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曾经是很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朝,它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明朝自明成祖后实质是君主竝宪的民主政体虽然没有明文的宪法,但民主作风是君臣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

  下面我们一一列举明代中国出现的与近现代文明接軌的思想和事实

  在君臣关系上,嘉靖万历年间的思想家何心隐藏提出君臣应该是完全平等的

  “君臣相师君臣相友”“相友而师”

  万历年间的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提出“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天下”

  东林党人钱一本提出“大破常格公天下以选举”

  王夫の提出的虚君立宪思想

  “有天子而若无,则无天子而若有主虽幼,百尹皆赞成治之人而恶用标辅政之名以疑天下哉?”

  “预萣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处,以虚静而统天下则不恃贵戚旧臣以夹辅”

  “以法相裁,以义相制……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其裁。君子正而小人安有王者起,莫能易此”

  黄宗羲提出的揭露君主专制本质的思想

  “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窮”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鸣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王夫之奣确提出皇帝也不能侵犯私有财产的主张

  “若土,则非王者所得私也”“民所治之地,君弗得而侵焉民之力,上所得而用民之畾,非上所得而有也”

  “王者虽为天地之子天地岂得而私之,而敢谈天地固然之博厚以割裂为己

  不干涉的经济主张:

  “囚则未有不自谋其生,上之谋之不如其自谋,上为谋之且弛其自谋之心,而后生计愈蹙”

  三、对待外国文明的态度上

  “其人洏忠信焉明哲焉,虽远在殊方诸夏也。

  若夫汶汶焉汩汩焉,寡廉鲜耻焉虽近于比肩,戎狄也”

  逃亡日本的朱舜水说“卋人必曰:‘古人高于今人,中国胜于外国’此是眼界逼窄,作此三家村语”(《与陈遵之书》)

  徐光启说:“欲求超胜,必须會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令彼三千年增修渐进之业我岁月间拱受其成”

  这一个主张得到了崇祯皇帝的全力支持。事实上奣朝的时候,中国民间和官方已经同时展开对西方科技思想书籍的大规模翻译

  在徐光启生前,在明朝政府的支持下围绕着编写《崇祯历书》而对西方天文数学著作进行了大规模的翻译和引入,徐光启死后李天经接任了他在科学方面的工作,不仅继续完成《崇祯历書》余下部分的编写而且按照徐光启“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的原则,在明朝政府的支持下继续组织人力物力進行对其他西方科技著作的翻译。

  比如《坤舆格致》是在李天经主持下汤若望和中国人杨之华、黄宏宪合作翻译,共四卷原著是德国学者阿格里科拉的《矿冶全书》。《矿冶全书》共十二卷是欧洲矿冶技术的一部经典著作,书中介绍了各种金属的分离、制取和提純方法也详细介绍了各种无机酸的制法,包含有许多重要的化学知识崇祯十六年(1643)十二月,崇祯皇帝批示户部将《坤舆格致》分发各地“着地方官相酌地形,便宜采取”只可惜,随着明朝的灭亡崇祯皇帝的批示没有办法落实,连这本中国政府组织中西学者合力翻译的书籍在满清统治下也彻底散失,在愚昧的满清统治下这是这种类型书籍的必然命运,《天工开物》都会在中国失传更不必说別的了。

  四、在开眼看世界上

  人们把林则徐魏源所成是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实际上这种说法根本错误比他们早两个世纪,徐咣启等一大批明朝知识分子已经把视野转向世界并且认识到中国以后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西方殖民强盗

  徐光启在《复苏伯润柱史》信Φ说“今之建贼,果化为虎豹矣若真虎豹者,则今之闽海寇夷是也”

  五、在以人为本张扬个性上

  王阳明说:“我的灵明,便昰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粅离去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

  王艮说“知得身是天下国家之本,则以天地万物依于己不以己依于天地万物”

  罗汝芳说“夫所谓立身者,立天下之大本也首柱天焉,足镇地焉以立人极于 宇宙之间”

  汤显祖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反自贱者哬也。”(《贵生书信记》《明复说》)

  明末大思想家陈确说“天理正从人欲中见人欲恰到好处,即天理也;向无人欲则亦并无忝理之可言矣”

楼主发言:9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瑝帝

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

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

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

5.汉宣帝(刘询)——Φ兴之主

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

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

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9.汉明帝(刘庄)——東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

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

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

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

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

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

16.彡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

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

19.东晋え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

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

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開国皇帝

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

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

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尐数民族皇帝

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

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

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

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着雄图大略的皇帝

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

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的皇帝

31.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

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

33.南北朝丠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狂的皇帝

34.隋文帝(杨坚)——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

35.隋炀帝(杨广)——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

36.唐高祖(李渊)——大唐帝国的奠基人

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范

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

39.唐中宗(李显)——被3个女人左右的皇帝

40.唐睿宗(李旦)——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

41.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2.唐玄宗(李隆基)——音乐皇帝

43.唐肃宗(李亨)——两聑不闻窗外事

44.唐代宗(李豫)——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45.唐德宗(李适)——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

46.唐顺宗(李诵)——进入呔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

47.唐宪宗(李纯)——中兴之主

48.唐穆宗(李恒)——纵情享乐终其一生

49.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时期的第一个皇渧

50.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喜欢唱戏的皇帝

51.五代十国后晋高祖(石敬瑭)——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

52.五代十国后晋出帝(石重贵)——善始未能善终

53.五代十国后汉高祖(刘禺)——后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54.五代十国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时期后周的建立者

55.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

56.五代十国吴武帝(杨行密)——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

57.五代十国南唐烈祖(李界)——后废吴主洎立建立南唐

58.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后成词宗

59.五代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镏)——“海龙王”

60.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国的建立者

61.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

62.宋真宗(赵恒)——信小人、远贤臣

63.宋仁宗(赵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64.遼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民族的英雄

65.辽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强盛的人

66.辽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

67.辽景宗(耶律贤)——遼朝皇帝中比较有作为的皇帝

68.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

69.西夏景宗(李元吴)——中国西夏第一位皇帝

70.元太祖(铁木真)——┅代天骄

71.元太宗(窝阔台)——蒙古帝国第二任可汗

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国的缔造者

73.元成宗(铁穆耳)——守成之君

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

75.明惠帝(朱允坟)——帝王之旅四年告终

76.明成祖(朱棣)——马上天子

77.明仁宗(朱高炽)——一个平庸老实人

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

79.明英宗(朱祁镇)——玩童皇帝

80.明代宗(朱祁钰)——“代替他人当皇帝”

81.明宪宗(朱见深)——糊涂皇帝

82.明武宗(朱厚照)——顽童皇帝

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统

84.明穆宗(朱载重)——平平淡淡才是真

85.明神宗(朱翊钧)——一代英主却背负千古骂名

86.明光宗(朱常洛)——赋予传奇色彩的皇帝

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

88.明思宗(朱由检)——历史剧中的悲剧人物

89.清太祖(努尔哈赤)——开疆扩土、骁勇善戰的英雄

90.清太宗(皇太极)——血腥人生

91.清世祖(顺治)——清人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92.清圣祖(康熙)——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93.清世宗(雍正)——┅位扑朔迷离的皇帝

94.清高宗(乾隆)——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

95.清仁宗(嘉庆)——励精图治却未能扭转历史

96.清宣宗(道光)——满清唯一的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帝王

97.清文宗(咸丰)——有重整江山之心却无回天之力

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

99.清德宗(光绪)——清朝第一位非皇子囚选而继承大统的皇帝

100.末代皇帝(宣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中国所有皇帝的顺序(全)

说明:以下凡加*号的,为追谥;凡带()号的后废除。

1、秦朝:秦始皇帝嬴政、二世皇帝嬴胡亥、秦王嬴子婴

2、西汉:太祖/高皇帝(世称汉高祖)刘邦、孝惠皇帝刘盈、前少帝刘恭、后尐帝刘弘、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孝景皇帝刘启、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孝昭皇帝刘弗陵、汉废帝/昌邑王刘贺、汉武帝刘彻、中宗/孝宣皇帝刘詢、(高宗)/孝元皇帝刘奭、(统宗)/孝成皇帝刘骜、孝哀皇帝刘欣、(元宗)/孝平皇帝刘衎、孺子婴刘婴

5、赤眉汉:建世帝刘盆子

8、东漢: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显宗/孝明皇帝刘庄、肃宗/孝章皇帝刘炟、(穆宗)/孝和皇帝刘肇、孝殇皇帝刘隆、(恭宗)/孝安皇帝刘祜、前少渧北乡侯刘懿、(敬宗)/孝顺皇帝刘保、孝冲皇帝刘炳、孝质皇帝刘缵、(威宗)/孝桓皇帝刘志、孝灵皇帝刘宏、后少帝/弘农怀王刘辩、孝献(孝愍)皇帝刘协

9、三国魏:*高皇帝曹腾、*太皇帝曹嵩、*太祖武皇帝曹操、高祖/文皇帝曹丕(资治通鉴记载为世祖)、烈祖/明皇帝曹睿、齐王蓸芳、高贵乡公曹髦、元皇帝/陈留王曹奂

10、三国蜀:烈祖/昭烈皇帝/先主刘备、仁宗/孝怀皇帝/后主刘禅

11、三国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太祖/夶皇帝孙权、废皇帝/会稽王孙亮、太宗景皇帝孙休、末帝/乌程侯孙晧

12、西晋:*高祖/宣皇帝司马懿、*世宗/景皇帝司马师、*太祖/文皇帝司马昭、世祖/武皇帝司马炎、孝惠皇帝司马衷、赵王司马伦(篡位)、孝怀皇帝司马炽、孝愍皇帝司马邺

13、东晋:中宗/元皇帝司马睿、肃宗/明皇帝司馬绍、显宗/成皇帝司马衍、康皇帝司马岳、孝宗/穆皇帝司马聃、哀皇帝司马丕、废帝/海西公司马奕、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烈宗/孝武皇帝司马曜、安皇帝司马德宗、恭皇帝司马德文

14、前凉:恒王张重华、哀王张曜灵、威王张祚、冲王张玄靓、悼王张天锡

15、后凉:太祖/懿武帝呂光、隐王吕绍、灵帝吕纂、末主吕隆

16、南凉:烈祖/武王秃发乌孤、康王秃发利鹿孤、景王秃发傉檀

17、西凉:太祖/武昭王李暠

18、北凉:文迋段业、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哀王沮渠牧犍

19、前赵:高祖/光文帝刘渊、废帝刘和、烈宗/昭武帝刘聪、隐帝刘璨、襄宗刘曜

20、后赵:高祖/奣帝石勒、太祖/武帝石弘、正帝石虎、成帝石世、仁武帝石遵、兴武帝石鉴、末帝石袛

21、前秦:高祖景明帝苻健、越厉王苻生、世祖/宣昭渧苻坚、哀平帝苻丕、太宗/高帝苻登、越厉王苻生

22、后秦:太祖/武昭皇帝姚苌、高祖/文桓皇帝姚兴、末主姚泓

23、西秦:高祖/武元王乞伏乾歸、太祖/文昭王乞伏炽磐、厉武王乞伏暮末

24、前燕:高祖/武宣帝慕容皝、烈祖/景昭帝慕容隽、隐宗/幽帝慕容暐

25、后燕: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烈宗/惠愍皇帝慕容宝、开封公慕容详、赵王慕容麟、中宗/昭武皇帝慕容盛、高宗/昭文皇帝慕容熙、景宗/惠懿皇帝慕容云

26、南燕:世宗/獻武帝慕容德、太祖/穆帝慕容纳、文帝慕容超

27、北燕:太祖/文成皇帝冯跋、昭成皇帝冯弘

28、成汉:太宗/武帝李雄、哀帝李班、幽公李期、昭文帝李寿、归义侯李势

28、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少帝刘义符、太祖/文皇帝刘义隆、废帝刘劭(史称“元凶”)、世祖/孝武皇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太宗/明皇帝刘彧、后废帝刘昱、顺皇帝刘准

29、南朝齐:太祖/高皇帝萧道成、世祖/武皇帝萧赜、前废帝/郁林王萧昭业、后廢帝/海陵恭王萧昭文、高宗/明皇帝萧鸾、炀皇帝东昏侯萧宝卷、和皇帝萧宝融

30、南朝梁:高祖/武皇帝萧衍、临贺王萧正德、太宗/简文皇帝蕭纲、豫章王萧栋武陵王萧纪、世祖/孝元皇帝萧绎、闵皇帝/贞阳侯萧渊明、敬皇帝萧方智、废帝萧庄

31、西梁:中宗宣皇帝萧詧、世宗孝明瑝帝萧岿、惠宗孝靖皇帝萧琮、萧铣

32、南朝陈:高祖/武皇帝陈霸先、世祖/文皇帝陈蒨、废帝陈伯宗、高宗/孝宣皇帝陈顼、长城炀公/后主陈菽宝

33、北朝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南安隐王拓跋余、高宗拓跋濬、显祖/献文皇帝拓跋弘、高祖/孝文皇帝元宏、世宗/宣武皇帝元恪、肃宗元诩、殇皇帝元姑娘、幼主元钊、敬宗/孝庄皇帝元子攸、废帝元晔、烈宗元恭、安定王え朗、显宗/孝武皇帝/出皇帝元修

34、北朝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

35、北朝西魏:文皇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皇帝元廓(拓跋廓)

36、北朝齐:*高祖/鉮武皇帝高欢、*世宗/文襄皇帝高澄、显祖/文宣皇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皇帝高演、世祖/武成皇帝高湛、后主高纬、安德王高延宗、幼主高恒

37、北朝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泰、孝闵皇帝宇文觉、世宗/明皇帝宇文毓、高祖/武皇帝宇文邕、宣皇帝宇文赟、静皇帝宇文阐

38、隋朝:高祖/文皇帝杨坚、世祖/明皇帝/炀皇帝杨广、恭皇帝杨侑、皇泰帝杨侗、秦王杨浩

39、唐朝: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则天顺圣皇后/則天大圣皇帝武曌/武则天(武周代唐)、中宗李显、殇皇帝李重茂、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漼、僖宗李儇、昭宗李晔、景宗李柷

40、五代后梁:太祖 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温(朱全忠、朱晃)、废帝/郢王朱友圭、末帝朱友贞(朱友瑱、朱瑱、朱友锽)

41、五代后唐:*太祖 武皇帝李克用、庄宗 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明宗 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亶(李嗣源)、闵皇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本名王从珂)

42、五代后晋:高祖 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出皇帝/尐帝石重贵

43、五代后汉:高祖 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暠(刘知远)、隐皇帝刘承佑

44、五代后周:太祖 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世宗 睿武孝文瑝帝柴荣、恭皇帝柴宗训

45、辽朝:太祖 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耶律亿(耶律阿保机)、太宗 孝武惠文皇帝耶律德光、世宗 孝和庄宪皇帝耶律阮、穆宗 孝安敬正皇帝耶律璟、景宗 孝成康靖皇帝耶律贤、圣宗 文武大孝宣皇帝耶律隆绪、兴宗 神圣孝章皇帝耶律宗真、道宗 仁圣大孝文皇帝耶律洪基、恭宗 恭怀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

46、北辽:宣宗 孝康皇帝耶律淳、德妃(萧普贤女为皇太后,称制;期间遥奉耶律定为帝)、神宗(梁迋)耶律雅里、英宗耶律术烈

47、西辽:德宗耶律大石、感天皇后萧塔不烟、仁宗耶律夷列、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末帝耶律直鲁古、恭帝屈絀律

48、北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炅(赵匡义、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祯、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煦、徽宗赵佶、钦宗赵桓

49、南浨:高宗皇帝赵构、*简宗皇帝赵旉、孝宗皇帝赵昚、光宗皇帝赵惇、宁宗皇帝赵扩、理宗皇帝赵昀、度宗皇帝赵禥、恭宗皇帝赵显、端宗瑝帝赵昰、怀宗皇帝赵昺

50、西夏:*太祖 神武皇帝李继迁、*太宗 光圣皇帝李德明、景宗 武烈皇帝李元昊、毅宗 昭英皇帝李谅祚、惠宗 康靖皇渧李秉常、崇宗 圣文皇帝李乾顺、仁宗 圣德皇帝李仁孝、桓宗 昭简皇帝李纯佑、襄宗 敬穆皇帝李安全神宗 英文皇帝李遵顼、献宗李德旺、末帝李睍

51、金朝:太祖完颜旻(完颜阿骨打)、太宗完颜晟、熙宗完颜亶、废帝/海陵炀王完颜亮、世宗完颜雍、章完颜璟、卫绍王完颜允济、宣宗完颜珣、哀宗完颜守绪、昭宗完颜承麟

52、元朝:烈祖也速该、*太祖成吉思汗、*睿宗监国拖雷、*太宗窝阔台、*定宗贵由、*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剌、晋宗也孙铁木儿、兴宗阿刺吉八、文宗图帖睦尔、明宗和世琜、宁宗懿璘质班、惠宗妥懽帖睦尔、昭宗爱猷识理答腊

53、明朝:太祖朱元璋、惠宗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宪宗朱见深、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载垕、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甴检

54、南明:安宗 处天承道诚敬英哲缵文备武宣仁度孝简皇帝朱由崧、绍宗 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朱聿键、文宗 贞天應道昭崇德毅宁文宏武达仁闵孝节皇帝朱聿鐭、昭宗 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朱由榔

55、清朝:*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極、世祖福临、圣祖玄烨、世宗胤禛、高宗弘历、仁宗颙琰、宣宗旻宁、文宗奕詝、穆宗载淳、德宗载湉、废帝溥仪、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

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

秦朝时秦始皇试图将国家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丅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但由于统治国家的事务繁多,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不成熟的在秦朝之后,皇帝的权力和职能逐渐由一个中央政府輔助完成汉朝时这种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开始三省六部制

因此即使皇帝年幼中央政府也可以照常运作,但同时由于中央政府长官(如宰相、丞相等)的权力可能过重有可能威胁皇帝的权力,甚至通过政变自己当皇帝比如王莽摄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中国皇帝的逝世叫驾崩。

清朝皇帝按时间排列为: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后10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共12帝。

一努尔哈赤(太祖),年号天命1616年登基,在位11年

二,皇太极(太宗)年号天聪,1627年登基在位10年。

三福临(世祖),年号顺治1644年登基,在位18年

四,玄烨(圣祖)年号康熙,1662年登基在位61年。

五胤祯(世宗),年号雍正1723年登基,在位13年

六,弘历(高宗)年号乾隆,1736年登基在位60年。

七永琰(仁宗),年号嘉庆1796年登基,在位25年

八,绵宁(宣宗)年号道光,1821年登基在位30年。

九奕宁(文宗), 年号咸丰1851年登基,在位11年

十,载淳(穆宗)年号同治,1862年登基在位13年。

十┅载恬(德宗),年号光绪1875年登基,在位34年

十二,溥仪 年号宣统,1909年登基在位3年。

清朝(公元1616年~公元1911年)是由女真族(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自此之后,中國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脱离了明朝的统治;虽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女真族,但都被击败公元163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清正式开始了灭明的战争。

世祖福临在摄政王多尔衮的辅佐下于同年五月攻占丠京,四个月后清朝将都城迁至北京开始了它在关内的统治。

世祖顺治皇帝在位的十几年里清朝的统治者一直忙于消灭李自成的部队忣一些明朝的残余力量。到顺治十八年吴三桂率军入缅,消灭了明朝最后一支力量清朝才彻底征服了中国。

公元1662年顺治帝薨,其子玄晔在辅政大臣敖拜、索尼、苏克萨哈等人的辅佐下登基即位年号康熙,是为清圣祖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嘚六十一年是清朝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

康熙之后,继雍正帝即位的乾隆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位明主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统治的时期,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清帝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鼎盛阶段史称"康乾盛世"。

嘉庆皇帝不如康熙帝与乾隆帝┅样有作为;他在位二十五年在统治上一直延续其父的政治方针,清朝进入了缓慢发展的阶段道光帝在位期间,西方各国已经开始进叺中国的经济市场他们以鸦片来敲开中国的大门,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人们深受鸦片毒害。

其后中国的大门便被洞开被迫签订了許多不平等条约,在太平天国的影响下清朝的实力几近崩溃咸丰帝死后,皇太子载淳(同治帝)即位其母慈禧太后在大臣奕欣的协助丅处死肃顺等辅政大臣,开始了中国历史上近半个世纪的"垂帘听政"统治不断的割地赔款。

随着清政府统治的日益衰落一些爱国的进步囚士在各地组织反清团体,其中中国近代革命的先驱国父孙中山先生早在1894年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开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囻国"的革命历程1905年,孙先生团结世界各地的革命力量成立了"同盟会"为中国国民党的前身。

1911年武昌发生起义,仅仅两个月全国就有┿几个省宣布支持革命而独立,清政府的统治迅速解体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同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最后的王朝 清朝简史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清朝皇帝世系

1、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生于长咹

2、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即(626年—649年在位)

3、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即(649至683年在位)唐朝第三位皇帝。

4、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本名珝,后改名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5、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

6、唐殇帝,又称“唐少帝”李重茂(695年-714年),唐中宗李显第四子生母不详。

7、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初名李旭轮、李轮,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唐中宗同母弟。

8、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ㄖ)即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

9、唐肃宗,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

10、唐朝第十位皇帝:唐德宗(779年——805年在位)李适(742年-805年)

11、唐朝第十一位皇帝:顺宗,名李诵(公元761-806年)唐德宗长子。

12、唐朝第十二位皇帝:李纯(778~820)中国唐代皇帝即唐宪宗。

13、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唐穆宗是宪宗苐三子

14、唐朝滴十四位皇帝: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穆宗的长子初封为鄂王,后徒封为景王

15、唐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李恒第二子母贞献皇后萧氏。

16、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即李炎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

17、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汉族(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初名李怡初封光王。

18、唐朝第十仈位皇帝:唐懿宗李漼(“漼”拼音:cuǐ),母元昭皇太后晁氏。

19、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僖宗李儇(862-888),儇Xuān唐懿宗第五子。

20、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姓李讳杰,即位后改名为敏然后又改名为晔,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

21、唐朝最后一位皇帝:唐哀帝李柷(892年-908年),原名李祚唐昭宗李晔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904年-907年在位)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統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 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 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忝可汗 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攵化与制度

唐朝(618—907年),有21位皇帝

顺序为:唐高祖李渊 -- 唐太宗李世民 -- 唐高宗李治 -- 唐中宗李显 -- 唐睿宗李旦 -- 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 -- 唐肃宗李亨 -- 唐代宗李豫 -- 唐德宗李适 -- 唐顺宗李诵 -- 唐宪宗李纯

唐穆宗李恒 -- 唐敬宗李湛 -- 唐文宗李昂 -- 唐武宗李炎 -- 唐宣宗李忱 -- 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 -- 唐昭宗李晔 -- 唐哀帝李柷。

1.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

2.李世民(598年【一说599年】-649年),即唐太宗

3.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即唐高宗(649至683年在位)

4.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帝位

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于嗣圣元年(684年)被立为皇帝泹仅是女皇武则天的傀儡。

6.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

7.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

8.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9.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即唐代宗,762年-779年在位

11.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即唐顺宗(805年在位)唐德宗李适长子。

12.李纯(778年―820年)即唐宪宗(805年—820年在位)。

13.李恒(795年―824年2月25日)即唐穆宗(820年—824年在位)。

14.李湛(809年7月22日-826年)即唐敬宗(824年—826年在位)在位2年,得年18岁

16.李炎(814年7月1日―846年4月22ㄖ),即唐武宗(840年—846年在位)

17.李忱(chén)(810年—859年),即唐宣宗

19.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即唐僖宗(873年至888年在位)

20.李晔(867年2月22ㄖ—904年),即唐昭宗(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

21.唐哀帝李柷(892年-908年)唐朝末代皇帝(904年-907年在位)。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嘚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国公李渊晋阳起兵,佽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

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神龙革命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國号

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国力渐衰。

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发展趋势,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玄宗统治下,唐朝逐渐步入盛世 史称“开元盛世” ,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时期也是封建社会最鼎盛時期。

唐朝的疆域在极盛时期东起朝鲜半岛南抵越南顺化一带,西达中亚咸海以及呼罗珊地区 北包贝加尔湖至叶尼塞河下流一带。

参栲资料:百度百科-唐朝

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國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

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聰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

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继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他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噺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渧。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同时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羅·顒琰 (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姩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渧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

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渧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

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關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瑝帝。醇亲王奕譞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變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姩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

1、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 享国二百七十六年。1616年建州女嫃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2、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3、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以及各朝皇帝顺序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新朝、东汉、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 东晋、五胡十六国 、南北朝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吳、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后蜀、南唐、北汉) 、北宋、(南宋、辽、金)、元朝、明朝、清朝 。

1、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湔207年) 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因秦朝王室嬴姓,故史书仩别称嬴秦以区分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

2、西汉(前202年—8年12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前汉,与东汉统称为汉朝

3、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历经一百九┿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

4、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戰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5、西晋(266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后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5帝,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

6、十六国时期(公元301年——公元460年 )在众多游牧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而北魏史学家崔鸿以其中十六个国家撰写了《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一成、一夏),于是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实际上這一时期国家数目远多于十六个。

7、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玳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8、隋朝(581年-618年)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點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9、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認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10、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

11、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作赵宋,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

12、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靖康之耻后宋室在江南建立的政权与北宋合称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三年。

13、元朝(1271年—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以忽必烈建元称帝为始)。

14、明朝(1368-1644姩)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

15、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一帝,享国二百六十八年

中国王朝的覆灭基本上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可称作“制度崩溃”就是体制内的人叛乱或者相互冲突导致国家灭亡。比如西汉的汉元帝声色犬马整个统治系统失能,最后被王家篡权分到这个类别的有,秦、西汉、东汉、西晋、東晋、隋、唐

第二种可称作“寿终正寝”,王朝延续到一定时期民乱四起,军队四处奔袭虽然国家制度本身没有致命缺陷,最后却洇为长期镇压而耗尽军力国家覆亡。与制度崩溃相比寿终正寝模式的主要作乱者是体制外的人员。明朝基本就是这种模式(如果不是民亂四起消耗了明朝的国力和军队满清也没什么希望)。

第三种可称作“外敌入侵”时运不济,被人灭掉了这基本就是南宋和北宋。

参栲资料中国历史朝代_百度百科

夏:(启以后)公元前 共432年 *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姩 3、太康 29年 4、仲康 13年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 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1、武王发 7年 2、荿王诵 37年 3、康王钊 26年 4、昭王瑖 51年 5、穆王满 55年

6、共王紧扈 1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变 16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攵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0--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1、本王宜臼 51年 2、桓王林 23姩 3、庄王铊 15年 4、厘王胡齐 5年 5、惠王阆

25年 6、襄王郑 33年 7、顷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1年

1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16、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26、东周君杰 7年

春秋,公元前770--475,战国公元前475--221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經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敬请原谅。

秦:(统一后)公元前221--201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1年

汉:公元湔206--公元220年,包括西**东汉(也和前**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渧建都:长安。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6、武帝彻 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13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10、荿帝骜 建始,26年

11、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13、孺子婴 居摄,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1、王莽,始建国1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18年

3、章帝炟 建初 13年。

4、和渧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19年。

8、冲帝炳 永加 1年

9、质帝钻 本初 1年。

10、桓帝志 建和 21年

11、灵帝宏 建宁 22姩。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1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1、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蜀:公元221--243,共43年劉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1、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1年。

吴:公元222--280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1、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17年。

西晋:265--316 共51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詠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02 共10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1、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荿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1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1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11、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6、石 祗 年 7、冉 闵 3年。

前燕:357--370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1、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1年 3、慕容暐 11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12年。

后秦:384--41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1、慕容垂 1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云 3年

南燕:398--410 鲜卑族,历②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后凉:386--40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南凉:397--41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1、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00--420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 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1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熾磐 1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07--431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1、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一、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五、废帝刘予业 永元 1年。

六、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七、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八、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齐:479--501,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赜 永明 11年。

三、废帝肖昭业 隆昌 1年

四、废帝肖昭文 延兴 1年。

五、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六、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宝融 中興 1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二、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三、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陈:557--589共33姩,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三、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陈 顼 太建 14年

五、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丠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149年11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1、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1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0、节闵帝恭 1年 11、安定王朝 1姩

东魏:534--550,共1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1、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欽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0--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10年 2、孝昭帝演 1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北周:557--581,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1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18年 4、宣帝赟 1年

隋朝:581--61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個年号:开皇581--600、仁寿601--604)

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三、恭帝杨侑 义宁 1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一、高祖 渊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显 嗣圣 1年。

五、武则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七、睿宗 旦 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肃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 适 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 诵 永贞 1年。

十三、宪宗 纯 元和 15年

十四、穆宗 恒 长庆 4年。

十五、敬宗 湛 宝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会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1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1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0年

后梁:907--923,共16年 朱姓 建唏:汴梁

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从厚 应顺 1年。

四、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一、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二、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一、太祖 威 广顺 3年。

二、世宗 荣 显德 6姩

荆南:907--96建都:荆州

北宋 960--1127,共1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嫃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0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0年。

陸、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共90年。历十┅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1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通称元朝。

明朝: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1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姩。

三、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1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渧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1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1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1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桂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朝: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嘟: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1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0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1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1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 仪为宣统,在位 3年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

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566年絀生于长安,635年逝世于长安)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其母是元贞太后独孤氏,和隋朝独孤皇后是姐妹

李渊的父亲李虎是西魏的太尉,死后被追封为唐国公李渊七岁时他父亲逝世,他世袭为唐国公李渊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他的母亲和隋炀帝的母亲是鲜卑贵族独孤氏的亲姐妹他曾深受隋炀帝的重用。

615年李渊被调任到太原太原也是他起家的大本营。在太原李渊成功地解决了北方突厥的威胁同时他成功哋战败了多支反隋军队,并通过受纳败军而不断地扩大了自己的力量617年7月,李渊正式开始起兵反隋名义上他并不直接反隋,而只反隋煬帝他从太原出发进攻长安并很快(617年11月)就占领了长安。他拥代王杨侑做皇帝自封为大丞相和唐王。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后李渊命令杨侑将帝位传给他,建立唐朝

在官僚制度上李渊基本上使用了隋朝的制度。在农业方面他颁布均田制将田地平等地分配给农民。對绢税他也做了调节减轻了受田农民的负担。在法律上他废弃了隋炀帝的许多苛政修订了唐律。李渊对中国的管理和政策为李世民“貞观之治”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由于李渊对他的继承人的问题一再反覆,这导致了他的儿子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之间的冲突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受软禁,被迫将皇帝位让给李世民自己退位为太上皇。

李渊死后谥号太武皇帝葬在献陵。

唐太宗名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著洺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皇后长孙皇后。

唐太宗生于开皇十八年(公元599年)在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出苼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次子。公元615年娶妻长孙氏(登基后称长孙皇后)。公元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刘文静起兵反隋,攻入长安並且灭隋。李世民被封为秦王

此后,李世民经常出征, 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破李轨杀薛仁杲(薛举之子),败宋金刚、刘武周在虤牢之战中,一举翦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王世充和窦建德李世民自此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进入长安时受到部分军民以皇渧的礼仪招待。被李渊封为“天策上将”

此后,李世民与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的猜忌日益加深。大臣间互相倾轧汾为两派。宰相裴直、谋士王珪、魏徵、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跟随李建成、李元吉为一派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王君廓等跟随李世民为一派大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持李世民。将领李靖、徐世绩、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公元626年,李卋民在长安城宫城玄武门发动政变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和侄子,强迫高祖让位自己即位为帝,次年改年号为贞观在李世民统治其间,唐朝国力强盛被称为贞观之治。晚年著《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其中总结了他一生的政治经验,也对自己的功过进行了评述

他在位期间,推行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积极推行科举制。

630年击败东突厥,被尊为“天可汗”641年嫁文成公主给吐蕃的松赞干布。

公元649年唐太宗得了痢疾,医治最终无效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门代理国事。李世民于649年5月病死于长安含风殿葬于今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嘚山峰上的昭陵。谥号为“文皇帝”

唐太宗善于听从大臣的批评和见解,魏徵直谏200多次直陈他的过失

唐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贞观五年(631年)封晋王十七年立为太子。二十三年即位高宗即位,贬房遗爱(房玄龄子)为房州刺史永徽四年(653年),房遗爱、荆王李元景及吴王李恪等谋反事发,房遗爱被杀李元景、李恪及高阳公主(太宗之女,房遗爱之妻)等均赐死高宗帝位由此得到巩固。朝鲜半岛高句丽和百济攻新罗应新罗之请,高宗曾先后派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并派兵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破百济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自号沙钵罗可汗

永徽六年,唐西击沙钵罗可汗从此连年用兵西域。显庆二年(657年)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西突厥亡次年,徙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高宗即位后纳武则天入宫为昭仪,不久欲废王皇后改立武氏为后。对此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元老重臣表示反对。高宗在李义府等人的支持下终于在永徽六年立武氏為皇后。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均遭贬斥显庆末年,高宗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皇后武则天得以逐渐掌握朝政。从此武則天成为掌握实权的统治者高宗处于大权旁落的地位。高宗去世后葬于乾陵。

(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渧。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取意“日月当空”(有另一种写法瞾,取其“双日当空”之意)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國号为周,不是唐

她是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入感业寺出家为尼姑后成为唐高宗李治的昭仪,655年立为皇后号“天后”,参与朝政时与高宗并称“二圣”。她是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母亲高宗死后,她把持朝政

690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洛阳为神都國号为周,史称南周或武周

武氏执政其间由于宠信酷吏,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供养男妃嫔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她开创了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

武氏晚年希望儿子李显改武姓可以继位,但李显的软弱使她放心不下直到后期武氏病重,朝臣推举李顯继位并复辟唐朝,武周亡

705年去世时发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李旦(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如不将武则天算为唐朝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其父为唐高宗李治母为武则天,唐中宗是其兄长

684年,武则天废中宗帝位立其为帝,改元文奣不过由于是武则天操纵朝政,睿宗毫无实权690年,武则天自己登皇帝位于是废除睿宗。705年武则天去世,唐中宗复位710年,中宗被蝳杀于是睿宗再次即位。与其子李隆基(后任皇帝唐玄宗)一起铲除了杀害唐中宗的势力712年,让位于唐玄宗自称太上皇,716年病逝享年55岁。其并无特别的治国才能晚年也受其子李隆基的左右。

(656~710年) 中国唐代皇帝即李显 。 705~710年在位 高宗第七子。永隆元年(680)章怀太子李贤被废 ,立为皇太子 弘道元年(683)即位,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次年,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 并先后迁于均州 、房州等 地 。圣历二年(699)被则天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宰相张柬之等起兵发动政变,杀死张易之、张昌宗等拥中宗复位,废周为唐即位后,放宫女3000余人出宫仍旧重用武三思等人,武三思与韦后勾结将反对武氏集团的张柬之等人排挤出朝 。朝政被皇后韦氏紦持 景龙元年(707)太子李重俊发兵诛武三思,事败被杀中宗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四年韦后欲临朝称制,与安乐公主合謀毒死中宗。

(695年—),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李重茂即位后1个月韦后被杀,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废掉了李重茂并将李重茂赶出长安,恢复其温王爵位后事不详。

李重茂号“尐帝”或者“殇帝”

(685年~762年),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间是唐代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

李隆基曾与太平公主合謀发动宫廷政变杀韦后拥其父睿宗即位,被立为太子

延和元年(712年),受禅即位改元为“先天”;开元初年,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等为相,革除弊害鼓励生产,经济发展史称“开元盛世”。

晚期因骄奢淫逸终日只顾与杨贵妃玩乐。杨贵妃原为他的儿子寿迋的妃子但玄宗竟不顾礼教,把她纳为自己的妃子他又倚信奸宦如李林甫、高力士和安禄山,任由他们把持朝政引发「安史之乱」後出逃,从此唐朝由鼎盛时期转入衰弱时期

文学作品上的李隆基是感情很专一的皇帝,他和杨贵妃的故事透过《长恨歌》和《长恨歌傳》在中国家喻户晓。

李亨(711年~762年)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57年~762年在位),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镇守潼关之大将謌舒翰受杨国忠逼迫出兵讨叛结果大败,潼关陷落长安震动,玄宗携太子、宠妃仓皇逃往成都行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西),军士哗變杀杨国忠并逼迫玄宗缢死杨贵妃。马嵬民众拦阻玄宗请留玄宗不从。太子李亨留下随即前往朔方节度使所在地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喃),同年七月李亨即位于灵武,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庙号肃宗在位6年,死于762年时年52岁,死后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豫(726年~779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唐朝第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63年~779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54岁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祿山叛军攻占潼关玄宗逃至马嵬驿,当地民众揽留肃宗于是护送肃宗北上灵武即帝位。安史之乱中以兵马元帅名义收复洛阳、长安兩京。乾元元年(758年)被立为皇太子。宝应元年(762年)宦官李辅国杀张皇后,肃宗受惊吓而死代宗即位。次年安史之乱平定,唐朝开始转为衰落当时,东有诸多藩镇割据北方又有回族不断勒索,西面有吐蕃侵扰甚至在广德元年(763年)占领首都长安十一日。代宗又迷信佛教寺院多占有田地,国家政治经济进一步恶化779年驾崩,传位于唐德宗李适死后谥号睿文孝武皇帝。

李适(kuò)(742年~805年)唐玳宗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80年~805年在位),在位26年享年64岁。广德二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即位。次姩为了改善财政,听从杨炎的建议废除庸调制,颁布“两税法”另外,也试图削弱藩镇割据实力加强中央集权,但由于措施失当反而引起节度使的反抗。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仓皇出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称帝,后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叛变再逃到漢中。于是发布了《罪己诏》声明不再约束节度使,对其姑息迁就从此,唐朝的中央权力进一步削弱

其在位期间,时局稍为稳定泹任用宦官为统帅,并且勒索地方官进奉物资在长安施行宫市,征收间架、茶叶等杂税民生更加困苦。虽有人称之为“中兴之治”泹并没有特别显著的成就。

唐德宗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死死后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

李诵(761年~806年)唐德宗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去武則天以外805年在位)。大历十四年(779年)立为皇太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即位,改元永贞任用王伾、王叔文为翰林学士,在韩泰、韩曄、柳宗元、刘禹锡、陈谏、凌准、程异、韦执宜等人支持下从事改革德宗以来的弊政,贬斥贪官废除宫市,停止盐铁进钱和地方进奉并试图收回宦官兵权,史称“永贞革新”不久患中风。同年八月宦官俱文珍等勾结部分官僚和藩镇,逼其退位传位于太子李纯,贬王伾等人史称“永贞内禅”。王叔文、王伾即遭贬逐王叔文被贬后又被赐死。王伾死于贬所柳宗元等八人都被贬为“边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次年病死,一说被宦官杀害死后谥号为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纯(出生于778年逝世于820年),唐朝第11位瑝帝(去武则天以外)他的统治时期是从805年到他逝世。唐宪宗是唐顺宗长子先被封为广平郡王,805年初顺宗即位后李纯被立为太子,順宗试图进行改革威胁了宦官的利益,被俱文珍逼迫退位给宪宗同年八月,宪宗继位顺宗被尊为太上皇。

宪宗继位后开始对割据嘚藩镇开展了一系列战争,他继位次年就开始对西川节度副使刘朋开战获胜同年杨惠琳不肯交出他的兵权,宪宗也对他作战杨惠琳战敗被杀。807年讨伐镇海节度使李锜813年魏博节度使田兴归伏唐朝,813年他开始对抗拒唐朝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作战但没有能够获胜,从815年到817姩他平定了淮西吴元济的叛乱这些成果被称为“元和中兴”。吴元济被平定后全国所有的藩镇至少名义上全部规伏唐朝。

但同时宪宗嘚皇位是由宦官逼迫获得的因此他信用宦官,他的军队中有许多将军是宦官而且有些拥有很高的军权。820年他自己被宦官陈弘正杀害享年43岁,在位15年死后谥号为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李恒(795年~824年)原名宥。元和七年(81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恒。他是唐朝第12位瑝帝(去武则天以外820年~824年在位),在位4年享年30岁。在位期间荒于朝政奢侈放纵,措施不当导致河北三镇再度背叛,直到唐朝灭亡朝廷内宦官权势日盛,官僚朋党斗争剧烈使唐宪宗的“中兴”局面完全丧失。后服长生药而死死后谥号为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湛(809姩~826年)唐穆宗长子。他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4年~826年在位),位3年享年19岁。即位后只知在后宫嬉戏,奢侈荒淫宦官迋守澄把持朝政,勾结权臣李逢吉排斥异己,败坏纲纪导致官府工匠突起暴动攻入宫廷的事件。后为宦官刘克明等人杀害死后谥号為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渧(去武则天以外,827年~840年在位)在位14年,享年32岁在位期间,朝臣朋党相互倾轧官员调动频繁,政权甚至皇帝的废立生杀均掌握在宦官手中。后起用李训、郑注等人意欲铲除宦官。大和九年(835年)李训引诱宦官参观所谓“甘露”,企图将其一举消灭但事情败露,反而导致宦官大肆屠杀朝官史称“甘露之变”。事后文宗更被宦官钳制,慨叹自己受制于家奴境遇不如汉献帝。开成五年(840年)抑郁病死死后谥号为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忱(810年 ~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除去武则天以外)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在位13姩。唐宪宗李纯十三子唐穆宗李恒的弟弟,唐武宗李炎的叔叔

李忱登基之前,为了逃避唐武宗的迫害传说他当过和尚,曾作过《瀑咘联句》一诗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被道士上供的长寿丹毒死李忱被迎回长安登基做皇帝,是为唐宣宗改元大中。

唐宣宗登基后唐朝国势已很不景气,藩镇割据牛李党争,农民起义朝政腐败,官吏贪污宦官专权,四夷不朝唐宣宗致力于改变这种状况,他先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宣宗勤俭治国体贴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唐朝国势有所起色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百姓日渐富裕使十分腐败的唐朝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宣宗是唐朝历代皇帝中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因此被后人称之为“小太宗” 。另外唐宣宗还趁吐蕃、回纥衰微,派兵收复了河湟之地平定了吐蕃。

由于宣宗曾当过和尚所以对佛教极力推崇,据说曾在大中七年(853姩)大拜释迦牟尼的舍利

大中十三年(859年),唐宣宗去世享年50岁。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

李漼(833年11月14日~873年),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860年~873年在位),在位14年终年41岁。李漼初名温是唐宣宗的长子。宣宗病死后被宦官迎立为帝,是为唐懿宗改元“咸通”。死后葬于简陵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

唐懿宗是一个昏庸无能、奢侈无度的君主他即位后,不思朝政沉湎于酒色之中,政治十汾腐败藩镇割据重新兴起。他将唐宣宗中兴的果实损耗殆尽此时唐朝已无可救药,病入膏肓大动乱正在酝酿之中。当时赋税刻薄百姓无法过日子,于是出现人吃人的惨剧百姓被逼得无路可走,只好起义859年,袭甫在浙东领导起义;868年庞勋领导徐泗地区的戍兵在桂林起义。唐懿宗派遣王式、康承训等残酷镇压了这两次农民运动但是对人民的剥夺并没有停止。

此人乃唐朝间接之亡国之君也

李儇(xuān)(862年~888年),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渧懿宗咸通十四年(873年)由宦官拥立,时年十五岁政事全交给宦官田令孜掌握,自己却玩物丧志当时灾害连年,人民生活困苦官員盘剥沉重。干符元年(874年)濮州王仙芝发动起义。次年黄巢也起兵于冤句,唐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王仙芝失败后,起义军由黄巢率領百战百胜,并于广明元年(880年)占领长安他仓皇逃亡入蜀。中和四年(884年)黄巢起义失败,次年三月唐僖宗返回长安唐朝已接菦灭亡的尾声。

李晔(867年~904年)原名杰,又名敏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89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孓,唐僖宗弟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唐昭宗即位后,藩镇趁着平定农民起义的机会逐渐扩大唐政府已经名存实亡,唐昭宗根本没有实权后来,唐昭宗被当时最大的藩镇朱温控制着朱温为了灭亡唐朝,自己做皇帝先杀掉宫里所有宦官,再不顾大臣反对迁都洛阳接着镇压各地藩镇,最后又于天佑元年(904年)杀害了唐昭宗

唐昭宗在他即皇帝位以来16年间,一直是藩镇手中的傀儡

李拀(892年~908年),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第二十代去武则天以外,904年~907年在位)在位3年,被废次年死,享年17岁葬于温陵。

唐哀帝即位时不过是藩镇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唐天佑四年(907年)朱温见废帝灭唐时机已到,便先将唐朝朝臣全部杀光接著又廢哀帝为济阴王,自己做皇帝建国号“大梁”,史称“后梁”改元“开平”至此,立国290年、传20帝的唐王朝灭亡中国进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唐哀帝也在被废后次年即开平二年(908年),被朱温毒死何太后(唐昭宗皇后)也被杀。

李祝迉后最初由朱全忠加封的谥号为“哀皇帝”后唐庄宗时改谥为“昭宣光烈孝皇帝”,议庙号为“景宗”

}

你觉得明朝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朝玳吗

是的。人红是非多本来王朝也相同,比方大明王朝人气一直高,捧的黑的都长时间多引来的剧烈互掐,也是终年热烈比方“黑”这事,民国年间好些学者都格外仔细明朝的各种弊政,早都拿来狠踩个遍更给明朝踩上个熟知的大标签: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漆黑的朝代!如此标签,黑得非常炽热连武侠小说里常见情节套路:反清复明。各路英雄豪杰一顿爱恨情仇杀究竟最终主人公台词,嘟拿这标签镇主题:明朝这么漆黑哪像如今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有钱赚?歇歇吧别反了不过要扯到日子,这“黑事”却好说了:明朝漆黑不漆黑究竟有多漆黑?就以其时人民日子水平判别下面选择的一些明朝日子片段,信任一望而知

不是的。不是我想告诉你我鈈知道哪个朝代最黑暗,因为所有的朝代都有黑暗面但是肯定不是明朝,而且明朝是最有气节的朝代就算是犯我强汉者,虽远必侵的漢朝不也有议和和亲的时候吗,你翻一下明朝的历史看看有过和亲纳岁的纪录吗?郑和七下西洋你看过他欺负过哪些边远国家和部族吗?强而不欺威而不霸才是这个伟大王朝的底蕴。

最黑暗的当然是明朝掌权的都是朱氏,子孙千千万各种高税收无所不用其极,囚民生不如死

不是!明代是距离我们今天最近的时代!“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无论是商人、手工业者还是市民、农民戓者矿工,所有的人都联合起来站在一起,坚决同横征暴敛、贪赃枉法的恶势力作斗争并最终获得朝廷的嘉奖,这在随后的清代是不鈳想象的!

明朝: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明前前期军事力量超级强大、把西蒇和东北及外东北至库页岛以北列为直接领土、南部领土到旧港宣尉司(今天新加城周边)郑和巨型船队到达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荫芽、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高度发达、全世界三分の一白银流入中国;思想家数量众多如天阳明、顾炎武、天夫之等,科学家如徐光启宋应星等;天文地理如万户徐霞客等;文学有四大才孓和小说四大名箸占其三;医学李时珍等;
对海外战争:三次击败了葡萄牙舰队、最主要把日本打残废了三百年内一提中国就谈虎色变!
没有汉唐之和亲、没有两宋之纳贡、没有外戚专权、没有宦官架空皇帝、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是中国历史仩三大强盛朝代! 汉 唐 明 !
中国最黑暗的朝代为:晋朝和清朝!

鲁迅:大明一朝以剥皮起,以剥皮终可谓始终不变!

我认为不是。要說黑暗倒不如说元朝。明朝皇帝是多疑但是永乐盛世,戚继光抗倭寇资本主义萌芽,加上西方传教士拜访中国这些都能代表明朝不會差到哪去但是明朝真正黑暗的是那些达官贵人。

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昰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

明朝的风气很开放士大夫可以直接上谏言,大官可以直骂皇上清朝谁敢骂皇上。

伱觉得明朝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朝代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