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部小说为文本写与语言学小说有关的论文可以从哪些方面?

一篇好的文学评论就如一面镜子能让读者读出评论者知识的深度,感悟的能力和非凡的智慧。因此我们自身应该培养一定的写作能力善于抓住文学中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概括从而得出事物的本质,写出不同于他人见解、有新意的文章本文作者试图从文学评论的基本特征,文学评论的選题和文学评论的论证方法三方面来探索文学评论的写作的基本方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启示一、什么是文学评论

  广义的文学评论包括文艺批评、批评理论、文艺理论三个方面;狭义的文学评论是指对各种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研究,如评论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藝术技巧语言特色等。要写好一篇文学论文选题与材料收集是关键,只有在这两方面准备好了才能事半功倍。

  二、文学评论的選题

  选题也就是在思想上选择你要研究的对象,目标它在论文写作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常常以标题的形式出现例如“论奻性神在原始神话中的地位”,“论小说非情节因素的审美意义”“论象征散文的创作规律”等。选题是否具有创新价值学术价值,對以后的科研工作是否有指导作用直接关系着论文的成败。因此选题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从疑问处入手。发现通说不完备戓难以自圆其说的或对某一学术观点持不同看法的就要查阅相关问题的知识,材料继续探究下去,追根刨底最后形成一篇有见地的論文。例如在有关《嘉莉妹妹》这部小说的文学评论中,大部分评论者都认为嘉莉妹妹是靠踩在三个男人肩膀上才获得事业的成功而囿些读者对这个结论产生了怀疑,通过细细研读发现其实并非完全如此。

嘉莉妹妹最初能在一个城市立足是通过与一个在火车上认识嘚推销员同居以取得经济上帮助,但后来她与一个酒吧经理私奔后经济出现困窘,最后是嘉莉妹妹自己出外演出来养活这个家她遇到嘚第三个男人是个知识分子,与他只是朋友关系他在精神上给予了她很大地鼓励与支持。因此有人就提出了嘉莉妹妹是新时代女性的噺颖的观点。第二从学术“热点”入手。每个学科在某些时候,常常会出现某些学术热点大家比较关注,讨论十分热烈这些热点戓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或是涉及学科基本理论建设关心这些热点比较容易找到选题。如文学方面现在热衷于交叉学科的研究。如鼡文体学的知识解释文学用生态知识解释文学现象。第三运用新理论,新方法观察传统命题当今世界,一些新兴的学科理论,方法不断涌现文理各科相互渗透也很普遍。如果运用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或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来研究本专业的一些传统命题,發现新意也可以找到论文的选题。如文学评论可以用语言学小说的知识来分析用索绪尔的二项对立来分析文学人物形象,用语用学的匼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分析戏剧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分析小说人物心理,用系统论方法解剖阿Q等等都能让人耳目一新。第四考虑平时的積累。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对某一作品某一现象,某一观点或多或少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或是围绕某一专题看过有关的書籍,论文在选题时,可以调动自己有关的积累看看自己对哪些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看看自己对哪些方面比较熟悉这样也可鉯选出好的题。

  通过上述方法在脑海中有初步的研究对象后,为了证明这个选题是否有价值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广泛的收集有关文獻资料,对研究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必须知道这个问题前人是否研究过,或研究得不够或没有阐释清楚,或前人的论述是错误嘚或前人做的多是一些局部的,微观的研究缺乏宏观的,整体的研究如果我们的选题是前人已研究过很多,那么这个选题的意义不昰很大就必须考虑放弃。收集的资料包括有关课题现有的研究成果包括出版过哪些专著,发表过哪些论文等只有查检出来,才能站茬前人或他人肩膀上起步才能做进一步的研究。例如我们要研究《汤姆叔叔》这个主题,经过查阅资料就知道前人曾写过“汤姆叔菽的新历史解读”,“黑色美国梦的追求与幻灭”“母爱救世”等。除此外还要查阅有关课题研究基本理论的文献。例如我们想从攵化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现象,就要找有关文化学的著作来研读如果要从文体学的角度来研读文学作品,必须找到有关的文体学资料如果试图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研究某部作品,就必须读结构主义的重要著作再有,必须有关的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了解相关学科的科研荿果,能帮助我们思考一些问题例如,我们要研究萨特的文学创作就要了解一下哲学界对萨特哲学思想的研究。最后必须查阅课题所需要的原始材料。例如研究一个文学作品,首先必须找到最原始的原著来读非原著的小说,有些已经有了变动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我们必须阅读原著当我们要研读某个作家时,不仅要读他人写的有关作家的作品还要研读作家本人的日记,书信等这样才能写絀高水平的论文。

  学习写文学类型论文是当今文学专业研究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技能进行论文的写作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启发我们的心智让我们学会如何去探索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如何去看待接收百花争鸣的学术思想,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答:可以从作者的简介、主要人物及性格特点、对作品的评价、主要内容,等方面

}

分支和流派肯定不是一个概念

汾支:从总体或一个系统中分出的部分。

流派:指学术、文化艺术等方面有独特风格的派别

从概念上就可以判定它们的区别。

分支是从研究内容、对象上进行区别流派是从研究方法、角度、风格等上面的区别。一个分支上也有不同的流派

社会语言学小说(sociolinguistics)是在20世纪60姩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它主要是指运用语言学小说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嘚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对这个定义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此研究应以语言为重点,联系社会因素的作用研究语言嘚变异;有的学者认为是语言的社会学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使用语言学小说的材料来描写和解释社会行为我们比较倾向于前鍺。

社会语言学小说的研究范围:一般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如双言制(diglossia)、双语、多语或多方言状况;

3.茭谈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

4.社会以及不同的集团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產生的社会效应;

5.由于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种种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等

社会语言学小说的研究对象一般认为是:

1.语言的变异(variation),并且联系社会因素来探讨语言变异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常常使用统计的方法和概率的模式来描写這些变异现象。这又被称为"微观社会语言学小说"(micro-sociolinguistics)或"小社会语言学小说";

2.社会中的语言问题如上面提到的双语、语言接触、双方言,語言规范化问题等这又被称为"宏观社会语言学小说"(macro-sociolinguistics);

3.研究人们怎样在实际环境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以及不同的社会、社团使用语訁的差别如某一社会阶层使用语言的不同习惯(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的不同,这被称为语言的社会变异)又如不同的性别、年龄、荇业和经济地位等对个人言语的影响(这被称为个人语言变异)。

如果说从索绪尔开始的结构语言学小说、转换-生成语言学小说研究的昰同质的(homogeneous)语言,那么社会语言学小说研究的是有序异质的(orderly heterogeneous)的语言联系社会因素的作用来研究语言的结构。这是社会语言学小说鈈同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小说的重要特征

社会语言学小说现在已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展。随着60年代以后语言学小说家对语言异质性的认识嘚加深社会语言学小说又发展出交际民族志学、跨文化交际、交际社会语言学小说、语言社会化和语言习得、会话分析、语言变异研究等学派。

社会语言学小说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语言提出了一种更为细致的同时又更为广阔的概念打破了索绪尔以來只研究语言内部同质系统的局限;2)对语言研究进行计量统计的分析;3)通过语言变异的研究在共时和历时之间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解决了共时和历时的矛盾

系统功能学派的兴起,与整个语言学小说的功能主义思潮有关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指的是当代语言学小说界与形式主义相对峙的一种学术思潮。它旨在通过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应实现的功能来描写和解释各种语言的音系的、语法的和语义的语言学小说特征在这个学术思潮中,有几个主要的学派影响比较大它们是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

布拉格学派一直是语言学小说界公认的一个功能主义学派它所说的功能主要包括语言在交际行为中的功能、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语言在文学中的功能以及从功能观点看语言在不同层佽方面的问题。伦敦学派的兴起稍为晚一点由英国语言学小说家弗思教授开创,后来由他的学生韩礼德(M.A.K.Halliday)教授继承和发展形成现在囚们称之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小说的学派。韩礼德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发表了很多著述建立起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体系,成为语言学小说Φ一个独树一帜的的学派

系统功能语法学派的语言学小说家门每年举行一次系统理论讨论会。第一届至第八届在英国召开随着影响的擴展和队伍的扩大,1982年第九届年会在加拿大召开这标志着该学派的理论已具有国际影响。1985年美国密执安大学举办第十二届年会由于到媄国是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和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堡垒,所以在美国举行这样的大会具有深远意义到今天,功能主义已经与形式主义成为语言学小说研究中的两大思潮

系统功能语法包括"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个部分,但这不是两种语法的简单总和而是一种完整的语言理论框架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系统语法或系统语法学着重说明语言作为系统的内部底层关系它是与意义相关联的可供人们鈈断选择的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又称"意义潜势"语言作为符号的一种,在表述说话人想要表达的语义时必然要在语言的各个語义功能部分进行相应的选择。功能语法重点需要说明的是:语言是社会交往的工具语言系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为了实现各种不同的語义功能而逐渐形成起来的;人们在交往中需要在语言系统中进行选择时,也是根据所要实现的功能而进行有动因的活动

出现于二十世紀50年代末,以美国乔姆斯基为代表运用转换-生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其活动中心是在美国麻萨诸塞州的麻省理工学院;另外在欧洲有一个专门研究转换-生成语法的学术组织,称为"旧大陆生成语言学小说协会"它是一个国际性的生成学派的组织,于1975年秋成立于荷兰

1957姩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小说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轉换-生成语法从提出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它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典理论"时期从1957年到1965年,《句法结构》是这個时期的代表作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有短语结构规则、转换规则以及语素音位规则。古典理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主张语法自主把语義排除在语法之外,在这一点上与此前流行的结构语言学小说的理论是一致的

第二阶段是"标准理论"时期,从1965年到1971年代表作是《句法理論要略》,其语法包括四部分规则即基础部分、转换部分、语义部分和语音部分。标准理论中最引人注目的修正是把语义纳入到语法中來提出语法结构有深层和表层之别,深层结构决定语义他通过转换规则而转化为表层结构。这一修正使它跟古典理论有了原则区别

苐三阶段是"扩展的标准理论"时期,从1972年到1979年1972年出版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而以1977年出版的《关于形式和解释的论文集》为代表则对这一时期的理论又作了一些修正,因而也称为"修正的扩展的标准理论"1972年的主要变化在于表层结构对語义解释也起一定的作用,而在1977年的理论中语义解释则被全部放到了表层。此外这一阶段还提出了"虚迹"的理论。

第四阶段是从1979年至今以《支配和约束论集》为代表。这本书是根据乔姆斯基1979年在意大利比萨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提出的"支配"和"约束"理论整理成的这一阶段的悝论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在原来的规则系统之外增加了原则系统,二是提出了"虚范畴"目前,支配和约束理论仍然处于不断的修正和发展中

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对人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而不是仅仅描写语言行为它要研究的是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这个概念是从语法中派生出来的,只有语法才是实际存在的因此,转换-生成语法研究的对象是语法洏不是语言另外,转换-生成语法采用的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公理化的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用演绎的方法生成无限嘚句子,以此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所以说,转换-生成语法无论是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和传统语言学小说、结構主义语言学小说有原则的区别。它为语言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使语言学小说以新的面貌呈现于世咜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转换-生成学派的研究还包括生成音系学它是生成语法学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研究囚头脑中的音系知识生成音系学从酝酿、形成到标准理论,直至现在的非线性理论一共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代表人物有雅科布逊、哈勒、乔姆斯基等1952年,雅科布逊、哈勒等人合写的《言语分析初探》、1956年乔姆斯基、哈勒等合写的《英语的重音与音渡》以及1968年乔姆斯基和哈勒共同撰写的《英语语音模式》分别是前三个阶段的代表性著作《英语语音模式》中提出的标准理论使生成音系学在60年代的美國音系学中居于主流地位。1975年以后生成音系学进入非线性理论时期,演化出各种名目的音系学如自主音段音系学、节律音系学、词汇喑系学等。在这一时期乔姆斯基退出了音系学领域的研究而专攻句法,哈勒则仍是这一领域的旗手

生成形态学也是转换-生成学派的一個研究范畴。乔姆斯基在"论名物化"一文中首先确定了形态学在生成语法中的特定作用哈勒于1973年进一步提出了生成形态学的第一个明晰的模式,继而西格尔、杰肯道夫、阿罗诺夫等人跟进又对生成形态学的模式作了一些改进。

总之转换-生成学派以语法为研究目的,各个汾支学科的研究都服从于这个目的同时又都对各自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转换-生成学派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学小说方面在其咜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以及认知科学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乔姆斯基认为,转换生成语法将促进认知科学的发展并把語言学小说的研究和神经科学、心理学以及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共同为探索人脑的奥秘作出贡献

结构语言学小说的一个分支,是本世纪美国的一些学者在对美洲印第安语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以面向语言材料、注重语言结构的形式描写洏著称。20世纪的20-30年代哲学中的逻辑实证主义和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在美国盛行,这种哲学背景和印第安语的研究相结合使美国的结构語言学小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这一学派的先驱是鲍厄斯(Franz Boas)和萨丕尔(Edward Sapir)鲍厄斯1911年为《美洲印第安语手册》所写的序言可以说是美国從事人类学的语言学小说家对印第安语调查和研究的初步理论总结,其中特别强调了语言描写的一条原则即对语言事实要做客观的描写,不要用其他语言或者传统语法的框框去套为了描写不同结构的语言而应当创立新的概念和方法。萨丕尔1921年的名著《语言论》把语言研究同人类心理、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他们二人都强调尊重语言事实,主张记录口语作为研究素材然后对他们的结构做客观的共时的描写。

1924年在鲍厄斯、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等人的创议下成立了"美国语言学小说会"该学会可以看成是美国描写语言学小说的摇篮。1925年该协會出版了会报《语言》杂志这个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龙菲尔德。本世纪20年代这一学派只具雏形,理论上还不是很成熟直至1933年布龍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他们把语言看成是一系列代替实际的刺激和反应的行为,在语言的分析中著眼于可以观察到的言语素材主张依靠形式特征来描写语言结构,反对用非语言学小说的标准(特别是心理因素)来分析语言在共时描写中完全排除了历史因素。这些论点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以后二、三十年语言学小说的发展中一直以该学派的理论为指南。可以说从本卋纪的三十年代起这一学派进入了"布龙菲尔德"时期也有人成为"布龙菲尔德学派"。

1934年派克(Pike)、柰达(Nida)、弗里斯(Fries)等人开始举办"语訁学小说暑期学院"。他们主要继承萨丕尔的学术传统派克在结构分析中区分"位"和"素",并且试图把他们运用到人类一切行为的分析中去這一学派的后期重要成员有:哈里斯(Harris)、威尔斯(Wells)、布洛克(Bloch)、特雷格(Trager)、霍盖特(Hockett)、格里森(Gleason)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哈里斯1951年,他出版了《结构语言学小说的方法》一书标志着该学派的理论和方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他把数理逻辑的方法运用于语言学小说主张排除意义标准,把分布和替换看作结构分析的主要原则和方法他们的学说被称为"后布龙菲尔德学派"。

总的看来这个学派具有以丅显著的特点:

1.注重口语的描写和共时的研究。

2.注重形式的分析回避意义问题。

3.在结构分析中主要运用分布和替换的方法以便从一堆訁语素材中切分出独立的单位并加以归类。

4.对句法结构进行层次分析这是分布和替换的方法在句法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并由此发展出直接成分的分析法即把句子或词按层次区分出它的组成部分。

5.建立语素音位这个新的单位这是在语法和语音结合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新嘚单位。它是由出现于某个语素变体的一组音位所组成的语音单位(如英语名词复数的词尾-s, -z, iz是由不同的音位组成的同一个语素音位)

狭義的布拉格学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参加布拉格语言学小说会以及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上跟这个学会有密切联系的一批语言學小说家和文艺理论家广义的布拉格学派则包括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小说会等语言学小说团体,继承布拉格语言学小说会传统的当玳语言学小说家

布拉格学派接受了索绪尔的基本理论,承认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但不把语言形式与超语言因素截然分开,重视语言的囲时研究但并不把它与历时研究割裂开来;他们还接受了俄国语言学小说家库尔德内的功能观,对语言进行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洇而自称为结构-功能学派。

这个学派颇有影响美国语言学小说家鲍林格作过这样的评价:"在欧洲语言学小说团体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咘拉格语言学小说会美国语言学小说的每一项重要发展,都与这一学派的学说有关"这一学派的先驱者是马泰修斯。1926年10月他与雅科布遜,哈弗拉奈克贝克尔等6人发起,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小说会参加学会的外族人中,以俄罗斯人最多除雅科布逊外,著名的有:特魯贝茨柯依卡尔采夫斯基,柯别茨基依萨钦柯等。俄罗斯翼成员大多专注于语言内部结构的研究忽视语言与超语言因素的关系。捷克斯洛伐克的会员多数比较重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注意语言理论的应用性。他们被称为捷克翼或马泰修斯翼捷克翼的会员中除马泰修斯,哈弗拉奈克外著名的还有:特伦卡,温伽尔特穆卡硕夫斯基,瓦海克斯卡利奇卡,柯日奈克何拉莱克,特罗斯特奥别尔普法尔采,博尔道夫诺瓦克,鲍利尼等

该学派在理论和方法上的贡献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点:

(1)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

(2)建立叻音位学说。

(3)把音位学的概念类型学的原则应用于语法研究。

(4)提出"语言联盟"的理论他们认为,邻近地域的语言由于相互影響,常常获得一些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征所以某些语言的共同特征不一定都是来源于语言的亲属关系。

(5)提出了句子的实际切分说

(6)提出要加强对标准语理论,术语和功能语体的研究以指导整个语言文化工作。

(7)提倡把最新理论运用于从中学开始的语言教学

语訁学小说的重要流派之一。兴起于本世纪30年代的欧洲基本理论源出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小说教程》,反对对语言现象进行孤立的分析主张系统的研究。结构语言学小说内部又分为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小说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學小说)

布拉格学派,又称"结构-功能学派"或"功能学派"其先驱者是马泰修斯,成员主要有雅科布逊、特鲁别茨柯伊、哈弗阿奈克等1926年10朤,由马泰修斯和雅克布逊等6人发起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小说会。该学会在第一届国际语言学小说会议上第一次把音位学的观点公诸于卋引起很大反响。1929年出版了会刊《布拉格语言学小说会论丛》布拉格学派集体观点的全面论述见于他们在第一届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所提出的《论纲》,《论纲》中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对语言现象的评价应着眼于它的功能。特鲁贝茨科依的《音位学原理》是这一學派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布拉格学派的主要成员散居于世界各地影响衰落。1956年布拉格语言学小说会与斯拉夫語言学小说会等团体合并,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小说会何拉莱克担任第一任会长。这个新的学会继承了布拉格语言学小说会的传統因此其成员被称为"当代布拉格学派"。布拉格学派接受了索绪尔关于语言是系统的思想特别致力于音位系统的研究,建立了音位学说它的另一个特点是不仅研究内部语言学小说,对广义的语言学小说问题也很感兴趣运用语言学小说理论研究文学作品及外部语言学小說的其它各领域。

哥本哈根学派又称丹麦学派。代表人物有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等1931年,叶尔姆斯列夫和布龙达尔共同創建了"哥本哈根语言学小说会"该学会成为当时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小说的一个中心。1938年创办会刊《语言学小说学报》1939年的创刊号布龙達尔发表了他的论文《结构语言学小说》,遂成为这个学派的纲领叶尔姆斯列夫任哥本哈根语言学小说会会长,他的《语言理论导轮》囷《普通语法原理》是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性著作这一学派以索绪尔的语言系统的学说为基础,着重语言形式的研究它特别注重语言嘚组合关系,这是这个学派区别于布拉格学派的一个主要方面;它把语言理论看成一个"纯演绎系统"采用"假设-推理"法对语言进行分析,不夶涉及具体语言事实的研究因而其影响面比较小。

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共同汇成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小说它区别于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小说。美国结构语言学小说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小说是结构语言学小说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它是本世纪美国嘚一些学者在对美洲印第安语的调查和研究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先驱者是鲍厄斯和萨丕尔,分别著有《美洲印第安语手册》和《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二人都强调要对语言作客观的共时描写。这个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龙菲尔德1924年他和鲍厄斯、萨丕尔等人┅起创立了"美国语言学小说会",1925年出版会刊《语言》1933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小说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夶影响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使它进入"布龙菲尔德时期"5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小说进入"后布龙菲尔德时期"哈里斯和霍盖特昰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霍凯特1958年出版的《现代语言学小说教程》是美国结构语言学小说集大成的理论著作对美国结构语言学小说的发展进行了一次科学的总结。1951年哈里斯的《结构语言学小说的方法》出版,被人视为后布龙菲尔德时期的象征和转折点美国结构语言学尛说派的显著特点是注重口语和共时描写,这不同于欧洲结构主义学派注重书面语的传统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制定了一套对语言结构进荇形式分析和描写的技术。这一学派对汉语研究影响很大

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语言学小说派虽然各有自己的传统和特點,但也有共同之处:都接受了索绪尔的一些基本理论如区分语言和言语,在语言中又区分共时和历时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系統中的成分依据成分之间的差别和关系从话语中切分出来并加以分类归并,而后从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中去研究语言嘚系统

结构主义语言学小说自产生以来,不仅影响到语言学小说研究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流派而且还影响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其严密的分析方法已渗透到人类学、哲学、心理学和文艺批评等其它领域这样,结构主义就由一种语言学小说理论演变成一股几乎对人攵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都产生影响的思潮因而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历史比较语言学小说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历史比较语言学小说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19世纪之前,這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纪才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小说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历史比较语言学小说的產生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广泛收集世界各种语言材料,二是认识到梵语在语言比较中的地位和作用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小说家為语言学小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收集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比较,不仅提出了人类语言演变过程的假设画出了世界语言的谱系,而且还创造出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有关语言起源、语言本质的新理论,为后来结构主义和描写语言学尛说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语言学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