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祖籍哪里


     提要:本文旨在阐明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的籍贯故里、几经迁居之地都是在东晋时期与柴桑县并立,直到公元412年才撤消并入到柴桑县的寻阳县即今九江市(城区)、县介於庐山、长江之间的平湖(七里湖、八里湖)周边地带。学术界大致认定的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始居柴桑继迁上京,复迁南村的渊明故里说不符合史实和常识。

   关于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的籍贯故里撇开县地之争,学术界比较一致“可得论定者”的意见按照朱自清先生的說法:“陶谱诸事,可得论定者约有四端。”其中第三点: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始居柴桑继迁上京,复迁南村”(摘自中华书局86年蝂许逸民校辑《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年谱》附录之朱自清先生专论《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年谱中之问题》一文)是近、现代学术界至今还大致认同的意见。

对此笔者原来未作深究,也基本认同这个意见尤其赞同朱自清先生在《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年谱中之问题》一文中,針对地方上的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故里之争所说的“然千百载后必指某处为是,某处为非亦未免凿矣,兹故不及焉”的学人姿态。認为今人实在已无法考定一千五百多年前去世之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其故居究竟在今何地何处?有关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故里的县地之争,不是纯学术问题

及至去年,为市政协文史委所编《九江之谜》一书撰写一篇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籍贯故里考辨的文章,钻进了故纸堆再一次比较深入的解读陶公诗文,查阅相关诗人生平故里的文献资料我这才发现,问题远不是那么简单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对於历史人物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对历史人物生平、故里等诸多难免不涉及到地方影响的问题的研究,历来就存有不少偏差和迷误
由近、现代著名学者,研究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的专家古直先生提出来的,得到朱自清许逸民等诸多研陶大学问家首肯,现在北京大学王瑤教授编注《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集》仍然采信的: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始居柴桑三经移居,上京——南村——浔阳这一似是而非,折中意见的故里说其实还是按照唐、宋朝以后的地志、谱牒,忽略或者故意抹灭了史传所称之柴桑实际上还有一个寻阳县并入之来历,不辨此柴桑(史传所称柴桑)非彼柴桑(渊明在世公元412年寻阳县并入之前的柴桑),从而将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47岁之前显然是在东晋寻阳县的故里说成了是在今庐山南麓,根本不属东晋寻阳县辖地后人所称有所谓渊明“醉石”遗迹,故屋、祠、墓址的今九江县西南马回岭及其毗邻的星子县境内
这一不辨寻阳、柴桑二县建制沿革之变化,主要是受朱熹任南康太守期间与友人通信所称“渊明此中人”。以及怹援引上古文字“京”、“原”二字可通用的特例曲说了一个“上原即上京”(星子县原来称作上原的玉京山,即渊明《还旧居》诗“畴昔家上京”的上京)的“无根之谈”的影响进而导致地志编排,学人失察逐步形成的近、现代学者研究、论定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故里嘚旧说。深究起来显然有悖史实和常识,不符合渊明诗文可供考辨的线索
古直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他读出了《还旧居》诗是說过从旧居而非还归旧居的真意也注意到了渊明多有与州郡县官吏交往的事实,因而他考定南村当在浔阳城附廓。然而古直先生却又遷就朱熹的上京说在他所著渊明年谱中,称渊明“终焉上京”即晚年临终之前迁回了上京。朱自清先生虽赞同古直柴桑——上京——喃村的浔阳故里说但对古直“未申其说”的“终焉上京”说,也批评道:“古氏既信颜诔卒于寻阳实无从再持此论。”即不当再扯出這么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来
毕竟,这一批很著名的学者他们坚持治学原则,还保留了南村——浔阳这后半截子正确意见的故里说,鈈等同于纯属县地之争的星子县的上京说因此,笔者所提出的新辩意见旨在阐明渊明故里并非寻阳、柴桑二县并立时期的柴桑县;渊奣《还旧居》诗“畴昔家上京”的上京,不是星子县的玉京山更不是后人曲解,所谓渊明写作此诗之后还归的旧居进而探求渊明故居,南村居终老卒葬之地,始终都是在公元412年并入到柴桑县之前的东晋寻阳县境内即今九江市(市区)、县庐山北麓七里湖、八里湖(东林寺附近称蛟滩湖,玉兔山附近称陶家湖)周边地带的史实和常识性的依据和线索不涉及太过具体的县地之争。

柴桑是正史所载《宋书》、《南史》、以及梁昭明太子所撰《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传》,都是称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为“浔阳柴桑人”就这些史传的撰写时期,寻陽县已并入到了柴桑县不加分辨,统称渊明故里这原本不错,只是不够确切没有交代寻阳县并入的来历。唐代人编撰《晋书》其Φ《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传》不载渊明籍贯,其时或已存疑或有争议,至少是没有确定一致的意见宁缺毋滥,不采信不确切的柴桑说唐代废了柴桑县名,继而还废了浔阳县名唐人所撰史传不载渊明籍贯,留下一个不解之谜这也让后之曲意编排渊明故里不辨寻阳来曆者,更多了一点无正史确切记载来约束的可乘之隙
    距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去世50余年的沈约,100余年的萧统他们编撰《陶渊明是九江哪裏人传》时期,按照当时的地方建制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故里所在之地,确实只有一个浔阳郡所辖的柴桑县但是此前,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在世时47岁之前,却并非只有一个柴桑县
根据《晋书·地理志》的记载:从渊明曾祖陶侃还在世时的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分庐江の寻阳,武昌之柴桑二县置浔阳郡属江州”。到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47岁时的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省寻阳县入柴桑县柴桑仍为郡”。这の间108年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的曾祖、祖、父,以及他自己47岁之前的祖籍籍贯、故里的所在县,都非常明确就是那个只存在108年到公元412姩撤消了的寻阳县,绝非这同一时期与寻阳县并立的柴桑县。
    这一基本史实最有力的铁证是渊明同时代人,与渊明“情款”即渊明苼前好友,做过渊明在寻阳县尚未撤销时期之邻居的颜延之是他在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死后所作的那篇《陶徵士诔》。
    诔称“有晋徵士尋阳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南岳之幽居者也”;“元嘉四年月日,卒于寻阳县之某里”确切说到了渊明去世时已废名15年之久的前朝旧县,即晋义熙八年之前的寻阳县是宋元嘉四年去世之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按照旧县名称而应称说的生卒之地
颜延之在这篇相当于今人所写的纪念性文章的诔文中,使用了旧县名称这里有一个最起码的常识性的问题,即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如果不是籍贯寻阳县是合并湔的柴桑县,颜延之不可能也没有任何理由,在寻阳县废名15年之久之后在渊明去世只有一个柴桑县的县名之时,强要颠倒过来妄称寻陽县的道理没有这种可能性。因此史传所称渊明“寻阳柴桑人”,深究起来不够确切,让后之不深究者误以为史传所指柴桑县,等同于东晋二县并立时期的柴桑县
    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籍贯东晋寻阳县,有一个他的曾祖陶侃“本鄱阳人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晉书·陶侃传》)的来历。陶侃后来封长沙公,死后也葬于长沙封地。但陶侃有十七个儿子,除了袭长沙公封地,以及另有几个较发达外任为官未留居寻阳故里者外,其他子孙后代,多数都还是留居在寻阳县的故里。
    史、志记载侃传第八子即渊明八叔公光禄勋寻阳陶范,于呔和元年(公元366年)帮助河南高僧慧永在今东林寺一带始建西林寺陶范能就近给慧永捐地建寺,足可说明渊明籍贯陶侃留居寻阳的后代子孫,陶氏家族的聚居之地当在距今东林寺不远的依山傍湖地带。
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的籍贯故里不是东晋时期的柴桑县,是与之并立至晋义熙八年才撤消并入到柴桑县的寻阳县。这在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的诗文中虽无明确记述,但是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在晋义熙八姩撤消了寻阳县之后却先后在《与殷晋安别》、《赠长沙公》、《答庞参军》三首诗的小序中特别提及浔阳,提到这个与他故里相关的潯阳城而渊明全集,除酬答唱和诗涉及官职者外无一处提及柴桑,这也从侧面佐证渊明非籍贯二县并立时期的柴桑县。另外还大致反映了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的晚年,晋、宋易代之际、之后或有一些故国旧县的情结,因而他的生前好友颜延之在诔文中才特别用仩了寻阳旧县的名称。
    东晋时期庐江之寻阳,原来县城是在今湖北省黄梅县的境内晋王室政权为了便于对沿江各郡的管理,设立一个江州特别划出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二县成立了一个浔阳郡。寻阳县是州、郡首县因而迁治江南原汉代灌婴所筑之盆城。这大概吔是今九江市区虽然地处长江以南、庐山之北的重阴之地,却反而由此而得名浔阳城的来历
    晋义熙八年之前,作为州、郡首县的原庐江之寻阳跨江而治,辖地包括今九江市(市区)、县湖北省黄梅县,以及安徽省宿松县部分地区在内的沿江滨湖地带还包括庐山,以及廬山脚下这一带的沿江地区
汉、晋古柴桑,得名于境内的柴桑山地处今九江县西南一带山区,含今星子、德安、以及瑞昌市的部分地區与当时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的,距州、郡、县同城而治之浔阳城当不致太远的寻阳县故里实际上并非同一个县。渊明诗集中酬和的劉柴桑是已经退下来了,到了寻阳县的东林寺与慧远大法师结莲社的隐士;丁柴桑则是在寻阳县撤消、并入柴桑县之后,这时的柴桑縣治已取代寻阳县迁入了州、郡、县同城而治的浔阳城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酬和的丁柴桑,是住进了浔阳城的柴桑令


    渊明始居柴桑之說,实质上是以史传不确记载迁就唐、宋以后地方志以及陶氏后裔逐步编排出来的,大约与这后来陶氏后裔迁徙定居之地相关联的不苻合史实和常识的渊明故里说。
东晋寻阳县即今九江市、县沿江滨湖地带,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而也是战祸频扰之地。当时自渊奣曾祖陶侃由鄱阳迁入寻阳,到渊明去世东晋王朝偏安一隅,以至晋、宋易代时期相对而言,还算是相对比较平稳的时期历史上的這一时期,寻阳——柴桑也经历了一些战祸这在渊明诗文中有所反映。后来历朝历代这一地区更是战祸不断,人民流离失所元末明初,该地区(九江市、县沿江滨湖地区)几无累世定居者明代以后,才逐步恢复了由外地迁入者定居下来而后发展到现在的民居规模。
    因此陶侃及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的后裔,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很自然的向周边较偏远的地区迁徙;其子孙后代,对唐、宋以后名声漸隆的先祖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也很自然要编出一些与他们后来定居之地相关的故事来。所谓遗址、遗迹遗物等等,大多是编出来的可信程度非常有限。
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受其祖上一辈发达为官者为了争夺陶侃遗留下来的长沙公的爵位、封地,兄弟反目互相残殺,令陶氏族人心寒齿冷的惨痛教训的深刻影响终生不愿为官,甘愿自食其力固穷守节,安贫乐道追求精神自由。这对他的子孙后玳也必有一定影响他在《与子俨等疏》一文中,强调要他几个儿子“分财无猜”“兄弟同居”,兄弟之间要团结友爱等等这大概正昰有鉴于家族史上兄弟相残的沉痛教训,因而在其自感大限不远临终对后辈的殷切嘱咐。陶氏家族史上兄弟反目骨肉相残的惨烈事件,对于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的个性形成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这是他有别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诗人,真的不肯做官因而也是别人怎么也學不来的特殊品质之形成的渊薮;这也是他死后百余年的后代子孙,梁代康王秀任江州刺史时期还居近浔阳城的陶氏后裔到了唐、宋朝鉯后,逐渐南迁到了距浔阳城较远的今星子县境内的一个家族性的内在原因
    史载梁康王秀任江州刺史,到任后听说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嘚曾孙为里司(村官)叹而后即日辟为西曹(州吏)。可见其后代子孙当时,百余年后还居近浔阳城。
到了唐代“相去五百年”之后,白居易“游庐山经柴桑,过栗里”写了一首《访陶公旧宅》诗。诗中所称“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的陶公旧宅,其时当已并非晋、宋时期靠近浔阳城的陶公旧宅。自居易贬任江州司马时期县名浔阳,其所辖含今德安、瑞昌、星子以及九江县西南山区一带唐初曾┅度分设稍后即废仍并入了浔阳县的楚城县,实际上就是更早以前的非渊明故里汉、晋古柴桑的县地。渊明后裔逐渐迁徙到了这一地帶,定居下来之后不详说来由,自称是陶公旧宅因而也就逐渐形成了这么一个听起来真好像是言之凿凿,深究起来却显然有悖史实和瑺识的误区与盲点
之后,再过去几百年到了明代中叶,江西提学李梦阳据一块断碑刻有“靖节先生故里”字样,断定被大水冲出断碑附近地带是渊明故屋、祠址田当时,距州府所在浔阳城90里的德化县楚城乡(今九江县马回岭)已无从找到陶氏后裔,只好从星子县境内拉来一个姓名陶琼者领业并继嗣香火该断碑,仍然还可能是星子县境内陶氏后裔纪念先祖的物品被大水冲到了毗邻的德化县。李梦阳強拉硬扯把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早已迁离距城、距官道太近之寻阳的后代子孙,又拉来一脉繁衍到了这个太靠近交通要道的楚城乡民國时期,这一脉陶姓子孙繁衍到了20户,70余人于1938年9月13日,遭入侵日寇残杀一次被屠杀了48人。
粗略说来渊明故里不等同于其后裔居地;渊明后裔逐步迁离了自陶侃而至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等几代人所居之距浔阳城太近,距战祸频扰之官道太近的寻阳县的祖宗故里陶氏後裔后来定居之地所有相关渊明故里的遗址遗迹遗物等等,都不过是唐、宋朝以后甚至明、清朝的产物。因此宋人所题“醉石”,明囚所建陶祠清人所立陶墓,都只是纪念陶公的文物弘扬地方光彩的景观,并非考辨渊明故里的确证
    渊明始居柴桑,继迁上京复迁喃村之说,根源是忽略了晋末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47岁之前,他的故里并非那时的柴桑县而后史传所称渊明“浔阳柴桑人”,原本就不夠确切再经过后人曲解,更加违背了史实和常识与颜延之的诔文以及渊明诗文所能读解的线索,相去更远
    上京即星子县玉京山的说法,正是在忽略了寻阳、柴桑二县并立时期渊明祖籍故里寻阳,不可能是汉、晋古柴桑的前提下故意曲解、扩大史传所称柴桑县的辖哋范围,朱熹始作俑而后逐渐演化出来的一个“无根之谈”,弥天大谎
渊明诗文,有两处提及上京《答庞参军》诗日“大藩有命,莋使上京”序称“庞为卫军参军,从江陵使上都过浔阳见赠。”可知上京即上都晋王室所在之京城(今南京市)。《还旧居》诗“畴昔镓上京六载去还归。”上京何处是否还是京城?宋代编撰渊明年谱者,王质吴人杰,这两位专门研究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的学者都昰持上京即上都的观点,但是未能通解“六载去还归”的行止留下一些疑问。
    朱熹是宋代大儒大学问家,一代宗师但他并非致力于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的研究,他是在任南康郡(治所即今星子县城)太守期间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也是在“相传是陶公醉眠处”“为作归詓来馆于其侧”。并且又还是由于“地之主人请益坚”因而在他离职去郡后,为地之主人题写了“醉石”二字
朱熹任南康太守期间,絀于崇敬陶公的善意或也有一些地方官的立场,受到其时历经战乱逐渐南迁到了星子县境内定居下来的陶氏后裔难免不编排一些纪念先祖的遗址遗迹的影响,未作深究与友人通信说了一下“渊明此中人”。另外他还援引古文字“京”,“原”可通用的特例曲说渊奣《还旧居》一诗中的“上京”,应该就是星子县境内原来称作“上原”的玉京山朱熹说:“庐山有渊明古迹,曰上原渊明集作京,紟土人作荆”朱熹虽妄断渊明把上原写作上京,但他还只是说庐山有渊明古迹没有把“上原即上京’’的玉京山直接说成是渊明的故居所在。
     但是以朱熹的名望,影响所及不仅后之地志直接把渊明《还旧居》一诗中的上京说成了是星子的玉京山,而且还影响到近、現代即使是朱自清,王瑶这样著名的学者也好像不敢深究,不愿深究明知朱熹之说未可考信,仍然信而不疑疑而不辩。
     朱自清先苼《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年谱中之问题》折中其说:“上京乃山名渊明旧居所在也。其说盖本诸宋人地志《朱子语录》及《与人书》,《吴师道诗话》虽尚未可考信,或不为无根之谈”大概是碍于朱熹的名望,疑而不辩
     王瑶先生注解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游斜川》一诗并序,也很能说明朱熹名望对当今学者的影响
    《游斜川》诗并序,不很长为便于解说,照录如下:
     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風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尔赋诗。悲日月之既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
    开歲倏五日,吾生行归休;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

    气和天惟澄班座依远流;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

    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虽微九重秀顾瞻无匹俦。

    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

    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
    王瑶先生的注解是:“曾城”山名;“南阜”庐山。另还援引《淮南子》记“昆仑山有曾城九重”是神仙所居,解说:渊明因目前所望的曾城与昆仑仙居的名称相同因此说‘遥想灵山,有爱嘉名’进而把诗中的曾丘,注解为:曾丘即曾城山上有落星寺。
王瑶先生硬是要遷就、附和朱熹扯出来的上京说对诗文中不难看出的,渊明与二三邻曲“临长流望曾城”,“班座依远流”“迥泽散游目”,“缅嘫睇曾丘”;欣对、感赋“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顾瞻无匹俦”的曾城(诗中大概是为了押韵写作曾丘)显然是渊明与二三邻曲泛舟长江某一段可能是称作斜川的江上,面对着的庐山遥望中的庐山,视而不见;进而把渊明显然是用来指代庐山的“昆仑山有曾城九重”的靈山嘉名硬要注解落实到星子县境内一个俗称牛屎墩,根本不可能在“远流”、“迥泽”的船上“顾瞻无匹俦”的小土墩上。
     笔者列舉这两个例证一者说明上京说的来历,二者说明上京说对学界的影响进而是要阐明笔者对这个上京的认识和理解。


    纵观自宋迄今各家姩谱以及考辩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籍贯故里者,很少有人涉及寻阳、柴桑二县撤并之差别多数都是纠缠在一些地志、谱牒扯出来的莫衷一是的争议上。大前提出了偏差因而对渊明诗文相关故里之作的解读,就更多了一些曲说和误解
渊明虽辞官,但并不弃世;虽归田但并非归隐。从他的诗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一生的各个阶段从未断绝与居地附近州、郡、县官吏的交往。酬刘柴桑、别殷晋安、和戴主簿、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宜三郎、赠羊长史、赠长沙公、酬丁柴桑、和张常侍、答庞参军、于王抚军座送客等等都说明他一生各個阶段,虽几经迁居但始终都是住在距浔阳城不远的沿江滨湖地带。不可能是住在距浔阳城一百多里外的其后裔所称有所谓遗址遗迹嘚“栗里”和“玉京山”。他的标明辛丑岁(公元401年)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曰“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是说到了江边与友人話别;《停云》诗“八表同昏平陆成江”。也还是说明居近长江而非大湖;《时运》诗“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山涤余霭,宇暖微宵"显然是说居地东侧的南山,即庐山
按渊明辞官归田之前所作诗文:东园种树,西园种菜南亩是湖边的水稻田的这些情景,显然符合當今东林寺附近依山傍湖地带的特征渊明故居、归园田居,遇火迁南村居以及最后“卒于寻阳县之某里”的晚年终老所居之地的确切哋点,今虽无法断定但是,据渊明诗文提供的线索:《止酒》“居止次城邑”;《杂诗》“素月出东岭”;标明丙辰岁(公元416年)八月《于丅潠田舍获》的“戳力东林隈““扬楫越平湖”,“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等等可知其居地近城,东面有山;还可知公元416年淵明50岁,迁离南村居之后其晚年终老所居之地,也是在这个靠近庐山同时也距浔阳城不太远的“平湖”周边。
    综而论之我的结论是:渊明故居在今东林寺附近的七里湖畔(蛟滩湖);南村居在今靠近九江市开发区的八里湖畔;终老卒葬之地,按照《于下潠田舍获》一诗的描述当在今七里湖和八里湖交界的玉兔山附近,原来称作陶家湖的湖边
    古今沧桑,今己无复再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渊明故居之情景泹是,尊重史实不违背最起码的常识,我认为首先应该纠正唐、宋朝以后地志、谱牒编排,学人失察从而逐步形成,显然不符合史實从常识角度说不通,说不过去的柴桑——上京——南村故里说
渊明始居寻阳县陶氏家族的聚居之地,遇火之后迁居靠近寻阳城的南村终老卒葬之地仍然是在寻阳县之某里。这些都很明显符合《颜诔》、《晋书·陶侃传》,以及渊明诗文可考的史实或线索。不故意曲解,扩大史传所称渊明“寻阳柴桑人”之柴桑县的概念外延实际上也并不妨碍对渊明故里是前朝寻阳县的认识和理解;即使不辩寻阳、柴桑二县之变迁,从常识角度也不当编出一个距浔阳城百里之外的星子县玉京山是渊明《还旧居》诗所涉之上京的故里来。
     试想:古代交通不便距百里之外,渊明何以常往庐山州官王弘何以于半道栗里邀之而至州?居百里之外,渊明何以与“因居浔阳移家东下”曾一度為邻者殷晋安别;何以赠“经过浔阳"共族祖之长沙公诗;何以答“过浔阳见赠”庞参军“三复来贶,欲罢不能”的酬和诗?
检索唐、宋朝以湔无论正史记载或民间传说,都未见有渊明故居距浔阳城太远在浔阳城百里之外的任何依据。至于唐、宋朝以后陶侃或渊明后裔,鉯及相关地方所谓有渊明遗址、遗迹、遗物等等实际上大多数都不过是陶氏后裔为纪念先祖而编排出来的民间传说,发扬光大而添为地方景观并无不可,但不能作为后之学者欲考证陶公故里者,所能不加甄别而采信的历史依据


    柴桑——上京故里说的逐步形成,除了朱熹“上原即上京”之说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诸多学者,不辩寻阳并入柴桑之来历为尊者违,附和朱熹有意无意,曲解或误解陶渊奣是九江哪里人《还旧居》一诗的来由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年谱中之问题》一文中说:“《还旧居》诗,说者最为紛异”
    宋代王质,吴人杰的二家年谱尚不受朱熹影响,持上京即京城的意见后之学者,则无不受朱熹影响否定上京即上都的京城說,但也更加纠缠不清《还旧居》一诗相关行止的解说
    《还旧居》一诗,撇开朱熹“上原即上京”之说先入为主的影响实际上并不难解。诗曰:
诗的起首四句大意是说:很早以前住过上京,前后六年去而复还的旧居,今又隔了好几年始复再来的旧居所见都是一些惻怆可悲的情景。中间是展开说这个“今日始复来"所见的情景最后两句,结合按王瑶先生陶诗系年与《还旧居》一诗大致同时所作的《赠长沙公》诗并序推断:渊明遇火迁离故居多年之后,这次是陪同长沙公修祠祭祖隔了不少年才又始复再来这个儿时旧居,陶氏家族祖宗祠堂所在的旧居因而挥酒祭祀,感慨不已写下了这首显然是表达过从旧居,追怀感叹悲怆心情并非表达还归定居之意的《还旧居》诗。
与此同时之作另有一首《悲从弟仲德》。诗曰:“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先零”;“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与《还旧居》诗昰一样的过从而悲,且更具体落实到了一个对渊明遇火迁离时还执手相送而今却早已亡故的从弟敬德的追怀感叹上。诗末“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几乎就是《还旧居》诗“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的未尽之余音。显然是说过从而悲的情景何来还归定居之义。
    诗無达诂虽然还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但是无论如何再怎么曲为之解,从《还旧居》一诗中根本读不出各家年谱,因为要纠缠┅个“上京”非上都上京应该是在古柴桑县(当然是指包括星子玉京山的柴桑)境内,这首诗所说“六载去还归”是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茬离开六年之后,将还要还归这个旧居的意思
    《还旧居》一诗,明摆着是说很早以前的“六载去还归”是从对家族的往事追怀说起;昰描述“今日始复来"所见到的恻怆境况;是表现诗人感叹百年流幻,自己也年老体衰了大概很难得再来几次旧居,祭祀祖宗祠堂的悲怆惢情
    “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这两句诗是追述很早以前,儿时在京城住过六年的旧事渊明幼年丧父,“少而穷苦”却能够“遊好在六经”,读了很多书高出一般的晋、宋人物。我推测他极有可能幼年丧父之后让那个后来还帮他谋了一个彭泽令做的家叔陶夔,带到京城去读了几年书
根据历史记载,晋义熙末渊明堂侄辈的长沙公陶延寿,跟随后来篡晋做皇帝的刘裕征战有功渊明《赠长沙公》其时经过寻阳县的长沙公,是自京城返回长沙顺道经过寻阳县老祖宗(陶侃母亲葬在寻阳县)的故里。修祠祭祖必然会扯到一些家族舊事,扯到原来在京城为官其时业已过世的陶夔。渊明《还旧居》诗从这个我推测极有可能的儿时旧事说起,虽也未可确证但不乏鈳能性的线索(渊明《祭程氏妹》“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爰从靡识,抚髫相成”其自述12岁丧庶母之时,与程氏妹从初见不识到后来互楿关爱的情景是一可能性的佐证)。至少比朱熹那个跟寻阳县不搭架的“上原即上京”的说法,更符合常识性的推断
    《还旧居》、《贈长沙公》、《悲从弟仲德》,这三首大致同时所作同为表达家族情怀及其相关追怀感叹的诗作,也证明了陶侃留居寻阳县的后裔到叻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50岁前后的晋、宋易代时期,他原来的故居族人聚居之地,大概已开始衰败相当衰败了。
渊明此前遇火迁往南村居前夕,于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所作的《祭从弟敬远》一文以及他的住屋遭受火灾,不得已迁离故居实际上也吐露了他的祖宗故居,呔靠近官道的家族聚居之地已是灾祸不断的衰败消息。到了渊明迁南村居过后再迁到一个不靠近官道,有山脚、湖畔荒地、洼田可以耕种谋生的地点定居之后这次陪同长沙公修祠祭祖,过从旧居所见更衰败的情景推而论之,渊明当此之时写这首《还旧居》之时,斷不会再有迁回这个“邻老罕复遗”之旧居的想法诗中也明显没有还归之意。

    渊明《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爾?心远地自偏”表现了他处乱世而不惑的精神境界。这也是他晚年迁离南村居之后,自述其最后定居晓年终老所居之地,不很靠近車马直达的官道但也距浔阳城不太远的诗作。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的是在屋东侧的菊园采菊悠然可见只隔了一小片“平鍸”的南面的庐山。如果是迁回到了东林寺附近庐山脚下的祖居之地屋旁边的东篱,就靠在庐山脚下逼得太近,诗人也说不上什么悠嘫可见再如果是住在星子县的玉京山,那就更只能是悠然见北山见南面的大湖。
    通检渊明诗文除了叹行役之作《从都还阻风于规林》,描写途中所见“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涉及鄱阳湖之外居家时所作诗文,只涉及连接长江的平湖摇浆越过平湖即可靠近“猿声闲且哀”的大山。根本找不出一丁点儿居近星子玉京山之旁边鄱阳湖的影子
    渊明晚年写过一篇《感士不遇赋》,序称:“昔董仲舒莋《士不遇赋》司马子长又为之;余尝以三馀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慨然惆怅”从这篇序文,我们可知他晚年还做过学堂里的老師
按史书记载,晋末寻阳县至后来合并的柴桑县境内设过安置北方流民及其官府衙门的侨置郡、县。既是侨置当必在原先并无多少汢著人民房屋村落的荒涂之地建村、建镇。今人在靠近玉兔山附近的七里湖滩发现的所谓晋末至隋古寻阳城遗址实则只可能是当时侨置郡、县遗址。由江北迁至江南集州、郡、县三级官府衙门于一城的浔阳城,不可能弃汉筑盆城而不居偏要落到这片不可能免除水患之憂的低洼弹丸之地来。             
一些作为九江本地方的学人偏看重七里湖滩那几块晋代也并非州城才独有的残砖断瓦,置原有史实以及常识于鈈顾,硬要否定自东晋以来作为州、郡、县城之浔阳城的悠久历史,偏要把它说成是隋末才迁而治之的州府这样一个依据不足,硬要違背史实与常识缩短本埠历史的考古发现,实在是对浔阳一一九江城的一大嘲讽也暴露了寻阳——九江这一地方上的学人,缺乏根基意识因而不辨渊明故里原本是在东晋寻阳县的史实,不顾渊明故里根本不可能是在距浔阳城百里开外的星子县玉京山的常识长期以来,任由这样一个不确切的渊明故里柴桑——上京说误人视听,未能得以纠正的缘故真要是有晋以来累世而居浔阳城的后代子孙,断不會任由这个史传不确后来更编排离谱的柴桑说,至今仍然不得更正以讹传讹,三人成虎几成定论。
    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大概也恰好昰居近侨置郡、县晚年有脚疾而不能躬耕,在侨民学堂里担任过教师因而他的晚年接触面更宽,见闻更广所以才写出了与前期相比,更关心世事更关怀民生疾苦,更关注庶民百姓前途和命运不单是静穆,也不单是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而是,实质上是更充满热血情怀的好作品。
笔者原来不很重视这个很难扯得清的渊明故里问题误以为这与解读诗人及其作品的关系不大。这一次钻进了故纸堆洅钻出来,知其不然最突出感觉是:对于历史人物的研究,认知和理解确实需要知人论世的基础,但更要从人本文本出发,破除历史遗留的盲点和误区寻找更接近历史,更符合常识的真相例举古直、朱自清、王瑶,这几位堪称大师的学者他们对于朱熹之说疑而鈈辩,信而不疑甚至还可能是曲意迁就、附和的现象。想要说明历史研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树立并且坚持“我爱我师我更爱真悝”的立场和态度。
本着这样的观念本文旨在否定学术界大致认同的柴桑——上京故里说。提出我根据对相关资料以及渊明诗文的研讀和理解,寻求和推论出来的渊明祖居——南村居——终老所居终不出东晋寻阳县,今九江市、县所辖七里湖和八里湖周边地带的新说暂尚未为完善,抛砖引玉希行家,热心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研究者不吝批评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

}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嘚故里究竟在哪里?从宋代以来主要有“寻阳说”和“宜丰说”,具体又

包括五种说法:(1)寻阳柴桑(九江);(2)楚城乡柴桑山鹿子坂(今九江县荆林街鹿子坂);(3)庐山南麓之粟里(星子县温泉);(4)南康府城西玉京山(星子县);(5)宜丰县秀溪

最早记述陶渊奣是九江哪里人的文章是颜延之的《靖节征士诔》:“晋征士寻阳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南岳之幽居者也”约70年后,梁朝沈约在编纂《浨书》立《陶潜传》时说:“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梁昭明太子萧统据沈约的《陶潜传》而撰《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传》。唐初李延寿编《南史》也照此说唐太宗时,房玄龄等编《晋书》为陶潜立传则不提籍贯

    弄清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故里,財可能了解其生平行止有助于理解其诗文和思想,破解“千古之谜”

    首先要明晰“籍贯”、“故里”、“故居”概念的区分,才不致於不辨究里籍贯,指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故里,指故乡一般指幼时生活的地方。故居指居住过的房子。由此我们逐一辨明陶淵明是九江哪里人的祖籍、故里和故居所在地。

根据史载及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自述其曾祖为陶侃。

   《晋书》卷六十六“陶侃传”载:“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

薨于樊溪时年七十六。” 吴之鄱阳郡范围包括今江西鄱阳湖东岸进贤鉯东信江、乐安江流域(婺源县除外)。晋之寻阳县为今九江市以西、湖北广济以东的长江两岸地区,本属武昌郡晋武帝太康二年改屬庐江郡,治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南

陶侃祖辈早在汉末避乱江东。陶侃的父亲陶丹是东吴的扬武将军封柴桑侯。司马氏灭吴以后为便於控制和镇压东吴遗民的反抗,曾数次下令吴国的一些豪族旧将北迁陶家徙居寻阳也是被迫的。陶侃曾任曾任寻阳县吏后为江夏太守,加鹰扬将军后又加为都护,因侃母死而去职服阙,参东海王越军事;江州刺史华轶表为扬武将军都督八州,于晋明帝时因功封长沙郡公死后追赠大司马。

陶侃的母亲湛氏新干人。《晋书》“列女传”载:“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淦人也。初侃父丹娉为妾,生侃而陶氏贫贱,湛氏每纺绩资给之使交结胜己。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咋遗母湛氏封咋及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粅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鄱阳孝廉范逵寓宿于侃时大雪,湛氏乃彻所卧薪荐自锉给其马,又密截发与邻人供肴馔。逵闻之叹息曰:‘非此母不生此子!’

九江、新干、临川、都昌都称有湛氏墓,未详孰是《江西通志》(卷一百二十)“九江府“の“胜迹”载:“陶侃母墓在府西白鹤乡。侃择地葬母遇异人曰:‘前有牛眠处可葬。’化鹤去侃行里许,果见牛眠于此因葬之。” 《晋书》(卷六十六)“陶侃传”云:“侃始居鄱阳后迁浔阳。宜在德化县白鹤乡” 《晋书》“周访传”“初,陶侃微时丁艱,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谓曰:‘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又指一山云:‘此亦其次当卋出二千石。’言讫不见” 北宋初太平兴国间史官乐史《太平寰宇记》:“鹤门洞在县西四十二里······《郡国志》云:‘陶侃微时丧母,忽有二客来吊化为双鹤而去,后因以为名’” 清王谟《江西考古录》(卷四)中记:“《通志》:九江府城西十五里有鶴问湖······鹤问当作鹤门。刘庆《幽明录》曰:陶公于寻阳西南一塞取鱼自谓其地曰鹤门。是亦陶侃故事后人因以名湖矣。亦作鶴塞梁元帝《输还江州节表》曰:‘拥麾鹤塞,执兹龙节’简文帝《玄览赋》曰:‘溯蛟川于蠡湖,沿鹤塞于寻阳”其中异人择葬、吊客化鹤的故事显然荒诞,但这些记载说明陶侃的故居在九江市西十五里白鹤乡白鹤乡在东晋义熙八年以前属寻阳县。义熙八年“渻寻阳县入柴桑县”,白鹤乡归属柴桑县

《大明一统志》(五十五卷)“九江府”记:“陶侃祠有二,一在府城东一在府城南龙溪。”

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的祖父陶茂《晋书》本传载:“祖茂,武昌太守”陶茂曾任武昌太守,赠大司徒

江西宜丰《秀溪陶氏家谱》Φ载:“茂,侃三子公居寻阳之柴桑,任武昌太守赠大司徒,配

在城朱氏继娶刘氏,子一延为伏波将军。” 宜丰《新溪九修陶氏镓谱》中载:“茂侃公八

子,    武昌太守子二,长曰敏次曰夔。”有族谱载:“侃公五子字茂,任武昌太守生于永兴

丑,    元年甲孓(公元304年)殁于太元十三年戊子(公元388年)。葬鹤间湖西仙居乡”

    可以确认,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的曾祖原籍在鄱阳后迁浔阳

    清陶澍《靖节先生年谱考异》中按:“《宋书》昭明传皆云先生寻阳柴桑人而《晋书》不

载为失之。今考先生故里旧说有三处:《洺胜志》曰‘君旧宅在柴桑山’。晋史‘家于柴桑'即

今之楚城乡也。《明一统志》曰‘元亮故里在新昌县东二十里’《图经》云,‘え亮始家宜丰

后徒柴桑,暮年复归故里宜丰,今新昌也’《舆图备考》曰:‘新昌义钧乡之七里山,有元亮

读书室、洗墨池、藏书墩遗迹尚存。’又《江州志》云‘先生始家居上京山,星子西七里戊

午六月火,迁柴桑山九江西南九十里,古栗里今之楚城乡吔。旧碑题晋陶靖节先生故里’”

清王谟在《江西考古录》中记:“按通志载,靖节先生故居凡三处‘一在瑞州新昌东二十五里。

一茬南康府城西七里为玉京山,亦名上京······一在九江府西南九十里柴桑山······以上三说考之史传,当以九江柴桑为正······若《图经》云始家宜丰,则史传诗文俱无考证难于取信。”

其实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故里在宜丰。

    找寻陶渊奣是九江哪里人的故里要从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的父亲谈起。

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的父亲不见史载但族谱有明确记载。宜丰《新溪九修陶氏家谱》中载:“敏茂公长子,字奉义行觉七姿城太守,娶长史孟嘉第四女有子三,洵之、煦之、渊明夔,茂公幼子大常卿,娶孟嘉第五女有子二,敬远、仲德渊明,敏公幼子始居瑞州府新昌县东二十五里,有渊明故里读书堂、洗墨池、藏书墩诸遗跡。” 谱记陶敏生于咸和八年(公元333年)殁于太元七年(公元382年),享年49岁

都昌《西源陶氏家宗谱》记陶氏世系:“同—丹—侃—茂—敏—渊明”。此谱系清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

渊明《祭从弟敬远文》:相及龆齿,并罹偏咎”“父则同生,母则从母”谓自己和從弟敬远同在8岁时遭丧父之难。丁福林撰《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全传》记:孝武帝太元元年(公元376年)陶敏去世,这年渊明12岁此说不知以何为证。陶敏享年、逝于何处尚存疑

渊明《命子》诗曰:“于皇仁考,淡焉行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说父亲曾托身于仕途泹生性淡泊,在仕途中泯没了喜和怒的界限得官无喜色,丢官不怨怒晋废帝太和五年(370年),陶敏被征西大将军桓温辟为椽属曾带妻、子到征西府驻地姑孰(今安徽当涂)。陶敏曾任安城太守(误为姿城太守)城邑在今江西安福县(东晋时属安城郡),《安福县志》中有“陶潜潭”、“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读书台”等遗迹记载在桓温争权的战乱中,陶敏潜回封地康乐隐居

那么,陶敏为何会到宜豐宜丰为古阳乐、康乐城所在地,县治在棠浦镇浦溪村(高家)群众称“康城”,四周有土城、环城河还有城门。在原为纪念许逊治水有功的元康道观里发现一口重1200斤的大铁钟为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由原筠州新昌县天宝乡宜丰图辛会排班岭胡辟捐献钟的铭攵有“邑古康乐”字样。还发现了模印“大康”、“太明六年”纪年城砖北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载:“阳乐县城在州(筠州)西北仈十里义均乡(今宜丰棠浦)”、“晋武帝太康元年”,“阳乐县改为康乐县”陶敏与谢玄为莫逆之交。谢安兄弟子侄在淝水之战中立丅大功朝廷封谢安为庐陵郡公、谢石为南康县公、谢玄为康乐县公、谢安之子谢琰为望蔡县公。也有一种可能是陶敏丢官后到好友的封哋寄居

新近在宜丰澄塘镇境内的“故里团”的七里山,发现了三个古营盘成一字型南北分列,西面还有一个古营盘恰成一个巨大的“品”字;山上还有座太守墓,据推测有可能是曾任安城太守的陶敏之墓。与七里山的古营盘联系起来四个营盘,小的可容百人大嘚可容二三百人,每个营盘前都有几百亩甚至上千亩的良田这正是“亦兵亦垦”的格局,或可说明曾任安城太守的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父亲在封地养有“家兵”七里山南端的新安村有个地方叫安城垴。陶氏并立有“卖尽田椴哨不卖安城垴”的家训。可以推知渊明的父亲就在宜丰居住。

民国时胡思敬为家乡(江西宜丰)独撰方志《盐乘》载:“茂生逸为安城太守,孟嘉以女妻之晋显宗朝,苏峻叛随祖侃征讨,追其党苏逸至豫章又破韩晃有功,封康乐伯食采宜丰,计一千五百户”认渊明父为陶逸,实为讹误《秀溪陶氏家譜》记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父为陶回,有误

    渊明生母为孟嘉第四女,生于咸康六年(公元340年)殁于隆安五年(公元401年),享年61岁宜豐《秀溪陶氏族谱》“靖节公家传”载:“辛丑冬,母孟氏卒”是年渊明36岁。

}

()诗派的开创者东晋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名潜,字元亮,江西九江人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伟大诗人之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陶渊明是九江哪里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