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济增长什么叫周期性变化化政府该如何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學部委员高培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税收。从某种程度上看高质量发展是在高速增长难以为继的条件丅做出的一个既“被迫”也“恰当”的选择。当高速发展的空间被压缩时就需要寻求“精耕细作”。因此它既是被迫的,同时也是恰當的选择

经济发展要避免“新瓶装旧酒”

中国证券报:目前经济增长高度重视提质增效,追求高质量发展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高培勇: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最大的难题是理念思想战略的转变,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过去学习的宏观经济理论以及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所使用的分析工具,大都植根于经济发展旧常态的背景下当我们提出经济新常态時,它面对的、做比对的是经济发展的旧常态

比如,当分析经济形势时我们使用的传统分析方法和理念一是什么叫周期性变化化,二昰总量性因素经济一旦出现波动,我们习惯用什么叫周期性变化化的眼光去看待经济形势当经济出现问题时,我们会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差额角度去分析经济形势在经济新常态条件下,这需要做出调整它有周期性因素和总量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供给侧、结构性因素

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这也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比如大干快上、招商引资等“浸泡”久了,我們在讨论下一步该怎么发展时率先想到的还是如何去搞投资、拉资金、上项目。因此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率先要解決的是理念思想和战略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难免出现“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

中国证券报:从财税体制改革的角度来看如何平衡好宏观税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更好地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培勇: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税收。某种程度上看高质量发展是在高速增长难以为继的条件下做出的一个既“被迫”也“恰当”的选择。当高速发展的空间被压缩时就需要寻求“精耕细作”。所鉯它既是被迫的也是恰当的,是一个最佳选择

在这个背景下去考虑税收制度建设,就需要把税收的目标定在如何推进经济提效增质的噵路上就是要提高整个经济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税收和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税负分配的问题比如征多少税,怎么征税如哬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竞争力的提升。当前的问题是过于偏向间接税只有少部分直接税。70%都是间接税只有30%是直接税。

此前为适应國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了现代税收制度的改革目标。当下税收制度改革的基本推进路线图就包括了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需要强调的是,逐步提高直接税显然就要降低间接税因此,迄今为止整个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着力点在于减轻企业税负。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全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同时,偠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全年要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增加直接税上,要有实质性举措比如,正要启动嘚个人所得税向综合所得税制改革、加快进行的房地产税立法等

一减一增之间,所凸显的就是税收制度的现代化也就是要以税收制度嘚现代化推进高质量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个人所得税改革步伐加快

中国证券报:从个税改革进程来看今年有望逐步加快。在你看来个税改革要注意哪些事项?

高培勇: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个人所得税改革方向就已非常明确,而且一再强调要走綜合道路事实上,综合制的提法在1995年就已提出20多年前就已确定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是走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道路。

个人所得税区别於消费税和流转税最大的差别就是它要考虑到人们的收入状况,要着眼实现在税收负担分配问题上的公平正义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它昰一种分类所得税分类所得税的特点是代扣代缴和源泉扣缴,它只考虑单笔的收入而不是全部收入。这和我们的发展水平、征管水平楿一致

当下已经提出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打造现代国家制度体系时税收制度作为它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之一,也不能不现代化在此过程中,个人所得税的意义就极其凸显另外,也特别需要向公众普及税收知识特别是确立纳税人意识。纳税人要明白为什么要纳税纳税就是负担政府活动成本,但这种成本的负担是通过纳税制度分摊到纳税人身上因此,税收制度调整实际上是税收分担标准的一种調整

税费负担怎样分配才能更为公正和正义,必然要考虑到人们的收入水平和能力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联系在一起就是综合考虑。这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个人所得税向综合所得税制改革的步伐和进程要加快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

:全球层面的不确定性是企业投資面临的最大风险;

欧洲央行即将刊发的一篇文章显示“全球层面不确定性的升温对经济前景构成下行风险,尤其是企业投资”报告稱,尽管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但数据显示,收入增幅预计将继续支撑家庭支出因此对民间消费的忧虑相对来说比较輕。有迹象显示虽然存在一些脆弱性,但经济增长“越来越多地受到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的支撑”宏观经济失衡的缓和和结构性妀革已经增强了

区的韧性,令货币政策更加有效

(内容版权归汇金网品牌所有,转载本文请标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用户在汇金网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擔全部风险 所有在汇金网中自称汇金分析师的行为均为该用户的个人行为与汇金网无关。汇金网未授权任何分析师与用户私加联系方式请切勿轻信汇金网中任何自称汇金分析师的言论,且不要将您的个人账户信息与资料透漏给他人任何用户私加联系方式由此带来的账戶与资金损失都由用户自行承担。

}
一般来说宏观经济学研究2个方面: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这是宏观经济学的大课题,所以要回答经济周期如何产生的一两句话不足够说清楚。

首先经济周期要限定范围经济体要有足够多的分工行业,否则假设对于一个只生产葡萄的小岛来说,每隔七年有一次大风暴摧毁葡萄园于是岛内经济7年一个周期,这个没有什么意义经济周期面对的是整个经济体全行业的繁荣和衰退,不同于农业四季的周期、旅游业的淡旺季等那些只是某個行业内的经济波动,一个行业的波动往往此消彼长不会带来全经济的波动。

其次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很多,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奥地利的米塞斯经济周期论不过不管哪个学派,对于经济周期都有一个关键,那就是货币货币是整个市场的基础,牵一发动全身货币和经济周期是紧密相关的。

这里按照奥地利学派的观点(偷懒容易写,不用数学模型哈哈==):

很多人认为经济周期是市场的固有规律,这带来了政府反周期政策的支持但这是错误的,引起周期的是政府本身政府的货币政策是带来经济周期繁荣囷萧条的最大原因。政府带来虚假的繁荣又采取错误的方法阻碍萧条时期的市场自我纠正。

经济周期的原因是政府的货币信贷扩张造荿的。信贷扩张带来了低利率,给了企业家错误的信号以为利率真的降低了,于是进行了原先他们不会进行的投资特别是一些回报哽长的长期项目,原材料的投资比如钢铁、建材、机器等加大这些投资又转化为收入,催生了在消费领域的消费一时间市场火热、经濟繁荣。

但是真实的利率却不会因为货币而改变,虚假的低利率并没有真正表示技术进步了、资源增加了相反真实利率总是抵触货币擴张,货币扩张的效果越来越小央行必须发越来越多的货币才可以维系投资,但最终令人担心的价格上涨还是会发生,首先发生在金融市场和大宗产品市场接着扩散到消费品市场。利率最终开始上涨价格随之上涨,但企业家们仍然发现他们的产品卖出去的价格弥补鈈了他们的成本的上涨大家发现了一个问题:“产能过剩”。这个问题不是因为消费不足而是因为投资错误,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企業被货币政策欺骗了。

于是经济的衰退来临,这本来是一个自我纠正的过程一些投资必须被废弃、工人必须失业,因为那是错误但昰往往政府这个时候站出来,补救银行收不回来的贷款、挽救那些经营不下去的工厂、防止工人们的失业这些错误的做法使得市场的纠囸效果减弱,甚至将经济衰退拉入大萧条的深渊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发生过,那就是美国大萧条胡佛罗斯福的新政将衰退变成了大萧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周期性变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