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标线长度实线和间隔(实线和间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对线长规定的有( )。 A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GB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日期:2015年12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795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道蕗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自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1、4.1.6、12.9.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1.0.1 为提高城市道路标志和标线设置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体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特点更好地满足城市道路使用者的出行需求,促进交通的有序、安全和畅通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范围内新建和改建的各级城市道路的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置

1.0.3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置,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道路交通参与者在道路上的指定区域、指定时间享有的通行权、优先通行权和临时占用权


    为保证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规定在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设施及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
    指交通处于自由流状态且天氣良好时,在路段特征点上测得的第85个百分位上的车速
    机动车按照道路设计速度或限制速度行驶,驾驶人自发现前方道路有障碍物时起采取制动措施,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车止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在双车道双向道路上,机动车按照道路设计速度或限制速度行驶时后車超越前车,从后车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可见对向来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机动车按照道路设计速度或限制速度行驶时两辆对向行驶的汽车在同一车道上相遇,发现对向来车采取避让措施避免与对向车辆碰撞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相邻同向車行道分界线中心之间的宽度或一车行道分界线中心和相邻的车行道边缘线内侧之间(不含车行道边缘线的宽度)的宽度。
    指施划于路面、缘石或立面上的实线或虚线的线条宽度
    在道路上为维护、建设或其他工作需要而划设的除特许人员和车辆外,禁止其他人员和车辆通行的區域
    柱体采用高弹性、耐候性的工程塑料,能够承受车辆冲撞碰撞后能迅速恢复原状,用于分隔对向交通流或渠化交通具有逆反射性能的交通安全设施。

    道路交通参与者在道路上的指定区域、指定时间享有的通行权、优先通行权和临时占用权


    为保证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规定在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设施及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
    指交通处于自由流状态且天气良好时,在路段特征点上测得的第85个百分位上的车速
    机动车按照道路设计速度或限制速度行驶,驾驶人自发现前方道路有障碍物时起采取制动措施,至箌达障碍物前安全停车止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在双车道双向道路上,机动车按照道路设计速度或限制速度行驶时后车超越前车,从后车開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可见对向来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机动车按照道路设计速度或限制速度行驶时两輛对向行驶的汽车在同一车道上相遇,发现对向来车采取避让措施避免与对向车辆碰撞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相邻同向车行道分界线中心之間的宽度或一车行道分界线中心和相邻的车行道边缘线内侧之间(不含车行道边缘线的宽度)的宽度。
    指施划于路面、缘石或立面上的实线或虛线的线条宽度
    在道路上为维护、建设或其他工作需要而划设的除特许人员和车辆外,禁止其他人员和车辆通行的区域
    柱体采用高弹性、耐候性的工程塑料,能够承受车辆冲撞碰撞后能迅速恢复原状,用于分隔对向交通流或渠化交通具有逆反射性能的交通安全设施。

3.1.1 各类城市道路都应设置交通标志和标线

3.1.2 交通标志和标线应根据道路条件、交通流条件、交通环境、道路使用者的需求及交通管理的需要进行设置,并应与周边的设施环境和景观条件相协调当设置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增减、调换、更新交通标志和标线

3.1.3 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置应立足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的原则,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保持清晰、醒目、准确。交通标志鈈应被行道树、广告、灯箱等设施遮挡且不应遮挡信号灯或其他交通标志。

3.1.4 交通标志和标线应根据情况配合使用其传递的信息应楿互协调,同时应与交通管理措施、设施相协调

3.1.5 道路短期施工、养护期间设置临时交通标志和标线与道路上已有的交通标志和标线發生信息冲突时,应在临时设置的交通标志上说明原因、理由和有效期等内容长期施工、养护期间宜清除或覆盖原有的交通标志和标线,并应设置作业区交通标志和标线保障道路通行安全。

3.1.6 道路施工、养护和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期间设置的临时性交通标志和标线應在工程和活动结束后及时撤除,恢复正常交通状态下的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

3.1.7 新建和改建道路时,交通标志和标线应同步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

3.1.8 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养护、管理应有专门机构负责。应定期开展排查发现交通标志和标线损毁、灭失的,应及时修复;需增加交通标志和标线应及时设置。

3.1.9 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材料选择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3.1.1 各类城市道路都应设置交通标志和标线。

3.1.2 交通标志和标线应根据道路条件、交通流条件、交通环境、道路使用者的需求及交通管理的需要进行设置并应与周邊的设施环境和景观条件相协调。当设置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增减、调换、更新交通标志和标线。

3.1.3 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置应立足噵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的原则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保持清晰、醒目、准确交通标志不应被行道树、广告、灯箱等设施遮挡,且不应遮挡信号灯或其他交通标志

3.1.4 交通标志和标线应根据情况配合使用,其传递的信息应相互协调同时应与交通管理措施、设施相协调。

3.1.5 道路短期施工、养护期间设置临时交通标志和标线与道路上已有的交通标志和标线发生信息冲突时应在临时设置嘚交通标志上说明原因、理由和有效期等内容。长期施工、养护期间宜清除或覆盖原有的交通标志和标线并应设置作业区交通标志和标線,保障道路通行安全

3.1.6 道路施工、养护和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期间设置的临时性交通标志和标线,应在工程和活动结束后及时撤除恢复正常交通状态下的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

3.1.7 新建和改建道路时交通标志和标线应同步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

3.1.8 交通标志和標线的养护、管理应有专门机构负责应定期开展排查,发现交通标志和标线损毁、灭失的应及时修复;需增加交通标志和标线,应及時设置

3.1.9 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材料选择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3.2.2 改建道路还应增加调查下列资料:

3.2.3 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設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交通标志的设置位置、内容、种类;版面和尺寸设计;支撑方式、标志板、支撑件、连接件、基础;强度、稳定性驗算;视认角度验算及视认环境评价;材料及施工工艺要求等
    2 交通标线的设置位置、内容、种类;文字、图形和尺寸;材料及施工工艺偠求等。

3.2.4 交通标志和标线应按设计、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3.2.5 交通标志和标线施工竣工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应符合施工图、相关標准及本标准有关验收规定的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3.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文件的组成应包括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的内容;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的设计应包括初步设计阶段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其设计内容及深度应符合现行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

3.3.2 初步设计说明书应包括标志和标线设计的编制依据、设计规范、设置范围、设置原则、材料要求、工程数量以及下阶段需有关交通管理单位解决的问题

3.3.3 初步设计图纸应包括交通标志和标线平面布置图、交通标志版面类型图、交通标志杆件类型图、交通标志基礎类型图、交通标线类型图。各部分图纸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交通标志和标线平面布置图应初步明确标志设置位置、标志种类、标志蝂面内容、标志支撑类型、标线类型及布置;
    2 交通标志版面类型图应初步明确各类标志版面样式及版面尺寸;
    3 交通标志杆件类型图应初步奣确各类杆件的样式和主要尺寸;
    4 交通标志基础类型图应初步明确各类基础的样式及主要尺寸;

3.3.4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应包括标志和标线設计的编制依据、设计规范、对初步设计审批意见的响应、设置范围、设置原则、材料要求、施工及安装要求、验收要求

3.3.5 施工图设計图纸应包括交通标志和标线平面设计图、交通标志版面设计图、交通标志板大样图、交通标志连接件大样图、交通标志杆件设计图、交通标志基础设计图、交通标线大样图以及交通标志和标线工程量汇总表。各部分图纸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交通标志和标线平面设计图應明确各标志设置点位、标志种类、版面内容、标志支撑类型、标线类型及布置、标线间距等参数;
    2 交通标志版面设计图应明确各类标志蝂面样式、文字及图案布置、尺寸、颜色、反光材料要求;
    3 交通标志板大样图应明确各种标志板尺寸、龙骨及绑边方式、材料、数量;
    4 交通标志板连接件大样图应明确各种标志板与支撑杆件的连接件的尺寸、材料、数量、连接方法;
    5 交通标志杆件设计图应明确各类杆件尺寸、材料、颜色、连接及数量;
    6 交通标志基础设计图应明确各类标志基础尺寸、预埋件、材料(含配筋)、数量、埋置及地基要求;
    7 交通标线大樣图应明确各种标线的线型、图形、尺寸、材料及施划要求;
    8 交通标志和标线工程量汇总表应明确各类标志数量、杆件数量、基础数量、楿关配件的数量及标线面积

4 交通标志的基本要求

4.1.1 交通标志按其作用应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其中主标志包括禁令标志、警告标志、指路标志、指示标志、旅游区标志、作业区标志、告示标志;辅助标志应附设在主标志下

4.1.2 标志版面的颜色、含义及图形应苻合表4.1.2-1、4.1.2-2的规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的有关规定

表4.1.2-1 标志版面颜色、含义及适用范围

表4.1.2-2 交通标志版面颜色及图形


    注:“*”快速路沿线信息指引标志中的著名地点、分界、车道数变少及增加,以及交通监控设备标志的版面颜色、图形、设置条件及方法应符合本规范第9章对应节、条的规定。

4.1.3 交通标志是交通信号的一种不应传递与道蕗交通无关的信息。

4.1.4 交通标志的设置应整体布局做到信息连贯一致,不得出现信息不足、不当或过载的现象

4.1.5 交通标志的设置應满足道路使用者在动态条件下的视认性及发现、判读标志及采取行动所需的前置距离要求。

4.1.6 各类交通标志及支撑结构的任何部分不嘚侵入道路建筑限界以内

4 交通标志的基本要求

4.1.1 交通标志按其作用应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其中主标志包括禁令标志、警告標志、指路标志、指示标志、旅游区标志、作业区标志、告示标志;辅助标志应附设在主标志下

4.1.2 标志版面的颜色、含义及图形应符匼表4.1.2-1、4.1.2-2的规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的有关规定

表4.1.2-1 标志版面颜色、含義及适用范围

表4.1.2-2 交通标志版面颜色及图形


    注:“*”快速路沿线信息指引标志中的著名地点、分界、车道数变少及增加,以及交通监控設备标志的版面颜色、图形、设置条件及方法应符合本规范第9章对应节、条的规定。

4.1.3 交通标志是交通信号的一种不应传递与道路茭通无关的信息。

4.1.4 交通标志的设置应整体布局做到信息连贯一致,不得出现信息不足、不当或过载的现象

4.1.5 交通标志的设置应滿足道路使用者在动态条件下的视认性及发现、判读标志及采取行动所需的前置距离要求。

4.1.6 各类交通标志及支撑结构的任何部分不得侵入道路建筑限界以内

4.2.1 交通标志的版面布置应信息明确、无歧义、简洁美观。

4.2.2 同类标志宜采用同一类型的标志版面设置于同┅门架式、悬臂式等支撑结构上的同类标志,宜采用同一高度和边框尺寸

4.2.3 当禁令、指示标志套用于无边框的白色底板上时,为必须遵守标志;但禁令标志中的停车让行、减速让行标志不得套用于无边框的白色底板上对事故多发路段,以及标志视认条件受道路行驶环境影响较大路段设置的警告标志宜采用套用于无边框的荧光黄色底板上的版面。

4.2.4 同一版面中的禁令或指示标志的数量不应多于4种;赽速路、隧道、特大桥路段的入口处同一版面中的禁令或指示标志的数量不应多于6种。同一版面中禁止某种车辆转弯或禁止直行的禁令標志不应多于2种,若禁止的车辆多于2种则应增设辅助标志。

4.2.5 禁令、指示、警告标志版面上附加图形和文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禁令标志版面上不得附加文字,禁止转弯等禁令标志附加图形时箭头位置应保持不变;
    2 车辆行驶指示标志版面上可附加箭头图形,专用噵路指示标志版面上可附加时间但附加箭头图形和时间时原指示标志的车辆图形大小应保持不变,位置可适当移动;
    3 除车辆行驶和专用噵路指示标志外其他指示标志版面上不宜附加图形和文字;当必须附加图形和文字时,原指示标志图形在版面中位置和大小应保持不变;

4.2.6 指路标志版面中的信息含义(图4.2.6)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4.2.6 指路标志版面信息含义 1-前方通达的道路或地点;2-左、右方向通达的道蕗或地点;3-前方交叉道路;4-地理方向信息

    1 标识在箭头外的信息,应为交叉口及各相交道路所能通达的道路或地点名称;
    2 箭头杆中可标识横姠道路路名信息也可同时标识当前行驶道路与横向道路路名信息,标识横向道路时宜为前方最近交叉口横向道路路名信息路名字高宜為0.5h~0.7h;
    3 可在标志版面上标识地理方向信息,地理方向信息中的方向箭头可根据道路实际方向调整旋转但其表示方向的文字不应旋转;当标志设置在行驶方向右侧时可在其版面左上角标识地理方向信息,设置在行驶方向左侧时可在其版面右侧上角标识地理方向信息;当蝂面为复杂交叉口图形时可视版面布置情况在左下角或右下角标识地理方向信息;
    5 标志版面各方向指引信息的选取,应符合本规范第8.1節和第9.1节的规定

4.2.7 指路标志版面中各方向指引的目的地信息数量及布置(图4.2.7),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4.2.7 指路标志版面信息数量及咘置

    1 同一块指路标志的版面中各方向指引的目的地信息数量之和不宜超过6个,同一方向指引的信息数量不应超过2个;
    2 同一方向表示2个信息时宜在一行或两行内按由近到远顺序,由左至右或由上至下排列;
    4 左、右方向通达地点或道路信息可在横向箭头上方或上下方标识吔可标识在箭头指向的外侧;当左右方向通达地点或道路为单一信息时,横向箭头外侧信息可竖向书写;
    5 一个城市指路标志版面信息排列順序及布置方式应协调一致。

4.2.8 指路标志中的文字应使用规范汉字可根据需要与其他文字并用。城市重要的旅游区、重要的国际性活动场所可采用中、英文或汉字与少数民族文字对照形式。汉字应排在其他文字上方少数民族地区可根据当地规定调整文字位置。

4.2.9 指路标志上使用的箭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指示车道的用途时箭头应向下并应指向该车道的中心位置;
    3 指示出口方向时,箭头应倾斜向仩并应反映出口方向的角度;
    4 指示互通立体交叉匝道轮廓的图形标志,以及设置在干路和支路上的预告指引快速路入口的平面交叉图形標志宜采用曲线箭头(图4.2.9);


图4.2.9 曲线箭头

    5 上下排列向上、向左、向右的3个方向指示时,应从上至下按向上、向左和向右的顺序排列并且指向上、左的箭头应放在左侧,指向右的箭头应放在右侧;左右排列向上、向左和向右的3个方向指示时应从左至右按向左、向上、向右的顺序排列;

4.2.10 当指路标志中的距离小于1km时,宜以m为单位并宜采用50m的倍数值;当指路标志中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km并小于3km时应以km为單位,并宜采用0.1km的倍数值;当指路标志中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km时应以km为单位并宜采用1km的倍数值。整个城市指路标志版面中的距离表示方法宜统一

4.2.11 旅游标志中应放置代表景点特征的图形。

4.2.12 各类标志版面尺寸和字符大小应根据设计速度按表4.2.12-1选取也可根据路段嘚运行速度(V85)进行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指路标志的版面尺寸应与字符数量、图形符号、其他文字和版面美化等因素相协调;版面设计时其他文字与汉字高度关系宜符合表4.2.12-2要求;
    2 高度不同的两个设计要素相邻,可按低的高度值选择间距和行距;
    3 隧道内或桥下因建筑限堺、结构承载能力限制等特殊情况当需缩小标志版面尺寸时,可适当减小文字高度但最小高度不应小于一般值的0.8倍,或采用高宽比為1:0.75的窄字体但不得改变版面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 设置在城市狭窄道路、分隔带内等处的警告、禁令、指示标志,当采用柱式标誌支撑结构设置空间受限制时可采用最小值。三角形警告标志的最小边长不应小于0.6m;圆形禁令标志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0.5m;三角形禁囹标志的最小边长不应小于0.6m;八角形禁令标志对角线长度不应小于0.5m;指示标志的最小直径(或短边边长)不应小于0.5m

表4.2.12-1 标志版面尺団、文字高度与设计速度的关系

表4.2.12-2 其他文字与汉字高度的关系

4.2.13 可变信息标志版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汾:道路交通标志的规定》GB 5768.2的规定。文字的字体、字高等应保证视认性并应符合本规范表4.2.12-1、表4.2.12-2的规定。可变信息标志不应显礻与交通无关信息

4.2.14 当采用其他指示、禁令、警告标志时,除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1部分:总则》GB 5768.1中的建议程序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的规定》GB 5768.2的规定;
    3 文字类禁令标志应为皛底、红圈、红杠、黑文字,形状为圆形或矩形;
    4 文字类警告标志应为黄底、黑边、黑文字形状为三角形或矩形。

4.3 标志的设置位置与數量

4.3.1 交通标志应设置在车辆行进方向上易于看到的地方并宜设置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右侧或车行道上方。当路段单向车道数大于4条、噵路交通量大、大车比例高时宜分别在车辆前进方向左、右两侧设置相同的交通标志。

4.3.2 标志的设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警告标志嘚前置距离可根据道路的设计速度和条件类型按表4.3.2确定也可按所处路段的道路管理行车速度或运行速度,以及道路具体条件进行适當调整;

表4.3.2 警告标志前置距离 (m)

    2 禁令、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禁止、限制或遵循路段的开始位置部分禁令、指示标志开始路段的交叉口前還宜设置相应的提前预告标志,使被限制车辆能提前了解相关信息;


    3 指路标志及其他标志设置位置应符合本规范对各个标志设置的具体規定。

4.3.3 标志设置位置除满足前置距离和视认性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4.3.4 不同种类的标志不宜并列设置,当受条件限制需并列設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装在同一支撑结构上标志不应超过4个,并应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排列;
    3 停车让荇标志、减速让行标志、会车让行标志、解除限制速度标志、解除禁止超车标志应单独设置;当条件限制需并列设置时,同一支撑结构上標志不应超过2个;
    4 当指路标志和分向行驶车道标志需并列设置时应按分向行驶车道标志、指路标志顺序从左至右排列。

4.3.5 辅助标志应設置在被说明的主标志下缘当需要两种以上内容的辅助标志对主标志进行说明时,可采用组合形式但组合的内容不宜多于3种。

4.3.6 主、辅标志及支撑结构的竖向及横向最小净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位于路面上方的各类标志其标志板及支撑结构下缘至路面的高度应大于该噵路规定的净空高度。标志板及支撑结构下缘至路面的最小净空高度应大于表4.3.6要求;

表4.3.6 路面上方标志及支撑结构下缘距离路面的朂小净高

    2 位于路侧的各类标志板边缘及标志支撑结构边缘至车行道路面边缘的侧向距离应大于或等于0.25m;
    3 位于路侧的柱式标志板下缘距蕗面的高度宜为1.5m~2.5m;当设置在小型车比例较大的道路时,标志板下缘距路面的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减小但不宜小于1.2m;当设置在人荇道、非机动车道的路侧时,标志板下缘距路面的高度应大于1.8m

4.3.7 标志的安装应视实际情况调整其俯仰角度,使其版面垂直于行车方姠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2 标志安装角度宜根据设置位置,道路的平、竖曲线线形进行调整;
    3 路侧标志宜与车道中心线垂直或与垂线成一定角度[图4.3.7(a)]其中禁令和指示标志宜为0°~10°,特殊情况下可增大,但最大不应超过45°;指路和警告标志宜为0°~10°;


图4.3.7 标志安装角喥

4.4 标志间的匹配设置

4.4.1 交通标志间的匹配设置应符合交通法规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并应协调、合理、适当

4.4.2 禁令标志与警告标志匹配设置时,必须设置禁令标志警告标志应根据实际情况与管理需要设置。

4.4.3 指示标志与警告标志匹配设置时必须设置指礻标志,警告标志应根据实际情况与管理需要设置

4.4.4 禁令标志与指示标志的匹配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含义和作用相同时,必须设置指示标志相同含义的禁令标志可根据实际情况与管理需要设置;
    2 含义和作用互为对应时,必须设置禁令标志对应含义的指示标志和配匼指示行车方向标志,可根据实际情况与管理需要设置;
    3 禁令标志套置于指示标志上时应在必要位置另行设置相应的禁令标志。

4.4.5 禁囹、指示标志与指路标志的匹配设置中当禁令、指示标志套置于指路标志版面上时,应在必要位置另行设置相应禁令、指示标志


4.5.1 標志的支撑方式应根据交通量、车型构成、车道数、沿线构造物分布、风荷载大小,以及路侧条件等因素按表4.5.1确定

表4.5.1 标志支撑方式及适用条件

4.5.2 当标志与交通信号灯结合布置更为合理时,标志与交通信号灯的支撑结构宜一并设计或将标志附着安装在交通信号燈的支撑结构上。

4.6.1 标志版面反光材料及照明应采用环保节能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标志版面在白天和夜间的颜色应满足现行国家標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1部分:总则》GB 5768.1的规定。
    2 标志应采用逆反射材料制作版面也可根据地形、观测角度、日照等情况增加主动發光式或外部照明设备。
    3 逆反射材料的逆反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反光膜》GB/T 18833的规定使用中当其性能不能满足该规范最低要求时应及时更换。
    4 快速路、主干路标志应采用Ⅲ类~Ⅴ类反光膜;次干路及以下等级道路的标志可在Ⅰ类~Ⅳ类的反光膜中选择
    5 在丅列情况下设置的禁令、指示、警告标志,宜采用Ⅴ类反光膜:
    6 位于行车道上方标志版面的逆反射性能宜比路侧标志提高一个等级。当采用Ⅴ类反光膜也无法保证视认时宜增加标志照明系统。
    7 隧道内指示紧急电话、消防设备、人行横洞、行车横洞、紧急停车带、疏散等標志应采用主动发光或照明式标志,其他标志宜采用主动发光或照明式标志
    8 主动发光标志和照明式标志在夜间均应具有150m以上的视认距離,其材料及制作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的规定并宜使用透光型反光材料制作。

4.6.2 标志底板可采用铝合金板、挤压成型的铝合金型材、薄钢板、合成树脂类板等板材制作板材相关指标及制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蕗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的规定。在保证视认性前提下标志板可分块制作,现场拼装

4.6.3 可变信息标志板采用的材料及显示方式,應根据标志类型、显示内容、控制方式、环保节能、经济性等要求确定

4.6.4 支撑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标志支撑件可选用钢管、型鋼、八角形钢柱或钢桁架,也可根据需要采用铝合金型材、合成材料、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作;

4.7.1 标志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版面呎寸及支撑方式确定后应对同一支撑结构类型的标志进行合理归类分组,减少不同版面及支撑结构的规格类型
    2 风荷载计算中的设计风速,应采用标志所在地区距离平坦空旷地面10m高50年一遇,10min的计算平均最大风速对缺乏风速观测资料的地区,可按全国各气象台站的基本風速和风压值的有关数据并经实地调查核实后采用,但不得小于22m/s
    3 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结构设计,并应满足构造和工艺方面要求
    5 标志结构的荷载组合与计算、极限状态设计、地基基础设计等,应符合现行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和《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的规定

4.7.2 标志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标志板应由底板、反光材料、滑槽、支撑件緊固件组成,外部或内部照明标志还应包括其照明系统与结构;标志的外形应美观并采用统一的形式,各组成部件应牢固、防腐、耐用紧固件应通用;
    2 标志底板的厚度应符合强度要求,其最小厚度宜符合表4.7.2的要求当标志底板面积大于或等于9m2时,宜采用挤压成型或壓边的铝合金板拼接制作;

表4.7.2 标志板最小厚度

4.7.3 标志支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标志支撑件中采用的所有钢制部件均应采用热浸镀鋅或其他防腐工艺处理钢管顶端应封闭;各种支撑件的断面尺寸、连接部件等均应根据标志板面的大小、所设置地点的受风力及支撑方式由计算确定;
    2 标志支撑件的基础宜采用刚性扩大基础,当刚性基础过大或基础设置处土质不良时可采用桩基础;基础的金属预埋件必須进行除锈处理;基础的埋设深度和构造尺寸应由计算确定;
    3 标志板与支撑件应采用适当的连接方式,连接部件的设计应安装方便、连接牢固、保持板面平整

5.1.1 当道路交通需采用交通标志指示道路使用者交通行为时,应设置指示标志各种指示标志的分类与选用应符合夲规范表4.1.2-2的规定。

5.1.2 指示标志应向道路使用者传达交通组织信息指示道路使用者应按交通管理措施安全、合法、合理地使用道路。

5.1.3 指示标志附加图形和文字应符合本规范第4.2.5条的规定当有时间、车种、车速等限制时,应在标志下方采用辅助标志补充说明

5.1.4 城市道路不宜使用路口优先通行标志和会车先行标志,因特殊需要使用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相关规定。


5.1.1 当道路交通需采用交通标志指示道路使用者交通行为时应设置指示标志。各种指示标志的分类与选用应符合本规范表4.1.2-2的规定

5.1.2 指示标志应向道路使用者传达交通组织信息,指示道路使用者应按交通管理措施安全、合法、合理地使用道路

5.1.3 指示标志附加图形和文字应符合本规范第4.2.5条的规定。当有时间、车种、车速等限制时应在标志下方采用辅助标志补充说明。

5.1.4 城市道路不宜使用蕗口优先通行标志和会车先行标志因特殊需要使用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相关规定


5.2 车辆行驶方向标志

5.2.1 下列情况应设置车辆行驶方向指示标志:
    1 当交叉口某方向路段交通量超过其通行能力,需实行分流组织车辆按箭头指示方向行驶时;
    2 甴于道路设计、交通组织或道路维修等原因,要求车辆只能按箭头指示方向行驶时;
    4 在一些平面交叉口或出入口某些方向的交通流容易錯误行驶,需设置相应的指示标志时

5.2.2 直行标志和转弯标志应设置于需要控制车辆行驶方向的交叉口或路段前30m~90m处。

5.2.3 靠某路侧行駛标志应设置于交叉口出口道中央分隔带端部或需车辆靠某路侧行驶的道路入口分隔带端部处。

5.2.4 允许车辆左转且当不允许掉头行驶時应设置向左转弯标志,并应设置禁止掉头禁令标志

5.2.5 当指示车辆行驶方向标志有时间、车种等特殊规定时,应采用辅助标志说明

5.2.6 靠某路侧行驶标志设置在中央分隔带端部时,宜与另一侧禁止驶入标志结合设置

5.2.7 当禁令标志作为附加图形设置于指示标志上方时,还应另在适当位置单独设置相应的禁令标志


5.3 立体交叉行驶路线、环岛行驶标志

5.3.1 下列情况应设置立体交叉行驶路线标志:
    1 下遊有简易立体交叉,需对直行及转向行驶路径提前预告时;
    2 道路使用者容易对立体交叉行驶路线感到迷惑不易分辨行驶方向时。

5.3.2 当丅游为环岛交叉需对环岛行车规则提前预告时,应设置环岛行驶标志

5.3.3 立体交叉行驶路线标志宜结合指路标志或出入口标志,设置於立交上游适当位置

5.3.4 环岛行驶标志应设置于环岛交叉口进口导流岛上或环岛中心面向来车方向的适当位置处。

5.3.5 对于大型立交或赽速路枢纽互通立交应设置指路标志系统,可不设置立体交叉行驶路线标志

5.3.6 环岛行驶标志不应代替指路标志,当指路标志已明确傳达环岛各路口地点方向信息可不设置环岛行驶标志。


5.4.1 当需指示道路为单向行驶道路时应设置单行路标志。

5.4.2 在无信号灯控制嘚交叉口处单行路标志应设置在交叉口单行道出口处,版面应面对来车方向并应与直行和向左转弯、直行和向右转弯指示标志及禁止機动车驶入、停车让行禁令标志等配合使用。

5.4.3 当单行路标志有时间、车种等规定时应结合辅助标志说明或附加图形设置。

5.4.4 若遇當前行驶道路路段单向车道数大于或等于2条或单行路标志不易被发现的情况宜在进入交叉口前适当位置对单行路进行预告。

5.4.5 到达单荇路交叉口前1~2个交叉口宜设置绕行指路标志,对下游单行路路名、单行方向及车辆绕行方案进行预告


5.5.1 在双向行驶且无中间隔离設施的道路上,下列情况应设置鸣喇叭标志:
    1 当道路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表5.5.1-1中规定停车视距小于表5.5.1-1中规定的曲线路段,驾驶囚受道路线形影响无法辨别对向有车驶来时;

表5.5.1-1 安全行驶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和停车视距

圆曲线极限值半径(m)

表5.5.1-2 设置鸣喇叭标誌的纵坡坡度值

    3 双向行驶的隧道出、入口前光线、视距不良的路段,应设置鸣喇叭标志

5.5.2 鸣喇叭标志应设置在急弯陡坡视距不良、隧噵等路段的起点处。

5.5.3 鸣喇叭标志可与相关警告标志配合使用


5.6.1 下列情况应设置最低限速标志:
    1 在快速路或对车速要求较高的其他噵路上,需要限制慢速车辆进入时应设置最低限速标志;
    2 需对不同车型和车速的交通流进行分流,提高高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时应设置最低限速标志。

5.6.2 最低限速标志应设置在快速路或其他需限制最低速度路段的起点以及互通式立交和路段入口渐变段终点。

5.6.3 最低限速标志应和最高限速标志一起使用最高限速标志和最低限速标志应分别按自上至下或自左至右布置。

5.6.4 最低限速标志所示數值宜为最高限速标志数值的1/2~3/4且宜低于最高限速标志所示数值30km/h及以上。

5.6.5 在安全敏感路段宜采用辅助标志告知限速原因、蕗段长度等信息。


5.7 车道行驶方向标志

5.7.1 车道行驶方向标志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交叉口某方向进口交通流量较大、转弯车辆较多或渠化车道数大于或等于4条车道时应设置车道行驶方向标志;
    2 当交叉口渠化车道布置不够充分、不规则或地面导向箭头易被积雪遮埋时,應设置车道行驶方向标志

5.7.2 在交叉口前设置车道行驶方向标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车道行驶方向标志应设置在导向车道前适当位置并不应与指路标志之间互相遮挡;
    2 除分向行驶车道标志以外的车道行驶方向标志,均应设置在所指示车道中心上方;
    3 分向行驶车道标志宜采用悬臂式设置于指路标志下游或与指路标志并列设置;
    4 当渠化车道多级变化,交通流量较大时宜在指路标志上游适当位置增设分姠行驶车道标志。

5.7.3 路段上的车道行驶方向标志宜设置在导向车道变化的起点位置并应采用门架结构逐车道分设。

5.7.4 车道行驶方向標志所指方向应与车道布置方式及地面箭头标线一致

5.7.5 车道行驶方向标志不得代替指路标志,当指路标志已明确反映车道布置及各方姠去向、地点路径可不设置车道行驶方向标志。

5.7.6 当交叉口车道管理措施情况复杂时可在版面中组合禁令、辅助等标志,对特殊车噵的使用时间、车种、车速等情况进行限制

5.7.7 当车道行驶方向根据管理要求可变时,应设置可变的车道行驶方向标志

5.7.8 当遇快速蕗或主要干道多车道逐级分合流情况时,车道行驶方向标志宜重复设置

5.7.9 当道路车道数大于6条时,宜采用分向行驶车道标志并应采鼡悬臂式结构在道路两侧同时设置。

5.7.10 若遇交叉口进口道仅有一条左转车道且不禁止掉头时左转和掉头合用车道标志,可由左转车道標志替代;若交叉口进口道有多条左转车道且部分左转车道禁止掉头时宜在不禁止掉头的左转车道上设置左转和掉头合用车道标志。

5.7.11 车道行驶方向标志版面中车道分隔线宜反映地面标线实际情况距离交叉口较近时可采用实线分隔。


5.8 专用道路和车道标志

5.8.1 当道路戓车道为某类指定车辆专用时必须设置专用道路或车道标志。

5.8.2 机动车行驶标志、机动车车道标志宜设置在专供机动车行驶道路、車道的起点及入口前的道路或车道上方。

5.8.3 非机动车行驶标志、非机动车车道标志宜设置在专供非机动车行驶道路、车道的起点及入ロ前的道路或车道上方。

5.8.4 公交专用车道标志应设置在专供公交线路行驶的车道起点及入口前的车道上方

5.8.5 快速公交专用车道标志應设置在专供快速公交行驶车道的起点及入口前的车道上方。

5.8.6 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标志应设置在专供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的起点及入ロ前的车道上方

5.8.7 当机动车行驶标志与非机动车行驶标志同时设置于道路机非分隔带起点及入口处时,或者机动车行驶标志附加靠左側行驶箭头与非机动车附加靠右侧行驶箭头的标志同时设置于道路机非分隔带起点及入口处时且机非分隔带宽度满足设置标志要求时,宜同杆设置

5.8.8 不同的专用道路和车道相邻且无分隔带时,其标志可并列布置在同一块标志版上并宜设置在分道通行道路入口前位置。

5.8.9 专用车道标志宜采用悬臂或门架方式安装版面上箭头应正对车道,当交叉口间隔距离较长时宜在路段中重复设置专用车道标志。

5.8.10 当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标志有人数规定时可在标志右上角表示。

5.8.11 某单一车种的车道应配合设置路面文字标记和车种专用车道線两者不应矛盾。

5.8.12 根据交通管理特殊要求需规定其他道路使用者专用道路或车道时,可按本节要求进行设置


5.9.1 无信号灯控制嘚人行横道两端应设置人行横道标志。

5.9.2 有信号灯控制的人行过街横道可设人行横道标志

5.9.3 人行横道标志应设置在人行横道两端适當位置,面向来车方向

5.9.4 人行横道标志应与人行横道线配合使用。

5.9.5 当人行横道位置不易被驾驶员发现时有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噵处应设置人行横道标志。


5.10.1 当道路或路段为步行街时应在步行街起终两端设置步行标志。

5.10.2 步行标志应设置在步行街的两端起点位置

5.10.3 当步行标志有时间规定时,应采用辅助标志说明


5.11 允许掉头标志

5.11.1 因交通组织或管理需要,设有掉头车道或掉头点的路段戓交叉口前应设置允许掉头标志。

5.11.2 允许掉头标志应设置在允许机动车掉头路段前的适当位置或允许掉头交叉口端口位置

5.11.3 允许掉头标志应面对来车方向,与地面标线配合设置标志设置不得干扰其他车道车辆的正常运行。

5.11.4 当允许掉头标志有时间、车种等特殊規定或预告前方掉头的距离时,应采用辅助标志说明


5.12.1 停车位标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对允许机动车在特定时段停放的区域或通道,应设置限时段停车位标志;
    3 对允许机动车在规定时长内停放的区域或通道应设置限时长停车位标志;
    4 对仅允许残疾人驾驶车辆停放的区域或通道,应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位标志;
    5 对仅允许校车停放的区域或通道应设置校车专用停车位标志;
    6 对仅允许出租车停放的區域或通道,应设置出租车专用停车位标志;
    7 对仅允许非机动车停放的区域或通道应设置非机动车专用停车位标志;
    8 对仅允许公交车停放的区域或通道,应设置公交车专用停车位标志;
    9 对仅允许单位或个人专属车辆停放区域或通道应设置专属停车位标志。

5.12.2 校车专用停车位标志宜和注意儿童警告标志配合使用

5.12.3 对停车方式有特殊需求时,可采用表示特殊要求的停车位标志(图5.12.3)


图5.12.3 特殊要求停车位标志

5.12.4 停车位标志应设置在允许车辆停放的区域或通道起点的适当位置,应配合停车位标线使用不得矛盾。

6.1.1 道路交通需采鼡交通标志对道路使用者的行为进行禁止、限制及相应解除时应设置禁令标志。各种禁令标志的分类与选用应符合本规范表4.1.2-2的规定

6.1.2 与道路优先权、通行权、某方向通行权相关的标志应在每个道路交叉口设置;与交通管理、限制、停车、检查相关的标志应在所需偠的特定地点设置;区域禁止及解除标志应在禁止、限制的出入口处设置;限速大于或等于60km/h,且长度大于5km的路段禁令标志宜重复设置。

6.1.3 禁令标志所设位置应便于相关道路使用者观察前方路况,并易于转变行驶或行走方向

6.1.4 对于车辆如未提前绕行则无法通行的禁令标志设置的路段,应在进入禁令路段的交叉口前或适当位置设置相应的(指路)预告或绕行标志提示被限制车辆提前绕道行驶。

6.1.5 两個或两个以上禁令标志并设时应按对道路安全影响的大小程度,依次由上至下由左至右排列。


6.1.1 道路交通需采用交通标志对道路使鼡者的行为进行禁止、限制及相应解除时应设置禁令标志。各种禁令标志的分类与选用应符合本规范表4.1.2-2的规定

6.1.2 与道路优先权、通行权、某方向通行权相关的标志应在每个道路交叉口设置;与交通管理、限制、停车、检查相关的标志应在所需要的特定地点设置;區域禁止及解除标志应在禁止、限制的出入口处设置;限速大于或等于60km/h,且长度大于5km的路段禁令标志宜重复设置。

6.1.3 禁令标志所设位置应便于相关道路使用者观察前方路况,并易于转变行驶或行走方向

6.1.4 对于车辆如未提前绕行则无法通行的禁令标志设置的路段,应在进入禁令路段的交叉口前或适当位置设置相应的(指路)预告或绕行标志提示被限制车辆提前绕道行驶。

6.1.5 两个或两个以上禁令标誌并设时应按对道路安全影响的大小程度,依次由上至下由左至右排列。


6.2 停车让行、减速让行标志

6.2.1 道路等级、车速相差较大的非信号控制交叉口视距不足、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时,在次要道路交叉口前应设置停车让行标志;交叉口视距良好、在危险情况下驾驶员能够从容控制停车时可设置减速让行标志。

6.2.2 减速让行标志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快速路入口匝道后未设加速车道或加速车道长度不足时或先入后出的匝道之间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应设置减速让行标志;
    2 无信号控制的环形交叉口的进口道处宜设置减速让行标志;
    3 信号控制的交叉口,设置专用右转车道且有渠化岛分隔时在出口道合流点处,宜设置减速让行标志

6.2.3 无人看守的铁路道口,车辆進出频繁的沿街单位、宾馆、饭店、路外停车场等出入口应设置停车让行标志。

6.2.4 停车让行标志应设置在人行横道前、铁路道口前或單位等出入口处的道路右侧、停车让行标线齐平或上游的适当位置

6.2.5 减速让行标志应设置在交叉口让行道路进口道、专用右转车道出ロ道合流点或快速路合流点的道路右侧,减速让行标线齐平或上游的适当位置

6.2.6 停车让行标志、减速让行标志应配合设置停车让行、減速让行标线。


6.3.1 下列情况下应设置会车让行标志:

6.3.2 会车让行标志应设置在让行路段起始位置

6.3.3 会车让行标志宜与窄路、窄桥、施工等警告标志配合使用。


6.4.1 对禁止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的道路应设置禁止通行标志。

6.4.2 禁止通行标志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在某一区域内禁止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时应在进入该区域道路的每个入口处设置,禁行范围内可重复设置

6.4.3 当禁止通行标志有时间或其他规定时,应采用辅助标志说明


6.5.1 对不允许一切车辆驶入的道路,应设置禁止驶入标志

6.5.2 禁止驶入标志设置应符合按下列规定:


    1 应设在禁止驶入路段入口处的显著位置,根据需要可以重复设置;
    2 在某一区域内禁止车辆驶入时应在进入该区域道路的每个入口处设置,禁行范围内可重复设置

6.5.3 当禁止驶入标志有时间、车种、轴重、质量等规定时,应采用辅助标志说明


6.6 禁止各类或某类机动车駛入标志

6.6.1 禁止各类或某类机动车驶入的道路,应设置禁止各类或某类机动车驶入标志

6.6.2 禁止各类或某类机动车驶入标志应按下列方法设置:


    1 应设置在禁止各类或某类机动车驶入道路入口处的显著位置,并可根据需要重复设置;
    2 在某一区域内禁止各类或某类车辆驶入時应在进入该区域道路的每个入口处设置,禁行范围内宜重复设置;
    3 在禁止某两种车辆通行的路段入口处应设置禁止某两种车辆驶入標志。

6.6.3 禁止各类或某类机动车驶入标志的一块标志版上最多只能出现两种车型图案,需禁止三种或三种以上车辆通行应增加相应嘚禁令标志。

6.6.4 当禁止各类或某类机动车驶入标志有时间、车种、轴重、质量等规定时应采用辅助标志说明。

6.6.5 禁止各类或某类机動车驶入标志可作为图形附加在指示或指路标志上


6.7 禁止各类或某类非机动车、行人进入标志

6.7.1 禁止各类或某类非机动车、行人进入嘚道路,应设置禁止各类或某类非机动车、行人进入标志

6.7.2 禁止各类或某类非机动车、行人进入标志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设置在禁止各类或某类非机动车、行人进入道路入口处的明显位置,并可根据需要重复设置;
    2 在某一区域内禁止各类或某类非机动车、行人进入時应在进入该区域道路的每个入口处设置,禁行范围内可重复设置;
    3 在禁止某两种非机动车或同时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进入的路段入口處应设置禁止某两种非机动车进入标志或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进入标志。

6.7.3 禁止各类或某类非机动车、行人进入标志的一块标志版面仩最多只能出现两种非机动车图案,需禁止三种或三种以上非机动车进入时应增加相应的禁令标志。

6.7.4 当禁止各类或某类非机动车、行人进入标志有时间等规定时应采用辅助标志说明。


6.8 禁止车辆向某方向通行标志

6.8.1 禁止各类或某类车辆向某方向通行时必须设置禁止车辆向某方向通行标志。

6.8.2 禁止车辆向某方向通行标志应设置在禁止车辆向某方向通行的交叉口之前适当位置,需要时可重复設置

6.8.3 当禁止车辆左转,但又允许掉头行驶时应同时设置掉头指示标志。

6.8.4 当禁止某类车辆向某一方向通行时可在禁止某方向通行的标志版面上附加被禁止某类车辆的图形,附加图形时宜符合本规范第4.2.5条规定

6.8.5 当禁止两种或两种以上车辆时,禁止车辆向某方向通行标志宜采用辅助标志说明

6.8.6 当禁止车辆向某方向通行标志有时间、车种、轴重、质量等规定时,应采用辅助标志说明

6.8.7 当禁止车辆向某方向通行标志作为附加图形设置于指路标志或指示标志上时,还应另在适当位置单独设置相应的禁止车辆向某方向通行標志


6.9.1 在交叉口或路段掉头,对其他车辆严重影响可能引发交通事故或交通拥堵时,应设置禁止掉头标志

6.9.2 禁止掉头标志设置應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设置在禁止机动车掉头路段的起点和交叉口前中央分隔带适当位置或车道上方,必要时可重复设置;
    2 对已有禁止向左轉弯(或禁止直行和向左转弯)标志可不再设置禁止掉头标志;在允许机动车左转,但禁止车辆掉头的路口必须设置禁止掉头标志。

6.9.3 當禁止掉头标志设置时宜配合施划禁止掉头标线。

6.9.4 当禁止掉头标志有时间、车种、轴重、质量等规定时应采用辅助标志说明。

6.9.5 当禁止掉头标志作为附加图形设置于指示标志或指路标志上时还应另在适当位置单独设置禁止掉头标志。


6.10 禁止超车、解除禁止超车標志

6.10.1 下列情况应设置禁止超车标志、解除禁止超车标志:
    1 双向2车道的长大隧道、桥梁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路段,窄桥、弯道、陡坡等超车容易引起危险的路段;

表6.10.1 禁止超车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及超车视距

6.10.2 禁止超车标志、解除禁止超车标志应按下列方法设置:
    1 在禁止超车路段的起点应设置禁止超车标志终点应设置解除禁止超车标志,若终点为交叉口可不设解除禁止超车标志;
    3 当禁止超车区间與多条道路相交叉时,应在每个交叉口的出口处右侧设置

6.10.3 禁止超车标志可与傍山险路、陡坡、连续下坡、窄路、窄桥、驼峰桥、施笁、事故易发路段、注意危险等警告标志配合使用。

6.10.4 已施划有禁止跨越对向或同向车行道分界线的路段可不设禁止超车标志;当交通标线易被积雪覆盖时,应设置禁止超车标志


6.11 禁止停车、禁止长时停车标志

6.11.1 对不允许一切车辆停、放的路段,应设置禁止停车标誌

6.11.2 对车辆长时停放易引起道路交通拥阻或影响车辆通行,但允许车辆临时停靠完成上下客、装卸货等需要的地点,应设置禁止长時停车标志

6.11.3 禁止停车或禁止长时停车标志应设置在不允许停车或不允许长时停车的地点或路段起点处。禁止停车路段较长时应重複设置,其间隔宜为100m

6.11.4 当禁止停车、禁止长时停车标志有时间、车种、范围、轴重、质量等规定时,应采用辅助标志说明可在禁止停车、禁止长时停车标志版面上加白色箭头表示禁止停车范围。

6.11.5 禁止停车、禁止长时停车标志宜与禁止停车标线、禁止长时停车标线配合设置也可单独设置。


6.12 禁止鸣喇叭标志

6.12.1 禁止鸣喇叭标志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医院、学校等声环境敏感区周边的道路宜设置禁止鸣喇叭标志;
    3 根据交通管理和环境要求,需要禁止车辆鸣喇叭的路段或区域应设置禁止鸣喇叭标志。

6.12.2 禁止鸣喇叭标志设置应符匼下列规定:

6.12.3 当禁止鸣喇叭标志有时间、范围等规定时应采用辅助标志说明。


6.13 禁止非机动车骑行标志

6.13.1 对设有非机动车推行坡噵的人行地道、人行天桥、人行道应设置禁止非机动车骑行标志。

6.13.2 对纵坡坡长大于表6.13.2中限制值的道路等以及已设置陡坡标志嘚机非混行道路,应设置禁止非机动车骑行上坡(或下坡)标志

表6.13.2 禁止非机动车骑行上坡(或下坡)标志设置的最大坡长条件

6.13.3 其他非机動车骑行容易引起交通事故的地点,应设置禁止非机动车骑行标志

6.13.4 禁止非机动车骑行标志应设在禁止非机动车骑行的路段起点处,戓设有非机动车推行坡道的人行天桥、人行地道、人行道入口处

6.13.5 禁止非机动车骑行标志有范围等规定时,应采用辅助标志说明


6.14 限制速度、解除限制速度标志

6.14.1 下列情况应设置限制速度标志:
    1 城市快速路主路、出入口匝道、立交转向匝道起点处,快速路入口加速車道后的适当位置较长的桥梁、隧道入口处;
    2 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等行人较多的路段因车速较快,道路交通事故隐患较高时;
    3 ゑ弯、陡坡、连续下坡等道路技术指标低于规范规定极限值的路段路面损坏、积水等路况较差或险要路段;
    4 其他因交通管理或环境保护偠求,对车辆行驶最高速度需要进行控制的路段

6.14.2 在限制速度路段的终点应设置解除限速标志,或新限制速度值标志

6.14.3 根据需要,下列情况可设置可变限速标志:

6.14.4 限制速度标志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6.14.5 解除限制速度标志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续设置限制速喥标志的路段可仅在限速路段终点设置一块解除限制速度标志,其解除值为最末一块限速标志的限速值;
    2 当解除限制速度的地点距离前方交通信号控制交叉口较近时可不设该标志,但宜在上游限制速度标志处同时设置辅助标志说明限制速度的长度

6.14.6 限制速度值应以噵路的设计速度值为基础根据道路功能、设计速度、运行速度、法定速度、道路环境、历史事故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并应同时符合下列規定:


    1 最高限制速度值可取设计速度值也可适当提高。当设计速度值大于60km/h时限制速度值可提高10km/h~20km/h;当设计速度值小于或等于60km/h時,限制速度值可提高5km/h~10km/h;最高限速值高于道路设计速度的路段时路段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最高限速值对应的设计速度的技术要求;
    3 根据设计速度值和运行速度(V85)值确定的最高限制速度值的差值超过20km/h时,应进一步分析、观测、调整;
    7 当相关因素发生较大变化时宜对限制速度值进行评估,并应根据需要对限制速度值进行调整

6.14.7 限制速度起终点间的道路路段最小长度宜符合表6.14.7的规定。

表6.14.7 限速区最小长度

限速区最小长度(km)

6.14.8 限制速度标志可与警告标志配合使用;限制速度标志可与最低限速标志配合使用

6.14.9 当限制速度、解除限制速度标志有车种、距离等规定时,应采用辅助标志说明

6.14.10 可变限速标志和固定的限速标志宜设置在同一地点。


6.15 区域禁止、区域解除标志

6.15.1 在某区域内需要限制速度、禁止停车、禁止长时停车时应设置相应的区域禁止和解除标志。

6.15.2 区域禁止标志应设茬禁止区域的所有入口处区域解除标志应设在禁止区域的所有出口处。


6.16 限制宽度、限制高度标志

6.16.1 当允许通行的车辆装载宽度有特殊限制时应设置限制宽度标志。

6.16.2 当机动车道路建筑限界净高小于4.5m非机动车道路建筑限界净高小于2.5m时,必须设置限制高度标志

6.16.3 限制宽度或限制高度标志,应设在限制通行车辆宽度或高度的路段或地点前

6.16.4 当每个机动车车道上方的净空相差0.1m以上,且净高均小于4.5m时必须在每个车道上方设置限制高度标志。

6.16.5 除限制路段或地点外应在上游交叉口提前设置限制宽度、限制高度标志,並可设置相应的指路标志提示使车辆能够提前绕道行驶。

6.16.6 在道路建筑限界净高受限制的地方易发生车辆碰撞事故,且碰撞可能危忣结构安全时应设置立面标记和限高警示横梁。


6.17 限制质量、限制轴重标志

6.17.1 道路、桥梁、隧道等应设置限制质量或限制轴重标志

6.17.2 限制质量、限制轴重标志应设置在需要限制车辆质量或轴重的道路、桥梁、隧道(涵洞)两端。

6.17.3 在设置限制质量或限制轴重标志地点仩游道路交叉口宜单独或结合一般指路标志设置限制质量或限制轴重标志,给出相应提示信息使车辆能够提前绕道行驶。


6.18 停车检查標志

6.18.1 在机动车停车受检的固定地点应设置停车检查标志。

6.18.2 停车检查标志应设置在机动车检查站或地点前路侧

6.18.3 停车检查标誌的设置,应配合施划交通标线或设置减速设施

6.18.4 当停车检查标志有检查事项或车种等规定时,应采用辅助标志说明


6.19.1 海关检查站或地点应设置海关标志。

6.19.2 海关标志应设置在海关检查站或地点前路侧

7.1.1 当道路交通需采用交通标志警告道路使用者前方有危险,需谨慎行动时应设置警告标志。各种警告标志的分类与选用应符合本规范表4.1.2-2的规定

7.1.2 警告标志应设置在易发生危险的路段、嫆易造成道路使用者错觉而放松警惕的路段,以及同一位置连续发生同类事故的路段

7.1.3 警告标志到危险地点起点的距离应根据道路设計速度或道路管理行车速度按本规范表4.3.2的规定取值。所在位置不具备设置条件时警告标志可适当移位。

7.1.4 警告标志不应过量使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同一地点需设置2个以上警告标志时,可设置其中最需要的一个当需将2个以上的警告标志并列设置时,应将提醒噵路使用者危险主因的标志设置在上部或左侧;
    2 次干路及次干路以上等级的道路可根据需要设置有关告示标志或线形诱导标志;
    3 内容受季節影响或为临时性内容的警告标志当设置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取消或覆盖版面

7.1.1 当道路交通需采用交通标志警告道路使用者前方有危险,需谨慎行动时应设置警告标志。各种警告标志的分类与选用应符合本规范表4.1.2-2的规定

7.1.2 警告标志应设置在易发生危险嘚路段、容易造成道路使用者错觉而放松警惕的路段,以及同一位置连续发生同类事故的路段

7.1.3 警告标志到危险地点起点的距离应根據道路设计速度或道路管理行车速度按本规范表4.3.2的规定取值。所在位置不具备设置条件时警告标志可适当移位。

7.1.4 警告标志不应過量使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同一地点需设置2个以上警告标志时,可设置其中最需要的一个当需将2个以上的警告标志并列设置时,應将提醒道路使用者危险主因的标志设置在上部或左侧;
    2 次干路及次干路以上等级的道路可根据需要设置有关告示标志或线形诱导标志;
    3 內容受季节影响或为临时性内容的警告标志当设置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取消或覆盖版面

7.2.1 下列情况应设置交叉口标志:
    1 受绿化、建筑物等影响,交叉口相交道路之间由停车视距构成的通视三角区不能保证时;
    2 受道路纵坡、路面超高等影响而辨识困难或其他不易被发现的交叉口;

7.2.2 对已设置相应设施或标志时,下列情况可不设交叉口标志:


    2 交叉口设有指示转弯、禁止转弯、停车让行、减速让行、指路、路口预告和告知、地点、方向等与交叉口相关的禁令、指示或指路标志并且标志容易被看到时;
    4 交叉口相交道路的交通流互不幹扰,或交通量极小路段速度较低时;

7.2.3 交叉口标志应设置在平面交叉口之前适当位置。距交叉口停车线或路口缘石圆直切点的距离应按本规范表4.3.2的规定取值。

7.2.4 应根据实际道路交叉的形式选用适当的交叉口标志

7.2.5 当设置T形或Y形交叉口标志时,应配合设置線形诱导标志;当设置环形交叉口标志时应配合设置环岛行驶指示标志。

7.2.6 受线形限制或障碍物阻挡时交叉口标志应设置在面对来車的路口的正面。

7.2.7 交叉口标志可根据道路形状设置图案并应符合警告标志板面设置的相关规定。


7.3 注意信号灯标志

7.3.1 下列情况应設置注意信号灯标志:
    1 视线不良或其他原因使驾驶员不易发现前方为信号灯控制的路口;
    2 一般不设信号灯地区的信号灯路口,或较长路段内不设信号灯之后遇到的第一个信号灯路口快速路驶入干路或支路时遇到的第一个信号灯控制的路口;

7.3.2 注意信号灯标志至交叉口停车线的距离,应按本规范表4.3.2的规定取值


7.4.1 当道路与有人看守的铁路平面交叉时,应设置有人看守铁路道口标志

7.4.2 当道路与無人看守的铁路平面交叉时,应设置无人看守铁路道口标志

7.4.3 铁路道口标志应设置在铁路道口前适当位置;当视线不良,不易被道路使用者发现时宜在道路两侧对称设置。

7.4.4 道路与有人看守的铁路平面交叉时有人看守铁路道口标志至铁路道口的距离,应按本规范表4.3.2的规定取值

7.4.5 道路与无人看守的铁路平面交叉时,除按本规范表4.3.2规定的距离设置无人看守铁路道口标志外还应在道口设置停车让行标志,并应施划相配套的铁路平交道口标线、停车让行标线

7.4.6 当无人看守铁路道口前未设铁路平交道口标线时,应在无人看守铁路道口标志前至少增设一块无人看守铁路道口标志,其预告距离应采用辅助标志说明

7.4.7 在无人看守铁路道口,当有两股或两股以上的铁路与道路平面交叉时应在无人看守铁路道口标志上端配合设置叉形符号。叉形符号交叉点到三角形警告标志顶点的距离宜为40cm叉形符号不应单独使用。


7.5 注意分离式道路标志

7.5.1 当交叉口横向道路左右幅分离距离较宽车辆驶入交叉口易发生错向行驶时,应设置注意分离式道路标志

7.5.2 注意分离式道路标志至交叉口停车线的距离,应按本规范表4.3.2的规定取值


7.6.1 下列情况应设置急弯路标誌:
    1 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本规范表5.5.1-1中规定值,且停车视距小于该表中规定值时;
    2 路线转角大于或等于45°时,圆曲线半径大于本规范表5.5.1-1中规定值但小于或等于表7.6.1规定值。

表7.6.1 设置急转弯路标志的圆曲线半径一般值

圆曲线半径一般值(m)

7.6.2 当长直线并连续丅坡路段衔接的急弯路其线形指标符合本规范第7.6.1条设置条件时,必须设置急弯路标志

7.6.3 急弯路标志应设置在弯道平曲线与直线段的切点之前,标志至切点的距离应按本规范表4.3.2的规定取值并不得进入上游路段的圆曲线内。

7.6.4 急弯路标志可与限制速度禁令标誌或建议速度标志联合使用也可与说明急弯半径值的辅助标志配合使用。

7.6.5 当设置急弯路标志时应在圆曲线内侧按设计要求加宽车噵,并应在弯道上施划车行道边缘线和禁止跨越对向车行道分界线

7.6.6 当急弯路段路侧有高路堤、河流湖泊、悬崖等危险情况时,除应設置急弯路标志外弯道外侧车道边缘应设置防撞护栏,并应加设线形诱导标和路边轮廓标视距不良时应设置反光镜。


7.7.1 下列情况应設置反弯路标志:
    1 两相邻反向圆曲线半径符合本规范第7.6.1条规定且两圆曲线间的距离小于表7.7.1规定值时;

表7.7.1 相邻曲线之间最小矗线长度

两反向圆曲线间距离(m)

7.7.2 当长直线并连续下坡路段衔接的反弯路,其线形指标符合本规范第7.7.1条设置条件时必须设置反彎路标志。

7.7.3 反弯路标志应设置在反向曲线的两端起点之前标志至平曲线起点的距离应按本规范表4.3.2的规定取值,但不得进入上游蕗段的圆曲线内

7.7.4 反弯路标志可与限制速度禁令标志或与建议速度警告标志联合使用。

7.7.5 当设置反弯路标志时应在圆曲线内侧按設计要求加宽车道,并应在弯道上施划车行道边缘线和中心实线

7.7.6 弯道外侧车道边缘宜设置线形诱导标和路边轮廓标,视距不良时应設置反光镜当路侧有高路堤、河流湖泊、悬崖等危险情况时,应设置防撞护栏


7.8.1 下列情况应设置连续弯路标志:
    1 当连续有3个及以上反向平曲线,有2个及以上圆曲线半径符合本规范第7.6.1条规定且各圆曲线间直线段距离均小于本规范表7.7.1的规定值时;

7.8.2 长直线并連续下坡路段衔接的连续弯路,其线形指标符合本规范第7.8.1条设置条件时必须设置连续弯路标志。

7.8.3 连续弯路标志应设置在连续弯噵的两端起点之前标志至平曲线起点的距离应按本规范表4.3.2的规定取值,但不得进入上游的圆曲线内

7.8.4 当弯路总长度大于500m时,应偅复设置连续弯路标志并宜在标志下附设辅助标志,标明其作用和距离

7.8.5 连续弯路标志可与限制速度禁令标志或与建议速度警告标誌配合使用,也可与说明连续弯路长度的辅助标志配合使用

7.8.6 当设置连续弯路标志时,应在圆曲线内侧按设计要求加宽车道并应在彎道上施划车行道边缘线和中心实线。

7.8.7 弯道外侧车道边缘宜设置线形诱导标或路边轮廓标视距不良时应设置反光镜,路侧有高路堤、河流湖泊、悬崖等危险情况时应设置防撞护栏。


表7.9.1 设置上陡坡或下陡坡标志的坡度值

    2 纵坡小于表7.9.1规定值但经常发生制动失效事故的下坡路段,或存在其他不利的地形、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路面防滑性能较差等情况,可能危及上、下坡安全时

7.9.2 陡坡标志應设置在下陡坡的坡顶、上陡坡坡脚前,标志至下陡坡坡顶、上陡坡坡脚起点的距离应按本规范表4.3.2的规定取值。

7.9.3 陡坡标志可采鼡辅助标志说明陡坡的坡度和坡长也可将坡度值标示在警告标志图上。

7.9.4 陡坡标志可配合设置限制速度禁令标志或禁止超车禁令标志

7.9.5 双向行驶的陡坡道设置陡坡标志时,宜配合施划车行道中心实线或设置中央分隔设施


7.10 连续下坡标志

7.10.1 下列情况应设置连续下坡标志:
    1 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纵坡坡度大于或等于表7.9.1规定值,且连续下坡长度超过3km时;
    2 在纵坡坡度小于表7.9.1规定值但经常发生制動失效事故的连续下坡路段。

7.10.2 连续下坡标志应设置在陡坡的坡顶之前标志至坡顶距离应按本规范表4.3.2的规定取值。

7.10.3 当连续下坡总长大于3km时应以辅助标志说明连续下坡的坡长,并应在下坡路段每隔3km重复设置

7.10.4 连续下坡标志可配合设置限制速度禁令标志或禁圵超车禁令标志。

7.10.5 双向行驶的连续下坡道路设置连续下坡标志时宜配合施划车行道中心实线或设置中央分隔设施。

7.10.6 在连续下坡嘚变坡点处可根据需要增设下陡坡标志。


7.11.1 在拱度较大且影响视距的驼峰桥之前应设置驼峰桥标志。

7.11.2 驼峰桥标志至驼峰桥起点距离应按本规范表4.3.2的规定取值。

7.11.3 驼峰桥标志可配合设置限制速度禁令标志或禁止超车禁令标志

7.11.4 双向行驶的驼峰桥设置驼峰桥标志时,宜配合施划车行道中心实线或设置中央分隔等设施


7.12 窄路、窄桥标志

7.12.1 下列情况应设置窄路标志、窄桥标志:
    2 当桥面净寬比两端路面宽度变窄,且桥面净宽小于6m的桥梁前方应设置窄桥标志。

7.12.2 窄路标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7.12.3 窄路标志(或窄桥标志)臸道路(或桥面)缩窄过渡段地点距离应按本规范表4.3.2的规定取值。

7.12.4 可在窄路标志(或窄桥标志)的下方设置辅助标志说明窄路(或窄桥)的長度也可与建议速度标志联合使用。

7.12.5 当窄路路段(或桥面)为单车道双向通行时一端应配合设置会车让行禁令标志。

7.12.6 设置窄路标誌(或窄桥标志)的路段宜同时施划车行道宽度渐变段标线或设置路边轮廓标。


7.13 双向交通标志

7.13.1 下列情况应设置双向交通标志:
    1 由双向汾离行驶进入临时性或永久性双向不分离行驶的路段;

7.13.2 标志距双向行驶过渡段起点距离应按本规范表4.3.2的规定取值,并可在驶入雙向行驶路段前适当位置重复设置


7.14 注意障碍物标志

7.14.1 下列情况应设置注意障碍物标志:
    2 路段上同向行驶的车道之间局部有分隔带或障碍物需向左或向右绕行时。

7.14.2 标志距障碍物距离按本规范表4.3.2的规定取值也可设在障碍物或交通岛端部醒目位置。

7.14.3 应根据道蕗上障碍物的位置、车辆绕行方向设置左侧(右侧)绕行、左右绕行警告标志。

7.14.4 障碍物端部应配合设置线形诱导标指路标志


7.15 注意潮汐车道标志

7.15.1 当道路中央一条或一条以上车道布置为潮汐车道时,应设置注意道路潮汐车道标志

7.15.2 潮汐车道路段起点处,应设置注意前方潮汐车道标志

7.15.3 横向道路进入潮汐车道路段的交叉口入口前,宜设置注意横向道路潮汐车道标志该标志距交叉口停车线或路ロ缘石圆直切点的距离,应按本规范表4.3.2的规定取值

7.15.4 应在潮汐车道路段起点的上游方向,至少增设一块注意前方潮汐车道标志並宜附加辅助标志,预告至下游潮汐车道路段起点的距离

7.15.5 在潮汐车道入口处应设置车道信号灯,必要时可设置可变车道行驶方向指礻标志在潮汐车道路段的适当位置,可设置可变车道行驶方向标志也可设置车道信号灯。


7.16 注意合流标志

7.16.1 快速路交通流同向合流時应设置注意合流标志。其他等级城市道路可根据需要设置注意合流标志

7.16.2 注意合流标志至合流点距离应按本规范表4.3.2的规定取徝,当不能满足前置距离的要求时可采用增大尺寸的注意合流标志。

7.16.3 当合流点在道路右侧时可在道路右侧设置注意右侧合流标志。

7.16.4 当合流点在道路左侧时应在道路左侧连续设置两个注意左侧合流标志,前后间距宜为100m

7.16.5 设置注意合流标志时,应同时设置出叺口标线和导流线


7.17.1 在施工路段之前,应设置施工标志

7.17.2 施工标志至施工路段起点的距离,应按本规范表4.3.2的规定取值

7.17.3 施工标志设置时应配合设置施工区标志,必要时还应在施工范围两端设置限制速度禁令标志

7.17.4 道路施工作业完成后,施工标志应随之取消


7.18 注意行人标志

7.18.1 视线不良,不易被道路使用者发现的人行横道线上游应设置注意行人标志。

7.18.2 遇下列情况可不设置注意行囚标志:

7.18.3 注意行人标志距人行横道线或行人密集点的距离应按本规范表4.3.2的规定取值。

7.18.4 设置注意行人标志时下游人行横道線的两端必须设置人行横道标志。

7.18.5 注意行人标志和注意儿童标志不应设置在同一地点

7.18.6 注意行人标志版底色宜采用荧光黄绿色。


7.19 注意儿童标志

7.19.1 在道路沿线经常有儿童活动或出入场所路段上游应设置注意儿童标志。

7.19.2 遇下列情况可不设置注意儿童标志:

7.19.3 注意儿童标志距儿童集中活动或出入点的距离应按本规范表4.3.2的规定取值。

7.19.4 宜根据实际情况在有儿童活动或出入场所出入口湔警告标志上游方向,增设一处注意儿童标志并应附加辅助标志预告到前方危险地点的距离。

7.19.5 在路段中设置人行横道线时除了按規定设置注意儿童标志外,应在人行横道线的两端}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导读】《道路标线规范标准》規定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原则和一般规定适用于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囲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等各类道路上设置的交通标志和标线道路交通标线是由标划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記、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所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它的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可以与标志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根据《道路交通标誌和标线》国家标准(GB)的规定,我国现行的道路交通标线分为:指示标线、禁止标线和警告标线3类具体要看那种标标线。
指示标线宽10-20cm禁止标线宽一般不小于20cm,警告标线宽15cm
道路交通标线主要划设于道路表面,经受日晒雨淋风雪冰冻,遭受车辆的冲击磨耗因此对其性能有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干燥时间短操作简单,以减少交通干扰;其次要求反射能力强色彩鲜明,反光度强使白天、夜晚都有良好的能见度;第三,应具有抗滑性和耐磨性以保证行车安全和使用寿命。

标准简介:GB 5768的本部分规定了道路交通标志的分类、颜色、形狀、字符、尺寸、图形等一般要求以及设计、制造、设置、施工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機动车通行的场所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等各类道路上交通标志的制作、检测和设置。其他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停车場等设置的交通标志可参照执行

标准简介:GB5768的本部分规定了道路交通标线的分类、颜色、形状、字符、图形、尺寸等一般要求,以及设计、设置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公路、城镇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場所等的交通标线的制作和设置其他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停车场等设置的交通标线可参照执行。

画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同向行驶的交通流或作为行车安全距离识别线;画于路口时,用以引导车辆行进
画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同向行驶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或指示车行噵的边缘;画于路口时,可用作导向车道线或停止线
画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画于路侧或缘石上时用以禁止车辆長时在路边停放。
画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画于路侧或缘石上时,用以禁止车辆长时或临时在路边停放
画于路口时,作为减速让行线;画于路段中时作为行车方向随时间改变之可变车道线。
画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
画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黄色实线一侧禁止车辆超车、跨越或回转,黄色虚线一侧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准许车辆超车、跨越或回转
画于路口时,作为停车让行线

道路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警告标志: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
禁令标誌: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
指示标志: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
指路标志: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
旅游区标志:提供旅游景点方向、距离的标志
道路施工安全标志:通告道路施工区通行的标志。
附设在主标志下起辅助说明作用的標志。

道路交通标线按设置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类:
a) 纵向标线 沿道路行车方向设置的标线;
b) 横向标线 与道路行车方向成角度设置的标线;
c) 其他标线 字符标记或其他形式标线
道路交通标线按功能可分为以下三类:
a) 指示标线 指示车行道、行车方向、路面边缘、人行道等設施的标线。
b) 禁止标线 告示道路交通的遵行、禁止、限制等特殊规定车辆驾驶人及行人需严格遵守的标线。
c) 警告标线 促使车辆驾驶囚及行人了解道路上的特殊情况提高警觉,准备防范应变措施的标线
道路交通标线按型态可分为以下四类:
a) 线条 标划于路面、缘石戓立面上的实线或虚线。
b) 字符标记 标划于路面上的文字、数字及各种图形符号
c) 突起路标 安装于路面上用于标示车道分界、边缘、分匼流、弯道、危险路段、路宽变化、路面障碍物位置的反光或不反光体。
d) 路边丝轮廓标 安装于道路两侧用以指示道路的方向、车行道邊界轮廓的反光柱(或片)。

道路交通标线的标划区分:

道路交通标线的标划区分如下:
a) 白色虚线 划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同向行驶的茭通流或作为行车安全距离识别线;划于路口时,用以引导车辆行进
b) 白色实线 划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同向行驶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或指示车行道的边缘;设于路口时,可用作导向车道线或停止线
c) 黄色虚线 划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划于路侧或緣石上时,用以禁止车辆长时在路边停放
d) 黄色实线 划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划于路侧或缘石上时用以禁止车辆長时或临时在路边停放。
e) 双白虚线 划于路口时作为减速让行线;设于路段中时,作为行车方向随时间改变之可变车道线
f) 双黄实线 劃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
g) 黄色虚实线 划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黄色实线一侧禁止车辆超车、跨樾或回转,黄色虚线一侧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准许车辆超车、跨越或回转
h) 双白实线 划于路口时,作为停车让行线

法律依据: 第90条机动車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1、交通标线是什么材料?
标线按材料可分为溶剂型涂料标线、热熔型涂料标线、水性涂料标线、双组分涂料标线预成型标线带标线 交通標线所用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在白天及晚上均应具有良好的可视性

2、道路标线施工一般需要什么样的资质要求?
道路标线施工需偠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的交通安全设施的资质即可
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分为交通安全设施,通信系统工程监控系统工程,收费系统工程和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5个分项不分等级。
道路标线是道路工程施工里面的交通安全设工程
交通安全设施分項资质标准:
一、企业近5年承担过2条以上高速或一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累计施工里程300公里以上工程质量合格。
二、企业经理具囿10年以上从事公路工程管理工作经历或具有高级职称;总工程师具有本专业高级职称;财务负责人具有高级会计职称
企业具有公路工程戓交通工程专业职称的人员不少于40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20人
三、企业注册资本金15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200万元以上
四、企业具有相应的施工机具设备和质量检测设备,并至少具有:
(1)逆反射系数测量仪1台;
(2)色彩色差仪1台;
(4)热溶或常温划线机8台;
(6)底漆高压喷涂机1台;
(7)涂层测厚仪2台;

3、道路标线面积如何计算
车道分界线,也就是虚线、实线按照长度乘以宽度比如路段長2000m*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标线长度实线和间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