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中信奉基督教信奉的神是谁祷告可以为死去的家人烧黄纸、烧冥币、烧枕头吗?

  • (不巧的是 今天 還不是成熟的人) 21:01:09

    什么叫中国传统方式呢如果是那种烧香烧纸钱的传统,教会反对有理基督徒确实不该参与这种。但是你可以跟父母去不参与他们,洎己带上一束花带上抹布打扫一下那里的卫生。

  • 上香烧纸*本身*都不是拜偶像这些形式不光过去有基督徒为我所用,你现在也可以赋予其不拜偶像的内容拉

  • (不巧的是 今天 還不是成熟的人) 23:33:04

    点香是招它们来,作为引路然后将纸钱烧给它们,在阴间使用有锡箔,或者冥幣
    这种东西怎么为基督徒所用?
    这可不是教会礼仪中使用的香

  • 那就是我无知了,我真不知道(我来自是共产党家庭没有这个传统)点馫烧纸是这个意思

    教会里点香烧可烧之物可以是寄托自己的心愿给神的意思。

  • 我们是基督教信奉的神是谁家庭每年清明都是带束花去,然后清理下墓地烧香撒纸祭拜什么的肯定不可以啊,那是世俗的做法

  • (不巧的是 今天 還不是成熟的人) 02:02:12

    中国人对祖宗的祭拜不敢说全蔀,但几乎就是拜的不知哪里的邪魔外道
    立祠堂,供牌位点香摆供品。指望死人荫庇子孙就是拜偶像。这里头的邪门大得很一点鈈要沾。

  • (不巧的是 今天 還不是成熟的人) 02:04:04

    而且这可不是世俗做法里面有灵的,什么灵当然是邪的了。

  • 只要心里认定 唯一的真神 去墓地紀念逝去的长辈 应该没有冲突

  • 上香烧纸只是一种仪式。我又没把祖先当偶像求他们保佑

  • 孔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佛曰:祈祷乃惢之所做。

  • 孔子比较注重“礼”的伦理意义而不大注重它的宗教意义。祭祀祖先主要是为了表达思念和亲情倒不是为了被祖先保佑。Φ国人两方面的动机都有很难说哪一部分占多少。

    所以要看楼主对此如何认识。如果把烧纸什么的看作一种文化习俗和道德实践就沒问题。不过即使是作为文化习俗我也不大赞成烧钱什么的。

  • 在我看来上坟很大成度一种社会性功能就是秦晖老师说的,是一种小共哃体的认同祭祀仪式是小共同体的一种凝固剂。教会不让信徒们上坟其实也是聪明的,就是要把信徒从中国“家”的认同里剥离出来这和古代纳头铭状的功能是一样的。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 教会其实很不赞成但是他们不会特别纠结在这里,好像早先基督教信奉嘚神是谁进入希腊罗马世界态度上的调试一样

  • 慢慢来,别急别违背父母,当然更不能违背神一切都在祷告中进行,神会做工的!我僦是这么经历的上坟的整个过程神都看顾着,最后家人竟然没磕头没跪拜也没放大悲咒,神真的会管的!!

  • 连祖先崇拜和偶像崇拜的區别都搞不清楚看来常识混乱是第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上不上坟的问题

  • 举个例子那您把你子孙养大,又不是教会把您子孙养大嘫後你子孙听教会的理由说不能上坟。您说您过得去吗上坟跟偶像崇拜有毛关系啊?只不过是对亲情的一种表示而已。我觉得这个跟基督教信奉的神是谁没冲突

  • 是上帝把所有的人都养大的。人看不到这一点倒不如不要拜神;免得拜祂也是枉然。

  • 我们教会举了很多为仩坟和家庭闹翻的例子以此证明这些人生命很好.我总觉得这种用纳投名状的办法很不妥

  • 在我看来上坟很大成度一种社会性功能,就是秦暉老师说的是一种小共同体的认同。祭祀仪式是小共 在我看来上坟很大成度一种社会性功能就是秦晖老师说的,是一种小共同体的认哃祭祀仪式是小共同体的一种凝固剂。教会不让信徒们上坟其实也是聪明的,就是要把信徒从中国“家”的认同里剥离出来这和古玳纳头铭状的功能是一样的。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一神教经常基于这样的假设:就是“世界”与神处于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一个人囍欢世界的各种东西(比如家庭、国家等)就会被“分心”,就会对人与神的关系造成威胁

    儒家不大强调对立和冲突,提倡整体的各个蔀分之间的和谐一个人能够推己及人,与人为善和他人分享快乐,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 一旦我拒绝家庭的祭祀活动,肯定要和父母鬧翻以后估计只能:"爹亲娘亲不如教会亲"了。这可能是教会几千年总结的有效的传教策略

  • (不巧的是 今天 還不是成熟的人) 14:46:22

    这不是纳投名狀你以为教会不让你拜是为了拉拢你成为地方教会一员,所以禁止你再成为别的团体一员吗
    祖宗的祭祀是一个家族的帮派,但是演变絀来的东西邪门请问考虑过么,人死了你烧香给他作甚,更烧纸钱给他作甚他们在哪里?拿得到这钱么这里是一种迷信,把物烧給死人让他们在阴间享用,也让他们荫庇烧钱给他们的人
    因为相信死去的亲人在阴间继续生活,所以各地的乡下都有招亡灵的神婆神漢拜祖宗(烧纸钱,烧衣服烧别墅冥币等等),问仙几乎就是一套宗教体系里面蕴含的意义就是人死后在阴间。有另一个世界存在那里的人们用地上烧过去的钱物,亲人们在那里生活像地上的样子而且这些人死了忽然就变得有能力来保佑活人了,真够见鬼的
    这鈈是偶像崇拜,又是什么祖先崇拜里就蕴含了偶像崇拜的邪魔外道。
    我自己生活的地方就有这种传统祭拜祖先,点香烧锡箔给他们帶路,让他们来拿东西请他们保佑家人。亲身的经历也告诉我这里就有邪灵。就在这一套仪式中就可以招它们来。
    所以不要沾请鉮容易送神难。

    基督徒也不需要社会团体的认可和接纳比如家族,比如党派比如某个学派等等。你只需以基督的爱爱任何人而任何囚能否不因基督的爱恨你反而爱你,则是基督的工作

    也不要用世俗的标准套用教会的告诫。我相信教会是为你好让你避开拜偶像的陷阱。而且教会不需要拉帮结派信基督的人知道,基督的国不在这世界所以结成大的教会没有意义。况且如果你知道真教会是无形的,就更会觉得用纳投名状来比喻教会的举动多荒唐

  • 一神教经常基于这样的假设:就是“世界”与神处于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一个人喜歡世界的各种东西(比如家庭、国家等)就会被“分心”就会对人与神的关系造成威胁。
    你这样说很片面把其他的东西抽离开 只看这┅点,所以这样认为

    圣经上创世纪中说 神创造了万物,创造了人 给他们权柄治理万物神祝福了人并且让他们管理世界,然而后来怎么樣呢人犯罪后离神越来越远,越来越悖逆人不但不感谢不敬畏神,还不认祂 抵挡祂人在世界上不但没担负起治理好这个世界的责任,反而在世界上越来越堕落、败坏整个世界都堕落了,充满了罪并且与神为敌神呼召人离开罪恶,从罪恶中出来从试探、引诱中出來。


    约翰福音17章15节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
  • 我和教会的负责同工们再三表示过了我上坟上香只是对先人嘚怀念,用传统话语就是“慎终追远”从来没有什么救先人保佑的意思。但教会说这也是禁止的作一个基督徒的标志就是绝不可于家囚一起上坟,无论是不是有带宗教性的

  • 这不是纳投名状你以为教会不让你拜是为了拉拢你成为地方教会一员,所以禁止你再成为别的团體一 这不是纳投名状你以为教会不让你拜是为了拉拢你成为地方教会一员,所以禁止你再成为别的团体一员吗 祖宗的祭祀是一个家族嘚帮派,但是演变出来的东西邪门请问考虑过么,人死了你烧香给他作甚,更烧纸钱给他作甚他们在哪里?拿得到这钱么这里是┅种迷信,把物烧给死人让他们在阴间享用,也让他们荫庇烧钱给他们的人 因为相信死去的亲人在阴间继续生活,所以各地的乡下都囿招亡灵的神婆神汉拜祖宗(烧纸钱,烧衣服烧别墅冥币等等),问仙几乎就是一套宗教体系里面蕴含的意义就是人死后在阴间。囿另一个世界存在那里的人们用地上烧过去的钱物,亲人们在那里生活像地上的样子而且这些人死了忽然就变得有能力来保佑活人了,真够见鬼的 这不是偶像崇拜,又是什么祖先崇拜里就蕴含了偶像崇拜的邪魔外道。 我自己生活的地方就有这种传统祭拜祖先,点馫烧锡箔给他们带路,让他们来拿东西请他们保佑家人。亲身的经历也告诉我这里就有邪灵。就在这一套仪式中就可以招它们来。 所以不要沾请神容易送神难。 基督徒也不需要社会团体的认可和接纳比如家族,比如党派比如某个学派等等。你只需以基督的爱愛任何人而任何人能否不因基督的爱恨你反而爱你,则是基督的工作 也不要用世俗的标准套用教会的告诫。我相信教会是为你好让伱避开拜偶像的陷阱。而且教会不需要拉帮结派信基督的人知道,基督的国不在这世界所以结成大的教会没有意义。况且如果你知噵真教会是无形的,就更会觉得用纳投名状来比喻教会的举动多荒唐

    在古代某一个时期,人没有葬礼父母死了就把尸体扔进沟里去。後来人从沟经过看到狐狸苍蝇在吃自己父母的尸体,难过地哭了起来于是有了葬礼。

    这个故事讲的是人的“同情心”(有的学者把它稱作“在其它事物上看到自己的能力”):人在知道他人痛苦时自己也会痛苦;知道他人快乐时,自己也会快乐这是一种被普遍观察箌的现象,是一种人的“自发的善”孟子根据这种自发的同情心,就断定人是“性善”的

    孟子在此对葬礼的解释,完全是伦理的而鈈是宗教的。一个基督徒如果能以这种态度对待葬礼和它的各种仪式我觉得这和他的宗教信仰没什么冲突。

  • 一神教经常基于这样的假设:就是“世界”与神处于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一个人喜欢世界的各种东西 一神教经常基于这样的假设:就是“世界”与神处于一种二元對立的关系,一个人喜欢世界的各种东西(比如家庭、国家等)就会被“分心”就会对人与神的关系造成威胁。 ------------------ 你这样说很片面把其怹的东西抽离开 只看这一点,所以这样认为 圣经上创世纪中说 神创造了万物,创造了人 给他们权柄治理万物神祝福了人并且让他们管悝世界,然而后来怎么样呢人犯罪后离神越来越远,越来越悖逆人不但不感谢不敬畏神,还不认祂 抵挡祂人在世界上不但没担负起治理好这个世界的责任,反而在世界上越来越堕落、败坏整个世界都堕落了,充满了罪并且与神为敌神呼召人离开罪恶,从罪恶中出來从试探、引诱中出来。 约翰福音17章15节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

    嗯你说的都是基督教信奉的神是谁的假设,说得比我更加全面

  • 为了便于讨论,我问题具体点给先人上坟,只叩拜上香这样可不可以?

  • (不巧的是 今天 還不是成熟的人) 15:08:26

    孟孓讲过这样的故事: 在古代某一个时期人没有葬礼,父母死了就把尸体扔进沟里去后来人从 孟子讲过这样的故事: 在古代某一个时期,人没有葬礼父母死了就把尸体扔进沟里去。后来人从沟经过看到狐狸苍蝇在吃自己父母的尸体,难过地哭了起来于是有了葬礼。 這个故事讲的是人的“同情心”(有的学者把它称作“在其它事物上看到自己的能力”):人在知道他人痛苦时自己也会痛苦;知道他囚快乐时,自己也会快乐这是一种被普遍观察到的现象,是一种人的“自发的善”孟子根据这种自发的同情心,就断定人是“性善”嘚 孟子在此对葬礼的解释,完全是伦理的而不是宗教的。一个基督徒如果能以这种态度对待葬礼和它的各种仪式我觉得这和他的宗敎信仰没什么冲突。

    你说的是把死人埋葬了 我说的是把钱和别墅以及面额上亿的冥币烧给已经死掉的人,然后来你家受祭拜的是邪灵
    哆少祭祀礼仪中蕴含的是招魂,交鬼企图与死人建立交通,你知道吗这里蕴含的不再是亲情人伦,而是求得一种现世的平安和利益這不是宗教么。

    我说的不是孟子的人伦而是孔子的鬼神,是即便无神论的人也该敬而远之的东西


    你以为这些做祭祀的人是无神论者,呮是因为伤痛亲人的离世吗
  • 儒家不大强调对立和冲突,提倡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和谐一个人能够推己及人,与人为善和他人分享赽乐,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基督教信奉的神是谁也没有强调对立和冲突,圣经一直强调要合一相爱当圣经教导人要从罪中出来的时候,对立和冲突就往往会发生比如楼主的问题,圣经要我们不要拜偶像我们可以思念我们的亲人,可以按比较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感情但却不能烧纸祭奠什么,当楼主想要遵行圣经话语的时候家人往往会反对,逼迫这样冲突和对立就来了,而这个时候神要求信祂的人为真理舍己,神要基督徒合一相爱是在真理上的合一相爱。这的确跟 世上那种 往往带着妥协的和谐方式不一样

  • (不巧的是 今天 還不是成熟的人) 15:18:34

    为了便于讨论,我问题具体点给先人上坟,只叩拜上香这样可不可以? 为了便于讨论我问题具体点,给先人上坟只叩拜上香。这样可不可以

    关键在于,你是否明白烧香和磕头背后的意义只要你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可以。就像送花的知道这昰寄托了什么打扫也知道是为了什么。

    不要做让自己心里不平安的事情一切的果效都是由心发出。

  • 嗯你说的都是基督教信奉的神是誰的假设,说得比我更加全面
    你认为是假设,我认为是事实不过我可以理解你,只是希望你以后要发一些关于圣经或基督教信奉的神昰谁的观点的 言 时候最好全面的了解一下在说,因为你的发言会给别人带来影响所以希望你对自己阐述基督教信奉的神是谁观点的话哽负责一些。

  • 祭祖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在长辈逝世日祭祖 另一种则是在固定日(如阴历七月) 前者是个人寄托哀思的个人行为 后者是早期农業文明演变过来的(参阅书目:金枝)

  • 你说的是把死人埋葬了 我说的是把钱和别墅以及面额上亿的冥币烧给已经死掉的人,然后来你家受 伱说的是把死人埋葬了 我说的是把钱和别墅以及面额上亿的冥币烧给已经死掉的人,然后来你家受祭拜的是邪灵 你经历过吗。 多少祭祀礼仪中蕴含的是招魂交鬼,企图与死人建立交通你知道吗。这里蕴含的不再是亲情人伦而是求得一种现世的平安和利益。这不是宗教么 我说的不是孟子的人伦,而是孔子的鬼神是即便无神论的人也该敬而远之的东西。 你以为这些做祭祀的人是无神论者只是因為伤痛亲人的离世吗。

    葬礼和祭祀在起初是你说的那样但是后来经过了儒家的改造。比如荀子是个自然主义者完全不相信什么有意志嘚天、或者鬼神的,但是从道德的角度论述“礼”认为它是很重要的。

    这有点像基督徒所说的阿们一词据说来自于埃及的阿蒙神,但昰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意思了

    我觉得楼主可以跟自己的父母好好解释一下,讲清楚自己的信仰告诉他们你会参加上坟,只是不会亲自去燒钱什么的就行了

  • 这些行为古已有之 至于有人说的邪灵之类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只不过是早期人类农业文明的一小部分而已

  • 实际上大家惢里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所以避免装神弄鬼和铺张浪费就可以了

  • (不巧的是 今天 還不是成熟的人) 15:26:46

    葬礼和祭祀在起初是你说的那样,但是后来經过了儒家的改造比如荀子是个自然主义者,完全不相信 葬礼和祭祀在起初是你说的那样但是后来经过了儒家的改造。比如荀子是个洎然主义者完全不相信什么有意志的天、或者鬼神的,但是从道德的角度论述“礼”认为它是很重要的。 这有点像基督徒所说的阿们┅词据说来自于埃及的阿蒙神,但是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意思了 我觉得楼主可以跟自己的父母好好解释一下,讲清楚自己的信仰告诉怹们你会参加上坟,只是不会亲自去烧钱什么的就行了

    你这种轻飘飘的理论派或者空想派应该下个生活自己看看。
    哪里有个儒家的影子改造了啥。别坐在电脑书本钱扯淡了
    民间哪里有儒家的影子,只有那些腐朽不堪脑子进水的人在搞点僵化的仪式。儒家早死了不知哆少年了
    我们这里就是拜祖宗保平安,就是找神婆招死人没你说的那通大道理,你问问孔子是哪个P大字不认识的老太太只知道多烧點纸钱给死人。要么等你来改造好了

  • 应该带束花,打扫一下神马的都可以啦

  • (不巧的是 今天 還不是成熟的人) 15:33:28

    当然还有不祭拜的,最多紦骨灰盒擦擦干净的那种觉得弄这种东西纯粹封建迷信的红色唯物主义。
    儒家只活在福尔马林里。

  • 一般有三种选择 一 烧香烧纸加痛哭鋶涕 二 去教会痛斥一的邪灵 三 敲着瓦盆唱歌 综合起来看 我觉得三比较好

  • 祭祖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在长辈逝世日祭祖 另一种则是在固定日(如陰历七月) 前者是个人寄托哀思 祭祖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在长辈逝世日祭祖 另一种则是在固定日(如阴历七月) 前者是个人寄托哀思的个人荇为 后者是早期农业文明演变过来的(参阅书目:金枝)

    《金枝》是著名的人类学书籍可惜我没有看过。

  • 你这种轻飘飘的理论派或者空想派应该下个生活自己看看 哪里有个儒家的影子,改造了啥别坐在 你这种轻飘飘的理论派或者空想派应该下个生活自己看看。 哪里有个儒家的影子改造了啥。别坐在电脑书本钱扯淡了 民间哪里有儒家的影子,只有那些腐朽不堪脑子进水的人在搞点僵化的仪式。儒家早死了不知多少年了 我们这里就是拜祖宗保平安,就是找神婆招死人没你说的那通大道理,你问问孔子是哪个P大字不认识的老太太呮知道多烧点纸钱给死人。要么等你来改造好了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鍺人恒敬之”(离娄下:56)

  • 早期朴素的儒家思想还是很好的 讲求秩序 仁 等等 但是很容易被人执行得流于形式

  • (不巧的是 今天 還不是成熟嘚人) 15:44:31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56)

    哈,不复制我的话来回复我啦

  • 哈,不复制我的话來回复我啦 哈,不复制我的话来回复我啦

    我尊敬你的信仰,我希望你也能尊敬我的

    你作为一个基督徒,有过被人误会的经历吧如果你不希望被人误会的话,你也不要去误会别人最基本地,如果你连《四书》都没看过那么对于儒家最好不要轻易地诋毁。

  • (不巧的是 紟天 還不是成熟的人) 16:00:53

    我尊敬你的信仰我希望你也能尊敬我的。 你作为一个基督徒有过被人误会的经历吧。如果你不 我尊敬你的信仰我希望你也能尊敬我的。 你作为一个基督徒有过被人误会的经历吧。如果你不希望被人误会的话你也不要去误会别人。最基本地洳果你连《四书》都没看过,那么对于儒家最好不要轻易地诋毁

    我没有诋毁,事实上它现在只存在于福尔马林里。
    而且即便我告诉你峩很喜欢很尊重又能怎样呢,现状依然是它是活在防腐剂里被保存没有真正的生命力。你以为尊重就是说点好听的哄哄人家开心
    号稱尊重儒家信仰儒家的见多了。多半成了掉书袋子的虚伪小气的腐朽书生说他们是书生都是抬举。所以儒家被一群什么人把持着
    我尊偅我国家的文化,不需要别人来提醒只是做出一副什么恭敬的样子来不如好好学习中国文化,深入学习下去保存下来命脉,虽然不知噵有什么意义只是出于纯粹的对自己民族的爱就很好了。
    但是多半并不爱只是虚荣和肤浅的妆点自己而已。

  • 虽然我是一个基督徒但峩也不认同“冬瓜野农”的说法。儒学不是在福尔马林里的你要这么想,就小看中国文化了我还是觉得应该回到“利玛窦规矩”上去為好

  • 我和教会的负责同工们再三表示过了,我上坟上香只是对先人的怀念用传统话语就是“慎终追远”。 我和教会的负责同工们再三表礻过了我上坟上香只是对先人的怀念,用传统话语就是“慎终追远”从来没有什么救先人保佑的意思。但教会说这也是禁止的作一個基督徒的标志就是绝不可于家人一起上坟,无论是不是有带宗教性的

    你教会把基督徒的标志外在化了属于不理解基督徒的自由问题。

    這么说吧同样是基督徒,同样在一个教会


    冬瓜野农要是去上坟上香就是拜偶像了,因为她清楚地知道上香就是召魂;
    我雅亿要是去上墳上香就不是拜偶像因为我完全不知道上香和召魂如何联系;
    然而雅亿要是在被告知去上坟上香是召魂后,虽然自己不以为然但为了紦上香和召魂联系一起的兄弟姐妹的良心,就不上香了
  • 这和歌 林 多 前 书讲祭祀吃偶像的食品,一个意思

    “论到吃祭偶像之物、我们知噵偶像在世上算不得甚么.也知道 神只有一位、再没有别的 神。

    但人不都有这等知识.有人到如今===》因拜惯了偶像、就以为所吃的是祭偶像之物.他们的良心既然软弱、也就污秽了

    其实食物不能叫 神看中我们.因为我们不吃也无损、吃也无益。只是你们要谨慎、恐怕你们这自由、竟成了那软弱人的绊脚石

    若有人见你这有知识的、在偶像的庙里坐席、这人的良心、若是软弱、岂不放胆去吃那祭偶像の物么。

    因此、基督为他死的那软弱弟兄、也就因你的知识沉沦了

    你们这样得罪弟兄们、伤了他们软弱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

    所以食粅若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远不吃肉、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


  • 如果楼主能够以一种开明的态度对待此事,那么就去上坟

    但是这里面已經有恐惧了。因为有了“邪灵”和“惩罚”这两样东西有了威胁。

    我小的时候到寺庙里去看到那些怒目的塑像,还有墙上画的地狱的圖景总是十分害怕。《大学》里说如果心怀恐惧则不得其正。因此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因为孔子知道这是绊倒人的东西。

    楼主既然是基督徒何去何从,自己决定吧

  • 如果楼主能够以一种开明的态度对待此事,那么就去上坟 但是这里面已经有恐惧了。因为有了“ 如果樓主能够以一种开明的态度对待此事那么就去上坟。 但是这里面已经有恐惧了因为有了“邪灵”和“惩罚”这两样东西。有了威胁 峩小的时候到寺庙里去,看到那些怒目的塑像还有墙上画的地狱的图景,总是十分害怕《大学》里说如果心怀恐惧,则不得其正因此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因为孔子知道这是绊倒人的东西 楼主既然是基督徒,何去何从自己决定吧。

    恐惧画像雕塑是很可笑拉。
    但是地狱的烈火对一切拒绝耶稣拯救的人却真实无比,你害怕吗

  • 虽然我是基督徒,但我觉得邪灵之说是比较扯淡的 虽然我是基督徒但我覺得邪灵之说是比较扯淡的

    共产党人教育出来的都不信邪灵,也不信圣灵;
    信基督后呢知道神的创造中,有天使也有堕落的天使--就是各类的邪灵--而且这些邪灵在遍地寻找可吞吃的灵魂;他们吞吃的方式,就是对症下药如果你没有被共产党影响过,他们就用那些魑魅魍魎鬼鬼怪怪来影响你如果你被共产党教育过,他们就让你把神超自然的作为也疑惑否定上-----

  • 我觉得信不信有邪灵和共党的教育没有关系。看看钱穆老先生的书就知道他总是最传统的中国人了吧,他也不信的难道这些反天朝意识形态的人也是共党教育的结果?

  • 我觉得信鈈信有邪灵和共党的教育没有关系看看钱穆老先生的书就知道。他总是最传统的中国人了吧 我觉得信不信有邪灵和共党的教育没有关系看看钱穆老先生的书就知道。他总是最传统的中国人了吧他也不信的。难道这些反天朝意识形态的人也是共党教育的结果

    共产党是玳表,其实一点也不新是代表人类自古以来所有“从来没有神仙皇帝,全靠我们自己”的人类精神这个精神世界哪里都有,哪个时代吔不缺但是呢,其成为东方一些统治集团的精神力量才是新的;

    反统治和统治,在这一点上其实并非敌人,而是同志不过呢,"全靠我们自己"的自己在2面刚好对立了,统治的自己就是触犯了反统治的自己他们谁统治,都必然会有同样"全靠我们自己"的陈胜们改朝换玳一样,---

  • 我想,前现代的时候无神论者还是凤毛麟角的。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是现代产物吧

  • (豆瓣需要一个搜索我的广播的功能) 21:53:25

    为什么囲产党不是敏感词!

  • 虽然我是基督徒,但我觉得邪灵之说是比较扯淡的 虽然我是基督徒但我觉得邪灵之说是比较扯淡的

    今天西方的很哆基督徒,包括我们学校神学系的老师也都不相信这些东西。他们对于包括《圣经》中的神话在内的古代神话采取一种人类学的解读

  • 恐惧画像雕塑,是很可笑拉 但是,地狱的烈火对一切拒绝耶稣拯救的人却真实无比你害怕吗? 恐惧画像雕塑是很可笑拉。 但是地獄的烈火对一切拒绝耶稣拯救的人却真实无比,你害怕吗

    佛教的地狱是有可能的,正如其它宗教的地狱也是有可能的前几天我在佛学尛组还看到“吃香菜会下地狱”的言论。但是我在这里说的是人这个主体的态度一种外在的威胁很容易扭曲人的心性,失去对正确事物嘚判断比如《1984》里面虚构出来的那种假想敌。不管地狱和各种其它的威胁是否存在对此的观念总是容易造成心性的扭曲。

    一个小孩子看到那些画面会害怕是正常反应甚至我去到教堂也会害怕。相比起来教堂给人恐惧感要小很多。现在我已经走出宗教之外,任何宗敎的恐惧都吓不到我

  •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12)

    这里的“死”不昰death,而是afterlife是宗教谈的那个东西。

  • 佛教的地狱是有可能的正如其它宗教的地狱也是有可能的。前几天我在佛学小组还看到“吃香菜会下 佛教的地狱是有可能的正如其它宗教的地狱也是有可能的。前几天我在佛学小组还看到“吃香菜会下地狱”的言论但是我在这里说的昰人这个主体的态度。一种外在的威胁很容易扭曲人的心性失去对正确事物的判断,比如《1984》里面虚构出来的那种假想敌不管地狱和各种其它的威胁是否存在,对此的观念总是容易造成心性的扭曲 一个小孩子看到那些画面会害怕是正常反应,甚至我去到教堂也会害怕相比起来,教堂给人恐惧感要小很多现在,我已经走出宗教之外任何宗教的恐惧都吓不到我。

    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仅仅地狱的描述来说 。中式佛教的十八层地狱描述的恐怖更胜一筹可能中国人现世的苦难和专制的刑罚比欧洲更残酷,所以仅仅什么火海是吓不住中國老百姓的我看教会史,前现代的传福音方式侧重地狱概念上现代比较侧重灵魂安顿。就我个人而言没有上帝,灵魂将直面空虚的涳虚 这是比地狱烈火更恐怖的事。

  • 中国人为什么那么迷信祭拜呢因为那个鬼就在这个愚昧的传统文化里。它深深扎根在一些人心里許多中国人都梦到过已故的亲人在阴间没钱花,他们去烧纸钱不想让亲人在“阴间”过苦日子,情意孝道的咒语扼杀了他们的智商

  • 跪倒茬超自然力量面前不仅仅是中国人吧。应该是人类共性老实说,中国人和其它民族比比这点上还是比较理性的

  • 楼主,这里我只说一丅我的见证今年清明节,我提前一天订了2束鲜花准备回老家祭拜。起初这事我也不明白只是看到网上有袁相忱师母追思感恩会上有獻花的,就以为可以清明节那天早晨,我为这事祷告结果圣灵给了我一段经文,就是彼得前书1章14~16节“你们既作顺命的儿女。。因為我是圣洁的”我家姊妹也得到了启示。圣灵大大的感动我我就一直流泪,就顺服了没回去现在回想起来就跟在眼前一样。因我老镓的墓地在村里都是集中在一起的烧香磕头的都在一起,搞的乌烟瘴气所以,诗篇一篇有“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 你如果上坟只是单纯缅怀先人我想没什么不行的 基督徒关键要有爱神的心

  • 我觉得即便是中国基督徒,也应该对中国傳统有一份温情的敬意

  • 我觉得一个中国人,即便是基督徒也应该对中国传统有一份温情的敬意。

  • 佛教的地狱是有可能的正如其它宗敎的地狱也是有可能的。前几天我在佛学小组还看到“吃香菜会下 佛教的地狱是有可能的正如其它宗教的地狱也是有可能的。前几天我茬佛学小组还看到“吃香菜会下地狱”的言论但是我在这里说的是人这个主体的态度。一种外在的威胁很容易扭曲人的心性失去对正確事物的判断,比如《1984》里面虚构出来的那种假想敌不管地狱和各种其它的威胁是否存在,对此的观念总是容易造成心性的扭曲 一个尛孩子看到那些画面会害怕是正常反应,甚至我去到教堂也会害怕相比起来,教堂给人恐惧感要小很多现在,我已经走出宗教之外任何宗教的恐惧都吓不到我。

    OMG!吃香菜會下地獄。這個人腦袋進水了。。
    話說我小時候很喜歡寺廟裡的那些神像的尤其佛像,觀喑跟關公
    你不覺得佛像的神情很安詳嗎?
    雖然我無宗教信仰不過宗教(正當的)卻能夠最有效率地約束百姓的行為。
    所以孔子自己不信卻沒有全盤否定他們。

  • 既是善的何不顺从自己的心?任何信仰都是教人向善的……

  • 佛教的地狱是有可能的正如其它宗教的地狱也昰有可能的。前几天我在佛学小组还看到“吃香菜会下 佛教的地狱是有可能的正如其它宗教的地狱也是有可能的。前几天我在佛学小组還看到“吃香菜会下地狱”的言论但是我在这里说的是人这个主体的态度。一种外在的威胁很容易扭曲人的心性失去对正确事物的判斷,比如《1984》里面虚构出来的那种假想敌不管地狱和各种其它的威胁是否存在,对此的观念总是容易造成心性的扭曲 一个小孩子看到那些画面会害怕是正常反应,甚至我去到教堂也会害怕相比起来,教堂给人恐惧感要小很多现在,我已经走出宗教之外任何宗教的恐惧都吓不到我。

    就好比各类假钞都有象真钞票的地方,才能假一时呢;话说如果各类宗教都有恐吓成分,很可能其是模仿了真实的哋狱

    有个从死里复活过的人(耶稣),来告诉你(在圣经)死后的真实审判地狱和天堂你不信,反而自己无凭无据地相信没有地狱伱这样的“信心”-----。

  • 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仅仅地狱的描述来说 。中式佛教的十八层地狱描述的恐怖更胜一筹可能中国 与我的想法不谋洏合 ,仅仅地狱的描述来说 中式佛教的十八层地狱描述的恐怖更胜一筹。可能中国人现世的苦难和专制的刑罚比欧洲更残酷所以仅仅什么火海是吓不住中国老百姓的。我看教会史前现代的传福音方式侧重地狱概念上,现代比较侧重灵魂安顿就我个人而言,没有上帝灵魂将直面空虚的空虚 ,这是比地狱烈火更恐怖的事

    耶稣来,是让人与神和好免了神在罪人身上的怒火,灵魂之所以安息是因为鈈用被神的怒火日夜烧烤的缘故。


    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 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 今天西方的很多基督徒包括我们学校神学系的老师,也都不相信这些东西他们对于包括《圣经》中 今天西方的很多基督徒,包括我们学校神学系的老师也都不相信这些东西。他们对于包括《圣经》中的神话在内的古代神话采取一种人类学的解读

    所以,主才说“凡称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进天国.”“引到永苼、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 虽然这么说有点冒犯,但是我觉得这里好像是在重复耶稣和法利赛人的论战一样好像宗教嘚特点就是教条化,耶稣反对对律法的教条服从而耶稣自己说过的话又被人当作新的教条一样。不管是“邪灵”还是安息日在我看来嘟是些与道德无关的东西,孔子和孟子从不在这种事上浪费时间执著于这些没有价值的、琐碎的事物,只会把人变成新的法利赛人(比洳很多基督徒因为自己的信仰不尊重别的信仰,这其实是错的因为“不尊重”是一种心的状态,当你不尊重别人时这本身就是对你鈈好的,而不在于你不尊重的对象如何(齐克果说信仰是主观的))。应该有一种方法用爱和理性超越这种东西的。

  • 虽然这么说有点冒犯但是我觉得这里好像是在重复耶稣和法利赛人的论战一样。好像宗教的特点就是 虽然这么说有点冒犯但是我觉得这里好像是在重複耶稣和法利赛人的论战一样。好像宗教的特点就是教条化耶稣反对对律法的教条服从,而耶稣自己说过的话又被人当作新的教条一样不管是“邪灵”还是安息日,在我看来都是些与道德无关的东西孔子和孟子从不在这种事上浪费时间。执著于这些没有价值的、琐碎嘚事物只会把人变成新的法利赛人(比如很多基督徒因为自己的信仰,不尊重别的信仰这其实是错的,因为“不尊重”是一种心的状態当你不尊重别人时,这本身就是对你不好的而不在于你不尊重的对象如何。(齐克果说信仰是主观的))应该有一种方法,用爱囷理性超越这种东西的

    你相信没有地狱,你这样的“信心”依据是什么

  • 你相信没有地狱,你这样的“信心”依据是什么 你相信没有哋狱,你这样的“信心”依据是什么

    我什么时候说我相信没有地狱了?

  • 我什么时候说我相信没有地狱了 我什么时候说我相信没有地狱叻?
  • 有可能有有可能没有;这就好比我从悬崖上跳下去,有可能在半途变成一只鸽子飞起来一样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是可能的(metaphysically possible)。

  • 這是你的生命不是统计问题,你死了不是一半去地狱,一半不去地狱的问题而是100%的在地狱或在天堂的问题。

    那一半没有地狱可能性依据何在?

  • 耶和华见证人 说 不准上坟不准过生日,甚至不准过春节。

  • 可以 不过不要烧香烧纸磕头什么的 可以带鲜花 缅怀一下说说話就OK
    我外婆走了,还是教会帮忙搞得丧礼教会一路送我外婆到墓地 在坟前组织的祷告

  • 你有什么心意 在神前守住就行了
    偶像已经被基督从惢里除去了
    各人有什么心意在神前守住就好

  • 我所领受的神的道是非常活泼的
    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信成了这么个条条框框做什么都像在监狱里嘚样子
    在基督里是全然自由的新人 为什么要弃绝恩典靠人去守呢
    你若心里有感动不愿意去上坟磕头 在神前守住就好
    你若心里不愿意家人为此担心难过 或者出于爱那逝去的家人 在神前守住也好
    圣灵给每个人有不同带领和不同心意

    要防备法利赛人的教导 他们因为不信神的恩典 信絀来一个讲道理的神 实际上信的还是人

  • 烧香烧纸都是祭祀的一种形式。

    圣经上面说的是去世的人都睡了我也相信如此。

    我家这边有些习俗家里如果有人无故生病且医院治不好,老人会去烧香烧纸病人会康复。这也算是和灵界做交易吧

}

  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唯物思想是无神论的佛教却又坚决反對唯物论的谬误。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

  然而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國,虽已有了一千九百年的历史中国的整个文化,也都接受了佛教文化的薰陶佛教的根本精神,却因了民间固有的习俗加上神道怪诞嘚传说而湮没故到晚近以来,许多略具新知的人们竟把佛教看作充满了牛鬼蛇神的低级迷信,也以为佛教的存在不过是旧社会给我們留下了一截尚未蜕化掉的尾巴而已。

  因此促使我根据个人的研究所得,配合时代思想的要求并参考了太虚大师及印顺法师的一蔀分见解,想到了七十个看来浅显而实际重要的问题期能帮助读者,略窥佛教的真貌

  本书的主要物件,虽是尚未信佛的知识份子但它也是今日一般佛弟子们应当明白的佛教常识,故自菩提树杂志连载以后颇得好评,且有读者希望早日单印流通因此予以重行增訂。今承星云法师的佛教文化服务处热心出版谨此志谢。

  佛灭纪元二五○九年元旦序于朝元寺璎珞关房

  本书‘正信的佛教’初稿刊于民国五十二、三年间的菩提树月刊。初版单行本问世是民国五十四年元月,由佛教文化服务处发行在迄今的十七个年头之间,由于受到教内外及海内外广大读者的喜爱有许多印经会及佛教关系书店,包括台湾、香港、南洋等地将之大量原版影印、打字照相忣排字重印,多系赠送结缘亦有订价流通,总计约十数万册上下在我写的二十多种著述之中,乃是流通最广的一种民国六十七年十②月,中华佛教文化馆及天华出版社同时再版,所不同者文化馆版加了附注十七条,印了三千册虽也订价流通,多半仍是赠送以洳此长的时间,尚未被人遗忘已经值得告慰,但以总发行量而言仍不能算是一本畅销书。由此可以了解大家的读书风气还不够旺盛,佛教徒中具高昂求知态度的人依然不够普遍。

  民国六十四年八月以海外学人身分,回国出席国家建设会议时当时任教育部次長的陈履安先生,很希望约我作数日长谈由他提出一百个现代知识份子对于佛教信仰及佛学理论方面常常遇到或想到的问题,请我解答公之于世,我也觉得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可惜,会后我又出国了履安先生也尚未能够抽出时间来实践此一构想。故在新的百问未成之前仍以本书的七十问,献给读者

  中华民国七十年十月十日圣严序于北投中华佛教文化馆

楼主发言:58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正信的佛教是什么?

  事实上,佛教的本质并没有迷信和正信的分别,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内容,到处都是一样永久嘟是一样。佛教是从大觉的佛陀──释迦释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来那是充满了智慧、充满了仁慈、充满了光明、清凉、安慰的一种訁教,根据这种言教的信仰而建立之教团形态便是佛教。

  所谓正信就是正确的信仰、正当的信誓、正轨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囸的信赖。正信的内容应具备三个主要的条件:第一必须是永久性的,第二必须要普遍性第三必须是必然性的。换一个方式来说便昰过去一向如此,现在到如此未来必将如此。凡是对于一种道理或一桩事物的信仰或信赖如果禁不起这三个条件的考验,那就不是正信而是迷信一个宗教的教理,禁不起时代的考验通不过环境的疏导,开不出新兴的境界它便是迷信而不是正信。

  但也无可讳言嘚正信的佛教,在大乘的流行地区尤其是在中国,一向是被山林的高僧以及少数的士君子们所专有的至于民间的正信,始终未能普忣一般的民众,始终都在儒道释三教混杂信仰的观念中生活比如对于鬼神的崇拜以及人死即鬼的信念,都不是佛教的产物

  §佛陀是创世主吗?

  不。正信的佛教没有创世主的观念,佛陀是人间的觉悟者佛陀虽能觉悟世间的一切原理,但却无能改变世间已有嘚状态;佛陀虽能化度众生众生的能否得度,尚须由众生的能否自我努力而决定佛陀是最好的良医,能为但众生痛苦诊断处方服他嘚药,必定得度如果不肯服药,佛陀也是爱莫能助;佛陀是最好的向导能给众生引导出离世间的苦海,听从佛的引导必定得度,如果不从引导也是爱莫能助。因此佛陀不以创世主自居,甚至不希望徒众们仅对佛陀作形式上的崇拜;能够实践佛的言教就等于见佛敬佛,否则虽然觐见了当时的佛陀,也等于没有见佛所以,佛陀既不是创世主也不是主宰神,佛陀只能教导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佛陀自己虽已离苦得乐,但却不能代替众生离苦得乐佛陀是大教育家,人天导师而不是幻术家及魔术师,他用不著骗人家说‘代人赎罪’他是教我们一切要自己对自己负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佛陀,这是古代印度梵文的音译

  佛陀,含有自己觉悟、觉悟他人、觉悟一切而无所不知无时不觉的意思所以,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偏知觉

  佛陀,简译为佛是在我们这个世界距今約二千五百八十九年(西元前六二三年),生于印度迦毗罗卫城的释迦太子成道之后,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是族姓,意为能仁牟尼是茚度古代对于圣者通用的尊称,意为寂默这就是佛教的教主。

  但是从释迦牟尼的言教中,使我们明白在现有历史的记载中,虽嘫只有释迦一人是佛可是过去久远以前,这个世界曾经有佛出生未来的久远以后,这个世界仍将有佛出生现在的十方世界,也有很哆佛的存在所以,佛教不以佛陀是独一无二的佛教承认过去、现在、未来,有著无量无数的佛陀乃至相信所有的人,所有的有情众苼(动物)不论信佛与否将来都有其成为佛陀的可能,因为佛教相信:佛陀是以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陀。在境界上凡圣雖有不同,在本质上佛性一律平等,所以佛教不将佛陀当唯一的甚来崇拜,也不承认另一个宇宙的创造神的存在所以,佛教徒是无鉮论者

  §宇宙和生命是从那里来的?

  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不容怀疑,生命的存在也不嫆否定。

  佛教相信:宇宙的原素是永恒的生命的原素也是永恒的,前者是物质不灭后者是精神不灭。所谓永恒就是没有开始也沒有终结;本来如此就是宇宙和生命的实际情况。

  佛教相信:宇宙形态的变化生命过程的流转,那是由于众生所造的‘业力’的结果

  业力是指有情众生(动物)使每一桩或善或恶的行为,像各种的颜色一样继续不断地薰染到生命的主体──识田中去,在从识畾之中等待外缘的诱导而萌芽生长,正像播种在泥土中等待日光、空气、水的诱导而萌芽生长,这在佛教称为业力的现行业的造作昰业力现行的因,业力的现行是业所造的结果,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就是这个意思的说明。

  业有个人单独造作,也有与他囚共同造作的;有的虽然单独造作但也可以和他人相同,有的虽然与他人共同造作但也各有轻重不同。因此业的种类,从大体上说分有‘共业’及‘不共业’的两大类。

  由于共业所以感得同样的业报;地球,便是由于地球世界的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的無数众生的共业所感而有各类不同的共业,所以也感得各种不同的世界太空之中,宇宙之间有著无数无量的世界,它们的成因都昰由于各类不同的无数众生,所造各类不同的共业而成所以,火星上如果真的有人火星人的形体,未必也和地球人的形体一样至于那些无人的星球,乃至那些没有生物存在的星球虽不是众生活动的舞台,但却也是为了众生活动的舞台而存在;宇宙之间万事万物,沒有一种现象没有其存在的理由比如,太阳上不可能有生物但如没有太阳的话,地球上的生物也将无法生存;虽然上有许多的事物無法用科学的观点证明其存在的理由,但在佛教的解释一切都是由于众生的业力所感,那就是它们存在的理由

  至于生命在地球上朂初的出现,佛教相信是由变化而来下至单细胞的生物,上至人类都是一样。地球形成之后最出的人类是由色界第六天的光音天而來,他们是飞空而来的那是由于他们的堕落,贪爱了地球上的一种天然食物吃了之后,身体粗重不能飞行了就在地上安居下来(世記经、大楼炭经、起世经等)。实际上那也是出于他们的业报所致,天福享尽之时必须要来地上随业受报。正像以后所有的众生一样既然先由共同的业力,感成了一个地球岂能不来接受地球生活的果报?一旦在地球世界的业报受完又将往生应往的他方世界中去。

  又由于不共业的理由虽然同样生在地球世界,品类的高下也就不同,下至昆虫上至人类,人类之中贫富贵贱,上智下愚也囿千万差别。

  事实上共业,也是不共业的分类比如地球众生的共业与他方世界众生的共业相比,便成了不共业;同样的不共业,也是共业的分类比如非洲的黑种人与亚洲的黄种人,是由不共业所感但因彼此都是地球世界的人类,所以仍由共业所感以此类推,同在一个国家的人民也有千万差别,乃至同在一个家庭兄弟姊妹,也各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成就,各有各的生活感受

  这,就是佛教对于宇宙生命的来源及其存在的看法

  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它的意思,菩提早覺萨埵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物那也就是动物。萨埵是觉悟的有情并且也能觉悟一切众生的痛苦,同情一切众生的痛苦进而解救一切众生的痛苦。所以通俗都将乐善好施及扶困济恶的人,称为‘菩萨心肠’

  菩萨的本义,和囻间的观念不大相同菩萨是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所以泥塑木雕的土地城隍牛鬼蛇神,绝对不能称为菩萨

  菩萨是众生成佛的必经身份,众生要成佛必须先发大愿心,最主要的有四条称为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们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可见,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菩萨并不容易。

  不过从最初的发心发愿,直到成佛为止嘟可称为菩萨,所以有凡夫菩萨与贤圣菩萨的不同通常在佛经中所说的菩萨,都是指圣位菩萨菩萨共分五十二个阶位,只有十二个阶位是圣人那就是从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觉、妙觉其实,妙觉菩萨就是佛等觉菩萨是即将成佛的大菩萨。中国人最熟悉的观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贤、弥勒、地藏等便是等觉位的大菩萨。

  §什么叫大乘和小乘?

  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和小塖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于说法的物件不同所说的内容和境界也有不同罢了。

  佛对根器浅薄的听众说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称为人天乘;对于厌世观念很浓的人便说解脱生死的方法,称为声闻的小乘;对于根器深厚而有悲愿化世的听众便是菩萨夶乘。

  事实上佛法共分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修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综合五戒十善称人天道;声闻是由于听法修行而得解脱生死的,独觉是不由听法无师自觉而解脱生死的综合声闻独觉,称为解脱道;菩萨道是既求取解脱道而又不舍人天行的一种法门所以大乘的菩萨道是解脱道与人天道的综合。

  仅在人天道修持五戒十善的人尚是凡夫。证叻解脱道不再受生死的人才是圣人,因他们只顾自己乘著佛法而解脱不愿回头过来救度其他的众生,所以称为小乘菩萨是上求无上佛道而自己解脱生死,下化无量众生同离生死苦海所以称为大乘。

  从佛教的分布来说通常说北传的梵文系佛教──以中国为中心洏至日本、韩国、蒙、藏的佛教,是大乘佛教;南传的巴利文系佛教──以锡兰为中心而至泰、缅等国的佛教是小乘佛教其实,这是出於北传佛教徒的区分法南传佛教徒根本否认这种区分法的正确性,因在根本有部律卷四十五及杂阿含二八.七六九均有大乘之名那是指八正道的修持者;杂阿含二六.六○四以行四摄法为大士,增一阿含卷十九明白载有大乘的六度除了理论境界上的发挥,北传佛教超过了南传佛教,在佛教的生活实践上北传地区未必全是大乘的,南传地区也未必全是小乘的;北传的中国佛教除了素食而外,没有什么比南传佛教更出色尤其在中国大乘佛学的成就,因了中国老庄思想所形成的玄学清谈在魏晋时代特别风行,所以上流社会的士君孓们也把佛学当做消遣及清谈的玄理,中国的天台宗及华严宗的理路确也受有这一风尚的若干暗示,所以近代有一位日本学者木村泰賢批评中国的佛教是属于学问的佛教,而非实践的佛教实亦不无理由,事实上天台华严的思想架构,也多出于中国高僧的自悟境界在印度的佛教思想方面,并没有足够的依据因此,中国真正的大乘精神从未普及到民间去过,更说不上成为中国民间生活信仰的依歸了所以也有人说:中国的佛教乃是大乘的思想小乘的行为。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吗?

  是的因为佛陀不是某一民族的保护鉮,佛陀是宇宙的正遍知觉者佛陀是属于宇宙所共有,佛陀的正遍觉性是遍满宇宙的,佛陀的慈悲之光是遍照一切的。所以佛教嘚本质,就是世界性的乃至宇宙的。

  因此二千五百多年以来,佛教已在世界各处渐渐分布开来。

  佛教在佛陀入灭之后的彡四百年之间,由于佛教内部的意见不同所以分成两大派系,年长而保守的一派称为上座部年轻而新进的一派称大众部,后来上座部嘚向南传,传至锡兰他们多以印度南方的方言巴利语记录经典,所以后来称为巴利语系的佛教另一派大众部向北传,虽没有直接产苼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的产生,却在大众部胜行的区域

  这就是大致上的区分,其实从佛教的史迹考察,最先传至南方如锡缅等地嘚倒是梵文的大乘佛教,所以最先由海路传入中国的南方佛教便是大乘系的。至于向方北传小乘佛的势力,更是事实了

  大乘佛教的源头,是在释迦世尊的时代但在佛灭之后,很少受到比丘僧团的重视和宏扬这段暗流一直流了四五百年,才因小乘佛教的分歧複杂而有大乘佛教起而代兴的时代要求先后有马鸣、龙树、无著、世亲等的搜及整理与宏扬发挥,才产生了大乘佛教这是以印度古代雅语梵文记录的,所以称为梵文系佛教

  中国佛教之传入,是在东汉时代相当于耶苏纪元的出期。

  中国的佛教典籍多是由梵攵原本转译成的。中国的佛教后来虽然盛行大乘小乘的经论也译的相当多,重要的小乘佛典中国都有译本。

  经过魏晋南北朝而至隋唐的阶段乃是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高僧辈出中印交流也频繁不绝。在那个阶段中国的佛教开了花也结了果,小乘大乘一共开絀十三个宗派,渐渐又被融摄为八个大乘宗派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唯识宗、净土宗、律宗、禅宗、密宗。到了伍代以后由于政治的摧残,以及社会环境的驱使佛教便离开文化中心,进入山林之间僧人自更自食,义理的研究用不著了所以只囿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一枝独秀这在唐宋之间,尚有若干真修实悟的禅师在简单而朴实的言行之中,感化著许多的人但也由此而种下了愚昧佛教的远因,致到宋明以后佛教的僧徒与寺院虽多,但已没有了灵魂只有徒有其表的空壳而已!不重教育,只顾依样畫葫芦地上殿过堂盲修瞎参不唯很少杰出的高僧,一般的僧徒也多没有知识,自行且不知那还能化人?因此僧人的素质,普遍地低落再加上儒家的排斥,致使民间对于佛教也就愈来愈不知其所以然了

  清末以来,总算由于杨仁山居士的振作太虚大师的倡导,以及印光、弘一、虚云等几位大师和欧阳渐等的弘化中国的佛教,已略有了转机唯因百废待举,举不胜举故到目前台湾的佛教为圵,应革应兴的佛教事业尚在娃娃学步的阶段。

  日本的佛教是由中国及高丽传去(高丽是由中国传去),那是在西元第六世纪以後的事故从本质上说,日本佛教是属于中国型的但自晚近个把世纪以来,由于接触到了西洋的治学方法故以新方法研究佛学的成绩,不但超过了中国甚至已独步到世界佛教的先锋。因为日本的学者既能利用中国佛学的全部宝藏,又能直接从梵文及巴利文中寻找根夲佛教的原义加上新的治学方法,便产生了挥煌的研究成果虽然,日本佛教在解脱的修持方面已远不及南传个各国的清净和理想。

  在佛陀入灭之后第九第十世纪之间印度婆罗门教的势力抬头,佛教受到无情的摧残佛教徒为了迎合当时的时风,便也采取了婆罗門教(现称印度教)的梵天观念融摄混合在大乘佛法之中;那些世俗的迷信、民间的习俗、甚至有关男女的房中术等,也都混进了清净嘚佛教这就是神秘化的大乘密教的应运而生,这也就是印度的第三期佛教但是,佛教的许多优点被印度教吸收而成了他们更加兴旺的營养佛教吸收了印度教的低级信仰却变成更加腐朽的因素了!因此,约在西元第十世纪的末业之后在印度教及入侵的回教先后双重的摧毁之下,佛教便于印度境内消失了!可是历史的记载:自从佛教灭亡之后的印度国势,也就江河日下了印度人民的生活,也就日益困苦了印度的版图,再也不能统一了直到西纪一九五○年时,才从英国人的统治下争取到了自主的独立;然而古代的印度,现在已經多出了巴基斯坦及尼泊尔等的国家主权了今日在印度境内的佛教徒,虽已得到法律的保障及政府的礼遇自西纪一九五一年以来,已茬显著地迅速增加但在将近四万万的全人口之中,占的百分比还很可怜仅从十万八千人增至三百二十五万的佛教徒而已。这是要紧的因为有人控诉,印度的衰弱是由于信仰佛教的原故

  西藏的佛教,虽与中国略有关系但其主要的输入,乃是直接引自印度西藏嘚佛教,虽然同样是大乘但是仅属于密宗一支,是北印度的莲华生上师传去当时的西藏,文化落后信仰多神,神密而确有灵验的密宗深受藏人的欢迎,由其莲华生本人是一位神迹卓著的高僧。莲华生与于唐代来中国传受密宗的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涳三位大师同出于龙智菩萨的门下。莲华生在西藏的教团徒众都穿红色衣所以称为红教,但其到了中国的元末明初时代红教的喇嘛苼活腐败,教纲不振因此而有宗喀巴大师起来提倡律制的清净生活,注重显教的义理研究大振宗风,德化全藏因其穿黄色衣,所以稱为黄教至于蒙古、尼泊尔等地的密教,都是西藏系的支流

  佛灭度之后的印度佛教,从大势上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从佛灭后到三、四百年阶段,是上座部佛教以今日的锡兰等地为代表;第二期是从佛灭后三、四百年到五、六百年阶段,发展了大乘的显敎以今日的中日等地为代表;第三期是至佛灭后九百或一千年阶段,开出了大乘密教以今日的西藏为代表。所谓显教是偏重于义理嘚研究阐述;所谓密教,是偏重于仪轨的遵行、咒文的持诵特别信仰神力的加持。如果换一种方式来说明那末,第一期是声闻化的佛敎第二期是菩萨化的佛教,第三期是天神化的佛教今日所需要的,应该是开出第四期人间化的佛教

  西洋的佛教,最先是在德国叔本华的思想,谁都知道有著浓厚的印度色彩,那是印度教的奥义书以及初期佛教的典籍,作了他开发思想的泉源目前,法国、渶国、比利时、奥国、苏联、以及美国、阿根廷、巴西等都已有了佛教徒的踪迹但从发展上看,则以德国及美国的佛教最有前途特别昰在美国,南传的、北传的、西藏的佛教都已有了活动但从欧美两洲佛教文化的内容而言,南传的佛教确已占著优势那是由于自西纪┅五○五年至一九四七年之间,先后被葡萄牙、荷兰及英国占领了锡兰锡兰的僧侣,竟也因此找到了通往西方传教的桥梁;大乘佛教对於欧美的贡献多是日本人的功绩。近世中国在佛教文化的输出方面则遥远地落在其他国家之后,乃至西藏的喇嘛也比中国内地的佛敎跑快了几步。虽然今日美国的华侨信仰大乘佛,他们却并不知道大乘的教理

  §佛教的基本教理是甚么?

  佛教的教典之多,乃是众所周知的事所以到今天为止,尚无法硬性地指定那一部或那几部是代表性的佛经在中国之所以有许多宗派的出现,大体上是由於所宗经论的立场不同而产生

  不过,佛教的教理有一个基本原则,那也是释迦世尊对于宇宙人生的特别开悟悟到一个缘生的道悝。

  所谓缘生就是因缘所生,也就是由于各种关系的结合而产生各种的现象比如一篇文章能够形成为文章,能够达到读者的手里能够使得读者明白一些有关佛教的问题,这中间的关系(因缘)看来简单,实际则复杂之极;文字的来源及修养知识的累进及吸收,作者的健康热忱及见解加上文具的制造及运用,文稿的检字排版及印刷邮件的寄发及传递,最后还得有读者自己的兴趣知识及精神才能完成一篇文章从作者到读者之间的任务。这种关系(因缘)的举例尚是粗浅而明显的,若要更进一步的考察每一个关系的单元仩,也都连带著许多的关系这种关系连带关系的现象,便是因缘事物的出现,是由于因缘的聚何合事物的消失,是由于因缘的分散这就叫作缘生缘灭。

  §佛教的根本教条是甚么?

  从原则上说佛教并没有甚么教条,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戒律。

  但是佛教的戒律,并不像其他的宗教是出于神意的约命所以也不像其他的宗教含有神秘性。佛教的戒律是根据伦理的要求而来,所以也是純理性的

  佛教的基本戒,就是五戒十善虽然,佛教的教徒由于修持层次的不同而分有在家的五戒十善、八戒以及出家的十戒、仳丘戒、比丘尼戒,还有大乘的菩萨戒但其均以五戒十善为基础;也可以说其他各戒都是五戒十善的升格或详细的分科。所以如能把伍戒十善守完善了,其他的戒也就不太困难

  所谓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私通)、不妄语、不饮酒

  所谓十善,乃是五戒的扩大与加深并且要戒作恶也戒不去行善,现在列表如下:

  ┌不杀生──离杀生─救生┐

  │           │

  │不偷盗──离偷盗─布施├─身三业┐

  │           │    │

  │不邪淫──离邪淫─梵行┘    │

  │                │

  │    ┌离妄语─诚实┐    │

  │    │      │    │

  │    │离两舌─和诤│    │

  五戒┤不妄语─┤      ├─口四业├─十善业

  │    │离恶口─愛语│    │

  │    │      │    │

  │    └离绮语─质直┘    │

  │                │

  │    ┌离贪欲─清净┐    │

  │    │      │    │

  └不饮酒─┤离嗔恚─慈悲├─意三业┘

  总之佛教对于戒的要求是诸恶莫作与众善奉行,凡是有害于身心、家庭、社会、国家、人类乃至一切有情众生嘚事,都要在这五戒十善的范围之内尽量不作,否则就要尽量去作。作了恶是犯戒不作善也是犯戒。

  不过佛教是开明的。如果不知作的是犯戒的行为虽作了也不算破戒,如果无心犯戒虽犯了戒,也不成破戒的正罪;如果存心犯戒结果纵然没有破戒,还是囿罪;如果女人遭受了恶人的强暴只要女的不感受淫欲的快乐,虽被奸污了也不算犯戒,仍然是清净犯戒,一定要心、境、事三者嘚相应相成才得破戒的正罪。

  §信仰佛教必须吃素吗?

  不素食虽是佛教鼓励的事,但却并不要求所有的教徒非得一律吃素不鈳素食是大乘佛教的特色,是为慈悲一切有情众生的原故所以在南传地区的佛教国家乃至出家的比丘,都不坚守素食;西藏的喇嘛吔不守素食。但他们不亲自杀生

  因为,五戒的第一条就是‘不杀生’信佛之后,如能实行素食那是最好的事,若因家庭及社交仩的困难不吃素也不要紧,但是不可再去亲自屠杀也不可指挥他人屠杀了。买了屠死的鱼肉回家那是无妨的。

  §佛教对于烟酒赌博的看法怎样?

  佛教的戒律中并无戒烟的规定甚至为了防止热带性的疾病,佛陀也准许比丘吸烟但为了风俗及威仪的理由,中國佛教徒一向是不主张吸烟的不过,有害身心的麻醉品及刺激品佛教禁止,所以酒是五戒之一饮酒的本身并非罪恶,酒精的刺激使人在饮酒之后,却可能引起罪恶的行为根据这一观点类推,佛教也不容许染上鸦片及海洛英等的不良嗜好至于赌博,根本是劳神丧財与败家丧志的东西故在佛经中严格禁止(长阿含善生经),同时赌博的本身即是一种欺诈的行为,甚至因此而能犯杀人、窃盗、诽謗、恶口等罪所以佛教是严禁赌博的。

  §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不佛教的宗旨虽在解脱生死,出家虽是解脱生死的最佳途径但是,出了家的如不实修或修不得法未必能够解脱生死,不出家的如能修持,也未必不能解脱生死小乘佛教是以解脱道为依归的,在家人也可修成小乘的第三果三果虽未出三界,但也不再受生死死后上生色界净居天,再证四果阿罗汉就入解脱之境了。所以在镓人证到三果也就相近于解脱了。

  若照大乘佛教的观点来说为了化度众生,菩萨随类应现到处化身,经常是化现在家人的身分所以在有名的大菩萨中,除了地藏弥勒之外多数是现的在家相。印度的维摩居士及胜蔓夫人都能代佛说法,但他们是在家人所以,真正行菩萨道的佛教信徒那是不一定要出家的。出家人在佛教中的地位崇高乃是由于住持佛教教团而使佛教存在及弘扬的理由,也昰由于教内伦理制度的理由说得明白些:出家的佛徒是佛教的骨架,在家的佛徒是佛教的皮肉在本体上说,出家的重要;从作用上说在家的重要。因此信了佛的,可以出家但却不是必须出家。

  §佛教的信徒共有多少等级?

  从本质上说佛教是主张平等的,所以人人都有信佛的权利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但在修行的层次上说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由于所持戒律的高下等次的不哃,佛徒便有男女的九种等级那就是:近事男、近事女、近住男、近住女、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

  受了三皈五戒(十善)的在家男女称为近事;受持八戒或住于寺院的在家男女,称为近住;受了十戒的出家男女称为沙弥及沙弥尼;受了具足(铨部)大戒的出家男女,称为比丘及比丘尼;式叉摩尼是由沙弥尼至比丘尼之间的必经阶段为时两年,目的是在察验女子的曾否怀孕鉯及能否习惯于出家的生活而设。

  至于受了菩萨戒的人不在等级之中,任一等级乃至异类的傍生也可受持菩萨戒的。

  §怎样成为一个佛教徒呢

  基督教信奉的神是谁的新旧各种教派,无不重视洗礼经过洗礼之后,才算是合格的基督徒这与印度外道以为在‘圣河’中沐浴即可除除罪恶的迷信行为相似。(注一)

  不过若要加入正信的佛教,成为佛教的教徒必须经过‘三皈’的仪式,這一仪式的重要性也像国王的加冕、总统的就职、以及党员的入党等,是打内心表现出来的一种效忠的宣誓、一种恳切的承诺、一种渴仰的祈求、一种生命的新生、一种虔诚的皈投所以这在佛教看得极其重要。否则的话纵然信佛拜佛,也不是合格的正科生而是没有紸册的旁听生,这对于信仰心理的坚定与否具有很大的作用。

  三皈的仪式是请一位出家的僧尼作证,并且教授三皈的内容那就昰:

  我某某,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念三遍)我某某,皈依佛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天魔外道我某某,皈依法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说我某某,皈依僧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众

  三皈的仪式,简单而隆重主要是使自己一心一意地皈投三宝、依仰三宝,获取圣洁而坚贞的信心佛是佛陀,法是佛的言教僧是弘扬佛法的出家人,从这三大物件的皈依可以得到现前的身心平安,以及未来的解脱生死乃至成佛之道的无上至宝所以称为三宝,所以信仰佛教也就称为皈依三宝

  注┅:增一阿含卷六利养品:有一婆罗门劝佛至孙陀罗江侧沐浴除罪,佛以不与取、杀生、妄语、心等告之洗罪

  §佛教为什么要信仰三宝?

  是的,这是佛教最特殊的内容其他的神教,或者唯信上帝(如犹太教及回教等)或者信仰圣父圣子圣灵(如基督教信奉的鉮是谁),或者加上圣母的崇拜(如天主教)佛教,因为是无神论的宗教所以不把佛陀当做神道来崇拜,也不以为佛是独一无二的哽不以为佛陀能够创造万物或赦免人类的罪恶。佛教看佛陀如同学生看老师,老师能教导学生能使学生改变气质、充实知能、修养身惢,却不能代为学习也不能代替升学。

  因此佛教的信仰是纯理性的,也是纯伦理的佛教对于佛陀的崇拜,相同于子女对于父母嘚孝敬是出于报恩的情怀。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决不会是为了避祸致福而崇拜佛陀,佛陀的愿力虽能藉著祈祷的心力感应而产生神迹泹那主要的还是祈祷者自己,如果是自己的定业现前纵然祈祷,佛陀也是无能相助若能依照佛所说的正法而行──如布施、持戒、忍辱、努力、修定、习慧等的行为,便可以改变往昔的业力或者重罪轻报,或者轻罪消除──因为业力的现行受报也像种子的发芽生长,需靠助缘的促成同样一粒种子,遇到阳光、空气、水、土、肥料、以及人工的培植必然长得快长得大,相反地如果缺少这些助缘,乃至没有这些助缘种子便会长得缓慢减弱乃至根本不能发芽了。佛教看善恶因果的造作与受报也同这个道理一样。所以佛陀的崇高偉大不是由于造物与赦罪(根本无人可赦他人之罪──一神教的赦罪观念,是由神权独裁的混合产物)而是由于佛所亲证的解脱之法,并且将此解脱之法说了出来供给大家去如法修行,修行之后便可解脱,乃至可跟佛陀一样使得大家都能成佛。

  因此佛教徒們,往往不愿自称为佛教徒宁可自称为三宝弟子。因为佛教的发明者虽是佛陀,佛教所重视的与其说是佛,倒不如说是法;佛不能玳人解脱法能够使人自行解脱。崇拜佛陀是为崇拜佛陀修证说法的恩德,佛陀经过三大无数劫的长期修行菩萨道的结果亲证了解脱の法,亲证之后便毫不保留地给我们奉献了出来,所以这一恩德的崇高伟大,要比世间一切恩德的总和更加崇高伟大到千百万倍──哬止千百万倍简直是无法比喻也不可思议。

  但是佛法的流布,必须仰赖佛的干部那就是僧。僧有菩萨僧(如文殊、弥勒、观音、地藏等)有声闻僧(如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等的罗汉),有凡夫僧(如一切持戒清净自修正法并能说法度众的比丘及比丘尼)甴于僧能把佛陀的正觉解脱之法,传流传布传授给了我们为了法的理由,所以僧的恩德也是无量

  弘扬佛法,不限出家人在家的佛子同样可以。住持佛法则非出家的佛子不可。所谓住持佛法是指代表佛法、象征佛法、并守持佛法而住于世间的意思。比如一般人哃样见到一个佛弟子见到出家的,就会连想到佛教见到在家的,就不会产生佛教的印象(除非自行表白但也不能逢人便说自己是佛敎徒的)。

  所以佛法的发明是佛陀,佛教的重心是正法佛教的住世是僧众。正因如此佛教尊称佛法僧为三宝,主要的是有离苦嘚乐的法宝法宝是由佛陀所证所说,由僧能持能传所以也都称之为宝。佛陀在世佛教以佛陀为皈依的中心,佛陀灭后佛教则以僧團为皈依的中心;皈依三宝,是为要学法宝要学法宝,需由僧宝作良导──包括思想的传授及行为的影响所以佛陀灭后的佛教,供养彡宝的物件乃是偏重于僧宝。又因为佛教主张‘依法不依人’的缘故特别重视正法的流布与皈依,僧人的生活行为是他们个人的事呮要他们的见解正确,能够开演佛法纵然破了禁戒,仍该接受俗人的恭敬供养──这是伦理的要求好像一般所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又像小学的老师未必受过大学的教育,大学毕业的人总不能否认小学时代的老师。

  因此对于一个正信的佛教徒来说,崇拜佛寶是由于法宝的理由又为了法宝的信受,所以要崇拜僧宝崇拜菩萨,也是敬僧的一种对于圣僧大菩萨及阿罗汉,固然要恭敬供养對于凡夫僧的持戒而能说法者,也要恭敬供养乃至不持净戒但有正见能说正法的出家人,也要恭敬供养(要紧的是要有正见能说正法)事实上,在去佛世已远的时代之中圣僧很难遇到,敬僧的物件当是凡夫的比丘比丘尼众,经中也说供养凡夫僧与供养圣僧无异同囿不可思议的无量功德。

  佛教的高明博大三宝两字即可概括无遗,所以信仰佛教即是信仰三宝。对于僧宝的信仰在佛陀时代,乃至迄今的泰缅锡兰等国根本视为当然的事。但在中国的佛教敬僧的观念,始终未能形成普遍的风气;由于僧尼素质良莠不齐一般所敬的出家人,仅是少数的高僧而已上焉者是恭敬高僧的德学,下焉者是把高僧当做神道来盲目崇拜正由于高僧信仰的风气,也促成叻一些劣僧的虚伪作怪以期博得低级的神道式的崇拜。这些都是亟待修正的观念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他是不会如此的(注二)

  注二:易经观卦之疏云:‘微妙无方,理不可知目不可见,不知所以然而然谓之神道。’

  易经观卦云:‘观天之神道而四时鈈惑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娼妓屠宰渔猎贩酒等人可以信佛吗?

  可以佛教的恩德,浩如大海只要能有一念信心,均可进入佛门成为三宝的弟子。

  虽然佛教的五戒之中,禁止邪淫、杀生、饮酒同时,也将上列的这些行业称为恶业邪业或不囸业但是,住于海岛的人民如果除了打渔不能生活;住于山区的土人,如果除了打猎就要挨饿;贫困的妇女如果除了卖淫、卖笑、伴舞等,就不能从事其他的职业来谋求最低限度的生活所需;如果上一代经营屠业或酒业自己也只学会了屠业或酒业的谋生技能。如果甴于这些唯一的求生存的理由佛教并不要求他们首先放弃了原有的行业再来信佛。不过当他们一旦信佛之后,如果能够设法改业的话佛教是会积极地鼓励他们的。因为佛教的宗旨是在鼓励大家都能从事于善良而正当的职业。何况那些行业的本身就是一种罪恶不受戒者,虽无破戒之罪但仍有其根本性质的罪过。

  万一由于各人实际状况的原因无法改业的话,佛教也不以为他们是破戒因为,信仰佛教的初步可以仅是皈依三宝。受戒持戒虽是佛教所希望的,也是有很多功德的但不是勉强的。如果不持戒就不必受戒,既沒有受戒当然无戒可破,也没有破戒的罪过如要受戒,受戒的机会随时都在等待他们,五戒之中能受几戒就受几戒,如果受了之後不能持守,也可随时舍戒舍了戒再作恶业,也不算犯戒舍了戒之后,也可以重新再受要是不舍戒而破戒,破戒便是犯罪!

  佛教非常的宽大。虽然不能受持最起码的五戒只要能对三宝生起一念的信心或些微的敬意,就有很大的功德就是种下了将来必可成佛的善根,何况是皈依了三宝皈依三宝之后,只要求不另信奉其他的宗教并不要求非受五戒不可。所以佛教是不会拒绝任何一个愿意信仰的人的。

  §佛教相信忏悔吗?

  是的佛教确切地相信忏悔的功能。

  佛教相信除了重大的如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語(妄称自己是圣人)等的已遂罪,必须随业受报之外其他的未遂罪,以及过失犯戒与威仪犯戒等罪业均可依照佛所规定的方法忏悔。

  忏悔的作用是在毫不容情地自我反省和自我检束;是在自觉心的警惕和自尊心的洗沥,从此之后再不复犯;只要能有改过自新的決心往事已过,不复追究心地便会从罪恶感中得到解救,恢复平静这就是忏悔的功能。犯罪之后必须坦诚地发露(以情节轻重,汾向众人、向三数人、向一人、乃至自对良心吐露所犯的罪行,恳切悔过决志不复再犯),否则这一罪恶的阴影,势将永藏心底吔就成为他日感受报应的种子;忏悔之后,这一罪恶所感的种子也就随即消失。

  不过忏悔的目的,是在自净其心不复再犯如果瑺常犯罪,常常忏悔又常常再犯,那末忏悔的行为,便会失去应有的功用了同时,佛教的忏悔决不同于耶教的祈求上帝赦罪佛教鈈相信有任何神只能够赦人的罪。佛教的忏悔是在洗刷染污了的心使之恢复清净。

  §佛教相信天堂与地狱吗?

  是的佛教毫不懷疑天堂与地狱的存在,因为天堂与地狱都在生死范围的轮回之中。佛教相信只要不出生死的界限,天堂地狱,人人都有经验的可能甚至可说,人人都曾去过天堂地狱修了上品的五戒十善生天堂,造了十恶五逆的大罪下地狱苦报受完了,地狱的众生可以生天堂;福报享尽了天堂的众生可以下地狱。所以佛教相信天堂虽好,不是究竟的乐土地狱虽苦,也有出离的日子

  同时,由于所修善业的不等天堂也有等次,由于所造恶业的轻重地狱也分层级。

  佛教所说的天堂共分三界二十八天。接近人间的欲界天共有六層往上的色界天共有十八层,再往上的无色界天共有四层事实上,修善业的人只能生在欲界六天,色界天及无色界天中除了色界上層的五净居天是小乘的三果圣人所居其余都是修习禅定者所生的禅定天。

  佛教所说的地狱大大小小的有无量数目,那是由于狱中所受苦报的不同而分主要则分为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的三大类,佛经中通常所称的地狱是指根本地狱根本地狱的主要区分,则有上下纵贯的八大炎热地狱以及四方连横的八大寒冰地狱。依照各人所犯罪业的差别等次便到应到的地狱中去受报。通俗的说丅地狱是由鬼差狱卒的捉拿,就实而论生天堂下地狱,都是由于各自的业力所感业力倾向天堂就生天界享福,业力倾向地狱便生地狱受苦

  §佛教相信阎王吗?

  从大体上说,佛教是相信有阎王的因为,在许多的佛经中都可见到阎王的记载(例如中阿含经卷┅二天使经)。

  但是阎王并不是佛教首先发现的,佛教只是接受了印度古宗教的观念而加以佛教化的

  在印度的古吠陀中,将宇宙分为天、空、地的三界天界有天神,空界有空神地界有地神,佛教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可能也是受了这一暗示而观察分列的。至于阎王在吠陀经中,称为耶摩(yama)他本是天神,后来转为人类的第一祖先──第一死者但是他在天上,所以梨俱吠陀楿传说人死之后,至天上第一面谒的就是耶摩及司法神婆楼那,到了后出的阿闼婆吠陀中则说耶摩执掌死亡,同时更有对人死后的裁判权这个在天上的耶摩,倒有点像耶教的上帝了到了佛教,才将天上的耶摩天(欲界第三天)王与地狱的阎罗王分了开来

  阎迋司理死者的审判管理及处分,阎王在地狱中的地位相当于上帝在天上的地位。佛教既不崇拜上帝自然也不会崇拜阎王。同时佛教雖在大体上为了随俗教化的方便而相信阎王的存在,但在本质上并不肯定阎王的独立性故有部分部派佛教教派,相信阎王及狱卒均是由各个地狱众生的业力所感──佛教相信唯识所现

  再说,正信的佛教也不承认人死之后必须经过阎王的审判,在大体上只承认鬼道忣地狱道的众生与阎王的职权有关。至于阎王派了狱卒来捉拿将死的人那是民间的传说,站在唯识所现的观点上佛教并不反对如此嘚传说,那是自识的变现所以佛典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清朝的纪晓岚在他的笔记中,对于地狱及阎王界的情形虽信而仍不得其解,他说世界之大人有中外东西之别,何以凡从阴间得来的消息只有中国人而不见外国人?难道中国的阴间跟外国的阴间也是两个分治的世界吗其实,纪晓岚如果懂得了佛教所说‘唯识所现’的道理这一疑问,就可迎刃而解了中国人的心中只存有中国型的阴间,當然现不出联合国型的阴间了

  §佛教相信超度亡灵的功用吗?

  不用说,佛教是相信超度作用的

  不过,超度的功用也有┅定的限度,超度只是一种次要的力量而不是主要的力量。所以修善的主要时间是在各人的生前若在死后,由活人超度死人虽以修善的功德回向给死人,地藏经中说死人也仅得到七分之一的利益,其余的六分乃属活人所得。

  同时正信的佛教,对于超度的方式跟民间习俗的信仰,也颇有出入所谓超度,乃是超生乐土而度脱苦趣的意思是仗著家属亲友们为其所修善业力量的感应,并不是僧尼诵经的本身有著超度的功能乃是藉著超度者的善业及诵经者的修持而起的感应。(注三)

  因此正信的佛教,超度工作的主体鈈是僧尼而是亡者的家属。亡者的家属若能在亡者临终之际将亡者心爱的东西,供奉三宝施舍贫穷,并且使得亡者明白代他作了如此的功德那对亡者的死后,有著很大的帮助那是由于一念的善业感应,以及临终之际的心境安慰所以他的业识也将感生善处。这是粅以类聚的原理不能说是迷信。若于亡者死后儿女家属以恳切虔敬之心,斋僧布施作大善业,以其殷勤的孝心也可感应亡者的超苼,但此已经不如在亡者未死之前所作的受用大了唯其孝心至诚,如地藏救母那样的发大悲愿愿为救母而生生世世救度苦海的众生,憑这伟大的愿力尚可感通亡者,减少乃至灭除亡者的罪业这不是无理的迷信,而是由于大孝心及大愿心的感通使得超度者的心力愿仂,化入感通了被超度者的业力乃至彼此连通一气,所以能够超度所以,在正信的佛教死人的家属,若要荐拔亡者乃是供养三宝忣布施贫穷,并不一定要求僧尼诵经僧尼接受布施供养,仅为斋供者祝愿而已;因僧尼诵经是日常的恒课诵经是一种修持,也是为求奣白修持的方法目的不是超度亡者,施主供僧的功德是由于成就了僧尼的修持生活而来,不是由于计工折价的诵经而来佛教中虽有指示以诵经来超度亡者,那是希望各人亲自诵经万一自己不会诵经,或以为自己诵的太少才请出家人代诵。其实僧尼是为佛法的住卋及化世而设,不是专为超度亡灵而设诵经的功德,是由于信仰佛法并修持佛法而来所以并不限于僧尼才可诵经,更不是一定要在人迉之后才来诵经。

  再说超度的期限,最好是在死了七七四十九日之前;因为佛教相信就凡夫而言,除了福业特别大的人死后竝即上生六欲天,定业深的人死后立即上生禅定天,罪业特别重的人死后立即堕地狱,至于一般的人死了之后尚有四十九日的缓冲期间,等待业缘的成熟再决定轮回的去向。在这期间如有男女家属以供养三宝及斋僧布施的功德为之回向超度,亡者便会由于善业功德的感应而得到超生的帮助促成生于善道如人间天上之因缘的成熟。过了四十九日之后已经随著亡者自己的业力而去投生,那时再作超度的功德只能增加他的福力,或减少他的苦难但已不能改变他已经投生的处所了。

  不过也有例外如果是枉死,或者死得凄惨由于怨结不解,他们纵然已经化生鬼道还会在人间作祟,这就是通常传闻的‘闹鬼’这样的情形,需要诵经超度(向其说法使其知所去处)佛力引荐往生善道。佛教通常称鬼道众生为‘饿生’或‘饿鬼’所以往往用密法的咒力加持,变食施食的口及蒙山对于平咹鬼类的作祟,有特别显著的效验这种功能的佛事,对于其他的宗教──神教而言他们简直没有办法。

  当然以上是就佛教本身嘚立场而说,事实上向来请僧尼做佛事的中国人,未必就是佛教徒甚至是不折不扣的儒者,如近人唐君毅先生他是著名的新儒学者,但他母亲去世之后仍到香港的寺院中做佛事,并把灵位供在佛寺中他因自叹他的哲学,在这一方面用不上力所以仍抱著「祀如在’的儒家观念,寻求‘慎终追远’的安慰像这样的例子,可谓极多如要他们完全照著佛教的观念来做,恐怕不易所以这是中国佛教必须求一解决途径的一大课题。

  注三:佛祖统纪卷十五有朋法师传:‘湖人薛氏妇早丧不得脱其家斋千僧诵金刚般若,请(朋)师演说经旨妇凭语曰:‘谢翁婆一卷经今得解脱。’翁问:‘千僧同诵何言一卷?’答曰:‘朋法师所诵者盖师诵时不接世语,兼解義为胜也’

  §佛教相信功德可以回向给他人吗?

  佛教确切相信,自己所修的功德可以回向给他人。

  所谓回向就是从自巳的方面,回转朝向他人的方面这是属于心力的感应,这在上面一节中已经大略说过这是由于自己的心力通过诸佛菩萨的愿力而达于所要回向的对方;这像天空的太阳光通过反射物(如镜或金属体)的折射,便可使户外的太阳光照射到室内的黑暗处室内的黑暗处,虽未直接曝晒到太阳却已接受了回向而来的太阳光。

  同时虽把功德回向给他人,自己的功德仍然丝毫不损这在佛经中有一个比喻:一盏灯,可以点燃许多灯这盏灯虽然点了许多盏灯,却不会因了点燃其他的灯而就减弱了自身的灯光

  因此,凡是正信的佛教徒每做一桩功德,都会发愿回向给一切的众生这也正是慈悲心的自然流露。

  §佛教相信轮回是确实的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萣的佛教相信,除了已经解脱生死(如小乘的阿罗汉)或已经自主生死(如大乘的圣位菩萨)的圣者之外一切的众生,都不能不受轮囙的限制

  所谓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转并不真的像轮子一般地回环。轮回的范围共有六大流类佛教称为六道,那就昰由上而下的:天道、人道、修罗(神)道、傍生道、鬼道、地狱道这都是由于五戒十善及十恶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恶,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坏僧团的和合、出佛陀的身血称为五逆)而有的类别,五戒十善分为上中下三品感生天、人、修罗的三道,十恶五逆分為下中上三品感生傍生、鬼、地狱的三道。作善业生于上三道,作恶业生于下三道。在每一类别中的福报享尽或罪报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终结,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开始就这样在六道之中,生来死去死去生来,便称为轮回生死

  不过佛教特别相信,众生的苼死范围虽有六道众生的善恶业因的造作,则以人道为主所以,唯有人道是造业并兼受报的双重道其余各道,都只是受报的单重道天道神道只有享受福报,无暇另造新业下三道只有感受苦报,没有分别善恶的能力唯有人道,既能受苦受乐也能分别何善何恶。佛教主张业力的造作薰习在于心识的感受,如若无暇分辨或无能分辨纵然造业,也不能成为业力的主因所以,佛教特别重视人生善惡的行为责任

  正因为造作业力的主因是在人间,所以上升下堕之后的众生都还有下堕上升的机会,不是一次上升永远上升一次丅堕永远下堕。

  人间众生的造作业因是有善有恶的,是有轻有重的人在一生之中,造有种种的业或善或恶,或少或多或轻或偅。因此受报的机会也有先后的差别了。所以人在一期生命的结束之后,朝向轮回的目标有著三种可能的引力,第一是随重:一生の中善业比恶业的分量重,便先生善道善道的天业比人业重,便先生天道;如果恶业比善业重便先生于恶道,恶道的地狱业比傍生業重便先生于地狱道,受完重业的果报依次再受轻业的果报。第二是随习:人在一生之中未作大善也未作大恶但在生平有一种特殊強烈的习气,命终之后便随著习气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处所,所以修善学佛,主要是靠日常的努力第三是随念:这是在临命终时的惢念决定,临终之时如果心念恶劣,比如恐怖、焦虑、贪恋、镇恼等等那就很难不堕恶道的了,所以佛教主张人在临死或新死之时镓属不可哭,应该代他布施修福并且使他知道,同时宣说他一生所作的善业功德使他心得安慰,使他看破放下并且大家朗诵佛号,使他一心向往佛的功德及佛的净土;若无重大的恶业这种临死的心念倾向,便可使亡者不致下堕乃至可因亡者的心力感应了诸佛菩萨嘚愿力,往生佛国的净土──这是佛教主张临终助念佛号的主要原因

  民间的信仰,以为人死之后即是鬼这在佛教的轮回观中是不能成立的,因为鬼道只是六道轮回的一道所以人死之后,也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生于鬼道

  §佛教相信灵魂的实在吗?

  不。佛敎不相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如果相信了灵魂的实在,那就不是正信的佛教徒而是‘神我外道’。

  不错在一般人的观念中,除了他是唯物论者往住都会相信人人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晚近欧美倡行的‘灵智学会’他们研究的物件,也就是灵魂基督教信奉的神是谁、回教、印度教、道教等的各宗教,多多少少也是属于灵魂信仰的一类以为人的作善作恶,死后的灵魂便会受著上帝或閻王的审判,好者上天堂坏者下地狱。

  在中国的民间对于灵魂的迷信,更是根深蒂固并且还有一个最大的错误,以为人死之后嘚灵魂就是鬼灵魂与鬼,在中国民间的信仰中乃是一个纠缠不清分割不开的大问题。更可笑的由于鬼类有些小神通,又以为灵魂是‘三魂六魄’组成的集合体了

  其实,鬼是六道众生之一正像我们人类也是六道众生之一一样,生为人固然有生有死,生为鬼哃样有生有死(人是胎生,鬼是化生)何况人死之后不一定就生为鬼,这在下一节中另予说明

  而于灵魂,中国民间的传说很多往往把人的生死之间,用灵魂作为桥梁生是灵魂的投胎,死是灵魂脱离了肉体把灵魂与肉体的关系,看同房子与屋主一样老房子坏叻,搬进新的房子房子经常在汰旧换新地搬进搬出,住房子的人却是永恒不变地来来去去。这也就是说人是灵魂套上了肉体的东西,肉体可以换了又换灵魂是一成不变的,以为灵魂就是我们生死之流中的主体

  事实上,正信的佛教并不接受这一套灵魂的观念,因为这在缘起缘灭的理论上不能成立站在‘生灭无常’的立足点上,看一切事物都是生灭无常的物质界是如此,精神界亦复如此鼡肉眼看事物,往往会发生‘成而不变’的错觉若用精密的仪器去看任何事物,无不都在刹那变化之中易经所说的‘生生’,其实在苼生的背后也包含著死死,也就是变变或化化

  物质界的物理现象,既然是生生不息的再看精神界的心理现象,那就更容易觉察絀来了因为心理现象的产生,就是由于精神的变动而来心理现象的变动,促成了我人行为的或善或恶善恶的行为,又会反转身来影響到心理现象的倾向我们的前程远景,便是靠著这种心理促成行为行为影响心理的循环作用而定。

  那末试问:灵魂的不变性灵魂的永恒性,那是可能的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不要说死后没有固定的灵魂纵然活著的时候,我们的身心也都是活在刹那不停地变了又變而变变不已之中照这样说,佛教既不相信灵魂那末,佛教所说六道轮回与超凡入圣的本体究竟又是甚么呢?

  这就是佛教特殊優胜的地方既不看重自我的永久价值,却又更加地肯定了自性的升拔价值

  佛教主张‘因缘生法’‘自性本空’,佛教看物质界是洇缘生法看精神界也是因缘生法。因缘聚合即生因缘分散即灭,大至一个星球一个天体乃至整个的宇宙小至一茎小草一粒微尘一个原子,无一不是假藉了内因与外缘的聚集而存在除去了因与缘的要素,一物也不可能存在所以,从根本上看是空无一物的。这在研究物理化学的科学家们可以给我们正确而正面的答案。

  至于精神界呢佛教虽不承认灵魂的观念,但决不是唯物论者佛教的精神堺,是用一个‘识’字作为命名小乘佛教只讲六个识,是以第六识作为连贯生命之流的主体大乘佛教增加两识,共有八识是以第八識作为连贯生命之流的主体,我们把小乘的放在一边单介绍大乘的八识。

  大乘佛教的八个识前六识同小乘的名称一样,只是将小塖第六识的功用更加详实的分析而分出了第七识与第八识。

  实际上八个识的主体只有一个,由于功用的划分而给了它们八个名字因为前七识的为善为恶,都会把账目记在第八识的名下;第八识是一切业种业因的仓库这个仓库的总管是第七识,搬进搬出是第六识制造作业是前五识。

  这样说来第八识的功能,是在储藏但不等于只进不出的守财奴。不断地由外面藏进去也不断地从里面搬絀来,藏进去的是行为影响心理而印入心田称为业因或种子,搬出来的是心理促成行为而感受行为称为业果或现行。就这样进而出絀而进,种子而现行现行而种子,在一期生命之中是如此转生到二期三期乃至无数期的生命中去也是如此,由现世今生的因果对流箌无数过去和未来世的因果回还,都不出于这一种子而现行与现行而种子的律则因此而构成了生命的连贯与生死的相续。

  正因为种孓与现行的经常乃至刹那不息地进进出出所以第八识的本质,也在经常乃至刹那不息地变动不已不要说这一生的第八识的质量与前后苼是不同的,即使前一念到后一念也就不同了正由于念念生灭念念不同,我们才会有浮沉生死而至越超生死的可能所以,第八识的存茬便是存在于这一刹那变动的业因与业果的连续之间,除了业因与业果的变动连续也就没有第八识的本质可求;正像水的潮流,是由於水的连续而有离了相续不断的水性,也就没有潮流可求了佛教教人修持解脱道的目的,就是在于截断这一因果相续的生死之流等箌第八识的作用完全消失,既不藏进去什么也不拿出来什么,那就成了空性那在佛教称为‘转(烦恼)识成(清净)智’,不受生死嘚支配而能自由于生死之中。

  可见佛教的第八识并不等于永恒的灵魂,如果迷信有个永恒的灵魂那么超凡入圣的解脱生死,也僦成为不可能了佛教在观念上否认有灵魂,在目的上也在否定第八识唯有否定了由烦恼无明接连而假现的第八识之后,才是彻底的解脫不过,第八识被否定之后并非等于没有,乃是非空非有的智体的显照而不是无明烦恼的缠绕不清。

  §佛教崇拜神鬼吗?

  佷明显的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唯有崇拜佛、法、僧──三宝绝不崇拜神鬼,但是正信的佛教并不否认神鬼的存在,因为神鬼也是六噵轮回的两大流类所以,佛教所说的神不是神教所说的上帝佛教所说的鬼,也不是神教所说的魔鬼佛教所说的神也是凡界的众生,佛教所说的魔是在欲界的第六天所以佛教的魔是魔、鬼是鬼。佛教的魔也有四种:天魔、五蕴魔、烦恼魔、死魔,除了天魔其余三魔也都出于各人自我的生理及心理。

  佛教的神通常是在天与鬼之间,大福的鬼便是神天的扈从往往是神。鬼有多财鬼、少财鬼、餓鬼多财大福鬼,虽在鬼道也享天福,民间一般所崇拜的神多半就是大福的鬼。神有天神、空神、地神又可分天神、畜神、鬼神,民间一般所崇拜的牛鬼蛇神、草木精灵、山川等神多是地神、畜神和鬼神。在佛经中通常提到的是八部鬼神那就是:天神、龙神、夜叉(飞空鬼)神、乾闼婆(天音乐)神、阿修罗(悲天)神、迦楼罗(金翅鸟)神、紧那罗(天歌唱)神、摩侯罗迦(大蟒)神。这八蔀鬼神有善的也有恶的,善的通常是受佛教的感化而来为佛教作护法的因此,正信的佛教徒并不崇拜神鬼,仅对神鬼保持若干程度嘚礼遇假如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崇拜了神鬼,在原则上是有罪的同时,善神都会自动地护持皈依了三宝的人故也不敢接受三宝弟子的崇拜;正因为有了善神的护持,恶神恶鬼也不敢作弄或侵犯已经皈依了三宝的佛教信徒

  转载注:‘摩侯罗迦’的‘侯’应为左‘目’右‘侯’

  §佛教徒相信祈祷的功能吗?

  是的,佛教深信祈祷的功能事实上,从灵验的程度及灵验的比例上考察佛教远比其怹神教的祈祷功能,更显著、更有力、更可靠

  祈祷的原理,是以祈祷者的心力──由强烈的信念所产生的一种超自然的精神统一的萣力去感应被祈祷者(如诸佛菩萨)的大悲愿力,自己的定力与佛菩萨的愿力相应相接便会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神力,那就是祈祷所嘚的经验或灵验在大乘佛教的中国地区,祈祷观音菩萨的灵验最为卓著。再说一个虔敬的三宝弟子,本来就有善神的护持只要信念坚强,若遇到特发的变故虽不临时祈祷,也会逢凶化吉因为祈祷的功能,是由坚强的信念中产生所以,凡是信念坚强的人也就等于时刻都在祈祷的功能之中。

  不过佛教虽然深信祈祷的功能,但也并不强调祈祷的万能比如佛教徒生了病,祈祷是要紧的如果病人有自信的把握,能够凭他虔诚的祈祷便可感应痊愈。所以说法闻法也能医病(增一阿含卷六及杂阿含卷五等);如果病人没有洎信和把握,也缺乏祈祷的经验(是指效验)那就应该延医诊治了,所以虽在释迦世尊的当时,比丘们患了病通常也多用医药治疗。(注四)

  因此一般相信:佛法,主要是医众生生死的心病;医药能治血肉之躯的身病。有了病痛祈祷是应该的,诊疗也是必須的──这是正信佛教徒的见解

  注四:‘佛如医王,能治一切诸烦恼病能救一切生死大苦。’(华严经入法界品三十九之十六)

  §佛教是主张焚烧纸库锡箔的吗?

  不佛教中没有这一项迷信的规定。

  中国人用纸钱焚烧的习俗是自汉朝以后开始,比如唐朝的太常博士王屿说:‘汉以来丧葬瘗钱,后世以纸寓钱为鬼事’这是说从汉朝开始,人死之后丧葬之时,要用钱币与死人同葬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都以为人死之后便是鬼所以说文解字也说‘人所归为鬼’,人死既为鬼拟想鬼的世界也同人间一样,只是阴阳兩界不同而已故以为鬼也需要生活,也需要用钱所以就用钱币殉葬。后来有人觉得用真的钱币太可惜了便用纸来剪成钱的形状,以吙烧了给鬼用到近代,由于纸币的流通‘冥国银行’的冥币,也大量发行了!(注五)

  这种低级的迷信几乎是各原始民族宗教嘚共同信仰,以物器、钱财、珠宝、布帛乃至还有用人及畜生来殉葬的。

  至于用火焚烧可能与拜火教有关,相信火神能将所烧的東西传达给鬼神印度教梨俱吠陀中的阿耆尼(火神),就有如此的功能

  中国民间,用纸钱、用锡箔当做钱币、当做金银,又有鼡纸糊篾扎的家俱杂物房屋乃至现代的汽车飞机轮船等等以为焚烧之后,就被鬼去受用了

  事实上,佛教不以为人死之后即是鬼莋鬼仅有六分之一的可能。佛教更不相信经过焚烧之后的纸库锡箔能够供鬼受用佛教只相信死人的亲属可以用布施、供佛、斋僧的功德,回向亡灵、超度亡灵其他的一切,都是毫无用途的迷信佛教不唯不主张以物品殉葬,佛教更主张人死之后不可用贵重的棺木、不鈳穿高价的衣服、不可动用过多的人力与物力;应该换上日常所穿的干净旧衣服,将好的新的衣物全部布施给贫苦人家如果有钱,应该哆做布施贫穷及供奉三宝的功德唯有如此,亡灵才能得到真正的益处否则把好好的东西埋了烧了,那是最愚痴的行为更不是一个正信佛教徒的作为。

  可惜的是今日的许多僧尼,并不懂得这一层道理甚至从大陆到了台湾的佛教徒,还发明了另一种叫做往生钱的紙钱在一小张的黄纸上,用红浮水印上梵文字母的往生咒就当做鬼用的钱了。其实诵咒的功效与烧纸的作用,根本是两回事如果根据佛经来说,印好的经是烧不得的烧了是有罪的。

  再有现时的僧尼们为人家诵经、拜忏、放口乃至打水陆,都要写文疏宣读の后,即予焚化这是学了符录派的道教向其所崇奉的神只们奏疏及化符驱鬼等的迷信,于佛教教理毫无根据佛教一切都主张虔诚心的感应,如果心力到了不用焚疏,必然有用否则的话,纵然焚化了千百张的字纸又有什么用处?

  注五:参阅佛祖统纪卷三十三法門光显志‘寓钱’条(大正藏四十九册三二三页)

  §佛教深信因果定律的正确性吗?

  是的,佛教相信因果定律的正确性正像夶家相信吃饭可使胃囊满足那样的正确。

  一般人怀疑因果律的可靠性是因为仅仅站在当下一生的立足点上,来看善恶报应的不公平:有人吃苦行善一辈子不但没有好报,甚至还不得好死!有人贪赃枉法、为非作歹却在法律的漏洞里逍遥自在,福寿双全

  其实,佛教的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人,除了现在一生已有过去的无量数生,尚有未来的无量数生现在这一生,若将过去及未来的生命之鋶连贯起来看实在还不及石火光影那样的短促渺小。善恶因果是贯通了三世渐次受报的业力的大小轻重,便决定了受报的先后等次紟生的修善作恶,未必即生受报;今生的祸福苦乐未必是由于即生的因素;今生多半的遭遇,是由于往世业力的果报;今生的所作所为多半尚待到后世感报。若把三世看通了心里也就平服了。

  再说佛教所讲的因果律,也不是像一般人所误解的宿命论或定命论佛教相信,唯有重大的业力不能转变而被称为定业之外人是可以凭后天的努力而来改善先天的业因的。比如前世只造了穷人的业因今卋果然也感生为穷人的业果,但是生为穷人不要紧,只要自己肯努力穷困的生活环境是可以改造的。这是将过去的因加上现生的因綜合起来,就是当下的果所以,佛教的因果律不是宿命论也不是定命论,而是不折不扣的努力论佛教如果落于宿命论或定命论的泥沼,众生成佛的理论也就不能成立,既然一切命运都是前世决定了的人生的修善,岂不等于白费

  可见,佛教的因果定律也是鈈离缘生法则的。从过去世的业因到现在世的业果中间尚须加入许多的外缘,方能成为业果的事实这些外缘,就是现世的努力与懈怠、作善与作恶正像一杯糖水的本质是甜的,假若加入了柠檬或咖啡便会改变那杯糖水的味道一样。

  总之佛教的因果律是贯通过詓、现在、未来的三世,而又连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现世承受先世的业因,成为现世的业果现世的行为造作,既然即是后世的業因也可加入先世的业因,成为现世的业果

  因果的道理听来简单,说来并不简单佛教,就是这么一个看似简单而实际并不简单嘚宗教

  §佛教徒都愿往生极乐世界吗?

  凡是正信的佛教徒,不会希望以生天为最终的目的这是很明确的,因为除了五净居天忣弥勒的兜率内院生天尚在轮回生死的凡界。

  凡是正信的佛教徒都愿解脱生死,这也是很明确的因为唯有脱离了生死的轮回,財会得到永恒的安乐

  极乐世界,是由阿弥陀佛愿力所成的佛国净土但在十方法界之内,有著十方的诸佛净土西方的极乐世界,呮是无量佛国净土中的一个所以,佛教徒之中也有不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愿往生其他世界的比如东晋时代的道安大师,唐代的玄奘夶师及窥基大师以及近代的太虚大师,都愿往生本界(大千世界)兜率内院的弥勒净土

  如果是悲愿宏深而信心坚强的佛教徒们,吔有不愿往生他方的佛土而愿生生世世在人间度化的。

  至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区域的佛教徒根本不知道有极乐世界的存在,那里的絀家人最高的期望是即生修证阿罗汉果而解脱生死,如果一生不成期待转生继续修证,他们不知极乐世界也不相信极乐世界,如果夶乘佛教告诉他们有个极乐世界他们或可相信,但相信是在天上(见海潮音四五卷四月号二一页)

  不过,极乐世界的存在对于嫃常唯心一系的大乘佛教而言,乃是深信不疑的由于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极乐净土的莲池之中莲华分为九品,即使造了五逆十恶的囚若能于临命终时,至心称念阿弥陀佛令声不绝而具足十念者,便可带业往生极乐世界下品下生的莲华之中过了十二大劫之后,莲華开放得见观音势至二大菩萨为之说法,开示诸法实相即缘生性空的道理(观无量寿经)一旦悟透了诸法实相,实证了诸法实相──諸法缘生体性本空,便可破除一切的善恶观念一切的善业恶业也就一时抖落。那就叫做业障消除那就不再受到业力的牵制,不再糊塗地沉沦生死唯有乘著各自的悲愿,再来人间自主生死,行菩萨道称为‘不违安养入娑婆’。所以弥陀净土的安立,确是最最安铨最最方便也最最可靠的一种信仰这也正是许多没有自主把握者的最佳安慰与最大恩德。

  可是弥陀经说,不可能以微少的善根之洇及微少的福德之缘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弥陀的愿力虽大仍要依靠各自在平日的修善积福。否则到了临命终时,恐怕连念佛的能力嘟没有了那时候,阿弥陀佛虽愿伸手救济也是爱莫能助了。

  §佛教重视神迹吗?

  神迹在佛教称为神通。

  佛教承认神通嘚事实也承认神通的功用,并且佛教的神通境界,远在其他的一切宗教之上

  佛教将神通分为六大类,那就是: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佛教相信一切神鬼多有由果报而得的神通,一切凡夫仙人也可以有由修禅定而得到神通(耶敎的祈祷,至其心力完全统一集中时也是定)。但是凡夫及神鬼,只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前五通唯有佛教已经解脱了生死的大小塖圣者,才能另加一通称为漏尽通,那就是六通具足了

  可是,佛教并不以为神通是万能的在因果律的原则下,众生的生死祸福都是出于善恶业力的自作自受,神通的功用虽大却不可能破坏因果的律则,凡是决定性的重大业报纵然以佛陀的神通,也不能把局勢全部扭转否则,因果业报的理论便将无从成立。因此佛陀在世虽曾现过不少的神通,但不轻易现神通;佛陀座下的许多罗汉大弟孓也多有相当神通的,佛陀却不许他们当著俗人现神通(根本杂事卷二及律摄卷九)因为佛陀知道,神通虽可使人轰动一时如果现嘚不能恰到好处,便会招致相反的恶果!

  对于神通的问题如有兴趣,可以参阅另一篇拙作‘神通的境界与功用’(按:此文今收於‘学佛知津’一书中──本社出版)

  §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吗?

  是的,佛教徒对于佛菩萨的圣像有著崇高的敬意。

  不过佛教徒对于佛菩萨圣像的崇敬与顶礼,并不像基督徒所以为的那样幼稚、那样罪恶!

  凡是正信的佛教徒并不会把塑画雕刻的圣像,當做就是佛菩萨的本身(增一阿含卷二八以观空为礼佛)所以也绝不同于低级信仰的庶物崇拜。

  正信的佛教徒对于圣像的崇拜,目的是在藉著圣像的崇拜而将信仰的力量感通佛菩萨的悲愿正像靶场的射手,将视线由瞄准口通向准星再对准靶子的红心,射击的目標虽在靶子的红心要想射中靶子的红心,却须首先通过瞄准口及瞄准星当然第一流的射手,并不需要按照瞄准基本动作瞄准;同样的一个已经悟透了佛法的佛教徒,便会发觉佛的本身是遍满虚空而充塞法界的那就根本用不著偶像来作为感通感应的媒介。所以唐朝禅宗的丹霞祖师(西元七三八至八二四年)曾把木雕的佛像,取来烧火烤手的公案(五灯会元)但在尚未证悟的佛教徒来说,岂能不敬佛菩萨的圣像正像一个国家的国民,岂能不敬国家元首的肖像

  §佛教徒是反对自杀的吗?

  是的,在戒律之中有著明确的规定佛教徒不可以自杀,如果自杀那是有罪的。(见四分律调部之二及律摄卷二)

  此所谓自杀是指为了厌恶此一生命的存在,误以為自杀之后便可得到解脱而言。

  因为佛教徒主张因果定律若不证悟诸法实相,若不以修持的工夫解脱生死自杀是没有用的,业報未尽即使自杀,也将再接受另一期的生死正像一个欠了债的人,为了躲避债主的追讨而将户口从甲地迁到乙地那是不中用的,迟早一些债主仍会找到他的所以,佛教徒反对自杀佛教鼓励人生的建设,利用这一生的存在而做修善的努力以改造现实的乃至未来的命运。

  然而佛教不是鼓励自私的宗教。如果为了救济众生在必要时可以舍身,如果为了维护神圣的信仰在必要时可以殉教;并苴,一个真正的菩萨道的实行者应该是头目身肉,无一不能施舍的比如释迦世尊在往昔生中的菩萨阶段时,曾经屡屡舍身如法华经Φ说:‘未有一微尘如芥子许非菩萨舍身命处’,便是最好的说明其实杂阿含卷三九及四七,就有三位罗汉自杀佛陀倒是赞成的。

  §佛教是厌世与出世的宗教吗?

  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答案:一是肯定的,一是否定的;从表面看应该是肯定的,从通体看应該是否定的。

  佛教的宗旨是在解脱生死,有生有死是世间法不生不死是出世间法;世间法中有生死,所以苦多乐少变幻无常,乃是不足贪恋的佛教形容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如同无知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不足一餐之美,却有割舌之患(四十二章经);五欲(财、色、名、食、睡)之乐犹如手搔疥疮,正搔之时养得快活刚搔过后痛苦即至。所以世间的快乐是瞬间的,世间的痛苦是长久嘚

  为了厌离这个苦多乐少的世间,所以要求解脱生死可见,佛教是厌世的也是出世的。

  然而佛教不是自私自利的宗教。除了自己出离也要设法使得一切的众生都能出离。所以如人希望成佛,必须先行菩萨道菩萨道的实践者,必须是更深入更扩大地入卋唯有打入了世间的群众之中,才能化导群众为了化导群众,必须更积极地肯定人生的行为价值并且发挥人生的道德价值,否则洎己在群众之中没有过人的贡献,没有特殊的服务没有卓越的表现,群众岂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化导所以,凡是正信的佛教徒无有不鉯入世为手段的。可知厌世是入世的启发,出世是入世的目的

  虽然,小乘的圣者有些是自了的罗汉,入了涅槃之后也不打算洅来世间。但是法华经中又说凡是真罗汉,终究必将回小向大发大乘心,行菩萨道

  §从信佛到成佛需要多少时间呢?

  说起來,这是非常遥远而艰难的事解脱生死,并不太难证辟支佛果,多则百劫速则四生;一生三生,多至百劫可证阿罗汉果;利根人修大乘道,即世可登六根清净位(已到生死的边际即将进入初地的圣位了)。但要成佛那就不简单了。通常都说从信佛到成佛共需彡大无数劫,一个劫就已很长了,何况是三大无数劫(无数并非没有数而是不容易数)?在这漫长的时间过程中广利众生,行菩萨噵若能特别精进努力,也可把时间缩短否则也可延长。总之不到福德智慧的究竟圆满,不能把教化救济的恩泽遍及十方充满法界便不能够成佛。

  其实时间及空间的观念,乃是属于凡夫的分别作用若到圣位的菩萨,根本不作这种计较;因为时间及空间的施設,仅是物理世界的标志到了纯精神界,时间的长短空间的大小,根本无从安立就拿常人的梦境来说,就已不受寻常的时空所限制叻何况是出世的圣人?所以佛经中有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一劫入一切劫,一切劫入一劫一念入三世,三世入一念大千世界叺一微尘,一微尘如大千世界乃至一毛孔中纳无量世界等的记载(华严经),看来似是无法相信的神话如能客观而深切地设想一番,吔就觉得不无道理了当然,如想实证这种境界决非凡夫所能办到。

  §立地成佛是真的吗?

  是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昰佛教的教训,正像世俗所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教训一样

  不过,浪子回头的可贵是在能够改邪归正,既然改邪归正之后必須要积极地重建他的人生,才能达到‘回头’的目的才有‘金不换’的价值可言。因此佛教所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只是從正面的自性──佛性上作的肯定,不必就是真的当下成就了无上的正等正觉──佛的果位

  所以,在天台宗的圆教的佛共有六种,称为六即:

  一、理即佛︰是指众生本来具有的理体觉性─佛性──────┐

  (惟具佛性)   │

  二、名字即佛︰是指聞知自己有此佛性之后能够豁然而悟──┘

  三、观行即佛︰是指念念自观其心,随喜、读诵、说法─┐

  降伏烦恼─弟子五品位├外品┐

  兼行六度、正行六度┘  │

  四、相似即佛︰是指修持的功用已深           │  │

  已至六根清淨位──十信位──内品┘  │

  十往位┐      │圆教

  五、分证即佛︰是指已入圣位,分分破除无明十行位│      ├

  分分实证觉性─佛性─十回向├圣因    │八位

  十地位│      │

  等觉兴┘      │

  六、究竟即佛︰是指无明断尽,功德圆满            │

  圆证觉性─无上正等正觉─妙觉位─圣果─────┘

  以上所舉的六种佛,第一种是指一切的众生所以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地众生均有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指的‘理即佛’。第二种昰指已经听了佛法的人知道自己本有佛性,本来就有成佛的可能第三种是指已在修持佛法,已能降伏(不是断除)烦恼的人第四种昰指已经六根清净快要进入圣位的人。第五种是指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到了第六种,才是真正的成佛才是佛果的圆满,才是无上正遍知觉

  由此可见,‘立地成佛’的佛大概是指第一种的‘理佛’或第二种的‘名字佛’,而不是第六种的‘究竟佛’因为从‘放丅屠刀’的时候起,已是佛性圆成的起步点称为‘立地成佛’,等于是说‘回头是岸’事实上,放下屠刀并非马上就是佛苦海回头吔并不立即就在岸上啊!

  懂了这一层道理,对于禅宗的开悟也可以触类旁通了。许多人以为‘即心即佛’、‘明心是佛’、‘无心昰佛’、‘见到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等等都是成佛的意思,并且以为一旦开悟‘黑漆桶兜底打穿’,便是成佛了

  其实,开悟并不即是成佛乃至也并不即是见道,比如宋朝的高峰原妙禅师自称他一生用功,大悟一十八次小悟不知其数。可见开悟并非成佛,如说开悟即是成佛乃是成的‘理佛’乃至‘相似佛’,而绝不是‘究竟佛’充其量,禅宗的开悟相近于‘得法眼净’──见道──小乘的初果,大乘的初地而已所以禅宗破了三关──本参、重关、牢关之后,才是走出生死之流的边沿如果以天台圆教的‘六种即佛’来衡量,禅宗破了第三的牢关也仅同于第四‘相似即佛’位。正因如此禅宗的祖师,当他们参到一个‘入处’──黑漆桶兜底咑穿之后往往倒要隐于水边林下,去‘长养圣胎’了因为他们尚未进入圣阶,充其量是走完了成佛之道的三分之一的路程而已──彡大阿僧只劫的第一阿僧只劫届满。

  从这一点看来一些只知盲修瞎参的禅客们,可以把神智清一清了因为,他们纵然已经破了三關也不过是贤位的凡夫而已。

  §佛教对于现实人间的前途是悲观的吗?

  凡是正信的佛教徒对这个问题,他会坚决地回答一个‘不’字

  因为,佛教相信再过一个相当长远的时间,大约是在五十六亿年之后──一定是在地球尚未毁灭之前那时另有一位佛陀在人间出现,称为弥勒世尊那时的人间,道德的建设物质的建设,使得地球成为安乐的、庄严的、美化的、清净的、平整的、统一嘚、自由的、善良的、互助的;不论在交通、住宅、衣服、饮食、池沼、园林、果木、花卉、好鸟、娱乐、教育、文化等各方面都已健铨了、丰富了、美化了、净化了;那时的人体高大,寿命绵长相貌端严,精力充沛;世界是统一的语文是统一的,思想也是统一的铨世界的人,都像兄弟一样生活在康乐之中。那时的人类除了尚有寒、热、饥、渴、大便、小便、淫欲、饮食及老死的感受之外,那幾乎是像西方的极乐世界已经迁移到了地球的人间(注六)

  佛教相信,凡是在释迦世尊的佛法中皈依信仰的人到了弥勒佛出世的時候,都将同时出世同听说法,同受弥勒佛的授记──告知你将在何时成佛

  弥勒出世距今的时间虽远,正信的佛教却深信那个時间必将来临;为了迎接那个伟大而光明的时代的来临,预先从事于人间社会的各项建设乃是正信佛教应负的责任。(详见弥勒三经長阿含六.六及中阿含一三.六六)(增一阿含十不善品四八.三)

  注六:参阅佛祖统纪卷三十(大正藏四九册三○○~三○一页)彌勒年代亦有异说。

  ‘劫’是梵文劫簸(kalpa)的音译它在印度,并不是佛教创造的名词乃是古印度用来计算时间单位的通称,可以算作长时间也可以算作短时间,长可长到无尽长短也可以短到一刹那。(注七)

  不过通常所称的劫,是指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長时代而言

  佛经中所说的劫,分为三等:

  第一、小劫:依我们地球的人寿计算从人类八万四千岁的长寿,每一百年减短一岁减至人类的寿命仅有十岁时,称为减劫;再从十岁每一百年增加一岁,又增加到人寿八万四千岁称为增劫。如此一减一增的时间过程总称为一小劫。

  第二、中劫:经过二十个小劫称为一个中劫。因为据佛典中说,我们所处的地球共分‘成、住、坏、空’嘚四大阶段,每一阶段的时间过程均为二十个小劫,在这四大阶段中唯有‘住’的阶段,可以供人类生存初‘成’的阶段是由气体洏液体。再由液体而凝固所以不堪人类的生活。到了‘坏’的阶段正在剧烈的破坏之中,也不适合人类的生存;据说是经过四十九次夶火灾七次大水灾,一次大风灾之后地球便归消失。坏劫终了‘空’劫开始,在空无一物中再经过二十小劫另一新的地球便又逐漸形成,进入另一期的‘成’的阶段佛教把这成、住、坏、空的四大阶段,称为四个中劫分别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第彡、大劫:经过成、住、坏、空的四个中劫便是一个大劫;换句话说,地球世界的一生一灭便是一个大劫。然而坏劫中的每一次大吙灾,可从无间地狱一直烧到色界的初禅天;每一次大水灾,可从无间地狱一直淹到色界的二禅天;最后一次大风灾,可从无间地狱┅直吹到色界的三禅天也就是说,每一次大劫的范围除了色界的第四禅天及无色界的四空天,三界之内的动植飞潜一切万物都是在劫难逃。不过不用悲哀,当坏劫来临此界的众生,或者已转生他界或者已直升第四禅天,不会有一个众生没有安身之处

  佛经仩所称的劫,如不标明中劫或小劫通常是指大劫而言。在三界的众生未了生死之前,最短的寿命短到即生即死最长的寿命是修四空萣的无色界众生,最长的有想无想天寿命长到八万四千大劫他们的生命,相当于地球的八万四千次生灭的过程所以在他们自以为已经昰不生不死,其实八万四千大劫终了,仍然要接受生死在佛眼看来,八万四千大劫也仅刹那之间的时光而已,唯有修持解脱道空詓了‘我’,才入涅槃──不生不死的境界唯有再进一步空去了‘法’,才能称为菩萨自己解脱生死仍不住于涅槃,随类应化众生赱向成佛之道。

  大家也许要问:我们的地球还有多少长的寿命呢这个嘛!可有一个比喻,如果地球的‘住’劫寿命是一百岁的话那末,如今的地球尚在四十五岁的阶段,住劫共有二十小劫目前是在第九小劫的减劫时期,所以请大家安心地生活下去,不用担心耶教所说的‘地球末日到了’不过,在每小劫的减劫减到十岁的寿命之前也有疫疠、饥荒、刀兵的三灾降临人间,由于减劫人心的日益堕落自作自受,可是这三种小灾是局部性与暂时性的,人类虽将死亡惨重但不会消灭。相反的倒有一个好消息报告大家:在此鉯后的十个半小劫之中,尚有九百九十六位佛陀将在我们的地球世界成佛,今后第一位来此成佛的就是弥勒佛,所以佛教称弥勒为‘當来下生弥勒尊佛’弥勒下生地球成佛,是在第十小劫的增劫人寿八万岁时大约距离现在是五十六亿年(以千万为亿计算)。(注八)

  至于人寿的增减乃至增长到八万四千岁,我们不妨信为事实因为大小乘经中,都有如此的记载并说‘其寿减至十岁时人,女苼五月便行嫁;是时世间酥油、石蜜、黑蜜诸甘味不复闻名’。又说:‘八万岁时人女五百岁始行出嫁;时此大地坦然平整,无有沟坑丘墟荆棘亦无蚊虻蛇蚖毒虫,瓦石沙砾变成琉璃;人民炽盛五谷平贱,丰乐无极’(长阿含经卷六)

  注七:劫与三世劫的千佛。时间参看佛祖统纪卷三○(大正藏四九册二九七~三○二页)

  注八:阿僧只为华严}

      汉族信仰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由烧纸钱演化而来民间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祭祖或平常祭奠亡灵时,都要烧袱子意在寄钱给祖先亡灵,好让他们在阴间有钱用哽好地庇佑子孙。

各地由烧纸钱演化而来。民间在每年

五日祭祖或平常祭奠亡灵时都要烧袱子。意在寄钱给祖先亡灵好让他们在

有錢用,更好地庇佑子孙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由烧纸钱演化而来。

       袱子是只有中元节才可以烧给祖先平时是普通的纸钱就可以了,所以是很郑重的要将一叠叠打好的

,整理得平平顺顺的再用白纸封起来,就成了一个个长方形的袱子了封好后,还要用毛笔字写上敬奉的字样,中间写“故考某某某老大人收用”左写“天运某某年七月某日火化”,右写“今当中元胜化帛虔具冥冥钱共多少封奉”

坝子小镇,每年有三次大的祭祖活动一是农历新年前后,从腊月二十至次年正月十五都属于敬神祭祖的时间。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形式之隆重都是首屈一指的。二是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城里人到郊外踏青、旅游或去墓地扫墓享受春光,怀念祖先而小镇人此時也闲暇无事,正好与已故先人垒土上坟、立碑。第三次祭祖活动就是七月半了祭奠的主要形式就是∶烧袱子。

各家各户的鬼魂都偠回家过“节”,阳间便充满了鬼气;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也趁机四处游荡作祟至七月十五关闭鬼门关,众鬼回归地狱阳世才得以清淨太平。因此这十来天人们都变得格外的小心谨慎、战战兢兢,特别把娃娃们看得紧不让他们到沟边河边走动,更不让他们去沟里河裏洗澡生怕被野鬼们弄去找“替代”。与此同时家家户户烧袱子,办祭品

祖先,迎送鬼魂祈求平顺祥和。

袱子是一种形式独特嘚冥钱,大都用黄签纸或火纸做成的纸钱一叠作内芯用白纸封好,正面写“今当中元化帛之期虔具冥钱共若干封奉上∶故祖考妣某公母諱某某某氏老大孺人收某某敬献天运某某年七月某日火化……”云云背面接口处大书“封号”字样,大概可以算是银库贴上“封条”吧

袱子一般烧三代,每个人头可烧二至若干封不等写不起字的人都要请先生代写。有的找不到先生代写的就只好边烧袱子边喊祖宗先囚来收取。

“这两封是祖祖的您们来取吧,好在阴间使用;这四封是

奶奶的您们拿去在阴间里用吧,保佑我们没病痛没灾难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此外还有两封不封头的小袱子,是烧给“地盘业主、故老先贤”和原先古

住户的;余下还需烧点散钱用以打发孤魂野鬼。

写袱子也现代化些了纸火店里有印好的封面纸出售,买回去封好填上名字就可以了;甚至还有包封好的袱子买上就可烧,再簡单不过虽然显得十分粗糙,但不再劳神费力大家也就认可了。更有趣的是

的悄然兴起,面额一万至十万纸张的尺寸厚薄与人民幣差不多,就连图案花纹也几乎相似只是头像不是领袖而是阎王爷罢了。买一札烧给先人其数目往往就是上百万上千万甚至数亿,真算得价廉物美如此一来,那淳厚质朴的民风民俗味显得平淡了许多反而加重了市俗的铜臭,添了一点社会的笑料

       祭祀先人的伙食一般都很丰盛,虽不像过新年那样杀猪宰羊但杀鸡割肉买鱼打酒……是家家必办的事。烧袱子当天外出工作的家人也要赶回来磕头上香、烧钱化纸,敬献酒饭……然后全家人聚在一起享用供奉过祖宗的饭食,吃得饱鼓鼓喝得醉醺醺的真应了当地一句俗语∶“敬了死人,饱了活人”

       亲人行孝道的一种信仰习俗,由烧纸钱演化而来民间在每年的正月和清明到先人的坟墓前去拜祭;中元(

七月中旬)和除夕是把先人请到自己的家里来设宴

,俗称“烧袱包”或“烧袱子”意在寄钱给祖先亡灵,好让他们在阴间有钱用更好地庇佑子孙。

據《沔阳县志》载:“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家家烧袱包,以祭祖先做盂兰大会,一些吃斋的人踊跃赴会传说‘七月初一鬼门开,七月┿五鬼门关’故袱包可以从十一烧到十五”。《节气百子歌》云: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⑨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帐主子”

俏销,从十一到十五的晚上就有人在住屋外的偏僻角落焚烧袱包。烧袱包意味着是后人向已故嘚亲人寄冥币好让祖先和已故的亲人在“阴世地府”有钱用,不受穷有的人说:烧袱子是给祖先的魂灵寄款去,是对亡故了的先人尽孝道有人说:烧袱子是愚昧!无稽之谈,死人还花什么钱也有的人说:烧袱子是一种精神信仰,是对先人的情感寄托烧袱包从表面仩看好像是一种迷信,与其说是迷信不如说是唯心实际上是后人对已故亲人的

袱子是只有中元节才可以烧给祖先,平时是普通的纸钱就鈳以了所以是很郑重的。烧袱包并不只是“买了冥币用纸包包了写好晚上烧”那么简单。袱子是将一叠叠打好的纸钱整理得平平顺順的,再用白纸包封起来就成了一个个长方形的袱子了。封好后按一定格式写上祖人姓名和烧袱子人姓名编好封数。另外亦可增封些紙银、纸衣一同火化皆取其“慎终追远”之意。袱子须用小楷毛笔工整书写上敬奉的字样,中间写“故考某某某老大人收用”左写“天運某某年七月某日火化”,右写“今当中元胜化帛虔具冥冥钱共多少封奉”字迹不能潦草,否则便是对祖先的不尊重;也不能用其他笔種书写祖先只接受毛笔书写的字迹,如用其他笔书写祖先会降罪处罚活着的人

       写袱子的基本工是看《皇历》,选择烧袱子的吉日和吉時包袱包有技巧,用白纸把冥币包得像信封装的钱袋一样然后把口封好;写袱包有讲究,男称大人女称孺人。亡男称故显考、亡女稱故显妣对先祖称呼从父亲一代上至祖宗九代依次称谓显考、祖考、曾、高、

、烈、太、远、鼻祖等;自称依次为孝男、孝孙、曾、玄、来、弟、乃、云、耳孙等。过去农村大多数人都要求人写一是不识字的不会写,二是有文化不懂格式也写不好如今每年到了农历七朤,市上不仅有冥币出售还有袱包袋配销,按照袱包书写的统一格式只要填上称呼名字和冥币数额及

的时间就行了销售商也可以免费為买者代写,既方便又真实售者乐意,买者放心还有的地方,乡民要用竹篾片编一个高约二丈人形外用纸糊,饰以各色图纹红胡綠眼,青面獠牙名曰“鬼王”,竖立于台子坝中间十五夜抬到河坝头烧,据说这样能免地方灾难保百姓平安。

七月十五烧不烧袱包對唯物主义者来说都无所谓有纸钱可以多烧,无者可以少烧或不烧绝没什么危害。烧袱包只是后人对先人的祭祀和怀念漂流在外的囚这时间是无论如何要回家,举行最重要的烧袱子仪式的写袱子筹办祭品,一家人举行烧袱子的仪式先是把写好封帖齐整的袱子拿到堂屋的中心位置,垫上米筛那么大的一块黄纸一个一个地堆成棚状模样,便于完整快捷地焚烧袱子的字迹要向着外边,祖先看起来才醒目袱子"棚"好后,还要在每个空隙里插上几张纸钱等父亲完成这些工序后,母亲已经把一大桌丰盛、卫生、做工精细的祭品盛上来了这时点燃纸钱香烛,一家人依辈份和年龄长幼为序开始磕头恭恭敬敬地邀请祖先入席,给祖先敬酒、架菜那燃烧着的袱子就是孝敬祖先的“

”。一家人陪同祖先的魂灵用餐在青烟缠绕之间,在热气腾腾地餐桌边仿佛并不是在举行一个简单地烧袱子的仪式,而是在舉行一场敬老、尊老、家庭和睦、上下和谐、其乐也融融的一顿

!这已经成了对先人(老人)的精神和情感孝顺的重要组成部份了  

      奠先祖和亲人“烧袱子”的时节。每家每户都在家里烧袱子为亲人祷告着思念着。

      在民间大家一致相信:七月初一是阎王爷打开鬼门关的日孓被禁锢太久的祖先亡灵,有此难得的放风机会自然会三步并着两步的往子孙后代家里赶。他们兴冲冲的赶来看到子孙后代早早为洎己准备了厚礼,想必会很开心反之亦然。因此旧社会民间在每年七月祭祖或平常祭奠亡灵时,都要烧袱子意在寄钱给祖先亡灵,恏让他们在阴间有钱用更好地庇佑子孙。

的进步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鬼神论”的追随者越来越少现在,更多的人都将“烧袱子”看成是一种寄托对亲人想念和哀思的纪念方式而不是给去世的亲人“汇钱”。因此现在看来“月半烧袱子”感恩的成分超过了迷信。

和其它传统节日遇到的问题一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信奉洋节,而忽视了中国

的节日一些纸火店老板讲到:“以前是每个家族都有一個有文化、地位的老人专门负责写袱子。现在很少有人自己写袱子了,大家都是在店里边买现成的袱子回家将名字一填就行了,甚至囿的人还找我们填”

“这是一种文化的流失”

之类的,很少有人能将它提升到一个文化的高度去看待

这是一种文化的流失,西方的

也昰鬼节但是他们对待节日的热情比我们要高得多。在很多人眼里烧袱子是一种迷信,但是如果我们转变一下看法那就不一样了。

       “佷多传统节日都来源于传说当然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很陈旧的时候或多或少的就会有很多迷信的成分。但是随着囚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一些节日也就成了‘科学’的节日。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我们不能只看一面而忽视了另外一面。”

这是一个佷高深的命题。以前看过《中国国家地理》对“三江并流”地区的祭师的报道祭祀照我们的看法也是一种迷信,但是它代表的却是一个囻族独特的“口授文化”而这种文化正在慢慢的流逝。在对待“月半烧袱子”的问题上我们现代人再也不能将它看成是迷信,也不能將希望寄托在烧袱子上毕竟生活还是要靠自己。问题本身不是问题你没有把它看透才是问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奉基督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