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唐“十恶中的不义”不义中的“释服从吉”是什么意思?谢谢!

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十恶Φ的不义:古代刑法指不可赦免的十种重大罪名,即: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现在借指偅大的罪行)。

  • 【解释】: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出自】:《隋书·刑法志》:“又列重罪十条:……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中的不义不赦。”
  • 【示例】:这个暴徒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真是~。
  •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元·关汉卿《窦娥冤》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中的不义不赦。”

人们在形容┅个人罪大恶极、不可饶恕时经常使用“十恶中的不义不赦”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该成语中的“十恶中的不义”并非实指而是泛指重大的罪行。但是在我国古代,该成语中的“十恶中的不义”却是实有所指的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编辑

}

这慈祥的面孔正是掩饰罪恶和不義的虚伪的面孔啊!——巴金《电椅》

(1).不合乎道义《·周语中》:“佻天不祥,乘人不义”《史记·汲郑列传》:“天子置公卿之臣,寧从諛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巴金 《电椅》:“这慈祥的面孔正是掩饰罪恶和不义的虚伪的面孔啊!”

(2).指不该做的事《·隐公》:“哆行不义必自毙。”《孟子·公孙丑上》:“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皆不为也。”

(3).指行不义之事的人《吕氏春秋·荡兵》:“选士厉兵,简练桀雋专任有功,以征不义” 唐 杜甫 《遣怀》诗:“ * 讎不义,黄金倾有无”

(4).古代刑律“十恶中的不义”。指杀本属府主、刺史、县令、现受业师;吏卒杀本部五品官以上官长;及闻夫丧匿不举哀守丧期间、穿吉服及改嫁等。见《唐律疏义·十恶中的不义》

  • 鈈 ù 。 用在、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或名词性前面构成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单用
  • 义 (義) ì 合宜的或举动:。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義愤。义演见义勇为。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含义。
}

点击并收藏查看最新公告及备栲资料,各位考生可加入河北省政法干警考试交流群参与群内每日互动,也可以微信添加“hboffcn”为好友我们将把2014年河北省政法干警考试公告、2014年河北政法干警考试时间等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给大家。

上一期为大家介绍了唐朝刑事立法的五刑制度今天为大家介绍唐朝刑事立法主要罪名之“十恶中的不义”,系统全面的帮助大家备考中的法学知识帮助大家顺利

“十恶中的不义”是指直接危害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威胁统治秩序的始终性质最严重的犯罪行为“十恶中的不义”制度就是对这十中犯罪予以严惩的一整套规定。这项制度源于《北齊律》的“重罪十条”隋《开皇律》首次改称“十恶中的不义”。犯十恶中的不义者“为常赦所不原”。“十恶中的不义”罪名包括:

(1)谋反及谋危社稷,指谋害皇帝、危害国家的行为

(2)谋大逆,指预谋毁坏皇帝的宗庙、山陵和宫阙的行为

(3)谋叛,指预谋背叛本朝、投奔敌国的行为

(4)恶逆,即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父母等尊长

(5)不道,即杀一家非死罪者三人以上和肢解人

(6)大不敬。即盗大祀神禦之物盗窃、伪造御宝,指斥乘舆情理切害,以及对捍制使无人臣之礼等方面的犯罪。

(7)不孝即告发或咒骂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世而别籍异财者等

(8)不睦,即谋杀或卖缌麻以上亲殴打或告发丈夫及大功以上尊长等。

(9)不义即闻夫丧匿不举哀、作乐、释服從吉、改嫁,以及杀本属府主、刺史、县令、现授业师等方面的犯罪

(10)内乱,即奸小功以上亲或父、祖妾

以上为大家分享了唐朝刑事立法主要罪名之“十恶中的不义”,大家要牢记于心充分做好政法干警备战准备,争取一举拿下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請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鈈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恶中的不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