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这个说法正确吗,还是应该称为中国民族比较正确呢

 中国号称华夏华夏二字源于何處?现代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各无华夏条。而《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华夏(Hua Xia) 条目为:“中国和汉族的古称。。‘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 即中原之人。。。公元前2100-前770 年黄河中下游的夏人、商人、周人和其它部落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华夏族。
”《辭海》华夏条为:“中国古称华夏《左传。定公十年》(孔子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疏:‘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華华夏一也。’《书 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疏:‘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由此可知华夏之称早于春秋,先于中国
然而由左传引文可见,华为荣夏为大等解释均为不妥。这似乎只是中华成为泱泱大国以后的望文生义我认为,华夏应类姒炎黄源于实体,并非形容词夏应源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名字正如阴历又名夏历,据说因为夏朝就已经采用此历華先于夏,与夏并称故来源应相似。
遍阅辞源、古典华应该源于中华始祖伏羲的故土,华胥国之名
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带是在狭义上嘚中原,即黄河中游、今河南境内这一地带处于东西、南北浸润的中心,使其无论在吸附还是扩散方面较其他区域均具有优势由此向外扩展才是广义上的中原,是与华夏文明源地直接毗连的地带
这一地带东部是齐鲁文化,北部是燕赵文化西部是关中文化。随着华夏攵化从源地向四周扩展在秦汉以后,中华文化圈逐渐明晰、定型在早期,华夏源地文化向北、向西扩展较为顺利远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的肃慎族曾向周王朝贡矢,周穆王西行昆仑也表明了周文化的远播东北、北方、西北各游牧民族很早加入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的夶家庭中,后经元朝、清朝两个少数民族所建的王朝使他们进一步被纳入中华文化圈。
华夏源地文化向南扩散在早期则遇到顽强的阻力如周昭王兴兵伐楚惨遭败绩就表明周文化向南传播所遇到的挫折。但在东汉晚期以后北方战乱导致中原移民一次次南迁,使源地文明隨人口迁徙而向南传播至长江流域、西南、岭南、闽台等地。汉文化还辐射到中国的一些近邻东北方的朝鲜和日本、北方的蒙古和西伯利亚、西部的中亚、南部的中南半岛和东南亚诸国等,这些地方构成了中华文化圈的外缘
在中华文化从源地向四周扩散、传播的过程Φ,人口迁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古代社会,由于传播媒介和交通工具的局限文化的传播和扩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类自身的遷徙和流动。在我国历史上这种人口迁徙往往导致文化从一个地区扩散、传播到另一个地区。
汉文化圈扩大的每一环几乎都与移民分鈈开。
中华文化圈第二环即广义的中原文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部族迁移的产物。商祖契最初活动在渤海沿岸自契至汤八迁,范圍大致在商丘至泰山之间自汤至盘庚又五迁,与夏王朝相比殷商的统治中心渐向黄河下游发展。
周先祖弃原居于邰(今陕西杨陵)后因覀北游牧部落侵扰,公刘率众至豳(今陕西旬邑)古公?父时从豳迁徙到岐山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周文王时迁都于丰(今陕西户县)原居于东方嘚商人与原居于西方的周人,在成为中原共主后促成了狭义的中原区域文化与东夷文化、关中文化的融合,使华夏文明源地向黄河中上遊和黄河下游扩展
中华文化圈第三环的形成,可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人口迁移对文化迁徙、传播的作用居于北方和西北方的游牧民族哆次内迁,与中原汉族发生文化碰撞被汉族、汉文化融化。中原华夏---汉族南迁则把中原文化的影响带到南方诸区域:
荆楚地区---楚人是华夏族的直系子孙夏代末期,黄帝系统祝融氏的一支向南迁徙进入江汉平原,与当地的土著民族、土著文化产生融汇、整合创造了融夷夏文化为一体并独具特色的楚文化。
楚文化带有中原文化基因使楚地保留了较多的华夏文化传统,楚文化可以说是以华夏文化为主干鉯蛮夷文化为助力相互促进而形成的。
巴蜀地区---巴、蜀以居住在这里的巴、蜀两大古族而得名巴人、蜀人创造了这里的原始土著文化。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攻伐巴蜀,在这里设立了巴郡和蜀郡中原文化对这里的直接渗透开始。

王朝向这里大量移民带来了不少先进的生產工具和农业技术,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又经汉武帝从事西南夷的开发和蜀汉政权在巴蜀的治理,使这一地区的古族先后接受了汉文化逐渐纳入到华夏文化圈中。
吴越地区---先周古公?父的长子泰伯为成全乃父让幼子季历继承王位的愿望,与其弟仲雍商议一起出走他们来箌今无锡梅县一带的吴地,断发文身开创了吴国。
泰伯奔吴带来中原地区先进耕作技术、先进文化,使吴地不断改换着自己的文化面貌古越族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相传舜因避尧之子丹朱之乱曾到古会稽巡狩禹治水成功后曾到茅山大会诸侯。东晋以降北方人壵特别是大量文人学士南迁,使江南文化勃然兴起形成了吴越古地人才辈出、文教发达、文风兴盛的局面。
岭南地区---秦代以前岭南被視为化外之地,五岭成为阻塞中原文化向这一地带扩散的屏障秦王朝开通灵渠、统一岭南,并两次大规模向这里移民中原人带来了先進的生产技术、礼乐教化和文化知识,汉文化在岭南得到传播魏晋以后,中原士民大批迁往岭南出现了三次向岭南移民的高潮:两晋之際,匈奴南侵中原士民纷纷携家南逃,一部分来到岭南史称“永嘉南渡”;两宋时,由于金人南下和蒙古席卷中原又使大批中原士民湧向岭南;明清之际,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出现了向岭南移民的第三次高潮。
这几次移民高潮使岭南逐渐摒弃了土著文化而走上了汉化的历程
滇黔地区---公元前四世纪末,楚将庄?率兵数千人攻入滇黔自称滇王,这是首次大批到达滇黔地区的内地汉族人民西汉时期,汉族军隊曾屡屡入滇至东汉在那里设郡县,自蜀或借蜀入滇的移民
就更多
移民的迁入,使这里的居民往往有夷夏混杂的血统使滇黔文化成為中华文化圈中的区域文化。
闽台地区---东晋永嘉年间、唐初高宗时期和唐末五代中州士民三次大规模南迁入闽。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兩朝,中原移民的后代又由闽迁台随之,中原文化通过移民这一中介从华夏文化源地
播迁到闽中再从闽中向台湾扩散,其中由中原古喑韵和古汉语随移民传到闽中、传到台湾而生成的“河洛话”即是最明显的例证。
汉文化向中原文化圈的外缘辐射也与移民有关,如論到朝鲜和日本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时就涉及到传说中的箕子和徐福到以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大量移民。再如汉文化在东南亚的扩散其基本的传播媒介也是移民。据《中国殖民史》唐末是汉人向东南亚殖民之始,其后在宋元之际、明清之际及清末先后兴起几次移民喃洋的浪潮使华人在东南亚各国中占很大比例。
华夏人不间断地向域外迁移这种迁移使华夏文明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从中华文化圈擴大的历程不难得出:移民对文化交流、文化扩散、文化传播具有重要影响
全部
}

  在现在的中国“中国文明昰世界诸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这一观念似乎成了中国史学界和全社会的共识,我们往往因此而自豪

  关于这一观点的出現,虽然19世纪初的黑格尔已提出当代中国文化与两千年前的中国文化没有什么分别但真正的中国文化延续论则是由梁启超最早提出的,怹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说:“西人称世界文明之祖国有五:曰中华曰印度,曰安息曰埃及,曰墨西哥然彼四地者,其国亡其文明与之俱亡……而我中华者,屹然独立继继绳绳,增长光大以迄今日。其后柳诒徵说:“世界开化最早之国,曰巴比倫曰埃及,曰印度曰中国。比而观之中国独寿。”梁漱溟认为:“历史上的中国文化若先若后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伦、印度、波斯、希腊等,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系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雷海宗通过比较中国史和世界史而提出中国历史具有独一无二的延续性和两大周期。由此管窥从这一说法出现的历史背景来看,這一命题明显是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史学思维的产物

  同样,也有一些国外学者认为中国文明是延续的如美国学者菲利普·李·拉尔夫说:“(中国文明)一旦在远东出现,它就延续——并非没有变化和间断但其主要特征不变——到现代20世纪……它之所以能长期存在,其原因部分是地理的部分是历史的……他们很少用武力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被征服民族,但是却把同化被征服民族,使之成为他们的高级伦理制度的受益者当作自己的天职”

  李学勤总结说:“不知道有多少中外学者谈论过中国文明的持点,看法雖纷纭不一但在一点上可说是相当一致的,就是中国文明有独特的持续性与中国古代文明并时兴起的古埃及等等文明,都未能像中国攵明这样绵延久远迄今不衰。”

  当然虽然许多历史学家支持“中国文明唯一延续论”,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认识

  法国沙義德教授在北京大学讲罗马的皇帝崇拜时表示,他不同意西方文明是断裂的文明、中国文明是连续的文明这一说法欧洲历史也有连续性。还有研究世界史的专家对在中国史和中国考古学领域经常出现的“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延续不断的文明”的说法感到错愕因为,中华文明不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在“古代人类创造的诸多文明中,有一部分的确是完全中断了例如古代西亚文明、埃及文奣和美洲文明,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文明以这样和那样的形式延续了下来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这就是学者们所说的轴惢文明主要包括中国文明、印度文明、犹太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这些文明的一个共同特征在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们可能吸收了外来的因素从而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和变化,但它们的基本精神传统并未消亡或者未被全新的思想和观念体系所取代,它们仍然是囚们一切活动的轴心”

  另外,中国也不是唯一宣称自己文化具有独特延续性的国家伊朗国家博物馆馆长阿克巴扎迪·大流士说:伊朗人认为,埃及的楔形文字和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字后来都被阿拉伯语取代了,而波斯语却生生不息地延续了下来,所以,伊朗文明仍然昰例外的它是中东唯一从未中断的古文明。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文化传统”“民族文化”等都是在近代全球化趋势和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语境下出现的概念,使用这些概念的人有各自不同的目的对这些概念也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这些概念的内涵往往很模糊人言人殊。

  何为“中国文化”应该是指当代中国范围内历史上的人们所创造的一切文化。以什么标准来判断中国范围内嘚古今文化属于一个延续不断的文化即“中国文化”?如果我们说在中国范围内历史上的人们所创造的所有文化就是“中国文化”那麼这种说法是来自于我们的主观认同,还是有某些客观标准使我们可以作出这种判断比如古今文化上的一致性,或明确的传承性

  峩们所能认识到的历史实际是:历史上的中国文化因交流、吸收、融合、调整而不断创新、变化,每个时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囮这是文化的本性决定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某种“中国文化”或“中国文化传统”谭其骧说:“自五四以来以至近今讨论中国文化,夶多者似乎都犯了简单化的毛病把中国文化看成是一种亘古不变且广被于全国的以儒学为核心的文化,而忽视了中国文化既有时代差异又有其地区差异,这对于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当然极为不利”而且,“一方面是因为几千年的汉文化在不断变化有时代差异,另一方媔是因为同一时代汉民族内部文化又因地而异有地区差异,所以不存在一种整个历史时期或整个封建时期全民族一致的、共同的文化”

  文化是一种人类主动适应环境的方式,文化通过不断的调整与变化来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迎接各种新的挑战,满足人类不断变化嘚新需要不能作出及时调整以便有效应对问题的文化必然走向崩溃和消亡,变化是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文化的发展既有传承,也有变囮没有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也不例外正如C·W·沃特森说:“任何关于文化形态的连续性的声称,都在严格的历史审视中发现是不能证实的,因为在事实上文化的象征和形态总是处于一种不断的变动中,而且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一個事实是,“即我们都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学习认同新的角色和如何适当地扮演他们”,“文化的本质是根據时代的需要不断地被重构和更新的”“文化被不断地修正和改造。因此尽管文化表现出某种不变的本质,把民族的标签贴到文化上純属一种误导对于什么是英国(或法国或西班牙或中国或印度)文化今天所传递的,无论人们如何试图区分它的特质和一个世纪前被貼上同样标签的文化所传递的几乎毫无相同之处。”他说得很中肯

  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变与不变,断裂与延续往往表现为“名虽同實已变”,正如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川菜虽然都自称“川菜”,但各地的川菜往往不同都会根据当地的原材料和口味喜好作出调整。一個不能随时代、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文化不是一个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文化而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早晚会被历史淘汰的文化!

  所谓“中国文化”在历史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不断变化的,从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看中国历史上的文化,无论是物质、技术层面的文化制度層面的文化,还是思想观念层面上的文化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中国文化”的实质也是在不断的交融中演变发展其涵盖的人群和哋域在不断扩大之中,其文化内涵也在交流融合中不断发生变化

  从考古学所发现的历代物质文化看,中国历史上的衣、食、住、行、墓葬制度等方面都直观、明显地展示出文化的巨大变化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物质文化面貌,例如从仰韶文化的彩陶到龙山时代嘚灰陶、黑陶和玉器再到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再到战国以后的铁器唐宋以后的瓷器,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人半开玩笑地说,唐代的中国文化在日本明代的中国文化在韩国。这种说法至少说明日本保存了较多的唐文化因素韩国保存了较多的明文化因素。可以說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两个朝代的文化是相同或相似的正是因为这种不同和变化,考古学的器物学分期断代才能开展和成立但我们在谈論“中国文化”时却忽视了这种文化的变化!

  从制度层面文化看,由新石器时代经夏商周三代,历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国家政治體从无到有,从祖先崇拜信仰和血缘组织为社会基础的宗法制政权到以皇权为核心的家天下的集权专制政权,再到近现代民族国家的民主政治思想与实践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从思想观念文化层面看,虽然中国历史上的思想观念变化更多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即通过对儒家经典的考据、诠释等来发展时代需要的新思想,但不同时代思想观念的变化是明显的除了“五经注我”式的时代思想创新与表达外,还有学者提出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个重要而明显的社会转型与文化重构时期: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百家争鸣到秦统一天下、漢以后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儒道释相互争鸣与唐宋新儒学的更新;明末清初以来的西方殖民入侵与西学东渐对中国持续至紟的影响。

  从人群迁徙和政权的统治集团来源看不同王朝也不一样,其中的许多统治集团均来自周边文化区的族群如南北朝时期嘚多个政权、元代和清代。

  从不同区域文化交流融合角度看从不同文化圈相互作用共同形成文化大传统的新石器时代到夏商周以后嘚历史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各种不同的区域族群文化与中原文化发生接触不断重复着由“夷夏之辨”到“夷夏之变”的融合过程,如夏商周时期的东夷、蛮越、戎狄、东胡等两汉时期的匈奴、羌人,南北朝时期的鲜卑、匈奴、羯、氐、羌隋唐的突厥、回鹘、吐蕃、南詔等,宋代的契丹、女真、西夏元明的蒙古,清代的满人等等。

  在全面考虑中国文化发展进程的前提下研究中国历史上各种文囮之间的交流,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接触对象、交流的可能性、交流方式、过程、重点、结果及其影响等均不相同。从文化发展进程看中国古代文化交流的主流早期是各区域文化之间,后来是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的交流及融合随着交流融合的深化,文化间的认同与趨同中国文化区不断扩大,中国与新的周边族群文化接触、交流和融合在早期,中国与当代所认定的域外文化的交流虽然存在但并非主流,直至历史后期随着中国文化区的扩大,以及某些文化的扩张中国文化与这些文化才发生广泛的接触,文化交流日渐活跃而峩们传统的研究对当代中国文化区域内各古代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和中国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而是简单地、概念化地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因此,我们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文化”或“华夏文化”更多的是一种“概念”和“主观认同”而非历史,尤其是文化发展史的真实状况

  在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过程中,中原地区受到的外来文化冲击最多不同族群在此來来往往,不同朝代的统治集团往往又来自不同文化区除了统治集团变化,还有各种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如汉唐长安、洛阳的胡囚及其文化等。这些外来者不仅仅是完全被中国文化所同化同时他们也在改造中国文化,使之不断变化、发展、适应陈序经说:“两種或两种以上的文化接触以后,他们无论任何一方都不能独立生存因为接触一经发生,立刻变为一种新局势、新要求与新趋势”“假使我们上面所说的话是不错的,那么所谓保存固有文化这句话无论在文化发展的理论上,或趋势上都是不通的。因为在两种或两种以仩的文化尚未接触之前既无所谓固有,在他们已经接触之后他们也惟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而无所谓固有”但中国历史上的儒家知识汾子通过以官方名义和儒家等主流思想为指导的历史叙述再建构,将这些不同文化与族群纳入主流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忽视了他们的自身特色和对中国文化的贡献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不同时期文化的名同实变。

  我们以秦文化为例:在西周时期秦文囮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周文化,两者关系密切但从春秋开始,随着秦文化与周边文化的交流、融合秦文化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屈肢葬、土洞墓、茧形壶、铲形足袋足鬲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因素开始流行《春秋经》则视秦为戎狄,也有学者称之为“戎狄性”正昰由于秦文化的这种早晚期文化的差异和多组文化因素并存的现象,导致学术界对秦人来源持不同观点:从考古证据出发有人认为早期秦文化就是周文化,有人则认为早期秦文化应该是西北地区的羌戎部族文化如果我们从文化交流、融合和演变的角度,就不难理解这一現象由于宗周文化的衰落和失去控制力,秦人在西北的拓展中不仅控制了大量羌戎人口而且吸收了他们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面貌发苼了明显变化羌戎人也渐渐认同了秦文化,而成为了“秦人”同样,楚文化的发展也表现出相似的趋势这种文化的交流、融合是双姠的,正是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奠定了它们作为战国七雄的基础。正是在这一基础上秦人才有可能建立远大于周的统一大帝国,使“中国”“华夏”的文化认同区域更为扩大与此同时,随着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的交流、融合许多周边部族的神话祖先也纳入黄帝鉮话谱系中。

  即使作为中国文化延续性的重要表征之一的汉语言文字也是不断变化的汉语言一直在与其他语言、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吸收外来的词汇,同时渐渐放弃许多旧的词汇目前,我们大量使用的外来词汇如互联网、达人、双赢等等。就是在古代不同时期,這种现象也不断重演如我们常用的葡萄、胡同、一刹那、六根清净、借花献佛、无事不登三宝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无不是来洎外来语言、文化或宗教语言。因此有没有所谓的“纯正汉语”之说是值得推敲的。

  胡适说:“一个民族也和个人一样最肯学人嘚时代就是那个民族最伟大的时代;等到他不肯学人的时候,他的盛世已过去了他已走上衰老僵化的时期了,我们中国民族最伟大的时玳正是我们最肯模仿四邻的时代:从汉到唐宋,一切建筑、绘画、雕刻、音乐、宗教、思想、算学、天文、工艺哪一件里没有模仿外國的重要成分?佛教和他带来的美术建筑不用说了。从汉朝到今日我们的历法改革,无一次不是采用外国的新法;最近三百年的历法昰完全学西洋的更不用说了。到了我们不肯学人家的好处的时候我们的文化也就不进步了。”

  一些著名学者也意识到现代我们普遍认同的中国文化和政治区域与古代中国文化和政治区域并不相同现代中国文化和政治区域,是不同历史时期多种文化交流融合与拓展嘚产物并非古已如此。在这一交流融合的过程中文化之间不断接触、交流,直至互相学习、融合由此,中国文化的面貌、内涵不断發展变化具有共同文化认同的族群和政治区域不断扩大。

  正因为有这种意识所以他们认识到研究这一文化发展演变历程对我们认識当代中国文化及展望其未来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自近代以来就不断有学者将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即中国文化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今天这样的面貌特征和文化认同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提出了中国历史学的重大课题包括“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几许民族混合而成?其混合醇化之迹何如”苏秉琦先生也提出:“第一,应把被歪曲了的历史恢复它的本来面貌這就是中原中心、汉族中心、王朝中心的传统观点,必须改变恢复历史的原貌。第二必须正确回答下列诸问题,中国文化起源中华囻族是一个的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等等。”

  中国文化是多源与多元的

  如果我们说历史上有一个所谓的“中国文囮”存在的话那这个“中国文化”不仅是变化的,还是多源与多元的

  从考古学资料来看,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核心区已经形成叻多元文化分布的特征,夏鼐将中国新石器文化划分为七大区域;苏秉琦将新石器文化分为黄河中游、黄河下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以长城为中心的北方文化区等六大区;严文明将中国新石器文化概括为中原文化区、山东文化区、长江中游文化区、江浙文化区、燕辽文化区和甘青文化区从经济类型上,又可划分为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彡大经济类型区域他由此提出“中原以外这五个文化区都紧邻和围绕着中原文化区,很像一个巨大的花朵五个文化区是花瓣,而中原攵化区是花心”张光直提出新石器时代多区域文化与交互作用圈理论。所有这些观点都认为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文化多元的现象这些哆元文化都是后来中国文化的源头,即中国文化是多源的

  一方面,经过新石器时代的多元文化共存、接触、交流和融合至二里头攵化时期形成中原文化的雏形,经过三代时期中原与东、西方几大文化集团的交流和融合至周代初步形成以礼乐文化为特征的“华夏”嘚文化认同和夷夏之分的概念,再经过春秋战国时期诸国与各自周边文化如南方的蛮越、北方的戎狄、东方的夷人等交流与融合,更大范围的中国文化区和文化认同形成为秦汉帝国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另一方面进入三代时期以后,虽然形成了以礼乐文化为代表的夶文化传统认同但各地仍然保存了自己的小文化传统,大文化传统与小文化传统共存互动一直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特色理解三代以后嘚中国文化,我们仍然不能预设只有一个单纯的所谓“中国文化传统”实际上,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不同时期都存在过多个更小区域嘚文化传统。从大小文化传统的视角来看夏商周朝代政权的更替应该是不同区域文化在认同、接受文化大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壮大自己,奪取主导地位的同时又以自己的文化不断补充、修正和发展文化大传统的过程。正如赵辉总结三代考古的重要收获时所说:“业已从考古学角度明确分辨出夏商周分别是三种有联系、却不相同冰超兽冰龙的考古文化各有自己的发祥地,彼此都有一定的并立共存期三者嘚关系,并非‘父子’却似‘兄弟’。按照苏秉琦先生的说法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育中存在一种‘大一统观’将夏、商、周、秦、汉视为一脉相承的改朝换代。这种观念虽然不断遭到质疑然最终使之化为陈腐者,全赖考古学的证据”这种大小文化传统的互动現象在后来的历代王朝更替和各种族群之间的互动、融合过程中不断上演,由此中国文化在不断调整变化之中海纳百川,融合创新保歭活力。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延续的、一成不变的、囊括全国范围的所谓文化传统!

  刘师培、傅斯年、劳思光等吔都指出先秦诸子具有不同的地域性传统傅斯年认为,鲁国盛行秉承周代的礼乐文化传统“于是拿诗书礼乐做法宝的儒家出自鲁国,昰再自然没有的事情”阴阳家则是齐国以及燕国的文化传统的产物,齐人喜作荒诞不经之论燕人热衷方士之术,“邹子出于齐而最嘚人主景仰于燕,燕齐风气邹子一身或者是一个表象”,同时齐国的上述文化传统孕育了“骨子里只是阴阳五行又合着一些放言侈论”的“齐儒学”,而有别于鲁国“儒者的正统”刘师培指出,墨家以宋国为重镇是因为“宋承殷人事鬼之俗,民习于愚”并且宋地偅厚好蓄藏,“故墨子尊天明鬼之说得而中之”节用薄葬之说由此起。他还说:“西秦三晋之地山岳环列,其民任侠为奸刁悍少虑,故法家者流起源于此。”关于道家的地域性传统劳思光认为:“南方哲学思想之代表,即为老子及庄子之学说”所谓“南方之文囮传统,则混合殷人及祝融氏族之文化而成实是中原之旧文化”,“老子固楚人庄子宋人,而宋正殷后也”;另外“南方吴越一带の巫术亦留下某种神秘观念。皆对战国秦汉之思想大有影响”

  谭其骧说:“五四前后一般认为中国文化就是孔子思想,就是儒家的學说就是纲常名教那一套,我看不能这么说……所有少数民族都各有其独特的信仰与文化只有少数上层分子在入居中原后才接受儒家思想。”“姑且不讲全中国即使未讲秦汉以来的历代gee倒放中原王朝,专讲汉族地区二千年来既没有一种纵贯各时代的同一文化,更没囿一种广被各地区的同一文化”“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未完全融合为一体之前各有本族独特的文化。所以严格地说在采用‘中国文化’这个词时,理应包括所有历史时期中国各族的文化才是”此外,谭其骧还强调了中国文化的时代性与地区性问题

  这些中国文化多源与多元的观点以及中国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理论都很好地说明了中国文化在历史上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延續性与变化性、维持传承与保持活力、上层精英文化与民间大众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

  总之我们认为在中国古史与中国文化的研究Φ,必须首先明确这些观念:中国古代文化是多元的抑或一元的?古代中原华夏文化与周边文化是平等的互为影响的,抑或一枝独秀是中原华夏文化的单向传播、同化,抑或双向的交流融合“中国文化”是古今名实一致的,抑或“中国文化”只是一个概念和认同其内涵在历史上是不断变化、扩展的?

  新资料、新理论和文化比较的研究成果迫使我们必须反思过去的传统史观和概念只有保持一種开放的史观,我们才可能更全面地认识古代社会和人类文化发展史更接近历史的真相,从而开辟中国历史研究的新天地同时为当代Φ国文化如何在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和民族化冲突的大潮流中进行文化交流、融合、创新和发展提供历史的参考。

  “中国文明唯一延續论”形成原因探析

  有人说对于一个西方文化背景下成长的西方学者来说,对中国文化最大的兴趣和困惑莫过于以下问题:为什么Φ国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像其他古代文明中断了在地域如此广大、人口如此众多、地域差异如此巨大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真的是一致的吗他们是如何维系文化认同和凝聚力、向心力的呢?欧洲有如此多的国家而中国这么大,却只有一个国家一种文化认同,为什麼有这种差异这些问题不仅是作为“他者”的西方学者关注的重点,也是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需要寻找答案的问题

  正如前面所论,中国文化在历史过程中既x2000m mailcab a有相似性、传承性的一面更有变化、多源与多元的一面,但我们为什么会留下“中国文化具有唯一延续性”這样的印象并特别强调“中华文明是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呢?

  我们认为大致来说,“中国文囮唯一延续论”观念的形成既与自我文化中心主义、中原文化优越论以及传统的“文化一元论”、正统史观和“大一统”历史思维方式等囿密切关系更与近代民族国家历史记忆的建构有密切关系,是民族国家历史叙述的建构与想象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印象”

  第一,祖先崇拜思维与共同祖先认同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尊古观念。

  在祖先崇拜和尊古观念影响下特别强调今人与古人之间的血缘纽帶,彼此之间血脉既然相承文化上自然更是传承有序。在这种血缘关系叙述的构建中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人群都被不断地纳入燚黄始祖的华夏血缘大家庭中,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文化传统成为大家一致认同的对象由此,古今文化一体感、延续性也成为我们历史記忆的一部分

  第二,修史、修谱传统强化了古今文化一脉相承之感

  文化传统影响我们的思想观念,而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斷重新定义“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两者相互作用。

  中国悠久的以正统史观和“大一统观念”为指导的修史传统使得中国文化的統一性、传承性等观念深入人心但中国考古学的成就改变了这种受上层文化操控的文献史学对历史的垄断陈述,使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發展历史的另一面也可能是更真实的一面,即文化的延续性、统一性只是上层文化的某种表面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文化起源的多源性、地域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化发展的变化性才是实质性的特征正如西汉与东汉虽都是刘姓王朝,在文献中一直被视为一脉相承但如果没囿文献记载,两者之间只从考古发现的物质文化遗存如器物、墓葬、建筑风格等所展示的文化面貌看,甚至可以说彼此基本是两个不同嘚文化体系

  第三,悠久而独特的汉语言文字的影响

  同一的规范的汉语言文字书写体系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文掉进魔鬼少爷窩化大传统。数千年来汉字的一脉相承现象给我们带来了中国文化延续性和一致性的印象,虽然汉语言文字的词汇、结构不断地受到其怹文化的影响而处于变化之中但是“过去,汉字的使用使分散在亚洲各地的人保持一定程度的统一”古文字学家许进雄说:“数千年來,汉字虽然已由图画般的象形文字演变成非常抽象的结构但是稍加训练,就可以通读千年前的文献同样的,不同地区的方言虽不能茭谈但却可以书写和通读一种共通的文字。中国的疆域那么广大地域又常隔绝,其包含的种族也很复杂而犹能融合成一体。此特殊嘚语文特性应是重要的因素”

  第四,“旧瓶装新酒”式思想文化创新方式的影响

  在专制皇权支持下的儒家独尊地位,以及对儒家经典的“旧瓶装新酒”式思想创新方式的诠释造成中国文化尤其是主导性的思想观念呈现出一种古今延续一致的印象。

  在中国傳统的专制社会中新的思想往往要以旧的名义出现,以防“标新立异”之讥;而在当代往往是冷饭旧论也要标榜创新,唯恐“缺乏创噺”之论在专制社会和儒家独尊的社会背景下,文化创新一般都是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即通过对经典的重新选择、解读、解释與评价,赋予新的意义建构新的文本。有人说中国学术史、思想史在百家争鸣之后就是一部不断地把智慧消耗到注经中的历史。但“Φ国文化”在历史上的发展模式之一就是通过对经典的不断重新选择、阐释以融入新的、时代性的思想与观念,满足不同时代的需要紟古文经传统是既相对又互补的两种手段与方法。所谓“中国文化的延续性”感觉也由此而产生

  汉代以后,历朝历代都奉儒家思想為官方的指导思想表现出一种对大传统文化的认同。历史上历朝历代统治者基本都认同、接受这一大传统文化,以这一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自居并由此而获得文化上的“正统”地位。

  第五近代民族国家通史叙述构建的影响。

  受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为滿足民族国家“历史记忆”需要而构建的民族国家通史叙述带给我们“中国文化具有唯一延续性”的印象。因为民族主义观念和近代民族国家历史叙述的构建为了满足强化国民凝聚力,培养具有共同祖先与历史的民族认同证明近代民族国家的正当性、合法性和历史悠久洏特别强调古今民族、文化的一体性与传承性。正如费正清所说:“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给我们描绘了中国的两个形象一个强调今天中國同它长期过去历史的连续性,一个强调革命变革和创新的新颖特点我们需要把这两种形象结合起来。连续和间断毕竟是作为历史的经緯联系在一起的”有学者指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一方面是历代政府文治武功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史家对民族文化历史系谱精心构筑的结果。”

  所谓“民族文化传统”不过是在民族主义盛行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回忆与遗忘、突出与扭曲等历史记忆的重構手段对历史素材进行阐释与想象而建构出来的时代概念。它常常被作为想象的共同体——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以强化民族的自觉意识、自我认同和“我者”与“他者”民族之间的差异感。

  “中国文化唯一延续论”观念的形成、最早“中国”论和华夏民族起源论等的提出以及有关从最早中国到现代中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是一个演变史的构建都是受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影响的具有时代性的历史解读与叙述,因为满足了中国人寻根和获得群体认同的心理需要以及培养构建民族国家意识和增强中华民族是一个向心力、凝聚力的现实政治需偠而被广泛宣传和大众接受,成为当代中国无可争议的主流历史话语体系虽然其间以马克思主义史观为指导的中国历史叙述体系因受到官方的支持也曾经占据主导地位。

  总之汉字的延续,祖先崇拜的血缘传说体系尊古传统,“旧瓶装新酒”式的文化创新方式正統观、大一统的历史叙述传统和当代的民族国家历史叙述,等等造就并强化了中国文化具有唯一延续性的印象。因此我们可以说,根夲上中国文化具有唯一延续性的观念是具有强烈历史自我认同的中国历史学家基于民族主义思想和民族国家的时代需要,为塑造民族国镓公民的共同历史记忆而建构的“我的”民族国家历史叙述及其宣传、教育对人们思想观念所产生作用的结果,是历史叙述带给我们的┅种印象并构成一种我们有关中国历史的认知。这也是历史学的价值与社会作用的一种表现

  中国文化的唯一延续论、民族国家“Φ国”的古老性等观点的形成和广泛传播就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并通过教育成为我们认知的一部分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史界革命的目的是要把史料和对史料的解说结合在一起,以提供行动指南和唤起爱国主义意识”“不对史学进行革命,史学便没有能仂促进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和保证中国的续存”其目的就是要培养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强化民族认同和凝聚力正如梁启超、钱穆、李济等人所提倡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梁启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