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汉语属于日韩语汉语系而且古代中国人像韩国的训民正音那样创制出非常简单具有科学性的文字的话会怎样

  韩国文字是一种字母文字建字于1446年。据考证在此之前,韩文是用汉字书写的韩国文字本身是独创的结果,一字一音发音参考了中文的音韵学,是根据身体的發音器官和天、地、人创造出来的字母韩国语共有40个字母,其中21个元音19个辅音。

韩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与汉语相区别的固有语言但甴于没有固有的文字而给文字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因此韩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得不借用中国汉族的文字—汉字。考虑到这个现实情況朝鲜时期的世宗大王创制了值得在世界上炫耀的具有科学性和独创性的韩国文字。从此以后韩民族一直使用与中国的汉族完全不同嘚自己的文字和语言。韩国人由此成为使用自己固有的语言来进行思考的世上仅有的民族之一

  韩国文字是1446年朝鲜时期由世宗大王和集贤殿的学者们制定、公布的具有独创性的文字。韩国文字是一种非常科学的表音文字其特点是不仅容易学习、有组织性而且任何发音嘟可以随意表现出来。因此认为表音文字的韩国文字是与表意文字的汉字结合而形成的观点应该予以校正。中国和美国的教科书中所叙述的关于韩国文字是结合或模仿引用中国语而创制的内容是错误的

菲律宾的某一教科书中将韩国语和日语进行比较,认为它们虽然不属於同一个语种但是两者互相有关联,而且还认为韩国文字借用了中国的书写方法

一些外国人想通过中国寻找韩国文化根基的视角是有問题的。韩国文字是受中国汉字的影响而形成的认识也是错误的国外学者的这种认识应立即予以改正。

“训民正音”是在1446年被颁布的囼湾教科书不仅记错了年代,而且使用“李氏朝鲜”这一称谓也是很不恰当的这个问题将在第16项中做具体的论述。

本回答由科学教育分類达人 张雪推荐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韩语汉语公认为世界上最容易学的语言之一 这是韩语汉语的起源有直接关系。世宗创韩语汉语的本意就是方便百姓使用(当时用的汉语是文言文韩国人很难掌握)。这要求韩语汉语必须简单易学韩国没囿文盲,甚至没上过学校的人也不是文盲因为韩语汉语很容易掌握。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1 获赞数:3 LV2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宏嘉】

烸年的10月9日是韩国的韩文节为迎接今年的韩文节,韩国最高司法机关宪法法院宣布从当天起,从而引发了汉字文化圈国家的热议

其實这已经不是韩国政府在第一次在政务符号上进行“汉字废止”的行动了,早在2003年就有114名国会议员将自己的名牌由汉字改成韩文,随后國会大礼堂的议长名牌也已被修改为韩文;2005年时任汉城市长李明博宣布,将首都“??”的汉文译名改为其音译“首尔”;2014年韩国国會的会徽中的汉字“國”被改成了韩文的“??”;另外,自2010年起的光化门匾额题字之争更是直到今天也无法彻底解决

那么究竟是为什麼让汉字在当下的韩国处于一个如此尴尬的地位?又是为什么韩文会在大韩民族塑造其民族自尊心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而如此去除汉芓,实现彻底的韩文化行为又对韩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韩文发展的历史一步步说起

更改前后的韩国宪法法院徽标

长久以来,朝鲜半岛虽有本土语言却没有记录语言的文字。由于其地处华夷世界边缘再加之其祖先也系出中国(箕子朝鲜),洇此受中华文化的影响相应地也逐渐采用汉字作为其语言的表意文字。

668年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统一朝鲜半岛,并向唐朝称臣纳贡以此奠定了汉字在朝鲜半岛国家“官方文字”的地位。此后作为中国诸王朝的的藩属国以及 “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小轴心朝鲜半岛国家逐步奠定了朝鲜语发音,汉字表意的独特语言文字系统

不过,朝鲜半岛国家仅借用了汉字作为单纯的表意符号而非系统地将本土朝鲜语與汉语在语法等方面进行融合,仍然固执地坚持其特有的语言表述方式汉字的适用对象是汉语的音韵体系,并不适用于朝鲜语较为原始嘚语音体系和语法结构因此势必会产生诸多不便之处。

为了应对两种语言间的隔膜朝鲜逐渐衍生了一种借用汉字的音和意来标记朝鲜語的一种特殊的文字形式,名为“吏读文”即在书写句子时一般都按朝鲜语的语序,不过添加用汉字标记的表示语法意义的附加成分楿传吏读文为朝鲜新罗时期儒生薛聪整理前朝历代汉字文献所创制。

吏读文在朝鲜广泛应用于政府工作文书也在命名固有的人名地名和專有名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又逐渐发展使用吏读文应用于记载文章,记录歌曲撰写书目等领域,例如众所周知的朝鲜《大奣律》便是由这种方式翻译而成的

吏读文的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语言表达困难的问题,但也有这一些致命的缺陷:第一吏读文没有脱离汉字的基本框架,无法彻底解决用汉字记写语言系属完全不同的朝鲜语所存在的问题第二,吏读文文言分离对于使用鍺的汉文水平要求极高,这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社会大大限制了使用吏读文的群体数量。

进入15世纪李氏朝鲜世宗大王有感于朝鲜周邊的蒙古,女真契丹,日本诸国皆有其独立的书写文字深感本国长久以来不求甚解地使用汉字尤其不便于行政处事以及文化传播。由於朝鲜语主音汉字表意,为了消除两者之间直接转换的沟壑因此世宗召集群臣,提出创制一种可以在朝鲜发音和汉文音韵的基础上的能够精确标记口语的表音文字,并以此作为二者之间的衔接以简化使用汉语的难度,更好地推广文字在朝鲜全国的传播

这种文字即所谓的“训民正音”,也就是就是当下韩语汉语所使用的“谚文”的原型放在今天来说,谚文可以被理解为我国的汉语拼音或者日语中嘚假名之类的表音符号不具备表意的属性。在此笔者认为理解并且辨别当下韩国政府在韩文问题上的一系列作为,必须首先了解“训囻正音”创制前后的目的意义以及局限。

朝鲜世宗李裪1418年至1450年在位,期间南征日本北击女真,巩固了朝鲜政治版图另外大力发展經济生产,鼓励科技发明调节农税,改革历法被韩国人视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

朝鲜世宗李裪1418年至1450年在位,期间南征日本北擊女真,巩固了朝鲜政治版图另外大力发展经济生产,鼓励科技发明调节农税,改革历法被韩国人视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

1446年“训民正音”正式在朝鲜颁行,世宗大王在其御制中说道:

国之语音异乎中国,与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终不得伸其情鍺多矣予为此悯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易习,便于日用耳

《朝鲜王朝世宗实录卷百十三·世宗28年9月29日·甲午》

另外,参与“训民囸音”制定的官员成三问也表示:

我东方在海外言语与中国异,因译乃通自我祖宗事大至诚……既作训民正音,天下之声始无不可書矣,于是译洪武(即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正韵以正华音。

《东文选卷九十四·序·童子习序》

可见“训民正音”远没有今日韩国历史学家所描述得那么富有“民族主义”的意味,朝鲜作为中国的藩属国“事大主义”是其处事的基本原则,当然也包括使用好天朝文字站在世宗大王的角度上来看,传统的两种文字记述方式不便于理解使用汉字因此创制“训民正音”,其基本出发点绝非摆脱汉字或者說中华文化的束缚而是更便利,更广泛地在朝鲜推行使用汉字

对于朝鲜士林以及学界而言,使用“训民正音”读解汉字可以更为有效地帮助他们学习理解中国文化,逐步摆脱其原生的夷狄身份地位

“训民正音”(后文均简称为谚文)的发展历程也着实非常坎坷,世宗推行谚文还不到半个世纪便在李朝史上第一位昏君燕山君统治期间遭受了重大挫折。据说曾有朝鲜臣子使用谚文上奏燕山君批判其苛政民间也有民众用谚文宣传其暴行。

由于谚文被其视为“粗鄙之语”震怒之下的燕山君下令直接全面废止谚文,并查抄焚毁大批谚文史籍史称“谚文禁乱”。“中宗反正”后虽然谚文的使用得到了恢复,但世宗朝的部分谚文版例从此佚史所以直到今天,在韩国民眾民族自豪感中占据很大地位的韩国谚文其最早发源和创制方式仍是韩国学界炙手可热的争议话题。

谚文的颁行在漫长的朝鲜历史中,或者说在李氏朝鲜前期时代仅仅作为一项普通的文化改革事件,并未激起多大的波澜谚文诞生后也并未取代汉字的地位,而且还遭受了许多两班大臣的激烈反对在以华夷秩序主导的东亚世界,实行谚文被视为一种向着“中华化”的逆行无异于将朝鲜重新引至“夷狄之国”。

因而谚文虽然理论上在全国推行实际上的使用却并未有着实际的增长,汉字和吏读文仍然占据了书写文字的主导地位而世宗本人在扩大谚文使用量方面也并未实施任何政令。李朝三大史料集《李朝实录》、《承政院日记》以及《日省录》皆由汉字编纂

诉讼、告示等官方行政文书仍使用吏读文书写。谚文的使用主要局限于翻译和纂辑佛教和儒家经典、语言文学、农医书等谚文真正发挥其作為一种辅助识读汉字的工具作用,并在民间广泛流行也要等到壬辰战争结束后的17世纪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韩语汉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