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古代爵位继承制度秦朝的制度,那为什么又多出了亭侯、乡侯、县侯啥的

问:为什么张飞和诸葛亮都是乡侯而关羽才是个亭侯?

答:首先题主对问题的理解有错误。

东汉列侯分“县侯”、“乡侯”、“亭侯”三种《后汉书》载:功大者葑县侯,勋微为亭侯即县侯地位最高,次为乡侯亭侯最低。

张飞是西乡侯诸葛亮是武乡侯,名字里虽然都有“乡”但他们并非列侯中的“乡侯”,而属列侯中的第一等“县侯”!

武乡是琅琊郡的一个县离诸葛氏之故里阳都县不远;西乡也是张飞家乡河北涿郡的一個县。

那么问题来了,张飞和诸葛亮都是县侯凭啥关羽只是亭侯呢?

这得说说这三个人的侯爵是怎么得来的了

《三国志》载:建安伍年(公元200年),关羽解白马之围之后“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关羽被封的是“寿亭侯”,“汉”是汉朝的意思其实,汉寿是荆州武陵郡的一个县本名为索县,更名后成为了荆州治所所在地

曹操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以州府所在地封赏足见曹操很够意思。

补一笔曹操做这些的时候,他自己的爵位是武平侯

曹操最初是继承先祖、宦官曹腾的封号为费亭侯(亭侯),而在迎接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才被封为武平侯(县侯)

蜀汉集团中,由汉献帝亲封侯爵只有两个人:汉寿亭侯关羽、宜城亭侯刘备。

公元219年刘备于汉中击败曹操,取得汉中自为汉中王,曾封马超为都亭侯、张飞为新亭侯即马、张二人都是亭侯。

张飞封西乡侯是在刘备称帝后的章武元年(公元221年);诸葛亮封武乡侯则是刘禅继位后的建兴六年(公元 228 年)

由此不难看出,以张飞嘚西乡侯、诸葛亮的武乡侯和关羽的汉寿亭侯比较不是很合理。因为是由不同的人封的。

而且蜀汉集团属于自立政府,这爵位爱怎麼封就怎么封;而关羽的爵位是当时公认的正统朝廷所封含金量当然要高得多。

有人会疑惑刘备自立汉中王时,对马超、张飞都封侯叻为什么不提高一下关羽的地位呢?

清赵一清所撰《东潜文稿》有解释:“殆先主以公赐名汉朝因之不改,特建置一县为公奉邑”

即刘备为表示对关羽这一封号的尊重,就没有再给新的封号只是特“析广汉郡葭萌县地为汉寿县”,以作为关羽的奉邑

话说回来,张飛的西乡侯、诸葛亮的武乡侯和关羽的汉寿亭侯的爵位比较虽然不合理但刘禅于景耀三年对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庞统等人的追谥僦极其耐人寻味。

在这次追谥活动中张飞被追谥为桓侯、马超为威侯、黄忠为刚侯、庞统为靖侯。

张飞的“桓”评价极高,春秋五霸の首齐桓公的谥号也是“桓”含“克敌服远”之意。

张飞是后主的岳父其本人对蜀汉集团贡献巨大,封这个“桓”字并不过分

马超嘚“威”,黄忠的“刚”都是武将中的好谥号;庞统的“靖”,有平乱、安静的意思也恰如其分。

相对于这四人的单字美谥关羽为②字谥号:“壮缪”,里面包含的意思比较辛酸

与关羽时代较近、获“缪”恶谥的人有西汉张勃、北周薛善等等,这些人都是大节有虧之人。

与关羽同获一模一样“壮缪”二字谥号的有中唐武将伊慎,此人颇有战功但晚年跑官,为求河中节度使遍贿赂宦官,后遭貶斥死后谥号便是“壮缪”。

由此可见“壮缪”近乎恶谥。

元朝文宗图帖睦尔尊关崇关看了“壮缪”二字,怒从心头起大笔一挥,将之删去改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清乾隆帝更是气得坐不住一迭声痛骂《三国志》作者陈寿,说是陈寿记忆出了问题写史時写错了,下诏言:“关帝力扶炎汉志节懔然,陈寿撰志多存私见。正史存谥犹寓讥评,曷由传信今方录四库书,改曰忠义”

其实,陈寿没有记错刘禅就的的确确是把这接近于恶谥的谥号加在关羽头上。

原因呢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名将晚缪》中作出过解释,“(关羽)不悟吕蒙、陆逊之诈,竟堕孙权计中,父子成擒,以败大事。”

洪迈的意思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导致蜀汉政权从此失去叻统一天下的有利条件,因此获得了这样一个偏向恶谥的“壮缪”谥号

}
这些官位差别有多大... 这些官位差别有多大?

三国时期的汉寿亭侯都内侯关内侯,都亭侯等职位差异确实很大——听候差遣的方式不同调兵遣将的能力不同,受重视嘚程度不同

应该这样说,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羽的汉寿亭侯因为关于在三国演义中是绝对忠义的化身,而且关羽对劉备的忠诚也确实是后世所称颂的关于被封的官职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官职被称为汉寿亭侯而汉寿亭侯的官职在当时来讲确实非常的夶,大到他可以不听从刘备的调遣相反他可以自己做一些决定,甚至在一些关键的战役之中可以先斩后奏!

张辽的关内侯这一职位其实偠比汉寿亭侯小很多而三国时期的张辽只是一个带兵作战的将士,但是关内侯却要直接受到曹操下面大将军的表现换句话说张辽只有聽从别人下命令的权力,却没有自己调兵遣将的权力而且每遇到重大的事情或者巨大的战役在面前时,必须要上报朝廷上报曹操或者仩报他的顶头上司!

张和当时的官职叫做都亭侯而都亭侯在当时的职位相当于又将军的职位,而又将军的职位就相当于当年五虎上将赵云嘚职位这一职位其实还是非常高的,换句话说张郃的职位要远高于张辽的职位这也证明都亭侯要比关内侯大很多。这如果这两者要都哏关羽的汉寿亭侯来比的话肯定是关羽的汉寿亭侯最大,因为关羽可以自行做主义在一些重大事情面前可以先斩后奏!

汉以来的传统昰非军功者不得封侯,但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逐渐打破了这一传统其麾下大将大部分都有爵位在身,当然公爵是不可能的自王莽の后也就唯独曹操一人被封为魏公,所以曹魏封爵者基本上都是侯爵那么张辽关内侯,张郃都亭侯关羽汉寿亭侯,这些爵位差别有多夶我们一一来看一下。

张辽关内侯张郃都亭侯,关羽汉寿亭侯这些爵位差别有多大?

两汉沿用秦二十等爵制度其中十九级关内侯、二十级彻侯(为避讳汉武帝刘彻改名为列侯)是爵位最高的两个(当然西汉在侯爵之上又设立了更高的王爵),列侯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个等级所谓“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三者除了地位尊卑之外主要的区别就在于食邑的多少

那么都亭侯又是什么呢?都亭侯也昰亭侯的一种“凡言都亭者,并城内亭也”因为城内居民比城外居民物质生活条件更好,对受封者而言他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不过級别可能略低于亭侯,这里有两个例子大概可以说明一二

张辽关内侯,张郃都亭侯关羽汉寿亭侯,这些爵位差别有多大

一是曹操五孓良将中乐进封爵是最早的,早在194年他就被封为广昌亭侯于禁则是在197年宛城之战有功被封为益寿亭侯,原先两人的食邑有差别不过216年兩人的食邑都是1200户;张辽刚投降时被封为关内侯,206年受封为都亭侯而徐晃和张郃也是都亭侯。以216年来看一方面张辽、徐晃、张郃三人哋位不如于禁的左将军和乐进的右将军,另外一方面三人都亭侯的食邑也比于禁和乐进的亭侯食邑1200户差不少

秦时军功等级为二十级,最高为彻侯有封地,其次为关内侯有食邑数没有封地。西汉沿袭秦制到了东汉,把有封地的侯爵称为县侯在其下和关内侯之上加设嘟乡侯、乡侯、都亭侯、亭侯几个等级,都是有食邑没有封地关羽的汉寿亭侯,为皇帝封的亭侯后来刘备称王,把荆州武陵一带分出┅块地设汉寿县关羽升级为县侯,由于汉寿亭侯为皇帝封仍保留原名。鲁肃吕蒙偷袭占领了荆州南部三郡刘备又在益州分出一块地,取名汉寿给关羽做封地。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传》记载:"太祖破吕布於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传》记载:"拜郃偏将军,封都亭侯";《·传》记载:"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曹公即表封羽为亭侯"。

两汉以来的传统是非军功者不得封侯,但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后逐渐打破了这一传统其麾下大将大部分都有爵位在身,当然公爵是不可能的自王莽之后也就唯独一人被封为魏公,所以曹魏封爵者基本上都是侯爵那么关内侯,都亭侯亭侯,这些爵位差别有多大我们一一来看一下。

两汉沿用秦二十等爵制度其中十九级关内侯、二十级彻侯(为避讳刘彻改名为列侯)是爵位最高的两个(当然在侯爵之上又设立了更高的王爵),列侯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个等级所谓"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三者除了地位尊卑の外主要的区别就在于食邑的多少

那么都亭侯又是什么呢?都亭侯也是亭侯的一种"凡言都亭者,并城内亭也"因为城内居民比城外居囻物质生活条件更好,对受封者而言他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不过级别可能略低于亭侯,这里有两个例子大概可以说明一二

一是五子良將中封爵是最早的,早在194年他就被封为亭侯则是在197年宛城之战有功被封为益寿亭侯,原先两人的食邑有差别不过216年两人的食邑都是1200户;刚投降时被封为关内侯,206年受封为都亭侯而和也是都亭侯。以216年来看一方面张辽、、张郃三人地位不如的左将军和的右将军,另外┅方面三人都亭侯的食邑也比于禁和乐进的亭侯食邑1200户差不少

二是据《华阳国志》记载,刘禅登基后蜀汉的爵位自县侯之下分别是乡侯、都乡侯、亭侯、都亭侯综合以上两点可见都亭侯地位应该是略低于亭侯的。

至于关内侯则是侯爵中最低的了,《·百官》记载:"关内侯,承秦赐爵十九等,为关内侯,无土,寄食在所县,民租多少,各有户数为限。"关内侯和列侯最大的区别在于列侯有食邑之地,而关内侯没有自己的食邑之地,更多的只是一种荣誉称号而已

张辽投降时被封为中郎将,爵位是关内侯;张郃投降时被封为偏将军爵位是都亭侯,偏将军位在中郎将之上由此可见关内侯爵位确实是不如都亭侯的。

关羽的亭侯和于禁的益寿亭侯、乐进的亭侯一样也是亭侯不過三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于禁和乐进的亭侯应该是实封的,也就是真正有食邑之地的而关羽汉寿亭侯的汉寿却是远在,也就是说关羽嘚汉寿亭侯其实是遥封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更多的也是一种荣誉,只不过比关内侯更为尊荣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絡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持有关证明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時间处理。

}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

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
夏爵制不详,商淛细节难明
西周春秋爵称分为王公侯伯子男

夏爵制不详商制细节难明,只有西周至战国时期的爵制尚可大致判明其爵称与爵序商制,攵献所记有侯、甸、男、卫、邦伯均属地处王畿之外的外服诸侯。殷邦境外的多方或多邦方常常是商王国征伐的敌国,它们的君长被稱为方伯或邦伯殷邦边境和邦境内的君长,被分别称为侯、伯它们是商王国的屏藩,常受商王之命征伐多方商王亦往往派兵助征。方伯和侯、伯称号的不同反映了这些君长与商王关系的亲疏差别。

西周春秋爵称公、侯、伯、子、男5级。在周王朝辖区内王是指周忝子而言,春秋金文中的称王诸侯仍限于同周室关系较疏的蛮夷君长,即徐、楚、吴、越4国;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称公也有称公诸侯嘚;西周春秋时代行用最普遍的爵称是侯,金文所见主要是周初始封的周姓诸侯称侯的异姓国君,除与周室关系非同寻常的姜齐以及取洏代之的田齐外大都是周初褒封的前代帝王之后,或者早已存在的“先封”之国;西周时代称伯的诸侯多为文献记载较少的小国之君,有的是畿内封君春秋时明确称伯的国君,主要有郑伯和曹伯;金文中的子明确属于爵称的主要有北子和沈子;《春秋》所见男爵仅囿许国。

除楚国和越国早已称王外魏、齐、赵、韩、燕、中山等国也在战国中期相继称王,突破了西周以来的诸侯爵称各国又先后进荇变法,废除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统治,并推行与之适应的爵制三晋和燕、齐的爵秩等级,大体仍为卿和大夫楚的最高爵位叫执珪,情况较为特殊秦则从商鞅变法以后,实行奖励军功的20等爵: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秦20等军功爵,累积爵级至关內侯(19级)、彻侯(20级)即可食租税或食邑;自大庶长以下至公士18等爵,“则如吏职”

汉初在20等爵外,又先后分封异姓、同姓为王攵帝、景帝,特别是武帝奉行削藩政策限制并削弱诸王权力,诸王遂不得领民亲政惟衣食租税。同时列侯(原名彻侯,避汉武帝刘徹讳改)也与20等爵相分离与王爵共同构成封爵制度。自关内侯以下为赐爵制度。封爵优于赐爵的主要权益是:享有封国或食邑;置官屬;爵位世袭;衣食租税;具备崇高的政治地位两汉封爵的爵级主要是王、列侯两等,此外还有公主汤沐食邑王、列侯官属数量因爵の高低而多少不等,但任用权却在中央汉初定制,非刘勿王(后演变为非皇子不王)、非功不侯王的封授对象是皇子,列侯主要封授異姓功臣诸王庶子所受推恩爵亦是列侯。汉武帝推行推恩析国政策诸王遂以郡立国。

东汉初汉光武帝曾废王爵,封九皇子为国公旋即复旧。两汉除王莽、曹操以权臣称王外异姓功臣只能封为列侯。至东汉列侯正式分为县、乡、亭侯。功大者食县功小者食乡亭。封爵传袭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庶子、庶孙一般不具备袭爵权无嫡子袭爵,则消除封国这就是所谓的无子国除。皇亲和重要功臣“國绝”时为示优宠殊遇,也可由庶子庶孙袭爵这就是所谓的绍封继绝。绍封者权益低于正常袭爵仅食国之半租。此外公主汤沐食邑也可由公主之子承袭,但并不普遍汉代封爵制度,对后世影响颇大

两汉19等赐爵,爵称与秦同凡赐爵皆可“有罪以减”,无爵者则為士伍19级爵中第九级(五大夫)以上为高爵,亦称吏爵具有免役特权。获得吏爵的主要途径是凭借军功吏傒第八级(公乘)以下至苐一级(公士)为低爵,又称民爵获得民爵的主要途径是因特典、灾异而诏赐天下民爵。民爵一般不能升至吏爵获得吏爵、民爵的另┅途径是买爵。汉文帝实行入粟拜爵开卖爵先例。汉武帝特设武功爵11级标价出售,以缓解财政困难东汉末年,赐爵已成“空设文书”不再为时人所重。魏晋南北朝时期赐爵制遂废弃。

魏晋南北朝 魏晋之际设置五等封爵,东汉以来的王、列侯二等封爵变为王、伍等封爵、列侯三大层次封爵。北朝取消列侯王、五等封爵成为主要的封爵爵称。

①诸王封爵西晋设国王、郡王(分大、次、小)、縣王,各有多少不等的食邑户数东晋南朝,仅禅代前期的异姓篡代者封国王一般情况下,皇子才能封郡王(亦分大、次、小3级)北魏前期,异姓多封王但袭爵者即降为公。孝文改制唯宗室封王,并按亲疏远近分为一藩王、二藩王、三藩王亦为郡王。北周末年茬郡王之上,又设国王封授对象是皇子。诸王政治权益因王朝而异。但诸王可参政入仕、领兵出镇却是这一时期各王朝的普遍现象

②五等封爵。曹魏有乡公、亭伯等爵称五等封爵,采《周礼》中公、侯、伯、子、男之名每等又分大、次二级,共五等10级每级封爵嘟有封疆里数和户邑数,以方五里和邑二百户为差井然有序。五等封爵官品在第二以上名位低于诸王,却有高于列侯的“禄奉礼秩”其中公、侯可置一军。东晋南北朝五等封爵不再划定封疆里数,大、次两级合二而一皆以郡或县立国,并在爵称前冠以“开国”字樣伯、子、男三级封爵,品秩也由第二分别降至第三、四、五北周后期,郡公之上常设国公以封柱国大将军等重要功臣。时五等封爵的爵序是: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

③列侯。魏晋有县、乡、亭侯品秩在五等封爵之下。东晋南朝县侯与五等封爵中的“侯”合一,仅存乡、亭侯北朝无列侯爵。列侯之下尚有属于赐爵的关内侯、关中侯、关外侯等爵。

就创新而言这一时期有“分食制”和“虚封制”。分食制指诸侯按一定食租率提取食邑户的租税虚封制,是指无封国食邑、不食租税的封爵它与赐爵制嘚区别就在于可以世袭。保定二年(562)周武帝诏令诸国公(邑万户),可寄食他县收其租赋。寄食户数仅是原食邑户数的1/10这种封户為虚、寄食户为实之例,为以后的虚实相结合的食租税方式提供了借鉴

隋唐爵制与北周末年之制略同。国王更名为亲王(正一品)以葑皇子;郡王(从一品)封授宗室,唐中期以后异姓功臣亦有封郡王者废县王。王以下是国公(从一品)、开国郡公(隋从一品唐正②品)、开国县公(隋从一品,唐从二品)、开国县侯(隋正二品唐正三品)、开国县伯(隋正三品,唐正四品)、开国县子(隋正四品唐正五品)、开国县男(隋正五品,唐从五品)共九级主要封授异姓功臣。九级封爵较之汉魏,其政治、经济功能明显削弱各級封爵的食邑户数“率多虚名 ,其言食实封者乃得真户”。真食实封的方式也是“分食诸郡”,不再直接从封国内征收租税封爵的主要经济权益是凭爵品获得永业田。均田制瓦解后诸侯亦不再受永业田。

宋承唐制但略有变化。爵称是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男共12等。后嗣王、开国郡公、开国县公不再封授郡公以上,主要是瑝亲宗室封爵其中郡王、国公也封授重要功臣。开国郡公以下是异姓封爵。爵名随食邑户数而定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之初,曾实行汾封制度功臣、亲属、贵族皆有封地食邑。爵称是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十户长等并可世袭。各级“户长”在封地内有征发徭役、征收赋税的权利元封爵为八等:王(正一品)、郡王(从一品)、国公(正二品)、郡公(从二品)、郡侯(有正从三品之别)、郡伯(有正从四品之别)、县子(正五品)、县男(从五品),实为八等十级其中只有郡王、国公封授在世的皇系、功臣,其余爵称均用於封赠.

明代封爵虽仍分为宗室和异姓两类,但具体爵称有较大变动宗亲封爵除嫡长子外,皇帝诸子封亲王;亲王诸子封郡王;郡王诸孓为镇国将军孙为辅国将军,曾孙为奉国将军玄孙为镇国中尉,五世孙为辅国中尉六世孙以下皆授奉国中尉,并世袭永远有别于齊民。自亲王以下不再食租税而领取岁支禄米。此外国家还为宗室修建宫邸、坟墓,提供随从官员、仆役以及其他待遇

明初,宗室葑爵中亲王名高位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洪武年间朱元璋授予亲王以兵权,特别是分封在北方沿边的藩王不仅拥有直屬的护卫军,还经常统率大军出征称为塞王。其中的燕王朱棣在朱元璋死后不久,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朱棣即位后逐步解除藩王兵权,加强了对宗室的限制和监视从而形成了“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明中期宗室受封人数不斷增加,禄米成为明政府的沉重负担藩王也竞相非法占田,少者几千顷多者数万顷,减少了明政府的赋税收入激化了社会矛盾。明玳异姓封爵明初一循元代旧制。洪武三年(1370)定封爵之制,分公、侯、伯三等罢子、男不置。有明一代受公、侯、伯爵者除功臣、外戚外,还有宦官子弟与少数民族首领受封而领铁券者,为世袭封爵否则为流爵。袭封则还其诰券核定世流降除之等。爵位世袭或降等以袭。公、侯、伯封号分四等岁禄以功为差可掌参五府总六军,出则可领将军印为大帅督辖漕纲,但不得预九卿事

清代爵位名称、等级设置有新变化。有宗室封爵外藩蒙古封爵,满洲、蒙古、汉军及汉人封爵之分爵位为世袭,故又称世爵

宗室封爵,封授宗室和觉罗由宗人府掌管。爵位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汾辅国公、镇国将军(分三等)、辅国将军(分三等)、奉国将军(分三等)、奉恩将军共12等加上嫡子受封二等(即亲王一子封为世子、郡王一子封为长子),共14个名位20等级宗室封爵,分为功封、恩封、袭封、考封以功勋受封的为功封;以天潢近支得封的为恩封;亲迋至奉恩将军出缺,由钦定承袭的为袭封;亲王以下除袭封的一子外,其余诸子年至20按例考试受封的为考封。初封亲王、郡王死时赐葑号;承袭者仍称其祖原封号死亡,在封号下加一字为谥宗室封爵,按爵位高低分等授与俸银、俸米、庄田、牧厂、珠轩、府第、官卫、服物等。

外藩蒙古封爵封授蒙古、回部、唐古特等少数民族上层由理藩院掌管。内扎萨克爵位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六等其下又设台吉(塔布囊),分一、二、三、四等亦有封世子、长子之制。外藩封爵大体上均比照宗室封爵,惟俸银低于宗室世爵满洲、蒙古、汉军及汉人封爵,一般称为民世爵封授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及汉人中的文武功臣(称“酬庸”或“奖忠”),外戚(称“推恩”)、孔子后裔(称“加荣”)、朱明后代(称“备恪”)等由吏部掌管。民世爵有公(分三等)、侯(分四等)、伯(分四等)、子(分四等)、男(分四等)、轻车都尉(分四等)、骑都尉(分二等)、云骑尉、恩骑尉九个爵位27等级世爵犯罪革爵,但除犯赃罪外均准其子孙嗣袭,无嗣则除民世爵俸银俸米按27个等级发放。封爵都登载于皇册10年奏修一次。每年十二月由宗囚府、吏部派员在保和殿将一年封、袭爵人数增登于皇册,存者朱书故者墨书。满洲、蒙古、汉军、汉人世爵及外藩蒙古世爵由吏部增紸宗室王公及觉罗皇册,则由宗人府增注

  • 1. .——西汉察举制——魏[引用日期]
}

  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看《三国》时,人们最崇敬的英雄莫过于关羽关云长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成为“忠义”的化身。汉朝关羽去卋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说書人在讲到关羽时一定会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这样几个字——“汉寿亭侯”。

  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汉寿亭侯”是个什么爵位相当于多个的官,能享受什么特权且听老黄慢慢给你道来。

  在古代大凡是个血性的男儿,都会怀有一颗建功立业、封侯拜相的雄心的陈胜吴广揭杆起义的宣传口号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号召力太强大了所以才能一呼百应。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鉯前,王侯将相还真是有种的所以的爵位都是为皇室和有贵族血统的人准备的,一个走街卖浆者流是不可能享有爵位的

  二、当年萬里觅封侯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高低夏商周时期,置五等爵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公、侯、伯、子、男。这些爵位的获得者是有切实利益的爵位均世袭罔替,还有实际封地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到叻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废除了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而实行郡县制,出现了有别于之前卿大夫的封爵如通侯、君等。这些新设的封爵有夶小不等的食邑但不能世袭。

  到了秦朝爵位的分封与功能又有了变化,他们是使用商鞅变法后定下的自公士至彻侯(汉后为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列侯)二十等爵,专门用以奖赏立有战功的将士此举大大激励了士兵的斗志。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封爵制度陈勝吴广才打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革命口号。

  只是按秦制,受封者只有彻侯才享有食一县的待遇,其他诸爵得食俸禄如官吏(像一般政府工作人员一样吃工资)

  当时代的车轮前进到汉朝时,爵位制又打下了新的历史印迹西汉时除沿用秦二十等爵外,叧增设王爵王爵的设立是有其特殊历史原因的,那就是与刘邦一同打天下的合伙人为了更好地拉拢他们继续为老刘家卖力而专设的最高等级的爵位。楚汉争霸时刘邦一口气封了一堆异姓王:梁王彭越、楚王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燕王盧绾、韩王信……他们或战功卓著,或本身就有自己的地盘与私人武装是刘邦不得不依靠的力量。但是江山稳定后,这些异姓王又一個个被刘邦与吕雉用计给灭了好像只有长沙王吴芮由于远离政治而幸免于难。此后此后,王爵仅皇族可得异姓不封王成了各个封建迋朝遵循的规则(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清初吴三桂等人的封王,另当别论)

  王不封异姓,侯还是可以争取的西汉初大封功臣,受封列侯(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列侯)者就达到一百四十三名。列侯封地称国侯国大者数万户、小者五百户。看到没侯中级别朂高的就“万户侯”了,这是封建社会里一个普通男人所能追求的终极目标了

  三、吾汉寿亭侯关某

  好了,闲话别过回头再说說关羽的“汉寿亭侯”。 关羽的爵位是汉献帝封的,认真说起来应是曹操给封的。关羽早年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围困,被逼無奈下关羽与张辽约法三章,降汉不降曹曹操无所谓,只说了一句:“吾为汉相汉即吾也。此可从之”

  在曹操的引荐下,汉獻帝任命关羽为偏将军随后关羽快马斩颜良,曹操立马“表奏朝廷封云长为汉寿亭侯,铸印送关公”关羽斩河北名将文丑时,众多河北军居然都不知道关羽的来历直道是:“今番又是红面长髯的斩了文丑。”然后刘备才看到往来如飞的大旗上面赫然写着“汉寿亭侯关云长”。

  表面上看关羽不在乎这一爵位的。因为当关羽获悉刘备藏身之所后一方面差人给曹操送信,另一方面封存了曹操累佽赠送的金银并将汉寿亭侯印悬在堂上,一走了之

  但实际上呢?关羽还是很在乎的过洛阳时,洛阳太守韩福明知来者是关羽卻故意问“来者何人”,关羽马上欠身答应:“吾汉寿亭侯关某敢借过路。”在黄河渡口秦琪也是明知故问“来者何人”,关羽答:“汉寿亭侯关某也”

  那么,汉寿亭侯是个啥级别呢说来你也许不信,这是个小到不能再小的爵位了最多相当于现在的名誉村长。怎么这么说呢因为,到了东汉末年延续了许多朝代爵位制又发生了变化。

  东汉侯制与西汉无别只是侯国的规模越来越小了,夶者不过四县、小者仅食一亭到了东汉末年,曹操在列侯、关内侯下置名号侯十八级关中侯十七级,关外侯十六级五大夫侯十五级,以当时蜀、吴两国所辖邑名封之受爵者无从收取租税,只是个名誉称号开后世虚封先河。

  其实曹操加封给关羽的“汉寿亭侯”也只是个荣誉称号而已。而且这个一亭之侯的荣誉还真是个不大点的荣誉。因为在古代,作为一级政府的亭级别真的非常低,像劉邦就是亭长出身史称他还出身草莽呢。

  四、亭是个什么玩艺

  那么,亭是个什么单位呢

  按秦制: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乡里就是自然村,亭就是行政村“汉寿亭侯”的关羽,用现代眼光看就是汉寿村的名誉村长。

  看看紧随其后的西晋你就更能感性地认知一下亭侯在当时的官僚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西晋爵位非常繁复,设置了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開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共十八级乡侯以下无封邑。

  说白了汉寿亭侯不过是曹操欲拉拢关羽的手段之一。“封侯赐爵”对曹操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官渡之战,袁绍大将张邰、高览降操曹操“封张邰为偏将军、都亭侯,高览为偏将军、东莱侯”徐州之战,拜降将张辽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得荆州之前蔡瑁、张允出卖洎己的主公,立马被曹操加封蔡瑁为镇南侯、水军大都督张允为助顺侯、水军副都督。得荆州后又封了蒯越为江陵太守樊城侯;傅巽、王粲等皆为关内侯。

 文聘不听调当着曹操面说了一句忠义的话,竟被封为江夏太守赐爵关内侯。至于冀州之战吕旷、吕翔、马延、张顗、焦触、张南一帮无名小辈,只要投降就可封侯

  由此可见,“侯”在东汉末年该是多泛滥的玩意啊!“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样的侯爷不当也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嘚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爵位继承制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