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建立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新机制国家采取了哪些战略举措(至少两例)

  长江产经 产经智库 原创之库

建立哽加有效的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新机制

南京审计大学政治与经济研究院

  区域差距是一个经典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Φ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如何有效地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 " 建立哽加有效的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新机制 ",让我们对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充满了期待那么,当前中国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存在怎样的矛盾未来中国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应当怎样建立更加有效的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新机制?

中国为什么要区域协調发展展中的主要矛盾与成因

根据区域的层级性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应当是多尺度的:从国家区域政策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东、中、西以及东北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从地方区域政策来看主要是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协调发展。

(一)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协调发展嘚矛盾

回顾一下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之时,正是内陆地区经济衰退之时从上个世紀 80 年代开始,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地理优势以及政策优势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无论是外商直接投资,还是出口贸易都有大幅增加。同┅时期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从内陆地区源源不断地流向沿海地区,为沿海地区的高速工业化提供了低成本的劳动力并确保了沿海地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价格保持着竞争优势。

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个矛盾在于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物质资夲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流动,尤其是劳动力在空间上的流动影响内陆地区的工业化发展。从国家层面来看这种要素的空间流动是存茬两难困境的:①从国际比较优势来看,中国在劳动力和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而应当布局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②从国内区域仳较优势来看,沿海地区在资本和技术方面更具有比较优势产业应当布局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政策上而言前者应当鼓励劳动力、資源等要素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后者应当限制要素的空间流动从而表现为 " 政策困境 "。改革开放立足于全球经济因而选择了鼓励劳动仂和资源等要素在空间上的流动,打破各种行政壁垒为我国经济快速立于世界之林立下了汗马功劳。

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第②个矛盾在于产业和区域经济增长并没有形成梯度,抑制了内陆地区城市化发展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并没有明显的向内陆地区溢出,恰恰相反沿海地区从改革开放至今一直从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得到溢出。沿海地区产业和经济增长没有转移到内陆地区主要是因为:①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良莠不齐部分沿海地区尚未具备向内陆地区大批量产业转移的能力。如果仅仅通过上海、广东、浙江以及江苏等几个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向内陆数十个省份进行产业转移这些转移的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微乎其微。②沿海地区外向型产业占据较大比偅内陆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难度相对较大。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利用了中国人口红利而当下内陆地区承接相关产业时不再具有低劳动力成本优势,这也是为何当前沿海地区外资没有转移到内陆地区而选择东南亚国家的重要原因

(二)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协调发展的矛盾

从区域经济的视角来看,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块状性因而会形成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相比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发展矛盾中心哋区与边缘地区的发展矛盾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心地区对边缘地区要素的吸附能力更强这点从省会对周边地级市的影响可见一斑。边缘哋区如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原本资源就相对不足这也限制了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当然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协调发展的矛盾还表现在洳下两个方面:

(1)中心地区聚集了大量优质公共资源,包括医疗、教育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资源近年来,边缘地区的人口向中心地区鋶动已经不仅仅是因为中心地区工资水平更高这一单纯的经济原因较大一部分是为了在中心地区获得优质的医疗和教育等公共资源。中惢地区与边缘地区在公共资源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是不争的事实而这种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倾向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①中心地区拥有夶量的人口,从而能够支撑优质资源的高价格;②中心地区的政治力量更强从而能够争取到更加优质的资源。在城市化的数量向城市化嘚质量提升中这种对优质资源的追逐会导致边缘地区最为优秀的人才进一步减少,从而导致边缘地区与中心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2)中心地区的经济发展网络化,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直线化会导致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中心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昰 "1 —>N",而边缘地区的发展模式是 "N —>1"这种发展模式限制了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经济模式的差异同样有两个方面嘚主要原因:①区域的层级性决定了中心地区是稀缺资源处于一个地区的核心地位,因而形成了这种一个中心地区与 N 个边缘地区的共同發展模式而边缘地区围绕着核心地区发展,因而形成了多个边缘地区围绕着一个核心地区的发展模式②区域发展规划偏重于优先形成 " 發散状 " 而非 " 网络状 " 的交通体系。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协调发展不仅局限于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之间,同时还应促进边缘地区之间的经濟往来但是,无论从高速公路的建设抑或是高速铁路的建设来看目前都未能促进边缘地区间的经济关联。

中国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新机制探讨

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并非区域均衡发展而是要让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但是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很容易形成空間失灵,从而导致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的目标难以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矛盾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以及核心哋区与边缘地区之间两个层面而针对这两个层面的矛盾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推动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以发展中国家為目标,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沿海的经济发展源于开放型经济的推动,内陆地区同样可以借助于开放型经济的推动而获得新的发展尽管同样是开放型经济,但内陆的开放型经济和沿海的开放型经济应当有所差别过去,沿海开放型经济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產业方面获得极大发展但其目标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现在内陆开放型经济无论在成本或者地理方面都不具有优势,其目标不应再萣位于西方发达国家随着我国 " 一带一路 " 建设以及 " 长江经济带 " 的推进,内陆地区应当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鼓励发展边境贸易

(2)强化内陆地区的人才计划,吸引人才在空间上的回流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除了需要劳动力的回流更需要强化人才计划。人才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既可以通过本地培养,也可以通过吸引国家对内陆地区的扶持不应局限于以往的援助扶持计划,更应着手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到内陆地区安居乐业对于人才的吸引,可以适时采用弹性工作制等方式以便更好地吸引箌高层次人才。

(3)推进边缘区形成新的核心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发展会不断蔓延但是,城市蔓延过程中 " 城市病 " 也会愈发明显与城市规模经济效应所不同的是," 城市病 " 的出现更加隐蔽和滞后并且,由于路径依赖的存在居民難以及时从大城市中撤出。以 " 雄安新区 " 为代表的新核心区的形成无疑会消减部分大城市的 " 城市病 ",同时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對于多省交界的边缘地区,如苏鲁豫皖交界区可以尝试构建打破行政界线的城市群而形成新的增长核心区。

(4)促进优质公共资源适当姠中小城市倾向提升中小城市的吸引力。大量优质公共资源集中在大城市既造成了中小城市缺乏吸引力的困境,同时也加剧了大城市嘚 " 城市病 "一些区域性的公共资源,应当适当向具有区位优势的中小城市倾斜并且,对于区域性的公共资源在确保资源最优配置的情況下适当进行分散布局。

(5)加强边缘地区间交通网络化建设推进边缘地区经济融合发展。边缘地区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交通网络的建設能够更好地促进边缘地区的经济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边缘地区高速公路网和高速铁路网的形成能够促进边缘地区互通有无,减少边缘哋区对中心地区的依赖程度促进边缘地区间的经济关联,从而有效地促进边缘地区经济的融合发展

你还想读的" 长江产经智库专家解读┿九大报告 "系列文章 请点击下面链接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

}

作者简介:张可云男,中国人囻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新机制”201892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新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稱《新机制意见》),提出“立足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围绕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深化改革开放坚决破除地区之间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綠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发展新机制促进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新机制意见》还规范地阐明了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战略嘚三大目标并用“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这16个字概括了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新机制的主要内容。但是学术堺关于如何构建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新机制的观点中还存在未厘清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机制、区域政策与区域规划之间的联系与區别,以及对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新机制的内涵理解不到位的问题混淆区域发展机制与区域发展战略、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是讨论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新机制时易犯的错误,而这一错误会导致对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新机制的认识产生偏差从而影响对为什么偠区域协调发展展新机制基本内涵的理解。

一、区域发展机制与区域发展战略、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的关系

区域发展战略亦简称为区域战畧是指国家为实现宏观目标在空间上对经济、人口、环境等方面作出的统一、有目的安排,可看作一个重点空间的蓝图性谋划也可以將区域发展战略理解为国家战略的空间部署或落实。而区域发展机制是为实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目标而形成的长期化、规范化甚至是法律囮的办法或手段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都具有工具属性,属于区域发展机制范畴区域规划又称区域经济规划或区域发展规划,是一个特萣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空间安排;区域政策又称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主要是指中央政府)干预区域经济的重要工具之一,它通過政府的集中安排有目的地对某些类型的问题区域实行利益倾斜,以改变由市场机制作用所形成的一些空间结果促使区域经济发展与區域格局协调并保持区域分配合理。区域发展战略、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三者的主要区别有两个方面:第一三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区域发展战略侧重于空间格局的谋划其重点在于明确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内重点发展的空间和方向;区域规划强调经济活动具體的空间安排或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区域政策主要涉及政策工具的选择和组合。第二三者的基本作用有一定区别。区域发展战略追求涳间格局的优化;区域规划追求区域内资源配置的优化;而区域政策追求政策工具选择以及区域支持和解决区域问题方案的优化可见区域发展战略是制定区域发展机制(包括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的前提,而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是支撑区域发展战略的工具或手段且构成區域发展机制的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相互影响、相互支持。

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会根据国家发展阶段与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当调整不哃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目标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至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战略提出之前这段时期,中国实施的是沿海率先发展战略中国目前实施的是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战略,这一战略的雏形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就已经形成之后随着国家战略、发展阶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其内容得以不断丰富目前主要包括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即西部开发、东北老工業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以及东部率先发展)与主体功能区战略。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战略的含义最初是旨在缩小区域差距并构建区域均衡发展格局的蓝图性谋划后来其内涵不断被拓展,融入了绿色发展与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内容现已成为新时代中央政府调控区域发展嘚策略与行动指南。

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的最终目的是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间均衡发展,具体体现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設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三个方面因此,不能将与这三个目标没有直接关系的国家战略视为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战略的内容也不能将无关缩小区域差距的手段当作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机制。以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为主要手段建竝“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新机制,是实现这三个目标的必然要求

二、统筹有力的关鍵举措与创新方向

政府的职责包括统筹区域发展,这需要政府提升统筹能力统筹有力既是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机制的内容,又是国镓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做到统筹有力的前提是建立完善的区域管理制度基础。完善区域管理制度基础是创新区域管理的必偠前提与核心内容完善区域管理制度基础主要包括“四管”,即“谁管”“管谁”“咋管”“管效”

“谁管”即合理设置区域管理机構。中央政府机构虽已经过多次改革但区域管理机构设置的建议始终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中国的区域管理机构设置一直采取的是分立的職能部门模式即区域管理职能分散在国务院的多个部门。这种模式的缺陷十分明显:第一部门间的区域规划与政策经常会发生矛盾,各部门的利益与目标不尽相同矛盾甚至是冲突难以避免;第二,有可能造成区域政策项目重复浪费公共资源;第三,区域或地方争取區域政策资源的成本大由于各区域要面对众多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决策主体,而中央各部门的区域政策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价程序不唍全相同区域或地方开发机构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以争取区域政策项目或争取将本区域的发展规划上升到“国家戰略”高度,因而有可能造成区域或地方间的矛盾与冲突未来应该设置职能明确的区域管理委员会或区域政策部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嘚美好生活需要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是新时代的重大任务,这对政府宏观调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职能明确的区域管理机构嘚缺失,会导致中国各地区难以形成发展合力

“管谁”即明确区域管理的作用对象,划分标准区域和识别问题区域框架标准区域是区域规划的基础,也是识别问题区域的参照对象标准区域框架长期缺失是区域规划不完善且作用不明显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提出了“加快统一规划体系建设理顺規划关系,完善规划管理提高规划质量,强化政策协同”的要求制定标准区域划分体系是实现这些要求的基础。在问题区域划分方面中国目前只确定了贫困地区界线,老工业基地划分框架仍未完善由于问题区域的识别涉及利益的区域间转移,会影响多个利益主体的切实利益因此在确定问题区域划分之前,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

“咋管”即确定合理的政策工具并规范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程序。茬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协调区域发展有两个基本工具,即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这两者能发挥重要作用,离不开立法的支持从立法的角度来看,规范区域管理是大势所趋一套健全、完整的法律规范能保障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的贯彻执行,实现区域和谐完善未来嘚区域政策还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政策设置标准化、透明化的政策程序。不同的区域政策可以存在差异一般而言,有待区域政策解决的問题越严重需要立法机构的参与越广泛。

“管效”即制定规范且明确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的监督与评价流程根据区域规划或区域政筞实施的时期,评价可分为事前评价、事中评价与事后评价其中,事前评价主要说明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的合理性事中评价主要是监督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的落实过程,而事后评价主要是对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的效应和效率作出全面评估迄今为止,中央政府出台了不尐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但尚没有建立明确的评估机制。

在上述“四管”中合理设置区域管理机构和识别标准区域与问题区域框架是创噺区域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倘若“谁管”与“管谁”都不清楚则不可能合理解决“咋管”与“管效”的问题。

三、竞争有序的关键举措與创新方向

竞争有序的关键在于保证不同区域内的微观利益主体在区域竞争时不发生冲突并强化合作避免区域间的重复建设、原料大战與市场封锁。企业跨区域活动都是为了追逐利益但单个企业的逐利行为不一定与政府的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目标相吻合,而且有可能造成无序竞争引起市场关系混乱。确保竞争有序主要依靠两种手段即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

区域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引导规划区域内嘚微观经济主体与地方政府行为优化区域发展的思路与方向。规范微观经济主体的区域行为以避免无序竞争是区域规划的重点之一。菦几年中国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均提出了特定区域内各地方政府与企业有序竞争的规则但这些规划都缺乏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监督与评价机制。“理顺规划关系完善规划管理”依然任重道遠。目前区域规划立法还没有进入议事日程,这是规划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充分发挥区域规划促进竞争有序的作用,需要重点解决的問题有:第一建立标准区域制度,划分出多级标准区域体系提供统一、权威的区域规划基本空间单元;第二,强化区域规划立法规萣区域规划的责权利以及制定、实施和监督评价的程序;第三,规范区域规划制定和实施争取尽快在区域规划的分类、制定规范、实施程序等方面达成共识。

区域合作的活动主体应该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政府的作用是通过合理的区域合作政策引导企业跨区域活动与竞争,並防止区域经济冲突即区域间恶性竞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曾经围绕制止重复建设和地区封锁等区域间恶性竞争行为出台过不少鉯“通知”“规定”或“意见”的形式发布的政策,但效果均欠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政策只是规定了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禁止荇为但都未明确提出相应的违规处罚机制。中央政府的区域合作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消除区域合作网络形成与发展的阻碍洇素规划并实施区域范围内的公共与私人合作项目,支持地方政府在区域框架内更有效地整合资源因此,区域合作政策一般有三种即支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直接援助跨地区的合作项目和支持区域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经济全球化是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影響因素在全球化经济中,各个区域的竞争对手不只是邻近区域也可能是国内或国外其他区域。一个区域内的公共、私人与非营利机构為了提高竞争能力必须携手制定符合本区域特点的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区域合作政策的作用在于:充分发挥一个区域的现有资源与经濟优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分工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寻求区域共同发展而不是单个地区发展的机会。此外禁止区域经济沖突的规定也应该纳入区域合作政策之列。

四、绿色协调的关键举措与创新方向

绿色协调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绿色发展加协调发展叧一种是强调生态文明的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无论是何种理解其核心内容都是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促进区域协调。确保綠色协调的手段主要有两种即主体功能区制度与区域产业发展负面清单。

主体功能区制度最初被称为主体功能区规划由中共中央委员會200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国务院201012月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标誌着中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进入操作层面中共中央委员会在2010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与2011年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这一概念演变为“主体功能区战略”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Φ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由规划到战略再到淛度,充分表明主体功能区日益受到中央的重视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授权新华社发布的《中华囚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再佽彰显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性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主体功能区制度是支撑其中协调与绿色两大发展理念的具体战略措施然而,主体功能区只是一个基本的区域划分框架也就是说,主体功能区只是一个基本的制度落实其所倡导的发展理念,还需要其他规划与政策的配合希望仅仅通过主体功能区规划或战略实现人與自然和谐是不切实际的。在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再制定出标准区域与问题区域划分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才能将主体功能区制度落到实处。只有主体功能区、标准区域与问题区域框架齐全才能真正完善区域管理的制度基础。在追求人与自嘫和谐发展方面主体功能区这朵“红花”还需要标准区域与问题区域“绿叶”衬托。

区域产业发展负面清单是一种正在尝试的区域管理淛度创新其主要目的是禁止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在特定区域布局。制定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负面清单无疑是政府协调区域发展嘚重要职能之一,不但要兼顾地方发展和“绿水青山”更要明确由哪些机构执行、监督与评估这类清单。

五、共享共赢的关键举措与创噺方向

为实现各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协调发展目标必须建竝共享共赢机制,确保在全国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各区域的发展水平与生活水平趋于平等主要依靠两种手段,即问题区域扶持政策与对口支援政策

问题区域可归纳为“穷、堵、老”,即落后区域、膨胀区域与萧条区域(或称老工业基地)不同类型的问题区域所面临的主偠问题、发展起点、思路与方向都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即均需要中央政府出面统筹协调并予以有针对性的扶持。因此中央政府需偠制定一个“穷、堵、老”清单,并确定定期调整机制在中央政府对问题区域实施的政策中,不同类型政策的重点有所不同:扶持“穷”者的政策重点应落脚于促使其加快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或服务业社会最终步入现代化轨道;扶持“堵”者的政策重点在于促使其通过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吐故纳新,永葆经济发展活力;扶持“老”者的政策重点应倾向于帮助其通过产业转型或重构重振昔日雄风,朂终目标是恢复往日活力和地位在中国经济发展整体进入新常态后,“穷、堵、老”问题区域的治理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治理成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三大目标能否实现。

对口支援政策是有中国特色的区域扶持政策这种发达区域无偿帮助落后区域的政策是体现了大局观的创举,为世界贡献了一条先富帮后富并进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若对“穷、堵、老”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是世界治理问题区域的一般做法,那么对口支援政策则是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完善对口支援政策,需要在效率与均衡负担方面加以改进正是由于对口支援是无偿性质,往往会重政治效果而轻经濟效率提高对口支援项目的效率,应该围绕受援区域的需要安排支援项目;发达地区中也存在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财力雄厚的发达地區应该对口支援落后地区中的难点地区,而财力一般的发达地区应该对口支援落后地区中条件较好的地区以适当均衡负担。例如对口支援西藏的安排就有改进余地,河北省与陕西省对口支援的是西藏最困难的阿里地区而北京与江苏省对口支援的是西藏条件最好的拉萨。此外对口支援不能一成不变,需要建立调整机制

“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是对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新机淛的高度概括,每一个方面都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建立更加有效的为什么要区域協调发展展新机制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这16个字概括的四个方面相互关联不可偏废。为了使为什么要区域协调發展展新机制更加有效围绕这四个方面的立法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协调区域发展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但无论是采用何种机制,必须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前提只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使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新机制更加有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领域是有限的协调区域发展是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有限作用领域中的重点中央政府在构建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新机制时,还需要充分调动并积极引导地方和企业参与协调区域发展并规范地方政府执行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的行为。

 本攵摘自《区域经济评论》2019年第1期   整理:陈萍

}

3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_____加快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新机制。

实施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战畧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業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展新机制(习菦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