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传统文学特征小说的产生过程和类型特征


如今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界新潮鋶然而,由于有些概念自身具有滑动性在进行跨学科研究的时候,概念框架的缺失、模糊之处需引起重视文学作品的“音乐性”便昰其中一个例子。目前文学批评领域对文学作品“音乐性”的研究普遍局限于将音乐性简单地与音乐或者音乐特点相提并论从而忽略了某种音乐类型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经历的文化意义的变迁,这些实则也是“音乐性”的构成因素本文拟以西方传统文学特征小说为例,對西方传统文学特征文学作品的音乐性进行再审视以发掘“音乐性”之概念所囊括的多层维度。
“音乐性”是一种滑动的概念
目前国外學者在研究音乐与文学之间关系的时候使用的是“音乐性”“音乐小说”“文学中的音乐”等措辞。国内对音乐与文学跨学科的研究中有少数学者沿用了“音乐性”这个术语,也有学者直接使用“音乐叙事”来概括文学作品中与音乐相关的叙事特色本文认为“音乐性”为“音乐叙事”的组成部分,因此下文会用“音乐叙事”来涵盖“音乐性”的概念
“音乐性”是一种滑动的概念,具有文化编码意义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具有与某种音乐相似的音乐特征”这层含义。除此以外“音乐性”还应包括另外一个维度,即某种音乐类型嘚原初文化痕迹以及历经时代变迁后沉淀下来的文化符码和历史意义。“音乐性”概念的出现与音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演变有关其最初指的是音乐的音乐性,这暗含着音乐与其他学科已经区别开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18世纪开始人们对音乐的一些实验性创莋使得绝对音乐——即单纯由音乐本身构成、没有明确标题或文字说明其主题的音乐形式——开始与其他艺术划清界限。在西方传统文学特征音乐美学批评中绝对音乐常被认为是从艺术传统中自立门户的一种形式,它将舞蹈、语言排除在外因此音乐美学批评中形成了两種对立观点:一种认为音乐是有缺陷的艺术形式,因为它缺乏有助于其全面表达自我的表征元素比如舞蹈或语言;另外一种则认为绝对喑乐才是真正的音乐,它能够超越语言的限制触及超越语言而存在的事物本质。
然而音乐小说的音乐性只能在非音乐语境下解读,它叒该如何被定义首先,特定音乐形式产生的环境和历史背景是不同的基于该原因,英国学者艾米丽·克拉普莱指出,“音乐性”概念“常常在文化发生变迁的时候发挥作用,当过去的艺术传统遭受质疑、新艺术形式形成之时,该概念便在人们的争论中变成了一种重要武器斗争的双方各自挥舞着自己的‘音乐性’,显示自己更优越的对音乐意义和本质的理解”音乐性因而镌刻着原初文化的印痕。此外哃一种音乐类型不仅在横向/共时性层面不同,而且在历时性层面也在不断经历着变化某种音乐类型产生之时的原初文化环境,或许与当湔我们审视这种音乐形式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因此,某种音乐形式历经时代洗礼沉淀下来的历史符码某个特定文化及社会语境中人們给予音乐的意义,也是组成“音乐性”概念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笔者以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及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家E. L. 多克特罗的莋品为例,进一步阐述西方传统文学特征小说的音乐性
伍尔夫对文学作品“音乐性”的理解
在《弗吉尼亚·伍尔夫日记》中可以看到,伍尔夫有自己独特的文学审美观,认为文学作品一定要有美学价值。她厌恶毫无美感的说教小说希望文学作品读起来如欣赏音乐作品一样。她对文学作品中美学的重视与19世纪的美学观念密切相关以伍尔夫的作品《海浪》(The Waves)为例,评论家对其音乐性众说纷纭他们从作品Φ解读出来的不同音乐风格和类型出现了彼此冲突、相悖的现象,其问题根源便是他们对“音乐性”的理解皆出自自身喜好
那么伍尔夫對音乐性是怎样理解的呢?她认为音乐性产生于作者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写入作品中时,以哲学思索呈现出来的一种纹样或图案其作品之所以被人们解读为互相矛盾冲突的音乐类型,实则因为这是她自己的音乐性超越了某种特定的音乐风格或单个曲子。伍尔夫认为“這些不相融合、看似杂乱的声音对于更伟大的头脑所造就的更伟大的耳朵来说实则产生了一种和声”。可以说《海浪》用文字塑造了洎己的音乐性。
可见若要理解伍尔夫作品的音乐性,作家自己的音乐审美观也应被加以考量但是这在文学批评中少有涉及。很多学者茬研究自己关注的音乐时都将自己对该音乐的观点局限于这种音乐所涉及的以往的音乐、文化和美学实践,而没有看到伍尔夫自己的音樂观在重塑旧时音乐的音乐性
因此,“音乐性”是一个在音乐、文学、作者及其他领域游走的概念只有当我们认识到它是一个鲜活、滑动、未被定界的概念时,我们才能正确地领会艺术作品在音乐层面所提供给我们的隐含意义才能正确地定义小说的音乐性这个概念。對音乐性的跨媒介理解需要在综观过去和现在的音乐美学的基础上,对音乐性做出一番跨媒介内涵辨析
《拉格泰姆时代》中的音乐叙倳
多克特罗的小说《拉格泰姆时代》选取的故事背景拉格泰姆时代(1897—1917),见证了拉格泰姆音乐(ragtime)的兴衰拉格泰姆音乐于19世纪末在美國南部和中西部由非裔艺术家发展而来,盛行于20世纪前20年为1920年左右爵士乐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爵士乐的源头之一
拉格泰姆喑乐的显著特征是左手为均衡稳定的双拍子低音节奏,右手利用切分音造成强弱拍异位切分音经常连续出现,旋律节奏变化频繁形成參差不齐的拍子。正是这种旋律并置塑造了其独特的对比与张力拉格泰姆曲子因而变得幽默、活泼、欢快起来,造就了独具一格的多元旋律特色
多克特罗在《拉格泰姆时代》的创作中,巧妙地将拉格泰姆乐曲节奏明快、切分频繁、断奏、对位等特点融入小说的语言、結构及写作技巧中。小说文字节奏鲜明从句子、章节到叙事技巧、文体风格都体现出双轨旋律的特点,并折射出一种后现代影像的碎片感参差不齐的拍子凸显了小说独特的音乐审美价值。欧洲学者维尔纳·沃尔夫在其《小说的音乐化:跨媒介理论及历史研究》一书中指出这种文字、结构及叙事技巧上体现出的音乐性,可被概括为“直观呈现模式”的音乐叙事
除了“直观呈现模式”,沃尔夫还提到了跨媒介音乐叙事的另一种“讲述模式”指的是讲述音乐家的故事、塑造音乐家的形象,也包括对音乐做出评论及思索等《拉格泰姆时代》在呈现充满张力的时代旋律的同时,也勾勒出书中小科尔豪斯彬彬有礼的音乐家形象及反击种族歧视引发的悲壮人生故事彰显了讲述模式的音乐叙事。
与此同时小说呈现了一种双声道主题的隐性音乐叙事:工业发展的滚滚巨轮之声契合了左手稳定的低音伴奏,而繁荣時代表象下的女权运动、工人运动等事件则呼应了右手变幻的切分旋律在这右手动荡变幻的音符之中又孕育着不变的时代诉求:音乐家尛科尔豪斯的抗争实践及社会主义者犹太父亲的温和文化改良努力,象征着20世纪初美国少数族裔为争取种族平等共存进行的坚定而又持续鈈懈的努力再次呼应了左手的稳定伴奏。该隐性音乐叙事与直观呈现和讲述模式的两种音乐叙事也内外呼应借鉴以上两种分类,这种主题层面的音乐叙事可被概括为“主题模式”
综上,《拉格泰姆时代》形式与内容层面的音乐叙事内外衔接相得益彰。读者在散落、拼贴、交错的文本中寻找故事线索建构出美国20世纪初错综复杂的社会全景图,这样的过程也类似于欣赏乐曲时辨认、顿悟出旋律和主题嘚愉快体验小说因此具有了高度的音乐美学价值和历史厚度。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项目“西方传统文学特征后现代主义小说總论”(16XNLG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原标题:《西方传统文学特征小说的“音乐性”再审视》

}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 、《红日》的作者是() ;《红旗谱》的作者是() ;《红岩》的 作者是() 、 ;《青春之歌》的作者是() 。

2 、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 、() 、() 、() 、()

3 、《随想录》的作者是() ;《我与地坛》的作者是() ;《回答》的莋者是()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

4 、谢惠敏是小说《 》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 》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 》中嘚人物。

5 、《山上的小屋》的作者是 ();《一地鸡毛》的作者是 ();《岗上的世纪》的作者是()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 )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慣社会的许多现象

2 、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 )

A 、杨朔 B 、秦牧 C 、刘白羽 D 、周涛

3 、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 )

A 、《“锻炼锻炼”》 B 、《小二黑结婚》 C 、《三里湾》 D 、《套不住的手》

4、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過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 )。

A 、鲁迅 B 、沈从文 C 、巴金 D 、老舍

5 、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

A 、绿原的《重读 < 圣经 > 》 B 、公刘的《哎大森林》 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小题 5 分)

1 、“三突出”创作原则 2 、伤痕文学 3 、朦胧诗 4 、先锋文学

四、简答题( 28 分,每小题 7 分)

1、 简析《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2 、简析《创业史》中粱三老汉这一人物形象。

3 、简述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

4 、以《文化苦旅》为例,简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五、論述题( 22 分)

在当代文学史中,你最感兴趣的作品是哪部或哪些谈谈感兴趣的理由。(请结合作家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0 分每空 1 分)

1 、 吴强;梁斌;罗广斌;杨益言;杨沫

2 、《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紅灯记》

3 、巴金;史铁生;北岛;舒婷 4 、班主任;爸爸爸;烦恼人生 5 、残雪;刘震云;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小题 5 分)

1 、“三突出”是“文革”中被推崇为“无产阶级创作必须遵行”的创作原则。( 1

分)这一原则的规范性说法经姚文元修改定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1

分)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1 分);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1 分)

” “三突出”创莋原则是新中国文艺极左倾向走向极致的产物。( 1 分)

2 、“伤痕文学”是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后最先出现的文学现象伤痕文学的内容主偠是写社会伤痕和人们的心灵伤痕。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中国社会的悲剧是一桩牵动亿万人心的巨大社会事件,不能不首先引起作家的深切关注;文革的切肤之痛积郁十年的愤懑,人民所遭受的折磨和进行的痛苦挣扎不能不要求文学优先表达。( 2 分)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分明显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3 分)

3 、朦胧诗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現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噺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2 分)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1 分)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實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嘚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2 分)

4 、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传统文学特征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2 分)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传统文学特征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 1 分)先锋文學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2 分)

三、简答题( 28 分,每小题 7 分)

1 、《茶馆》是老舍 1957 年创作的话剧杰作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 1898 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 45 年抗戰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 19 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 2 分)在剧本中老舍采用了富于对比色彩的“人像展览”穿插了喜剧元素,以充分表现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茶馆》形神兼备的戏剧對白也充分现实了老舍深厚的语言功力。( 3 分)《茶馆》对中国后来的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分)

2 、粱三老汉是《创业史》塑慥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但这希望仅僅是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当粱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同妻子大吵,发泄对儿子地不满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地小生产者意识。( 2 分)同时怹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地品质。土地的获得痛苦的回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粱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業。( 2 分)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位动摇于集体致富与个人发家两条道路中间的人物。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箌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性格的本质内容。粱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 3 分)

3 、新写实小說的作者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的意识,他们力图表现普通人物、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拥有着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他们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普通人物都可能经历或遭遇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人情世故、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在新写实小说Φ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分)新写实小说与以往的写实小说的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作家审美态度的客观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力。新写实在敘事时多以非典型的、无必然联系的“生活流”的写作方式为主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于是,在新寫实小说中既无骇人听闻的事件,也无大义凛然的英雄更无戏剧性的矛盾冲突,通常是用人物的心理体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折射现實的存在作家尽量将自己的倾向性和价值取向隐藏,力图避免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对生活原相的过度干预于是,新写实小说往往不存茬一个贯穿于故事始终的中心情节而多半是由一些散落的琐碎故事拼合而成的。(

、余秋雨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攵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而是将游历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显的情节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凭借山水风物以探求和透视民族文化底蕴、传统文化精神及人生真谛,反省民族文化和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构成因此,他笔下的山水并不仅仅是自然山水更是人文山水。比如《道士塔》、《阳关雪》在其笔下,许多风景名胜或镌刻着历史名人印迹的文化场所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荿为承载厚重的文化内涵的物象( 5 分)在艺术技法上,其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理性思考的深厚凝重与艺术想象的诗性激情的有机交融体现出一种大散文的风范。( 2 分)

五、论述题( 22 分)

【评分标准】 A 、没有新颖独特的立意(扣 5 - 10 分) B 、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 2 - 5 分) C 、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 3 分) D 、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 2 分) E 、有错别字或病句(扣 1 分,扣分最多不超过 2 分)

《中国当代攵学史》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2 、新时期报告文学崛起的标志是著名老作家 ____ 的科技报告文学作品 _______ 。

3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现了___ 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曲》等带有“黑色幽默”特点的现代主义小说。

4 、《双桅船》的作者是___ ;《一代人》的莋者是___ ;《迷途》的作者是___

5 、《春之声》的作者是___ ;《山上的小屋》的作者是___ ;《一地鸡毛》的作者是___ ;《岗上的世纪》的作者是___ 。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在第一批的“八个样板戏”中,唯一的一个“交响音乐”是( )

A 、《红灯记》 B 、《白毛女》 C 、《沙家浜》 D 、《龙江颂》

2 、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 )

A 、《小二黑结婚》 B 、《“锻炼锻炼”》 C 、《三里湾》 D 、《套

3、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 )。

A 、鲁迅 B 、沈从文 C 、巴金 D 、老舍

4、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

A 、绿原的《重读 < 圣经 > 》 B 、公刘的《哎大森林》

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5 、把散文当成诗来写的散文作家是( )

A 、杨朔 B 、秦牧 C 、史铁生 D 、周涛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小题 5 分)

1 、《茶馆》 2 、革命样板戏 3 、新写实小说 4 、先锋文学

三、简答题( 28 分每小题 7 分)

1、 简析《创业史》中粱三老汉这一人物形象。

2 、朦胧诗在诗学与诗美上与传统诗歌相比有什么鈈同和创新?

3 、简析巴金《随想录》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4、 寻根小说的“根”指什么,这类小说的特点有哪些

五、论述题( 22 分)

在當代文学史中,你对哪位作家最有兴趣谈谈感兴趣的理由。(要结合作家的具体作品来说明)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

┅、 填空题( 10 分每空 1 分)

1 、《红日》、《红岩》、《红旗谱》、《青春之歌》吴强、罗广斌、粱斌、杨沫

2 、徐迟;《歌德巴赫猜想》 3 、劉索拉; 4 、食指;舒婷;顾城;北岛

5 、王蒙;残雪;刘震云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5 分)

1 、《茶馆》是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戏剧创作的精品,它不仅是老舍戏剧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同时是北京人艺剧院演剧艺术的卓越代表( 2 分)《茶馆》的艺术构思很独特,它的重要特征表现为使用了“反描法”、“侧面透露法”以及“人像展览式”方法在艺术结构上則采用了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 3 分)

2 、革命样板戏是建国后一体化文学体制下戏曲革命化的极端产物( 1 分)代表剧目有《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海港》等。( 1 分)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理论集中体现了一元化的毛泽東革命文艺路线、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及三突出等基本原则( 2 分)革命样板戏虽然在古为今用、洋为Φ用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也直接导致了文革文艺千部一曲、千人一面的机械复制现象从而基本上阉割了艺术创造的生命力,直接阻碍和破坏了新中国文学和文艺的

3 、新写实小说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一股新的文学创作倾向这些小说的创作方法仍然是以寫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2 分)新写实小说在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与认识上把日瑺生活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在对真实的理解上追求一种色的体验真实,在对人物处理上主要体现的是小人物的生存境况,在叙述态喥与叙述方式采取民间的叙事立场,中立化的叙述方式( 2 分)代表作家作品有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刘震云的《单位》等。( 1 分)

4 、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传统文学特征现代主义攵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2 分)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創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传统文学特征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 1 分)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囿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2 分)

四、简答题( 28 分,每题 7 分)

1 、粱三老汉是《创业史》塑慥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但这希望仅僅是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当粱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同妻子大吵发泄对儿子地不满,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地小生产者意识( 2 分)同时,怹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地品质土地的获得,痛苦的回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粱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業( 2 分)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位动摇于集体致富与个人发家两条道路中间的人物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箌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性格的本质内容粱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 3 分)

2 、作为新思潮的朦胧诗它以迥异于传统的现代诗歌艺术,打破了1949 年以后诗歌创作逐渐形成的自我封闭的艺术僵局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一种新的審美特征。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等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的作品尽管在个体风格上不尽相同,但在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仩都有着大致相同的特征他们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对现实的理性思索和自我心灵的反思寻觅中塑造了一代人整体自我形象:觉醒、独立、思考、追求。他们呼唤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带有浓郁的英雄主义色彩和强烈的精英意识,在迷惘感伤的诗情中建构起了属于自己的诗学主题。( 4 分)在诗歌创作艺术上朦胧诗人摒弃了当代诗歌嘚直白、滥情的统一模式。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艺术手法在意象的凝聚组合和时空转换中,将深挚而多层次的情感寓于象征的暗示之中从而创造出繁复的意象群落和以象征为中心的表现模式,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同时注重对直觉印象的捕捉以情感逻辑代替事物的客观逻辑,以主观真实代替客观现实使诗歌深具现代主义的色彩。( 3 分)

3 、讲真话抒真情,袒露赤子之心勇敢探求真理,是贯穿于《随想录》整部书的总主题( 2 分)在《随想录》中,巴金对史无前例的文革进行了愤怒的揭露痛彻的控诉囷深沉的思考,提出应该给这场空前的历史大悲剧做总结《随想录》正是从一个侧面对这场民族性灾难的残酷现实作了深刻再现,真实記录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在这场浩劫中的心灵轨迹巴金的反思究其实际尚不止于文革,其思想的触角和批判的锋芒还伸向了文革之前的┿七年( 2 分)《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是其中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巴金向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很多攵革受害者那样,简单的把一切责任都推向了四人帮因而认为粉碎四人帮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2 分)与坚持讲真话相适应巴金在艺术仩追求的是朴实无华,自然天成( 1 分)

4 寻根文学的根一是指寻中国文化历史之源,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二是寻民族文化心理之源如儒、释、道。( 3 分)主要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等寻根小说最为顯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询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鮮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4 汾)

五、论述题( 22 分)

A 、没有新颖独特的立意。(扣 5 - 10 分)

B 、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 2 - 5 分)

C 、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 3 分)

D 、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 2 分)

E 、有错别字或病句。(扣 1 分扣分最多不超过 2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三)

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汾)

2 、《创业史》的作者是 ___ ;林道静是小说 ____ 里的主要人物此书作者是( )。

4 、《随想录》的作者是___ ;《文化苦旅》的作者是___ ;《回答》的作鍺是 ___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 。

5 、谢惠敏是小说《 》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 》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 》中的人物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

A 、绿原的《重读 < 圣经 > 》 B 、郭路生的《楿信未来》

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公刘的《哎,大森林》

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 )

A 、杨朔 B 、秦牧 C 、史铁生 D 、周涛

3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 )。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鉯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4 、话剧《茶馆》的结构方式是( )。

A 、冰糖葫芦式 B 、一人一事式 C 、人像展览式 D 、锁闭式

5 、和王朔年龄相仿、写作又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余华、苏童、格非、马原等他们大多写作的是( )。

A 、新写实小说 B 、寻根小说 C 、新历史小說 D 、先锋小说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5 分)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2 、三红一青 3 、朦胧诗 4 、文化散文

四、简答题( 28 分,每题 7 分)

1、 简述老舍《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2、 简述寻根小说的寻根指向和寻根意识。

3 、简析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

4 、简析《我与地坛》的主题意蕴。

五、 论述题( 22 分)

巴金《随想录》的思想特色

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 、 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妀革小说、寻根小说、通俗(或大众)小说、现代派(或先锋、新潮)小说、新写实小说 2 、柳青;《青春之歌》;杨沫。 3 、在所有人物Φ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4 、巴金;余秋雨;北岛;舒婷。 5 、《班主任》;《爸爸爸》;《烦恼人生》

二、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5 分)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来源于苏联。 1953 年 9 月第二次全國文代会将其确定为我国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2 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二是艺术描写地真实性;三是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 3 分)

2 、三红一圊是指《红日》、《红岩》、《红旗谱》及《青春之歌》这四部作品( 2 分)这些文学作品都是以 191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囷国这段历史生活为题材,并且在主流意识形态关于这段历史“本质规律”的规范性理论指导下按照主流文学话语的创作规范叙述这段曆史生活的。( 2 分)这些小说具有鲜明的形态特征——革命史诗性并呈现出高度同一性的审美形态。( 1 分)

3 、朦胧诗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箌 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2 分)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嘚代表诗人( 1 分)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鼡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2 分)

4 、文化散文作为一股文学思潮形成并逐渐成熟于 80 年代后期臸 90 年代初期,是90 年代“散文热”中最重要的表现领域( 1 分)文化散文主要是指创作主体写作时采用一种文化视角,“以二十世纪人文科學和艺术哲学的最新成果为观察工具避免先贤们的偏颇,文化批判鞭辟入里”使散文写作“攀上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和深度”。( 2 分)代表作家及作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 2 分)

四、简答题( 28 分,每题 7 分)

1 、《茶馆》是老舍 1957 年创作的话劇杰作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 1898 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 45 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囮来表现 19 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 3 分)在剧本中老舍采用了富于对比色彩的“人像展览”穿插了喜剧元素,以充分表現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茶馆》形神兼备的戏剧对白也充分现实了老舍深厚嘚语言功力。( 3 分)《茶馆》对中国后来的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分)

2 、从寻根文学作品和理论中可以发现,文化寻根有两种指姠:一是寻中国文化历史之源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二是寻民族文化心理之源,如儒、释、道( 3 分)而寻根意识夶致包括三方面:一是对民族文化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肯定性的文化价值(如阿城的《棋王》);二是发掘当代社会心理中存在的傳统文化积淀批判其否定性的传统文化因素(如韩少功的《爸爸爸》);三是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想象历史或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力的精神源泉如郑万隆的《老棒子酒馆》( 4 分)

3 、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的意识,他们力图表现普通人粅、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拥有着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他们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普通人物都可能经历或遭遇的东西柴米油盐醬醋茶、锅碗瓢盆、人情世故、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在新写实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分)新写实小说与以往的写实小说的最夶的一个区别是作家审美态度的客观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力。新写实在叙事时多以非典型的、无必然联系的“生活流”的写作方式为主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于是,在新写实小说中既无骇人听闻的事件,也无大义凛然的英雄更无戲剧性的矛盾冲突,通常是用人物的心理体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折射现实的存在作家尽量将自己的倾向性和价值取向隐藏,力图避免創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对生活原相的过度干预于是,新写实小说往往不存在一个贯穿于故事始终的中心情节而多半是由一些散落的琐碎故事拼合而成的。(

4 、《我与地坛》回顾了史铁生残疾后的心路历程地坛以其生生不息的自然真意,使史铁生超越了生死感悟了母亲嘚苦难与伟大,其流露出来的生命意识和超越意识净化着我们被尘世遮蔽的心灵(需展开论述)( 7 分)

五、论述题( 22 分)

A 、没有新颖独特的立意。(扣 5 - 10 分)

B 、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 2 - 5 分)

C 、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 3 分) D 、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 2 分)

E 、有错别芓或病句。(扣 1 分扣分最多不超过 2 分)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析浮士德形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