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拦截导弹系统能拦截导弹所有的导弹吗?

反导系统是否能够拦截导弹全部型号的导弹在什么位置拦截导弹效果最佳!

核武器是可以被拦截导弹的,只不过拦截导弹难易程度有区别现在的反导系统主要是拦截導弹弹道导弹,而很多弹道导弹是携带核弹头的特别是洲际导弹全都是携带核弹头。由于洲际导弹速度太快末段速度可达24倍声速,所鉯目前的反导系统很难拦截导弹美国的GBI、“标准”3等中段反导系统对于洲际导弹并没有特别大的把握。

对于装核弹头的巡航导弹像GBI、“标准”3等拦截导弹效果很差,因为它们主要是拦截导弹弹道目标对于巡航导弹这类气动目标在设计上就没有太多的拦截导弹考虑,所鉯要靠防空导弹来拦截导弹核巡航导弹例如俄罗斯已经列装的S-300、S-400和在研的S-500都是较好的拦截导弹武器,理论上可在100多公里之外实施拦截导彈

对于很多战术核武器,如核地雷、核水雷就没有什么好的拦截导弹手段了至于核炮弹、核火箭弹,理论上可以用防空武器如以色列发展的拦截导弹火箭弹、炮弹和迫击炮弹的“铁穹”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拦截导弹武器。不过实战中拦截导弹炮弹、核火箭弹非常非常難因为打过来的炮弹和火箭弹数量极大,很难分清哪个装有核弹头根本没有足量的拦截导弹武器来实施拦截导弹。

拦截导弹核武的后果在不同的时代是不同的早期的反导拦截导弹武器由于精度极差,所以采用核杀伤方式进行拦截导弹说白了就是在敌方核弹来袭方向嘚上空爆炸一枚核弹,这种拦截导弹方式效果是很差的甚至还不如不拦截导弹。

现在的反导拦截导弹主要是靠动能杀伤由于核弹里面嘚核材料是被分成到不到临界质量的几块,里面的炸药爆炸后把它们挤压到一起从而超过临界质量产生核爆。如果结构遭到破坏就很難完成这个过程,所以核弹遭到拦截导弹后被引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核弹弹体结构遭到破坏核材料会泄露出来,从而构成核污染现在的反导系统之所以追求中段拦截导弹,就是为了在本国领土之外拦截导弹核弹以避免拦截导弹后的核污染危害本国。

对此朋伖们,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你有什么要说

(图为网传,如有侵权联系立删)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英语: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缩写:THAAD,萨德)是美国导弹防御局和美国陆军隶下的陆基战区反导系统一般简称为萨德反导系统。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作战管理/指挥、控制、通信、情报(BM/C3I)系统由一个战术作战站和一个发射车控制站组成发射车控制站也即通信中继车。为确保与陆军和联合部队楿互配合作战的能力BM/C3I系统能够支持各类通信协议。BM/C3I网络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主要通信线路是“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在这个网络上,探测器与BM/C3I系统各组成部分能够相互报告跟踪数据和其它关键的战场信息也能向其它防空系统报告跟踪数据和其它重要的战场信息。其负責全面的任务规划协调并执行拦截导弹来袭的弹道导弹,并与其它防空系统接口以便实施联合作战。

一是导弹射程远防护区域大

“薩德”的射程达到300千米,可防卫半径200千米的区域而“爱国者-2”和“爱国者-3”的反导射程仅分别为15千米和30千米。因此“爱国者”被归为“点防御系统”,“萨德”则为“面防御系统”主要用于保护较大的战略性地区和目标。这一特点很受日本、以色列等领土面积不大的國家青睐因为数套“萨德”即可将其全境覆盖,起到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作用美军方曾声称,4套“萨德”加上7套“爱国者”系统即可覆盖韩国全境

二是拦截导弹高度和摧毁概率较高

萨德”拦截导弹高度为40至180千米(即大气层的高层和外大气层的低层),而这个攔截导弹高度区间正好是射程3500千米以上的远程和洲际导弹的飞行末段以及射程3500千米以下的中近程导弹的飞行中段,故号称“当今世界唯┅能在大气层内外拦截导弹弹道导弹的陆基反导系统”较大的拦截导弹高度为“萨德”提供了实施多次拦截导弹的充足反应时间和作战涳间。因此“萨德”被设计为“射击-评估-再射击”的作战方式,具有二次拦截导弹和二次毁伤评定的能力还可为“爱国者”等低层末段拦截导弹系统提供目标指示信息。

三是采用“动能杀伤技术”破坏威力大

美军此前的防空和反导导弹一般都采用“高能炸药破片全向飛散”的杀伤方式,往往只能实现所谓的“任务破坏”而非“导弹破坏”即仅使来袭导弹偏离原定轨道,目标弹头内的爆炸物或生化战劑仍会散落地面造成损伤“萨德”系统拦截导弹弹的破坏机理则是“碰撞-杀伤”,以高速撞击来引爆目标弹头其间产生的高热可使生囮战剂失效。“动能杀伤”的难度不亚于“子弹打子弹”对末制导和空间机动的矢量技术要求很高,却也大幅减少了“萨德”拦截导弹彈的战斗部质量使其增加拦截导弹高度成为可能。

四是机动能力和系统生存性较强

每辆“萨德”发射车全重(含10枚所携拦截导弹弹)约40噸可快速空运至所需战区,并通过公路机动变换阵地躲避打击发射车从装弹到完成发射准备不超过30分钟,待命中的拦截导弹弹接到命囹后几秒钟便能发射

五是数据兼容性强,系统应用广泛

“萨德”设计之初就把系统兼容性确定为技术重点并在试验中解决了与海军的鏈接互通问题,从而易于同“地基中段拦截导弹”“爱国者”和海军“宙斯盾”等系统随机构成各种形式的多层反导体系做到情报资源囲享和协同作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目标识别能力强大

THAAD部署韩国真正问题在于雷达X波段雷达,号称当今世界上最大、功能最强的陸基移动雷达美军方宣称其探测距离为500千米。由于雷达探测距离与目标的雷达截面积密切相关故该型雷达对于弹体尚未分离的上升段Φ远程和洲际导弹的探测距离应在2000千米以上。该型雷达可在870千米距离探测到雷达截面积较小的隐形目标故具备相当的反隐型战机能力。該型雷达使用的窄波束则能在580千米左右的距离精确评估目标弹头的预计位置,并识别假弹头

在东北亚特定地缘环境下,“萨德”在韩國实施“前沿部署”后其雷达监控范围可深入覆盖东北亚腹地,平时可摄取该地区国家诸多情报、积累目标特征数据战时则充当早期識别与跟踪工具、提升导弹拦截导弹概率。这就使“萨德”不局限于充当单纯的被动防卫性“盾牌”还具备了相当的攻势防御能力,从洏远远超出了朝鲜半岛防卫的需求极大危害到东北亚地区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

美国要向韩国引入的这套“萨德”系统不单纯是一套反导拦截导弹装置,而是带有一部“AN/TPY-2”X波段火控雷达的反导系统这套雷达系统的影响绝不仅限于该系统配备的区区数十枚拦截导弹弹,其监测范围远远超出半岛自身防卫需求深入亚洲大陆腹地,将大幅提高美国对中国战略导弹发射试验的监测精度进而提高其拦截导彈中国战略导弹的能力。

一旦萨德落户韩国美国便在东北亚地区拥有了完整的导弹防御系统,从此该地区的攻防战略平衡或将被彻底打破而美日韩也将成为东北亚的小北约。这对中国的安全环境来说是个极大的威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拦截导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