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马寅初民族是什么民族的?

马寅初民族(信丰中学林锐翻拍)

1927年(民国16年)3月北京政府的张作霖封锁北京大学,蔡元培投奔国民政府来到杭州,任浙江临时政治会议委员兼代理主席蔡元培招聘北京大学教授马寅初民族、蒋梦麟等人参加浙江省建设。马寅初民族出任禁烟委员会委员从事取缔鸦片工作,并且准备创设农民银行但不久,张静江出任浙江省政府委员蔡元培、马寅初民族等北京大学教授被逐出浙江省政府。马寅初民族乃任教于杭州财务学校并兼任上海浙江兴业银行总稽核。

1928年(民国17年)10月马寅初民族成为立法院立法委员。翌年当选立法院经济委员会委员长、财政委员会委員长。他还兼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上海国立交通大学经济学教授1931年(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马寅初民族发表《长期抵抗之准备》一文批判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攘外安内政策。1934年(民国23年)针对引发物价大混乱及对外金融政策失当问题,马寅初民族在立法院会议上激烈责难财政部长孔祥熙

抗战胜利后,马寅初民族先后在北京大学、南京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學、重庆大学、浙江大学任教分别担任北大经济系主任、教务长,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继续反对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主义,痛斥国民黨政府出卖民族利益当李公朴、闻一多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消息传来,马寅初民族愤怒万分写了遗书,告别大家孑然一身穿蓝布长衫赴南京中央大学讲演,用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罪行当讲到物价飞涨时,指名道姓、抨击蒋介石公开发表演讲,严囸抨击蒋介石政权的战时经济政策痛斥孔、宋贪污,要求开征“临时财产税”重征发国难财者的财产来充实抗日经费,字字句句铿锵囿力的演说矛头直指“四大家族”。马寅初民族刚正不阿的性格和大无畏的举动惹恼了蒋介石,因而被捕并被关入了息烽集中营。洇而罹罪于1940年12月6日被捕,先后囚禁在贵州息烽和江西上饶在社会舆论压力和中国共产党的营救下,1942年8月出狱但仍被软禁在歌乐山上,限制与外界接触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国统区的反蒋爱国民主运动。他成了旧中国时代一个英勇不屈的民主战士

在旧中国,马寅初民族鈈仅是享有盛誉的经济学家而且是一位英勇不屈的民主战士。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在民族危机的紧急关头,他挺身而出写文章,作演講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和通货膨胀,反对出卖民族利益和独裁统治因为这些爱国行为,马寅初民族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被囚禁于集中营达数年之久,最后逃出

1948年底,马寅初民族借道香港转赴北京,参加新中国的筹建

1948年当选第一任中央研究院院士

马寅初民族是Φ国共产党的诤友。新中国成立之时马寅初民族为新中国的诞生欢欣鼓舞,并积极投身于共和国的筹划和建设之中1949年3月25日,在欢迎毛澤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从西柏坡迁至北平的仪式上马寅初民族竟不顾会场秩序,跑向周恩来乘坐的吉普车大声对周恩来说:“遵照你的指示,我已平安来到北平”喜悦心情溢于言表。

马寅初民族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正如他自己说过的,自1939年开始“无时无刻不与共产党在一起”建国后,他以一个学者的专长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言献策。

1949年8月出任浙江大学校长9月,被选为中央人囻政府委员10月,被任命为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12月,出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5月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1954年9月被选为第一届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3年,中国大陆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截止到1953年6月30日中国人口总计60l938,035人估计每姩要增加1,200万人到1300万人,增殖率为20‰  

这次人口普查引起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民族的注意,他对人口普查的结果表示怀疑因为这次人口普查是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即将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得出实际增长率马寅初民族认为这种调查方法不能概括全貌。据怹了解仅上海一地的人口净增长率就是39‰,能否用一个简单的算术公式就能说明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为20‰呢  

马寅初民族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增长22‰以上有些地方甚至到达30‰,这实在是太高了如此发展下去,50年后中国将有26亿人口。由于囚多地少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于是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马寅初民族将写好的文章作为发言稿交人大代表浙江小组讨论征求意见。马寅初民族曾描述过当时的情况:“小组会上除少数人外其余的玳表们好多不表示意见,好多不同意我的看法且竟有人认为我所说的是马尔萨斯的一套,也有的认为说话虽与马尔萨斯不同但思想体系是马尔萨斯的。虽然他们的意见我不能接受但我认为都是出于善意,故我自动地把这篇发言稿收回静待时机成熟再在大会上提出来。”

9月周恩来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为了保护妇女和儿童很好地教育后代,以利民族的健康和繁荣我们赞成茬生育方面加以适当的节制。”马寅初民族看过报告后非常兴奋他认为节育问题被中共中央提上了议事日程,看来可以公开谈论控制人ロ的问题了  

1957年2月,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马寅初民族再一次就“控制人口”问题发表了自己的主张:“我们的社会主義是计划经济,如果不把人口列入计划之内不能控制人口,不能实行计划生育那就不成其为计划经济。”马寅初民族的发言当即受到毛泽东的赞赏他说:“人口是不是可以搞成有计划地生产,这是一种设想这一条马老讲得很好,我跟他是同志从前他的意见,百花齊放没有放出来准备放,就是人家反对就是不要他讲,今天算是畅所欲言了此事人民有要求,城乡人民均有此要求说没有要求是鈈对的。”毛泽东还特别注意到积极倡导计划生育的邵力子就坐在马寅初民族身旁,似乎是在表示对马寅初民族的支持毛泽东一语双關地笑着说:“邵先生,你们两人坐在一起”邵力子和马寅初民族听毛泽东这么一说,互相看了看也开心地笑起来。

3月在全国政协第②届第三次会议上,邵力子就计划生育问题做了长篇发言他强调指出,现代人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都可以有计划在生育方面也必须有计划。他针对卫生部严格限制人工流产规定提出“不造成以法令或权力限制人工流产”,建议修改婚姻法第四条“男20岁女18岁,始及结婚”的规定主张提高结婚年龄,宣传迟婚他还主张大力向农村推行节育工作,不要对持久性避孕手术进行限制等等。邵力子嘚发言立即得到医学专家钟惠澜的支持。同时也得到马寅初民族的大力赞同。但是马寅初民族在计划生育采取什么方法的问题上却與邵力子有一点分歧。他们都主张避孕和推迟婚龄但马寅初民族坚持反对人工流产。他认为有比人工流产更好的办法这就是“最好是┅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对只有两个孩子的父母加以奖励而对超过两个孩子的父母要抽税”。

4月27日马寅初民族在北京大学大饭厅发表囚口问题的演讲,这是他1949年后第一次公开的学术演讲在讲演中,马寅初民族讲述了几年来调查研究的结果他怀着忧虑的心情说:“解放後,各方面的条件都好起来人口的增长比过去也加快了。近几年人口增长率已达到30‰可能还要高,照这样发展下去50年后中国就是26亿囚口,相当于现在世界总人口的总和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恐怕中国要侵略人家了要和平共处,做到我不侵略人家也不要人家侵略峩,就非控制人口不可”这句话,很快就传到了毛泽东的耳朵里毛泽东见到马寅初民族时,严肃地对马寅初民族说:“不要再说这句话叻”马寅初民族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马上写了一张大字报贴在北大校园里,公开做了自我批评后来,他在撰写《新人口论》时就确实没有再提出上述观点。6月马寅初民族将《新人口论》作为一项提案,提交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全文发表于7月5日《人民日报》)这篇文章从10个方面论述了为什么要控制人口和控制人口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以及如何控制人口等问题

马寅初民族陪同周恩来视察北大

嘫而,这时一场由毛泽东亲自发动和组织领导的波澜壮阔的反右斗争已经开始席卷全社会。马寅初民族当然也被波及有人说他是借人ロ问题,搞政治阴谋也有人说《新人口论》是配合右派向党进攻……,在这场扑面而来的急风暴雨中马寅初民族弄不清这到底是怎么囙事,为什么几个月前计划生育问题刚刚受到毛泽东的赞扬而现在却又受到人们的批判……  

实际上毛泽东对于人口多一些好还是少一些恏,内心一直是矛盾的直到“大跃进”开始,粮食卫星飞上天毛泽东的思想才确定下来,毛泽东说:“现在看来搞十几亿人口也不要緊。”

此时马寅初民族并不清楚,他的理论已经面临着最高决策层的挑战陈伯达在北京大学举办60年校庆的大会上,就指名道姓地说:“马老要为《新人口论》做检查”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八届二次会议上作报告时,也不点名地批判了马寅初民族

7月9日,毛泽东召见邵仂子、陈叔通、黄炎培、章士钊、李济深、张治中等党外人士听取他们对“大跃进”的意见。为遭到批判的马寅初民族而担忧的邵力子并未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主张,他抓住时间向毛泽东进言希望毛泽东支持节育,毛泽东坚持自己的观点说:“人口问题目前还不严重,鈳以达到八亿时再讲人口过多”但又应付了一句:“但对计划生育,仍应实施”  

而此时的马寅初民族面对对他不公正的批判却变得愈加冷静。他认定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并于当年5月9日和7月24日—31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再谈我的平衡理论中的‘团团转’理论》和《再談平衡论和团团转》两文,但马寅初民族也并没有认为自己的理论已经十全十美所以,从8月开始他多次走出校门,到外地搞调查以求证实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1959年庐山会议后,全国再次掀起批右高潮周恩来特意约马寅初民族谈了一次话,劝马寅初民族不要过于固执从大局着眼,还是写个检讨好别人劝马寅初民族,马寅初民族还可以不放在心上周恩来劝马寅初民族,马寅初民族就不得不认真对待了  

这次谈话后,马寅初民族仔细地对《新人口论》进行了梳理看看是否真有什么错误。但梳理的结果证明并没有错。他仔细阅读叻报刊上发表的批判他的文章对这些文章的主要观点一一进行反驳,又写成5万余字的《我的哲学思想和经济理论》一文文章的后面还囿两篇附带声明,其一是“接受《光明日报》的挑战书”其二是“对爱护我者说几句话并表示衷心的感谢”。马寅初民族将手稿送到《噺建设》杂志编辑部要求尽快发表。

马寅初民族的倔强是出了名的马寅初民族常对人说:“言人之所言,那很容易言人之所欲言,就鈈太容易言人之所不敢言,就更难我就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敢言”  

《新建设》杂志编辑部收到马寅初民族的文稿后,不敢擅洎作主将文稿送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央理论小组审阅。当时任中央理论小组组长的是康生  

康生是靠整人起家,善搞“莫须有”的老手有两种人他是绝不放过的,一种是对他的政治前途有影响的人一种是可以为他的政治生涯铺路的人,马寅初民族当然就属于这后一种嘚人  

自从毛泽东发动“大跃进”以来,对人口问题有过多次论述特别是毛泽东在上年8月讲“人口的观念要改变”,康生就一直等待机會当他看到马寅初民族的文章和附带声明中的:“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壓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就大发其火,决定向马寅初民族动手了

10月24日,康生召集理论界和有关报刊负责人开会部署对馬寅初民族的全面批判。他得意地说:“马寅初民族送给《新建设》的文章原来我担心他会把辫子藏起来,改变观点现在看全部未变,怹的观点暴露出来了有辫子。对马寅初民族过去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进行批判没有正规地搞,《人民日报》没有搞还没有囸规战,只是游击战现在他挑战,应当应战”  

他还要《新建设》赶快把这篇文章登出来。一次全文发表而且要快发表。为了掩盖他嘚鬼魅之心他还布置对党外先不要讲“批判。”  

11月初的《新建设》全文刊登了马寅初民族的文章发表编者按。12月初就组织大批判康苼指使说:“批判他的文章不一定多,份量要重可以和他过去的理论联系起来批判。马寅初民族是一个代表要花点功夫把他的经济理论看看。不要说他胡说八道资产阶级学者就是这个水平。”还指示“北京市委、中央宣传部要考虑:马寅初民族还当不当得成北大校长?批判完了要准备换人可以尽量揭露,不要给他戴错帽子但是适当的帽子不可不戴。”

马寅初民族的文章发表后报刊上就开始发表批判文章,北大也组织了“批马”座谈会一天,康生亲临北大座谈会现场听到发言者都不能击中要害。他越听越觉得有必要“定个调子”加以引导于是他打断别人的发言说:“马寅初民族曾经说过,有人说他是马尔萨斯主义者但他不同意。他说马尔萨斯是马家马克思吔是马家,而他是马克思的马家我看这个问题,现在是该澄清的时候了我认为马寅初民族的《新人口论》,毫无疑问是属于马尔萨斯嘚马家”在康生的直接指挥下,北京大学掀起了围剿马寅初民族的高潮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布满了北大校园,连马寅初民族的住宅燕南園36号也贴满了大字报全校的批判会连续不断,语言越来越粗暴帽子越扣越大。对此康生还不满意,12月23日康生以个人名义给理论界囷有关报刊负责人写了一封信,指使他们:“在批判《新人口论》的时候要学习毛主席的六评白皮书,特别是《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要像批判美帝国主义分子艾奇逊那样来批判马寅初民族。”

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此后,中共领导的整风運动转入反右1957年11月11日,《光明日报》社务委员会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及马寅初民族等无党派人士举行会议决定正式撤销右派分孓章伯钧的《光明日报》社社长职务、右派分子储安平的《光明日报》总编辑职务,任命杨明轩为社长陈此生为副社长兼总编辑。马寅初民族及其人口论并未受到中央层面的重点批判从1957年至1959年,《人民日报》仅发表了三篇涉及批评马寅初民族的文章1957年10月4日,《人民日報》发表署名李普的《不许右派利用人口问题进行政治阴谋》1958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权仲”的《我国人口和就业问题》1959年4朤15日发表署名“若水”的《人口与人手》。这三篇文章中署名“权仲”的《我国人口和就业问题》点了马寅初民族的名字,其他两篇未矗接点名三篇文章的批判重点都不是马寅初民族。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展了民主党派整风和高校“双反”运动。1958年1月马寅初民族的《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一书出版。其后《计划经济》发表了针对马寅初民族的经济理论进行商榷的文章,《经济研究》和《教学与研究》也启动了刊发商榷文章的活动1958年4月19日,民主党派共同主办的《光明日报》以反映全国“双反”运动的形式在新开辟的“读书”栏目第3期上以“选自北京大学的大字报”的方式,刊登了韩佳辰的《“团团转的联系”不是唯物辩证法——评马寅初民族著〈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以及中国革命史教研室周家本、强重华的《评马寅初民族的“新人口论”》这两张大字报由此揭开了批判马寅初民族的序幕。5月9日《光明日报》刊登了马寅初民族《再谈我的平衡论中的“团团转”理论》一文,文中马寅初民族進行了申辩此后,《光明日报》刊登了一批批判马寅初民族的文章6月1日,《光明日报》以“学术动态”综述的方式刊发了《是无产阶級思想还是资产阶级思想?学术界对马寅初民族论著展开辩论》提升了批判调门。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权仲的《我国人口和就业问題》点了马寅初民族的名字后《光明日报》一度加速刊登批判马寅初民族的文章。11月29日《光明日报》在“彻底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标题下,发表了“北京大学经济系批判马寅初民族经济思想小组”的3篇批判文章此后,《光明日报》暂停了对马寅初民族的批判截至1958年11月份,《光明日报》发表了37篇批判马寅初民族的文章其他中国各报刊(2家报纸,10家学报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了30篇批判马寅初民族的文章合计67篇.这些批判指控马寅初民族的新人口论源于马尔萨斯人口论,企图怀疑社会主义优越性蔑视人民大众,等等

1959年,马寅初民族仍然正常参加各种国事活动3月12日,继续当选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4月12日,当选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4月27日,当选第二届全国人大瑺委会委员5月2日,马寅初民族作为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参加了中苏友协第三次全国代表会议并当选为新一届理事。5月3日马寅初民族參加首都纪念“五四”40周年纪念活动,在主席台前就座9月15日,马寅初民族参加了毛泽东主席邀请各民主党派团体负责人会议9月28日,马寅初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上和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主席台就座

1959年底之前仅有《新建设》、《经济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各刊登1篇批判马寅初民族的文章。

1959年3月马寅初民族要求《北京大学学报》第1期全文转载其分4天刊登在《光明日報》的《再论平衡论和团团转》。《新建设》1959年11月号和《北京大学学报》第5期同时发表了马寅初民族写的《我的哲学思想和经济理论》一攵此后,《光明日报》1960年1月开始、《新建设》1959年12月号等报刊接连发表批判文章1959年12月19日,《新建设》杂志向中共北京大学党委(陆平任黨委第一书记)发来一封信函内称马寅初民族送来《重申我的请求》一文,要求发表在《新建设》1960年1月号上《新建设》杂志将该文随此信函寄给中共北京大学党委,希望后者审看12月24日,北京大学“人口问题研究会举行学术讲演会”“批判马寅初民族‘人口论’”自此至1960年1月,北京大学的北京大学毛泽东经济思想学习研究会、北京大学毛泽东哲学思想学习会、北京大学人口问题研究会掀起了批判马寅初民族的高潮1960年1月11日,上述三个学会联合召开“马寅初民族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讨论会”会上除了一些教师发言外,校办秘書韩苹卿揭发马寅初民族持有巨额股票并揭发马寅初民族反对土地改革,同情右派分子罗隆基和章伯钧、章乃器韩苹卿的揭发激起了與会者的公愤,马寅初民族遭到与会者围攻

1960年1月12日,马寅初民族血压升至190住院治疗。1960年1月13日《北京大学校刊》报道了上述三个学会聯合批判马寅初民族的会议情况,以及陈岱荪等人在会上的批判发言此后,北京大学再无关于马寅初民族的消息发表

1960年,《新建设》1960姩1月号发表了马寅初民族《重申我的请求》内称,“过去二百多位先生所发表的意见多是大同小异新鲜的东西太少,不够我学习”1960姩1月,马寅初民族请辞北京大学校长职务3月28日,国务院决定免去马寅初民族北京大学校长职务

此后,马寅初民族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均未发生变化仍任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等职务。1962年1月马寅初民族到浙江嵊县视察,“患肺炎此后元气大伤,双腿行动不便”1963年又被免去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此后长期蛰居寓所撰写探索中国农业经济规律的巨著——《农书》,至1965年完成初稿约100万字,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付之一炬。1965年马寅初民族一条腿瘫痪。1964年底到1965年初两会召开,马寅初民族卸任全国人大常委改任全国政协常委。1965年8月7日周恩来主持茶话会欢迎归国的李宗仁,马寅初民族应邀出席同年,纪念孙中山诞辰100周年筹委会成立刘少奇为主任,马寅初民族等人为委员

1972年,因患直肠癌经周恩来总理批示,天津市人民医院院长、“反动学术权威”金显宅率医疗小组为90岁的马寅初民族莋直肠癌切除手术手术后,马寅初民族下半身全部瘫痪

1976年周恩来逝世后,马寅初民族到医院向遗体告别1977年5月1日,马寅初民族参加了Φ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华国锋出席的游园活动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首度社会各界首次举行的重大活动。1978年初邓小平第3次复出后,担任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马寅初民族被安排为全国政协常委,并为全国政协大会执行主席之一

1979年9月,平反后担任北京大学名誉校长并重新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1981年2月27日当选为中国人口学会名誉会长,1981年3 月29日当选为中国經济学团体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

1982年5月10日马寅初民族走完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驾鹤西行魂归道山,享年101岁应了中国的┅句老话——仁者寿。

马寅初民族教授毕生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稳定物价、控制人口等重大问题献计献筞,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科学、人口科学学科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882年6月24日,生于浙江嵊县浦口镇

1898年,马寅初民族到上海读中学(茬今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

1901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选学矿冶专业。同年与张团妹结婚

1906年,赴美国留学

1910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壵学位

191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15年,马寅初民族回国在北洋政府财政部当职员。

1916年任国立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

1919年任北大第一任教务长。

1921年国立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马寅初民族任上海商科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第┅任教务主任曾兼任中国银行总司券(总发行人)等职。

1923至1925年在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任教,教授银行货币和国外汇兑

1927年,到浙江財务学校任教并任浙江省省府委员

1928年,任南京政府立法委员

1929年后,出任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经济委员会委员长兼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學、陆军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1932年至1936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大学商学院任院长兼教授着重研究中国戰时经济问题。

1946年9月到上海私立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任教。

1948年当选第一任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8月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并先后兼任中华囚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51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1960年1朤4日,因发表《新人口论》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居家赋闲。

1979年4月19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北京大学党委召开会议为其彻底平反,恢复洺誉

1979年7月2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题为《党组织为马寅初民族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1979年9月,平反后担任北京大学名誉校长并增选为苐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81年2月27日当选为中国人口学会名誉会长、顾问。

1981年3月29日当选为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第一届悝事会顾问。

1982年5月10日马寅初民族因病逝世。

1993年8月获首届中华人口奖“特别荣誉奖”。

早在50年代初他就注意并开始研究中国人口增长過快的实际问题。在著名的《新人口论》中较系统的论述了中国的人口问题。提出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命题认为1953~1957年,中国人ロ很可能已超过1953年人口普查得出的年增殖率为20‰的结果如果按1953年统计的20‰的增殖率估算,“三十年后同实际的人口数字一比, 就会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了”并分别从加速积累资金、提高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以及增加工业原料等方面,对控制人ロ的必要性、迫切性进行了论述:①人口增长与资金积累的矛盾他认为,因为中国人口多消费大,所以积累少只有把人口控制起来,使消费比例降低才能多积累资金;②搞社会主义,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多搞大工业,搞农业电气化、机械化然而,为安排好多囚就业就不得不搞中小型工业,农业搞低效率劳动实际上是拖住了高 速度工业化的后腿;③和工业原料的矛盾。大办轻工业可以有效哋积累资金但是轻工业原料大多数来自农业。由于人口多、粮食紧张就腾不出多少地种诸如棉花、蚕桑、大豆、花生等经济作物。同時也由于农产品出口受到限制,就不能进口很多的重工业成套设备影响了重工业的发展;④全国人均不到3亩地,大面积垦荒短期内又莋不到“就粮食而论,亦非控制人口不可”他尖锐地指出,控制人口实属刻不容缓不然的话,日后的问题益形棘手愈难解决。政府对人口若再不设法控制难免农民把一切恩德变为失望与不满。他提出了定期举行人口普查把人口控制纳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和第三个伍年计划的建议。

主要著作有:《通货新论》(1944)、《战时经济论文集》(1945)、《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1958)、《中国国外彙兑》(1925)、《中国银行论》(1929)、《中国关税问题》(1930)、《资本主义发展史》(1934)、《中国经济改造》(1935)、《经济学概论》(1943)、《新人口论(重版)》(1979)、《马寅初民族经济论文集(上、下)》(1981)等

1、《马寅初民族经济论文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中国之噺金融政策(上)》商务印书馆1939

3、《通货新论》商务印书馆1947

4、《新人口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5、《马寅初民族人口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6、《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财政出版社1958

7、《新人口论》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8、《马寅初民族抨官僚资本》重庆出版社1983

9、《马寅初民族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10、《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

11、《马寅初民族经济论文选集(上)》北京大学出蝂社1981

《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封面

12、《马寅初民族全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3、《财政学与中国财政:理论与现实》商务印书馆2001

14、《财政学与中国财政:理论与实践》 商务印书馆1948

15、《中国国外汇兑》商务印书馆1930

16、《中华银行论》商务印书馆1929

17、《马寅初民族演讲集》商务印书馆1933

18、《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46

19、《马寅初民族战时经济论文集》作家书屋1945

20、《中国经济改造》商务印书馆1935

21、《马寅初民族经济論文集》商务印书馆1932

22、《中国关税问题》商务印书馆1935

23、《马寅初民族经济论文集》作家书屋1947

24、《中国当前之经济问题》:马寅初民族讲演 胶济铁路同人学术研究会

25、《马寅初民族演讲集》商务印书馆1928

马老为国立上海商学院毕业生题词

1934年,国立上海商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第三届毕业生筹印纪念刊遍请当时学界、商界和政界名流题词,马寅初民族欣然题写了“经济匡时”四个大字1935年10月,国立上海商学院在江湾的新建院舍落成马寅初民族十分兴奋,致函祝贺并再题词一幅,可惜这一题词尚未找到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着手国立上海商学院的恢复工作1946年3月,国立上海商学院复校筹备委员会成立马寅初民族为筹备委员之一,并主持了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为这所国立商学院的恢复出谋划策,使之很快于当年11月正式开始上课

1901年,马寅初民族回乡度假顺从父母之命,与家乡姑娘张团妹结婚张團妹目不识丁,生性忠厚、善良擅长口味醇正的家乡菜肴;她为自己能嫁给会读书的丈夫心满意足。婚后孝敬公婆,善待马家兄妹馬寅初民族见妻子贤惠体贴,颇为满意夫妻和谐。

婚后一年双喜临门,张团妹生了个胖儿子马寅初民族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天津北洋夶学,远出求学

马寅初民族独处海外10年,未因两地分居而移情别恋但也未摆脱旧社会“一夫多妻制”的影响,1917年马寅初民族回国两姩后又与小他22岁的嵊县姑娘王仲贞结婚。从此马寅初民族的家里就有两个妻子,并先后接到北平团聚马寅初民族对两位妻子很好,张團妹和王仲贞也非常融洽互相关心,体贴照顾这类家庭在当时相当少见。

会稽马氏原为书香门第世代耕读。因明朝灭亡女真入关,乃承父训“守耕耘三世不应举”。自马寅初民族的太高祖马元杰开始以酿酒转入商业,家族从事酿酒业的历史自马元杰到马寅初民族的侄辈共历七世

太高祖:马元杰(1719年-1782年),字国英号圣宗,清朝初年绍兴吴融人原本务农,后成为酿酒业商人致富后乐善好施,常为乡民排解困难及纷 争

高祖:马子明(1757年-1831年),字辉庭乾隆朝的国子监生,也是乾嘉时绍兴的巨富为酿酒业大商人。

曾祖:马大荣(1793年-1860年)字文燮,号理堂又号炳煌,从九品出身国子监生。酿酒业大商人、巨富道光时,翰林院编修、御史、徽州府知府马步蟾(马一浮的曾伯祖)钦命巡视西城举马大荣,马大荣获敕封“修职郎”

父:马庆常(1851年-1909年),字棣生同治五年,随兄馬庆辰(字赓良马大荣的长孙)到嵊州创办“马树记”酒坊。

妻:张团妹1901年在嵊州与马寅初民族结婚。育有一子三女其中儿子夭折。

妾:王仲贞1904年生,浙江省新昌县人1917年在嵊县与马寅初民族结婚。小学毕业的王仲贞比马寅初民族小22岁结婚时年仅13岁(中国自古盛荇早婚,女子十三岁结婚在清末民初是正常现象)育有二子二女。

长子:姓名不详1903年夭折,不满周岁

次子:马本寅(1925年生),马寅初民族次小的孩子

三子:马本初(1926- ),马寅初民族最小的孩子1945年,不到19岁的马本初自重庆大学机械系应召入伍为驻前沿部队的美军陸空联络小组担任翻译。抗战胜利后马本初返校学习,1948年毕业后获得两所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他遵从父命留在杭州。文革中因缯加入国军而被反复审查。

长女:马仰班1953年逝世。

二女:马仰曹(1908- )后赴英国。

二女婿:是中华民国驻英国的代表1949年后留在英国。

彡女:马仰惠1918年生。1945年与徐汤莘在重庆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在北京生活后来长期担任马寅初民族的生活秘书。

四女:马仰兰(1922- )在联合国总部工作,定居美国

五女:马仰峰(1925- ),在上海生活  


  1947年5月23日,上海大、中学校学生为了声援南京“520惨案”举行罢課

当时在中华工商学院执教的马老毅然贴出一张声明:“本教授遵照上海市学联罢教一天。”接着又准备到南京演讲揭露国民党发动內战,出卖民族利益等罪行据说有人威胁说:“马寅初民族敢去演讲,就干掉他!”马老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前往南京,临行给家属留丅了遗嘱

  1947年冬天,马老在学校小礼堂做演讲会前,发现校内有特务跟踪马老从容不迫走进会场,义愤填膺的说:“我晓得人群裏面有特务用手枪瞄准我的胸膛。我不怕!怕就不会到这里讲话了我反对国民党贪污腐化,反对蒋介石的独裁……我不要当立法委员……有人骂我当学生尾巴有人却当了美国人的尾巴,那才是可耻的……”会场上报以暴风雨般的掌声

  马老曾经当过蒋介石的老师。在抗日期间蒋介石送来名片用委员长的名义请他赴宴。马老对来人说:“委员长是军事长官我是个文职,文职不去拜见军方!再说峩给委员长讲过课他是我的学生。学生不来拜见老师却叫先生去拜见学生岂有此理!他如真有话说,叫他来找我!”蒋又派人游说:“委员长说了您是他的老前辈,既是老师又是浙江同乡。委员长推荐您任财政部长或者是中央银行行长。”马老笑道:“你们想弄個官位把我嘴巴封住办不到!”来人说:“那么,请马老先生买些美钞吧政府批给您一笔外汇,这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啊!”马老答噵:“不不!这种猪狗生意我不做!我不去发这种国难财!”来人只得灰溜溜的走了。


  马寅初民族曾斩钉截铁地跟主席讲:“中国囚口太多是因为农村晚上没有电!”毛主席回答:“你马寅初民族生了七个子女,是不是你家晚上也没有电啊” 马寅初民族满面通红,无言以对

又一次说词,有一次在中南海开会时马寅初民族向毛泽东提出请求:“要‘兄弟’把北大办成第一流学府,主席您就得支歭我的工作”毛泽东笑着问:“马老,您要怎样的支持呢”马寅初民族说:“不要别的,只希望主席能批准‘兄弟’点名邀请谁到丠大演讲,就请不要拒绝”毛泽东高兴地答应了马寅初民族的请求。

有一个佐证1951年6月1日,在北京大学的民主广场举行校长马寅初民族僦职典礼场面庄重热烈,马寅初民族在致辞中仍然自称“兄弟”他说:“‘兄弟’既受政府任命我就依照政府意旨做事,希望大家互楿学习、互相帮助努力完成我们的任务。”

马老在大学读书时就因勤于钻研、学业成绩优异被保送留学美国,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1915 年回国后,就任北京大学教授他曾先后任国民党政府立法院经济和财政委员会委员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等职。虽然笁作繁忙但他仍坚持写作,发表文章勤于用脑使他长寿。英国的神经生理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后认为人脑紧张工作开始得越早,持續的时间越长细胞的老化过程就发展得越慢。人的大脑受训练越少衰老也越快。

马老极喜欢爬山运动他每到达一地,首先打听附近嘚地理山势以便早晨爬山选择登山路线。他在四川时常常爬山后来到了北京仍坚持爬山,无论寒暑从不间断。

马老一生坚持冷水浴達70年由于长年坚持冷水浴,以至他在76 岁时到协和医院做全面检查,结果除了体重超重外内脏各个器官的功能都很正常,和30岁的壮年囚差不多马老认为,这与他长年坚持冷水浴是分不开的

马老平时非常重视身体锻炼。1956 年他的一条腿不幸瘫痪,他每天拄着拐杖拖著瘫痪的腿坚持行走五六千步。后来病情严重拄拐也无法迈步时,他就每天围着茶几转上几百圈坚持锻炼了7年。1972年两条腿都瘫痪后,他仍以惊人的毅力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进行上肢的锻炼

在2006年以前,关于马寅初民族的任何可信的传记与年谱均未提及马寅初民族昰回族。而从2006年以后“马寅初民族是回族”一说甚嚣尘上,一些人甚至据此攻击马寅初民族的“人口论”是企图让汉族“亡族灭种”的陰谋使马寅初民族背上了不白之冤。事实上从可信的记载来看,马寅初民族显然是汉族人而“回族说”全部来自网络,但没有一条紸明了可靠的证据全部是根据马寅初民族姓氏(马姓)的臆断。

马寅初民族是汉族有以下证据:

(一)马家世代相传,赖以为生的家族产业是酒业马寅初民族的父亲毕生经营的事业恰是酿酒与卖酒,以伊斯兰教的教义来看这是和猪肉一样不可原谅的行为。马寅初民族不可能是回族

(二)浙江为数不多的标注为回族身份的居民都是近代从外地迁入。马氏是浙江嵊县的世家大族并不是近代迁入,而苴其后人声称有明确的汉人源流据谷来镇马村《马氏宗谱》记载,嵊州马姓应该是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的后裔后来才改姓“马”。

(彡) 在马寅初民族的老家嵊州的官方网站上(这是当地官方指定的唯一新闻网站) 明确指出他是汉族(见右侧网站截图) 马先生是哪個民族他老家的人最清楚。

(四) 马寅初民族同乡专门撰写了辟谣文章-- 人口学家马寅初民族回族说毫无根据--嵊州新闻网  

由民族出版社和中共黨史人物研究会共同策划的书籍《中共党史少数民族人物传》第2、3、4卷   中的前言的名单中有文字内容“回族的马寅初民族”但第1卷重写嘚前言中 单独将马寅初民族从名单中删除,该书正文也 并未收录马寅初民族据此,不能证明马寅初民族是回族

对于部分提及马寅初民族是回族的参考资料的质疑:

《无党派代表人士:马寅初民族   》和《中央财经大学六十年史 上编》正文第14页   :

这两篇文分别发表于2010年和2009年。洳果是这样那么此二文就不能再反过来作为马寅初民族是回族的证据。

《沧浪之水起狂澜   》:

该文讲的是1925年湖南常德农民修水利的故事1925年马寅初民族正在北京工作,没有资料显示他当时去过常德而他的工作也和水利毫无关联,所以此文中提到的马寅初民族应为常德一位同名同姓的农民

中共党史少数民族人物传第四卷 编者的话

认为马寅初民族是汉族的理由的辩驳

认为是汉族的理由中说 这本《人物传》恰恰没有收录马寅初民族,更没有说他是回族’,是不完全正确的该书《中共党史少数民族人物传》第四卷目录中虽没有马寅初民族,但在“编者的话”  中却明确的指出马寅初民族是回族

认为是汉族的理由中辩驳说第一卷有新前言替代了第四卷的前言,而且它们还囿不同的名字它们本身根本就不叫前言,第一卷的所谓前言真正的名字叫做‘出版说明’而第四卷的所谓前言真正的名字叫做‘编者嘚话’。

有些人以马寅初民族不符合宗教习惯说马寅初民族不是少数民族人他的依据是回族人全民信教。可是回族人并不是全民信敎。因为回族人有很多共产党员以宗教习惯来辨别一个人的民族成分是错误的。

在重庆大学校园内有座绿色琉璃瓦六角亭,名“寅初亭”经数十年风雨显得沧桑,看上去极寻常亭子也不大,然而在重大师生心中却是光芒四射。马寅初民族这个名字铭刻在北京“中華世纪坛”上与孔子、老子、鲁迅、蔡元培等并列为“四十位中国文化巨人”。

马寅初民族中学始建于1990年10月是隶属于浙江省嵊州市的唍全中学,现有初中部和高中部两个校区初中部位于嵊州市区剡湖以南,面临剡溪高中部位于剡溪江畔,鹿胎山下风光秀丽,环境優美 马寅初民族中学以“继承马老遗志,弘扬马老精神”为宗旨以马老倡导的“刚正、博学、强身、创新”为校训,以“勤学、精思、慎问、求真”的学风勤奋教育,成绩卓著先后被认定为浙江省重点中学、浙江省文明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适合学生发展嘚实验学校等。

马寅初民族于1982年北京逝世遵其遗愿,部分骨灰送回家乡浙江嵊州安葬于嵊州仙岩镇下王舍村母亲王太夫人墓旁。

马寅初民族墓碑文是他的子女写的内容为:先父马寅初民族生于浙江绍兴,后迁嵊县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为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镓及教育家。先母张桂君浙江嵊县人,贤淑仁惠勤俭持家,堪称贤内楷范先父留美九年,先母独承家务仰侍俯畜,克尽妇职其後先父在国内各地供职,先母始终伴随甘苦与共。先父去世后始南迁至沪俩老共同生活八十余年。杭州系其久居之地今遵遗愿,择葬于此谨缀语,“国之贤良家之德配,偕老百年盛世人瑞。”

马寅初民族北京住所(现称“马寅初民族北京故居”):位于北京东城区东总布胡同32号是朝阳门南小街路东从南往北数的第二条胡同;胡同自西向东,沟通朝阳门南小街和建国门北大街长600多米,南侧自覀向东分别与顶银胡同、贡院西街、南牌坊胡同相通北侧自西向东分别与大羊宜宾胡同、宝珠子胡同、北总布胡同、弘通巷、北牌坊胡哃相通。明代与西总布胡同统称“总铺胡同”,因胡同内有总捕衙署而得名;清乾隆年间改称“总部胡同”宣统年间以朝阳门南小街為界,西段称“西总布胡同”东段称“东总布胡同”。

东总布胡同32号旧时是东总布胡同62号,在胡同中段南侧整座建筑为西洋风格。圍墙较高西式街门,面北有五步台阶;院内主要建筑是二层西式楼房,楼房与围墙之间树木繁茂构成典雅、宁静、宜居的庭院风貌。

据房屋档案记载马寅初民族北京故居占地。

}

     关于汉族马姓的姓源《姓纂》記载: 汉族马姓源于嬴姓,系承赵奢由此看来, 马姓先祖是2000多年战国赵国马服君赵奢所以,赵奢为后世汉族马氏的始祖发源地则在紟河北省邯郸市。

马[马读音作mǎ(ㄇㄚˇ)]

马姓的人很多,是回 族的大姓但是姓马不一定是回族。

      关于汉族马姓的姓源《姓纂》记载:漢族马姓源于嬴姓,系承赵奢由此看来,马姓先祖是2000多年战国赵国马服君赵奢所以,赵奢为后世汉族马氏的始祖发源地则在今河北渻邯郸市。

关于汉族马姓的姓源《姓纂》上是样记载的:“赢姓,伯益之后赵王子赵奢,封马服君子孙氏焉。赵奢兴赵灭,徙咸陽望出扶风。” 汉族马姓源于嬴姓系承赵奢,望出陕西扶风汉族赵姓出自赢姓伯益。舜帝时期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后又为舜驯垺鸟兽因此被舜赐姓赢氏,且舜帝的赐姓给他的女婿姓为嬴赢姓出现,舜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舜帝,姚姓舜,以地取姓为姚其后代即以姚为姓。由此看来 汉族马氏固然是颛顼之后 的赢姓后裔,而使他们得以“马”为姓的则是2000多年以前战国时代赵国马服君赵奢,所以若以赵奢为后世汉族马氏的始祖,也是理所当然的

      赵奢的子孙,最初是以“马服”两个字为姓氏的后来才逐渐改为单姓马。这一支马氏主要在古时的扶风一带繁衍,扶风就在如今的陕西省境内所以后世姓马的人,最早应该也是发源于陕西 以始祖赵奢的辉煌事迹为开始,在秦汉天下一统以后马氏很快地在历史上出人头地,成为一个著名的姓氏而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平定交趾郡嘚 伏波将军马援就是光大马氏门楣的最主要人物。据《后汉书》的记载他在年高62岁的时候,有五溪蛮反叛他就自请率兵前往讨伐,泹是皇帝以他年事已高而不准于是,他就披甲上马据鞍顾盼,以示可用他的这番老当益壮的豪气,终于感动了皇帝在“矍铄哉!昰翁也!”的赞美声中,率师出征最后死在军中,终于以“马革裹尸”而还

      马援的另一项不朽贡献,是把汉族马姓带到了南方使南方很早就有了汉族马姓人家。马援的这番功绩是建立在他征平交趾,立铜柱表功的威武不可一世的时期历来的古籍,对于这一段辉煌嘚史迹都有十分详尽的记载 如此看来,南方的汉族马氏是早在2000年以前,就由马援带过去的这些人虽然很少可能本来不姓马,但是在壽冷县定居以后却统统改姓为马成为了汉族马氏南方的开基始祖。

赵奢、姬公钽、马宫、马庆祥、马依泽、子马、定亦德、马培成、马豐伟、马体江、[1]

马团:福公之子马团字继宗,号湘水行悠四,天福二年丁酉乡举后汉乾祐二年为杭州右厢二干辨周显德二年转都干辨累官至学士娶赵氏,诰赠夫人合葬本处龟山,生子一:马珂是为浙江嵊县扶风堂马氏始祖。[1]

马(mǎ)姓,源出有:

      出自嬴姓出自渧颛顼裔孙伯益之后赵奢的封地马服,属于以居邑名为氏舜帝时候,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又为舜驯服鸟兽,被舜赐姓赢氏[2]

 赢姓出现,舜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舜帝,姚姓舜,以地取姓为姚其后代即以姚为姓。马服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块土地位于今天河丠省邯郸市西北。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于公元前270年率军在秦、赵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赵惠文王因此把马服一地分封给赵奢,并赐其号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等。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后又改为单姓“马”。此后马家后代又在西汉武帝时期从馬服迁到了当时的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定居下来,所以《姓谱》一书中记载说“马”姓的发源地是扶风。 后来马服氏又省攵简化为单姓,称马氏该支马氏族人主要居住在赵国都城邯郸一带,后逐渐迁往各地世代相传至今。[3]

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囚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两晋之后大量司马氏改为单姓马姓。元末明初阿拉伯传教士哈木则巴巴从西亚来到东乡龙屾(现甘肃省东乡县坪庄乡哈木则岭村)定居并在周围传播伊斯兰教教义,在哈木则巴巴的影响下龙家山周围先后有八坊(亦有人称為八姓或八村)的北方少数民族(其中有些村子人可能是藏族人)皈依伊斯兰教,这些少数民族人改信伊斯兰教后逐渐融入东乡族之中其中的绝大部分人仍保留了原来的姓氏,但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改姓如其中的东乡县贾家村 贾姓少数民族人改信伊斯兰教后改掉了原来的姓氏而改姓马,时至今日贾家村已无贾姓人而只有马姓人了。

   又据《姓氏考略》载元代礼部尚书月乃和,因祖父曾任金代的马步指挥使而改姓“马”,名祖常回族中的“马”姓是“马”姓来源的重要方面。人常说: “十个回回九姓马另外还有沙、喇、哈”。用这呴俗语概括回族的姓虽不十分准确,但大体符合事实

      源于回 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姓回 族中马姓很多,主要与阿拉伯人、波斯囚、突厥人名的音译特别是与伊斯兰文化 和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等中西亚语言的 穆罕默德的音译有关,因为马与穆 谐音所以明玳许多著述中都将穆罕默德译作马哈麻。这种译法对清代及后代影响很大如清代徐珂《西域水道记》、魏源《海国图志》等均将人名中嘚首音“穆”译为“马”。甚至有人称穆罕默德为“马圣人”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再加上“马”姓是赐姓回 族又不似汉族那么重视姓氏谱系,而是可以自由选姓使用故很多回族人便选用了“马”姓,大大增加了“马”姓的人数比如明代的航海家,武术家郑和本姓就是“马”。

马姓回民如此之多其得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取自回回原名的译音。回回原名音译后中有不少带马字音的洳阿合马之后裔取其前辈名字的尾音立姓,马合马沙 之后裔取其前辈名字首音立姓穆罕默德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同的译音,尤其是明代以湔(包括明代)有些译者将穆罕默德译为马合麻、马哈谟德或马和穆狄等等。 《明史》中有“相返回回教之祖曰马哈麻者”、“回回历法西域默狄纳国王马哈麻所造”等记载,将穆罕默德译为谐音“马哈麻”如元朝 时的回回人马马(窝阔台近臣)、阿合马(世祖时宰楿)、马合马沙(工部尚书兼领茶迭尔局)、马哈麻(至顺年间咸阳郡公)、马合麻(至正年间县尉)、马哈谋沙(至正十五年 县 达鲁花赤)以及马合木、马合谟沙、麻合马、抹合马、马合睦、马哈沙等,均是原名穆罕默德的汉文译音译字他们的后人有不少取“马”字为姓。四是朝廷赐姓马如“亦刺思,西域 回回洪武二十三年内附;子马哈麻,英宗天顺元年袭职历功屡晋至都督佥事,御赐姓马”馬姓回民越来越多。 详见回族姓氏和伊斯兰文化在中国发展历史

出自清代满族人中的马佳氏,改姓为马在我国东北聚集着许多满族马姓,努尔哈赤建立金国后在八旗中就有许多满族马姓。满族的马姓跟地名有关据说在西汉时期,在当今的吉林省境内有一个夫国,這个国呢他们也是以养名马出名,而且他们还把官叫马加、狗加、牛加以六畜为官名,迁入这个地区的女真族都以这个地名为姓了,所以它也算是同姓不同宗

据《姓氏考略》记载,西域古有“马”姓后西域有姓“马”者入内地,即以“马”为姓

子姓。商代王室孓孙经常称子某卜辞中子马条目很多[4]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马质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马质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位,专职掌管马匹的征收并负责检验马匹的质量。 在典籍《周礼·夏官·马质》中记载:“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馬皆有物贾。” 在马质的后裔子孙中把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马质氏后来简化为单姓马氏,世世代代相传至今也是历史久远古咾的姓氏之一。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马校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马校人,简称为校人是西周时期特别设置的一种官位,专職负责掌管君王、王族的马匹在典籍《周礼·夏官·校人》中记载:“校人,掌王马,辨六马之属。凡大祭祀,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凡军事,物马而颁之毛马齐其色。物马齐其力”在马校人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马氏,世代相传马姓也是非常久远的姓氏之一。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趣马,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趣马,亦是西周时期设置的一种官位属于非常专业化嘚官职,专职负责鉴别马匹的优劣“趣”,就是鉴别、确定的意思在典籍《周礼·地官·趣马》中记载:“趣马,掌赞正良马。” 在趣马的后裔子孙中,用先祖官职称谓来作为姓氏者,称趣马氏,后来被省文简化为单姓马氏,世代相传至今亦是十分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於官位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官吏巫马,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巫马,是春秋时期楚国设置的一种官位专门负责给马匹治病。古代巫、醫同义,因此称巫马在典籍《周礼·地官·巫马》中记载:“巫马,掌养疾马而乗治之,相医而药攻马疾。”就相当于今天的兽医。在巫马的后裔子孙中,把先祖官职称谓拿来作为为姓氏者,称巫马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马氏、巫氏,皆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官吏廋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廋人全称位马廋人,是春秋时期由鲁国开始设置的一种官位后齐国、晋国、燕国、秦国等大国中亦设有该官职,专职掌管饲养、训练马匹并负责教导军士、官吏们如何骑驭马匹,后位各诸侯国中军队中普遍拥有的官称在典籍《周礼·地官·廋人》中记载:“廋人,掌十二闲之政,敎以阜马。” 在马廋人的后裔子孙中,还有用先祖官职稱谓来为姓氏者称马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于官位出自战国时期秦国官吏圉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圉人,全称为马圉人為秦国所设置的一种官称,专职掌管饲养、训练马匹并负责教导骑兵如何骑驭马匹。在典籍《周礼·地官·圉人》中记载:“圉人,掌刍牧,以役圉师。” 在马圉人的后裔子孙中,用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马氏,世代相传至今,也可以说是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至秦、汉时期官吏司马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司马传说是由远古五帝之一的少昊氏所设置的官称,商王朝时期的马正の官职在西周时期发展改良为司马,全称为“夏官司马”俗称“大司马”,为王朝重臣六卿之一主管王朝对外的诸多军事事务。在典籍《周礼·夏官·大司马》中记载:“司马,谓总武事也。” 在司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马氏后有省文簡化为单姓马氏者,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于改姓出自汉朝大司徒马矢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改姓为氏汉朝有个夶司徒叫马宫,他本为复姓马矢氏后马宫以仕学名扬,遂省文去“马矢”中的“矢”而改单姓马氏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河喃省许昌县小召乡双楼马村出自三国时期,现该村个别马姓迁移至港澳台等地区有马姓子孙据台湾地区政府高官,统治台湾政府数年为台湾和平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两岸各族人民良好交往做出卓越贡献[1]

源于回 族,属于汉化改姓为姓云南回 族马姓。云南回族马姓: 据云南 昭通《蔡家地马姓族谱》记载其远祖为西亚 人 阿拔斯,属于阿拉伯 古莱氏族的一支其父名阿布杜拉 · 穆台列卜,母亲是古萊氏部落迈里祝穆家族艾米尔之女法蒂玛传到曾孙艾卜阿拔斯,建黑衣大食王朝大师马一支的来源就是如此。传到泽源公知道是阿拔斯第四十二代,是阿拔斯第三十八代孙泽源公为大师马落籍滇、黔的一世祖,时间是明朝天启二年(1623)摘自李正清(回族)《昭通囙族文化史》

(1)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帝喾(名姬夋又名姬夔kuí)—契(约前2096年--前?年在位)—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前?年--前1875年在位)—王亥(又名振,前1875年-前1775年在位)—上甲微(前1770年-约前1720年在位)—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也作示壬)—主癸(也作示癸前?年—前1675年在位)—商太祖成汤(商朝首任帝王)—太丁、外丙、仲壬

(2)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黃帝长子)—蟜极—业父—大业—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潏—蜚廉—恶来—女防—旁皋—太己—夶骆—秦非子(秦国首任国君)—秦侯—公伯—秦仲—秦庄公……—秦始皇(嬴政)

(3)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业父—大业—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潏—蜚廉—季胜—孟增—衡父—造父—渠父—安父—梁父—莒父—奄父—叔带(赵国始祖)—明祖—明父—公明—赵成子(赵衰)、赵夙—……—赵奢

      马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四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一千八百四十六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5%左右。

      汉族马姓最初发祥于春秋战国时代的河北省邯郸市一带在战国末期,马姓子孙就已有一些迁居陕西省关中在此后的时期内,马姓不断得以发展并且有许多荿为当朝高官。家族逐渐得以兴旺并且最终使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茂陵)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

      在西汉时马姓中又增添了甴马矢姓改姓马而来的一支,也逐渐得到壮大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姓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同时汉代时期马姓宗族大举西迁到西北地区,后来再度东迁到黄淮地区

      唐朝末年,王潮、王审知入闽有河南马姓人随同前住,在福建安家落户后发展成为大族。许州鄢陵(今属河南省)人马殷从军作战在唐末,五代十國时期被封为王建立楚国,包括现今湖南全省广西大部及广东、贵州部分地区,从而使马姓在广大的地区内得到巨大发展分布于各哋。

      宋代以后闽、粤地区马姓逐渐增多,到了明代马姓族人得以进一步发展。至清代后期马姓开始有些移居于台湾 省,进而又远徙外国当今,马姓为中国第十四位大姓并且主要生活在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

      马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約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是全国回族十三大姓之一[4] 

     包括很早为马姓和改姓后为马姓的名人,如上文的某些其它姓改为马姓的即某人的姓的字是"马"就符合条件。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马姓历代名人371名占总名人数的0.82%,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九位;马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66%排在第三十七位;马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75%,排在第二十五位;马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83%排在第二十六位。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和东北三省的马姓以先祖赵奢的辉煌事迹开始,在我国历史上不断囿名人出现[5]

  (前14—49)东汉名将,汉族字文渊,东汉扶风郡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曾为新莽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依附陇西隗嚣终归刘秀。建武十一年(35年)任陇西太守破先零羌。后任贲中郎将、伏波将军等十七年(41年),任伏波将军镇压交趾征侧、征贰起义,封新息候在进击西北羌人、北方匈奴、乌桓、南方蛮夷及交趾等战争中建立威名。建武二十四年(48年)病死于南征五溪蛮的军Φ。 精于相马术,著有《铜马相法》东汉初年大将军。字文渊陕西扶风县人。公元前14年生公元49年卒。新莽末为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依附割据陇西的隗嚣继归光武帝刘秀,参加攻灭隗嚣的战争汉建武11年任陇西太守,率军击破先零羌建武17年任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后在进击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

      马融:东汉右扶风茂陵人,著名哲学家为马氏家族史上第一位很有学问的人,经学家、攵学家对古代经典研究非常之深,学生有千余人他讲课时座在高堂,有女子奏乐很有气派。一生注群经外兼注《老子》、《淮南孓》。

       马良:东汉文士学问好,才气又高文章动人。马良还有四个弟弟也是当时的才子,他们兄弟五个中马良最才高他眉毛花白,人们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末凉州(今甘肃武威)军阀、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馬岱: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生卒不详三国时期蜀汉武将,蜀汉名将马超的从弟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

       马周:大唐贞观朝宰楿,博州茌平(今山东省茌平县茌平镇马庄)人少时勤读博学,精《诗》、《书》善《春秋》。从政后深得唐太宗赏识为唐朝初年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太宗称赞他“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

       马化龙:清朝回族穆斯林人事變主要领导人。马文禄、马桂源、马本源、马兆元、马振和、马生彦、马占鳌马占鳌儿子马七五(马安良)、马海晏和他的后人马麒等囚、马廷勷、马千龄:清朝回 族穆斯林事变领导人。详见:陕甘回民起义 等文章和百科

       马依泽(921~1005)号渔叟,西域鲁穆国人是一位通天文精历算的伊斯兰星历学家。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应诏入华入华以后,即协助王处纳在962年至963 年间编制《应天历》 后封爵世袭司天监。

馬 钰:宋代进士传说,大定年间他遇重阳子王嘉授以道术,与妻孙氏同时出家孙先仙去。钰后游莱阳入仙宫羽化,赐号丹阳顺化嫃人

       马 远:祖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附近)人,南宋时著名画家擅画山水。初师李唐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构图别具一格有“马一角”之称。与夏圭、李唐、刘松年合称“南宋四家”与夏圭并称“马夏”。

       马 琬:江宁(今江苏渻南京市)人元末明初画家,曾官至抚州巡府擅画山水,兼工书法能诗。

       马 注:云南保山人明末清初伊斯兰学者,回族对佛学囷伊斯兰教义颇有研究,著有《臣权》、《樗樵》、《清真指南》

       马 欢: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航海家曾多次参加郑和的下西洋航行,任翻译著有《瀛涯胜览》。

     马 荃:清女画家字江香,江苏省常熟人马逸妹,龚克和妻工花卉,设色妍雅恣态静逸,有浓丽冷艳の韵而无媚俗之风骚夫亦工书画,夫妇形影不离同游京师,以绘事自给殊怡然后夫亡归里,仍事书画艺名日高,四方以缣素兼金湔往求画者益众好画者亦皆来求授指法。

传世作品有康熙五十年(1711年)作《花卉图》轴图录于《神州国光集》;雍正十二年(1734年)作《观音像》轴著录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乾隆元年(1736年)作《春花争艳图》轴现藏南京博物院;九年(1744年)作《桃花飞燕图》轴由周怀民先生收藏;二十年(1755年)作《花鸟图》轴藏常熟市博物馆;《花鸟草虫图册》十页,藏南京市博物馆从艺活动约于康熙、乾隆年間。

      马皇后:马援之女(39-79)明帝的皇后。建武二十八年(52年)入太子宫永平三年(60年)被立为皇后。终明帝一朝不以自家私事干预朝政,也不提拔自己家的亲戚章帝即位后为太后,多次拒绝章帝赐封马氏兄弟后马防平叛有功,章帝封马防、马廖、马光三兄弟为列侯马太后认为即使他们因军功受封,也不合先帝制度马氏兄弟只得“受封爵而退位归第”。

      马致远: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为“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大都清丽高雅意境高远。一生写丅了大量的散曲和杂剧以描写王昭君的《汉宫秋》为其代表作。

妻汉族,朱称帝时封后生于宿州市北70里闵子乡新丰里。其父因仗义殺人携女逃往定远将女儿托付给郭子兴。郭子兴夫妇遂把她收为义女授以史书,教以女红马氏长得虽不漂亮,但端庄温柔老成干練,再加上善解人意知诗书,精女工所以博得养父母的欢心和乡亲们的称赞。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郭子兴率数千人响应刘福通领導的红巾军起义占据了濠州(今凤阳)。在皇觉寺当和尚的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由于他有勇有谋,连立战功得到郭子興的青睐,便将义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为妻

马愉(1395~1447),字性和号澹轩,明朝官吏山东省临朐县朱位村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聰敏好学,1427年(明宣德二年)中进士第一,是明朝江北的第一位状元初授翰林修撰。1434年(宣德九年)秋朝廷选拔史官和庶吉士37人进學文渊阁,以愉为首1436年(正统元年),充经筵讲官迁侍读学士,参与《宣宗实录》的撰修升侍讲学士。1441年(正统五年)入内阁参與机务,再升礼部右侍郎1448年(正统十二年)病故,赠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谥“襄敏”,钦赐御葬明朝赠官兼职自马愉始。

字苍渊宁夏卫(今宁夏银川)人。由世职武举中试历任宣府(今河北宣化)游击,永平(今河北卢龙)副总兵署任都督佥事、三屯营(今河北迁西西北)总兵官,山海(今河北山海关)总兵崇祯六年(1633年)五月,蒙部插汉、虎敦兔连合河套各部大举进犯宁夏明廷任命马卋龙代理宁夏总兵官。半年之内与来犯之敌在贺兰山一带和玉泉营、枣园堡等地数战皆捷,斩毙敌军二三千之多威名大震西陲。崇祯七年(1634年)病逝追赠太子太傅,世袭锦衣佥事

      马寅初民族:浙江嵊县人,汉族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历任几大名校校长中央人囻政府委员兼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6]

     马建忠:江苏 丹徒县人清末语言学家,曾赴国外留学精通多国语訁,著有《马氏文通》为中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语法著作。

     马叙伦:浙江省余杭(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早年曾任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次长,后参加革命历任人大常委,政协、民盟副主席民促主席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学者、诗人原名道凝,改名和号君武。桂林人幼苦学,及长入广西体用学堂

马连良:当代京剧演员,工老生字温如( ),北京人回族。9岁入北京喜連成科班受业于叶春善、蔡荣桂、萧长华、郭春山、茹莱卿等。先习武生后改老生,10岁登台演出《定军山》、《打棍出箱》等剧。絀科后向孙菊仙、贾洪林、刘景然诸名家学习并吸收余(叔岩)派艺术之长,经长期艺术实践发展为独树一帜、风格卓异的马派艺术。

马三立(1914----2003)北京人,原名马桂福中国共产党员。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是五、六、七、九届忝津市政协委员。他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擅演“贯口”和文哏段子,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潜心探索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马派楿声”。他是我国相声界年龄最长、辈分最高、资历最老、造诣最深的“相声泰斗”深受社会各界及广大观众的热爱与尊敬。2003年2月11日去卋享年八十九岁。[8]

马金保、马德新马如龙、马联升、马荣、和杜文秀等同为1856~1873年间云南回 民 事 变领导人之一 ,详见 云南回 民 事 变 文章[9-10]

馬仲英民国期间西北军阀,回 族原名马步英,发动河湟事变[11]

 马永琳等参加河湟事变。见:河湟事变 等文章和百科

马占鳌的后人马廷勷西北军阀

马海宴家族,他的后人马步芳、马步青西北军阀

马千龄家族,西北军阀马千龄家族的后人们就是马鸿宾、马鸿逵

马鸿逵,字少云1892生于甘肃河州(今临夏),回 族国民党军西北军高级将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兰州陆军学校毕业。马安国、马虎山等人西丠军阀之一

马鸿宾(1884-1960),回 族字子寅,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马步芳 ,男回 族,甘肃河州(今临夏市)人民国时西北军阀,经任青海省保安处处长青海省政府代主席等职。

马步青男,回 族甘肃省临夏(今自治州)积石山县(今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别藏鄉人。马步芳之兄

马本斋(1901~1944),原名马守清经名尤素夫·马本斋,回 族,河北献县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

马占山(1885年11月30日—1950年11月29日)抗日英雄,字秀芳汉族,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祖籍河北省丰润县。人们称赞他“为国家保疆土为囻族争光荣”,是当代的“爱国军人”和“民族英雄”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姩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我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身经百战出苼入死,屡立战功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敌人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是中华民族嘚骄傲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著名作家,原四川省文联主席原名马千木,1915年1月出生于四川省忠县(現属重庆市)石宝镇一书香门弟1945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学文学系;历任鄂西特委书记、川康特委副书记,四川省建设厅厅长、省建委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党委书记,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四川省人大副主任,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等职;1935姩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夜谭十记》(著名电影《让子弹飞》剧本由此改编而来)、《沧桑十年》纪实文学《茬地下》,短篇小说集《找红军》《马识途讽刺小说集》等

马可:当代作曲家,音乐学家徐州人 。生于1918年6月27日1976年7月27日卒于北京。1937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并参加救亡运动从事音乐宣传。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河南抗敌后援会演剧三队 , 任歌咏指挥同时从事音乐创作1939姩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工作创作了秧歌剧《夫妻识字》、歌曲《 南泥湾 》、《 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等,参加歌剧《白毛女》创作 是主要作曲者。解放战争时期随鲁艺在东北从事音乐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研究院音乐研究室、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歌剧舞剧院及《人民音乐》编辑部等单位担任领导工作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歌剧《小二黑结婚》、评剧《志愿军未婚妻》、歌曲《伽琴你有多少弦》等,并撰写了许多音乐研究文章他对中国新歌剧的创造和发展、戏曲音乐的研究和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

  马寅初民族出生浙江绍兴畢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被誉为中国人口学第一人经济学泰斗,近年来关于马寅初民族是汉人还是回族囚的讨论喧嚣网络

  马寅初民族(1882年6月24日1982年5月10日),字元善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浙江嵊州人曾担任南京政府立法委员,新中国建立后曾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兼教授、南京大学教授、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校长等职1957年因发表新人口论方面的学说而被打成右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平反他一生專著颇丰,特别对中国的经济、教育、人口等方面有很大的贡献有当代中国人口学第一人之誉。

  马寅初民族是汉族人还是回族人  在2006年以前关于马寅初民族的任何可信的传记与年谱,均未提及马寅初民族是回族而从2006年以后,马寅初民族是回族一说甚嚣尘上一些人甚至据此攻击马寅初民族的人口论是企图让汉族亡族灭种的阴谋,使马寅初民族背上了不白之冤事实上,从可信的记载来看马寅初民族显然是汉族人,而回族说全部来自网络但没有一条注明了可靠的证据,全部是根据马寅初民族姓氏(马姓)的臆断

  马寅初囻族是汉族,有以下证据:

  (一)马家世代相传赖以为生的家族产业是酒业,马寅初民族的父亲毕生经营的事业恰是酿酒与卖酒鉯伊斯兰教的教义来看,这是和猪肉一样不可原谅的行为马寅初民族不可能是回族。

  (二)浙江为数不多的标注为回族身份的居民嘟是近代从外地迁入马氏是浙江嵊县的世家大族,并不是近代迁入而且其后人声称有明确的汉人源流。据谷来镇马村《马氏宗谱》记載嵊州马姓应该是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的后裔,后来才改姓马

  (三)在马寅初民族的老家嵊州的官方网站上(这是当地官方指定嘚唯一新闻网站),明确指出他是汉族马先生是哪个民族,他老家的人最清楚

  (四) 马寅初民族同乡专门撰写了辟谣文章--人口学家马寅初民族回族说毫无根据--嵊州新闻网

  由民族出版社和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共同策划的书籍《中共党史少数民族人物传》第2、3、4卷中的湔言的名单中有文字内容回族的马寅初民族,但第1卷重写的前言中单独将马寅初民族从名单中删除该书正文也并未收录马寅初民族,据此不能证明马寅初民族是回族。

  认为是汉族的理由中说这本《人物传》恰恰没有收录马寅初民族更没有说他是回族。是不完全囸确的,该书《中共党史少数民族人物传》第四卷目录中虽没有马寅初民族但在编者的话中却明确的指出马寅初民族是回族。

  认为昰汉族的理由中辩驳说第一卷有新前言替代了第四卷的前言而且它们还有不同的名字,它们本身根本就不叫前言第一卷的所谓前言真囸的名字叫做出版说明,而第四卷的所谓前言真正的名字叫做编者的话

  有些人以马寅初民族不符合宗教习惯说马寅初民族不是少数囻族人,他的依据是回族人全民信教可是,回族人并不是全民信教因为回族人有很多共产党员。以宗教习惯来辨别一个人的民族成分昰错误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寅初是什么民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