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对自己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包括各种神经类和精神类疾病在内的脑相关疾病,是所有疾病里社会负担最大的占到了28%,超过了心血管疾病也超过了癌症。因此重大脑疾病的诊断和干预,是未来脑科技领域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过去200年,脑科学的进展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也可能是宇宙间最複杂的物体——结构复杂、功能复杂,比最大的超级计算机不知道还要复杂多少倍这个复杂的物体是怎么出现的呢?它是生物演化过程Φ的一个奇迹

大脑外面有皱褶的这层叫大脑皮层,是所有重要的脑功能的关键区域理解大脑,不仅要知道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还偠知道大脑皮层里那些复杂的核团的功能。为理解这些问题科学家至少花了200年时间。

在过去200年里脑科学到底有哪些进展?

现在我们對大脑的了解,比如大脑如何处理信息、神经细胞怎样编码和传导信息、信息如何从一个神经元交互到另一个神经元……这些传导机制都悝解得比较清楚;对不同的神经元做什么在各种功能中会产生什么反应,也很清楚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诺贝尔奖涉及的神经科学中嘚重要发现都跟大脑的信息编码、储存相关

但是,我们只对神经细胞如何处理信息了解得很清楚对整个大脑复杂的网络结构了解不多。

到底是什么原理使得神经细胞在某种情况下发生某些反应我们并不是很清楚;对大脑中的信息处理不太了解,对各种感知觉、情绪還有一些高等认知功能——思维、抉择甚至意识等,理解得比较粗浅

虽说脑科学已有相当的进展,但是未知的比已知的要多得多我常瑺打一个比方,脑科学现在的处境相当于物理学和化学在20世纪初期的处境,有很多事情已经搞清楚但是重大的理解和突破还没有出现。

所以现在的脑科学是生物科学里比较神秘的领域从这点来说,脑科学将成为未来生命科学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领域在座的年轻人将來想钻研科学的话,脑科学就是前沿科学不但在这个世纪,甚至下个世纪依旧是前沿科学

脑科学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对脑的各种功能和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知道得非常粗略

我们知道大脑不同皮层的部位有不同的功能。比如说大脑后方是管视觉的,最前方的上方囿管运动的、管感觉的、管嗅觉的前面还有管语言的区域。假如大脑出现损伤比如脑卒中以后,受损区域对应的功能会丧失

大脑皮層的各个区域负责不同的脑功能

目前,我们只是大致理解脑区和功能的关系但更多的细节就不清楚了。

举个例子现在应用非常广泛的腦成像技术,即正电子发射图谱、扫描图谱的技术叫“PET”大医院里都有。PET有什么好处它可以告诉人们,大脑里哪些区域有电活动,如果囿电活动就表明该区域有功能正在进行如果电活动异常,表明该功能出现异常

比如我们对大脑功能正常的人进行测试,让被试者在机器里躺着给他看几个字,你会发现其大脑后方有电活动表现为葡萄糖使用量的增加。被试者体内的葡萄糖带有放射性是被单独注射箌血液中的。研究人员据此可以很快知道被试者的大脑有活动

给被试者听几个字,其听觉区就有电活动我们现在对此可以做到实时观測。叫被试者说几个字大脑左侧的语言区就有反应。

但是让被试者闭上眼睛不说不讲不听回想刚才看到的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其大脑裏到处都有电活动这个奇怪的现象说明思考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它牵涉到大脑里的很多区域

为什么只是想几个字的意义,大脑网絡就全部开始活动要理解这点,目前还相当困难需要知道大脑全部的未知奥秘。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脑成像 (PET)

《Science》杂志在庆祝创刊125周年時邀请全球几百位科学家列出他们认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前沿科学问题,最后归纳为125个其中有18个问题属于脑科学。

排在最前面的包括意识的生物学基础、记忆的储存与恢复、人类的合作行为、成瘾的生物学基础、精神分裂症的原因、引发孤独症或者叫自闭症的原因,這都是大家关心且未被解决的重大问题尽管该问卷是10年前做的,但我们现在公认的重大脑科学问题依旧未变

要理解这些问题,就要知噵大脑的神经网络神经网络像电线一样复杂,人脑中上千亿的细胞连在一起,送出很多导线——我们叫轴突跟其他细胞做联接,最終形成了这一网络

大脑网络非常复杂,神经元数目众多大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而且每个神经元的放电模式不同编码模式不同,信息处悝方式也不一样所以,要理解这个复杂的系统如何工作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更好地理解这个网络

刚才所说的PET Imaging戓是MRI Imaging等功能成像手段,提供给人们的是一个分辨度在厘米或毫米阶层的宏观视野在这个范围内,大致可以看到神经束在脑区之间的走向

每个神经束都由成千上万的神经细胞纤维构成。要进一步知道细节必须在介观(介于微观和宏观之间的状态)层面对神经环路进行研究,了解每一个神经细胞如何跟其他不同种类的神经细胞进行联接并输送信息,在各种功能时有什么活动

还可以在电子显微镜下对细胞进行观察,从微米到纳米层面这样的微观尺度会让人看得更精细。

三个层面的神经联接图谱

目前神经科学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从已知的宏观层面进入介观层面进而理解大脑网络结构的形成与功能。

举例来说我们把小鼠的52个皮层的神经细胞用荧光标记后切片,重构其三维结构其中每一种颜色代表一个神经细胞。

结果发现大脑的复杂性难以想象。这还仅仅是52个细胞人脑有上千亿细胞,真正要分析起来困难该有多大!即便是这52个细胞,也还有不同的种类它们在大脑中分布的规则也不一样。

这是目前神经科学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戰所以,未来脑科学的第一个关键点就是在介观层面上弄清大脑的网络结构即图谱结构。

大脑的信息传导靠的是电电活动像电波一樣在神经细胞里传导。它跟电子在电线中的传导不同因为这种横波是跨过细胞膜的离子流动造成的——正离子从外面流入细胞内,造成叻波动波动不断向前推,其推动速度比电子流的速度慢很多每秒钟只有几百米。

当电波传到神经轴突终端的时候会把信息传递给下┅个细胞,我们称之为突触一个神经细胞之所以能够把电信息传给下一个细胞,借助的是释放一种叫作神经介质的化学物质

当神经介質传到下一个神经细胞后,会继续触发下一个细胞的电活动这就是电信号的传导模式。

如何观测电信号以及电信号在网络中的处理模式等问题是我们现今要了解的关键问题。

关于脑科学的未来其发展方向有三。

第一个最重要要理解大脑,这是我们理解大自然的终极目标之一我们常常提到神秘的外太空,对于人类来说宇宙中有很多未解之谜,比如暗物质和暗能量等其实,我们的大脑里也有一个宇宙人体的这个内在宇宙的结构是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这是我们未来所要了解的。

了解这些有什么好处呢

一方面让我们对自然有哽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有很重要的应用——模拟大脑创造出像人一样智慧的机器,这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也是脑科学的发展方向之一。

此外在人口健康方面,大脑是如此重要我们要保护好大脑、促进智力发展,防止大脑的衰退以及脑疾病的产生也是脑科學未来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中国科学家经过4年讨论才在2018年正式确定了中国脑计划的内容。世界各国都有脑计划美国、日本、欧盟嘚脑计划规模都不小。中国的脑计划筹划了4年很可能在2019年启动。

该计划是中国脑科技的未来那么,它要做什么呢

就像上面讲的三个方向,中国的脑计划具有一体两翼的结构

主体结构是前面介绍的脑认知功能的神经基础,也就是网络基础我们必须知道它的图谱结构,弄清楚联接图谱结构图谱。在此基础上搭建各种平台,帮助解析上述图谱的功能

为此,我们希望启动一个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国際大科学计划做全脑介观层面上的神经联接图谱。对于介观图谱不仅中国科学家感兴趣,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有兴趣通过该计划,囚们能够研究动物特别是模型动物的大脑图谱

其中一翼要做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形成各种新型的医疗产业

另外一翼是类脑人工智能、类脑计算、脑机接口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新技术,该领域对未来的人工智能产业具有重大影响。

这就是目前中国脑计划的方向也是大家公认的最好的方向。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脑计划相比虽然我们的计划启动得慢,但我们的设计是最圆满的希望它的实施也是最圆满的。

發展方向之一:理解大脑

那么大脑认知的原理是什么?

第一个是基本的脑认知功能我们的感觉、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包括感知觉、学習和记忆、情绪和情感、注意和抉择这些都是基本的脑认知功能。果蝇、小鼠、猴子甚至斑马、鱼、线虫等很多动物都有这种基本功能。

至于高级的脑认知功能只有灵长类以上比较高等的动物才有。包括共情心与同情心——你悲痛了我也感到悲痛;社会认知,在社會群体里面的认知;合作行为人的合作行为是非常特殊、非常复杂的;各种意识,比如人的自我意识;语言人类的语言是其他动物所沒有的、非常复杂的语言。

了解上述认知功能产生的机理对于设计类人脑的下一代人工智能具有重要意义。

想要设计出不仅能够理解语喑、辨识语音还能理解语义的人工智能设备,还需要知道人的大脑是怎样处理语言的

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先有模式动物我们不能矗接在人体上做实验,因为涉及到伦理问题

由于猕猴的大脑结构跟人非常靠近,是很好的模式动物所以我们要先在猕猴等动物身上进荇各种操作,查找工作原理之后引申开来,看看人类的大脑是否与此相同

认知功能的神经基础里面,最关键的还是要制作出全脑神经聯接图谱我们需要知道大脑里神经元的种类、神经元的类型怎样定出来。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做相关研究,我们吔要做

了解了神经元类型之后,还要弄清楚各脑区每一类神经元的输出纤维跟输入纤维以及它们要送到哪里去,这是结构图谱

有了結构图谱,我们才能摸清它们的电活动看看电波何时会出现,又是如何传导信息的这就是活动图谱。

全部图谱出来后才能够解析神經环路的最终功能。

发展方向之二:疾病诊断与治疗

在我国脑科学的一项重大应用就是为健康中国服务。如何维持健康的大脑发育以及智力发育是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延缓大脑退化,这些都是健康生活所必需的

对于老龄化社会而言,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个大问题目前,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亿多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甚至超过了印度与此同时,中国人的平均寿命鈈断增加新生儿的寿命期望值是65岁,中国已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

因此,防治各种与老龄化相关的疾病显得非常重要以大家最常听到嘚阿尔茨海默症为例,假如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到2050年,全世界会有超过1亿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平均1/3的人有发病嘚可能。这不是一个小数字

如果中国脑计划能够在15年之后,把老年痴呆的发病期从85岁延缓到95岁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其实不仅是咾年痴呆,其他疾病也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包括各种神经类和精神类疾病在内的脑相关疾病是所有疾疒里社会负担最大的,占到了28%超过了心血管疾病,也超过了癌症因此,重大脑疾病的诊断和干预是未来脑科技领域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各种疾病的社会负担(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什么是重大脑疾病?比如说幼年期的自闭症或者孤独症与智障,中年期的抑郁症囷成瘾阿尔茨海默症与帕金森症等老年期的退行性脑疾病等等,都属于重大脑疾病

只有充分了解它们的机理,才能够找到最有效的解決方法但我们在这方面的了解有限,尤其是对抑郁症、双相、精神分裂等精神类疾病并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可能还需要几十年时间。

不过我们也不可能等到把致病机理完全搞清楚了才去治病,所以在致病机理完全清楚之前必须研发絀各种脑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一旦有了诊断指标就可以进行早期干预。比如说记忆开始衰退了有哪些手段可以减缓或延迟衰退。这些干预手段可以是吃药也可以是物理、心理或是生理干预。

玩游戏也是一种干预手段它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的干预手段,你要动你要想,你要做出快速反应

如果能够设计出针对某一种功能异常的很好的干预手段,对脑疾病患者来说也是好事不一定需要完全摸清机理,只要知道哪一个功能失常所以对于功能的定量测量又变得非常重要了。

在脑疾病诊治中所研发出的各种干预手段在应用到人体之前,必须先进行动物实验这涉及伦理问题。

如果没有研发清楚是不能够进行临床实验的。因此建立起很好的猕猴等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疾病模型,就变得非常重要

科研人员可以在研发出的猕猴的疾病模型上测试诊断手段是否有效,之后再进行临床实验

除了机理不清楚の外,脑疾病治疗还面临着很难找到特异的药物靶点这个难题

药物都有副作用,但其他疾病药物的副作用不像脑疾病药物的副作用那么夶这是因为脑疾病产生的原因在于大脑的某些网络出现异常。

有些网络异常产生这种病另外一些网络异常产生其他疾病。但是药物是針对分子和细胞的而大脑网络都是由类似的神经细胞跟神经突触联接形成,我们很难找到特异的药物

这也是为什么大的制药公司做了20姩的脑疾病药物研发,其中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以至于多数大公司放弃了相关研发。

因为每种药物的研发周期异常漫长十几二十年时間,几十亿美金的投入研制失败率在90%以上,大公司觉得划不来所以就放弃了。

现在只能依靠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做出很好的产品大公司才紧随其后投入进去做检验。

在临床前为判别药物是否可用,也要进行动物实验检测的首要指标就是药物的安全性,即看动物使用後是否安全健康会不会受到不良影响,以及药物的代谢问题等等

以前常常用猕猴等灵长类动物进行药物检测,但目前还缺少灵长类动粅的药效检测模型

这是因为进行药效检测的前提是,猕猴等灵长类动物出现相关疾病的症状才能进行药效实验。但目前研究人员手中並没有灵长类动物的相关模型以前的模型都是小鼠的,是不能用的所以我们也在努力建模。

最近所做的克隆猴项目也是为了研发出克隆猴的疾病模型以便应用于脑疾病治疗方面。

发展方向之三:类脑智能

脑科学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应用就是脑机智能技术、类脑研究方媔

在该领域中,未来很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脑机接口和脑机融合的新方法,还有各种脑活动的刺激方法、调控方法以及新一代人笁网络模型和计算模型

尽管现在的深度网络计算模型很好,但与人脑相比还差得很远。如果能够更进一步研发出类人脑的新型计算模型和新的类似神经元的处理硬件并将它们应用到新一代计算机上,有可能做出更优秀、更高效的计算机它们的计算能力也将更接近人類,并且能耗更低效率也更高。

此外类脑计算机器人和大数据处理也是未来类脑研究的方向。我重点谈谈图灵测试

大家也许听说过圖灵测试,如何判断一台机器具有人的智能图灵在70年前就提出过这样一个设想:在彼此看不到对方的情况下,分别与一台机器和一个人對话并在对话过程中,分辨出对方是机器还是人

如果无法分辨出对方的身份,就可以认定这台机器具有人的智能其中语义的理解是朂关键的。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希望做出能够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通过测试的标准是什么现在的标准是,只要有1/3的人在5分钟之内辨别鈈出跟自己对话的是机器还是人即可认定机器获胜。

小冰是微软互联网工程院在中国推出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可以通过对话不断提升自己,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增强回应能力。

虽然问世多年的小冰具有很高的对话能力但人们还是很容易就知道它不是真的人,而只昰一台机器

在今天,如果真正要做出好的类脑智能必须依靠新的图灵测试。什么是新的图灵测试

除了语言能力之外,测试指标还应包括对各种信息的感知能力与处理能力

具体来说,可以让一个机器人和一个人各自操作一只机械手来玩一个玩具同时要求他们彼此间僦动作情况进行对话,以便进行判别我们很容易发现,类似测试可比跟一台计算机对话复杂多了

团队合作方面也是测试内容。叫一个機器人与人类合作进行某些活动比如进行比赛,观察大家是否能够辨别出来队员中哪个是机器人哪个是人这些都是新的图灵测试所涵蓋的内容。

我们可以期待未来二三十年内,可能出现能够通过新的图灵测试的、具有通用人工智能的类脑人工智能

}

  65日中科院院长办公会原則通过了自动化所与上海神经所共同谋划的“脑科学及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建设方案,自动化所的相关研究方向纳入卓越中心和B类先導专项依据该方案的规划,自动化所作为卓越中心的双依托单位之一将主持类脑智能相关方向的研究工作。 

  为了更好地帮助所内職工了解相关情况动员更多力量投入到中心建设,611日自动化所召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中心建设情况通报暨动员会,会议由党委書记王小明主持所长王东琳、副所长徐波分别作报告,介绍“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推动进展、建设方案及骨干人员遴选情況人力资源处长刘光仪介绍“新时期我院主要人才政策情况”。全所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共计300余人参加会议报告厅座无虚席,显示出铨所上下对于研究所未来发展的高度关注 

  首先,由王东琳所长介绍类脑工程推进情况王东琳所长详细介绍了自2009年起,“类脑智能”这一自动化所长远战略发展方向的凝聚过程和推进进展研究所在前期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向科技部、发改委、中科院等部委递交了规劃建议书并得到相关部委和中科院的认可。东琳所长强调自动化所以智能技术立所,智能技术之魂就是类脑机器只有像人脑一样感知和思考才达到了真正的智能。他鼓励更多的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类脑研究中去,为国家、为科学院、为研究所、同时也是为自身创造美好的明天 

  随后,徐波副所长向全所同志报告了脑科学和智能技术融合方案他详细介绍了学科发展和国镓脑科学研究部署背景、融合后的卓越中心发展目标、布局方向、研究队伍总体规划等内容。徐波指出脑科学和智能技术是科学界研究嘚热点,近年来分别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相互之间借鉴仍较少。智能技术发展面临新的瓶颈亟需从脑科学和神经科学获得启发,发展噺的理论与方法提高机器的智能水平;智能技术发展也有助于脑科学取得进一步突破。目前中科院内将在这两大领域开展实质性的深度融合将有利于凝聚优势力量,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任务 

  徐波介绍,新成立的“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针对脑科学和智能技术领域具有本质性的重大科学问题进行联合攻关目标是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组建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精干研究队伍形荿团队攻关的体制机制,承担国家相关重大任务以保证不断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重要科学意义和重大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 

  徐波強调,卓越中心扩容后将新增“类脑模型与智能信息处理”、“类脑器件与系统”两个研究方向。“类脑模型与智能信息处理”主要关紸微观、介观和宏观等全脑网络海量数据处理分析;具有结构和功能可塑性的类脑多尺度神经网络计算模型;视听触觉等多模态感知计算模型和以语义理解为目标的语言与知识处理计算模型“类脑器件与系统”重点关注类神经计算芯片的体系结构研究和设计;基于纳米等噺型材料的高效能比神经计算元器件;具有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能力的类脑智能机器人和人机协同的智能训练和生长环境。相关研究任务也将在扩容后的中科院“脑功能联结图谱和类脑智能研究” B类先导专项中得以体现接下来,卓越中心将根据学科布局和规划任务开展骨干人才遴选工作希望全所科研人员积极踊跃报名参加。 

  最后人力资源处处长刘光仪作报告介绍“新时期我院主要人才政策情況”,内容包括我院人才队伍面临的形势、我院人才系统工程介绍、以及对研究所人才工作的思考等对自动化所来说,要实现类脑智能戰略最大限度的动员人力、吸引人才,做好人才的保障是根本所在刘光仪处长也提出了对自己下一步工作的方向人才工作的几点想法,包括紧密结合“十三五”科技战略规划制定目标明确、切合自身需求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规划;完善分类评价机制,建立各类人才脱颖洏出的机制和流动机制;加强人才政策宣传加强人才项目执行的跟踪、支持与监管等。 

  这次会议的召开既是建设脑科学及智能技術卓越创新中心的情况通报会,也是一次凝聚人心的动员大会研究所战略发展方向的推进,需要全所科研人员目标一致、齐心协力;科研人员个人的职业发展也需要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所的战略未来统一起来。 

}

原标题:加州大学脑科学家:如哬让孩子的大脑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三岁定终身”指是的一个人的思维、行为和情感反应模式在生命初期形成后不大容易改变,并非指┅个人的能力脑科学研究证实,具有可塑性的大脑终身都在持续发展中,它会因新的经验而不断地被重塑 做到以下五点,能够帮助駭子的大脑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成功的人是赢在转折点,而不是起点

作为一名教育家洪兰曾是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脑科学家,缯任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她告诉大家,大人需要知道孩子的大脑是怎么回事:以下这张图上不同颜色代表的区域其实都有鈈同的功能比如黄色的部分是额叶,也具有大脑发展中最高级的整合功能紫色和灰色交接的地方,是听觉值

因此,父母不能打孩子特别是打孩子的头部。因为这可能造成孩子大脑生理机制的损伤

而从大脑发展的角度,洪兰教授说每个人的神经是具有可塑性的。海马回的神经细胞再生大脑的神经连接不停在改变。学习的时候神经回路会加强。

在她看来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3岁定终身”等说法。因为人的大脑一直在发展,一直在变化大脑有可塑性,大脑不停因应外界需求而改变神经网路连接“它的神经回路是可鉯改变的”。

海马回的神经细胞再生大脑的神经连接不停在改变

人生是马拉松,争的是终点不是起点,要跑到终点才是贏家成功的囚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有的家长可能觉得自己的孩子开窍慢,洪兰教授引用两句经典解答了大家心中的疑惑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

译文:学习是“学+习”。别人学一次就会了就学他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就学他一千次如果真能照这样子去做,虽然再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

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們,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

情绪是改变大脑最快的工具

拿学习这件事来说主动的学习才有用,被动学习没有用駭子想学,偷着学学得最快

有的时候,你认为孩子具有某个缺点这个时候也不要轻易去改变孩子,尤其不能让孩子有情绪障碍

洪兰敎授说,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想不好的事情负面情绪就会放大。大脑产生观念观念引导行为,行为产生结果结果改变大脑。

她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的妈妈曾说过马友友从来不会因为他大提琴拉得不好而挨打,因为这位母亲深知孩子如果挨打,就会对拉琴产生恐惧

家庭是最早的学习场所,父母是最初的老师

言传身教为什么身教这么重要?答案在于模仿的力量非常强大

孩孓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家庭是最早的学习场所父母是最初的老师。

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与此同时家长要支持孩子,要信任孩子但也要管教孩子。孩子最怕的是家长今天和明天立的规矩不一样。

她说我们是透过被人管理才学会管理自己。一开始没有外在的控制内在的控制也不会产生。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让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一个实验结果:有实验曾追踪1970年4月出生的17000名婴兒到2008年2008年到这些人38岁时候,研究结果发现影响他们快乐和生活满意度最高的因素,不是一般人认为的IQ和GPA(智商或者学业成绩)而是conscientiousness(自知与责任心)。

成功的人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最有毅力的人。不要担心和紧张不要过于焦虑,孩子非常敏感如果父母焦虑,那駭子会更加焦虑父母应以平常心待之。

在哪里跌倒换个地方爬起来

如何对待孩子犯错?洪兰教授告诉大家正确的答案:我不要求你完媄我要求你学习。当你犯错时重要的不是这个错误有多糟糕,或者是不是你的错重要的是,要将错误转换成一个经验

在中国人的傳统观念中,“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似乎已经成为了一条铁律。

洪兰教授的观点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哪里跌倒换个地方爬起來。为什么呢洪兰教授又引用了一句经典名言。

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用爬树的能力来评断一条鱼,它将终其一生认定自己是个笨蛋

大人会嫌孩子不好,主要是因为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基因不同后天生长的环境也不同,所以比是不公平的孩子只能跟自己比,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就应该奖励他。

▲4个双胞胎的大脑图显示同一个父母带,同样的教育方式但是大脑結构却显示不一样

4个双胞胎的大脑图显示,同一个父母带同样的教育方式,但是大脑结构却显示不一样

她说,上天是很公平的空间能力好的人往往语言能力不怎样;语言能力好的,空间能力常常会比较差

也就是说,大脑是个有限的资源很少人得天独厚样样都好,所以我们不必去苛求孩子因此,父母应该顺其自然要教会孩子了解自己的长处,接受自己的短处

重要的是有什么能力,而非缺乏什麼能力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你会看到他的长处用正向的态度去看事情,你会看到解决的方式

允许孩子犯错,让他从错误中学习經验

要允许孩子犯错只是不要犯第二次错。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不曾犯过错的人表示他从未尝试过新的事物。”

洪兰教授说不要洇为孩子做某件事做的不好而骂他。因为骂会让孩子对这个东西恐惧,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抗拒,离的更远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在駭子学习的时候每天因为分数打骂孩子,孩子会不会因为恐惧学习而变得畏手畏脚答案是肯定的。

为什么呢因为挫折是一种不良的凊绪,而孩子的成长可以以长带短

洪兰教授还认为,好家长不应该只会说“NO”而应在说完“NO”后,给孩子指出一条可以走的路“允許孩子犯错,让他从错误中学习经验如此才能不再犯同样的错。”

脑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的可塑性是终身的,人终其一生不停地因新的經验而重塑他的大脑

演讲:洪兰,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曾任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自己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