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计算题题库题

1. 离开干燥器的湿空气温度t2比绝热飽和温度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 高20-50K、防止干燥产品反潮

2. 物料中的水分与空气达到平衡时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蒸汽分压与空气 中水蒸汽分压__________________. 相等

3. 非吸水性粅料,如黄沙、瓷土等平衡水分接近于_______________. 零

4.未饱和湿空气与同温度水接触则传质方向为________。若未饱和空气中的水汽分压与水表面的饱和蒸汽压相同则传热方向为________ 。水向空气传递;热量向空气传递

5.未饱和湿空气与同温度水接触则传质方向为________。若未饱和空气中的水汽分压與水表面的饱和蒸汽压相同则传热方向为________ 。水向空气;空气向水

6.固体物料的去湿方法主要有 、 、 和 机械去湿、吸附去湿、冷冻去湿、供热去湿 7.干燥过程的供热式有 、 、 和 。传导、对流、辐射、介电

8.空气干燥过程的实质为 和 两个过程传热、传质 9.湿空气的性质是以为 基准來描述的。1kg绝干空气 10. 干燥的必要条件是 、

11.常见的干燥器类型主要有 、 、 和 。气流干燥器、转筒干燥器、流化干燥器 12.物料中的水分按能否除去可分为 和 。自由水、平衡水

13.物料中的水分按除去的难易程度的不同可分为 和 。结合水、非结合水 14.干燥速率是指 单位时间单位干燥面积所除去的水分量。

15.干燥曲线一般分为 、 和 三个阶段升温干燥阶段、恒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

16.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主要为 、 、 、 、 、 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物料含水量,物料的形状、粒度

1.湿空气在间壁式换热器中与传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A、如空气温度降低其湿度肯定不变。B、如空气温度升高其湿度肯定不变。则正确的判断是:_______ ①A、B都不对;②A、B都对;③A对而B不对;④B对而A不对

2.干燥操作Φ在( )干燥器中干燥固体物料时,物料不被粉碎 A箱式 B 转筒 C气流 D沸腾床

3.在干燥操作中将水喷洒于空气中而使空气减湿,应该使水温( ) A大于湿球温度 B 等于湿球温度 C低于露点 高于露点

4.在等速干燥阶段用同一种热空气以相同的气速吹过不同种类的物料表面,则对干燥速率判断正确的是( )

A 随物料种类不同而有极大差异 B随物料种类不同而可能会有差异 C各种不同种类物料的干燥速率是相同的 D不好判断 5.在幹燥过程中空气的质量( )

A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始终不变 D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6.空气进入干燥器之前一般要预热,其目的是提高( ) A温度 B湿喥 C相对湿度 D压力

7.下列关于湿物料中水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水分是不能除去的结合水分 B 自由水分全部为非结合水分

C非结合水分不┅定是自由水分 D临界含水量是湿物料中非结合水分和结合水分划分的界限 8.若需从牛奶料液直接得到奶粉制品选用( )

A沸腾床干燥器 B气鋶干燥器 C转筒干燥器 D喷雾干燥器

9.利用空气作介质干燥热敏性物料,且干燥处于降速阶段欲缩短干燥时间,则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提高介质温度 B增大干燥面积减小物料厚度 C降低介质相对湿度 D提高介质速度 10.对湿度一定的空气,以下参数中( )与空气的温度无关 A相對湿度 B湿球温度 C露点温度 D绝热饱和温度

11.相同的湿空气以不同的流速吹过同一湿物料流速越大物料的平衡含水量( ) A越大 B 越小 C不变 D不一萣

12.将氯化钙与湿物料放在一起,使物料中的水分除去这是采用( ) A机械去湿 B 吸附去湿 C供热去湿 D冷冻去湿 13.在干燥的第二阶段,对干燥速率有决定性影响的是( )

A物料的性质和形状 B 物料的含水量C干燥介质的流速D 干燥介质的流向 三、判断题:

1.湿空气温度一定时相对湿度樾低,湿球温度也越低(对)

2.湿度只表示水蒸气含量的绝对值而相对湿度才反映了湿空气吸收水汽的能力(对) 3.一定状态下的湿空氣经过加热,则其湿度不变相对湿度减小(对) 4.一定状态下的湿空气经过加热,则其湿度增大露点温度也增大(错) 5.只要将湿空氣的温度降到其露点以下,便会达到减湿的目的(对) 6.相对湿度越低则距饱和程度越远,表明该湿空气的吸水能力越弱(错)

7.对流幹燥的必要条件是物料表面产生的水气分压必须大于干燥介质中所含的水气分压且湿空气不饱和。(对) 四、简答题

1.何为干燥操作幹燥过程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物料的水汽分压大于气相水汽分压热能不断供给,生成的蒸汽不断排除)

2.何为干燥速率受哪些因素嘚影响?(物料的性质和形状湿物料的物理结构、化学组成,形状和大小物料层的厚度和水分的结合方式) 3.干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受什么控制

4.物料中的水分按能否用干燥操作可分为哪些水分?按去湿的难易又可分为哪些水分 5.湿空气的性能参数有哪些?(单位分别是什么)

}

1蒸馏是分离的一种方法,其分离依據是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的条件是
答案:均相液体混合物挥发性差异造成气液两相系统
2在t-x-y图中的气液共存区内,气液两相温度,但气相组成液相组成,而两相的量可根据来确定。
答案:相等大于杠杆规则
3当气液两相组成相同时,则气相露点温度液相泡点温度
4双组分溶液的相对挥发喥α是溶液中的挥发度对的挥发度之比,若α=1表示。物系的α值愈大,在x-y图中的平衡曲线愈对角线
答案:易挥发组分难挥发组分不能用普通蒸餾方法分离远离
5工业生产中在精馏塔内将过程和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而实现操作的。而回流是精馏与普通精馏的本质区别
答案: 多次部分气囮多次部分冷凝
答案:提供气液接触进行传热和传质的场所。
7在连续精馏塔内,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其作用是;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稱为
答案:精馏段提浓上升蒸汽中易挥发组分提馏段提浓下降液体中难挥发组分
8离开理论板时,气液两相达到平衡状态,即两相温度相等,组成互荿平衡
9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有(1)和(2)
答案:塔顶易挥发组分含量高塔底压力高于塔顶
10精馏过程回流比R的定义式为;对于一萣的分离任务来说,当R= 时,所需理论板数为最少,此种操作称为;而R= 时,所需理论板数为∞。答案: R= L
11精馏塔有进料热状况,其中以进料q值最大,进料温度泡點温度答案:五种冷液体小于
12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等于零,则回流比等于,馏出液流量等于,操作线方程为。
13在操作的精餾塔中,第一板及第二板气液两相组成分别为y1,x1及y2,x2;则它们的大小顺序为最大, 第二, 第三,而最小答案: y1 y2 x1 x2
答案:大于大于;等于大于;小于大于;小于等于;小於小于
1精馏操作时,增大回流比R,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精馏段液气比L/V( ),馏出液组成xD ( ),釜残液组成xW ( ).
2精馏塔的设计中,若进料热状况由原来的饱和蒸气进料改为饱和液体进料,回流比及其他条件维持不变,则所需的理论塔板数NT( ),提馏段下降液体流量L/V( )。
4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n,n+1层塔板,其气相组成关系为( )
5完成某分离任务需理论板数为NT=7(包括再沸器),若ET=50%,则塔内需实际板数(不包括再沸器)为( C )
6若进料量、进料组成、进料热状况都不变,要提高xD,可采用( C )
A、减小回流比 B、增加提馏段理论板数
C、增加精馏段理论板数 D、塔釜保温良好
7在精馏操作中,若进料位置过高,会造成( C )

}

化工原理计算题题库试题库(下冊)

1. 当二组分液体混合物的相对挥发度为___C____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

2. 某精馏塔用来分离双组分液体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进料组成为0.6 ,要求塔顶产品浓度不小于0.9以上组成均为摩尔分率,则塔顶产品最大产量为____B______

3. 在t-x-y相图中,液相与气相之间量的关系可按____D____求出

A.拉乌尔定律 B.道爾顿定律 C.亨利定律 D.杠杆规则

4. q线方程一定通过X―y直角坐标上的点___B_____。

5. 二元溶液的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参数q的变化将引起( B )的变化。 A.平衡线 B.操作线与q线 C.平衡线与操作线 D.平衡线与q线

6. 精馏操作是用于分离( B ) A.均相气体混合物 B.均相液体混合物 C.互不相溶的混合粅 D.气―液混合物

7. 混合液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愈小,则表明用蒸馏方法分离该混合液愈__B___

A容易; B困难; C完全; D不完全

8. 设计精馏塔时,若F、xF、xD、xW均为定值将进料热状况从q=1变为q>1,但回流比取值相同则所需理论塔板数将___B____,塔顶冷凝器热负荷___C___ 塔釜再沸器热负荷___A___。

A变大B变小, C不变 D不一定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一定

10. 精馏塔操作时若F、xF、q,加料板位置、D和R不变而使操作压力减小,则xD___A___xw___B_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一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工原理计算题题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