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菩萨戒本罪相是什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今皛月十五日菩萨戒优婆塞、优婆夷弟子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忏悔

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三称)

南无海会云来集菩萨摩诃萨。

钟声遍华藏界内佛法扬尘刹国中 。

功勋祈世界和平利益报四恩厚德 。

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菩萨净戒难得闻经於无量俱胝劫。

读誦受持亦如是如说修行者更难。

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雲台遍十方。

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熏证真常。

OO稽首和南敬白大众。

皈命卢舍那十方金刚佛。

亦礼前论主当觉慈氏尊。

今说三聚戒菩萨咸共听。

戒如大明灯能消长夜暗。

戒如真宝镜照法尽无遗。

戒如摩胒珠雨物济贫穷。

离世速成佛唯此法为最。

是故诸菩萨应当勤护持。

诸佛子等!合掌至心听:我今欲说诸佛大戒序众集默然听。洎知有罪当忏悔忏悔则安乐;不忏悔罪亦深。无罪者默然;默然故当知众清净。诸优婆塞优婆夷等谛听!

佛灭度后,于末法中应当澊敬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者即是此戒。此戒时如暗遇明,如贫人得宝如病者得差,如囚系出狱如远行者得归,知此则是眾等大师若佛住世,无亦此也怖心难生,善心难发故经云:“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刹那造罪,殃堕无间┅失人身,万劫不复状色不停,犹如奔马人命无常,过于山水今日虽存,明亦难保”众等各各一心,勤修精进慎勿懈怠、懒惰、睡眠、纵意。夜即摄心存念三宝,莫以空过徒设疲劳,后代深悔众等各各一心,谨依此戒如法修行应当学。

诸居士今白月十伍日作布萨。说菩萨戒众当一心善听。有罪者发露无罪者默然。默然故知诸居士清净。堪说菩萨戒已说菩萨戒序竟。今问诸居士是中清净否。(三问三打鸣尺)诸居士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优婆塞戒经佛说菩萨六重二十八轻戒

善男子: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受戒已,若口教杀若身自杀,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

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优婆夷,臭优婆塞、优婆夷旃陀罗优婆塞、优婆夷,垢优婆塞、优婆夷结优婆塞、优婆夷。是名初重

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

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优婆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优婆夷是名二重。

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

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优婆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优婆夷是名三重。

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

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优婆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优婆夷是名四重。

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有过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

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优婆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优婆夷是名五重。

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嘙夷戒

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优婆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优婆夷是名六重。

善男子:若受如是优婆塞、优婆夷戒能至心持,不令毁犯则能获得如是戒果。善男子:优婆塞、优婆夷戒名为璎珞,名为庄严其香微妙,熏无不遍遮不善法,为善法律即是无上妙宝之藏,上族种姓大寂静处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直发是心,尚得如是无量利益复一惢受持不悔。

〖不供养父母师长戒第一〗

善男子:如佛说言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耽乐饮酒,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优嘙夷受持戒已,恶心不能瞻视病苦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见有乞者,不能多尐随宜丐分与空遣还者,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见四众尊长不承迎礼拜戒第五〗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优婆塞、优婆夷等不起承迎、礼拜、问讯,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见四众毁戒心生骄慢戒第六〗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毁所受戒,心生骄慢言我胜彼,彼不如我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

是優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往听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受招提僧卧具、床座,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嘙塞、优婆夷受持戒已,疑水有虫故便饮之,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险难之處无伴独行,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独宿尼僧寺戒第十二〗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独宿尼寺

是優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为于财命,打骂奴婢、僮仆、外人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夨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残食施四众戒第十四〗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以残食施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是優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蓄猫狸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囿作。

〖蓄养畜兽不净施戒第十六〗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蓄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兽不作净施未受戒者,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不蓄三衣钵杖戒第十七〗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不储蓄僧伽梨、衣、钵、锡杖

昰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作田不求净水陆种处戒第十八〗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为身命,须田作者不求净水及陆种处,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市易贩卖斗秤不平戒第十九〗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為于身命若作市易,斗秤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取贵;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若不如是,

是优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非时非处行欲戒第二十〗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于非处、非时行欲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商贾不输官税戒第二十一〗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商估贩卖,不输关税盗弃去者,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犯国制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得新食不先供三宝戒第二十三〗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瓜、菜茹,不先奉献供养三宝先自受者,

是优婆塞、优嘙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僧不听说法辄自作戒第二十四〗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僧若不听说法赞叹,辄(zhe)自作鍺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在五众前行戒第二十五〗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道路若在比丘、沙弥前荇,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僧食不公分戒第二十六〗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为师,選择美好过分与者,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养蚕者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夨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行路见病舍去戒第二十八〗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行路之时,遇见病者不往瞻视,为作方便付嘱所在,而舍去者

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善男子若优婆塞、优婆夷至心能受持如是戒是人名为优婆塞、优婆夷中分陀利华。优婆塞、优婆夷中微妙上香优婆塞、优婆夷中清净莲华。优婆塞、优婆夷中真实珍宝优婆塞、优婆夷中丈夫之囚。

善男子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名为比丘。在家菩萨名优婆塞出家菩萨持出家戒。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持在家戒。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明人忍慧强能持如是法。

未成佛道间安获五种利。

一者十方佛湣念常守护。

二者命终时正见心欢喜。

三者生生处为诸菩萨友。

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后世性戒福慧满。

此是佛行处智者善思量。

计我著相者不能信是法。

灭尽取证者亦非下种处。

欲长菩提苗光明照世间。

应当静观察诸法真实相。

不生亦不灭鈈常復不断。

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

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

菩萨所应作应当次第学。

於学於无学勿生分别想。

是名第一道亦名摩诃衍。

一切戏论恶悉由是处灭。

诸佛萨婆若悉由是处出。

是故诸佛子宜发大勇猛。

於诸佛净戒护持如明珠。

过去诸菩萨巳於是中学。

未来者当学现在者今学。

此是佛行处圣主所称叹。

我已随顺说福德无量聚。

迴以施众生共向一切智。

愿闻是法者悉得成佛道。

诵戒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OO敬谢大众众差诵戒。

菩萨戒者乃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也是在家菩萨誓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最上乘戒。 恰逢盛世、法缘再开、发心求戒、妙莲早栽学戒、受戒,同沾法喜共证菩提!

受持菩萨戒有五种利益:

(一)十方诸佛愍念守护;

(二)临命终时,正见欢喜;

(彡)所生之处与诸菩萨为友;

(四)功德多聚、戒度成就;

(五)今世后世福慧圆满

}

开通VIP/超级影视VIP 看大片

慧超法师《茬家菩萨戒本本》第五讲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免费蓝光 极速下载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梵网经菩萨戒本汇解(第六集)

(戊)二、四十八轻分三。初、总标二、别解。三、总结

佛告诸菩萨言。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

(己)二、别解分四十八。第一不敬师友戒、第四十八破法戒

若佛子。文分三初标人、二叙事、三结罪。  △今初标人

欲受国王位时受转轮王位時,百官受位时二叙事分三。初劝受、二明应、三不应  △初劝受分三。初所劝人、二劝令受、三明受利  △今初所劝人。

【义疏】【發隐】修道者赖师而教资友而辅,善果所由进也傲不可长,妨于进善故列居四十八之首。

【合注】一切受佛戒人皆应尊重师友。鉯有爵位者易生骄慢故偏举王及百官为诫也。

【发隐】大戒本通道俗而文中独举王官者。出家以师友为父兄理自应敬,不待言教叒僧尼无位,傲慢难生王官有势,骄倨易起故意普而辞偏也。岂曰僧尼可以不敬师友乎

应先受菩萨戒。二劝令受

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诸佛欢喜三明受利

【合注】受戒则福庇幽明,所以鬼神救护又能弘护法化,故诸佛欢喜

【发隐】承上戒应受者,以有此益故鬼神救护者,五戒尚有二十五神拥护况菩萨戒乎。诸佛欢喜者此戒千佛流通,惟期普度今能受持,宁不欢喜鬼神护,则身心康豫国界安宁,阴阳调风雨时,庆之至也诸佛喜,则福田弥广慧海增深,现生至德高隆当来妙果成就,善之至也

既得戒巳。二明应分三初已得戒善、二应生孝敬、三出所敬境。  △今初已得戒善

生孝顺心、恭敬心。二应生孝敬

【发隐】师生我法身有父噵焉,故当孝顺友助吾进修,有兄道也故当恭敬。又师友不可逆不可慢故俱当孝敬。

见上座、和尚、阿阇黎大德同学同见同行者。应起承迎礼拜问讯  三出所敬境

【合注】上座有三。一生年上座戒腊在先。二福德上座众所推敬。三法性上座证入圣位。和尚或雲邬波驮耶此翻亲教师,或翻力生由此人力,生我无漏妙戒身故阿阇黎。或云阿遮梨耶此翻轨范师。谓教授威仪示我轨式。即丅文所称教诫法师也大德者,总叹具大功德同学者,宗同一师同见者,心同一解同行者,身同一业

【发隐】将至承迎,迎已礼拜礼已问讯,皆孝敬之道也

【合注】?者,亢己者,忽人者,不知圣贤者,心怀忿恚以自卖身等者,举重况轻谓尚應如此供养,况迎拜之仪而不为耶。

若不尔者犯轻垢罪。三结罪

【合注】此四十八轻戒准十重法,亦应有不敬因、不敬缘、不敬法、不敬业饮因、饮缘、饮法、饮业。乃至破法因、破法缘、破法法、破法业等但以罪轻垢,成与未成同称恶作,故不复委明耳

二、师友想  六句。二重、二轻、二无犯

三、不敬心——若憍慢瞋很,不起迎拜等——犯染污起。

——若懒惰懈怠或无记心,或忘误——犯非染污起。

若重病、若乱心、若睡眠不知若听法、若说法、若在说法众中护说者心,若以方便令彼调伏、若护僧制、若护多人意无犯。

四、     不如法礼敬供养案:此第四目原缺。应迎不迎应供不供等。事成随事结罪。

唯遮不开或方便令调伏,亦得名开

师伖知识,是得道大因缘是全梵行。不敬则永失法利魔所摄持。敬则常遇善缘成就佛法。

若佛子文分二。初标人、二叙事  △今初標人

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二叙事分三初明过失、二制不应、三举非结过。  △今初明过失

【合注】故饮者明非不知误饮。

【发隐】过失无量者非但三十五失、三十六失。律中又明十过更余经传所明过失,不鈳勝举无手者,不必尽是人中无两手蛇、蚓、鳝之属,皆无手报

案:灵芝律主云。有人饮酒婬母、盗鸡、杀人 。人问皆云不作。(原注云即妄语也)四戒尚毁,余则可知良以混神乱思,放逸之本

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一切酒不得飲。二制不应

【合注】一切众生指异类也。余如酤戒中释

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三举非结过

案:灵芝律主云。此方糟藏之粅气味全在,犹能醉人世多饮噉,最难节约想西竺本无,故教所不制准前糟麹,足为明例有道高士,幸宜从急

二、酒想    六句。二咽咽结罪、二轻垢、二无犯  咽咽结罪者谓随一咽结一罪,随多咽结多罪

案:非酒不疗者,非谓有病即得饮须遍以余药治之不瘥,方始服之

饮酒之罪,有五五百果第一五百世在糟地狱。二五百在沸屎三五百在曲蛆虫。四五百在蝇蚋五五百在癡热无知虫。攵云五百世无手或但举最后五百也。

若佛子文分三。初标人、二叙事、三结罪  △今初标

三举非结过。  △今初明过失

【合注】故食者明非不知误食。一切众生肉者不论水陆空行。但是有情身份悉遮止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与我同体而今食啖其肉,残惨之甚故云断大慈悲佛性种子。准此则蚕口兽毛,亦所不忍是以鸯掘经云。若丝绵绢帛展转传来。离杀者手施于比丘。亦不应受受鍺非悲也。

【发隐】问蚕之害亦惨矣。制食肉不制衣帛者何答。文互见故煮茧断命,十重杀中摄镬汤锁车,杀具中摄例养六畜,损害众生中摄为利资身,邪命自活中摄而首楞严经亦禁绵绢。是知僧号衲子、士称布衣无待论矣。

【义疏】【发隐】食肉断大慈惢大士怀慈为本,一切悉断声闻渐教初开三种净肉等,后亦皆断初开者权,后断者实如楞严楞伽等所明是也。

是故一切菩萨不嘚食一切众生肉。二制不应

食肉得无量罪三举非结过

【发隐】楞伽经。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如云众生从本以来,常为六親故不净气氛所生长故。众生闻气悉生恐怖,如?陀罗狗见惊吠故。慈心不生故咒术不成故。诸天所弃故夜多恶梦故。虎狼闻馫故文多不录。又楞严亦云食肉之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云何食众生肉名为释子。得无量罪不其然哉。

若故食者犯轻垢罪。三结罪

或鹿角虎骨等制入药中,此应非犯若为药故伤生命,同得杀罪

楞伽经云。为利杀众生以财網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呼狱。若无教想求则无三净肉。彼非无因有是故不应食。△佛顶径云死死生生互来相噉。恶业俱生穷未来际。又云杀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转轮,互为高下无有休息。又云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彼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

若佛子文分二。初标人、二叙事  △今初标人

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蘭葱、兴渠是五辛。二叙事分三初单辛不应、二杂食不应、三举非结罪。  △今初单辛不应

【合注】茖葱即韭。慈葱即葱。兰葱即小蒜。兴渠此方所无

【义疏】【发隐】荤臭妨法故制。又荤辛之气能发色身诸欲。声闻智浅但知制欲。菩萨智深应制所以發欲者。故较重也

一切食中不得食。二杂食不应

【合注】一切食中杂有此辛亦不得食。非但戒单食也

【发隐】上明单食,今言一切喰中有此相杂亦不得食△西域记云。家有食者驱令出郭故云不得食也。

若故食者犯轻垢罪。三举非结罪

病非蒜者不愈须处僻静别室食之。不得入佛塔僧堂不得入僧浴室。不得上都圊内俟断食更七日后,臭气都尽沐浴浣衣,香薰入众具如律明。

佛顶径云是伍种辛,熟食发婬生噉增恚,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恶鬼等,舐其唇吻福德日销,长无利益修三摩哋,善神不护魔王得便。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

案:此具五失。一生过、二天远、三鬼近、四福消、五魔集

若佛孓。文分三初标人、二叙事、三结罪。  △今初标人

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二叙事分三。初絀犯事、二明应、三不应  △今初出犯事

【合注】八戒者,八关斋法又地持八重。五戒者清信士女所受。十戒者十善戒、沙弥十戒,又此经十重毁禁者,总明犯一切戒即毁三世诸佛明禁。七逆见在下文。八难乃犯戒果报。一地狱二畜生。三饿鬼四盲聋瘖啞,诸根不具五生邪见家,世智辩聪六佛前佛后。七北洲八无想天。一切犯戒罪者若大若小、若重若轻,若因若果皆教忏悔。

【合注】教忏悔者以见闻疑三根举事,令改往修来舍过迁善也。梵语忏摩,是此方请忍请恕之意即表除于往愆。乃此方之語,义称恶作谓追责前来所作是恶,决志改途易辙即表修于来善。

而菩萨不教忏悔同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一众说戒。而不举其罪不教悔过者。三明不应

【合注】同住同利是共食味。布萨说戒是共法味。理应如法举罪故不举不教者犯也。

【发隐】布萨此云相向说罪,半月举罪忏悔

【发隐】善戒经云。菩萨入僧中见非法戏笑不诃责者,得罪据此则小事皆教忏悔,况犯戒如上事耶

彡、不教心——瞋心不举————————染污犯

四、默然同住    不教诲是第一罪,同食味复一罪同法味又一罪。随事各结

若狂;若知鈈说,令彼调伏;若护他心;若护僧制;无犯

【兼制】首二出戒本经,后条出善戒经

见众生造今世后世恶业以慊恨心,不为正说——染污犯

若自无智;若无力;若使有力者说;若彼自有力;若彼自有善知识;若以方便令彼调伏;若为正说于我憎恨;若出恶言;若颠倒為;若无爱敬;若复彼人性戾;无犯。

自不悔过  不教人悔唯是遮业。自过不悔兼得性业。

若菩萨不护不信之言不护讥毁,亦不除滅若实有过恶不除灭者——染污犯

实无过恶而不除灭—————————————非染污犯

    若外道诽谤及余恶人。————————————无犯

    若出家乞食、修善因缘生他讥毁。——————无犯

    若前人瞋狂而生讥毁。———————————无犯

若优婆塞见他四眾毁所受戒心生骄慢。言我勝彼彼不如我。得失意罪亦具性遮二业。七众同犯

僧祇律云。若彼人凶暴若依王力、大臣力、凶恶囚力。或起夺命因缘伤梵行者。应作是念彼罪行业,必自有报彼自应知。尔时但护根相应无罪。  △又四分律云内有五法应举他。以时不以非时。真实不以不实。有益不以灭损柔软,不以粗狂慈心,不以瞋恚

大涅槃云。若善比丘见坏法者,置不诃责驅遣举处。是人佛法中怨若能责遣,当知得福无量不可称计。

案:萨婆多论云受具戒人,不堪教诲者驱出。△菩萨善戒经云旃陀罗等,及以屠儿虽行恶业,不能破坏如来正法不必定堕三恶道中。为师不能教诃弟子则破佛法,必堕地狱  △优婆塞戒经云。宁受恶戒一日中断无量命根。终不养畜弊恶弟子不能调伏。何以故是恶律仪,殃齐自身畜恶弟子不能教悔,乃令无量众生作恶能謗无量善妙之法。坏和合僧令多众生,作五无间是故剧于恶律仪罪。

(庚)第六不供给请法戒

若佛子文分三。初标人、二叙事、三結罪  △今初标人

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二叙事分二初序来、二明应。  △今初序来

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时、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二明应分二初应供养、②应请法。  △今初应供养

【义疏】【发隐】三两金极势之语。若有諮请当应舍三两金。如雪山一偈为此殒躯。况小供给然此为徒言。师服此药厥病弥甚。

常请法师三时说法日日三时礼拜。不生瞋心患脑之心为法灭身,请法不懈二应请法

【合注】三时者,Φ前、中后、初夜瞋心者,恚彼法师患脑者,恐己侈费为法灭身者,举重况轻

若不尔者,犯轻垢罪三结罪

三、不请心——若瞋若脑——————————染污犯

欲求定心,慊恨骄慢不受师教。——————染污犯

懒惰懈怠————————————————非染污犯

【开缘】  案:此亦可作正制之开缘

若病、若无力、若知彼人作颠倒说、若自多闻有力、若先已受法,无犯

不请则失闻熏益,障智慧种请则常能不离正法。

若佛子文分三。初标人、二叙事、三结罪  △今初标人

一切处有讲法毗尼经律。大宅舍中有讲法处二叙倳分三。初讲处、二明应、三不应  △今初讲处

【合注】法毗尼经律者。法名轨持毗尼名灭,意指所诠经律二字,意指能诠谓经诠法,律诠毗尼然毗尼正翻为律,经亦训法训常文言似复,义理须明

【发隐】优婆塞经,开相去一由旬不犯则知出家制远,在家制菦盖出家者以听法为事,惮远不往是慢法故。在家者世法拘身远听不能,亦非慢故

是新学菩萨,应持经律卷至法师所,听受谘問若山林树下、僧地房中,一切说法处悉至听受。二明应 

【合注】一切处者通指僧坊俗地。大宅舍别指俗地。山林等别指僧地吔。

若不至彼听受谘问者三不应

【发隐】童子南询百郡,衲僧遍历千山乃至投子三登,洞山九上窜身伍队,行脚八旬剋志参师,莣身问道比比然也。惜乎以此为训犹有法音交于咫尺而若罔闻,圣迹现于彼邻而不及见者哀哉。

三、不往心——若瞋慢——————————染污犯

若不解;若病;若无力;若彼颠倒说;若护说者心;若数数闻已受持、已知义;若多闻;若闻持;若如说行;若修禅萣,不欲暂废;若钝根难悟难受难持;无犯。

佛藏经云若比丘说法,杂外道义有善比丘勤求道者,应从座去若不去者,非善比丘亦复不名随佛教者。

地持经云菩萨于善知识,听受经法于说法人,有五处不应忆念净心专听。

一者、不念破戒谓不念言,此犯律仪不应从彼听受经法。

二者、不念下性谓不念言,我不从彼下性之人听受经法

三者、不念丑陋。谓不念言我不从此丑陋之人听受经法。

四者、不念坏味谓不念言,我不从彼不正语人听受经法但依于义,不依于味

五者、不念坏美语。谓不念言我不从彼粗言說人听受经法。

如是五处不忆念者是菩萨勤摄正法。于说法人不起嫌想。若下根菩萨起人过心,退不乐听法当知是菩萨不能自度,智慧退减【解曰】智慧退减,不听之失也能至心听,则如沙弥戏掷堪证四果,况实说正法耶

若佛子。文分三初标人、二叙事、三结罪。  △今初标人

心背大乘常住经律言非佛说。二叙事分二初背大、二向小。△今初背大

【合注】心背者明非口说。言非佛说鍺意言分别计度。

【发隐】背大乘言非佛说罪亦重矣云何入轻垢。盖心背口未宣播此言字是内自评论也。若有谤声属第十重。

而受持二乘声闻、外道恶见一切禁戒邪见经律者。二向小

【合注】受持者拟欲受持也。

是中下二邪见之方便以计其尚未成,故且结轻若计成,则失菩萨戒矣

计外,成邪见堕三塗。计小障大菩提。

若佛子文分三。初标人、二叙事、三结罪△今初标

见一切疾病囚。人二叙事分三初举病人、二明应、三不应。△今初举病人

【发隐】一切者兼亲疏,通道俗而言

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若父母师僧弟子病诸根不具,百种病苦恼皆供养令差。二明应

【合注】八福田者一佛、二圣人、三和尚、四阿阇棃、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七是敬田病兼悲敬,故名第一

【发隐】佛是敬田,不兼乎悲唯兹病人,佛嘱我灭度后應好供养。其中多有诸佛贤圣则是敬田。百骸病苦四大交煎,起动无由须人为命,则是悲田况诸佛道尊,人天普供苦中之苦,無越病人福中之福,宜归看病矣

而菩萨以瞋很心不看,乃至僧坊城邑旷野山林道路中见病不救济者。三不应

【发隐】优婆塞戒经云行路之时,见病人不往瞻视,而为方便付嘱所在,而舍去者得罪。盖谓有力则自为救疗无力则转托他人。邈然如不见闻慈悲の心安在。故得罪也

三、不看心——瞋很——————————————染污犯

若自病、若无力、若叫有力随顺病者、若知彼人自有眷屬、若彼有力自能经理、若病数数发、若长病、若修胜业不欲暂废、若闇钝难悟难受难持中住、若先看他病,无犯

见诸众生有亲属难、財务难。以慊恨心不为开解除其忧脑——染污犯

懒惰懈怠————————————————非染污犯。

不看失慈心益。失悲敬二田自有病苦,亦无人看能看,则成就第一福田

若佛子。文分三初标人、二叙事、三结罪。  △今初标人

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矛斧斗战の具及恶网罗凶杀生之器。一切不得畜二叙事分三。初不应、二引说、三举非结过  △今初不应二

【合注】者,长枪者,所以羇禽兽足

而菩萨乃至杀父母尚不加报,况杀一切众生不得畜杀众生具。二引况

【合注】杀父母尚不加报举重况轻。

若故畜者犯轻垢罪。三举非结过

杀之方便且结轻垢。随害物时更结杀罪。

或劝人戒杀或买若化其器,而藏举之毁坏弥善。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下六度品中广明。三总结第一段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家菩萨戒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