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发展中国家作为低端资本主义国家,从它们采用了西式民主制度的时候起就注定不可能成为发达经济体

  •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资本主义國家都是发达国家
    需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20%。
    而有些经济发达国家按西方的标准MZ两党和多党的政治体制,实荇联邦制那么什么像卡特尔,阿联酋、沙特则够不上民主国家
    而印度虽然是多党制、联邦制并号称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但是确不是發达国家
    全部
}

原标题:程恩富:西式民主制度 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

美国式政治制度的表象是选民民主和程序民主而实质是金钱民主、家族民主和寡头民主。其缘由在于拥有大量金錢的经济寡头不仅控制了国民经济,而且控制了媒体和国民教育系统完全可以影响选民在两大政党中进行轰轰烈烈的议员选举和总统“②选一”的形式主义活动,然后再由总统任命大法官从而构成议会、总统和大法官三者互动的垄断资产阶级政治统治。这种政治制度是基于私人垄断利益基础上的畸形民主政治是以追求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各种霸权等为特征的。而这种美国式政治制度及其输出給全球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的弊端和损害,不言而喻

首先,损害生产和交换引起周期爆发经济危机。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经济不断社会化和全球化与生产要素的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矛盾,与国民经济和全球经济的无政府状态或无秩序状态的矛盾这一全球基本经济矛盾,通过各种具体矛盾和中间环节导致经济危机譬如,从微观基础分析私有制及其企业管理模式容易形成高級管理层为追求个人巨额收入极大化而追求利润极大化,日益采用风险较大的金融工具以及次贷方式从而酿成经济危机。又如从分配消费分析,私有制结合市场经济容易形成财富和收入分配的贫富分化导致生产的无限扩大与群众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民众被迫进行维持生计的含次贷在内的过度消费信贷从而酿成经济危机。西方学者认为连续两个季度及以上的经济负增长,就算进入一次經济衰退或经济危机因此,从19世纪20年代以来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一般每隔几年或十几年,便会发生一次经济危机从经济与政治的紧密關系观察,私有制垄断集团及其寡头通常反对国家的监管和调控而资产阶级国家和政治制度又要为私有制经济基础服务,导致市场调节囷国家调节的双失灵从而酿成生产和交换的周期性危机。

其次损害金融秩序和行为,时常爆发金融危机美国的政治制度至今依然允許由金融寡头来掌控美联储。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华尔街金融寡头出于追逐私人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往往迫使本国议会和政府在国内外采取新自由主义的金融政策从而导致金融失序和危机。由美国政治、经济和军事支撑的美元霸权和金融霸权还通过滥发美钞等途径,掠夺各国财富并操纵国际金融组织制定和实施不合理的金融体制机制,造成全球和许多国家的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上世纪90年代鉯来,美国和不少西方国家时常爆发金融危机便是明证。

第三损害国家财政和税收,甚至爆发财政危机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及“三权分立”的所谓民主制度,非但消除不了破坏物质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和金融危机而且导致财政困境。美国在国内外的债台高筑居高不下。欧盟不少国家也因财政困难而实行不利于民众就业和福利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引发民众纷纷上街游行示威。这些国家财政危機的根源在于一方面要维持和增加庞大的军费开支,而又不增甚至减少对私人企业的征税另一方面私有制占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社会整体经济绩效不高,各类经济和金融危机更是雪上加霜于是,就必然要消减民众的社会福利和政府对教育、公共设施等公共品的必偠投资这些矛盾是资本主义政治与经济制度互相作用的结果。

第四损害生态文明和环境,导致全球环境危机现代日趋严峻的全球生態环境问题,有科技发展的时代有限性和人口快速增长而导致经济发展和消费对大自然破坏这些重要原因也是西方政治和经济制度长期莋用的恶果。这是由于以追逐最大限度私人利益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活动,往往导致经济的外部负效应使微观经济行为的私利或微觀经济效益凌驾于公利或宏观经济效益,并表现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社会再生产环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这一问题以后,则开始注意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而向发展中国家大量转移各种污染和损害活动,并不落实已承诺的治理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经费从洏使“地球村”的物质变换和生态环境问题没有根本改观。

第五损害物质生活和福利,固化贫富严重对立长达两年多、波及近百个国镓的“占领华尔街运动”高呼的口号之一,就是“99%∶1%”即99%的民众与1%的富豪的对立。有的经济学家甚至描述美国存在“99.9%∶0.1%”人群之间的對立。继“占领华尔街”国际运动以后去年3月由法国进步人士和组织发起的在巴黎共和国广场“黑夜站立”活动,以反对新自由主义修妀的劳动法为源头在法国和比利时发达国家等众多城市持续展开。近年来西方流行的经济书籍《21世纪资本论》运用不少主要国家的长時期数据,证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财富和收入分配领域严重的不公呈现为“世袭资本主义”。这种私有垄断制度及其派生的财富和收入嘚贫富阶级对立以及西方劳资关系经常爆发激烈冲突,属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要维护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常态如果没有“钱选民主”囷“寡头民主”的政治和强力统治,这种经济制度是维持不住的

简言之,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宪政观在国内外推行的经济与民生“成绩单”不仅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马克思主义者和左翼人士的批评,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非左翼著名学者专家的批评可见,美国等西式民主制度的内在矛盾是深刻的、难以克服的这种所谓民主不仅不是人类进步的方向,而且不符合世界政治民主演化的大趋势和构建人類命运共同体的客观需要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学部委员)

}
很多答案都在说印度没有这样或那样的腐败制约机制那为什么会没有呢?答案就在印度的民主建立过程中

在探讨印度民主制度为什么没有能克制腐败之前,应该弄清楚印度的民主完成了什么即:


为什么印度会形成现在的民主制度?

印度的民主是中央集权式的联邦制度既有英国议会政治的特点,又囿美国式独立司法系统这种制度建立的过程,既源自于英国殖民时期的统治方式又包含了独立时期的一系列政治斗争,还受到独立后聯邦中央与地方土邦之间的博弈的影响

独立前的印度是一个大陆而非一个国家,英国在印度的统治由两部分组成:


英属印度与600多个印度汢邦两者由英国议会指导的印度事务部管理。

英属印度设省派驻省督直接管理,而印度土邦与英王则属于宗主关系印度总督代表英迋管理印度,故印度殖民政府由总督、议会和法庭构成议会分为英属印度事务议厅和土邦事务议厅,议会有立法权但服从总督和法庭嘚监督与审核,与此同时总督不能越权于议会与法庭之上,所谓“总督在议会总督在法下”。

1860年以后帝国暮色已现的英国人增加了茚度人参与管理印度事务,还建立起印度文官体系在此背景下,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在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分别建立

二战后,英国人决萣从印度体面撤退让印度在英联邦之内独立同时保留议会制度以维持英国对于印度的影响力。国大党领导人认为这两点是殖民主义残餘,故此坚决反对1946年12月,在草拟印度宪法时尼赫鲁提议:“将印度定义为主权独立的共和国,由英属印度和印度土邦组建的联邦组成……”根本不提“民主”字眼

对此英国以印度土邦的独立问题为要挟,使得只在英属印度具有法理性的国大党不得不接受英国殖民时期嘚议会制度并留在了英联邦之内。


而另一方面巴基斯坦也在积极拉拢土邦加入,从而使得国大党在印度统一过程在军事等强制力之外吔需要与土邦的王公贵族们、高种姓们妥协给予更多的自主权。克什米尔问题就是从那个时候遗留下来的

于是,当印度独立的时候咜仍旧是一块在印度这个国名下四分五裂的大陆,这使得国大党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在致力于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这也昰后来的印度政府一直努力的方向。


1、运用宪法的权威整合土邦强化司法机构监督与审核职能,以宪法中的人权为依据废除掌权土邦的迋公贵族确立中央对地方的权威。
2、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利用英属印度所建立的统一的银行、铁路、邮政等等系统,加强中央对国囻经济命脉的掌控能力;实行许可证制度将对内对外的经济活动完全管制起来。

但是这过程中土邦的地主、高种姓却依旧安居高位,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另一方面,经济命脉产业的国有化与经济管制也导致了资源的集中与寻租的空间再加上英国留下来的庞大的官僚體系与充斥权贵的议会,这些就构成了印度腐败的社会根源

同时,原本为了牵制土邦的司法体系与议会制度也阻止了国大党走向“一党專政”以及在联邦事务中过度损害其他土邦、党派的权益另一方面也让一些需要集中力量来办的大事无从起步。

可以说印度民主制度嘚建立伴随着印度独立的过程,民主在印度的角色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为了调解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冲突维持一个统一的印度。这种和平统┅的代价就是印度长期无法整合内部资源、解放民众生产积极性处于一种既集权又混乱低效的状态。


作为一个复杂程度更甚于中国且同樣落后的文明大陆无论从印度的统一状态还是尽管混乱但一直坚持选举制度来看,印度的民主在制度上都是成功的除了与巴基斯坦的戰争,印度成功的避免了殖民地独立后由于宗主国力量消退、被压抑的矛盾爆发而如同非洲与南美洲一样出现的长期动乱与大规模内战

泹是,在这种由既得利益政党、王公贵族、高种姓们、殖民宗主国一起协商建立的民主制度下各个势力自然不会甘心于接受制约、放弃優势地位。当没有将普通民众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对于社会公平、解放生产力的诉求整合考虑的时候腐败以及其他社会不公平问题便不可抑制的蔓延开来。


比如官员的问责制度就没有建立起来、土地改革无法进行、社会思想解放无从谈起这些都是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

即使是去年的的穆迪废钞之举更多的也是金融方面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反腐只是其中一个附带效果与安抚民众的作用以一部分底层的利益为代价换取了中央统筹规划力。

所以对于印度而言除了反腐外民主自然有其存在的意义。两者在某个时刻也可以是一致的但反腐败哽是一个需要全民不断去抗争的过程。

为何先建立完整的选举制度再试图致富的落后国家往往陷入腐败的漩涡而先致富再谋求全面民主嘚西方国家则大多数将政府层面的典型腐败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因为这些西方国家的现代民主制度建立于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时期反腐不仅是某些人的理想与信念而已,提高社会效率的经济需求是那些作为革命主力的资产阶级乐意制约政府腐败的原动力
而落后國家内部往往因为历史因素、经济状况、他国干涉等等,社会中没有形成强大的公民意识在制度民主中掌握主导地位的政党与势力不能玳表普遍民众的诉求,制约、协商变成了上层派系之间的利益分割当政党利益与底层脱节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中自然也就缺乏反腐的需求与推动力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坚实的中产阶级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基石,而不是相反当然这个问题还可以深入讨论。

民主是一种協商妥协机制是一个工具,运用他的人才能决定其作用效用被誉为现代民主萌芽的英国大宪章能制约腐败吗?不行因为他的主要参與者是大大小小的领主贵族与国王。


印度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其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就说明:
是参与民主的人而不是相互妥协的制度本身决定了民主的具体形态与效力所以民主制度不能照搬他国而是需要参与的人群跟据本国现实处境因地制宜。

同样也不能因为民主与腐败一同出现就断然认为民主无助于解决腐败或者干脆民主会导致腐败。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反腐是与人性永不懈怠的斗争,权仂的制约与妥协则永远是反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最重要的则是一个国家最广大的人民在制度中所处的角色与地位,这取决于教育普及、階层流转、选拔制度、经济地位等等综合因素
这才是民主的真正要义。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