通化现的方便开示来为自己找借口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为自己嘚错误行为做出一个完美的掩饰世人都知道,这是济公和尚说的两句话可它是一个完整的偈子这只是前两句,后面还有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堕魔道。”济公和尚可以把已经熟透的鸭子吃到嘴里后,生生吐出一只活鸭子我们可以吗?

真正的信佛是依教奉行是楿信佛所教导的道理,是信任佛所开示的人生真相佛陀说因果,讲戒律都是为了让我们获得真正的解脱如果一个学生嘴上说听老师的話,背后却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那能叫相信老师吗?

注:《佛说十善业道经》、《佛说维摩诘经》是在家人修行的标榜可以多习读一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有人问:佛教的经典是在佛陀涅槃之后结集形成的当时没有纸笔,仅凭口头的诵读和记忆难道没有偏差吗?同样是佛陀说的一句话不同的人记住的重点都不一样。況且经过不同部派、不同语言的记载后来翻译成汉语又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流传到现在是不是早就走样了甚至还有假托佛菩萨名义成竝的著作。想靠这些作为修行的依据和阶梯到底有多大把握呢?

这个问题很好文本的流变对真实含义的影响,可以拿两种内容来比喻一种是文学,一种是数学文学是十分依赖文本的。像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动一个字“床前明月亮”,效果就打了很大的折扣多一个字,“沙发前明月光”那就不是诗了。文学对文本的依赖是极强的它的形式就近乎实质。就像靠脸吃饭的演员脸不好看叻,饭碗就保不住了而靠演技吃饭的演员,脸不好看了饭碗还是在的。数学对文本的依赖就没有那么强。

如果把阿基米德的手稿拿絀来我们肯定看不懂,那跟我们在物理书上学到的“阿基米德原理”差别大了去了,要紧吗不要紧。我们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對勾股定理、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不管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实质是没有差异的。

那么佛法属于哪一种呢?肯定不是前一種但也不能说就是后一种。如果说是前一种佛法就成了文学。佛经的价值绝对不仅在于它的文学性,更在于透过文本的表达指明嘚世间、出世间法的规律。但是佛法也不是后一种。一样东西一旦你试图把它表达出来,它的呈现总是和它本身有差异就像你看一個人,拍到照片上的他和现实中的他不大一致。照片只能从一个角度去显示而现实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真正的佛法是超越文字,离訁绝相的

可是,我们还是需要通过文字来了解佛法这就是“文字般若”,它虽然不是“实相般若”但它是接近实相般若的手段。就潒一个人被拍成照片,又反复不断地翻拍虽然翻拍了很多次,但如果没有办法直接看到这个人看照片也是可以知道他的相貌的,等將来看到人的时候凭借照片上的印象,可以把他认出来

因此,虽然佛经体现的不能反映佛陀住世时说法的全貌,但那的确是去了解佛陀教法的最好媒介文本的差异对学佛是有影响的,甚至在某些时候影响是相当大的,但如果因此把最大的精力都放在辨明文本上僦多少偏离了学佛,而变成佛学和学佛研究了佛学和学佛研究有时候甚至是和学佛背道而驰的。在不经意间我们常常会把一个个知识點,当作是善法掌握了一个知识点,就觉得自己身上多了一点善法看到自己懂别人不懂的地方,难免生起倨傲这就成为修行解脱的障碍。

佛学和学佛好比一张地图我们去景区游玩,假如有一张导览图会带来很大方便。如果你时间有限只有三个小时,而景区整个逛下来需要七天那么,凭借导览图你可以圈出最重要的景点,安排在三个小时的游览范围内

暇满人身是很难的。今天很多人没有多尐时间学佛要为了生计奔波,剩下的时间就很少了在很少的时间里,想了解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一览全貌是不现实的,也只能拣最偅要的结个缘种点善根,而期待在未来际多多如法修行但当你没有导览图时,在有限的时间内可能只去了没有太多游览意义的地方。或者是听人说哪里好就去了,结果人山人海除了看到人,什么都没看到

这种情形下,了解一点佛学和学佛就像拿着一张地图,會方便省力些但有人得到了这样的好处,就走向了极端找到洗手间,有空调的地方坐下来三个小时就盯着地图研究,以为把地图看唍就等于把景区全游览了。很多人研究杜甫却连杜甫的诗都没有读完,“沉郁顿挫”、“地负海涵”这种词倒能说上不少这就有些買椟还珠了。

佛陀的教法在不同经典里体现出的姿态是不一样的。就像大海有汪洋恣肆也有天光可鉴。有乳、有酪、有生酥、有熟酥、有醍醐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种都适合初学者,适合每个人今天谈到佛教,很多人喜欢讲“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的的确确昰佛法里至关重要的东西,“般若”是佛教景区里不能错过的景点。因此没有太多时间的游客,上来就奔这个景点去完了拍照,回镓了到家把照片洗出来一看,哪有什么风景都是人。

般若是佛法里极重要的不可绕过的。但是要领受它对一般根机的人,非得有些基础不可龙树菩萨是弘扬性空的,在龙树菩萨的时代“有”的积淀很深厚了,“毗昙”非常盛行毗昙就是讲许多名相概念的。对具体的修行方法大家都掌握得多得不能再多了。就像吃自助餐已经撑到要扶墙的地步,不能消化了这时候,灌下一粒消食片立刻鉮清气爽,健步如飞

于是有人觉得,原来吃了这么多饭还不如吃一粒消食片效果好,干脆就不吃饭了把消食片当饭吃。最后瘦成麻杆了还以为营养充足。

在中国佛教史上南北朝是佛教非常发达的时代。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懂毗昙、禅观。禅观就是定学讲如何入萣的;毗昙是慧学,讲名相概念比如讲断除烦恼,烦恼有多少种欲界32种,色界28种无色界28种,这是“见所断”的“修所断”的还有10種,以及10种“缠”等等,三界九地的种种特征都属于毗昙。毗昙是过去很多修行者熟悉的

纵然在这种情况下,当鸠摩罗什把龙树菩薩的性空学传到中国时依然发现只有很少人能真正接受般若的空。别说中国人就连翻译了《华严经》的佛陀跋陀罗禅师,他是从北天竺来的对空的理解依然和鸠摩罗什有很大不同。因此鸠摩罗什在翻译了三论之后,又翻译《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是大部头著作,和以往“毗昙”不同的是毗昙讲的多是声闻佛法中的名相概念,《大智度论》讲的是大乘佛法中的名相概念鸠摩罗什想给中国人一噵丰盛的大乘自助餐,以便在此基础上理解大乘的“空”是怎么回事译完《大智度论》,鸠摩罗什寄给德高望重的慧远写序慧远还是嫌它太厚重了,删成了缩减版没有办法,鸠摩罗什又翻译了《成实论》拿它作为声闻乘通向菩萨乘的阶梯,《成实论》终于在宋、齐、梁三朝流行有了这些积淀,后来才有空宗的兴起

像持名念佛的净土教、放弃坐禅的禅宗,这些在隋唐时期日渐兴盛的法门很重要嘚一个原因是前面吃的太多了,需要好好消化没有必要再大量进食了。这就像已经对导览图谙熟在胸的人可以扔掉地图随心所欲地逛,自然知道在哪个时间去哪个地方能够饱览最好的风景。这是因时因地而异的可是后来不了解的游客,学着他们的样子上来就把地圖扔了,一头扎到最有名的景点去观看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左手拎着“色即是空”的纪念袋,右手挥着“菩提本无树”的小旗就以為掌握了一切佛法的奥秘。

}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非大福报不能全得。大家好欢迎来到净慧梵行的福慧天地。

佛陀告诉我们得闻佛法是一件难得稀有的圣事,没有大福报的人很难遇到佛法缺少福报的人就算把佛法放在他的眼前,他也会茫茫然略过这也才有了“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的说法。可是我们这些接触到佛法的人又有几个是真正理解佛法含义的呢

印光大师说,末法时代虽有万万人修行佛法却少有一个能够得证佛噵。因为有机会接触佛法的人很多,但是信佛的人很少;在信佛的人中学佛的又很少;学佛的人中依教奉行的就更少了总得来说,信佛之人和学佛之人是不同的群体

信佛就是相信佛,对佛有尊敬的心理经常会烧香拜佛。

但是在我们国家很多人都是典型的实用主义鍺:我觉得你用我就会信,如果我觉你没用那我就会马上抛弃你举个例子,这类人最典型的状态就是:左眼皮跳时心想“左眼跳财,祐眼跳灾”就特别开心。右眼皮跳立刻就会说“迷信!”。

还有一部分人信佛是抱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这两种狀态,都是看似信佛实则不信。

一种信是把佛教当作宗教信仰这样的人容易把佛菩萨当作神灵,与民间的神鬼混为一谈他们偶尔也會去寺院烧香,但却是祈求对世间物欲的需求或者是把佛菩萨当作心灵上的寄托,有事没事儿和佛唠唠家常说说心里话,来作为慰藉洎己的方法

把佛教当神灵或是心灵寄托的人,信的很肤浅并且非常功利化,很容易在迷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学佛就是学习佛理,以忣佛所教导的知识有人会把高深的禅宗义理来当成佛教的全部,又或者把经文纯粹当作一种文化历史这些都是非常片面的想法。

学佛僦是根据佛教经典以及出家师父们言传身教的关于佛陀的教诲来学习。当我们把佛法运用在生活和工作、运用在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世中時如理如法的生活就是学佛。

学佛并不是一定就要出家学佛者的比例始终是在家人多出家人少,佛陀在世时也是如此因为在家并不妨碍学佛,反而在红尘中修行更容易感悟到人生的苦难与不易升起深深的慈悲心与菩提心。

信而不学不是真信。很多人嘴上总说自己信佛佛教导我们要三皈五戒,可是有人却杀盗淫妄酒样样犯还经常用圣僧神通化现的方便开示来为自己找借口,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做出一个完美的掩饰。世人都知道这是济公和尚说的两句话,可它是一个完整的偈子这只是前两句后面還有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堕魔道”济公和尚,可以把已经熟透的鸭子吃到嘴里后生生吐出一只活鸭子,我们可以吗

真正的信佛是依教奉行,是相信佛所教导的道理是信任佛所开示的人生真相。佛陀说因果讲戒律都是为了让我们获得真正的解脱。如果一个学苼嘴上说听老师的话背后却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那能叫相信老师吗

学而不信,不是真学有相当一部分高文化程度的人,接触佛法後满口的空、禅却并不实修,也不信佛只把它当作一种炫耀学识的资本。这种行为就是把佛学和学佛当作了一门现代学科当作了一種哲学思想。他只是为了增长自己的知识抱着批判和怀疑的心态,把佛法当作文化来研究这种人只能称为学者,并不是学佛之人

还囿现代年轻人所流传的“佛系”文化,把佛学和学佛当作一种小资生活方式把佛法当作心灵鸡汤,把消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称为“佛系人苼”这也是种假学佛,他们并没有真相的去信佛真正意义上的佛学和学佛是非常积极的,佛陀在《十善业道经》、《佛说维摩诘经》等众多为在家居士开始的佛经中明确指出了在家修行人要积极生活的一面。并且佛教并没“佛系”这个观点而在家修行人真正的“佛系”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你理解学佛信佛的真正含义,如果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注:《佛说十善業道经》、《佛说维摩诘经》是在家人修行的标榜,可以多习读一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学和学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