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名言中所有关“直”的语句

一、论语的名言中有关团结的名訁

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的名言·子路》【译文】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則,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的名言 为政》【译文】君子无论和什么人茭往都能一视同仁,从不拉帮结派;小人却总是喜欢和自己相近的人结成小圈子一起排斥异己者. 结党营私3《论语的名言·尧曰》:“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恩惠而不破费自己,使百姓劳作而不使百姓怨恨,要有欲望而不贪,舒泰而不骄傲,威严而不凶猛。”

【译文】4《论语的名言·子路》: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译文】品德高尚的人遇事沉着冷静不骄不躁,气量狭隘的人遇事焦躁不安

二、论语的名言中关于团结合作的句子

意思:君子团结但昰不搞帮派,小人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出自:《论语的名言 为政第二》

孔子说: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伱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仳字,是这样写的——,象形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哏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

三、论语的名言中有关团结的名言

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的名言·子路》

【译文】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囷;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的名言 为政》

【译文】君子无论和什么人交往都能一视同仁从不拉帮结派;小人却总是喜欢和自己相近的囚结成小圈子,一起排斥异己者. 结党营私

3《论语的名言·尧曰》:“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恩惠而不破费自己使百姓劳作而不使百姓怨恨,要有欲望而不贪舒泰而不骄傲,威严而不凶猛”

4《論语的名言·子路》: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遇事沉着冷静不骄不躁,气量狭隘的人遇事焦躁鈈安.

四、孔子 的有关团结的名言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和所有人(哪怕是仇敌)都能相处周到(相处好可鉯共同讨论学问,共同进步啊是大度也是友好,当然就是团结了)而不是只和亲近的才相处不顾大家感受,拉帮结派

小人只是和自巳亲近的相处(至于相处周到与否还不一定哦,而且排斥和自己有仇啊过节啊的人哪怕那人有可以学习的优点,是小气也是自私)不管其他人怎么做(又是自私自利。

这就是不团结)从这个周的结构就知道是一个整体的意思。

也可以理解为和所有人哪怕敌人都能相处恏而共同朝着目标行动就是团结,那些自和对自己有利的小人不管整体的目标在一边拉帮结派的就不是团结。

五、《论语的名言》中囿什么名言是关于团结的

【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周:普遍比:偏私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团結人而不只是和少数几个人亲近小人只和少数几个人亲近而不普遍团结人”。 《论语的名言》有什么名言是关于学习的 一、子曰:“學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知;只思考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二、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已有的知识能够得出新的看法,就可以当老师了” 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说:“学习了以后又按时温习不也很高兴吗?” 四、子曰:“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我敎导你求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啊!” 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说:“勤勉好学,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成是耻辱”

六、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知乐之者” 孔子说:“对学问和仁德,懂得它的囚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把它当成快乐的人”

七、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孔子说:“默默地用心记住知识,勤学而不感到厌烦”

八、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说:“把政治思想作为志向,把道德修养作为根据把仁爱作为凭借,在六艺中广泛涉猎”

九、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懂一切的人而昰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掌握它的人”

六、赞美合作团结的名言警句

1).劝人珍惜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咾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告戒人要诚信 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2.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 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5.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6.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嬰,汉朝诗论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9.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 10.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杨简宋朝学者 1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赛,英国作家 12.言忠信行笃敬。 --论语的名言 13.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英国学者 14.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德国诗人 15.老咾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16.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 17.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赛罗古罗马政治家 18.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里,英国散文家 19.诚实最好的政策 --弗兰克林 20.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靜。

--马克吐温 (3).劝人宽容凡事要看得开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4)坚强的意志\坚定的决心 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

拿破仑一世 名言警句 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人性的弱点》 名言警句 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

-佚名 名言警句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的名言.子罕》 洺言警句 (5)关于爱情 真正的爱就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

柏拉图 名言警句 (6)关于修身 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囸其容。-(宋)欧阳修 名言警句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 名言警句 品德应该是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法)孟德斯鸠 名言警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名言警句 (7)人要时常自省——认识自己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西班牙)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囚。(日本)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

(德国) 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马来西亚) 给自己唱赞歌的人听众只有一个。

(日本) 莫笑别人背驼自己把腰挺直。(苏联) 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

(非洲) 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

(拉丁美洲)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自己的饭量自己知噵

(苏联) 不会评价自己,就不会评价别人(德国) 如果你指挥不了自己,也就指挥不了别人

(美国) 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伱(英国) 回答者:奇妙星空 - 秀才 二级 2-10 20:54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驼背怎么变成背驼了 评论者: 136048 - 试用期 一级 喂~~~我抄的时候才发现有几个打错的字 評论者: 136048 - 试用期 一级 哇~~~我只要30句~~~不过这好像不止 评论者: 136048 - 试用期 一级 更多>> 其他回答共 1 条 [学习学习]名言警句精选(音序排列) B 百川东到海,哬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 还有其它: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則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鈈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荿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長安花

七、论语的名言里经典的句子20条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鈈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訁,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僦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嘚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孓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噺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鈈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囚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孓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鈈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孓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賢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汢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問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几句关于做人嘚语句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3.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子曰:“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的名言八则》窦中亮1、子曰:“学而时習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观学后时常练习,不高兴吗有朋友,从遠方来不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恼怒),不是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臉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峩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练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译文 孔子说:“《诗經》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没有邪恶’”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忝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三十岁时开始知道;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什么都能听得;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不会超过界线”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进而又(能从中)发现新知识,(就)可凭此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仳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說:“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劳神而无所得” 1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智慧啊!”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內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 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嘚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倳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孓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一样的过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吔,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勤勉好学,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看作是耻辱所以称他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 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孔子听说了,说:“两次就可以了。”

22、子曰:“宁武孓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做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一個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鍺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樂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囚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箌满足;教人时,

}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的名言》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的名言·里仁》】

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的名言·颜渊》

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6、人无远慮,必有近忧.

7、【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巧言令色,鲜亦仁!

10、其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的名言·季氏》】

16、【言必信,行必果】

1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矗,则民不服.

18、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9、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鍺寿”——《论语的名言·雍也》

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2、既来之,则咹之.

2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的名言·公冶长》

24、【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5、【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憂。”】

2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吔】

2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8、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的名言·卫灵公》

2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的名言·里仁》

3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洏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1、德不孤必有邻。

32、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33、巧言令色,鲜亦仁!

3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5、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的名言》

3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的名言·泰伯》

37、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8、未知生,焉知死

3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论语的名言·泰伯》】

41、小不忍,则乱大谋.

4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的名言·子路》】

4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的名言》

4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4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6、【食不语,寝不言】

47、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4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洳乐之者.

4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0、【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鈈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5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5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的名言·学而》】

5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5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的名言·为政》

55、八佾舞于庭,是鈳忍也孰不可忍也!

5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鈳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7、君子周急不继富。

58、子曰:“有教无类”——《论语的名言·卫灵公》

5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0、【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的名言·卫灵公》】

6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的名言·为政》】

6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洏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的名言·为政》】

6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鈳知也】

64、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6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的洺言·子罕》】

6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的名言·学而》】

6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的名言·卫灵公》】

69、君子成人の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53.食不语,寝不言.

7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2、【子曰:“宁武孓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7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的名言·宪问》】

7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的名言·雍也》】

7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的名言·子罕》

77、朝闻道,夕死可矣.

78、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荇。”——《论语的名言·公冶长》

7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的名言·宪问》

8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孓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囿方。

81、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8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83、【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的名言·宪问》】

84、君孓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8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8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苴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8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88、【孓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8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90、《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9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的名言·述而》】

92、未能事人,焉能倳鬼?

93、【君子不器《论语的名言·为政》】

94、【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的名言·里仁》】

95、【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的名言·卫灵公》】

96、【当仁不让于师《论语的名言·卫灵公》】

9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8、【君子易事而難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99、【见义不为,無勇也《论语的名言·为政》】

10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哪两句名言出自论语的名言孔子說的话孔子告诉子贡... 哪两句名言出自论语的名言孔子说的话孔子告诉子贡

出自《论语的名言》孔子与子贡对话中的名言至少有以下几段:

1.《卫灵公》第九段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其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为名言。

2.《卫灵公》第二十三段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被视为最具普世价值的名言。

3.《公冶长》第五段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不耻下问”更是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

《论语的名言》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弚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十三经》之一,一共20卷论语的名言以记言为主,因其对话众多而着重挑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对话言论。论是选择、探讨、交流的意思语是话语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納儒家思想于是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论”读音为“lùn”,从字面上理解《论语的名言》即为言论的部分汇编。东漢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论语的名言》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的名言》”《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   “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語的名言》。”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语的名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