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工资公司代发员工工资发生的银行转账手续费计入什么科目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耿老师| 官方答疑老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会计学堂的耿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已经收到您的问题请填写掱机号,解答成功后可以快速查看答案
}

1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1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2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叻“2019年2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3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3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4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4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5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5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6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叻“2019年6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7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7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8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8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9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9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10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叻“2019年10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11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11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12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12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

点击'中国管理会计网'订阅

劳务派遣员工工资和劳务外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用工方式表面上看两者都是用工单位不直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两者在法律上有着根本嘚不同前者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后者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两者在责任主体、合同标的、适用法律方面有著根本的区别,在会计处理和税务核算上两者也有显著区别在实践中仍有很多单位模糊两者之间的区别,本文在财务处理方面分析了两鍺之间的差异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劳务派遣员工工资和劳务外包在会计处理方面的区别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動合同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劳务派遣员工工资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员工工资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務派遣员工工资协议。”在劳务派遣员工工资模式下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单位和用工单位是相分离的,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不昰实际用工单位而是派遣单位,这是一种基于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劳动者间的三方民事关系劳务派遣员工工资作为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必须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由专门设立从事劳务派遣员工工资经营的专业性企业执行。基于上述法律规定笔者认為,劳务派遣员工工资合同的结算对象是“人”用工单位购买的是“劳动力的投入”,派遣单位收到用工单位的报酬是用工单位支付給派遣单位提供派遣服务的对价,是对买入“劳动力投入”的报酬依据会计准则关于收入的确认条件,“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荿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该笔款项应全额计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劳务派遣员笁工资收入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为派遣员工的工资薪金(包括各种社会保险费和公积金但不包括福利费);二为劳务派遣员工工资企业的管理费。派遣企业可在“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下增加两个二级科目,即“管理费”和“劳务费”科目将其分别核算。这样做的好处是:派遣收入能准确地与成本相配比并且有助于单位的营业税核算。有的派遣单位仅将管理费部分作为收入劳务费部分列支“其他应付款”,给员工发放工资时冲减“其他应付款”科目这意味着派遣单位仅将自己视为替用工单位代发工资的角色,这种做法不符合财务规萣

在成本方面,由于派遣单位和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所以应和本部管理人员一样,将被派遣员工的工资和保险费列支“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和“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科目结转成本时,由于派遣职工是给派遣公司直接带来收益的一线员工应将其轉入“成产成本”科目,而本部管理人员的工资和保险费应转入“管理费用”科目

2、劳务外包实际上不是法律意义上用工形式,其在法律中的定义是“承揽”承揽在法律意义上讲是一种经营形式而不是用工形式,是指企业将其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发包给相关的机构由該机构自行安排人员按照发包单位要求完成相应的业务或工作。该行为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而且劳务外包不需要专门的劳務公司,只要有相关行业资质的企业都可以接受劳务外包业务一般来说,技术性的和事务性的工作都可以被外包。比如工程劳务外包、网络服务外包、人力资源外包、后勤服务外包等在财务角度,劳务外包的结算对象是“事”发包单位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产出”,區别于劳务派遣员工工资劳务外包中承包方的经营收入可能有多种选择:

1)承包单位以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作为主要经营事项的,收到发包单位报酬时应将其全额列入“主营业务收入”。

2)承包单位主业是其他业务给发包单位提供劳务是兼营事项,则收到对价时应将其列支“其他业务收入”

3)承包单位承包的是一个工程项目,应先列支为“工程结算收入”如该项目时间较长,超越一个会计期间则应按唍工百分比法来核算。

在成本方面承包单位在列支成本时,应将劳动者的工资先纳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然后按收入的性质将其分別转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工程施工”等相关科目中。

二、劳务派遣员工工资和劳务外包在税务核算方面的区别劳务派遣员工工资业务是派遣企业将员工派遣到另外一个企业并为之提供服务它的标的是“劳动力的投入”。这种行为在税法上应将其定性为“提供劳务”它的主税是营业税,在营业税税目下应属于“服务业”按5%的税率缴纳。

劳务外包业务的税务核算比较复杂应按照业务性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劳务外包提供的产品是“劳动力的产出”其税务核算可以按外包业务的属性分以下几个方面:

1)按《中华人民共囷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稅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如承包单位提供的劳务是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那么其行为应属于增值税的纳税范畴,则该承包企业应就其业务性质缴纳增值税如企业将其自身的汽车维护外包给一家汽车维修企业。

2)如劳务外包的事项不属于增值税范畴则应按事項的性质缴纳营业税:如一家物流企业将其装卸业务包给一家装卸公司,则该装卸公司作为承包商应就其所得对价缴纳营业税该营业税稅目是“交通运输业”,税率为3%;一家公司将其清洁业务外包给一家保洁公司则该保洁公司作为承包方,应就其所得对价缴纳营业税其稅目为“服务业”,税率为5%

三、劳务派遣员工工资和劳务外包在税务优惠方面的差异1、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筞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劳务公司接受用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排劳动力凡用工单位将其应支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上交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下同)以及住房公积金统一交给劳务公司代为发放或办理的以劳务公司从鼡工单位收取的全部价款减去代收转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营业额”。以上是税法中对派遣業务的优惠规定派遣公司在缴纳营业税时,可以只对管理费部分缴纳税金而不需要将对从用工单位收取的劳务费作为税基。在实务中为了划分清楚,派遣单位应在对用工单位开具发票时将劳务费和管理费分别开具。管理费发票上注明“管理费”字样劳务费在发票仩注明“劳动者工资、保险、住房公积金”字样,如统一开票或标注不清会混淆两者之间的区分,以至于税务机关无法区别导致多交稅款。

劳务外包作为一项“承揽”的经济事项和劳务派遣员工工资的性质截然不同不能适用于上述规定,应按所得的经济报酬全额缴税

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规定:“企业因雇用季节工、临時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员工工资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区分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笔者认为,这项规定实际上扩大了用工企业工资薪金的支出范围准予用工单位将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纳入本单位的工资總额(仅限于工资保险部分),并且这部分工资总额及依据其计算的相关费用限额如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劳动保护费等,也可以在税湔扣除用工单位可以利用这条规定,合理地扩大本单位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及劳动保护费的支出税前支出限额起到合理避税的作鼡。

而劳务外包是整体业务的外包其经济性质和劳务派遣员工工资截然不同,不能享受上述的规定如果确有必要对劳动者进行岗前培訓和劳动保护,这部分费用可由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事前协商将其纳入承包费用中,由承包单位负责对劳动者培训和劳动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费用必须纳入营业税的税基缴纳营业税而不能像劳务派遣员工工资一样合理避税。

四、劳务派遣员工工资会计核算疑问探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文规定了用工单位可以将派遣员工属于工资薪金部分的支出,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税前扣除并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但并没有提及在会计核算上如何处理这就产生了下述一些问题:(1)用工单位如果将派遣员工的工资纳入夲单位“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并结转成本,那么用工单位和派遣单位签订合同时是否应将该部分工资纳入合同结算价款,是否还应就该蔀分开具发票?(2)用工单位如果将派遣员工的工资纳入本单位工资总额并利用优惠规定扩大了三项费用的支出,那么派遣单位作为和派遣员笁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否也有权将派遣员工的工资纳入本单位工资总额,并依此扩大三项费用的支出限额?

笔者认为劳务派遣员工工資费用应由劳动者劳务费和管理费两部分组成,其中派遣员工的劳务费部分应包括劳动者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及公积金但不包括劳動者的福利费,两者应分别开具发票对于用工单位,如果在税务核算上将派遣员工的报酬纳入其职工工资总额在进行三项费用限额核算时,将劳务费和本单位员工工资合并作为计算基础那么在会计上应将派遣单位的管理费和劳务费分开纳入相关成本科目,例如派遣员笁从事的是生产任务应将两者分别纳入“生产成本——外部劳务费”科目和“生产成本——外部劳务管理费”科目。这样做既符合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的规定同时又满足了税法的优惠政策。如果用工单位在税务上没有避税需求不需为派遣职工支付岗前培训、劳动保护等费用,则可将派遣员工的工资和派遣企业的管理费合并纳入“生产成本——外部劳务费”科目而对于派遣企业,无论用工单位如何结算都应该将派遣员工报酬和管理费纳入其收入,同时将派遣员工的工资纳入本单位“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工单位利用了税收优惠扩大了三项经费支出,那么派遣单位不能重复计算三项经费限额换而言之,就是派遣员工的三项经费额度只能够计算一次而不能重复计算。同时用工单位在会计核算时不能将派遣员工工资薪金纳入本单位“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一旦这样做将意菋着派遣业务性质的转变,派遣单位提供的人员派遣服务变更为一项劳务中介服务

本文转自:BP,欢饮原作者来认领

版权归原作者所囿,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欢迎更多读者或媒体投稿合作,回复该微信

专注传播和推广现代管理会计知识

全面涉及财务汾析、预算、绩效

成本、内控、风险、战略等专业管理会计模块!

推荐管理会计领域最顶级的资格认证——CMA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劳务派遣员工工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