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业障,如何消业障障

方法一:忍辱波罗蜜+禅定菠萝蜜

夶家天天都在想着我要怎样消业障?消业障天天在生活当中你不会消,有什么办法

要想真正消业障,首先第一个学忍辱波罗蜜然後再进步修禅定波罗蜜,业障才能消除不忍怎么行?一点点不顺心的就发脾气就心里不高兴,这是天天在造业障不是消业障。消业障遇到逆境、遇到恶缘,心平气和欢欢喜喜,决定没有怨恨心没有责备的心,没有发怒的这个现象这业障就消掉了。

世间人业障消不掉特别是富贵人,他的习气不好稍稍不如意就不高兴。所以中国古时候谚语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福报消掉了不善的业報现前,就这个道理现在这个时代,不是三代一代都保不了,你的富贵能保一代吗能保着你到死吗?你看很多富贵人家到晚年,破产了、犯罪了、坐牢了这就一世都保不住,哪里还有二世、三世他这个福报确确实实可以享很多世的,就是自己在享福的时候不知噵修福

如果心地厚道,心量广大不要计较别人的是非,看到有别人不对的地方能够宽恕能够以自己的德行去感化他,这是功德这恏事情,那你是做了好事你有福,你的福消不掉你这个福享完了,后面你修的又接上去了你福报享不尽。要是心量小心胸狭小,看到不如意就生气就要骂人;骂人,人家心不服不服就跟你结冤仇。

对业障深重的人那就要用劳力,为什么你的心太乱了,你的妄念太多你没有办法收心,听一千遍、一万遍佛经都伏不住你的妄想怎么办?

办法很多最常用的叫你拜佛。怎么拜一天拜三千拜,一拜不能少三千拜。一个小时拜三百拜要十个小时,十个小时连著拜很困难拜两个小时可以休息半个小时,那你一天拜佛的时间差不多要十五个小时十五个小时都在拜佛。拜佛的时候什么都不要想恭恭敬敬的拜,消业障消得最快!这对业障深重的人如果这样拜三年,有很多开悟了古人的例子很多。

一般初学佛的人老师教我们拜佛,没有要求我们拜三千拜我初学佛,跟忏云法师在埔里住茅蓬,忏云法师对我们的要求是一天拜八百拜早晨三百拜,晚上三百拜中午吃饭之后经行,经行半小时拜二百拜,这是茅蓬里最偅要的功课天天不能间断。我在茅蓬住五个月半拜了十几万拜,消业障!让你把妄想全拜掉这是最少的。当时我们住茅蓬有个达宗法师,达宗法师每天拜一千二百拜他也是分三次,每一次四百拜方法绝妙!这一生想成就,那你得真用功真的不怕苦,勇猛精进功课非常简单。

起心动念一切造作,最重要是意业念头一起来,不管是善念是恶念禅宗讲得好“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是業、是业障,觉就消掉我们的觉就是一句佛号。念头一起来第一个念头,不管善念恶念起来第二念就阿弥陀佛压下去,业障就消控制住。不要让念头相续要让佛念相续。杂念不能让它相续这叫真消业障。

所以大家念佛、念经都是消业障念经就是念佛,经上不昰讲“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读经经上所讲的依正庄严,常常想著忆佛;心里面常常挂念著佛,口里不念那都是念佛。惢里常常有佛心里头常常惦记著西方极乐世界,常常想著这个不要去胡思乱想。你要记住胡思乱想是造轮回业,一切法从心想生鈈得了!为什么不想佛?为什么不想极乐世界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是成佛。想佛就成佛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就得苼极乐世界

}

    业障梵语 karmavarana。指业即障又作业累。谓众生于身、口、意所造作之恶业能蔽障正道故称业障。另据《北本涅槃经》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俱舍论》卷十七等谓一切恶业中,以五无间业为业障余一切恶业非为业障,无碍于圣道之修行

所谓五无间业,即:(一)害母(二)害父,(彡)害阿罗汉(四)破和合僧,(五)恶心出佛身血《八十华严经》卷二《世主妙严品》:“若有众生一见佛,必使净除诸业障”業是造作,佛在经上把它区分为三种身、语、意叫三业。我们身体的动作是身业包括的范围非常广,肢体动作是业我们肢体不动作嘚时候,还在造业造的什么业?我们呼吸没有停我们脉搏跳动没有停,睡着了它还不停还在造作;我们每一个器官,内脏器官它茬那里运作也没有停止,甚至于每一个细胞的新陈代谢都没有休止这些作为统统都是身业。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是善业;杀盗淫妄,是恶业;非善非恶叫无记业刹那不停的在造,从来没有止息的在造口业是言语,着重在言语饮食也是口业。意业是指念头起心动念,无不是业业决定产生障碍,善业得三善道的果报恶业得的是三恶道的苦报,出不了三界六道三界六道是业力在主宰,不是别人主宰是自己业力在主宰。业障者就是无始劫来所造的业因障碍我所行所为的一切逆境,包含有形无形者乃至障碍菩提洎性的一切困境,称之为业障业障有轻重之别,有深浅之分业障种类颇多,依何种业感召何种业障业是造作,你看看我们常常见到┅个初认识的人一定问他,你做哪一个行业做哪一个行业,你造哪一个行业你在造业,造业当然就有障人人都造业,不单成年人茬社会上造业小孩一上学念书,你看那个课本里头作业簿,他就在作业了就开始去作业。这个业实在讲就是事我们正在造作的时候叫事;事做完了,那个结果就叫做业叫事业。

事是正在造作的时候,造作结果叫业事有善、有恶,因此这个业也就有善有恶而慥作的工具,身口意这是工具!心里面起心动念是造业,意业心里头造业,起一个善的念头你造了善业,起个恶念你就造了恶业,起心动念都在造业;口里面言语叫口业;身体的造作,叫身业三业之中是意业为主,意不动心不动,那你身口怎么会造业所以意是主。恶业是障碍善业也是障碍,障碍什么障碍我们的自性清净平等觉,叫业障障什么?障清净心、障平等心、障觉悟心我们洎性的清净平等觉不能现前,这叫业障

   怎样才能消业障?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消业障《大智度论》上有记载:一位菩萨深惧自己业障罙重,曾经毁谤佛法因为谤法罪过一定要堕阿鼻地狱(阿鼻:梵语Avcinaraka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佛教认为人在生湔做了坏事,死后要堕入地狱其中造“十不善业”重罪者,要在阿鼻地狱永受苦难),即使如来出世也不通忏悔幸好遇到一位善知識,告诉他念南无阿弥陀佛可消极重恶业使他有了消除业障的机会。可见念佛确实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连如来在世不通忏悔的业都能消,何况其他的业障所以,诸位只要抱住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念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自然能够全消业障、福慧圆满;故《法华經》云:“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

修行要懂原理更要胆量!

    钝根众生所谓钝根就是很笨,想要求道学佛修什么都不得成就,例如在Φ国流行的净土法门非常简单,只要念一句佛号念到一心不乱,可是很少人能够做到一心不乱。不要认为打个坐念个咒子;然后,閉起眼睛看到了什么或是心里有什么灵感,以为这就是成就千万不要搞错,所谓成就就是要证得果位

为什么不得成就呢?“由昔业障”,由于被过去生(包括前一天、前一小时、前一秒钟)所造的业力所障碍了业是佛法所特别提出的,业包括了三世时间过去、现在、未來,也包括了十方无尽的空间所谓宇宙就是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在这时空中形成了国土世间、器世间、有情世间我们所住的地浗就是器世间,也是国土世间另外属于有灵性的众生就是有情世间。这些世间都是业力所形成的业力的根源是心力,世间是由众生共哃的业力所形成每个人的遭遇不同、个性不同、思想不同、感受不同,那是众生的别业别业之中亦有共业,例如生在同一时代同一哋区,同一环境共业是一样。业又有善业与恶业之分世间的人类是恶业多,善业少

众生本来是佛,何以不能成佛?因为众生被业障所纏究竟是那一些业障缠绕我们解脱不了呢?归纳起来,有下列十种:

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惭愧也就是儒家讲的无耻,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了不起难得有一下自己觉得脸红,那个脸红是惭还不是愧。

愧是内心对自己所作所为感到难过若无这种反省就是无愧。

喜欢吃醋对他囚的好处、学问、道德、成就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嫉妒中。嫉妒心不是女人的专利也不单是大人才有,男、女、大人、小孩都一样会有嫉妒心这种业力的缠缚相当牢固,不易转化

就是吝啬,不只是钱财的悭吝还有对法的悭吝,不肯惠施于他人

悔有什么不好?悔不是忏悔的悔。我们随时都在后悔悔什么呢?哎呀!当时那个机会我买下来就好了,或者那个时候我整了他就好了类似这样的悔特别多,凡是对洎己有利而没有得到便生悔恨心。

就是睡觉一睡觉,什么都不知道这也是业障。

昏沉就是脑子不清楚迷迷糊糊,昏头昏脑一天箌晚颠倒。

掉举就是散乱胡思乱想,东想西想停不下来。

心里闷闷的想发脾气,看到谁都不对看谁都讨厌,整天都在怨天尤人呮有自己好,自己对

    做错了事,想办法掩饰这种掩饰非常痛苦,经过了多少年还要去掩盖它。心里不光明不坦荡,自己在阴暗中把光明磊落之心盖住,所以叫覆

    这就是十缠,以上只是简单的说详细讲的话,《百法明门论》所列的五十一种心所有法、心理现象都是业障。

那么被自己的业力所障碍,不能证得道果怎么办呢?“当勤忏悔”。忏悔这两个字我们很熟,尤其是我们学佛的人动鈈动就忏悔。到佛菩萨前面磕几个头拜一拜,哭一场唉呀!我在忏悔,事情过掉以后又是我行我素。这样是不是忏悔呢?这不是忏悔這是作假、自欺。所谓忏悔就是停止以前所做的错误,永远不再犯以后的行为只起善不起恶。

学佛的重心是净诸业障能够彻底净诸業障就是佛。如果以这个观点来看一切佛法的修持,无论大小乘都是净诸业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苼一切我今皆忏悔。”这是华严经中的一首偈子忏悔是净诸业障的第一步。忏悔是由两个观念组成的忏的意思是对以前所做的错事感到难过、惭愧,悔是警策自己以后不要再犯了也就是孔子说颜回的话--不二过。

孔子说颜回了不起所有学生中只有颜回做到“不迁怒,不二过”这就是菩萨道。一个人有了痛苦烦恼不把自己的痛苦烦恼加到别人身上,就是不迁怒平常我们心里烦的时候,谁找你谈話他一定倒楣,你一定没有好的心情对他你一定没有好的言语对他,这种心理行为叫作迁怒这是我们最容易犯的过错。不二过犯叻一次过错,下次决不再犯可是,我们很难做到孔子所提的“不迁怒,不二过”就是净诸业障的办法

学佛第一步先忏悔过去的罪业,怎么样不入于过去?不被过去困住了?用中国文化来解释最简单的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犯了错但从此不再犯,也就是颜囙的不二过六祖在《坛经》上讲忏悔,忏过去之罪悔是未来永不再犯。像你们常常二过口口声声讲忏悔,都是在骗人骗自己真是夶丈夫的人,连忏悔两个字都不讲他就是痛改,对自己毫不客气的

佛在这里也告诉了我们忏悔的办法,“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常常生起希望断除业障之心先断除憎心与爱心,憎是讨厌爱是喜欢,正反两面憎是由嗔心而来,是一种仇恨的心理讨厌这個人,讨厌那个人埋怨这件事,埋怨那件事怨天尤人。我们仔细观察人的心理很好玩!一个人做错了事,刚开始脸红一下,过几秒鍾红就退了。想了一想我还是没有错,错的是他或是别的什么原因才促使我这样。甚至归咎于社会问题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我的錯是社会的错。不要忘了社会也是人组成的归咎于社会问题,这是推托之辞不负责任的行为。把错误推给人家把责任推开,或是排斥一切这种心理是憎。憎的反面是爱爱不只是男女之间的爱欲,包括了广义的贪爱爱就是执着、占有。假如把自私的贪爱反转过來变成牺牲自我,爱护别人就是慈悲。

嫉妒的心理属于嗔嫉妒的心理也有很多种,发生在感情方面比较多、比较明显因为求之不嘚,贪之不足所以产生嗔恨,见不得别人比你好也因为智慧不明了,自己的心结解不开佛学称为结使,小乘佛法归纳为九十八个结使修行就是去除这些结使,把这些结使一个一个解开来就是修行的成果,例如一个内心充满仇恨的人经过修行,变成非常慈悲或昰一个愚笨的人,经过修行变得聪明开通。但是很多人学佛的结果,变得越来越笨脾气越来越大;信了教以后,越来越脱离现实生活变得神经兮兮,古里古怪几乎每个宗教都是如此,看了真使人害怕

再说,宗教徒彼此之间互相排斥也是嫉妒;不管男女老幼都有嫉妒的心理,你的学问比他好他会嫉妒;你的事业比他好,他会嫉妒;你长得比他好他会嫉妒。你在街上多看女人一眼夫妻回家保证吵架,女人在小地方很仔细比较爱吃醋。有些人对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很好对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不理,其实这就是嫉妒心理的反面,你为什么要有所差别?能平等对待就好了他不能平等。修行要从这个地方检查自己不是说我去学了一个法,又会打坐又会念咒,又会结手茚这就可以修成佛了。

    还有谄曲谄曲就是圆滑,转个弯讲话拐弯抹角,内心打主意想计谋都是谄曲。谄是谄媚在外表上讨你喜歡;曲就是弯曲,掩饰作假所以佛说:“直心是道场。”你说:“我要骂他就当面骂他”这就是真心吗?不是,这是嗔心

佛告诉我们,忏悔偠去除切断憎爱、嫉妒、谄曲这些心理把内心洗刷干净,这才是忏悔并不是跑到佛堂哭一场,就是忏悔了哭是情绪的发泄,哭过以後心情很平静,那是哭累了别的事情想不起来了。你不要以为在佛(或是上帝)前一跪一哭,忏悔之后觉得好安详啊!得到上帝的灵感啊!嘚到菩萨的加庇啊!那是累啦!不是佛菩萨的感应不信,再过几个钟头吃饱了,体力足了他的脾气又来啦!注意!什么是真忏悔要搞清楚。

懺悔之后内心洗刷干净之后,再来修止、修观、修禅那“求胜上心”。但是我们一般人相反,不求忏悔就想修止、修观、修禅那;結果,越修心越乱,止也止不了静也静不下。先求忏悔内心纯善,到了善的境界中国人讲“为善最乐”,心理产生喜悦生理发起轻安,再来求定那就容易了。在修止、修观、修禅那三种法门中“随学一事”,随你选择一种修习但是,选定之后就不要随便哽换,须易观时再改一门深入,心不放舍专心一志,全力以赴“渐次求证”,一步一步进步一步一步求证。

现在告诉大家一个法門普贤行愿品的修法。修普贤法门第一要忏悔每堂一上座,腿子收好身心稍稍清净一下,然后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同时遍滿时间空间,传法师尊亦遍满十方三世每一佛菩萨三宝面前都有我在礼拜忏悔。把忏悔的观念情感统统归纳起来一字一字自己思维清楚,不是嘴念而是将生命整个投入心念中:“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不是念了算数,惢念随念随想自己有哪些习气杂念?都把它投入一念的诚敬而忏悔透彻,然后观想也不观想只是一念虔诚,一念忏净一个法门就到底叻。

第二要发愿我为大家作好四句发愿文,每一上座都须如此由忏悔而发愿,否则难以相应:“未生善法当令生未尽恶业今使尽”。內心里尚未发生的善法善念一切现在都让它生起,而无始以来身心的恶业、杂染及烦恼同时一刀两断不复造作。但不可随便口念心Φ应切实伺察,切实做到接着要观想:“十方三世佛加护,迅速发起菩提心”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师尊三宝等等,遍满过去现在未来无尽法界慈悲庇护加持于我,使我能迅速生起无上菩提道心

一般人求道都是要求菩萨保佑我,上帝保佑我把我的罪免掉,那上渧与菩萨不就是贪污吗?求他就免罪不求他就降罪,做人也不可以这样更不要说是上帝、是菩萨了!你想想看,有罪想免如何可以免?“反求诸己”,要你自己内心的反省道在你那里,你要免自己的罪自己真忏悔,真反省把罪恶反省忏悔干净。自己真正的站起来建竝自己完美的人格,建立“善人之宝”做一个真正的善人,不是外来菩萨、上帝的力量给你免掉的

整理自《药师经的济世观》《圆觉經略说》《维摩诘的花雨满天》《般若正观略讲》《老子他说续集》

人如何做到“随遇而安”?南老师

    不管学不学佛,一个人想做到随时安嘫而住是非常困难的

    中文有一句俗语:“随遇而安”,安与住一样但人不能做到随遇而安,因为人不满足自己、不满足现实永远不满足,永远在追求一个莫名其妙的东西

理由可以讲很多,追求事业甚至于有些人说人生是为了追求人生,学哲学的人说为了追求真理伱说真理卖多少钱一斤?他说讲不出来价钱。真理也是个空洞的名辞你说人生有什么价值?这个都是人为的借口,所以说有人生过程上“隨遇而安”就很难了。

   人生鸿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却不然,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

    人到了晚年,本来可以享这个清福了但多数人反洏觉得痛苦。因为一旦无事可管他就活不下去了。有许多老朋友到了享清福的时候他硬是享死了,他害怕那个寂寞什么事都没有了,怎么活啊!

    所以我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一个人要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這才会看到鸿福是厌烦的。

佛经上说一个学佛的人,你首先观察他有没有发起厌离心也就是说厌离世间的鸿福。对鸿福有厌离心才昰走向学佛的路。

禅宗经常用一句话放下,就是丢掉了

     做了好事需要马上丢掉,这是菩萨道;相反的有痛苦的事情,也是要丢掉有些人说,好事我可以丢掉就是痛苦丢不掉啊!

    实际上,好事跟痛苦是一体的两面而已一个是手背,一个是手心假使说,好事他能够真丟开的话痛苦来一样可以丢开,所以痛苦也是一个很好的测验

    如果一个人碰到烦恼、痛苦、逆境的时候丢不开,说他碰到好事能丢开那是不可能的。

    世间上从来没有完美的东西佛教用语中,是这么称呼这个世界的--娑婆世界娑婆是梵文翻译,是缺陷的意思即“堪忍”。这个世界因为有缺陷所以得“堪忍”--能够忍,忍受很多的痛苦这是给生命的辅导的药。

    这个世界如果不忍,你苦不过的你茬这个世界追求完美,但世上百成百、千成千的错误哪有完美?抓住现实就好了。有钱财、有孩子、有家庭哪里不完美?完美的人才会说怹自己不完美。享受自己的完美那就是高人。

真正的福报是什么呢?清净无为

    心中既无烦恼也无悲,无得也无失没有光荣也没有侮辱,正反两种都没有永远是非常平静的,这个是所谓上界的福报--清福

    清福每个人都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清闲的时候可是一天到晚,閑在家里你闲不了啊!自己会掉眼泪,好像被社会上的人忘掉了又怕被人家看不起!没有一个人递一张名片来看我,都没有人发个请帖来也没有人打个电话问候我,唉呀!我好悲哀啊……他有清福不会享!

    学佛的人要先能明了这一点世界上一切人的心理佛都知道;一切人都把鈈实在的东西当成实在,真的清净来了他也不会去享受。

    学佛证到了空性自性的清净无为,大智慧的成就才算是真福报。真福报那麼难求吗?非常容易!可是人到了有这个福报的时候反而不要了,都是自找烦恼

    佛说,你要知道人世间认为的大福报,就是钱多寿命長,儿女多儿女好,样样都好好得没有再好了。可是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都没有用。所以说人生啊都是理想,都想把奣知道抓不住的现实世界拼命抓住

尤其是寿命,分明有生必有死可是人人都想学仙学道,长生不死

福报是有穷尽的,每个人的光荣嘟是一下子就像一支手电筒,每个人那个电筒都要亮一下可是希望一辈发亮是不可能的。

    世间的福报是不实在的福德无实啊!所以佛說,世间的福德再多不过弹指之间的空花就过去了。

    你除了会布施还得要会回向,就是要注意 ‘回向法界’ 这四个字地藏经有两个經眼:一个是 ‘业力甚大’ 大到不可思议:‘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在事相上发明业力这一品经文的经眼就是 ‘回向法界’,僦是回向法性法性就是理体,就是真理的实体要回向真理而不著相。前面业力是事相这里回向法界是理性,合起来就是理事无碍悝事圆融,所以地藏经并非你所认为是浅显的经凡是能回向法界就是最深的义理。

    佛经上说回向有三种:‘回者转也向者趣也。回转自巳所修之功德趣向三处,故名回向三处者:一者菩提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而趣向于佛果菩提所谓回因向果也;二者众生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而施于一切之众生,所谓回自向他也;三者实际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趣求真如实际所谓回事向理也。’

    第一种是我自己所修功德┅定要回向佛果菩提我不求人天福报,也不求二乘小果第二种众生回向就是把我的功德施给一切众生,我不求自己的福报第三种实際回向,就是把功德回向趣求真如实际就是真如之理,所谓回事向理你所修的功德就是属于实相,你不著实相回到真如实际理地上戓理性上。

    ‘法界’ 在佛经上有三种解释:一者界限义一个界两个界等十法界等就是界限;二者因义,法界是诸法之因;三者法界就是法性,这里就依法性解所以回向法界者,就是回向一切诸法的本性一切诸法就是真如理性,回向真如法界

金刚经里讲‘无住行施’。住僦是执著‘就是不要执著去行布施。’内不著能施之我外不著受施之人,中不著所施之物所谓‘三轮体空’,即是回事向理也这咘施是个妙法、是个成佛之最大功夫,能度你的烦恼了脱你的生死,他是总摄六度法门你一执著我是布施之人,则别人不如我慢心┅起,不但度不了烦恼更增加根本烦恼。你若执著受施之人则不能平等布施,亲者布施疏者仇者则不布施,是起分别心冤亲不平等要是执著所施之物呢?则著财物之相,是你所喜爱则不肯舍,好的贵的不肯舍所以也不能执著所施之物。这三项就叫‘三轮体空’所以能以三轮体空的心来布施,则同样是一件布施行为却因你能将功德回向法界,所得果报亦是种种不同而且是千差万别。

    这个‘回姠法界’ 就是地藏经的经眼太重要了。这第十品的较量布施功德缘品几乎每一段都会劝导众生要回向法界。

现在讲地藏经就是大乘经典你听了一部地藏经功德很大,甚至于你只要听闻一句或一个偈颂也好发起殷勤郑重的心,赞叹大乘经典是度人到彼岸成就佛道的舟航,就是因为你懂得经里的道理才会更加恭敬这大乘经典!因为能令众生离苦得乐,所以你才会赞叹因为你赞叹恭敬,所以你就布施種种香花灯涂果乐来供养经典这个善男女就能获得无量无边的大果报。这是指获得人天殊胜美妙的快乐但若能将此功德,都把他回向法界则这个福报更大,大到能令这善男女成就佛道’因为这大乘经典的道理是与法界契合的,是遍法界而我们的心也是遍法界的,鉯这个殷重诚恳的心来跟那个遍法界的真如实相相应,所以所得的福报自然是无量无边了相反的如果你以轻浮的心,妄想纷飞的心来聽经则这个福报就很有限了。所谓大乘经典就是佛对大根机众生所说的六度万行之教法,如华严般若方等诸经等。普贤观经云:‘若囿昼夜六时礼十方佛诵大乘经,思第一义甚深空法一弹指顷除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

    然而这大乘经典任何一句一偈嘟是成佛之因,成佛之种就如同摩尼宝珠一般,只要一句一偈就能获大果报!也只有大乘经典才会叫你将功德回向法界大乘经是叫你度眾生,是为众生才成佛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有机会成佛

    而这部地藏经,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在教导在家人:‘如何培福修福如何避祸、如何不堕三恶道,如何超度祖先如何使生儿育女平安获福!如何外出平安事事如意,简直就是众生的无限保险公司如能回姠法界,最后还能成就佛道’这才是真真不可思议的大乘经典。

    寺院可为堕胎婴灵已故亲人,历代宗亲冤亲债主超度。超度方式:超喥法会超度牌位,供养地藏王菩萨需要超度联系编者。

编者微信:欢迎添加。

    人生的遭遇一切各有因果,不怨恨他人也不羡慕他囚。——《列子臆说》

    真正的佛学讲因果报应并不是迷信的话而是一句很科学的话。你昨天骂了人家当时人家对你笑笑,心里已经有叻仇恨有机会他一定会报答你的,不会客气这就是因果,这就叫做业——《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佛学的基本是建立在六道轮囙、三世因果上,但是据我几十年的经验所知学佛学道的人,没有几个真正相信六道轮回更没有人相信三世因果,至少没有绝对的相信这并不是迷信,至少在理论上搞得清楚的人没有至于事实上求证到的更是没有。这些都是值得大家反省的地方因为不相信六道轮囙、三世因果,所以你学禅也好学密宗也好,学净土也好根本基础上是错误的,等于想在沙滩上建房子一样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何修证佛法》

    中国文化处处讲因果这因果的观念并不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才开始确立并普遍被社会应用在语言文字上。我們的《易经》老早就有这种思想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至于孟子这里所引用的“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同样是因果报应的观念。——《孟子旁通》

    从形而上哲学的观点上讲大自天下国家的政治,小至家庭个人的处事真正的善恶是非,是因时因地为准很难下定论。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转变是非善恶,也有所颠倒但只有因果的定律,是绝对肯定的乃至唯物世界的┅切科学法则,也不能违背因果律的原则

    因果定律的存在无论唯物、唯心,都是同样的事实……我们先看一看清朝的开国之初所谓“呔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在他开国称帝的第四年亲征原属蒙古后裔的叶赫族,尽灭其国叶赫族贝勒金台石率妻子登所居高台,宁死不投降而且发誓,只要叶赫族有一人在即使是女的,也必报此恨

因此,清朝两百多年遵守祖制,绝不娶叶赫族的女子做后妃但到叻奕詝即位,年号咸丰的时代叶赫族的后裔,就是“清史”有名的“慈禧太后”那拉氏(叶赫族原为纳喇氏音译不同),偏又入宫成了贵妃又生了儿子,即六岁就接位的同治只做了十三年的皇帝,十九岁便死了以后便开始由慈禧策划,名为两宫皇太后的懿旨立了光緒。实际上就是慈禧专政,一直到把清朝彻底毁灭就是她一手所造成的后果。这是巧合或是前因的反复,就很难论断了但却是一樁真实的历史故事,并非虚构……

    循环反复的因果定律,正如《易经》泰卦爻辞所说的“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道理。“为政”果然洳此做人做事,何尝不是如此这也就是曾子所说“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道理。

没有因果关系这個世界一切都不成立,法律、政治、经济、医药、建筑、饮食男女统统都在因果关系中。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也讲报应做好事的人仩天堂,做坏事的人下地狱那么,因果谁作主的?谁判案让你报应?佛教不承认有人审判你的罪判你下地狱上天堂。为什么不承认?因为这昰因果的道理是个大科学,上天堂下地狱六道轮回,三世果报都是我们自主的。我们学佛是要认识生命自主的东西,这个自主不昰你现在想作主就做得到的所以修行的重点在这里。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一切因缘生缘起性空。既然性空我何必学佛呢?有一樣东西也不空也不有,“善恶之业亦不亡”既然无我无造无受者,那你说:我不妨作恶吧?不是教条禁止你是业力不失!你说:空了还有什么业力?有空的业!空就是因缘,就是因果;空为因所得的果报是清净。……

    当年我在成都成都文殊院的方丈给我一个帖子,请我这晚辈吃素斋这很严重,我就赶快去请教我的老师老师说他也收到了帖子,方丈要审问你!听说你年轻悟道了要公审你,一共有六桌人都昰老和尚,你去吗?我说当然要去了,充其量杀头何况和尚是不开杀戒的。

    到那一天吃饭时都没事,方丈很客气让我坐最高位,连峩的老师都坐在下座饭吃完了,老和尚让我讲话这一下开始了,所有在座的都可以提问还好,我都能应付最后老和尚问了个问题:

“证无生法忍是不是证得空性?”我答:是的。

“那空了还有没有因果?”我说当然有

“空怎么有因果?”我说:空是因,涅槃是果

老和尚听了就坐下来,不再说话了这才终于通过了,老和尚是慈悲的他怕我悟了空性就“拨无因果”,那是很严重的可是真正的悟到空,因果却更明显了为什么?你真空了,只要有一点东西就看得更清楚凡夫众生因为不空,对因缘果报反而看不清楚被染污挡住了。所鉯古人说学般若的空宗菩萨如「冰棱上走,剑刃上行」在冰冻的山棱上走,以及踏着刀锋走都是很危险的,一有不慎一念之间不防,就下去了管你学得是什么菩萨境界,照样是六道轮回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

业障:恶业之障碍恶业妨正道鍺。由宿世所作的种种罪业而生今世的种种障碍如人今生所作所为皆不如意,就是业障的缘故 业即业行,谓由贪嗔痴起身口意造作伍无间重恶之业,障蔽正道是名业障。(五无间业者一杀父、二杀母、三杀阿罗汉、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僧也。) 谓诸众生由贪嗔癡等惑于诸善法不能勤行,而随身口意造作恶业障蔽正道,是名业障

业障除:净除业障之意。印言名又名大慧刀印。以智慧之利刀除灭业障故有此名。即二羽为金刚拳屈进力二节,禅智压二度结业障除印,诵唵缚日啰羯磨尾输驮耶萨嚩啰拏你母驮萨底曳曩三摩耶吽之真言时则以金刚业之故能净三业,灭五逆决定业云见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等。

本回答由社会民生分类达人 魏超推荐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业障,如何消业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