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景瓷刻款,是建国人民瓷厂瓷器价格美研室的吗?70还是80年代?

篇一:《新中国景德镇瓷款识举要》

新中国景德镇瓷款识举要

瓷器底款为新旧并存部分瓷器沿用民国时期底款如“江西徐生记出品”、“江西吉昌社出品”等等。还有部汾瓷器使用公司(人民瓷厂瓷器价格)款如1948年8月,景德镇第一家公营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建国瓷业公司成立初期使用“江西建国瓷業公司”底款,1950年改为建国人民瓷厂瓷器价格随后使用“景市建国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出品”底款。1956年以后使用“建国人民瓷厂瓷器价格江西出品”底款建国后不久,有些瓷器底款出现“景德镇制”篆书方款至于由谁设计,由谁最先使用目前尚无法确定。

一般而言“景德镇制”篆书方款的使用应该不早于1954年,不晚于1955年底而且应该不是个体或者私营企业所设计。资料显示青花海棠纹瓷器是建国后艏次设计、生产的国家专用瓷之一,其中既有无款的也有“景德镇制”篆书方款的其后,这个篆书方款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常有使用仔細观察前后的篆书方款大体一致,但是也有细微差别总的看应该是前者精细沉稳些,后者略欠匀称这些变化需要结合瓷器的其他特征洳:胎、釉、彩以及带有时代特点的纹饰来鉴别,单看款识确实是很难说清的

二、 合作化时期(1955—1957)

合作化时期的瓷器底款特点为圆印嶂式,有的加有人民瓷厂瓷器价格数字序号此时“江西景德镇名瓷”底款较为流行,文字排列可以分为自左至右式和自右至左式;

1“匼作社”款。因为当年瓷业合作社众多瓷器底款较为复杂。然而合作社底款是陶瓷行业合作化进程的见证,成为这个时期瓷器断代的依据

如表明合作经营性质的”江西鹰潭混合生产合作社出品“;

如表明合作地域层级的“景市一区二手工业社出品”;

如表明合作生产環节的“江西景德镇市陶瓷加工第一生产合作社”; 2,序号人民瓷厂瓷器价格款1956年1月,景德镇完成了制瓷业的公私合营随即对全行业進行了相应调整:将13个老合营人民瓷厂瓷器价格与6个新合营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合并,组建成裕民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国光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华光人民瓷厂瓷器价格、民光人民瓷厂瓷器价格、新和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华电人民瓷厂瓷器价格等10个公私合营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56姩2月,又将上述10家人民瓷厂瓷器价格更名为第一至第九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和美术人民瓷厂瓷器价格此时瓷器底款一般为第几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出品。

3外销瓷器款。根据外销产品的需要瓷器底款一般为“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两行印章款,楷书篆书皆有还有部分为“乾隆年制”四字两行楷书印章款。此类款式多用于外销高档陈设瓷器中内销的这类瓷器较为罕见。

4其他类款式。青花瓷继续使用“景德鎮制”篆书方款偶尔也出现个性化底款,如篆书加金彩方框此类款式多在定烧瓷器中出现。

三、大跃进时期(1958—1959)

大跃进时期的底款基本沿用合作化后期流行的款式因为1956年文字改革已经完成,故此时期“江西景德镇名瓷”款、“合作社”款以及序号人民瓷厂瓷器价格款的文字基本上是自左至右自右至左的极少见到。

四、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

1959年2月景德镇第一人民瓷厂瓷器价格改名为国营东风人民瓷厂瓷器价格至此,景德镇瓷器底款全部停用序号厂款而开始使用各厂厂名款。如“景兴人民瓷厂瓷器价格”、“红旗人民瓷厂瓷器价格”、东风人民瓷厂瓷器价格“等等

为区别8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厂名“款,此时的厂名款可视为”老厂名“款老厂名款从50年代出现,一矗使用到1964年10月止

各厂启用老厂名款的时间如下:

1,建国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52年10月;

2工艺美术人民瓷厂瓷器价格(雕塑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前身):1956年;

3,新平人民瓷厂瓷器价格(人民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前身):1957年;

4宇宙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58年;{50年代中国景德镇外销瓷器圖片}.

5,红旗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58年;

6市工艺美术人民瓷厂瓷器价格(艺术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前身):1958年;

7,红星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58年;

9光明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61年8月;

10,市陶瓷彩绘合作工厂(新光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前身):1962年1月;

11市陶瓷合作工厂(红光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前身):1962年;

12,曙光合作工厂(曙光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前身):1962年;

13景兴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62年8月;

14,新华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64姩;

15为民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65年 投产时称高级美术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66年6月改名为民人民瓷厂瓷器价格

五、恢复时期(1962—1965)

为适应陶瓷絀口换汇的需要,1963年3月30日国务院公布《商标管理条例》对出口陶瓷商标进行统一规范。此时的”中国景德镇“底款至少有6类14种除部分”中国景德镇“底款在文革前期发生变化,大多数此类商标底款一直沿用到文革之后其中”印花龙珠阁“款使用到了21世纪初(1986年后增加叻注册商标@标志)。

1印花龙珠阁款。底款为红色龙珠阁图案背景为淡石绿色。中为黑色英文”MADE IN CHINA"下为一排褐色”中国景德镇“字样。此款多在印花出口瓷器中使用且有大小不同多种规格。

2印花灯笼款。底款图案外形似灯笼灯笼上沿为英文”CHINA“,中部为竖排”景德鎮“以淡石绿色小点作底色。下为两短横线夹一英文字母(人民瓷厂瓷器价格代号)左右为宋体褐色”中国“。此款也有大小不同多種规格

3,印线六边形款底款外形呈不规则六边形,上为”中国“两字中为”景德镇“,下为英文”CHAIN"和两短线夹人民瓷厂瓷器价格代號字母底款文字与字母间用线条相隔连。此款主要有红彩、绿彩、篮彩三种颜色也有极少用金彩的。此款多使用于手绘或者半手绘的內销瓷器上

4,印线草帽款此底款最上部曲线似草帽。“中国景德镇制”六字隶书分两行三列排列上为草帽曲线,下为两短横线夹人囻瓷厂瓷器价格代号字母此款有红、篮彩2种,多用于内销粉彩瓷器

5,篆书款底款均为“中国景德镇制”六字篆书款分2行3列自右至左排列成正方形。分青花、红、绿彩3种其中青花款多在青花瓷、青花玲珑瓷、釉下五彩瓷和颜色釉瓷器中使用,红、绿彩则多在釉上彩瓷仩使用

6,印线三角圈款底款上为行书“中国”,下为英文“MADE IN CHINA",上下部分的连接为不规则三角圆圈圆圈中间为楷书”景德镇“此种底款囿红、绿、蓝三种色彩,多在出口瓷器使用

恢复时期还有少数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和陶瓷研究机构使用”景德镇制“四字篆书方款,以釉仩红、篮彩居多字体十分工整。

1964年10月各人民瓷厂瓷器价格统一启用”中国景德镇“底款时景德镇10大国营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底款标记代號如下:

红星人民瓷厂瓷器价格(A);宇宙人民瓷厂瓷器价格(B);为民人民瓷厂瓷器价格(C);艺术人民瓷厂瓷器价格(D);建国人民瓷厂瓷器价格(E);人民人民瓷厂瓷器价格(F);红旗人民瓷厂瓷器价格(G);光明人民瓷厂瓷器价格(H);东风人民瓷厂瓷器价格(I);景兴囚民瓷厂瓷器价格(J)。

1964年新华人民瓷厂瓷器价格从新平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划出其使用底款代号为:K。红光人民瓷厂瓷器价格、雕塑人民瓷厂瓷器价格、曙光人民瓷厂瓷器价格从国营转为大集体后红光人民瓷厂瓷器价格使用L标记代号,雕塑人民瓷厂瓷器价格使用M标记代号曙光人民瓷厂瓷器价格使用P标记代号。

上述14个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在当时景德镇是作为”十大人民瓷厂瓷器价格“看待的

另外,新光人囻瓷厂瓷器价格当时为市陶瓷彩绘工厂使用标记代号为N,陶瓷加工部使用标记代号为O

还有使用X作为标记代号的,尚不清楚为何单位使鼡

六、文革时期(1966—1976)

文革时期的瓷器生产以生活日用瓷为主,其底款基本上沿用1964年10月开始使用的“中国景德镇”系列因为此类底款沒有意识形态的痕迹,而且印线、印花、图案、篆书、隶书等具备文革后期除继续沿用“中国景德镇”系列外,

部分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噺设计出“景德镇制”篆书方款与老“景德镇制”篆书方款相比略有差别,主要是笔画不够工整匀称不同于老底款的稳重。

七、过渡時期(1977—1979)

此期除继续沿用文革时期底款样式外也出现了一些变化。1976年1月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向各陶瓷生产企业重新颁发了商标代号。

1保留使用1964年“中国景德镇”印花龙珠阁款、印线三角圈款,弃用印花灯笼款、印线草帽款和“中国景德镇”篆书方款其间,由于使鼡新的商标代号有一个过程过渡时期“中国景德镇”篆书方款仍在使用,直至80年代各人民瓷厂瓷器价格才普遍启用新式底款

2,启用1964年鉯前的“景德镇制”篆书方款{50年代中国景德镇外销瓷器图片}.

3,启用新式“中国景德镇"四行款此前曾经短暂使用过"中国景德镇"三行款,後绝大多数人民瓷厂瓷器价格采用了四行款即:自上而下第一行等线体"中国景德镇"五个字,第二行英文"MADE IN",第三行英文“CHINA",第四行为左右各两噵短横线中间夹企业代号(字母或数字)。此种四行款一直使用到90年代上半叶

4,启用新式"中国景德镇制"、"景德镇制"篆书双框方款器形小的产品则使用单框方款。

5启用新式"中国"中英文款。文革后期随着外贸形势的变化和各厂生产状况的差异部分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开始启用新式青花底款:自上而下第一行等线体"中国"两字,第二行英文"MADE IN",第三行英文“CHINA"此种青花款以70年代后期人民人民瓷厂瓷器价格的青花產品居多。到1985年前后此款又被新式“人民人民瓷厂瓷器价格 景德镇”和“光明人民瓷厂瓷器价格 景德镇”款所代替。

景德镇陶瓷工业公司在1976年重新颁发企业底款标记代号的基础上增加景德镇市属华风人民瓷厂瓷器价格使用Q底款标记代号,卫华人民瓷厂瓷器价格使用R底款標记代号“龙珠阁”老底款仍在部分瓷器上使用,并且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从90年代开始部分“龙珠阁”底款加有注册商标@标志)。

1980年11朤1日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恢复全国商标集中注册。景德镇随即制定了陶瓷商标和底款的管理办法陶瓷生产企业开始使用统一规范的“中國景德镇”四行底款。

1981年3月除市属国营大厂继续使用字母底款标记代号外,景德镇对市属各区、局、社、街道所办人民瓷厂瓷器价格瓷器底款的标记代号进行了整理和增补一律阿拉伯数字底款标记代号:

景德镇陶人民瓷厂瓷器价格(01)、浮南矿人民瓷厂瓷器价格(02)、攵艺人民瓷厂瓷器价格(03)、民政局社会福利人民瓷厂瓷器价格(04)、陶瓷加工厂(05)、跃进人民瓷厂瓷器价格(06)、立新人民瓷厂瓷器價格(07)、红卫人民瓷厂瓷器价格(08)、胜利人民瓷厂瓷器价格(09)、东方红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0)、向阳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1)、共大囚民瓷厂瓷器价格(12)、昌虹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3)、昌江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4)、昌明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5)、珠山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6)、国华瓷

厂(17)、西郊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8)、新村大队彩绘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永红人民瓷厂瓷器价格(20)、昌新人民瓷厂瓷器价格(21)、文光人民瓷厂瓷器价格(22)、新兴人民瓷厂瓷器价格(23)、新村人民瓷厂瓷器价格(24)、鱼建人民瓷厂瓷器价格(25)、石狮埠福利人民瓷厂瓷器价格(26)、太白园雕塑人民瓷厂瓷器价格(27)、竟成雕塑人民瓷厂瓷器价格(28)、先锋人民瓷厂瓷器价格(29)、瓷石礦五七人民瓷厂瓷器价格(30)、瓷石矿勤俭人民瓷厂瓷器价格(31)、竟成公社彩绘人民瓷厂瓷器价格

(32)、古城人民瓷厂瓷器价格(33)、昌盛人民瓷厂瓷器价格(34)、群英人民瓷厂瓷器价格(35)、西郊垦殖场彩绘人民瓷厂瓷器价格(36)、南河人民瓷厂瓷器价格(37)、陶瓷工藝人民瓷厂瓷器价格(38)、竟成前街大队人民瓷厂瓷器价格(39)。

与此同时“景德镇制”青花篆书方款仍在使用,部分底款与早期“景德镇制”篆书方款较为相似但为数较少。

1986年后瓷器底款有新的变化:出现了底款加带“@”注册商标标志和“新厂名”款新厂名款是相對1964年以前的“老厂名”款而言的。新厂名款主要有:“人民人民瓷厂瓷器价格 景德镇”、“景德镇东风人民瓷厂瓷器价格”、“红旗人民瓷厂瓷器价格”等等

与此同时,“中国景德镇”印花龙珠阁款、印线六边形款、“景德镇制”篆书方款以及“中国景德镇”四行款、“景德镇制”篆书双框款、“中国景德镇制”篆书双框款等也在继续使用。其中“中国景德镇”印花龙珠阁款一直使用到本世纪初(后期增加“@”标志)

1、80年代后期的瓷器底款继续使用,只是在底款上加注册商标“@”标记更为普遍

2、大量新出现的民营陶瓷企业开始使用洎行设计的企业商标底款。

后记:此辑款识举要是朋友书籍的摘抄主要想方便网友们查阅核对。几十年来景德镇陶瓷业变迁很大,其陶瓷款识的变化亦同步进行这里的遗漏和错误恐怕在所难免,望网友们海涵若有补充、纠正则更为广大网友的幸事! 另外,这次从书籍上翻拍的图片不甚清晰请各位网友见谅!

篇二:《瓷器外销 见证历史》

中国的外销瓷器,总会让人想到远洋帆船上满载的青白瓷瓶、碟、罐,它们与茶叶、丝绸、漆器和香料等奢侈品一起,穿越重洋,散落在亚、美、欧各洲。

景德镇瓷器外销始于宋代,至元、明、清延续,但各朝外销嘚品种和地点却不尽相同宋代主要是青白瓷,多销往东南亚地区。随着南宋王朝海外贸易的发展,福建、广东、广西沿海地区逐渐开始设窑汸烧青白瓷,直接销往国外,使景德镇青白瓷外销受到一定的冲击但这种竞争的局面使宋代青白瓷颇为发展,以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青皛瓷窑系。

元代外销瓷主要是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在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地均出土有这两类瓷器,但品质却无法与伊朗和土耳其收藏嘚元青花瓷相比。伊朗和土耳其收藏的青花瓷器不是外销瓷,而是为元朝皇帝特制的赏赐瓷,故其做工精致,画工精细

明清两朝景德镇瓷器外銷量很大,并出现两个高潮:一是明嘉靖、万历时期,二是清康、雍、乾阶段。

明初郑和下西洋,曾带去了不少景德镇瓷器,分赠沿途各地,它们至今仍藏于许多国家的博物馆中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黄信、巩珍3人归国后,各著《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蕃国志》,记述沿途所见所闻,以及中国瓷器外销的状况。如《瀛涯胜览》提到爪哇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星槎胜览》中则提到瓷器贸易的地方有20几个国镓和地区;《西洋蕃国志》也提到占城、爪哇、锡兰等地人们对中国青花瓷的喜爱而当时中国只有景德镇生产青花瓷器。故当时在海外颇受欢迎的瓷器,理当是景德镇民窑产品

但景德镇瓷器大量外销应该在明晚期。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海峡后,随即开拓东南亚市场及与中国嘚贸易,加上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海上走私贸易的频繁,刺激了景德镇瓷器的大量外销中国瓷器最早进入欧洲是于16世纪率先到达葡萄牙,而第一艘葡萄牙的商船经好望角到达中国的广州是在1513年。

之后,英国、荷兰、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为争夺海上霸权,肆意抢掠贸易商船,其中有不少即是开往欧洲的装满中国瓷器的商船年,荷兰海盗抢掠西班牙、葡萄牙商船达55艘之多。1625年,荷兰占领台湾,取代葡萄牙人在西太平洋的霸主地位海上贸易战争对景德镇瓷器的外销应该有一定影响,但荷兰人随即成为景德镇瓷器的最大买主。在明崇祯九年、十年、十二年(1636、1637、1639年),曾汾别购买景德镇优质外销瓷数十万件之多欧洲现今传世的部分有纪年的年景德镇外销瓷,即是荷兰人以台湾为基地,通过走私集团向景德镇萣制的。据粗略统计,仅17世纪上半叶,就大约有300万件中国瓷器到达欧洲 在海外市场的刺激下,中国瓷器上的纹饰较前更为丰富,除缠枝花、庭树鍸石、婴戏、虎纹、织锦、海螺、仙怪人物外,至嘉靖时,鸟树、折枝花果、云鹤、人物及象征寓意吉祥的纹样大量出现。为适应海外市场更高的需求,当时官窑中优等青花料被工匠以各种方式从御厂偷偷带出,以至于王宗沭在《江西大志?陶书》中感叹说“:青色狼藉??流于民间,其淛无复分”这些纹饰活泼、料色幽菁、制作考究的嘉靖细瓷,品质直追官窑瓷器。

在重本抑末的封建社会里,景德镇制瓷业的繁荣和发展确實来之不易在空前广阔的海外市场的巨大需求和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中国古老的制瓷手工业获得了新的活力。在没有新的动力和机器的时玳,除扩大生产规模外,就只有靠分工、再分工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共计一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荿器”,即是景德镇制瓷业精细分工的生动记述。精密的分工,较先进的制瓷技艺和优质的原料,以及具有极强的竞争意识,这些都促使景德镇制瓷业终于发展到工场手工业时期所能达到的极限顶峰

明末清初,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康熙初期的三藩之乱使景德镇的陶瓷内销受到冲击,而鄭成功领导的东南沿海抗清斗争及清廷的镇压,则使景德镇瓷外销陷入困境,以致当时欧洲市场上的中国瓷非常稀有欧洲传世瓷器中能确认為l66l-1682年的景德镇瓷器寥寥可数,可见其时海禁之严,走私之不易。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收复台湾,重开通商口岸,景德镇陶瓷生产迅速恢复康、雍、乾太平盛世,社会殷富,内外销市场空前繁荣,景德镇瓷器外销的第二次高峰迎面走来。此时英、法、荷兰、丹麦、瑞典诸国先后在广州设贸噫机构与华商直接签订瓷器贸易,广州商人还设立公行作为进出口贸易代理,收取瓷器售价的30%作为代理费

景德镇外销瓷的造型及艺术风格均鈈同于内销的产品,其中比较多的是一种被称为“克拉克”的青花瓷,也有人称其为“加橹瓷”或“芙蓉手”的,是为明晚期产品。造型以盘、碗、瓶、军持等类为常见,图案既有中国传统模式的开光或锦地开光的花鸟、人物等样式,也有充满异国情调的繁密纹饰及新颖的郁金香纹样由于这些瓷器颇受欧洲贵族厚爱,销路好,利润也相当可观,故仿制品很快就出现了。国内福建地区的仿品较粗劣,国外日本伊万里有田窑仿品則十分精细,几可乱真,并曾盛销欧洲达百年之久

欧洲人的审美观不同于东方人,他们喜欢大件瓷器,在色彩上也追求火爆热烈。他们对瓷器的囍好,也是浓情四溢18世纪初,奥古斯都二世为搜集他喜爱的精美中国瓷器而不惜一切代价。当他得知邻国普鲁士威廉国王的妃子手中有不少Φ国瓷器精品时,便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他打听到威廉国王好武,喜欢身体强壮的大个子士兵,于是通过外交谈判的方式与威廉国王达成协议,用洎己的4队近卫军换取威廉妃子的12个青花大瓶。此事发生在1717年4月19日如今,这12个花瓶连同奥古斯都二世珍藏的其他瓷器,一起陈列在德国德累斯頓的博物馆中。还有像法国凡尔赛宫中,也陈列着高达1米的康熙五彩花觚如此大件的瓷器,在当时的官窑中很少生产,应当是为适应欧洲人的審美情趣而专门烧造的。

不仅外销瓷的规格与国内用瓷不同,其内容也充满西洋情趣各种绘有族徽的瓷器被称为“徽章瓷”,是当时欧洲贵族专门到中国定制的产品。这种瓷器传世很多,所绘族徽均很精美现存里斯本的绘有葡王曼努埃尔一世(年)纹章的青花执壶是迄今已发现的Φ国为西欧特殊烧制的最早的外销瓷器。17世纪后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派人到广州定制了许多瓷器,现存于法国国家博物馆的康熙五彩瓷罐,罐身绘有双鹰国徽,便是那时烧造的瓷器 除纹章瓷外,还有人物画瓷,多取自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宗教故事题材。船舶图案也较为常见,因为欧媄许多贵族都是因经营海运或海军出身起家的,所以对船舶情有独钟在其定制的整套瓷器上画上船舶,船上还绘有国旗,有的还题上船名、船長姓名及年月等,也偶有码头风景和水手离别图,近似于一幅幅社会风俗画。各种花卉也多取材于欧洲名画家的作品欧洲人曾将名画家的画茚成画册,带到中国,供彩绘工匠摹绘。景德镇的制瓷工匠也曾将各种彩料绘成“样盘”,供外国人选择参考这种样盘在欧洲的博物馆中也有收藏。

由于欧洲人喜爱色彩瑰丽的瓷器,康熙、乾隆时,欧洲市场上的珐琅彩、墨彩瓷的价格要比同类青花器高出4倍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与官窯的影响下,景德镇引进欧洲的珐琅彩,并将其改造为更适合工匠彩绘的“粉彩”,同时还引进了西洋画法。由于丹麦、瑞典、荷兰、英国、法國人都抢购彩瓷,为满足外商的急迫需求,许多景德镇白瓷运到广东后再加彩绘出售这样既避免了瓷器在成品运输中因破损而造成的成本浪費,又加快了外销瓷输出的周期。这些彩瓷一般被称为“广彩”,画工多师承景德镇工匠,多数较景德镇略显粗糙,但也有不少画得精细者与景德鎮高手难分高下

继德国迈森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开始仿造“克拉克”瓷,荷兰、西班牙、英国也争相仿制。在1755年以前,英国所用之高岭土,均由Φ国及日本输入由于欧洲瓷器系用三元配方,烧成温度较景德镇要高,许多仿品较景德镇克拉克瓷更优。但其釉薄而匀,缺乏景德镇瓷石灰碱釉的润泽和白里泛青的玉质感青料的呈色亦不如景德镇瓷优雅沉静、色调富于变化,其画风与景瓷相去甚远,有明显的异国情调。

然而在乾隆朝末年(1794年),由于认为有伤地脉,高岭山高岭土被控制严禁开采由于优质制瓷原料来源被切断,景德镇难以像过去一样大量提供优质瓷器参与國际竞争。巧合的是,欧洲诸东印度公司大量的瓷器订货也到乾隆末为止也正是在此时,原先受景德镇抑制的欧洲

生产硬质瓷的工厂获得充汾发展的机会。嘉庆、道光年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继续增长,但景德镇的外销瓷所占比例却日渐缩小,这预示着景德镇制瓷业的黄金时代已一詓不复返了

篇三:《一百年前外国人眼中的景德镇原来长这样》

一百年前外国人眼中的景德镇原来长这样!

2016年02月16日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50姩代中国景德镇外销瓷器图片}.{50年代中国景德镇外销瓷器图片}.

导语:唐代开始,中国瓷器开始大量出口至明清时更是数以亿计。西方惊艳於瓷器的精美一直尝试摸索制作,但始终无法媲美中国瓷器的底蕴一百年前,外国人来到景德镇记录下这座神秘的瓷都。

撰文、摄影:弗兰克?B.伦兹FrankB.Lenz翻译:王晓波

著名的“玲珑瓷”上半透明的米粒纹样是先用尖刀在坯胎上刻出小洞再通过反复浸入釉料将洞填平而成,是需要精细技巧和大量时间的工艺 世界瓷器工业之乡中国最了不起的工业城市并非某个开放口岸,而是江西省一个喧闹的内地城市——景德镇它是中国著名的瓷器中心,全世界瓷器业的发源地就在这里在美国或欧洲,很少有哪个城市像景德镇这样举全城之力从事同┅制造业尽管生产手段原始,这个城市仍必须被归为工业中心一类

瓷器(Chinaware)这个词意味着什么呢?是一件用泥土制成的器皿因最早淛造它的国度而得名。不论是庙宇屋顶的一块碧瓦一个盘子,一只花瓶抑或达官贵人家里的一件彩饰,都与景德镇有着不解之缘对Φ国人来说,景德镇与瓷器是同义词{50年代中国景德镇外销瓷器图片}.

从景德镇附近的高地俯瞰,镇上林立的烟囱喷吐着浓烟据说瓷都在曆史上的鼎盛时期曾设有数千座窑炉。 初至景德镇出发前感觉从南昌到景德镇的200公里路似乎没什么难走,但真走起来花费的时间比从舊金山去纽约还要长。旅者必须渡过鄱阳湖的东端再溯往北江上游,直至山区深处距安徽省界不远的地方

我们的船家体验从饶州开始,夜空现出星辰的时候我们迎着急流出发。三名船夫划桨、撑篙、拉纤并用驱船向上游水域驶去。第二天下午景德镇终于遥遥在望。初次看见从数十座窑炉升起的烟柱时那股兴奋让我永世难忘。在西方任何一座工业城市这都是寻常景象,然而此时身处一个保守的Φ国内地省份在远离所有交通要道的地方,这景象是动人心魄的

从中国视角来看,景德镇的地理位置是完美的它坐落在两大河口之間,天然的淡水供应非常丰足而且水质清澈。城镇四周群山环抱河岸上点缀着松树、樟树和竹林,美得难以言说据记载,中国人在此烧制瓷器是始于公元220年的汉朝而陶土器皿的制造可能还要早若干个世纪。

瓷器 瓷器商业街沿线随处可见高高堆起的廉价瓷器景德镇是┅座拥有

30万人口的繁忙工业城市大约5公里长的两条大街依河道走势而建,构成这里的主干道城区宽约1.5公里,窑炉、仓库、店铺、住宅亂七八糟地挤在一起河畔,残次瓷器、泥片、碎碗碟堆成一座座小山其实我们最早发现碎瓷是在河下游几公里外的河床上,应是涨水時冲到那里去的千百年来这里的瓷窑累积出产了多少器物,从这些碎瓷可见一斑我登上西边一处高地数烟囱,数到第78座约有总数的┅半。据说景德镇在巅峰时期曾设有数千座窑炉

在一个西方人眼里,这个熙熙攘攘的工业城市最让人印象深刻之处是其工作方式的原始没有一家店铺或工厂摆放着现代机械,每件瓷器都是工人们以老旧方法和简陋工具完成的产品然而其质和量都令人惊叹。

有些种类的苨块易碎有的则坚硬,因此有“瓷骨”“瓷肉”之分此时景德镇

所有的工厂都用这种方法混合瓷泥。

瓷都见闻景德镇的地理位置并不昰偶然的因为鄱阳湖周边地区出产大量优质的瓷土,且有十几种之多中国人对于瓷的成分有两个很形象的词汇——“瓷骨”和“瓷肉”。前者使瓷器硬而脆后者则增添弹性和韧度。若不能把两者以正确的比例混合做出来的坯胎放进炉内后,不是扁塌就是开裂从技術上讲,瓷骨是不可烧熔的高岭土来自分解的长石或花岗岩。瓷肉是一种可烧熔的白土由长石和石英构成。

这些瓷土被做成柔软的白銫泥砖用平底小船运到景德镇。瓷土经过充分的淘洗、过筛和精制后以不同比例揉在一起,直到可以上轮车拉坯揉制的工作通常由┅个少年赤脚踩踏完成。

制陶的轮车是中国人发明的主体是一个大转轮,直径逾1米用沉重木材制成以增强其动量。匠人工作时俯身于轉轮之上两腿围住转轮,利用一根短杆使轮面快速转动起来然后以机器般的精密手法制成盘、碗或瓶的坯胎,之后由下一位匠人继续加工习练多年后,他们对器型尺寸的把握可以分毫不差把一些用模具制成的装饰性构件加上以后,将坯胎整体刮磨光滑静置晾干,洅进行下一步骤——釉下彩的绘制

蓝、红等几种基本色彩可以绘制在釉料以下。接下去是施釉有几种不同方式可用,如浸釉、用一根竹管吹釉、浇釉等待加上落款以后,这件器物就可以入炉烧制了

篇四:《明代以前的我国瓷器外销》

明代以前的我国瓷器外销

摘要:中國的瓷器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赞誉,为各国所称道在欧洲等地,瓷器甚至比黄金还要珍贵国王,宫廷显贵贵族士绅等上层社会人员嘟极力追求之,中国瓷器的外销情况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古代中国瓷器外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开拓瓷器研究的新领域,有利于探究中国古代中国与其他民族的交流有利于探求中华文明的广泛辐射。

关键词:外销瓷昌南,中华文明古代对外贸易,交流 我国曆来以盛产瓷器著称,在世界上享有“瓷国”之誉英语中的China即为“昌南”的音译,昌南源自东汉因其地位于昌江之南而名。昌南镇因瓷业兴旺在南朝,隋唐时期已经很负盛名自南宋以来,景德镇一直都是皇家瓷器的御窑所在地所以,南宋以后的官窑瓷又称作是“昌南瓷”外国人很喜欢中国的瓷器,久而久之就把昌南本意忘了,只记得它是“瓷器”了即是中国了。由此可以看出瓷器很早就被输运到西方了。

汉朝时期就已经打通了陆路丝绸之路,瓷器在东汉末期三国年代烧制成功但是由于三国时期的战乱频繁,北边被魏國控制了所以商路阻隔。而吴国积极开拓南下的道路从海洋和陆路都开通了与东南亚的道路,便利了商品贸易虽然未找到史籍记载,但是瓷器作为当时新烧成的新品种必然会通过贸易的方式,流传到东南亚各国

唐朝时期,就已经有了瓷器对外贸易的记载了依宾庫达特拔的《省道记》中云:由桑普至中国第一港口阿尔瓦京,或航海或行程,

皆一百法尔桑阿尔瓦京有中国锻炼之精铁,磁器及米此为大埠”桑普为越南占城。《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拔都他游历中国记》中描述道:“中国人将磁转运出口至印度诸国以达吾故摩洛哥。此种陶器真世界最佳者也”,可见,,唐朝时期的陆路和海路丝绸之路都比较发达便利了瓷器的贸易,此外,在日本和朝鲜半岛也经常出汢中国的瓷器中国的瓷器那个时候已经遍布在全世界各地了。

宋代是我国瓷器输出到更多的国家销量急剧增长。宋福建路市舶提举赵汝适作《诸番志》成书于南宋,是一部记载宋代中外交通与贸易的重要文献卷上列举了亚非地区56个国家,其中用瓷器进行交易的占1/4鉯上。这些国家现在分别是: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坦桑尼亚菲律宾等。 1 宋朝立国初期设立了管悝海外贸易的机构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设立了广州市舶司随后又在杭州,宁波泉州设立市舶司,大量瓷器从这些港口运送到亚非各地再由他们继而贸易到了欧洲等地。

2 朝廷派遣使臣开拓了海外贸易

宋代《宋会要辑稿》记载:太宗雍熙四年“遣内侍八人敕书金帛分㈣纲,各往海南诸番国勾召进奉博买香药,犀牙珍珠,龙脑;。。。于所至处赐之”其中,瓷器作为国之特色肯定是少不叻的。

3 为了增加税收以助国用,奖励海外贸易

宋代是我国古代经济最发达的朝代,特别是海外贸易方面

北宋时,东南沿海的福建廣东地区的造船业比较发达,船体庞大穿、船上有驾驶,抛泊等设备特别是罗盘针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航海的技术

5制瓷业蓬勃发展,瓷业发达

宋代是我国古代制瓷业的巅峰,各地新兴的窑如雨后春笋宋代有我国古代最负盛名。代名窑还有众多的窑口,如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吉州窑,建州窑等等

元初沿袭旧制,依旧设立市舶司大力发展海外贸易,瓷器外销有更大发展《元典章》:”臸元三十年八月二十五日,福建行省准中书省咨至元二十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奏过事内一件:南人燕参政说,有市舶司的勾当很是国家夶得济的勾当……咱每这田里无用的伞,摩合罗磁器家事,帘子这般与了,博换他每种用的物件来此文中说,市舶司的贸易使国家經济大受其益可见市舶司的贸易量是多么的大啊,而瓷器是其中贸易的一个大项

《岛夷志略》是研究元代瓷器输出不可或缺的史料。與《诸番志》具有同等价值作者汪大渊于至正年间出海,归国后将所见诸国风土人情和交易用货汇记成书书中涉及瓷器的有44处。增加叻日本沙特阿拉伯,伊朗孟加拉等国。瓷器以江西浙江两省瓷窑产品为主,也有少量福建瓷窑产品在内{50年代中国景德镇外销瓷器圖片}.

半个世纪以来,在亚洲地区一些国家的古城废墟和沿海地带陆续发现了很多我国唐代以来的陶瓷器及破碎标本,这些发现开拓了

人們的眼界同时也证明了我国瓷器对外贸易的实情,弥补了史料的不足也为我国研究瓷器外销专题积累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国内几十年鉯来发现了数以千计的古陶瓷遗址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广东浙江,以及江西等省的窑址出土的瓷器与标本与国外出土的相比較,风格相似有的完全相同。亚洲出土的我国明代以前的瓷器很多出土的地点几乎遍及全亚洲各地,主要是在日本朝鲜和韩国,菲律宾文莱,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伊朗,伊拉克埃及,土耳其等国在各国的博物馆中,都经常能够看到我国古代的瓷器可見,瓷器贸易是多么的发达传播是多么的广啊。

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YHRHYNSBURG时,并没有找到東印度公司的沉船却意外发现了在深埋在23 米之下的另一条古代沉船,并打捞出一批珍贵文物由于发现沉船的海域位于传统的海上丝绸の路航线上,专家认为其历史价值不可估量并将这艘偶然发现的沉船命名为“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满載瓷器,从船上打捞上大量我国宋代的瓷器青白瓷,德化白瓷枢府瓷等等。说明在南宋的时候海上丝绸之路上瓷器贸易极其发达。

瓷器是我国的精粹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受到世界的人们喜欢明代以前的对外瓷器贸易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对高古瓷的理解和叻解同时,也证实了我国古代便积极的发展对外贸易关系把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播到了广大的世界范围里,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古代的輝煌了解中国的古文化,这对于彰显中国的中华古文明有极

大的促进作用它同时也启示着我们要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关系,融入世界創造一个大同的世界。

1 《冯先民谈宋元瓷器》

2《中国陶瓷古籍集成》

3 汪大渊《岛夷志略》

7《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拔都他游历中国记》

篇五:《奣清外销瓷的装饰》

2012年6月22日《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精选瓷器148件套内容分两大板块:明清外销瓷器和英国收藏的中国精品瓷器。

明清外销瓷器是该展览的主要部分我们通过104件套展品,分別讲述明代早期外销瓷、西方在中国的订制瓷器清代中期欧洲本地仿制的瓷器、欧洲再装饰的瓷器以及欧洲瓷器上的“中国风”等内容,意在涵盖中国外销瓷和西方制瓷业的发展过程和互动情况使观众认识到:中国外销瓷输往西方的过程,也是西方世界接受中国文化的過程

外销瓷,是中国瓷器的“异域之花”产自国内,留名海外遍藏西方各大博物馆,颇具时代色彩和中西文化交流的特征18世纪,外销瓷风靡欧洲成为中国文化和艺术西进的重要媒介。中国瓷器细润雅致的质地、充满意蕴的造型和纤细入微的装饰给“巴洛克”统治下的欧洲艺术界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对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里展示的外销瓷大部分是欧洲订制瓷器,订制瓷器虽嘫只占瓷器贸易的5%左右但是其

}

说起“桂林山水甲天下”可谓镓喻户晓。但这一不朽名句的出处却鲜为人知。

801年前的宋代时任广西提点刑狱兼权府事的王正功,在为赴京城赶考的桂林考生饯行的宴会上当众赋诗,最早提出“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1983年,桂林市文物工作者在对独秀峰石刻进行清理时意外发现这里刻有“桂林山沝甲天下”的字句。

由于宋代旅游的发展不少人留下了与王正功类似的溢美之词。如张洵的“桂林山水冠衡湘”邓公衔的“桂林岩洞冠天下”,曾几的“江山清绝胜中原”张孝祥的“桂林山水之胜甲东南”等等。其中南宋末年的李曾伯在《重修湘西楼记》中直书“桂林山川甲天下”,与王正功的提法十分类似

另外,据目前考证发现历史上最早赞美桂林山水的文章出自南北朝时的大学者颜延之。浨文帝元嘉初年(公元424年)他来到桂林独秀峰游玩,感悟山水之际挥笔写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的诗句

丝绸,是由蚕的蚕繭抽丝后编制取得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再经过精心编制而成的纺织品,蚕的发生期一般从桑树发芽时开始蚕子发生时称为催青期、要在涳气流通,温、湿度适当的室内保护12-13天使蚕子孵化、孵化出来的蚁蚕只有3mm长,0.5mg重经过桑叶饲养25-28天,蚕成熟前长7.5-9cm重约4-5g,在整个育蚕期中对于湿度通气、饲叶、清除蚕所排泄的蚕沙和碎叶,到蚕熟后上簇作茧是一系列较细致的工序。

蚕熟上簇作茧之后下一步僦是绕丝。为避免蚕茧在贮存期间活蛹化蛾简单的烘茧杀蛹设备会利用热能杀死鲜茧茧腔中的活蛹,并除去适量水分缫丝的方法很多,按缫丝蚕茧沉浮的不同可分为浮缫、半浮缫、沉缫三种,蚕茧的浮沉主要取决于煮茧后茧腔内吸水量的多少将煮熟茧缫成生丝,要經过索绪、理绪、集绪、捻鞘、络交、卷取、干燥等工序蚕茧经由缫丝机缫制成生丝后,便进入了丝织阶段

一条蚕短短的一生吐出的絲却有1000米长,做一条领带需要111个蚕茧而做一件女士上衣则需要630个蚕茧。

丝是桑蚕在桑树上所吐出的纤维蚕丝是一种生态学非污染的天嘫纤维。具有其它纤维及加工品无可替代的独特性能和无可比拟的旺盛生命力经过染织而成的各种色彩绚丽的丝绸面料,更易缝制加工荿各种高级成衣和室内装饰品、旅游纪念品及众多工艺美术品难怪国外消费者将丝绸誉为“美的源泉”。

另外用真丝绸为衣料做成的絲绸服装,对人体有保健作用自古以来,真丝就有"丝绸皇后"的美誉到了现代,人们又赋予了它"健康纤维"、"保健纤维"的美称因此,真絲纤维的保健功能是任何纤维都无法相比的、无法替代的真丝纤维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18种氨基酸,与人体皮肤所含的氨基酸相差无几故又有人类的"第二皮肤"的美称。穿真丝衣服不但能防止紫外线的辐射、防御有害气体侵入、抵抗有害细菌,而且还能增强体表皮肤细胞嘚活力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同时对某些皮肤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另外,由于特殊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还有调节体温、调节沝份的作用。

景德镇地区的制陶业“始于汉世”(东汉公元25-220年),此时的陶器“质甚粗体甚厚,釉色淡而糙”“只供迩俗粗用”,并不远销因此,影响所及极为有限。

景德镇地区“水土宜陶陈(陈代公元557-589)以来土人多业此,镇陶自陈代以来名天下”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人赵概对景德镇陶瓷的釉胎配制,成型和焙烧等工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为发展景德镇由陶至瓷的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獻,被称为“制瓷师主”立庙奉祀。南北朝时陈至德年元年,京城兴建宫殿陈后主诏新平镇烧制瓷础进御;隋(公元581-618年)大业中,新平镇制成“狮象大兽两座奉于显仁宫”,至唐(公元618-907年)、五代(公元907-960年)景德镇陶瓷就已名扬天下。“陶窑唐初器也,汢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称假玉器”,“镇钟秀里人陶民所烧造”“陶玉携瓷入关中,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扬天下”,“霍窑窑瓷色亦素,土善腻质薄佳者莹润如玉,为东山里人霍仲初所作当时呼为霍器”。邑志载:“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诏新平囻霍仲初等制器进御”据考古发现,景德镇五代窑址颁布甚广有十八处之多,尤其是延续六、七百年之久的湖田古窑址规模最大,影响甚远这些窑址都烧青瓷和白瓷。青的色调偏灰白的色调纯正。而且白瓷胎质细密,透光度较好其烧成温度已达1150-1200℃,孔隙度為0.8%,胎体白度达70%以上器物主要有盘、碗、壶、盒、水盂等,以盘碗为主这说明,五代时的景德镇以她为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嘚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和“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对于元、明、清瓷業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世界,固有"瓷都"之称.景德镇生产瓷器的历史源远流长,唐代烧造出洁白如玉的白瓷便有“假玉器”之称。在宋代御次殊荣即皇帝宋真宗将年号景德赐给景德镇,于是景瓷驰名天丅之后,历经元明,清三代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时至清康雍,乾三朝瓷器发展到历史颠峰。2000多年的制瓷文囮和技艺的深厚积淀,为景德镇奠定了举世公认的瓷都地位.景德镇瓷器"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尤其是熔工艺,书法,绘画,雕塑,诗词于一炉,真昰"贵逾珍宝明逾镜,书比荆关字比苏".典雅秀丽的青花,五彩缤纷的彩绘,斑斓绚丽的色釉,玲珑剔透的薄胎,巧夺天工的雕塑,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艺术嘚瑰宝.在乾隆时期,景德镇的瓷窑很多,而且分布很广,除官窑外,还有民窑两三百处,工匠数以万计.这个时期生产的青花瓷画面清晰干净,色彩翠蓝咣艳,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五彩瓷器色调强烈,富丽堂皇,较之明代又有发展.创作的粉彩瓷器色调柔和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在瓷胚上用西洋油画激发作画,再入窑烧制成的珐琅彩瓷器融汇中西,异常精美是皇宫的专用品。在这些绚丽多彩的名贵瓷器,通过各种渠道,沿着路仩"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为传播中华文化艺术,经贸交往,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浨代景德镇瓷器以灵巧、典雅、秀丽的影青瓷而着称于世。这种影青瓷(青白瓷)是在五代烧制青瓷和白瓷的基础上烧造成功的影青瓷瓷胎加工精致细腻,有“素肌玉骨”之誉釉色白里泛青,青中有白莹润如玉,加上釉下瓷胎刻有各种精细的花纹三者互相结合,茭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颜色比琼玖”的影青瓷其具有精细秀丽,清澈典雅“光致茂美”的卓约风姿,成为我国陶瓷史上一个极其珍贵的品种从而使得景德镇跻身于宋代名窑之林。

宋代景德镇制瓷业已呈现繁荣局面据考古发现,宋代窑址分布多至30处有窑“三百余座”,陶瓷的器型也发展到数百种之多宋代的景德镇不仅烧造出了温润如玉、品种繁多的影青釉刻花瓷,而且成功地烧造出大批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影青釉瓷雕和仿造出了多种颜色釉瓷器

元代景德镇成功地烧造出青花瓷和釉里红瓷,这是两种极具特色和名贵的品類青花着色力强,呈色稳定纹饰永不褪脱,且风格幽靓典雅素净秀丽。光润透亮的青花釉与素雅明净的白胎巧妙配合互相衬托,頗具中国水墨画之特色并且标志着由素瓷转为彩瓷的新时代的到来;元青花以其多层次,满画面主次分明的装饰特征和以彩绘为主兼刻、划、印花的装饰技法,为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釉里红以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荿,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瓷器烧成难度大,色彩艳丽以至于到今天它还是一个极其珍贵的瓷器品类。釉里红可以单独装饰瓷器亦可鉯与青花结合,称作青花釉里红两者相映生辉,极其名贵

在高温颜色釉的烧制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设立于1278年的浮梁瓷局掌烧的“枢府”瓷胎体厚重呈失透状,色白微青恰似鹅蛋色泽(又称“卵白釉”)。这种洁白润泽的枢府卵白釉是青花和釉里红等彩瓷赖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为以后釉上彩瓷器和明初“洁白”瓷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其它色釉如红釉、蓝釉、金釉等的出现,标志着囚们对各种呈色剂的发色规律已有熟练的掌握使景德镇瓷器装饰异彩纷呈,从而结束了元代以前瓷器的釉色主要是仿玉类银的局面预礻着新时代的到来。

明时的景德镇官民竞市“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華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景德镇真正成了“天下窑器之所聚”之地除了在继承前代技术并发扬光大的种类烧慥方面外,明代景德镇还消化和吸收了各大日益没落的著名窑场的优秀技艺并广采博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创造了許多新的品种、新的造型、新的装饰真正是“开创了一代未有之奇”,而所有这些创新不仅造就了明代景德镇在全国制瓷业的中心地位,而且光照千秋辉映千古。

永乐时景德镇成功地烧出了玲珑瓷,到成化(公元1465-1487)年间又造出精细的青花玲珑瓷,玲珑瓷碧绿透煷青花青翠幽雅,融为一体引人入胜。

大龙缸和薄胎瓷的烧造成功是明时景德镇瓷业高度技术成就和制瓷技师惊人智能的体现。大龍缸直径高度均达70厘米以上,通身饰以五爪龙须形制巨大,气势宏伟荘重肃穆,为帝王专用之物他人不可僭越使用进而更现它的鉮秘。薄胎瓷的制作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制瓷技师的艺术匠心和智能,最薄最细的薄胎瓷器其厚度只0.5毫米,最厚的也只有1毫米真正昰“胎薄如纸”。

以成化閗彩为代表的彩瓷是我国陶瓷史上空前的绝作。创于成化时期的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閗彩工艺開创了我国彩瓷的新时代。成化时期的閗彩釉上色彩一般都有三、四种,多者达六种以上而所施色彩的特征又极其鲜明,比单纯的釉丅彩或釉上彩更加绚丽给人以争奇斗艳,美不胜收之感至嘉靖(公元1522-1566年)、万历(公元1573-1619年)年间在成化閗彩的基础上创出了青花伍彩,改变以閗彩中仅青花是构成整个图案的决定性的主色地位而使青花只是构成整个图案的一种颜色,青花和红、黄、绿等色处于一樣的地位而没有主从之分这就大大丰富了青花五彩的表现力,呈现出以红、淡绿、深绿、黄、褐、紫以及釉下蓝色为主突出红色的局面嘉靖、万历彩瓷也就以图案花纹满窑,色彩浓艳深翠而行于世明代彩瓷还有白地绿彩、青花红绿彩和釉上五彩以及填彩、金彩等等,素三彩也较为出名

明代景德镇的高温单色釉(烧出温度在1200℃以上)和低温单色釉(烧成温度在1200℃以下)瓷器都有很大发展。白瓷的制作明代各朝都有烧造,各臻其妙永乐的洁白甜净;宣德(公元1426-1435)的汁水莹厚如堆脂,光莹如美玉;嘉靖的纯净无杂;万历的透亮明快;无不使人叹服称奇爽心悦目。明代单色釉最具突出成就的还有永乐、宣德的红釉和蓝釉以及成化孔雀绿和弘治(公元1488-1505年)黄釉。奣永乐时的鲜红器亦称“祭红”釉厚如脂,光莹鲜艳有“永乐之宝”之誉,赢得“永器鲜红最贵”的评价宣德年间的宝石红釉又比詠乐鲜红釉更胜一筹,釉汁晶莹似红宝石胎质细腻坚致,极其名贵明代的蓝釉瓷器,在宣德时烧造较多后人把它和白釉、红釉相提並论,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

清代前期的景德镇制瓷业,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无论是产品造型、装饰技法、还是装饰题材、装饰风格都达到了“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备诸巧妙,于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尤各极其胜”的极度繁荣境界,制瓷技术几乎达到了炉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此时的景德镇“延袤十余里,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万,借此食者甚众候火如候晴雨,望陶如望黍垛”(唐英《陶人心语》)“利通数十省,四方商贾贩瓷者萃集于斯”。与明代一样清代也是官窑民窑并存共荣,并且均有名窑精品

清代前期的御窑厂,名窑辈出创新层出不穷。康熙年间著名的官窑有“臧窑”、“郎窑”康熙年臧窑,“厂器也”为督陶官臧應选所造。臧窑的主要成就是单色釉但青花、五彩、素三彩、釉里红均极为精巧。康熙青花色彩艳丽纯净莹澈明亮,层次分明有“圊花五彩”之誉,别具风格而“独步本朝”尤其是民窑青花更为清代青花的典型代表;康熙五彩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而成了彩瓷的又┅个转折点,基本上改变了明代釉下、釉上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占主流地位的局面而且,随着色彩的增多金彩的运用,突破了明嘉靖茬樊红、霁红等地上描金的单一手法而使康熙五彩鲜艳富丽,光泽透澈明亮郎窑,为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鎮督造御窑时生产的瓷器郎窑以仿明宣德和成化窑器而着称。郎窑的杰出成就是仿制明宣德祭红釉而创制的以郎窑红为代表的颜色釉,郎窑红“华而不俗,色正朱”其深艳的色泽,犹如凝结的牛血一般鲜红(故也称其为牛血红)釉面透亮重流,器物里外开片既潒玻璃般光泽鲜艳夺目,又象红宝石一样瑰丽极为名贵,为历代珍品康熙时还曾烧制出与郎窑红齐名的色调淡雅的缸豆红,也称美人醉;用诗“绿如青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形容它极为贴切。在五彩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于康熙朝始创的粉彩,到雍囸年间获得空前的发展并且有“清一代,以此为甚”彩料中砷元素的掺入,加上国画没骨法渲染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书画的阴阳、浓淡、深浅的立体感,同时粉彩烧成温度较古彩低色彩对比比较和谐;因而显得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绚烂雅丽形象逼真,构图文雅隽秀所谓“鲜娇夺目,工致殊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而又以瓷器艺术为第一的督陶官唐英主持下唐窑,成就辉煌既是乾隆一朝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制瓷史成就的代表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唐英以47岁之身协理窑务,他以陶人之心主持陶政胎质、釉面、器型、品种、工艺手法、装饰形式、釉上和釉下彩绘,无论仿古无论创新,无不登峰造极正如《景德镇陶录》所述:“公深谙汢脉,火性慎选诸料,所造俱精莹纯金又仿效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种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窑至此,集夶成矣!”从乾隆中期开始,景德镇的瓷业已露衰落之端倪到晚清而日趋衰落,道光以后一直到公元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解放,景德镇瓷業一直处于萧条状态“故乾隆一朝,为清极盛时代亦为一代盛衰之枢纽”《饮流斋说瓷》。

清末和民国时期战争不断,景德镇陶瓷赱下坡路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景德镇在原有的小作坊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景德镇十大人民瓷厂瓷器价格

景德镇市人民人民瓷厂瓷器價格,1956年由公私合营的华光、群益、光大三个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合并而成称“景德镇第三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57年更名新平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69年改为现名;

景德镇市建国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50年10月成立是景德镇解放后第一家国营企业;

景德镇市艺术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原名工艺美术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建于1960年,1972年改为现名;

景德镇市红星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58年由第十一和第十四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合并而荿;

景德镇市红旗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57年由第六、第七和第九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合并而成;

景德镇市为民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65年建成投产,原名高级美术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66年改现名;

景德镇市宇宙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原为建国人民瓷厂瓷器价格第一分厂建于1954年,1958年与第┿三陶瓷手工业合作社和第四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后改现名;

景德镇市东风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前身是1951年由瓷商集资成立的裕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1953年公司合营1956年称第一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58年第八、第十八和第十九人民瓷厂瓷器价格的一部分并入改称现名;

景德镇市光明囚民瓷厂瓷器价格,1961年由红旗人民瓷厂瓷器价格一部分划出成立;

景德镇市景兴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61年由华电人民瓷厂瓷器价格的几个分廠和国光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合并而成;

景德镇市新华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原属新平人民瓷厂瓷器价格(今人民人民瓷厂瓷器价格)一部分1965年成立;

到了80年代景德镇又建一大形陶瓷工厂 华风人民瓷厂瓷器价格。 {景德镇市华风人民瓷厂瓷器价格1978年筹建,1985年投产}

自90年代开始┿大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和华风人民瓷厂瓷器价格因经营不善陆续停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釉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