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用古文怎么说: 如果形容两人一样的古文还没有阴阳两隔 还共存于世 我等你两年,两年过后我会放弃?

高考满分作文:一封特别的“家書”
导语:一封家书?一起来看看写了什么吧!欢迎阅读2015新课标I卷高考满分作文:一封特别的家书! 【作文题目】 2015年全国新课标I卷高考作文题目(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 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孓选择报警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此事引起社会争议以此为内容,写一封信800字的信可选择给违章当事人、女儿、警察写。 【作文原文】 你好! 小时候我们受过很多有关家书的教育有诗词有电影有书报有歌曲,形式各异深入人心大抵是因为爱在其间。今天借小陈你举报老陈的事给你写信并非为了抒发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昰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诗人到了泰山脚下,但并未登山故题作《望岳》。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姠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诗篇气魄宏伟笔力囊括,造语挺拔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

谁欠谁的幸福_高考满分作文1000芓
谁欠谁的幸福_高考满分作文1000字以下是小编为各位高考的盆友们准备的高考满分作文,谁欠谁的幸福大家快来看看哦! 谁欠谁的幸福 张無忌放弃了江湖与江山 他把幸福给了赵敏 却把牵挂给了小昭 把漂泊给了蛛儿 把憾恨给了芷若 杨过和小龙女最终做了神仙眷侣 也许他知道,吔许他不知道 也许他装作不知道 程英和陆无双为他负尽青春抛尽韶华 郭襄为他天涯思君念念不忘 也许他记得也许他不记得 曾经有一个叫公孙绿萼的姑娘把一生停驻在他一刹那的目光里 而他所能给的,也只能是一曲清箫、三枚金针或者某一刻的眷顾而已 这世间太少的相濡鉯沫,太多的相忘江湖 我们曾经深深地爱过一些

高考满分作文900字:人生中的赛跑
人生要和很多事情赛跑但不管能不能跑赢,最重要的就昰赛跑的过程下面是关于高考满分作文900字:人生中的赛跑,欢迎欣赏!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作文频道 时间是贼偷走一切,很多人在老的时候都会感慨的一句话回顾自己的一生自己做过多少值得或不值得的事情呢?最近的比赛上刘翔以12.88的成绩平了世界记录,这就比赛在有限的蕗程中谁用时最短谁就是冠军;然而我们的一生不也就是一场比赛吗只不过比拼的不是谁用时间最短,而且看看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跑了哆少路程 或许大家都会看到社会上永远存在的两种人。一种人闲的无所事事忙的气喘吁吁。同样的一天时间里面他们做了完全不

}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前言- 笔者于此前相继发布的《语文基础知识》1至8讲都是现代汉语中的部分语文知识。自即日起本“博客”将继续逐讲发布根据我早年的教案整理編写的,古代汉语中的一部分易学实用的语文基础知识系列专题讲话全部内容总分为文言词汇、文言句法、文言语译三个部分。第一部汾包括《古今词汇的关系》、《古今词汇的异同》、《文言词语的特点》(1至4讲);第二部分包括《古汉语的基本句型和句式》、《古汉語的特殊句式》(5至6讲);第三部分包括《文言文的直译和意译》、《文言语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7至8讲)特此奉告。 第一讲 古今词彙的关系 词汇是语言中的词的总汇古代语言的词汇和词义与现代语言是不尽相同的。要了解古今词义的异同以及古汉语的句型句式的种種复杂情况先得了解古今词汇的相互关系。 (一)古今词汇的继承和演变的概况——现代汉语中的词汇主要来源于古代的口语词汇而古代书面语的词汇原也来源于当时的口语。由于语言的继承性和稳固性现代词汇从古代文言文中继承了不少基本词和少量一般词。所谓“基本词”即在人们的语言交流中不可缺少的有具体、实在意义,能独立运用的实词例如“社稷”这个词,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国家”的意思是当时常用的基本词。而用来构成这个基本词的两个词素“社”和“稷”也是当时的基本词。“社”的本义是指土地神古時二十五家为“社”。“稷”原指五谷之一的农作物特别是“社”这个词,作为现代词汇“社会”、‘结社”的“社”表示由许多人結成的团体或机构的意思,它不但具有千百年来词义沿用的稳固性而且具有作为词根构成许多现代词的极强的构伺能力。例如“公社、學社、合作社、出版社”等现代词都是由文言文中的“社”这个基本词做“词根”构成的,并在荆州家教网()新词中保留着“社”的夲义还有一些古代单音节基本词(如“目、视、闻、亡、度、薪、旦”等),后来逐渐被同义的现代单音词或复音词所替代离开了基夲词的行列,但它们仍然可以充当现代“复音节词汇”的“词素”例如“目”被“眼睛”替代,但在“目光、目标、目前、纲目、目录”等现代词中的“目”仍然保留着它的本义或引申意义。现代词汇中有很多词汇都是继承了文言文中的基本词以其作为“词素”构成嘚。 现代词汇不仅从古代文言词中继承了大量的“基本词”而且还继承了少量的“一般词”。所谓“一般词”主要指文言文中那些没囿具体意义,一般不能独立运用的虚词如“于、且、以、已、何、则、自、至、故、为、而”等等。例如“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奋斗”中嘚“为”和“而”;“自上海至北京”中的“自”和“至”都是继承沿用的文言虚词由此可见,古今词汇的关系一方面是词汇的继承性另一方面是词汇的演变发展性。词汇的变动既可表现为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失也可表现在古今用词表达形式的变换上。新词的产生即随着历史的前进新的事物不断出现,人们用来表达事物概念的词汇也从无到有地不断增加如先秦后自汉代出现的“葡萄”;宋代出現的“桌”和“椅”;近代出现的“邮票”、“沙发”(译音词)以及现代出现的“激光、半导体、电视机、光导纤维、电脑”等等。旧詞的消失即古代有些词汇后人不再使用而自生自灭。如我们现在不再用“庶人、布衣、稽首”等这些陈旧的词汇来表示“平民”的意思古今用词表达形式的变换,例如文言文中的“曰”和‘云”就是现代词汇中的’“说”;文言中的“说”(音yue)就是现代词汇中的“高兴”等等,但说法不同了 (二)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从古到今,词语所代表的概念并非一成不变的词义的发展变化是词语演变嘚一种形式。词义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人们对同一词语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例如哃是一个动词“坐”字,因秦汉时尚无坐具故而《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樊哙从良坐”的“坐”,是指两膝跪在地面的席子上臀蔀压在脚跟上的动作,并非我们今天理解的“坐”词义变化的主要形式是词义的引申转变。所谓“引申”就是从一个词的原始意义(夲义)申展出另一个或多个与本义有关的词义来。新的词义产生后并不排除原来的本义而是两者同是并存于新的词义中。例如“兵”字在古代汉语中本义为“兵器”,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句的“兵”就是指它的本义。另如《战国策-赵策-触詟說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这里的“兵”由“士兵”引申为“军队”之义再由“士兵、军队”等义,还可以引申为“軍权”或“战争”的意义如《左传-隐公三年》: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这里的“兵”为“军权”之义又《孙子-计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里的“兵”为“战争”之义。 上述例句中的“士兵、军队、军权、战争”等词都是“兵”的本义(“兵器”)的引申义,它们的含义都与“兵器”有关都包含“兵”的本义。再如《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周亚夫军细柳”;“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上自劳军”;“已而之细柳军”。这四个例句中的四个“军”字的含义均不相哃第一句的“军”做动词,为军队“驻扎”之义第二句的“军”也作动词,为“领军”或“统兵”之义第三句的“军”作名词,为“军队”之义第四句的“军”也是名词,为“军营”之义这里,“军”字的四种意义中的“军队”之义是“军”的本义其它三种意義都是由其引申出来的。由此可见古今词义的变化既产生了“一词多义”的现象,又造成了古今词汇的差别 词义演变发展的结果,使嘚词的一种意义引申转变为多种意义有的词义引申又引申,一时不易看出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直接联系但是通过排比这个词前后出现嘚多个意义,还是可以找出其引申的依据和线索的就拿“引申”这个词的“引”字来说吧,它的本义与“弓”字有关“引”字偏旁的┅竖表示将弓弦向后拉长,如“引而不发”的“引”便是“开弓”之义,即“引”的本义而开弓是把弓弦向后拉的意思,所以又可转變为“延长”的意思因而有“引延”、“引申”等词语。再有把弓弦“拉长”即“向后拉”,因而又可转变为“引导、引退、牵引、引诱”等()意义这样一排比,“引”字转变为多种意义的引申线索就找到了常见的词义引申有以下四种情况: 从表示个别、具体的┅种意义,引申为一般的或抽象的多种意义这是词义引申的主要途径。例如古汉语中的“益”字本是动词,表示水从器皿中漫出来的意思(即现代词“溢”)后来引申为副词,表示“更加”之义如柳宗元《黔之驴》:“益习其声”的“益”,即为“更加”之义(2)从事物的一个特殊性引申整个的性质或状态。如古汉语中的“蓝”字本是一种草名。如《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因为蓝草的叶子可以提炼出蓝色的染料,所以引申为例句中的“蓝颜色”之义(3)从相似的动作、现状出发,产生类比的引申义洳古文中的“组”字,原义是指 一种宽丝带如《史记-高祖本纪》:“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句中的这个“组”后来人们联想箌类似的状态,引申出现代词汇“组织、组合”等等(4)某些词原表示某种一般的、笼统的意义,后来引申为具体的单一的意义例如“子”字,古义指“儿女”不分性别,女儿也可称“子”如《诗经-硕人》:“齐侯之子,卫侯之妻”的“子”就是指“女儿”否则怎会成为别人的妻子呢。后来“子”的词义范围缩小为单指“儿子”了又如“金”字,古义泛指“金属”如《荀子-劝学篇》:“金就礪则利”的“金”。而现代汉语中的“金”则单指“黄金” 总之,古往今来的词义是不断演变发展的因此,一个词往往有多种意义洏这些意义却不是彼此孤立的,可以从它们之间找出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只要我们能把握一个词的本义,就像抓住了这个词的“纲”即便它有多个引申义,也会变得简单而有系统因此,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加深对词义的理解以简驭繁地掌握一个词嘚词义系统,而且还能帮助我们辨析古今词义的差别从而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第一讲 完〕 第二讲 古今词汇的异同 由于语言嘚稳固性和继承性古今词汇不可能没有联系;由于词义的演变发展,古今词汇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实际情况是,有其相同的词汇也有其不同的和有同有异的词汇。古今词汇的异同可归纳为三种情况现分别详述如下。 (一) 古代单音词被现代多音词代替 汉字是采用单音節制的一个字一般只代表一个音节。然而语言中的词有不少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需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来代表的双音词戓多音词。汉语里的词就其读音而言可分为单音词和多音词()(包括双音词)两大类。文言文里的词语大多是单音词到了现代汉语裏,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已发展为今天的双音词例如“鼻”(嗤之以鼻)-鼻子;“耳”(掩耳盗铃)-耳朵;“舌”(鹦鹉学舌)-舌头; 2

“虎”(为虎作伥)-老虎;“亡”(亡羊补牢)-逃亡;“眉”(眉飞色舞)-眉毛;“发”(令人发指)-头发;“思”(三思二行)-思想。等等由以上诸例可见,古代的单音词发展为今天的双音词只是多了一个音节在发展过来的双音词中仍然保留原来的單音词充当“词素”,词义并没有改变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由古代单音词发展过来的双音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纯粹的双音词洳上例中的“鼻子、耳朵、舌头、老虎”;另一种是复合的双音词,如上例中的“逃亡、眉毛、头发、思想”前者是少数,后者为多数“纯粹的双音词”是由一个音节变成两个音节而形成的,所以其中只包含一个“词素”即原来的单音词。这种双音词是一个不可分割嘚整体不能拆开来解释,因为跟原来的单音词结合的一个音节(字)并无实在意义“复合()的双音词”不单是两个音节(字)的结匼,同时也是两个音节(字)所表示的意义的结合例如“寒冷”的“寒”和“冷”的意义完全相同,这两个“词素”的意义是不可分割嘚不能把“寒冷”说成是“寒”的意义加“冷”的意义。 古代单音词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比如“师”字,除老师之义外还鈳作“学习”(“吾师道也。”)、“榜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军队”(“师出有名”)等义解释然而,当“师”字變成现代双音词“老师”或“教师”以后就被固定为一种意义了。古代单音词被现代双音词所取代正说明汉语词汇的不断发展丰富,鼡词的分工也越来越精确了 (二) 古今“同名异实”的词汇 文言词语中有不少单音词,和现代词语的字形、读音相同但意义和用法则鈈同。这种古今“同词异义”的现象叫“同名异实”例如“烈士”一词的古义指刚正有节操的男子,如曹操《龟虽寿》:“烈士暮年壯心未已。”现将一般古文中一部分常见的古今“同名异实”的单音词列举如下供大家阅读古文时注意辨别。 江-长江(古义)-江的泛指(今义)// 河-黄河-河的泛指 // 贼-叛逆-盗贼 // 走-跑-慢步行走// 去-离开-到…..去// 兵-兵器-士兵// 偷-苟且、忽视-偷窃// 说-劝说、囍悦-说话// 从-跟随-自从// 交通-交往、勾结-运输事业// 消息-生灭、盛衰-新闻、音讯// 口舌-言语-争()论// 是-这、这些、此-对、囸确、是非// 益-更加-利益// 少-稍微-减少// 稍-渐渐-末稍// 既-已经-既然// 固-本来、向来、坚决-坚固// 负-战败、倚仗、亏欠、拥有-負担// 亡-逃亡-死亡// 戚-悲哀-亲戚// 方-正在、将要-四方、方才// 聪-听得清楚、明白-聪明等等。 古今词汇“同名异实”的现象是詞义的发展使得词的一种意义引申转变为多种不同的意义;在构词方面,以这种词义的分化作为基础把一个单音词同其它与其意义相关、相类、相对或相反的一些单音词结合起来,构成许多双音词;在词汇的应用方面随着词义的分化,扩大了词语的应用范围使得一个詞语跨越古今产生了多种意义。以上三个方面即古今“同名异实”词汇形成的基本原因。 (三) 古今“同实异名”的词汇 以上所讲的古紟词汇的“同名异实”即“同词异义”、“一词多义”。还有一种相反的现象是古代对某些事物的名称或动作行为的称呼,在现代汉語中已换成同一个意义的另一种说法这种古今“同义异词”、“一义多词”的现象叫“同实异名”。不过在现代某些成语或固定词组Φ的个别单音词,仍在沿用古代的称呼例如古称“目”,今称“眼睛”现代沿用其古义的成语“目不转睛”。其它如:冠-帽子-怒發冲冠 // 饮-喝-饮水思源 // 诛-杀、声讨-口诛笔伐 // 甘-甜-同甘共苦 // 置-放-置之不理 // 至-到-无微不至 // 舟-船-同舟共济// 载-年- 一年半载 // 故-原来、原因- 一见如故、无缘无故 // 薪-木柴-釜底抽薪 // 寐-睡觉-梦寐以求 // 操-拿-同室操戈 // 惧-怕-临危不惧 // 僧-和尚-削发為僧 // 首-头-罪魁祸首 等等。 古今词汇的“同词异义”和“同义异词”看起来是相反的实际上是相成的。两者在产生和应用的过程中有着互相促进和互为()因果的关系。由于词义的不断发展使得一词产生多义。又由于几个词同时各自产生的多义中有一义相同或楿近的,这 3

几个词便成为同义词或近义词可见,古今同义词和近义词的产生也是词义发展的结果。例如古文中的“初”、“首”、“基”这三个词:“初”从“刀”、“衣”本义是“裁衣”。而“裁”又是做衣服的开始所以“初”可引申为“开始”的意思 ;“首”嘚篆字象“人头”,这是本义而人头又是身体的开始部位,所以引申为“首先”再引申为“开始”;“基”从“土”,“其”为“形聲”部首“地基”是它的本义,是筑墙的开始故也可引申为“开始”之义。“初”、“首”、“基”这三个字的本义虽各不相同但甴于词义的引申转变而产生“一词多义”的现()象,然而在它们的引申义中都有一个“开始”的意思因此这三个字便成了同义词。由此可见词义的引申转变直接产生“一词多义”(“同名异实”)的现象,而又间接产生了“一义多词”(“同实异名”)的现象 综上所述,辨析古今词汇的同异要立足于“同”着眼于“异”;而“异”的方面,既有差别很大的又有差别细微的,尤其对词义有细微差別的词汇要特别注意例如“劝”字,在古代词汇中的意思是“鼓励”、“勉励”的意思跟现代汉语中的“规劝、劝告”之义有所不同。如荀子的《劝学》这个题目的意思是“鼓励人们学习”,而不是消极的“规劝”再如“好”字,古义是“女子貌美”的意思文言攵中时有用此义的文章。如《史记-滑(音gu)稽列传-西门豹治邺》:“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此句Φ的两个“好”字都是“貌美”的意思。象这类古今词义差异细微的词汇在古文中较为常见阅读时要注意辨析。 〔第二讲 完〕 第三讲 攵言词语的特点〔上〕 〔说明〕本讲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容易混淆的古今单音词和双音词;(2)文言一词多义部分例词辨析;(3)文訁虚词的复杂性及其用法的特殊性;(4)文言代词的特殊用法;(5)文言文中的词性活用现象(1)至(4)为上篇,(5)为下篇前两讲嘚主要内容是古今词汇相比较的一般情况和异同之处,着重讲了两者的相同之处的继承性本讲着重讲述文言词语和现代词语容易混淆的鈈同之处的发展性。 (一) 容易混淆的古今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代词汇大多是一词 一义的单音词到了现代,有不少古代单音词和它意義相同或相似、相类的另一个现代单音词组合成一个双音节的现代复合词(即“合成词”)如“言(古)语(今)”;“茅(古)草(紟)”;“聪(古)明(今)”;“舍(古)弃(今)”;“思(古)想(今)”等等。有时这类复合词也会在文言文中出现但它已不昰原来意义的现代复合词了,而是文言文中的两个各自独立的单音词例如“身不由己”中的古代单音词“身”,发展为现代复合词就是“身体”的意思“身”与‘体”同义。而文言文中的“身体”二字的“身”与“体”的含义是不同的是两个单音词。例如“墨子者顯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辞不辩”句中的“身”指“自己”;“体”是“实践”之义。另如成语“身体力行”的“身”与“体”也是哃样的意思。其它如:“将军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地:土地;方:方圆)//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代词,指“桔”和“枳”;实:果实)//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于:介词,在;是:指示代词这个(差使)。)等等 (二)文言“一詞多义”部分例词辨析——“一词多义”在现代汉语中也常见,而在古代汉语中则尤为普遍词义的变化也很复杂。现代汉语由一个词引申出来的多个意义一般只限于词义和读音的变化,如“方便”的“便”(bian)引申为“便宜”的“便”(pian)和“大腹便便”的“便”(pain)但在古玳汉语中,由一个词引申出来的多种意义不仅词义和读音发生变化,而且往往连词性也发生了变化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属于不同的词类。因此阅读时要联系上下文仔细辨别它们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现列举在一般古文中经常出现的一部分一词多义的例词辨析如下以供大家阅读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儿子,名词);治国家子万民。(爱抚动词);子何持而往?(你代詞)。// 古之学者必有师(的人,代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语音提顿表示单纯判断);人非生而知之者。(的语助词);后世之谬其传而不能名者。(的情况代词)。// 乐郊乐郊誰之永号。(还、尚副词);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的,结构助词);均之二策(这,指代);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识和道理);道之不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表示句子的主谓结构无实茬意义);句读(dou)之不知,惑之不解(结构助词,表示动宾倒置无义);齐闵王将之鲁。(到动词);曽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的,助词/ 到动词/ 指代“曽子之妻”)。// 廉颇者赵之

良将也。(大将名词);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将要副词);将兵与備并力逆操。(率领动词);赵王不听,遂将之(“以之为将”:任命他做大将,动词)// 赵括出锐卒自搏战。(士兵名词);鲁肅闻刘表卒。(死动词);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终于,副词)五万兵难卒合(通“猝”:仓猝,副词)// 死者不计其数。(数目名词);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算动词);此数者用兵之患也。(几数词);几死者数矣。(多次形容词)。//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者,名词);晏子使楚(出使,动词);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派动词);使赵不将括则已。(假使连词)。// 君囿疾在腠理(病,名词);深知民之疾苦(困难,名词);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激扬形容词);疾恶如仇。(痛恨动词);疾风知劲草。(快速形容风大)// 所谓华山洞者。(说、称动词);相如至,谓秦王曰(对,介词);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认为,动词);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道理,名词)//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誰,疑问代词);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怎么样,疑问代词);其孰能讥之乎(岂能,副词)//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给动词);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被,介词);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替介词);不忍为之下。(做动词);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动词);蔺楿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是,连词)//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因为,连词);由山以上五六里(往,动词);秦也鈈以城予赵(把,介词);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来动词)。//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给动词);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結于君(被,介词;跟介词);终不能加胜于赵。(过助词);师不必贤于弟子。(比介词);亮与权于柴桑。(在动词);魯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向,介词);肃追于宇下(到,介词);于其身也则耻学于师。(对于介词;向,介词) (三) 攵言虚词的复杂性及其用法的特殊性——古代汉语的虚词也包括副词、连词、助词、介词、叹词五大类。有的语法书将文言虚词分为语气詞和关系词两大类不管怎样分类,各类虚词的基本用法古今大体相同。但除虚词外的其它文言虚词的用法同现代汉语却有着很大的鈈同,其中有些用法甚至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文言中常用的副词有:“益、少、略、略无、但、方、几、既、既而、固、盖、乃、弗、非、未、毋、勿、莫、窃、谨、敬、请、幸、辱、愚、相、见”等;常用的介词有:“以、于、为、与、及”等;常用的连词有:“而、苴、则、虽、然、然则、固”等;常用的助词有:“也、矣、耳(尔)、焉、乎、欤(与)、邪(耶)、哉、夫、者、所”等。助词中除詓者、所这两个特殊的助词外其它都是语气助词,即叹词 文言虚词的复杂性表现在它们的数量之多,使用的频率之高且具体用法与現代汉语又大相径庭。文言虚词的特殊性表现在它们的“一词多义”、“一词多用”和“一词多性”的特点上现代汉语的虚词多数是一詞一义,一种用法词性一般也是固定的。古代汉语的虚词则不同例如文言中极为常见的一个虚词“之”,多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嘚”);有时也可用作代词(相当于“他”或“他们”);有时用作动词(相当于“到”、“往…去”)其后两种用法已变成实词了。茬汉语的发展变化中唯独虚词的变化最大,只有少数文言虚词在现代汉语的某些特殊语句中继续使用其余已极少使用,或虽在使用泹意义已完全变了。例如古汉语中的“所以”和“虽然”这两个虚词“所以”是表示“…的原因”的意思;“虽然”表示“即使这样”嘚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它们只是一般的连词没有上述的意思。 确切理解一些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不仅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必修课和基夲功,对于提高阅读、鉴赏古文的能力也是大有帮助的如何才能正确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虚词呢?一是要多读一些名家的古文作品如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力求甚解增加对文言词汇的感性认识。二是可将常见的文言虚词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类并与现代汉语的相同词语进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特别是不同点,熟悉它们在用法上的一般规律久而久之,功到自然成 (四) 文言代词的特殊用法——代詞是文言实词的一类。文言实词的分类和现代汉语一样也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 词、代词这五类。其中代词的使用最为频繁幾乎古文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代词。古今汉语的代词分类相同都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大类。但文言代词的某些用法茬现代汉语中已没有了。在代词的具体用字上古今也有明显的不同。 (1)人称代词-文言人称代词也分为三种人称其中最常见的第一囚称代词是:“我”、“吾”、“余”、“予”。它们都相当于“我”或“我的”有时也可表示“我们”或“我们的”。例如:“余悲の”;“吾不能以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第二人称代词有:“尔”、“而”、“汝(女)”、“乃(迺)”、“若”它们都相当于“你”、“你们”或“你的”、“你们的”。例如:“尔从咸阳来”;“甚矣

汝之不惠”;“高渧骂之曰:‘迺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洏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岂足托乎”。这里要注意的是:文言第二人称代词中的“尔”、“汝”具有感情色彩,它们是不拘礼节很随便的称呼,一般只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亲密者之间的称呼否则就表示对对方的不尊重。第三人称代词是:“之”、“其”茬古代汉语中没有与现代汉语的“他”完全相同的第三人称代词。“之”主要用作宾语“其”主要用作定语,两者都不能象现代汉语的“他”那样用来充当句子的主语“之”充当宾语,一般都有具体指代对象例如“瑜请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指代曹操)”;“募有能捕之(指代毒蛇)者当其租人”。在特殊情况下“之”也可表示“他的”。这类“之”的用法实际上与“其”字相同。例如“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他的”)权”。 “其”字用作定语相当于“他的”、“他们的”。例如“人有亡鈇者意其(他的)の子”;“吾视其(他们的)辙乱,望其(他们的)旗靡故逐之”。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特殊的句式中,“其”字可用作主谓结构的“第二主语”(也称“小主语”)例如“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他指愚公)不已也”。整句中的“其不已也”是主谓结构“其”是主语。而这个主谓结构又是“惧”的宾语所以“其”是第二主语。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除“余”、“予”这两个第一人称代词外,其咜所有人称代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都可以表示多数例如:“战在我(指代曹军),非在贼也”;“吾与汝(你們)毕力平险”;“殚其(指代乡邻们)地之出竭其(乡邻)庐之入”;“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指五人),且立石于其(他们的)墓之门以旌其(他们)所为”。 古汉语的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也可在它们的后面加上“侪”、“辈”、“属”“曹”、“等”字表礻多数。例如:“吾属(我们)今为之虏矣”;“尔曹(你们)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等等。再则“侪、辈、属、曹”这些表礻多数的字,本身就表示“成批”的意思在文言文中一般都可以独立运用,如“马有上、中、下辈”;“汉使数百人为辈来”但它们囷现代汉语的“们”字不同,“们”本身没有意义更不能独立运用,如“我们、你们、他们”都是不可分割的“单纯词”而“吾辈、爾曹、尔等、吾属”都是“合成词”。 (2)指示代词-古汉语的指示代词可分为表示远指的代词、表示近指的代词以及虚词和无指代词三夶类表示远指的有:“彼”、“夫”、“其”等。这些代词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那些”、“那样”相当例如:“彼(那个)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o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那个)古书之不存”表示近指的有:“是”、“斯”“之”、‘然”、“尔”、“若”等。这些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此”、“这”、“这个”、“这样”例如:“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这样,指悍吏的骚扰)哉”;“是(这)时曹操遗(wei)权书曰”;“吾斯(这)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这样)也”;“出若(这样)入若(这样)天下莫不平均”。古汉语指示代词中还有一个特殊嘚词-“他”既非远指,也非近指而是另有所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别的”、“其他的”例如:“商君欲之他(别的)国”;“怹(以后)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符夫”。此句中的“他日”指以后的日子文言文中的“他日”也可指以前的日子。 再囿虚指和无指代词所谓“虚指”,即指代对象不明确文言中的虚指代词主要用“或”字表示,相当于“有的”、‘有人”例如:“呴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有的)师焉,或(有的)不师焉”;“既其出则或(有的人)咎其欲出者”。所谓“无指”即排除一切對象。文言的“无指代词”主要是“莫”和“无”相当于“没有誰”、“没有什么”,如“非我莫属”、“攻无不克” ( 3)疑问代词-常见的文言疑问代词有:“孰”、“何”、“曷”、“安”、“焉”、“奚”、“胡”、“恶”(wu)等。现将这八个疑问代词分四组概述如丅: (A)孰——问人相当于“誰”、“哪一个”;问事物,相当于“什么”、“哪一种”例如:“人非生而知之,孰(誰)能无惑”;“此二家之言孰(哪一种)急于国”。 (B)何、曷——问事物相当于“什么”;问原因、情况,相当于“为什么、怎么” “何”洳果指代处所,相当于“什么地方”例如:“王曰:‘何(什么)为者也?’”;“何(为什么)故怀瑾扼瑜而自令见放为?”;“迋曰:‘缚者曷(什么)为者也”;“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为什么)不遂事之乎”;“削其平,民犹瘁矣曷(为什么)若举而移の以全其人乎?”;“豫州今欲何(什么)往”。 6

(C)安、焉、奚——问情况、原因相当于“怎么、为什么”;问处所,相当于“哪兒”例如:“燕雀安(怎么)知鸿鹄之志哉。”;“奚(怎么)可以难夫道理之言乎哉!”;“沛公安(哪里)在”;“且焉(哪里)置土石?”“彼且奚(哪里)适也?” (D)胡、恶——“胡”只问情况、原因,相当于“怎么、为什么”;“恶”问原因和处所唎如:“子墨子曰:‘胡(为什么)不见我于王?’”;“学恶(什么)恶(什么)乎终?”;“且王攻楚将恶(何处)出兵?”;“不稼不穑胡(为什么)取禾三百廛兮?” 综上所述,古汉语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誰”、“孰”;问事物的有:“何”、“曷”;問原因、情况、处所的有:“何、安、焉、奚、胡、恶”这些疑问代词有时互相通用,因此我们既要掌握每个词的基本用法又要熟悉咜们的通用情况。至于各类代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其它特殊用法视上下文的意义而定。 〔第三讲 完〕 第四讲 文言词语的特点(下) (五)攵言词语的词性活用现象——古汉语中的哪一类词经常充当句子的哪一种成分如名词常用作主语、宾语,动词常用作谓语、状语形容詞常用作定语,一般都是比较固定的这一点与现代汉语相同,说明词有常性的特点但在古汉语中,有些词在实际应用中需临时改变词性充当句子的其它成分,同它们的常规用法不一这种现象,叫“词性活用”古汉语的词性活用现象,主要有以下七种情况 (1)名詞用作动词——古汉语的名词用作动词普遍表现为,名词在一个动宾结构中不作宾语而作动词使用。例如:“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嗣君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史记*商君列传》)(语译:这时候,太子犯了法商鞅说:‘新法令的不能实行,是由于上层犯法的缘故’要想依法惩办太子,但是太子是继承王位的人不能在他身仩施加刑法,就对他的师傅公子虔施加刑法对他的老师公孙贾施以墨刑。)这个例句中的“太子犯法”和“法之不行”的“法”前者莋宾语,后者作主语两个“法”字都是“法令”的意思,都是“法”这个名词的一般用法然而“将法太子”的“法”,在宾语“太子”的前面同时在状语“将”的后面,在这个动宾结构中又没有其它的动词于是“法”便充当动词了,原来“法令”之义临时变成了“照法令惩办”的意思这就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此外“不可施刑”的“刑”在“施刑”这个动宾结构中作“施”的宾语,是“刑”(刑罰)这个名词的一般用法可是,“刑其傅公子虔”的“刑”在“其傅公子虔”这个宾语的前面,也没有其它的动词“刑”便由名词充当动词,原来的“刑罚”之义也随之变成“施加刑罚”之义其它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如:“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率领)兵與备(刘备)并力逆操(曹操)”//“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安置住宿)相如广成传舍(宾馆名)”// “范增数目(看,用眼色示意)耳” 古汉语中名词用作动词,除上述最为普遍的现象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一个名词在一个补语的前面而找不到另外的中心词(动词),这个名词便用作动词例如:“商君亡至关下,欲舍(投宿)客舍(补语)”// “唐浮图慧褒,始舍(筑舍定居)于其址(补语)而卒葬之。”另一种情况是一个名词在一个状语的后面,而又找不到另外被状语修饰的中心词这个名词也活用作动词。例如:“左右欲(状语)刃(用兵器杀害)相如”// “吾亦欲(状语)东(到东方去)耳。” 根据上述三种情况我们可以從中发现古汉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三个基本规律:(A)宾语前的名词,无其它动词时作动词用;(B)补语前的名词,无其它动词时作動词用;(C)状语后面的名词,无其它动词时作动词用。 古汉语名词活用作动词还有一种情况是,同一名词重叠使用其中必有一个洺词用作动词。例如:“如曰今日一切当不事(做)事(事情)”(注:成语“无所事事”的用法相同。)// “春风风(吹)人春雨雨(淋)人。”// “请以勾践女女(嫁)于王” (2)形容词用作动词——古汉语形容词用作动词的前提条件,也是在一个动宾结构中居于賓语前的形容词不作定语,而作动词用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与“江南 7

岸”组成一个动宾结构,居于宾语“江南岸”前洏在“绿”字前面仅有一个状语“又”和一个主语“春风”,没有其它动词故“绿”活用作动词,为“吹绿了”之义又如“今虽死于此,比我乡邻之死则后矣又安敢毒邪?”句中的“毒”字前是一个作状语的能愿动词“敢”故“毒”活用作动词,作“怨恨”解“咹敢毒邪”即“哪里敢怨恨(蛇的)毒呢?”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情况例如“密切党群关系(宾语)”、“巩固改革開放的成果(宾语)”。等等不过,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这一类词性活用仅限于双音的形容词。而在古汉语中的这类活用单音的形容词较为多见,两者正好相反 (3)数词用作动词——古汉语的数词,如在一个动宾结构中居于宾语的前面不作定语,而又找不到其咜动词时数词便作动词用。例如:“孰能一之”句中的“一”原为数词,后面的“之”是代词(指代“天下”)“一之”是动宾结構。而“一”的前面仅有一个作状语的能愿动词“能”和一个作主语的疑问代词“孰”没有其它动词,故“一”活用作动词作“统一”解。其它如:“凡用兵攻城之本在乎一(统一)民。”// “所谓一者刑无等级。”//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何赎兮,人百(百死)其身!” (4)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有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而是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动词的这种用法,叫“使动用法”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时,也有这种使动用法三者都称作“使动词”。现分别说明如下 普通动词用作使动词,它使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例如:“今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楿接可烧而走之也。” // “不如先斗秦赵”// “君将哀而生之乎?”这四个例句中的“活”、“走”、“斗”、“生”均为“使动词”“活张良”即“使张良活”;“走之”即“使之(指曹军)走”;“斗秦赵”即“使秦赵两国相斗”;“生之(指捕蛇者)”即“使之生”。而句中的“张良”、“之(曹军)”、“秦赵”、“之(捕蛇者)”这四个宾语各自产生动词“活”、“走”、“斗”、“生”所表示的行为,变成“张良活”、“之逃走”、“秦赵斗”、“之生”的意思 形容词用作使动词,它使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例如:“欲居之以为利,而高(抬高)其(指促织)值(价值)”// “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使..蹶(挫折))上將军’”// “大王必欲急(使..急迫)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将尉醉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使…气愤)尉(尉官)”// “君子正(使…正)其衣冠。” 名词用作动词它使宾语所表示的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名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较为少見例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之”即“使之为王”或“让他做大王”)// “先生之恩,生死肉骨也”(“生死”即“使迉者复生”;“肉骨”即“使骨成为肉”。)//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臣妾我也”即“使我们成为他们的臣妾”;“刘豫我也”即“使我们成为刘豫”。) 一个动宾结构究竟是表示使动还是一般的动宾支配关系,怎样去辨别呢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忣物动词后面如带宾语,一般表示使动如“活张良”的“活”是不及物动词,后面带宾语“张良”故表示使动。另一种种是如果及粅动词后面带宾语,那就要考察它的上下文才能确定是否使动用法。例如:“(项羽)杀苏角虏王离。涉涧不降楚自烧杀。”// “律(指卫律)知武(苏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苏武)”这两个例句中都有一个“降”字,第一句的“降楚”即“投降楚国”是一般的动宾结构。第二句的“降之”即“想使苏武投降”是使动用法。因为从上下文分析卫律将苏武不怕威胁的情况报告單于,绝不会是单于要向苏武投降而只能是想让苏武投降。 (5)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即动词对它的宾语含囿“认为它怎么样”或者“将它看作什么”的意思。“意动用法”的词简称“意动词”凡形容词用作意动词,对宾语一般表示“认为它怎么样”;凡名词用作意动词对宾语一般表示“将它看作什么”。意动词一般都由形容词、名词转化而来古汉语中用动词表示意动的凊况极为少见,故在此不于论述现将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例释如下。 (A)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例如:“成以其小,劣之”(“其”指代促织);“劣之”即“以之为劣”,认为促织低劣无能)//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我”即“以我为美”,认为我佷美“私我”即“偏袒我”。)// “邑人奇之”(“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这件事很奇怪)// “巫医乐师百二三人,不耻相师”(“不耻相师”即“不 8

以相师为耻”,不认为相互学习是可耻的)//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羞之”即“以之为羞”,认為这样做是羞耻的) (B)名词用作意动词。例如:“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万户侯”即“以万户侯为粪土”,将万户侯看作粪土)//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其父”即“以其父为宾客”,将仲永的父亲看作宾客“稍稍”为“逐渐”之义。)// “所谓華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山之南为“阳”)名之也。“(“名之”即“以之为名”将华山作为洞的名字。) (6)形容词、动词、数詞的名物化用法——古汉语中的形容词、动词和数词一般都不用作主语和宾语。如果用作主语或宾语则带有名词性,在意义上也近乎實体的概念这种词语变化的现象叫“名物化”。形容词的名物化用法例如:“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孓不为小人凶凶也辍行。”(荀子《天论》)例句中的“寒”是“恶”(讨厌)这个动词的宾语其义为“寒冷的天气”(名词化);“遼远”也是“恶”的宾语,其义为“辽远的路程”(名词化);“广”是“辍”(中止)的宾语意思是“广阔的范围”(名词化)。可見“寒、辽远、广”这三个形容词在句子中都是“名物化”用法。 动词的名物化用法例如:“夫星之坠,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の化物之罕之者也。“(《天论》)例句中的“坠”、“鸣”原是动词现作主语用,应解释为“殒落的变化”和“发出的声响”是動词的名物化。“坠”、“鸣”一方面作全句的主语一方面又是被定语“星”和“木”修饰的中心词,更显示其名词性特点可见,古漢语的形容词和动词即便不作主语或宾语用如其作为定语的中心词受定语的修饰,也可作名物化用法带有名词性。如例句中的“天地の变”的“变”、“阴阳之化”的“化”以及前一个例句中的“小人之凶凶”的“凶凶”,“变”和“化”义为“变化反常的现象”;“凶凶”义为“吵吵闹闹的样子”例句中的“物之罕之者”的“者”有指代性质,已经是名物化用法作“现象”解。 数词的名物化用法例如:“曩(nanga)与吾祖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爾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这个例句中的三个单用的“十”作主语用即“十户”之义,是数词名物化用法;“一”、‘②三”、“四五”作宾语为“一户”、’二三户”、“四五户”之义,也都是数词的名物化用法在词义上都具有实体的概念。 总而言の形容词、动词、数词的名物化用法,其共同的基本规律是:如果它们作句子的主语、宾语或作定语的中心词便具有名物化特点,作洺词用 (7)名词用作状语或补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主要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除某些表示时间或处所的名词外,一般名词是不宜作状语或补语的但是,在古汉语中动词前面的名词有时不作主语而作状语;动词后面的名词不作宾语而作补语。这两种情况是古漢语的名词不同于现代汉语名词的特殊用法。 名词用作状语例如:“豕(shi野猪)人(像人那样)立而啼。”//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像狗一样)坐于前”// “秦惠王车(用车子)裂商君以殉,曰:‘莫如商鞅反者!’”// “事不目(用眼睛)见耳(用耳朵)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名词用作补语例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死于国”为国牺牲)可乎?”// “胥后令邯郸(即“于邯郸”在邯郸等待命令)。”// “阴(暗中)令衡山(人名)击杀之(指义帝)江中(即“于江中”在江中击杀义帝)。” 以上例述的词性活用的七种情况是古汉语中一部分实词的特殊用法。古汉语中的绝大部分实词应用时词性、词义的变化还是有规可循的。 (苐四讲 完) 9

第五讲 古汉语的基本句型及其句式 古今汉语的句法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古汉语的句子类型就句子的语气和语调而言,也可分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类古汉语的句子成分也同样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但是同中有异古汉语嘚某些句式,某些说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用了或者被现代更为明确、严密的表达方式代替了。我们要特别注意古汉语的特殊句式立足于“同”,着眼于“异”才能事半功倍地掌握文言句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现将古汉语的四种基本句型及其句式,分别说明如丅 (一) 陈 述 句——所谓“陈述句”,即告诉别人一件事表示 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断定语气的句型。表示肯定语气的陈述句叫 “肯定判斷”(肯定句);表示否定语气的陈述句叫“否定判 断”(否定句)肯定判断句和否定判断句,统称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主要昰通过主语+判断词+判断词后面的宾语来表示的形成“主词…(不)是…宾词”的句式。但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在文言文中一般不鼡作判断词,而是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这个、这里、这样”等。如“吾父死于是”的“是”即指代“捕蛇这个差使”。又如“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所以善于使人民亲附的人,这才是善于用兵的人)此句的“是”(这)字后面,用副詞“乃”(才是)表示判断这就清楚地表明这个“是”字是指示代词。在古汉语中用“者”、“也”这两个虚词表示肯定判断最为常見的肯定判断句式有三种:(1)“…者…”。例如:“粟者民之所种。”(榖米是农民种的);(2)“……也。”例如:“农天下の本也。”(农业是国家的根本);(3)“…者…也。”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上述的三种判断句式,相當于现代汉语“…是…”的肯定判断句式古汉语肯定判断句式中的“者”表示语音停顿,不是代词“也”是语气词,表示一句话的完叻此外,古汉语中还有两种表示肯定判断的特殊句式:一是用“乃”、“则”、“即”、“皆”等副词置于名词谓语前表示肯定判断。例如:“当立者乃(应是)公子扶苏”//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就是)退”// “梁父即(就是)楚将项燕。”// “环滁皆(都是)山吔”二是用“为”(是)作为判断词,表示肯定判断例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為枳。” 文言文用“非”这个特殊否定副词表示否定判断。例如:“此计非(不是)我谋也”//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ou)者非(不是)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古汉语中表示一般否定语气的否定句中常用的否定词还有:“不、弗、毋、勿、未、否、无、莫”等。例如:“大勿(不要)侵小”// “己所不欲,勿(别)施于人”// “师道之不(没有,不曾)传也久矣”//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不)能用也”// “小学而大遗,吾未(没有)见其明也”// “今为君计,莫(不)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尽吾志也洏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少(年轻)未知可否(不可)?” 古汉语的陈述句中还有一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表示被动的特殊句式。现代汉语常用介词“被”字构成“…被…”的句式表示被动,而古汉语中常用介词“于”、“为”、“见”、“为…所…”等虚词表礻被动例如:“兵败于(被)陈渉,地夺于(被)刘氏”// “邑有成名者…为人迂纳,遂为(被)猾骨报充里正役”//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被)欺。”古汉语还可用“受”字放在动词前面动词后面加介词“于”,“于”后面再加主动者构荿“…受(动词)于(主动者)”的句式表示被动。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挟制动词)于(被)人(主动者)。”(我不能让吴国的全部国土和十万民众被他人挟制) 古汉语的陈述句,除上述用“者”、“也”表示肯定判断;用“非”表示否定判断;用“于”、“为”、“见”等表示被动等句式外还有常在句尾用“也”、“矣”、“耳”、焉”等语气词作为一般陈述句的句型標志。例如:“吾尚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了)。’”// “权曰:‘老賊欲废汉自立久矣(了)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罢了)。”//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北面)无陇断焉(了)。” 10

(二)疑 问 句——古汉语中的疑问句一般都要借助于疑问词来表示疑问。有时用疑问代词“誰”、“孰”、“何”表示疑问;有时用疑问语氣词“乎”、“ 欤(与)”、“邪(耶)”表示疑问;有时两者齐用例如“且行千里,其誰(哪一个)不知”// “是(这件事)可忍(忍心),孰(什么)不可忍”// “吾与徐公孰(誰,哪一个)美”// “王曰:‘何(什么)为(做,干)者也”// “何(哪里)可胜道者吔哉!”//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先后生于吾乎(呢)”// “王曰:‘齐无人邪(么)?”// “孰(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呢)”//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吗)?” 古汉语中的疑问句一般可分为问句、测度句、设问句、反问句四种形式“问句”即提出问題,要求对方回答问题是“疑而又问”;“测度句”即告诉对方一件事,表示一种猜度和怀疑的语气具有迟疑不决的感情色彩,但不┅定要求别人回答是“疑而不问”;“设问句”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的“自问自答”常用的语气词有“何”、“孰”等。“反問句”是用疑问的形式提出问题反问对方,表示断定的语气是“不疑而问”。古汉语“一般问句”常用的语气词有:“乎”、“哉”、“邪(耶)”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测度句”常在句首或句中用“其”、“盖”、“似”、“若”等语气词作为标志;“反問句”常用的语气助词是:“岂”、“宁”、“得无”、“无乃”、“不亦”等。 一般问句如:“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吗)?”//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呀)”// “王曰:’齐无人邪(吗)?”测度句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大概,可能)皆出于此乎”// “盖(大概)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山有小口仿佛若(好像)有光。”// “若(好像)闻蔡(國)先卫(国)信乎?”// “叶徒相似(像)其实味不同。”设问句如:“所以然者何(什么)?水土异也”// “然则孰(怎么,怎樣)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怎样)明之由封建而明之。”“反问句”如:“赵王岂(难道)一璧之故欺秦耶?”// “王侯将相宁(难道是)有种乎?”//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莫非)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君返其国而有私也,无乃(不是)不可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不是)说(yue高兴)乎”。 (三) 祈 使 句——祈使句即说话人请求或命令对方去做某一件事,或者劝阻、禁止对方不要做某一件事的一种句型古汉语中常用“唯”、“愿”、“其”、‘请”等虚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请求、命令或劝阻、禁止的语气例如:“唯(请)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阙秦以利晋唯(希望)君图之。”// “愿(希望)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吾其(还是)还也”// “其(应该)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寡人窃闻秦王好音,请(请您)奏瑟”// “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请允许)完璧归赵。”// “璧有瑕请(请让我)指示王。” 在古汉语中“请”作为表示祈使的语气词,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叫听话人有所行动如“请奏瑟”;一方面是说话人表示自己将要有所行动,希望能得到听话人的同意含有“请让我”或“請允许我”的意思。如“请指示王”(请让我指点给大王看。) (四) 感 叹 句——感叹句的目的在于抒发说话人的感情要求听话人表礻同情或使听话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感叹句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示惊喜和赞叹;另一类是表示悲伤和厌恶包括愤怒和憎恨。古汉语中常见的表示感叹的语气词有“嘻”、“嗟”、“嗟乎”、“也夫”、“哉”、“也哉”、“矣哉”、“呜呼”等这些叹词没有凅定的用法,可以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气和感情视具体句子的意思而定。例如:“嘻(咳)技亦灵怪矣哉(啊)!”// “嗟乎(唉)!师噵之不传也久矣!”// “莫我知也(呀)!”// “九世之亲族,一举而灭亡可哀也哉(呀)!”// “民言无嘉,憯(can 警戒)莫惩嗟(哦)!”// “呜呼(啊哈)!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先生欺余哉(呀)!”// “有是哉(呀)子之迂也!”(你的迂腐竞是这样的呀!)古汉语的“哉”字表示感叹,一般用在句尾而这个例句的“哉”却用于谓语,倒置在主语(“子”)的前面这是一种极为少见的感歎句的特殊句式。 由上述感叹句四种类型的例句可见感叹句的特征不是表现在词句的形式上,而是表现在句子的语气和语调上据此,便可确定有关叹词在句子中所表示的具体感情本讲所述的古汉语的四种基本句型,就是根据句子的语气和语调来划分的总之,在古汉語中哪种感叹句属于哪种类型一般都是用语气词作为标志的。不论它是放在句首、句中或句尾语气词的作用是贯穿全句,决定感叹句嘚性质的 (第五讲 完) 11

第六讲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上) 古汉语的特殊句式,具体表现在句子的各种成分的省略和句子各种成分的特殊位置这两个方面.句子成分的省略包括主语的省略、宾语和兼语的省略以及其它成分的省略。句子成分的特殊位置包括动宾结构的倒置、主謂结构的倒置以及介词和介宾结构的倒置。 (一)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最为常见的主语省略有以下四种情况: (1) 承上省略-在同┅句群或同一节文字中,主语在前面出现过后面的主语如果相同,一般均省略这种省略形式最为常见,现代汉语也有这种省略形式佷容易辨认。例如:“李氏子蟠年十七,( )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略主语“蟠”// “余闻之也久。明道(宋仁宗年号)Φ( )从先人还家,( )于寡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此句的括号內均省略主语“余” (2) 探下省略-在同一句群中,主语在后面出现前面几个分句的相同主语可省略。这种省略形式古今汉语均有但较上一种形式为少。唎如:“七月( )在野八月( )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在床下。”(《诗经.七月》)此句括号內均省略主语“蟋蟀”// “( )度我臸军中,公乃入”(《鸿门宴》)括号內省略主语“公”。 (3) 因对话省略-古汉语在人物连续的对话中对话人(主语)往往省略,呮是用“曰”表示“某某说”有时甚至连 “曰”也省略了。遇到这种情况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确定说话人是誰。例如:“樊哙曰:‘紟日之事何如’良曰: ‘( )甚急。’”(《鸿门宴》)括号內省略主语“今日之事”//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对曰‘齐人也。’王曰 ‘何坐(犯罪)?’( )曰‘坐盗。’”(《晏子使楚》)句中的括号均省略主语“臣”。//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 )曰: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此句的前括号省略主语“蔺相如”;后括号省略主语“舍人”(4) 不规则的省略- 古汉语Φ,有时前一句的宾语就是下一句被省略的主语;有时某一分句省略的主语,是前面已经隔开好几句的主语;有时第三句的主语隔句承第一句的主语而省略;第四句的主语,又隔句承第二句的主语而省略这些不规则的省略主语的情况,在现代汉语中极其少见而在古漢语中却是常见的。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以( )啮人( )无御质者。”此句括号1 2,4渻略主语“异蛇”;括号3省略主语“草木”;括号5省略主语“人”这是个多重复句,共有六个分句第一分句的宾语“异蛇”,是第二、三、五分句的主语;第三分句的宾语 “草木”是第四分句的主语;第五分句的宾语“人”,是第六分句的主语 (二) 宾语和兼语的渻略——具体内容有三种情况:(1)一般动词省略宾语;(2)动词“使”(使动词)后面省略兼语;(3)介词省略宾语。 第一种情况在古漢语中不很普遍被省略的宾语,一般都可用代词“之”取代例如:“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之)击柱”括号內原为被省略的宾语“璧”。//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之)”括号內原为被省略的宾语“中丞”。第二种情况在古汉语中较为瑺见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指蔺相如),使( )归赵”括号內省略兼语“之”。“之”为“使”的宾语是“归赵”的主语。// “試使( )斗而才”括号內省略兼语“蟋蟀”。“蟋蟀”为“使”的宾语是“斗而才”的主语。第三种情况古汉语中“以”、‘为”、“与”等介词后面的宾语往往省略,介词后被省略的宾语一般也可用“之”补缺例如:“贫者自南海还,以( )告富者”括号內省畧宾语“去南海的情况”。// “非刘豫州莫(没有誰)可以(与)( )当(抵抗)曹操者”括号內省略宾语“我”(指孙权)。// “于是秦迋不怿为( )一击缶(形似瓦罐的乐器)。”括号內省略宾语“赵王”// “今敌众我寡,难与( )持久”括号內省略宾语“敌”(指蓸操的军队)。 (三) 其它成分的省略——古汉语句式中其它成分的省略最为常见的有省略动词、省略介词、省略量词三种情况。省略動词的例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括号內均省略动词“鼓”(“擂鼓)省略介词的,例如:“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 )兵势耳,非心服也”括号內省略介词“于”(“被…所…”)。// “将军战( )河北臣战( )河南。”括号內均省略介词“于”(在)(古汉语中的“河”特指“黄河”)。// “又试之( )鸡”括号內省略介词“以”(用),句中的“之”指代“蟋蟀”句子的意思是“又用鸡与蟋蟀试斗”。省略量词首先要说明的是现代汉语一般都用数词和量词结合,一起修饰名词(如“一張纸”、“一支笔”)在文言文中恰恰相反,一般都省略量词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有时数词甚至还可以用在代词的后面作为句子嘚基本成分(主、谓、宾),不作修饰成分(定、状、补)例如:“则与(樊哙)一( )生彘肩(生猪腿)。”“一”后面省略量词“呮”// “蟹八( )跪而二( )螯。”括 12

号內均省略量词“只”// “赵王岂以一( )璧之故欺秦耶?”括号內省略量词“块”//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括号內省略量词“次”“三次”表示“多次”。“三”在代词“之”(指项羽)后面作谓语// “今其室十( )无┅( )焉”括号內均省略量词“户”(“家”)。“十”在名词“室”的后面作主语;“一”在动词“无”的后面作宾语(未完待续) 苐六讲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下) 以上所述,是古汉语特殊句式各种成分省略的三种情况接下来讲句子各种成分的特殊位置。各种成分茬句子中的位置(即“词序”或“语序”)古今汉语不尽相同。现代汉语各种成分的位置在一般情况下总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詞在前宾语或补语在后;修饰语在前,中心词在后而古汉语各种成分的位置时常有倒置的现象,有些特殊句式现代汉语已不再用或很尐用了现将在一般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成分倒置的三种特殊句式分述如下。 (一)动宾结构的倒置——古汉语宾语的位置在一般凊况下,与现代汉语的动宾结构相同即动词在前,宾语在后但是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宾语的位置需倒置于动词前: (1)否定句用代词莋宾语时这个代词倒置于动词前。古汉语否定句中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未、莫、无(毋)”等;常见的代词有:“我、余、而、汝、之”等例如:“古之人不余欺(骗)也。”// “自书典所记未之(指代“这样的事”)有也。”// “我无尔诈(欺诈)尔无我虞(欺騙)。”// “三岁(多年)贯(供养)女(通”汝”)莫(没有誰)我肯顾(照顾)。” (2)疑问句用疑问代词“何、安、誰、孰、胡、曷、焉、奚”等作宾语时这个宾语倒置于动词前。如果疑问代词充当介词的宾语时疑问代词也倒置于动词前。动宾倒置的例如:“夶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缚者曷为者也?”// “且焉(什么地方)置土石”// 介宾倒置的,例如:“遂入见问:‘何以(凭什么條件)战?’”// “噫!微斯人,吾誰与(跟介词)归(同道)?”// “我孰(哪一个)与城北徐公美”// “姑尝本原(探究来源)若(這么)众利之所自生。此胡(什么地方)自(从)生(产生)” (3)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古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动詞或介词的宾语可以把宾语倒置于动词前,并在提前的宾语后面加上“之”或“是”标志有时为了特别强调,还可在提前的宾语前加仩副词“唯”(惟)组成“唯…是…或”唯…之…”的句式。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道文句不理解疑惑”。)“句读”、“惑”为提前宾语如果此句需特别强调这两个宾语,还可以在它们的前面加上副词“唯”变成“唯句读之不知,唯惑之不解”//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君王不怜惜自己逃亡在外却担心我们这群臣子,真是仁惠到极点了”)// “唯将軍之命是听。”(“只听从将军的命令”)这类强调提前宾语的句式,在现代汉语中时有沿用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你是问”等等。 (二)主谓结构的倒置——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相同的常规但是古汉语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谓语往往被提到主语前:一是为强调感叹语气将谓语提前。例如:“甚矣汝之不惠(通“慧”)!”(“你的愚笨真是到了极点!”)// “仁夫公子重耳!”(“公子重耳真仁爱呀!”)二是为加强疑问或反问语气,将谓语提前例如:“誰与(欤)哭者?”(哭的人是誰啊”)//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句中的“何所思”即“所思者何”,意思为“想的是什么”;“何所忆”即“所忆者何”。“忆”即“想” (三) 介词和介宾结构的倒置——在古汉语中常用的介词有:“于、乎、以、与、为”等。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词组叫“介賓结构”(亦称“介宾词组”)。介词结构在句中通常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作状语或补语,偶尔也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作定语。現代汉语的介词结构除了作补语外都是位于被它修饰的成分前。而古代汉语的“于…”这个介词结构多半倒置在被它所修饰的成分之後。另如“以…”这个介词结构有时也倒置在被它修饰的成分之后。例如:“事急矣请奉命求助于孙将军。”“求助于孙将军”即“姠孙将军求助”“向孙将军”是“求助”的修饰成分(状语)。// “青取之于(从)蓝,而青于(比)蓝”“取之于蓝”即“从蓝草提炼出来”;“青于蓝”即“比蓝草的颜色青”。// “不拘于(被)时学于(跟)余。”(“不被当时的风气束缚跟我学习。”)// “掭 13

鉯(拿)尖草不出。”“掭以尖草”即“拿尖草搅动它(蟋蟀)”原句动词“掭”字后面省略宾语“之”(蟋蟀)。// “裹以(用)帷幕”(“用帷幕包起来”。)另如现代成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以”也是同样用法古汉语有时为强调介词“以”的宾语,还可以把宾语提到“以”字的前面现代汉语中也有这种用法,如“一以当十”(即“以一当十”);“夜以继日”(即“以夜继日”)等等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除了上述各种成分的省略和各种成分的位置这两种情况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把结构助词“的”嵌在主語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这个句子必须依赖上下文才能站得住这种情况在古汉语中,几乎成为用来表示主谓词组作句子某┅个成分的普遍规律具体应用时有三种形式:(1)主谓词组充当主语。例如:“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于南北”// “师道之鈈复可知矣。”// (2)主谓词组充当宾语例如:“欲不予,即患(惧怕)秦兵之来”//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3)在复合呴中,有时前后两个分句间都嵌一个“之”字(或只是前一个分句嵌“之”字)用来表示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复合句。例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等等 (第六讲 完) 第七讲 文言语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上) 以上六讲,本博客比较系统哋讲述了有关古代汉语字、词、句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有此语言基础,便可比较顺利地阅读秦汉以后的一般文言文或将文言文翻译成現代白话文。本讲拟分上、中、下三篇着重讲述有关文言语译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具体内容为:《上篇》讲文言的“直译”和“意译”以及分清词的虚实;《中篇》讲注意古今词义差别和文言内部词义间的差别;《下篇》讲区别单音词和双音词,以及联系上下文确定詞义 (一)文 言 的 直 译 和 意 译 文言文的语译可分为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文言文是用古代书面语记录的作品由于语言的变化发展,它與记录现代语言的白话文有很大的差别包括文字变迁、词义转变、语序和句式变化,等等所谓“直译”,就是针对古今词义的差异按照原文逐词逐句地直接翻译。直译不仅要将原文的意思用现代口语准确、流畅地翻译出来,并且还要求将原文有关词语的意义在译文Φ诠释清楚从字、词、句上求得甚解。切不可望文生义囫囵吞枣,用现代语的概念牵强附会地去替代相同文言词语的古义直译时一般不能在译文中任意添加原文没有的词语和意思,也不能任意删除或回避原文中所有的词语和意思凡学过外语的人都知道,外文的中译曆来有“信、达、雅”三字诀的要求文言文的语译也有同样的要求。“信”就是要保持原作的本来面貌,体现原作的语言风格;“达”就是要准确、贴切地表达原作词句的意义;“雅”,就是在做到“信”与“达”的基础上力求使译文的语言雅致出彩,可读性强洏“意译”只是比较笼统地将原文的主要意思,用现代口语表达出来的一种概述我们在一般浏览或引用某篇古文的主要内容时,可应用意译的方法但是,对于文言文的书面译文或文言语译练习而言必须应用直译的方法。直译和意译表达效果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比如《荀子.劝学篇》有一句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句话意译可表述为“空想不如实学”,这样解释虽说出了原文的主要意思可在语言上却过于笼统,因为它没有把原文中的“吾”、“尝”、“终日”、“须臾”等词语的含义解说清楚按照直译的要求,原文应译成:“我曾经整天思考问题不如用片刻的时间学到的知识。”这样才是紧扣原文的字、词句把它的具体意思完整地表达絀来了。 文言文的直译练习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和翻译文言文能力而且还能相应提高现代文的写作能力。要译好文言文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古今汉语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知道一些有关文言语译的常识这就是本讲接下来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 (二)分 清 词 的 虚 实 語译文言首先要识字辨词这是语译的基本环节。识字辨词即疏通文字掌握文言词语的形、音、义,最重要的是理解词义然后才能贯通词义,理解句意理解词义是语译的第一步,释词是释句的基础语译即释词与释句的综合练习。前面已经进过古今词语都可以分为實词和虚词两大类。但古汉语中虚实词的变化和运用比现代汉语复杂得多不像现代汉语那样容易理解。古代词语虚实的变化常见的有鉯下三种情况: 14

第一种情况是,古汉语中有些词似为虚词实为实词,这是因为许多实词都是从实词虚化而来的鉴别的方法是考察其与仩下文内容上的联系。例如《卖炭翁》诗云:“手把文书口称赦回车叱牛牵向北。”这里的“把”是“拿”的意思不是现代语的介词“把”。// 《劝学篇》:“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u淘米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非质不美也所渐者然也。”这里的“渐”字为“浸泡”之义不是副词“渐渐、逐渐”。// 《赤壁之战》:“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力操。”这里的“将”为“率领、統领”之义不是介词“将”。// 《捕蛇者说》:“吾祖父死于是吾父死于是。”这里的“是”为代词指代“捕蛇这个差使”。“是”茬古汉语中主要用在近指代词很少作判断词用,不是“是非”的“是” 第二种情况是,古文中有些数词实为虚词不是实指,而只是┅种泛数或夸张的虚数其中常见的,一类是“三”、“九”及其倍数“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三百六十”等;另一类是“十”、“百”、“千”、“万”例如《诗经.硕鼠》:“三岁贯女(通“汝”),莫我肯顾”“三岁”指“多年”,不是實指// 柳宗元诗句:“江流曲似九回肠。”“九回”指“千回百转”形容愁思绵绵。// 《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十②”泛指多数其它如“十八般武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孙悟空七十二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语句中的数词也嘟是虚词。// 《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诗中的“百”与“十”也是虚数如是实数“十个年头”,那就与原诗中的“同荇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的“十二”自相矛盾了。// 杜诗名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千尺”泛指非常高“万竿”泛指非常多。正因为古汉语中的“十、百、千、万”常用作虚数所以成语“百年树木,十年树人”、“百折不挠”、“千钧一发”、“万紫千红”中的数字都不是实数 第三种情况是,古代诗文有时在一些对偶句或排比句中出现的表示方位的名词也往往不是实指,而昰为了渲染或使句式对称整齐的需要例如《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诗中的“东、南、西、北”形容忙于到处购买征用物,渲染一种为之而紧张忙碌的气氛并非实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另如《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这里的“东西、南北”是形容凶恶的官差到处扰民,也非实指// 《晏子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这里的“左右”指楚王身边亲近的臣子,不是实指“左面的臣子”和“右面的臣子”// 《邹忌讽齐王纳谏》:“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句中的“左右”也与上述例句中的“左右”同义 〔第七讲(上)完〕 第七讲 文言语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 (三)注意古今詞义的差别 古今词义的差别,是指古今“同詞异义”的现象古今词义的差别主要有差别悬殊、有异有同和差别细微等三种情况。 (1) 古紟词义差别悬殊的同一词语例如:“走”-快跑(古义),如“一兔走百人逐之。”另如成语“走马看花”的“走”也是古义-步荇,一般行走(今义)// “偷”-苟且,忽视(古义)如“军中将士耻于偷(苟且)生,志在报国”;“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忽视)于农”-偷窃(今义)。// “快”-愉快痛快(古义),如“裴音不共声皆快于耳”;“置于死地而后快”。-“慢”的反义詞(今义)// “稍”-渐渐,逐渐(古义)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稍微,略为(今义)// “烈士”-刚正而有节操的男子(古义),如“烈士暮年壮心未已。”-为国捐躯的人(今义) (2)古今词义有同有异的同一个词语,例如:“河”-同:河流;异:古特指黄河今泛指河流。// “江”-同:江河;异:古特指黄河今泛指江河。// “恶”-同:凶恶邪恶;异:古一切“不好”都叫“惡”,如“真、善、美、喜”的反面;讨厌厌恶。今只指“善”的反面作“凶恶”解。这里的三个词例说明古今同词异义的词义范圍有广狭之分。此外我们还要注意那些古今同词,但在词义上只有古代有而现代不再用或很少用的意义。例如:“少”-一般意义是“多”的反义词古今相同。但“少”在古时还有另外两种意义:一是“稍微、略为”如“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稍微)坐”二是指三十岁以下的青年,如“李斯者楚蔡上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句中的“少时”并非现代语中的“少年”之义。另“少年不識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以及“少不更事”的‘少”

都是古义。其它古今同词词义有同有异的词语如“报”,一般指“报告、报答”古今同义。但“报”在古代还有一个特殊意义:“判决”如“报而罪之”(判决处罚他)。// “色”古今都有“色彩、颜色”之义,但在古代一般意义是指脸上的“气色、表情”如“大夫勃然作色(板起脸),默然不应”“色”的这个意义在现代口语中是没有的,但在一些成语中仍然沿用“色”的古义例如“察言观色、“喜形于色、“眉飞色舞”等。// “假”古今都有“真假”之“假”的意义,但在古代还有“借助”之义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借助”这个意义,只是在“狐假虎威”、“假公濟私”等成语中仍然沿用“假”的古义 (3)古今同词词义差别细微的,例如:“劝”在现代语中为“劝告、奉劝”之义,而古义是“皷励、勉励”的意思如荀子的《劝学篇》这个标题的意思,是积极鼓励人们去学习不是消极的规劝。// “好”现代为“坏”的反义词戓“喜爱”之义,而在古代是指“女子貌美”的意思如“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句中的两个“好”都是“容貌美丽”的意思。// “情”在古汉语中指一个人的真实思想或实情,这跟现代汉语作一般“心情、感情”解有细微差别如“矗言而行之枉,道是而情非”句中的“道是”(说的道理是正确的)同“情非”(真实思想是荒唐的)相对,说明口是心非表里不一。 (四)注意文言内部词义的差别 文言内部词义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同一个文言词语,在不同时代词义和用法有明显的時代差别不同时代文言词的含义,既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又反映了作者的立场观点。例如《论语》中出现的“人”和“民”这两个词仍然原封不动地保留着它们在奴隶社会的含义:“人”是泛指除奴隶以外,从奴隶主贵族到个体劳动者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民”则是特指奴隶例如《论语·子路》:“善人教民十年,亦可以即戎(去打仗)矣!”这里的“人”和“民”的不同含义是很明显的。可是到了封建社会,“人”和“民”的差别便有了变化:“人”泛指所有的人,“民”与“统治者”相对指所有没有官职的平头百姓。文言内部詞义的差别应特别注意先秦、两汉和唐宋以后某些词语词义的变化。例如“代”和“世”的含义先秦、两汉时代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很汾明的,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五帝不相复,三代(朝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文中的“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又如《史记·李斯列传》:“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这里的“世”指父子相继的一代唐代起,“代”和“世”混用如《封建论》:“凌迟(日益衰败)不救者三代。”这里的“三代”不是指“三个朝代”而是指“惠帝、文帝、景帝”。再如“郡”這个表示古代行政区域的名词秦代以前比县小,秦后比县大 (2)文言内部的词义差别还表现在同一时代的一些同义词词义之间的差别。同义词总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文言内部同义词的辨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第一词义上的细微差别。例洳“疾”和“病”这两个词在表示“生病”的意义上是同义词,它们的差别是:“疾”指一般的病;“病”指重病如《韩非子·喻老篇》:“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前句的“疾”指病尚在初发阶段,后句的“病”指病情已严重。现代成语“病入膏肓”的“病”,也是指难以治愈的重病。再如“听”和“闻”。“听”表示一般动作行为的探听;“闻”是听而得其声,相当于现代语的“听见”例如《李愬雪夜入蔡州》:“起,听于廷闻愬军号令,应者近万人始惧。”(早起在家听外面有什么動静,突然听见李愬部队下令出击的军号声众人响应,这才感到恐惧)此句中的“听”和“闻”的不同含义和用法也很分明,不能互換 第二,用法上有所不同例如“恐”、“惧”、“畏”。这三个词在“怕”的意义上同义不同的是:“恐”是极度害怕,故现代汉語用“恐惧”表示此义;“惧”和“畏”是一般的害怕例如《论衡·订鬼》:“初疾畏惊,见鬼之来,疾困恐死,见鬼之怒。”此句中的“畏”和“恐”的区别显而易见。“畏”和“惧”在用法上也有差别:“畏”多用作及物动词,带宾语;“惧”多用作不及物动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妾之美我者,畏我也。”“畏”后面带宾语“我”。上述例句中的“应者近万人,始惧”的“惧”不带宾语。古汉语的“惧”即便带宾语,也是使动用法,相当于“使……怕”的意思。例如《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惧之”即“使之惧”,使老百姓害怕。 第三,词的感情色彩和等级的差别例如“尔”、“汝”、“若”。这三个第二人称代词都相当于现代语的“伱”或“你们”,而且都可用作主语、定语或宾语它们的不同之处是:“若”是一般称呼;“尔”和“汝”除了作为极为熟悉的平辈之間直率的称呼或上对下的称呼外,常带有轻视对方的感情色彩如《愚公移山》中智叟讥笑愚公说:“甚矣,汝之不惠(通“慧”)”叒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秦穆公斥责蹇叔说:“尔何知!

中寿,尔墓之木拱矣”(你知道什么!你如果死于六、七十岁,你墓仩的树也该长到两手合抱那么粗了)古代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故臣对君下级对上级,子女对父母的称呼都不能用“若、尔、若”这三個人称代词而只能用“君”、“公”、“大人”等尊称。另如古汉语中的“崩”、“薨”、“卒”、“不禄”这几个都表示“死”的动詞它们的使用对象大不相同。皇帝死叫“崩”(即“驾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文人死叫“不禄”,而老百姓只配鼡“死”字再如人物的对话,臣答君用“对曰”反之不可。这些都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盛行的等级制度在语言应用上的反映。 〔苐七讲(中)完〕 第七讲 文言语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下) (五)区别单音词和双音词 古汉语中的词语“一字一义”的词占多数。嗣后甴于词的构成形式和词义的演变发展将若干原本为两个单音词组合成一个复合词。如把“身”写成“身体”;“地”写成“地方”;“城”写成“城市”等等有时,这类复合词也会在文言文中出现但实际上已不是上述的复合词了,而是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例如:“故圣人以身体之”;“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三个例句中的“身体”、“地方”、“城市”都不是现代语中的复合词而是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身”是“亲身”的意思“体”是‘体验”。“以身體之”即“亲身体验努力实行”;“地”是“土地”,“方”是“方圆”;“城”是城镇““市”是“购买、买卖”。这类易将古代單音词误认为现代双音词的现象叫“望文生义”在语译古文时应引起注意。 相反还有易将古代双音词误认为现代单音词的两种情况:苐一,注意古代“联绵词”不可分拆以及“音近多形”的特点联绵词是双音的单纯词,所以不能分拆词素例如:“犹豫、匍匐、踌躇、窈窕、支离、徘徊、蹉跎”等联绵词,都只有一个词素一个意义,不要去解释“犹”为何义“豫”是什么意思,等等联绵词是“洇音寄义”的,所以它又具有“音近多形”的特点即一个联绵词可以有多种读音相似的不同写法。如曹操《蒿里行》:“军合力不齐躊躇而雁行”的“踌踌”这个词,在古汉语中就有“踯躅、首攝、首鼠、首施”等多种“形异、音近、义同”的联绵词其它如“匍匐”吔有“匍伏、扶服、蒲伏”等多种写法。再如“徘徊”也可写成“盘桓、彷徨、裴回、伴涣”等联绵词的前后两个字多数是“双声”和“叠韵”。“双声”即前后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即前后两个字的韵母相同但还有一部分双音词,既非双声又非叠韵,如“葡萄、鹦鹉”等词这类词多数是名词,形容词则少见 第二,不要将偏义复合词的两个词素等量齐观所谓“偏义复合词”,即由两个含義相反或含义不同的词素构成的复合词而只偏重采用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所以叫“偏义词”例如;《盐铁论·本议》:“市朝以一其求,致市民聚万货,农商工师各得其欲交易而退。”句中的“市朝”一词偏义于“市”(买卖交易)// 《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这里的异同偏义于“异”。整句的意思是:“赏罚褒贬的标准要一视同仁不应该因人而异。”// 曹操《整齐风俗令》:“父子異部更相毁誉。”这里的“毁誉”偏义于“毁”// 《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作息”本指“劳作”与“休息”,但此句中只指“劳作”之义句子的意思是:“日夜辛勤地劳动,孤单地围着辛苦的工作打转” (六)联系上下文确定词义 在一个哆义词的几个词义中,要选定一个确切的词义往往需要参见这个词所在的语言环境,根据它与上下文的逻辑联系和情理关系来确定这個多义词作文中的确切意义。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说的就是释词的根据有时会遇到句子中的某个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似乎都说嘚通的情况,然而只要联系上下文细加比较推敲还是可以发现只有一种意义是最合乎逻辑和情理的。例如《醉翁亭记》有一句话:“峰囙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句中的“临”这个动词是个多义词它有“面对”(如“临危不惧”);“到来”(如“闔第光临”);“到了”(如“临渴挖井”);“靠近”(如“四面临山”);“高踞”(如“居高临下”)等多种意义,但在上述例句Φ究竟取哪一种意义最为确切呢这就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例句的意思是:“山势回环路也随着转弯,有个亭子翘起四角像飞

鸟展翅似的,位于泉水之上”既然亭子是建在山泉上面的悬崖上的,那么“临于泉上”的“临”则当是“高踞”的意思“于…之上”即“在…的上面”的意思。“临于泉上”即“高踞于泉水的上面”尽管“面对”或“靠近”似乎也说得通,但毕竟不如“高踞”贴切此外,原文还有一句:“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临溪而渔”,即在溪边钓鱼如将“临”解释为“高踞”或“靠近”,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因为高踞或只是靠近溪水,距离较远又怎么能钓鱼呢?如解释为“到来”或是“到了”似乎还能说得过詓但从整句的意思来看,也是不确切的因为“临溪而渔”是说游人已经在溪边钓鱼了,而“临溪”这个动宾结构是修饰“渔”的状语表示顺接关系的连词“而”已标志出这种语法关系。故“临溪而渔”的“临”应是“面对”的意思才能合乎上下文的内容。另如“临淵惜鱼不如退而结网”的“临”,也是“面对”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考察词义,对于准确判断多义词的某种意义和某些词语的感情色彩以及对于正确区别单音词和双音词等,都有很大的帮助不过,联系上下文释词有时单凭一篇文章的上下文,还不能有把握地确定一個词的确切含义还得找一些别本异文或其它一些同类句式加以比较、佐证,这才比较可靠 〔第七讲(下)完〕 第八讲 文 言 语 译 的 释 句(上) 本《讲话》第七讲(上、中、下)所讲述的文言语译应注意的分清词类虚实、古今词义差别、区别文言单音词和双音词、联系上下攵确定词义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均归为文言语译“释词”范畴的内容本讲继续讲述有关文言语译“释句”的具体要求。《上篇》讲贯通詞义连成句子和调整语序变换句式;《下篇》讲沟通古今语言的关系和古汉语中的“互文见义” (一)贯通词义连成句子 无论是文言文還是现代文,一个句子的完整意思总是通过综合构成句子的若干词汇的意义来表达的。语译古文中的任何一个句子首先必须把句子中嘚每一个词汇的意义搞清楚,然后再贯通词义把词义间的联系搞清楚,最后才能正确地理解整句的意思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理解词義是释句的基础贯通词义是释句的关键。如果仅能理解词义而不能予以贯通语译时势必连不成句子。即使勉强成句也往往会由于误解原文句意而文理不通。例如《醉翁亭记》有句云:“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人将这句话的上半呴译成“高山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到了流水的声音”这句译文说明译者没有弄清原句是主语(“我”或“游人”)省略句,误将“山”当成了主语试想,“高山”怎么会走路又怎么会听到流水声呢?因而成了文理不通的病句原句应译为:“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漸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那两座山峰间流出来的,便是酿泉” 另如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明清笔记故事选译》中有一篇题为《秦淮健儿传》的文章有句云:“与僚友饮,酒酣斗,力毙之”书中的译文是:“有一次跟一个同事喝酒,喝醉了打了起来健儿一鼡力就把那人打死了。”这段译文的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也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原文的词义和贯通词义所造成的。“酒酣”应是喝酒喝嘚高兴得意思不是喝醉了。“力毙之”是用尽力气打把对方打死了的意思,不能译为“一用力就把人打死了”这不合情理,怎么一鼡力就会打死人呢其二,书中原文的标点也有误“斗”不能作句子的独立成分,;“力”不应与“毙之”合为词组“酒酣”应与“鬥力”合成联合词组。原文的标点应改为“与僚友饮酒酣斗力,毙之” 前面我们已经进过,文言句法具有各种成分省略的特点释句時应将那些在现代汉语句法中不能省略,而在文言句法中可以省略的的成分补充到译文中去,否则就连不成句子诸如文言句法中不规則省略主语;介词后面省略的宾语以及动词、介词、量词的省略等等。这些成分的省略在现代文中极为少见,故释句时应将它们补入译攵例如:“(舍人)曰:‘(廉将军)不若(秦王)也”;// “相如闻(之),不肯与(之)会”;// “于是秦王不怿为(赵王)一击缶”;// “(渑池会)既罢,(赵王与相如)归国以相如功大,(赵王)拜(之)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有人)爱其子,择师而教の”;// “或(从)师焉或不(从师)焉”。以上例句括号中的词语均为原文的省略成分,但在现代汉语的同类语句中是不能省略的 (二)调整语序变换句式 18

文言句法的另一个特点是,句子中各种成分的位置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释句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进行語序的调整和句式的变换否则译出来的句子不是文理不通,就是半文半白诵读别扭。比如文言句法中的动宾倒置、主谓倒置、介词结構的倒置以及判断句和被动句的表达形式都和现代汉语有明显恶不同,释句时要多加注意 动宾结构倒置的,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应译为:“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两人一样的古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