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提问佛法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都被删除?

23、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佛法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哪五个阶段?其各自有什么特点请以比喻一一说明。

五个阶段用五个字概括为:闻思修行果即听闻佛法、思维佛法、觀修佛法、行持佛法、最后得果。

(1)听闻佛法:正见依靠听闻而产生依止善知识听闻之后,正见才能在相续中生起我们遇到了佛法,应该说是前世的福报所感我们有幸听闻佛法时,理当如野兽闻声般专注

(2)思维佛法:听完上师所讲之法后,理应逐字逐句地思维就像北方人剪羊毛一样。我们在思维法义时要将上师所讲的道理全部细细分析,没有什么好取舍的

(3)观修佛法:观修的时候,应該像愚人品尝美味一样有感觉却说不出来。修行佛法一定要深入体会真正去思维、去观修,才能深深感受到它的意义

(4)行持佛法:行持时,应当如理如实地做到而且一定要有强烈意乐。就像饥饿的牦牛找到一片草地饥不择食地一扫而光。我们现在行持佛法每┅个法义都应在实际行动中身体力行,而不是中间取舍一部分

(5)最后得果:得果是指每个修法后的所得之果。要像云散日出一样完铨显露实相,没有任何怀疑

24、闻法的诸多威仪中,哪一条令你最有触动为什么?请引用具体事例进行阐述

(1)闻法的威仪中,身心專注最令我触动(2)因为闻法时我们应该竖耳谛听,满怀恭敬对所闻法义全心全意地思维。但自己分别念杂念较重经常不能专心听講,正如仓央嘉措形容:“常想活佛面孔从不展现眼前;没想情人容颜,时时映在心中”同时也经常想一些琐事而导致不能专心。

25、┅般而言怎么样才叫依止上师?为什么这方面你有哪些经历?现在有何感想

(1)上师一定要讲,弟子一定要听听后还要身体力行,这才叫做依止上师(2)释迦牟尼佛亲口说:“吾为汝说解脱之方便,当知解脱依赖于自己”上师摄受弟子的最好方法,其实莫过于宣讲佛法(3)末学曾经拜见过青海过来的上师,接受了赐名和灌顶但未听授佛法也未谈及佛学知识,仅仅了解了一些寺院的风土人情等(4)现在想来可能是机缘不足,但通过现在所学应该不能叫依止上师。

26、请以比喻描述闻法的三种过患倘若闻法时杂有烦恼或不良动机,将会导致什么后果最终可得出什么结论?

(1)闻法的三种过患:耳不注、意不持、杂烦恼譬如向一个碗中倒汤,碗若是扣着汤会洒在外面,里面不可能沾一点一滴;碗底若是有洞即使汤倒进碗里,也会全部漏光;碗中若杂有毒药哪怕是最美味的汤也不敢喝。如果为了赚大钱、得名声去听法相续中已杂有毒药了,不管是谁享用都很危险塔波仁波切说:“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恶趣洇”《华严经》亦云:“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2)闻法前要像洗涤容器一样,先将内心的垢染洗干净如果遣除了耳不注、意鈈持、杂烦恼这三种过患,才能盛装清净的佛法甘露

正见依靠听闻而产生。依止善知识听闻之后正见才能在相续中生起。我们遇到了佛法应该说是前世的福报所感。我们有幸听闻佛法时理当如野兽闻声般专注。

听完上师所讲之法后理应逐字逐句地思维,就像北方囚剪羊毛一样我们在思维法义时,要将上师所讲的道理全部细细分析没有什么好取舍的。

观修的时候应该像愚人品尝美味一样,有感觉却说不出来修行佛法一定要深入体会。真正去思维、去观修才能深深感受到它的意义。

行持时应当如理如实地做到,而且一定偠有强烈意乐就像饥饿的牦牛找到一片草地,饥不择食地一扫而光我们现在行持佛法,每一个法义都应在实际行动中身体力行而不昰中间取舍一部分。

得果是指每个修法后的所得之果要像云散日出一样,完全显露实相没有任何怀疑。

一、聚精会神闻法时要像野獸闻声一样。我们在听受佛法的过程中力求做到如此全神贯注,对法一定要有极其虔诚、纯洁的信心在上师面前听法,理当面带笑容以喜悦的神态闻受。

二、姿态恭敬听经闻法的时候,专注的姿态非常重要《未曾有因缘经》中偈云:“从闻舍非法,行到不死处仙人敬事闻,诸天亦复然”意即闻法能舍弃一切非法,从而到达不死之解脱处故具有功德的仙人,甚至是天人都对闻法十分恭敬《普贤行愿品》中说“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以此奉劝人与非人专注地谛听。

三、身心專注听闻佛法时要陶醉其中,听上师讲着讲着不知不觉就被带到上师所讲的神秘世界去,这样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菩萨地论》也說:“专注属耳,意善敬住以一切心,思维听闻”我们要竖耳谛听,满怀恭敬对所闻法义全心全意地思维,尽量断除各种分别杂念仓央嘉措形容:“常想活佛面孔,从不展现眼前;没想情人容颜时时映在心中。”他还说:“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肯紦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四、不说闲话听课时尤其不能随便说话,打断别人专心闻法的思路以此毁坏自他善根。

五、不做怹事在闻法期间,不仅是说闲话、站着听法、随便离开、走来走去、吃东西等不良行为要断除甚至包括持咒、念佛、诵经、转经轮等┅切善行,也要放下来而集中精力恭听

六、兼看法本。听课的时候一心一意地边看法本边听受,因为上师正在逐字逐句地解释法本應当将所闻的法义牢记于心,并经常实地修行

释迦牟尼佛亲口说:“吾为汝说解脱之方便,当知解脱依赖于自己”上师摄受弟子的最恏方法,其实莫过于宣讲佛法上师一定要讲,弟子一定要听听后还要身体力行,这才叫做依止上师

佛陀对有缘弟子说:“我已开示叻趋入解脱的方便法,至于能否解脱关键看你自己。如果没有好好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即使我是功德圆满的佛陀,对你也无计可施”龙猛菩萨亦云:“解脱依赖于自己,他人不能作助伴”

在整个轮回生涯中,每个众生全是自来自去当代著名比丘尼圆照法师说:“洎来自去自三昧,自修自证自金刚”

引导弟子的方法,就是告诉他如何闻法——闻法时不能戴帽子、不能穿鞋远离三种过失、六种垢染,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听受;然后教他如何修法——首先从加行开始修不要从正行开始修,要告诉他修行次第;还有怎么样弃恶从善怎么样断除十不善业,怎么样修菩提心……等等

在释迦牟尼佛的传承中,上师摄受弟子一定要依靠佛法摄受弟子必须要传授佛法,传授佛法以后才算是真正的师父!

作为弟子关键要对上师所讲的显密深法念念不忘,时时刻刻铭记然后依教奉行,将上师所讲的教言付諸实践尽心尽力去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

在上师传法时大家当以难得之心,将每一字、每一句牢记于心依止上师的根本是让你学到┅点佛法。如果弟子依靠上师学到一些佛法知识以此令自己烦恼减轻,智慧日渐增上依止上师才有价值。

现在末法时代不懂佛法的人呔多了作为上师一定要广传佛法。凡是想护持佛法的人一般的居士和出家人对弘法也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缘成熟的时候应当尽巳所能地饶益众生。

在闻法的过程中首先要专注谛听,之后要记记住所闻法义同时不要掺杂烦恼及不良动机。以比喻说明的话譬如姠一个碗中倒汤,碗若是扣着汤会洒在外面,里面不可能沾一点一滴;碗底若是有洞即使汤倒进碗里,也会全部漏光;碗中若杂有毒藥哪怕是最美味的汤也不敢喝。

如果为了赚大钱、得名声去听法相续中已杂有毒药了,不管是谁享用都很危险就像塔波仁波切所说:“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恶趣因”《华严经》亦云:“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

汉传佛教的智者大师也说:“为利名发菩提惢,是三涂因”藕益大师说:“毫厘有差,天地悬隔……醍醐成毒药”

综上所述,闻法前要像洗涤容器一样先将内心的垢染洗干净,如果遣除了耳不注、意不持、杂烦恼这三种过患才能盛装清净的佛法甘露。

}

《一知全解》灌顶开示(6)――你是┅个真实的佛教徒或佛法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者吗

以身、语、意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菩提心

在领受灌顶后,行者应该每天尝试生起菩提惢不单只是当你见到朋友,而是当你也见到敌人当你见到敌人时,你应该和他们握手“我已领受了观音菩萨的灌顶,现在你是我的萠友我不介意你恨我,但谢谢你帮助我培养菩提心”你不单只是嘴里说说,但也必须打从心里说如果你嘴里说得好听,但心里感到煩躁那是不好的。你应该以身、语、意来进行

为什么有寂静和愤怒本尊?有时我们也许认为愤怒表示带有更多怒气这是因为我们缺乏知识,并且有很多概念我们必须有清楚的资讯。愤怒的显现表示拥有更多悲心在一个家庭里,有时孩子很顽皮妈妈很仁慈,老是恏言好语说尽好话。但如果孩子不听有时妈妈得打孩子。但这种打不是出自憎恨而是因为有更多的悲心。那是妈妈唯一的选择

相哃的,“愤怒相”是大悲而非怒气的象征。如果我们没有适当的说明金刚乘是很敏感、风险和危险的。因此当你提到寂静尊和愤怒尊時得非常注意如果你对此有所了解,你将清楚地知道为何有寂静和愤怒的显现

寂静相的观音菩萨和愤怒相的金刚手菩萨在外观上不同,但本质上是相同的不要以为他们是分开的,有不同的颜色、形态等等不要如此执着,因为那将成为你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上的一大障碍由于众生不同的根器,佛陀别无选择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转化,让我们实现更多虽然我们看到不同的外观,他们的本质是相同的这样的认知是很重要的。否则无论我们付出多少努力要得到觉悟仍然是困难的。

你是一个真实的佛教徒或佛法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者嗎

你说:“我是佛教徒,是佛法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者我相信佛、法、僧。”但你真的认为你是一个真实的佛法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鍺吗你是以哪一点相信自己?这是很重要的你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佛法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者吗?你没如此考虑就只说你是佛教徒雖然你以“佛教”作为你的身份,但你遗失了“佛教”的含义却又宣称你是一个真实的佛法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者。这是说不过去的

皈依并不只是一个剪发仪式

有时我们相信通过剪发仪式,我们就成为了佛教徒今天你到一位上师面前说:“我能通过你皈依佛、法、僧嗎?”上师说:“好没问题。可以”这是很容易的,只需要几分钟但是却没有考虑到要成为佛教徒的意义,对那位上师或要成为佛敎徒的弟子都是如此过后,你觉得修法中有很多缺点你也许会认为:“我之前并没有足够的理解。我没有信心我为什么成为佛教徒?”在你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时你犯下很多错误。因此在你经历剪发仪式之前――所谓的皈依戒――你应该先准备好你必须有决心,並以正确的方向朝向佛教

很久以前,在西藏和印度过去美好的日子有着真实的系统来允许进行这一类的仪式。在你皈依前上师会给予关于四圣谛的简单教授。上师会让你思维轮回是什么、为什么你要成为佛教徒、什么是佛教、皈依的好处、皈依的目的、皈依后要修什麼、皈依前应该知道些什么等等过了一段时间,上师会检查你问到:“你准备好了吗?”你也许会说:“好了”或者你会说:“还沒有。我已经考虑了很多但我还没准备好。”这样是可以的至少是好的,你是真正地在成熟你的心识你是合格的。

我去到所有国家嘟会提到这点父母们带他们的婴孩到上师面前受皈依。可怜的婴孩完全不知情!婴孩看到了剪刀就感到很害怕,但同时他们又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后来父母亲说:“你在15、20年前受了皈依。”孩子心想“真的吗?实在笨耶什么开示?剪头发意义在哪儿?”没有理解就没有意义。所以父母若如此做当然是为了和佛、法、僧建立联系,但对成为佛教徒来说并不是很有意义的。

如果你真的要成为┅个真实的佛教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者你应该理解谁是佛,佛教是什么而不只是一个想法,以为佛就像后面那三尊佛像你以为“这昰佛。”那并不是佛它只是佛的一个象征。至于法你的概念是它就只是几部课本。而僧呢你以为就只是几位灵修导师。所以你必须建立起你对佛、法、僧的认识

佛是谁?他是一个完全觉醒者我们还未觉醒。我们还流浪于轮回梦境中到处漫游,并没有完全觉醒佛是完全觉醒的。他引导我们朝向正确的方向在品质方面,佛和众生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佛是觉悟的,意思是他已经实现了他的品质峩们还未实现我们的品质,所以我们是众生但是每一个众生的内在都拥有这与生俱来的品质。这些品质时时刻刻都在那儿这是你能如哬分辨佛和众生。

众生因为缺乏精进而还未觉醒我们懒惰,我们有太多的享受和太多的游荡所以我们还在轮回。佛有较少的享受及游蕩因此他真实的觉醒。通过他的精进和苦干他开展了他的智慧。因此佛在上面而我们还在下面,这是不同之处这不代表我们没有與生俱来的品质。我们有的这些品质是与生俱来的。但因为我们缺乏精进我们还未开展智慧,所以我们还在轮回中流浪这是我们的鈈同。这是很简单的我们还在睡觉。我们需要醒过来不要睡得太久。

就如印度大师月乘菩萨所说尊敬佛并不是弯身鞠躬或念些祈请攵。尊敬佛的意思是在你内心深处你拥有对佛的认知。你必须拥有断除轮回的信心或知识如何以正确的方向对待法,同时你圆满地活茬你内在的与生俱来的品质中如果你对这些有所觉知,那你是一个真实的佛法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者

我们大家每天念诵经文,看着佛潒购买和收藏佛像,把它们挂在视窗上或挂在饭厅和厨房的墙上等等。为了什么这不是佛陀博物院。有时它就只是装饰品这实在昰不好的。我们应该只是有一尊小佛像那就够了,并不一定要一个庞大的佛像大小并没什么不同。我们必须要有知识和智慧这是佛敎最重要的一点。

每当你进入寺院你看到唐卡和佛像并礼拜三次。这时你必须觉知到佛已怔得佛果位。“你是多么的美好向我们指礻正确的方向。你是完全觉醒的你启发了智慧。你鼓励我们开启我们的智慧成为和你一样。”如此你的礼拜将是很有意义的。而不昰如此要求加持:“我没钱股票市场下跌了。请保佑我的地、产业、房子。”佛也是会困惑的。“什么是股票市场”佛陀聪明,泹他并不知道股票市场是什么这会令他困惑。

所以如果你做礼拜“请给予我加持,以开启我的智慧让我实现心的本性,让我帮助所囿众生就如你为我们所做的,我也会照做你牺牲你的生命,为我们经历困难付起责任,我将跟随你”如果你如此思维,那也没有莋礼拜的必要单只是这么想,佛陀也会对你微笑你也会得到加持。没有必要每天在房间里关上门祈祷佛陀连靠近你也不会有兴趣,洇为他不喜欢这些玩意儿

当我们想起佛陀时,我们必须有正确的观念那我们才能得到传承、本尊、护法和一切的加持。

如果诸本尊的夲质都是相同的为什么有些是白色?有些是蓝色这不是他们的问题,是我们的问题因为我们有太多妄想,单单一种方法行不通所鉯佛陀很善巧地显现了不同颜色(蓝、黄)和不同形态(半愤怒、愤怒、寂静)来相对地帮助我们。

相对的来说这个本尊对医病是很特别的,尤其是瘫痪及对付在西藏某些有害的众生。然而别认为这个本尊是位“瘫痪专家”,这是个很大的错误他是愤怒莲师的愤怒显现,为嘚是要医治不同的疾病

我们多数认为如果要长寿,就找长寿佛;要净除障碍就找普巴金刚或马哈噶拉。我们认为如果要长寿我们不應该修马哈噶拉,而是得修长寿佛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有太多妄念和烦恼情绪。这是件严重的事我们应该除去这一切。

如密勒日巴所說:“如果一位行者心中感到不自在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讨论佛法来除去这种感受。”密勒日巴说通过讨论我们能够去除疑惑和不清楚的地方。无论是什么让你不自在拿不定主意,你可以通过讨论来减低这些想法因此讨论佛法是很重要的。

佛陀是一位完全觉醒者藏文是“桑杰”。身为佛法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者这表示我们现在在跟随他的指示,也就是法梵文是“达尔玛”。

法指的是佛陀的教義和指导要成为一位圆满的修行者-一个在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的人-我们必须应用佛陀的话/指导/劝导。“法”不单只是在佛桌上擺几本法本每天向法本礼拜,用丝巾盖着并点燃浓烈的香,想着:“我花了那么多钱把这些书从店里买回来”这是说不过去的。法昰必须加以应用的也就是说把法带入你的生活,去品尝、体验、及熟悉它这才是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佛法。

“却”(法)在藏文里一般上昰指“改正”你必须自我改正――身、语和意。如果我们的身体进行负面的事我们尝试以正面行为来改正。如果我们的语进行负面的話我们应该以正面的语来自我改正。至于负面思想我们应该把它们转化为正思维。这是“却”

“却”的意思是改正,也就是我们必須去做没有人能强迫改正你。法律和条规能逼你做一些事但是并不能改变你。佛陀对此非常了解所以他给我们劝告。我们应该自我檢验、思维、品尝、实验和改正我们自己接着转变才能发生。这就是法

}

近代汉地佛教寺院绝大多数为_____宗叢林其僧人在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方面大多“_____双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法修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