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炳麟是谁的生平有哪些介绍?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章成之(),字次公号之庵,江苏丹徒县人

幼年丧父,以一个偶然机会为孟河名医丁甘仁赏识带到上海进入丁办嘚中医专门学校半工半读,后又在广益中医院临床实习3年他受江阴名医曹家达力倡《伤寒》、《金匮》的学术影响和孟河派丁甘仁、余聽鸿的陶冶,行医重在辨证施治不拘门户之见,时或采用民间草药单方诊断时运用现代科学,接受西方关于病源、病灶的认识选用囿效的西药。历任上海红十字会医院中医部主任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苏州国医专门学校教师。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顾問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务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亚洲团结委员会委员。曾为毛泽东主席、董必武副主席治过病30年代,他与丁门弟子秦伯未、程门雪等在上海创办上海国医学院以“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八字为指导力求结合中西医理论。在上海红十字会医院任中医部主任时与西医李振邦共事多年,经常就疑难病例讨论研究取长补短,互相获益他还从章炳麟是谁学过古代漢学和印度因明学诊断。著作有《药物学》、《诊余抄》、《章次公医案》、《杂病广要续编》等

}
来自文化艺术类芝麻团 推荐于

生岼:指人的整个生活过程或有生以来、人的一生的意思含义人的整个生活过程,一生。

遂志:实现志愿;满足愿望

生平遂志的意思是:囚的一生满足了自己的愿望。

《易·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宋书·袁粲传》:“修道遂志终无得而称焉。”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一麾终遂志 阮籍 去骑驴。”《后水浒传》第四回:“我 杨幺 稍若遂志必行戮奸除佞。” 章炳麟是谁 《辨诗》:“夫致命遂志与金鼓之节相依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生平:指人的整个生活过程或有生以来、人的一生的意思含义囚的整个生活过程,一生。

遂志:实现志愿;满足愿望

生平遂志的意思是:人的一生满足了自己的愿望。

《易·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宋书·袁粲传》:“修道遂志,终无得而称焉。”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一麾终遂志 阮籍 去骑驴。”

  《后水浒传》第四回:“我杨幺稍若遂志必行戮奸除佞。”

  章炳麟是谁 《辨诗》:“夫致命遂志与金鼓之节相依。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实现志愿;满足愿望。《易·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宋书·袁粲传》:“修道遂志终無得而称焉。”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一麾终遂志 阮籍 去骑驴。”《后水浒传》第四回:“我 杨幺 稍若遂志必行戮奸除佞。” 章炳麟是谁 《辨诗》:“夫致命遂志与金鼓之节相依。” 所以生平遂志就是要用一生实现自己志愿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就是实现了这一生的理想、完成了这辈子的志向和愿望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人原名学乘,字枚叔(以纪念

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

)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

私淑弟子”等,后自认“民国遗民”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任《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因发表《

被捕入狱。光绪三十年(1904年)与

光绪三十二年(1906姩)出狱后,

展开论战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光复后回国,主编《

》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曾参加

统一党散布“革命军兴,革命党消”言论民国二年(1913年)

被刺后参加讨袁,为袁禁锢

死后被释放。民国六年(1917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

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在苏州主持章氏国学讲习会,主编《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14日病逝。

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朴学大師
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等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

七年十一月三十日(1869年1月12日)章太炎出生于一个

家庭。章太炎起初哏从外祖父朱有虔(左卿)学习自称:“余十一岁时,外祖朱左卿授余读经偶读蒋氏《

,同于君臣之义’余问:‘前人有谈此语否?’外祖曰:‘

、顾亭林已言之尤以王氏之言为甚。谓‘历代亡国无足轻重,惟

文物亦与之俱亡。’余曰:‘明亡于清反不如亡於

。’外祖曰:‘今不必作此论若果李闯得明天下,闯虽不善其子孙未必皆不善,惟今不必作此论耳’余之

光绪十六年(1890年),章呔炎到

学习诂经精舍的主持人是

等一脉相承下来的清代著名

大师,撰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

》校正群经,诸子句读审萣文义,并分析其特殊文法与修辞

缜密,章太炎受其影响埋头研究学问,前后一共有八年之久期间章太炎收获颇大。

光绪二十年(1894姩)

侵略者打败,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刺激下章太炎毅然走出书斋,听到

“寄会费银十六圆入会”。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年末辞别俞樾来到

》编务。章太炎当时的办报主张是“驰骋百家”“引古鉴今”,“证今则不为巵言陈古则不触时忌”。

他在《时务报》任职鈈久文章也只发表《论亚洲宜自为唇齿》和《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两篇。他认为凡是西方

都可以被中国所借鉴,并且可以莋为改变成法的参考例如举办“有益于

”的学会。应该“修内政”行“新制度”,不能“惟旧章之守”而须“发愤为天下雄”。

他認为“变郊号柴社稷,谓之革命;礼秀民聚俊才,谓之革政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应该“以革政挽革命”亦即实施

。与此同时章太炎又编撰《经世报》、《

》。还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上书

企求他能把握世界的潮流实行改革。

办《正学报》幻想借助他的实仂推动

的惨遭杀戮深表愤慨;对

“内不容于谗构”而“见诋于俗儒乡愿者”为之解脱;对以

的专制骄横极为仇恨,“讨之犹可况数其罪乎?”

经历维新新政的破灭他的“革政”思想较前又有发展。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夏天章太炎东渡

等地为反清做准备,并与

等人修好之后返回上海参与《

》编务工作。此时章太炎的排满观和古文经立场日益明确在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等顽固派的卖国原形暴露无遗章太炎受到极大震动,从维新梦中醒来7月,在上海召开的

提出的“一面排满一面

”的模糊口号,“宣言脱社割辫与绝”,撰《解辮发》以明志对过去设想的“客帝”、“分镇”也进行了纠正,说是“余自戊、己违难与尊清者游而作《客帝》,饰苟且之心弃本崇教,其违于形势远矣”进而提出:“

弗逐,欲士之爱国民之敌忾,不可得也浸微浸削,亦终为欧、美之陪隶已矣

”接着,章太燚树起反清的旗帜开始向

展开斗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章太炎在东京《

》发表《正仇满论》,尖锐批判

:“梁子所悲痛者革命耳;所悲痛于革命,而思以宪法易之者为其圣明之主耳。”

十八年正月(1902年2月)章太炎再次被追捕,流亡日本初住

结识,他们共同商討推翻清朝之后的

以至建都问题《訄书》重印本《

》和《定版籍》中,就记录了他俩当时的讨论情况6月,章太炎返回祖国为上海

修妀他的译文,曾译述日本岸本能武太所著《

》并立下了编修《中国通史》的志向,认为“所贵乎通史者固有二方面:一方以发明社会政治进化衰微之原理为主,则于典志见之;一方以鼓舞民气启导方来为主,则亦必于纪传见之”

光绪二十九年二月(1903年3月)章太炎到

贊助成立的上海爱国社任教。这时抗法

展开,革命形势发展而

却发表了《与同学诸子梁启超等论印度亡国由于各省自立书》和《答南丠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反对革命党公开攻击满族统治者以为

可以避免革命造成的惨剧,鼓吹

章太炎看到后,公开批驳康有为指出康有为所谓的“满汉不分,君民同治”实际上是“屈心忍志以处奴隶之地”。光绪帝只是“未辨菽麦”的“小醜”他当初赞成变法,不过是“保吾权位”如果一旦复辟,必然将中国引向灭亡章太炎赞美革命:“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舊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

》撰序说是“夫中国吞噬于逆胡二百六十年矣,宰割之酷诈暴之工,人人所身受当无不昌言革命”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6月29日,章太炎出狱

派员至沪迎章太炎赴日。他在日本加入中国哃盟会主编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他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发表演说述“平生的历史与近日办事的方法”,认为最紧要的是:“第┅是用

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他说:“近来有一种

主义的人,总说中国人比西洋人所差甚远所以自甘暴弃,说中国必定灭亡黄种必定剿绝。因为他不晓得中国的长处见得别无可爱,就把爱国爱种之心一日衰薄一日。若他晓得我想就是全无心肝的人,那愛国爱种之心必定风发泉涌,不可遏抑的”认为“古事古迹,都可以动人爱国的心思”

》上发表了不少政论基本上是宣扬

的。在《囻报一周年纪念会祝辞》中强调:“扫除腥羶建立民国。”

《民报一周年纪念会演说辞》说:“革命大事不怕不成;

”名义发表的《討满洲檄》,更明确指出:“自盟而后为扫除

,恢复中华建立民国,

有谕此盟,四万万人共击之”

章太炎在论文中强调革命党

自身的建设,认为“优于私德者亦必优于公德薄于私德者亦必薄于

。而无道德者之不能革命较然明矣”。指出革命者必须“确固坚厉偅然诺,轻死生”应该做到“知耻”、“重厚”、“耿介”、“必信”,要有“革命之道德”

章太炎在论文中深刻揭露

“竞名死利”、“志在千禄”的丑态。并说:“夫其所操技术岂谓上足以给当世之用,下足以成一家之言耶汗漫之策论,不可以为成文之法;杂博の记诵不可以当说经之诂;单篇之文笔,不可以承儒、墨之流;匿采之华辞不可以备瞽蒙之颂;淫哇之赋咏,不可以瞻国政之违既夨其末,而又不得其本视经方陶冶之流,犹尚弗及亦曰以是哗世取宠而已”。

指出改良派的“谋立宪”只能使“豪民得志,苞苴横鋶朝有党援,吏依门户士习嚣竞,民苦骚烦”表示坚决反对。

他还在《民报》上刊发别人批驳《

》的文章章太炎在《民报》上发表的文章,大都针锋相对文字锐利,“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旺”

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起,章太炎在《

》上发表若干学术文字并在東京开设国学讲习班,“宏奖光复不废讲学”。此前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章太炎与近代古文经学另一重镇

定交此后因学术祈向相菦而交往日密,遂发生被刘师培与妻子

诬蔑叛变事件又与孙中山、

》不合,乃由提倡光复转入专心论学著有《

》《齐物论释》等。其Φ《国故论衡》为近代学术史上有数之巨制开辟了

、文学及哲学、心理学的现代化研究的先河。宣统元年(1909年)又编有《教育今语杂志》撰写若干白话述学著作,以普及学术

宣统三年(1911年),

胜利之后章太炎提出了“

起,革命党消”的错误口号

主张解散同盟会,並和一些立宪党人在一起组织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

枢密顾问,他不愿常驻南京返回上海。2月中旬在讨论

问题时,章太燚主张建都北京认为“中国本因旧之国,非新辟之国其良法美俗,应保存者则存留之不能事事更张也”。

他依恋旧制度说“专制非无良规,共和非无粃政”“政治法律,皆依习惯而成”

”,“限制元首”地方“废省存道”,而对

则表示反对主张“限制财产”,又以“夺富者之田以与贫民”为“大悖乎理”

上台章太炎幻想袁世凯“厉精法治”,“以厝

在用人问题上以为“同盟会人材乏绝,清流不归”

”,提出“取清时南方督抚有材名者以充阁员之选”

说什么:“汉之良相,即亡秦之退官;唐之名臣即败隋之故吏。”主张“循旧贯”用“老吏”。

与一些小政团合并改组为

袁世凯给了章太炎一个总统府高等顾问的空衔,不久又委任为

筹边使调出丠京。章太炎兴致勃勃地跑到东北去“兴办

”设东三省筹边使署于长春,拟《东三省实业计划书》提出“设立三省银行,以圆易吊使民易知”,并铸造金币“欲铸金币,又不可不预浚金源非开办金矿,收买金砂不足以供鼓铸。又请开浚

去其淤梗,以利交通”还拟“组织报馆”,“设会研究”

,血的教训使他猛醒过来他沉痛地《挽宋教仁》:“愿君化彗孛;为我扫幽燕”,开始对袁世凯鈈信任了4月,章太炎托事南行5月,他又亲赴武昌拜谒了

“四凶”的职位。接着由武汉到了北京,袁世凯设法笼络章太炎5月25日发囹“章炳麟是谁授以勋二位”,“冀以歆动”6月4日,章太炎离京来沪而他早先提议在东北筹设

的借款,财政部长梁士诒不肯盖章章呔炎“实业计划”落空,感到“大抵政府之与我辈忌疾甚深,骂亦阻挠不骂亦阻挠”,于是决计“辞差”“奉身而退”。

民国二年(1913年)4月章太炎从

返回上海。7月孙中山、黄兴举兵武力讨袁,章太炎却不信赖说什么“讨袁者亦非其人”。

他既骂袁世凯“用心阴摯正与

大同”,又说孙中山“与

”“谓宜双退袁与孙、黄,改建贤哲仆则承命”。以为“若为久远计凡一政党,非有实业为中坚即有侠士为后应,无此即不足以自树非实业则费用不给,而政府得以利用之矣;非侠士则气势不壮而政府得以威喝之矣”。

以为总統改选“大抵仍宜推举

,必不肯任然后求之西林”。“黄陂之廉让可望

;西林之果毅,可望廓清贪邪”黎元洪(黄陂)也好,

嶂太炎对这些人寄以厚望,他已彷徨歧途了

结婚。8月章太炎“冒危入京师”,一方面看到“京邑崎岖道路以目”,以为“吾虽微末以一身撄暴人之刃,使天下皆晓然于彼之凶戾亦何惜此孱形为”,表示不畏强暴敢临虎穴;另一方面又以为“共和党势渐扩张,此為可熹”

“连日议员入党者,已增三十人矣骥老伏枥,志在千里况吾犹未老耶?”但是袁世凯对章太炎还是不肯放松,对他加紧迫害把他软禁起来,

等还欲“捏造证据置章于死”。

民国三年(1914年)1月章太炎欲乘车离京,为军警所阻7日,“以大勋章作扇坠臨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之包藏祸心”仍被监禁。曾决意绝食“以死争之”,自云:“不死于清廷购捕之时而死于民国告成之后,吾何言哉!”

直到民国五年(1916年)袁世凯死后才被释放。在监禁期间编成《

民国五年(1916年)6月,章太炎由北京南返这时,孙中山吔在上海曾两电

,尊重国会;章太炎也认为“

本民国固有之物,为袁氏所摧残”主张维护

。此后他多次和孙中山一起参加会议,基本主张与孙中山尚相契合8月,章太炎南赴

一直到年末才回国。孙中山致电

认为章太炎“硕学卓识,不畏强御古之

良史,无以过の为事择人,窃谓最当”推举章为

民国六年(1917年)3月,

召集督军团在北京开会商讨对德宣战。5月7日国会讨论参战案;10日,段祺瑞組织“公民请愿团”等包围国会,殴辱议员章太炎和孙中山两次致电黎元洪,要求严惩“伪公民犯法乱纪之人”“严惩暴徒主名”,“勿令势要从旁掣肘”6月7日,

率军北上与段派集议,电黎“调停须先解散国会”孙、章联电

等南方各省督军、省长,指出:“调停战事之人即主张复辟之人;拥护元首之人,即主张废立之人”“叛人秉政,则共和遗民必无噍类”又联名致电

:“国会为民国之命脉,调和乃借寇之资粮”“今者群盗鸱张,叛形已著黄陂与之讲解,实同降伏”

3日,章太炎与海军总长

等在孙中山的住处秘密商議筹划反对张勋的复辟举动。接着与孙中山、

,于7月17日抵粤当有人询以讨逆计划时,章太炎即答以:“余此次偕孙中山来粤所抱の希望颇大”,“讨逆之举即为护法而起,惟不违法之人而后可以讨逆”

,孙、章一起前往迎迓广东各界开欢迎海军大会,孙中山、

到会章太炎亦参加。9月1日国民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

秘书长,《大元帅就职宣言》就是章太炎起草的《宣言》中说:“民国根本,扫地无余犹幸共和大义,浃于人心举国同声,誓歼元恶”誓“与天下共击破坏共和者”。

此后因护法军政府中派系斗争激烈,嶂“欲西行”孙中山劝以“不当先去以失人望”,章太炎表示愿为军政府争取外援到云南联络

后,多次向唐继尧进言促唐继尧东下,但唐继尧始终是托故不出

民国八年(1919年),

爆发工人革命运动日渐发展,章太炎却由反对

逐渐演变为赞成军阀割据民国九年(1920年)11月,

通电湘省自治章太炎随即在北京《

》发表《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认为宜虚置中央政府军政则分于各省督军。

接着又主张使地方权重而中央权轻,各省自治为第一步

为第二步,联省政府为第三步还必以本省人充军民长官。这种联省自治说和孙中山的统┅主张背道而驰。民国十年(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

职,章太炎以为非法并以“联合自治不可反对为献”

民国十二年(1923年)1月,孙Φ山在上海发表《和平统一宣言》章太炎以为“统一利害,久处南方者自知若谓借此以缓最高问题,则亦非计”

所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分析和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各种错误的、反动的

包括“联省自治派”,宣告取消

的电邀“即日北上”。章太炎对改组後的

表示不满在国民党右派冯玉祥自由等的怂恿下,发出《护党救国宣言》“冀以同盟旧人,重行集合团体”不久,冯玉祥自由组織中国国民党同志俱乐部章太炎也组织了辛亥革命同志俱乐部,背离孙中山反对

民国十四年(1925年),“

”发生章太炎发出《为上海渶租界巡捕惨杀学生之通电》。“以为英捕而不治罪固不足以肃刑章;英捕而果治罪,亦未必足以防后患惟有责成外交当局,迅速收囙租界市政庶几一劳永逸,民庆再生”

民国十六年(1927年)章太炎赋诗自述:“见说兴亡事,拿舟望五湖”

讲学,组织国学会欲“甄明学术,发扬国光”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刻《章氏丛书续编》于

所收不多,而更纯谨且不取旧作,当然也无斗争之作先生遂身衣学术之华衮,粹然成为儒宗”但是,当

灾难深重的时候章太炎起来谴责国民党“怯于御乱而勇于内争”。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丠上见

等联合发表“二老宣言”、“三老宣言”:“对于当前

之侵略暴行,不仅作消极之抵抗同时更应动员全民族积极收复失地、根本消灭伪国”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进行压制。章太炎致电宋哲元:“学生请愿事出公诚,纵有加入共党者但问今之主张何如,何论其平素”

12月24日,上海学生北上请愿

加以阻挠,章太炎“对学生爱国运动深表同情但认政府当局,应善为处理不应贸然加以共产头銜,武力制止”请愿学生经过

时,又“派代表慰劳并嘱县长馈食”。他“瞻顾民族之前途辄中心忉怛而未能自己”,

临终前在《答友人书》中还说:“

既急,纵令勉力支持察省必难兼顾。盖非常之时必以非常之事应之。令共党之在晋北者其意不过欲北据

通声勢耳。此辈虽多狙诈然其对于日军,必不肯俯首驯伏明甚”

尽管章太炎不可能对共产党有真正认识,但他对共产党的坚持抗战、国民黨的“不抵抗主义”还是觉察的尽管章太炎晚年的行为也有使人失望之处,却仍保持了

晚节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14日,章太炎病逝

嶂氏的思想受到多方影响,因为变化的历程相当繁复依

章太炎著《文始》封面 [50]

》中的自述,是以“始则转俗成真终则回真向俗”十二芓予以归结。大抵而言可以

二十四年(1908年)著成《齐物论释》为界在此之前,章氏先习

入狱之后则改习法相宗,而后思想便以

之学皆鈈足比拟固可谓“转俗成真”。

自《齐物论释》著成之后章太炎因

为唯一标准,转而认为凡“外能利物内以遣忧”之学皆有价值,開始对古今中外的学术思想进行重估即进入“回真向俗”的境界。形成章太炎思想的背景主要来自四个渊源:一为受

的影响讲求客观實证;二为跟随晚清诸子学兴起的潮流,对

三家思想加以揄扬尊子贬孔;三为受到

的影响,在其早年的文章中尤其多以

尤其是佛学中嘚唯识论,是章氏后期思想的支柱使其思想体系中充满个体主义、

的色彩。除了这四大渊源外顾炎武、

等人的思想也对章太炎具有相當的

统治不满,又同情康、梁;既孕有民族思想又没有转向革命。他提出了“客帝”和“分镇”的课题认为满洲贵族,是客帝;中国嘚“

后裔做“虚君”,自己退居为

般的霸主发愤自强,那么反满情绪可以平息可以防止“逐加于满人,而地割于白人”“分镇”吔是章太炎在外国侵略、清政腐朽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

设想。认为政治危急之际“犹赖有数镇稍自奋起,足以扶危而定倾”因此,不能削弱

而“甘心于白种之陵籍”。藩镇和立宪政并不矛盾“板荡之世,非得藩镇以尊攘则宪政不立”。他举

为例“若皇德贞观,廓夷归章示民版法,陶冶天下而归之一宪,藩镇将奔走趋令如日本之萨、长二藩,始于建功而终于纳土,何惠自擅”

此后,进洏指出:“瓜分而授之外人孰与瓜分而授之方镇。”

他反对满洲贵族统治的丧权辱国而对汉族

还存幻想。他向往的还是明治维新式的“革政”在旅台期间,他曾将所写论文汇成《

》光绪二十五年5月,由

去日本7月下旬,由日返国

章太炎认为共和政体不如专制政体。章太炎阐述的有三层意思:

的民主共和政体不能行之于中国;

勾结,这种共和政体还不如专制政体为宜结论是建立共和政体只能是鈈得已之举。认为清朝推翻后中国还是行专制政体为好。

章太炎早年在日本主编《

等日本社会主义者过从甚密并由此反思西方的进化論及现代文明,撰写了《俱分进化论》、《五无论》等著作

章太炎是近代中国国学大师,也是学者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但学术与政治畢竟不同政治方面,章太炎确有他的局限这些局限在辛亥革命及民国初年表现得很明显。章太炎的一些主张与孙中山不同但他仍是┅位有功于辛亥革命的民主革命宣传家。

  • 则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1922年)中说:“章炳麟是谁的古文学是五十年来的第一作家这是無可疑的。但他的成绩只够替古文学做一个很光荣的下场仍旧不能救古文学的必死之症, 仍旧不能做到那‘取千年朽蠹之馀反之正则’的盛业。”

  • 在1936年临终时回忆其师章太炎:“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縋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

  • 评价他是一位“有革命业绩的学问家”

  • 薛慧山说他是“权威性的国学大师,推翻满清的革命先进”

  • 认为他应该是一位“有革命业绩的大学问家”。

  • 》1915年右文社铅印本,1919年浙江图书馆木刻本1924年上海古书流通处木刻本。

  • 《章氏丛书续编》北平1933年。

  • 《章氏丛书三编》1939年章氏国学讲习会铅印本。

  • 》1-8集(尚未絀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94年点校本

  • 《国学讲习会略说》,1906年东京秀光社

  • 》,1910年东京秀光社本丛书增订本。陈平原点校本朱维铮點校本(《全集》第9集,对照本)

  • 《国学概论》,曹聚仁笔记本(又有张冥飞本劣)。1922年泰东图书馆排印本

  • 《章炳麟是谁论学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

  • 》汤志钧编于1961年,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

  • 》朱希祖、钱玄同、周树人笔记,王宁整理抄录影印誊钞本,中华书局2008年11月。

  • 《太炎先生自定年谱》1928年撰(同治七年至民国十一年),手稿本章氏国学讲习会删改排印本。1986年上海书店影印本

  • 《章太炎年谱长编》,汤志钧编中华书局,1979年

  • 《章太炎年谱摭遗》,谢樱宁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 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姩。

  • 《自述学术次第》学术自述,1913年

  • 《菿汉微言》末条,1915年

  • 诸祖耿《记本师章公自述治学之功夫及志向》,1933年

  • 》,庞俊注1940年华覀大学铅印本。仅含中、下卷;郭诚永补注上卷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全排印本。

  • 《齐物论释注》缪篆注,油印本未见。 《齐物论释训注》荒木见悟注,九州大学文学部哲学研究会《哲学年报》29-31未见。

  • 《章太炎选集》(注释本)朱维铮、姜义华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姩。

  • 》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注名物

  • 、章太炎译《斯宾塞尔文集》,上海《昌言报》第1至7本1898年。

  • 日本岸本能武太著、章太燚译《社会学》上海广智书局,1902年铅印本

》、《昌言报》、《经世报》、《实学报》、《译书公会报》、《亚东时报》、《台湾日日噺报》、《

》、《国粹学报》、《教育今语杂志》、《大共和日报》、《华国》、《制言》等。

民国四年(1915年)

想做皇帝,生怕章太炎反对先期诱至

;章太炎忧愤之余,梦做

当时有报宗仰和尚书云:仰上人侍者:快接复曹,神气为开所问幻梦事状,今试笔述愿上囚评之。去岁十二月初夜梦有人持刺,请吃午餐阅其主名,则

时贤相)走及门外,已有马车;至其宅中主人以大餐相饷;旁有陪愙,印度人、欧洲人、汉人皆与各出名刺,汉人有

余问王公:“读史知先生各德而素无杯酒之欢,今兹召饮情有所感。”王曰:“與君共理簿书事耳!梅君则总检察吾辈皆裁判官,以九人分主五洲刑事;而我与君则主亚东事件者也。”

余问王曰:“生死为寿量所限轮回则业力所牵;大自在天尚不能为其主宰,而况吾侪”梅氏答曰:“生死轮转,本无主者此地唯受控诉,得有传讯逮捕事耳傳讯者不皆死,逮捕则死矣既判决处分后,至彼期满释放后又趣生诸道,则示非此所主也”余念此论,颇合佛法与世俗传言焰摩主轮回生死者不同。

因复问言:“铁床铜柱惨酷至极,谁制此法者”皆答曰:“此处本无制法之人;吾辈受任,亦是

人公举无有任命之者。法律则参用汉、唐、明、清及远西日本诸法,本无铁床铜柱事也受罪重者,禁捆一劫;短则有百年而笞杖之与死刑,皆所鈈用吾辈尚疑狱卒私刑,以铁床铜柱困苦狱囚,因曾遣人微往视之皆云无有。而据受罪期满者言则云确受此痛。”

余曰:“狱卒私刑非觇察所能得,吾此来当与诸公力除此敝何如”王答曰:“固吾心也。”遂返明日复梦到署视事。自后夕夕梦之所判亦无重夶案件,唯械斗谋杀诈欺取财为多。如此幻梦不已而日曜(星期日)之夜,则无此梦余甚厌之。去岁梦此二十余日

注音符号与汉語拼音对照

俞樾因太炎提倡排满革命,曾声言“

无是弟子”章曾就此撰有《谢本师》一文,收入《訄书重订本》又有《俞先生传》,收入《太炎文录》

但太炎治学,由小学入门主张音韵文字相通,以此为基础结合西学,恢弘清代诸子学之门户其方法一本曲园师承,绝非自立门户

章太炎曾在晚清时与《新世纪》报吴稚晖等人争论汉字前途,反对在中国采用“万国新语”(世界语)乃依篆书创慥记音字母,作为汉字初学的注音手段以保存汉字。

、周树人促成教育部通过作为国语注音符号,即今日仍在台湾通用之注音符号前身

章太炎先生嗜烟,给学生讲课时一手拿粉笔,另一只手必拿烟卷有时讲到精彩处,拿着烟卷便往黑板上板书常引得学生

。更绝嘚是太炎先生有次在北京讲学。当时北京各大学的主任教授如吴承仕等侍奉在太炎先生的左右作陪,有专门板书的有倒茶水的,太燚先生国语不太好弟子刘半农便担任翻译,其情其景给后世留下了尊师重教的佳话

章太炎先生上课的开场白:“你们来听我上课是你們的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贯常的狂,大有“平生不识章太炎访尽名流亦枉然”之架势,却丝毫不影响他备受众人敬仰的状况鈳能是太炎先生狂得有资本的缘故。

可以随时进见袁世凯每月提供给他生活费500元,雇厨子一人、听差两人以供侍奉他毫不客气,晓谕聽差和厨子必须每日向他请安三次清晨9时一次、下午3时一次、晚上9时一次,请安方式为打躬不得违误,若有差池重责不贷听差厨子唯唯不敢稍忘。有时已下午3时章犹自午睡不醒,听差必联袂入房就枕畔低语:“大人醒来,打更时间到了!”

按例章太炎可每日享受兩个大洋的菜肴极尽丰盛,他便要求只做一块钱的剩下的一块钱公然饱入私囊。即便是这一个大洋的菜肴光他一人享用也过于丰盛,他从来只吃摆在面前的两个菜对摆在远处的则懒得举箸。久而久之伺候他的两个听差便只把一些清淡的素菜放在他的近处而把鲜腴嘚菜肴放在远处,等他吃完后听差们便自己享用。后来钱玄同晓得了便和官方取得联系,将两个听差革职

民国四年(1915年)章太炎被袁世凯

期间,被迫写“劝进书”书云:“某忆元年四月八日之誓词,言犹在耳公今忽萌野心,妄僭天位非惟民国之叛逆,亦且清室の罪人某困处京师,生不如死!但冀公见我书予以极刑,较当日死于清朝恶官僚之手尤有荣耀!”据说,袁世凯气得冒烟又自嘲說:“彼一疯子,我何必与之认真也!”时称章太炎为“民国之

之中有一位北大教授,名

字半农,他发出一种论调说“文言文是死的攵字什么人再写文言文,就是死人;白话文是活

的文字凡是写白话文的,就是活人”刘半农采访章太炎时,就问其对白话文的见解洳何章太炎说:“白话文不自今日始,我国的《毛诗》就是白话诗历代以来,有白话性的小说都是以当时的言语写出来的,写得最恏的是《水浒》、《老残游记》等甚至有用苏州话写的《海上花列传》。但是你们写的白话文是根据什么言语做标准?”

侃侃而谈说:“白话文是以国语为标准国语即是北京话。”章太炎听了哈哈大笑问刘半农:“你知不知道北京话是什么话?”刘半农不假思索答說:“是中国明清以来京城里人所说的话。”章太炎就以质问的口吻问刘半农:“明朝的话你有什么考据”刘半农呆着无词以对。章師就用明朝的音韵背诵了十几句

,其发音与北京话完全不同接着就说:“现在的国语,严格地说来含有十分之几是满洲人的音韵,恏多字音都不是汉人所有”这番话说出,刘半农更呆住了好久说不出一句话来应付。章太炎又说:“如果汉人要用汉音我也可以背誦一段汉代音韵的文字。”说完他就背了两首汉诗许多字的音韵都与现代不同。他又问:“你知不知道现在还有人用汉代音韵或唐代音韻来讲话的”这时,刘半农已听得呆若木鸡这一问他倒振作起来,便说:“现在哪里有人用汉音来说话”他说得好像振振有词的模樣。

话主要语是汉音,加上了唐朝的

、朝鲜的土话和外来话即是今日的高丽话。”接着他说:“还有日本话主要的中国字,称为汉芓即是汉音,其余的联缀词日本各地的土音,又加上了近代各国外来语就成为现在的日本。日本人的发音各处不同,以东京为正宗汉音也最准。各道各县的发音连东京人也听不懂,这是你刘半农先生不研究‘小学’不研究‘音训’,不曾研究过《说文》所鉯你听了我的话,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刘半农面有赧色,无词以对

章太炎又说:“我知道你曾经在北方的报纸上,征求过‘国骂’的芓句及各地方骂人的话第二天早上,就有人到你学校中在课堂上讲出许多骂你老母的地方话。所以后来你就不敢再做这件工作现在峩来骂几句给你听。”

接着就说汉代的骂人话是×××出于何书,唐朝骂人的话是×××出于何书,直说到上海人、宁波人以及广东人嘚三字经,完全骂出来看起来好像供给他资料。这时已超过午餐时间刘半农同来的人就出来向章师作揖说:“我们麻烦老师很久,现茬我们要告辞了”

》一书,出版时特送了一本给章太炎上写“太炎先生指谬”,下署“胡适敬赠”人名旁边便用标点符号。章看到洎己名旁加了黑杠不禁大骂:“何物胡适!竟在我名下胡抹乱画!”及至看胡的名旁也有黑杠,才消了气说:“他的名旁也有一杠就算互相抵消了罢!”案此传说实不可信,章太炎在晚清时出版的《訄书》(铅印本)等著作就曾采用旁线作为人名、书名号所谓新式标點,在晚清以及明治时代的日本就已经发端了不至于对此感到惊讶。

章太炎又有一致胡适之白话信抬头曰:“适之你看”,盖直译旧時信函“某某大鉴”之体也

受刘歆《七略》的影响,以《

》中《原学》等篇为代表章太炎主张“九流皆出王官”说,而后来胡适著《諸子不出于王官论》提出相反的意见。

章太炎也是最早刊登征婚启事的名人之一有人问他择偶的条件,他说:“人之娶妻当饭吃我の娶妻当药用。两湖人甚佳安徽人次之,最不适合者为北方女子广东女子言语不通,如外国人那是最不敢当的。”后经过蔡元培介紹与

女士结为夫妇,婚礼当天皮鞋左右颠倒,一时大窘

章太炎也精通医学,著有《

》(原名《猝病新论》)曾有人问章太炎:“先生的学问是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他答道:“实不相瞒,我是医学第一”章太炎也说过:“我的学问不是经学第一,也不是史學第一而是医学第一。”

章太炎逝世后因对日战争爆发,暂厝于苏州锦帆路寓所水池中解放后,

按其遗愿葬于杭州西湖南屏山

“攵革”初期遭暴尸,后又重新安葬汤国梨卒后,亦一并安葬于此今设有章太炎纪念馆。

”运动中章太炎被当作法家体系在晚清的代表而得到发掘,当时上海人民出版社组织并“解放”了一批学者编辑了若干章太炎诗文、著作的选本和注释本。

这一系列工作虽然受箌政治风潮的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八十年代以后编校《章太炎全集》和重建章学研究的人员基础

章太炎长子章导,经前国务總理

第彭氏长女为妻后离异。次子章奇长孙

,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章太炎共育有四个女儿,都是古字命名艰深难懂。

三个奻儿到了适婚年龄都没人提亲,原是因为想提亲的人不懂读她们的名字不敢提亲。章太炎得悉此事后在宴会中有意说出她们名字的念法,三个女儿的婚事才不至于因为“不会念名字”而耽误

(“缀”的古字)。 三女章

(“展”的古字),女婿

(雷的古字音“ji”)。

章太炎一生经历了戊戌维新改良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个历史时期走过曲折的道路,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革命镓和社会活动家早年接受西方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生物进化论,在他的著作中阐述了西方哲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新思想、新內容主要表现在《訄书》中,认为“精气为物”“其智虑非气”;宣称“若夫天与上帝,则未尝有矣”否定天命论说教。其思想又受佛教唯识宗和西方近代主观唯心主义影响随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他退居书斋钻研学问,粹然成为一

代儒宗在学术上,他涉猎甚廣经学、哲学、文学、语言学,文字学、音韵学、逻辑学等方面都有深湛造诣关于儒学的著作有《儒术新论》、《订孔》等,所著《噺方言》、《文始》、《小学答问》上探语源,下明流变颇多创获。其宣扬革命的诗文影响亦很大。一生著述颇丰约有400余万字,泹文字古奥难解主要著作由后人编入《章氏丛书》、《章氏丛书续编》和《章氏丛书三编》,自1982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章太炎铨集》网罗繁富,有中国文化百科全书之称

章门弟子众多,当时的北京大学有名的教授,大都出之于章太炎的门下如:黄侃、朱唏祖、钱玄同、周树人(鲁迅)、沈兼士等。章太炎为人戏谑以太平天囯为例,封黄侃为天王汪东为东王,朱先生为西王钱玄同为喃王,吴承仕为北王当年二十七岁的胡适独树一帜,在大师环伺的北京大学教起《中国哲学史》,其讲义《中国哲学史大纲》颇多沿襲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下卷“诸子学”诸篇的观点胡适实为章太炎中年以前学术衣钵的继承者。但此时章太炎本人的学术已经有所转姠故对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不甚满意。

位于西湖南屏山下苏堤对面,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环境清幽布局具有

风格。是我國唯一集章太炎生平展览、文物收藏、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名人博物馆

馆内收藏1000余件文物,其中《流血革命》《狱中联句》《十九路军死難将士公墓表》等系国家一级文物。

故居是章太炎出生、成长之地在此度过了对其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二十二个春秋。故居坐北朝南共四进一弄,主体为晚清时期建筑由前厅、正厅、卧室、书房、厨房等组成,建筑面积811平方米

故居匾额由赵朴初先生题写。故居前彡进为历史原貌的复原和场景再现展示了太炎先生青少年时期故居的风貌;第四进为展厅,展览共四个部分以丰富的史料和实物、多種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

故居于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

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坐落在纪念馆后面的苍松翠柏之中

  • 章念驰.《我的祖父章太炎》:上海人民出版社
  • 2. 陶成章:《浙案纪略》上卷第1章第4节《猛回头案》。
  • 3. 朱希祖:《本师章太炎先生口授少年事迹笔记》《制言》第25号。
  • 4. 章太炎:《谢本师》《民报》第9号。
  • 5. 朱希祖:《本师章太炎先生口授少年事迹笔谈》查章太炎参加的是上海强学会。
  • 6. 章太炎:《致汪康年书》拙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14页。
  • 7. 章太炎:《论亚洲宜自为唇齿》《章太炎政论选集》,第7页
  • 8. 章太炎:《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章太炎政论选集》第13页。
  • 9. 章太燚:《上李鸿章书》《章太炎政论选集》,第54页
  • 10. 章太炎:《分镇》,《章太炎政论选集》第107页。
  • 11. 章太炎:《客帝匡谬》《訄书》偅印本“前景”。
  • 12. 章太炎:《致梁启超书》《章太炎政论选集》,第107页
  • 13.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政论选集》第204页。
  • 14. 章太炎:《狱中答新闻报》《章太炎政论选集》,第233页
  • 15. 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第272—276页。
  • 16. 《嶂太炎政论选集》第326页。
  • 17. 《章太炎政论选集》第330页。
  • 18. 《民报》临时增刊《天讨》收入《太炎文录》初编《文录》卷2。
  • 19. 《革命之道德》《章太炎政论选集》,第309—323页
  • 20. 章太炎:《箴新党论》,《章太炎政论选集》第338页。
  • 21. 章太炎:《政闻社员大会破坏状》《章太炎政论选集》,第375页
  • 22. 章太炎:《致留日满洲学生书》,《章太炎政论选集》第519—520页。
  • 23. 《章太炎之消弭党见》天津《大公报》1911年12月12日。
  • 24. 嶂太炎:《中华民国联合会第一次大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第532页
  • 25. 章太炎:《大共和日报发刊辞》,《章太炎政论选集》苐537页。
  • 26. 章太炎:《中华民国联合会第一次大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第533页
  • 27. 章太炎:《致袁世凯论治术书》,《章太炎政论选集》第584页。
  • 28. 章太炎:《上大总统书》《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12页
  • 30. 章太炎:《内阁进退论》,《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06页。
  • 32. 章太炎:《致伯中书四》《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55页
  • 33. 章太炎:《致伯中书九》,《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66页。
  • 34. 章太炎:《致伯中书十三》《嶂太炎政论选集》,第675页
  • 35. 章太炎:1913年8月26日《家书》。
  • 37. 章太炎:1914年5月23日《家书》
  • 38. 1916年7月3日章太炎在浙江国会议员欢迎会上讲话,《中华新報》1916年7月4日
  • 41. 《章太炎政论选集》第744—745页。
  • 43. 《太炎先生自定年谱》“中华民国十年五十四岁”。
  • 44. 章太炎:1923年1月21日《致李根源书》
  • 45. 《章呔炎政论选集》,第812—813页
  • 46. 章太炎:《生日自述》,《章太炎政论选集》第820页。
  • 47. 章太炎:《与马相伯、沈恩孚联合宣言》《章太炎政論选集》,第834页
  • 48. 浙江图书馆:《追悼章太炎先生特刊》。
  • 49. 章太炎:《与马相伯、沈恩孚联合宣言》《章太炎政论选集》,第835页
  • 陈旭麓.章太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217
  • 51. 章太炎:《答学究》《章太炎政论选集》,第82页
  • 52. 章太炎:《藩镇论》,《章太炎政论选集》第102页。
  • .辛亥革命网[引用日期]
  • 54. .羊城晚报[引用日期]
  • 56. .城乡导报[引用日期]
  • 57. .山西新闻网[引用日期]
  • .余杭图书馆[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章炳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