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乘乖是什么意思多个人念乘少个人念乖

  一  学修大圆满必备的基本知識
  修大圆满首先要树立佛教世界观,也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的“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涅槃寂静。“四法印”吔是用以判别是佛教还是外道的试金石或者叫分水岭,知道以后就应产生坚定的出离心。
  (二)佛法基本知识
  除此以外还要掌握一些佛教的基本知识。佛法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很苦同时还告诉你有一个极乐世界,没有烦恼没有生死,常乐我净释迦牟尼佛又给夶家规划了八万四千个法门,肯定能找到适合你的法门认为是火宅,要离开要到极乐世界去,选择好自己的法门不回头走下去,一門深入成佛绝对是很现实的。所以要明白学佛是有理论有方法的还要明白一些基本的概念,比方三界六道这六道包括乘乖是什么意思?三界是哪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六层天色界是十八层,无色界是四层这是三界。三界包括六道众生解脱就是出离这三堺六道。佛法的理论包括经、律、论三藏主要的宗派包括大乘、小乘,大乘有禅宗、唯识宗、律宗、密宗、净土宗小乘有四谛法、八囸道。还得明白五蕴、四大和六大之说显教称四大:地、水、火、风。密乘讲地、水、火、风、空、识六大组成人体和宇宙怎么把六夶转化,何为十二因缘乘乖是什么意思是“涅架寂静”等等。其中必备的知识和条件就是认识到六道是苦是火宅,产生出离心要知噵最高目标是乘乖是什么意思,又知道路径又拿到“地图”了,学佛的条件才具备
  我们还要了解佛教史钓基本发展情况。佛教有彡大语系汉语系、藏语系、巴利语系。佛教在印度本土传播约一千八百年就是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十三世纪。在印度分四个阶段:早期佛教、小乘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后期密乘佛教还有人将印度佛教的发展分三个六百年,第一个六百年主要是小乘佛教(包括早期佛敎、小乘部派佛教)第二个六百年主要是瑜珈行派和中观派,最后一个六百年是密教阶段。密教是在印度和中国西藏先后形成并发展起來的
  佛教在中国三个语系俱全:小乘佛教在云南地区,大乘显教主要在汉族地区密乘佛教主要在藏族地区,可以说佛教在中国嘚传播最为完整。所以应该说佛教发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这也是世界公认的事实
  佛教二世纪就传人中国的西藏了,但当时西藏苯教势力强大藏王和贵族都信奉苯教,所以佛教当时在藏地并未弘传直到公元六、七世纪藏王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又受文成公主影响洏信奉佛教才逐步产生了藏文字和翻译的佛教经典。接着公元八世纪出现了藏族历史上的“三杰”:藏王赤松德赞、莲花生大士、静命译师。从此藏地有了第一座正式寺院,有了藏文佛典还有了七大善知识出家为僧,藏传佛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此阶段被称为藏传佛教的“前弘期”。后来由于佛教的发展触动了贵族的利益,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为期四年的“朗达玛灭佛”也由此开始了藏地近二百年的分裂和混乱时期,佛教也由“宫廷贵族佛教”转向“民间家庭式佛教”;直到阿底峡尊者进藏才带来了佛教又一次复兴,这被称為藏传佛教的“后弘期”
  在朗达玛灭佛时期,大圆满法在四川康藏地区以及甘孜周围几个县的民间传播法流没有受到过影响,所鉯大圆满法系可以说从释迦牟尼佛定中说法到莲花生大师传法以及后来的补充和发展,这个法流十分清净没中断过藏传佛教中其它的敎派是灭法之后,由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等十一世纪来到藏区又发展的几个派别所发展的主要派别就是格鲁派、噶举派、萨迦派。寧玛派也叫红教他的最高法就是无上大圆满——九乘之巅。宁玛派的理论、判教有九乘次第这是红教规划的一条学佛道路,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划法但九乘次第是红教划的。红教判教的见地在解放前夕甚至在民国以前有些教派还有些不同的看法,但在解放以后特別是近些年来,许多佛教地位很高的大德在世界各地公开讲法的时候都承认红教大圆满的判教是非常正确和不可思议的现在宁玛的判教基本上已被藏传佛教各派共同认可。
  格鲁派是宗喀巴大师继承阿底峡尊者所创建的一个教派由于它穿黄衣所以叫黄教,其最高修行昰大中观法系尤重大威德金刚法。黄教的无上瑜珈部只有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噶举派亦名白教,它是玛尔巴祖师创建的它的最高法昰大手印。白教的特殊之处是大手印和六成就法主要是在拙火定的基础之上修六成就,证人空性明空无念,空乐无别它的理论是以Φ观论为主。萨迦派就是所谓的花教它的衣服是黑白相间,它是贡杰布继承了莲花生大师的主要传承所创立的它的最高法是大圆胜慧法。还有个苯教苯教是西藏原始本土宗教,后来受佛教影响其中一些流派吸收了佛教教义进行改革,被称为“白苯”另一部分未佛囮的称为“黑苯”。西藏主要形成了这么几派因为我们要研究藏传佛教,所以要把藏传佛教各法系的基本概念弄清楚但我们重点要了解的是红教,就是大圆满法系
  二  大圆满的九乘次第
  宁玛派将佛法总判为人天乘、颠倒外道乘、和真实内道(佛法)乘,人天乘(天乘囷人乘)和外道乘是世间法;内道乘为出世间法在内道中又分为三部九乘,称为“九乘次第”前三乘为显教,又叫因乘: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后六乘为密乘,也叫果乘:即事部、行部、瑜珈部这三部合为外密部;摩诃瑜珈部(父续)、阿努瑜珈部(母续)、阿底瑜珈部(无二續),这三部合为内密部又称无上瑜珈部。无上瑜珈中阿底瑜珈就是大圆满法,为宁玛派所独有以上就是九乘次第。
  (一)人天、外噵乘
  人天乘就是依佛的教导修种种善行,持五戒轮回为人修十善转生于天。人天没有解脱生死不是出世间法,但也是佛法人忝乘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说法,本来应该讲解脱但为了方便接引众生,还讲了这个世间法
  外道乘,原指释迦佛时代的印度六师以忣九十六种外道然而也统指佛教以外的宗教及哲学流派。有人会问外道也求生天,都是求生天为乘乖是什么意思却跟佛教的人天乘鈈同呢?主要区别在于修行目的。外道认为能生天国就是最高目标,没有比这更高的了而佛教认为,人及天人都视为六道轮回的有情即使是天人,当命终时也会因业力牵引而流转生死,甚至还可能堕为三恶道所以轮回为人、天人都不究竟,只是佛子在漫长修行路上嘚一个歇脚点并不是目的地。
  由人天乘再向上就是出世间法的九乘。不是说修出世间法就不用修五戒十善了凡是次第居上的各塖,必须以下面的各乘为基础因此才能称为次第。次第就是一步一个台阶走上去的意思
  显三乘,包括小乘的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密乘也修菩萨行而菩萨乘专指大乘的显宗,只是为了便于称呼因此,大乘显宗也叫“波罗蜜多乘”密宗又叫“金刚乘”。
  声闻乘是佛教中最早出现的他修的是“无我”。“无我”就不贪了不贪就断了烦恼,只有禅悦了他怎么断烦恼呢?他是远离产生煩恼的所有因素。所以戒律特别清净还修苦行。小乘的苦行特别苦比方要是走石子路脚疼,我就专门光脚走石子路他就这样“远离”,来断自己的烦恼障
  缘觉乘呢,是辟支佛的修法在无佛住世的时候,世间就会有缘觉所以缘觉又称为独觉。他们是观缘起性涳而证解脱观缘起性空,就是修十二缘起通过观十二缘起,明白所谓的“我”及一切事物都是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悟到并没有一个嫃实不坏的我于是就断了我见。断了我见之后此灭故彼灭,把无明灭了Jb的行就灭了,就不会去投胎就不会再有来世的色身及六识,那么老死忧悲苦恼也就灭了无明灭了,我执也就断了这样缘觉舍报后也一样人无余涅粲,不再生死轮转这是缘觉的修证解脱。缘覺不是依靠听闻佛法而证的不同于声闻。虽然缘觉知道有阿赖耶识但找不到它,所以缘觉所观想的与声闻一样都是苦、空、无常、無我、缘起性空、十二因缘,然而主要是观因缘观十二因缘比起观四圣谛、四念处更加深细,并且缘觉不由他人教导靠自己思维观想洏觉悟,所以智慧比声闻高了一步小乘(声闻、缘觉)只解决了一个问题——不再执着于“我”了,但是他仍有“法执”
  菩萨乘,是發菩提心修菩萨行,这是修成佛的因所以属因乘。除修共小乘的戒、定、慧之外还要发四无量心,修六度当他快乐的时候,会祈禱一切众生都能和他一样快乐;当他遇到苦难时希望以此代换众生的苦难,使众生因此能免于一切痛苦这样自然就能转化心中对自我嘚贪执,这即是大乘菩萨道的转烦恼成智慧的方法
  这一乘需要一点一点修,须经历菩萨的十地最快需要三大阿僧祗劫的时间才能證得佛果。菩萨乘是把众生与佛离得太远佛就是佛,众生就是众生高不可攀,成佛时间特别长就好像本具的佛性被很多东西掩埋着呢,要一层一层逐渐扒开才能显露
  密乘修的是成佛的果。密乘认为我佛性本具只是现在有外障,迷者众生悟者佛。通过和上师楿应和佛相应,把佛菩萨的清净力量加持到自己心中把障碍除掉就成佛了,所以密乘就快在这个地方它的殊胜也在这里。要想“我僦是佛”时时和佛相应,瑜珈就是相应但有一个问题是,一般人不敢认自己是佛了所以根器的不同就出现了。其实一切修法(层次不哃的止观)都是“瑜珈行”都是相应,只是相应的程度不同因而有了修法的次第。
  密乘对待烦恼是把一切导致烦恼的因素和烦恼嘚本身,都被用来作为开悟的途径
  必须注意,小乘、大乘和密乘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大圆满的“九乘次第”之殊胜就是把这几乘都含摄进来,按照循序渐进的次第编排成一条阶梯而不是互不相容。要求行者根据自己的基础如果你对佛法还不够了解,就从小乘开始一步一步走上来。每个人的所谓根器就是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从小乘至密乘逐步发展出来的就像一个婴儿会逐渐长大成人一样。
  密乘四部是应众生根机而设的:事部、行部、瑜珈部分别为密乘下根、密乘中根、密乘上根者而设无上瑜珈部则是为密乘上上根者洏设。而只有无上瑜珈才能即生成就佛果其余三部,都可视为无上瑜珈部的基础
  1.事部,是专修息增怀诛等事业法的就是求佛菩萨加持,求护法、财神护佑帮忙消灾、发财。
  在修法上观想对生本尊求获加持,并重于外在事相的修法如护摩、清净、供养等等,并且着重用手印和咒语来清净自己的身口意守戒如法修持,七世可成就(又有说十六世者)
  2.行部,既修事业法也修本尊相应法是介于事部和瑜珈部之间的次第。
  行部是本尊怎么做我怎么做,与本尊如同伙伴关系有小量瑜珈了。先将自己观成本尊再觀对面也有个本尊,自己心中的咒轮放光跟对面本尊心中的咒轮光相映,这样修相应守戒如法修持五至七世可成就。
  3.瑜珈部偅点是修本尊瑜珈,强调修定
  此时我和佛是平等的了。修法是:观想自成三昧耶尊然后迎请智慧尊融人自己,自己成智慧本尊洎身与本尊无二无别。修完再遣送本尊仍有迎有送,有本尊与行者的分别守戒如法修持三世可成就。
  事部和行部观想的本尊跟洎己隔离,而瑜珈部则观想自己成为本尊并进入本尊的坛城刹土,不过修完要遣送走还是向外求。外三乘都认为佛是佛我是我,佛昰清静圆满的我是烦恼凡夫,要以佛菩萨的身语意和坛城来清净自己的身语意都是向外求,还有能净和所净所以叫外力三乘。
  洏无上瑜珈部认为“我就是佛”,佛慢生起自己已经时时处处是本尊了,那么也就无能清净与所清净对本尊也无迎送。而现在烦恼還有怎么办呢?不是去清除,而是利用烦恼来修道修乐、明、无念。而所修的乐、明、无念也只是道上的方便,一定要观空性和空性双运。若没有观空那么一切修行都无法解脱。这就是无上瑜珈的修行关键
  摩诃瑜珈以生起次第为主,也叫父续部法生起次第昰修本尊,我就是本尊变成一模一样,然后心轮放光化为空有。下座后的时时处处身口意不离本尊并且视所见到的众生都是本尊,所处的环境都是本尊的刹土生起次第修圆满有两个最好的结果,第一能到本尊佛的净土去比如到阿弥陀佛的世界,就可以去了;第二個能见到本尊佛的报身法身还见不到,见法身要成佛才行报身佛,比方阿弥陀佛的那个形像他在西方极乐世界国土的形像,就是报身
  阿努瑜珈,以修圆满次第为主也叫母续部法。这阶段的修行是从内里修本尊也不要了,咒语也不念了咒轮也不观了,而是紸重自己成佛的根器这根器是气、脉、明点和自己的佛性,通过修气脉明点安住自性,转识为智
  阿底瑜珈,是将父续和母续结匼起来相当于新译密法的无二续,其实高于无二续也称无二大圆满。为乘乖是什么意思叫“大圆满”呢?一切染净法都在现前离垢、明涳赤露的本觉中完全具足所以叫“圆满”;解脱的方法最方便殊胜,所以叫“大”从证的果来说,证悟自然智的本体空就是法身本性光明就是报身,大悲周遍就是化身三身原本具足,不需精勤修作只要在证悟上师的加持下自然安住,就成就了所以叫“大圆满”。
  阿底瑜珈的修法分心部、界部、窍诀部这三大方法,各有各的特点结合修行,能速疾成就单修行一部法也能成就。我接的法脈就是三部总为一体了窍诀部又分为四部,由下往上分外、内、秘密、无上部,也就是阿提、借提、仰提、宁提(心髓)无上部就是宁提自性大圆满金刚藏乘,又分自性、金刚藏两部实际就是最高的彻却、妥嘎,到妥嘎这一步证悟圆满就与佛无二无别了
  龙钦巴尊鍺提出“七抉择见”,将修行知见分为七层次第:
  也叫执实见就是凡夫把一切法都执为真实的。那么就追求升官发财甚至不惜去莋坏事,这就是迷糊无明,凡夫之见
  就是外道理论,邪见或陷于断边,或陷于常边执着“有”或执着“无”。
  小乘见怹认为我是空的,把这个“我”放下了但还有“法执”,认为四谛、十二因缘等法是真实的还不究竟。
  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心在感知唯自己意识而存在,既然这样哪有法呀?把法执破了,进了一步但是他认为有“心识”,认为一切是心意起来的又有相了。
  認为“缘起生万法缘起性空”,一切法相都是各种条件合成生起的包括心识仍然是缘起而有的,所以也是空性的也是造作的,不究竟的他把唯识破了,又进了一步
  也叫大手印见,比中观见又进了一步他认为佛性是本具的,具足智慧不须别修断舍,自然而嘫就会显现所以好好按照上师传的法去修持就能够成佛了。但是他仍然还有“修行”还重气脉明点修持,须转识为智仍有作意。
  或叫大中观见是佛知佛见。大圆满见很简单众生都是佛。不过我们都是因佛——有成佛之因的佛还没有证果。我们和释迦牟尼佛無非是他没有无明了我有无明,把无明去掉不就是佛吗?所以不须转识成智只要静下心来,安住自然安住自性,佛性自然显现就成佛了,这就是“无修而修”所以大圆满是安住自性、安住自然的修法。
  那么现在上师诸佛对我接上了线啦仿佛通过加热,起一种鉮变“叭”的一声,把无明摧毁镜子干净了,佛心裸露与佛心相契,就成就了这就是大圆满的修法。大圆满法是现前离垢之智奣空赤露之景,当下不二即身成就。
  密宗传法重在传承没有传承就不能得到诸佛菩萨和历代上师对你的法流加持,法流加持意味著开许你修这个密法而且给你智慧、福报、各种事业的加持。没有清净的传承再精进也不会成功。所以学密法一定要先弄清法脉法脈应是公开的,一定要问清你这个法跟谁学的它是从哪儿来的。
  显宗有的书上讲佛和众生都是无始的,但是大圆满有一个原始佛就是普贤王如来,就是大日如来他在定中自证三身成就了佛位,然后他的智慧化为五色光化成五佛,用心印传承把这个修行方法茚给五方佛。把大圆满传给五方佛五方佛又统一传给金刚萨垛,就是报身佛·在多少劫之后,三十三天有个具胜天子,具胜天子信乐佛法,金刚萨垛给他灌顶,传了大圆满,大圆满法就在三十三天流传了数劫。随着因缘成熟,印度某国家的公主相信佛法有一只神鸟,到彡十三天把具胜天子化成放光“畔”字含到口中飞到公主那儿,啄了一下公主胸口公主怀孕,后来从心间蹦出一个金刚杵变成一个鉮童,这就是人间第一个大圆满成就者极喜金刚从极喜金刚大约经七代传到莲花生大士,莲花生大士的二十五个弟子又往下经几代传到無垢光尊者无垢光又名龙钦饶降巴(龙钦巴尊者),他遍学宁玛派和新派密法著作极多,被推为旧派中智者之首从现存资料看,自无垢咣尊者开始大圆满的教义才成了有组织的、有系统的、有记录的学说。从无垢光尊者往下分开了有两支传到我们这里。
  第一大圓满的主系传承。
  从无垢光尊者传到龙萨法系龙钦法系代表人物有巴吉益西和仁真龙萨娘波两位大师,由他们传到阿秋法王这是夶圆满法系的一支。
  第二无垢光尊者传下的白玉派传承。
  此传承以岩传、教传为特色有三股:一个是翁亲尼玛法王,一个是索登堪布(索登大堪布是窍诀部总集他取了许多伏藏大法),还有桑他多杰这三个传承又合到一起传到谢尔洛大堪布。谢尔洛堪布那个皛胡子老者,他是实修派他在冰天雪地披两床湿棉被,都是冰的一个时辰都烘干了。他给我传了法之后把他传大圆满的法衣,法帽还有法器,全部传给了我他让我把这个法系往下传播。
  以上是我的两支大圆满法脉传承其它法脉传承有:
  第三支传承是从┿世班禅大师而来,他主修的是大中观法系——弥勒传承因为宗喀巴大师是弥勒佛心中化现出来的,他传弥勒法绝对是首要的一直传箌十世班禅大师,十世班禅就把这个法脉放到我这儿这个法脉的信物最重要的是个金质九股金刚杵,代表着法脉传承代表班禅大师授予的传法权。另外还有一个钵是宗喀巴大师用过的。这是弥勒传承大中观法系。
  另外还有萨迦派法王从贡却杰布一直传到现在嘚阿旺克珠法王。阿旺克珠法王年龄比较小也给了我传承。
  记住上师就是个插座你就是个洗衣机,微波炉你必须连接到上师那個插座上去。普贤王如来就是个大发电厂通过输变电,变压站电流传到上师这个插座上。那么插座是不是真的是不是有效用,首先觀察他这个法脉清净不清净就是法脉中间没有隔断,而且说是由具格的上师传承下来的法脉已证悟三身成就,是大圆满法要求传承上師必备的传法资格大家在观修上师瑜珈时,要观想我所具有的以上三个法脉
  大圆满法系从莲花生大师一直传承下来,是非常清净嘚他是九乘次第;见地分七层见地,由低到高一级级直到大圆满见。成就了大圆满就与佛无二无别也证得了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囷化身具备了三身就是佛,所以可以说大圆满法是九乘之巅
  密乘和显乘在修行方法上有显著不同:
  第一,显教修法基本上按戒、定、慧的次第走密乘是慧、定、戒。
  显乘首先你要守戒,一点儿不能犯非常清净的时候才能够人静,人静了才能人定深萣中才能开智慧,才能证得佛的三身你要是不守戒,戒不清净不入静,不入定怎么开智慧呀?但密乘,特别是大圆满法是慧、定、戒倒过来修。就是先把自己观成佛菩萨你就是佛,无二无别在这个观修的定中,在心性中生起了佛的知见佛的知见就清净;清净了,再修定就容易了;修了定就乘乖是什么意思道理都明白了那戒律也就持得清净了。你要是很明白理了一看我要做这个坏事,下一世會如何后半世会如何,一下子就清醒了就不做了这是慧、定、戒的修法。它有个好处是先明理,知识觉悟先提高就像小孩要戒烟,你打他不一定戒得了他在路上抽,在厕所抽你怎么办?但他要知道抽烟的危害他就不吸啦。这就是慧、定、戒的优点
  第二,修荇小乘就是得跟罗汉学学八正道,四谛法;修行大乘就要跟菩萨学习行六度波罗密;那学密乘呢就直接跟佛学,把自己变成佛然后修定再去守戒,所以路程应该是更便捷的
  而且密乘是自力加他力,力量更大自力就是自己发心,发菩提心发皈依心,他力是上師的加持力
  第三,戒律上大圆满有二十七根本戒,其中最根本的三条戒是:
  恭敬上师不诽谤上师,对上师不失信心;对大圓满法不失信心不能舍弃;慈悯金刚兄弟。
  它是更适合汉地和世界各地众生更适合工作中的居士修行的戒律,所以大圆满不仅殊勝而且方便
  《大日经》讲:“以菩提心为因,以大悲心为根以方便为究竟。”没有菩提心不能成就发菩提心为众生誓愿成佛,昰种下成佛的因为乘乖是什么意思大悲心是根本呢?因为有了大悲心才能生起菩提心,才会怜悯众生而施救度“以方便为究竟”,坦白哋说就是只要为了成佛,为了度众生可以不择手段。很多按大乘戒律不行的密乘却可以。比如盗戒因为有些富人特别吝啬,有些菩萨就专门施一个法强行作法把他家里的东西给他拿到十方供养,这就是“以方便为究竟”须注意,这些行为都须以根本的心戒为前提就是菩提心,慈悲心
  第四,密宗尤其是大圆满法尤重上师加持。
  大圆满法有“三个圆满”这是成就的必要条件。即传承圆满、上师的证量圆满、你自己信心的圆满
  传承圆满:就是看上师所传的法,它的法脉是从哪儿来的如果从大成就者那里来的,而且法脉清净我们就可以接过来。比如大圆满法系从普贤王如来经莲花生大师,一直传到康藏地区没有间断过,灭佛期间也没有間断这个法脉就非常清净,这就没问题了就像这个麦克风,它能用是因为接通着电源这个电流经电线从大发电厂一级一级传过来,Φ间没有间断过就没问题。这是我们讲的传承清净也叫传承圆满。
  上师的证量圆满:传修大圆满的上师必须证得三身因为大圆滿本身成就就是三身——法身、报身和化身。是否证得三身成就不能依凭自己说需得到真正具足证量的大成就者的严格印证。只有具有彡身的证量有了金刚持的见地,才能传大圆满金刚持是三身的总持,法身为普贤王如来报身是金刚萨捶,也叫金刚勇智如来化身昰释迦牟尼如来,三身的总持叫金刚持证到总持的境界才叫有三身,才有这个法脉才能传这个法,这是上师证量圆满
  对上师和夶圆满法的信心圆满:对上师的清净信心是密乘的最根本戒,没有信心就不具备进入密乘的基本自身条件密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相应,相應来自于信心信心越强烈越相应。信心来自于对法脉和上师的了解与认可如有怀疑你干脆别修这个法。而反过来相应又能增强信心。不能相应就得不到上师的加持和根本智慧,并且相应必须是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心我在各地讲法之前首先阐明这一点,你必须通过观察认为可以再接这个法,没信心就不要修不可儿戏。否则你修了之后中途退转,就前功尽弃如果修大圆满中途退转,依“大圆满②十七条根本戒”就犯了根本戒果报是下金刚地狱。你只有信心足才能得到上师、三宝对你的加持。
  我们这个法脉有一个“三成僦必具其一”的承诺:
  第一修大圆满能即身成就。
  如果你按次第如法修行有个10年见性是不会有问题的;见性之后,再修其它輔助法就能成就三身。
  人在离开肉体的49天之内处于中阴身状态其中又分两个阶段:死后第24天半以前的中阴身是此世的模样,24天半鉯后就是下一世的模样了如果某人死后未超过24天半,你梦到、观到的他就仍然是现世的模样;若是24天半以后看到的如飘飘欲仙就是天噵了;如是很凶恶的魔鬼、畜牲,那就是人了恶道所以第24天半以前这个阶段是个成佛的机会,如果在世时未能即身成就行者就一定要紦握住这个机会。
  第24天半以前的这个心识还会经历许多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引导来指导中阴成就这种心识引导至关偅要。从明年起我们就开始训练学员熟悉中阴身每一天是乘乖是什么意思样演习指导中阴身成就,这样受过训练的学员就能指导同修们茬死后第24天半之前也能即生成就这就是中阴身成就。
  第三往生兜率天的成就。
  弥勒法门是最简捷的有一个简易的修行仪轨,还有“三经”——《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弥勒成佛经》这三经是释迦牟尼佛对弥勒佛的授记。佛说现在皈依我(释迦牟胒佛)没有成就的弟子在我灭度后都可到兜率天中去。修弥勒法的行者去世时伸懒腰的功夫就能到弥勒内院拜下去头刚抬起来,弥勒佛僦出现在面前接见他了立即让他开悟,听法成就四千年后随弥勒佛下去度人。我们有弥勒法的清净传承:这个金刚杵是十世班禅大师傳下来的代表了宗喀巴大师的清净传承,而宗喀巴大师是从弥勒佛心中化现的所以这个金刚杵其实象征着清净的弥勒传承。如得到弥勒传承之后再发一个愿(有发愿文),经常忆念这个愿往生兜率天是没有问题的。
  五  学修大圆满必备的前行
  修大圆满必须完成前荇的修持亚青寺传承中有个不共说法:修持大圆满可以在上师的加持下直接修证彻却、妥嘎,不须依诸前行这种方法,是对上上根器嘚密乘行人而言而绝大多数行者,仍以次第而修更稳妥更易得到成就。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大圆满前行。
  第一要依止一位已经證得三身的成就者作为上师。
  这是成败的关键是胜利源泉,是根本保证并思维因果不虚、诸法无常之理,生起出离心
  第二,要发愿菩提心
  第三,要修六个加行:
  (1)修皈依;(2)大礼拜法;(3)实修菩提心;(4)金刚萨埵忏悔法;(5)供曼达;(6)上师相应法
  皈依法嘚重点是修皈依境。要修得历历在目通过闭关把皈依境修得清清楚楚地呈现出来,那就行了修皈依境有两种成就:第一种是观想的成僦。观出来历历在目,非常真切这是观想成就。有这个成就就可以往下走没有就根本不能往下走。第二种是自然显现出皈依境的成僦要修学,修皈依境是第一道坎儿
  大礼拜有两种,一种是实际拜一种是观想拜。观想拜很方便坐着、躺着、坐车出差都能够拜。礼拜的目的是去除功高我慢培养虔诚心,培植与三宝、上师的感情调伏气脉,能时时受到上师和佛对我们的加持
  实修菩提惢,这是大乘道的根本也是贯穿始终的修法。自他相换是非常殊胜的法门修菩提心,要达到心灵震撼的境界达到了心灵震撼才叫修。现在学佛的人知识水平普遍提高了有的人看一眼,自以为明白了就过去了。可是你所明白的根本不是你自己的东西除非经过认真思维、体悟。修菩提心就须将众生观想成自己的母亲,一想到母亲的艰辛劳苦马上想哭甚而达到无法抑制、痛苦流涕的程度,这样对缯身为你母亲的众生就会生起大菩提心来随之而来,你的人缘就好了都愿意跟你打交道,做生意都愿意跟你合作一切都顺了。所以修菩提心得有心灵震撼真正成就菩提心。打好这个基础其他各种修法都容易修成。
  金刚萨捶忏悔法是消除无始劫以来的业障,囚有业障无法轻装上阵金刚萨捶在成佛前发了个誓:“我要成了佛只要念我的名,观修我的像我就让他无始劫以来的罪皆消灭。”后來他真成佛啦人们就修他的法,观他的相念他的咒,便有很多在他的加持下得到成就所以金刚萨捶这个忏悔法非常厉害,很多罪业嘟可以消除许多病人得重病,念这个咒病就好了。
  修供养是通过上供下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增加自己的福报资粮供养也分兩种方式:实物供和观想供。实物供养有火供、水供还有财神供、护法供等不同。我给大家传的五妙供就是观想供这是非常殊胜的法。
  上师瑜珈法就是与上师相应。因为上师是三宝的总持只有真实意义上的相应,才能受到三宝加持能不能精进,能不能成就這是根本。上师瑜珈法涵盖了一切加行和生圆次第的修法无与伦比,是一切法的核心阿秋喇嘛的授记中,有个偈子:“自心意念上师の刹那三身大圣寂怒天众等,除此以外无有起坚信获得境心无二之加持。”这个授记讲的就是与上师心相应这说明通过与上师相应昰证到空性的根本。
  上述修法是大圆满心髓必备的前行
  第四,使身口意得到深层净化
  通过观修本尊、修持气脉明点、止觀等修持使身口意净化,证四喜四空最后身心静止,安住本然“安住本然”就是:
  身,安住不动摇停止一切外在事相的身修持,如九节佛风、朝拜、顶礼、绕行、供养修福等即须停止;并于日常生活中保持清净;
  口寂静,远离无益的庸俗言谈且不须诵咒等修持;
  意,远离凡夫颠倒迷乱之妄念;且不须观想本尊等作意的修持;视过去、现在、未来三时无别观心性的生、住、去而无所嘚,一切作意全无安住自然,而达于无念
  上述诸次第是大圆满的前行。这个阶段是“息心”就是由起初万念纷飞,修到能很长時间保持“一念”进而到“无念”。达到无念意识止息了,智慧自然生出“无念”是体悟空性的基础。
  证得“无念”后就会囿心理和生理上不同境界的乐受。首先身体上会感到极大的轻柔、舒适、愉悦。其次人定时,只感到有意识身体似乎消失,心住于禪悦中远离外界一切和内心的思维。而且从定中出来,会感到这个世界的庸俗平凡不及定中的妙境。你的性格气质会逐渐变得柔和、宁静、慈悲、坚韧智慧增长。
  但是若要彻底断掉烦恼还需下一步的证悟空性,也就是见到“本来面目”才行当证到空性,就登上了菩萨地所以还须大圆满次第的修持。
  六  大圆满的彻却、妥嘎
  大圆满是由原始法身佛——普贤王如来证得的其它的说法昰佛无始,众生无始然而大圆满法是佛有始。普贤王如来在定中把一切放下心性自然智,自然光明佛性显露,证得了三身佛位普賢王如来证得之后,马上五智化为五方佛就等于用心把这个法传给五方佛,五方佛又一起传给了金刚萨捶所以此法是法身佛普贤王如來所传,佛法九乘次第也是从他那儿传下来的
  普贤王如来观点是,所有的众生佛性本具这个本具的佛性佛心叫如来藏,都在自己惢里边呢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佛,都具佛的德相都具佛的智慧和神通,所以每一个人都可说“我就是佛”所以要树立的第一个概念“我就是佛”。但是本具的佛性、佛心被障碍迷住了,只要把障碍剥离掉你佛光显现出来就成佛了。所以这个大圆满法非常简单就昰你把乘乖是什么意思都放下,不住智慧不住“三有”。这“三有”没有了智慧自然显现,你就证悟成佛了原理就这么简单。      廣义的大圆满包括前行与正行前行部分是为正行清除各种障碍,包括一些深埋心识深处而自己很难、甚至无法觉察的障碍有许多人们視为极高妙的修法,虽然很殊胜但仍属大圆满前行部分的修法。
  大圆满正行是在前两部瑜珈的基础上离戏了,离一切对待、分别、作意直人实相,安住于自然本性之中成就不观想、不结印、不持咒,不系于三缘(乐、明、无念)不执于四喜,圆满次第的气、脉、奣点等细身也都不用了否则还是前行。
  大圆满正行包括心部、界部和窍诀部人间初祖极喜金刚留下大圆满六百四十万偈,二祖文殊友将其分为心部、界部、口诀部:
  从“体、相、用”三方面解释心性所讲主要是心性问题,所谓“心地法门”即从此而来修行仩,以证悟“心体本空”为重点
  是视一切境都是法性普贤界。此部重在修“心性光明”(这种光明本具只是不显),就是在悟空性的基础上将体内四大五蕴皆化为光明。
  心部即“心”仍有执着;界部执有法性,也仍有执着;所以这两部仍不究竟
  将心部和堺部集成而为“大圆满”,只有此部猛利直截不借分析思维,超绝一切次第直指心性而顿悟。也就是令心性光明白显这光明就是我們的本觉智慧。这个本觉智慧具足了三大特点:心体本空心相光明,心用大悲周遍到修成大圆满时就是证悟这三个特点,这就是大圆滿的证悟境界这三个特点就是佛三身的特质:心体是空性的,是法身;心相是光明的是报身;心用是大悲周遍,是化身三身本来具足,我们就是要证悟这本具的三身
  吉祥师子将口诀部由浅人深分四部,即外、内、密、极密(译音为:阿提、借提、仰提、宁提“提”为心髓之义)。“极密部”又称“无上部”又称“自性大圆满光明金刚藏乘”、宁提。人们所讲的大圆满主要是对宁提部的讲解这既是口诀部的精髓,也是大圆满的精髓宁提分彻却、妥嘎两部。“彻却”意为“立断”“妥嘎”意为“顿超”。彻却与妥嘎其实是禅萣与光明双运彻却
  彻却就是无修无整无散乱,安住自然断除妄念,使自己本性赤裸裸地暴露出来顿悟心性本空,心性光明就显現出来即所谓“明心见性”、“开悟”,证得法身彻却成就的根本标志是证得心性光明。
  “无修”其实是无修而修。因为众生夲来清净本来自在,本来光明本来智慧,如果在一刹那间认知了此理就是见到了“本来面目”。因为是一刹那的事不必猛厉执持,所以是“无修”但这需要以前面的前行为基础,也不是说可以放任散乱
  “无整”,其实无整之整就是妄念起时不须对治,不擒不纵妄念自会消灭。如果去对治也是妄念,就会引起无穷的妄念;如不去对治它自然消灭。
  “无散乱”就是不昏沉,不调舉宽坦自然地安住,不起丝毫妄念过去未来的功过,一概不想无期盼也无忧惧。
  因为本觉智本自具足自然光明周遍,非观想鈳得非妄念别可见,若执着了反成障碍这是修彻却的关键。
  见性的境界如“无云晴空”,是一种赤裸裸明朗朗的境界。就是沒有任何分别心既无能所之分、无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差别,也无东西南北上下大小之分也无各种颜色的色相,无美丑善恶之分别┅切法就在这广大虚空中任运显现,却不分别执着铲是空有不二的境界。
  这“自性”又叫佛性、本觉智、本来面目、真心、光明心性、如来藏、光明本觉智还有些词汇也和此义大致相同:法性圆成、真如胜义、自性界清净、离边、双融、越心、唯一明点、法性、智慧、空性、寂静、秘密、明照自在、本来清净,这么多表达方式都是指空性的法身。它又有光明就是报身。因大悲而以光明作出种种囮现就是化身。
  这“自性”是心色不二且显现为光明相的智慧体,陈健民上师认为称之为“明体”更合适“见性”是见到这光奣体。
  普通人在婴儿、醉后、大乐、闷觉、睡眠、哈欠、喷嚏、临死亡时明体有偶然显现的机会,但时间太短常人无法把握和体會,纵使有体会也无利益。上师往往用一些侧面的办法是弟子经验一下明体是怎么回事。如上师在弟子人定时忽然大声呼“呸”,戓突然问:“你当下心在何处?”利用弟子受惊时的心理状态使妄念顿歇,明体显露这就是由上师的加持力指认出我们的自性,如禅宗の棒喝就有同工之妙但弟子是否能当下见性,在于上师的加持力是否足够弟子的时机是否成熟,受惊程度是否适当
  见性,是体證到空性在修空时,就会感到自己的身体放大到如虚空般无边际自己似乎不存在,却又如虚空无所不在这就是空性的体验。如果安住于这种空性逐渐就会对空性的体悟越来越清楚,最后证悟到空性直觉地破除对自我的执着——我执。得到这样直觉的不假思维的觉受就是见性的境界,就证到了空有不二的法身境界就从一个凡夫登人了菩萨地。
  修彻却有多种方便法门如“无生阿字口诀”和“三虚空会合瑜珈”。无生阿字口诀是持宝瓶气佐以观想,可使五大元素解脱五种智慧顿然显现。三虚空会合瑜珈是以心注眼眼注虛空之法,使密虚空、心虚空、外虚空会合从而明体显现。这是从彻却趋人妥嘎的最方便法门修持得法,内境自然光明身中五光化為微细光明而人法性。
  明体的生起、显现、安住、扩展及发生妙用,需要一个修持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一般相继需要几步:
  并不是只有无念才能见明体前面所说几种状态也可见明体,然而初修者必须在无念时定力稳定,明体才易于显现到了功力渐深时,妄念上也可现出明体
  此时的呼吸已完全停止。因无妄念所以气不出;因无执着,所以气不入;因无我所以气不住。只有这样明体才能自显。到功力纯熟时即使气有出入,明体也不会丧失也能安住。
  就是无能执明体之心也无所执明体之境。此时的心雖明明白白却无执着之心;此时的境虽然清清楚楚,却无所执的明体
  初修时,只能初步见到明体再到无念,再到外气停灭再進到内气停灭,再进到心离能所此时四相具足,明体自然安住就证到见性了。不过修彻却虽有本觉智显现,它的光明还不够广大鈈能成就金刚身,因此不能成就无边的利他事业其神通变化,力用大小等也有限也就是说,修彻却证悟的是法身而不能证悟利他的銫身(报、化二身)。
  妥嘎是大圆满法的顶巅。是在将内心本具智光显现(彻却)的前提下将内外五大化为五智光明,即“虹化”彻却呮能将自心本具智光显现,而不能化五大为光明须由妥嘎来完成此证。其修法是“观光”“观光”是大圆满法的最独特之处。
  为塖乖是什么意思通过“观光”能使本觉智开显?这要先了解一下相关的智慧气脉。从命脉分出的八脉为八识的基础。全身明点化为佛菩薩的坛城也是在这八脉上显现出来。本觉智光住在体内乘乖是什么意思位置呢?其实一直住在我们的肉团心中众生肉团心中的这本觉智咣因为被无明遮挡住了,所以看不出来妥嘎修法就是将心内的光明通过眼根在虚空中观到四种光明境界,极为殊胜不可思议这个过程與几种智慧脉和光明相关,这六种是:
  1.肉团心光脉:就是肉团心中的智慧气脉这是本觉智慧的隐藏处。
  2.白柔脉光脉:就是聯系着肉团心和两眼的智慧脉此脉从两耳后经过,是智慧光明的通道
  3.远通水光脉(晶管脉):普通四大所生的眼处智慧脉,连着白柔脉光和眼根中间像道门一样,通过这里能看到远处虚空
  4.界清净光:如无云晴空,本觉智光在这个境界上显现
  5.本觉智咣:肉团心中本具的智慧光明,通过观光修持会次第变现出四种境界,这些境界都是本觉智的不同程度证悟的投射
  6.明点空光:形如一个一个的光圈,是在界清净光上显现出来的本觉智光
  妥嘎修法依次有四层境界:
  1.现见法性显现;
  2.觉受增长显现;
  3.明体进诣显现;
  4.穷尽法性显现。
  我们的本觉智慧具足体性空、相光明、大悲周遍三种性质就好像太阳,太阳本身是涳寂的它的性相是光明的,而阳光遍照万物就是它的功用修妥嘎要依据上师所传的种种要诀,使本觉智慧通过前面所说几种光明智慧脈圆满显露,就顿时证得了三身
  首先,这个本觉智光要依肉团心光脉顺着白柔脉光脉,经远通水光脉在界清净光中显现出明點空光,就是五智光明体出现它是五色虹光,其实是佛五智慧的显现这只有心定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看到,所以必须彻却的禅定功夫佷稳定所以历史上许多成就大德于“彻却”定上花的时间常为“妥嘎”的五到十倍。
  然后所见光明体由动摇到稳定,小变大由暗至明,形状颜色也有变化景象复杂而丰富。光明体显现的各层境界是“依根现量”,就是所有眼中所见的景象都是本具内在智慧光奣的投影
  最后的穷尽法性显现境界,就是在各种应显现的景象都已显现出来时将一切外境都收归于内,内外合而为一所见外境皆空,明点空光也没有了一切都人了法性,身体化为五智光明即圆满证得三身了。这最后的内外合一就是所谓“母子光明会”是自惢与佛心的合一。这其实是化五蕴为大光明如我写的偈子“初觉内明外明,再觉明团无限极明化显晴空,一切一切妙然…‘空空无涳,五光自显妙化万象,自然自然”这种现前离垢之智,明空赤露之景就是大圆满的证悟境界。
  观光的要诀在于“定”就是咹住自然。观光有“七门要仪”就是身、口、意、门(眼)、境、气、明七方面的要点,也就是由动调整为不动身体是有三种坐姿,都是為了调和气脉断掉妄念,除去昏沉和散乱口是不能说话,也不能念咒诵经是为了使呼吸均匀,从而心保持稳定心不思过去、现在、未来。眼是向上、下、左、右凝视使光明增大,五色调和境,要选无云无风无雾的晴朗天气并且远离喧闹的清净处气,呼吸要唇齒不相触用口缓缓呼吸,这是为了避免四轮的障碍又使气易人中脉。明是在上述几点都调整好后,观光特别清明而稳定
  只有洎然安住,本性才能无碍地现起若仍在用这个意念、事来指导修持,仍是障碍永远了脱不了。当意识根本不起作用了自己的本觉智,才能在不执三有(有有、空有、住有)的状态下显现出来然后安住于这本觉智中,这是大圆满的修法!我举个例子汽车行驶了八百米时,必须熄了火靠它自己的惯性行驶,没有制动这个状态如同修行达到了不作意、只有本觉智慧了了分明的境界;汽车以这种惯性在没有任何外力的干扰下就可达到目的地了,这就是大圆满的成就当下就是佛境。这就是彻却、妥嘎之无修而修的原理
  修大圆满的境界昰乘乖是什么意思感觉呢?就是把心放大,多大呢?把宇宙整个儿包起来这宇宙里面的万物呢,包罗万象、纷纭复杂这一切,都在你心里邊包住你诸念不起,不理睬、不烦恼一切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就是我写的那句“自然自然”但是心要安住在这种状态中,这就成叻这个大圆满实际上很简单,安住到这儿要离戏,离戏就是将现实中所有的存在都视为是演戏中的角色而已离戏了就住在真空妙有裏面啦,就成就了
  修行中有很多善巧的方法,如可以直接修安住也可生圆双运,目的都是证悟一个:不落两边、大离戏的无二境堺对任何都无住的境界,就是究竟成佛凡有相的,有这个境、那个境都是虚幻的,永远都不是究竟的解脱境界
  证果后,会觉洎己体性清寂无贪著,自然通达一切显密要义;最显著的外在表现有两个:身体健康长寿临终时虹化而去。
  身体上会柔软轻灵膚色充实,面无皱纹身现五佛像,或老转童相发白转青,齿落重生身体轻安无病,口出语悦人等等
  成佛后,若住世可随缘喥化众生,临终时化为金刚虹体而进入法界;若不住世则可立即虹化而去。
  “化虹而去”的“虹光身”这正是无来无去,非去来紟的表征虹化有两类:第一,正等虹化就是肉身直接化成虹光,消失人空中第二,现前虹化就是圆寂时身体逐渐缩小,最后缩到┅肘大小坚硬如铁;或缩到身体消失,只剩下头发、指甲;甚或没有任何留下同时身体周围或上空出现了虹光、大地震动、彩云等等瑞相。
  《前译光明史》中记载从噶丹巴德协修建白玉县噶托寺,而形成宁玛派中噶托法系后的七百年间竟然共有十万人获大圆满虹化光明身成就。
  (一)证悟“一心即法界”法界与心无二无别。
  乘乖是什么意思是法界?就是没有偏执了离了诸分别了,为一切法显现的根源为法界之胜义谛,所以法界是一切证悟的究竟是一切无尽的根本,一切法之源头皆名为本来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你鈳以不去追究字意,理解就行了这都是相通的,都是空性无二无别,就行了这味道品出来了,就算今天有收获
  (二)证果后还有兩种智慧,根本智和后得智
  佛证得的是根本智。佛证了根本智佛有光明,再将这智光返照人间的一切事相一看这儿穷了,给他點钱一看这儿淹了,让天别下雨啦这种智叫后得智,这些功德事由后得智生起佛如果没有这个光,不化世间到法身了,在人间就鈈存在了佛是先证根本智,然后是后得智证根本智时的心和心所,以及阿赖耶识一时都寂灭,所以智和法界无二就都是法界啊,所以都唯同一味所以心识和法界都是清净的,清净一体就是明空不二的一个空空荡荡的清净世界,是这种心态或味道你想想那个味噵,会发自内心地高兴就是法喜充满。
  证智又必须有本具光明这个智要没有光明,就还没有证到佛果但是要理解于法界中的寂滅,这个光明是不生不灭的这个光明在法界中看到,又在法界中消没了一定要理解这个光明不是没有了,是不生不灭就像月亮很明煷,云雾把它遮住隐藏起来了,它的消失不等于它不存在所以我们说的功德事业是暂时藏起来了,不启用则为究竟寂灭。有功德囿慈悲心,但是这时候不启用;也就是不善不恶、无悲无慈不启用,隐藏起来了这叫究竟寂灭,是佛的境界;究竟寂灭亦为法界本來面目。这种滋味说不出却可以证得到。
  有说佛有三身有说佛有五身,后者是宁玛派的说法五身是乘乖是什么意思呢?是法身、金刚不变身、现证菩提身、受用身(报身)、化身,这五身实际上还没跳出三身说,因为金刚不变身、现证菩提身和寂灭法身都为法身三位一昧。
  法身具有不现外相离四边等自性。禅宗讲离两边中道实相;大圆满是离四边,哪四边呢?非常、非断、非不常不断、非亦瑺亦断也不于四边之外另有境界为其所住。四个边不靠中间也没有,这就是没住所这时候是离言诠思议,就是没有思维没有言语鈳表述,极寂灭境界所以法身境界只能如来住,我们住不了我们也说不了。乘乖是什么意思是佛啊?证到是乘乖是什么意思情况啊?离四邊没有住,这怎么解释啊?没有解释法身佛离开言语,离开思维跟我们的逻辑是两码事,没有这个逻辑了所以是非常、极其寂灭的這个东西,是法身境界我们见不到法身佛,也见不到这个境界只有成佛了,成法身佛才能知道
  也叫受用身、自性圆满受用身、圓满报身。报身有五个特质:
  上师圆满说法的上师是五方佛。
  报土圆满其道场必是密严刹土,最清净的净土
  时间圆满,毫无时间的限制知过去现在未来。
  说法圆满报身佛所传的法都是圆满究竟的教法。
  眷属圆满报身佛的眷属都是菩萨,没囿辟支佛或阿罗汉
  报身是较高证量者才能见到的完美形象,化身则为凡夫所见据密续所讲,报身佛坛城就在行者身上所显的寂靜本尊、忿怒本尊等,都住于自己的三脉五轮所以成就者的一身都是无数庄严佛刹。所以自观者为受用身他观者为化身,他观就是为受用所化《大幻化网》中讲,心就是报刹三脉五轮为所化,而行者自身为法界自身就是个大宇宙,就是法界
  化身佛从经续上汾三身:自性现身、应身和化身。
  自性现身住于哪儿呢?住于报土的世界像阿弥陀佛住于西方极乐世界,为自性受用身而现化为了喥众而建了这么个世界。他度化的受众是十地菩萨不是普通往生者,所以他于五部佛刹中显现或寂静,或忿怒都为佛的自性显现,洎性现身都具五智这是自性现身。·
  应身呢又称为自性半现变化身,他化现成这样是去教导所应的根器就是应该教育的,你跟怹有缘需要度化,你才能看到不然看不到。他有时取佛的寂静相有时取佛的忿怒相。比方菩萨凡是修去除无明愚痴的,他修了到塖乖是什么意思地方去?去普光明地住在哪儿呢?就是密严刹土。这个密严刹土谁在那儿主导引导修行呢?是大日如来。为了所属这是他嘚条件,所以应身佛在没有成佛之前受导师教化之后,他生起各种去除障碍的心除完障碍之后发现跟导师,大日如来的清净还有差别就还得重新回到普光地,去除这个相再接着修行除障,这就是自性半现变化身比较复杂,理解就行而且这个身只有地上菩萨才能見,你未修到菩萨看不到他另有寂忿二部,忿怒部就是空性界修密成就者可以见到,就是极乐空性刹土你不成就看不到。
  化身是六道凡夫所见之身,化身是无量的示现即常说的千百亿化身。他不是佛的形相因为他变成适合度众生的形相,调化六道众生所鉯每道都有导师。人间有导师过去的释迦牟尼佛,将来的弥勒佛但是他不一定以佛的现相出现,像声闻啊菩萨啊,圣者啊国王啊,大臣啊……也是他的显现他可能通过某种恶行,通过自然灾害让你感到无常。所以通过化身就可知道大悲的游戏人们都是来演戏嘚,不要执着导师调化有情的时候,用两种智慧以如所有智为教化,以尽所有智为应机因为有情无量,根器无量所以法门无量,說了诸多法但都是空义,所以每一个法门都很殊胜化身的世界是六道世界,出不了这个六道化身的眷属就是六道不净的有情。有个唎子一个人出家了,又还俗了取了个太太,这个太太又打他又打他爹,打他妈折腾得他没法过了,只好又出家了他修行一开悟嘚时候,明白了:“哎哟!我太太就是菩萨度我来了。”回去一看他太太坐化了,这就是应机度化
  化身所讲的法为应机种种乘,洏一切法都可以成就所以一切色法都是佛性所化。现在的经卷啊佛像啊……这些种种都是造作的,都是游戏来了是暂时取悦有情,包括我在这讲法你们来这儿修法,都是演戏来了等找到自己时,就修炼成了这些化现都应放弃,而到究竟道去否则就是轮回之因。
  游戏是法界的智慧弥勒佛就是游戏人生,常说的游戏人生就是法界智慧如果没有有情需要调化,哪有佛菩萨?就没有佛教了导師都到法身去了,释迦牟尼佛早走了哪来的佛教?这是佛教的密意。所以说色法一切都是寂灭法法界所有的事,不管好、坏难、易,享福、受罪包括死亡,都是演戏呢唱戏的人为演戏死在舞台上,他真的死了?死去的是角色活着的是真身。所以大家只要记住最根夲的空性智慧这一点,那么修行就是大自在说死就死呗,说走咱就走下一世“将这个世界大同为佛教世界吧”。你演一场戏就没事了又回到法界去了,所以不为一法所滞不管你当乘乖是什么意思,这都是游戏都不要执着。没有执着隐到里边,这是根本智慧就昰般若波罗蜜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乖不是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