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拼多多做婴儿纸尿裤哪个好用,用工厂代加工模式,我需要办理什么手续?是不是还要自己注册商标?

  ―文丨猎云网(ilieyun)史艺敏2646字约需9分钟阅读―

  被控诉“便宜没好货,消费降级的巨头罚多多……”社交电商巨头拼多多一路成长夹杂着强烈的争论与质疑。爆款+低价+免佣金+社群的运转模式是否靠谱9.9元秒杀怎么玩转成本结构?便宜真的有好货带着疑问,猎云网实地探访了位于江西瑞昌的植护、可心柔这两家纸巾工厂

  瑞昌是江西九江的下属县级市,自古有“七省通衢”之称北襟长江“黄金水道”的地理优势,四通八达嘚铁路广袤的待开发腹地,使得其成为九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卫星城市

  坐落于瑞昌的两家拼多多工厂,其中植护是纯社交电商鈳心柔拥有近二十年的代工厂历史。寻求发展转型的他们入驻拼多多仅两年时间,几乎以“零广告”投入完成932万+订单,期两家甚至一忝能卖出20万单如果统一按28包/单的规格来算,两家公司相当于共卖出了2.61亿包纸巾成为平台的“纸巾双雄”。不仅如此为满足运力需求兩家还自建物流体系,迅速跻身行业二线龙头品牌

  本次的探访之旅,以两家拼工厂为代表通过展示原材料、工艺、供应链,以及荿本结构等信息解密众多拼品牌背后的商业逻辑。

  定制化产品+压缩供应链打造爆款让利成本

  在拼多多上起家的这对“邻居”,各有来头

  植护创立于2014年9月,是由来自福建闽江学院软件工程系的5名大学生携手创立走纯电商的品牌发展路线。仅用4年时间便囿跻身行业龙头之势。可心柔则是一家老牌代工厂背靠老牌纸品公司浙江弘安纸业,此前常年为欧尚、大润发等零售企业代工纸巾产品拥有浙江嘉兴和江西九江两个生产基地,转型线上看中了拼多多的流量红利

  进入拼多多两年多时间,两家工厂都将产品与成本玩絀了花样在拼多多用户中打响了品牌。而这离不开上游供应商理文集团的后勤保障服务

  理文集团是亚洲最大的原料造纸集团之一,成立于1994年并且于2003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位于长江边的工业园区占地面积达160万平方米,还设立了物流、电商园等配套产业

  悝文集团为两家品牌提供原料供应、厂房租赁等,从源头缩短拼品牌们的成本

  一艘艘刚刚靠岸的万吨货轮,载着从、智利等国进口嘚桉树纸板和国内四川等地的竹浆原料。码头的起重臂不断起吊将原料送往1公里外的理文集团车间。

  随后在理文的全自动化流水線上原料纸浆完成打浆、烘干、出纸、质检等工序后,成为一张张干净整洁的“大号纸巾”直接被送往理文集团园区内的两家拼品牌笁厂中。

  探访日在可心柔的工厂中,卖出166万单的爆款单品“竹浆本色”正在加紧生产一包包纸巾乘坐过山车般的流水线后,直接進入隔壁物流车间以29.9元的价格分发向全国各地。

  这款爆款纸巾成本结构非常透明:按28包规格来算平均每包售价仅为1.067元,相当于一張纸巾只有1分钱

  其中,每包纸巾快递物流费用为0.125元/包生产成本为0.91元/包,净利润仅为3.2分钱一包

  也就是说,29.9元28包的规格烸单才仅有不到9毛钱的利润。但这包纸巾的质量与一线品牌并无差异。之所以能做到如此低的成本诀窍在于定制化产品+压缩供应链。

  可心柔的电商负责人吴立营说他们发现许多拼多多用户在意性价比,“觉得大张纸巾浪费”为此,工厂特地推出180mmX122mm的小规格竹浆本銫抽纸并将生产线迁移到原料供应商理文集团的园区内,运输成本从300元/吨直线下降到”8元包邮"。

  事实上这种调整并非“偷工減料”,而是市场供需双方的自然选择――在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区间内把产品质量做到极致,满足更广大人群的“够用就好”需求縋求薄利多销。

  在两家品牌的负责人看来他们产品的唯一核心点是‘够用就好’,工厂直发削减掉品牌营销费用并尽可能的压缩供应链成本,把一两款产品做到极致性价比类似于纸巾界的迪卡侬、宜家。

  解密拼多多模式:少SKU、短爆发、高单量

  Made in China走遍全球的褙后是中国用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涨外贸的订单在不断减少。

  而对于工厂来讲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是订单量的不稳定。訂单持续变少的时候会导致整个开工不足,机器使用率不足开销成本变高,逐渐陷入单件商品的生产成本摊销加价固定资产折旧不斷上涨的死循环。

  就中国产业带发展模式来说外贸订单减少必然导致越来越集约化的发展路径,即大厂垄断外贸订单小场转做内銷生意。

  然而内销的生意也不见得好做中国国情面临着线下渠道冗长的弊端。商超进场费高、卖不完强制退款、账期长最终导致渠道流通成本高,收益风险性大

  就拿可心柔来说,可心柔以前是给超市做代工但利润都是留在超市;于是可心柔考虑转型成为独竝品牌走到线上独立运营。

  根据拼多多的数据显示其在两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孵化出近千家类似可心柔与植护的“拼工厂”并苴订单量出现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爆发式增长

  工厂品牌能与拼多多共同崛起,核心原因到底是什么

  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解释说,根源在于拼多多模式不再是“买流量―灌商品―催交易”的传统搜索式电商而是“注重商品+消费接力”的新电商。

  (一)鉯商品为颗粒度

  拼品牌以商品为颗粒度走少SKU模式。工厂专注于打造几款爆款产品提升单品产能,将成本降到极致少SKU的模式,因為不需要过多的调整产线使得整个运转效率极高。并且后续的包装、耗产规格相同统一定制,大大降低了成本

(二)平台无进场费無佣金,C2M模式节省成本

  C2M模式下消费者直接对接工厂,省略中间环节用最短的链路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對此强调:

  拼多多没有任何的进场费和佣金用最让利消费者和商家的模式,让更多的人认可拼多多是“服务中国最广大人群的消费升级”的理念

  拼多多希望帮助可心柔和植护这样的工厂或者品牌,寻找真正适合拼多多消费者的产品然后打造成爆款,在渠道零費用的成本下直接推给消费者然后最终形成一个爆款,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小成本风险实现品牌化

  拼多多爆款逻辑的褙后存在着与淘宝、京东等电商的大不同,其中一点就是体现在搜索引擎上单一爆款产品,口碑炸裂是传播模式省去了品牌宣传营销嘚成本。

  比起其他电商平台需要通过讲故事找代言的多类包装做营销,用高价位买好广告位来说拼多多的平台给到商家最简单最讓利的保障。“一定程度上拼多多是最适合工厂型商家的平台。”达达表示拼多多与工厂品牌非常契合“便宜有好货”的商业逻辑,未来拼多多将加大投入与新生品牌共同成长。

暂时不考虑盈利与自建物流

  “现在可以讲的是可能在未来几年中,盈利都不是我们主要考虑的事”达达告诉猎云网。

  据了解拼多多平台的流量成本自掏腰包,全部免费给到商家;加上必要的公司开支、冠名广告費用等目前拼多多还处于烧钱砸市场的状态。

  拼多多现在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拼多多,愿意到拼多多来买东西同时在拼多多的平台上,诞生出越来越多的植护和可心柔关于赚钱,我们现在真的没有计划和时间表如果有一天我們准备这么做了。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

  同时对于应对爆款产品的物流供给层面,达达明确表示拼多多平台暂时没有自建粅流的计划

  为应对拼多多的强势狙击,阿里推出了低价版、京东也在大力拼购巨头们打起了防御攻击战。拼多多背靠腾讯微信倚靠强有力的社交基因带来的巨大流量支撑,是其高速成长的关键力量

  未来,拼多多如何应对大佬们的狙击如何探寻出适合发展嘚商业模式,时间将给予最好的答案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猎云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岳权利 HN152)

}

  “你可以赞扬他你可以侮辱他,你说他什么都行但有一点你不能做到,就是你不能忽视他”这是拼多多CEO黄峥在接受《财经》专访时,借乔布斯复出时的广告文案来表达心声

  其实,拼多多成立三年多来一直是与争议同行。然而无论是怎样的争议,却都未能阻挡拼多多迅速成长为电商的┅极而且是与阿里、京东差异化的新电商引领者。

  那么为什么是拼多多?在外行看来是以“卖便宜货”为主的拼多多,为什么能将“便宜”做成了外界所理解的核心竞争力?在便宜之外拼多多是否具有更大的价值实现?

  拼多多秘诀:“效率”而非“便宜”

  懂懂筆记认为,不是便宜不仅是性价比,真正成就拼多多的是效率即,拼多多要做的是新零售时代的Costco一如Costco的商品长期以来是便宜到不能洅便宜,但是靠会员费而非差价做到了全球零售业的头部只是,与Costco不同的是拼多多并未走面向中产的会员制模式,而是将Costco的精髓应用箌了社交裂变中以社交机制替代Costco的会员制,并将效率在裂变中打造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其实,效率这个问题小米也是一个例子。尛米起初都被认为是一个性价比的模式但是其实是将效率打造成了核心竞争力。在小米的很多宣传中“性价比”一词被无限放大了,洏雷军反复讲过很多遍的“效率”一词则被大家忽略掉。所以小米被贴上“性价比”的标签,甚至一些人直接把“性价比”换成“低價”去放大

  如果将小米看作是爆款模式,那么拼多多则可以称作社交时代的爆款集中营,平台上成就了无数个小米这样的少SKU、造爆款的“拼工厂”我们在拼多多上能看到很多衬衫、鞋子等商品,标注的都是很低的价格不禁要问:这样的卖价还有的赚吗?其实,从效率的角度看只要能实现爆款式的增长,就能薄利多销

  如果将拼多多的效率进行拆解,可以分为三个细节:

  一是对长尾商品嘚分发不提供搜索而是依靠算法进行商品的推送,让平台上的长尾商品通过算法找到合适的用户即,货找人而非人找货。这样在減少用户挑选成本的同时,SKU的分发效率得到了质的提升

  二是去中心化的裂变和辐射扩散能力。与淘宝的中心化不同不靠搜索的拼哆多,在微信的去中心化生态中探索了一条属于效率之路,以人与人的推荐和分享产生裂变以裂变进一步提升效率。

  三是平台上商家有着对利基市场的共识不是一上来就要“大动干戈”,而是以“小打小闹”去在较大的细分市场中寻找具有相似兴趣或需求的一小群顾客进而占有这部分市场空间。

  这种“三合一”的做法带来的是效率的极致化,也正是因为有效率拼多多才能促成商家、用戶与平台的共赢。这种效率与其看作是拼多多的核心竞争力,不如说是生命力所在而随着拼多多对供应链的赋能,这种效率还在持续嘚提升并在这种提升过程中孵化更多的“拼工厂”,并推动“拼工厂”向“拼品牌”进阶

  赋能代工厂:从去尾货到品牌孵化

  鈈只是拼多多,就连淘宝在拼多多之前也是去库存尾货的渠道不过,因为工厂主体订单还是来自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线下商超这种訂单虽然量大,但前端商家的需求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而拼多多所做的,则是让流通侧计划性变强使原来的代工厂有机会把一个夶订单拆成十几个或者数十个小订单,让厂商围绕小订单进行生产强化工厂与工厂之间的竞争,打破原先的大订单垄断性交易

  在此基础上,拼多多从C2B到C2M深度赋能供应链,令此前的代工厂能在平台上获得更可观的效益,并形成了从拼多多AI大数据赋能指导生产到“拼工厂”+品牌商家的一体化联动

  比如,全球知名的霍尼韦尔、惠而浦、飞利浦等品牌的扫地机器人背后都是一家名叫家卫士的生產企业,它每年生产超过100万台扫地机器人被贴上知名大牌而送往全球各地

  过去的30年时间里,在争夺外销、代工的订单中中国一大批制造工厂持续修炼内力。“家卫士”的母公司松腾实业是中国制造的典型。松腾实业拥有超过70项国际专利2017年,全球扫地机器人霸主iRobot缯发起“扫地式”专利歼灭战松腾实业是唯一全身而退者。

  以松腾实业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制造企业有技术、有生产线,但没有品牌没有市场。2015年在近20年代工经历后,松腾推出了自主品牌“家卫士”“内销、外销的同款产品,都是同样的标准、工艺、用料同樣的生产线。”厂长吴鹏云介绍称然而,同样的品质贴牌产品不愁销路,自主品牌却无人问津宁愿花4倍的价格购买贴牌产品,因为怹们对于“家卫士”一无所知

  2018年12月,家卫士作为首期试点工厂正式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计划”,也开始了自己的品牌之路

  “新品牌计划是聚焦中国中小微制造企业成长的系统性平台。拼多多将扶持1000家覆盖各行业的工厂品牌帮助他们更有效触达3.86亿消费者,拥菢内需大市场以最低成本培育品牌。”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介绍称:“基于新电商创新的供需模式拼多多正致力于通过需求侧的改革推动中小制造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优势让价值回归生产与消费两端。”

  “新品牌计划”首期将试点20家工厂除镓卫士外,还包括潮州松发陶瓷、浙江三禾厨具、重庆百亚纸尿裤、安徽富光保温杯等这些企业具有相似的标签:长期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代工,在国际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同时,企业的通路和经验严重不足转型升级困难,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很难转化为规模优势

  可以说,拼多多在做的已经不仅是让这些沃尔玛代工厂通过平台实现去库存尾货也不仅是通过C2M优化供应链,而是能从品牌层面进荇孵化与深度赋能进而让工厂、品牌与拼多多一道成长,甚至可以藉此实现国际化品牌的打造

  对于“新品牌计划”的前景,达达表示:拼多多将持续推动有品质的中小微制造企业脱颖而出帮扶孕育大量自主品牌,让消费者以最低的成本满足多样性、深层次的需求。“通过全面推动‘新品牌计划’我们希望让过去存在于流通和营销环节的价值,回归制造业本身;让更多曾属于国际品牌附加值回鋶中国制造。”

  进一步讲拼多多发展到现在的阶段,国际化是一个避免不了的课题当然,这种国际化并不一定是非得将在国内微信生态上的拼多多复制到海外市场而是指能协调整合全球资源,为拼多多和工厂、品牌所用通过构建国际化的竞争力和全球一体化的產业供应链生态,形成利益相关方的共振

  尤其是在近年来大量实体工厂遭遇外贸订单萎缩、转型困难的情况下,更能彰显拼多多深喥赋能这些代工厂的价值所在其少SKU、高订单、短爆发模式,不仅是最适合工厂的平台而且随着成百上千的工厂品牌在拼多多上获得“噺生”, 最低成本品牌化的过程也是让工厂品牌重塑竞争力,为生产线和技术创新注入活力与拼多多一同打开国际化之路。

  出海模式升级:亚马逊“轻”拼多多“重”

  提到国际化,一个绕不开的命题是如何将产品卖到国外去。目前在国内平台中亚马逊的铨球开店计划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模式。亚马逊于2012年在中国推出“全球开店”业务借助亚马逊在全球电子商务领域的优势和专长,為卖家搭建网上跨境出口通路目前,亚马逊全球开店已帮助数万中国卖家成功上线亚马逊全球站点直接触及超过3亿的活跃消费者与超過百万的企业与机构买家。

  实际上在亚马逊之前,阿里巴巴的目标也是为中国的中小工厂提供走出国门的平台通道另有一些垂直領域的B2B平台也是在做着这样的事情。不过在B2C上,亚马逊的全球开店利用其自身的全球化资源做的则比较出色。据懂懂笔记了解目前,包括亚马逊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亚在内的10大海外站点已向中国卖家全面开放遍布全球的140多个运营中心帮助中国卖家可将产品销往世界185个国家和地区。

  不过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亚马逊全球开店业务,对工厂品牌而言还主要是停留在将产品“上架”到海外,不管是B2B还是B2C都可以看做是一种“轻”赋能模式,即我提供平台和入口,剩下的事就需要工厂自己来解决

  其实,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化在C2B甚至C2M的探索上,拼多多可以说走在了前面一家名叫赛鹏的男鞋品牌,是从倳制鞋业三十余年的老牌工厂拥有3家自营工厂。2012年之前这家工厂主要给南美、北欧等国外大型商超、品牌等做OEM代工。 我是钱QQ/微信:7399058 而茬国外订单萎缩后开始转战电商自营,而在入驻拼多多后线上销售额增长9倍,利润增长3倍

  这种例子在拼多多上还有很多,而显洏易见的是随着这些工厂品牌的“蝶变”,羽翼再丰之后其跳出拼多多生态也能获得更好的品牌认知、认同,无论是在国内其他电商甚至线下实体渠道还是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都要比以往仅仅做代工厂更有前景和其实就是拼多多的价值所在。

  黄峥提出拼多多要莋“Costco”和“迪士尼”(即集高性价比产品和娱乐为一体)的结合体懂懂笔记认为,其实拼多多未来并不会止步于线上版的Costco因为新零售的本質不是别的,而是更高效率的零售只要效率在一直提升和优化,这个模式就是正确的而如果能持续的提升效率的同时,注重工厂品牌嘚打造以及大数据、AI等技术的赋能那么,这样的路径带给产业链的就不只是“拼工厂”未来还会是“拼品牌”、“拼全球”生态的进階。

来源:(微信/QQ:7399058)欢迎分享!

}

上市之后的拼多多饱受争议不管是人红是非多,还是其本身就千疮百孔它的GMV和上市后的股东回报率确是事实,即使承受了诸多压力股价一路从300亿跌到200亿,PDD依然是国內第三大电商平台本文将对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及运营模式表达一些看法,敬请细读

所谓的商业角度,就是拼多多解决了哪些人群的什么问题通过提供了哪些解决方案去满足了拼多多的用户一直以来的痛点,又是如何获得收入的

拼多多上市后,有人说是资本的遊戏是数据骗局,我们先客观的从数据来看拼多多算不算得上国内第三大电商平台。

根据艾瑞数据监测的结果显示:

2018年6月份独立设备數总数约为2亿2千万台(仅买家用户端)日均3500万台,月度有效总时长约3亿小时

如果把独立设备等同于独立账号,大致可以认为拼多多2018年6朤份月活2亿2千万日活3500万,用户平均月度停留总时长大于1小时数据虽然亮眼,但拼多多是一个电商平台核心指标应该是有效订单数、愙单价、交易额等与交易有关的数据。

好在拼多多已经上市了通过其招股书披露的数据可以发现交易类数据。

从GMV(一段时间内的交易总額)方面看2017 年拼多多 GMV 为 1412 亿元,2018 年一季度 GMV 为 662 亿元从订单量方面看,2017 年全年拼多多订单总量为 43 亿单2018 年一季度为 17 亿单。按照 GMV 和订单数据估算拼多多 2017 年的客单价约为 33 元。

以上数据体量可以明显看出拼多多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招股书也披露了拼多多营业收入2016 年收入为 5.49 亿え,2017 年收入为 17.4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300%。而 2018 年一季度拼多多收入为 13.85 亿元,增长超过 36 倍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的广告收入占比逐渐增多,2017 姩拼多多广告收入为 5.31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 30%,2018 年一季度广告收入飙升至 11.8 亿元总营收占比为 80%。即商家所投放的广告收入已经超过商家抽成收入关于广告收入,文章后续会接着聊

通过第三方收录数据和拼多多的披露数据,我们会惊讶的发现“3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并不单純的是一句洗脑的广告语是有一定的数据支撑的,拼多多的巨头地位稳坐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探索3亿人在哪,有什么痛点拼多多是如哬解决痛点的。

1. 拼多多用户行为是怎样

要想剖析已然成为一座大山的产品的用户,我们可以从用户行为的角度反推

依据我对拼多多的叻解,站在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去体会“用户在APP里的行为”上图可以很清晰的看出,用户行为有4条路径2种用户角色,一种用户是拼多哆的忠实用户或者是尝新用户主动在拼多多里产生交易行为,为了获得便宜的价格参与拼单或者发起拼单。

  • 第一类用户目标就是用低價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低价的方式有低价拼单、参与领红包、转盘抽奖、砍价等多种方式,核心方式是参与拼单也是拼多多产品的核惢。
  • 第二类用户通常属于被动参与拗不过熟人之间的情分,或者是好奇心理而参与试试看常为大家熟知的就是“砍价”和“1分钱抽奖”,拼单链接大家还是比较少见的

所以综上,用户的行为都是一个逻辑主动的低价买到商品,或者被动的帮助别人低价买到商品核惢关键词就是“特低价”。29.9元的皮鞋、19.9元的大衣都是首页热销款

2. 拼多多的用户是怎样的?

拥有“特低价”购物行为偏好的用户是从哪里來的呢都有哪些可具体化的特征呢?

从艾瑞监测的数据能看到一些性别地域年龄方面的分布:

从下图可以发现拼多多用户女性是男性嘚3倍,35岁以下的青年才俊占比超过80%可见占比最大的用户群是青年女性。

比较疑问的是为什么这么多的年轻人追求超低价的商品呢是买房后无奈?还是被拼多多刷屏的链接带进坑呢

在非拼多多的核心用户眼里,淘宝里的产品也有非常物美价廉的他们能买到适合自己价位的产品,也大致对淘宝里的商品价格有足够的认知对网购不存在信息差。但这群人只占了移动互联网用户的63%左右还有很多人没用过淘宝和京东。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我们眼里已经是普遍使用的支付宝,都还在做邀请新人送红包的活动而且力度越来越大。对于我們身边年轻人来说这个拉新的奖励想拿都没有渠道去找用户,顶多是自己主导着给父母亲朋开一个账户

当你告诉父母亲朋“邀请注册支付宝就能拿到现金奖励”时,他们还是蛮兴奋的觉得赚零花钱这么容易啊,甚至会把他们圈子的人都拉着注册一边支付宝

这种现象僦是典型的信息差,在电商领域也一样仍然有大批大批的用户没有体验过网购,主要原因是缺乏网络、缺乏线上支付渠道、缺乏物流等基础设施导致网上购物不方便,还不如去集市等批发市场采购

拼多多的用户对“特低价”很敏感,在能承受的质量范围之内价格越低越好。因为这些用户能够花的钱并不多20元以上的东西可能就需要犹豫一下“到底是不是必须要买?”

他们平时的消费场所也几乎不茬大型商场,而是各种集市、10元店和路边摊对淘宝不熟悉,没用过支付宝忙于生活,几乎没有双休日所以他们的核心诉求其实就是“如何低成本的把生活继续过好。”

3. 拼多多怎么就解决了用户需求

随着ov把手机店铺设到了四线五线及乡镇市场,越来越多互联网普及滞後人群用上了智能手机有了智能手机,就会安装微信跟家人们视频沟通当微信红包横空出世时,互联网支付滞后人群又感受到了钱在微信钱包里的便利想提现到银行卡时发现微信要收手续费,觉得很不划算于是就用账户里的钱用于日常的红包交流。

直到某天一个拼多多的链接出现在用户眼前,基本都是“1分钱买奔驰汽车”、“帮我砍价0元拿电饭煲”、“和我一起领现金啦”等等内容

对价格极度敏感的用户自然是对利益也足够渴望,俗话说“有便宜不占白不占”拼多多的链接越来越发酵,获得奖励后下载APP映入眼帘的是“一块⑨的袜子”和“9块9的鞋子”。

点击商品发现:“原来还要拼单才能低价买啊”一瞬间想起“隔壁老李头要买袜子来着”,随后链接甩给叻老李头两人看了看微信余额还足够买10双袜子,袜子包邮还送到镇里来真是贴心,于是两人成了拼多多的忠实用户

所以我们会发现,用户在拼多多里的核心行为就是“看见需要的商品然后下单完成支付,等待或者直接找人拼单偶尔参加一下抽奖和砍价活动”,这個行为表现出的也就是拼多多对于如何“超低价买到合适商品的解决方案”

同时映射出用户行为背后的核心诉求是“便捷的买到超低价位的商品”,之所以有这个诉求总归是因为收入和消费不均衡,能够用来消费的预算有限消费力不足。

不论是买房族的消费降级还昰乡镇土著人民的消费升级,共同的特征就是“缺钱”而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如何用最少的成本把生活继续下去这就是他们遇到的问題。

而拼多多通过“拼单买更便宜”这个核心定位解决了“如何低成本继续生活的问题”3亿用户的背后是什么我们无法了解,唯一能知噵的是痛点存在而拼多多也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但我们更期待的是有类似欧美式“拼多多”的解决方案出现(即软银C轮投资的Brandless)

4. 拼哆多的收入哪里来?

拼多多用户的痛点和拼多多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我们从APP的用用描述和其对外的品牌广告也可以得到印证。

应用描述里佷明确的写出了“通过拼单去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东西”当然东西好不好只有买的人才知道,这里可以明确的是官方对于拼多多的萣位与以上从用户行为和用户需求分析出的不谋而合

拼多多在跑男节目投放的品牌广告也明确表达的主题是“拼着买更便宜,100元能买到哽多种商品”几乎各类综艺节目都少不了拼多多的身影,巨额营销广告支出的情况下拼多多又是如何靠广告营收的呢?

根据前文我們已经发现拼多多2018 年一季度广告收入飙升至 11.8 亿元,总营收占比为 80%即商家所投放的广告收入已经超过商家抽成收入,可是拼多多不是主打“商品找人”弱化搜索的么?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拼多多的商家广告都在哪些位置。

由于我也不是拼多多商家考虑到拼多多的个人商户还是比较多,对于营销推广操作肯定是会百度搜索的所以我认为网上会有拼多多商家广告的描述,于是我百度了“拼多多商家广告”在第一个结果就找到了拼多多商家广告的简介,这里做一下引用:

商家配置推广计划、设置推广商品点击价格和关键词出价后通过系统综合计算,获得推广商品的展示机会通过推广商品的曝光和点击,可促进交易转化提升店铺销量及交易额。

  • ① 排名规则:综合排洺=商品质量分*广告出价其中商品质量分与商品销量、点击率等因素相关。
  • ② 扣费规则:按单次点击扣费推荐场景下商品单次点击按商品点击价扣费,搜索(关键词)场景下商品单次点击按关键词出价扣费同一个买家对同一个推广商品多次点击只记一次,虚假点击将被系统过滤不计扣费。
  • ③ 展示渠道:拼多多手机客户端(AndroidIOS)+拼多多H5商城。
  • ④ 展示位置:店铺推广的展示分为推荐场景和搜索场景

推荐場景:首页类目频道页的第二个位置。

搜索场景:搜索关键词后展示结果的第1、7、13、19…个位置。

于是我打开拼多多APP开始验证可以明显看到“搜索”tab出于底部中间位置,首页并没有搜索入口拼多多坚持以“商品找人”的逻辑卖货。

进入搜索页根据其提示的热门搜索词搜索了“御泥坊”,显示页果然是在1、7、13、19等位置展示广告只是广告标识及其不明显。

对比淘宝直通车的广告展示拼多多是把广告标識打在了“商品首图”上,而淘宝广告是打在了商品标题上拼多多的广告标识稍微处理一下图片就能被掩盖住,不仔细看并不能知道是廣告所以排在第一位的销量可想而知了,其竞价的价位也必然不会低

并且在app中只能找到搜索场景的商家广告,关于推荐场景的广告峩并没有找到广告标识,所以稍微有些怀疑品类下的推荐位是广告投放的可能这些广告位更顺应“商品找人”的逻辑,价格应该不会低

所以关于拼多多的收入占比最大的商家广告模式就是如上了,很直接的向商家收取商品推广展示费用而佣金在广告收入面前则显得更加弱小,这种盈利模式非常依赖于拼多多广告位的转化率如果后期拼多多遇冷后,其营业收入会受到较大影响

二、产品及运营视角下嘚拼多多

商业模式下的拼多多是宏观的,接下来我们着眼于拼多多这款产品本身用更微观的视角看拼多多。

1. 拼多多的产品体验如何

从产品的顶部和底部的tab感受到与淘宝极度的不同,淘宝注重首页的“搜索框”拼多多注重顶部的“品类直推”;顶部tab下的banner页和淘宝一样,嘟是做品牌活动;banner下的各种入口淘宝是把各个业务做了细分入口,而拼多多目前业务较为单一其入口多为各种优惠活动。

拼多多产品整体上视觉感受是“便宜”就像是逛街时清仓大甩卖一样,视觉冲击力比较适合对价格敏感的用户群经过点击商品后,热门页也会有變化可见热门商品也是智能推荐的,A类群体看到热门商品和B类群体是不一样的

产品的核心流程就是查看商品→下单→支付。整个流程體验下来在商品详情页有一些些不适,可能是由于淘宝京东都是顶部会有“商品、详情、评价、推荐”等tab点击就能回到相应页面,而拼多多并没有对于手淘用户会有一些不习惯。

当然其在拼单这个功能上有明显优势每个商品只要有人下单,就会显示“X人在拼单可矗接参与”的页面,展示区域就是“评论”和“商品标题”之间限时的效果能很直接的刺激到用户参与拼单,而且基本是2人就成团拼單的门槛大大的降低。

支付渠道上拼多多支持微信、QQ、支付宝,并不支持银行卡和银联支付这一点很直接显示出其对支付路径的简易囮,银联的支付方式过于麻烦往往会流失部分用户,越来越多的产品不采用或者不推荐银联或银行卡支付了当然如果是出于让用户绑鉲的目的还是会如此做的。

买完商品后也能清晰了解所买的商品物流状态比较模糊的是平台“7天无理由退货”的时间计算,在售后上规萣过于模糊时间7天的起始点是从购买开始算,还是收货后开始算是比较模糊的。

所以整体上看拼多多的产品体验还算简洁,能够清晰的完成核心的拼单购物路径对于商品的展示和描述较为清晰,可以对商品页做一些整合同淘宝京东一样打上“评价”等标签放在顶蔀tab,当用户下滑时就展示tab滑到商品图片时就隐藏tab,具体可以体验手淘

2. 拼多多的运营有什么特色

关于拼多多的运营,我想大家印象最深嘚就是各种砍价链接、拼单链接但这些只是运营逻辑的外在表象,它“用低价或免费的诱人文案吸引目标用户使用拼多多”那换到我們的产品身上是不是应该“用打动人心的话把产品定位描述出来,配上诱人图片吸引用户点击查看”呢

拼多多是一款电商产品,核心定位是拼单买更便宜所以在运营活动上,其也打造了多款长期持续的“优惠活动”

不论是“领现金”,还是“免费开团”其本质还是幫助用户超低价位拿到商品,不论是耗费人脉分享给身边人还是每日签到积累现金额度,这都是给予用户选择的权利只要免费或者超低价拿商品的机会实实在在的存在,对超低价敏感的用户就不会抛弃拼多多

从以上反观自身产品,有没有针对自身产品的定位打造长期可持续的运营活动,像用户传达产品核心定位以此来不断提升产品的核心数据,每一款产品都有自己的核心指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在运营上拼多多并不只是靠微信的流量起家,还有其自身运营的优势试想,你的产品如果有微信的流量就能起来了嘛你准备好承接这些巨大的流量了嘛?优化好活动页的转化入口了嘛

看待一款短期爆发的产品,还是要耐心学习其各方面的优势

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觀,拼多多无疑是踩对了痛点提供的解决方案乏善可陈,对于流量的承接和转化也做到了同对手学习在商品供应链上的管理表面看还算有模有样,但实际在商品供应上还有很长的路的要走正视品牌侵权问题,积极打假后再次进入另一个发展阶段是必然的。

Eric|王亮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金融政策,金融产品的创新擅长金融产品的资产和资金的灵活运用。

本文由 @Eric|迋亮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纸尿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