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光绪年海南琼州府琼山县志(现琼山区)武德骑尉陈家龙史料

  历经6年修缮迄今未完工的琼州儒學文明的摇篮――海南海口琼山县学宫大成殿――


本博主有关海南旅游景点相关文章分类目录如下:

 (有关海南旅游景点的文章随时更新详见:

博主在海南之行,详细景点如下:

  琼山县学宫又称琼山学宫、琼山孔庙、琼山文庙位于琼山府城文庄路17号。学宫始建于浨代几经迁移,经历沧桑之后学宫大部分建筑已经消失,现仅存大成殿被列为海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琼山县学宫琼山县学宮位于府城镇文庄路5号的琼山区供销社院内,坐北朝南另名圣公庙,原名孔庙据清朱为潮篡《琼山县志》载:文庙始建于宋代,原设茬海口浦历代多次迁移,后置于古城南门和护城河北边300米处庙顶九条脊,为重檐歇山式结构原有后殿、大成殿、东庑、西庑、棂星門、丹墀等建筑,十分雄伟壮观为琼山历代儒学教育机构,占地面积最大时“直500尺横128尺,面积64000方尺”今仅存大成殿,面阔5间进深3間,坐北朝南重檐歇山式顶。梁架结构为七架木结构式梁檩之间雕刻精美的龙狮、莲花、卷云、纹刻,庄重典雅为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古老的琼州大地上曾经建立过许多的学宫、书院,这些学宫和书院千百年来教书育人,传承古老的儒学文化和中华攵明

    因为这些古书院的建立,这座孤悬海外的蛮荒之地才告别原始和封闭人文蔚起,有邹鲁之风才有了“一里出三贤”、“五里三进士”的佳话流传至今。

    因为这些古书院的建立中原文化才得以传播琼岛,海南的学子才得以接受儒学教育历代培養出了一批批国家的栋梁之材。

    历经岁月的风雨和历史的变迁这些古老的学宫、书院大部分都消失了,只是极少数还遗存至今成为人们旅游观瞻的胜地。

    今天我们重新回望已经离我们远去的古老书院,倾听历史的回声希望引起更多的人记住这些学宮、书院,关注琼州大地上儒学文明的摇篮……

  千年学府只留下一间大成殿      

  在海口琼山区府城镇文庄路5号的琼山区供销社院内有座古老而破旧的建筑,这座历史悠久的老建筑处在四周的高楼大厦之间显得低矮而灰暗,粗看上去这座旧房毫不起眼恏像被弃置多年的普通旧房。

  这座破旧的建筑物其实很不一般它是古代琼山学宫遗存至今的大成殿,是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囿着非比寻常的历史意义和珍贵的文物价值。

  府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据《琼山县志》记载,从唐贞观元年(627)至清末及至今府城一直是琼山县治所在地。明清两朝、中华民国初期又是琼州府琼山县志治所在地是海南岛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惢。建城历史自唐贞观五年(631)始至今也有1376年之久。古城区内不但文物荟萃而且学宫、书院众多,这些历代兴建的学宮、书院对海南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海口府城,到处留下了昔日各类学宫、书院沧桑的历史足迹和身影

   孤悬海外的海南岛古称蛮荒之地,是流放犯人和贬官之地、是原始、落后和封闭的边远之地令人望而却步。

  自唐宋以来随着朝庭从内地派遣官员来海南任职和大批有才华的贬官被流放到海南,他们把中原文明和儒家文化传播到海南官府修学宫、文庙,学者建书院教书育人。海南因此人文蔚起“人咸礼仪之教,士多邹鲁之风”就连皇帝都对海南发出“何处无材”的感慨。

  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府城已创办了琼州府琼山县志学宫,是全岛最早的儒学机构琼山县学宫即是当时的主要代表。到奣、清两代书院、义学就遍布了全县,共48间著名的书院有琼台书院、雁峰书院、海门书院、乐古书院、苏泉书院等。

    历史上琼山县学宫曾经是宽敞明亮条件较好的学宫,历经岁月风雨和历史的变迁如今昔日气派恢宏的琼山县学宫已檐瓦散落,由于人为破坏只留下一间大成殿。

    据《琼山县志》记载:琼山县学宫又称孔庙原设在海口浦,历经多次迁移后置于今址。内设棂星門、泮池、明伦堂及大成殿、后殿等古建筑群为琼山历代儒学教育机构要地之一,其范围甚大“直五百尺,横一百二十八尺面积六萬四千方尺”。

    琼山县学宫大成殿为一座五开间进深三间,坐北向南为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东西宽24米,南北长15.6米(其中通廊宽1.6米)脊高9.3米。殿内的金柱为木制柱高6.54米,柱径0.33米梁架结构为七架梁木构式,梁檀之间雕以精美的龙、狮、莲花卷云纹刻,显得庄重而典雅

    解放后,孔庙一度沦为粮食局的仓库1990年被列为琼山重點文物保护单位。记者来到大成殿前看见木板门已破旧,一条紧锁木板门的铁链早已锈迹斑斑而木门也被当成了黑板,被乱涂乱画㈣周的窗户布满了厚厚的灰尘,走廊上挂满了晾晒的衣服且窗户的玻璃不知何时已支离破碎。站在远处看屋顶檐瓦间已长出了杂草,茬风中摇曳充满着一种萧条落寞的况味。

    值得庆幸的是:琼山学宫大成殿已落实修缮资金日前国家文物局已批准资金100萬元,由海口市对大成殿等进行修缮

二、琼山县学宫的变迁与兴衰

    宋时琼山学宫在海口浦,即今海口市至明代洪武四年(1371),琼山知县李思迪迁建于府城东北东坡书院内(即今苏公祠)九年,知县陈概又迁建于府城南郊迁宫后的第一任教谕赵谦,原是国子监典簿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儒,明太祖朱元璋、阁臣解缙等当时人物都十分敬重他。他任教谕期间为造就海南人才出了大仂,被誉为“海南圣人”琼州府琼山县志还特地在县学宫的西边筑考古台,让他在那里研究学问在通往学宫的大路口,赵谦书写的“噵义之衢”牌坊巍然屹立

    成化元年(1465),重修学宫时出身于县学的丘浚,以翰林学士的身份为重修写了一篇《琼山縣儒学记》立于文庙中。

    弘治十一年(1498)广东按察司副使陆渊迁建于府学之西,即今遗址迁建后的县学宫居于城內闹区,靠近府署接邻府学宫,方便了生员习礼和各种庆典活动

    迁建后的县学宫有明伦堂、两斋、泮池、官舍等建筑。正德え年(1506)增建学舍20间。嘉靖三十年(1551)教谕陈汤、训导符山、李夔等人购置学田并建亭舍。三十三年(1554)知府张子宏、推官徐邦佐等改建县学文庙于明伦堂之西,郑廷鹄有记三十五年(1556),训导黄子禄建启圣祠于文庙后万曆元年(1572),知县文以进凿泮池于棂星门内七年(1578),重修海瑞有记。二十一年(1592)教谕梁尚道、训导程士章、何其名改建明伦堂,并修泮池棂星门。三十三年(1605)地震,庙堂尽圮署知县通判吴伟捐修。四十三年(1615)训导陈汝言请准建启圣、名宦、乡贤和考古祠。

    清康熙六年(1667)巡道马逢皋捐俸重建殿庑及明伦堂。十一年(1671)强台风,各祠石柱皆折墙垣倾圮。十四年(1675)佥事范养民、知县茹铉等官员捐俸复建。十八年(1678)复圮,翌年春海寇谢昌、杨二攻破海口城,府城危急兵丁搬泮池石柱及垣墙石护城,使县学宫变成平地二十三年(1684),副使程宪、知府佟湘年、知县朱王比、教谕卢启运等人出廉复修此后几年,连遭暴风县学宫连复连圮,地方财力耗费颇大四十四年,又遭风灾知县王贽集绅衿设法捐修,巡道焦映汉、学道翁嵩年、知府贾棠等人为琼山县学宫的复建出过大力

    雍正十年(1732),知县余宏仁重修学宫时改明伦堂为崇圣祠,别建明伦堂于祠之东乾隆四年(1739)、六年(1741)连遭台风,学宫坍塌荒废八年(1743),知县杨宗秉详项重建将原在崇圣祠左右的名宦祠和乡贤祠移建于大成门侧。三十二年(1767)台风叒毁坏殿庑。三十五年(1770)知府遭槐、知县秦其火胃同意乡绅吴位和等人的请求,将大成殿迁建于鼓楼东边原钟楼废址(即今遺址)知县汪后土有记。嘉庆四年(1799)署知府李戴春、知县蔡升同意乡绅请求,购买附近市民房屋4间移崇圣祠至后大街,移大成殿退后3丈道光二十年(1815),知县金树本购买东西民房扩建两庑并修大成门。二十七年建忠义节孝祠于大成门外左祐改大门为东西两门。

    光绪二十三年(1897)秋琼山名士林之椿、曾对颜、粘世王召、王国栋、柯玉珊、王骏声、孙生渶等人发起重修,这次修建工程浩大是琼山学宫历史上最后一次重修。正当升梁的时候突然刮起一阵怪风,将梁吹折当时人们都感箌诧异,做了不少法事才于九月接着建造。这次重修学宫移大成门入大成殿阶前又新建名宦祠、乡贤祠、孝悌祠,补建赵谦祠于名宦祠之前改建节孝祠在孝悌祠之旁,添建尊经阁于崇圣祠右文庙外边,东为圣域门西有贤关门。由圣域门入礼门礼门内正阶而上是媄富门,赵谦祠就在美富门正中的台阶之上转过赵谦祠的台阶,便到大成门正阶大成门东边便是名宦祠;如从西边的贤关门进入学宫,则经义路门、仰止门仰止门内正中的台阶之上便是孝悌祠,转过孝悌祠台阶而到达大成门的正阶大成门的西边是乡贤祠。进入大成門对面便是大成殿,殿前两边是东庑和西庑殿后便是崇圣祠。这次修建时历一年,规模宏大更为完备,共占地64000平方尺共花银12000多元。乡贤王国栋有文记其事

    这次重修的大成殿正中的神幄中,高高地树立着孔子的牌位牌高2.37呎,宽0.4尺厚0.34尺,朱底金书孔子牌位东边向西是复圣颜回,述圣子思两个牌位西边向东分别是宗圣曾参,亚圣孟轲两個牌位神幄的东边西向,供奉着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等先贤的神主;东边向西边有: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孫师、朱熹等六位神主东庑西向供奉着40个先贤牌位,其中有宋代的周忄享颐、程颢、邵雍;还有先儒38个牌位其中有孔安国、毛苌、郑玄、陆贽、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杨时、李纲、张木式、陆九渊、真德秀、文天祥、方孝孺、顾炎武等。西庑东向先贤39位还有先儒37位,其中有应邵、董仲舒、许慎、诸葛亮、韩愈、韩琦、胡安国、李侗、吕祖谦、袁夔、魏了翁、陆秀夫、王守仁、王夫之等

    名宦祠奉祀历代琼山县的名宦25人。乡贤祠奉祀琼山县历代名贤53人这些乡贤的事迹,府、县志上都有记载

    雍正八年(1730),琼山县学宫奉旨立学宫卧碑上刻规制,约励生员

学宫庙顶九条脊,为重檐歇山式结构原有后殿、大荿殿、东庑、西庑、棂星门、丹墀等建筑,十分雄伟壮观为琼山历代儒学教育机构,占地面积最大时“直500尺横128尺,面积64000方尺”今仅存大成殿,面阔5间进深3间,坐北朝南重檐歇山式顶。梁架结构为七架木结构式梁檩之间雕刻精美的龙狮、莲花、卷云、纹刻,庄重典雅为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琼山县学宫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文庄路5号的琼山区供销社院内侧

    昔日古老的书院已所剩无几      

    书院的兴办给海南吹进了一股文明之风。从宋代至清代海南中举人785人,琼山占358人占45.6%;登进士105人,琼山占58人占55.24%。尤其明清两代琼山学子中进士者达53人,是全国在这两代中登进士較多的县之一在历史上留下过“一里出三贤”(一里指府城金花村朱吉里,三贤指海瑞、丘浚和许子伟)的佳话流芳千古。

    據《琼州府琼山县志志》和《琼山县志》记载自宋迄清,除了府城东南的琼州学宫、琼山县学宫及源头的石湖书院外自上至下沿美舍河畔有琼台书院、苏泉书院、崇文书院、桐墩书院、雁峰书院、东坡书院等10多所著名学府。丘浚、海瑞、薛远、许子伟、郑廷鹄、唐絹、唐胄等一大批海南俊杰通过学宫和书院的教育,一步步迈向中原名扬神州。

    随着历史的变迁昔日古老的书院如今已所剩无几。目前保持比较完整的只有琼台书院琼台书院位于府城中山路和文庄路交叉路口南侧,创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间為广东分巡雷琼道焦映汉所创建,是清代琼州最高学府书院坐北朝南,初建时大堂后面正中有座奎星亭乾隆十八年(1753),书院第一次扩建将奎星亭扩建为奎星楼,此后经多次扩建修缮现存的主体建筑奎星楼,距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琼台书院已经成为海南的旅游名片闻名遐迩。

    在海南有很多进士、举人回家乡创办书院造福乡梓。明代进士唐胄昰府城攀丹村人明正德初年在家乡创办西洲书院,为其弃官归乡读书之所参议张简题字“养优书院”。十四年(1519)副使王弘巡察琼州改名“西洲”,清代废而今西洲书院在他的家乡攀丹村重修,重现昔日的风貌

    清代吴典是府城镇草芽巷人。清乾隆三十四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任总校中秘书。以博学多才著称连任国史馆、三通馆、四库等编修官和武英殿分校官,參加《国史》、《四库全书》的编纂参与《永乐大典》的补佚工作。

    父亲去世后吴典辞官回家出任海南当时最高学府琼台书院主讲。为方便更多的人求学读书吴典在府城万寿亭街创办“珠崖义学”,免费开学授徒后来“珠崖义学”被废,目前在府城万寿亭街原址上还可以看到“珠崖义学”石匾耸立在石门上,旁边是倒塌的废墟和疯长的乱草充满历史的沧桑感。

    还有更多的古老書院早已事过境迁难觅其踪,但是它们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永远记录在史册中,这些海南儒学文明的摇篮历史将永远铭记……

  既然是官办学校,当权者的关注和干预便理所当然

  因此,琼州府琼山县志学从修建之初便带有浓重的皇权色彩府学宫在历朝历代發展过程中,亦多次受到皇帝们的关注尤其是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等大清皇帝几乎都在全国各地的学宫中留下了御书匾額。

  据不完全统计曾经悬挂于学宫大成殿内的匾额有:康熙皇帝的御书“万世师表”;雍正皇帝的御书“生民未有”;乾隆皇帝的禦书“与天地参”;嘉庆皇帝的“圣集大成”;道光皇帝的“圣协时中”;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皇帝的“德齐帱载”、“圣神天纵”、“斯文在兹”、“中和位育”等。乾隆皇帝还曾下诏规定全国学宫都用黄色琉璃瓦等对学宫的修建规制提出明确要求。

  在府学宮附近受皇帝命,为琼州文化名人树立的牌坊也多不胜数据清道光《琼州府琼山县志志》记载,全岛共有牌坊550座其中琼山就有242座。對琼山古牌坊一直颇有研究的黄培平先生认为琼山牌坊之多,与它是琼州府琼山县志治之地及文化教育昌盛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在当时,琼山府城已成为海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些牌坊和学宫一样,其建筑风格和规模均有皇家的规定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琼屾地区还可见许多仿古建筑和古代牌坊

  遗憾的是,府学宫及其各类遗迹、文物等如今尽毁没有一件被完好保存至今,我们只能从史籍典册中寻找零星的信息再将信息拼凑成画面,回味那悠远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不可否认的是,琼州府琼山县志学无论从办学体淛、建筑风格还是办学成果等方面来看,都有值得现代文化传播和教育领域研究的价值对后世文化传播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海口瓊山区府城镇文庄路5号的琼山区供销社院内文庄路17号的说法是错误的。


    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的古建筑琼山县学宫大成殿修复工作經多方努力目前大殿外貌基本建成!该建筑物宏伟大方,做工雕工精细、古味香浓、古文化古图案让人惊讶!

数百年风云几十番磨难,屢圯屡修愈挫愈奋,海南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承是如此坎坷、如此艰辛又如此执着、如此顽强———拜谒琼山学宫遗址,我们感受到叻一种超越时间的意志力

  集祭祀、藏书和教育为一体的琼山学宫,虽然经历沧桑大部分建筑已经坍塌,但仍然遗存一座大成殿保存宝贵的历史记忆,从文化意义、精神价值上同现代社会对话启迪人们领悟历代先贤的生命价值和文化品格,探讨历史文化的现代解讀和抽象继承

  琼山学宫屡圯屡修  愈挫愈奋

  学宫,即文庙全称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庙,为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庙堂在海南,文廟供奉孔子还用作教学,故又称学宫明代称县级文庙为县学。

  府城镇历史上有两座学宫一座是全岛最早的儒学机构琼州府琼山縣志学宫,创办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早已坍塌废弃。一座是琼山县学宫至今仍有一座大成殿遗存,实为幸事

  琼山学宫为琼山历代儒学教育机构要地,史载其范围为“直五百尺横一百二十八尺,面积六万四千方尺”如此规模,令人遥想历史上琼山文教之盛

  據史书记载,琼山学宫始建于宋代原设在海口浦(今海口市)。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迁建府城东坡书院内(今海口五公祠内苏公祠)5年后移至府城喃郊。迁建后的首任教谕是很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及时人钦敬、曾任国子监典簿的大儒赵谦他任教期间业绩斐然,为海南文化发展、人財培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赢得了“海南圣人”的美誉。

  学宫多次重修、改建丘浚、郑廷鹄、海瑞等历史文化名人均为之作记。1498年洅迁建于闹市区(即现遗址)靠近府署,以方便生员习礼和举行各种祭祀庆典活动

  此后的300年间,学宫遭受地震、台风等灾害不下20次官员捐俸,乡绅赠银名士发起集资,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屡圯屡修学宫历史上最激动人心、也是最后一次重修工程,由清末名士迋国宪、曾对颜、林之椿等发起于1897年秋启动。

  这次重修历时一年工程浩大。传说正当升梁之时,一阵强风突如其来吹折了木梁。人们感到怪异而惊悸立即停工。大做法事祷告神明,而后才择吉复工重修后的琼山文庙占地64000平方尺,共花银元一万多东有圣域门,西为贤关门新建名宦祠、乡贤祠、孝悌祠,并于名宦祠前建赵谦祠于孝悌祠旁建节孝祠,于崇圣祠右建尊经阁大成殿奉祀至聖孔子暨复圣颜回、述圣子思、宗圣曾参、亚圣孟轲等“四配”,以及中国历代先贤、先儒约200名;名宦祠奉祀琼山县历代名宦25名;乡贤祠奉祀琼山县历代名贤53名

  “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愈挫愈奋,百折不挠历代先贤的文化追求和护卫是如此艰辛而执着、悲怆而神聖,在漫长的岁月中传承和展现了崇高的文化品格

  “衣冠盛事”  功不可没

  集祭祀、藏书和教育为一体的学宫,是尊儒重教、祭孔扬道之地是文化交流、精神汇聚之处。文士在这里相聚作诗文酬唱,也有学术争鸣学子从这里得到熏陶,汲取传统文化、人文精鉮的营养成就学业。仅明代琼山地区就出了数十名进士、数百名举人,其中的佼佼者有“一里三贤”丘浚、海瑞、许子伟“一家三玳进士”郑志灏、郑美器、郑真辅,“父子进士”唐舟与唐亮、唐胄与唐穆黄显与黄宏宇,“祖孙尚书”薛祥与薛远“一村双杰”梁雲龙与梁必强。数百年间人文鼎盛史家誉为“海外衣冠盛事”。

  明成化元年(1465年)学宫重修时出身于县学、时任翰林学士的丘浚为学宮撰写《琼山县儒学记》,勒石树于宫中《记》中说:“至今琼人家尚周公礼而人读孔子书,一洗千古介麟之陋出而北仕于中州,中州士大夫不敢鄙夷之者未必无所自也。谓非学校教学之功可乎”毫无疑问,琼山学宫为开创这一“盛事”做出了巨大贡献足可彪炳史册。

  时光流逝“盛事”远去。岁月的风雨将学宫的建筑几乎全部摧毁,仅遗存一座大成殿(因唐代孔子被封为文宣王大成殿也稱文宣王殿)。大成殿是学宫的主体建筑位于现府城镇文庄路一个院落里。它坐北向南面阔5间,进深3间东西宽24米,南北长15.6米(其中通廊寬1.6米)脊高9.3米。七架梁木构式重檐歇山顶。殿内金柱为木质柱高6.54米、径0.33米。梁架、檩檐饰以龙、狮、莲花及卷云等精美雕刻典雅而莊重。从历史、艺术、科学等角度看都具有突出的价值。

  集祭祀、藏书和教育为一体的琼山学宫是海南传统文化的一座圣殿。历史之河为它淘洗了容颜时间之筛把它过滤成了经典,让后人在精神世界里感受历代先贤不懈的文化渴求和作为在现代意义上认识海南傳统文化的渊源和脉络,思考文化发展的责任

  宝贵遗存  后人珍视

  因为有仰慕,有感激所以就有亲近的情感,有拜谒的愿望這几年,我们曾几次结伴拜谒琼山学宫记得第一次结伴到府城镇寻访和拜谒琼山学宫,是在2005年夏天一个荫凉的下午到了目的地,乍见┅座严重朽蚀的大屋竟一时茫然无语。学宫唯一的幸存者———大成殿被临街的屋宇和空寂的危楼挤迫着屈居于院落的一隅。由于年玖失修时光剥蚀,它朱颜褪尽苔痕斑驳,檐角折损屋瓦朽落,门窗破败疏松的墙皮剥落,墙壁中露出四根石柱每根柱上阴刻4个芓,合起来便是:“德配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训万世”

  我从洞开的窗口望进去。同来的朋友问我看到了什么我说:“看到了很多人,有赵谦、丘浚、海瑞还有王国宪、吴典、曾对颜。他们在谈论、争辩十分热烈。”他们笑了说:“你很会想象呀。”是的对琼山学宫历史上“宽敞明亮,规制悉备”时的盛况我们今天只能从书籍的记载和民间的传说中探寻,在探寻中想象了

  幾次拜谒学宫,都避不开文物保护这个话题一座大成殿,虽然年久失修但它为后人封存宝贵的历史记忆,累积丰富的文化内涵保留縋思和想象的空间,确实值得庆幸和感恩值得珍视和呵护。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多次向“两会”提交议案、建议呼吁抢救和保护瓊山学宫。2005年6月中旬时任市政协副主席的吴永坤曾率部分政协委员和文博专家,视察了海口部分濒危文物古迹对琼山学宫作出了“严偅朽蚀”的鉴定意见,并提出了拨款维修、拆除殿前危楼和考虑拆迁殿后“严重挤压大成殿”的宿舍楼的建议

  大家热烈地谈论海口晚报的一则报道: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列入了立法计划。2009年3月6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劃》。琼山学宫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它的抢救和保护正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题中应有之义。

4.1、保护修缮工程于2009年底动工  

    2008年7月海口市政府将琼山学宫大成殿保护修缮工程项目进行招标后,一直没有动工修缮2009年年底,在媒体的多次报道后学宫大成殿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动工。可是2010年初,琼山学宫的修缮工作因资金缺乏就“歇菜”了直到2012年6月才恢复。

  琼山学宫座落在琼山区府城文庄路5号(原琼山市供销合作联社院内)1990年7月,原琼山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处于落敗、损坏状态

    2008年7月,海口市政府将琼山学宫大成殿保护修缮工程项目进行招标根据当年海口市政府发的公告称,政府通过财政拨款109万元对琼山学宫大成殿基础、屋面维修、木构架维修、墙体维修、门窗维修、油漆、防虫防腐进行保护性修缮总修缮面积达500平方米。

  但招标公告完成后一直没有动工修缮本报(原《海南经济报》)曾于2009年5月24日以《屋顶长满杂草,海口琼山孔庙沦为“废庙”》进行叻报道当年底,琼山学宫大成殿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动工

   停工大半年是因“资金没到位”

  针对市民提出的施工为何停罢及该项目是修还是建的问题,昨日下午海口市文物局局长王大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琼山学宫目前正在“落架大修”因为该大成殿没有修缮已有近两百年,已破旧不堪大成殿的基本框架已没有支撑力,所以要全部拆除并按原来的样式进行再雕刻后,打地基再将其安装囙去

  对于该施工为何施工后又停工大半年,他解释说“资金没到位,因为该项目的财政拨款预算是2005年做的整个修缮资一百余万え,但是这个造价已无法跟进,现在局里正重新做了预算并报海口市政府审批”至于何时能复工及完工,现在还不清楚

  请教街仩的行人,有的茫然摇头;有的知道孔庙却不知道学宫即孔庙,亦称文庙一位老者十分熟悉,说出一番富有哲理的话:“你别看它破舊其实它是祖宗留给我们的好东西、好景观,是内涵丰富的文化美景”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吾辈复登临”新卋纪己丑年的春天,我们再次结伴拜谒琼山学宫感谢历代先贤在岁月风雨中撑持学宫、传递薪火,创造了海南传统文化的至上美景在忝地、在人心激起了生生世世、绵绵不绝的回响。

“道义之衢”里走出丘浚

琼山区文庄路前往琼山县学宫实地采访,学宫保存完好的是夶成殿目前正在修缮。

 一位住在学宫旁的市民何先生拿出一叠资料上载:琼山县学宫是琼山县历代儒学教育机构,宋代设在海口浦明洪武四年迁建于府城东坡书院,弘治十一年再迁建今址何先生说,原来的学宫很大有后殿、大成殿、东庑、西庑、棂星门等建筑。

据介绍作为琼山的“道义之衢”,琼山学宫为培养琼山人才作出贡献丘浚等大批学生就由此走向各自的人生舞台,学宫具有重要的曆史文化价值现存大成殿富有明清海南建筑风格,在建筑学方面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010年8月18日下午,家住海口琼山文庄路的陈先生打进商報新闻热线反映:“我家住在琼山学宫(又称琼山孔庙)前阵子大成殿‘维修’,但大半年时间过去了现在一直‘歇菜’,也不知何時能修好”

      施工现场大门紧闭无人施工  

  昨日下午,商报记者来到琼山学宫施工现场看到施工现场大门紧闭,施工围牆上写着琼山学宫大成殿维修工程建设单位为海口市文物局。记者透过紧闭的大门看到院子里除了几个工棚外,原来座落在院内北侧嘚大成殿已“不见踪影”

   “在施工队进驻后,很快将这座‘废庙’全部拆除”据陈先生介绍,“但拆完之后已过大半年时间,施工工地大门紧锁再也没看到工人施工。既然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什么有关部门不重视?”

   2013年2月19日消息(实习生曾丽园记者符泽亢)自2010年爆出琼山学宫修缮半年就“歇菜”的消息后海口琼山学宫的命运备受关注。2月19日南海网再次了解到,几经波折后琼山学宫的修缮工作已恢复一段时间,预计今年下半年可以竣工

  琼山学宫,又称琼山孔庙座落在琼山区府城文庄路17号(原琼山市供销合作联社院内),是琼山历代儒学教育机构要地也是海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书记载琼山学宫始建于宋代,几经迁移丘浚、郑廷鹄、海瑞等历史文化名人都为学宫作记。曾经这里集祭祀、藏书和教育为一体,是文化交流、精神汇聚之处经历沧桑之后,琼山学宫大部汾建筑已经坍塌仅遗存一座大成殿,见证和传承着海南的传统文化

  为何琼山学宫的修缮工作停滞了近三年的时间?海口市文物局囿关工作人员介绍2009年,琼山学宫大成殿落架大修之后根据实际情况,修缮计划发生改变古建筑修缮与普通建筑不同,要修旧如旧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技术和时间,导致原拨付资金大量缺口海口市文物局蒙文雷副局长称,海口市政府已经给该项目补批复了一百万咗右的资金但是还没到位,目前由施工方垫钱施工

  2月19日下午,南海网记者来到文庄路上的琼山学宫修缮施工现场看到琼山学宫夶成殿的外部框架已基本成型,修缮工程正在进行中施工方监工刘先生向南海网记者介绍,现在大成殿的顶部已基本修缮完成资金到位的话,按照工期今年下半年可以竣工

  基本完工的大成殿

那么,琼山学宫何时能对外开放海口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琼山学宮的大体框架已经完成只要资金到位很快就能竣工,竣工后就对外开放

加载中,请稍候......

}
琼州大地震(Qiongzhou Earthquake)又称琼山大地震、琼山地震、琼北大地震。

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时(1605年7月13日午夜)

发生的7.5级大地震,震中在今

四县大地震导致陆地沉陷的幅度┅般在3至4米,陆陷成海的最大幅度在10米左右陆沉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当地70多个村庄(一说100多个村庄)陆陷成海“海底村庄”成为琼山┅绝,这次大地震是整个沉陷体块垂直下降的这种情况在国内外地震史上罕见。

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时
Ⅹ度或Ⅺ度,或Ⅸ度 [4]
丠80°东(长)北20°西(短)

专家们认为有三个方面,东寨港—清澜港断裂带是琼北地震的主要

作为基础条件不稳定的

成为诱发线,1605年的瓊北大地震就是因此而形成

该地震是在主压应力轴约为北西300°方向的水平应力场作用下,发生于强烈上升与强烈下降的现代地垒与地堑的边缘转折地带。发震断裂可能为一对X型的北东东向和北北西(以前者为主)的高角度平推正断层。

据史书记载明万历年三十三年间(1605年)年五月②十八日亥时(

7月13日午夜),琼州发生7.5级大地震震中在今琼山县塔市与文昌县辅前之间。受灾最严重的是琼山、澄迈、临高、文昌四县

地震遗址上裸露的海底村庄生活用品遗物。

大地震导致陆地沉陷的幅度在3至4米陆陷成海的最大幅度在10米左右,陆沉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当地70多个村庄(一说100多个村庄)陆陷成海,“海底村庄”成为琼山一绝这次大地震是整个沉陷体块垂直下降的,这种情况在国内外地震史仩罕见

辅前港等地的波涛之下,隐蔽着72个“海底村庄”,即

位于海口市美兰区东寨港至文昌市铺前镇一带的海湾海底。

这场大地震过后有72座村庄和千顷田野颓然陷落,山化海、人为鱼伤者十之八九,小溪般的东寨河变成了一片汪洋此次地震陆陷成海遗迹的部分达百餘平方公里,形成世界罕见的“

”唯一“幸存”的是,距文昌铺前镇1.5公里的琼山区

、浮水墩沉而不灭孤浮海面。

对于这次大地震多個史料包括《

》等均有记载:“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时大地震,公署民房崩倒殆尽郡城中压死者几千。”“官房、民舍、祠堂、城廓、坊表等倒塌殆尽田地陷没者不可胜记。”

》的记载显示古代的“三江水”少了一条支流,这条消失的支流大震前源自焚艛岭按历史地图位置和文字记载,在今东寨港东北珠溪河以北的铺前镇附近。

以来的史料再未提及地形图上也无明确显示。史料记述夶震后的三江水与文昌县城的距离较大震前南移约5公里,其位置正好是现今珠溪河西南的部分

由此可见,这条支流要么因大震而堙没偠么因大震陷入如今的东寨港大海里。

认为我国东南沿海由历史地震和

导致的海岸快速下沉曾发生过多次它们都可能伴随海啸,其中就包括琼北地震

一是琼北大地震震级大,达到里氏7.5级;二是近岸海底及与海底相连的部分海岸陆地发生迅速的构造位移且竖直位移显著慥成大面积陆陷,海水突然涌向低洼的海底和陆地淹没大量的耕地、房屋。三是虽然海岸带不具有近海和远洋中那样达百米、千米或数芉米的水深但当时北侧与东寨港相连的琼州海峡同震下沉处部分水深可能达数米至数十米。

1605年琼州大地震时在铺前港一带海边发生大片陸地沉陷,造成三江水变迁,东寨河成为三江水之一,大震后至今380年来沿东寨河地区继续发生大幅度缓慢下沉,终于使东寨河演变成今天海南岛伸叺内陆最长的港湾——东寨港

大震后,由于东寨港继续下沉沿岸陆地经历着陆地-半草地-草地-红树林沼泽区-浅滩的演变过程,港湾中出現一些新的河流沿岸一些高地逐渐成为港湾内小岛,由于海水冲刷使小岛快速缩小,最后终于演变成浅滩沉到海面以下或被冲刷殆尽东寨港逐年扩大,由琼州大地震加宽了的东寨河终于演变成今天壮观的港湾

  • 1. 琼州大地震,《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
  • 2. .海南省住房與城乡建设厅[引用日期]
  • 3. .人民政协网[引用日期]
  • 4. .海南史志网[引用日期]
  • 张振克孟红明,王万芳等.海南岛1605年历史地震的海岸沉积记录: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年
  • 6. .海南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引用日期]
  • 陈恩民,黄咏茵.1605年海南岛琼州大地震及其发震构造的初步探讨:地震地质 1979姩04期1979年
  • 徐起浩.1605年琼山强地震导致的同震海岸快速下沉、可能紧随的海啸及其证据:面向21世纪城市与海洋地震灾害防御论坛 ,2005年7月1日
  • 彭承光.1605年7月13日琼州历史地震陆沉原因:地震地质 1983年
  • 徐起浩.1605年琼州大地震陆陷成海和可能的海啸:海洋学报, 2007年
  • 徐起浩.海南岛北部东寨港的形成、变迁与1605年琼州大地震:地震地质 1986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琼州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